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资管理制度(精选8篇)
旧物资管理制度 篇1
物资领新交旧和废旧物资回收处置制度
物 资 领 新 交 旧 和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处 置(包 括 危 险 废 物 的 处 置)是 物资 管 理 的后 续 环 节,为 了 严 格 执 行 领 新 交 旧,规 范 废 旧 物 资 的 回 收、修 复 再 利 用 和 废 旧物 资 出 售 的 过 程,特 制 订 本 制 度。主 题 内 容
本 规 定 规 范 了 物 资 先 领 新 后 交 旧、废 旧 物 资 回 收、修 复 再 利 用、有 价 废 旧物 资 出 售 以 及 危 险 废 物 的 回 收 处 置 的 执 行 全 过 程。适 用 范 围
本 规 定 适 用 于 从 物 资 总 库 领 出 使 用 后 经 确 认 的 各 类 废 旧 物 资 和 公司 范 围 规定 内 的 危 险 废 物。职 责
3.1 公 司 副 总(分 管 经 贸)
3.1.1 审 批 综 合 销 售 处 报 出 的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3.1.2 审 批 鉴 定 小 组 的 废 旧 物 资 鉴 定 意 见。
3.1.3 审 批 综 合 销 售 处 报 出 的 废 旧 物 资 定 价 建 议、招 标 计 划 和 合 同。
3.2 公 司 办
3.2.1 负 责 与 安 全 生 产 处 一 起 对 全 公 司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和 领 新 交 旧 制 度 执行 情 况进 行 联 合 检 查。
3.3 经 贸 办
3.3.1 积 极 召 集 废 旧 物 资 鉴 定 小 组 ,对 回 收 的 废 旧 物 资 在 销 售 前 鉴 别 确 认 的 督查 工 作。
3.3.2 负 责 对 废 旧 物 资 的 招 标 计 划 实 施 招 标。
3.4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3.4.1 负 责 审 核 领 料 部 门 报 出 的 5000 元 领 用 专 题 报 告,负 责 审 核 物 资 领 新申 请单。
3.4.2 负 责 组 织 对 各 部 门 上 报 的 废 旧 物 资 进 行 鉴 别 和 提 出 处 理 意 见。
3.4.3 负 责 各 炼 钢 车 间 上 报 的 电 极 加 工 计 划 的 下 达,组 织 相 关 部 门 对 机 修 总 厂 修复 的 电 极 进 行 质 量 验 收,并 做 好 修 复 合 格 电 极 加 工 费 用 的 结 算。
3.4.4 电 工 班 负 责 对 报 废 的 电 气 类 物 资 进 行 鉴 别 和 回 收,包 括 电 机、电 缆、模块 等 ; 负 责 对 可 修 复 类 的 电 器 类 物 资 进 行 修 理 等。
3.4.5 计 量 测 试 室 负 责 对 计 量 测 试 仪 器、设 备、备 件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负 责 对测 热 补 偿 导 线、连 续 测 温 探 头 等 稀 有 金 属 进 行 回 收,按 规 定 交 财 务 处,负 责 对可 修 复 的 计 量 测 试 设 备 进 行 修 理。
3.4.6 协 助 做 好 对 回 收 的 废 旧 物 资 在 销 售 前 的 鉴 别 确 认。
3.4.7 负 责 对 全 公 司 领 新 交 旧 制 度 执 行 情 况 进 行 检 查。
3.4.8 对 新 增 设 备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总 库,对 测 试 室 上 报 的 测 试 设 备 贵 重 回 收 物 资 信 息 反 馈 物 资 总
库。
3.5 生 产 安 全 处
3.5.1 参 加 废 旧 物 资 的 鉴 别 和 处 理,参 与 物 资 领 新 交 旧 和 回 收 工 作 的 检查。
3.5.2 生 产 安 全 处 计 量 科、北 区 储 运 计 量 负 责 销 售 废 旧 物 资 的 计 量。
3.6 综 合 销 售 处
3.6.1 负 责 废 旧 物 资 的 市 场 信 息 收 集 汇 总 分 析。
3.6.2 负 责 出 具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并 报 分 管 经 贸 的 公 司 副 总 审 批。
3.6.3 负 责 组 织 相 关 部 门 对 待 售 的 废 旧 物 资 进 行 现 场 估 价。
3.6.4 负 责 对 估 价 的 废 旧 物 资 制 订 招 标 计 划,并 进 行 业 务 洽 谈 和 合 同 的 签 订。
3.6.5 做 好 对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现 场 发 货 的 监 督 和 跟 踪。
3.6.6 负 责 对 不 能 焚 烧 的 含 油 废 弃 物、石 棉 类 废 旧 物 资、废 树 脂、医 疗 废 物、废 危 化 品 及 包 装 物 等 危 险 废 物 联 系 有 资 质 的 单 位 进 行 处 理。
3.7 物 资 总 库
3.7.1 负 责 确 定 废 旧 物 资 的 回 收 类 别 并 及 时 补 充 和 完 善。
3.7.2 负 责 回 收 经 过 鉴 别 报 废 的 废 旧 电 缆 线、废 旧 工 具、废 电 极、废 旧 有 色 金属、废 旧 贵 重 物 资 等 有 价 废 旧 物 资。
3.7.3 负 责 接 收 机 修 总 厂、电 工 班 等 部 门 经 过 鉴 别 后 的 废 旧 类 有 价 物 资。
3.7.4 负 责 回 收 废 油、不 能 焚 烧 的 含 油 废 弃 物、铅 蓄 电 池、石 棉 类 废 旧 物 资、废 树 脂、废 危 化 品 及 包 装 物 等 各 类 危 险 废 物。
3.7.5 负 责 废 旧 物 资、危 险 废 物 的 分 类、仓 储 堆 放、定 置 管 理、安 全 保 管 及 内部 检 查 的 管 理。
3.7.6 负 责 接 收 与 管 理 机 修 总 厂、电 工 班 等 部 门 修 复 合 格 的 已 修 复 物 资。
3.7.7 负 责 将 废 旧 物 资 的 收 付 存 情 况 按 月 上 报 给 综 合 销 售 处 和 经 贸 办.3.7.8 协 助 做 好 对 回 收 的 废 旧 物 资 在 销 售 前 的 鉴 别 确 认。
3.7.9 负 责 按 综 合 销 售 处 的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合 同 全 程 跟 踪 监 控 发 货。
3.8 海 力 物 流 公 司
3.8.1 负 责 对 汽 修 班 回 收 的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在 报 废 切 割 前 对 其 报 废 和 可 拆 解 再 利用 程 度 进 行 鉴 别 确 认。
3.8.2 协 助 做 好 对 回 收 的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在 销 售 前 的 鉴 别 确 认(包 含 对 物 资 总 库
回 收 的 废 轮 胎 进 行 翻 新 分 类 鉴 别 确 认)。
3.8.3 汽 修 班 负 责 对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的 报 废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
3.8.4 汽 修 班 负 责 对 可 修 复 的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进 行 修 配 与 管 理。
3.9 销 售 处
3.9.1 负 责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的 结 算 手 续 办 理,并 负 责 对 合 同 履 行 情 况 运 用 计 算 机
进 行 查 询、跟 踪 和 监 督。
3.10 供 应 处
3.10.1 在 合 同 签 订 时,对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所 了 解 掌 握 的 信 息
及 时 返 物 资 总 库。
3.11 沙 钢 国 贸 公 司
3.11.1 在 合 同 签 订 时,对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所 了 解 掌 握 的 信 息
及 时 返 物 资 总 库。
3.12 废 钢 处
3.12.1 负 责 落 实 地 点 对 报 废 物 资 的 堆 放 和 割 废。
3.13 机 修 总 厂
3.13.1 负 责 对 废 旧 机 械 类 物 资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
3.13.2 负 责 对 可 修 复 的 机 械 类 物 资 进 行 修 复 与 管 理。
3.13.3 负 责 对 各
车 间 送 来 的 坏 电 极 进 行 修 复,修 复 后 按 部 门 分 类 堆 放,并 督
促 各 车 间 及 时 领 回 使 用。
3.13.4 负 责 将 各 车 间 送 来 的 电 极 和 加 工 修 复 好 的 电 极 做 好 日 报 表 及 月 报 表,分别 报 送 相 关 公 司 领 导、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生 产 安 全 处、物 资 总 库 以 及 各 炼 钢 车间。
3.13.5 负 责 每 月 一 次 将 加 工 场 地 报 废 电 极 头 以 及 电 极 粉 末 送 交 物 资 总 库,电 极
粉 末 必 须 袋 装 化。
3.13.6 铸 件 车 间 负 责 回 收 报 废 导 辊、导 轮、导 卫 等 铁 合 金 类 物 资,进 行 收 集 回用。
3.14 计 算 机 应 用 中 心
3.14.1 负 责 对 计 算 机、配 件 和 用 品 的 报 废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
3.15 总 务 处
3.15.1 负 责 对 通 讯 设 备、配 件 的 报 废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
3.15.2 协 助 做 好 对 回 收 的 废 旧 物 资 在 销 售 前 的 鉴 别 确认。
3.16 卫 生 所
3.16.1 负 责 收 集 医 疗 废 物。
3.17 焦 化 厂
3.17.1 负 责 收 集 与 处 理 磨 削 废 液。
3.18 财 务 处
3.18.1 负 责 合 同、价 格 执 行 的 复 核 和 销 售 结 算。
3.18.2 负 责 接 收 测 试 室 回 收 的 铂 铑 热 电 偶 稀有金属,每月将库存报物资总库废旧 库。
3.19 总 工 办
3.19.1 对“ 四 新 ”应 用 项 目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反 馈 物 资 总 库。
3.20 项 目 办
3.20.1 对 项 目 条 线 新 增 物 资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 总 库。
3.21 各 炼 钢、炼 铁 分 厂
3.21.1 分 块 收 集,分 块 焚 烧 含 油 废 弃 物。
3.21.2 负 责 废 旧 电 极 的 收 集、分 类,将 可 加 工 回 收 再 利 用 的 坏 电 极 每 半 月 一 次送 机 修 总 厂,同 时 将 需 加 工 修 复 的 电 极 计 划 上 报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报 废 的 电 极每 月 一 次 上 交 物 资 总 库。
3.21.3 负 责 参 与 机 修 总 厂 已 加 工 好 的 电 极 质 量 验 收 工 作,及 时 领 回 经 加 工 修 复并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牵 头 确 认 可 重 新 使 用 的 电 极。
3.22 各 车 间 部 门
3.22.1 负 责 对 各 类 废 旧 物 资 进 行 清 理,列 出 清 单 交 职 能 部 门 进 行 鉴 别 和 处 理,包 括 各 类 金 属 磨 削 液、含 油 废 弃 物 等。
3.22.2 负 责 能 自 修 的 各 类 物 资 的 修 理 工 作。内 容
4.1 领 新 交 旧 物 资 的 领 用 程 序
4.1.1 领 新 交 旧 物 资 的 类 别 确 定
4.1.1.1 总 工 办 对 “ 四 新 ” 应 用 项 目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 总 库。
4.1.1.2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对 新 增 设 备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 总 库。计 量 测 试 室 对 新 增 仪 器 仪 表、测 试 设 备 审 批 中 涉 及 含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 上 报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对测 试 室 上 报 的 测 试 设 备 贵 重 回 收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 总 库。
4.1.1.3 项 目 办 对 项 目 条 线 新 增 物 资 审 批 中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信 息 及 时 反 馈 物 资 总 库。
4.1.1.4 供 应 处 在 合 同 签 订 时,对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所 了 解 掌
握 的 信 息 及 时 返 物 资 总 库。
4.1.1.5 沙 钢 国 贸 公 司 在 合 同 签 订 时,对 涉 及 含 贵 重 合 金 有 回 收 价 值 的 物 资 所
了 解 掌 握 的 信 息 及 时 返 物 资 总 库。
4.1.1.6 物 资 总 库 及 时 收 集 各 职 能 部 门 的 反 馈 信 息,认 真 核 实 汇 总,追 加 汇 总
到 新 的 需 领 新 交 旧 的 物 资 类 别 表 中。(见 表 1)
表 1
需 领 新 交 旧 的 物 资 类 别
4.1.2 领 新 交 旧 的 领 用 程 序
4.1.2.1 领 料 部 门 按 《 物 料 计 划 审 批 与 领 用 管 理 理 制 度 》 规 定 编 制 领 用 计 划 和打 印 领 料 单,在 物 资 总 库 直 接 领 用,交 旧 物 资 清 单 必 须 在 规 定 时 间
内 与 领 料 单进 行 匹 配 方 算 领 料 结 束。
4.1.2.2 领 料 部 门 在 领 用 需 交 旧 的 物 资 时,物 资 总 库 的 修 复 库 位 中 若 有 修 复 物资,则 物 资 总 库 优 先 发 放 修 复 库 位 的 物 资,不 计 领 用 费 用 ; 同 时,领 料 部 门 必须 在 规 定 时 间 内 把 旧 的 物 资 修 复 后 归 还 物 资 总 库 修 复 库(修 复 管 理 程 序 详 见4.2.4 条 款),包 括 如 下 三 种 情 形 :
a.自 己 修 复 后,归 还 物 资 总 库 修 复 库 ; 凭 车 间 设 备 分 管 领 导 审 核 签 字 的 上交 表 入 库 和 核 销 应 交 旧 台 帐。
b.自 己 不 能 修 复 的,则 填 写 好 外 协 单,外 协 修 理 出 厂 时,凭 外 协 单 核 销 应交 旧 台 帐 ; 外 协 修 复 后 修 复 物 资 及 合 同 要 求 需 返 回 的 更 换 备 件 全 部 入 物 资 总 库修 复 库,由 外 协 申 请 部 门 负 责 外 协 件 验 收 和 更 换 备 件 的 确 认。
c.若 属 报 废 不 能 修 复 的,则 须 由 领 料 部 门 领 一 件 新 的 物 资 交 还 物 资 总 库。
4.1.2.3 项 目 建 设 单 位 在 领 用 物 资 时,如 领 用 的 物 资 涉 及 特 检 取 证,可 凭 各 项目 办 主 要 领 导 签 字 的 领 料 单,优 先 发 放 全 新 件 物 资。
4.1.2.4 领 料 部 门 开 具 领 料 单 领 用 物 资 后,即 生 成 交 旧 物 资 清 单,该 物 资 处 于待 交 旧 状 态,领 料 部 门 在 一 周 内(如 属 大 修 ,则 大 修 结 束 一 周 内)将 废 旧 物 资 上 交至 本 制 度 中 3 职 责 条 款 中 的 专 业 管 理 部 门,上 交 废 旧 物 资 时,先 在 物 资 领 料 系统 中 进 行 领 料 交 旧 申 请,各 专 业 管 理 部 门 核 实 交 旧 情 况,准 确 填 写 实 际 交 旧 数量 后 录 入 相 应 的 领 新 交 旧 帐 户,与 应 交 废 旧 物 资 数 量 完 全 匹 配 后 方 算 领 料 结 束。
4.1.2.5 各 部 门 设 备 管 理 员 必 须 定 期 关 心 本 部 门 领 料 的 未 交 旧 情 况,确 保 在 领料 后 一 周(属 车 间 大 修 的,大 修 结 束 后 一 周)内 完 成 交 旧 手 续。
4.1.2.6 物 资 总 库 每 月 底 统 计 各 部 门 应 交 旧 而 未 交 旧 的 物 资,汇 总 后 报 动 力 设备 环 保 处,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开 具 整 改 通 知 单 到 未 交 旧 部 门,落 实 整 改 和 相 关责 任 人 的 考 核。
4.1.3 领 新 的 领 用 程 序
如 属 车 间 新 增 项 目 物 资 的 领 用,由 车 间 在 领 料 系 统 中 办 理 领 新 申 请,经 动力 设 备 环 保 处 负 责 人 同 意 后 予 以 核 销。
4.2 回 收 处 置 程 序
4.2.1 回 收 程 序
4.2.1.1 交 旧 部 门 上 交 的 各 类 废 旧 物 资 必 须 尽 量 完 整、整 洁。散 装 物 资 必 须 捆扎 或 盒 装 好。废 旧 电 缆 线 上 交 前 要 分 品 种、分 型 号 规 格 整 理 好 捆 好,上 交 回 收率 必 须 80%以 上。废 旧 皮 带 上 交 前 要 分 好 段,并 捆 扎 好。空 油 桶 上 交 前 必 须 把油 桶 内 的 油 脚 清 理 干 净。滑 动 轴 承 上 的 巴 氏 合 金
铅 各 车 间 必 须 先 融 解 好 再 上 交。
4.2.1.2 交 旧 部 门 上 交 前 必 须 出 具 “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 表 ”(SG03B-1501.7),并 由 部 门 领 导 审 核 确 认 签 字 后 方 可 上 交。
4.2.1.3 各 回 收 部 门 必 须 安 排 专 人 负 责 回 收 台 帐 记 录 ,记 录 应 有 可 跟 踪性。
4.2.1.4 废 旧 机 械 类、制 动 器、铁 质 阀 门 等 物 资 由 机 修 总 厂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可 修 复 类 物 资 机 修 总 厂 必 须 修复 与 定 点 摆 放。
4.2.1.5 废 旧 电 器 类 物 资 由 电 工 班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可 修 复 类 物 资 电 工 班 必 须 修 复 与 定 点 摆 放。
4.2.1.6 电 机 类 物 资 报 废 具 体 判 定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鉴 别,并 在 废 旧 物 资 上 交明 细 表 上 签 名。报 废 电 机 由 电 工 班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门 送 货 人。可 修 复 电 机 由 电 工 班 接 收 并 修 复 与 定 点 摆 放。
4.2.1.7 集 成 块、模 块 等 电 器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 废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8 各 种 废 旧 电 缆 线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进 行 鉴 别,并 在 “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细 表 ” 上 签 字 确 认。报 废 电 缆 线 由 物 资 总 库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9 各 种 报 废 工 具、刀 具 由 物 资 总 库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10 废 旧 计 量 测 试 仪 器、设 备、备 件 由 计 量 测 试 室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另 外连 测 热 区 补 偿 导 线、连 续 测 温 探 头 必 须 由 计 量 测 试 室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需 计 量 的 物 资 回 收 时 必 须 要 计 量,特 别 是 贵 重 物资 回 收 量 要 足,如 稀 有 金 属 热 电 偶 要 称 重 计 量 等,铂 铑 热 电 偶 中 的 稀 有 金 属 回收 后 存 放 在 财 务 处。
4.2.1.11 财 务 处 接 收 铂 铑 热 电 偶 中 的 稀 有 金 属,由 专 人 负 责 并 建 立 收 付 存 台
帐,每 月 最 后 一 天 将 库 存 情 况 报 物 资 总 库 废 旧 库。
4.2.1.12 计 算 机 及 相 关 种 配 件 用 品、数 码 相 机、监 控 设 备 由 计 算 机 应 用 中 心 负
责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13 对 讲 机、电 话 机 等 通 讯 设 备、配 件 由 总 务 处 派 人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14 各 种 废 铜 件、废 不 锈 钢 件、废 铝、废 碳 化 钨 辊 环、辊 屑、报 废 电 极、废 包 装 纸 板、废 报 纸 等 废 旧 有 价 物 资 由 物 资 总 库 废 旧 库 负 责 回 收,并 开 具 “ 废旧 物 资 回 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需 计 量 的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时 必 须 要 计 量,特别 是 贵 重 物 资 回 收 量 要 足,废 铜、废 结 晶 器 铜 管、碳 化 钨 辊 环 及 辊 屑 等 贵 重 物资 回 收 时,必 须 严 格 由 两 人(库 位 保 管 员 与 交 旧 经 办 人)计 量 签 字 确 认 ,废 结 晶器 铜 管 及 辊 环 既 要 计 件 又 要 计 量。然 后 开 具 回 收 物 资 的 “ 称 重 计 量 单 ”(SG03B-1514)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15 报 废 的 耐 磨 衬 板、炉 篦 条、导 轮、导 卫 等 铁 合 金 类 备 件 物 资 由 交 旧 部门 的 车 间 设 备 主 任 负 责 鉴 别,由 铸 件 车 间 负 责 计 量 回 收,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收 单 ” 与 回 收 物 资 的 “ 称 重 计 量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2.1.16 各 类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的 报 废 由 汽 修 班 进 行 鉴 别 与 回 收,并 开 具“ 废 旧 物资 回 收 单 ”。对 可 修 复 的 机 动 车 辆 配 件 进 行 修 配 与 管 理。
4.2.2 回 收 后 的 鉴 别 程 序
4.2.2.1 各 回 收 部 门 回 收 的 废 旧 物 资 严 格 按 鉴 定 结 果 验 收 入 库,分 别 按 品 名、规 格、新 旧、形 状、长 短 等 按 定 置 管 理 要 求 做 好 分 类 堆 放 和 标 识 工 作,并 作 好安 全 保 管。
4.2.2.2 各 回 收 部 门 在 回 收 到 一 定 量 的 报 废 物 资 或 废 旧 有 价 物 资 后,必 须 出 具“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 表 ” 并 由 回 收 部 门 领 导 审 核 确 认 签 字,然 后 及 时 报 请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对 废 旧 物 资 的 报 废 和 可 拆 解 再 利 用 程 度 进 行 鉴 别 确 认。其 中 汽 修 班对 回 收 的 汽 配 件 报 请 海 力 物 流 公 司 进 行 鉴 别 确 认,物 资 总 库 回 收 的 废 轮 胎 进 行翻 新 分 类 也 报 请 海 力 物 流 公 司 进 行 鉴 别 确 认。
4.2.2.3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或 海 力 物 流 公 司)在 接 到 回 收 部 门 的 上 报 清 单 后,必须 及 时 进 行 现 场 鉴 别 确 认 工 作。鉴 别 后 有 两 种 处 理 方 式,报 废 和 可 修 复 再 利 用。
4.2.3 回 收 后 的 报 废 程 序
4.2.3.1 经 确 认 报 废 的 机 械、电 器 等 物 资 由 回 收 部 门 报 请 废 钢 处 安 排 指 定 地 点堆 放 ,并 安 排 切 割 送 废 钢 堆。
4.2.2.2 经 确 认 报 废 的 炉 篦 条、导 轮、导 卫 等 铁 合 金 备 件 由 铸 件 车 间 收 集 回 用。
4.2.2.3 经 确 认 的 小 型 电 器(拆 解 利 用 后 废 塑 料 盒、铁 壳 开 关 除 外)、电 缆 线、废 铜、废 铝、废 不 锈 钢 等 有 价 废 旧 物 资 转 交 物 资 总 库 申 报 销 售,转 交 时 各 回 收部 门 必 须 携 带 经 鉴 定 部 门 鉴 别 确 认 的 “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 表 ” 一 起 送 交 物 资 总库 废 旧 物 资 库。
4.2.4 可 修 复 物 资 的 修 复 程 序
4.2.4.1 车 间(部 门)自 己 能 修 复 的 物 资 必 须 修 复 再 利 用,不 得 自 行 报 废 或 丢弃。由 车 间 填 写 物 资 内 修 清 单,经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批 准 后 交 物 资 总 库,物 资 总库 核 对 其 内 修 清 单 与 领 料 单 匹 配,作 为 车 间 的 交 旧 凭 证。车 间(部 门)自 己 修复 后,将 修 复 物 资 连 同 内 修 清 单 及 时 送 物 资 总 库 修 复 库。
4.2.4.2 经 确 认 属 修 复 再 利 用 的 电 器 物 资、设 备 由 电 工 班 负 责 修 理,修 复 后 先由 本 部 门 质 检 员 验 收,再 列 出 修 复 物 资 清 单 报 请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鉴 别 确 认,合格 品 送 物 资 总 库。
4.2.4.3 经 确 认 修 复 再 利 用 的 机 械 物 资、设 备 由 机 修 总 厂 负 责,机 修 总 厂 要 专人 负 责 修 理 工 作,成 立 拆、修 工 作 小 组,制 订 修 旧 标 准,落 实 修 理 任 务 和 考 核规 定。修 复 后 先 由 本 部 门 质 检 员 验 收,再 列 出 修 复 物 资 清 单 报 请 动 力 设 备 环 保处 鉴 别 确 认,合 格 品 送 物 资 总 库。
4.2.4.4 经 确 认 可 修 复 再 利 用,但 本 公 司 无 修 复 能 力 的,则 由 部 门 填 写 好 外 协单 经 外 协 修 复 后 连 同 外 协 单 与 修 复 物 资 共 同 交 还 物 资 总 库。
4.2.4.4 合 格 的 修 复 物 资 由 物 资 总 库 负 责 接 收 入 库,仓 储 保 管 到 位。
4.2.4.5 修 复 物 资 的 发 放
4.2.4.5.1 修 复 物 资 入 库 后 要 建 立 台 帐,发 放 有 记 录,形 成 正 常 的 入 库 领 用 程序。
4.2.4.5.2 修 复 物 资 的 发 放 同 样 要 实 行 领 新 交 旧。
4.2.4.5.3 修 复 物 资 要 优 先 予 以 发 放。
4.2.4.5.4 凡 修 复 物 资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出 现 故 障 等 情 况,使 用 部 门 应 及 时 反 馈 给物 资 总 库 或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4.2.5 废 电 极 加 工 领 用 程 序
4.2.5.1 各 炼 钢 车 间 每 半 月 一 次 上 报 本 车 间 可 加 工 再 利 用 的 电 极,造 好“ 旧 电 极加 工 回 收 明 细 表 ”,并 由 车 间 领 导 和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审 核 确 认 签 字
后 上 交 机 修 总厂。
4.2.5.2 机 修 总 厂 负 责 做 好 各 车 间 需 加 工 的 旧 电 极 的 接 收 台 帐 登
记,并 及 时 安 排组 织 修 理。
4.2.5.3 修 复 好 的 电 极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机 修 总 厂 和 使 用 部 门 一
起 组 织 质 量 验收,对 验 收 合 格 可 正 常 使 用 的 电 极,车 间 及 时 领 回 ; 对 已 修 复 但 经 检 验 不 能 正常 使 用 的 电 极 由 机 修 总 厂 组 织 相 关 人 员 排 查 原 因 及 时 进 行 重 新 修 复 直 至 合 格。
4.2.5.4各 炼 钢 车 间 接 到 机 修 总 厂 关 于 本 车 间 旧 电 极 已 修 复 且 检 验 合 格 能 正 常使 用 的 通 知 后,及 时 领 回 电 极,机 修 总 厂 做 好 修 复 合 格 电 极 发 放 台
帐。
4.2.6 有 价 废 旧 物 资 的 销 售 程 序
4.2.6.1 物 资 总 库 在 接 收 到 各 回 收 部 门 的 有 价 废 旧 物 资 后,物 资 总 库 各 类 回 收的 贵 重 物 资 必 须 建 立 台 帐,台 帐 由 专 人 负 责 记 录,计 量 入 库 的 贵 重 物 资
须凭 规 范 的 称 重 计 量 单 入 帐。贵 重 废 旧 物 资 入 库 时 ,原 则 上 只 能 由 一 位 送 货 人员 进 入 库 房 ,同 时 保 管 员 必 须 严 格 检 查 门 窗 关 锁 情 况,有 异 常 及 时
整 改 到 位。废旧 库 房 的 钥 匙 由 部 门 领 导 及 保 管 员 单 独 专 职 保 管。贵 重 物
资 保 管 员 必 须 分 品 种、分 已 鉴 定 待 售 与 未 鉴 定 进 行 分 开 堆 放,严 禁 与 后 接 收 到 的 同 种 废 旧 物 资 继 续 混堆,并 作 好 “ 已 鉴 定 招 标 出 售 ” 的 标 识 工 作。
4.2.6.2 物 资 总 库 根 据 废 旧 物 资 的 库 存 情 况,月 底 填 写 废 旧 物 资 收 付 存 报 表 ,上报 综 合 销 售 处 和 经 贸 办。
4.2.6.3 综 合 销 售 处 根 据 废 旧 物 资 的 库 存 量 和 市 场 行 情 进 行 适 时 销 售 ,销 售 前办 理 “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 ,报 分 管 经 贸 的 公 司 副 总。
4.2.6.4 分 管 经 贸 的 公 司 副 总 对 综 合 销 售 处 出 具 的 “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 进行 签 批。
4.2.6.5 综 合 销 售 处 接 收 到 已 批 准 的 “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 后,做 好 询 价、估 价 工 作。现 场 鉴 别、估 价 由 经 贸 办 召 集 生 产 安 全 处、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物 资总 库、招 标 处、综 合 销 售 处、海 力 公 司 等 相 关 鉴 定 部 门 到 现 场 确 认、估 价,形成 “ 废 旧 物 资 现 场 鉴 定 表(SG03B-1501.11)” 和 “ 废 旧 物 资 估 算 价 格 表(SG03B-1501.10)” 并 签 字 确 认。经 贸 办 做 好 督 查 工 作。
4.2.6.6 综 合 销 售 处 在 形 成 的 估 价 清 单 基 础 上 编 制 “ 招 标 计 划 呈 批 表(SG03B-0637.1)”,报 经 贸 办 领 导 审 批 后 由 招 标 处 进 行 招 标。
4.2.6.7 综 合 销 售 处 根 据“ 招 标 明 细 及 定 标 审 批 表 ”(SG03B-0637.2)签 订 废 旧物 资 销 售 合 同。
4.2.6.8 综 合 销 售 处 的 合 同 管 理 实 施 统 一 管 理 和 条 线 专 人 管 理 双 结 合 的 办 法,严 格 对 合 同 的 执 行 情 况 进 行 跟 踪、核 销、监 督,并 建 立 合 同 履 行 台
帐。
4.2.6.9 客 户 提 货 前 货 款 交 销 售 结 算 中 心 财 务,持 单 位 介 绍 信 及 相 关 证 件 到 销售 处 各 窗 口 办 理 提 货 手 续。签 单 人 员 根 据 合 同 量、已 提 货 进 度、已 交 购 货 款 等情 况 进 行 签 单,销 售 处 开 出 库 单 人 员 复 核 后 开 具“ 货 物 出 库 单 ”(SG03B-1907)。
4.2.6.10 客 户 凭“ 货 物 出 库 单 ”到 指 定 物 资 总 库 提 货,物 资 总 库 按 照“ 货 物 出库 单 ” 上 的 指 发 数 量 正 确 发 货,发 货 时 由 物 资 总 库 保 管 员 与 综 合 销 售 处 人 员 共同 到 现 场 全 程 跟 踪 监 控 发 货。如 要 过 磅 计 量,则 由 物 资 总 库 开 具 “ 物 资 计 量 通知 单 ”(SG03B-1516)到 海 力 2#地 磅 进 行 过 磅 计 量。如 是 按 件 发 货,由 物 资 总库 废 旧 库 出 具 一 式 四 联 的 “ 称 重 计 量 单 ”(SG03B-1514)。
4.2.6.11 货 物 装 结 束 后,物 资 总 库 根 据 物 资 计 量 单 上 的 数 量 在 “ 货 物 出 库 单 ”上 填 写 好 实 发 数 量 并 签 名,暂 留 “ 货 物 出 库 单 ” 第 一 联、两 份 计 量 单,其 中 一份 计 量 单 由 物 资 总 库 留 存 记 帐,其 余 由 综 合 销 售 处 收 回。客 户 带“ 货 物 出 库 单 ”第 二 联 和 一 联 计 量 单 到 销 售 处 结 算。
4.2.6.12 货 物 出 门 需 凭 发 票 出 门 联,出 门 联 需 加 盖 财 务 结 算 中 心 发 票 专 用 章。
如 发 票 无 出 门 联,则 凭 发 票 复 印 件 加 盖 财 务 结 算 中 心 发 票 专 用 章 后 出 门。
4.2.6.13 每 一 份 合 同 结 束 时,综 合 销 售 处 和 物 资 总 库 相 关 人 员 对 现 场 进 行 检验,检 验 合 格 后 方 可 退 还 保 证 金。
4.2.6.14 综 合 销 售 处 对 各 类 废 旧 物 资 的 招 标、合 同 资 料 妥 善 保 管,对 每 天 所 发的 物 资 认 真 做 好 台 帐。
4.2.6.15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贵 重 物 资 外 销 结 束,仓 库 保 管 员 凭 出 库 手 续 进 行 记帐,做 好 收 付 存 台 账 及 盘 库 工 作。
4.3 危 险 废 物 的 回 收 处 置 程 序
4.3.1 物 资 总 库、各 产 生 危 险 废 物 的 单 位 负 责 建 立 专 门 的 危 险 废 物 贮 存 设 施 进行 贮 存。贮 存 设 施 应 具 有 防 风、防 晒、防 雨 和 防 渗 漏 的 措 施,并 设 立 危 险 废 物标 志。
4.3.2 各 种 废 油 由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进 行 鉴 别,并 在 “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 表 ” 上签 字 确 认,物 资 总 库 根 据 鉴 定 报 废 意 见 接 收 各 种 废 油,然 后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收 单 ” 给 交 旧 部 门。
4.3.3 对 于 产 生 的 含 油 废 弃 物,能 通 过 焚 烧 进 行 处 理 的,实 行 分 块 收 集,分 块焚 烧 的 方 法 处 理,焚 烧 设 施 必 须 具 有 除 尘 设 备。润 忠 炼 钢 厂 负 责 处
理 润 忠 炼 钢厂、润 忠 高 线 厂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永 新 炼 钢 厂 负 责 处 理 永 新 炼 钢 厂、永 新 棒线 厂、理 化 检 测 中 心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沙 景 炼 钢 厂 负 责 处 理 沙 景 炼 钢 厂、沙景 棒 线 厂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华 盛 炼 铁 厂 负 责 处 理 华 盛 炼 铁 厂、机 修 总 厂、老电 厂、总 务 处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宏 发 炼 铁 厂 负 责 处 理 宏 发 炼 铁 厂、热 电 厂、煤 气 防 护 站、空 压 站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宏 发 炼 钢 厂 负 责 处 理 宏 发 炼 钢 厂、宏昌 钢 板 厂、沙 景 宽 厚 板 厂、焦 化 厂、水 厂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原 料 烧 结 厂 负 责处 理 本 厂 收 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 其 余 部 门 产 生 的 含 油 废 弃 物 统 一 交 由 沙 景 炼 钢 厂处 理。
4.3.4 对 于 产 生 不 能 通 过 焚 烧 处 理 的 含 油 废 弃 物(含 油 沙 子 等)的 单 位,由 各使 用 部 门 交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物 资 总 库,物 资 总 库 根 据 库 存 及 时 申 报,由 综
合 销售 处 联 系 有 资 质 的 单 位 处 理。
4.3.5 铅 蓄 电 池 的 报 废 由 各 车 间 车 辆 分 管 领 导 鉴 别,并 在 “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表 ” 上 鉴 字 确 认,由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物 资 总 库 回 收 并 开 具 “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给 交 旧 部 门 送 货 人。
4.3.6 石 棉 类 废 旧 物 资 由 各 使 用 部 门 收 集 包 扎 好,集 中 交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物 资总 库,物 资 总 库 根 据 库 存 及 时 申 报,由 综 合 销 售 处 联 系 有 资 质 的 单 位 处 理。
4.3.7 废 树 脂 由 各 使 用 部 门 收 集,集 中 交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物 资 总 库,物 资 总 库根 据 库 存 及 时 申 报,由 综 合 销 售 处 联 系 有 资 质 的 单 位 处 理。
4.3.8 医 疗 废 物 由 卫 生 所 负 责 收 集,交 由 锦 丰 医 院 处 理。
4.3.9 各 产 生 磨 削 废 液 的 单 位 负 责 建 立 专 门 的 磨 削 废 液 收 集 装 置,对 磨 削 废 液进 行 收 集,送 焦 化 污 水 厂 处 理。
4.3.10 各 车 间 使 用 后 的 废 危 化 品 及 包 装 物 要 及 时 收 集,分 类 堆 放,不 能 与 其 它垃 圾 混 淆 堆 放,及 时 上 交 物 资 总 库 的 废 旧 物 资 总 库,物 资 总 库 指 定 专 门 的 堆 放场 所,对 各 部 门 上 交 的 废 危 化 品 及 包 装 物 要 分 类 堆 放,根 据 收 集 数 量 及 时 申 报,由 综 合 销 售 处 联 系 有 资 质 的 单 位 处 理。
4.3.11 危 险 废 物(除 铅 蓄 电 池)的 产 生 单 位 填 写“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记 录(申 报)表 ”(SG03B–2110.27),处 置 单 位 填 写 “ 危 险 物 品 销 毁 登 记 表 ”(SG03B–2110.23),贮 存 单 位 填 写 “ 危 险 物 品 回 收 登 记 表 ”(SG03B–2110.22)。
4.4 检 查 与 考 核
4.4.1 物 资 总 库 废 旧 库 分 管 领 导 每 月 一 次 对 贵 重 物 资 库 的 管 理 情 况 进 行 检 查,由部 门 领 导 对 记 帐 员、贵 重 物 资 保 管 员 执 行 贵 重 物 资 管 理 规 定 的 情 况 进 行 检查,检 查 结 束 后,由 当 事 人 确 认 签 字,对 存 在 的 问 题 进 行 整 改 与 考 核,并 进 行 存 档保 管。
4.4.2 物 资 总 库 每 月 二 次 对 领 新 交 旧、废 旧 管 理 工 作 进 行 检 查。重 点 查 领 新 交旧 手 续 执 行 情 况、交 旧 物 资 的 分 类 摆 放、交 旧 物 资 的 帐 物 相 符、废 旧 物 资 的 出售 情 况、分 库 的 自 查 情 况 等。
4.4.3 经 贸 办 负 责 每 月 一 次 对 物 资 总 库 的 领 新 交 旧 工 作 进 行 检 查。重 点 查 物 资
总 库 领 新 交 旧 制 度 执 行 情 况、贵 重 物 资 管 理 情 况。
4.4.4 动 力 设 备 环 保 处 每 月 一 次 对 全 厂 领 新 交 旧 制 度 执 行 情 况 进 行 检 查。重 点
检 查 废 旧 物 资 的 拆 解 利 用、诊 断 执 行 把 关、修 复 物 资 领 用 情 况、车 间 自 修 物 资使 用 情 况、有 否 可 用 物 资 混 到 出 售 物 资 中 等 情 况,对 各 炼 钢 车 间 的
旧 电 极 报 废、上 交 情 况 以 及 机 修 总 厂 加 工 情 况 进 行 检 查。
4.4.5 公 司 办、安 全 生 产 处 负 责 每 月 一 次 对 全 厂 的 所 有 领 新 交 旧 制 度 执 行 环 节包 括 机 修 总 厂、电 工 班、各 车 间 等 进 行 联 合 检 查。
4.4.6 交 旧 单 位 经 办 人 违 背 交 旧 作 业 程 序,在 数 量、品 种 上 弄 虚 作 假 的 情 节 轻微 的 考 核 5-10 分,情 节 较 重 的 考 核 40 分,严 重 的 取 消 奖 金,特 别 严 重 的,给予 行 政 处 分。
4.4.7 交 旧 单 位 分 管 领 导 对 交 旧 工 作 把 关 不 严,考 核 该 集 体 总 分 1-2 分,分 管领 导 5-8 分,造 成 严 重 后 果 的 考 核 集 体 总 分 2-3 分,分 管 领 导 取 消 奖 金。
4.4.8 回 收 部 门 该 收 的 不 收,每 次 考 核 集 体 总 分 1-3 分,分 管 领 导 5-10 分,经办 责 任 人 10-15 分。
4.4.9 能 修 的 不 修,修 好 的 不 送 物 资 总 库,修 复 电 极 修 好 的 不 及 时 通 知 相 应 车间 领 用,每 次(台)考 核 机 修 总 厂、电 工 班 等 修 理 责 任 部 门 集 体 总 分 1-3 分,分管 领 导 3-5 分,经 办 责 任 人 5-10 分。
4.4.10 车 间 领 料 不 愿 意 领 修 复 物 资、物 资 总 库 不 优 先 发 放 修 复 物 资 的,车 间 不及 时 领 回 已 修 复 且 可 正 常 使 用 的 电 极 的,每 次 考 核 该 部 门 集 体 1-3 分,考 核 分管 领 导 3-5 分,经 办 责 任 人 5-10 分。
4.4.11 废 旧 物 资 在 出 售 前 未 经 相 关 部 门 鉴 定 估 价 的,考 核 综 合 销 售 处 集 体 总 分1-3 分,相 关 领 导 5-10 分。
4.4.12 废 旧 物 资 出 售 时 未 监 控 到 位,造 成 企 业 利 益 损 失 的,考 核 物 资 总 库、综合 销 售 处 集 体 总 分 3-5 分,相 关 领 导 10-20 分,相 关 责 任 人 30 分 直 至 取 消 奖 金。
4.4.13 各 检 查 责 任 部 门 的 检 查 每 少 一 次 考 核 检 查 责 任 部 门 集 体 总 分 1-2 分,相关 检 查 责 任 人 5-10 分。4.4.14 对 在 领 新 交 旧 工 作 中 还 有 其 它 未 严 格 执 行 领 新 交 旧 规 定 的 行 为 和 部 门,考 核 集 体 总 分 1-3 分,对 所 在 部 门 分 管 领 导 考 核 3-5 分,相 关 责 任 人 考 核 5 分以 上 直 至 取 消。相 关 文 件
SG02.7.4.9
物 料 计 划 审 批 与 领 用 管 理 理 制 度
质 量 记 录
SG03B-1501.1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SG03B-1501.9
废 旧 物 资 回 收 单 转 开 台 帐
SG03B-1501.6
SG03B-1501.12
SG03B-1501.13
SG03B-1501.7
SG03B-1514
SG03B-1501.8
SG03B-1501.11
SG03B-1501.10
SG03B-0637.1
SG03B-0637.2
SG03B-1907
SG03B-1516
SG03B-2110.27
SG03B-2110.23
SG03B-2110.22
物 资 领 新 申 请 单
先 领 用 后 交 旧 登 记 台 帐
先 领 用 后 交 旧 周 统 计 表
废 旧 物 资 上 交 明 细 表
称 重 计 量 单
废 旧 物 资 销 售 审 批 表
废 旧 物 资 现 场 鉴 定 表
废 旧 物 资 估 算 价 格 表
招 标 计 划 呈 批 表
招 标 明 细 及 定 标 审 批 表
货 物 出 库 单
物 资 计 量 通 知 单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记 录(申 报)表
危 险 物 品 销 毁 登 记 表
危 险 物 品 回 收 登 记 表
旧物资管理制度 篇2
所谓“旧文化”, 是指与旧制度相匹配的文化。一种新制度诞生后, 不会马上面临全新的文化, 而必定面临旧有的文化。
新制度的诞生, 首先源于人们对旧制度和旧文化的反思。人群中的先知者, 或者创造, 或者借鉴, 力图改变一种活法, 创建了新制度。
在新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 必然随伴着与旧制度和由旧制度引致和养成的旧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在这一“角力”过程中, 新制度经常“打不过”旧文化, 而出现制度的倒退。
旧文化的一方中, 不仅有对新制度不理解和不服从的人, 就连新制度的创建者, 也经常会加入对方的阵容中———囿于旧有的习惯, 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原来处理问题的方式 (旧文化) 做事。
新制度所要改变的, 往往不必然是关乎权力的、权利的、利益的这些重要因素, 反而是仅仅改变人们在旧文化中的一些习惯。但现实告诉我们, 即便是改变这些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习惯, 却经常会引发人们对新制度的抨击。如果关乎利益、权力、权利, 则经常演化为革命之类的行动。
旧文化就像一张网, 而新制度往往像一条鱼。鱼被网捕获是一种常态, “鱼死网破”的时候也有, 但不多;更少的是网破了, 鱼还活着。但这并不意味着鱼儿就胜利了, 要知道, 破网也可以捕鱼的。
相比之下, 实施新制度比制定新制度更难。原因在于, 制定新制度只需要说服或战胜少数人, 而实施新制度却需要战胜所有的人。
受旧文化熏陶的所有的人, 集体结成了一张柔软而坚韧的网, 经常将新制度“捕获”, 并把它们关进柜子里、抽屉里, 那些被尘封已久的新制度, 往往就变成了“鱼干儿”一样的、让人们嘲讽的东西。
在所有的组织乃至社会变革中, 制度的变革相对容易, 但制度的变革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和组织整体的革新。整体的革新, 就是旧文化的革除、与新制度相匹配的新文化的诞生。
社会或组织的变革, 需要从创建新制度开始, 但一般需结束于对旧文化的革除。旧文化的革除, 除了需要新制度的持续强化、产生有震慑力的效果外, 拥护和奉行的人的多少, 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人多势众, 往往是所有文化模式的“通行证”, 不管这种文化是优秀的还是邪专栏ZHUANLAN恶的。
实施新制度, 除了倡导者坚守外, 关键的是要让众人看到希望, 看到对他们中的更多人有利的实质性效果。哪怕你真理在手, 也要先让人看到实惠。因为真理于你最可宝贵, 但在别人看来往往就是一句话而已。
没有希望和没有实惠的新制度, 就像一台自己装配的发动机, 没有传送带, 没有齿轮的咬合。自己转得欢, 别人看着晕, 空耗能量, 最终必然力竭而亡。
旧文化往往不总是以反对者的面目出现。当新制度遇到旧文化时, 需要厘清旧文化的本质, 并通过变革旧文化而一步步地积累优势。
任何新制度的创制, 都有一个价值观选择的前提, 也就是引致新制度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 一般是与旧文化对立或不相容的。在新制度的建设和旧文化的消亡过程中, 这种开始只有少数人信奉的新思想, 才会慢慢变成更多人习惯的新文化。
旧物资管理制度 篇3
以前,物资配送实行的是二级配送模式。物资供应部门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和重保供、轻成本的落后认识,与精细管理、挖潜增效的工作思路不相适应,制约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基层领料计划上报环节多,信息反馈滞后,物资流转时间长;车辆得不到充分利用,运费成本高;物资配送中心不能与用户之间直接接触,业务人员做不到及时掌握生产进度、把握物资需求信息;得不到有效监管,违规用料、越权采购行为屡禁不绝,影响了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物资统一配送管理的基础建设及流程再造
1.建立物资配送管理制度
为了推动物资配送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实际,从建立制度入手,出台了《物资配送实施细则》,建立了配送队岗位责任制、物资配送工作检查考核等制度规定,规范了物资配送业务流程,明确了配送工作标准,强化了对物资配送业务人员的行为监管力度。
2.建立物资配送管理网络
渤海钻井总公司下属的基层单位分布呈现生产一线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后勤辅助单位则相对比较集中一些。因此采取了以统一配送为主、用户自提为辅的物资配送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物资配送网络。
3.建立物资配送信息平台
为了提高物资配送效率,必须借助局域网络平台加快物资配送管理的信息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实现物资信息数据共享,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配送物资信息的实时查询,随时掌握物资配送进度;实现配送物资的历史数据查询,了解生产物资消耗情况,实现管理层对生产单位用料的控制力和实时监控。
4.统一规范主要业务流程
对物资配送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主要物资、通用物资、大宗物资实施集中储备,统一配送。
(1)提报物资需求计划。各基层队依据项目费用定额指标和材料需求情况,规范编制项目材料需求计划。
(2)接收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需求计划由基层队长、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签认后,提前三天将物资需求计划从网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配送队统计岗,统计岗接收并登记后,给各配送人员分派任务。
(3)制定物资配载计划。配送队配载岗根据各队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制定配送车辆计划,提前一天报调度室,调度室要保证将车辆组织落实到位。
(4)统一物资押运配送。配送人员携带相关单据和随货资料实施配送物资押运,物资送达生产现场后,基层队签字盖章。
三、物资统一配送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强物资配送信息的收集,保证配送工作准确及时
第一,基层队认真做好需求计划,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第二,配送统计人员利用网络24小时接收物资需求计划,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及时性;第三,计划人员根据物资消耗规律加强对常用物资的进货储备,保证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2.建立配送协调运行机制,提高配送工作效率
建立周汇报、月总结、季检查的配送工作运行机制,配送队、供应队、材料库之间加强组织协调,及时发现并解决配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季度对物资配送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结果在总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纳入到经营考核的内容中,以增强各单位抓好物资配送工作的积极性。
3.坚持产品质量回访,确保质量安全
建立即时现场回访、每月定期回访、每季度集中回访的回访机制。配送人员进入到生产一线,及时收集反馈产品质量信息,处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每月以《用户调查表》《产品质量反馈表》等形式对用户进行调查摸底,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深入各施工现场,了解产品使用情况,征询对配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产品质量信息逐一进行落实和整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4.拓展服务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优选运输路线,针对不同种类的物资和各异的需求特点采取集货配送、供应商直达配送、即时配送等作业方式。对常用物资采取集货配送方式,实施全过程组织;专用工具、设备及配件等专用和大宗物资采取直达配送方式,供应商到区域物资配送中心办理手续,配送人员与供应商共同将物资直达押运到生产现场进行现场交接;对品种单一、数量大、突发紧急、特种运输特点的物资,采取即时配送方式,根据用户需求委托供应厂商直接送达作业现场,做到随要随送,定期根据钻井设计进行现场监管。
5.落实服务承诺,树立良好形象
认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主人翁意识。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度,增强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对配送人员每半年进行轮岗交流,调换承包井队,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以保障生产为己任,面向生产,面向用户,坚持24小时送料到现场,风雨无阻,及时准确地将物资送到用户手中。
四、物资统一配送实施效果
1.物资供应管理职能更加完善
配送工作开展以来,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管理体制更加流畅。通过物资配送延伸服务到四级单位,及时掌握基层物资需求情况,提高了物资需求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展现出经济效益价值
掌握了及时、准确、完整的物资供应信息,更加有利于生产单位掌握真实的材料成本,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有效地控制生产单位的用料行为;车辆资源合理配置,配送车辆综合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幅度降低运费支出,推动了公司整体效益的提升。
3.废旧物资回收工作效果显著
配送中心把物资配送同废旧物资回收结合起来,配送人员在送料的同时,还负责井队废旧物资的回收任务。现场交旧领新,既解决了井队推诿回收难的问题,又减少了井队交旧运费支出,大大提高了废旧物资的回收率。
4.物资监管更加到位
加入配送管理,物资供应部门对物资供应各环节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在用料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使过去供应厂商与用料单位相互利用,擅自采购、变相采购、变通走帐等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5.信息技术搭建出现代物流管理平台
实施物资的统一配送,信息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平台,物资需求计划从基层提报到配送上井,均在信息平台上完成。真正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减少了管理层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优质服务呈现新气象
统一配送改变了物资供应人员“坐、等、靠”的传统观念,实现了供应部门与生产单位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找到了化解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减少了工作环节,缩短了供应时间,提高了供应时效,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得到了加强。
7.队伍建设现活力
三旧土地管理方案 篇4
(一)权属核查。根据“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实施计划,由县“三旧”改造机构会同相关部门对拟购买、收回土地的使用者、面积、用途、四至、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他项权利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二)费用测算。县“三旧”改造机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权属核查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土地房产评估机构对拟收购项目的现状进行市场价格评估。
(三)协商谈判。根据评估土地购买、收回补偿费用情况,由县土地储备部门会同县“三旧”改造机构、相关部门与被购买、收回土地使用者进行协商谈判。
(四)方案报批。在协商意见谈判达成一致后,县“三旧”改造机构根据权属核查、费用测算和协商谈判情况,拟定土地收购方案及项目改造方案,经本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后,提交建设用地审批委员会审议并报县政府审批。
(五)签订土地收购合同。收购方案经审批后,由县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与原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
(六)交付土地。原土地使用者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约定,将土地移交县级土地储备机构,即纳入县政府土地储备库。第六条收购“三旧”用地原则上采取货币补偿,如需要以等值置换土地的方式进行补偿的,由县规划建设部门拟定土地置换方案后,提交县建设用地审批委员会审议并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三章改变土地用途第七条“三旧”用地申请改变土地用途必须有合法的用地手续,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按]78号文规定先行完善用地手续。第八条由政府统一收购再出让的“三旧”改造项目,涉及土地用途调整的,经县规划、国土部门审核提交县建设用地审批委员会审议并报县政府批准后,再办理土地变更手续。第九条非政府收购的“三旧”改造用地,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按《县国有土地使用权若干规定(试行)》(龙府]58号)办理。第十条国有划拨建设用地改为经营性用地的,划拨补办出让手续按我县现行补缴土地出让金的规定执行。第四章土地收益管理第十一条“三旧”改造中国有企业搬迁、旧村庄改造用地,由县政府依法收回(征收)后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其土地纯收益可按15%的比例返还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再发展。土地纯收益是指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征地拆迁成本或收购补偿价格和支农支出后剩余部分的土地出让收入。土地纯收益由县国土、财政、“三旧”改造办公室等部门联合负责核定。第十二条政府出让土地成交后,土地使用者依法履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缴交土地价款后,由县国土部门通知企业或村集体,向县财政部门申请返还土地纯收益,县财政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核定的土地纯收益部分按有关规定返还给企业或者村集体。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三旧土地管理方案(共2篇)]篇一:东莞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
东莞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日期:2009-03-10 生效日期: 2009-03-10
会公示。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三旧”成片拆迁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具体拆迁改造项目
[三旧土地管理方案(共2篇)] 方案,报市城建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向社会公示。
单位和个人均可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具体拆迁改造项目方案编制建议。
具备资质条件的其他单位参与集体土地上的具体拆迁改造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参照本办法篇二:2014年12月东莞市“三旧”改造项目改造方案编报指引
附件6
东莞市“三旧”改造项目改造方案
编制指引
根据《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省府办?2009?122号)和《东莞市“三旧”改造实施细则(试行)》(东府?2009?144号)等有关规定,为规范改造方案的编制,现将编制“三旧”改造方案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一、改造模式在方案编制上的差异
政府主导改造、村集体自行改造或与企业合作改造、原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等改造模式在改造方案的编制有所差异,应参考不同的范本(详见本指引附件1、2、3)。
二、编制改造方案要点
(一)改造地块的基本情况
1.土地、房产权属调查必须详细、真实,在报批红线内一定要根据权属调查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清楚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
国有建设用地要分清楚属划拨还是出让方式取得,然后根据不同原供地方式按现行政策分别处理(如政府收回或办理转让手续)。
集体土地中一定要根据已登记发证情况和土地利用现
状图,分清集体建设用地、集体农用地、集体未利用地的面积,对于集体建设用地,必须将已登记发证和未登记发证的面积统计出来,对于集体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一律按现行“三地”政策处理。对于超面积“三地”报批,按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国土资试点发?2011?199号文)规定处理。
2.对于改造地块的集体土地,一定要核实是否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要核实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主体与申请改造的主体或被征收的主体是否一致。
(二)规划情况 1.主要核实报批红线内的地块是否[三旧土地管理方案(共2篇)]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是否已纳入“三旧”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
由于标图建库数据实施动态调整,每半年可报省进行增补或修改范围,对于补录入标图建库的地块或原没有编制“三旧”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的地块,必须将其补充纳入“三旧”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后,再编制改造方案并上报。
2.对于报批红线内的地块的控规未批准或未编制的,一律按《关于进一步规范“三旧”改造方案编制的通知》(东三旧办?2012?11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1.在土地、房产权属调查基础上,统计出现状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然后计算现状容积率。
—2 —
2.根据历年的航拍图、卫星航片图、有资质测绘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等材料,确定现状建筑物的建设时间和建成时间。
(四)协议补偿情况 1.属完善历史征收手续的,根据用地单位与村集体签订的征地补偿协议和支付凭证,填写有关内容:(1)签订协议时间;(2)支付征地款时间;(3)被征地村集体至今对征地无不同意见。
2.属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改变(征)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必须先经三分之二村民代表(股东代表)签名同意后,同时土地和房产的权利人对制定的补偿方案无不同意见,才可以编制该部分内容。
3.对于报批红线内无合法用地手续的土地,必须先按照用地发生时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处理(处罚),属项目落实或需报省完善征收手续的,须足额缴纳罚款。
(五)土地拟改造情况
1.涉及改造范围内的国有出让或划拨土地,必须先由改造主体与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签订收回国有土地协议书(意向书)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改造方案。
2.控规已批的,应根据已批控规,将报批红线内的城市规划用途(如商业、商住、道路、公共绿地等)、各个用途的容积率、建筑面积等一一列出来。
对于报批红线内的地块的控规未批准或未编制的,一律按《关于进一步规范“三旧”改造方案编制的通知》东三旧
—3—
办?2012?11号有关规定编写。
三、明晰概念 1.“需完善历史征收手续的土地”适用于改造主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征地协议和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现需报省审批完善历史征收手续,再由改造主体进行改造的模式,即政府主导或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
2.“申请将集体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建设用地” 适用
于改造范围(报批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全部有合法用地手续,现需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改变为国有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或与有关单位合作改造模式。合法用地手续文件指历年来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文件(包括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批复、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等)。3.“申请将集体建设用地征为国有建设用地” 适用于
改造范围(报批范围)内的集体土地部分无合法手续或全部无合法用地手续,现需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征为国有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或与有关单位合作改造模式。
4.“需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手续的土地” 适用于目前项
目未落实,需完善改造范围内无合法用地手续土地的确权登记、且保留为集体性质的模式。
附件:1.完善历史用地征收手续的改造方案范本;
2.村集体自行改造或与有关单位合作改造的改造方
案范本;
—4 —
3.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或收购相邻多宗国有土
地集中改造的改造方案范本;
4.“三旧”改造方案审批流程指引;
5.“三旧”改造方案集中审查的材料目录;6.已批“三旧”改造方案调整程序。
旧制度与大革命 篇5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2014年08月05日 15:03:32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雷荣
字号:【 大 中 小 】
【摘要】《旧制度与大革命》深入研究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为中国改革提供了颇有意义的借鉴。由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可知,我国应渐进式推进改革、处理好各阶层或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使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广泛的人民群众。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 中国改革 社会各阶级
《旧制度与大革命》概述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著名政治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先生的经典之作。他并没有对法国大革命进行细致具体的阐述,而是运用问题式、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法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及其之间的矛盾、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法国社会的民族性、其他欧洲国家的社会状况等角度出发着重深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虽然我国当前国情与当时法国所处的社会状况和国情不同,但法国大革命仍有值得正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借鉴的地方。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第一,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正如托克维尔所分析的,法国大革命不是在旧制度摧残最深的地方和阶段发生,而是在这种封建制度有所缓解、人民大众的负担有所减轻的状况下发生的,这个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的习惯思维是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可是这个思维在托克维尔先生笔下的法国大革命中却格格不入。他的分析足以证明坏的东西倘若只改善一小部分,那么剩下的那部分就变得无比可恨、无法容忍,正所谓“对于坏的政府来说,它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毫无疑问,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政府在进行改革时,执政者没有全局意识,忽视了使革命一触即发的一系列因素,他们在对改革的设想中一定包括革命的良好效果和整个国家繁荣昌盛,尤其是他们的执政力量不断增强的局面,但是他们没有预想到人民大众对改革的期待是怎样的一种局面,从而引发了大革命的爆发。从这一点出发,虽然托克维尔先生出身贵族,但他用理性的思维和立场分析了法国大革命,这本著作无疑是一个特权等级者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冷静思考。
第二,法国社会阶级的利益分化和斗争加速了大革命的爆发。法国社会阶级复杂,包括教士、贵族、第三等级等阶级,其中第三等级包括广大农民、资产阶级、个体小工商户等,各阶级分别代表和着力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进行利益斗争。教士作为当时法国社会的上层等级,享受着特权,不承担任何赋税,但精神上已经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引起了公愤;贵族是皇族的同盟者,也享受着极大的特权,同样不承担财政负担,不可避免遭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反抗;而农民虽然拥有一小部分的土地,但终究承受不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他们要求教士和贵族分担赋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最终无疾而终,毫无疑问,大革命爆发是必然的。
第三,法国大革命前期的法国政府幻想采用迅猛急剧的连根拔起式祛除他们认为旧的东西,却忽视了人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意愿,的确,废除了封建制度,除去了旧的习俗风尚,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又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仍然不得民心。他们忽视了全局性和整体性,不仅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也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和与国情的相适应性,法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像是脱节了一样,很不协调,在这种状况下,法国不发生大革命,谁能首先进行革命?革命的条件再没那么成熟了。此外,法国革命初期废除的一些法律和习惯,包括旧制度下的思想感情,在若干年下又重复出现。
《旧制度与大革命》下的中国改革
因此,中国应充分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采取渐进式,在充分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稳步前进。稳定是执政者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更无改革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改革者要稳,切忌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和浮躁焦虑,因此领导者要具备足够的勇敢和智慧。
中国的改革要处理好各阶层或团体的利益,而非利益分化。
中国应立足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局,合理处理中国各阶层或各团体的利益及其之间的关系,避免利益分化和利益斗争。因此,中国在进行改革时,应做好充分的民意调查,摸清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切实倾听各阶层的心声,争取事半功倍,达到成本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中国在改革过程中,也要统筹全局,从整体出发,而非改革一小块,否则剩下的那部分就会成为人民共同攻击的对象,坏的东西和好的东西相比而言,永远都是那么的刺眼、可恨,因此,我国应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在这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万古不变的哲理,中国要稳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使政治适合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要用政治去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的稳步前进。
中国的改革要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非剥夺人民利益。不可否认,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法国政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执政之基,何来执政?法国的农民属于第三等级,不享受实质性政治权利,却担负着无比沉重的财政负担,养着骄奢淫逸、享受特权的教士和贵族,这样的局面,社会怎能稳定?群众怎能安居乐业?大革命怎能不爆发?
在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宗旨,根本目的是坚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何况,农民占据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几乎可以认为农民是党的执政之基、执政根源,要想维护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执政力量,就必须稳住民心,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地实现,使改革的红利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改革,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改革的稳步前进和务实开展,从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改革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非局部化。法国大革命以其急剧性、激烈性,企图连根拔起那些不好的方面,也企图变革一些不好的领域,就妄想达到繁荣稳定的安乐局面。他们忽视了全局性和整体性,不仅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也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和与国情的相适应性,法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像是脱节了一样,很不协调,在这种状况下,法国不发生大革命,谁能首先进行革命?革命的条件再没那么成熟了。
第一,增强公民网络监督意识和素质,促进网络反腐机制的良性运作。网络监督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监督素质,是实现网络监督良好效果的关键。深化公民理性教育,激发公民适度的政治参与热情,网络监督的务实开展、民主政治的实现和维持,需要公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公民理性教育,如座谈会、讨论会、实践活动等等,从而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公民积极地参与到网络监督中去。同时还应该进行网络应用基本知识的普及,使公民可以进行简单而顺利的计算机操作,解决民众网上操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民众与政府间的互动奠定基础;提高公民素质,拓展网络监督途径,维护公民网络监督秩序。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多样化趋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利益对人们行为的驱动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就更需要提高公民素质,拓展网络监督途径,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共同构建并维护良好的公民网络监督机制。
第二,优化网络反腐机制结构,维护公民切身利益。要保持网路中相关信息资源的开放并及时更新,使得公民不受性别、年龄、种族等任何条件的限制,免费浏览信息,充分全面了解政府的政策动向,并及时向政府官员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从而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公民的网络监督积极性,实现公民与政府的持续良性互动;建立公共信息核查机制,确保网络信息资源的全面和真实,使公民利用真实的信息来参与政府工作,实现有效的监督,从而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实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公民作为监督者的利益,打造公民与政府良性持续互动平台。
第三,建立健全反腐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反腐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但还不够完善,很多地方仍然处于真空状态和管理缺位。因此,要想保证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完善和明确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反腐工作处于法规之下,使监督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被监督者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行使权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推动反腐工作和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进而促进我国的改革进程。
结语
旧制度与大革命书评 篇6
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作家的传奇书籍。首先请允许我隆重的介绍这本书。之所以这样隆重的介绍这本书原因有三:一与个人,作为政治专业的学子,理应学习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而本书堪称政治学类书籍的经典著作。二与国家本书的破题口与我当代的社会改革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曾经将改革比做触动人的灵魂还要难,而本书正是要触动人的灵魂,在甩开膀子的同时更要瞪大要珠子,积极从外国革命斗争中学习经验。三与时代 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为代表的中共高层曾经大力推荐这本书,2012年11月30日中“我们现在
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日前,我党的十八大在京闭幕,贯彻落实学习十八大精神,紧紧跟进党中央的的政策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参与社会,增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感,紧紧遵从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对于前事不忘,方可成就中国梦这种后起大事。综上三点,便是小编极力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接下来言归正传,该谈谈这本书的内容。首先我们从这本书的名字谈起,什么是旧制度,什么是大革命。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大革命自然是所谓的法国大革命,自然,旧制度就出来了,封建专制制度。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作。作者摒弃了时人常用的“大革命史”的写法,而将本书定位为“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把法国大革命置于整个法国史之中来观察,以问题主导模式来剖析大革命。
作者尽力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严肃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以及对史料文献的调查,对旧制度之下的社会和大革命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将法国与美国、英国、德国进行比较,更深刻地提示了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提出了许多关于革命的新观点。与革命倡导的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不同,作者更强调自由的价值。
通过本书,你就可以了解一个真正的法国,一个在太阳王余辉照耀下垂死挣扎但无力摆脱逐步走向没落的法国。
在这里笔者推荐带着一个问题来读这本书:作者在文中曾经提到:民主和自由是不可以兼容的。民主政治带来的只是图有序表的自由。为什么民主和自由
是不可以兼容的。怎样可以兼容,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实现了民主和自由的兼容吗。这对于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又有怎样的意义。
一周后,我在这里等你的答案。
撰稿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二班
知行
2013--4---6篇二:《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皇权主导的改革和民间酝酿的革命的赛跑中,改革在中途跌到,革命率先达到终点。法国大革命的悲剧原因与其说是革命者的非理性,不若说是改革者没能尽早行动和改革的无 能。————题记
通读了《旧制度与大革命》,我感触很深刻。托克维尔并没有写出一部“大革命史”,而从研究者的角度分别剖析了大革命产生的背景:旧制度,大革命如何产生,又如何发展,最终又带来了什么影响。
托克维尔的研究让我明白:以良好目的出发的行动不一定带来良好地结果。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证。法国大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原有的封建制度,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革命走向了无序、失控和暴力,曾经追求的民主与自由最终带来了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陷入了仇恨与反仇恨、专制与革命的恶性循环。
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服务于现在与将来。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和托克维尔的研究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思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经历的近三十五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已走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国家命运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改革如果破灭,革命必然发生”,如何避免革命,坚持改革,需要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一、改革应坚持渐进性、有序性
“对于一个内部压力很大的政权,开始改革之时往往也是覆灭之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的失控。
和历朝历代被颠覆的政权一样,路易十六国王在下台以前,面对财政危机与经济危机,做出了很大的改革努力与妥协让步,然而这些改革或者不彻底、或者半途而废,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动荡,直到改革失控,革命的火焰无法阻挡。
例如,路易国王曾先后起用了重农学派经济学家杜尔哥、银行家内克、图卢兹大主教布里埃纳等人主导财政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包括特权阶级在内的一切等级均需纳税。这项改革影响的利益过大,程度过于激进,严重触犯了特权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在特权阶级的压力下,这些“救火队长”相继被免职,改革数次流产。这种政令颁布没多长时间又收回,再次颁布,再次收回的窘境,对于国王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人民的对于改革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改革逐渐失序,革命的火种在这时其实已经点燃。
而接下来召开的三级会议,三个等级利益冲突严重,第一、第二等级又可以联合起来,轻易否决第三等级的议案,第三等级沦为摆设,问题依旧无法解决。改革的希望终于破灭,欺骗性的“三院制”议会组织形式,终于成为引爆大革命的导火索。革命的大火迅速熊熊燃烧、势不可挡。
当革命的狂热胜过了理性,一切的秩序就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压倒一切的狂风骤雨和暴力血腥。
改革失序引发革命的惨痛教训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十分有借鉴意义。在经历了80年代末的激进改革导致的经济波动甚至社会动荡,90年代末的大批下岗分流的社会阵痛以后,改革者们及时吸取了经验教训。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际效果为依据,采取稳定优先、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已经成为朝野共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也成为改革过程的核心议题和中国改革的最成功经验之一。唯有继续坚持改革的渐进性、有序性,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与改革的成功。
二、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绑架国家命运
“旧制度”的法国是个“等级”社会:教士是第一等级,其次是贵族,最后是所谓的第三等级,它包括教士和贵族之外的所有居民。由于国王通过与贵族和教士达成协议,以贵族和教士免税为条件,换取国王对其他人征收人头税的权力,因此,几乎完全豁免了贵族和教士的税收,而第三等级几乎承担国家税收的全部重负。
在旧制度瓦解的前夕,法国国家的财政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贵族和教士的免税特权根本无力维持,几乎谁都清楚,只有重新改革财税制度,互相妥协让步,才能继续维系既有格局,否则无论是国王、贵族还是教士都不会有好结果。
然而,由于贵族往往习惯了懒散的生活,面对征税的要求,贵族的反应似可用“强硬”两字来形容。他们宁可和国家这条“大船”一同倾覆,也不愿意做出一定牺牲,以维持现有体制的生命的延续。正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为了自己阶层的利益,绑架了整个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大革命前夕的“囚徒困境”:大家都只看到了自己阶层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于是好,大家一起走向灭亡。
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当年路易国王遇到的困境如出一辙:随着我国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的积累,已经形成一批既得利益集团,包括权贵集团、国有垄断集团及相关人员等,这些曾经的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已经成为继续改革的最大反对者和主要阻力来源。这些阶层就好比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贵族和教士阶级一样,既有能力、又会想方设法的维护现有制度和自己的既得利益,阻挠改革向“深水区”的继续进行,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因此,改革者的当务之急是以史为鉴,能够有勇气、有能力说服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做出让步,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唤醒大多数人对改革的支持,防止“囚徒困境”的悲剧在中国发生。
三、唯有坚持改革,才能避免革命
路易十六上台的时间可以用“悲剧”来形容。他的前任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处在破产边缘的国家和所剩无几的改革时间。最终,虽然他尽力了,但皇权主导的改革和民间酝酿的革命的赛跑中,改革在中途跌到,革命率先达到终点。法国大革命的悲剧原因与其说是革命者的非理性,不若说是改革者没能尽早行动和改革的无能。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法国大革命革命的惨痛后果说明,如果可以选择,改革一定优于革命。因为改革是主动的、可选择的、可设计的、过程可调节的、后果可控的,而革命是被动的、不可选择的、无法预计的、后果完全不可控的。
我认为,唯有坚持改革,才能避免革命。现实的中国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推动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改革共识,探索宪政民主之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避免革命、坚持改革才是正道。继续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智慧与勇气,更需要利益集团看得更加长远,主动做出妥协于让步,以更加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
最后重述我的观点:改革如果破灭,革命必然发生。中国的国家命运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如何避免革命,坚持改革,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不可以让法国大革命的悲剧在中重演。篇三: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旧制度与大革命》原著出版于1856年,135年后才有汉译本,作者托克维尔,其成名作是1835年问世的《论美国的民主》,次年他就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仅36岁。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作者提出的五个现象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思考。
一、革命往往是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托克维尔在书中说到:“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当时被消除的所有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们的情绪便更激烈;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路易十六最轻微的专横举动似乎都比路易十四的整个专制制度更难以忍受。” 1 我们即将出台的有些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遇到以上矛盾,比如供电公司领导干部职级调整,照理说,这对供电公司全体领导干部都是一项利好政策,但却激起了供电公司领导干部的普遍非议,我认为这其中存在沟通上的问题,在任何一件事情改革之前,要让被改革的人明白为什么要改革,明白改革不能一步到位,改革会让大家变得越来越好„„,只有赢得了被改革的人的支持,改革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经济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在考察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时,托克维尔观察到:大革命前二十年,社会财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增加,“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国家因战争负债累累;但是个人继续发财致富,他们变得更勤奋,更富于事业心,更有创造性”;“公共繁荣在大革命后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大革命以前20年中那样发展迅速。”
在革命爆发前的20年里,政府一方面积极鼓励民众发家致富,另一方面则发起各种新兴事业,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消费者,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贸易关系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结果民众收获了更大的失望,因为政府残留了太多专制时代的毛病,民众“用自己的资本去买政府的公债,他们绝不能指望在固定时期获得利息多”;民众“为政府建造军舰,维修道路,为政府的士兵提供衣物,他们垫出的钱没有偿还的担保,也没有偿还期限,他们不得不算计与大臣签订的合同运气如何,就像搞冒险贷款一样”;„„ 2 所以,托克维尔总结道:“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催促自己的毁灭。”
我们生活中,现在看起来虽不会发生大革命这样的悲剧,但职场上偶尔也有类似的“悲剧”发生。我们每年推选一次后备干部,这为更多人进入组织的视野创造了条件,但往往在这过程中,也打击了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人也许努力工作就只是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但被推选为后备干部后,心态就发生了变化,目标就开始调高,开始自以为是,开始更严格的要求,更拼命的工作,一旦多年不被启用、或某一年落选,打击实在太大,还不如不被选入后备,也许工作的激情还可能保持得更长久。因此,我认为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要严肃,纳入组织视野的人选可以多一点,但进行公示确认的,一定要量出为入,宁缺勿滥,要拿出选拔干部的标准和态度来选拔后备干部,提高后备干部的使用率,对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和员工发展可能会更好。
三、专制社会里,民众无法参与公共事务,彼此孤立,最终只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
专制政体与社会道德水准之间的关系,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得非常精辟:
“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再没有种姓、阶级、行会、家庭的任何联系,他们一心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3 他们只考虑自己,蜷缩于狭隘的个人主义之中,公益品德完全被窒息。专制制度非但不与这种倾向作斗争,反而使之畅行无阻;因为专制制度夺走了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必要,一切共同行动的机会,专制制度用一堵墙把人们禁闭在私人生活中。人们原先就倾向于自顾自,专制制度现在使他们彼此孤立;人们原先就彼此凛若秋霜,专制制度现在将他们冻结成冰。”
“在这类社会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苦心焦虑,生怕地位下降,并拼命向上爬;金钱已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的主要标志,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流动性,它不断地易手,改变着个人的处境,使家庭地位升高或降低,因此几乎无人不拼命地攒钱或赚钱。不借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与此无缘的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会使整个民族萎靡堕落。然而,专制制度从本质上却支持和助长这种感情。这些使人消沉的感情对专制制度大有裨益;它使人们的思想从公共事务上转移开,使他们一想到革命,就浑身战栗,只有专制制度能给它们提供秘诀和庇护,使贪婪之心横行无忌,听任人们以不义之行攫取不义之财。”
在国有企业,管理的方法与书中说的有点类似,不断鼓励员工在事业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让员工全心全意将精力扑在事业上,追求进步,对维护企业上下贯通的管理 4 大有裨益,员工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管理上的对与错,大部分人也没有足够的胆量站出来去指责对与错,说什么就做什么,看起来执行力很强,但在政策的层层传递中,往往偏离了决策的初衷。
在托克维尔看来,医治这种因专制而导致的社会道德堕落的办法,只有给予公民真正的“自由”:
旧物资管理制度 篇7
一、原物资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 股份公司正在推广ERP物资管理系统, 股份公司建立了新的物资编码标准和数据库。这些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对油田二级单位层面上的集中采购物资和招标物资的管理上。目前, 油田很多二级单位内部上报物资需求计划, 主要是通过电子表格上报, 物资信息来源渠道很多, 不能做到一物一码, 一码一价, 不能给物资集中采购提供准确的物资信息, 降低了采购效率;各三级单位物资收发存台帐还是半手工建账, 存在着内容不完整、签字人缺项、收发时间不一致等现象, 给企业物资有效管理带来困难。
二、构建物资信息交流平台的具体实施原则及目标
2010年成立以主管领导为核心, 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研发攻关团队, 通过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 制定合理的研发流程, 充分发挥“业务主导”作用,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先试点、后推广, 边建设、边应用”的建设原则, 调研油田公司物资计划管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适应性, 找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企业三级单位物资计划、收发存的信息化管理创新上开展了以下几个目标的工作。 (1) 研制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程序, 采用油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编码, 遵循《油公司采购物资目录》的采购管理方式, 实现三级单位物资计划指标、物资计划上报、上报计划审核、物资计划指标运行控制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一是系统的快速反应, 以便于快速完成查询编码, 审核计划, 统计分析等工作。二是友好的人机界面, 提供清晰、友好的系统界面, 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人机交互功能, 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使用, 同时系统应能提供方便的联机在线帮助功能。三是充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建立一整套的系统安全保密措施, 规定一系列访问系统的、不同级别的权限, 严格杜绝非法访问。 (2) 研制物资收发存模块, 实现物资入库、出库、存货全过程业务处理的数据库管理, 使入库、出库、存货数量一致, 达到对物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缩短库存信息流转时间, 使单位的物资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为生产提供依据。 (3) 编制与油公司物资管理系统接口程序, 以物资出库单作为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入, 实现与油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无缝连接。
三、构建物资信息交流平台的具体实施目标实施过程
物资管理系统是面向油田二级单位的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三级单位领导和三级单位物资管理人员的一个综合性物资管理体系。用户只需登陆到物资管理系统界面, 便可以分权限的进行物资计划的上报、审批或发放。相应的提示使得用户操作无障碍。另外此系统还需要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扩展, 管理员可以随时根据新物资的物资编码, 对数据库中的物资进行扩展。
关键技术:物资信息交流平台基于B/S架构数据通讯模式研发, 采用AJAX技术、Coolite Toolkit控件构建;采用Layout进行页面布局;采用Tree Panel显示计划列表;采用Grid Panel显示数据记录, Grid Panel和数据源进行绑定;在Grid Panel中采用Checkbox Selection Model对数据记录进行全选或多选, 采用Grid Command对每条数据记录进行操作;此外, 系统中还采用下拉框Combo Box对用户进行提示选择, 并使用Portal显示登录系统后页面的各种通知和文档, 。
物资信息交流平台的设计单元包括: (1) 计划管理模块。实现了三级单位材料员根据单位需求编写月度计划和临时计划的功能, 在上报的同时中会对累计到当前月份的物资计划总额进行统计, 与当年财务部分配给各基层单位的经费进行比较。如果物资计划的总额已经超出经费的预算, 会提示材料员对此月份物资计划进行修改并重新上报。 (2) 计划审批模块。计划审批模块分为五个部分的审批:部室审批、物资管理部门管理员审批、物资管理部主们任审批、领导审批和物资发放计划审批。 (3) 查询模块。查询模块可以按照用户需求, 按物资类别、采购级别、需求单位、需求月份、等条件查询并汇总成数据表, 方便物管人员了解物资计划的上报和审批情况。还可以查看各单位物资的收发存情况, 实时掌握物资走向。了解各科室库存情况, 可以此作为审批物资采购计划的标准。 (4) 系统维护模块。实现了用户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编码管理、部门管理、物资大类管理、采购类别管理。 (5) 统计模块。统计模块分为月度计划统计和临时计划统计。月度计划统计的物资是以月份为基础, 采购类别为参考, 按照物资大类进行分类汇总, 汇总后的物资计划表打印后由相关领导签字留底。临时计划统计按照三级单位名称形成临时计划树, 方便查看各单位的临时计划。 (6) 收发存模块。实现了物资入库、出库、存货全过程业务处理的数据库管理, 使入库、出库、存货数量一致, 达到对物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缩短库存信息流转时间, 使单位的物资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实现了台账的电子化, 为科研生产提供依据。 (7) 通知文档。系统登录后的页面显示发布过的通知和下载常用文档。
旧物资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质量;安全性管理
1.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管理研究
1.1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物资质量管理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工程前期建设的重要准备工作。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物资消耗的费用将占到整个项目建设成本的60%以上。因此,做好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对提高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和促进相关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物资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进行质量控制,它是保证电力企业各项工程项目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物资质量管理是改善电力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主要是对流通中的各要素及其运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与管理,从而最终达到以最少的劳动力损耗和资金占用取得最大工程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的物资总是随着高新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不断应用、升级换代而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物资供应及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困难。然而物资质量管理的核心正是针对物资的供、管、用3个方面,因此,保障电力企业的物资供应、加速资金周转对提高物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2 供电企业物资质量的管理制约
一般供电企业的物资质量管理制约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环节的制约必须衔接到位,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简要论述:
(1)前期质量制约:一般而言,在管理操作实施之前的质量制约划分为前期质量制约阶段,主要的工作在于物资质量管理的准备,而且准备阶段并不限于项目的开始时期,而是贯穿于整个管理阶段,为工作的良好运转做出铺垫。前期的质量制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资准备,物资准备主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设备、配件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便对整个系统进行质量把关,严格建设标准和要求,尤其是需要使用的关键设备和材料,需要专门的检具加以检验制约,不能允许意外情况出现;其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是根据电力物资的应用需求,针对需求计划,制定相应的技术参考指标,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调查,考察其施工建设的要求、难度、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相关的数据指标、资料、图纸等形式的技术资料,并且经过管理论证之后,要有质量的把关、验收和监控措施,确保质量关。其三,物资招标采购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评出产品质量体系管理与产能较好的供应商。招标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搞虚假招标;投标人递交的资格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测和投标书的各项内容都要真实。
(2)中期质量制约: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就是事中质量控制。一般而言,事中的全面控制重點是供货的进度和质量。其中,合同对质量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它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各供应商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并对检查方法、检验手段以及检查结果处理等进行明确的界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合理组织相关物资的使用,并尽量减少物资的实际损耗。同时,还要加强物资的检查和验收,严把质量关。一般而言,从采购物资到验收、检验是控制采购质量的重要关口。因此,质检人员应当熟知具体的采购标准和质量评定规程,尤其是对于新式标准,更应当认真地宣传和贯彻。要严格按照采购标准的规定进行取样,从而确保所选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3)后期质量制约
后期质量制约的工作重点是对物资质量进行产品的验收和评定,要结合相关的专业设备对物资进行专业化的测试,符合指标的才能通过,否则就要协商改善或者退换产品。对新投入运转的设备或材料进行常态化质量抽检,加强到货产品质量制约管理,后期质量把关是物资进入使用的最后一个环节,因而一定要坚持验收原则,不能有妥协或随意的情况出现。此环节是电力系统物质质量安全的关节部分,至关重要。
2.供电企业安全性管理研究
从实践来看,电力企业安全性管理理由主要表现为供电过程的安全性管理。因此,正确认识和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1 影响电力企业供电安全性的因素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故障性停电与计划性停电两种。其中,计划性停电又包括各种检修、限电、预试以及工程施工中的因需停电等形式。限电主要是指当发生不能保证供电质量、不能确保供电网络平衡等情况时,临时采取措施减少客户用电负荷。这属于当前用电高峰时期难以避开的客观情况,因此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和电网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故障性停电的发生几率大大减小。由此可见,减少计划性停电时间,已成为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2.2 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性管理的几点倡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处理安全性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理由:
(1)重视电力设备的选型,并做好维护工作。首先应当充分重视电力设备的选型,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较为安全的电力设备,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安全性。同时,应当不断淘汰陈旧的电力设备,多引进高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有效降低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实践证明,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优质电力产品可以有效减小停电理由发生的几率,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安全性与安全性。此外,各种电力设备均可能因故障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因此,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转质量,做好相应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减小故障的发生几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供电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都必须细化,使之融入到员工日常的工作当中去,建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其二,安全管理意识的执行需要专业化的素养为支撑,因而提高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比拼,激发其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汇报工作中,更应该重视安全管理的意识建设,加强思想建设,从根源上杜绝误操作的可能性,减少停电的时间和次数。
(3)进行技术改善升级工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电带来的损失。同时,适度开展供电线路带电作业。从实践来看,目前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的配电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适度推进10 kV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可通过制订一系列的带电作业安全规程和带电作业工具管理规定等,减少甚至消除带电作业的特殊性与危险性。对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工作人员思想上的不安定因素,应当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切实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
3.结语
供电企业中的物资质量和安全性的管理是电网运转的必要支撑,也是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其水平的优劣关乎企业的运转和竞争能力,因而研究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质量制约和安全性的加强措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转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1]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