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评价述评

2024-10-19

真实性评价述评(精选3篇)

真实性评价述评 篇1

摘要:真实活动操纵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有效地识别和制约真实活动操纵行为,必须厘清影响决策层实施真实活动操纵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抑制真实活动操纵的因素、真实活动操纵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化的影响因素、决策层的权衡选择及真实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等方面,对现有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制约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和改进提供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真实活动操纵,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影响因素

一、引言

真实活动操纵(Real Activities Management,RAM)是近年来国外财务理论领域和实务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真实活动操纵是决策层为通过事先有目的地设计一项(或多项)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偏离企业正常经营模式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会计报告结果的行为。相比而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Accounting-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AEM)较大程度地受会计政策弹性空间和外部监管的制约,其对企业后期会计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应计项目的反转及在不同期间盈余的均匀分布。然而,真实活动操纵活动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难以区分,受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比较小,由于它消耗了企业资源、偏离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因而对企业各期现金流和后期业绩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可能会减少企业的长期价值。Graham et al.(2005)调查发现,决策层为了达到短期盈余目标,情愿选择减少研发支出、广告费和维修费等酌量性费用来影响报告盈余,尽管这些行为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鉴于真实活动操纵给企业、股东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学者围绕着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如何降低或抑制真实活动操纵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真实活动操纵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如何减少或者抑制公司真实活动操纵和某一(或某些)治理因素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决策层在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的选择发生变化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年来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希望为会计政策制定机构和外部监管机构的未来决策提供依据。

二、抑制真实活动操纵及真实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一)抑制真实活动操纵的影响因素分析相比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真实活动操纵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使企业和股东承担了或许更大的成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薪酬委员会、公司治理结构及审计师行业专业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或抑制真实活动操纵,而更高质量的审计并不能有效降低真实活动操纵水平。已有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决策层降低研发支出以减少报表相关费用等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ushee(1998)认为,决策层会通过控制公司投资行为操控报表结果,即决策层为了自身利益实现而对公司长期发展有益的项目投资过低,比如研发支出、广告费用和职工培训等等。依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研发支出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部费用化,而这一规定滋生并助长了决策层的短期行为,受到了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严厉批评。当决策层在短期盈余目标追逐和长远研发投资两者之间权衡时,自利的本性和约束的软化促使其选择缺乏远见的短视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决策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之后,一些学者得到了类似的结论,Bange and De Bondt (1998)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真实活动操纵的情况更低。Roychowdhury(2006)在Bushee(1998) 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探索,认为机构投资者作为股权持有者降低了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操纵,因为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从业背景的机构投资者有能力预测当前决策层决策活动的长期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有效抑制了决策层真实交易操纵。Cheng(2004)通过实证研究对薪酬委员会是否能有效抑制研发支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了考察。研究得出,当CEO面临退休或报表盈余项目预期面临小额亏损,或盈余下降时,研发支出的增加或降低与CEO年薪的增加或降低呈显著正相关,说明CEO年薪计划会抑制CEO对研发支出的刻意减少。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那么,同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能同样有效约束真实活动操纵呢?一些学者证实了公司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决策层的真实活动操纵行为。Osma(2008)认为,独立董事作为内部治理机制对真实活动操纵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因为具有足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独立董事能识别出决策层销减研发支出机会主义行为,并进行阻止。这些证据表明独立董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真实活动操纵行为,在公司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还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公司治理并没有有效抑制真实活动操纵。Gnanakumar Visvanathan(2008)认为,公司治理对真实活动操纵的制约是非常有限的。其中,仅有董事会的独立性与真实活动操纵活动发生的频率显著负相关;而董事会的构成、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独立董事的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及审计委员会的会议频率与真实活动操纵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地抑制真实活动操纵。因此,公司的投资者、监管者和信息使用者应该重新审视现有的治理机制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方面的可行性。2002年美国实施SOX法案以后,公众公司所面临的法律环境进一步趋严,公司面临着更高的诉讼风险;同时,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水平也逐渐完善。Ge& kim(2010)研究得出,真实活动操纵情况随着公司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完善相应地增加了,而随着接管保护的加强而降低。因为董事会的监管作用在短期时间内给公司决策层施加了一个外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借助真实活动操纵来维持好的业绩是较好的选择;而接管保护降低了决策层面临的外部市场压力,使其真实活动操纵的动机降低。审计服务是抑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一种有力手段,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有效降低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Becker et al.1998;Johnson et al.2002;Balsam et al.2003), 但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并不一定对真实活动操纵起到抑制作用。Chi et al.(2011) 发现当公司有强烈的动机管理盈余时,真实活动操纵水平随着审计质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加,说明审计师不能有效识别公司是否实施了真实活动操纵。此外,高风险的行业、八大事务所审计、较长的审计师任期都与企业真实活动操纵水平呈正相关(Cohen et al.,2010)。

(二)真实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法律制度、会计准则、税法、审计等因素对应计和真实活动操纵均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得决策层在两种盈余管理之间进行权衡选择。Cohen et al(2008)基于Graham,et al(2005)提出的盈余管理三种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决策层在2002年SOX法案颁布之前及实施之后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操纵选择有明显的偏好。从1987到2002年SOX颁布,再到SOX颁布之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先是稳定增长,然后显著地下降,在SOX颁布有个明显的拐点。对于真实活动操纵,情况恰恰相反,SOX法案颁布之前再到之后,真实活动操纵水平先是下降,之后却显著增加,同样在法案颁布也存在一个拐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SOX颁布之前到之后,监管环境从较严到更严诱使了公司盈余管理方式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向了真实活动操纵。会计准则是规范公司生成和披露会计信息的基本准则,也是公司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会计准则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述。关于会计准则是否影响决策层实施真实活动操纵以及会计准则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决策层在真实活动及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偏好发生变化同样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结论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公司的外部监管者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Nelson et al(2002)研究认为,会计准则制定得越详细,决策层利用应计项操控盈余的空间越小,公司通过构造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因此,会计准则的趋严,导致决策层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向真实活动操纵。但会计准则的发展变革,特别是规则导向原则导向的转变,增大了决策层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操控的空间,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真实活动操纵行为。Ewert &Wagenhofer(2005)通过建立管理者盈余管理决策效用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研究证明,会计准则只能影响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当会计准则趋严时,真实活动操纵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具有替代作用,但真实活动操纵不能完全、只是部分地替代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税率差异通常是公司决策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媒介之一。基于税率差异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有两个分支,其一是利润的跨期转移(纵向);其二是利润的跨地区或者是同一地区的跨公司转移(横向)。利润跨期纵向转移的研究文献主要基于美国1986年实施税收改革这一背景。这些研究包括,受最小化所得税税负动机影响的公司,通常借助跨期转移盈余使税负最小化(Dhaliwal et al.,1992);美国公司的确有通过应计制手段减少盈余的行为(Boynton et al., 1992);公司通过应计项目将净盈余从高税率会计期间调整到低税率会计期间(Guenther,1994)。税率差异盈余管理研究的第二个分支是利润的跨地区或跨公司转移。Collins et al.(1997)发现,当跨国公司在境外面临的外国税率高于本国税率时,那么该跨国公司通常会实施盈余有国外转移值国内,以降低税负。Harris(1993)也提供了支持该观点的经验证据。此外,学者们还从审计行业专业化的研究视角来探讨行业专业化审计对公司实施真实活动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Wei Yu(2008)研究发现,当利用应计项目操控盈余的空间受到限制时,决策层会转向隐蔽性更强的真实活动操纵。也就是说,行业专业化审计师能够限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但是, 如果公司有调整盈余的强烈动机,决策层自然而然会选择真实活动操纵。类似地,Chi et al.(2011)认为,随着审计质量的提高,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受到更大程度的约束,进而决策层转向审计师和外部监管部门不易察觉的真实活动操纵。

三、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权衡与关系

(一)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权衡:决策层的现实选择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真实活动操纵偏离了公司正常的经营轨迹,消耗了公司资源,增大了公司成本,给公司的未来业绩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Graham et al.,2005;Gunny,2005)。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言,真实活动操纵的成本高得多,那为什么真实活动操纵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蔡春,2011),决策层情愿选择真实活动操纵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决策层实施真实活动操纵的动机及真实活动操纵成本的最终承担者。剖析真实活动操纵的性质,不难看出,决策层通过安排交易来操控会计报告,最终是为了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盈余管理只是作为向外部人掩饰其动机和行为的一种手段。实施真实活动操纵的收益由决策层获得,而相应的成本却由公司外部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决策层实施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条件不具备时,毫无疑问地会选择真实活动操纵以实现盈余目标。所以,从本质上看,公司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操纵之间选择,最终由决策层出于自身利益, 而非公司未来长远发展的考虑,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各自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之间权衡。当公司的会计弹性和以前期间的会计选择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供决策层选择时,决策层则倾向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然而,随着会计准则的趋严,诉讼风险和外部审查的增强,决策层将倾向于隐蔽性更强、不易察觉的真实活动操纵。Black et al.(1998)基于长期资产能否重估这一视角,研究重估是否影响盈余操纵行为。研究发现,长期资产账面价值允许重估的国家利用资产销售来平滑盈余的现象,比那些禁止长期资产重估的国家显著更多。这意味着,当公司会计弹性较大时,决策层更偏好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Huang et al.(2006)发现,当公司计划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但预期收益低于基准线时,公司通常选择成本较低应计项调整来操控盈余;但如果决策层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调整应计项受到限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边际成本可能超过了真实活动操纵的边际成本,此时,管理当局将采用真实活动操纵。Chen(2004) 发现,当会计弹性空间较小时,决策层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自然受到了限制,公司很可能达不到管理当局的理想的盈余指标。此时,由于真实活动操纵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外部监管发现,因此,决策层选择真实活动操纵的可能性更大(Demski,2004;Ewert & Wagenhofer, 2005)。Xu and Taylor(2007)发现,如果在决策层的能力范围内操控应计项仍然达不到盈余目标,那么决策层会利用股票回购来操控盈余大小。Wang & DSouza(2006)认为,当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操控应计项受到限制时,决策层更喜欢销减研发支出来增加盈余。关于决策层对应计和真实活动操纵的选择的理论分析,Ewert & Wagenhofer(2005)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构建了一个理性的预期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发现会计准则的不断趋严抑制了决策层实施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但诱发了对于公司来说成本更高的真实活动操纵。因此,会计准则的趋严并一定能降低盈余管理的总量。在后期实证检验中,一些学者对Ewert & Wagenhofer(2005)的观点提供了检验证据。Zarowin and Oswald(2005)发现,在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准则规定下,英国公司趋向于通过销减研发支出操控盈余水平。然而,当准则变化规定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时,公司研发支出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决策层而是通过提高研发支出中资本化比例来减少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和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所对应的会计弹性存在差异,如果会计准则的制度以原则为导向,则存在较大的会计弹性,公司更多地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反之,则选择真实活动操纵。正如Nelson et al.(2002)所提出的,当决策层面临多种会计政策选择时,他们可以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来实现目标。Graham et al.(2005)认为,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决策层偏好于构造真实活动作为盈余管理活动的工具。决策层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震惊世界的安然等公司的会计舞弊导致了美国SOX法案的制定和颁布,这也就意味着加强对公司会计实务的外部监管,诱发了决策层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向真实活动操纵选择偏好的转变。其次,考虑到真实活动操纵的隐蔽性,决策层承认他们更情愿选择真实活动操纵。 Koh et al.(2007)、Cohen(2008)均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综上所述,公司对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选择基于决策层个人利益的考虑,在某一既定的制度背景下,对两种方式分别所对应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权衡。当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中的某一或者某些要素发生改变,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将随之发生改变,决策层的选择也将发生变化。但无论选择哪种盈余管理方式,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决策层偏好实施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不易被察觉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进一步的探讨关于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同样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部分学者发现,决策层会巧妙地综合运用两种盈余管理,将他们作为一套组合方式灵活使用。Barton(2001)研究表明,公司为了平缓盈余波动,会同时利用应计项和金融衍生工具操控盈余。Pincus & Rajgopal(2002)发现,石油天然气公司决策层为了平滑利润,一方面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石油价格风险,另一方面又通过非常应计项来平滑盈余。Lin et al.(2006)同样发现, 公司为了达到分析师预测,同时灵活使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如公司调高报告盈余可以通过调增应计项;可以通过操纵公司交易;也可以故意移动费用,将核心费用转移到特殊项目(Mc Vay,2006)。另外,还有部分学者考虑决策层实施真实活动操纵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在时间选择上是否具有一定规律,即决策层是决定同时实施真实活动操纵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两者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安排。Pincus and Rajgopal(2002)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证据,认为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决策层在平滑利润时,公司首先决定多大程度上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石油价格风险,而到了第四季度则通过非常应计项来平滑盈余,说明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决策时考虑了两者的先后顺序。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Zang(2007)使用异常经营现金流、异常酌量性费用、异常生产成本作为衡量真实活动操纵水平的指标,来分析决策层如何在真实活动操纵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权衡选择。在做检验之前进行了两项有效性测试证明真实活动操纵确实存在,第一个有效性测试说明,与其他几个季度比较,怀疑通过构造交易操纵盈余的样本在第四个季度表现出了更高的真实活动操纵水平;第二个测试主要关注真实活动操纵对未来业绩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被怀疑样本的业绩在实施真实活动操纵的下一年度表现为异常的负值。在有效性测试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拒绝了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实施的同时性,而支持了真实活动操纵是先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真实活动操纵可以分布在全年的每一个季度,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安排在第四季度。在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上,研究发现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成本正相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操纵呈负相关;而且,真实活动操纵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各自的成本负相关,与盈余管理动机呈正相关。这表明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决策层随着法律诉讼风险和外部监管力度的增大而相应地调整盈余管理决策。在此基础上,Zang(2012)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决策层在两类盈余管理活动中进行权衡受成本和时间选择的影响。决策层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基于两者所对应的成本大小的比较。当会计监管趋严,会计灵活性受限,实施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成本增大,公司会转向选择真实活动操纵;而且,较低的行业竞争地位或较差的财务状况, 会更多的选择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且,在会计年度末期,决策层会根据真实活动操纵影响的报表结果和盈余目标之间的差异,对应计项目进行微调,以便达到盈余期望结果。这进一步证明了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前后顺序。

四、结论与启示

近年来,真实活动操纵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真实活动操纵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已有关于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或抑制真实活动操纵的因素。机构投资者、薪酬委员会、公司治理机制及审计行业专业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或抑制真实活动操纵活动。二是,法律制度、会计弹性、外部监管力度、审计等因素的变化诱使决策层在两者之间选择的决策发生变化,从而使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之间呈现为替代关系或一套组合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决策层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在某一既定的制度背景下,两种方式给决策层所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和权衡。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首先,从真实活动操纵的涵义或本质上看,真实活动操纵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各国会计准则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它们的影响,外部监管机制也没有顾全真实活动操纵对会计报告质量的影响。因此,研究真实活动操纵的影响因素可以为会计和外部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其次,由于市场不能辨别真实活动操纵,即便是高质量的审计也不能有效地识别,因此,真实活动操纵的治理是个系统工程, 政策制定部门应结合资本市场的要求,通过多部门、多层次建立全方位、持续性的制度变革和综合协调机制,从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等角度综合治理,以弥补现有政策框架下对真实活动操纵存在的“真空地带”。不仅如此,还应该看到,现有关于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文献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契机。鉴于以上分析,为了有效地识别和治理真实活动操纵,本文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1)真实活动操纵的行业研究。不同的行业特征、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是否对真实活动操纵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真实活动操纵的不同手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特定动机下真实活动操纵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研究。基于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结合特定的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决策层为实现盈余期望目标所采用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及具体的真实活动操纵手段偏好。(3)我国特殊背景下真实活动操纵影响因素的研究。根据真实活动操纵的性质,我国同样存在真实活动操纵行为,所不同的是表现的手段不一样。基于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结合公司行业特征和特定目标,探索决策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和决策偏好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真实性评价述评 篇2

传统大学英语学生评价的弊端以及当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要求改革大学英语学生评价,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真实性评价无论是从评价内容的设计、评价过程的实施,还是从评价结果的评定,都体现了评价情景的真实性、评价条件的支持性和评价过程的动态性等特点,实现了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整合,是实现多元化大学英语学生评价的途径之一.

作 者:俎媛媛 朱春丽 作者单位:俎媛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62)

朱春丽(河南财经学院英语系,河南郑州,400002)

国外真实工作预览理论研究述评 篇3

1956年Weitz第一次提出真实工作观念 (Realistic Job Concept) 的概念。Wanous在他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真实工作预览 (Realistic Job Previews, RJP) 的概念。

自从RJP出现之后, 尽管学者们对真实工作预览的内涵界定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但对于RJP的基本定义是一致的。大部分学者认为, 真实工作预览是一种招聘程序, 在招聘的过程中, 组织会向求职者同时提供正面和负面的工作信息 (Meglino等, 2000;Wanous等, 1992) 。还有一些学者将RJP定义为一种程序、一份材料或一次展示, 能为求职者提供与工作相关的真实且平衡 (积极和消极) 的信息 (Breaugh and Starke, 2000) 。这两个定义并没有本质区别, RJP的目的是向求职者尽可能提供一个真实且平衡的工作信息, 让求职者能够准确地权衡自己的选择, 同时帮助组织招聘到真正匹配的人才。

二、真实工作预览作用机制研究

真实工作预览理论的作用机制建立在人类行为动机模式之上。其中S→O→R模式比较典型。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在刺激 (S) 与行为反应 (R) 之间, 应该考虑个体 (O) 内在条件、主观能动性。RJP作为“刺激S”对求职者“个体O”进行作用, 导致个体O态度上发生改变, 从而促使“接受或拒接工作要求, 留下或者离开组织”等行为的产生。RJP的作用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

(一) RJP与员工态度

研究者对于RJP如何促使求职者态度发生变化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者从满足的期望、角色清晰度、诚实的感知、自我选择、组织吸引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解释 (Breaugh and Starke, 2000) 。

1. 期望落差。

求职的期望通常分为初始期望和满足的期望。初始期望是指求职者在开始工作前对工作的期望。期望落差是求职者开始工作前期望与工作中实际的工作体验的符合程度。而大部分求职者对于一个新工作的初始期望基本与真实情况不符 (Wanous, 1992) 。所以Breaugh和Starke (2000) 认为, RJP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求职者不切实际的乐观期望, 而这些乐观期望可能是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提供的过于乐观的信息所造成的。Fedor等 (1997) 认为, 求职者期望与实际工作中体验到的不一致会导致就业者对组织感到失望, 最终会导致员工的主动离职。

2. 角色清晰度。

个体在工作和组织中对角色的理解程度叫做角色清晰度。通过提供关于工作和环境的准确描述, RJP将使求职者的角色更加清晰, 从而降低由于角色模糊而导致的负面影响, 比如离职。Fisher和Gitelson (1983) 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 当RJP所呈现的信息包含关于员工工作职责的内容时, 就可以降低员工角色的模糊性, 从而减少离职。

3. 诚实的感知。

组织在招聘期间被认为是“诚实的”, 将会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且能鼓励员工留在组织中, 组织不诚实将可能导致高离职率 (Cialdini等, 2004) 。虽然RJP对工作的真实描述使工作变得不那么被人喜欢, 但真实信息会让求职者认为这个组织是可信任的。在员工进入组织后, 当招聘过程中给求职者提供的真实信息与实际工作体验到的感受相符合时, 员工就有可能与组织建立起部分心理契约, 就能更有效地留住优秀的员工。Earnest等 (2011) 通过52个研究和约17000个样本的元分析发现, 组织诚实性是RJP影响员工自动离职率的各种机制中的首要机制。

4. 自我选择。

Premack和Wanous (1985) 利用“自我选择”作为“行为”的一个标准去检查, 并认为相比那些没有接受RJP的求职群体, 接受RJP的求职者将更多地选择“退出”求职过程。实际上, 这个问题探讨的是真实工作信息是否真的对匹配的求职者影响更大, 而对不匹配的求职者影响相对较小。这个问题被学界定义为“反向自我选择”假设, 即相对于不太符合的求职者, 平衡信息对于“组织吸引力”的负影响对匹配的求职者影响更大。

5. 组织吸引力。

虽然RJP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增加或减少组织对个体的吸引力, 但是越多的真实信息的呈现, 可能导致越多的求职者认为组织没有吸引力。Meglino等 (1997) 认为, 这种组织吸引力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真实信息负面影响的作用, 也可能是对于工作负面影响过高的估计导致的结果。Allen等 (2007) 则认为, 那些接受RJP之后仍觉得工作具有吸引力的求职者更有可能与组织相匹配, 更不可能离职。

(二) RJP与员工行为

研究者试图通过在招聘过程中使用RJP影响个体态度上的改变, 促使这些行为向对组织有利的方向发展。

1. 工作接受。

工作接受率作为录用率的指标之一被用于衡量求职者接受工作的比率。以往学者的元分析研究认为, RJP与工作的接受存在着负相关 (Premack and Wanous, 1985) 。这可能是由于组织对RJP的接受者具有较低的工作吸引力, 从而导致他们接受工作的可能性下降。但大量的文献回顾并没有提供支持这种判断的证据。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的理由, 在于个体是如何解释RJP中所包含信息, RJP会降低工作对求职者的吸引力, 是基于求职者将RJP的信息视为负面信息的基础上。但是, 有些负面信息在求职者看来是正面的, 比如被视为是一种挑战等。

影响RJP接受者如何解释负面信息的一个因素是求职者是否事先对工作具有比较真实的了解。那些事先了解过真实工作的个体更能拥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结构, 从而他们能够更好地整合新信息。Meglino等 (1993) 对1117个狱警求职者进行研究, 其中有358个接受狱警的工作邀请。研究表明RJP导致那些之前接受过“工作暴露”的求职者相对较低的工作接受率, 而之前没有接受“工作暴露”的求职者, 他们的工作接受率更高。因此, RJP所包含的负面信息对于那些事先了解工作职责的求职者更具有意义。

2. 员工离职。

招聘与离职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先想到的就是RJP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有2个定量研究得出相似的结果。McEvoy和Cascio (1985) 报告指出, RJP与离职具有r=-.09的关系, 认为实行RJP是降低离职目标的一种重要途径。Premack和wanous (1985) 报告认为, RJP与离职具有r=-.06的关系, 认为需要执行RJP, 在招聘过程中实行RJP是一个有用的离职管理策略。Phillips (1998) 进一步将离职分为主动离职 (r=-0.6) 和集合离职 (aggregate turnover, r=-0.5) , 并建议应该关注RJP在哪些条件下才是最为有效的。

Breaugh和Starke (200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用期望的实现、角色清晰性、诚实的感知、自我选择、组织吸引力等五个因素解释RJP是如何影响离职的。在之前的分析中, RJP通过这五个因素促使求职者的态度发生改变, 从而减低员工的离职率。另外, 许多研究表明, 当员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能被组织束缚住, 那么RJP将更有可能减少员工的离职。Meglino等 (2000) 认为, 如果组织能够在员工接受RJP之后的一段时间限制员工离开, 那么RJP能有效地降低离职率。

三、真实工作预览理论的研究趋势

真实工作预览理论将来的研究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RJP理论与网络招聘。随着网络招聘的发展, 将RJP应用于网络招聘将是RJP研究的亮点之一。

网络招聘是进行RJP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RJP与网络招聘的结合, 解决网络招聘简历众多但匹配的简历少的问题, 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 RJP理论与信号理论。

在未来的RJP研究中, 基于信号理论的RJP研究将会硕果累累。传统RJ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期望的满足和自我选择上, 而信号理论将扩大原有对于RJP效果的理解。信号理论关注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的沟通对于做出决定的影响。在RJP理论背景下, 求职者对于无法观察到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的性质, 比如工作特征和组织文化等没有完整的信息。在招聘期间, 组织及组织的经理将向求职者发送大量的有关这些性质的信号。当求职者对真实感知到的激励因素不强时, 这些信号就会变得特别重要, 而RJP可能会提供特别关键的信息。

(三) RJP理论与DMT。

DMT是一种决策沙盘培训, 这种培训教育求职者定义和权衡当个体做一系列决策时积极和消极的成果。这种待遇会给求职者传达一种类似于RJP的信息, 就是组织付出的努力, 是为了让求职者能够独立和完全地做出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决定。Ganzach等 (2002) 进行了一次现场实验研究, 发现与决策沙盘模拟的效果相比, 真实工作预览的效果持续的时间更长。因此, 关于DMT是否能够代替RJP的讨论也将是RJP将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 中国背景下RJP理论的研究。

虽然RJP早在1956年就开始发展, 但国内对RJP的研究仅处于萌芽阶段。大部分国内的研究者处于整理国外RJP理论的研究阶段。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 RJP的实行是否有效, 还是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四、对我国组织招聘工作的启示

真实工作预览理论应用于国外组织招聘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而对中国而言,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基于RJP目前研究的现状, 对国内组织招聘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招聘信息做到真实且平衡。

不管网络招聘还是现场招聘, 建议组织在向求职者提供工作和组织相关信息时一定要真实、客观且平衡 (积极和消极) , 以减少离职和增加符合要求的求职者数量, 执行RJP所需要的低投资, 也使RJP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离职率的成本工具。

(二) 根据不同信息采取不同媒介。

组织在招聘过程中, 如果是通过语音媒介向求职者传达信息时, 尽量将内容集中在求职者关心的内容上, 并且信息传达者以在职人员为佳, 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当组织要传达较为复杂的信息时, 采用书面媒介的形式为佳。

(三) RJP是管理员工的有效手段。

RJP被认为能够降低员工的角色模糊度和初始期望, 能够加强个体对决定加入组织的承诺、增加对组织诚实性的感知。通过RJP可以使工作和组织更加符合个体的期望。组织通过实施RJP, 还可以表现出对员工的关心。由于角色清晰度和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与各种积极的结果相关。所以, 组织可以利用RJP管理员工。

(四) 对组织评估后再考虑是否应用RJP。

由于RJP可能会减少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如果组织处于招聘到匹配的员工比留住现有员工更难时, RJP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策略。

(五) 应用RJP招聘到匹配的员工。

RJP能帮助个体弄清自身需求与工作需求或组织文化间的不匹配处。组织可以通过RJP招聘筛选员工。RJP能够鼓励个体改变对某种工作态度的价值观。应聘者进入组织后, 组织可以通过RJP促进个体与组织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Adeyemi-B ello T and Mulvaney W.The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realistic job previews[J].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An InternationalJournal, 1995, 14, 5.

[2]Breaugh J A and Billings R S.The realistic jobpreview:Five key element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research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988, 2, 291–305.

[3]Bruce M M, et al.Effects of previous job exposureand subsequent job status on the functioning of a real-istic job preview[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3, 46.

[4]Earnest D R, et al.Mechanisms linking realisticjob previews with turnover:a meta-amalytic pathanaylsis[J].Personnel Psychology, 2011, 64, 865-897.

[5]Meglino B M, et al.A mate-analytic examinationof realistic job preview effectiveness:a test of threecounterintuitive propositions[J].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Review.2000, Volume 10, 407-434.

[6]Popovich P and Wanous J P.The realistic job pre-view as a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 1982, 7, 570-578.

上一篇:教育实地研究下一篇:小学数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