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真实性

2024-10-27

课堂真实性(共12篇)

课堂真实性 篇1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倡导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它倡导在“做中学”,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 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发展语言, 最终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这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教师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为学生设计真实的语言学习机会。掌握真实性原则及其实现条件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增加课堂的真实性, 如何利用真实性原则营造真实的课堂是困惑广大英语教师的难题。本文在此对真实性原则作系统的探讨, 并对构建真实的英语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对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对真实性原则的界定

真实性原则的概念在学者们的争议中不断得到发展。Nunan认为真实的材料是真正交际中产生的语言材料, 这些材料为学习者提供体验真实语言的机会。而Widdowson则认为, 真实性并不是真实的语言材料, 真实性与真实 (genuineness)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实是语言的属性, 是一个绝对值;真实性是学习者在使用文本 (texts) 的过程中对文本的恰当反应, 是文本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他强调真实性可以在语言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得以实现, 并通过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来判断。[6]Breen进一步丰富了真实性的概念, 他认为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材料, 而且要设计真实的任务和语境。他将真实性归纳为以下四层涵义: (1) 语言输入的真实性; (2) 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的真实性; (3) 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 (4) 课堂语言所需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Breen对真实性的界定不仅体现了文本、学习者和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且为真实性原则赋予了社会性的涵义。Van Lier在他的著作《语言教学大纲中的互动:意识、真实和自主》中综合了上述学者和其他语言学家的观点, 阐述了他对真实性的界定。他指出真实性是师生对文本和学习过程真实化的结果。他认为单纯研究语言材料和任务是不足以实现真实性的。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只是实现真实的语言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带入课堂并不等于创造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机会。实现真实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与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行为密切相关, 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努力实现。Van Lier对真实性的阐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他不仅从深层次挖掘了真实性的含义, 而且指出了实现真实化的条件。

二、实现真实化过程的条件

Van Lier指出实现真实化过程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即满足大纲层面的真实性、语用真实性和个人真实性。

1. 大纲层面的真实性

大纲层面的真实性 (curricular authenticity) 不仅要求真实的语言材料, 而且要求文本的创作和选择要符合学习者的特点。真实的语言材料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使用实现真实化, 学习者的情况决定了文本真实化的程度。在创作和选择文本时, 应该考虑文本的来源、文本的使用者和教学目标, 尤其是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文化和种族差异的时候。现在的教材试图为学习者提供一切可能的信息, 这看起来是一个优势, 但实际上阻碍了学生从课外发现学习的机会。大纲层面的真实性要求师生具有发现真实材料的能力。除此以外, 将什么样的材料带入课堂和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同一材料经过不同的方法使用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直接影响真实化的程度。

2. 语用真实性

语用真实性包括语境、目的和互动三方面的真实性。语境真实性指的是与某种语境相关联的语言使用和影响该种关联的因素, 如场合、参与者、话题和活动规则等直接语境因素;还有如学生的家庭背景、教学方法的说服力、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压力等宏观因素。目的真实性要求课堂活动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指导性的对话, 还是角色扮演活动, 都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课堂活动的进展和方向。

互动真实性是语用真实性的核心, 为真实化的学习过程提供有益的机会, 是构建真实课堂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师生互动被认为是由教师控制的, 它扼杀了学习者的创造性, 阻碍学习者自主性和批判思维的发展。为改善传统的师生互动所带来的局限, Van Lier指出课堂互动要在师生对等的关系下进行,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 师生能够平等对话。不仅是师生互动的关系影响互动真实性, 而且如何实施课堂互动直接影响到互动真实性的实现。教师的语言和互动的模式都影响着教学的结果, 在设计课堂互动时, 教师要合理安排话语内容、精心设计话语形式, 最终实现互动真实性。

3. 个体真实性

个体真实性是真实性原则的核心, 是自主性和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是课堂互动的最终目标。“真实的学习者发展自我的语言意识, 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学习方式, 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任, 实现学习过程和语言的真实性, 最终取得成就”。[3]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和自律感, 提高学习者自我控制能力, 最终使他们成为真实的学习者。真实的学习者自愿参与课堂活动, 他们根据环境的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并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真实的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学习机会,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学习机会。[3]

三、构建真实的英语课堂

真实的课堂为实现真实性提供场所和条件。英语教师可以按照Van Lier提出的三个条件去指导英语课堂, 完成真实化过程, 最终实现真实性。

1. 利用真实性原则处理教学文本

教学文本的选择应该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为实现真实化的过程, 教师首先要讲文本置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下, 在讲解文本的过程中, 举例要来自真实世界, 语言要贴近生活;其次, 教师应该突破文本的局限, 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来自真实生活的语料带入课堂,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再次, 教师要培养学生挖掘真实材料的能力, 鼓励学生寻找和发现真实的语言, 并将这些语言使用起来, 成为真实的语言发现者和使用者。此外,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特色和我国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点, 恰当融入中国元素[8]。

2. 实现师生互动的真实性

课堂互动是实现真实性的途径和过程, 是语言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3]师生在互动中的关系和课堂的互动模式都影响真实化的程度, 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建立何种师生关系, 以及采用什么样的课堂互动模式。

(1) 师生关系

互动真实性要求教师放弃统治者的角色, 建立起师生对称的 (symmetry) 关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 教师与学生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教师一人控制整个课堂。有学者认为, 师生关系要实现平等, 因为平等是实现对话的基础。而Van Lier (1996) 认为师生由于教与学的关系, 不可能走向绝对的平等, 互动应该在对称的关系下进行, 师生是对话的双方。课堂的互动具有社会性, 它不应该从人类真实的互动活动中分离出来 (Huang&Chen, 2007) 。因此, 师生要进入互动的角色, 做真实的互动者。为保证互动的真实性和师生的对称关系, 教师的关注点要从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语言错误上转移到课堂的互动形式上。

(2) 课堂互动模式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 (IRF) 结构被认为是最基本的课堂互动形式。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Initiation) , 接着学生经过思考后给出答案 (Response) , 最后教师对答案进行评价 (Feedback) 。这种三步走的课堂互动模式被教师广泛使用, 据Van Lier本人统计, 超过半数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种互动模式。IRF模式本身有助于教师引导和控制学生的话语方向, 它由教师开始, 并由教师结束, 并且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反馈和正确答案。但是IRF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它缺乏真实语言交际特征, 交际双方没有信息差, 语言形式也受到限制 (方子纯, 2007) 。IRF模式具有引导和评价功能, 它将学生引入到一种测试状态中, 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固定的模式中。有的学生还担心给出错误答案而不肯参与到互动中来,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互动积极性。例如:

1A:Excuse me, where is the Exploratorium?

2B:All the way down Bay Street and then two blocks at right.

3A:OK.Two blocks TO THE right, TO THE right.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该对话并不是发生在国外的街头, 而是课堂中的师生对话。1-2是师生模仿问路的场景互动, 3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纠正。教师的评价环节并没有启动师生之间的互动, 反而起到结束对话的作用。教师通过IRF互动模式传递知识的同时也破坏了互动的真实性。Van Lier指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互动目标和内容对IRF模式作出适当调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重复、背诵、描述和提WH-问题等手段来替代IRF中的评价环节。例如:

(1) T:Refrigerator.Can you say that?Altogether—

S:Refrigerator.

T:Well done.

(2) T:Why would Eddy tell on Andy?

S:I think she was mad at him.

T:And why do you think she was mad?

(3) T:What’s the water doing now?

S:Water is heating.

T:Ahah, can you explain that in a little more detail?

这些手段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完善他们的思维过程, 还可以提高学生准确、清晰的表达能力。

3. 培养真实的学习者

个体真实性是意识、自主性共同作用的结果。[3]真实的学习者, 要具有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感,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学习意识。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为学习者设定任务, 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在任务的设计上, 教师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感受, 而不是强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考试成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习者之间进行合作, 实现生生互动, 不断丰富学习者的个体经验;教师要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提高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励学习者发现和创造自我学习的机会, 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 最终成为自觉的、自我负责的真实的学习者。

四、结语

英语教学是在互动中传授语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性原则是首要原则。真实性原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学本质, 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 更准确地理解学习者的学习机制。Van Lier提出的实现真实化过程的三个条件为如何实现真实的英语课堂提供了可遵循的理论。大纲层面的真实性告诉我们什么是符合真实课堂要求的文本;语用真实性帮助我们解决如何使用课堂语言和如何进行师生互动;个体真实性通过与意识和自主性的结合, 将学习者内部动机调动起来, 使学习者成为自主学习、自我负责的“真实的人”。[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Van Lier的思想, 全面贯彻真实性原则, 满足三个层面真实性的要求, 在教学文本和课堂互动上下功夫, 实现英语课堂的真实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真实性原则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首要原则。教育语言学家Leo Van Lier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真实性原则进行了界定, 并且提出了实现真实化过程的条件。本文通过对真实化过程和实现条件的介绍, 提出了构建真实的英语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课堂,真实性原则,构建途径

参考文献

[1]Breen, M.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Ap-plied Linguistics, 1985.

[2]Hung, D&Chen, V.Context-process authenticity in learning:Implications for identity enculturation and boundary crossing.Education Tech Research, 2007, (55) :147-167.

[3]Van Lier, L.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Awareness, 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M].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 1996.

[4]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5]程晓堂, 鲁子问, 钟淑梅.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英语教育, 2007, 9, (6) :3-8.

[6]方子纯.外语教学的真实性[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3, (4) :69-73.

[7]方子纯.语言学习的真实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5, (6) :108-110.

[8]张少林, 邹白茹.论英语教学中真实性材料的选择与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8, (4) :122-124.

[9]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课堂真实性 篇2

【摘 要】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小学语文名师鱼利明老师的教学设计、强调不预习、真实有效的评价语、民主课堂氛围等几教学故事,来分析鱼利明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的认识、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认识,揭示其背后的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名师;教学观;研究

初见鱼利明老师,深深被他具有磁性的声音所吸引,爽朗的笑声总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在他身上你总是可以看到一种对教育的热情和情有独钟。

鱼老师是一位拥有十六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1999年参加乌鲁木齐沙依巴格区青年教师阅读大赛取得一等奖,2001年参加过全国教育大赛,2004年就频繁的在市上上课。2005年市上成立了首届名师班,鱼老师成为其中的一员,从那以后乌鲁木齐市的教研员宁学慧老师就看上了鱼利明老师,开始栽培他,因为名师班把孙双金老师请过来上课,促成了鱼老师和孙双金老师的师徒关系。

因为拜孙老师为师,2006年鱼老师有机会去南京代表孙老师的徒弟去上课,当时是苏南五校联谊这样的一个活动,有十个老师上课,鱼老师上的是《巨人的花园》。因为其新颖的教学设计,惟妙惟肖的讲解,给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同样是代表孙老师的徒弟参加“现代阅读经典”的活动,上的《伯牙绝弦》这节课,从此,内地的老师们都知道新疆乌鲁木齐市有一个叫鱼利明的小学语文老师,课上的非常好。随后,鱼利明老师不断接到邀请去内地上课。

2008年鱼利明老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获得一等奖,这是全国青年教师最高的一个文体比赛。鱼老师现在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教研员,但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搞研究,他认为“不进课堂你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名教研员,所有老师的带领者,你就得会上课,这样你说出来的话才会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才会被老师们所信服”。

鱼利明老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坚持,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走自己的路,在备课中寻求突破口

鱼老师追求不同寻常的设计,在备课中他不是像大多数老师那样去抄教案,而是立足于文本,研究课文,去查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来寻找教学的点,确定这节课要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样教?正如在访谈中鱼老师所说:

先关注教材,不先关注别人的教案,教材关注完之后就会在我的教材上做很多的批注,(重点)在哪些点上。备《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没有在网上搜任何一篇教案,我搜了八十多页关于《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我就在找到的资料中来找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哪些点是我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可以放大的,可以渗透的,哪些点是我不要的,在这八十页的东西里,不断地往外踢,进行筛选,找我用的东西,把我用的东西与课文进行结合,找交集点,找我要背的地方(关键的段和句背下来),确定主题、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最后再确定我的教学手段等。

教学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考虑“学”的需求。[1]这样备课的观点,鱼老师在他的文章《我的理想课堂》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要想不走寻常路,就需要站在读者、作者、学生的不同角度潜心研读文本,寻找线索,精心设计。例如我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找到原文《自私的巨人》阅读后发现,原文比改编后的课文更加精彩,更具童话的特征。于是我将比较阅读融人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入课,以原文中的“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设疑,猜一猜这句话是谁说的?教师欲擒故纵并不急于公布答案,将问题贯穿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总比机械性地盲从于教师的指挥有效。[2]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关注到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忠实于文本的体裁特点,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选择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来设计课,体现了鱼利明老师比较成熟、稳定的对语文课程整体的把握能力。改变预习方式,让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

大多数老师在课下会要求学生去预习课文,为了迎合老师,获得老师的赞赏,学生会提前准备好老师提问的答案,把它背下来。针对这样的现象,鱼老师提出了不预习课文,学生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鱼老师的话说:“学生才会把他最纯真、最本真的一面释放出来,而且说的话才是符合他年龄的特点”。正如在上《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鱼老师的体会:

鱼:就课文的开头你读完,看看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既然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为什么派晏子去楚国……

学生提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他真正想问的,而我们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完之后,你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结果孩子问了很多的问题不是那么好玩,因为孩子预习过课文了这个问题他知道,孩子会想你问我这个问题是想要干什么?没有预习,他们提出很多问题,这就是带着阅读期待。

忠实于课堂的真实呈现,没有预习,学生们就会真正的投入课文的分析、思考。提出问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整个过程是在一种想要知道结果的期待中进行的。

到后面,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黑板上还是留下一个问题,就是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那这个问题,我就要告诉他,这不是这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虽然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但是比较而言楚国还是要强大一些,两国联合有利于齐国的发展。)

《晏子使楚》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为什么齐国要出使楚国?它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鱼老师在课上没有讲,而是留下让学生去百度上查,用鱼老师的话说“语文课毕竟不是历史课”。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是什么的讨论中说,不在“语文活动”本身,而是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人文主题,这种貌似和语文有关,但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是“泛语文”。[3]

这体现了鱼老师对语文课这门课的正确把握,对语文课程有着稳定的认识。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历史课,而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4]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语文课充满灵性活力

鱼老师强调语文课上老师评价学生尽量用语言的形式,少用肢体语言点头什么的,因为这是语文课。

学生回答的很精彩,老师只是点头或是默许一下,这种评价偶尔给两个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经常用,用肢体的语言来代替语言是不太好的,毕竟这是语文课。有时候你用语言来评价其实反过来又是对你语言的提高,或者说是你这个评价之后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说这个评价的真实和有效太关键了。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有两个功能:一是对这个学生的点评,好在哪,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二是对班里面其他学生是一个导向的作用,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和怎么样表述更合理?鱼老师为当前的课堂十分担心,教师一味模仿名师的评价语,不管适不适合就往上套:

前几日听《乡下人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一男生在朗读完后,教师评价道:“你就像一只大公鸡,更像公鸡中的战斗鸡(机)。”且不说评价是否有效,就真实来看还真不靠谱,因为那个男孩读得平平,毫无精气神可言,倒像一只斗败的小公鸡。但老师总有一种很好的评价语给他,其实这对他是一种误导,他会觉得原来这样回答是如此的完美。

老师的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好的评价语可以对学生起到鼓励自信,引导的作用,但是这种不真实、夸大的引导则会给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教学,所以正如鱼老师所言,老师要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给予适合一定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语言课堂真实幸福

“如果用一个标点符号来结课,你会用什么?我坚信是‘?’”这是鱼老师在访谈中反复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一节课不需要多么的圆满,不是每节课上完就得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产生问题,对学生有价值、有求知的欲望,就是很好的课。这样的课堂离不开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畅所欲言:

我觉得比较成熟的语文课,就是从情感角度上来说的,比较和谐民主的一种氛围在里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刚刚说的一样老师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现在不希望老师站在台前可丁可卯的去讲,从第一自然段分析到最后,而是你能不能走下讲台,这个走下讲台就是老师放下姿态,和学生在另外一种角度觉衡,这个课堂越和谐,你就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大柔和性的渗透进去。

在这里面鱼老师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走下课堂,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和学生交流。在这样的氛围里面,学生才能够去畅所欲言,就像鱼老师所说的“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大柔和性的渗透进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鱼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所坚持的教学观。关于教学观的定义,我国学者高凌飚认为“教师的教学观是指教师从实践的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教师的教学观一旦确定,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到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5]

可见教师教学观的重要性,但是教学观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怎样去鉴别呢?我国郭成等人从教学观念的内容角度,又可将其分为教学本质观、教学价值观、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评价观、自我教学发展观等。[6]

从上面对教学观的讨论来分析鱼老师的教学观,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点:一是语文课程的认识,鱼老师能够很好的把握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不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同时能够根据文本体裁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堂,表现出鱼老师对语文课程比较成熟的认识。二是课堂的真实性,鱼老师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语文,真实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老师的评价是一种真实的,倾听学生后给予的正确引导。三是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老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的和学生对话,让学生真实展现自我,获得发展。总之在教学的过程和设计上,都印上鱼老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痕迹、蕴含在其中的教学思想―一种去浮华存真实的坚持。

【参考文献】

课堂真实性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真实性评价;参与度

一、引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变革传统课堂,实施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目前,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翻转课堂,它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颠倒过来,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学习,课内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汇报、讨论、交流等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以此来满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要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学生在课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主学习,而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要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正确地引导,组织学生全体参与,并积极投入。这其中,学生的全情投入非常关键,常用的手段是以课程学期末的标准化测试来评价督促学生,无法否认这种方式的优点,如能方便教师快捷地评价学生,但会造成学生平时课堂不参与、不努力,考前靠记忆、背诵来突击,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从分数上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课程目标中所要求的技能。因从,在课堂教师组织开展讨论活动环节,引入真实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督促,自我完善。

二、真实性评价的内涵

真实性评价是戈兰特.威金斯于1989年第一次提出,建立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它是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真实性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其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证明、完善自己的才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特殊的评价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组织结构上看,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和对应的评价指标,评价与教学是相互融合的,注重实时性;从设计过程来看,通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完成真实性任务,学生是整个评价过程的主体,关注的是自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评分标准来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定分数,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休整自身的学习状态,提高自控力;在评价的公正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习风格、倾向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

三、真实性评价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是通过学生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完成高阶工作任务,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结合真实性评价的组成要素,先确定评价标准,然后设计真实性任务,最后确定评价表。评价标准决定评价的目标、方式和重点,本文以《网络数据库基础》课程的翻转课堂为例,在其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真实性评价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标准分专业能力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标准两部分。其中专业能力评价标准是在专业技能上,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准。以查询数据为例,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标准为:会使用SELECT語句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而这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汇报来完成;而学习状态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情绪变化及思维状况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整自我,因此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完善自我,与成绩不挂钩。真实性任务即为课程单元模块任务,在完成课程授课计划时已经充分考虑,故不在此考虑。

真实性评价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评价表的设计。真实性评价强调的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因此在设计评价表时,除了学生自评以外,还引入他人评价以防止评价“失真”。学生自评主要考虑情绪和生成两种状态。情绪状态评价主要从几方面入手:学生对工作任务是否具有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否处于平和状态,不因任务的难易影响学习情绪;能否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入下去。它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意愿与学习情绪。生成状态评价则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涉及到的内容有:是否全面地了解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它;通过任务的完成,能否掌握相应的技能,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形能否解决;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增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有成就感,对未来充满信息。他人评价关注的是:①注意状态主要考察的是合作伙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否长时间的保持对讨论问题的关注,并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它反映的是学生对工作任务的理解、认同程度;②交往状态则体现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同伴间是否相互尊重,能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它反映的是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情况,体现学生的能力与水平;③参与状态反映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能否合理的分工、合作,同伴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见解来体现;④思维状态更多的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对突发困难的能力,反映的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

四、真实性评价的实施运用

本文以软件技术14级学生为实验对象。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以项目组为单位来组织教学的,在真实性评价过程中仍然沿用,每组6人,共12组。另外在设计评价结果方面,考虑到真实性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翻转课堂的学习参与度,故没有设定具体的分数,而是以优、良、中、加油来区分学生的个体情况。

在课堂活动开展的前期,教师将评价表及相关的评价说明发布在百度云中,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要求同学在课堂中下载评价表,在下课前完成相应的评价,并提交评价表至FTP服务器中。而学生活动为划分项目组,基本原则为自由组合、强弱搭配,并且确定好组长,由组长负责分工、协调和组织。一个项目组即为一个软件项目开发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他人评价部分主要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他们之间通过完成项目,建立了解、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评价形式为循环回路式评价,即2号组员对1号组员评价,3号组员对2号组员评价,以此类推,直至最末尾号的组员循环回到对1号组员评价为止,评价的结果由教师和学习委员来分类、汇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督促者的角色。

五、真实性评价的实践结果分析

真实性评价在刚开始由于学生的不理解,存在许多虚假评价,后面通过老师的反复解释,学生才逐步理解并发生转变,最终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我和他人。选取较为有代表性的结果分析:以A同学为例,第一次评价,学生不理解此评价方式,提交虚假的评价,教师发现后,进行谈话,给予提示,并告知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二次评价,态度有所好转,对待评价表态度认真,能冷静地思考对他人的评价,但自我评价还是不尽如人意;第三次评价,该生对评价的看法发生巨大变化,开始认真的协助其他同学,完成项目组共同的工作任务,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他的自我评价与笔者的观察情况相符。这说明真实性评价是可信的,对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当然,由于实践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能否建立评价系统,由系统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的实践来确定其合理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浩,黄蕾,谷军.真实性评价—一种超越测验的学生评价方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170-171

[2]朱宁,陈丽.真实性评价方法及其远程教育的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3-16

[3][美]韦伯著.有效地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P8

关注真实材料 构建真实课堂 篇4

关键词:真实材料,真情实感,化虚为实,作文教学

近两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和评卷的导向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注重情感真实,抒写真实的生活与学习。前几年的那种“贴标签”式的作文已经没有生命力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说:“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内在生命。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却发现:85%以上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这就是缺乏激情的表现。很多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即使写出来了,往往也是语言干瘪,没有个性,缺少真情实感没有感染力。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又如何让这些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值得深深思考或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情感的暖死亡”现象的忧思

1.“情感的暖死亡”现象。

“情感的暖死亡”现象是一个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与人相互依附关系逐渐显得疏松、人对社会事物也日渐冷漠,久而久之人的情感也会缓慢地死去。当代高中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按单一的生活模式成长起来的,严重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阅历,表面上看他们是早熟,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他们的生活经验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媒体所获取的间接感受,是朦胧的,缺乏真实感受和深层次理解。他们没有关注生活、关注家庭、关注父爱母爱的习惯;也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感悟真情;更不能从自己身边真实的事件中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正确的想法。

2. 真实的材料是好作文的源头。

我们有的作文教学正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事实的一种合理判断。我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些题材千篇一律的文章。如写亲情就写母亲连夜给“我”缝衣,下雨为“我”送伞,其实有很多学生都不穿有补丁的衣服了;写老师就写老师连夜批改作业,其实学生到点就睡了,怎么会看到老师连夜工作呢;写同学就写和很好的朋友因为问题目不及时解答而发生了误会,后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想道歉可是已经不在一起,其实大部分学生还在附近,再说现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为何不打个电话道歉呢?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感,缺乏打动人心的东西,也逐渐丧失了活力。

3. 改变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不仅仅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培养。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顽固地存在着两种模式。一是模式化教学模式,教师将种文体抽象概括出基本套路,平时作文教学中给其定框定调,随后按几种基本文体足项训练,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每种文体的基本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二是功利性教学模式,一切以高考为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话题作文,这两年又围绕着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阻碍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二、真实情感来自课堂气氛的渲染

其实一切“情境”皆教育!一切生活皆情境。只有巧妙创设无痕的情境,和生活零距离,学生才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古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孩子在与生活零距离中摸索写作,在写作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写作的资料库。教师给孩子创设的情境不但要调动孩子的兴趣,更要能促使学生亲手去做一做。这就需要有一个真正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中。把情境设在生活中、家庭中,不仅能使循规蹈矩的课堂变灵活愉快,还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和家人共同游戏的乐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表达情感。

三、语文课堂追求本真的策略

1. 真话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明显带有儿童的特点和情感意志的倾向。他们往往从自己的感情和意志需要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识辨外界事物,使体验变成一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形式。因此,真实的体验,不知不觉去体验,出乎他们意料的体验,一定能让孩子在惊喜之余,产生非说不可的写作欲望。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导入后我就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一碗馄饨》,激发学生谈亲情的热情。生1(哽咽地说):我觉得文中的女孩就是我的缩影。我很不懂事,常常做出一些叫妈妈生气的事情来,我……(说不下去了)生2:早上,我妈给我做了炒饭、鸡蛋还有牛奶,我胡乱扒了几口,准备走,我妈一手拿鸡蛋,一手端牛奶,把我堵在门口,让我吃完再走。我吃完鸡蛋刚想溜,老妈拿着牛奶把门堵死。我没办法,只好喝完,我一边下楼,一边听见我妈喊:“骑车小心点!”“好。”“上课好好听讲,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知道了。”后面喊什么我就听不清了。(众生笑)……从两位学生讲述中可知不是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而是我们平时给学生创设的平台太少,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为此教师应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交流与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2. 真情教学,触发灵感。

例如我在教授《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课时,我是这样来触发学生灵感的:

先让学生讲述感动自己的故事,再问:那怎样使感动自己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呢?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样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的。我们一起来欣赏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三个学生配乐朗读,创设情境。(三个学生读得很动情,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了)接下来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学生品析感人句子。师:说一说哪些句子感动了你,并说说理由。写在纸上。我也找了一个句子,我先说说我的感受。例: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这哪里仅仅是安慰、排解?制止儿子“狠命捶打”腿的动作,这是以生命相许,以炽热的慈母心支撑儿子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一个坚忍、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学生沉思、动笔。三分钟之后,师示意停笔)生1:母亲临死前说的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生命的全部是为了儿女的付出,生命结束未了的心愿永远的遗憾仍然是为儿女尽责。生2: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讲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语段之所以感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生: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师: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就能写出人物的精神,使文章生动、感人。我们既然已经学习了使文章生动的方法,下面就动笔写出你对亲情的感受。在动笔之前,欣赏满文军《懂你》MTV。(点击进入MTV)师:要注意观察画面和注意歌词。(学生认真地看着、听着,露出了惊奇感动的表情)师:满文军深情地唱出了对母亲的理解,下面就请你们用笔花七至八分钟时间表达出对亲人的理解。以亲情为素材,运用细节描写以及其他手法写一个80字左右的片段。(学生沉思、写作,老师巡视,六分钟后有学生陆续停笔)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同学点评。生1:我喜欢和母亲逛街,喜欢她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喜欢她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那时的她最可爱也最真实。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古人把椿树比作爹,把萱草比作娘。我知道萱草是一种再平凡不过的草,开着小喇叭一样的黄花,那花可以吃,就是黄花菜,也许它的平凡、乐于奉献就像天下的母亲吧。我想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生2:我觉得她写得很好,运用了细节描写。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生3:母亲穿新衣服后孩子般满足的天真,在漂亮衣服前流连的表情都是细节描写,写得很生动,有一种画面的感觉。生4:当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女儿时,她教会了我孝敬长辈;当妈妈是爸爸的妻子时,她教会了我体贴别人;当妈妈是学生的老师时,她教会了我正直的含义;当妈妈是社会的一员时,她教会了我诚恳待人、坦然处世。除了母亲的职责,她还是我的良师益友。生5:他用了排比句式,读起来郎朗上口,有节奏。但我感觉没有细节描写,他用的是一些概述性话语。师:(问全体同学)你们觉得怎样改才使文章更生动些?生6:增添一些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7:还可以写上人物的肖像。……这时,我看到亲情之花盛开了,在我面前展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我也感受到同学们思维之花开放了,使我们的文章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跟一个字有关,那就是“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可见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爱的心,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3. 化虚为实的教学。

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往往是比较空泛的,而据此进行构思立意,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意有了依托。实化后文章的立意就凸现了出来。如以“美丽”为话题,可以先把“美丽”落实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上,文中的“美丽”可以指好看、漂亮,也可以指精神的高尚、灵魂的纯洁。一学生在《生命如此美丽》一文中写了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女孩,表现了一种永恒的美。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加以引发,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作一种乐事,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藏着一些深奥的道理。比如说名字。它往往被当作符号而忽视。如果用这作为写作素材,肯定大有文章可做。那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赛:先记住自己一组同学的名字,然后默写,3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多。结果最多的写对了10个,最少的只写对了2个。接着,我询问孩子名字的含义。有些学生能简单说出,而更多的学生不知道。放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取名的意图及名字中蕴含的希望。学生通过访问、交流、倾听了父母的美好希望,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让学生把自己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文,并在后面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在感受中写道:“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可每一个都包含着爸爸妈妈对我祝福和希望,包含着他们深深的情浓浓的爱。”看似简单的情境却意味深长,触动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细微处感受到了爱意无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音像作品、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话题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来自生活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篇5

2010年12月8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在胶州六中听了杨伟冬老师的一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描绘自强人生》。一节课下来,感触颇深。结合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感想如下:

这节课杨老师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故事导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来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下。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了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样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大家猜禅师会怎么说?)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男子气概啊!”

故事中的孩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优秀品质——自强。(板书课题:描绘自强人生)

评论(故事导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杨老师采用了续写故事的方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可能续写的故事结局不是老师想要的,但此时正是显示教师对于预设和生成的驾驭能力。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对学生是一种锻炼,学生的表现很出色,比较贴切地表达了原著的观点。可惜杨老师只给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我们丧失了一次聆听学生原生态思维的机会)

环节二:众口铄金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搜集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自强的故事,学生上台展示,教师书写副板书——故事主人公的名字。

(强调身边的事例)

教师提出问题:请阅读课本P92思考,这些自强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表现?他们的表现对他们的一生有什么帮助(意义)?

指导、点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给学生落实在课本上。

评论:(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不由的感叹学生的潜力真是巨大啊!坐在我旁边的学生手头居然有这样两本书《中共党史》和1988年版的原胶州一中教师刘宏明编写的《历代名家苦学录》。是什么的力量让学生去阅读这两本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单纯依靠课堂是不能够完成的。我观察了附近的学生的状况,学生准备的很认真,做了细致的课前工作。教师通过让学生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来展示自己的办法,岂止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难道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吗?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本环节题目的设计欠妥。众口铄金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

环节三:风雨彩虹

请同学们考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曾经在哪些方面遭遇过困难挫折和落后(主要是建国后),我们又是怎样冲破艰难险阻的?(学生简要举例,思考回答,可以进行讨论)

对学生的举例进行评价。

胡锦涛书记曾经说过“不论历经怎样的风雨,依靠自强信念,中华民族从来都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92第二段回答,胡总书记为什么这样说?(落实,引导学生在课本做标记)

评论:(环节三和环节二如出一辙,不过侧重点不同。看来学生有很好的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通过一个事例联系到相类似的事例。学生举得例子牵扯到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事例很好,说明学生对自强的理解不错。不过对怎样冲破艰难险阻的?回答的不够理想。其次如果学生在回答事例时能够用数字再具体的列举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环节四:学会自强

请大家仔细观看小品,思考(结合课本P93-P94)问题:从三幕小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怎样才能实现自强人生?

小品梗概:

第一幕:孙莎莎的妈妈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丧失自理能力,从小失去父亲,孙莎莎独自扛起生活重担。和班主任老师的谈话中她,乐观地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妈妈一起考上大学。

第二幕:同学教他玩QQ上网交朋友,她有些犹豫还是决定回学校上自习。

第三幕:没有经济来源,莎莎为了读书选择了借旧课本继续学业。

(之后教师说明这是真人真事,主人公是2009年“感动青岛”的孙莎莎,2008年,孙莎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组织4人小组讨论,推举发言人。

1.一个人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而奋斗。

2.要学会自强,还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3.要学会自强,就要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

(落实,引导学生在课本做标记)

评论:(小品的设计彰显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历来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小品的原型取自2009年“感动青岛”的孙莎莎,使学生产生了亲近的感觉。思想品德课程的原则之一就是从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入手。一个小品共有三幕。每一幕都针对着培养自强精神的三个做法之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特别是杨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是:“为什么要这样,请结合小品分别说说你的观点”对指导学生正确的做题非常有好处。

本节课还有一个非常务实的做法那就是注重对知识的落实。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一直指导学生在书上做标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落实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环节五:我的未来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的人生,可能会遇见哪些挫折、困难,你打算怎样去做描绘自己的自强人生?

小组试发言,推举代表全班交流。

让数学课堂回归真实 篇6

关键词:良好的开端;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09-01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

生:“车轮是圆的。”

师:“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

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二、重视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比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就安排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意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亲历长方体的长就是所摆出图形每行的个数,宽就是有这样的几行,而高则是所摆的层数。从而得出:用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就得到所摆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宽×高。由于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长×宽×高”的体积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现在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节课必须的形式。那么,课堂上什么环节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应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们身边的教学中已经基本普及。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一种时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课堂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其实并没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作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程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五、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败,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

一些课堂上经常听见:“你真棒!”“你真好!”,这些语言只能显示出老师的随意性。我这里所要说的是指评价要针对学生的某一点而评价,而这一点恰好是其他学生所没有的,要让其他学生明白你所表扬的这位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有学习的可操作性,只是一味地“你真棒!”,那么它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说,需要老师的点化。对于批评,也不能说“你这么笨?”、“你真讨厌?”等等之类的语言,我们要将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一一给他指出来,这样,他也才知道自己到底不足在那里。

总之,随着数学课堂回归到“真实”的本质,会让我们的数学老师少一份茫然与浮躁,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课堂。

课堂真实性 篇7

由此可见,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已由单纯强调语言自然属性的“语言知识本位”转向了关注语言社会属性的“交际能力本位”。因为语言交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交际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真实性对于交际情境中学生交际体验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笔者试图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教学情境的设计进行研究, 以求教于方家。

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

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有两个核心的问题, 即什么是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和交际情境的构成要素。

(一) 交际情境的真实性

Breen认为情境的“真实性”涵盖以下四点: (1) 语言输入的真实性; (2) 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理解的真实性; (3) 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 (4) 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姜大源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 认为情境的真实性指的是学习情境刚性、具体的存在, 是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 是“真实的再现”。Breen有关课堂交际情境的真实性的理解主要侧重从课堂语言输入、学生的活动和设置的社会情境予以阐述, 而姜大源则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 重点提出了情境的真实性的构成和含义。两者都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真实性交际情境可以理解为一种模拟工作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情境, 这是一种“真实的虚拟”, 具体说来, 交际情境的真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在课堂上虚拟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的有关人际交际的真实过程, 使学生经历与现实相类似的语言交际过程。课堂上主要形成两种层次的情境:一为形式情境, 指的是教师模拟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二为心理情境, 是学生在接受形式情境的刺激后, 根据以往的经验, 心理上对这些刺激做出反映, 从而形成新经验的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 紧密围绕语言使用的情境, 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根据交际过程的逻辑展开, 将形式情境转化为心理情境。

参与性

参与性表现为心理情境对形式情境的融合度, 即形式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经验的程度。融合度高则学生愿意进行一系列的语言交际活动, 积极参与情境体验, 并处理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交际问题, 以进一步获取新的经验, 融合度越强, 参与性越强, 反之则弱。

意义性

意义性强调交际情境的目的性和经验性。交际应促使语言学习者形成心理情境, 而不是为了语言学习编造难以形成心理情境的情境。例如, 在情境设计中, 编造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情景, 人物使用不符合交际原则的语言等。情境的意义性在于它能展现日常交际中的一般过程 (目的、过程、结果) , 交际内容对学生有潜在意义, 并能使学生的心理情境中表现出一种参与交际的心向, 能够隐含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的交际情境线索, 为学生形成新的交际经验提供帮助。

(二) 交际情境的要素

单个真实性交际情境主要包括交际主题、教学材料、任务等要素。交际主题是交际情境构建的基础, 教学材料是交际情境的内容, 而任务就是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

主题的确定

因为交际情境的设计都是围绕主题生成的, 并且主题也是交际意义的基础, 所以交际情境主题的选择不是随意的, 应遵循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及整体性的要求, 还要考虑真实性交际情境中的情境性、参与性、意义性等原则。

教学材料的选择

主题确定后, 就要选定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对交际主题及内容的体现。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教学材料应呈现两方面特点: (1) 内容来源的真实。即教材应来自真实的工作或是日常生活, 避免出现与实际职业情境、生活情境脱节而只具备语言操练的内容。教材应能够为形式情境的构建提供真实的素材, 继而为学生心理情境的形成提供支撑。 (2) 材料的可参与性。参与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材内容能为真实交际情境的设计提供范例和指导依据, 并为学生参与这些情境提供支持, 即为学生形式情境与心理情境的融合搭建平台。Cunningsworth提到判断教材是否有利于交际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参与到真实的交际中, 教材是否蕴含了可供他们学习的范本和活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Directionsand Signs Section1”为例, 教材中出现了两幅地图, 并围绕这两幅地图开展了有关问路的情境对话。这两幅简单的地图很好地虚拟了场景, 课文中还出现了对话范本, 具有较高真实性。

任务

在交际情境中, 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一种与情境互动的过程, 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就是他们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 也是他们心理情境的外显化过程。因此, 真实性任务设计是真实性情境设计的基础。Wilson认为, 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 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语言实践。任务的形成可以是教材本身设计好的, 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境自行设计的。它的真实性体现在使用英语解决交际情境中自然生成的真实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单个任务设计应注意三个因素: (1) 任务目标的针对性。任务是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情况相结合, 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载体, 而不是仅仅为了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 (2) 任务内容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给学生想象和拓展的空间。 (3) 任务过程具有可执行性。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进行任务设计, 即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

情境链的设计

以上讨论的是一个单独的交际情境的构建。在课堂中, 要把这些单独的交际情境串联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链, 情境链中有情节、人物等,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际事件。情境链把相对独立的交际情境串联起来, 将各单独情境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贯穿起来构成整体。在教学实践中, 一般把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完整的情境链, 例如,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的“Directionsand Signs section1”为例, 如表1所示。

情境链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一) 情境编排的串行结构

串行结构的概念由姜大源提出, 他提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顺序, 或与实际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 都是串行的。真实性交际情境编排也是如此, 按照工作或者是生活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

(二) 交际任务链的螺旋结构

在一个完整的情境链中, 语言交际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情境链为任务链的形成提供问题线索, 使情境中的各个任务构成一个完整的任务链, 各个任务之间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各个阶段的任务能衔接起来, 层层推进。随着一个任务的完成, 某项语言技能的训练及情境交际任务的完成, 又进入下个任务, 最终完成交际目标。交际任务呈螺旋上升式排列, 一方面, 语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在这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循环加深, 技能学习的效果得以强化。另一方面, 人际交际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加深。如有关问路的话题, 课文编排以主人公找工作为主线, 展开一条完整的任务链, 任务可以涉及阅读报纸上的招聘广告 (阅读) 、写求职信 (写作) 、问路找到公司 (听、说) 等。教师以此情境设计一系列综合性任务, 让学生完成, 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这种任务编排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

(三) 教学内容重组

由于尚未出现以一个完整情境链为教学单元编写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 现在以单个情境为单元的教材是目前选用较多的, 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等。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选取其他的教学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在情境链的例子中, 教材中的主题只是问路, 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链, 教师添加面试、招聘等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构筑了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 主题内容也没有超出《要求》所规定的范围。

参考文献

[1]Breen M.Authenticity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Applied Linguistics, 1985:60-70.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9, 25.

[3]Alan Cuuningsworth.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18.

课堂真实性 篇8

一、用真实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案例1:有次教研活动在某学校举行, 其中有一个本校的教师在自己的班级里有一堂展示课, 按理说各种条件得天独厚。可在开始的Greeting部分, 这位教师竟然问其中几位学生“What’s your name?”自己的班级学生她会不认识?不可能。那这位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创设一种语言的交际情境, 可这种所谓的交际对学生学习语言有用吗?学生会喜欢这种交际吗?

案例2:在长三角小学名师的英语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上,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的汤老师在上“Whose is this~?It is~`”这个句型时, 她并没有像我们平时那样拿起某个同学的文具, 明知故问的用这个句型来问。她设计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情境, 她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学生们的肢体照片, 不过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然后她开始问Whose is this mouth?”当学生们看到这样一张大大的嘴巴, 他们沸腾了, 他们都想知道这是谁的嘴巴, 迫切而又不失自然地开始回答教师的问题“Whose is this mouth?”

反思: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我认为英语教学更应该在“真实”二字上下工夫,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和运用语言。只有当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时, 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 迅速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 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案例中的情境创设, 第一个教师这种情境的创设基本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 它不符合我们的生活真实, 谁会去问一个熟人的姓名?而汤老师用学生自己的照片中的某一部分来创设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 (每人都有嘴巴) 符合学生好奇的生活经验, 因此学生能自然迫切地猜测。故创设情境必须贴近现实, 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触景生情, 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

二、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展现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案例1:在长三角小学名师的英语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上, 有个老师在上一堂“A good leader”时, 各种海洋动物争着阐述自己是最好的leader时它们被一张网网住了, 这时A turtle告诉大家朝一个方向冲过去。按理就到次为止。可为了体现能够高层次地运用语言, 老师让学生同桌间讨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脱险。

案例2:来自舟山的沈老师在“Let it be free”这课中, 创设了让学生们为笼中小鸟在饿、累、孤独等情况出现时做点什么事情帮助它这么个情境, 学生踊跃举手, 表现出他们很想帮助小鸟的愿望, 甚至有学生认为可以给孤独的小鸟提供电脑玩。

反思:真实的教学情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 更不在于额外添加了些什么, 更不是为了体现高层次而随意拔高要求。因为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本身实际水平设计才是有效的。案例1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说出更多的英语, 更高层次地使用语言, 就给学生出了这么难的难题, 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 可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这种脱险的办法, 实在是太为难了。结果也可想而知, 教师的热情呼唤换来的是学生的沉默。这一环节最后只有草草收场。而案例2中, 教师给学生们设计的这个情境给了学生们简单却广泛的想象空间, 符合他们的实际想象, 从而大量有效的语言出来了, 也就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 不要为了追求高要求和某种教学目的而把本来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 我们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英语, 学有趣的英语”。简单的东西学生才有能力去胜任, 也才是最有效的。

三、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表现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案例1:教师在上水果“Do you like oranges?”这课时, 教师拿图片让学生去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水果。学生就随便从老师的手里拿一张卡片“I like~”, 到最后的学生连选择的机会都没了, 只能拿着不好的图片说“I like~”, 这不真实也没有趣。

案例2:同样的一节课, 另一位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时, 采用的是PPT图片闪烁, 特别是那些非常可爱的卡通水果图片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 寻找着自己喜欢的水果, 而且那些用不完的图片让孩子可以真正表达他们的钟爱。

反思: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中。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突出童趣。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孩子回答内容的真实性, 特别是第一个案例中最后的那个学生勉强而无奈的回答, 让这个内容没有一点真实性。

活力课堂真实生活 篇9

一、活动的魅力

品德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交流, 扩大他们的经验, 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产生新的经验, 内化为自我的感悟, 内化为个性化的经验。如在上浙教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五册《学会合作》一课时, 我特别注重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去参与实践活动, 从而体验到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一) 玩一玩, 引入课题

通过玩双人夹球的游戏, 回答“像这样的比赛, 要获得胜利, 什么最重要?”这一问题引出“合作”, 理解“合作”揭题。同时, 通过游戏, 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一下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二) 做一做, 体验合作

在这一环节中, 我先让学生汇报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哪些事情必须合作才能进行?”品德教学具有生活性, 人们常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 那么, 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堂外的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化。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合作”无处不在。

接着是两次分组合作的体验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合作, 一起用橡皮泥捏一个熊猫。第一次合作前, 我不给学生作任何提示和要求, 因此学生合作起来不太和谐, 有的捏出的熊猫不够好, 有的小组没有完成。活动后我就引导学生对这次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提出了合作要成功必须要做到的条件以及要避免的几个问题。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合作,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 知道了合作成功的条件和不成功的原因, 合作起来就和谐多了, 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两次的合作, 意在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不太成功到比较成功的过程, 从而真正领悟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才能与他人顺利地合作。

(三) 说一说, 提高能力

首先让学生听《三个和尚》的故事, 让学生帮助三个和尚解决问题, 通过说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接下来的一个事例【有一个名叫加里·戈登的学生, 学习成绩非常好, 网球打得很出色, 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长跑选手, 唯一不足的是不愿与别人分享他的任何东西或他的经验。他常常抱怨:“你们 (老师和同学) 为什么总是不让我独自呆着, 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吗?”结果他大学毕业后, 努力找工作, 但是不断地失望, 因为他的导师在给他未来的雇主的推荐信中说了实话:“他在自己单干而不是与人合作时做得最好。”没有哪个机构想雇佣这样的人, 加里最终没有取得什么发展。】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知道, 合作不仅是在活动中, 其实在工作中、学习中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 读一读, 快乐合作

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然后读读有关合作的四句话, 让他们进一步知道合作的好处, 并乐于合作, 最后布置学生制作一个就象征团结、象征合作成功的花环, 再一次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这堂课中, 利用一项简单的活动, 却使学生有了深切的体验与感悟, 这应该就是活动教学的魅力。所以, 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课前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所讲的正是自己经常遇到的, 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使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效果。

二、开放的教材

品德源于生活, 源于社会,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了历史、地理、法律、政治、经济等多种知识, 是一门综合型课程。而且“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例子”, 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性地加工好这个“例子”, 使之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 我们绝不能把品德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出来, 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而应开放地纳入各种来自学生生活的信息。

例如:在设计《父母的疼爱》时, 课本中设计了一个为父母过生日的设计活动, 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而且很有难度。因此, 我灵活地改变了活动内容, 和学生共同完成了一张调查表,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父母的疼爱。这张调查表中的内容都是有关爸妈对你的疼爱和你对爸妈的了解。如你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吗?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爸爸妈妈为自己过生日吗?爸爸妈妈为你过生日吗?你很开心, 伤心地哭了, 爸爸妈妈会常想办法哄你吗?爸爸妈妈不开心, 愁眉苦脸时, 你会逗他们开心吗?你很累了, 爸爸妈妈还会让你做家务吗?爸爸妈妈下班回家, 很累了, 他们还要忙家务吗?……这样的修改比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

课堂因“真实”而精彩 篇10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和大师交了朋友, 那么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生:“老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张衡一样的天文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做像鲁迅一样伟大的文学家!”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鸿鹄之志。

听着这样的回答, 真是豪言壮语, 气势恢弘。拥有梦想的确可贵, 可仔细思量却让人透着一种心凉的感觉。孩子们丝毫没有思考成为一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 轻而易举、极其草率地回答, 这只是孩子们认为老师需要这样的答案。他们只是在迎合老师的提问, 让老师满意。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真实吗?这样的教育有效吗?

论点一述

真实的课堂就像一首精彩的诗, 一篇跃动的散文, 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更让人真挚感动。但很多时候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许多学生更是“善解人意”地迎合回答, 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是套话, 表的是假心, 做的是敷衍。殊不知, 这样的课堂只能离真实越来越远。如何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 走入学生的生活, 让真实的感受、朴实的想法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 让思品教学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呢?

挖掘“真实”素材, 拨动学生的心弦

生活给了孩子许多学习的素材, 因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使之成为活教材, 使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更加成功。

数字见真

真实的数字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它是思品课追求情感共鸣的基石。因为学生只有看得见, 摸得着, 算得清, 才会得到认识上的“共识”, 情绪上的“共振”, 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课题时, 没有像往常一样, 让学生观看环境破坏的画面, 而是出其不意地让学生动动笔, 与“真实”的数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教师首先出示第一题:1亿双筷子要5万棵树才能造成, 现在中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筷子, 请问大约需要砍伐掉多少棵树?学生经过计算后回答道:“一共是2250000棵。”教师又引导:“是啊, 中国每年因为使用筷子要用掉225万棵树, 真是个天文数字。”紧接着出示第二题:中国人使用筷子一年减少的森林面积是2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小学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 相当于减少了几个我们的学校?学生经过紧张地计算, 迫不及待地回答:“需要133个我们这么大的学校。”“哇!”“天哪!”……教室里一片哗然。一个学生感叹道:“原来每年全国人民不经意间就使用掉的一次性筷子, 竟然能让像我们学校这么大面积的133个森林面积悄然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太可怕了!”通过计算, 从这几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数字, 让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了人类在严重地破坏环境, 伤害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把数字带给学生的震撼带入学习内容之中, 整个课堂就有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调。

事件求真

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更好地发展, 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归本于“真实”, 要用身边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情景, 来呼唤孩子的那份真情, 让“情”叩开紧闭的心扉, 唤醒沉睡的意识, 鼓舞良好的行为, 荡涤稚嫩的心灵, 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见成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天有不测风云》中《地球生病了》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初, 我国南方发生了一场50年罕见的雪灾。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师:看了这些真实的场面, 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1:雪灾引起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生2: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 电力工人不顾生命危险高空抢修5000万伏超高压电路, 值得我们敬佩。

师:天灾无情, 人有情, 你看看, 这些画面上哪一组人最打动你的心?

(图片展示, 风雪中, 群众冒雪扫道路, 电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电缆等。)

生1:我最感动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爷爷冒着大雪扫马路, 他们花白的头发上洒落着晶莹的雪花, 这个场景太感人了。

生2:我觉得电力工人叔叔最伟大,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在为大家服务。

师: (补充) :为了抢修电网有三名电力工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罗海文、罗长明和周景华三位同志。年迈的母亲, 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得撕心裂肺, 年幼的儿子, 还不知爸爸已经去了天堂。送行的群众在路上排成了长队, 让我们为这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鼓掌。

生: (长时间鼓掌)

这样的掌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感悟, 真心抒发。只有这样真实的事件才能还原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的课堂。

加强“真实”对话, 触摸学生的真情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对话是学生生活真实的展现。创造生活中的对话,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反思、去辩论, 才能塑造学生的品德。

百家“真”鸣

课堂上, 孩子常常是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 甚至无懈可击, 但不是孩子想说的话, 更不是小伙伴在交谈时的“伙伴语言”。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机会, 让学生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断融合, 不断地被激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 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心话。如在上《诚实和我在一起》一课时, 学生发表了“做老实人吃亏”的观点, 这一观点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激情迸发、思维闪烁、千言万语、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题既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又是人们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现实话题。教师将此题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 可以说, 这个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观点的针锋相对中, 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 做老实人, 有时表面吃亏, 但实际得利, 眼前吃亏, 长远得利。让学生说真话, 暴露自己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斗争, 用正确的认识去澄清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 就能真正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化。

“真”情告白

情感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青少年学生, 富于感情, 但不一定善于表达。在思品课堂上, 必须耕耘情感之田, 引领学生的情感, 敢于表达, 善于抒发, 使他们的举手投足处处散发出美与爱的光泽与芬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从而让孩子在课堂上说真话。比如:在学完《我的爸爸和妈妈》一课后, 教师抓住了重情的特点, 用“真”贯穿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情与理不断交流, 而且随着教学的展开, 情感的激发也由浅而深。在这节课的最后,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把你最想写的话写下来, 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动的。在老师的鼓励下, 孩子们变得很勇敢, 纷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抒发了出来: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对不起!我以前不太听话, 在学习上总是爱偷懒, 让你们很操心, 不过请相信我, 一定会改的!”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自从有了小弟弟, 我觉得你们给我的爱少了很多, 不过我挺喜欢小弟弟的, 因为我也可以向大人一样照顾他了!”

孩子的真心话就像宝贵的钻石, 熠熠闪光, 相信这样诚恳的话语一定也能感动他们的父母, 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次真心的交流, 相信孩子们今后会更体谅父母, 父母也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孩子。

尊重“真实”体验, 还原学生的自我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体验产生理解, 体验产生情感。品德社会课应尊重学生的实际体验, 让学生在课堂里, 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真切的感受, 让这种内心体验形成认识, 进而转化成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角色互动———真感受

体验是活动教学的核心, 通过表演与体验, 类似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互换, 能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真实”体验, 这样可以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 触动学生心灵, 从而构筑美丽无限的激情课堂。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 教师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盲人”和“拐杖”。扮演“拐杖”的同学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 让其在原地转三圈, 然后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 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 完成后交换角色。这个活动过后, 孩子们感想颇多: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太不容易了, 两眼一抹黑的感觉糟糕透了。幸亏有了别人的帮助。我以后要是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 一定也要主动地伸手帮一帮。

对比感受———真体验

学生提取真实的体验, 需要事物的外部刺激, 才能形成强烈的感受。在课堂中, 教师要把握对比的事物, 丈量对比的尺度, 今昔对比, 优劣对比, 强弱对比等, 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教学《我长大了》这课时, 没有对比, 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于是, 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了小时候曾穿过的衣物和鞋帽, 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穿。学生满脸喜悦地拿出短短的衣裤, 几寸的鞋子, 拼命地在自己的身上试穿, 并不断发出笑声, 学生兴趣盎然。在试穿的过程中真正的体会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把小时候用过的衣物引入课堂, 用实物来展现情境,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重温旧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将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此时, 老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情。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父母爱, 像一股暖流, 再现在学生眼前。

生活体验———真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尤为突出。学会做人, 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课后, 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个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 要求学生烧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同时要求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 并请父母写上评价语录。这样的生活体验, 很多孩子一开始尝试觉得新鲜, 但是要认真完成还真不容易。自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充满了困难和挫折的过程, 这样的生活体验既让学生尝试了自立, 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 充分感受到了家长的不易与辛劳。

语文课堂要回归真实 篇11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百花齐放,课堂教学也变得异彩纷呈。我校诱思探究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真实才是课堂教学的基石,真实才是语文课堂改革的宗旨。去掉课堂表面的浮华,一起走向质朴而真实的语文课堂,是我几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心得。

一、真实的语文课堂是自然生成的课堂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公开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丝丝入扣,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和总结语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教师对上课的“台词”早已做到烂熟于胸。课堂上教师时而提问,时而讲解;学生时而回答,时而倾听。讲到生动处教师是慷慨激昂,学生也群情振奋。课堂上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钻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中,来个“请君入瓮”,最后师生“不谋而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说到底仍是教师在唱主角,学生仍是被动的学习,张熊飞教授也说过,这只不过是“唱”得更加巧妙,“被动”得更加时髦,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是虚假的繁荣。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自然生成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作出选择,并且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临时调整,在预设的方案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从而彻底摈弃以线性、严密、机械的方式构筑起来的教学流程。教师要能够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精彩而又真实的境界。

二、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真实交往的课堂

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现象的展示,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师生生活交往的过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虚假交往现象”:在交往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在交往的对象上,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教师只关注极少数所谓的优生,课堂成了部分优等生表演的“舞台”;在交往的导向上,教师是交往中的主动者,扮演着“法官”的角色,学生是消极的受动者。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真实交往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指向。真正的课堂教学交往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彼此评判,共享“智、识”,讲求实效。平等、开放、差异性、独特性,是交往的天然要素,是课堂教学真实性所在。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放下“尊贵”的架子或身份,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交往情景,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真实的、完整的人格亲临“现场”,以真诚、开放的心态彼此相待。教师应当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充分强调暴露学生真实的思想,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意愿,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教”成为课堂现实的写照。由此,课堂场景就变成了一幅真实、自然、生动的画卷。

三、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珍视文本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细看如今的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存在贱视文本甚至是抛弃文本的现象,主要表现有:一是、只作文章技法点拨,全然不顾及内容,对课文的只作浮光掠影式的泛读,或大搞快速阅读,无暇整体把握;二是、学生对课文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就急于让学生迁移,刻意让学生创新求异,做脱离文本的似是而非的“多元解读”。三是、课堂上時间刚过半,学生还没有学出什么名堂,就让学生仿照课文搞起了写作,学生像是被赶上架的“鸭子”匆忙应付,而上交流时学生的文章往往还能“像模像样”,听课的教师却只能感叹别人的学生水平“高”,自己是望“高”莫及。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珍视文本的课堂。“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教师要在备课前甚至是课后认认真真地钻研文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切不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去寻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样才能在生命律动中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的自然契合。

四、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

语文公开课经常出现以下场景:一种是教师一问,全班学生积极响应。接连三问,学生回答正确无误。那么教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些问题教学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问点儿学生不会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当学生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出现不同的假设和推论时,教师“作秀”似的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借某一学生之口推出教师早已认定的标准答案,这种披着合理外衣的教学方式比明显地给出标准答案的方式高明不了多少,甚至更加恶劣。如果我们要的只是那个标准答案,那么或许我们得到的只是“大海里露出的冰山的一角,然而失去的却是水面下面整座冰山的主体。”师生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否定了文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否定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向对话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就会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最真实的情况,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阅读兴趣、能力,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他们已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然后教师才能以学生的真实学情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在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时,教师要坚持多元解读,鼓励学生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走进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新异的感受,学生的个性一定会在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轻舞飞扬。

五、 真实的课文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

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在语文课中要通过读,来解决语感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教师不要太多的言语,不要太多的解释。读的过程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学生一旦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了。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返璞归真,大力提倡朗读背诵,让课堂上、校园里处处有琅琅的读书声。

课堂需要真实有效的交流 篇12

一、平等交流, 促使主动学习

【案例一】“求平均数问题”教学片段

师:第一次来咱们班上课, 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说说你叫什么名字, 现在有多高。 (学生个别汇报)

师:同学们有高有矮, 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 (学生面面相觑, 不知如何回答。这时, 教师故意找出班上最高和最矮的同学, 欲以他们的身高为班级的代表)

生:我有意见。他们一个太矮, 一个太高。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应该在他们两人之间。

生:我认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概与A同学差不多。因为她不高不矮, 最接近我们班的中间身高, 以她作标准最为恰当。

师:有道理!请你猜测一下A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 (猜测138厘米, A本人证实为136厘米)

师:这个136厘米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 (不是) 那是什么呢?

生 (齐) :是我们班的平均身高。

师:对, 要知道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 就是求我们班的平均身高。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研究“平均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导课进程不露痕迹, 似乎是师生之间只是为了“相互认识、增进了解”而进行的常态对话。教师通过“我想知道班上学生大概有多高”这一问题, 引发了学生富有思维含量的争论活动。当学生消除分歧, 达成“以A同学的身高为代表”的共识后, 教师又问“A同学的身高136厘米是什么”时, 不仅引出了“平均数”概念, 还让学生对这概念有了初步的体会。在引发需要的同时, 为促成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实质性理解作好了有效的铺垫。事实证明, 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 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畅所欲言, 引发个性遐想

【案例二】“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 我们认识了“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

生:我知道了圆是怎样的图形以及画圆的方法。

生:我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 知道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

生:我了解到了车轮之所以做成圆形的科学道理。

……

师:学得不错!那么,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

生:我想知道圆是否也具有像三角形“稳定性”那样的特性。

生:学长方形、正方形时, 要计算周长, 所以, 我想研究圆的周长。

生:还有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借助以前学习图形的经验, 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这节课, 我们首先来研究“圆的周长”。 (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导入设计简洁开放, 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无论是旧知识的回顾, 还是新问题的提炼, 都立足于学生的自主表达。“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触及了学生已有的认知领域, 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给学生提供了温习反思的机会;“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这一问题则更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引发学生对新课探索主题的个性化遐想, 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据理力争, 萌发思维火花

【案例三】“商不变的性质”教学片段

让学生判断等式24÷8= (24+24) ÷ (8+8) 是否成立。

生:我们认为它是错的, 因为它的被除数与除数是同时增加, 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

生:我们通过计算, 发现左右两边相等。

生:前面做 (60+20) ÷ (20+20) 时, 它的商变了。

生:这两题不一样, 前面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同一个数”, 而这题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数”。

生:我们可以看出:24+24=24×2, 8+8=8×2, 被除数和除数其实是同时扩大了2倍, 商应该不变。

师:看来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仔细辨认, 弄清它的真实面目。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且各据其理、互不相让时, 可让学生进行争辩, 打破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老套, 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 做到问题不辩不明。提倡“据理力争”, 有利于求得正确的认识、深层的理解,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极易萌发灵感, 发现新知, 激活思维的火花。这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方法的传授, 更是一种思想价值的渗透, 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别具一格, 彰显灵动思维

【案例四】“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当学生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后, 教师准备教学例题 (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时, 有学生提出了问题。

生1:老师, 我能把梯形剪开吗?

师:当然可以。

生1:那么我只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是沿着两腰的中点连线剪开的, 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1) , 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正好是梯形上、下两底的和, 高正好是梯形高的一半, 因此梯形面积S= (a+b) ×h÷2。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生1能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真了不起。你们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学生开始思考、比画、议论, 几分钟后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2:老师, 受生1的启发, 我又有一种剪法, 我是沿两腰的中点竖直剪开的 (如图2) , 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 宽正好是梯形的高, 因此梯形的面积S= (a+b) ÷2×h, S= (a+b) ×h÷2。

生3:我们组认为还可以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如图3) , 那么梯形的面积S=a×h÷2+b×h÷2, S= (a+b) ×h÷2。

正当学生们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而感到高兴时, 教师发现生4站起来又坐下, 欲言又止, 教师及时请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生4:我是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如图4) , 那么梯形的面积应该是三角形的面积加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即S=a×h+ (b-a) ×h÷2, 可是下面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师:同学们, 你们认为生4的这种方法可行吗?咱们能共同想办法解决吗?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 认为这个办法可行, 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新型自动站软件下一篇:国家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