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

2024-09-30

语文论文: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共10篇)

语文论文: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 篇1

浅谈农村中学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几点看法

福建省武平县中山中学 赖晓铭

福建农林大学 肖丽虹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农村初中在具体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弊病百出,现状堪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开展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几点看法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做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征赋予了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力。

但从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还存在误区、实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他们认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 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有的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有的又科学专业色彩过强,把综合性学习课异化成了科学课;有的综合性学习课,教师走下了讲台,却搞起了‚垂帘听政‛:教师定目标,学生去完成;教师定程序,学生去实施;学生去‚表演‛,教师做‚裁判‛;学生出成果,教师来独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开展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它已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正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体现。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而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多样,这些活动能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同时各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比如:开展专题性学习,专题的题目一公布,学生就会自觉 地去关注有关的事实,并会对相关的人与事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自己对专题的见解,会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语言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讲清楚,使别人感同身受。这样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

又如:开展写字比赛,就可以养成学生快速规范的书写习惯;开展小记者活动,就可以促进学生走向社会的其它领域去了解一些社会知识;开展参观访问活动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视野等等。

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了语文知识,拓宽了学习空间,积累了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了丰富了源泉,这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与深化教材知识,从而促进语文知识迁移与能力的形成;同时语文综合性又能从课外向课内辐射,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寻求对课外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可以说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堂,二者相辅相成,长期以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了,随之教学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二、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只是我们的老师总是盯着那些我们缺失的资源,而忽略了身边的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比如:开展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这一学习活动时,一些农村的教 师就感叹‚我们的村子就一个巴掌宽,除了农户还是农户,去哪见电影电视广告,哪儿有什么企业公司招牌?‛如果你又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跳过去,却什么都不会发生。但笔者却是把学生带出了校园,走上村子。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走出校园,竟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都闹哄起来,到处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在村上的一个小卖部门口,许多学生翻起了店门前的那些包装纸盒,笔者好奇的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找那些产品的公司名称及广告语等,我暗自惊喜。回到学校之后,根据他们收集的材料,整理成三张主题不同的手抄报,有错别字诊所、店名品评、广告语赏析,学生们配上图画,风格迥异,把它们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倒成了一道风景线。

其实,只要我们立足现实,农村也能享受到乡土人文资源带给我们的无限风光。在农村,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地域特点、流行风、新闻事件、焦点话题、家乡变化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特色资源。笔者的家乡就有‚抬幺妹、赛龙舟、打糍粑‛等民俗文化,我总是让孩子们通过‚看、听、问、记、想、写、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间文化、关注乡土人情,学习调查、写作、表达技巧。

教材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只是一个范本,要让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火‛起来,那就要跳出教材的条条框框,大胆地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乡镇网吧的调查报告‛到‚‘留守老人的心声’模拟报告会‛,从‚我的名言录‛到‚‘唱 给妈妈的歌’实践活动‛,从‚农家导游招聘会‛到‚我们家乡的风俗谈‛……这样,学生就不会把‚综合性学习‛拒之于门外了。

三、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辨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又有承担实施活动的义务,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亢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是真正的知识建构的主体、探究的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活动不是自发的漫无目的、毫无规则的行为,更不是随心所欲,所以仍要重视发挥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作用,以追求真正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初为组织者、促进者、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从原来的传递知识向激励思考、提供帮助转移,鼓励学生寻找多种信息源,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也促进教师在活动中自我发展;成为退居一旁的积极的‚旁观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合作探究。

因此,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1)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做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2)有效的推动活动的进展,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路人‛;(3)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做学生集体活动的‚带路人‛。学生既要尊重指导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又要树立自主立题、自主实施、自主结题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逐步发展为完整意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这样,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的创造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案

作为母语,它与生活中各个领域联系紧密,突破了教科书和课堂范围的听、说、读、写。课堂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远远不够,它不能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也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而语文能力的获得,学习的主体就必须参与言语过程,或者说必须参与到真实发生过的言语环境之中。这样,学习的主体才能够养成言语的能力。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有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但在实际中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面对操作 层面评价滞后于教学的客观现实,教育主管部门应努力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案,是否能把语文实践活动能力也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呢?

综上所述,咱们农村中学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渐入佳境,最终为推进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版

2、张秋玲等编著;《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初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3月第1版

3、许昌良;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探微[J];学校管理;2008年04期

4、方卫东;试析语文综合性学习四境界[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2期

语文论文: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 篇2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立足于语文, 并体现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综合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因此, 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占有课程资源的情况下, 综合各种知识、方法、技能于探究之中, 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终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比如,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中, 我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以下资料: (1) 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 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 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这就锻炼了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欣赏有关母亲的歌曲, 班上举行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的朗读比赛, 小组内讲述母爱故事等等, 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接着要求学生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 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 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 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先列出采访提纲, 同时做好采访记录, 这就锻炼了学生听说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我们又以小组为单位去交流展示资料, 并推选出代表在班里展示, 这既让学生学会合作, 又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活动进程中让学生写日记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活动结束后又以“妈妈, 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整个活动过程力求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力求使学生的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但这一切都立足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力求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体现开放性、实践性、拓展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紧密联系生活, 语文教学的内容就不再局限于课堂, 而变得开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 领着学生听我们的家乡戏怀梆, 并引领学生走访怀剧团, 采访周围不同人群, 探讨怀梆衰落的原因, 从而探讨戏曲的明天会怎样。这样的社会实践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积极查找资料, 筛选归纳信息, 拟出采访提纲, 并进行采访记录, 最后写出研究小论文。

同时,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以课文为依托, 注重内容的引申拓展。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到民间采风去”, 本单元的课文有写地方节日风俗的, 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 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我们家乡民俗的探讨。学生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丰富和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 如《家乡地名变迁》《家乡节日风俗》《家乡小吃》《四大怀药》《乐圣朱载堉与沁阳唢呐班子》等。同时,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组织活动, 自己搜集素材、编辑展览,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 语文综合素养有明显的提高。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原则是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要注重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 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 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篇3

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我们并不认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以完全依赖于阅读教学,同样,综合性学习也不能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它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要自成体系。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统一,即把写作、口语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在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

综合性学习除了在形式上有以上相对独立的体系外,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系统、独立的要求。口语交际和写作仍旧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安排在相关的活动中进行。全套教材基本找不到写作或口语交际的知识短文(个别应用文体除外),这正体现了编写者的语文教育观念:学生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修得的,而不是靠对知识短文的死记硬背习得的,语文能力应在活动中得到整体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语文学习,它强调由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获取信息和知识,这种方式决定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随机的,不可能像授受式学习一样,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与以往的语文知识教学相比,它提供的知识显然不够严谨,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亟待研究的问题。

2.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能力上,可以说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在学习内容上,是语、修、逻、文的综合,在知识结构上,是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语文教育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发展趋势正是综合性学习产生的内在动力。

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与一般意义的课外阅读相比指向性更强,被赋予了更为明确的目的;以往枯燥乏味的听、说、写训练,当有了大量的资料储备时,内容必然更加丰富、充实,效果也是显见的。当然,以上这些经过剖析的活动内容只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实,在综合性学习中听说读写是没有这种明确的分工的,往往是杂糅在一起交错进行、互为推动的,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走入课程标准、走入语文教材无疑是语文教育观念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它带来的是一次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但是,也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所以在教师和学生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这里提出几点实施建议,聊备教师参考。

1.以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丰富,尤其是大的综合性学习中给学生提供的活动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这里的时间不是指课内的时间,而是指课外学生用于查找资料、沉思默想、相互讨论、总结反思的时间。这是由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决定的,因为它的最终指向不是某种知识的达成度,也不应该是短期的显性目标,而关注的应是活动的实施过程,是长远的隐性目标。所以,要使综合性学习达成好的效果,就应该在过程中下大功夫,让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思考、记述、讨论,坐实每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考虑,从时间上提出整体安排,以避免仓促上马,草草了事的现象。

2.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我们通过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而不是只针对部分优秀学生。但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由于综合性学习经常需要学生分组自行组织活动,所以往往会出现由一部分优秀学生控制或把持局面的现象,而相当一部分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处于一种旁观的位置。这样做只能提高部分优秀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不是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反而会加剧学生语文水平的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尤其是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考虑在适当时机给予他们恰当的学习任务。

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提供的弹性空间

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了若干个活动,有的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选其一,有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做删减。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弹性空间,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二次创造,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妥善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

探究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学生从童年时代开始就是依靠这种本能自发地了解世界、寻求答案的,而教师所要做的不过是引导他们将探究活动发展到一种自觉的、完善的状态。所以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分组,替学生选择论题,替学生拟订活动提纲,等等;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或者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前者往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后者却会使活动陷于无序状态,浪费大量时间换来的是没有收效的“热闹”。因此,综合性学习中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

5.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中涉及的地理常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莲文化的魅力”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等等,这些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會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它的最终指向仍旧是语文本身,所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应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重点,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强求其他学科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生物课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语文论文: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 篇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性学习,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以写作和口语交际为主的“综合性学习”;二是以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综合性学习课作为新课标改革一种全新的课型,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使学生能“跨学科的学习”,“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将其他课程及生活融入语文课程中,加强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

在实施新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综合性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欣喜,也有困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综合性学习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首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局限和教师的定位不准,使活动开展有一定难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大部分初中基本上没摆脱这三种模式:语文课外活动课、活动作文课和单纯的作文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就显得单一,还局限于对某一项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的某项语文能力。例如:“这就是我”是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有老师在组织教学这节课时,就定位在口头作文这样的语文活动课上,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介绍自己。其实,它还应该与第一单元文本有很好的联系,比如:珍视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友好相处;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得体的推广自己。在七年级上册中还有一次综合性学习课:“我爱我家”,课本设置了“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往往就上成了三选一的作文课,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是为了作文选择活动的主题,收集作文的素材。实际上,作文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除了作文,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在寻常事物的调查中体验生活的情蕴,感悟生活的乐趣。的确,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确实存在着种种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初中,就更困难。如: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落后,教学资源缺乏;住宿生多,学生很难找时间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忙于作业,没有精力搞综合性学习;学生、家长不够重视;农村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比较差等等。因此,综合性学习课也就成了作文课,学校也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查。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理念没有改变,还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有时也怕麻烦,懒于行事;或者认为离考试太远,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去拓展。其实,农村初中也有农

村初中的优势: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富有浓郁气息的地方色彩,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等,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综合性活动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进乡野,融入自然、关注自然、感悟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性。那么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大部分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放任自流,活动开始前老师只作一些简单的安排,活动的过程中就没有参与、过问,最后只检查结果,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能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潜能的空间,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二是让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走,怕放开后学生收不回来,从而打乱老师自己原来的计划,就把学生固定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可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只能接收一些知识,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事实上,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让学生自己完成,尤其是到了初三年级,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内容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与参与者这个角色,发挥好主导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尽管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所以综合性活动的作用不可小视,也不容我们教师小视。作为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扮演好改革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努力寻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方法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陶行知曾说过:“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开放,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应开放,更应让学生到“活的知识宝库”中自由探索。在开放的原则下,可按以下几个阶段对学生自主搜集、整合的能力进行培养:

第一阶段,要培养兴趣,养成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强调学生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使全体学生以愉快的心情,饶有兴趣地、主动积极地学会思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在成功中体验学习和创造的快乐。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材中提供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如,《成长的烦恼》《寻觅春天的踪迹》《探索月球的奥秘》《探索人类的起源》《人类,应不应该探险》《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献给母亲的歌》等,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激情。

这一阶段,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开展语文活动。教师是“导”,学生是“演”,其主要意图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结合家庭生活开展语文活动,如《成长的烦恼》,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弥补教材编写相对滞后产生的局限,使学生明白课本、课堂只是语文学习的一方天地,社会才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结合社会生活开展

语文活动,如《关注我们的社区》,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把大语文观落到实处。

第二阶段,保持兴趣,逐步改变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但兴趣本身不是认知的需要,只有在认知需要借助于兴趣转化为某种动机以后,才能开始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集开放性、综合性于一身,正是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语文学习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而不是负担。发动学生自主搜集、筛选信息,自主地体验生活,发现以前所不曾关注过的一切事物,这样,学生的自主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形象非常感兴趣,并且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比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石壕吏》以及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都可以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在《变色龙》《智取生辰纲》的表演处理上,我班各小组表演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古代版、现代版、中国版和欧美版等形式,令人捧腹的同时,更让我们教师看到了学生惊人的创造力。

这一阶段活动时宜采用五、六人的合作小组形式,它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公认的最适合小组形式。在合作小组的活动过程中,既分工又合作,从接受任务时的定主题、分任务(合)、活动准备中的搜集信息(分)、最后的筛选信息、设计活动过程及活动反馈(合),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小组中每个人的力量,也为学生的将来工作中的合作意识奠定基础。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与人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的意识与合作精神。当然,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每次学习活动都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也是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

这一阶段,同学们广泛联系生活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体现了他们一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第三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活动,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共同探讨,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计划,从报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是学生不断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积极参与科学实践,融于社会文化生活,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例如,在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妙”中,我设计的重点为:进一步学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的方法。

设想:安排三课时,第一节,歌唱月球——学生搜集资料展示课;第二节,走进月球——科学知识竞赛抢答赛;第三节,畅想月球——哲理思辩讨论课。

学生准备工作:

1、学生自行搜集关于月亮的诗、词、文、传说、寓言、故事、对联、谜语歌曲、图片等。

2、搜集对月亮的各种称谓,了解这些称谓的来历。

3、搜集有关月亮科学知识的资料:月球的起源、月亮的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开发月球、月球与人的关系。

4、每人将所搜集的资料装在资料里,带到班上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搜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第一节:歌唱月球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选主持人2名;把学生分为8人一组,共分6组,每组选一名同学担任评分、监督员,组成评分监督委员会。

本节课分五步进行(1)引入:全班男女同学比赛唱有关月亮的歌曲,主持人介绍本节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每组展示时间(6分钟)、评讲方法。(2)展示:1——6组轮流展示搜集精品,介绍搜集的过程、方法和体会。(3)学生点评:6名评委一人用一句话点评每组最大的优点或特点。一人评一组,自己所在的小组由其他人点评(4)发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体会奖、最佳展示奖各一项。前两项是集体奖,第三项是个人奖。(5)教师点评:以表示惊喜和鼓励为主要内容。

第二节:走进月球

本节课进行有关月亮科学知识的抢答比赛。比赛的内容有:月球的起源、月亮的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开发月球、月球与人的关系。

本节课分五步进行(1)引入:主持人讲外星文明的传说,公布本节活动课竞赛和评分的方式、宣布本次竞赛的公证人和抢答信号。(2)抢答(3)发奖:按积分多少宣布一、二、三等综合奖;公平竞赛奖;无私奉献奖各一项。前两项是集体奖,第三项是个人奖。(4)学生点评:6名评委一人用一句话评价以上

三 方面五奖项获奖原因或优点。(5)教师点评:侧重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引导。

第三节:畅想月球

本节课侧重对月球的展望和哲理性思考。

本节课分6步进行:(1)畅想发言:学生首先尽兴畅想自己心中的月亮,然后自由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如果我是月球工程师。(插入“出售月球”的资料介绍)(2)口头作文——我在月球的一天(先由三个学生口头作文,再由学生自由发言,稍作评价)。(3)讨论:引出“有人曾想炸毁月球”的资料,讨论——如果没有月亮,人类将会怎样?(4)交流体会:学生谈参加活动课的体会、收获等;(5)教师总结:强调团结、协作精神和独特体验。(6)歌咏月球:由男女同学比赛唱有关月亮的歌曲结束。

通过三节课的交流和学习,学生由搜集、整合信息到合作、分享信息,再到哲理思辨地运用信息,在愉悦的探究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更提高了语文能力。

当然,这是属于比较大型的活动,不太可能经常做,但平时可以将活动分散,搞一些单项的、小型的活动,尽量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但又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黄河,母亲河》这部分内容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针对这一点,这次活动的重心就放在爱国诗歌朗诵上。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一首爱国诗读熟,先组内预赛,再每组各选出两名同学参加班上决赛。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朗诵水平。

制作手抄报工作量大,我们要求学生按兴趣自由结组,并由学生自告奋勇担任各组的“总编辑”,全面负责分工。在开展《漫话探险》活动时,我就布置学

生以制作手抄报作为活动汇报,四个版面内容分类设计内容,如名人探险故事,名人名言,国内外航天探险新闻,我心中的“英雄”等四项内容,结果很多小组设计出了高质量的作品。

又如“追星”是青少年热衷的话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追星”,我就最近发生的“香港艳照门事件”,我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我也“追星”》。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都对追星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再盲目追星了。

最后,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开展综合性学习重要保证。

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其目标是多样的,加之综合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对过程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获得的体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人的评价。而对人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要考虑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而且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重点还是评价学生的知识情况,教师们也习惯于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多数教师还没有能够接受综合性评价学生行为的思想,也缺乏综合性学习评价知识的技能,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还没有做到综合性评价学生,致使综合性学习评价中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评价应该成立评价小组,采取自评、小组评、集体评的方式,跟踪评价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整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要评价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各项表现。我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应当突出如下几个方面:

1、形成性评价(即档案评价)。教师在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备好一只袋子,将本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资料等都收入其中。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然后交给老师查阅,具体操作上可采用量化评分法,这一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能力。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只要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合作、探究,都可记满分。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

3、终结性评价。综合以上各项评价,作出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记入学生档案。

切记,对学生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能力的有效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篇5

走上辩论台——“上网利弊谈”教学设计

一、导入:(3分钟)

播放“中学生辩论会”短视频。同学们,视频中的同学们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同学们羡慕吗?(……)常言道,真理越辩越明,今天,让我们一起也走上辩论台,展现我们的风采;同学们,网络是科学进步的产物,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困扰,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该怎样看待上网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辩论的相关知识。

2、对“上网利弊”进行简单辩论。

三、教学过程:

(一)、辩论知识介绍:(5分钟)

1、人员分为正、反方两方,每方推选4位辩手。

2、比赛程序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反方一辩陈词

(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

正方二辩陈词,反方二辩陈词 第二阶段(深入论证)

正反双方三辩对本方观点进行深入论证,同时可以抓住对方不足或谬误进行反驳。

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正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3、四轮论辩结束,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评出优胜一方,并对双方表现作出适当点评。

(二)发言流程:(3分钟)

1、团体论辩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

反方一辩发言

正方二辩发言

反方二辩发言

正方三辩发言

反方三辩发言

各辩手此阶段主要任务:

阐述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为主,也可拿出适当时间反驳对方的谬误。

2、自由论辩阶段:

正方任何一位辩手先起立发言,在他发言结束后,反方任何一位立即对其发言进行辩驳,双方依次轮流发言形成交锋格局。每位辩手此阶段发言的次序与时间、次数均无限制,但整队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

3、总结陈词阶段: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三)进行分组、推选辩手、准备辩词。(12分钟)

(四)对上“网利弊”进行辩论。(20分钟)

1、闪亮登场

主持人(教师)宣布活动开始,介绍辩题及评委,双方选手上场,各用一句精彩的话进行自我介绍语。

正方: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上网弊大于利

2、口若悬河

双方按由正方到反方的顺序,各派一辩至二辩辩手对本方所持观点进行论述。

3、礼尚往来

双方阐述观点结束后,由三辩辩手进行深入论证或反驳。

4、乾坤已定

双方针对对方所持观点及阐述,结合本方对该辩题理解,四辩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5、评委点评

评委出示成绩并针对双方表现,结合活动目标对双方场上队员,场下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着重从个人修养、口头表达,思维角度进行评析。

四、课堂小结(1分钟)

同学们:本堂课我们了解了辩论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使用;其实,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成为同学们实现理想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剑,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泥潭,老师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能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让网络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

五、作业布置(1分钟)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教材‎的设‎置已‎向大‎语文‎观迈‎出可‎‎喜的一步‎,在‎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的崭‎新气‎‎象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学‎‎习目标单‎一狭‎隘地‎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本‎‎内容‎延伸的一‎种课‎外学‎习,‎从而‎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学习‎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活‎动直‎‎奔目标而‎去,‎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的生‎‎成性、多‎层性‎。‎ ‎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既是‎本单‎元由‎课内‎认识‎名人‎向课‎外了‎解的‎延伸‎,又‎是为‎了对‎‎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予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更多‎的名‎人、‎伟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懂得‎为人‎之道‎,明‎白成‎功之‎‎道,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由‎于把‎学习‎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与‎‎

手段,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因‎学生‎表现‎出的‎不耐‎烦而‎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以作业多‎没时‎间,‎或是‎找不‎资料‎‎为借口,‎两周‎下来‎查阅‎资料‎工作‎收获‎甚微‎,没‎有大‎量的‎阅读‎了解‎,自‎‎然就‎谈不出什‎么心‎得体‎会,‎课堂‎交流‎就只‎好照‎本宣‎科,‎读读‎资料‎。这‎‎次学习活‎动的‎失败‎,使‎我对‎活动‎目标‎的确‎‎定有了新‎的理‎解,‎教师‎除了‎‎考虑教材‎预设‎的目‎标之‎外,‎更要‎考虑‎学生‎心中‎的问‎题、‎困惑‎、见‎解、‎‎经验、兴‎‎趣、思维‎等,‎它们‎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起点‎,而‎且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增‎长点‎。教‎师必‎须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情‎感特‎征的‎基础‎来确‎定活‎动目‎标,‎更要‎根据‎‎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成性‎的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序列‎结构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上‎的。‎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我们‎必须‎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在了‎解学‎生实‎际与‎需要‎‎的基础上‎,放‎弃急‎功近‎利的‎教学‎理念‎,尊‎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综合‎性学‎习完‎‎成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使‎命的‎关键‎。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纤敏‎之处‎,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深‎层问‎题。‎‎ ‎如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这一‎主题‎,这‎样安‎排的‎意图‎就是‎‎考虑到学‎生刚‎跨进‎中学‎大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方‎式,‎学生‎‎大都有种‎焦急‎忧虑‎的感‎觉,‎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是‎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所以这次‎学习‎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 ‎3‎(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自己‎。“‎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还‎要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像“‎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教‎育的‎价值‎和达‎成的‎目标‎也就‎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从某‎些角‎度展‎现、‎折射‎出学‎生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反差‎,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关爱‎、保‎护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处‎于经‎‎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 篇7

(一) 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人们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方式,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文作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它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学生按照单一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忘记, 学习效率不高, 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难以提高。而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 教师忽略了小学语文的特点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味地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积累, 却没有教给学生观察和积累的方法, 学生盲目地进行观察, 学习效率低。

(二) 忽视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

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也不会因学生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 实行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单一

有些教师在实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 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信息, 而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 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综合性学习遵循的原则

(一) 教育性原则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 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但是, 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严肃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育的方式也可以是具有多样性及趣味性的。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二) 实践性原则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掌握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因此, 教师要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资源, 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三) 导向性原则

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 取决于教师的导向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

(四) 个性化教学原则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文基础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他们提高一些要求;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将目标定得稍低一些, 使之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总之, 教师要因材施教,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 多样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语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一) 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并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组织教学活动。

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因此, 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为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进行。活动计划可以由教师制定, 也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制定。在实际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与计划的内容不一致的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或学生要对计划进行及时修改, 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2.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指导。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指导, 使学生掌握观察、积累等活动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注重对知识的总结、交流。

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与交流, 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结束后写一篇总结, 或者让学生进行一场课堂交流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表达能力。

(二) 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教师要经常带学生走出课堂, 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 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情操, 并对大自然进行观察与了解。

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学生要对时政热点进行关注, 并留心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 在了解社会的同时, 积累丰富的知识。

3. 有效利用家庭资源。

家庭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并且很熟悉的一部分。所以, 学生要善于利用家庭中的资源。学生在家庭中可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并且经常看一些报纸或杂志, 或者上网进行查找。当前, 信息技术非常发达, 学生要想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尝试自己制作课件, 有效利用家庭资源。

4.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向教师询问、去图书馆查资料等形式进行学习。

(三) 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有效的评价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 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本着客观公平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能过分夸奖, 也不能随意贬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评价, 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拓展学习空间  突破课程观  变换形式  评价体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45-01

一、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语文学科课程观,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

在课改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没有开展过活动,少数尝试者也还只是停留在课本唯一、教师唯一、教室唯一的层次上。特别是对于条件极为艰苦,信息相对闭塞的乡镇学校,既没有琳琅满目的各级各类的图书馆,也没有品种繁多的书店,还没有支持读书看报的家长。学生想看什么书,却没有条件去看,家长也不支持不购买,更不用说像城里那样有各种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既不愿也不能开展被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他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很浪费时间而且收效不大,乡镇的学生知识面窄,学生家庭条件差家长的意识较落后,这些客观因素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大比拼,开展这样的活动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并无多大帮助。

二、教师要突破传统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而传统狭隘的语文教学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与展开。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全面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間。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变换活动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任何课堂里,我们都应当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动脚,扎扎实实的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同时,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变换活动方式,让学生“活有所成,动有所乐,乐在其中”。

四、学校应加强管理,改革综合性学习评价体制。

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教分离,虽教不考,虽考却无法教,教与不教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应改革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制,让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走出恶性循环的误区。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不像其它语文课程那样具有非常容易检测的特点,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态度、精神和探究方法层面的东西,这些层面的考查一方面很难检测。另一方面这些层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而大部份学校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快速提高,往往会抛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学习,进而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措施来铤而走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其次学校应当在每学期的课程中统一安排综合性学习的课时,要定期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检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要改革试题的内容和样式,在综合性学习的考题中要想办法考查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案:语文综合学习 篇9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四项内容,分别是阅读积累、好方法、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

积累包括采蜜集和读读背背。采蜜集采集的内容是谜语,这两则谜语仅仅是个引子,通过猜谜引发学生搜集谜语的兴趣,还可以自编谜语。“读读背背”栏目里选择了袁枚的《所见》,诗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我的好方法”介绍的是读报、剪报的方法。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这个话题是用《等我也长了胡子》这首小诗开启学生思维的,后面的问题重在情感引导,目的是用孩子的切身感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课上的口语交际可能就会成为孩子和父母沟通的一个伏笔。

我的小笔头主要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种游戏。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继续学习积累的方法,发展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猜谜引发学生搜集谜语的兴趣,

2、掌握读报剪报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3、练习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谜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师:喜欢猜谜语吗?出示书中两则谜语,学生思考、交流。

2、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课前搜集的谜语进行竟猜。

3、鼓励学生自编谜语,进行互猜。

二、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2、学生交流读懂什么?

3、教师生补充描述。

4、学生反复吟诵。

5、拓展交流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并积累下来。 。

三、我的好方法:

这项学习应注重方法的传授,用一份报纸为例按读报、剪报的过程在实践中掌握。

读报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1、预读 2、略读 3、速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经验交流发言 篇10

灵活解读课标

智慧生成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xx县教研室领导安排我在这次全县初中语文教研会上总结点评一下今天上午毛红玉老师所上的综合性学习课,并就我校语文综合性实践教学与大家做个探讨与交流,我感到无比荣幸。这既是教研室领导对我的抬爱与信任,也是同行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在这么多行家里手面前班门弄斧,夸夸其谈,我是战战兢兢,生怕贻笑大方。如果我的发言有什么不妥,敬请各位同行海量包涵,不吝赐教。

首先,我点评一下毛老师的公开课。毛老师是我县语文骨干教师。她今天上午执教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下面我抛砖引玉地谈一下,我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的点滴尝试。

众所周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同的一个方面。它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综合其它学科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其内容分散在教材的各个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还是个难点。近几年,很多地方考试的分值在不断增加,我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是高度重视。

一、心中有课标,灵活多元化解读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都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阐述是这样的: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学段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我校对课标的解读是:

1、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坚持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它从属于语文学科,至于它和哪一学科综合或延伸拓展到哪个领域,最终还应该是“语文”一线在手,无论采用哪些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各门学科的简单整合,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一切均以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性质为出发点,虽百转千回,但凝结不变的仍是语言的魅力。

2、牢固树立“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需求

“学生意识”就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好奇心强、肯动脑、爱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理解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意识、期望意识、成功意识,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促进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深挖教材,合理设置综合性学习话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综合学习的内容。

1、深钻教材

七上:

1、学会利用图书馆

2、现代科技给我校带来什么

七下:

1、为本地人物立传

2、文学采风

3、主题探究学习:桥

八上:

1、旅游资源调查

2、主题探究学习:新闻

3、环保小课题研究

八下:

1、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

2、编演短剧

3、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九上:

1、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2、举办中外戏剧知识大赛

3、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九下:

1、自己给自己编一本书

2、我和亲人的故事

3、老年人生活情况及调查

4、初识诸子百家

2、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生实际,我校教师将初中各阶段活动内容进行了重新设置

初一学年:

①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找祠堂活动

②xx饮食文化

③xx县城东门上那棵永不枯萎的黄角树,那一段保留的城墙------xx历史变革探究

④我那可亲可敬的先辈们

⑤<<到民间采风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⑥《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奥秘》

初二学年

①云游xx

②<<走上辩论舞台》

③佳联妙对庙柱寻

④寻觅xx农谚歇后语的足迹

⑤《漫游语文世界》

⑥《古诗苑漫步》

初三学年:

①古老而神奇的xx民俗风情

②《成长的烦恼》

③走近嫘祖-----探究蚕桑文化

④《青春随想》

⑤《微笑着面对生活》

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以上内容为三年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的话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引导的方向,本着"只求过程,不问收获"精神,想方设法去收集、整理信息。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领域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的。如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学会利用图书馆、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文学采风、旅游资源调查、新闻、环保小课题研究、妇女解放、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自己给自己编一本书、我和亲人的故事、老年人生活情况及调查、初识诸子百家等。

2、学校图书馆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我校规定学生购买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学生有读书笔记。学校公费给各班订阅一报一刊,部分学生还自费订阅了《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初中生阅读》、《演讲与口才》等多种报刊杂志,交换阅读,资源共享。

3、影视资源。电影电视是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只要收视得当,学生收益也是很大。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等离子大屏幕电视,要求学生每周星期天第一节晚自习收看由学生担任记者采访制作的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每周一三五晚上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要求学生周末、月假时间收看《电视散文》《百家讲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栏目,指导学生在收看影视节目时,搜集优秀广告,以及富含哲理的歌词,节目串词,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网络资源。与影视相比,网络又是目前内容最丰富,速度最快捷的传播媒体,虽然良莠不齐,真假难辩,但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她对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网络进教室,覆盖整个校园,平时、周末都对学生开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查找整理资料,制作网页,创建个人博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5、地方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多数学生生在xx,长在xx,她们对民间生活有深刻体验。xx历史上的嫘祖、文同、袁诗尧等名人,学生家乡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蕴含着的无尽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创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举办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①创建雨荷文学社,编辑<<丝雨>>社刊。学校文学社成立了写作辅导班,进行写作指导。利用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专题讲座,向文学社会员开放。辅导教师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体,外校名师,绵阳晚报教育周刊记者、绵阳师院、西华师大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作为补充(我校是绵阳师院、西华师大挂牌的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文学社成员每学月上交一篇作品。由我牵头负责,每学月定期编辑文学社社刊<<丝雨>>,连同<<xx学报>>分发给全校师生。

②开展“校园之声”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员从各班优生中产生,分工负责,具体到人。每天早餐、晚饭后用15分钟时间播音。作品由语文老师轮流提供,主要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如校园新闻、配乐诗朗诵、歌曲欣赏等。每学期评选“优秀播音员”、“最受学生喜爱的节目”进行奖励。

③辩论比赛。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校伏亚芳老师在讲授《伤仲永》后在班上开展了辩论会,学生为“先天条件是成才的关键”还是“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而辩论。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都要开展两次比赛。.④节目表演。学生学习了《范进中举》一文后,xx老师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此外,学生们还自编自演相声、小品在同学的集体生日晚会、中考庆典、中秋晚会、元旦晚会上表演。通过节目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增强了自信和勇气。

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如搜集整理xx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深入街道社区做“错别字普查”的社会调查,到xx县县委、政府、教体局、进修校宣传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在班级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例如,西华师大到我班实习的顾锦老师就先后在八一班八二班组织了汉字听写比赛,李小燕老师在九一班组织了成语接龙比赛,王化友老师在七五班组织了诗歌朗诵会,王永明校长在班上组织了手抄报比赛、查字典比赛,使师生沟通,共同进步。

3、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如语文楹联、唐诗宋词系列活动、格言集锦、谜语竞赛等。

4、每年九月份都举行推普周经典诵读暨普通话大赛,十一月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至今已举办七届。通过校内初赛,向省市语委推荐选手。许明虎老师,何倩同学先后获得普通话比赛国家级省级一等奖。

5、结合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想学勤学乐学会学的氛围。

五、引导自主评价,展示探究成果

时间上采用"先短后长"原则:初

一、初二上学期安排短一点,初二下学期、初三学年安排长一点,"一张一弛"的做法给学生自由余地。活动地点,因地制宜,灵活选择。

采用“我学习我成长”档案袋进行形成性的量化评价。档案袋内装入每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以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获得的荣誉。

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文学社社刊、xx月报、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广播,为学生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提供平台。还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向<<绵阳日报·教育周刊》《读写天地》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以鞭策他们更努力的学好语文。

以学年为单位将学生实践成果汇编成册,在校内交流评比。体现“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精神”。

我校的感悟

1、当代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广泛,有丰富的语文视野,有多渠道接受语文信息的途径,有各种各样学习语文借助的工具。授课老师一定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各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引导学生走出语文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否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会很差,有时学生还会难住老师。

2、不能用语文活动代替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太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组织为“物理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节目表演”等文艺活动,偏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恰当的。

3、加强复习巩固,让学生有长远的收获

学生的材料在课堂上主要是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展现,课堂上非常兴奋,记的快忘的也快,一下课可能就忘了,搜集的资料也可能课后就进垃圾箱。有鉴于此,老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材料归类整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使学生有一个长远的收获。

我们的困惑

现在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大家都深感苦恼,天天忙着钻研课标和教材,忙着备批改,忙得天昏地暗,可以说语文老师是最辛苦的老师、最伟大的老师。要想搞好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校内开展活动的条件也非常有限,我们怎么样处理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繁忙的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去创设开展活动的环境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商榷的事情。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虽然我校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但是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要多向兄弟学校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课程体系有太多的有待认知、有待探索、有待开拓之处,需要我们大家不断思考和实践。我坚信,在县教研室的引领下,我县每一位语文教师携手并进,开拓创新,我们xx的语文教学园地一定会春意盎然,硕果累累,我们xx的教育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上一篇:《赋得暮雨送李胄》唐诗鉴赏下一篇:环境保护三同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