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2024-07-26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差异化教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差异化教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差异化教学》体现了格利·格雷戈等十数位差异化教学领域专家的智慧的书籍。

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探讨差异化教学,并结合案例研究,为我们的大脑构建一个清晰、系统的“差异化教学”知识网络。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格利·格雷戈明确指出了教学中差异化的普遍性。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开始根据学生生理的差异来区分学生。

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的班级,学科从最初的混沌状态中被分成不同的部分。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差异化教学思想开始萌芽。

教师可以认识到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并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来处理这些差异。然而,标准化的试应要求阻碍了差异化教学的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差异化教学才成为一种“帮助所有学生成功的思维方式和模式”。

格利·格雷戈认为,差异化教学是创造积极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的基础。这里的安全包括身体和智力上的安全。

如果一个学生的校园生活不断受到欺凌、嘲笑和排斥的威胁,他就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其次,当个体感受到压力时,大脑的认知功能主要受情绪控制,学生的理性思维很难发挥其作用,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抱怨的问题:为什么教室死气沉沉,为什么学生不主动,不配合,为什么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追求“中庸”之道,只有按照“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教学,使高水平的学生感到无聊,因为在课堂上缺乏挑战,而另一部分学生因为难度太高,不合适压力太重,所以放弃挑战。

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注意联系学生的学习和学习目标,并计划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因材施教的解决问题。

当然,将这种“差异化”设计推广到每个人身上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通常采用分组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在课程任务设置中调整任务难度,学生觉得具有挑战性,同时又不至于超过其能力范围。

其次,格雷戈里等专家认为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是差异化教学的必要前提。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优势知识,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一、了解学情, 尊重差异

每个人学习能力大小、节奏快慢均不一样。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 坚持“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有外显和内隐之分的。外显的差异表现有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方法、接受能力及书写习惯等, 而内隐方面的表现则有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学习目标的定位等。对此, 教师要充分洞察这种差异的存在, 并尽量缩小差异, 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 我认为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犹如知识的万花筒, 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每名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的角度去欣赏, 去深入其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努力做到既尊重差异, 拆掉传统教学思维的壁垒, 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

二、学优生自主进“识”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学优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的学习空间不应仅局限于课堂, 还应该适当延伸至课外。对此, 教师可为其提供一些参考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 化零为整法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 积累是金。只有广泛积累, 才能灵活掌握, 博学精用。可以说, 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语文成绩的提高。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时时都精彩。语文又是最“接地气”的学科, 也是最富情感的学科, 因此学习语文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 只要有一颗乐学语文的心就能做到。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优生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做好语文积累, 化零为整, 集腋成裘, 注意平时点滴的积累,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 最终做到厚积薄发。

(二) 抛砖引玉法

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很重要。平时语文课堂上, 我经常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即将近期学习的语文知识要点或者常识内容排序、连接, 采用连环设问法来形成知识链, 引导学优生学会及时总结知识, 归纳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上, 教师的做法会对学优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总之, 学习语文要注意做到一个“活”字, 即活学语文, 从而学活语文。而教师则要做到活教语文, 从而教活语文, 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

二、学困生不再拒“识”

对于学困生, 关键是解决他们思想认识的问题, 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标, 而对于中间生要及时给予鼓励, 表扬, 原则是“一个都不放弃”。

(一) 笨鸟先飞法

“笨鸟先飞早入林。”何况每个学困生并不是“笨鸟”, 他们都有发展的空间和进步的可能。基于此, 教师在每个学期初应提早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任务, 即这个学期他们能够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如古诗和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词语的积累等, 要求每周背会一首古诗, 并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周周背, 天天背, 反复背。教师应本着“每天背一点, 再背一点”的原则, 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体验成功后的自豪感以及被教师与同学认可的喜悦感。

(二) 他山攻玉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师应引导学困生善于学习他人优秀之处, 见贤思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拿过来做示范样板, 还可以摘抄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诗句、名言警句等, 以弥补自己不足, 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 要想写出漂亮作文、考场上的高分作文, 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唯一的做法是把真功夫用到平时, 即要多读、多看、多想、多写, 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平常的事物中, 关键是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我们的学生素日里缺少的就是这个, 积累与学习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三) 新瓶装“旧酒”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用新瓶装“旧酒”法就是将重要的知识点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 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点的“包装”。如讲说明文的知识时, 对这种文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把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设计成一束“花”的形状, 从“花盆”“花径”“花叶”到“花心”“花瓣”都进行精心设计, 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在实施差异性有效教学的过程中, 也为了真正做到尊重差异。教师要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点”, 即明示目标、精讲精练、兼顾差异和当堂检测等, 全程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

(一) 认真备课, 明示目标

教师要在每一节课认真备课, 努力做到三备, 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每一个环节用心设计。每一节课上课前明示学习目标, 即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的固定位置, 然后向学生进行具体的解读。目标分层次设计,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 从而能够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 精讲精练, 重视提问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重点要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上进行有序、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时, 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或是以点带面, 或是面面俱到。总之要做到讲在关键处, 讲在必要时。

(三) 兼顾差异, 重视合作

根据“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课堂上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是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 而教师只是一种“被需要”的角色。课堂既要“放得出去”, 又要“收得回来”。

(四) 当堂检测, 重视反馈

为了做到堂堂清, 每节课下课前教师以小卷的方式或者利用大屏幕进行当堂检测。同时对每一天的检测内容及时、认真地批阅。反馈的成绩也要设表跟踪, 以便及时了解学情, 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准备。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诗词教学;差异性;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利用恰当的分层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影响,以达到共同领略古诗词的精美的目的,同时也为以后诗词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主体分层,落实结构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谓分层次指的是对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基础和对古诗的接受能力,并结合古诗学习的步骤,分成若干个层次和步骤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层,按照古诗教学的步骤,第一步是诵读,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但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我们可以把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放在这个组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用感情去朗读,要能够初步解决字词的含义和正确读音。第二步是理解,古诗词中含有很多的文言字词,有时候是必须通过讲解才能够明白的,而且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一组的学生要求稍微高一点,除了上述要求,能熟读成诵并理解字词及诗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能够初步体会在诗歌中所包含的一些情感,能够通过句式以及朗读的情感体会到诗歌的美感。第三步才是品味涵咏,更进一步去体会古诗中意境美以及丰富的感情或道理。这一组的学生要能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包括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另外还能够根据自身的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说出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但这样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到最合适的层次。

二、问题分层,全面锤炼

分层次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学习上能够产生自信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但对于不同的诗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打好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第一组的学生,先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弄清字词的读音及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每句话的大意,最后能达到背诵的程度。第二组的同学在学习时,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思,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知晓这首诗,还要能了解他更多的诗及其风格。对于第三组的同学,要求能对诗歌进行分析,能够理解诗词的结构以及关键字词的分析,还包含整首诗的意境。比如这首诗,我们可以去分析诗歌一、二句描写的景色,体会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境,特别是句中的“入”和“流”两个动词运用上的微妙之处,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其他的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在大家的共同影响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锤炼,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

三、反馈分层,深化理解

分层次的学习,每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收获。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需要教学反馈。反馈时仍然需要按照不同的层次给予不一样的标准,只是界线不是很分明,可以相互交叉进行。在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除了答疑解惑,对明显偏颇的解读予以纠正以外,应该更进一步对学生的交流予以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交流讨论的步骤可以按照学习诗歌的常规模式展开,第一步是读,主要以第一组的学生为主,可以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更有感情。第二步是理解,先让第二组的同学说一说对李白的了解,除了生平以外,还要说一说李白的其他诗歌以及诗歌的特点,看是否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对诗句进行理解。第三步是对诗歌进行赏析,这个步骤主要检验第三组的同学,通过反馈学生的信息了解他们对诗歌是否有个性的解读,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上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只要能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运用电教,提高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色彩于一体,通过丰富的画面强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并且可以模拟出诗词内容中特定的意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文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与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并且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例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在课件制作时搜集或拍摄一些图片,如蓝天白云、万山红叶、山里秋色、宁静的山庄以及袅袅炊烟等图片,课堂上先创设一种情境,引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一次欢快的秋游,感受满山红叶的美景。兴致被激发以后,可以通过播放画面,边欣赏边聆听朗读录音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学生自然地会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和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联系在一起,也会进一步地欣赏满山红叶的美以及深秋季节随之而来的带来热烈气氛,自然地产生一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念头。由于多媒体带来的众多信息,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之中,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获得提升。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我们应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分层教学古诗词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模式。但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敢于尝试,设计出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差异势能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刘长海

2017年5月—7月学校安排领导及老师50多人到辽宁滨海实验中学学习“差异势能教育”。暑假开学以来学校就把差异势能作为课堂改革的重点,大力推进。学习过的老师回来后都做了差异势能的示范课,我对差异势能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来学校又请来滨海实验中学校长杨宝臣校长以及几位专家来我校指导,让我对差异势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也尝试着建设自己的学科小组,践行差异势能。

差异势能,首先是差异,要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创造差异,运用差异。我以前都是一刀切,对所有学生都是一个要求,结果好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导致班级里尖子生较少,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现在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把学生分层,按照不同的层次安排不同难度的题目,尤其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做些基础题,这样学困生也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差异势能,其次是势能,学生层次不一样,如同物理学中的重力势能一样,我们把学生之间由于层次不一样而具有的能量成为差异势能,上物理课时候让好学生给差学生讲,让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上课没有犯困走神时候了,我在这个时候可以维持课堂纪律和进行个别辅导。

差异势能教育中有一个理念是激励自信,让学生充满自信,有些学生缺乏自信,然后成绩就比较差,成绩差了之后就更没有自信,由此进入一个恶性死循环,不利于学生成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找学生谈话,让他(她)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认识到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笨,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其他原因。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智商有问题那肯定是学啥也学不好的,自信才是成功的基石。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教师首先就要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给差生安排些他一伸手就能够的到的题目,让他们在学习中慢慢的、一点点的找到自信,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有意识的告诉c层的同学那些题目你们可以不用做,把老师布置给你的任务完成好就好了,要跟自己比较是否进步,不用跟其他同学比。

在具体的分组上,我把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分为三个层次A、B、C三层,A层从B层选一位同学,这个B层同学在从C层同学中选一名同学,这样三位同学组成一个师徒小组,座位安排A层的十六位同学四人一组坐在教室中间为科研小组,共计四个科研小组,在A层的背后的是B层,B层的对面是C层,B层和C层共同组成学习小组。

在使用上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学生讨论时科研组和学习组的同学先以组位单位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维持纪律和进行辅导,尤其先对科研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让A层的学生先会起来,然后A层的同学转过身去帮助BC层自己的徒弟,有个别较难问题A层页可以先放下,教师最后统一讲解。教师在学生谈论过程中观察询问哪些问题感觉难,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教师最后进行相关的知识梳理和必要的点拨。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5

现时的作文教学不也是这样吗?它是工业的,而不是生态的——只要浇铸好几块模型,就可以无限制地去复制相类似的产品——几十年相同的题材(甚至连题目也不变),千篇 一律的文章结构,如出一辙的思想情感,依葫芦画瓢式的作文指导……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乏味的呢?难怪老师想到作文就厌,学生见了作文就烦!可悲的是,偏偏在应试的考场上,我们只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而且,从印版里敲出来的作文常常会顺顺当当地拿高分!于是就有了热闹非凡的造印版,卖印版市场,于是作文教学就异化成了敲印版!

其实,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印版式的作文在社会生活中是一无所用的。千姿百态的生活和个性迥异的学生是无法用几种印版去生搬硬套的。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似乎从来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多少年来就这么教下来了,而且还大有就这么教下去的趋势!我们老是在埋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作文教学低效乏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印版式作文惹的祸。我们今天作文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诸多荒.唐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无视生活的丰富性和人的差异性,无视学生的人生阅历、人格修养、认知水平、思想情感等在作文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们在不厌其烦地训练学生“敲印版”技巧的同时,常常蛮不讲理地剥夺了他们个性表达的权利。他们只能无奈地做着思想的傀儡和写作的奴仆!

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孩子自身的差异,理解孩子生活的差异,让孩子有差异地发展,这就是把人当成人来教的作文教学!也许,要认识这一点并不困难,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却还必须付出自己的勇气和心智。如若我们有更多的老师能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作文教学,去改革作文教学,那么,前景应该是非常美妙的!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6

——读《差异化教学》有感

李春琴

《差异化教学》是格利.格雷戈里等国际知名咨询师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体验编撰而成的一本书。本书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表格,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是一本集案例、理论于一体的教育前沿读本。

本书前言指出,自学校产生之日起差异化就一直存在,并在20世纪,随着世界各地移民和迁移现象的激增,课堂上的差异性日益增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们意识到,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差异化教学作为一种帮助所有学生获得成功的思维方式和模式强势登场。

格雷戈里认为,差异化教学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仅指身体上,也指智力上。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总感到被欺负,嘲笑,排挤,那么他就很难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其次,当他在课堂上感到压力时,大脑的认知功能主要被情绪控制,理性思维就难以发挥其作用,最终导致学习障碍。这种感觉就好比,我们去参加教师面试,假如抽到的试题恰好不是自己擅长的,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我就要抽出部分认知资源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致无法全心全意去迎接挑战,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了。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标高超过自身能力时,他们就会产生压力,担心说错话而引起同学的取笑,因而他们会选择放弃挑战。这便很好地解释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为什么课堂死气沉沉,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不活跃,为什么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不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师一般以“中等”学生为标准设计教学,但这会使高水平学生因缺乏挑战而感到厌烦,而另一部分学生又会因难度过大而放弃挑战。所以,造成课堂效率偏低。但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恰到好处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当然,要把这种“差异化”设计普及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不现实。所以目前教师通常采用的是分组学习的方法。挑战性大,思维量大的问题由水平较高的学生解决。基础性学习任务由学习态度好但缺乏挑战精神的中等水平学生承担。中差生则完成辅助性学习任务。

其次,格雷戈里等专家认为,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也是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前提。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优势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提到,学生是通过不同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学习的。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学习,有的擅长听觉学习,有的学习擅长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知识。这就好比我们大多数偏好使用右手,时间长了右手就成了优势手。同样道理,很多人都有自己占优势的感觉通道。有的人视觉敏感,通过眼睛看到的信息记忆尤其深刻。如看图,看文字。有的人听觉敏感,通过听、说、读的渠道获取的信息印象深刻。而那些动觉偏好的学生,则在课堂表现出极“不安分”,上课时扭动身体,或做些小动作等;差异化教学研究的专家们认为,教师需观察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优势及偏好,在课堂中,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学习方式,这样使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学习渠道,从而更快更容易获取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多感官学习呢。斯普伦格指出,可运用黑板、投影、讲义、学生讨论、动手实验、演讲、表演等方式。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到课堂太沉闷或太活跃都会使自己失去课堂掌控权。但斯普伦格还是鼓励教师们尝试2人一组或其他团体活动,细微的活动设置使那些动觉学习模式偏好者保持课堂注意力,帮助他们加快学习进度。

而关于如何识别学生的优势感觉通道,或者学习模式。斯普伦格简略提出两点。一种是由学生通过自查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或学习模式。另一种是由教师主动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或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听不懂或出现理解障碍时,教师借助“翻译”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好比,我们教师擅长用普通话教学,而学生却只能听懂方言。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需要一个“翻译”,如果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或学习模式,并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感觉通道,克服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书中还介绍了3种不同感觉偏好、学习模式的学习者的特点。如听觉型学习者,他们表现出好交谈,讨论中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擅长讲故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讨论、演讲等活动辅助教学,活跃教学气氛。视觉型学习者,则喜欢画画、看书,与人交流会注意说话者的脸,但这类学生理解困难对于这类学生,教学中如能将难懂的理论或公式的逻辑关系用图表、视频、ppt的方式展示,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第三种动觉型学习者,比较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但他们会破坏传课对于这类学生可多提供些活动机会,如:上讲台板书,收发作业等。帮助他们融入有序的课堂教学。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一、设立教学目标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清楚地明白,课堂教学目标是为了把课程中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布鲁姆曾经提出过, 教育目标的思维水平共有六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综合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部分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能力往往比其他学生要出色许多,且学习过程不用花较大精力和时间就能轻松掌握一门课程。但是,在一个班级中有成绩好的学生必然就有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一波三折,学习进度也较慢,这和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有关联。但是,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学习引导,对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层次水平来进行不同阶段的教学,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设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要在最接近课程的发展范围之内,目标过高会让成绩差的学生难以达成而变得消极,目标过低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重复学习已学会的内容而失去兴趣,对此,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能理解化学的深层知识,教师在设立目标时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高低和差异范围,通过全方位考虑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有个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成绩在中游的学生能够达到预期设立的目标,但是成绩在中上游和中下游的学生中教师常常出现无法两头兼顾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是以“重视中游,兼顾上下游”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教学,但是通过众多学校的教学反应来看,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会让成绩下游的学生感到困难,还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重复学习已学过的内容而感到枯燥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的现象,也让处在中游的学生无法感到满意。处在中游的学生不一定就会永远处于中游,在每一次成绩评估后常常会出现上一次处于中游的学生这次处于下游的现象。其实,每个人的学习状况都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班级上尽管学习着同一个内容的知识,但其智力和学习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前应充分地了解班级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范围来制定离他们最近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充分地通过努力来达到与自己实际水平相同的目标,通过差异化设立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

二、改变单一化的化学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个体存在差异的学生,对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教学方式上应提倡多元化,以此来适应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层次不同,每个学生对教师的教学适应能力也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擅长倾听和记忆,对化学物品知识记忆能力非常强,甚至是看几遍就能背出来;有的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才能分辨化学物品中的物质。对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教法中彰显自己的擅长领域,以此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化学成绩。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一、指导学生分层探索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之间就一定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无视这些生命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等于无视这些生命的存在。在传统教学中,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教师盲目地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让教学过程尽显机械性,课堂缺乏灵动性。譬如在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在讲解一道题时,某教师能够合理深掘,引导学生多向探索,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索方式。

例如,题目:8∶24=( )∶12(填空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如下分层探索活动单。

A.你能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应该填几吗?

B.除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还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目吗?

学生小组内探索之后,所有的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都学会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的数,同时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在活动B中利用比例的意义发现等号前面的比值等于1/3,所以等号后面的比值也应该等于1/3,从而得出括号里应该填4的结论;还有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24缩小一半得到12,所以8缩小一半后应该等于4。

以上分层探索活动的安排,合理地挖掘教材有用资源,让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进行适合自己的探索过程,同时有效地沟通教材知识间的关系,为学生揭示了知识链,让学生对新知理解更深入。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把学生当做一个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喜欢进行反复的模仿训练并让学生机械地接受,这些举措严重压抑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反复的训练还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实践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鼓励每一个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寻找规律、概括结论等,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压抑局面,此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数学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笔者分了三个层次来安排教学,第一层次是用课件呈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形密铺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密铺”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尝试“密铺”的冲动;第二层次安排的是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这一环节中笔者出示了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告诉学生现在有这些形状的地砖,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装扮你的卧室,你想选择哪个形状。等学生自由选择后让学生猜想哪种形状的地砖可以密铺。在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笔者发给学生一些纸片,让学生分小组用纸片代替地砖进行密铺,验证猜想。在拼一拼的过程中,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学生在动脑、实践、再动脑、再实践的过程中,既体会了图形密铺的特点,又进一步理解了密铺的意义,学生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究水平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第三层次是让学生尝试选用七巧板中的两种不同图形进行密铺,并试着设计更美观的密铺作品,这一层次使得每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个体技能

传统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但笔者觉得过分地追求双基的落实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帮助。如今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个体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至高目标,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探究、交流合作等一系列与学生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的品质,让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笔者没有告知学生,而是出示一个屋顶的房架图,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屋顶的房架是三角形的,我们能把它设计成其他的多边形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笔者卖起了关子,故作神秘地问:“想不想自己去发现这个秘密?为什么会设计成三角形呢?”于是笔者引导学生用课前就准备好的木条、螺丝等材料开始搭建三角形,在搭建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轻松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性。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了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生的分工协作、实践研究、探究发现等的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学生体的终身发展夯实了基础。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教师的一大责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好个体差异,最终可以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差异教学策略 篇9

本书介绍了与教师教学紧密联系的15个教学策略。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践行教学策略的能力。

第一章 差异教学的概述

1、差异教学的含义:是指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也就是说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将共性与个性辨证地统一起来,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匹配。差异教学在当前提倡教育公平,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更显重要。差异教学也是实现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P1-2 2差异教学的主要观点p3-4

3、差异教学与分层教学的区别:p4

4、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区别:(个别化教学要强调为每个学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p4-5

5、全纳教育是以教育公平和平等作为伦理哲学的基础。它的价值取向从社会侧面来说,是推进教育的民主化,强调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不被排斥。P6

6、差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差异教学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体现)p6-7

7、差异教学策略实施要领p10 第二章 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的策略

1、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生的差异的测查主要是心理和教育两方面的测查。P27

2、测查的目的p28

3、差异教学测查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p29

4、差异测查的方法:可以分阶段测查,如入学测查、测查、学期测查、单元测查、课前测查、课中测查等,既系统连贯又各有侧重p30

5、测查的内容:1)个体间差异的测查;2)个体内差异的测查;3)测查学生的优势潜能;4)测查不同的学习类型p30-34

6、差异测查的途径:几种常用的心理、教育测查方法与收集信息的途径:1)、观察与记录;2)测验;3)调查;4)测查结果分析p39-46 第三章 选择性课程与灵活安置的策略

1、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P52

2、怎样做到课程的灵活多样:1)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结合;2)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结合;3)根据需要开设模块课程;4)提供课程资源中心;5)课程结果整体优化;6)编写不同难度水平的教科书。P52-55

3、怎样选择课程:1)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2)课程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均衡协调发展;3)从学生的潜能出发选学相关课程;4)培养学生兴趣,让他们主动选学有关课程;5)人人要学习创新、创造课程p60-63

4、以小班为基础,多种组织形式的学习策略:以小班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大班、小班、小组、个别教学有机结合:1)小班化教学;2)小班、大班、个别和小组教学的有机结合;p64-66 第四章 并列式教学与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策略

1、什么式并列式教学计划:p71

2、并列式教学计划的制订:分三步:p71-72

3、个别教学计划的类型:1)个别治疗计划;

2、自我指导计划;3)个人计划;4)独立学习计划;p77-78

4、教学计划评估内容、学生未能现实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可能的原因p83 第五章 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1、认知准备的不同水平及学习的影响:

1、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

2、不同的知识能力准备水平影响学习的迁移。课前帮助每个学生达到认知前提准备的要求,是保证大面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之一。P87-86

2、为保证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水平,可采取的方法措施:1)测查并掌握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技能;2)学生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料;3)对新课进行预习;4)课初的反馈和补救。P86-87

3、学习情感动机的差异及对学习的影响:1)学生学习情感情绪的差异;2)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P93-94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艺术:教师走进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时,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2)挖掘教学内容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学习内容对学生有挑战性;4)提供教师自身魅力和教育水平。决定教师在学生中形象的是教师的师德,特别是教师能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以及教师的学识水平等。P95-96 第六章 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

1、影响学生为自己设立目标的因素。1)家长的要求;2)学习成绩的影响;3)与人对比的感应。学习目标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认知水平上,还表现在情感意志水平和操作水平等方面。P103-104

2、挑战性学习目标的意义。P104

3、教学目标有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如目标、学期目标,短期目标如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等。P105

4、挑战性目标的三个特征:P105

5、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容:p106第3-4段

6、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整与生成p110-112 第七章 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组织的策略

1、什么是开放课选择的学习内容:p117

2、照顾学生学习差异的基本途径:一是同教材,同要求,异进度;二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三是异教材,异进度,异要求。p117

3、调整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P117-118

4、科学调整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注意几方面:1)保证关键知识点的突破;2)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知识的体系;3)调整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P124-126

1、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安排围绕几方面进行:既内容的数量和范围,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内容的顺序和进度以及内容调整安排的步骤。P127-130

2、教学进度的确定,要明确三个问题:谁决定进度,为谁决定进度,决定进度的依据是什么。P129

3、教学内容调整组织的步骤:p130 第八章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而灵活:1)每种教学方法手段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2)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适应程度不一样。为适应不同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上的不同需要,教学方法必须是多样而又灵活的,反过来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P135-136

2、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就是强调教学方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1)课前的精心设计;2)课上的随机应变;3)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P139-141

3、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在课上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二是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三是让学生学会调控兹的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P140-141

4、促进学生个体学习方法的优化:1)帮助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向优势转化;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水平。P146-148 第九章 隐形动态分层与互补合作结合的策略

1、分层学习的做法(三种方式):一是校际分层;二是校内分层;三是班内分层。P156-157 2合作学习的优点:p161

3、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建立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房租原则是小组间水平接近、组内成员虽各有差异,却有互补作用。组长的挑选,要考虑到其学业成绩、同学关系、能否以身作则和组织才能等方面。组长课采用轮换制。基本做法:1)小组讨论式;2)切块拚接式;3)任务分工式;

4、作业互助式;

5、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式。p161-164

4、合作学习的不足:p164 第十章 面上兼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1、“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的差异和满足他们不同的教育需要:1)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2)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3)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方法与手段。P177-178

2、教师应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所有学生:1)每个教学环节力争关注全体学生;2)确保关键环节每个学生的掌握学习水平。P180-181

3、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处理好“面”与“个别”的关系。1)精心设计教学,兼顾不同需要(课前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环节;要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考虑个别学生的需要,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还要进行必要的个别教学);2)提高个别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P183-184 第十一章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

1、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的意义:1)教学是师生互动,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会因教学过程而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学做相应的评价调节,学生也要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的学习评价信息,并将自己的需要反馈给教师。2)及时反馈才能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反馈和评价才能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特殊需要。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信息后,及时评价学习效果,虽学生的学习作必要的补救和指导矫正。3)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调节。P189-190

2、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1)及时性;2)大面性;3)真实性。P193-194

3、教学反馈的机制:1)多向反馈机制;2)不断深入反馈机制。P194

4、教学效果评价与调节改进:1)客观评价,不断激励;2)调节教学,针对指导;3)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能力。P198-199 第十二章 创设民主和谐学习环境的策略

1、尊重差异,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1)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师生、生生关系,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2)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若能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则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3)建立和谐的班集体。P207-209

2、物理、物质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1)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2)创设优越的物质环境和先进的信息环境;3)座位的编排要兼顾学生的差异;4)学校要尽量满足特殊学生的需要。P212-215

3、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1)教师发挥表率作用并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2)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3)存进积极的自我概念;p218-221 第十三章 弹性作业的策略

1、学生作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学生作业的意义和客观存在的差异;2)作业体现共同的基本要求;3)作业的适度弹性;4加强课堂作业。P224-226

2、鼓励学生用自主创新方式作业:1)自主作业;2)作业的创新。P231-232

3、作业的多样化从哪些方面表现:p237 第十四章 扬优补缺的辅导与训练的策略

1、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1)每个学生都有优势,也存在不足;2)给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平台;

3、全面分析,突出主要矛盾。P245-248

2、四种学习辅导:1)课前铺垫辅导;2)课中及时辅导;3)课后强化辅导;4)小单元针对辅导。P252-253

3、学习辅导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针对性;2)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3)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要多运用直观手段,多采用趣味的方法,在游戏中或者实践中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使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4)辅导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p253-254

4、教育训练的原则:1)早期干预原则;2)个别化原则;3)科学性原则;4)循序渐进于原则;5)全面和转向训练相结合的原则;p263-265

5、心智技能的训练;动作技能的训练;不良行为的矫正。P265-270

6、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1)依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方法;2)依据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系统脱敏法;3)依据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认知行为疗法;4)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的模仿法等。P270

7、行为矫正的基本步骤:1)确定要改变的行为目标;2)确定行为的路线;3)实验处理;4)行为评估。P270 第十五章 差异教学管理策略

1、实施差异教学的要求:1)教师应树立差异教学的观念;2)教师应成为差异教学的组织者、操作者和管理监控者。P290-292

2、对涓埃哦杀实施差异教学的评价。差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工作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这种评价不只是管理者评价教师,更需要教师自我反思和评价、教师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评价,以及社会的评价。可以从一下几点对差异教学进行评价:1)了解学生的程度;2)制订并列式教学计划和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3)灵活运用差异教学策略的水平;4)全体学生的质量提升。P292

3、差异考试的特点:1)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提供更多教育信息;3)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4)在保证共同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P295

数学课堂的差异教学 篇10

摘 要: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减少,学生素质更是参差不齐,这势必对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数学教学中试行用差异教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教学。关键词:差异教学 数学课堂 分层差异教学

随着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减少,加上上级要求,必须均衡分班,导致农村学校同一班级里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成绩差异较大,显著的差异会给数学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而一个班级的教学在内容、进度上必须一致,如果不实施差异教学,势必会使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充分发展才能,差的学生迫于进度而疲于奔命,最终导致较高层次的学生“吃不饱”,较低层次的学生“吃不了”。这样就造成了较高层次的学生感到教师授课内容太浅且速度太慢,在课堂上显得索然无味、无所事事。而较低层次的学生则感到教师的授课内容偏难且速度偏快,学习提不上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的念头。结合个人教学体会,本人认为“差异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差异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任何方案的实施,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差异教学中的分层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的差异,而不是人格的差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实施差异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二、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按课程标准中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4:3: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

A 层是数学能力强,反应快,能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学生;B层是数学水平中等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完成数学任务的学生;C层是数学较困难,反应较慢,勉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数学任务的学生。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在听课时不等待,C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其次,将学生合理分组。这是有效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保障。教师把ABC各层次的学生分成4--5个组,确保每组都有ABC层学生。让A层的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在平时数学课中能相互帮助,A层的学生能帮助BC层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协助下解决。这样在课堂内外都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数学的潜力,最终提高数学能力。

浅谈数学课堂的差异教学

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亮点频出,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应从研究数学课堂的差异开始。也就是要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全方位地构建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数学教学课堂。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这个差异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反映在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认知风格等方面。我们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差异的研究。既要研究各类学生的特点和群体差异,也要研究各个学生特点和个体差异;既要考察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看到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的发展和变化。

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思想,强调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包括学习过程机会均等,成功机会均等,即每个人的不同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得到充分的帮助和支持。

教育公平面对有不同需要的,有差异的所有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接受有效的学习。这就必然要求,在教学中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个人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但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差异教育。真正的教育平等不是对人人同样要求,人人享有同样的学习条件和待遇,而应是尊重差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就是应对学生不同情况的差异教学。没有差异的教学是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是很难保证每个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

综上所述,差异教学和教育公平其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教育工作教学理念,差异教学是通过其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理念与价值的追求具体化了。教育公平强调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有效的教学,而均等的有效的教学正是差异教学所能体现的。所以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在集体活动中让每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差异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差异教学课堂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知前提准备和学习动机激发。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大量带有认知特点的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布卢姆把某项学习任务所需的必要学习称作“认知前提能力”。用现代认知心里学术语来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知识的状况,特别是基本理念和概念的掌握情况,直接学习向知识技能的迁移。如果我们在教学知识前,帮助一些学困生储备必要的认识前提,就有利于缩小同学间学习新知识的差距,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质量。

二、分层与分类学习活动设计。

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应落实在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应在教学的各方面,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是心灵情感的交流,都应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各个教学环节应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教学方法手段应灵活多样。教师应从知情意行统一的角度去组织一堂课,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注重教学的情感过程,以知识活动为主线,并通过主线去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四、兼顾不同与个别指导。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设计教学活动,采取同伴间的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个体需要,给他人提供信息的说明需要,尽可能地完成学业任务的成功需要,被表扬和赞赏的赏识需要,避免失败的需要,维持个体自尊不受侵犯的需要,与其他学生形成合作、友谊关系的从属需要,从他人处寻求帮助的求助需要。

五、更重要的一环是要进行分层教学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成绩的不同,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三个层次,为他们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兼顾他们,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对学生成绩的评估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在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方面,无疑是班集体教学的一个进步。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班集体教学中,将共性和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考虑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它们非智力因素逐步成熟的需要。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的不同需求,使教与学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教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服务。差异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强调教学的个别指民,而且要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高。

2、要在班集体教学中,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应该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全方位地构建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学方法体系。这就是研究学生的发展规律,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从素质结构上体现个体内差异的合理性,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3、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学目标既照顾差异但又对每个学生都具有挑战性。开放且可选择,利用课程资源等形态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但无论对于哪一层次学生,为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

4、在班集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绪表现,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适应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优势方向转化。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动态的分层分类的学习活动,又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将“同质分层”和“异质合作”相结合,应开展以自然班为基础,大班、小班、小组、个别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

5、在班集体教学中,有效照顾差应,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差异,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差异及学习过程、能力、方法的差异,提高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能力,在课后辅导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在班集体教学中,差异教学应倡导多元评价。没有评价过程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只有通过反馈和评价才能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各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特殊要求,从而针对差异进行有效教学。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是广泛的,要评价每个学生,处于“两头”的学生应是评价的重点。教师在考虑评价共同标准的同时,应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客观的弹性评价。学生表达成果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总之,差异教学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应更有利于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怎么样对待数学课堂差异的教学?

上传: 程有金 更新时间:2012-5-21 17:45:02 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问题,文(1)已经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标准,但对于各项的得分如何给出,还缺乏操作性。为此,笔者就文(1)五项一级指标如何评价给出操作标准,并给出相应的分数,分四个水平,好(a)、较好(b)、一般(c)、差(d),大家在操作时,还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就二级指标再分四个水平,这样操作性更强(因篇幅所限,二级指标的操作分解就留给大家完成)。

1.教学目标。(a)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b)教学目标较明确具体,基本上符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基本上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c)教学目标笼统不够具体,与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稍有距离,较少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d)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偏离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不能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2.教学内容。(a)教学内容掌握正确,能反映目标,讲课无科学性错误,能分清主次轻重,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难点、疑点;(b)教学内容掌握基本正确,基本能反映目标,讲课无科学性错误,尚能分清主次轻重,详略基本得当,但重点、不够突出;(c)教学内容掌握不够正确;尚能反映目标,讲课偶有科学性错误,面面俱到,主次轻重不分;(d)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掌握不能反映目标,讲课时有科学性错误,且罗嗦而杂。

3.教学方法。(a)教法灵活多样,注意启发引导,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学结构合理,讲练时间安排恰当,有效地进行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b)教法较灵活,较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结构基本合理,讲练时间安排基本恰当,较注意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c)教法单一,启发引导不甚得法,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教学结构不太合理,讲练时间安排较乱,不太注意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d)教法呆板,照本宣科或无目的问答,教学结构不合理,不注意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4.教学能力。(a)课堂组织管教管导恰当,语言准确清晰,形象生动,教态自然亲切、板书工整大方,布局合理,注意运用教具,提高教学效率,应变能力强;(b)课堂组织能注意管教管导,语言尚准确清晰,教态自然,板书较工整简要,布局尚合理,尚能注意运用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应变能力;(c)课堂组织不太注意管教管导,语言偶有不准确之处,表达不够清楚,不善于随机应变;(d)课堂组织不注意管教管导,语言有时不准确,有时杂乱而罗嗦,教态呆板,板书不工整,缺乏计划,不运用教具,不能随机应变。1.关于教学目标的评价,一堂较为成功的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进行定性评价时,首先要看其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明确,一是指明了,二是指准确。所谓明了,就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目标的始终。所谓准确,就是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精神、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凝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殚精竭虑,贯穿着教师有的放矢的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师胸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教法)的过硬本领。所以,评议一堂课,教学目标是考核教学成败的依据,衡量教学得失的准绳。

2.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选择好和处理好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评课时,首先看教者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能否围绕目标、反映目标;其次看教者能否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重点,教学中能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讲授清楚正确,无科学性、思想性错误;第三看教者能否找准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关善于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分散难点,逐步突破,从而带动整个教学进程;第四看教者能否发掘教学内容的潜在因素,充分利用、灵活运用,完成课堂教学计划,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常表现为教学中重要的启发点与教学的重点);第五看教者能否正确处理好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结构的关系,掌握学生数学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不断更新、转化的基本特点,体现讲授内容具有启发性、层次性。

3.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如果说教学目标是一个纲,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基础,则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懂法,贵在用法”。评课时,重点应看其方法是否运用妥当,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什么教学方法不应作为评价的依据。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凡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具体评价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看知识的引入。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看其引入是否自然合理,符合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佳方案是一开始能创设情境,调动大部分学生求知欲与思维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协调共振状态,但时间一定要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其次看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是否重视知识发生阶段的教学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笔者最近听了不少课,相当大部分的教师只注意了基础知识教学,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体现,对知识的发生阶段教学缺乏重视,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如讲概念一带而过,讲定理、法则、公式急于得出结论。有一教师在讲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时,仅用两例就得出了法则,忽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而这些地方常常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现。通过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与确定意义,概念的巩固、深化与发展,通过定理、法则、公式的发现、概括、理解与应用,揭示规律领悟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在评课时,不仅仅重视学生对结论的掌握情况,更要紧的是注意过程,看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函。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和内部规律的。学生是否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在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明确结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它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它应用于什么范围,这样的评课才能评到点子上。再次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主要看教师能否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保持持久的稳定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是否重视思维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注意数学基本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教学。4.关于教学能力的评价。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板书、教态与教学机智等方面的能力。主要看教师是否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自然大方的服饰仪表,亲切庄重的言谈举止,可从课堂教学言语、教态中体现出来,可从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而判别;是否有落落大方的板书设计,挥洒自然地运用教具或电教设备,很容易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判别。

上一篇:汽车装饰与美容开业调研报告下一篇:运输装卸管理员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