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2024-08-14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共12篇)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1

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 酒店行业的兴起。人们对酒店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不断对每一家酒店考察是完善现有行业的参考目标, 为更好的改进自身酒店管理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的现状来看, 我国酒店的硬件设施水平已经达到与国际酒店相媲美的水平, 但是在软件方面的欠缺达到一个落后的阶段, 甚至软件水平跟硬件设施完全不协调。在酒店管理方面更是与国际酒店脱轨, 达到不一个良好管理水平的高度。

一、酒店行业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酒店环境差

酒店行业的不断兴起, 使得人们无法正确选择一家合适的酒店, 是人们无法判断一家酒店在环境方面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酒店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去处之一, 在踏入一家酒店的时候, 没有很好的环境, 往往会造成客户望闻而去, 酒店的装修环境是选择一家舒适酒店的首要条件。酒店的环境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入住率, 环境差对人们的在选择方面起到一个对酒店蒙蔽的错误判断

(二) 管理方面的欠缺

经过社会酒店行业的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出酒店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酒店的管理是一家酒店行业的核心, 没有较好的管理团队不能更好的去完善酒店的正常运营。随着酒店不断往国际化水平的发展, 酒店管理却相对落后, 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方式, 酒店所有成员的文化水平过低, 是导致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弊端。酒店管理分工不明确, 酒店人员较多, 对管理造成一个管理不全面的现象。人员多不方便集中管理。酒店管理模式与实际运用情况不协调, 管理模式的使用率较低, 管理模式不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

(三) 酒店管理服务差

酒店作为全国服务行业的领导者, 酒店服务人员, 服务态度差是常有的现象。下面就归结出酒店行业在管理服务上出现的问题。一、服务人员在遇到与客户之间的问题时, 不能有效的处理, 对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在服务人员对客户进行服务的同时, 与客户放生争执, 甚者更是会大打出手, 对客户造成人身伤害。三、酒店的菜品出现问题, 服务人员不能及时的解决, 导致客户不满意。这几项都是对酒店服务出现的问题, 对酒店行业的知名度造成严重损失, 在导致问题发生后无法弥补。

二、解决酒店管理遇到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环境建设不断创新

酒店环境的建设离不开突破性的创新发展, 时代的发展使得酒店不断翻新, 全新的面貌将给人带来身心舒适的感觉。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 不断与国际酒店接轨, 这也是搭建了我国酒店行业与国际化水平发展的桥梁。酒店环境的建设是整个酒店的重要的工程, 因为酒店环境建设参考方向多样, 建设环境更是很难做出选择, 有欧美建设、日韩建设、古巴建设等等建设风格成为酒店建设的参考对象。酒店环境要做到每一个角落与建设环境融合, 做到整体效果与建设风格的融合, 巧到好处的整合带来全新的酒店环境。环境的建设必然离不开颜色的搭配, 清晰敞亮的风格是进入酒店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就对酒店产生第一种好感。酒店环境内部绿化也是一项新的突破, 绿色进入酒店环境这是一项既美化环境又能给酒店中的空气带来净化空气的作用, 达到既美观又使用。酒店环境也利用了信息技术, 在为客户提供选择服务时, 可以利用酒店查询系统对酒店客房及餐饮的查看, 在查看的过程中, 酒店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介绍, 为客户对酒店餐饮或客房的选择有了一个更好的参考。

(二) 建设可视化全新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的运用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政策, 制定更好的管理模式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前提。定期开展酒店员工教育学习机会, 加强员工对现有水平的提升, 提高员工文化水平的教育, 使得整个酒店受到高水平、高文化教育管理。管理部门应当建设一项适合自己酒店管理的管理模式, 酒店应该对员工进行集中管理, 统一制定有效改进措施的方法, 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自己服从谁的管理。作为管理者应当做到以自身为表率, 起到别人做不到自己抢先做, 别人学不会自己加强学习也要学会, 别人完不成的任务自己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 起到在整个酒店全员中有一个带头的作用。管理者要做到对自己队伍的管理工作, 明确上级对队伍的要求进行编制, 了解队伍中人员遇到的问题, 及时将酒店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报。管理部门应当对下级给出的意见进行讨论, 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对员工提出的有效意见或整改方式给一定奖励, 加强对员工提出有效意见的大力支持, 提供加薪升职等机会, 为自己本身谋取福利。酒店管理模式应当遵循以客户为主体参考目标, 对酒店的管理模式进行明确分工的管理, 在客户进入到酒店当中就应当享受酒店所提供的所有服务项目, 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理念。

(三) 综合性服务的加强

酒店管理综合性服务的不断提升将给酒店在服务方面上带来很大提升, 酒店管理方面做到全面发展, 实现综合指数符合国家酒店要求。综合性服务包括酒店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几大显著方面, 作为酒店行业卫生是整个酒店的核心部分也是,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对酒店环境的衡量标准。综合开展酒店管理系统的完善, 系统的提高使操作界面更直观、更简明, 对于管理系统的审核, 系统实时完成报表的审核工作, 更加直观的让人了解。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完善的散客和团体预定功能可防止有房间不能预定或满客房重复预定的情况发生, 酒店系统的完善使得可随时提供准确和最新的房间使用和预定情况, 从而可提高客房的预定率和使用率。对于酒店账目管理方面, 更是要不断改进现有系统存在的缺点, 使营业收入的自动统计, 酒店财务管理层更加清晰的知道各个时期客源消费不断变化与收入支出结构变化, 更是为不断改进营销措施和策略。严格控制酒店客房房屋价格, 不同的酒店客房应当对应不同的折扣, 并且对会员授予客房折扣权限, 利用酒店系统对酒店客房折扣情况进行监管及督查。对酒店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电脑的使用要做到保密工作, 不同等级的电脑应当设置等级权限, 越级查看应当授予查看权限, 各项操作功能要有严格的权限控制管理, 确保电脑数据不会被陌生人查看。

(四) 服务质量有效的提升

酒店服务是酒店运营的基础, 作为一家优秀的酒店, 应当具备更好的服务宗旨和服务系统管理。首先, 在为客户服务的前提下, 工作人员要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服务教育等几大重点教育。对于一家设施健全的酒店更是要注重酒店人员的管理, 对于可施行的培训教学, 应当对培训项目的强化, 培训方式的加强, 最后做出此次培训的总结。酒店管理层应当定期开展研讨会对酒店现状或酒店应该改进的地方, 进行商讨得出改进方案。对于酒店的培训对象, 整个酒店全体员工都是培训对象, 在对于培训导师的选择, 应当选择已经发展到国际化酒店标准的管理人员, 对本酒店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服务宗旨上, 酒店所有人员在正当维护自身权利的情况下, 并且不违背社会道德理论, 应当以客户为上帝的服务宗旨进行全面发展。在服务上要求每一位服务人员始终要用亲切热情的服务关注客户, 预测到客户需求, 并且提供及时周到快捷的服务, 使客户时刻感受到我们服务人员在关心他, 给他一种舒心的感觉。服务人员要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每一位服务人员精心使客户享受其热情服务的气氛, 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客户的表情变化, 细致的服务给客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更为酒店更好的发展具备了一项更为有利的条件。

(五) 酒店在对语音方面的强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个国家相互学习,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流通。一家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酒店, 必定会制定出应对不同国家的客户,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酒店在管理语言方面也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六) 酒店餐饮的管理

酒店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餐饮是更是重中之重, 事物是保障生活的基础。酒店提供餐饮是一项便捷的方式, 酒店对餐饮的管理更是做出了突出的努力, 确保用餐人员的食物安全, 酒店为用餐提供监督管理的工作, 确保每一道菜都是按照酒店最高管理规定进行制作, 保障用餐人员吃到可口的饭菜的基础上, 加强食物卫生的管理。酒店卫生方面是要严格遵守国家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条例进行, 卫生必须符合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标准, 搞好酒店卫生管理也是管理部门的主抓的一项任务。酒店对于餐饮菜品的进入渠道, 必须要符合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食品卫生的安全条例, 对所进入酒店的所有蔬菜、肉类、调料等食用食材, 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酒店肉类的选择是艰难的, 肉类卫生防疫检测是繁琐的, 酒店管理部门必须对酒店所进入的肉类食品进行严格把关, 为客户的食用做好监督管理。酒店餐饮管理制度是食物的使用的一项保障, 全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对酒店餐饮监管, 做到对每一项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并且可以通过访问客户的方式, 询问对食物的满意度, 和对每一道菜是否有合理的意见。酒店管理部门应当整合所有方面来自客户给出的意见进行研讨, 对能改进的措施及时修改, 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客户的角度去了解酒店存在的一些问题, 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能利用不同角度全面了解酒店的现状, 更是能知道酒店存在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 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做到一家符合社会变化, 达到国际化标准酒店管理的新高度。

三、结束语

合理的酒店管理是酒店面向全面发展的桥梁, 迈向国际化酒店行业的跳板。酒店管理的制度突出表现是衡量一家酒店标准, 利用网络技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网络的宣传方式进行大力宣传, 更加直观的宣传企业形象, 让客户更加体会到酒店系统带给人们的便利。加入网络时代, 将进一步扩展酒店网络、酒店系统管理、社会宣传网络等网络技术的完善, 起到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酒店管理的创新是取代传统化酒店管理的重要方式。另外对酒店智能化设备引进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 智能化设备的引进能给酒店管理带来便利, 更能使客户体验到全面的服务, 智能会给客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方式。使得对酒店的了解更加深刻, 促使企业不断攀升。

摘要:酒店管理是当今酒店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我国酒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正朝着高端化、服务型、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然而目前整个酒店行业都存在着管理的缺陷, 即酒店管理缺乏职业教育培养的管理技能, 不能全面更好的管理酒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酒店服务行业面临着一项与社会竞争的霸者, 作为提供人们日常饮食的酒店, 更要不断加强服务行业的教育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酒店环境,酒店管理,酒店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丹, 姜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管理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 03:79-83.

[2]刘勇.赵永新.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的管理[J].才智, 2015, 20:239-240.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2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门迎、前厅接待人员和客房服务人员;各类旅游公司,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类酒店、饭店、宾馆楼层管理、大堂管理、咨询、会展等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业务洽谈、对外联络服务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情报、信息服务等工作。毕业生可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企业、景区、会展中心等单位从事行业管理、科研教学、导游、人力资源培训等工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前景

2.2017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3.2017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4.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5.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6.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哪些?

7.2017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8.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9.2017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职场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22-02

随着我国经济类型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轨,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酒店业就是服务业最典型的代表,所涉及的服务类型也最全面,餐饮、客房、商场、健身、娱乐等几乎所有服务业的内容都包括在酒店业的服务中。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各高职院校随机而动,相应地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招生就业情况良好。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几乎所有的酒店管理专业都与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经调查,酒店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了其毕业后能够进入何种层次的酒店就业,决定了学生在酒店就业后晋升的职位与速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将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的重中之重,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之一就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在北方,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差,入学时,有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为零。我曾经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过多次的入学英语测试,试卷样本为中考难度,学生的成绩(包括听力占总成绩的30%)超过90分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集中在40至60分区间,经咨询,我国北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大多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由于高中甚至是初中时的英语成绩的不理想,导致这些学生当中,70%的人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这就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如何在两年内迅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使其适应就业的需求并能设计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之二就是教学缺乏实用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间为两年,在企业学习实践知识一年。经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所实习单位上岗。这就要求学校在两年的时间内,将原本三年的大专课程经过压缩在两年内教授给学生,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课业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意识到英语学习对学生就业、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也很难加大英语教学的课时量,而学习外语的唯一捷径就是勤学多练。那么,在不加大英语教学课时量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呢?

二、职场英语教学

所谓的职场英语教学就是将全部英语教学步骤职场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师生角色职场化、教学内容职场化、教学过程职场化和教学评价职场化。

1.师生角色职场化。职场英语的教学首先从改变角色入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里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扮演模拟职场中的酒店客人、酒店各部门的基层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甚至是总经理的角色,同时也是课堂模拟职场中的总导演,安排、组织、评价学生在课堂模拟职场中所扮演的酒店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在将课堂模拟成职场的过程中,教师应先给出本次课或本单元的模拟场景,给出该场景所涉及到的常用词汇、常用句型,给出正确范例。同时,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英语表达,及时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语感、语意进行纠正、评价、打分。

2. 教学内容职场化。首先,根据职场英语在酒店行业中的应用状况,确定职场英语应用的目的和范围,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明确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学即所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英语课程内容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其次,要用工作导向的项目课程的设计方式来组织职场英语教学。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教学中模拟职场情景所需知识,预先准备,以便充分融入课堂职场情景角色中。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课程,应按酒店各个部门划分模块,每一模块包含酒店该部门各个岗位,每一岗位设置一个单元,在单元内,将该岗位所涉及到的英语词汇、句型进行整理归纳,并附与该岗位服务相关范文或对话一篇。最后,将岗位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用于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职场英语口语教学中,突出听说领先。从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教学,围绕酒店各部门各岗位活动的开展,由知识型教学转为能力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英语听说能力,学有所用,学能有用,达到学习语言为交际服务的目的。

3.课堂教学职场化。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组织的常规教学方式。采用以启发式讲授为基础、场景模拟训练为主的师生互动教学,如课堂问答训练、听说训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以及职场环境创设,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等,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课堂教学职场化应通过创造安排不同情景,模拟职场训练,或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发多种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有所用的实践机会。

4.教学评价职场化。教学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所得,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以及课程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等问题,采用的方式有日常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教学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场景中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以成绩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成绩反映出来的整个课程的有效性。终结性评价采取的方式有应聘/招聘的面试、各种模拟场景的角色扮演,笔试、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在不同时段,对不同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酒店专业职场工作的职业能力,更直接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折合成一定比例,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得出学生本学期英语学习成绩。高职英语教学评价职场化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职场化的实施,巩固高职英语教学职场化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保证学生的学习与社会接轨。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既懂英语有擅长酒店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场英语教学的引入,完美地解决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只有在职场教学中,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夯实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注:本文来源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3020002。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4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涵义

实习, 顾名思义是在实践中学习, 也就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 为了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而进行的实践性学习。实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很多种实习, 有顶岗实习, 教学实习等。

所谓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就是指高职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 或者说当理论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 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到酒店行业实际岗位上去应用和检验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五大要素

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实习方式, 它的构成具有五大基本要素。一是顶岗实习的主体是学生;二是顶岗实习的客体是酒店;三是顶岗实习的推手是学校;四是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学生、酒店、学校等多赢局面, 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一方的利益;五是顶岗实习的内容包含了过程以及由顶岗实习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里面包含了学校、酒店、实习生、实习生家长等多方面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的意义

顶岗实习无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实习单位, 都具备重要的意义。然而顶岗实习对三方面的意义并不相同, 作者认为对学校的意义是意义中的推手, 对酒店的意义是意义中的基石, 对学生的意义是意义的根本。

(一) 对实习生的意义——根本。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是连接学校和酒店的第三方, 并且是顶岗实习的主体、顶岗实习的实施者。无论对学校和酒店的意义有多重要, 但最终对学生的意义才是考验顶岗实习必要性的唯一因素。

1.是实习生了解行业和职业的重要手段。

学生了解行业和职业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阅读文各种资料, 请教老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士等, 但是最直接的手段还是实地顶岗实习。

2.会让实习生形成对职业选择的初步判断。

学生通过某一个或者几个岗位的顶岗实习可以使自己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行业和职业环境、行业和职业特点、行业和职业需求等, 进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初步决定自己是否愿意投身酒店行业或者决定自己投身酒店行业的哪个工种。

3.为实习生向职场人士角色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和职场在环境、任务、责任、压力、评价标准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这个平台仔细体会学校和职场的不同, 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 为顶岗实习结束后, 进入职场人士角作者简介色打下坚实基础。

4.增强实习生找工作时的竞争优势。

作者通过对新安人才网上公布的酒店行业招聘信息研究发现, 95%以上的酒店招聘服务员明确提出应聘者需要工作经验, 100%的酒店招聘管理明确提出应聘者需要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来说, 顶岗实习是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方式。

(二) 对酒店的意义——基石。

酒店愿意接纳实习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使用实习生对酒店有重要意义。可以设想假如使用实习生对酒店不利的话, 会有酒店愿意接纳实习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实习生对酒店的意义才是顶岗实习能够进行的基石。

1.降低酒店人力资源成本。

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其员工薪酬成本往往在酒店营业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实习生一般只有实习补贴, 薪酬待遇远远低于正式员工, 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2.降低酒店管理成本。

使用实习生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一方面实习生受过高等教育, 素质较高, 能够严于律己, 便于管理;另一方面, 实习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还受到学校的管理, 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实习生管理成本。

3.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

从心态上说, 实习生是第一次直接接触社会, 他们对实习岗位工作的热情是非常饱满的, 工作的心态是比较积极的, 对待客人也是比较真诚的, 由于酒店是服务性行业, 实习生的这种精神状态正是酒店行业所需要的, 所以实习生会提高实习酒店的服务水平。从知识和能力上说, 相对于社会招聘员工而言, 实习生毕竟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普遍高于社招人员, 由于知识和能力水平会影响服务水平, 所以实习生的到来会提高酒店的平均服务水平。

4.充实酒店人力资源库。

实习生最早接触的酒店就是实习酒店, 不可避免的对实习酒店产生一份难以割舍之情, 考虑到毕业以后到别的酒店一切又需要重新开始等方面的因素, 有些实习生就把工作“就地解决”了。另外, 实习酒店也具备难得的“近水”优势, 酒店通过顶岗实习期的考察, 往往能够物色到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实习生, 会有意识的对这部分实习生进行培养, 让他们在毕业以后直接转为正式员工。

(三) 对学校的意义——推手。

如上所述, 顶岗实习对学生和酒店方面的意义重大, 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没有采取顶岗实习方式而采取“放羊式”的实习, 即在毕业前, 让实习生自己找单位, 自己对自己管理, 学校只关心有没有一个接收证明的实习。所以真正推动顶岗实习能够顺利进行的不是学生也不是酒店而是学校, 对学校的意义才是顶岗实习的推手。其实, 顶岗实习对学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扩大;有利于学校和酒店需求接轨。通过顶岗实习, 学校一方面可以按照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与酒店需求接轨, 另一方面可以总结酒店专业操作能力、待客能力、市场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各种辅助性环节, 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 培养专业素质和意识;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高职院校会派专业老师进行实习指导, 有的院校甚至会将本校教师派往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这样能够使教师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贯彻高职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方针, 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了更好的开展顶岗实习教学, 以五大基本要素的视角解释了顶岗实习的涵义, 从学生、酒店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顶岗实习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三方面意义的不同。

关键词:顶岗实习,基本要素,意义分析

参考文献

[1].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李伟丽.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0

[3].袁国贤, 杨庆国.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原因及其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9

[4].罗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策略研究[J].新教师教学, 2010

分析酒店管理专业的未来之路 篇5

酒店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星级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商务管理、高级餐厅管理,以及近年来非常时髦的赌场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俱乐部和夜总会管理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与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在全球与中国地区的发展速度与就业率将远远超出传统型行业。

酒店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知识、酒店基本理论。本专业突出技能培训,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酒店、宾馆的餐饮、客房顶岗实习实训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高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酒店、旅游业将成为各大城市服务产业的支柱,目前,全世界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三年内北京酒店也将达800家,高级洒店管理人才抢手。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6

关键词:酒店实习;旅游管理;现状;困惑;对策

实习作为学生阶段必经的重要过程,其效果的好坏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及领域研究人员重视,原因在于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实习阶段的问题类型越来越多样,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的实习过程而言,更是会造成相对严重的后果。

一、论文议题概念与意义

酒店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实践经历,从社会角度而言,这一实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的深入,对于企业也可以更加精准地选择人才。其实习的结果将嘉禾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的双方意愿完成。这种实习过程多数出现于职业院校中的专业性人才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总结面临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自身情况及条件进行再次审核。对于学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以实践结果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自身的教学教育方针及政策,可以更进一步的感知学校所教授内容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对于学校而言,酒店实习可以体现该校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及办学特色,也能促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可以以实习生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理论的牵引不断改善企业实践中的不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可以说是近几年流行的校企合作中的代表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学与育人的融合,更能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前,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技能、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予以纠正、提高实践与理论的关联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在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之外,以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职业道德,对于其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利。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中常见问题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总结相关案例经验后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学生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分析如下:

(一)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换不顺畅

处于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思维及行为方式上均带有浓郁的学校氛围,诚然,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这种过渡或许会经历较长时间,在这一过渡期,学生们往往会出现迷茫、焦躁等一系列心理反应,而学生们或许会因对于问题出现原因的不准确把握,而开始怀疑自己。此种情况下,原本具备的能力也就发挥的不佳了。学生们无法脱去身上的学生身份,而转为员工身份,这就造成了其在酒店实习阶段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纪律性、严肃性、习惯性等方面均不能很好的融入酒店实习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现象轻则会影响酒店的客户服务质量,重则会严重影响所实习的酒店的整体服务形象。

(二)人际关系相处较难

酒店实习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常常会觉得人际关系处理起来十分困难、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缺乏信任,从而令实习生们对社会、工作产生畏惧心理。究其原因在于酒店的企业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环境中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对于实习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酒店内部的人员关系处理所面临的困难、所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更多。对于进入酒店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其虽然活得了不错的实践应用机会,但在实际进程中,其从心理及行为上都需要有人做正确引导,然而酒店的实习环境较难满足其需求。缺乏了工作上的帮助及对实习生表现的肯定与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们多数会表现出迷茫。这种心理感受极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酒店实习生会最终面临被淘汰,甚至可能会对其心理层面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三)缺乏定性、增加跳槽率

除了上述两点心理原因导致的问题外,在福利待遇与学生预期之间的差距的共同作用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就业稳定性。其对于社会的认知水平的偏差自然会引发其对现有实习环境的不满,缺乏定性便成为直接表现。这种情况下催生的便是实习生跳槽频率的增加,实习生对实习单位失去信心,加之其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与缓解方式,其便多数采取逃避原则,以更换环境甚至离开社会的方式规避风险。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适应酒店实习的对策分析

基于前文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效果不如预期的好,而为了尽可能缩小这一问题的影响范围,笔者结合实践中的成功经验,针对这一议题提出若干合理化对策,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学校或实习酒店可以为实习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可以是实践能力优秀的校园力量,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企业力量。可以从心理上、行为上及时给予实习生有效帮助。这一对策的提出在于对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期间由于缺乏支持和心理辅助而产生的问题的考虑。以缓和实习生心理问题为原则所提出的改善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实习过程的实效性。

第二,在校期间做好动员工作,从思想教育层面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准备。可以采用实习动员大会、教师一对一心理辅导等形式,以实习生心理思维为关注重点,通过多元化辅导方式帮助实习生提前做好应对实习中各类问题的前期准备。

四、结语

学校到社会的转型需要依靠实习这一过程来完成,既帮助了学生过渡,也帮助了企业进行选择。结合本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心理层面的原因导致其与企业的融合度不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实践能力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廖燕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08,(9).

[2]邹益民.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2).

[3]和文征.酒店雇佣实习生问题及培训.[J].现代企业,2006,(4).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7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理想和现实差距大

很多实习生对于酒店管理的理解, 尤其对于星级酒店管理的理解大多数都是电视剧中都市白领的角色。而实际工作中, 基础岗位的辛苦、工作的劳累会和幻想中优雅的白领角色天差地别。这种极大的落差会使实习学生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和强烈的逆反心里, 表现出消极工作、不服从管理、顶撞客人和领导, 工作态度极差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有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够完成实习任务, 产生毕业后不会从事这个行业的想法。

(二) 角色转换困难

从学校到酒店, 从学生到员工, 无论是环境还是角色,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很难转换角色。虽然已经进入酒店且走入工作岗位, 但因为实习学生尚未毕业, 他们仍然会以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 甚至很多学生沾沾自喜—终于放松了, 不用在接受学校的管理了。也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非酒店正式员工, 不用服从酒店的规章制度和酒店领导的管理, 给酒店的工作带来很大管理上的难度, 且把学校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入工作岗位上:比如迟到早退、无故空岗, 导致酒店投诉率上升, 严重影像酒店的形象和经济利益。

(三)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校期间, 大多数学生只注重理论课的学习, 在实践操作技能课上, 由于没有酒店的工作环境和紧迫感, 大多数同学在对于实践技能课的学习只是应付考试和完成任务, 导致学生到酒店实习后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很多专业课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于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要求表现一般。这种情况使在校期间理论课成绩良好的学生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认为理论课对于实际工作没有任何用处, 甚至也有一部分同学实习结束后给下一届学弟学妹传递的信息就是不用学习理论课, 实际工作中用不到, 从而给酒店管理专业形成了不良的学习风气。

(四) 实习岗位单一

酒店通常只从自身各部门的岗位需求考虑, 哪个部门缺人, 将实习生安排到那个岗位。 (据实习学生反馈, 大多数实习生都被安排到人员流动较大的餐饮部和客房部) 同时酒店为了节省培训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基本不安排实习学生轮岗, 酒店的这种单一的实习岗位使很多同学对其他岗位的技能得不到锻炼。且很多机械的工作岗位 (比如客房部的叠被子, 清扫马桶) 使很多学生产生厌烦心里, 打击了学生对于酒店行业工作的热情。

(五) 同工不同酬

很多酒店把实习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实习期间, 很多学生和正事员工有着相同的工作强度, 甚至很多岗位的实习生比正式员工承担更大的工作量, 但在待遇上却有很大差别。除了工资报酬不一样, 一些正式员工应有的福利, 实习生也都没有。甚至大多数岗位的实习生都会超出法定工作时间, 赶上节假日和大型宴会, 实习学生加班是平常事, 但却没有任何加班报酬。所有这些待遇上的不公平, 让学生产生了极强的不平衡感。严重挫伤了这些刚刚走入工作岗位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和酒店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

二、有效措施和改进方法

(一) 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加强思想教育

开好实习动员会, 让实习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 尽事能祥细的介绍用人单位的情况, 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协议、薪酬等等, 都应准确真实的向学生予以说明。其次, 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价值, 准确的定位自己。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既然步入酒店后就应该目标明确, 意志坚定地逐步向前发展, 而不应浅尝辄止, 稍遇困难挫折即后退, 这山望着那山高, 轻易地退出酒店行业。

(二)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高职学校应该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把“双师型”的建设与教师的评职定级, 考核聘任挂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允教师以双重身份参加实习工作, 既是学生实习指导教师, 又是实践锻炼者, 与实习学生“同吃、同劳动”, 边实践边管理。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式上岗前, 对实习学生有针对性的培训, 使学生尽快的了解岗位技能的要求。

(三) 与酒店建立联合办学、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应该与一些星级酒店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和酒店工作教育和管理学生, 既能保证学生所学适应酒店的要求, 也能让学生酒店提前感受到酒店的气氛, 对于酒店的工作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 实行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的评价机制。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 企业 (企业指导教师参与) 评定成绩, 学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及其它综合评定, 分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计入学生成绩。

(四) 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

酒店应该针对实习生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薪酬结构。这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进步能够使实习生获得平等的薪酬待遇, 从而能够心情愉悦的全情的投入工作中, 保证实习生权利的同时能够保证服务质量!为酒店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高职酒店实习生和酒店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总之,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在酒店高职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完善酒店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将学生所学和酒店所用紧密衔接, 及时改进学生实习期间的不足, 以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同时也要提高酒店对于酒店实习学生的管理水平, 以保证学生得到的职业生涯得到锻炼酒店获取利益!

参考文献

[1]秦炳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2]廖燕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 2008 (9)

[3]刘文斌.酒店实习基地选择的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 2009 (4) :115-116

[4]廖燕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 2008 (9)

[5]黄丹, 姜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管理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 (3)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分析 篇8

一加强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1.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现状

第一, 目前高校的行政制度化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为了整个高校的运行, 各高校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重视制度化的背景下, 高校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普遍降低了, 反而更加重视行政素养。除此以外, 高校很少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选拔。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培养, 也挫伤了优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第二, 高校缺乏对管理人员劳动价值的认可。高校的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对管理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仅仅把管理工作看成一项简单琐碎、机械重复的事情, 认为管理工作只是从属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工作, 不占据高校工作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 高校在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职称评定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意义

第一,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在一所高校中, 管理的目标和教育的目标应一致。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高校管理人员只有对高校中各部门都实行专业化的管理, 才能有效地发挥管理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同时, 管理的专业化也可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教师在高校教育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与学生的素养、整个学校的综合实力相连。所以, 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改善。第二,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还有利于拓宽管理人员的职位空间。现阶段, 高校对于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有很大的不同。高校中的管理人员最多只能争取到专业技术的岗位, 这种做法严重地制约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所以, 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从而重视自身的专业化学习, 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空间。

二有效实施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1. 重视管理, 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要想实现高校管理人员工作的专业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 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很多人认为管理和服务是相互矛盾的, 认为既要管理又要服务是不可能的, 两者互相对立。其实管理和服务是相互促进的。有效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而服务工作如果做得好, 也有利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 (2) 管理专业化和兼顾的关系。纵观高校的发展进程, 不难发现在过去的某一段时期, 高校并不专门地设立管理的岗位, 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由一些年长的教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兼任。但是, 并不是有较高专业水平就意味着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所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 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是有必要的。 (3) 经验性和专业性的关系。对于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而言, 如果工作人员仅凭自己的管理经验而不进行学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2.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学习。由此可见, 加强培训是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必要途径。

第一, 管理人员的培训要结合工作实际, 提高自身的素质。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管理知识的再教育, 这种培训只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管理工作而进行。高校的管理人员培训是在实际考察管理工作需要的前提下, 由学校的人事部门组织, 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高校管理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等。这种培训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素养。第二, 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学校内举行。校内培训的特点是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能有效地赢得学校的认可, 调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更好地为学校服务。第三, 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是专业化的培训。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聘请专业老师授课, 学习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学校可以积极地和其他高等院校取得联系, 开办管理人员的心得交流会, 更加全面地提升管理素养。

三结束语

高校的管理工作在高校整个运行中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管理工作发展还不成熟,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需要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高校相关的工作者不仅要正确认识管理工作, 也要通过培训学习来积极改进管理工作, 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 高校的教育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性质的工作,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接着对如何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彭学文.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研究述评[J].湘潮, 2013 (1)

[2]魏澄.试论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问题及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13 (6)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9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存在的问题

1. 学生个人角色转变速度慢

如果学生个人角色转变速度比较慢,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实习质量,而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对酒店工作认同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实习的正常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酒店一般来说都是四星或者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作部门。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酒店各方面的运营细节,并让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酒店的实际情况相互集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从当前实习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然将自己当成学生来看,导致自身定位不明确。一旦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规避问题,这种退缩的思想会影响学生日后实习质量。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到酒店进行实习,和参加社会工作是一样的,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因为当前社会条件影响下,学生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体验艰苦劳动的,多数学生都比较娇气,很少有学生服从管理人员的管教。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因为劳动强度大导致学生不适应,或者学生对酒店规章制度不理解、抵触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学生会出现消极怠工等直观表现。

酒店通常会因为自身的经济利益问题,超负荷的让实习生去完成一些工作,缺少对实习生的关怀。实习生还存在休息时间不足、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不相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对未来的工作产生恐惧心理。而且部分酒店的工作环境也不够理想,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产生迷茫,不想进入到酒店工作,影响酒店人才吸纳量,造成酒店人才流失。

2. 缺少针对性管理策略以及培训机制

实习生对酒店来说,是一种有利用价值的廉价劳动力。实习生的实习期通常都在3个月-12个月的范围区间内,而且实习生的工资一般是比较少的,所以大部分酒店都在想如何在固定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作用,这也成为当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酒店各用人部门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酒店需要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角度入手去思考问题,先考虑酒店不同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量,之后分配实习生。经常是酒店内部哪些部门缺工作人员就将学生分配到哪里,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实习生从上岗的第一天开始就跟岗。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酒店对实习生用工存在思维误区,只是想通过实习生来降低酒店人力成本,缺少对实习生本质性的培养。

3. 院校在实习中放任自流

虽然要通过实习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个人独立性以及自觉性,但是许多学校那种完全放任自由的实习形式,还是会影响到学生实习效果的。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缺少专业教师的陪同以及专业教师的指导,会导致学生经常产生困惑与迷茫的情绪,进而影响实习效果。如果教师陪同学生进行实习,不仅可以维护学生应当得到的利益,同时还可以解决一些让学生产生迷茫的问题。学生在刚毕业时,会对社会产生恐惧感,此时教师的陪同可以让学生更加心安。从酒店方面来思考该问题,酒店希望教师陪同,利用教师来稳定学生个人情绪,减少酒店该方面的劳动量,让学生用稳定的情绪完成工作,不影响酒店用人制度以及酒店的劳动制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也希望教师可以不辱使命,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实习,度过实习期。从整体情况上来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指导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掌握分寸。

4. 行业需求与行业态度

酒店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科技含量是比较低的。常年来从事酒店管理以及酒店相关工作的人员学历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当酒店管理专业走进各大院校之后,酒店对高材生的渴望是相当高的。但是当高材生真正的进入到酒店工作以后,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却发现这部分高材生并没有掌握尖端的酒店工作技巧,实践性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都比较差,情况严重的甚至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培训,所以大多数酒店都已经转变了传统态度,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并不适用。酒店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岗位数量也比较多,不论是生产操作过程的连续性还是生产操作的综合性都比较强,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各个工作部门与各个工作环节高度契合,才能保证酒店工作的正常开展。酒店企业还属于半军事化管理的经济组织之一,在客户服务过程中,要不断的强调等级与命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效果。所以从整体情况上来看,酒店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的是员工的情商,其次要保证的才是员工的智商。但是各大院校培训出来的酒店专业工作人才都比较缺少职业意识,进入饭店工作之后,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自己的角色,缺少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也缺少适合酒店情况的专业技能。

二、优化实习质量的对策

1. 从学生心理的层面解决实习问题

通过开展实习生动员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未来社会发展走向以及他们在毕业之后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让实习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实习之前,先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实习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明确专业技能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好的工作岗位,还可以通过实习的形式保护学生,让学生更加顺利的和社会相衔接。让学生明白在实习过程中付出的各种体力劳动并不单单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和用脑筋思考等体力劳动形式锻炼学生基础工作理念,减少学生好高骛远的几率。学校方面应当在学生外出实习之前,先了解实习酒店的实际情况,将实习酒店的情况介绍给学生,明确实习协议以及实习生应当履行的各种义务,解答实习生存在的疑惑点,让实习生全面、深入的掌握和实习相关的所有环节,缩短适应时间。

2. 锻炼实习生大局观

作为院校的实习生,大部分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影响因素,所以作为实习生来说应当构建大局观,全面客服自身狭隘的思想。在面对酒店工作人员以及酒店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要积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患得患失。要学会忍耐,学习别人的长处,优化自身掌握的技能,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实习的过程中,要全面融入到酒店的氛围当中,将自身看成酒店工作人员来看待。实习动员属于一项全面性和经常性都比较强的工作模式,不仅涉及到院系的领导,还涉及到班主任以及辅导员,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来优化思想教育工作结构。在学生离校之前,召集学生学习实习工作制度以及相应的纪律要求,让学生掌握实习企业的实际行驶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利用人身安全教育以及做事教育原则来提升学生的实习态度。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国内大部分的酒店都在不断寻找节省人力资源支出的方法,减少用人风险。

3. 配备专业指导老师

为了保证实习方案和实习制度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应安排真正懂专业、工作细致认真的指导教师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及时帮助实习生解决业务上的各种问题,指导实习生利用接触实际的好机会深入研究问题等。对于本地实习点,指导教师定期到酒店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反馈和处理有关情况,对外地实习点则需选派专职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管理。

4. 建立实习反馈制度

当学生的实习全面结束以后,学校和学生之间、学校与酒店之间、酒店和学生之间可以召开一些洽谈会,通过洽谈会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学生工作完成的情况来听取一些实习方面的感受,获取更多的实习感悟。学生和酒店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流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方式。根据不同环节的不同情况来构建专业化反馈制度,通过反馈制度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酒日常工作情况,并不断的完善相应管理工作制度。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当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各大院校都已经开展了和酒店相关的专业,并且专业的划分也比较详细。上文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实习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首先从行业需求与行业态度、院校在实习中放任自流、缺少针对性管理策略以及培训机制、学生个人角色转变速度慢四个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建立实习反馈制度、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锻炼实习生大局观、从学生心理的层面解决实习问题四个角度,提出了优化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的方式。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属于各大院校专业教学结构中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操作性比较强,实习过程也比较重要,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学校的影响都很大。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实习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如何优化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质量进行阐述。

关键词:旅游管理,酒店实习管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146-149.

[2]林丽.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9:59-62.

[3]刘戈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3-15.

[4]刘颖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227.

[5]吴水田,陈平平,郑晓玲.实习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1,01:58-61.

[6]陈艳华.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出现问题及对策--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109-110.

[7]张变华,吴攀升,李玫.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2:93-95.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10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基于企业的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当,利益共享”的原则上,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不同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其合作点应各具特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习结合或理解成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应该更多是通过学校与酒店联合设计,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同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均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

目前,国内较多地从学校培养社会应用性人才的产学合作教育的角度进行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与效益的研究,而较少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分析其现实意义及执行要求。本课题组依据从行业企业方直接得到的一手资料,以较宽的视野来审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以有利于今后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调研思路及调研表设计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持什么态度、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有何具体要求、行业企业在反哺高职教育中所作的贡献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企业调研。旅游业是海南省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海南省酒店业非常发达,其挂牌星级酒店多达300多家。但囿于课题组力量有限,只能对海南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酒店进行调研。

调研表的设计是课题组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并听取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在归纳和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些主要工作环节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课题的一些思路,综合设计出了“海南省酒店调查问卷和调查表”。其调研表主要涉及以下四大部分:

1.酒店基本情况。共调研15家酒店,涉及酒店名称、酒店性质、酒店职工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占酒店职工总人数、高中以下学历占酒店职工总人数、酒店每年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等情况。

2.酒店对高职院校提供的支持。涉及酒店是否是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酒店每年接受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高职院校与酒店联系的密切程度、酒店管理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酒店每年派员工到高职院校培训的员工数量、酒店接受高职院校教师在生产和管理一线挂职锻炼等情况。

3.高职院校为酒店提供的服务内容。涉及高职院校应该为酒店提供的服务范围、酒店前一年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的项目、酒店是否需要高职院校为其培训员工及培训要求等情况。

4.酒店对高职院校的工作建议。涉及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岗工作的满意程度、酒店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培养的内容、企业对“双证”的态度、企业希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的工作、校企合作的方式等情况。

二、调研酒店的选择

高职院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本次调研企业主要选择了海南省内15家高星级酒店;调研区域包括海口、三亚、兴隆等地。调研企业有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亚太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海南兴隆温泉康乐园有限公司、三亚喜来登酒店等省内高星级酒店。

选择酒店业内的高星级酒店作为调研对象,其目的是从较好的预期来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状况,海南省全省实际情况估计不会有这么好,但这样可以从行业角度对海南省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程度有较全面的了解。调研数据显示,这些酒店属于海南省酒店行业中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且在企业性质中,外资酒店最多(占60%),其次是民营酒店(33.3%),国营酒店较少(6.7%);外资及民营酒店是我们服务对象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每年需求在50人以上的酒店占66.7%)。从面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这些星级酒店所聘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失率也较高,流失的人才往往成为了海南乃至内陆众多中小酒店的骨干力量。

三、调研企业反映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酒店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与要求

酒店希望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企业如何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企业希望高职院校毕业生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调研数据,在“企业对在岗毕业生的评价”选项中,选择“较好的团队精神”有2家企业,选择“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的有5家企业,选择“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5家企业,说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选择“服从管理、服从安排”有6家企业,选择“熟练的技能”的有7家企业,选择“较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有8家企业。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表现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选择“扎实的理论基础”有12家企业,这是对学校教学的肯定,也可能是负责人随意的填写;选择“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有14家企业,考虑到高星级酒店招聘毕业生均有相应的标准,显然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进入高星级酒店工作。

在“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选项中,15家酒店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14家企业要求“进取心和责任感”,10家企业要求“创造性”,11家企业要求“不断学习的能力”,12家企业要求“表达和交流能力”,8家企业要求“专业理论知识”,12家企业要求“组织才能”,10家企业要求“分析能力培养”,12家企业要求“为人处事能力”,15家企业要求“人文素质”,15家企业要求“职业道德”。这表明,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实评价与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具体要求基本相一致,特别是在酒店行业中,对于毕业生的人文及道德素质期望能更高。

在“企业希望毕业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选项中,15家企业要求“英语四、六级证书”,15家企业要求“前厅、餐饮、调酒等中、高级工证书”,11家企业要求“计算机等级证书”,5家企业要求“财会类证书”。调研显示,企业对高职人才规格的内涵上要求与上述调研所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企业关注的是与岗位有关的从业能力,企业要求“前厅、餐饮、调酒等中、高级工证书”,表明了熟练技能的培养与测定的重要性。海南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酒店国际化和信息化在行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因此绝大部分酒店十分关注“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关心“财会类证书”的企业不多,这说明企业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至少是在刚就业的几年中)的人才使用定位主要在高技能人才上,而不是主要在“白领”岗位上。

由于企业客观条件不同以及填表人认识不同,致使调研结果只能从大致的方向予以分析讨论;对获得认同度较高的项目,深入解读其内涵,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应关注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项目

针对酒店与学校目前的校企合作情况如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问题,希望从调研酒店中寻找到答案。在“企业每年接受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人数”选项中,9家企业接收100人,4家企业接收50—100人,1家企业接收20—50人。在“企业与学校保持密切合作数量”选项中,6家企业与5所以上密切合作,4家企业与3—5所密切合作,5家企业与2—3所密切合作。在“企业派员工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人数”选项中,2家企业派出5人以下,13家企业没有派人。在“企业派员工培训的目的”选项中,2家企业是为“学历提升”,1家企业是为“取得高级资格证书”,2家企业是为“提升理论水平”,10家企业是为“学习新技术”。在“学校每年培训企业员工人数”选项中,所调研酒店均是派出10人以下培训。在“企业与学校每年合作项目数量”选项中,7家企业合作开发3—5项,6家企业合作开发1—3项,2家企业没有合作开发项目。在“学校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人数”选项中,9家酒店有1—5人,6家企业没有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学校与酒店的关系”选项中,8家企业是紧密型,5家企业是半紧密型,2家企业是松散型。

了解现阶段校企合作工作进展情况,有助于我们从中归纳出“双赢”合作的领域,合作的热点、难点和盲点,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的项目

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哪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是调研企业应关注的问题。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在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的项目上,15家企业均表示愿意“成为学校实训基地,接受学生实习”,3家企业表示愿意向学校“提供奖学金、奖教金”,8家企业表示愿意“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6家企业表示愿意向学校“提供优惠的或免费的仪器或设备”,4家企业表示愿意向学校“提供一些新开发的设备”,11家企业表示愿意“支持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题和教材的开发”,15家企业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3家企业表示愿意“派遣管理人员兼职教学工作”。企业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项目支持,愿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既涉及企业的意向和态度,更涉及到一些带实质性的内容。建构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双赢”合作,从中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总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双方都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应承担的(下转256页)(上接248页)责任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应持积极态度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调研表明,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还需要校企双方做许多探索性工作,目前总体情况尚处在起步阶段。有的酒店提出希望高职院校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含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基地建设等);有的酒店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实践能力、个人素质等。校企合作过程中,了解企业需要、满足企业需要是十分重要的。校企合作愈深入,愈能说明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苦练内功,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最终又促使行业企业反哺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截.校企联合培养饭店管理人才的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

[2]张立忠,葛秋萍.高职院校产学研与校企合作的基本问题[J].商洛学院学报,2009,(2).

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专业 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6-02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历来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广西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考察、企业座谈和在校学生调查,既是为了建设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酒店行业企业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尤其是企业对专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技能需求的情况。通过初步的系列调研,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初步掌握了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及专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二、酒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酒店业一直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全球都处于紧缺状态。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从酒店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来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休闲度假酒店的需求也将有成倍的增长,中国酒店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国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仍将是酒店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酒店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一是我国酒店集团化程度偏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不到10%的集团化率,是没法同美国70%的酒店集团化程度相比的;在欧洲国家也已达到30%的集团化率。二是我国酒店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专业化人才缺失,流动率过大。三是旅游业的发展与酒店的数量不匹配。以广西酒店为例,发展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2014年全国各地星级饭店数量分布情况统计表明,广西星级酒店总数为401家,占全国总数11180的3.59%。其中广西五星级酒店为10家,是全国745家的1.34%,是广东102家的十分之一;四级星酒店是63家,是全国2373的2.65%;三星级酒店231家,是全国总数5406的4.27%。作来旅游大省的广西来说,酒店的数量与旅游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三、酒店企业人才需求预测

在酒店企业的走访与调查中,大部分企业都认为酒店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是因为,随着人们消费观的转变,餐饮市场竞争的程度日益加剧,餐饮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懂得经营、善于创新、更加会引导消费潮流。同时需要高端的餐饮人才来对饮食文化、理念进行开发和创新。酒店市场上对复合型的酒店管理人才需求很大,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根据酒店提供的数据表明,近3年来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对酒店的调查表明,90%的酒店都缺少人手,甚至有的酒店几乎每个岗位都缺人,很多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坦言目前酒店企业既缺少基础性的管理人才,又缺少关键性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广西区内已有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人数仍远远满足不了酒店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广西12家星级酒店企业的调研发现,在酒店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需求占25%,中级管理类别占35%,基础管理岗位40%。基础管理类岗位具体到酒店的实际部门,前台岗位需求占20%,康乐岗位17.5%,餐饮15.5%,客房占23%,行政部门8%,商务部门6.5%,市场部10.5%。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务岗位的招聘要求上,大部分酒店企业都希望应聘人员具有一定的茶艺知识,在前台岗位的要求上,英语越好越占优势。

四、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期望,我们发放了129份调查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110份,达85.27%。主要调查分析如下:

(一)关于在校学生对就业酒店类型和就业岗位的期望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就业酒店的星级选择上,90%的专业学生期望的酒店企业基本上都是五星及以上酒店;剩下10%的学生选择四星级酒店。在具体就业岗位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前厅和餐饮部,分别为66人和29人;选择意愿为客房的只有2人;选择康乐部门的有4人,选择后台服务或行政部门的有9人。由此可见,在校学生对岗位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主观偏向性。因此,通过对比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期望岗位可以看出,岗位偏差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店的岗位职责,指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二)所学课程对工作的帮助分析

对于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校学生大多认为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少数学生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所学课程有什么用,对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和动力。从图1可以看出,有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课程对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需要任课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也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达到学生学习的期许。

(三)在校学生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类型的意见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在校生普遍不喜欢理论教学,认为文化基础课开设太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校学生接触社会少,认为人文素质基础课不重要,而从我们对企业的调研来看,实际情况是这方面的课程恰恰是学生以后上升空间最好的支撑课程。

(四)关于在校生认为需要加强的知识方面的分析

在这方面,在校生选择最多的是简单的专业技能;其次是酒店服务意识课程,再次是酒店职业规划课程,然后是酒店职业道德课程,最后是酒店成功人士专业讲座。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就我们需要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多实践,多接触行业,深化自己的认识。

(五)关于对实习安排的看法

为了使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有更好的感性认识,每年都安排了学生去酒店实习。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4.55%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有36.36%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以后就业奠定基础;有7.27%的学生认为是体验生活;有2.73%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规定,只有服从。从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认识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也说明学生渴望学到真实本领的美好意愿,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地方。

通过调研,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强烈需求,也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学生报考意愿很强,我院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学生68人,2016年秋季学院录取了127人,增加了186.76%。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改革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作为高职院校来说,酒店管理专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不但要注重实训条件建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提升专业培养质量,还要提升师资水平,才能办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开发研究”(KY2016YB607)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析 篇12

201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国办发 〔2010〕 48号) , 把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列入15项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改革试点之中。由此可见, 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规划纲要》 实施以来, 教育部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 2011年8月30日, 下发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 〔2011〕 9号) , 明确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实施中高职衔接, 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 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物流行业涉及领域广, 吸纳就业人数多,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以及先进物流设备的应用, 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十二五”期间, 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30万人, 而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人, 现有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后续发展乏力, 难以满足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物流行业的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迫在眉睫。

2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起步较早, 研究有两个侧重点:一是衔接模式的研究;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线的层次沟通研究。在衔接模式的研究主要有, 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确认普教与职教等值的衔接模式,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通过专门补习以学历达标实现衔接的模式, 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通过课程和大纲直接衔接的模式。

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一贯制模式、对口升学模式和直通制模式, 在国内比较有创意的衔接模式是天津市的 “技能优胜晋升”模式。国内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 这一研究侧重于介绍国内外相关的衔接理论与模式;二是实验研究, 这一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必要性、有效性验证, 局限于地区性和极少的专业性衔接上。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尤以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 具体表现如下:

(1) 在培养目标方面, 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 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 轻理论、重实践, 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 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 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没能建立其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

(2) 在课程设置方面, 内容重复、基础课程薄弱、技能训练重复, 没能建立起中高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

我国中高职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不是很长,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模式和课程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作用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能发挥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阶段教育的基础作用和高职教育阶段的引领地位,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利用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院校、物流行业等都能从中受益。

3.1提高中职物流管理学生学历层次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为中职生进一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机会, 圆众多中职毕业生的大学之梦, 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

3.2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

目前全国高考人数呈现大幅度减少趋势, 据 《南方都市报》 消息,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 今年仅有912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生源锐减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招生困难, 而物流行业因为就业环境相对艰苦, 吸引力下降, 各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录取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高职衔接能够增强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数量, 为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的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同时能满足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物流行业的需求, 促进社会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3.3有利于课程衔接和资源共享

中职和高职物流专业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 在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方面, 中职课程应重基础、强应用;高职课程应重实践、强创新, 高职教育引领中职教育。但由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 各自为战, 使得其实践操作层面较难超过中职, 甚至在某些课程领域重复办学, 使得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很难发挥, 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更难体现, 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高职双方的质量与效益均受到极大影响。中高职衔接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 建立共同培养目标, 可在一个体系内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 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 避免了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中高职的衔接使得中高职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便于实现师资、实训、图书等资源的共享, 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摘要: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物流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中高职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不是很长,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能有效地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 满足社会、行业和个人需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资源。

上一篇:区内外故障下一篇:农业气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