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2024-10-02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精选10篇)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篇1

关于农村撤并学校问题

内容 各位教育部门领导你们好:

我们梅州五华县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的撤并学校开始了。学生就近入学的学校被撤并了,不得不跑很远的路去“求学”,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是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如今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温饱解决了,义务阶段的学费也不收了,但一些边远山区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致富无门,往往单靠种些粮食养猪养鸡弄点零花钱很难富起来,最多也只是解决了个温饱问题。尤其一遇到天灾人祸,很快就又陷入了贫困之中。尽管这几年(义务阶段)不收学杂费了,对群众来说减轻了一点负担,可让他们孩子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小学,虽然实行了寄宿制,但还要人陪读,学生生活和学校管理成本陡增,这部分负担大部分被转嫁到了学生家长身上,许多家长不堪重负,叫苦连天:一个月下来没四、五百元的开支是不行的。这样,一年下来也得五、六千元。这点钱对那些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人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但对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太难了。要知道,这是在贫困山区在落后的农村,还是上个小学一、二年级就得付出的代价!如果一直这样上下去,得有一个人专门挣钱供养学生恐怕还不够。否则,就只有放弃上学了。好在现在一个家庭最多只有两个孩子,为了下一代不再当农民,为了摆脱贫困面貌,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书。

二是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由于孩子太小上学太难,一些偏远贫困山村,一些教学点、村小被撤并后,学生只能出村上学。加之交通不便,有的孩子每天甚至要步行往返几十里路,虽然这样锻炼了孩子的吃苦精神,但会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还有,许多适龄儿童因路途遥远,家长无法专门接送,无奈推迟入学时间。这样,孩子的学习时间缩短了,学习成绩上不去,将来到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也会产生不小的压力。另外,虽然大多数地方都实行了寄宿制,但孩子从小离开了家,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家庭的爱,亲人关系淡薄,心理上肯定有负面作用。加之没钱,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孩子会产生自卑等心理。

三是有些孩子被迫辍学而造成新的文盲,甚至走向堕落。由于学习费用增加,路途遥远,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孩子的成绩肯定跟不上。这样,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倦情绪,恰恰家庭也没有经济来源供养,加之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

四是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村小、教学点被撤后,校舍闲置,维护保障工作无人负责,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因为这些地方有的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属于国有资产,学校不能轻易卖掉。有的属于集体财产,许多村还希望重新把学校办起来,因此不想处理掉财产,只有闲着,慢慢等待改变政策。另外,把教师都集中到一个学校去了,许多人无事可干,少了进取之心,这样也浪费了资源。

早在2011年12月1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强调,“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以免造成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使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因此失学。”

2012年5月2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介绍说,“目前,农村中小学数量依然存在下降趋势,要重点遏止盲目撤点并校现象。要把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如果撤并学校的数量比较多,要报上一级政府审批,凡是要撤并学校的,必须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家长的意见,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坚决不允许撤并学校。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篇2

关键字 学校撤并 西部地区 教育资源

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说只有农村教育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才可以全面的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的发展。因为教育是農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撤并的现状透析

(一)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撤并的积极因素

(1)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上更加贫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相对落后,并且在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相对薄弱。面对着校舍等硬件设施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师资匮乏,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并存等现状。学校的撤并可以将松散的教育资源重新整合起来,有利于学校的集中建设,有利于教师的集中培训,更有利于学生在好的学校设施和好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在未撤并学校之前,在西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农民工将孩子带到异地接受教育,农村的生源也越来越少,教师编制也越来越少,并且在这些学校里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不高,导致整体教育质量的下滑。农村一些教学点的撤并有力的解决了以上困境,为农村教育的未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从学生的习惯养成上来说,在一些人数较小的学校,管理往往比较散漫,缺乏正规管理,学生缺乏纪律意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待人接物缺乏礼貌,慢慢的沦落为“问题少年”。在个人习惯养成过程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很重要,学校撤并之后在一个大群体里,学生能够更好的受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熏陶和纪律的灌输。这有利于学生的更好的完成社会化,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撤并的不利因素

(1)西部地区农村在地理上呈现出零星散落的形势,这是由于西部多山,土地贫瘠,降水稀少,导致土地产出少,所以人们必须相距较远的距离居住,才可以保障自己有较多的土地耕种。由于各个自然村相距比较远,所以学校撤并之后,许多学生必须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才可以上学。这样长距离的奔波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几乎无法承受,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长时间的奔波使身体非常疲惫,学习效果必然不好。假使学校搞寄宿制,一方面住宿吃饭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来说,她们不一定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另外一些学校有校车接送学生,除校车费用之外更让人担心的是校车安全,农村道路本来就不平坦,校车质量也不过关,再加上超载超员,屡次发生的校车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孩子离不开家庭,家庭也离不开孩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学校撤并和寄宿制使孩子过小的离开了家庭,失去了和父母,兄弟姐妹的交流,这在心理的养成上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在西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相对较多,许多家庭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一些学生在家里还得承担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和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的责任,闲暇时间还得干一点家务和农活。学校撤并有时候是让强硬地让学生离开家庭,这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不符合人性的。

二、西部地区学校撤并的对策

针对西部地区学校撤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一)撤并学校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以往的撤并过程中,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撤并学校之前并没有实地走访撤并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而是拍着脑袋做决策,搞一刀切。这样虽然学校撤并搞得很有规模,成绩很突出,但是在规模和成绩的背后却留下了许多隐患和后遗症。许多学生因此要承受长距离的上学奔波,身心疲惫不堪。许多家庭要因此而背上承重的负担。因此在以后的学校撤并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撤并的学校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在权衡好各方面利弊之后在做决策,这样才能让学校撤并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才能促进地区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在撤并学校的过程中要推进民主制度,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的三方协商,并且请专家评审

在撤并学校的过程中不能又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说了算,要让学校和家长参与协商决策。因为对于学生最关心的是学校和家长,只有参考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决策。

(三)在学校撤并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对于一些遗留问题要引起重视

在学校的撤并过程中要涉及到新的校舍的建设和旧的校舍的处置问题。这里面牵涉到资金的使用和旧校舍的物权问题,为了避免在撤并过程中产生腐败,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直接参与撤并的部门要主动公开账目,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小结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发展的漫长过程,学校的撤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面临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学校的撤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必须要放在特殊的环境里思考,综合经济,社会,地理,人口和教育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Ved.Prakash所说:“教育规划不是独立的活动,它必须被放到整个社会发展规划的框架中,并且应成为促进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步骤”。因此,在学校撤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通盘来考虑问题,以整体的,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想斌.为一个人而保留的学校[N].长江日报,2009-08-20

[2]Ved.Prakash.Directions in Education Planning Changing Landscape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in India[R].UNESCO Working Party Report,1963:84.

作者简介: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篇3

超编学校教师支教分流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边远、薄弱学校师资水平,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镇教育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就超编学校教师到本乡镇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支教、分流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我镇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镇优质教育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薄弱学校教育,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变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促进我镇教育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二、支教、分流办法

1、支教、分流人数

依据县教育局核定的编制数,多出的教师人数即为该学校当支教、分流教师派出计划数。

2、支教、分流依据

以2012至2013学教职工德、勤、能、绩等千分考核成绩为依据,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学校班子根据支教、分流任务对超编学科教师进行分流(请产假、病假等人员满半年的按一年成绩计算)。

3、支教、分流时间及岗位确定原则

原则上派出教师支教时间不少于两年。中心校按照缺编学校缺编学科、职数,结合学科需要,根据教师主动递交支教申请时间的先后、支教教师千分考核成绩的高低,选派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中心幼儿园根据分流女教师情况而定)。主动递交支教申请时间早者优先选岗,考核成绩好,想去偏远学校支教的可自行调剂,报中心校批准,考核分数较低,不去偏远学校的不享受本方案中的有关优惠政策规定。

4、学校中层干部同教师一样分流,分流后如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回原单位后同等条件可优先提拔。

5、停薪留职人员、外出借调等人员如返回单位上班,全部去缺编学校。

三、派送程序

1、教师本人申请。

2、学校选派推荐。

3、推荐人选报中心校审批备案。

4、中心校派送到岗

四、支教、交流教师的任务

1、支教、分流的教师在支教学校应同该校其他教师一样,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主动承担集体备课、上示范课,举办讲座等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

2、一年后,第一批返回原单位的教师,原则上返回支教人员的1/2,但教学成绩必须在全镇同年级同学科前1/2人员以上,如连续两年教学成绩都在全镇后1/2人员以下,该教师不再回原单位,留任小学任教,不再享受本方案第五部分(支教、分流规定)中的有关优惠规定。

3、村小、完小因特殊情况需学校之间交流的人员不享受本方案中的有关规定。

五、支教、分流规定

1、支教交流人员在工作期间,其编制、人事、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2、支教教师工作期间由支教学校负责管理,镇中心校负责期满考核。

3、支教交流教师考核由中心校根据支教交流教师人数,按千分考核成绩30%确定优秀人数,但进入优秀的教师成绩必须达到全镇同年级同科教师成绩前二分之一(去中心幼儿园教师除外)。

4、注重在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支教交流人员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提拔任用。

5、、支教、分流教师经考核一年不合格者,由组织对其进行谈话,批评教育。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将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级。

6、支教、交流教师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授予镇级或镇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职称评聘时同等条件优先。

7、实行教师教学成绩加分制度。一中教师去老官庄、张庄支教每学期教学成绩加5分,去西崖、焦家庄教学成绩加4分,去马庄教学成绩加3分,去吕 官庄教学成绩加2分;二中教师去老官庄、张庄支教教学成绩加5分,去西崖教学成绩加4分,去焦家庄加2分;二中教师去二小、小薛庄不加分;一中去一小、欧家庄、中心幼儿园、金场、不加分。其它情况视距离远近相应加分。

8、支教原则上是两年,一年后按支教教师总数的1/2回原单位,后1/2教师如两年成绩都在全镇前1/2者回原单位,都在后1/2者,以后将留任小学,该实施方案中的优惠政策不再享受。如果符合返回原单位条件而自愿继续留任小学者,第三年按新分流支教人员对待。

9、按千分考核未列入支教分流而主动支教的教师一年教学成绩在同年级同学科前三分之二者,可优先回原单位。授予镇级或镇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职称评聘时同等条件优先。

10、支教回原单位教师,回原单位工作一年后,如该单位超编还需分流,则还同其他教师一样参加分流工作。如再次被确定为支教教师,该教师直接分流到小学任教,不能再申请回原单位。

11、支教分流人员公布后,两天内不报到者,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职工评价考核改革试行工作的意见》(沂教字【2013】)33号文件“评价考核结果使用,与绩效工资挂钩第3条”及《四十里堡镇人民政府关于教职工考勤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加强领导,确保教师支教、分流工作扎实有效

各超编学校要充分认识教师支教、分流工作的重大意义,要结合对教师聘任工作,制定实施具体工作方案,搞好宣传发动、广泛动员,确保完成支教、分流任务。对完不成支教、分流任务的学校以及未推选出交流到薄弱学校支教教师的学校及校长,在千分考核中分别扣50分、10分,同时上报镇党委政府及教体局,申请处理意见。镇中心校成立以郭会成校长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督查及考核。各超编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起教师支教、分流的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篇4

您好!

2000年以来,针对沈北新区中小学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先后撤并农村小学82所。同时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全区平房学校改造任务全部结束,基本实现一乡一校,完成校舍楼房化的任务。

沈北新区实验学校位于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青州路10号,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新教学大楼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内有设施齐全的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馆、阅览室、装备先进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多功能厅。每间教室都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食堂面积达2680平方米,可供千人同时就餐。学校还拥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和篮排球场地。

教育能改变人的一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决定今后一生的命运。让每一个孩子好梦成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让我们心手相连,在欣欣向荣的季节,播下一粒金色的种子,在沈北实验学校这片沃土上,以名师的智慧浇灌与培育,在期盼和祝福中等待一个灿烂的未来…… 沈北实验正张开双臂迎接您的孩子的到来!成就孩子的未来,成就家庭的未来,是沈北实验的责任!

新台子小学现在有学生53人,班级6个,是全区唯一一所待合并的村小。为了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您的孩子享受到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学校现向您征求对并校的意见。如果同意,请在下面横线处写“同意”;不同意,请划“×”。也可以在后面写下您对沈北实验学校的宝贵意见。

您对并校的意见是:年班家长姓名学生姓名

沈北新区实验学校

年教师轮岗分流方案 篇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镇实情,特制定2010年轮岗分流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在@镇中小学教职工全面聘任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均衡师资,激活队伍,全面提高@镇教学质量。

二、范围及对象

@镇街内小学,男47周岁、女42周岁以下的教师和中学因学生减员减班没有岗位的教师实行轮岗,中小学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教师实行分流。

三、具体方法

1、对全体在职在岗教职工从考勤、领导评价、群众评价、职业道德、平时成绩、终结成绩、表彰奖励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分数量化得分后,以A级30℅,B级40℅,C级25℅,D级5℅的比例对教职工分等定级。考核时街内以学校为单位,农村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考核。

2、街内小学、中学七、八年级D级教师(含中学三处后勤人员)为分流对象,由中心学校调往农村小学任教。

3、除分流人员外,街内小学、依档案年龄从小到大,每校2人,轮岗对口支援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管理员、英语教师除外),镇小支援佘营联小,双南支援八里岔联小,回民支援肖坡联小。中学七、八年级教师以2009-2010学上下学期终结成绩实行末位分流(上学期终结成绩占30℅,下学期终结成绩70℅),由中心学校调往农村小学任教。

4、农村小学A级教师根据需求通过试讲到街内中小学、幼儿园轮岗(学历合格,专业对口,短缺学科,B级教师也可考虑)。、中学因减班没有岗位的教师以轮岗人员对待。

6、轮岗期为一学年,期满后轮到农村小学经过考核85分以上者,方可回原校参加下一学年的聘任,中学轮到街内小学的经考核90分以上者,可回原校参加下一年聘任。

7、街内D级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的教师,学校可直接安排工作(工作量酌情,但必须达到其他教师工作量的80℅以上),不服从安排者,将作为轮岗分流教师对待。

8、轮岗教师待遇:中学轮岗教师职称评定以中学教师身份对待,轮岗到农村小学教师补每月补助交通费30元,原校出一半,轮岗到的学校出一半。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分析 篇6

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中更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队伍结构问题也日益彰显。从宏观上而言,教师队伍结构在地区间有所差异;从微观上的学校组织内部来看,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

一、教师队伍结构的内涵

从普遍的观点看来,教师队伍的结构可分为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普通话水平结构等等。

二、我校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的主要问题

毛畈小学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是一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齐全的完全小学。学校目前有13名教师,240多名学生。得益于“安利工程”,学校的硬件设施目前相对比前几年有大的改善。而从软件条件方面来看,尤其是教师资源方面,目前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合理现状。

(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1、教师年龄偏大。目前有教师13名,年龄在40岁—49岁的教师有1人,50岁及以上年龄的有3人。

2、年轻教师与年龄偏大的教师脱节严重。在2013年招聘了2名年轻教师,2014年招聘了1名年轻教师,2015年招聘了5名年轻教师,是最近几年的最高名额,而在前十年间基本没有流进过年轻教师。这就造成了年轻教师较轻、与年龄偏大教师们之间的中间年龄教师数量较少,造成脱节现象。

(二)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学校的教师语文、数学数量基本满足,但科学、品德、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相对极度缺乏,陷入学科不平衡状态。目前,每班带语数的教师兼带科。品。英等科目。至于体育教师,则主要由本班班主任或教师担任,开起体育课。

(三)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又可分为师资初学历状况及师资终学历状况。我校年龄偏大教师的初学历主要为民办教师,终学历主要是转正后和在职培训后的大专水平。1978年前以及1986年前的一批民办教师都已转正,因此,民办教师已不存在于该校。老教师的初学历主要是大专水平,而终学历也很少为本科。

(四)教师培训结构的不合理。我校的教师培训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在岗培训流于形式,时间结构上,利用假期培训,实践与理论脱节;对象结构上,培训主要针对骨干教师,所谓的非骨干教师机会难得;方法结构上,地区教师代表统一培训,不能正确把握各个教师的教学专长与水平,造成水平较低者听不懂,进而发展到不愿听、失去进修兴趣,培训单位发放课本,基本由受培训教师自己阅读、学习,并最终采取统一考试的办法进行考核,培训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并造成了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

(五)教师的工作关系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较为单一化。教师的工作关系结构,笔者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与学校间的工作关系、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群体关系。而目前,随着教育方面的改革,教师在学校内部的工作关系主要体现在了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教师及其他群体间的沟通面较窄,最终,必将如《学记》而言,教师个体会走向孤陋寡闻。同时,在仅有的工作关系上,更多的停留于表面,难以达到深层次的交流。如,与学生的交流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够深层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难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甚至还会造成一些后进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错失受教育关键期,学生个体日后发展深受影响。至于与教师同伴、学校、学生家长的沟通更是力度不够,一位受访老师就他们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谈到,家访仅限于电话沟通,甚至有些学生家长连电话都未留下。

三、影响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的可能原因

(一)影响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因素。

1、最主要的原因应在于年轻教师、学科(指紧缺学科)专业教师、较高学历或者与城市地区小学同等学历教师难以流进农村学校。一旦这些方面的教师无法进入农村学校,那么就会直接地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平衡。

2、学校对在职教师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不够合理。在职教师资源是学校自主发展的主力军,如果将教师置于不合理位置以及缺少对在职教师的人文关怀等,都会造成在校某专业学科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流失,以间接地造成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教师自身因素也是造成这些不合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但就高校培养的教师而言,可分为两部分:⑴对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同学来说,能够考入高校很可能就是他们跳出农门的重要途径,让他们返回生源地工作,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抱怨,如若政策上再不给予他们足够的激励因素,可能会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⑵就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除了可能根本没有这种意愿这种情况以外,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就算他们有这种忠于奉献农村学校的愿望,由于对农村学校的不深入了解也会造成他们在进行农村学校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把握城乡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再加上,农村学校紧缺的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学科教师在高校中的培养成本较一般学科教师高出很多,而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又不如城市学校,这种资金上的剪刀差也使得一些学生很难为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奉献。

(二)影响教师培训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学校制定的培训制度深刻影响。无论时间、对象、方法都受到学校培训制度的牵制。学校培训制度又是为学校组织的共同目标服务的,并深受教师评价标准的影响。时间上的不合理可能不是这一所学校面临的问题,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还不能够称得上为问题。但事实也存在着由于培训时间的不合理,造成了受培训教师在教学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影响教师工作关系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学校组织目标的影响,学校内部,更多的是学校之间片面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能力、学校办学能力,造成教师学科工作压力较大,使得教师的工作重心偏移到学生考试成绩上,与学生的交流也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够深层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学校因为组织目标的原因,也就很难提供较多的教师与教师同伴、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同伴、学校、学生家长之间力度不够的现象,也受到了社会方面的影响。例如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谈到,所带班上有36名学生,25名为留守儿童,处于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有5名。因此,在进行与这些学生家长的家访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阻碍。有的学生家长是根本都联系不到的,学生的信息只能从学生自身或其家庭邻居那里得到。

四、应对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的策略

(一)高校对专业学科教师、优秀教师的培养是应对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前提条件。培养一批有意愿为农村学校教育事业服务的专业教师,努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适应农村学校教育的能力。只有有了一批愿意为农村学校教育奉献的专业教师才有谈及改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可能性;也只有这样一批教师才能流入农村学校中去;这样的一批教师流入农村学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现状。这可以说是缓解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历结构矛盾的必要条件。

(二)政府实行优惠政策改善农村学校是吸引教师流入重要保证。

1、给予农村学校教师以优厚待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有被谈及的必要性。

2、对教师的关心与重视,尤其是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地位,应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可以这样说,教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育改革的中心是教师。

3、从教师入手,在农村地区选择教育较为薄弱的学校作为特别关注点,提供充裕的物力资本,使得教师这些人力资本有在农村学校存在的基础,达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校办学效率,也能够避免对农村学校教育普遍撒网带来的低效益。取得较好效益后以此推广改善农村学校教育,也为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搭建了平台。

(三)农村学校自身适时改进与有效管理是保证教师队伍结构稳定的主要措施。主要就在校教师而言,对教师的管理不应当过于死板,限制了教师教学与工作的自由。

1、教师评价体系缺少多元因素,以学生学的课本知识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失偏颇。如果一个教师培养了十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考上了名校,却牺牲了更多一般才智学生并最终危害社会的人,有谁能说这样的教师是一个优秀的高级教师?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可能会更加发现现有教师的优势,并对其引导深刻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暴露教师的教学不足,减弱教师教学信心与兴趣。

2、给予教师更多交流的、发言的自由,可能会更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引入管理学的一个概念,叫作“头脑风暴”,即有七八个人组成,以某个主题为言论对象,进行陈述自己观点但不评论他人观点的交流方式,在所有观点像风暴一样蜂拥而至时,组员进行自由选择某种观点。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每周进行一次交流,不仅能够使教师工作关系在范围与程度上有了结构上的变化,可能最主要的是激发了教师的提高自身的主动性,使得教师培训有了更确切的目的。

五、分析反思

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

曾经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做校长就要把学校当做自己的一种事业去经营去管理,上任伊始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先立制度,抓管理。我曾时刻提醒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

可几年下来,我只能用伤心与无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用还不如我们的学校的反面例子来自我解嘲。

回首五年多的管理之路,我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 一:教师队伍现状堪忧: 案例一:

一吴姓老教师,男54岁,以前是教学点负责人,合点并校后做了普通教师,任副科,普通话不用,坐着讲课,学校三番五次找他谈心,他对我说:‚什么我也懂,但我干过了,不行你把我交回教委‛

案例二:

一胡姓年轻教师,男32岁,按理说正是干事业的好年龄,可平时吊儿郎当,不求上进自己舒服了算,计算机不会,普通话不用,学校事务不管。用他自己的话说‚反正评职称无望,还不如把我老娘那二亩地种好‛

别说事业型教师,现在能够作为职业型教师的就已经不错了,尤其是农村小学:老教师职称稳定,没有奋斗目标混一天说一天;年轻教师干活多,却评职称无望,努力几年后,干脆还不如自己种上二亩地来的实惠,二、时下的管理体制,令一线管理者无能为力:

能胜任教学者埋头苦干,上不了讲台的依然优哉游哉,工资分文不少,谁也不了岗,这极大的挫伤了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改革要彻底,要将教师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要让教师合理流动,双向选择,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的激情。虽然说已经实行了绩效工资,老师工作你越细化矛盾就会越多,如工作量不同,工作岗位不同,都无法像工人计件工资那样客观地衡量老师们。很难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老师,而且出了矛盾校长得罪人不说,给上边找了麻烦谁有同情你呢?久而久之学校管理者也变得缩手缩尾了。

怎样才能唤起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呢?

一、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永远是第一位。

其身正不令也行。的确,今年暑假我校既有督导评估的任务,又有打井工程,有限的资金要办那么多事,不可能,我们只有自己动手。暑假学校班子成员成了小工,整修地面,修葺厕所,打井挖坑填土只要自己能干的都是校长、副校长们冲在最前头。值班教师不自觉的也跟在了后面。所以说当领导的干永远比说有说服力。

二、真正把加强教师师德教育落到实处。部分教师旷教厌教等行为就是缺乏师德的表现。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不是一时或一个阶段的事情,应该是持久的任务;不是学校搞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达目的的,而是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起来,组织搞好教育活动。对于师德不合格教师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大家不要忘了:庸医误病,庸师可毁人哪!要让教师真正做到对事业有忠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雄心,对学习要有恒心。教师爱岗敬业了,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

三、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吸引优秀新鲜的血液进入教师队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十几年了不进新人,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怪现象。可能我的站位不够高,我体会不到县财政有多么紧张。斗胆说:即使县财政紧张,姑且把所谓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拿出点儿来引进几名新教师,我觉得比让孩子们吃好点更重要。现在的孩子们吃好了,可他们受到了与食物相匹配的教育了吗?没有。如果长此以往,恐怕这一代人要为贪吃付出代价了!

四、教师管理人本化才能唤起他们的教育热情。

学校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实施方案 篇8

实 施 方 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好地落实潍坊市教育局启动实施“农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进一步深化学校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我镇教职工住房问题,结合我镇教师住房等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镇教师住房状况

根据学校布局和教师居住的实际,结合城镇化和片区改造实际,中心校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从2011年开始在枳沟东社区建居民楼16栋,今年还在枳沟东社区东邻开发居民楼8栋,基本解决了无房教师的住房问题。对自行在外购置住房的,中心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开发商的支持,争取教师住房优惠政策,以合理的价格帮助教师购买住房。

二、实施乡镇教师安居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镇先后建起了东枳沟社区、普庆社区、乔庄社区等居民楼,大大的改变了我镇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部分教师在社区买了房子,但学校教师还是到城里购房人数较多,造成了教师到农村青年学校上班,但是在城里居住的很多不方便,交通安全和家庭因素等许多不利因素呈现在面前。

三、工作措施

1、加快建设农村青年教师公寓,让每位教师安得其所,切实解决

农村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目前,对分散在全镇各学校的单身青年教师,中心校将以枳沟初中和枳沟小学为基地,建设单身青年教师宿舍,集中安排食宿。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出资对学校富余校舍进行改建、装修,并配套建设水暖、卫生间、网络、有线电视,配备床、衣橱、书桌椅、必备灶具等基本生活用品,努力为单身青年教师构建安全、温馨、和谐、宜居的“小家”,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单身青年教师的生活问题。

届时,对仍愿在市区购置住房的教师,中心校也将继续积极争取开发商的支持,努力为教师争取住房优惠政策,力争让他们以合理、满意的价格购买住房。

2、关切教师在校就餐问题,配套场所设施和政策,切实解决农村青年教师“吃饭”问题

以枳沟初中和枳沟小学为主要基地,专门给教师提供就餐场所,对帮助维持学生就餐秩序及上下学秩序的教师,提供免费午餐。

对离枳沟小学较远的学校教师,由教师所在学校无偿提供基本的生活设备、炊具等,或学校安排富余教师做饭,或教师自己秀厨艺、合用餐,保证让老师们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吃得舒服,吃得节省。

3、多渠道开拓文体活动场所,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切实解决农村青年教师“娱乐”问题

对在学校居住的教师,高标准配套建设教师文体活动中心,满足教师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在枳沟初中和枳沟小学建立“教师之家”,专门开辟篮排球场地、乒乓球室、舞蹈室、教师阅览室、图书室、书法绘画室等,配齐配足各种文体活动器材,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赛等,每年组织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健身操比赛、棋艺、书法绘画比赛等等。各学校同时与周边社区联动,充分利用社区文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内的健身设备及文化活动器材全天候向教师开放,满足教师文体活动多样性的需求,丰富教师业余文体生活。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现住房离工作学校较远,上下班交通不便捷,食宿不方便。

2、教师现居住的部分小区内文体活动场所较少,教师业余生活得不到充分满足。

五、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成立“枳沟镇农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校,领导、指导农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的开展。

组 长:×× 枳沟镇党委副书记 成 员:×× 枳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 枳沟镇财政管理办公室主任 ×× 枳沟镇规划办主任 ×× 枳沟镇供电所所长 ×× 枳沟镇土地所所长

×× 枳沟镇中心学校校长

2、建立项目推进机制

在镇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会同财政、交通、建设、卫生、社区等部门及教育局有关科室,定期召开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重大问题,确保项目推进顺利实施。

3、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中心校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农村青年教师尤其青年教师住房、交通、查体、培训、娱乐、生活、工作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学校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15年8月7日--8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体局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扬州培训研修班。在这被称作“苏中门户,园林城市”的文化古都扬州,有来自甘肃省平凉市、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贵州省正安县、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及我们临洮县共计65名学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授课主题丰富突出,授课形式新颖独到,以参与式学习为主,授课教师水平高超,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学习时间,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这无疑是对我们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心灵的一次隆重洗礼。21世纪教育研究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这些讲座包括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的《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教师的沟通艺术》、《如何面对困境儿童》,教育培训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官员、“酷思熊”儿童哲学童话丛书作者庞建杰的《建立优秀的团队》,首届LIFE教育创新奖入选教师、教育培训师、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教师徐莉的《科学教育的魅力》,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岳乃红的《把文学带给儿童》等,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讲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的还是讲师们上课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是徐莉老师和岳乃红老师。徐莉老师从教语文兼班主任到教“副科”,从质疑自己选错了行业到质疑“副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现状。在品德与社会中里学习完社区的相关知识,她和学生一起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去社区参观、采访。她将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上因课程标准限制不能充分展开而学生们又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时空中去充分展开,召开专题辩论会、讨论会,另开专题做探究活动……她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好好去做。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真正的智慧的老师,才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徐莉老师的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岳乃红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更是新颖独到,一针见血。岳老师指出,班级读书应有一种“聊书”的感觉。教师要以读者的心态、读者的身份参与交流。今天我们在孩子心田里植下阅读的种子,明天定会给他们的人生涂抹上绚烂的底色。针对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求和兴趣,岳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坚持做到“日有所诵”。“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的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坚持让孩子们做到日有所诵。

二、整本书阅读:大声朗读+自主阅读。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所有适合儿童成长特点的课外书籍的阅读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很不够。而阅读时采取的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就是大声朗读和自主阅读。大声朗读是目前在国外运用范围较广、成效较显著的阅读方式。所谓“大声朗读”,就是大声读书给孩子听的意思。如果我们老师每天能坚持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大声朗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每周利用一节课对朗读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指导孩子们完成一份阅读学习单,一个月下来孩子们就能听读一本约10万字左右的书。自主阅读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自己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

三、图画书阅读:打开一扇文化的窗户。让孩子们阅读大量图画书,不但能引起孩子们更强烈的阅读欲望,还能拓展孩子们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读写互动:从图画书学写话。我们从图画书中捕捉可供孩子们写作的教学点,让他们在阅读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在讲述中激发阅读的乐趣。于是,有了图画书的陪伴,孩子们的写作时间不再孤单。

农村学校撤并教师分流 篇10

2010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总规模6.6万人。近期,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日前,招聘工作全面启动,教育部开通“特岗计划”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tg.ncss.org.cn),相关省区利用“特岗计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网上报名招聘工作。

教育部要求各实施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并特别强调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启动特岗教师招聘,7月底前完成招聘工作,确保新录用特岗教师秋季开学时上岗。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要严格标准,统一组织招聘考试,精心做好招聘工作,确保教师招聘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工作。2007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将满,相关省要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工作,要提前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确保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自愿留任特岗教师的岗位落实、工资关系接转等工作的平稳过渡,并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

上一篇:麻黄小学“创卫工作”目标责任书下一篇:老先生八十大寿宴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