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2024-12-05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精选12篇)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篇1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个人可信度

“正直”是每一个从事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首要品质。人力资源每一项举措都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正直的人力资源操盘手才有可能创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体系,有了这样良好的机制才能取得公司内外关键人员的信任与支持,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才能层层贯彻执行而非半途而废。

为了赢得个人可信度,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决策、引导、承诺、传递等方式,在公司内外取得他人,建立一个可依赖的人际交往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做的各种事情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完成。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为了获取支持,需要同各级领导,甚至董事会进行沟通;为了顺利地实施和推广人力资源规划和方案,需要同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就是一个360度的沟通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的好坏。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政治,更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沟通需要知识;说它是一种政治,是因为它太需要技巧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头脑;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需要境界。

二、人力资源专家

拥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以及与时俱进的应用能力是成为人力资源专家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立足之本。通常,我们可以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涉及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操作的例行性工作以及定位于业务战略层面的战略性工作。

基础性工作主要指要建立起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的基础设施平台,这个平台首先要包括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这是人力资源部门一切管理活动的企业内部“法律依据”。但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做支撑, 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具体操作上或多或少会存在因人而异的混乱现象。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 如果解决不了操作层面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就会陷于纸上谈兵。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操作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迈向实务的重要保障。

例行性工作是在规章制度与标准操作流程这一基础设施平台之上进行操作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档案、合同、考勤、考核、培训、薪资、福利、离职等管理内容。应该说,例行性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基于经验的重复劳动,琐碎烦杂,缺乏创造性,占用了HR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基本事务。

战略性工作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能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主动分析、诊断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决策者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形成,并为目标的实现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以上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源工作都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只有成为人力资源专家,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开展本职工作。

三、战略贡献

成功的公司需要拥有定位于业务战略层面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他们在公司中进行“文化管理”,推动公司的“快速变革”,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并创造“市场驱动的连接”。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是无法产生效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而提升员工与组织绩效的手段,就是要结合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重点思考如何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个性化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薪酬体系与激励制度,并特别关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实际上,对人才的吸引、使用、保持以及培养等工作的成败,关键不仅仅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而在于是否营造了一个适于人才工作与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创造,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战略性、开拓性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四、业务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的实施讲究本土化和适宜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必须理解公司的业务和所在的行业情况。不深入掌握公司的业务知识和行业知识,就等于是脱离实践的理论家,形而上学,容易犯形式主义。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不同的主营业务需要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举措。我们在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先学习了解全年经营战略,只有充分理解了主营业务走向,才可能拟定得出人员需求规划、员工培训规划等一系列人力资源规划。所以行业知识、业务知识、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匹配的,企业不需要不懂业务的“人力资源专家”。

综上所述,实际上以上所陈述的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个素质模型,我们可以看出,要成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仅仅具备人力资源的专业和技术是不够的,比专业知识和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能否参与到公司的战略层面,为公司的战略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都还必须具备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取得服务对象的充分信任,这也是决定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篇2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管理范围主要是:人与事的统一;人的正常需要与工作待遇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工作与工作间的协调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 是通过对某种岗位工作活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确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合理规划, 并以此为依据而执行。

工作分析分为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工作描述, 也就是工作说明, 是以书面描述的方式来说明工作中需要从事的活动以及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条件等信息文件。工作规范是用来说明承担某项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特定技能、工作知识、能力及其他个人特征等的最低要求的文件。由此可见, 工作分析主要说明岗位的两方面, 一是对工作本身作出规定;二是明确对工作承担者的行为和资格进行要求。在经过严格的工作分析后, 企业会制定出一系列适合的政策约束、管理各个阶层,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相应的能力:

一、较强的责任感

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某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层, 是一面旗帜, 所以, 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只有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为集体的利益而战, 才能竭尽全力带领他人。责任感会让一个领导者时刻铭记自身的使命, 在任何时候都不松懈, 及时的处理与解决问题, 做一个敢于担当, 勇于承担, 勤于奉献的人。

二、良好的道德素养、以诚待人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应有开阔的心胸。这样才能团结他人, 发挥集体的作用。他们善于集思广益, 团结在工作上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只要不涉及原则的问题, 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者就应该不拘小节, 做到凡事包容。另外, 身为管理者, 应以诚待人, 只有诚信, 才能建立良好的桥梁, 才能处处赢得别人的尊重, 才能更好地领导、团结、指导他人, 按原则办事的同时, 也要善于团结群众, 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作用。只有团队的齐心协力, 才能换来成绩, 铭记这一点, 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管理者不仅应具备一定素养及内涵,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在社会不够进步的昨天, 或是没有进入科技时代, 人们单凭勤劳就能生存, 甚至一度为他人推崇, 当今社会却不然, 只靠动手, 一个人的生产力太弱了, 一个好的管理者, 更应该是一位好军师, 好的指挥家。他的较强的思想能力、思维能力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样, 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分析、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 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四、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灵魂, 没有创新, 企业总终会被淘汰。创新源自企业管理者的睿智与果敢, 也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创造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发展, 他的创新能力在于整合现有资源、发掘、探索可利用资源, 并使之成为供企业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而带领整个团队, 向高层次进军。

综上, 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只有任用具备以上素质的管理人员, 才能让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壮大、有一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这个人才缺失的社会, 企业要想生存, 必须严把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 让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帮助企业成长、成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

参考文献

[1]、舒咏平.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示例传播[J].企业研究, 2002 (05)

[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

[3]、朱惠彬.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J].广东科技, 2009 (14)

[4]、严金龙.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企业与文化, 2010, (0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者建设问题对策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总趋势是以人为本,本着认识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的观念,把人看成是一种重要资源来管理,当作一种资本来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主管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决策信息的提供者,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变化与角色的扮演对人力资源主管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主管必须有过硬的人格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一定的人事工作经验。

一、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个人可信度

“正直”是每一个从事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首要品质。人力资源每一项举措都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正直的人力资源操盘手才有可能创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体系,有了这样良好的机制才能取得公司内外关键人员的信任与支持,所有的人力资源工作才能层层贯彻执行而非半途而废。

为了赢得个人可信度,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决策、引导、承诺、传递等方式,在公司内外取得他人,建立一个可依赖的人际交往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做的各种事情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完成。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为了获取支持,需要同各级领导,甚至董事会进行沟通;为了顺利地实施和推广人力资源规划和方案,需要同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就是一个360度的沟通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的好坏。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政治,更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沟通需要知识;说它是一种政治,是因为它太需要技巧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头脑;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需要境界。

2、人力资源专家

拥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以及与时俱进的应用能力是成为人力资源专家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立足之本。通常,我们可以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涉及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操作的例行性工作以及定位于业务战略层面的战略性工作。

基础性工作主要指要建立起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的基础设施平台,这个平台首先要包括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这是人力资源部门一切管理活动的企业内部“法律依据”。但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做支撑,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具体操作上或多或少会存在因人而异的混乱现象。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如果解决不了操作层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就会陷于纸上谈兵。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操作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迈向实务的重要保障。

例行性工作是在规章制度与标准操作流程这一基础设施平台之上进行操作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档案、合同、考勤、考核、培训、薪资、福利、离职等管理内容。应该说,例行性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基于经验的重复劳动,琐碎烦杂,缺乏创造性,占用了HR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基本事务。

战略性工作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能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主动分析、诊断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决策者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形成,并为目标的实现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以上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源工作都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只有成为人力资源专家,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开展本职工作。

3、战略贡献

成功的公司需要拥有定位于业务战略层面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他们在公司中进行“文化管理”,推动公司的“快速变革”,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并创造“市场驱动的连接”。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是无法产生效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而提升员工与组织绩效的手段,就是要结合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重点思考如何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个性化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薪酬体系与激励制度,并特别关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实际上,对人才的吸引、使用、保持以及培养等工作的成败,关键不仅仅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而在于是否营造了一个适于人才工作与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创造,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战略性、开拓性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4、业务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的实施讲究本土化和适宜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必须理解公司的业务和所在的行业情况。不深入掌握公司的业务知识和行业知识,就等于是脱离实践的理论家,形而上学,容易犯形式主义。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不同的主营业务需要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举措。我们在做年度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先学习了解全年经营战略,只有充分理解了年度主营业务走向,才可能拟定得出人员需求规划、员工培训规划等一系列人力资源规划。所以行业知识、业务知识、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匹配的,企业不需要不懂业务的“人力资源专家”。

二.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培养措施

“人”(能力的主体承担者)和“客观规律”(能力发挥和实现的中介)构成能力建设的两个基本维度。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状况不仅取决于组织环境的支持程度,也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努力水平。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获取人力资本的能力;二是转化人力资本的能力;三是提升人力资本的能力。这三项能力对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1、领导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在今天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是很微妙的。一些组织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潜能开发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环境的缺失。作为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把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作为组织整体人力资源能力开发的前提和重要突破口。

2、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评估体系

管理者胜任能力的确认是基于管理者胜任能力培训的基础和依据,管理能力评估与培训的有效对接有助于认清管理人员的能力短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组织需要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者胜任能力模型,并对现有任职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准确评估,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

3、加强对办资源管理者的培训

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培训而提高的。世界知名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培训。通用电气(CE)会为初级HR职员提供轮岗培训,让他们能在最初几年经历不同的工作,CE的目的是从中聘用有高级HR领导潜力的人才。除了轮岗培训以外,管理能力的培训还包括的脱产教育、重点项目的参与、专家提供单独指导等方式。

4、人力管理者要努力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篇4

一、基本精神

1.凡事合理化为目标

2.敬业乐业的精神

3.有品质观念与数字观念

4.善于时间管理,有时间观念

5.追根究底,卓越精神,好还要更好

6.整体规划,成本效益,人性管理,ABC原则

7.认同公司经营理念,正确的抱负、理想和方向

8.从基础做起,不怕吃苦,不好高骛远

9.为人所不能为、不愿为,而做得好

10.要问我能获得多少之前,先问我能替公司做什么

11.待遇是工作绩效的副产品: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利润,一流利润才有一流待遇

12.积极主动的态度

13.忠诚度与责任感

14.做人、做事有原则有重点

15.就业要有作为,职务不分贵贱

16.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关于工作方面

17.认清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18.做好自主管理、检查

19.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20.职务工时分析,人员合理化

21.有创新与突破

22.有主见与果断力

23.尽量吸收工作新知识新方法

24.尽量使用作业电脑化

25.全心投入,尽心尽力工作

26.做好P-D-C-A管理循环工作

27.彻底执行进度控制,保证在限期内完成工作

28.做好5S整理整顿管理

29.工具齐备,保养妥善

30.公正合理的工作分配

31.随时检查工作绩效

32.重视数据,善于统计分析

33.注重安全与保密

34.尽可能尊重部下的建议

35.研究如何改进工作

36.必须具备工作上所需的知识

37.周密计划

38.审慎检讨、采取改善行动

三、关于上司方面

39.尽力更正上司得当误解

40.上司所发命令或政策,如有不明了之处应请示明白

41.对公司及上司有信心

42.贯彻上司的命令

43.不烦扰上司

44.凡亲身解决的问题,应向上司报告

45.有备无患,随时掌握状况

46.不在背后批评公司与上司

47.对本单位工作负全责不作任何解释

48.必要请示上司的问题须尽速呈报商讨

49.定期报告工作经过及结果

四、关于同事方面

50.互相合作协助

51.不侵犯他单位之职务

52.成功有效的会议主持

53.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54.互相交换知识见解

55.与他单位取得密切联系与协调

56.均衡适当的组织能力

57.对同事诚心与热心

58.了解同时的工作职务

59.必要时可以代理处理其职务

60.接受同事的批评建议

五、关于部属方面

61.激励部属工作的责任

62.培养团体协力精神与士气

63.不要吝于说鼓励、赞许慰劳人的话

64.维持纪律

65.接受部署个人问题的请教与商谈,并协助解决

66.公平对待部属

67.奖励部属、培养正确嗜好与娱乐

68.命令与指示应恳切、明了

69.让部属了解工作方针及目的70.奖励并实施部属之提案改善

71培养各人的长处,运用他的短处

72.尽避免处罚、责骂

73.教育训练部署

74.培养职务代理人

75.有关部属的事尽量告诉部属

76明确指示各人的职务

77.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78.关心部属、了解部属

79.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依个人能力分配工作

六、本身应如何自处

80.摒弃优越感与虚荣心

81.建立并维护良好形象

82.运用幽默感,能言善道

83.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84.成功而不自满

85.监督者须负全部责任

86.不说下属的坏话

87.不可阴谋行事,投机取巧

88.经常保持情感的平静

89.清楚自卑感

90.勿做轻诺与轻浮

91.自我健康管理,精力旺盛

92.择善固执但不执着,平常心

93.处处做模范,以身作则

94.对于本身缺点与短处应有所自觉并克服它

95.保持部下的面子不与争论

一个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篇5

素质:敬业 服从 忠诚 勤奋 心理健康 勇于承担责任

知识:物料采购 生产动作 市场营销 研究开发 知识信息

能力:一基本能力:计划 组织 指挥 沟通 协调 控制

二核心能力:开括创新 行动学习团队协作 科学决策

有效执行

一个称职管理者应备的素质毫不动摇的勇气

2良好的自制性(管人必先管自己)

3强烈的正义感(公平公正才能赢得尊重)

4坚定的决心(切勿优柔寡断)

5具体计划(计划工作→展开工作)

6奉献的习惯(管理者的工作超过下属)凝聚团队精神的人格力量(要细心)掌握详情(掌握管理岗位的一切情况)

9同情理解(理解和帮助下属解决困难)有责任感(要勇于承担责任)

11合作精神(力量需要合作)

12果断(拥有快速果断的决定能力)

13善于与下属沟通(通过沟通才能掌握各岗位的一切情况)

14正面激励和赞扬下属敢于冒险(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人的冒险精神特别可贵)创意思想(时刻要有创意,并积极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学习精神(学无止境)求才治渴的博大胸怀知人善任的驾驭能力

合格管理者必备

一 能力:具备管理的能力

二 信任: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三 勇气和愿望:敢管、敢做、要对管理充满兴趣

四 用人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让部下服从并信任你

——————————————————————————

一个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勤恳、上进、豁达(不计得失)、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艰苦守业。

——————————————————————————

如何管理自己的员工

一 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了解员工的出身 学历 经验 家庭环境背景 兴趣 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 干劲 热诚 诚意 正义感等。当手下的员工遇到困难,你能预料他们的反应和行动,并及时雪中送炭。知人善任

二 聆听员工的心声对犯错误的员工应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的责难他们,给予他们解释的机会,对症

下药,要善于处理。

三 管理方法要经常创新

四 德才兼备 量才使用

五 淡化权利 强化权威

六 允许员工犯错

七 指导员工合理竞争

八 激发员工潜能

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内容和职位类别中,虽然各种工作和各类职位在对相关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要求上自有千秋,但人力资源经理这个职位却是对个人品性要求最高的一个职位,因为人的工作是最复杂微妙的工作,需要以脱俗的心态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

一、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

1.公正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于人力资源经理来说。只有公正才可以做到无私,才会有“无私天地宽”的豁达,才有能力勇气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有具有公正的品质,才能够客观地对人力进行评估、确定,在选拔、推荐、使用人才时才能不被各种虚幻的假象迷惑、左右,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

2.忠信是指对企业、以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保持忠诚信任。有忠信才能在人力资源的构建上处处以企业利益为准则,确保公正的原则。只有忠信才能使自己树立高尚的个人品格,从而能在人际关系保持吸引力,建立广泛而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确保接触、发现、吸纳企业和组织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

3.坚定勇敢的意志力。人是一切资源中最复杂的资源。人性是难测的,人才的确立、选择、使用也是困难的。因此,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的经理必须具有坚定勇敢的意志力,才能使自己在人力资源的构造过程和开展自己的工作中,承受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来坚持公正、忠信的原则。

二、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以及广博的知识

人力资源经理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企业或组织寻找、确认、选择企业或组织所需人才。那么,只有具备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对人性洞察分析能力,才能充分了解人性的特点,了解人的社会和生理需求,以及在需求未满足条件下产生的异常行为,才能具备透过表象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具备敏锐的的观察能力、判断力,爱心和耐心等必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来保证对人才的品性、能力的正确分析、判定,以此确保对人才的寻找、判定、选择的有效和成功。

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对人性的分析判别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一个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同时要和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员接触相处,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对各种人才以及各类人才和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验核判别,也有利于人力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建造企业或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库营造条件。

三、亲和力和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只有具备亲和力,你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接近和了解他人,能够有机会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发现隐藏在事物表面下的真相,知晓在人的表象下所潜埋的内心深层意识里的真实需求和意见。

因此,具备亲和力对人力资源经理是特别重要的。对于任何管理者来讲,都要“善于聆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而对人力资源经理而言,更要具备能从大家都听到的声音、看得到的事情中,去发现聆听更多的不同事情和声音的能力。而亲和力是能否有效使用这种能力的重要保证。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要素中必备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源负责人除了要确保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的构造完善之外,也肩负着确保企业或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的责任。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具备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并充分有效运用这种技巧,才能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构建、搭配、调整、储备来提高企业和组织凝聚力,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来协助企业或组织解决内部冲突,来确保人力资源能在生产力要素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这些知识和能力包括:

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设计的能力。

2.职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管理能力。

3.薪酬与福利管理能力。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能力。

5.人事制度管理能力。

当然,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备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或爱好)等其它素质能力。

另外,人力资源经理以上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具备同上级管理层及企业内部其他人员进行双向沟通及应答能力。此种能力包括语言、现代通讯手段等多种技能的运用。

2、熟练掌握并运用政策的能力。人事政策可谓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熟练掌握并运用它,当是人力资源经理的基本素质。

3、敏锐细致的洞察能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已非昔日仅负责招聘、办理用人手续的高级办事员,他必须对企业远景规划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见解

4、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人力资源经理能否在处理上下级及劳资关系中做到不温不火,其中大有讲究。

5、高度的组织能力。面对企业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必须以最大效力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并使其为企业运作发挥作用。如果人力资源经理缺乏组织能力,是难以完成使命的。

6、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各种突发事件随时都会发生,诸如重要岗位领导不辞而别等如何处理,也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随时应答的考题。

对人力资源经理的选拔,可以通过测评、对从前工作经历的判断、面试交流等方法实现,而且面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然在现实当中有很多人通过相面的方法来挑选人,也就是通过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秉性)。面试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推测、判断的过程。面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通过背景推测判断。即通过他的家庭、教育、工作背景来推测他的能力、技能、激励点等,通过他大学受教育的情况、自己发展的职业变动,以及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背景资料,来判断他是否符合要求。

2.通过经验推测和判断。就是通过他的工作经历或者通过对问题的回答,看他认为什么是成就,什么是挑战,什么是困难,由此你可以判断他今后会遇到什么难题,给他的职位能否胜任。还有通过他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来判断他的行为方式,他在过去工作中,认为什么样的同事是他推祟的,什么样的主管、老板是他祟拜的,哪一种行为方式、工作方式是他向往的。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他的个性。因为他所推祟的,很可能是他正希望朝那一方向发展的。

3.通过价值观的判断,了解他对成就和失败的看法如何,看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通过他的这些认识,来判断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有通过他对社会的评价,他的思路、切入点,来看他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是否符合公司的模式。

4.抽象问题的推测。就是说对不熟悉问题的分析。通过他对一系列的问题的分析,看他的思维是否很开阔,很有逻辑性,很周到,是具有战略眼光,还是仅局限于低层次的层面上.这样才能判断他的潜能。因为对不熟悉问题的回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情况,不在他的答案,而是看他的思路、方法以及他的视野。

5.在面试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善于倾听,如果一个人急于回答问题,一般是倾听能力弱,沟通技巧差。如果一个人总把自己和别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归结于别人,这个人可能缺乏公正感。如果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总是以抱怨的口吻,或者过多的贬毁原来的领导和同事,那么有可能是这个人缺乏忠信的心态。

6.通过一个人的坐姿和回答问题的态度,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亲和力,后仰且双手抱胸的坐姿、总板着脸不会微笑的人大概不会有什么亲和力。如果让几个人一起参加面试,在这种竞争的情况下最能体现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是否有公正的心态,不能以平和的方式处理这种竞争关系的话,这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就会弱。

7.在人性的判断力和专业知识上,可以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考察。对于应变能力,可以以“挫折体验法”

来考察。比如说告诉他“你不适合做人力资源经理”,看其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如果立刻变的垂头丧气或者手足无措,那应变能力就太差了。

企业界专家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追求具备10种与经营相关的素质。

1.思路敏捷。思路敏捷是解决问题的必备要素。一个能成功处理繁杂事物的人必须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能够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判断,使问题迎刃而解。

2.谈吐得当。谈吐应对能够表现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个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

3.身体健康。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管理者要在竞争中取胜,健康的体魄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人不仅精力充沛,而且心胸宽广、态度乐观,在压力面前不会轻易败下阵来。

4.团队精神。不要以为当领导就是一个人说了算,一意孤行必将众叛亲离。善待他人,尊重每一个人,是做好事情的关键。协调、沟通、协商才是管理者需要做的事。

5.领导才能。领导才能不是专业技能,不是学历和文凭,而是学识修养、人生经验、世故阅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反映,集中表现在识人、用人、容人的能力上。

6.敬业精神。人与人能力上的差别,有时就在于99步与1步之间,有毅力走完最后一步的人往往是成功者。成功取决于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个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的人。

7.好学创新。

8.个人操守。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操守把持上有问题,久之必酿成大措。越是成大事者,越要拘小节。

9.生活习惯。一个生活习惯良好而有规律的人,才能做事认真讲原则。从一个人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能够观察到他的未来发展。

为管理者应具备的51条素质 篇6

2、乐观态度:不为暂的失败而沮丧,对最后的成功充满信心;

3、热爱工作:对本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4、负责,守信用:能可靠地履行承诺,对所承担的工作敢于负完全的责任;

5、认真求实:精通业务,工作有务不紊,严肃认真;

6、有威信:在下属中有一定影响,受到下属的信任。

7、组织性: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顾全大局;

8、洞察力:能洞察那些被其它现象掩盖而不易发现的事情;

9、目的性:对所做的工作目的明确;

10、感召力:善于鼓励下属,使他们产生热情;

11、首创精神:对组织存在的问题常常发表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2、坚定性:顽强地克报前进路上的障碍;

13、果断性:不畏困难和艰险,决心既下,则坚持到底;

14、生产能力:高效率的劳动;

15、应变能力:能迅速寻找到出路,摆脱困境;

16、精力充沛:能常时间紧张地工作,完成不断交给自己的复杂任务。

17、独立性:即使没有下属帮助,也能做出决定并付诸实施。

18、文化、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19、活动、任务、计划:准确、及时地掌握组织各方面的信息;

20、分析能力:善于对事实现象甚至微小的事情做详细的分析;

21、批评性:对一切问题都努力做出自己的思考和评价;

22、判断力:能下定决心做事,对上下级工作作评价时能仔细、准确;

23、预见性:属于对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出正确预测;

24、逻辑性:有步骤地思考问题,经过深思远虑,证据充足地推出结论;

25、幽默感:善于发现和使用笑料;

26、创造性思维:思维具有独特性,多样性,不受陈规旧俗约束。

27、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道德;

28、监督工作:经常检查下属,完成任务及时性、准确性;

29、处理相互关系的能力:经常考虑到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

30、制定计划:善于选择完成任力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31、分配任务:善于根据下属的能力,妥善地下达任务;

32、选择最佳方法:善于选择最简便的、经济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33、创造工作氛围:善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鼓动下属的情绪;

34、善于安排:能合理的安排组织工作与生活;

35、创造良好的关系:善于创造出积极影响行动的正常团体关系;

36、诱导能力:善于说服和激发下属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37、了解下属:熟悉下属的个性特点;

38、解决问题:善于解决各式各样的复杂问题;

39、正直:待人坦白真诚、为人和善。相信别人,以正直、真诚的态度待人,信任下属;

40、团队精神: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对团体事业的责任心强。

41、公正:用毫无偏见的态度对待所有下属。

42、做事有分寸:严格遵守组织价值观,处理人际关系讲究分寸;

43、不压制他人:在工作中尊重下属,给下属充分发挥能力的机会;

44、关心下属成长:争取机会帮助下属提高技能,关心他人的发展;

45、对下属的要求严格:要求下属高品质、高质量及时地完成任务,并严守操作程序;

46、知人善任:善于根据下属的特点分派任务;

47、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发现并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48、严予律已:能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49、敢于奉献:随时准备为实现组织牺牲个人利益;

50、自我发展: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知识技能;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篇7

1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以及原则性, 所以高校的人事干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 在心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需找正确的政治方向, 时刻遵守党中央制定的原则[1]。对工作时出现的问题, 要进行细致地分析, 更好解决问题的基础, 就是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从那个根源处出发, 用政治性视角解决问题, 同时要结合高校的发展情况, 顾全大局。

2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对于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解决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不同, 对问题的认知角度与理解角度也就不同[2]。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干部, 拥有纯洁、良好的思想至关重要, 同时在进行工作管理时, 应该把工作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 工作态度要与内心产生共鸣。做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学校的大事小情都要持有一种关心的态度, 改变心中传统陈旧的思想, 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进行思想的解放, 与时俱进, 在心中树立正确的意识。只有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才可以更好的为学校服务, 进而弘扬学校的教学观念。

3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作为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 拥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学校工作进行管理时, 首先要看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否过关, 是否有较强的文化能力, 如果自身的文化素质都没有达标, 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就不能更深入、更透彻, 最后很容易造成在对工作进行管理时, 出现严重的失误, 这不仅影响教职员工的正常工作, 还影响工作的管理质量[3]。文化素质的良好体现, 主要是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必须掌握行政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做好知识的储备, 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

(一)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学习知识是我们一直遵循的事情, 即使是工作的领导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 才不会被社会淘汰。高校人事管理干部, 要自觉地学习有关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 更好地遵循相关政策法规, 前提是对政策法规进行全面的认知与了解, 不断学习政策知识。

(二) 具备准确的表达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 必须具备良好准确的表达能力, 身为高校比较重要的领导, 不仅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 还要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突出。人事管理干部的工作对象是人, 属于一项做人的工作, 工作的基础就是与工作对象进行思想交流, 面对面的交流就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 能够在交流时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工作部署与意愿, 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 具备使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能力

近年来,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被普及, 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都纷纷引进互联网技术, 来进行工作,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保证了工作质量。高校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引入与使用, 所以这就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具备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模式, 实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目标[4]。

(四) 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为了科学合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 就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 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能够了解掌握, 要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心, 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 哪怕是存在的一点小问题, 都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及时地进行纠正, 防止事情恶化。

(五) 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

当今社会, 不仅仅企业单位需要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 高校人事干部对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创新[5]。因为创新是现代社会各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 所以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必须要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才能使工作落实到实处。

(六) 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必须做到知人善任, 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 要善于了解人、选择人、合理用人。做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 就是要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

5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服务素质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而且还相对复杂, 不仅涉及到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方面, 还涉及到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把管理理解成服务, 这样便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服务素质, 通过各种服务手段对高校人事管理人员进行服务, 现在的服务手段有很多种[6]。例如:对工作的指导、对工作的执行、以及对工作的监督等等。高校人事管理干部要有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服务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关心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 能够认真听取教职员工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 通过这些反馈信息, 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6 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从事的工作, 涉及到很多方面, 而且工作量还非常大。如果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非常重要,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就要有所准备, 在具备健康身体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条件下, 才能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在进行工作时, 通常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所以为了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 遇到问题能够沉着冷静地进行处理。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国家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为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就要不断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素质的提升涉及很多方面, 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服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等。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必须具备这些方面的素质, 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 最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国家对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也越来越重视, 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良好基地, 不仅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 学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也必须达标。学校中有许多部门, 其中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属于学校最重要的职能部门, 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为了高校人事部门的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学校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事干部队伍。本文就对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文涛, 赵莹莹.关于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1, 30 (12) :262.

[2]何晓.浅议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信息, 2011 (14) :80-81.

[3]纪可妍.论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教育界, 2014 (30) :8.

[4]纪可妍.浅谈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科技资讯, 2014 (36) :211.

[5]姚敏.浅谈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3) :167-168.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8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偏少,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档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人员变动频繁和业务素质低,也造成了高校档案工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妨碍了高校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所以,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高校档案工作,属于一项服务性工作,服务性是档案工作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包括: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工作信念,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政治敏锐性和严明的政治纪律性;具有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纪律、法制观念等。同时,档案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作为高校档案人员应做到:热爱档案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学校在培养人才、搞好管理,促进科研与教学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要具有严格的保密观念和良好的保密习惯,正确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凡是有损于党和国家及学校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服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求知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同时,全心全意为档案利用者服务是档案人员职业道德的灵魂,在接待利用时,要十分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工作上积极主动、态度上诚恳热情、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做到百问不厌,想利用者所想,急利用者所急。档案人员政治素质的培养,要通过集中学习、个人学习、组织上的帮助教育以及在实践中锻炼等形式不断培育。但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档案专业知识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基石,因此档案人员要有宽广、扎实的专业知识。档案人员要通晓各种门类档案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档案专业与其他相邻专业的渗透与联合。档案人员坚实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知识。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档案人员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学知识。同时,学校档案部门领导应重视和加强档案业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再继续教育,鼓励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探索档案学科未知领域和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要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拓展档案工作空间,以有效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增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能力;注重电子计算机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高校档案工作的需要。通过学历进修,定期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专题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获得专业知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档案人员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主要侧重于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具备过硬的技能等,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能力。

近几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使档案管理人员从大量的收集、整理等繁琐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想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首先必须提高档案人员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及时获取、更新网络信息的能力是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广博的学识以及多学科多领域先进技术信息的敏感性。其次,要提高档案人员处理各方面信息的能力。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从门类众多、数量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有用的东西,使所收集到的多种档案信息,通过科学地归纳、分类、鉴别、筛选、分析,能有效地归档与利用,将档案信息处理为学校所需的信息。再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开展信息协作的能力。21世纪是互联网通讯的世纪,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将要面临资源互享的展开,没有信息协调,我们的档案建设就是不科学的。现在各行各业对档案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就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具有在工作中开展信息协调的工作能力。

创新是对旧有知识元素加以重新组合、形成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视窗。档案工作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需要不断发展,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都是不符合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的。高校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科技,接受新事物,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

参考文献:

[1]郑登文,王薇.新时期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管理能力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3).

[2]卢清富.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

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9

尽管不同部门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有差别的,但也有一些共性的素质。

(1)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决策并相应地调整生产经营方向,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公司内不合理的制度结构进行改造、创新等。

(2)具有良好的品质。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诚实可信、正直,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同时具有坚强的意志。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喜欢向困难挑战。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自觉认清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道义责任和其他责任,并在行动中信守诺言,严守信誉,在任何情况下不为浮利轻举妄动。

(3)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全局观点,善于了解情况,发现主要事件,并且能够协调目标和各种资源以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仅仅把经营管理阶层的意图向下传达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把全体员工真实的声音带到最高决策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具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该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和睦相处: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有人惰味,总能察觉别人的痛处,在部下、同事、上司、关系公司以及顾客之间经常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气氛,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有领导才能。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10

关键词:档案管理 人员 素质 现状 措施

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指档案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称。概括地说就是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率水平和质量,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现状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人员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缺乏必要的素质和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人员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由于档案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信息开发形式陈旧等问题,造成目前大部分档案人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例如:档案工作收集不齐全;整理档案时颠倒文件的先后顺序;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宽严不一,分类不清;计算机网络不会使用等等。三是档案人员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欠佳,常常出现“望机兴叹”或上机不得心应手的局面;对信息化的设备功能开发配备不全;接受信息能力手段落后。

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所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爱岗、敬业,这是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的首要素质。

2.文化素质。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着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3.职业素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专业思想,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精细化的档案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并热爱档案工作,具备较强的事业感、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坚韧不拔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在传统档案工作精神上进行恪守与发扬。

4.业务技能素质。业务素质是档案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应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坚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具有经济、法律、外语等学科的文化知识,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管理知识的能力。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措施

1.提高政治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档案人员的内在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使业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

2.提升业务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服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的工作。因此,作为档案人员除了要掌握归档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还要知晓文秘学、历史学、目录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并贯穿至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3.坚持各项技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一是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培训,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二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三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坚持自学的学习方式外,还可以到高校进行充电,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聚集、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常用的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优质、高效地完成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4.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学历层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名现代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当今人类知识信息急剧增长的时代,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善于捕捉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档案管理机关更要充分认识这个现实,长远规划,系统部署,有针对性的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提高,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和谐地发展。

浅谈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11

一、政治思想素质

首先,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中, 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地位。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其次, 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长期坚持工作在档案岗位上, 必须耐得住寂寞, 甘为人梯。第三, 档案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要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最重要的是保密意识, 档案是涉及国家、单位、个人等信息的重要内容, 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保密意识, 才能胜任。

二、专业技能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 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 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 因此, 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 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

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此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有较强的认识和运用, 还需要数字化档案管理、计算机操作、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录像、照相、视听资料的使用及保护技术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档案学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 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 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 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 起草报告、文件等,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档案管理人员既具备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 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 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到数字化、入库、查询等的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入库、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档案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 对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 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 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是档案管理当务之急。

很多时候可能没有培训机会, 那么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靠自学, 使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地自我更新, 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才能对本行业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并向着本行业的前沿发展, 使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不然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就会被时代抛弃, 成为图书管理工作的落伍者。

三、工作创新素质

档案工作琐碎复杂, 在工作中如果墨守成规, 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利用, 难以将档案工作便捷化。创新存在于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 创新是档案发展的原动力, 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而档案管理事业的创新关键是对人的能力的开发, 所以档案管理员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挖掘自身的潜力, 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所以每个档案管理员人都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使自己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四、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信息科学的进步, 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 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 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档案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传统档案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 成为数字档案网络化环境下档案工作的主力军。

检索手段为查阅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成为目前数字档案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 在今后工作中, 除了必须掌握档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 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只有精通和了解网络资源, 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档案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数字档案馆的实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 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五、小结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将档案工作要求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因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自身业务能力, 保证档案工作质量。

摘要:本文结合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 对做好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瑛.对提高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论析[J].管理观察.2015 (20) .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篇12

摘要: 管理者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当然,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虽然同为管理者,但需要具备的素质却有所不同。本文探讨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需要的不同的基本素质,希望可以为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关键词:管理者、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素质

引言:组织对于每个层级设置管理人员时,都必须清楚要聘请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人员才能够胜任,做到既不大材小用,也不小才大用,这才是合理的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而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对于组织的运作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其实就是那些能够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来达到组织的目的的人。他要扮演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而且,作为一个管理者,他必须要有一定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不管是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有这些共同素质!这是区别一个人是不是管理者的根本标准。

二、高级管理者需要的素质

(一)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一个优秀的高级管理者,对于技术方面不一定要很精,但也要清楚,更重要的是他要成为组织的精神领袖,他应该是一个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人,他应该在多个机遇同时来临时果断而准确地确定下来,并且为之负责。高级管理者需要站得很高,要把整个组织看成一体,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审时度势,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潜在的机遇。能够经得住考验,不会因为巨大的压力乱了阵脚,例如马云。马云自己对于计算机和网络并不是特别精通,他被外界称为“不懂IT的IT界精英”,但他作为一个高级领导者,无疑他是成功的。首先,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刚接触到互联网时,他就看出互联网有着良好的前景。他更看到了电子商务这一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行业,毅然投身进去,通过不断努力,今天,他经营的阿里巴巴成了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可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多么重要。

(二)高级管理者要自信。要有大将风度,一个自信的管理者,才能拥有一群自信员工,这样,大家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高级管理者还必须以多种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者还需要有极强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当下属做得不好

时,管理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那么,很有可能影响整个组织的士气。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此外,一个高层管理者如果情绪不定,肯定会让员工敬而远之。

(四)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一个组织的高级管理者,如果他不承担责任,那么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呢?因为所有重大的有关组织生死存亡的决策都是由高级管理者作出的,那么,相应的,他也应该承担由他作出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史玉柱就是典范。当初,巨人集团轰然倒塌的时候,史玉柱并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撇开责任,他成了中国最穷的人,负债累累,而其中很大一部份是老百姓的钱,史玉柱只说,欠老百姓的钱一定会还。十年后,这位昔日的“负翁”重新崛起,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偿还了欠人民的1.5亿元。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现在的资产比先前巨人集团的还要多!

三、中级管理者需要的素质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改革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可见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不同于一般基层管理者,也不同于高层管理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有更高层次的特殊的要求虽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些素质是每一位中层管理者所必须的:如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影响力、培养他人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

中级管理者的作用巨大,他要起到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桥梁作用。他首先要理解高级管理者的行动意图,要清楚高级管理者下达的命令,并能为高级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他还要将高级管理者的意图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基层乃至员工传达,这就需要中级管理者有非常好的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中级管理者上要对高级管理者负责,下要为基层管理者负责,所以,中级管理者要有比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好的沟通能力。

四、基层管理者需要的素质

相对来说,基层管理者需要非常精通的专业知识,因为基层管理者直接对员工进行管理,如果没有就深厚的功底,员工有些技术性的问题便无法得到解决,而这,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基层管理者经常与员工在一起工作,必须要品德高尚,要正直,诚实,要与人为善,要能够听取员工意见,要有责任心,要及时将员工的情况反映给上级,要认真传达上级的命令。要将员工的事当自己的事。要在员工中有极大的亲和力,要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还有,基层管理者要在员工中树立威信,而不是狐假虎威,要让员工信任你。所以在很多方面,基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五、后记

其实,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要有责任心,要敢于负责;要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团队精神,尊重他人;要思路敏捷、谈吐得当,要有良好的个人操守。无论是哪种管理者,都要以人为本,各自做好属于自己的工

作,尽职尽责,齐心协力。高层管理者要从全局出发,描绘组织的宏伟蓝图,中层管理者要做好信息传递和沟通高层、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基层管理者负责好员工并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组织才能有发展。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领导贺词下一篇:艺术特色学校评审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