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力的培养

2024-10-11

表现力的培养(精选10篇)

表现力的培养 篇1

论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现在的孩子们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将会面对很大的竞争。然而,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孩子们比较胆小,羞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怕与陌生人接触,不敢在集体里大声发言等现象,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将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对他们以后在人才市场的求职竞争中将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幼教工作者应积极为幼儿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努力提高幼儿的表现技能和能力。

关键词:幼儿;创设;表现力;表现技能;自信心

随着二十一世纪钟声的敲响,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者少不了的是要过面试这一关,在这一关中,求职者要竭力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取得面试方的认可,才能顺利获取自己想要的职位。现代社会即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可以想像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现在的孩子们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将又会面对多么大的竞争。然而在日常与幼儿的接触中,我发现孩子们普遍比较胆小,羞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怕与陌生人接触;不敢在集体里大声发言;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只会站着不动或者大声嚎哭。这对他们的成长将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对他们以后在人才市场的求职竞争中将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发展历程之中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每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要满足人的自身需要,教育要发展人,发展人的潜能,突出人的特长,打好创造的基石。表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运用、表现,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培养幼儿的表现力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一)创设表现时机,使幼儿有充分的表现时空。

新《纲要》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展示自我风采。

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勇于展示自己的良好风气,给他们创设一个个表现的机会。如利用集体活动后的小组活动、活动区活动、分组活动等方式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大方、大胆地表现自己。

(二)激发表现欲望,使幼儿保持浓厚的表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老师要能够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也就是了解幼儿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 幼儿兴趣浓厚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肯定他们的表现能力,这样他们的表现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会发展得更迅速、能力会更强。他们就会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更加大胆地迈开步伐前 进,越来越喜欢表现自己,从而使成功的机会成倍增长。

(三)增强表现自信心,奠定幼儿敢于表现的基础。

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是他们活动的关注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句鼓励的话,会让幼儿觉得自己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这对幼儿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将会使幼儿表现力的火花就此熄灭。我们要知道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是幼儿迈向成功的基点。所以就要关注、支持幼儿的表现,以赞赏的目光赏识他们的表现,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大胆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表现活动中,我们要不吝啬自己的赞扬,给每位孩子以鼓励,让他们都能勇敢地迈向表现的舞台,大胆表现自己。

二、努力提高幼儿的表现技能和能力

幼儿有了表现的欲望,有了表现的信心,还只是完成了表现力培养的基础,而关键还在于如何表现,这才是表现力培养的目的所在,如果只是有表现的想法和自信,而表现得支离破碎,久而久之,会产生挫折感,逐渐失去表现的欲望。那么如何使幼儿会大胆地进行自我表现呢?

(一)为幼儿选择便于表现的内容,让其易于表现。

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表现内容,如日常用语的表达、见闻的表述、转述,说唱儿歌、舞蹈等,让其敢说,乐说,敢展示,乐表现。口语表达是幼儿表达自己意愿,与人交往的最好方式,也是每一个人处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在日常活动中,我总是与幼儿多说多谈,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也让他们讲自己的见闻培养其乐说习惯。并教给幼儿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他们说、唱,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动作,或说或唱或游戏或舞。动听的歌谣、轻快地节拍,优美的舞姿,即是简单的表现内容,又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加上教师不时肯定,奠定他们敢于表现乐于表现的基础。

(二)让幼儿理解表现内容,创造性地展示表现技能。

我们要凭借优美夸张的动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使他们理解所要表现内容的内涵,创造性地设计表现的动作。如在舞蹈教学中,拟人化的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表现兴趣。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用人的思想感情相交流。歌表演《小鸡、小鸭》表现的是小鸡小鸭相互帮助的情形,歌词非常简单,却重复出现“叽叽叽、呷呷呷”。如果不加推敲,定会出现干巴巴地三次鸡叫、鸭叫,现在把这首歌曲拟人化,将它们编成一组对话,就非常富有情趣了。“小鸡、小鸭是一对好朋友,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一天它们碰到了一起,就叽叽、呷呷地讲个没完。第一次叽叽叽、呷呷呷是老朋友互相问候:„您好,您好!‟第二次叽叽、呷呷呷是互相祝贺,小鸭翘起大拇指说:„你游泳游得好。‟第三次叽叽叽、呷呷呷,小鸭说:„你又长高了。‟小鸡说:„你又长胖了。‟接着,小鸡小鸭唱呀跳呀、游戏呀、拥抱呀,真是一对好朋友。”尽管这首歌表演的题材极为平凡普通,但通过拟人化的教学,经细节夸张,变得情节完整,幽默诙谐,幼儿表现时会很夸张、很投入。

(三)充分重视每一个表现的要素,促进幼儿表现力的发展。

1.口语表达是幼儿表现自己的首要动因。

我们首先要从非智力心理素质出发,先解决敢不敢讲话这一点,突破这一点,幼儿会不会讲话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表达能力和其它能力不一样,它是和非智力心理素质相联系,它有个敢与不敢的问题,教师要永远用朗朗的声音影响幼儿,告诉幼儿,讲话一定不要自私,声音一定要达到全体小朋友的耳朵里,因为只有首先进入别人的耳朵,接着才能进入别人的心中。流畅程度主要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要有逻辑性,要流利,如果一句话中间反复停顿和重复,听者就会对表达者的意思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体会,也会觉得很累,从而不愿去倾听他的表述,造成表现的失败。情感,是语言表达的调味剂,如果在表达的过程之中没有情感的融入,那就如同做菜不放盐一般乏味,乏味的东西,是每个人所不愿吃的。只有注意到表达的音量、流畅、情感的真切投入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让别人更好地知道、了解自己。2.舞台表演是提升幼儿表现力的平台。

我们让幼儿观看电视、VCD中的一些节目,让幼儿欣赏别人精彩的表演,仔细观察、揣摩表演者的表情、神态,谈谈自己的体会,再结合自己上舞台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上舞台表演的要素:要有大胆的气魄、动听的声音、优美的舞姿等等,让幼儿在平时的表演中注意这些要素,并及时纠正幼儿不当的表演,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努力让幼儿表现得尽善尽美。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大胆地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给他们布置一个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因为这是一方展现幼儿风采的天地,在这里,小朋友们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每逢节日,更要抓住时机。如元旦节、六一节的庆祝活动,我们用拉花、皱纹纸,或者是和幼儿一起制作的简单的吊饰来布置教室、活动场地,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激起他们上台表演的浓厚兴趣。通过这些训练来提升表演的技能。

3.社会活动是强化和扩展幼儿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活动中是强化和扩展幼儿表现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不应只注重课堂教学,或为了安全而死死地守住教室。如敬老院的慰问演出、社区才艺展示、菜市场或超市的见闻讲述,家庭趣事的描述等等,每一次活动都是幼儿表现力展示的良好机会,而且通过一次次社会实践,要把幼儿引向社会,让其从小就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表现,强化表现,提升自我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表现力的培养与学生潜能的开发》(2004-07-14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3]《如何提高幼儿舞蹈表现力》(酒泉教育网 作者:李海梅)。

表现力的培养 篇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收集相关文献资枓的基础上, 将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书刊文献等资料, 进行归纳总结。

1.2 专家访谈法

走访有关方面的专家, 走访有经验健美操教练, 对健美操表现力的问题进行交谈, 了解健美操表现力存在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表现力的几个要素

2.1.1 熟练性

成套动作的熟练性是表现力的基础。没有健美操的肢体动作熟练性就谈不上表现力, 动作的熟练与扎实的基本功是一个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2.1.2 体能

体能影响表现力的发挥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 运动员不仅心理上要有表现的意识, 运动员的自信心也显得尤为重要, 体能应贯穿整套动作的始终, 良好的体能可以使运动员在后半套动作更到位, 并保持感染力这就是一个运动员的潜力。假如两名运动员身体形态动作难度水平相当, 在完成动作时尤其动作越往后, 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能坚持到最后能把表现力贯穿到底, 谁就是胜者, 体能是支撑运动员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有力支柱。

2.1.3 音乐

根据音乐来选配动作。运动员要在熟练掌握动作的基础上, 把动作最佳地融入音乐当中, 对音乐加工如剪接加速或减速配乐等等, 将规定动作特色动作的音乐进行加工处理, 使音乐层次清晰, 特色鲜明突出, 从而为整套操的音乐, 打出一个个强有力的音符, 音乐要起到渲染气氛, 烘托气势增强表现力的作用, 给裁判与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突出的音乐, 也将进一步渲染强调、烘托动作, 并且赋于动作以更全更新的诠释。

根据音乐来选配动作。从音乐出发, 聆听音乐, 感受理解音乐。音乐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气氛、增强表现力的作用, 可以先进行规定动作特色动作的训练, 然后再把动作巧妙地融入到音乐中突出音乐。

根据音乐编排成套动作。可以先进行规定动作特色动作的训练, 然后再把动作巧妙地融入到音乐中突出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的音符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富有激情的音乐容易激发运动员、教练员的创作灵感。从音乐出发、聆听音乐、感受理解音乐更容易达到音乐形象与动作形象的完美统一, 从而也就通过音乐完成了与裁判, 与观众的交流, 即通过融入音乐完成自我表现。要达到如此的境界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赏析能力, 这也是对运动员素质水平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多听各种不同音乐旋律, 不同风格如世界名曲, 民族乐曲等音乐, 增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做到声中有形, 形中有声, 声形一体。

2.1.4 自信心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 运动员要有较强的表现意识, 自信心是在运动员掌握一定的专项运动技能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自我信任, 顽强的竞技心态, 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斗志和出色的表现力, 运动员在音乐的伴下凑合二为一的激情, 能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这就是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的激情。这里所谈到的自信心并不是人们平常所指的自信心理, 而是运动员从事专项运动以来建立的一种自我信任, 敢于挑战的竞技心态。只在在这种心态下, 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 发自内心的激情能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这种激情就是建立在运动员良好的自信基础上的。怎样才能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呢, 首先要消除运动员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每个人必经的心理体验, 是正常的心理过程, 自卑可通过教练与运动员共同努力来达到消除, 其次教练注意自身的示范、启发, 给运动员以感官刺激, 对于运动员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以肯定, 对较差的运动员多加帮助、鼓励, 切忌讽刺挖苦, 运动员应积极配合教练, 发挥自己的特长, 以每一点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2.2 抗干绕能力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如比赛气氛、同伴动作失误、裁判的不公评分、教练员的语言等等, 都会给运动员一些心理刺激, 如果运动员反应积极则能很快适应比赛, 一旦运动员因此产生消极紧张等情绪则将严重影响表现力, 甚至使技术动作变形, 因此运动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应变能力,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3 表情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面部表情可以借鉴民族舞蹈、艺术体操等相关项目的表演知识, 吸取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技巧、方法, 适应本项目运动的特点。不要肤浅地认为张大嘴瞪大眼或故作狂烈的“大笑”就是表情, 运动员在经历紧张、喜悦、激动等情绪体验时, 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是个非常困难的事。如果过度夸张面部表情只会使面部肌肉扭曲, 显得极为不自然或难看, 这显然是不能表达竟技健美操的难、新、美特点。因此本人认为运动员的表情主要是动作融入音乐风格的体现, 以及对音乐的领会。除了专门表情的训练以外, 还需要从运动员个人气质、艺术修养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才能达到。

2.4 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是增强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能够很好地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健美操运动正是通过身体动作, 身体姿态展现运动员的激情与生命力, 反映运动员对音乐的感悟对美的追求, 运动员在做每一个动作时要注意展示最美的一面, 优美的身体动作, 身体姿态能帮助运动员加分、帮助运动员展示自我身体姿态使表现力得以充分体现身体的每一个环节。

2.5 赛前准备

大赛之前进行模拟赛场练习十分必要, 让运动员提前体验赛场气氛, 一方面可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也便于教练员发现运动员的不足之处, 加以改进提高许多运动员平时完成动作很不错, 一上正式赛场就紧张。动作虽然完成, 表现力则大打折扣, 如表情僵硬动作完成毫无激情可言。而运动员也有机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积累更多的临场经验。通过模拟练习还能激发运动员的参赛取胜信心, 运动员长期的训练, 最终要在赛场上体现,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最佳表现状态, 临上场前的自我调整非常重要。运动员此时还可以活动一下面部表情肌, 避免面部肌肉紧张, 大赛经验欠缺的年轻运动员可能会出现面部肌肉过度紧张。可以采用平静、均匀的呼吸练习, 从音乐中找到自己平时练习的感觉, 也可以通过想象动作, 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3 结论与建议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而表现力则是实现音乐灵魂的路径, 是健美操艺术的升华, 竞赛场上的运动员就应是跳动的火花, 让发自内心的激情透过健美操全部释放, 感染观众又超越观众。这迸发生命力的强劲火花将触动现场每一位观众热情, 一套出色的健美操往往引起裁判与观众的强烈共振, 教练员应将独特的设计融入音乐中, 以情悟动, 多听多想多记多练, 就能大大促进表现力的提高。

摘要:表现力的体现无论是在运初动员选材, 动作编排上, 音乐风格上以及运动员的技术技巧和技术动作的娴熟程度上, 都对我们从事专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要出色地完成一套竞技健美操动作, 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运动中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提高竞技健美操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提出了成套动作的编排技巧是表现力的载体, 音乐是整套操表现力的灵魂, 体能、心理素质是表现力的基础。

关键词:表现力,音乐,体能,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潭海林.健美运动[J].健与美, 1997, 9.

[2]黄俊东.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表现力培养的探讨[N].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3, 2.

钢琴表现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培养想象力;感知;把握

钢琴教育者应该明确音乐内容的表现是目的,而弹奏技术只是弹奏过程中的手段。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技术其目的是希望能将音乐内容更好地體现出来。因此,从教学的最初阶段开始,就可以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与技能训练当作重点教学内容,而且这些理念要贯穿到钢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如何培养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一、技能技巧和乐想并重

一般钢琴教学模式是从弹奏基本技能开始传授,例如:从哈农指法开始练习吊指吊臂等断奏练习,体会提落感,力度的通透感,掌握基本的触键方式。将基本的弹奏技巧进行实践,手指相对灵活之后再进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样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学生一旦养成了单纯用手指弹奏的习惯,而不投入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久而久之,习惯片面追求纯技术的练习,就忽视了乐感的培养,这样学生还会感到枯燥无味,对专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有表情地弹奏。弹奏技术娴熟了可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来,如果有了好的声音,可能会帮助演奏者,建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弹奏状态,显得更加放松,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技能技巧的要点,形成良性循环,达到目的。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掌握基本技术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内在歌唱性的乐想的培养

钢琴属于打击乐器,但是应该把发音方式当作弦乐器来对待,弹出如歌的旋律来。因此,在钢琴弹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歌唱,用先脑后手的感觉来推动钢琴的弹奏。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歌唱感觉,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弹唱结合即边弹边哼唱,并在哼唱过程中进行感悟,尤其是要注重边弹边唱的练习。直观来看就是怎么样唱就怎么样弹,怎么样想就怎么样表达。

三、真正理解音乐

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是学生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对每一首曲子,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给予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其中涉及作者的情感、向往、意愿、写作手法、诸多音乐要素等。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作品所包含的情感,让演奏者与表现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情意交融,能完全进入角色并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之中,演奏出来的音乐才会有感染力,演奏技巧也往往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音乐感知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生对音乐产生丰富想象力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关键。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还要注重对其音乐想象力的培养。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这决定了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这给音乐赋予了无限的魔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创造的艺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敏锐的反应,对音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完成演奏者对乐曲的一次再创造。

五、演奏风格的把握

演奏风格就是以实现作曲家的意图为目的,是对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的具体运用和处理。通过对曲目背景环境的了解,对曲目作者作曲心情的探查,启发学生把握好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我们既要把握好原作曲家的作品风格,还要进行适当的二度创作。演奏者以自身的演奏经验和技巧,用个人的艺术修养来丰富与补充作品,在再次创作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演奏风格是难能可贵的。当一名钢琴表演者逐渐开始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时,则表明是思想艺术趋向于成熟的标志,同时还能衡量他们的审美价值。

六、参加实践活动表演

掌握演奏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舞台实践活动对于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乐于与他人沟通感情,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在表演中培养音乐综合表现能力,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音乐表现的机会外,还应让学生争取机会,多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中小学生音乐表演或演出活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音乐游戏、竞赛、小组研讨、各类音乐考级和参加有意义的公益性演出活动,虚心向其他参赛或参演人员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表演,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一名钢琴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弹奏技术技巧,苦练基本功,并注意感情与技术并重的关系;其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鼓励学生欣赏乐曲并教学生对音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让技术支撑情感表现,让它们成为钢琴演奏的一双翅膀,让自己的演奏充满张力,有表情地演奏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参考文献: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表现力的培养 篇4

《纲要》的艺术领域,在强调幼儿教育的儿童化、整体化与生活化的同时,敏锐地抓住了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即感受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艺术教育观。幼儿舞蹈教学综合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舞蹈动作的控制和把握,以及表演时的情感表达。

幼儿由于舞蹈知识、生活阅历浅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注意力都花在怎样模仿好这个动作上,常常舞蹈时有动作无表情。一个舞蹈,即使幼儿的动作模仿得再像,但缺乏感情,整个舞蹈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仿佛一个小木偶在表演。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小木偶式的表演,使每个舞蹈表现得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呢?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而这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漫长而细微的过程。让孩子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和渗透;在玩耍中感悟艺术、感悟美,同时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意蕴,培养人文情怀,才能逐步提高孩子的审美及表现能力。那么,我们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情感表现力呢?

一、感知音乐及舞蹈的背景

(1)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传递给舞蹈的情感

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帮助孩子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幼儿舞蹈之前,教师要给孩子充足时间,满足他们地聆听的需求。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孩子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孩子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孩子表现音乐的欲望。孩子在把握乐曲的基本基调以后,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跺脚、拍腿等掌握乐曲的节奏感,同时也为孩子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

(2)感知舞蹈的文化意蕴,引发孩子的审美能力

教师首先就要进入状态,充满感染力的示范表演将孩子带入表演的意境。教师也要适当借助媒体教学,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来帮助孩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蒙古舞《飞腾》以前,我先给孩子讲述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然后给孩子丰富一些有关蒙古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奔放、豪爽的特点,我就让孩子欣赏两段比较典型的蒙古舞《骑马》、《摔跤》。舞蹈中,让孩子观察舞蹈者的神态、气势及动作,然后让孩子和着音乐自由的模仿。孩子既欣赏了美的动作和形象,同时对蒙古舞中的提压腕、碎抖肩、耸肩、扭肩等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有了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启示,幼儿就知道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现舞蹈中的动作。

二、引导孩子善于表达自己的舞蹈情感(1)注重平时点滴的积累与渗透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由于表演的更多内容源于生活,他们随时拥有旺盛的激情,时刻准备着去发现、去欢呼、去雀跃。要使孩子较准确、细腻地表现舞蹈所蕴含的情感。为了让孩子轻松掌握这些枯燥的技能,我们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

首先,要靠平时的生活积累与体验。也可借助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来培养孩子对的喜、怒、哀、乐的表达。和老师一起来玩你演我猜的游戏,游戏主要是让孩子猜一些简单的表情或一些日常生活动作。孩子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还掌握了一些表情和动作的表演。如: 受到表扬心情好时,世界是红色的,孩子的表情是眯眯笑。做错事,挨批评时不高兴翘着嘴巴,不服气的样子。当听完故事《卖火柴的小姑娘》的故事心情差时,让孩子琢磨小女孩的悲惨童年是多么的不幸的悲伤感和孤独感。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时,让孩子不受约束的开心的哈哈大笑。这样反复琢磨,积累经验,就为舞蹈的情感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注重舞蹈的情感分析与引导

孩子有了一定的表达情感的基础,教师在教舞蹈时要注意把动作和表情统一起来,避免把动作与表情分开的做法。每一段舞蹈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都应有与其相符合的情绪。舞蹈前老师首先要给孩子讲述舞蹈的情感基调,这样才更便于孩子理解。例如:表演抒情舞蹈时,要求孩子动作要连贯、柔和,表情自然。表演欢快舞蹈时,要求孩子表现出喜悦的心情、眼睛要亮起来,动作要轻快。有些舞蹈在表演时,情绪是变化起伏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孩子根据情节的变化用相应的情感去表达。例如:舞蹈《粗心的小画家》,整个舞蹈的基本特点是夸张、幽默、滑稽、多变的。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内容提示,然后请他们把自己也当作是小画家,去揣摩并讲述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孩子情绪激动,讨论热烈,都说着自己的感受,将小画家的表情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创设环境,激发孩子对表演的兴趣。

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要用更多方法激发他们的表演的兴趣。如: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活动区,在活动区中我扮演医生,你扮演病人;我扮演王子,你扮演公主;我扮演警察,你扮演小偷;孩子在这个活动区中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要对孩子的大胆表现进行充分的鼓励。其次,老师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材料,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表演道具,不仅丰富了表演的色彩,孩子还更带劲了。

表现力的培养 篇5

1.1 教师教学方式和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从教学的方式来说,多数高校课堂始终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教学,即是“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递知识为主,学生接受知识并且练习。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现状和体育课程本身有联系,高校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体质,对于健美操教学的领悟参差不齐。但是教师运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按部就班地机械记忆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再一一纠错,学生再重复繁复的动作的一个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授新动作与重复练习新旧动作感到厌倦,不再像最初学习健美操一样充满热情,也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得到表现力的培养。

其次是教学内容,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它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并且配合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健美操主要是以锻炼高校学生的心肺功能为主,它将学生的姿势、呼吸以及学生那种积极向上的意志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摆正摆对姿势,调整呼吸,运用意识对肌体对自我调节达到健美身心的效果。学生对健美操的内容了解有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并且运用这些关于健美操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在做动作的时候,教师只是示范动作,却不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对于肌体有什么作用,这往往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到动作的要领,无法领会健美操的真正作用,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表现中去。

1.2 高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1)生理特征。

高校女生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大部分的女生较男生而言身体都是比较柔软的,所以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拉伸动作对于女性来说十分有利,并且女性在动作记忆上相对于男生比较容易,练习起来也充满激情。而男性就恰恰相反,身体硬邦邦,在课前的拉伸动作也是让男生颇为苦恼。男女生在同一个课堂上,男性动作生硬还会被女生嘲笑,所以男性更不愿意上健美操课。更有一些健美操中比较繁复的动作,男生对记忆相当困难,导致男生对男女共同的健美操课堂热情并不高。

(2)心理特征。

男性往往是向往阳刚之气,希望以硬朗的身板为女生遮风挡雨,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样男性自尊心会受到一定的创伤,尤其是在女生面前,他们会认为自己柔弱的动作会让女生认为他们很“娘”。这也导致了很多男生在健美操课堂中,很难发挥自己作为男性的积极性。所以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的特征来说,男生对于学习健美操都缺乏积极性。

1.3 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中不可缺少的新兴力量,而健美操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不论是离开学校,还是投入工作中都要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而当前的健美操教学忽视了传递终身体育的意识,将课内学习的环节作为教学重点,这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为了期末不挂科,而在课上好好学习,课程一结束就不再练习健美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具体策略

2.1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

体育和其他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在其他学科上都有用的方式,不一定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用,所以在高校健美操教学方式上还需要教师不停地探索。这里是笔者一些实用的建议。首先激活学科情感,保持学科热情。学科情感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影响很大,积极的学科情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消极的学科情感会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感到厌倦。而高校健美操课堂上,学生一开始选择健美操多数原因是因为对健美操具备一定的学科情感,而那些不具备学科情感的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而已经有学科情感的要保持学生的学科情感。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比如:积极学科情感的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上肯定比不积极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快,更有效率,所以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又快又好的同学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健美操的学习上可以让优秀的学生轮番上阵“教”不积极的学生学习。学生一边在“教”,教师则可以一边在课上纠正学生的动作,细心与学生沟通,告诉学生这个动作这么做的原因,对于肌体有什么好处。对于在课堂上有突飞猛进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轮番替换优秀学生去给所有人示范动作。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有效,所以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考察过后,将优秀的学生与消极的学生合理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将健美操视频(如果没有自己录制视频)传到学生的QQ群里,分配任务让学生课下去练习其中的动作,然后课上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小组的课下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表现的学生就会在课下被积极的同学拉动着学习新动作,对自己的小组有荣誉感,就自然而然地会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除此之外,培养高校健美操学生的表现力,还可以通过教师举办活动的方式。教师可以组织所有学健美操的班级和年级集体准备一套固定动作和一套附加动作进行比赛,选出优秀班级给予奖励。比赛是很好地激发学生表现力的方式,尤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班级中那些消极分子都会在积极分子的带动下充满干劲和斗志。附加动作则是考验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一种方式,因为学生有平台展示自己,才会将自己的努力以及创意通过这个平台表现出来。

2.2 教学内容的课外扩展

高校健美操主要是以健身健美操为主,健身健美操主要是为了广泛而全面地普及到学生中去,因为健身健美操的难度系数比较低便于学生接受。所以只是依靠课上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发或者教师指导团队培养学生课外表现力。尤其是竞技健美操,在音乐伴奏下,展示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并且背景音乐与表演的内容相契合。竞技健美操还有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是教师引导学生,并且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竞技健美操,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高难度的动作,在音乐的选择和剪辑上可以表现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比赛,学生将更有表现自己信心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时候,要循循善诱,善于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

2.3 性别区分对待

鉴于男生和女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一致,可以选择在授课的时候将男生与女生分开授课。尤其是对于男生而言(着重强调男生),面对健身健美操总是认为这是虚弱和“娘”的表现,所以想要吸引男生的目光,可以选择其他健美操的类型,比如搏击操。搏击操是一种将拳击、空手道、功夫、跆拳道还有一些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配合强劲音乐的有氧健身操。这种健身操非常适合男性练习,这对于男生展现男人魅力,表现英雄气概都有很大的作用。而男生的自尊自强一旦被搏击操满足了,表现力就自然而然会凸显出来。这是对待男生的方式,即想要培养男生的表现力,首先应该给男生足够的尊重,然后用合适的健美操类型,满足男性的自尊自强,这样就能快速培养男生的表现力。

培养女性的表现力也要结合女性的特征,东方女性羞于表现自己,刚刚接触热情奔放的健美操的时候,往往动作上放不开。所以教师在培养女生的表现力的时候,应该从一开始就要不断地强调女生动作一定要放得开,放得开才是美。选择积极学科情感的女生带动着其他学生一起,资质优秀的着重培养,然后用优秀的学生带动着认真学习但是动作稍有偏差的学生,最后再集体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看到学生进步的时候,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自信心和能力都具备了,女生的表现力也就自然而然会凸显出来。综上,教师应该根据高校男生与女生的不同特征,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表现力。结语

怎样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 篇6

几千年孔孟之道的浸染,形成了我们含蓄、内敛、宽厚、谦卑的民族性格。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要求人们面对机会能勇敢、大声地说我行。因此,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习惯,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该从何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这种勇气却困扰着不少家长。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想买个橱柜,找到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国木匠,问:听说你的手艺很好?中国木匠回答道:哪里,哪里,和别人相比差多了,实在拿不出手。那人一听愣了,便转身去找了个美国木匠。美国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艺好,于是那人最终向美国木匠买了橱柜。数天后,当他再次经过中国木匠的小店,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橱柜比美国木匠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木匠要说自己手艺不好?

在孔孟之道的浸染下形成的含蓄、内敛、宽厚、谦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而且往往因为太过谦虚而与很多好机会失之交臂,因此,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习惯,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内向、胆怯的孩子尤为如此。

扩大交际和接触面

一般来说,怯于表现的孩子面对众多目光只是觉得不安,并非讨厌赞美和掌声,您只要看看他们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带孩子和邻居聊上几句,帮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购物时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付钱;经常到同事、亲戚家串门;节假日,一家三口背上行囊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潮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

对特长加以鼓励

孩子怯于表现的原因还可能是缺乏自信,担心无法获得赞赏。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长并由此树立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通过唱歌、跳舞、数数、背诵古诗、讲故事、画画、模仿等形式挖掘和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先创造机会让他在家人面前展示,加以热情鼓励,树立信心。当孩子为得到赞赏兴奋不已时,家长可以趁机说:宝宝唱得这么好,小朋友们肯定喜欢听!邻居还以为我们家有一只百灵鸟呢,下次唱给大家听吧!即使孩子一时还不能痛快接受提议也不要紧,至少心里会留下相应的印象。

创造机会尝试表演

有了家长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外人广泛的认可,孩子的自信心会得到强化。带孩子走出小家,鼓励他迎着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个过程可能较长,孩子的表现也会有反复,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妨先从孩子较为熟悉的环境入手,亲友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熟识的人孩子会比较放松。比如家长可以看准时机,轻声对孩子说: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如果为外婆唱首歌,她一定特别高兴。甚至可以来点儿物质刺激:如果今天宝宝为大家唱一首歌,商店里的毛毛熊也一定愿意到我们家来跟你学唱歌。要注意的是,此时家长的声音一定要小,不一定非得当众大声宣布,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众人期盼的目光或是善意的笑声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家长不要再施加压力,给孩子个台阶下:是不是今天没有准备好呀?那下次准备好时再唱吧。同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给他一个微笑或拥抱,或找出别的理由对孩子进行肯定:今天来的小朋友中,宝宝的吃相最好!

保持耐心和关怀

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家长缺乏耐心。当别家孩子又唱又跳,聪明伶俐似小明星时,看到自家孩子畏缩地躲在一旁,难免恨铁不成钢。没出息的东西,见不得人之类的话便脱口而出。也许家长很快能恢复理性,认识到对孩子发脾气是不对的。

可对孩子来说,所造成的伤害又岂是家长几句宽慰的话能轻易抚平。当孩子与自己做斗争时,家长的鼓励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推动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篇7

一、强化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舞蹈动作的组织,在每一个动作中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每一个舞蹈作品中都具有经典之处,舞蹈的魅力不在于对舞蹈技巧的掌握,而在于舞蹈者通过动作表达出的形象及感情,使观众能够与舞蹈表演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形象化将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舞蹈艺术最高层次的呈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舞蹈艺术进行了解,除了练习基本的舞蹈动作以外,也要能够领会舞蹈中蕴含的艺术表现,通过舞蹈动作与表情、情感的结合,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二、注重对舞蹈理论的学习

在高校对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舞蹈教师将舞蹈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加以教导,忽略了对舞蹈理论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舞蹈动作、舞蹈技巧的练习,只是按照示范进行模仿,不能够真正把握舞蹈中具有的内涵,这样的教学使舞蹈学习者只具备舞蹈表演的能力,而不具备舞蹈艺术呈现的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舞蹈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舞蹈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技巧与理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能够呈现舞蹈文化、舞蹈艺术、舞蹈精神,在高超的舞蹈技能表现过程中加入艺术修养,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注重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基本功是呈现舞蹈艺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基本功上有着层次不齐的水平,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身体的柔软程度、反应能力都是表现舞蹈的主要内容。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是一项长期枯燥的学习内容,因此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具备基本功的基础上利用身体部位对舞蹈进行演绎,进而呈现舞蹈表现力。

四、注重舞蹈节奏感的培养

舞蹈的演绎离不开音乐,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存在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节奏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注重音乐节奏,通过音乐规律提高学生感悟。在对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进行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节奏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加强舞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

五、注重对艺术修养的培养

舞蹈作为一种以动作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舞蹈中有着诸多不同的形式与种类,舞蹈的发生演变也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因此,舞蹈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舞蹈艺术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学生无法将舞蹈文化与舞蹈技术融合起来进行表演。

六、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

舞蹈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内容的升华,生活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舞蹈表现的主要方面,舞蹈中的动作内容是对生活样态、生活情感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情感了解表现到动作中,通过全身心的方式了解舞蹈内容,将生活与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进而达到舞蹈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与生活结合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了解生活、感知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生活实践加以教学。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通过动作表现感情的艺术门类,针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缺失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要在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练习、注重节奏感的基础上加强对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要注重舞蹈与生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中舞蹈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本文以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为探究主旨,通过强化认识、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基本功、注重节奏感培养、注重艺术修养、注重与生活的结合六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舞蹈训练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舞蹈训练,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胡慧.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车鸣.高校舞蹈训练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5(4).

[3]王紫涵.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

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篇8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表现力 培养分析舞蹈表现力指的是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自身的情感去全面理解舞蹈的基本内容以及舞蹈当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通过运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的内涵深刻地、透彻地展现出来,使得舞蹈的美感可以上升到一个极致的境界。在实践的教学活动当中,音乐的衬托、环境氛围以及舞台表演的效果等等,会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得到加强。通过对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可以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出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1. 舞蹈动作当中逐步的强化学生的情感以及舞蹈动作想象能力的培养

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只有娴熟的舞蹈技能、技术,没有舞蹈表现力,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匠人,而不能成为舞蹈大师。在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使得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舞蹈技巧以及舞蹈动作,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于舞蹈的内在情感的理解,对于舞蹈内涵的掌握,通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并且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可以深刻地诠释出舞蹈的深刻思想内涵,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整个舞蹈情景当中,将自己想象着进入这样一个舞蹈的环境,与整个舞蹈的气氛和氛围相互结合起来,将自身深厚的思想感情融入整个舞蹈技巧之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2.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同样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舞蹈动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地审美能力的领悟,则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舞蹈表现力的展示。学生需要运用带有欣赏眼光的角度,去审视整个舞蹈的艺术气息,深刻的感受舞蹈动作的艺术内涵,并且将自身的感情与舞蹈的艺术性相互结合在一起,感受艺术的存在。而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论述舞蹈动作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3. 注重针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舞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在感知舞蹈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为帮助学生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舞蹈之前,我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倡导他们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满足他们的聆听需求。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他们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充分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也营造了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

二、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1. 明确教育的目标

舞蹈教育目标不是单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表演技艺,而是通过培养他们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1)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舞蹈的动作运动具有与舞蹈风格和表现情感的对应联想性。(2)培养学生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凝练、最经典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精神风貌,是人类审美情感、精神境界的直接显现。

2. 教学课程

课程的设置应首先服从于学科定位,根据定位合理配置课程。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性,还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原生态民间舞蹈艺术,教学走出课堂,进行舞蹈采风等艺术实践活动。同时,舞蹈风格的掌握应从其文化层面导入教学,即告诉学生该舞种产生地的民俗民风、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舞种的审美特征等,使学生明白无误地知道所学的不仅只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

3. 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1)强化艺术表现素养

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抓起。由于舞蹈表现力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形体必须经过训练,动作才能够规范、灵活、准确、漂亮。

(2)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任何形式的艺术表演,都是一种创造行为。舞蹈演员即使严格按照编导的意图展开艺术表现,实质上也是投入个人的主观情感而进行积极的二度创作。要培养受教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应当从激发想象能力。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3)提高教师舞蹈表演素质

舞蹈教师不仅在舞蹈技艺上很专业,而且应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首先,提高教师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应放在首位,应把树立良好的专业素养作为重点。同时也要进行舞台实践,灵活的掌握和应用舞蹈的表演艺术,把舞蹈的表演知识和经验传播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吴伟生. 谈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 大众文艺, 2010(14):145-148.

[2]顾芳. 舞蹈的表现力[J]. 剧影月报, 2010(03):101-105.

表现力的培养 篇9

浏览次数:8939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10-28 19:45 | 提问者:shao870621

最佳答案

**同志经过党组织的考察 光荣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这充分显示了其在本阶段在思想认识与实践基础上的进步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于翠同志能努力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向党组织靠拢 积极表现 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与方针政策 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同时 也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找出自身的缺点 多多团结身边的同志 争取共同进步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 **同志在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学习生活中 能够联系群众 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热心助人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刻苦努力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但是 还应该看到 **同志在自身性格的历练方面应多多加强 待人接物应更加热情开朗 做事也应更加大胆泼辣 争取自身的全面突破

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察 **同志较前段有更大的进步 这段时间内 **同志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 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在学习生活中 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团结同学 热爱生活 在同学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今后的学习当中 应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多关注时事 政治敏锐性与把握大局的能力有待加强

**同志在考察期内 自我发展稳定 一方面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 应用先进的方法论指导实践 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关心时事 另一方面 在学习生活当中 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团结同志 共同进步

《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 篇10

《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

《线的表现力》一课,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突出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希望能够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教学反思:

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线条,当我们在空中俯瞰大地的时候,地球的不少地方都是由线条构成的,山脉、河流、海岸线等,而当我们近观周围的生命是,到处都充满视觉的线条,叶脉、血管、毛发等。线条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我的整个教学思路是:发现线→认识线→创造线。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和憧憬的心情,在整个上课的过程和流程中还是比较挺顺流畅的,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画出自己心中“线的秘密”。

本课的教学亮点是以一个拍手小游戏开始,拍拍手引导观察学生自己的掌纹并听音乐用线条画出感受,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拥有百分百的兴趣和自信,并提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

通过图片欣赏,引导观察自然界中以及身边的线,边观察,边分析找出了直线、曲线、螺旋线、折线、交叉线。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画家的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并听音乐用线条画出感受,提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的投入。

上一篇:财务工作者思想汇报下一篇:材料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