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保证书

2024-10-19

真实性保证书(精选10篇)

真实性保证书 篇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料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并按有关规定接受处罚。

申报人: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诺推荐的申报人员提供个人信息和材料真实有效,同意上报。

省辖市(省直):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

位: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签章):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真实性保证书 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内部审计

一、会计信息定义

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 (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等) 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 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 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及今后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已成为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和结果不一致, 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资产计价失真, 往来款项失真, 收入、成本、经营成果失真, 最终体现在会计报告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与否, 直接影响到各方面的利益。

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并采取一定的手段加以防范与治理, 对维护经济秩序、促进企业自身良性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真实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 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 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 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 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 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 经济利益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会计信息提供者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逐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为了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上顺利地筹措到资金。

按照证券法的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强调公司必须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公司为了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 在财务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 往往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修正发股前的历史数据, 粉饰会计报表, 以达到发行新股的目的。另外,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公司发行股票时, 可以按股票的面值发行, 也可以按超过股票面值的价格发行, 即溢价发行。公司为了在发行股票时获得较高的溢价, 也往往通过一定的会计造假手段, 调高每股收益, 达到溢价发行股票的目的。

2. 企业为了节约所得税等税收方面的费用支出。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费用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应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并据此计算缴纳所得税企业。为了节约税负, 减少现金流出, 往往尽量隐瞒当期收入, 虚列当期成本和费用, 从而降低当期净收益, 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虽然在计算所得税时是按照税务会计规定进行的, 缩小了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 但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仍有一些余地可供企业选择。

3.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形成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 即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企业所有者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而经营者的目标则是低风险、高报酬等。经营者和所有者目标的不完全一致性, 导致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背离股东的利益, 这种背离表现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方面。企业所有者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其目标, 在对经营者实施监督的同时, 往往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如企业盈利率提高或股票价格提高后, 给经营者以现金、股票奖励、奖金等收入的诱惑, 驱使企业经营者利用手中暂时的控制权, 采取寻机性会计行为以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这时会计信息就会成为手中得力的工具被加以利用, 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因

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其内在动因外, 还有社会监管不力等外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规范本身具有不完善性。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 是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为依据的。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往往存在一定缺陷,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 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由于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 使得不同企业同一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 这就使得制定会计准则时往往留有一定的余地, 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 对存货的计价, 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 亦可以采用后进先出等方法;对所得税的核算, 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 也可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第二, 会计估计的主观性。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例如, 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需要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 运用以往的经验, 对坏账准备金额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 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企业可以通过多提或者少提坏账准备金来达到调整当期的损益的目的。第三,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时滞性。由于已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都是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常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 使其与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缺位会使企业在对准则外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2. 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不科学性。

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该既关注企业业绩指标的结果, 也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期以来, 中国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往往只侧重于对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考核, 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企业为达到考核指标, 往往以牺牲未来利益去迎合监督部门对指标的要求。正是这种不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诱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导致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违规行为的发生, 企业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也就大打折扣, 失去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的。由于许多原因, 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首先, 一些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持排斥态度, 认为内部审计不过是代表国家实施的微观经济监督, 其主要职能与国家审计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 从而对内部审计不认可、不支持;其次, 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受雇于所在单位, 无法真正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对单位违法违纪的财务活动视而不见, 根本尽不到其监督职责;而财政、税务、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督力量, 管理上各自为政, 对企业的违法违纪行为, 谁都可以过问, 谁都可以不问。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具体措施

1. 端正从业动机, 大力宣扬诚信理念, 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金钱观。

端正其从业动机, 让其认识到做假账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增强对做假账的免疫力。同时, 社会也要多宣传金钱之外其它更加美好的东西, 如诚信公平等健康文明的心理取向。

2. 树立道德榜样, 实施奖惩机制。

在会计人员群体中树立榜样, 对于会计个体的道德选择十分重要。比如, 提高会计主管人员的道德修养, 通过主管人员的模范作用, 带动普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 也要采取措施减少主管人员在会计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另外, 对于不分是非善恶做假账的会计人员给予惩罚, 对于坚持原则依法做账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 奖惩越分明, 就越能导致行为的规范性, 并提供一种道德导向, 推动会计人员反省和检查自己的行为取向。

3. 营造健康氛围, 坚持正确导向。

在会计群体中, 营造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不做假账的氛围和土壤, 并且在会计立法中加以提倡和推广, 从根本上促进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好转和改善, 构建一个健康诚信的会计群体氛围。同时, 在会计行业中树立不做假账的工作导向, 使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增强, 而不是让做真账的人反而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孙芳.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中外企业家, 2011 (9)

[2].代岩.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商情 (财经研究) , 2008 (4)

[3].王丽, 刘凤莲.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09 (2)

[4].马慧雯.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外企业家, 2011 (9)

[5].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 2007

[6].付卓.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D].厦门大学, 2001.9

[7].王蕾.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 2007 (6) 下

[8].李惠萍.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 2007 (7) 下

真实性保证书 篇3

摘要:要提高会计透明度就要做到:会计准则的内容科学清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披露及时有效,会计监督的实施坚定有力。本文针对会计透明度不高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健全有关法规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等相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透明问题分析

1会计透明度的概念

会计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它受到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人员素质、信息披露与监管等因素制约。所以,要实现会计透明度就必须做到这四方面的全面控制,而不能有任何的偏废。会计准则质量是前提,会计信息质量是核心,会计人员素质是基础,信息披露质量是保证。一套清晰科学的会计准则为会计透明度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而只有相关的会计环境能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做出保证时,会计透明度才可以真正实现。

2我国会计透明度现状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透明度不高,会计舞弊现象严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透明度不断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

2.1法制环境不完善,会计造假现象严重。

2.2法人治理结构缺陷,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2.3审计执业不规范。审计人员独立性差。

3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措施分析

3.1完善有关法规制度从会计制度规范和诚信教育方面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过程将更多地体现为如何制约和规范利益各方的博弈行为的过程。因而,完善有关准则的制定和政策研究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理论前提,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技术保障,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根本保证。

3.1.1要加快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步伐,实行阳光会计政策,为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提供规范、有效解决信息提供滞后性与信息需求超前性的矛盾,建立表内信息与表外信息互补的财务报告体系,规范和完善分部信息的披露,规范会计行为,完善会计流程,避免披露事项上避重就轻,从制度层面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3.1.2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法规体系,相关的法规之间要相互协调,保持法律条文的一致性,从而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一个较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

3.1.3要建立和完善有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民事法律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等,使违反法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首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公平,兼顾会计信息供求各方的利益需求。其次,应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的原则,真实地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任何不能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可靠地确认、计量,但能影响外界报表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都应揭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另外,还必须尽快制定有关独立差事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其权利和义务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切实保证独立董事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完备处罚规定,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违反法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付出高昂的代价,从制度上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3.1.4要规范关联交易,消灭会计信息泡沫。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下降和资产空心化,应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从根本上禁止滥用关联交易。

3.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3.2.1建立内控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要做到与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监管体系和意识形态相适应。

3.2.2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其完善程度显著提高,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明确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规范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提高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增强了对会计操作行为的约束力。

3.2.3要求企业内部建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这是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关键。

3.2.4做到及时、真实、充分、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披露财务信息,并提供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有助于会计透明度的提高。

3.3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3.3.1优化股权结构,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降低国有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使股权分布适度,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改变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关系扭曲的局面,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源头上杜绝上市公司资产空心化的条件和可能,确保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这是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务。

3.3.2改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要注意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特别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指标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员工素质、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企业竞争能力等纳入到对管理当局的考核指标体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止管理当局对财务指标的操纵。

3.3.3积极稳妥地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有效地约束和控制股东和经理的行为,同时,有效地约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促进会计透明度的实现。

3.3.4逐步建立真正的经理人市场,真正形成经理人的选拔、激励和淘汰机制,完善优胜劣汰以及报酬及能力正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有效抑制经营者的会计舞弊行为。

3.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会计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承担著提供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重任。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市场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而,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强化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岗位有职责,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从制度上确保财会人员行为的规范,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同时,还要积极推广会计终身教育和诚信教育,重点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能力的教育,扩大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治理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质量的关键,也是有效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重要条件。

3.5推行诚信经营理念,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他们直接掌握着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同时,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公示制度,防范企业的失信行为,企业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在会计信息生成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只有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拒绝作假,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力度,从而保证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及时、客观、充分、完整、真实、准确,会计透明度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3.6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增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3.6.1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充分和及时。

3.6.2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信用体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3.6.3建立健全行业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强化对信息披露的再监督,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信誉程度进行动态的评定,并加大处罚力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防止钱权交易、滥用职权以及各种寻租行为,促使其严格执业,客观、公正地对公司(企业)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3.6.4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增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4小结

真实性保证书 篇4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指在第一现场或被摄主体本真面貌的情况下, 记录者采用真实时空记录的事或人, 通过后期制作再现给受众, 让受众感受事件再现的真实过程, 承认其纪录片的真实性, 从而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这是纪录片得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一) 社会功能

每一种真正的艺术都要完成一种社会功能。它旨在唤起观众、听众或读者的感情或行动。为达此目的, 艺术作品不仅需要依靠诱人的语言、声音或线条结构, 而且需要感情和形式以外的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作者的服务对象:某个统治者、君主、社区、阶级、国家、教会、政党等等。[1]

一部优秀的作品总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探讨个人和社会的问题, 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别人, 激励我们“去改变我们的生活”, 迫使我们审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判断。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表现的是昂加瓦北部人们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 揭示了主人公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而《俺爹俺娘》则是表达生活中蕴藏在深处的亲情, 至于《我的祖国》系列片, 则是表现中国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日本的纪录片制作者小川绅介就常强调, 纪录片是一种精神, 它是靠真实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 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来思考和改变现状。[2]相对于虚构故事片电影的消遣与娱乐性来说, 纪录片以它真人真事的特殊内容, 能给受众更大的震撼, 在观看它, 思考它的时候, 受众也会无意识的将记录的内容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环境, 从而对放映内容的态度也显得更加谨慎。

为了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发挥它的精神力量, 我们必须在各种表现方式的帮助下, 尽可能的还原某些不可再现的历史画面, 同时也借助制片团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同时营造一种“真实”的气氛, 冲击受众的感官, 引发其思考的意识。

(二) 美学价值

真善美是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艺术原则。“真”是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 “善”是艺术符合当时当地准则的表现, 是艺术被发展延续的条件, “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 经过创作者艺术手段修饰产生的结果, 它给观众带来愉悦的享受。真善美, 三者既独立, 又关联, 是相互统一体。

纪录片中的“真”主要表现为所叙事物的真人真事与真情实感;纪录片中的“善”主要表现为创作者通过记录真人真事, 或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引发人们思考并改变现状;或讲述一个动人故事, 弘扬一种时代精神, 促进社会道德完善与精神文明建设, 又或单纯的记录一种习俗、语言的变迁、历史文化等等;纪录片中的“美”则主要表现为画面语言美。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色彩、用光、影调、同期声、音乐、解说等。纪录片中关于音效、动画、扮演、搬演、图片、空镜头、解说等表现方式的运用, 均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效果, 表现纪录片的真实美与艺术美。

二、纪录片的非真实性

纪录片的非真实性主要指经过众人参与制作的纪录片, 加入了参与者的主观因素, 存在所谓“合理的偏见”, 同时在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下, 致使本来真实存在的影像未能得到客观直接的记录和再现。

纪录片的非真实性是必然存在的。我们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可以用家庭DV随意记录, 这时候的记录毫无疑问是真实的, 但它只是我们的消遣, 记录并不等于纪录片。纪录片有一定的思想主题, 记录的内容逻辑关系强, 艺术特色鲜明, 社会功能指向明确。因此, 它的制作与分布需要经过一系列环节的润色, 当一个环节完成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时, 影像的思想主题便越来越明确, 逻辑关系也更紧密, 艺术表现也越体现出美学特征, 然而, 其真实性也越来越低。现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纪录片非真实性的必然性。

(一) 文本

纪录片制作者在选材的时候, 发现了拍摄对象的闪光点, 把它作为拍摄题材。为了更好的表现拍摄主体, 突出主题, 可能事先写好文本, 拟好拍摄大纲, 同时把自己的拍摄需要同拍摄对象进行交流, 正如弗拉哈迪要求纳努克在捕猎中遇到有碍拍摄时要放弃捕猎一样。这种事前文本, 首先被灌输到摄像师的思维中, 促使他容易忽视被摄主体的本来特质, 而一味按着文本行事。此外, 被摄主体也因纪录片制作者的嘱咐, 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 会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某些习性来迎合拍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 事前文本对拍摄对象的真实性是有干预的, 它阻碍了被摄主体自然情感的流露, 不利于本真的事件反映。

对应事前文本的是事后文本。事后文本则时在选择题材时有一个倾向, 摄像师只是作为一个“眼睛”, 记录下被摄主体的种种, 然后在后期中把影像联系起来, 提炼思想, 剪辑镜头, 组织镜头语言。这种拍摄方式比较符合真实性原则, 没有太多的干扰拍摄对象, 但是, 这样产生的纪录片只是从制作者的角度来看的, 它体现的是制作者眼里的真实, 相对于被摄主体的真实来说, 它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镜头干预

镜头的存在, 对被摄主体来说, 都是一种“威胁” (偷拍除外) , 它在不自觉中影响着被摄主体的真实表现。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有安全需求这一说。在了解了镜头具有记录所有的功能后, 他们内心就可能产生“不安全”的想法, 或者是担心落人把柄, 或者是不惯在人前暴露自己的真实生活与想法。总之, 无论是出于什么念头产生的不安全感, 它都在阻碍真实内容的记录。

获得威尼斯地平线单元纪录片奖的《无用》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山西汾阳一对小夫妻对着镜头外采访人问是否觉得对方漂亮帅气的问题时, 表现得特别的不自然。夫妻俩由最初的尴尬笑笑到后来沉默的低头, 再到最后妻子“逃避”似的望向门外。整个长镜头差不多持续了10秒, 夫妻俩不自然的表情全被记录下来。抛开贾樟柯想要表达的特殊意境, 除去所问问题引发的尴尬, 很大程度上, 我们看到的是被摄主体对毫无保留的裸露在镜头面前的心慌。

如怀斯曼等著名纪录片专家所认为的“摄像机应该像墙上的苍蝇, 不被人注意从而真实的记录现实”的想法, 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幻想与自我安慰。因为除了偷拍以外, 被摄对象一旦知道了自己的处境, 即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逃避或反抗”, 从而隐藏部分真相。

(三) 镜头选择

镜头选择包括摄像师对镜头的选择和剪辑师对镜头的选择。摄像师对镜头的选择是第一阶段。毫无间断的记录下被摄对象的所有是不切实际且毫无意义的。因此, 在拍摄过程中, 摄像师会根据拍摄大纲或者仅仅只是拍摄方向, 结合他自身的想法记录下他认为有价值的镜头。在他的筛选过程中, 被摄对象的一部分内容就会被他视为“无意义”的存在而被删除掉, 不予记录。这样, 真实信息就有部分被过滤掉了。

剪辑师对镜头的选择是第二阶段。摄像师完成素材拍摄后, 工作便落到了剪辑师手中。剪辑师根据所拍摄的素材, 在剪辑中又会根据所需主题,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 选取他认为有表现力的, 能够突出被摄主体和思想主题的部分镜头组合成镜头语言。被摄主体的内容又经过了一层筛选和提炼, 它因此变得形象化、艺术化的同时也离最原始的真实更远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很早就提出了“把关人”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3]摄像师和剪辑师在镜头的二次选择中充当的就是这样的“把关人”角色。他们对镜头的筛选, 都是基于摄像师和剪辑师的认知理解能力, 以及他们在其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由于他们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的主观性, 真实与它的本体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

(四) 中介者与受众

在纪录片领域, 中介者主要是与制作专业纪录片有关的从业者以及评选机构。这些人掌握了比较好的专业知识, 能从专业的角度对纪录片做出自己的分析与评价。然而, 中介者因受他们的生活背景, 知识经验, 个性等主观因素影响, 他们对纪录片的解释不可避免的会打上主观的烙印。同时, 由于中介者本身的权威地位, 他们对纪录片的解读会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不具备专业眼光的普通受众, 特别是如国际艾美奖之类的荣誉, 更是会给纪录片带上明星的光环效应, 促使某些从事纪录片制作的边缘人物盲目追捧外界赋予的影片内涵, 而忽视影像本身传达的思想意义。甚至某些中介者评价可能衍生了制作者本没有要表达的思想, 致使受众也产生对纪录片的误解。

由于制作者与受众的个体差异, 以及周围其他因素的干扰, 他们在传与受的过程中, 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完全的统一, 致使意义未能完全的接收, 在某个层面上, 对纪录内容真实性进行了削减。

(五) 时间

时间, 对记录的真实性具有无法弥补的影响。纪录片本是通过镜头记录下所要拍摄的对象, 然而, 随着时间的变更, 很多逝去的影像是无法再现的。只能根据文献、图片资料或电影里面的片段, 或通过扮演、搬演的情景再现, 通过解说, 借助人的主观能动性———想象来完成, 使受众能更加直观的感受记录内容的方式, 解决对时间带来的问题。这种表现方式, 虽然带给了受众一种观看的真实感, 却违背了其主观真实性。

但是, 无论怎样向受众强调画面的非第一现场特点, 只要运用了替代性的画面, 就不可避免的给受众植入“当时的场景就是这样”的想法, 而受众在以后谈及这段已逝的事件时, 也只会产生替代性画面给他造成的印象。本体的真实, 总是被掩盖了, 受众获得的只是印象的真实。

三、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和谐统一

真正纯粹的真实是无法企及的。只要有人参与, 就无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纪录片的真实, 是在诸如情景再现、动画模拟等虚拟表现方式参与下的真实, 是存在非真实性因素影响下的真实。

各种艺术表现方式的运用, 在增大纪录片非真实性程度的同时, 也增加了纪录片真实性的效果。它帮助实现纪录片“促使人们思考”的社会功能, 丰富提升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 以辩证统一的方式达到了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和谐共生。现以风光纪录片、事件记录片与人物纪录片三部纪录片类型为例, 具体分析艺术表现方式在统一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一) 风光纪录片音效、动画、扮演的运用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遗产在中国》的第25集。影片中有一段关于向王天子与朱元璋的军队交战的故事。在解说这一段时, 镜头只是在几个山头间切换, 而背景音却是大批的人喊马嘶, 兵戎相交声, 衬着这些音效的还有阵阵雷鸣, 仿佛战场就在不远处一样, 气氛被这个模拟音效渲染到极致。若按纯粹真实记录来说, 这个声音是怎么也听不到了, 音效的模拟, 只是为了更好的配合解说词来再现那一段故事, 刺激受众的感官, 使其仿佛身临其境, 从而更好的理解内容。

此外, 片中对武陵源如何形成, 通过计算机3D技术, 将距今七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和地壳运动, 用动画模拟的表现方式, 把最终形成如我们现实所看到的峰林景观演示出来, 将难以再现的影像与复杂的地壳运动, 以简洁灵活、立体可观的模拟再现给受众, 降低了内容的复杂性, 便于受众理解。而片中关于茅古斯舞蹈与哭嫁习俗的扮演, 更是以真人形象冲击受众的视觉和听觉。达到了表现内在真实的目的。从功效的角度出发, 它是可取的、进步的。

(二) 事件纪录片情景再现的扮演、搬演运用

在Discovery播出的《中国悬棺之谜》纪录片中, 有涉及僰 (bo) 人如何将笨重的棺材悬挂上高岩的问题。在解释这一问题时, 镜头色彩变成黄色, 僰人用斧头劈棺材的速度也被放慢, 固定特写镜头向上扬的摇镜头切换, 画面中出现了一千年前身着白色异服的百姓制作棺材的情景, 影片中接下来的一系列镜头都是在这个黄色色调上, 继续演示僰人如何送葬、悬挂棺材, 直到这个过程完成, 镜头色彩才恢复正常。

毫无疑问, 这是对已逝风俗的猜测性扮演, 通过有偏差的情景再现, 使受众对记录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真实”了解, 同时也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 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这种通过大规模扮演而实现内在真实的表现方式, 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受众接收信息的阻碍, 帮助他们发挥主观想象, 创造性的还原历史当时的面貌。

(三) 人物纪录片图片、空镜头、解说的运用

焦波的记录片《俺爹俺娘》在30分钟的时长里, 主要是以“俺爹俺娘”的静态摄影作品为线索, 结合小部分动态纪实影像, 焦波自己现身讲述他爹娘二十多年中某些动人的生活故事而完成。

在他爹57岁时在城里打工受伤的这段讲述中, 镜头只是在焦波与煤矿周边环境的空镜头之间切换。即便在提及他爹手上印着血的纱布时, 画面对应的也只是一把工具插在木头上的特写。映衬他爹用白馒头换别人黑馒头的镜头也只是一个昏暗天空下, 低矮简陋的房子伴着萧条之树的全景。没有任何扮演, 搬演, 只有一个儿子讲述他爹曾经经历的故事。它虽朴实无华, 却让受众从萧条的空镜头与儿子简单却深情的口气里看到当时的焦波所看到并感动的影像。真实, 在“无 (空镜头) 中生有”。

这三部纪录片, 摆脱了“记录即真实”的片面观点, 恰当的根据要表达的内容, 选择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 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实现了纪录片追求真善美的记录原则, 辩证统一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非真实, 促进了纪录片的普及与发展。它们以记录真人真事为宗旨的原则, 促进了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 激发了人们去认识探索生活, 并改变生活的决心,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 有些纪录片制作者, 却一味追求艺术美感, 过度摆拍, 把真人当做演员来“记录”, 甚至虚构情节以造成戏剧的矛盾冲突效果, 陷入“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 并以此吸引受众。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不仅需要加强传播机制对纪录片的管理, 提高纪录片制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自律意识, 还要求大力推广纪录片市场, 让更多的受众加入这个领域, 发挥他们的批评监督作用, 促进纪录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人文丛书1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

[2]吴文光.一个日本纪录片制作人和一种记录精神的纪念[J].电影艺术, 1999.

武林掌故的真实性 篇5

只是武术自古多神化,言谈中人们又常常会不自觉地犯“捎东西捎少了,捎话捎多了”的老毛病,添油加醋,若主人公是自己所喜欢或所亲近的,便将其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而后面又不免有一己私心——跟着沾点“神”光,改善生活境况——于是,武林中以讹传讹的事历来极多。也许始作俑者只是偶然的一句话或一时兴之所至,但事情便渐渐走样,传来传去连始作俑者也信以为真。这就像新闻学上所说的“洞穴理论”,将一个人放在洞穴中,时间长了,他会将自己的影子当作另一个人。时间长了,这些由传说而造就出的“经典”居然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典籍中,闪闪发光,让人当作信史,当作论据,洋洋自得地夸耀着武术的全知全能,全不顾其思想“解放”到突破了人体局限的程度。

以赫赫有名的八极拳大师吴钟为例吧,他的功夫没得说,堪称一流。但不知是后人的贡献,还是他自己的天才构想,在今天的资料中,有几件脍炙人口的轶事,细琢磨起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人说他曾“三闯浙江少林寺”,这便是妄谈令人生疑了,浙江压根儿就没有少林寺;有人说他闯的是“福建莆田少林寺”,乍听起来似乎还有些道理,但事实上这个以武闻名的少林寺,在康熙年间便由于搞“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而惨遭兵燹,和尚们死的死、逃的逃,谁还有胆气饿着肚皮守着木人木猴什么的等着几十年后吴钟来此一试身手?还有人说他曾与恂亲郡王比武,这也是不谙历史的“超现实主义”杰作。须知,当年清廷等级之森严,门户之分明,堂堂郡王不顾身份与一介平民比武,那是清朝律令、皇家规矩所绝对不能允许的——《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事只能出现在戏谈里——没准儿这边比武未完,那边圣旨已下,将铁帽子王贬为草帽子民,更何况此王乃当朝皇帝雍正死敌。

我说这些并非是刻意贬低吴钟,他在中华武术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地位不是靠着虚无缥缈的闯少林、胜亲王奠定的,而是他凭借高超的武功与毫无保留地传授了八极拳,开创了一个八极时代而扬名于武林之中,人们才去怀念他。

具体到一个人,类似的夸张在武术史上也多不胜数,如“达摩面壁”、“踏雪无痕”、“旱地拔葱几丈”等等,都是胡吹滥捧的典型。混淆了黑白不说,更糟糕的是被一些愚昧的崇拜者当作了榜样,结果功夫没练成,却糟蹋了自己的身体,不是有的拳师因练什么掌功,结果练到手指变形、类风湿关节炎缠身,也不能如祖师爷开碑断石而惭愧不已吗?其实,何尝有过打断石碑的高手,充其量是先把石头砸酥了再下手,还不能用力拍,否则,小石头仍会毫不客气地让手变为烂肉饼子。还有人说他的祖师一个扫趟腿将一圈儿小臂粗的木橛子齐刷刷扫断,说得比刀还快。他怎么不想想,那需要何等的力量与速度,他祖师的腿得多硬才能做到。一百马力的电动机带动锋利的电锯抡起来砍那圈木橛子,也会因转不动而“烧机”,更何况肉体凡胎的人呢!以上种种传说,在科学蒙昧的时代出现尚有情可原,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消息闭塞,出现神奇的传说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今天再将这些大仙二仙的把戏当真事,就显得可笑可悲了。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武林中的“造神”运动仍未停止,似有意犹未尽之意,如前几年的老僧法师,虽然在仁人志士的齐心努力下,他的神话彻底翻船,但这并不意味着神化就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土壤,看看那些关于习武的广告吧,“神运”风采依然,“九阴白骨爪”与“降龙十八掌”比翼齐飞,双双把钱赚——金庸大侠著书立说的时候,也许并未想到,他的武侠小说也为某些“武林中人”找到了生财之路。

申报材料真实性自我保证声明 篇6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单位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新开办,提交如下材料:

1、申请书。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申请表》(一份)。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拟办企业注册地址、仓库地址的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注明套内面积)、房屋产权证明和租赁合同,物业开具的加盖公章的证明。

5、人员花名册(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学历、专业、职称、岗位、从事医疗器械年限)。

6、拟办企业法人身份证、学历证、个人简历;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学历证、个人简历;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身份证、学历证、职称证、个人简历、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

7、拟办企业组织机构与职能。

8、拟办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9、设施设备目录。

10、拟办经营范围及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件。

11、申请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12、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需为管理者代表)。

我单位保证以上提交的材料内容真实、有效,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法定代表人签字企业公章

企业工资核算真实性探讨 篇7

关键词:工资总额;劳动法;工资核算;企业所得税法

正确核算企业工资,关乎着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正确性和国家税收收入的正确缴纳,关乎着职工的个人利益。所以,工资真实性核算非常重要。下面就职工薪酬的含义、职工的定义、企业中工资核算不实的几种情形以及如何发现工资不实、应采取的对策展开讨论。

一、工资薪酬和职工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和企业会计准则均对工资薪酬做出了定义,二者的界定基本趋于一致,而企业会计准则工资薪酬的核算范畴更宽泛些。

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均对职工做了界定,这样可以尽量地避免企业以劳务用工的名义规避应为职工依法缴纳社保的责任。

二、工资核算的几个环节

企业必须将每月的工资在地税纳税申报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中进行申报,没有申报的工资不得进行税前扣除。另外,工资的计算是根据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来计算的,工资发放有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支付,支付必须有职工本人签名。企业每月可以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三项经费,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列支,超出部分和余额部分均不得税前扣除。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每月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分别有个人和单位承担,进行申报,并按照制度进行年检。

三、企业工资不实的几种情形和原因分析

1、在成本费用列支时,虚列工资支出

通过虚增工资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营业利润的目的,减少企业所得税税负是一些企业的常用做法。体现在地税“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申报系统中的应付工资高于实际核算的应付工资、高于缴纳社会保险的应付工资、高于缴纳个税的应付工资。

2、在社保、劳动年检时,降低职工工资列支标准

社保年检每年(有的是二年)一次,根据社保人数的多少和行业属性决定年检的管辖。年检有送检和网检两种。社保年检一般存在这样几种情形:

①一些小企业没有全员和足额缴纳社保。有些企业通过社保不开户来规避社保年检(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畅);或通过劳务用工、临时工、实习生、兼职等方式来规避部分员工不交社保;或者降低工资标准甚至按照最低社保基数计缴社保。社保是员工和单位都要承担的一项法定义务,一些员工因为较强的流动性或者对社保的功能认识不足或者因为退休工资的计算主要和工龄有关等不愿意缴纳或全额缴纳社保。

②大企业或重点行业没有足额缴纳社保,但是住房公积金能够甚至超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功能不同,一些效益好的大企业、外企高管中层和事务所等愿意足额缴纳住房公积金或者顶额缴纳住房公积金,不愿意足额缴纳社保(按照地区社保公布的每年最低基数或者略高)。

3、为了逃避个税或者降低个税负担,虚列职工工资

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有单位负责代扣代缴,有两处以上收入的年终自行合并。 “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申报系统目前跨地级城市还不能查询,不同区已经联网,省地税系统后台可以看到全部数据。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8、18、25、27条规定,个税计税工资=应付工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3500,按照七级累进税率计算扣缴。一些单位的高管、特定行业人员等为了偷逃个人所得税,利用多个亲属身份证将工资化整为零;也有利用单位财务核算手续不规范将高收入部分分解给普通员工(低收入);也有利用发票报销分解高收入帮助偷逃个人所得税的。

四、防范企业工资核算不实的几点措施

只有真实的工资,才能确保企业成本费用、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正确计算。通过上述工资不实的分析,可以看出,确保工资真实性在于①职工的真实性;②实际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的真实性。③职工和其实发工资的一致性。

(一)职工的真实性措施

防止将不真实的员工作为企业职工虚列工资,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和其他合同、职工花名册、考勤簿和产量记录原始记录、身份证信息等证实。

加快省内和全国地税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的开放查询权限(地税局拥有查询权限),避免跨地区重复申报用工。

(二)实际发放工资的真实性措施

1、工资原则上转账并签名,规范核算手续。工资可以现付和银付两种方式,银行转账发放的工资可信度高于现金支付,可以防止企业虚列工资。无论是现付还是银付,均应取得职工本人的签名,工资单才能作为原始凭证。

2、年末拉出职工个人的工资明细,与企业工资结算、分配的核算比对。

如果是银付工资,企业每月可以提供银行出具的工资清单作为实发工资的证明。员工凭身份证也可以提供个人工资明细。将银行工资清单、职工个人工资明细与企业工资结算单、工资分配表核对,确保工资真实性。

3、汇总全年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与“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录入的全年数进行比对。账面的应付工资贷方数应该小于等于地税系统申报的工资数,确保总额的真实。现在地税局已经引进身份证识别,如果申报的职工工资身份证和个人出具的银行提供的工资单姓名不一致,可以不认可发生的工资数。

4、如果是现金支付工资,可以要求职工凭个人身份证向地税系统索取个税申报情况。

现付工资,要求职工本人签名,同时职工凭本人身份证可以自助查询,发现企业虚列自己的工资可以有奖举报。2014年的个税申报系统已经修改了项目,要求提供职工的手机号,如果开放,职工可以及时获取自己申报的工资和实际取得的是否一致。

5、凭个人身份证向社保系统要求打印全年社保缴纳的明细,与企业社保合计数进行比对。检查是否遵守劳动法社保规定。职工可以凭身份证自助打印社保缴纳情况,职工就能判断自己的社保有没有据实申报。

如果地税系统“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和社保系统、住房公积金系统的部分数据能够共享,如果工商和社保的开业数据能够共享,就可以约束企业工资虚列和社保不开户的情况。

(三)职工和其实发工资的一致性

通过“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企业工资结算单、银行工资明细、职工身份证信息等比对,确保真实申报个税。

工资的真实性涉及员工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国家财政收入,涉及到政策制定采集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应该遵守法律,保证工资数据的真实性。政府部门应该注意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共享,减少企业偷逃税收的空间。政府部门应该勤勉、守法,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职会计《纳税基础与实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编号:E/D/2013/009)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无锡.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2014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6.30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1.7.19

[3]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0.4.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 篇8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剖析

1.1 内部原因

1.1.1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的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不熟悉现代会计的原理及操作规程,不理解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内涵,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同时,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任免升职等均由企业领导说了算,“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

一些会计人员碍于这些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不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做假账、挪用公款、暗中报销、白条抵库等等,这些行为都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1.1.2 会计报表信息失真

某些企业出于取得银行贷款、逃避税收等目的,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加工,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1.2 外部原因

1.2.1 会计信息监管失控

目前我国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体制虽相对以往有较大改善,但仍不甚健全,仍存在瑕疵。例如,上级主管与监督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形式主义严重,局限于简单的“走过场”,致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这无疑对会计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2.2 会计法律准则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并渐成规模,在日常会计活动中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起步较晚,会计准则又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很多地方存在不严密的漏洞,很多具体问题也没有给出核定标准,这样模糊的界限也会影响会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趋严重,具体危害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误导经济行为

从微观角度讲,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传达错误的信息,致使他们进行错误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会带来巨大损失。从宏观角度看,国民经济管理没有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其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2.2 扰乱社会秩序

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就会滋生会计舞弊、诱发经济犯罪、肆意践踏国家法律等行为,久而久之会形成会计行业的信誉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 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举措

3.1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会计队伍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使其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洞察会计规范的发展变化。同时,会计工作要重视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坚持原则,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企业负责人不得为了短暂的眼前利益,指使会计人员造假。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行为要坚决给予查处。

3.2 加强内外部监察力度

单位内部审计应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有效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同时,外部监察包括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等形式的政府监督和以注册会计师为代表的社会监督应做好“经济警察”。内外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履行监督职能,对不规范行为及时果断地勒令其改正,确保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3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必由之路。社会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会计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修改完善,进而提高其科学严谨性,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奠定法律基础。其次,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会计人员应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依法进行会计处理,来纠正现阶段会计失真的混乱现象。

4 结束语

真实性保证书 篇9

调研的题目在公考面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考察的是各位考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能力不可或缺。一道调研的题目答出来很简单,但是想要答好其实并不容易。要想出彩,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调研的真实有效性。只有我们的调研是真实有效的,才能真正反映出客观问题,从而为更好的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那如何操作呢?中公教育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几个思考问题的维度!一是调研主体要专业性。

所谓调研主体就是谁来调研,在比较大型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会邀请一些第三方机构或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我们的调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前期就需要对这些第三方参与者进行筛选和培训,强调调研的注意事项,向他们明确调研的意义,避免大家由于思想不统一、不重视而在调研中不负责任,这样就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调研主体在调研过程中认真负责,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二是调研方式要多元性。

此处要注意的为了保证调研数据的真实有效,需要多种调研方式并举,如果仅仅采用一种方式很难获取全面的信息,既然信息不全,自然真实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并且采用不同的调研方式我们也要思考怎么保证数据真实有效。例如:我们为了获取某种信息,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那么我们一定要交代清楚这些数据是不是最新的,是不是权威的。如果是十年前的或者是非权威结构出具的数据,就难以反映当前的问题,那么获取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再如我们使用调查问卷这种方式,我们就应该想到是不是需要匿名,需要多少样本,内容如何设置,发放中注意什么才能保证科学性?比如单位要对各科室领导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进行摸底调查,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就应该采用匿名的方式,可以设置一个公共邮箱,让科室员工进行投递。如果不匿名,自然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且问卷的数量应该结合本单位的人数确定,如果就发放三五张,就会导致样本过小,信息不全。在内容的设置上也要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要全面同时也要精简,全面是指你的调研目的要能通过问卷完全给出答案,不要当你在整理分析问卷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内容没有问!还有就是问卷总共需要填写的时间要把握,千万不能太长。这样虽然说可能会更全面但是会让被调查者失去耐性失去问卷的准确性!同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针对不要匿名的情况下,针对部分群体我们还需要做到“三个现场”--现场发放、现场指导、现场回收等等,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考虑到调查问卷的随意性比较大,“三个现场”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家认真填写。再者,除了主观调研方式之外,我们还需要客观的调研的方式,主客观要有效结合才能更好的反映问题。

中公教育金融银行·gszgjrr

所谓主观方式就是别人的想法、看法,如问卷、访谈;所谓客观方式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文献、实地勘察、亲身体验、明察暗访等等。比如要开展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满意度的调查,我们除了访谈办事群众、问卷调查之外,应当结合观察的方式去办事大厅观望窗口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时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仪容仪表等等以及扮演办事群众亲身体验感受整个办事过程。这样更能够客观得出真实的信息。

三是调研结果要科学性。

调查结束后为了保证真实有效性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整合汇总,直观的反映当前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为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依据提供保障。所以,如何对杂乱的数据进行科学分类,有效整合很关键。一份好的调研报告应当涵盖调研内容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为了直观反映调研信息,我们在不同的环节可能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采用文字表述,有的通过线性图、扇形图、柱状图来呈现,有的是通过图片、漫画展示,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怎么反映调查信息更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想把一道调研题目答出亮点,走出套路化,需要我们针对题干信息,真正去思考在调研前中后各环节怎么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只有真正去思考一个问题,带着责任感去工作,才能展示我们的与众不同。

相关推荐:

2017中国烟草校园招聘专业考试备考试题汇总 中国烟草专卖局考试题库(含答案)

会计信息真实性思考 篇10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公司内部进行利益分配和财富转移的重要依据, 是企业进行投入产出测算的重要参考, 会计信息还是企业制定重要决策的根据, 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的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此的重要, 如果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危害十分的重大。首先, 会导致企业亏损。企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依赖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 然而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给企业带来决策性的失误, 造成企业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其次, 给整个会计行业带来危害。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对会计行业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如果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会极大地危害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 给会计行业带来生存危机, 也影响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 让社会公众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业产生质疑。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本身的问题。

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这是因为会计制度制定的标准就是综合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情况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制定的一个会计行为准则, 兼顾的利益太多本来是完备会计制度制定的一个好的方面, 但是也恰恰是因为兼顾的太多影响了企业对于会计制度的选择, 企业很有可能会选择不合适或者错误的会计政策, 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另外,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大多数企业会进入新的发展领域, 原有的会计制度并不一定能够适合新的领域, 比如货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和生产力提高, 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都是一个考验, 如果不及时对会计政策进行更新升级, 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2、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首先,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的供求双方不能恰当的对接, 提供方提供的可能不是需求方急需的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次, 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而言, 会计信息不能与真正的经济市场上的会计信息保持一致, 这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3、财务人员的问题。

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 因此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财务人员不能严格的恪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为了个人的利益, 不顾及企业集体的利益, 故意做出一些有损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行为, 甚至有的财务人员为了自己的晋升和物质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来提供虚假数据。

4、社会风气不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故意给竞争对手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造成对手在经济决策上的失误, 这种不正的社会风气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管, 助长了不正之风。

5、缺乏有效的监督。

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筛选主要是依靠会计人员进行的, 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令人堪忧;另一方面社会的监督也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监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法规十分的匮乏, 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社会上财务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风气不正的问题, 应该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监管, 纠正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会计法规制定时, 要充分地考虑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因素, 比如企业负责人、企业竞争对手等人为的因素。另外, 还有建立追责制度确立财务信息真实性负责人, 专门负责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出现问题就进行追责。现有的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理办法力度偏弱, 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因此必须要加大惩罚力度, 充分发挥会计法规的监管作用。

2、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

首先, 加强会计信息审核制度的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会计信息审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监控制度, 强化企业会计部门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以制度手段对会计人员进行制约;其次,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进行一些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制度的规定, 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群体,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改观。

3、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问题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两个方面的培训, 逐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强化财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能力, 减少由于财务工作人员态度与能力方面导致的客观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四、结语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论是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角度, 还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包括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对其的真实性的研究与探讨需进一步加强。

摘要:信息是企业领导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企业的短长期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基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日益严重, 本文主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康均, 卢海平.会计信息真实性辨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2.

[2]裘国珍.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J].科技信息, 2007.14.

[3]张岚峰.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06.5.

上一篇:三爱三节 人人有责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论证会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