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2024-08-17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通用8篇)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1

xx学校

酒店专业顶岗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现代酒店业的组织及整体运作模式,掌握酒店业主要业务部门的工作程序与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初步具备岗位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全面熟悉和理解现代酒店业经营、服务与管理理念; 2.熟悉现代酒店业组织结构及整体运作模式;

3.掌握酒店业中主要业务部门的工作程序与操作方法,培养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4.熟悉实习岗位的工作流程、职责与工作对象,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

5.至少在一个(或以上)岗位上从事较长时间的与酒店服务业有关的具体业务工作; 6.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规范和创新意识; 7.撰写实习日志和实习周记,认真记录实习心得体会,定期对实习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沟通,汇报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8.搜集必要的资料,独立撰写实习一篇3000字以上的实习总结。

(三)实习纪律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2.严格遵守学院有关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听从指导 教师和专业人士的实习指导,认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3.遵守职业规范、设备操作规程和作息制度,遵守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和食品安全法规,提高人个安全保护意识。

4.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勤奋工作,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密切企业合作关系,维护学院声誉。

5.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技术机密和商业机密,不做任何有损实习单位利益的事情。

二、实习项目内容

1.酒店企业宏观认识

了解酒店目前运营状况、市场定位、发展前景。2.酒店基础操作培训 托盘培训、标准的铺台摆位 3.服务操作流程

迎宾应接的方法与注意事项、顾客入座后的服务过程、上菜的服务过程与注意事项、结账的方法

4.对菜单的工作流程 对本酒店菜单与菜肴的了解、了解本酒店出菜顺序与配套器械、上台操作菜的操作方法 5.前厅与客房服务工作流程

检查核对房态、客帐夹、熟悉预订工作流程、交接班注意事项、熟悉客房操作工作流程、现场巡查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客人投诉的步骤。

三、实习报告要求

(一)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1.实习工作简历:包含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岗位名称及实习的工作项目; 2.实习工作总结:

(1)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和态度;(2)对实习单位和行业概况的了解;(3)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4)实习工作的收获、成绩和经验教训;

(5)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1.广泛搜集资料。

2.以事实说话,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材料与观点统一;讲问题应实事求是,提建议应具体明确,谈体会应中肯独到。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流畅。

四、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顶岗实习考核的依据:

顶岗实习考核的依据是“顶岗实习鉴定表”、“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和“顶岗实习报告”三份材料。

材料要求如下: 1.“顶岗实习鉴定表”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性材料,其中包括“自我鉴定”、“单位鉴定”和“指导教师鉴定”三部分。“自我鉴定”要求简要总结个人顶岗实习工作、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单位鉴定”和“指导教师鉴定”需有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等级和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的签名。

2.“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是学生对个人顶岗实习的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地填写。3.“顶岗实习报告”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总结性材料。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个人对顶岗实习的主要工作的认识和表现:(2)总结个人顶岗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

(3)总结个人顶岗实习的主要收获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和提炼,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4)字数3000字以上。

(二)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的评定

1.顶岗实习鉴定的成绩由企事业单位的实习负责人依据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定; 2.“顶岗实习日志及周记”和“顶岗实习报告”的成绩由实习指导教师分别依据学生实习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对照顶岗实习报告编写的要求进行评定;

3.顶岗实习考核的总成绩包括顶岗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及实习周记以及顶岗实习报告三个部分,由实习指导教师分别按4:3:3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

(三)顶岗实习的成绩:

最终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登记。(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顶岗实习的纪律:

若严重违反实习纪律,造成恶劣影响或抄袭他人实习报告者,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五、其他

(一)实习单位落实

1.选择实习单位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选择与本专业紧密联系的对口企事业单位实习;(2)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3)鼓励自主创业实习。2.实习基地建立

(1)全方位积极联系与本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调动所有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开发。(2)逐步建立专职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专职从事实习基地的开发。(3)与学院就业中心紧密配合,开拓实习基地。

(4)利用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合作的优势进行实习基地的开发。

(二)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

1.尽量选择“双师”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习指导经验,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全面关心,耐心指导,具体做到:

(1)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安全生产、自我防范、职业前途和理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生活、礼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3)与学生、实习单位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和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要按时与实习单位交流情况,以取得其帮助和支持;要定时向系部汇报实习进展情况,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要定时向实习学生通报和传达学院的相关信息和具体要求。

xx学校

2013年5月26日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2

一、行政管理专业实习的理性定位

随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渐成熟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明晰化, 强化专业实习的任务也被明确提出。不过, 除了为什么实习可以有大致明确的认识 (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初步检验) 之外, 以什么方式实习、在哪些领域实习、在哪些岗位实习以及岗位实习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训练要求及其效果如何考量等问题, 国内高校实际上均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条件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做法, 专业实习方式可谓多样化。

行政管理专业实习须明确如下问题:第一, 价值定位———专业知识的结构性设计向管理实践的功能性切换的初步尝试。作为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必备的人才培养环节, 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依据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要求将理论知识通过初步实践而转化为实际能力。第二, 范围与岗位定位———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应该选择党政群团组织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部门具有简单管理功能的岗位。这种管理岗位对部门内部而言主要是技术操作性质的基础工作, 对社会职能而言则是管理服务性质的工作。第三, 内容定位———日常管理技能与信息整理。专业实习的具体训练要求除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标准化的日常管理技能设计外, 还应加入适时性的专业课题调研, 进行专项信息资料搜集整理, 以强化学生专业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训。第四, 评价方式定位———日常性考核与专项性考核有机结合。日常考核以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制度规定为依据, 专项考核按照专业实习课题和学生自选调研课题的完成情况为依据, 同时附加对专业实习单位跟踪回访的评价, 从而使专业实习效果评价多元化和综合化。

为此, 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哈尔滨市所属的城区党政群团及部分基层公共部门建立起公共管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这些专业实习基地主要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道外区、平房区、南岗区、香坊区和道里区等。在大三春季学期的下半学期, 我们选派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学生分赴各实习基地进岗实习。从实习岗位的分布来看, 一是从团区委下派到各街道团委担任挂职副书记, 开展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群团工作;二是从区人事部门分派到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从事常规的管理服务工作;三是承担各区政府的专项任务, 如经济调查、民生状况调查、普法调查、执法检查、人口普查等;四是直接派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 承担基层日常服务工作。从实习的效果看, 由于严格规定了实习期间的坐班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专项课题调研任务, 实习学生的管理正式纳入所在实习单位的日常人事管理体系, 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了学生积极合作、服从规范、坚持原则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使他们有机会较为直观地了解城市公民的真实生活状况, 并直接体验党政机关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繁杂的日常管理内容, 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为走向社会铺垫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反映出的专业教学问题

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和体验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机会, 同时也为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反馈了诸多问题。概括而言, 从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反映出的专业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反映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美国行政学者小劳伦斯·列恩认为, “在制度化程度不高的领域中, 例如, 行政、社会工作、计划 (规划) 、教育, ‘基本知识’由什么构成的问题远未明确”, 因此, “掌握基本知识被认为不如为了与实践相适应而对价值、规范以及态度方面进行整合那么重要”[1]。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更多为由价值、规范和态度等要素的整合倾向所替代, 寻求“基本知识”的体系化是困难的。然而, 作为一个被公认且普遍设置的学科或专业, 无论如何也需要确定其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范围, 这样才可能将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由于专业实习岗位往往都是一些从事具体管理服务业务的, 在繁琐零碎的日常工作中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是比较困难的, 换言之, 一些具体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非明显, 这就使专业实习失去了专业性特征而弱化为一般性的实践素质训练。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于实习岗位选择的不当, 而是关于专业基本知识体系规范不够明确, 尤其是对专业基本知识体系完整性诠释得不够。“行政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 本身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 通常我们将其定义在“公共”范围内并与公共目标实现直接相关, 即它是公共生活领域的管理活动, 所以它必然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传统以及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 构成其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论、原理、规范、方法等内容也便主要涉及这些范围, 并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管理实践中[2]。专业实习的专业性缺失与专业教学没能有效贯通专业基本知识体系传授这一主线相关, 这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进一步确认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主导地位, 以此为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领, 从而增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完整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二)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秉持服务于实践能力培养宗旨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力图通过系统解读这些理论阐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诠释并规范本土管理实践的本质与特征, 探求具有宽厚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管理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依此而言, 无论学院派与实践派的分歧有多大, 其直接结果必然是引导人们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关注, 亦即寻求“价值世界” (“价值知识”) 对“事实世界” (“事实知识”) 的阐释和把握能力[3]。在专业实习过程中, 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给予充分肯定, 对具体工作的操作方法与本单位惯常做法之间的差异感到不够协调;实习学生明显意识到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距离, 专业理论知识面对具体工作偶现的尴尬局面使其实际效用受到质疑, 他们明确指出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管理知识和实践案例的不足, 需要加大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管理事实的比重。此现象是我们在开展专业实习之前就已预料到的, 因此, 每一轮次的专业实习之前, 都将由教师进行专门的实习培训, 重点进行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强化, 但是仍然反映出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偏差———长于理论知识的教师导致专业教学长于理论的结果, 这要求我们有效解决将专业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原则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始终的问题。

(三)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侧重于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专业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 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方法论层面上, 即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层面的问题, 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才是专业教学的关键所在!专业思维方法旨在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形成观察问题、获取问题、剖析问题、定义问题和解释问题的符合理性精神的立场、观点及具体办法, 这是我们理性地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前提。专业学习方法强调认知性知识和感受性知识获得途径的快捷性和有效性, 它包含着如何能够更深刻、更准确、更广泛和更自如地对“知识”问题理解、消化、整合与运用的能力, 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础。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主要关注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解决的途径及其效度, 它需要排列问题信息的次序、问题的关节点, 找到破解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技术, 这是专业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专业实习的考察, 我们确信,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体现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获取过程中, 这实际上也就是专业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

(四)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体现综合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旨趣

专业实习的经验表明, 复杂多样的行政管理实践给予人们的专业教育是课堂知识传授无法替代的, 尤其是“第一线公务人员”或“最基层行政人员”的具体工作通常需要进行“精力分配的裁量”与“法律适用的裁量”的两难选择, 工作的排序及其质量的评价等都需要在具体的实践经历中累积[4]。这些具体、细致而又繁琐的感受性知识的获得, 主要依赖实际体验, 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强化综合性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凸显典型性知识的普及。案例教学是目前普遍认同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综合性与典型性结合效果较好的形式。它通过自我编导、模拟、表演、讨论、评价和深度思考等直接参与性环节, 使学生根本转变学习角色, 获取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体验性和创造性, 为专业实习实践搭建了必要的中介和桥梁[5]。因此, 专业实习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实际集中在案例教学方法运用的效度上,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案例选择的适度性。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 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 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合理化的实施路径

专业实习反映的专业教学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并合理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来修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计划设计、计划落实、内容安排、方式选择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 通过这些基本环节的有序排列组合可以摸索出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有效路线。

(一) 专业教学计划设计的科学化与动态化

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是其有效实施并发挥良好作用的基本前提。这一设计首先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 即依据科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而形成一种专业教育理论的过程。就信息源而言, 这一方面需要行政管理实践探索的强力支撑, 突出其“制度环境、实际工作者所需技能和专业问题处理技术”等整合的必要性, 还需要“能改善专业实践的各个相关科学学科”的相互融通[6]。科学化的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就是要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特点并在相关学科的融汇中完成对其特点科学阐释的任务。同时,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设计还必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即面对变化中的管理实践必须给予随其变化的理论诠释, 因此就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

(二) 专业教学计划落实的制度化与系统化

对专业教学而言, 教学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质的纲领性文件, 其落实也就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来加以保证。制度工具是人们反映事物规律及实际需要的文明成果, 其规范功能与效度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相应范围内具有独特性, 它为行为确定了规则和标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具体实施的制度体系应该是不断追求其整体系统化的过程, 有关教学计划执行的目标、原则、程序或流程、效果以及执行主体的规格、执行内容、合作方式和权责分工等基本方面, 均须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加以体现, 以便使执行的秩序、效率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可以在相同的标准衡量下求得一致性。

(三) 专业教学内容关系的逻辑化与细致化

如果说科学、动态的计划设计和制度、系统的计划执行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那么专业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化与细致化则是其有效实施的核心所在。逻辑化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体现在知识结构上是通识性、基础性、专业性到专业延伸性 (教学模块设计) 之间的紧密衔接的排序关系, 形成专业知识依次递进的逻辑序列;在知识类型上是理论性的认知性知识与实践性的感受性知识之间构成的内在逻辑线索。细致化突出反映的是专业知识结构与类型的具体课程教学大纲及其课堂教授内容之间实际安排的精确程度, 它是实现专业教学内容逻辑化的具体要求。

(四) 专业教学方式选择的多元化与创新化

教学方式是教学目和教学内容实现的基本工具。组织学习理论观点认为:“当创造的方法确实发生时, 学习才发生。”[7]因此,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就会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求知路径。行政管理得益于多学科的滋养而生成, 其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也自然得益于多学科教学与研究方法的借鉴。在专业教学内容的落实过程中, 不断寻求多学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是保证准确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 这些方式除传统规范教学方式包含的主要方法和互动的案例教学方法外,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恰当运用将逐渐成为关键的支撑要素。

(五) 专业教学效果评价的理性化与完备化

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是对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合理程度的价值认定, 因此, 效果评价也成为专业教学计划合理实施的反馈环节。追求理性化的效果评价意味着探索客观标准体系的努力, 它依赖于我们对行政管理“真”的认知程度, 也是行政管理学科本身科学研究水平的标识, 由此表明这必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追求完备化的效果评价体现的是多向度考量因素的选择, 从教与学的主体到方式方法的运用, 从目标确定到结果样态, 从课堂设计到社会实践安排, 等等, 创新的理念在整合实践评价中为专业教学计划的重新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合理化运行的依据。

摘要: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导向, 专业教学必须完成从理论引导实践而又凸显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使命。本文尝试从专业实习反馈角度追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与实施的合理化要求, 重点考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落实的有效路径, 为专业教学计划的持续完善与合理有效实施提供支撑条件。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专业实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美]小劳伦斯.E.列恩;郄少健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32.

[2][美]詹姆斯.费斯勒, 唐纳德.凯特尔;陈振明等译校.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7.

[3][德]威廉.文德尔班;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927.

[4][日]西尾胜;毛桂荣等译.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77, 178, 179.

[5]教军章.理论与实践的中介: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主题[J].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4, (1) .

[6][美]赫伯特.西蒙;詹正茂译.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99.

浅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 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 顶岗实习 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实习,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酒店行业,认清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调整学生就业心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使学生就业更有针对性;能增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指导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就业链条,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做到“零距离”上岗;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用工作体会以及切实案例作为以后教学的基本铺垫和宝贵资源。为提高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师,此次借“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机会,根据院系工作安排,本人在武汉湖锦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无锡锡州花园酒店两家企业进行了总共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熟悉酒店的经营管理情况,掌握酒店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熟悉酒店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实践技能操作,同时为酒店提供员工的岗前培训、职后、转岗培训,在自我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实现高职教师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能力。

1 酒店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

在酒店,专职教师一般被安排在前厅部、客房部以及餐饮部等主要对客服务部门,根据专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要求,也会在人力资源部进行阶段性的顶岗实践工作。基本工作任务是:学习前厅部、客房部以及餐饮部等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实践操作,运营管理,帮助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在职员工。

2 顶岗实习工作任务设计

2.1 与酒店相关人员研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以酒店发展需要和房务部(前厅与客房部)实际工作(客房预订-礼宾服务-入住登记-住店服务-清洁卫生-离店结账)为主线,以酒店房务部真实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确定本课程的内容为6个模块。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对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了科学设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解完成前厅、客房部门对客服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部门的运营管理,介绍每个模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在学习后,用以完成前厅接待的主要任务以及客房对客服务的主要工作。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实际工作和典型任务进行,在学习的同时完成工作任务,掌握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每一学习情境后,都安排有课内实训项目以及课外阶段性的专业实训任务,都是以仿真前厅接待和客房服务为例,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课程的校外阶段性的专业实训环节,学生可以参与到校企合作的酒店实际工作中去,学以致用,体验酒店文化,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2 调查研究、总结整理资料。与酒店市场销售部总监和前厅部、餐饮部总监沟通客源市场情况以及同类型竞争对手酒店情况分析,确定酒店的目标客户类型,根据客户特点、客源信息,确定不同的对客服务工作技巧与针对性的客户体验,根据顾客反馈对服务进行创新和改进,保持客户关系维护并开发有潜力的客户资源。

2.3 帮助组织进行酒店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职后、转岗培训。

2.4 探讨酒店服务业的行业标准以及如何提高酒店市场竞争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3 顶岗实习锻炼的体会

3.1 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业务流程与相关实践技能操作 根据酒店的类型与酒店的市场定位,对客服务的标准与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都遵循“顾客至上”的服务原则,注重针对性的对客服务技巧,提供各自的个性化服务,保证对客服务质量。这就要求酒店员工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与较强的服务意识,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提高酒店的知名度,保证酒店的盈利。

3.2 细节决定成败 顾客满意就是酒店的服务宗旨,酒店将对客的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服务质量的管理就是细节的管理。实行全员的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的管理,对每个环节都要求精细、严格。

3.3 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重视员工的培训与激励 “顾客至上,员工第一”,照顾好员工,才能更好的服务客人。酒店致力于给员工提供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试图为员工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按培训对象和阶段进行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划分,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同时,通过相关的物质激励和其他的激励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 酒店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直接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挂钩。如果部门员工出现问题,部门管理者负有连带责任,酒店给予赏罚分明。

4 教学分析

4.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就是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和思路下,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用具体的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多元化的能力考核,加强校企共建。在酒店前厅、客房部门负责人的参与下,合理地把行动领域方式方法转变成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任务,进行知识的重构。学习领域中实行项目任务教学,让学生掌握前厅、客房对客服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4.2 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酒店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深化对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学相长。在理論与实际一体化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停留在传统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注重知识如何应用、如何转化成职业能力。教师更注重以应用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资料的搜索、学习方法。尤其是小组形式的学习过程更是锻炼学生社会能力的关键环节,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本身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与酒店进行校企共建,与职业经理人的双向交流,将教师的的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得到提高。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零距离地接触酒店运营管理,熟练掌握酒店的操作技能和第一手资料,了解行业发展与企业用人需求,了解酒店运作的基本方法与管理流程,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积累实战经验打下基础。酒店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所学带到课堂上,做到教书育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丛培柱.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2]黎凤环.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效[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严霄蕙,马骏,马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酒店教学研究.当代经济,2008,第4 期(上).

[4]贺昌文.《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文汇,2008,(8).

本论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 成果与长江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高职旅游酒店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0X005)。

作者简介: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4

为了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复合人才的特点,进一步贯彻本专业的“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着因材施教之原则,特制定本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1、使学生通过专业实习,熟悉并掌握中小企业的一线管理或业务岗位的工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即从事中小企业管理或相应业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使学生受到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3、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运用于企业工作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

二、实习工作的组织

本专业学生的实习由系部领导并组织实施。根据校外实习基地、学校统一安排的单位或学生自主联系的单位的具体情况分配实习岗位,确立实习任务,并确定校内外指导老师,必要时确定学生小组长。校内指导老师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担任,校外指导老师由相关单位推荐,学生小组长由班主任根据实习地区指定。在实习期间,系部和指导老师可随时对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三、实习的具体安排

1、因本专业面向各类中小型企业的一线管理或业务岗位,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行政、融资、外贸、市场营销等岗位,同时可以从事人力资源、项目投资、物流、财务等工作。所以上述岗位均可成为实习岗位。

2、学生自行联系的单位经系部认可以后即可成为该学生的实习单位。其余学生必须服从系部安排。

3、实习指导由本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组成,本专业教师按地区分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由专业与实习单位协商确定。

4、在每个实习城市或地区安排一名学生小组长,由班主任推荐;学生比较集中的实习单位可单独推荐一名学生小组长。全面负责与实习指导老师的联系,并负责系部布置的其他任务。5、2011年7月1日-7月15日为学生实习的时间。

6、学生在实习结束返校前,必须撰写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的经历、取得的业绩和体会、实习期间的进步及不足等;校外指导老师对其实习期间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想表现以及行为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并加盖实习单位的公章,作为学生实习成绩评分的依据。

7、返校后,系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

四、实习的目标

因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比较多,所以下面分岗位确定实习的目标:

(一)企业行政岗位的实习目标

1、掌握实习单位的企业行政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2、了解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情况。

3、提升公关和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组织和协调能力。

4、掌握相关公文的写作方法。

(二)中小企业融资

1、熟悉国家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2、了解实习单位融资工作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工作技巧、融资渠道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3、了解我国融资途径的特点和流程。

(三)项目管理

1、熟悉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2、熟悉项目的方案策划技能。

3、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书写规范和方法。

4、掌握项目验收、评估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四)人力资源管理

1、了解实习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2、了解实习单位招聘、培训的途径、手段和方法。

3.了解实习单位的激励政策。

(五)外贸

1、了解实习单位外贸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2、熟悉和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应用。

3、提升外语应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市场营销

1、提升公关礼仪和人际沟通能力。

2、了解实习单位市场营销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3、提升社会调查、分析和文案写作的能力。

(七)物流管理

1、了解实习单位物流管理工作的技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

2、了解实习单位采购与仓储物流的管理方法。

3、了解运输与配送技能。

五、指导教师的职责

1、在实习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必要的指导。

2、实习中,负责与所指导学生的联系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

3、实习结束以后,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检查和评分工作。

六、对实习学生的要求

1、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有关实习方面的规章制度,服从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要以学生守则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讲究文明礼貌,做到衣服整洁,仪表端正。要认真履行实习岗位的职责,认真工作,虚心求教,做好每一项实习任务,完成每一个实习环节。必须主动和指导老师、班主任联系,接受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实习生之间要加强团结,生活上互相帮助,业务上相互学习,共同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实习任务。在各个方面体现我校学生的良好风貌,维护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利益。

2、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务必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对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要有礼貌,如有意见或建议,必须通过学校有组织的提出,不得随意议论。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借用物品不得损坏和遗失,损坏和遗失要照价赔偿。实习需要外出,不得做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实习期间不许收受实习单位的业务单位和客户的礼品。尊重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老师,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

3、凡违反相关规定者,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停止实习直至纪律处分。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5

毕业实习计划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学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本届毕业生共97人,已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为组织好毕业实习,特制订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较长时间的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二、实习时间和单位

实习时间:2011年2月21日至4月22日。

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另见“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各班毕业实习单位安排表”。

三、实习内容和实习岗位

1、实习内容:对前八个学期所学的所有专业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工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与公关、进出口业务、计算机应用、经济法规、英语、财会等,进行系统的、有重点的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岗位:学生具体的实习工作岗位由实习单位安排,主要包括:企业各职能部门经理助理、厂部及各职能部门办事员、公关人员、财会人员、营销人员、电脑人员、进出口业务员等及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岗位。

四、实习的任务与要求

1.每个实习生都要按照统一的安排,深入实际,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实习任务。通过实习,检验自己四年来的学习效果,做到比较了解和熟悉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及其他业务,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填写实习任务书,由实习单位分配和填写实习任务,作为学生实习工作的一项重要材料。

3.实习生应围绕实习内容,根据实习中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准备。

4.完成2000-4000字的实习工作总结,格式应符合《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毕业实习总结撰写的有关规定》的要求(提交至班主任处汇总)。

5.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应带回由实习单位负责同志签署意见并密封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综合能力评价表”(提交至班主任处汇总),未交回鉴定表的,不予评定实习成绩,不能取得毕业实习学分。

6.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

(1)服从安排,一切行动听从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安排。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和保密。

(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

(4)严格考勤。实习期间不得无故外出,不得提前返校或去其他无关地方,有事应向实习小组长和实习单位请假,并填写请假单。

(5)尊重实习单位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求教,在实习活动和旅途中做到文明礼貌。

(6)实习结束前,应交接好工作,结算和付清伙食等费用,如数归还所借公私财物,打扫整理办公场所和住地。

五、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实行量化计分,毕业实习表现为20分,实习过程为50分,实习总结为20分,实习鉴定表为10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前两项由实习单位给出初评分数,后两项由学院指导教师评分。请实习单位配合做好对实习生的实习鉴定及评定其实习表现分和实习过程分。实习成绩及格者方可取得规定的毕业实习学分。

毕业实习综合能力评价表(另见附表,供接收实习生单位填写),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原件放入学生个人档案,复印件与实习总结学院分班装订成册保存。

六、指导教师和实习小组: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为该生毕业实习导师(名单另附)

七、毕业实习的组织领导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日胜

常务副组长:涂德志

副组长:魏晓倩、汪信尊

成员:许少英、饶佳宁、彭玲、雷虹、谢京明

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6

为确保工商管理专业08级、09级、10级暑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根据北津学院工作安排,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的指导与管理,本专业成立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刘导波

副组长:李坚飞

成员:高政利、周俊敏、张弘、徐建文、肖劲松、周建新、邓俏丽、屈先进、谷汉文、谢冰、李允尧、黄少坚、姜向阳、李艳红、刘海运、陈琦、樊倚天、付剑辉

二、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形式

2010级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认识实习、2009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2008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

认识实习,目的旨在增加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由联系的方式,利用暑假时间到实际企、事业单位,了解有关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岗位设置和基本工作流程等情况,返校后写出书面实习总结。

社会调查,目的旨在增加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热门话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内容,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社会上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于返校后写出调查报告。

专业实习,目的旨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结合第二课程的学生科研课题的立项内容,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实习教学基

地和相关实际工作单位对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的内容进行调查了解,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或对实际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提炼总结。返校后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调查报告,经指导老师审核评定成绩确定相应学分。

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选题的基本原则:2009级学生选择与邓小平理论课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社会热点问题,具体围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留守儿童”、“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具体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定;2008级学生根据提供的参考选题,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2007级学生的实习必须与专业相联系。

三、成绩评定

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评分标准如下:

(1)优秀:内容真实,论述合理,分析透彻,结论正确,企事业相关领导认为对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2)良好:内容真实,论述基本合理、分析和结论基本符合实际的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3)中等:内容真实完整,符合要求,论述基本合理,作出了一定分析和结论的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4)及格:内容较真实,基本能对暑假社会调查写出心得体会的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5)不及格:内容抄袭、无具体内容的暑假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四、格式要求

学校在网站“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教学教研下载中心”有相关写作指导和格式要求,请同学们务必自行下载,认真阅读,按学校要求的格式完成总结和报告。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及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二《暑假社会调查报告规范及附件》(http://xb.bjxy.net.cn/bjjw/ “下载中心”栏)。

专业实习报告的写作及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三《北津学院专业实习报告格式规范》(http://xb.bjxy.net.cn/bjjw/ “下载中心”栏)。请按要求填写专业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填写鉴定意见并签名盖章。

五、指导工作

各年级的调查与实习工作,以班为单位由指定老师担任(参加课题组、三下乡的学生由课题老师指导),具体指导名单请见附件1。

六、参考选题

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参考选题具体见附件2。

工商管理系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计划 篇7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多元实习体系,服务意识

关于产学结合实习机制, 国内外有很多的探索, 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英国法国的“三明治”夹层式校企合作教学;在我国, 各高职院校根据当地经济状况, 摸索出了“订单式”培养、“2+1”模式、“工学结合”、“产学交替”等多种高职院校培养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在一些专业教育领域非常有效, 但是对于酒店专业来说各有利弊, 并不是完全适合。例如“订单式”培养就不太合适酒店管理专业。第一, 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范围大, 未必想到签约的酒店工作。第二, 酒店业是人才流动性很大的行业, 员工就业后跳槽频繁, 所以, 学生毕业后就算到签约的酒店工作, 也还会有变化, 不可能在酒店实现一次性就业。因此, 酒店管理专业应在安排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 实行宽口径、大范围、多层次的多元实习体系来适应学生毕业后求职要求。

酒店行业人员能力素质词汇检索和能力权重指数分析

现代酒店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衡量一个人的关键是看他的能力和素质, 能力是处理各类业务的本领, 素质是一个人知识、技能、身体、思想的总结和体现。对于酒店员工来说, 社会对其能力素质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我们用ROST词频统计软件, 对网络上和“酒店员工能力素质”有关的1963篇文章和网页进行分析比对, 提取其出现频率最高、关联度最紧密的200个词汇, 将其按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来分析比较靠前的30个高频词。如表1所示。

首先, 酒店行业是一个就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 从词频分析上也恰当地体现出了这一点:管理是第一位的, 酒店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能力是整个酒店生存抑或淘汰的关键。

其次, 对于酒店员工来说, 恰当的工作岗位、岗前岗中岗后的培训、良好的服务意识、娴熟的工作经验及出色的沟通能力是酒店员工能力素质的关键, 也是社会对酒店员工真正的素质要求。

相反, 高职教育比较重视的、认为和酒店行业员工密切相关的词汇如知识、学历、学习、技术、技能、语言、英语、营销等却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因此, 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建立合适的实训体系来培养最适应社会需要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

克服服务性心理障碍, 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学生通过在学校的三年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 应基本掌握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以及相应的管理技巧和服务技能。但是酒店工作需要的敬业精神, 对客人亲切、热情的友好态度、真挚热情, 充满爱心地为顾客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服务, 却成为学生在实习时表现出来的最大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从学校到酒店环境的变化, 来自于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突然转变, 由角色转变带来的落差。因此, 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的同时, 需要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

根据ROST词频统计软件生成词频的“云式”分布图分析可知, “服务”是除了“管理”、“工作”、“培训”以外最靠近“酒店员工能力素质”核心的, 也是和学生最相关的要求。但是在酒店实习的学生, 为什么偏偏就缺少服务意识, 并且从心理上就抗拒为他人服务?有部分在餐厅实习的学生, 对于宾客称呼他们“服务员”非常反感, 甚至要求学校制作“**校实习生”的徽章佩戴在胸前。对于学生这种心态, 我们认为有这样两方面问题:

第一, 酒店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明, 等级制度给学生心理带来了压抑感。

在实习中, 餐饮和客房是吸收学生最多的部门, 也是酒店最主要的服务部门。以餐饮部门为例, 从基层开始有帮工、实习生、普通员工、副领班、领班、主管、副经理、经理等。有一些领班虽学历不高, 高中甚至初中毕业, 但通过努力工作升任到了领班位置。他们在对于实习生的管理上往往言辞上比较严厉, 还经常使用有侮辱性的词汇, 使学生在实习时候情绪不高、沮丧、甚至有反抗情绪。

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 工作环境压抑, 这样当然不会有好的客服心态, 直接表现在一些大型宴会上, 当要求酒店员工微笑服务时, 实习生往往“笑比哭还难看”, 这使得有的酒店在大型检查或有大型接待任务时辞退实习生。酒店人力资源经理和学校沟通时明确指出, 学生的操作技能很好, 在各项酒店知识大赛中表现突出, 但是对客服务的主动性上表现很差, 完全没有“亲切、友好、热情”的服务态度。

第二, 缺少岗前服务意识培训。

服务意识不是天生就具有的, 而是后天养成的。在学校强调服务意识的同时, 在岗前培训中更要突出对学生服务意识、服从意识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酒店对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和对社会新招员工的岗前培训完全是一样的:酒店基本知识介绍、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等, 没有对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的强化。

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学生上岗前应先由酒店部门经理或者主管做相关的客服讲座, 让学生有个心理适应期;岗前培训时, 应该增加岗位服务意识培训课程, 适当减少酒店基本知识课程, 因为在校期间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相关内容;在实训过程中, 强化对客服务的重要性, 学校带队教师和领班一起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使学生能真正愉悦地对客服务。

分层定位的自适应机制的探索

“自适应”这个学术用语是从生理学上借鉴过来的, 本意是说一个细胞, 一个器官, 一个有机体或者一个物种, 如果在变化着的环境中, 能调节自身的性能以维持生理平衡, 那它就是自适应的。应用在学生实训单位的选择上, 就是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身条件, 结合在学校的表现, 选择恰当的酒店和实习部门。这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定位: (1) 实训酒店的星级和部门定位; (2) 毕业求职中的目标酒店的星级和岗位定位。

在实训单位联系中, 学校根据分层定位自适应机制, 有意识地寻找多种类型和层次的对口酒店。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到对应的相关酒店部门面试及竞聘的准备。

大范围、多层次的实训酒店搜寻

酒店管理专业女生较多, 根据历年招生情况, 女生一般占酒店专业或者旅游专业学生的70%左右。女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一般父母都有子女在当地就业或离家乡不能太远的地方就业的愿望。学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及应届实习生的生源状况, 有意识地联系武汉、长三角、京津、珠三角、东三省等地区的高星级酒店, 以方便学生实习后的就业。目前, 联系过及学生实习过的酒店有:东三省地区———北戴河新华假日酒店;京津地区———北京职工之家、北京国际大酒店;武汉地区———华美达假日大酒店、凯旋门华天大酒店、纽宾凯国际连锁酒店、东湖大厦、新大地酒店;长三角地区———纽宾凯国际大酒店和杭州国际假日酒店。

这些酒店类型多样, 有涉外五星级酒店, 有旅游度假酒店, 有国家某部门为主要客源的五星级酒店, 有国内连锁的五星级酒店, 有国企性质的四星级酒店。多类型的酒店, 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类酒店的异同, 在工作管理上的优劣, 增加学生对酒店的客观认识。

建立小范围轮岗制

一般学校在与酒店联系实习的过程中会提出实行小范围的轮岗制的要求, 在六个月的实习时间过半后, 能将部分学生的岗位小范围地轮换一下 (见图3) 。因为对于酒店来说, 岗位轮换可以将一部门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另外一个部门, 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 增加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对于学生来说, 岗位轮换可以增加工作经验, 了解更多部门的运行状况, 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酒店实训机制的建立要本着分层定位、多元布局的思想, 实现学校和社会的紧密结合, 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 量身定制联系相对应的实训单位, 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从而使其既成为酒店管理专业的通才, 又成为掌握某一部门服务工作技能的专才, 以切实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方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J].职业与教育, 2005, (31) .

[2]杨讴.多样性的法国教育[J].教师博览, 2006, (7) .

[3]林锦实.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10) :7-8.

[4]俞仲文.餐饮企业管理与运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5

[5]王峰.人体阴阳和免疫之间的关系[J].吉林中医学, 2008, (7) .

专业实习管理改革探索与研究 篇8

【关键词】专业实习;管理;实效

一、国内高校专业实习管理的现状

专业实习作为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重要过渡。通过专业实习,学生独立走向社会,对社会及自身和所学专业都会有全新的认识,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作了铺垫。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专业实习管理大都处在“放羊”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制度的不健全,管理职能没有明确的部门分工与责任归口,使对学生的实习管理仅停留在指导教师的单线传达与通知层面;二是实习的教学意识不强,在具体实施中校方没有把实习真正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来组织管理,而是把其当作是学生的“跑就业”或是提前就业,过于强调了实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而忽略了实习最本质的意义——学习,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实习就是就业的不良氛围;三是由以上两个问题带来的连续效应,即实习管理形式的单一、内容的空洞以及评价的缺失等现象。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实习答辩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学生的实习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实习答辩表面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实则是以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和现场应答能力为准,造成“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这两种评价方式既没有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性的监控,又没有从全方位、多角度对自主实习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可见,专业实习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质量监控及实习效果评价。

二、专业实习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习虽有学校引导,但实际上以实习学生本人的自我约束为主。这样的管理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

1.管理手段单一化

目前对专业实习的管理手段主要有实习抽查和实习答辩,实际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性,我院对毕业生专业实习的管理表现为:以学生自我约束为主,以院方管理为辅。然而人是有惰性的,来自独立学院的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大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另外,目前本科生就业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不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专业实习和考研发生冲突时,专心备考往往是毕业生的首选,此时专业实习则形同虚设。

2.管理过程间断化

目前学院对专业实习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 ①实习前。以专业为单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分配实习指导教师,发放实习资料,提醒学生实习期间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学生尽快适应实习生活提供心理支撑。②实习中。专业主任、指导教师抽查学生实习情况。③实习后。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上交实习资料,指导教师及专业主任评分。然而,实践中这三个环节并未能紧密衔接,具有间断性;第二个环节更是存在真空地带,甚至部分学生虽然提交了完整的实习资料,而事实上根本没进行实习。这既不能确保每位学生都抵达实习点并顺利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习,又不能保证学生提交的实习资料确是其实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3.评价指标虚化

我院当前对毕业生专业实习进行评价的主体表面上看是教师,实则是实习学生本人。从纵向看,指导教师并未关注实习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从横向看,指导教师并未到每位学生的实习点进行检查。如此看来,指导教师的评价依据在于实习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然而,实习报告往往现出照抄、模仿的痕迹,并且实习报告出自实习学生本人之手,个体对自身的判断往往是不客观的,完全依靠其来判断实习成效也有失偏颇。纵然有明确的指标指导评价,也缺乏客观的依据来支撑。

4.管理滞后化

学院当前对自主实习的管理更多的表现为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习答辩安排在专业实习后进行,即使指导教师指出切实存在的问题,学生也没有机会在实习中改进。这样的管理未能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事后管理,不能使专业实习动态发展并不断优化。

三、专业实习管理改革的方向

召开专题讨论会,落实专业实习动态管理体系的理念、目的,重视过程管理,由点及面,不断扩大改革范围,构建信息反馈机制,调整和完善专业实习管理体系。

1.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塑管理理念,严格管理制度

实习指导教师素质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 业务指导能力、 协调能力、 管理能力等。 队伍建设则重在把责任心强、 具有一定指导能力的教师挑选出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理念指导行为,管理能否做到科学合理,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管理理念。应由过去的“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重过程、重实效”,更加注重对实习过程的监控,更加注重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及时反馈。严格的制度则使行动有章可循,使行动合理化。

2.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加强过程监测与反馈

建立健全专业实习动态管理运行机制,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探索以微博等网络平台和PDCA循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为基础的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对专业实习学生的实时关注,注重对专业实习的过程管理。尤其要重视对监测结果的及时反馈,逐步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见图1。

3.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增强实习实效

在管理过程中,指导教师不断从中发现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实习学生保持实时地沟通和交流,督促其改进,从而提升专业实习效果和质量;专业主任和分院领导全面了解本部门教师的指导水平及指导效果,发现实习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专业实习管理体系。

图1 基于PDCA的专业实习动态管理示意图

参考文献:

[1]欧胜彬,陈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1(10):161-165.

上一篇:职称建筑工作总结下一篇: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