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中的审计

2024-09-13

工程造价中的审计(通用6篇)

工程造价中的审计 篇1

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杨宏甜 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是五十年代初期沿用前苏联的基建设预算制度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逐步形成的,其原理为:工程造价及施工企业在该工程中的消耗加上一定的利润和税金。它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建安费.其计算方法:直接费根据各项工程预算定额确定,其余三项是以定额直接费(或定额人工费)为基价,分别乘以间接费率,计划利润率,税率后得出。其费率系数是政府按工程所在区域性,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以及建筑产品市场价格,综合测定的,一般企业资质级别越高系数越大。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深化,旧的定额计价体制模式不能满足从“量价分离”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新的市场规范要求,从而出现定额中所提供的要素价格资料总是与市场实际价格不相符合,也不能准确合理反映该工程产品价格,而在以定额计价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目的上,形成一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反常现象。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造价的实践活动,“工程造价”中造价既有“成本”(cost)的含义,也有“买价”(price)的含义,所以到目前为止各区域的工程造价管理界对工程造价仍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甚者在“工程造价”上展开唇枪舌战。从表面来看,争论的起因是旧的工程造价概算体制“进化”已不能诠释建筑市场中存在的反常现象,从里来论应是旧的体制模式与市场规范需求的矛盾激化。其实在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过程中,是不应该有一词多义的混用现象,即工程造价只保留成本和投资费用(或称为工程投资和工程成本)的含义,而另一含义即施工企业的产品价格或称为建筑产品价格(也叫工程价格),应将单独列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价格去研究特有的规律。与建筑市场规范需求相违背的是我国工程项目“三算三超”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提高工程项目“三算”审计的质量,合理正确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也是我国工程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工作。

一、审计中看超“三算”的症

1、设计概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审计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a)、项目市场调研不彻底,投资估算失真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普遍存在着深度不够,细度不够,导致工程没有功能最大化,经济过程效益化,从而使投资估算失真。有关业内人士在武汉地区对商业写字楼租售情况统计显示:商业区租售率60%~70%,文化区租售率40%~50%,开发区租售率25%~30%。这些说明市场调研深度不够,带来后期功能闲置。

b)“先抑后扬”现象突破概算

有的单位在市场经济的策动下,盲目制造建筑产品,而自身资金底气不足,在报批初步设计时,故意压低概算争取项目,预留投资空洞引诱资金投资,待项

目立项后,哪些猫腻全都曝现出来,调整概算后,必然突破原概算。c)设计审度不够,引起变更,突破概算

初步设计时,正常设计日期得不到保证,引起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达不到规定的深度。设计阶段考虑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功能设置不成熟,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后期施工图预算阶段有较大的出入,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

d)定额不能满足设计的实效性。

现行概算定额的滞后,计价原则和方法等依据不能及时满足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需要,也不能准确给出合理工程计价。

2、施工图预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不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

工程量不按国家或地区的统一规则(计算工程量的规律和施工图尺寸计算)去计算,就如1+1=?放在数学领域等于2,放在生物领域等于3、4„„都有可能,“众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处”,无规则,何以成方圆一样,这种故意不按计算规则多算工程量,在审计过程屡见不鲜。

2)“胡乱套定额”计算单价

为了合理反应一项工程的工、料、机的经济指标,国家在定额计价添加“统一”二字就是为了约束“冒套”、“高套”的现象。预算定额一般来说反应各个分项工程工、料、机的消耗量,而定额单价是消耗指标,也是地区的货币形式表现,在审计过程中“冒套”、“高套“也是关注点之一。

3)取费不合理

在九七、二000定额取费上存在级别、工程类别,一些企业故意抬高自己的资质,取高费率。而在二00三定额取费就没有企业级别、工程类别,就防止“高资质,高费率的现象。但在间接费和利润计取时,该扣的没扣而不该增加的又增加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4)人员的因素

由于工程造价人员对设计文件识别和施工过程了解方面,经验水平有限,掉项、漏项时有发生;另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考虑经济因素,故意增大保险系数和不必要的提高技术功能标准等现象,这都不能合理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3、竣工决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1)随意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故意夸大“难度”,“增大费用”,业主主观臆断提出修改,设计方再根据业主要求、环境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难度而发生变更。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减问题时常发生,也给竣工决算审计工作提出了相当的难度。在图书城审计过程中,投标概算是一套图纸,而施工过程又是按修改图进行施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对原图熟记于心,而且对修改图也要了如指掌,其工作量不亚于两个图书城项目的审计,但为了在概算的基础上更好控制变更后的竣工决算,这工作是必须做的。

(2)施工鉴证没有细化

a)鉴证人要责任化

在审计工程项目过程中,特别是较大的项目时,同一分项工程变更鉴证单有两三张,这是和很普遍的,发生的工程量重叠鉴单也是比较常见的,施工监督单

位(业主和监理方)没到现场核实,监督不到位,造成费用重复发生的频率也是很高的。在工程鉴证中“工程量属实,按实结算”、“按图尺寸,计算工程量,以审计结果结算”等等一些典型的鉴证用语,一方面签证人确定其工程量是发生,至于是否有重叠那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方面签证人推卸责任或是挨不过人情,从思想上早就有让审计介入。这些现象都说明没有明确自己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b)鉴证没具体化

在工程施工鉴证单中很多仅有文字说明,无相关图形描述,或是有相关图形而文字说明较少;其二是使用模糊语言,也使审计过程增添更多难度。

(3)工程合同中的隐患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中,不严密、不规范等问题,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不少争议的隐患。

(4)审计规范制度落后于工程量计价模式

现行国家推行清单计价还是一试行阶段,相关配套的条条款款还需一定过程、时间去充实和完善它。在一些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中,其工程量清单一般由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基本确定,并作为招标文件的内容,而缺少专门机构对图纸的审核和工程量核算,而在实际施工阶段又是由监理公司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竣工决算审计时,都是按监理公司确认的工程量来结算其造价,这易产生大的偏差,很不易工程造价控制。

4、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位为止,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已发现了许多漏洞,要弥补漏洞需要社会各界去共同努力完善制度,其漏洞表现为:

(1)法律因素

目前,我国在建设领域已有较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许多法律空档可钻,违规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其一,法制建设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一些新现象、新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无法可依;其二,目空无法现象也使“三算”失去了法律保障。

(2)工程信息因素

建筑产品必须满足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为目的,时代变化观念的更新,建筑业的新技术兴起、新材料出现、新结构和新工艺也是迅速发展,这给预算定额编制和更新带来很大的难题,因此难免出现缺项。在审计过程出现要增加补充定额也是时有发生。定额是反映社会平均生产力的水平,而新工艺、新技术多先被在具有实力强的大公司掌握,不能代表平均生产力,所以补充定额中消耗量高低也是使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之一。另外材料的价格是受市场波动较大的原因,缺乏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全面了解和对价格预测波动洞察力,也是工程造价难确定的原因,也是审计工作的难点。

(3)没有实施跟踪审计

在目前的审计工作大部分都是事后审计,很多问题在事后审计是很难发现的。如设计、发包、合同签订及施工中发生的细节不明确等,这些都将给后期竣工决算审计增加困难,也给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形成障碍。

二、解决审计问题的对策和探讨

1、设计概算的审计

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审计工作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标明,在项目决策以及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的可能性为30%~70%。对于在负责设计、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人以及其单位应执行责任制,而对于项目建设条件不具备,如资金不足,手续不到位,在审批过程时不予批准通过。

b)规范建筑市场投资管理

从投资管理角度看,规避“先抑后扬”突破概念的现象,在审计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一些故意压价的项目,在审计中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该加的应当“加”,其次不要仅局限于资金目标,还要以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供求等为目标。

c)对不同的设计深度,采用相应概算编制及审核方法

初步设计审批阶段,设计概算应遵循“先审核,后批复”的办法,做到有据可依,有量可控的限额设计,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的前奏扫清障碍。

2.施工图预算

(1)按施工图核算工程数量

在审核结构复杂和价值大的分项工程,不仅要仔细按图纸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符合,而对有关构件计算尺寸的取定是否与计算规则相一致也需核定。其次,审核人员还需要到现场核实,识别验证计算量和实物是否一致。

(2)严格执行定额单价

不同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内容和计量定额单价是不同的,在审核时要防止有意或无意高套定额单价。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和审核要以当地或某行业当时执行的建安工程预算定额单价或当地某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发布信息价、工程造价指数及有关规定为准。在定额单价未有的项目,应以相类似定额进行分析换算,或按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合理组价,不应高套、拆算或随意无依据估算。

(3)各项费用计取要合理

在审核施工图预算程序一般应先审核费率,再审核取费基础,然后审核计算方法,最后审核使用范围等。

a取费的费率

在审核费率时,要注意各项费用费率的高低,不仅与工程类别有关,而且与企业属性、级别有关。在审核企业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时应先了解该工程类别和企业营业许可证,资质等硬件。

b取费的基础

在审核取费的基础时,要注意不同专业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取费基础是不同的。例如,土建单位工程、金属构建工程中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是以定额直接费为基础计算,间接费是以直接工程费为基础计算,设备安装单位工程的取费基础是以人工费计取的。

c 计算方法

在审核工程量时,要严格遵守工程量计算规则,标准图集、定额编制说明等规范,确保不多算,不重算,不漏算,不估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4)加强造价人员继续教育和自身素质

从事工程造价人员必须遵守《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加强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结合工程实际,学习工程造价的深度与广度,提高自身业务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竣工决算

(1)设计变更合理性

设计修改变更时,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方可进行,坚决杜绝先施工后补图,违规违章现象发生。

(2)现场鉴定完备性

为了明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经济责任,加强工程项目“三算”的审计工作,保证企业的合理收入,应当核实是否具有完备的现场签证,特别是隐蔽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审核,防止“人情单”,“模糊单”出现。

(3)排除工程合同中的隐患

排除工程合同中的种种隐患,要加强合同内容严谨性,语言使用规范,不得含糊,避免出现岐义。在合同类型选择上,应当考虑项目规模、工期长短、竞争情况、复杂程度、外部环境等因素,权衡利弊,慎重选择双方都能认可的合同类型。

(4)完善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适应的竣工决算审核制度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由社会专门机构审核确定,才进招标文件,对于施工变更工程量也应由社会专门机构审核后,由监理公司负责确定实际工程量,从而在审核后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工程造价。逐步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1)完善法律环境

在由造价人员或机构产生主观或客观的失误,应该依法进行赔偿,出现重大错误的人员或机构,取消注册或年检时予以淘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必要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传媒引导、舆论监督,使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置于舆论监督之下,逐渐完善法治与社会监督机制。

(2)建立信誉机制

a)建立诚信档案

尽快建立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信誉档案体系,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的不良违纪行为和处罚记录存档,并网上公示。

b工程信息公开化

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质料库和信息数据库,按区域或部门实现网络管理,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站在同一平台“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竞争。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机制完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总体提升。

C实施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项目投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其跟踪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年、季、月、度施工进度款

② 现场计量按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量和支付条款进行工程款支付。

③在工程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通过计量、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以利工程项目投资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

④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的施工和监理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依据。开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实施跟踪审计,掌握建设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每一环节的第一手资料。对有效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非常重要,这能从源头上遏制建设项目的高估算,减少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为客观公正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可靠的审计依据,也将有力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

结束语

各阶段审计中虽存在种种问题,只要在建设各阶段加强管理,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事前、事中主动控制代替事后有效控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监理信誉机制,树立诚信体系形象,在全社会法治主体和舆论媒体强有力的监督下“三算三超”问题是可以杜绝的,工程造价在准确性和真实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就必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附:

参考文献:

尹玲、尹贻林、任国强“论工程造价新范式的形式”,《工程经济学报》柯洪《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的定额改革》

陈传联、荀志远“工程项目预算决算评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案例: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和湖北出版文化城的审计工作

工程造价中的审计 篇2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 需要各项目参加者相互配合协调, 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因此, 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 必须明确工作目标, 合理定位, 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 (质量) 和投资, 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 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 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 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 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 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 同时, 应用价值工程理论, 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2 跟踪审计的内容

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 其目的是通过协助业主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和对整个项目各环节的程序监督控制, 使工程项目合规合法, 工程总造价有效控制在成本控制目标之内, 并顺利完成竣工决算, 因此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一般实行建设前期、建设期间、竣工决算几个过程 (本人认为民间投资的跟踪内容在建设期间有一致性, 因此不单独展开) , 主要内容分别为:

(1) 建设前期主要跟踪审计的程序性内容有:建设项目法人制是否建立;建设项目可研、立项、初步设计、概算、规划、消防、土地征用和环保等内容是否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项目是否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合法;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重要设备材料等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 并签订合同;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有无超越规定资质要求;预算或标底编制是否符合定额规定, 工程的计价依据和原则是否合规、合法、准确;建设项目的管理单位 (如代建单位) 其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如拔款会签制度、工程变更会签制度、无价材料会签制度、会签的各级权限设置等, 并在项目实施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 建设项目实施期间跟踪审计主要内容有:概 (预) 算执行及调整的真实性、合法 (规) 性, 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项目是否存在边设计边施工, 或因投标原因而提出的不合理设计变更, 此种现象在大型景观工程和装修工程中较容易发生, 因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后, 投标单位会存在不平衡报价, 中标后往往会以各种理由使投标报价中低报价的内容通过设计变更变换, 建设单位如没有严格的工程变更内控制度, 非常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缺陷, 最终会造成增加投资和损失浪费现象;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无价村料定价等进行适时审计, 审查其是否真实、合理;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及合同, 结合现场的形象进度, 核实由施工单位上报的, 经监理审核的月进度款支付计量报表;参加监理例会和各种涉及投资变更的各种会议;帮助业主单位及时督促施工等单位做好造价及各种工程验收资料, 做到项目完工, 资料也能及时完整上报, 以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 竣工决算内容主要有:工程结算审计主要审查工程量计算, 套用定额或采用的清单综合单价是否准确, 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和索赔等事项是否真实, 材料差价核实是否合理, 工程费用计取是否合规, 招标文件中约定的人员、机械、质量、工期等是否按履约承诺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主要审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 利息和资金占用费用是否真实, 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挪用资金、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 工程投资是否真实合法, 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是否真实、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 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是否超出概算金额等。

3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 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方, 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务必保持审计独立性, 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越俎代庖, 大包大揽。应正确处理好与基建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 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 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二是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 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隔离开, 只关注工程造价, 不能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 也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因此, 审计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

(2) 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传统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上, 审计人员很少深入施工现场, 不了解新工艺和新材料而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再加上部分审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和方法缺乏了解, 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 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因此, 要高效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首先要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树立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其次, 改进工作方法, 完善审计制度, 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 制定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和实施细则, 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最后,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注重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

(3) 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由于建设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是一次性非重复性工作。因此, 跟踪审计方案必须与工程项目相适应, 切忌生搬硬套, 否则非但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反而让被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 搞形式主义, 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 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 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 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4) 设置审计查证作业关键控制点根据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 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跟踪审计时, 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 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实时跟踪。为了保证跟踪审计质量, 应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中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予以重点关注, 在实施审计时, 可在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变更签证、索赔和竣工决算环节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 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开展跟踪审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加强对投资效益的审计评价, 采用多种方法对公用、公益投资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符合绩效审计这个大方向。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 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 在全面全过程的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 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 争取最佳投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梅炎, 冯彬.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2]刘钟莹, 徐红.建筑工程造价与招投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尹贻林.工程造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5]贾震.中国建设项目审计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6]戚安邦, 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审计风险 篇3

一、工程造价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根源

工程造价审计的性质决定审计风险产生,工程造价审计与其它专业审计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一是它所面对的被审计主体经济成份的复杂性。一个建设项目同时针对的是建设单位、多个施工单位和多个中介组织。而这些施工单位和中介组织经济成份较复杂,他们与建设单位存在的某些利害关系往往可能使他们走到一起结成同盟联手对付审计;二是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内容繁杂,所涉规范较多,专业广泛,再加上建设工程本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审计风险根源主要体现在:

1、争议根源在于工程合同的性质认定。

国家建设项目,是指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即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往国家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的性质,一般认为,国家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合同原则上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则,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政府采购法》出台后,各方争议很大。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令审计人员难以把握。对国家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合同性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国家建设项目承发包本身是一种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在建设合同签订过程中,不涉及行政权力的行使,建设合同双方主体均具有法人地位,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应贯彻合同法的相应原则,强调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现在有许多施工单位,直接起诉建设单位违反合同或约定,对此类民事诉讼,法院普遍只熟谙民事法,对于审计法规等行政法规较为陌生,因此多以合同法的原则支持施工单位的诉讼请求,一旦判决合同或协议有效,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就会无效,那么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受到挑战。这也是近年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行政诉讼中逐一败诉的主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建设项目使用的多为财政性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公用基础、公益性事务,审计部门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维护国有资产避免流失、抑制腐败等功能,并且根据《合同法》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审计部门有权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利用建设合同对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予以制止。国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等相关人,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合同又非完全意义上的民事合同,国家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行为务必受到以行政管理和严格审计监督为特征的。

2、根源反映表象在于工程价款认定文书的不同。

目前,对于工程价款的出具认定文书很多,主要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在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报告,处于一个混乱、无序的状态。当这些文书出现矛盾时,如何认定这些文书,应逐一理解分析这些文书的形成原由。

(1)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作为国家和政府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文书。但两者性质有所区别:审计报告是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和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意见的书面文件。是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的参考,这里主要涉及评价和建议及纠正问题的意见,并无处理、处罚措施。而审计决定书是审计机关作出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

(2)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是财政部门出于财政支出内部监督需要,它在法律效力、法律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只能起到内审的作用。

(3)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是造价咨询机构接受业主委托对国家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的咨询出具的法律鉴定文书。

(4)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是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是由司法鉴定机构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出具的法律文书。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文书存在着工程造价审核角度不一、法律效力不一致的问题,必然造成工作方法和审价口径有很大的区别,工程价款最终确定也不尽相同。

审计决定或审计报告和其它审价报告对工程价款的确定差异主要原因是:其它审价机构均是按照建设合同、双方现场签证来进行的,他们没有像审计机关那样肩负着看护国家资产免于流失的首要任务,必然出现其它审价机构没有按审计等行政法规核减该核减的内容,审计部门按审计法规进行核减。但现实中,勘查、设计、监理、施工、设备采购等建设合同,一经发包方和承包方签字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审计部门由于审计手段极为有限,无法取得确凿审计证据认定其中存在欺诈、非法等无效条款的,面对已生效建设合同中所发现的问题,很难提出调整意见。除非该工程出现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时,被动地对建设合同条款予以否认,从而作出合理、合法的审计认定。

二、面对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解决对策

1、加强投资审计系统外部执法环境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国家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体制,形成“部门重管理,审计强监督”良好态势。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明确提出“完善政府投资制衡机制,投资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对政府投资的管理进行相互监督。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将国家建设项目的决策、管理与监督分离开来,有利于解决低水平重复监督的问题。然而,现行国家建设项目的监督权分散在各个部门,这些监督权就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性监督权,并且还存在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多头监督、低水平重复监督的问题。这些职能部门集决策、管理与监督于一体,由于受自身利益的局限,很难做到独立、客观,加上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仍存在监督错位、缺位的现象。而审计机关的监督权,相对于前者来说,是一种通过宪法和审计法形式对管理权基础上实施的再监督。要使投资审计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争取当地政府领导的重视,做到各部门间的积极配合。通过对国家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计,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国家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工程造价等环节的问题。条件成熟的地、市审计局应参照深圳、上海、山东等地先进模式争取设立投资审计分局。并为专业分局从人员、政策、经费等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专业分局切实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2、熟悉工程造价审计相关的审计法规和建筑法规,提高审计执法水平,规避审计风险。

工程结算审计案例(审计) 篇4

【案例简介】

该主体工程为砖混结构住宅楼,实际建成建筑面积为14300平方米,包括土建、水、暖、电等工程。配套设备用房为地下一层479平方米。送审工程结算造价不仅包括上级批复的工程建设费用,而且包括该住宅楼工程户外配套工程所发生的费用。【案例分析】

1.审计思路和流程分析。

主体工程采取邀请招标。工程招标计价方式采取综合单价法,按(2004)《陕西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计价。按照工程量清单招标原则——综合单价固定不变原则,工程结算造价原则上等于工程竣工图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加上措施项目费及其他项目费用和规费、税金。但经过审前发放审计调查工作记录了解到,该工程在招标时,斜屋面钢结构屋顶尚未出具正式施工图,招标采取的是暂定价,且在基础地基处理过程中发生较大设计变更,由桩基础变更为大开挖基础,因此招标中标报价中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竣工结算造价的计算。经过审前调查及审计思路分析,确定了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合同价调整、变更签证造价审核、施工单位投标价与建设单位现场认价价差审核、甲供材料费用调整、前期油库拆除费用审核、代缴城建稽查费审核,从而审核认定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流程。这一审计思路流程的审计工作量。相对要少得多,且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相对要单纯和简单得多,对于不是从事土建工程专业的审计人员,也相对要容易人手得多。

2.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情况分析。

由于本审计项目是对施工承包单位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而不是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故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侧重于对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程序的设置,即重审价。而对于工程管理过程的审计则侧重于围绕有关工程结算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审计程序的设置。比如对影响工程结算造价的招标过程、工程资金渠道及其资金到位和资金缺口情况的审计。此外,为了让管理层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对于工程前期管理及其工程投资计划批复情况、工程竣工决算造价构成情况、概算执行情况以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薄弱环节也相应设置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3.工程造价审核原则分析。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主体工程的设计变更和签证的工程量重新组价时,所套用的《2006版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价目表》中的部分定额子目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存在所取费用低于定额费用的情况。经询问了解,系因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投标报价时为了确保低价中标,在编制投标标书时在按定额计价取费的基础上整体下压了工程报价,并分摊到分部分项工程中所致。住宅楼室外配套工程也存在招标时人为压低投标报价,而在送审工程结算报价中又以调增原预算漏报造价的形式增加送审工程结算造价的情况。鉴于存在低价中标的情况,故对该项工程结算造价有关套取定额或价目的审核,确定了“只调减,不调增”的审核原则,对于工程结算造价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低于定额取费的情况,认可其所套取的费用,一律不按定额或价目表子目基价核增工程造价。对于配套工程送审工程结算中调增的原预算漏报的造价,也严格依据招标投标文件及中标合同的约定,不予认可,全部核减。

4.工程造价主要审减情况分析及审计方略。

(1)合同价调整核减情况分析及审计方略。合同价调整核减是工程结算审计的重点,应特别关注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纪要等文件及中标合同中对合同价及结算价款不能调增项目的约定。该工程结算审计合同价调整核减金额占全部核减金额的59.7%。其中核减合同价款约定不予调增的主体配套工程在招标时人为压低投标报价,而在送审工程结算报价中调增原预算漏报造价28.3万元,其占合同价调整核减金额的39.5%。

在审计中认真审阅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纪要等文件。明确合同价的构成及结算价的调整和扣减项目。特别关注对设备主材提供方的约定以及结算金额的约定,对投标预留金的约定,对施工过程中尚不明确的基础土方工程价款的约定及调整,对工程投标报价中特定的取费项目的具体规定和结算约定,对工程投标报价中限制取费项目的约定,对投标报价分包项目配合费的规定等。在明确合同价的构成及结算价的调整和扣减项目的基础上,审查原投标预留金,审查中标单位实际支付的四项保险费,审查中标单位原投标资料中分包配合费报价和送审造价中分包配合费,审查前期拆除费用。审查甲供材料表,与招标文件中甲供材料表和招标答疑纪要补遗书记录进行核对,分类复核甲供材料量,确认差异量、价等,审核认定中标合同调整价。

(2)变更签证工程造价核减情况分析及审计方略。变更签证工程造价是工程结算审计的又一重点,该工程结算主要是无签证虚列工程造价,多计工程量等。

在审计中逐一与签证单核对签证工程量,防止无签证虚列工程造价。重点复核金额大的签证单核对签证工程量,核对套用预算定额,核对工程子目名称,核对工程量套取定额单位与定额是否一致,核对定额单价,复核计算合价,利用广联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核对材料表数据,复核土建工程变更签证材料价差。利用广联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核查签证工程项目子目的汇总类别,复核签证工程人工土石方工程、一般建筑工程、电气工程取费基数。利用广联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费用表并与招标文件相关取费规定核对,复核各项取费系数和取费。

对于采取(2004)《陕西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招标计价的工程变更,要复核变更签证重新组价。审核重新组价依据是否合理,复核影响单价计算是否正确。对变更签证费用。与变更签证内容及其工程量、认价、重新组价投标报价清单综合单价进行核对,审核认定变更签证工程造价。复核税金等。

对于变更签证工程。还应到现场查验尚能观察到的设计变更工程内容是否属实。

(3)主要材料报价认价差价审计分析及审计方略。对于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报价的主要材料报价与认价价差属于比较特殊的工程造价审核。原则上按照招投标资料和工程施工合同有关结算价及风险的规定对这部分差价应不予认可,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无法避过的客观因素。导致建设单位对超出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差价予以签字认价的情况。对此,审计中应查阅招投标资料和工程施工合同有关结算价及风险的规定和甲方认价单,对高于投标报价的材料认价索取环境证据和有效证明凭据以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对主要材料报价认价差价进行审计认定以规避审计风险。

5.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合同价的约定问题分析。《2004版陕西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规定:“工程量变更引起的综合单价调整,其相关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该工程施工中标合同的专用条款。对于发生设计变更、签证工程量的价格适用的计价规范未明确进行约定;合同通用条款有关确定变更价款中规定“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但该工程实际发生设计变更引起的综合单价调整时,施工方和建设方未对变更工程量如何计价进行预先约定。且变更签证的工程计价基础综合单价需要重新组价,施工方也未及时提请建设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确认。审计建议,应重视和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有关合同价款的约定方面应特别细致和周到,以避免因无预先约定而产生的结算风险。

(2)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材料调整费用问题分析。送审工程结算中主要材料报价认价差价表送审造价,系投标人自主报价材料建设单位现场认价高于投标报价而增加的工程造价。投标人自主报价材料的投标报价在该工程招标时参与评标打分,其投标报价影响最后的中标结果。该工程中标合同,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价款中包括材料费等费用价格的浮动及停窝工费用,且合同价中的风险费用由投标单位自行报价。因此,根据该工程采取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原则——结算时单价不变以及招标答疑纪要和中标合同的约定。这部分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承担。但审计中调查了解到:送审工程结算中主要材料报价认价差价表差价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材料价格上涨和因当地村民影响施工而被迫高价采购当地材料所致。该部分材料单价虽属投标人自主报价。但在施工过程中因周围环境的特殊原因甲方愿意认价共同承担因外部因素致使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鉴于此反馈意见,审计要求送审单位提供能够反映当时被迫多发生此费用的环境证据以及发包方同意以高于投标报价的价格进行结算的有效签证文件。送审单位应审计要求提供了施工环境受当地村民围堵的照片,但认价单仅有甲方工程管理人员的签字。审计认为:施工方和建设方均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即使甲方愿以认价方式承担因外部因素致使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也应重新通过当初的招标组织和程序进行决策。而不应仅以甲方工程管理人员签字的认价单作为有效依据。

(3)工程计划审批及调整计划审批问题分析。工程总投资超出批复计划,未重新履行报批程序。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且室外配套工程均属于计划、无资金来源投资项目。审计建议,应按规定程序履行工程计划审批及调增计划审批程序。以避免超计划、无计划、无资金来源投资而带来的挤占挪用其他资金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5

1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如表1所示。

1.1 工程量的审核

一般情况下, 实际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会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必须按照理论计算出两者的差异, 为了确保计算准确, 甚至可以进行现场考察。例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必须分清限制范围;一旦建筑物层高超过3.6 m, 就应计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支模超高增加费以及顶棚装饰脚手架相关的费用等。

1.2 套用单价的审核

在进行套用单价的审核时, 应考虑工程决算书的相关内容。例如:项目内容、工作内容以及设计图纸标准等, 要确保其具有一致性;此外还要保证补充定额的规范符合编制原则, 以及换算单价的正确性等。

1.3 相关费用项目计取的审查

相关费用项目计取的审查包括:费率计取基础的正确性, 计算措施费时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 调整价差的材料与文件规定是否一致等。

2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造价审计的作用发挥的情况并不理想, 还没有正确认识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 缺乏对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程造价审计的作用就是监督工程项目的资金结算, 这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缺乏对工程造价审计价值的认识是很多工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通病, 这显然会造成工程造价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 效用低下。这一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形式化, 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工程造价审计的制度也无法起到实质作用。

2.2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效率不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其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这也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造价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 工程造价审计的方式无法与日益提高的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对比较落后, 缺乏对各个工程项目专项审计的能力, 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其整体作用。通过升级变换审计方式,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十分广泛, 然而传统的审计方式仍然在部分建设单位得到沿用, 这明显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效率。

2.3 缺乏对工程造价价格标准的控制

目前, 缺乏对工程造价价格标准的控制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一大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些施工单位在收费项目制定上与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 造成工程结算时工程施工的费用被提高, 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 由于受到市场与产品变化的影响, 工程建筑材料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私人利益,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 施工单位通常会以高档材料的价格作为工程建筑材料的价格, 而在实际施工中, 却用普通材料代替。

2.4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作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主体, 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主要包括其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目前, 一些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导致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甚至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谋取自身利益, 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 进而损害到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 工程造价审计本身的难度在不断加大, 而作为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专业素质低下更是加大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难度。因此, 就必要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以工程建设实际发展情况为导向, 使自身专业知识得以加强。目前, 部分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显然还不满足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要求, 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不理想。

3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对策

3.1 加强对审计信息的审核

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得到充分的保证, 在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时应对相关资料进行细致的审查, 使工程造价审计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审计工作中要提高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 对工程资料加以严格的控制, 保证其真实性, 一旦发现谎报信息的行为, 应予以严肃处理。同时, 审计部门对项目工程信息的复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此才能在核对资料时进一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资料与实际情况出现出入的地方, 应提出相应的措施, 对审计信息进行重新核算, 确保工程造价审计的效用得以充分地发挥。

3.2 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审计

工程造价审计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工程结算阶段, 因此, 为了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应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跟踪审计, 具体的工程造价审计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在工程招标阶段, 为了确认招标合同的合理性, 应细致审查招标文件, 对各项价格信息加以明确, 确保施工中违规定价的问题得以规避。工程造价审计在施工阶段应起到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监管作用, 使工程造价得到严密的控制。由此可见, 为了加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 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审计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与效果。

3.3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计制度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必须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计制度, 这对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乃至整个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这一工作, 应从加强制度建设这一方面入手, 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操作规范从法律这一层面得到完善, 借助法律手段来保护工程造价审计的正常开展。此外, 为了落实审计工作的相关责任, 审计单位内部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3.4 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应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控制, 在审计人员任用方面, 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严格筛选;同时审计单位内部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 还要从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这一方面入手, 审计单位应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 加强审计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 确保其工作水平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 以此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4 结束语

笔者以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内容为出发点, 介绍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对策。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 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充分考虑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 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房地产导刊, 2014 (17) :251-251.

[2]吴丽珠.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方教育, 2014 (12) :344-344.

工程造价中的审计 篇6

【关键词】 工程审计 核增 核减

随着应急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推进,部队战备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增加,工程审计任务也随之不断增重,工程预(结)算审计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均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官兵的关心、关注,故审计过程中审计增减的矛盾也随之日益突出。由于多年来施工单位编报工程预、结算普遍高估冒算的情况,审计人员往往把工程预、结算审计当成了“审减压价”工作,把审减率作为衡量工程审计效益的重要指标。究其本质,工程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费投资效益。因此,工程审计人员应突破一味强调审减率的观念,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一、正确认识工程审计

当前,军队工程审计中,存在浓厚重主观认识效益、忽视客观存在效益的气氛。这是作为“经济人”的审计人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惯性思维作用的结果。鉴于军队审计目前的体制状况,审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建设单位对他的评价联系在一起。虽然,近年来军队工程建设经费标准不断提高,但与部队全面建设相比,工程建设经费仍然显得比较紧张,所以,大多数建设单位都希望审计人员尽量压低单位工程造价。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审计人员倾向于建设单位对他的期望,这就是为什么工程审计中总强调审减率的原因所在。而长期存在于强调“审减”的环境中,会使审计人员适应该环境,且不能明显地感知该环境的特点。虽然个体存在偏好,但由于对环境变化敏感性的限制,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区分不同情况从而进行完全理性的选择,这使得在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已经潜意识地把“审减”当成审计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的客观性。

军队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不仅要求以较小的投入、消耗和费用获得最大的产出、成果和收益,而且要求符合军事需要,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军队审计作为军事经济运行的监督系统,在从事审计活动时必须保持客观公正,这样才能保证军队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计审计效益应该是客观存在的效益的范畴。这也充分说明了对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工程审计来说,只把审减率作为工程审计的可计效益有失偏颇。因为靠“审减压价”工作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其实只是审计人员主观认识上的效益;而工程审计人员通过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的审计行为来取得的效益才是客观存在的效益。因此,只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工程造价,审增也是效益。

二、“审增”与“审减”的剖析

在工程审计中,一个单位工程的造价是客观存在的,而建设单位所做标底及结算价和审计人员的审定额则是预(结)算编制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主观行为使然。既然是主观行为,就可能存在和客观事物不符的情况。因此,工程预(结)算审计中只要有审减就会出现审增的现象,审计的增减问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工程审计的可计效益不能只强调审减,审增也是一种效益。工程审计的审增与审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审增的原因

审增,即审计人员的审定额高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所做预算标底额和竣工结算价,由于受工程审计中一味强调审减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人把审增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随着工程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工程预(结)算审计中也会存在审增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建设单位的预(结)算编制人员水平有限。当前,军队有些工程建设单位懂得工程预(结)算的人员少,并且水平有限,这就导致对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运用不熟练。这种情况下编制的施工围预(结)算丢漏项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有的建设单位的领导由于不了解工程取费的正常程序,对预(结)算中的费用计取不全面。比如,为了保障施工单位工人退休后的生活费用,在工程取费内容上有劳保费这一项,有的建设单位则没有计取。而作为工程审计人员,则应该按照正常的取费进行费用计取,这无疑就导致了审增的产生。

二是地方预算人员工作疏忽。对于非保密性的工程项目,如果建设单位没有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能力,要请地方设计单位或事务所进行施工图的预算编制。由于预算人员编制预算比较仓促,再加之建设单位对编制时间要求紧,就可能存在丢漏项、错套定额和少计工程费用的现象。如果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人员责任心不强,则上述现象会更严重。这都会导致审增的发生。

三是存在轻预算、重结算的情况。这就导致建设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由于应付心理的作用,计大项丢小项的现象较多,从而出现审增的情况。

2、审减的原因

工程审计中审减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当前在军队审计部门一片“审减率”百分之多少的“呐喊声”中,更突出了审减在工程审计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审减的原因也是不胜枚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复套定额现象。产生定额重复套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定额和图纸中工序的要求了解不透彻。

二是高套定额现象。高套定额现象在施工单位编制的结算中非常普遍。为了提高工程造价,施工单位的预(结)算编制人员在套取定额时就高不就低。

三是多计工程量现象。多计工程量现象在施共单位编报的工程预(结)算审计中也是普遍存在。

四是审计人员“审减压价“的结果。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挤干水分”思想树立比较牢固,对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所做的预(结)算从工程量到定额套取,都尽量就低,而对标底和结算书中因编制人员疏忽而漏掉的项目则视而不见,这就人为导致了审减的产生。

以上对审增与审减分析的原因中,既有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因水平有限或工作疏忽的情况,也有三方关系人的有意识行为而人为导致的情况。而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最后确定,是审计的三方关系人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作为合理反映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来说,其客观性至关重要。

三、实现客观存在效益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军队工程审计人员具备三种角色,即期望角色、认知角色和行为角色,角色之间存在冲突。

1、审计人员的角色分析

一是审计人员的期望角色。期望角色是指群体中的成员被期望应该具有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个体的工作职能。在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当中,不同的关系人对同一关系人的期望角色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工程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当中,建设单位希望审计人员扩大审减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工程经费;而施工单位则希望审计人员降低审减率、甚至直接审增,从而在施工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二是审计人员的认知角色。认知角色是个体所认识到的、实现期望角色所必需的活动和行为的组合。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因此,作为控制建设经费投向投量的工程审计人员应把自己定位于客观公正的进行审计的角色,而不应该迎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自己的期望角色。

三是审计人员的行为角色。行为角色是个体实际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具体参与某项工作或活动的具体行为,它与期望角色和认知角色经常存在不吻合的情况。如审计人员虽然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公正的开展审计工作,而在实际中可能偏向于审计关系人中的某一方。由于人们习惯于把审减率作为工程审计效益的衡量标准,因此在现实中,审计人员的行为角色往往与建设单位对他的期望角色相吻合。

2、审计人员应统一认知角色与行为角色

在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本位,由于工程经费有限,鉴于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审计人员的期望角色是已定的,审计人员对其无法改变,但也不能一味迎合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角色。客观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审计人员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认知角色与行为角色统一起来。结合当前军队工程审计的开展情况,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审计人员应把自己的认知角色定位于客观公正的审定工程造价上。这一方面使审计结果能反映客观存在的审计效益,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改进而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两方关系人,从而有利于促进军队基本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是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有能力进入角色。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只是保证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具有了客观性的可能。决定审计工作业绩的基础是审计队伍的业务水平。因此,工程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军队工程审计人员主要有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经部队财经院校培养的财务审计人员;另一类是由工程院校培养的建筑工程人员。前一类人员审计知识懂得多一些,可工程方面的知识则相对欠缺,工作起来深度不够;后一类人员工程知识颇为丰富,但审计知识较差,制约了工程审计效益的提高。根据军队工程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既要大力引进工程审计人才,又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从而真正提高军队的工程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审计效益。

【参考文献】

[1] 许荷杏:浅析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J].会计之友,2011(15).

[2] 徐建文、金鹏海: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上一篇:特级教师申报陈述下一篇:投资学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