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

2024-05-28

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精选8篇)

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 篇1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中国各大中型国有企业,由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所致,必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加快企业新的发展。而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保证生产经营、基层民主、企业文化、职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协调并进,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系

统工程。要构建和谐企业,工作千头万绪,首要的便是要认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树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企业的一切要取决于职工的劳动和创造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应该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所有工作都要着眼于人,也就是怎么样盘好人、盘活人、盘顺人。

为什么在企业一切工作中,也要努力贯彻“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从实质上说,企业同其他所有的社会组织一样,是一个人群及其附属的物质技术条件的集合体,因此企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了全国人民(当然首先也是为了人民一份子的企业职工)的。舍弃了职工这一最重要构成要素的抽象的企业,就只剩下一堆机械、厂房和土地,还有就是企业运行的全部制度(而制度在离开了人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基础的)。这些物质资产及制度体系,没有了职工的劳动,别说休想养活任何一个人,就连它们自己都“养”不活——无人劳动时,机械就会生锈烂掉,厂房迟早要倒塌,制度连废纸都不如。

因此事情的真相应该是,广大职工借助这些物质技术条件,在特定的制度框架内从事各种劳动,实现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各种转换,创造了产值(产值中又包含弥补劳动的消耗、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还有就是利润、税收及上缴的全部费用)。由此不难理解,是整体意义上的职工自己养活了自己(不排除个别职工的劳动的价值连他自己也养不活),并通过工资以外的价值在养活企业、国家及社会。

依照现代管理理念,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职工就是人力资源,其中的塔尖部分还是人力资本。既然是资源,或是资本,就必须受到尊重,受到善待。除非我们逆世界潮流而动,不认为职工是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

对于正在力争成为新型工业先锋的中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可取的认识就应该是:企业的所有职工,既是雇员,又是资源。作为雇员,有义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否则应视为职工自动离职;作为资源,有权利得到必需的权益保护和劳动回报。

进一步说,真正到位的以人为本,还要保证企业的每一技改举措要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而不是相反,我们千万不能重复早期资本主义“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实际上我们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势头)。在企业必须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时,应该提前培训职工,使之适应新的生产流程需要,而不致造成职工因不能掌握新技术而被企业淘汰。这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的,也是国际社会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所规定的。

2、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与全体职工共享

站在全人类而不是某些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信奉这样的原则:现实中的人是普遍具有利益诉求和机会主义倾向的,这种诉求对每个人没有高低之分,不能认为“高贵者”或“社会精英”应该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卑贱者”或弱势群体天生就该被淘汰或者被社会遗忘。也就是从普遍的社会公平正义出发,绝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分部人的利益,更不能听任以多数人利益的损害来形成少数人利益的急剧增长或滋生“特殊利益集团”这种极端不公平的局面长期存在下去。

现代企业的薪酬也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企业年收入不能过多向资本收益倾斜,而应提高劳动回报所占的比例。

2002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必须改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过低的倾向,在企业同样必须坚决扭转职工工资总额在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过低的现状。

实现企业发展成果的共享,最重要也是群众要求最强烈的,是要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国有企业从领导干部到一线人员在内的所有职工基本上都没有直接为企业投资(尽管职工作为一个整体创造的利润大部分变成了投资),因而不论哪个职工都不能分割企业利润,而只能获得以广义的工资形式存在的劳动报酬。受生理构造和智商水平的限制,不同人的劳动投入的质和量并不会有巨大差异。因此在国企内部,职工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太大。在目前的条件下,企业高收入阶层(以高层管理人员为代表)的总收入以不超过企业人均收入的五倍、低收入阶层的十倍为宜,理想目标应控制在人均水平的三倍左右(瑞典全国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的差距也只在四倍以内)。

利益共享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与各阶层间的利益均衡,而公正与利益均衡要以利益共享为基础。构建利益共

享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在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3、必须视职工为企业的“上帝”

这是因为,如果企业内部职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不去努力工作,不去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即使营销部门对顾客的需求把握十分到位,也是不能真正

落实所谓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的。如果职工的能力达不到顾客的要求或职工的能力领域与顾客的需求领域不符,则顾客的需求无从满足。至于如何去满足顾客的需求,那自然是职工努力按顾客的定单从事符合目标顾客要求(包括数量、质量、品种、交货期、交货地点以及顾客能随的价格)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一满足需求的长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便会使得顾客的需求泡汤。

这么一来,问题的结论就自然而然应该为:欲把顾客作上帝,首先必把职工当上帝。职工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工作生活质量,其价值创造必定很高。既然要把职工当成上帝,那么就必须认真调查职工的需求,企业管理部门和领导人员,必须竭力了解其职工的所思所想、痛苦与欢乐之所在,必须真正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透彻地把握职工的事业追求与人生目标,然后根据职工的这些动机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建设共同愿景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与职工凝成这样的利益共同体时,上上下下才会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地去满足顾客需求,并进而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一个不把职工当上帝,或者实际上把职工当奴隶的企业,我们很难设想他们能真正做到把顾客当上帝。在这一点上,世界一流企业与国内一流企业,有重大差别。

4、对职工的真诚关怀与严格管理的统一

其一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职工、善待职工,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和职业生涯成长,切切实实把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必须随着企业效益(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全面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包括工资福利、民主管理权利、进修培训机会、事业成长空间及家庭生活条件)。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企业要从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及激励措施上,全面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敬业精神,对所有岗位的职工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而不可有例外,真正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高于总经理。“以人为本”的“本”,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应该是使职工的职业本领不断上升,使这一“本”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而不至于由于职工跟不上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而遭遇淘汰。

在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保证上述两方面的“以人为本”的统一。

具体讲,就是对那些不断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的职工,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关心和回报;而对那些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缺乏敬业精神的职工,则必须综合运用经济、制度、契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手段,催其奋起,而对那些严重丧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完全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职工,则必须坚决按单处置。不如此也不能建立并巩固“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优良企业文化,企业争创一流的理念就会彻底落空。

二、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

要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首先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注重企业各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使企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是难以为继的短期行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企业和谐也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

因此,在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要适应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的环境,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大力实现和谐管理,健全企业诚信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简言之,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企业要发展,需要加强和谐,和谐要在发展中实现,发展要靠和谐来保证。着眼发展,建设和谐。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认清的是,真正的和谐是动态发展中的和谐,是“和而不同”,决不是不允许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和不同意见的讨论,更不是“我花开后百花杀”般地压制批评、自欺欺人般地掩盖矛盾。现代管理理论强调要大力发展建设性冲突,也属此意。

三、领导率先垂范,全员积极参与

1、领导者要以身体力行的行动为构建和谐企业示范

和谐不和谐,与领导干部作风好坏关系很大。为了赢得广大职工充分的信任和真心的支持,国有企业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有效的腐败惩防体系。在广大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工作生活质量普??中国实际攀比发达国家企业经理人的权益。为了更好地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企业领导者要与广大职工同甘共苦,决不能超前享受世界一流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待遇。试想,在一个国际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中国企业,广大职工从事着比发达国家企业员工高得多的强度劳动,却只能获得仅及温饱的收入,还时刻面临下岗失业危险,而该企业领导人却拿着国际一流、二流企业高级经理人的薪酬水平,却在大大会小会、各种媒介上号召要广大职工将自己的一切全部贡献给企业,如何能使广大职工心悦诚服、又如何能做到上下同欲、共谋和谐呢?

真正的国际一流企业,如惠普一直奉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当企业发生经营情况时,宁可减少企业利润,也不轻易裁人,将困难和危险转嫁给平时努力为企业工作的员工。韩国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在企业遭遇困境时,首先做的就是封掉自己乘坐的高档小车,削减自己的收入,甚至自掏腰包保普通员工工资。在这样的企业,倡导上下和谐,“爱厂如家”,就有极强的群众基础。

世界知名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有这样一段名言:“当企业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企业的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企业的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这段话,是否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广大职工群众的座右铭呢?

2、全体职工都要为构建和谐企业尽心竭力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企业,也是人人有责。

企业是我们大家的企业,谁也不能置身于企业改革发展和争创国际一流的火热实践之外,当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客。

为此,企业从总经理开始的全体职工都必须牢牢树立下列意识:

①工作角色意识。任何人到企业来上班就只能是工作角色,工作起来必须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上班时间聚精会神干工作,而不能考虑其他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②创新意识。将企业的生存危机传导至每一职工,每一职工都必须尽力使工作成果不断翻新,对任何人都要奉行“无功就是过”的法则,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懈怠、偷懒。有条件时企业还可让职工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动用企业的资源进行个人的创新活动。

③岗位责任与权利意识。每一职工都应该自觉与所在岗位融为一体,在工作中担负起下列岗位责任:

一是纵向责任(责任向上级和下级延伸),体现的是对企业整体目标的负责。但这种责任绝对不能演变成上下级之间的个人关系。

二是横向责任(责任向相关岗位延伸),为相关工序提供保证,体现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利益,对这样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则企业任何一个人所获得的经营信息或经营资源,都应该尽快转给有关人员或机构,企业可以给其相应的奖励和利润分成。

根据责权对等的原则,每一职工自进入企业起直到退出工作单位(理论上还可延至退休后),可享有下列权利:

一是知情权和监督权,任何一位在职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人,都有权了解企业从战略方向直至领导人日常开支的情况,有权对掌管企业资源的各部门进行监督,制止“暗箱操作”和“黑金行为”。

二是享受收益权和获得尊重权,企业利润归根到底是由广大职工创造的,只有享有相应的回报并真正体会到主人的感受,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历久不衰。企业必须尊重每一职工的人格,以适当方式认可职工的劳动价值,决不能在与职工相关的问题上对职工置之不理。

三是寻求保护权和索赔权,企业应保障职工的人身、财产、名誉安全。所有职工特别是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职工健康无价、尊严无价的观念。职工在工作中如果不是由本人有意为之而受到了伤害,企业或伤害者都必须作出相应赔偿。

四、协调和理顺各种劳动关系

1、理顺职工与企业或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绝不应重演古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须也有条件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认同“劳资”双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政治基础上,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资”和谐关系。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在私营企业中成功实行的“劳资两利”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现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资两利”的原则仍然是适用的。

从企业的实际来看,应在不同类型的单位创建各具特色但都能有利于“劳资”利益协调、关系和谐的内部体制和机制,如利润与工资相互制衡机制,合理、规范的职工聘用与解聘、奖惩与升降规章制度,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制等。从企业以外的社会层面看,既要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要切实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尤其要更加关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帮扶。

2、加大力度改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目前中国多数国有企业干群关系肯定是不够和谐的,有些单位的干群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紧张,已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在干部群众之间互信不足这一现象中,主导的方面应该是群众不信任领导。领导和工人收入和待遇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分配政策和方案基本上又是在干部主导下制定的,就更导致工人和领导的思想、利益的对立和冲突,若不能正视这一现实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扭转,最终必然导致干群矛盾的激化。

和谐企业的建设如同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样,其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全体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价值取向的总体平等,所有人员有着共同的利益,向着一个目标奋斗。丧失平等、没有共同目标,则不可能建立任何方式的和谐。因而不论是全社会还是整个企业,都要以不同方式凝成命运共同体——人人尽力为社会、为企业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同时又能普遍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尊重和关爱(真正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领导要得到群众的信任要付出许多努力,但是要毁掉这一信任只要一日之功,所以领导要洁身自好,提高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威信,关键是要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千万不要把群众赋予的权利滥用,特别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一定要慎重行事,应严格按制度要求行事,如果抛开这一切独断专行,信任危机就一定会发生。

牢牢树立上述理念,并将之贯彻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全部工作中,就一定能把企业建成各方满意和谐企业,也一定能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 篇2

一、实现民营企业几个关系的和谐

民营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之中。和谐不是一个实体范畴, 而是一个关系范畴。所谓和谐, 实际上就是民营企业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民营企业就必须实现这些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些关系和谐的过程。

1、实现民营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

在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中,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的条件。因此,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首先在于实现民营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主要在于民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实现民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 关键在于使民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成为利益的共同体。所有者、管理者善待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 一心一意为员工谋利益;员工热爱企业, 努力工作, 荣辱与共, 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还在于民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关系不和谐, 帮派林立, 勾心斗角, 同样不可能构建和谐民营企业。

2、实现民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和谐。

民营企业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实体。它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消费者是民营企业的上帝。能不能实现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和谐, 对于民营企业来讲, 其重要性无论怎样估计, 也不会过高。为此, 民营企业应该诚实守信, 以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热爱。

3、实现民营企业与全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还必须实现民营企业与全社会方方面面之间关系的和谐。

一是要实现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和谐。政府部门担负着对民营企业服务、监管和执法的职责。千万不要以为, 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 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不重要了。民营企业离不开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监管和执法。如果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民营企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 民营企业要遵章守法, 按章纳税, 时刻不忘为政府分忧, 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

二是要实现与其他企业之间关系的和谐。俗话说, 同行是冤家。其实不然。在竞争和合作, 实现双赢, 才是民营企业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与其他企业之间相处, 要着眼于学习, 着眼于合作, 着眼于双赢, 着眼于共同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和谐民营企业。

三是要实现与所在社区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每一个民营企业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之中, 与社区群众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与社区、群众的关系是否和谐, 直接影响民营企业自身的的生存和发展。那些与社区、群众的关系搞得很僵的民营企业是难以得到稳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要实现与所在社区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 首先要做到不扰民, 不污染环境, 不给社区群众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其次要尽可能给社区群众以各方面的帮助, 如提供就业机会、提供物质支持, 参与群体活动等。

4、实现民营企业与大自然关系的和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一点就是要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民营企业也是一样。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周边的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息息相关, 民营企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在不断地消耗着自然界的各种资源,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也在影响着周边的环境。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 必须兼顾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协调发展, 最大限度地节俭资源, 减少污染, 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主要工作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主要应该做好下列。

1、实现民营企业的民主法治。

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 使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建议有沟通的渠道, 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同样,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也必须强化民主。当然, 民营企业终究是投资人的民营企业。投资人是民营企业的真正主人。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就不要民主。投资人应该将广大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尊重广大员工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 使广大员工的愿望、要求和建议有沟通的渠道, 使广大员工的利益实现增长, 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同样,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也必须强化法治。对外, 民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令、法规;对内, 民营企业必须严格靠制度治理企业, 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人治。否则, 企业就不可能有和谐、稳定和发展。

2、实现民营企业的公平正义。

公平与正义同样也是和谐民营企业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民营企业就必须坚持公平与正义的原则。通过在民营企业内部实现全方位的公平与正义,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均等、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利益调节机制, 才能使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实践取得成功。因此, 在民营企业内部实现全方位的公平与正义,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均等、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利益调节机制, 必须成为构建和谐民营企业基本工作之一。

3、实现民营企业的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环境和系统, 这个环境和系统的基础是诚信友爱。有了诚信友爱, 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 人与人、人与社会,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才会互信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间也会融洽相处。同样, 诚信友爱也是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内在要求。实现民营企业的诚信友爱也是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基本工作之一。民营企业只有讲诚信, 才能立足与社会, 才能取得内部员工、广大消费者以及全社会的信任, 才能形成友爱的氛围, 才能在与内部员工、广大消费者以及全社会的互信互助、平等友爱中首先共同发展。

4、实现民营企业的活力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一切人的创造活力。构建和谐民营企业则必须使整个企业充满活力, 以充分发挥企业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民营企业必须深入研究企业所有员工不同的和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满足广大员工不同的和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真正实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而使企业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全部发挥出来, 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5、实现民营企业的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同样, 安定有序也是和谐民营企业的基本要求。如果民营企业内部矛盾重重, 对立严重, 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民营企业内部的稳定和谐。因此要特别要注意企业发展中由于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可能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 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形成妥善处理矛盾体制, 避免矛盾的积累和发展。要提高化解矛盾的本领, 既讲政策又讲策略, 既坚持原则又讲究工作方法, 准确把握分寸, 恰如其分地做好矛盾转化工作。

6、实现民营企业与自然协调发展。

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消耗和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前提的。不消耗和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现阶段, 我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 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粗放式经营来实现的。构建和谐民营企业应该使广大民营企业自觉树立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思维。民营企业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在发展企业的同时, 注意保护环境, 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基本路径

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可以说千头万绪, 我们必须把握它的正确路径, 抓好几个重点环节。

1、价值理念创新是前提。

任何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支配下进行的。所谓价值理念, 是由人们关于价值评价的思想观点积淀而成, 深藏于人的思维中并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从而支配人们所有思想言行的一种主观框架和主观模式。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 就有什么样的实践后果。因此, 要构建和谐民营企业。首先要在人们的思维深处剔除那些与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价值理念, 树立新的和谐价值理念。要使我们的民营企业的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这样的价值理念, 只有构建和谐企业, 才是企业唯一最有价值的的最高追求。要把建设“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和谐企业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要在企业的日常实践中, 时时、事事、处处自觉抵制一切不和谐的思想、行为。例如, 要认识到, 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破坏自然环境平衡, 不是和谐;职工福利、保险不落实, 上访频繁, 不是和谐;只顾企业利益, 在生产经营中偷工减料、偷税漏税、制定霸王条款, 更不是和谐。要认识到, 和谐是民营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需、传世之必备条件。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和谐。企业不和谐, 就根本谈不上发展, 反而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2、和谐利益机制是基础。

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 树立和谐价值理念, 对于构建和谐民营企业非常重要。但是, 和谐价值理念是建立在和谐利益机制基础之上的。要知道, 利益和谐决定思想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 存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精神。“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民营企业价值理念是否和谐, 本质上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利益格局的和谐程度。没有和谐的利益机制, 民营企业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的价值理念, 不可能形成上上下下的和谐价值追求。例如, 在利益分配上, 老板对职工刻薄, 职工怎么可能去追求企业的和谐和发展。因此, 必须从企业利益、资本利益、老板利益与劳动力利益互利互赢的基点出发, 通过建立和谐利益机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 建立起资本拥有者与劳动拥有者人格上平等、利益上均得,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双向动力保障机制, 将企业和资本的追求与员工即劳动者的追求统一到共同的目标上, 达到企业利益员工化、员工价值企业化,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和谐。

3、和谐企业文化是关键。

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 是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精神保障。和谐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动力和凝聚力。和谐企业文化具有凝聚、激励、协调、约束和塑造形象的作用, 能够把制度方面硬的规定与价值理念方面软的约束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和谐的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通过培育和弘扬和谐民营企业文化, 能够增强企业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 使得包括老板与职工在内的所有企业人都心想和谐、心向和谐、努力实践和谐, 从而使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不断变为现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 民营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的65%, 创造了约2/3的社会就业岗位和70%的地方财政收入。民营企业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建设和谐民营企业。可以说, 没有和谐的民营企业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等, 和谐社会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旺生等, 哲学视野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以和谐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和谐企业 篇3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强化和谐理念;坚持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06-01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它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企业寻求生存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稳步发展,除了要拥有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外,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把品牌、技术、人才培育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离不开企业文化,和谐文化更是当今企业界一直追求和崇尚的管理理念。企业的发展、企业职工生活的改善,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企业更加和谐美好。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育企业之“本”

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实现人与企业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真情服务人,以文化教育人,以知识培养人,以激励成就人,要把“员工的心”当作“企业的根”,在对职工及其家庭负责的基础上,把制度定严,把道理说透,理性地、人性化地进行管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阳光操作。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完善厂务公开制度,给职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顺应民意,形成“和衷共济”的良好风气。

要从细微处入手进行亲情化管理,对职工以心换心、以情动人,营造充满爱的“家园”。要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着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办实事,建设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方便职工生活,举办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维护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这些举措,使企业内部沟通顺畅,关系融洽,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营造浓厚的“家和万事兴,业兴人气旺”的氛围。

———铸企业之“魂”

企业精神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和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强化和谐理念,树立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中,要将目光更多聚焦在企业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上,并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和谐度,以和谐的企业文化指导员工的行为。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努力从理念和谐、制度和谐、目标和谐及利益和谐出发,寻求建设和谐。

加强道德建设,坚守核心价值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价值观错位或缺失、道德水平下滑等不和谐现象。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风范,全面强化道德教育。

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人的素质是企业发展之本,要把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把教育培训作为职工的最大福利,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的全面进步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模式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形成学习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有的灵活学习机制,使职工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充分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谋企业之“道”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建设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和员工是利益的共同体,只有企业兴旺发达,员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发展离不开市场。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着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反把创新作为重要的途径,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在与时俱进,不断前行的基础上,努力使和谐文化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协调意识。企业下属各部门、各组织是企业机构设置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按业务划分,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目标、任务的基层单位。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项事业之间均应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好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保持企业内部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就是要处理好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企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企业发展拥有不竭动力。协调发展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只有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企业才能最终实现和谐。

不断博采众长。企业和谐文化是开放的、广博的、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也借鉴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我们不是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地吸收。并进行一番改造,做到文化建设与企业目标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发展。

———塑企业之“形”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形体,反映企业文化的物化形态。要努力打造产品品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要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

坚守和谐理念,塑造品牌“亲和力”。品牌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具有亲和力的品牌才能充分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与忠诚,品牌的亲和力是品牌发展的源泉,这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内驱力。要树立品牌意识,用和谐理念引领品牌成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和适应消费需求,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具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

坚持优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要以诚信开展经营,以使企业满意、零售户满意、消费者满意,实现共赢为服务目标,建立以服务为中心、高质量运作的市场营销体系。要认真研究定单定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作业流程,精耕细作,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售后服务,使顾客满意最优化。同时,还要注重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进行服务创新,营造浓厚的服务意境。

强化大局意识,构建企业与社会的“环境和谐”。 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组织,但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业。通过依法纳税,开展公益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和谐责任,达到内和外顺,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企业的生存和發展也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践行核心理念 构建和谐银行 篇4

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核心理念。不管这个核心理念有没有形成铿锵响亮、振奋人心的口号,但它都在潜意识的静静的存在着流淌着沸腾着,并以自己鲜活的动力和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不可估价、无法意料的作用。农发行成立十几年来,经历了多次起伏,今天,终于有了“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体员工耳熟能详、团结拼搏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客户企业为之叫好的口号。在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农发行审时度势、顺势而行,制定这个核心理念是十分及时、恰当、科学、符合实际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它作为一个口号、一种倡导,自从提出以来,已经在农发行系统显现出了积极、巨大的鼓劲和助推作用。对这个核心理念,我由衷赞同、拥护并做到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悟并学习核心理念

凡是优秀的企业,无一不积极的挖掘、提炼、制定自己文化的核心理念,使之成为统一和规范企业员工工作和言行的标尺。核心理念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且也是企业的文化主流、精神灵魂和思想精萃,对企业领导人和员工来说,毫无疑问,它同样具有重要的、深刻的、长远的启发、教育意义。

至诚服务。农发行是一家服务于“三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至上是农发行的经营宗旨,做好了自身的服务工作,履行好了自身的职责,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从宏观上促进了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效发展。作为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就难以提供至诚服务,因而对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难以取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十多年来,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五十七次常务会议以来,业务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作了较大的调整,业务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服务领域、服务深度得到了有效延伸,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农发行正朝着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方向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农发行的贡献。

以人为本。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做好服务谋求发展要依靠人去实践、去努力。从农发行来讲,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通过加强人本管理,最广泛、最全面地挖掘利用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发行自身和农村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从农发行来讲,民主安定、规范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与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就是要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首先是自身和谐,也就是农发行内部的和谐,它必须做到民主安定、规范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它是前提和基础。其次是与社会的和谐,农发行与社会的和谐表现在自身的服务、自身的宗旨能得到社会认同,对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自身和谐的目的和归宿。

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它本身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二、结合实际,努力践行核心理念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行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认真践行、努力践行我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对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氛围、动员力量,对巩固已有成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对正确应对、确保战胜各个方面特别是市场经济变幻对我行信贷风险和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严峻挑战,实现农发行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必须深刻理解核心理念。要深刻理解它就要进行深入地学习,首先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这一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每一次学习会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与深刻理解就接近一步。其次要深入学习农发行发展战略思想,新的时期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核心理念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突破狭隘的思维方式。只有深刻的理解,才有深入的实践。

(二)要在全行上下开展核心理念的大讨论。全行上下每一位干部职工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参与群众性的大讨论,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让核心理念深入发行人心,每一位干部职工要就如何实践核心理念各抒己见,同时落实自身实践核心理念的打算和措施,切实让每一位员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核心价值理念。组织职工学习农发行“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在办公室、办公楼、生活区的墙壁上悬挂中外名人名言、市民行为准则等匾牌,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用高尚的文化熏陶人、用规范的行为约束人、用先进的事迹引导人;每人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个人形象牌,镶嵌着自己的座右铭,激人向上,摧人奋进。

(四)要把核心理念的四个方面当作一个和谐的整体。核心理念的四个方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

至诚服务是农发行的宗旨,它突出了农发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有效发展一方面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只有自身得到有效发展,才能更好地实践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至诚服务和有效发展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的前提,服务和发展都要靠人去实践、去努力,没有人本管理谈服务、谈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是精神的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抓班子建设,增强战斗力。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治理商业贿赂等活动为契机,支部成员带头抓自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促成大家相互理解,团结协作,塑造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廉洁的好班子。抓教育培训,增强凝聚力。开展“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职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开展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全面提高员工政治业务素质,促使员工健康成长。抓思想工作,增强向心力。抓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四个必须”,即职工有烦恼必须排解,职工有矛盾必须调解,职工有想法必须疏通,职工有困难必须解决。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使员工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干群关系融洽,工作起来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构建和谐是核心理念的目的和归宿。因而要把核心理念的四个方面当作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实践、去部署、去落实。

(五)实践核心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内与外、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农发行核心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发行是全社会的一份子,要实现其核心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要体现在构建和谐上,这种和谐的实质是应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全社会达到一种和谐发展。具体讲要在支持、服务农村经济上执行好国家政策、落实好国家政策,促进党和国家“三农”政策有效落实,要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做一个当之无愧的农发行人。每个人能力虽有大小,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程度无限。当前,农发行形势一片大好,这正是每个农发行人实展才华、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千载难逢的时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最高境界是不遗余力、倾尽所能、积极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发行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建设性贡献。特别是我们青年人,更应树立时代意识、责任意识、奋斗意识、贡献意识、建功意识,在农发行改革发展中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珍惜机遇、找准位置、创新思路、敢想敢说、敢当敢做、忠诚履职,就不失为一个合格的、当之无愧的农发行人。

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 篇5

摘要:

我国的税收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都必须以和谐民生为目标。即,符合法治建设精神,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构建符合法治精神以及和谐民生理念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意在为该制度提供一套更加完善的法制化制度,改变以往以“政策”为主导的“人治”,促进和谐社会与人民生活幸福、谋求更快更好的经济发展。关键字:和谐民生 财政支付转移 法治精神 正文:

一.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

新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即,1950—1979年“统收统支”体制下,1980—1993年的“分灶吃饭体制,”以及1994年至今的“分税制”体制。客观来说,分税制下,中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国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

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对财权的划分还比较明确,而对事权的划分界定却不够清晰。这不不仅直接导致了各级政府之间对事权和财权支出范围的随意和盲目划分,拨付出去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运用随意性很大,而且还产生上下级政府对同一项公共服务重复提供或对某些地区急需的公共服务因上下级政府推诿责任而无人提供的现象。

(二)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中,用于税收返还及补助的数额偏大,而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又偏小。税收返还实际上是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倾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毫无联系,致使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均等能力不足长期无法实现财政平衡,逐步拉大了地区差距。财政补助由于缺乏科学依据,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很大,常常出现上下级政府讨价还价的问题,明显有失公平。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三)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随意性大

在分税制国家里,有条件拨款(专项补助)的范围一般都限定在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需要两级或多级政府共同分摊其成本费用的某些基础性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内,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一般都有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或单项事业发展法规作依据。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专项拨款范围太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并且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不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缺乏事权依据,亦无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和单项事业法规可依,难免出现资金使用的分散、浪费和低效率。

(四)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不完善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关的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另外,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与支付缺乏明确的程序规范。使支付对象、资金数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方面都带有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对财政转移支付违规违法行为责任的认定和处罚缺少全面、明确的规定。

二、财政支付转移制度的改革方向

正如本文标题所说,在和谐民生的思想前提下进行财政支付转移制度的改革才是符合法治社会以及文明社会的正确道路。财政支付转移制度是调整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关系的法律制度,对于解决各地财力不平衡,以及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以和谐民生的理念构建符合本文指出现行税制的弊端制约了和谐民生的设想, 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等等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在日益严峻。述民生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说明了现行税制设计的弊端和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和谐民生。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的作用非常重要,经济法更是应该肩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其中,首先,财政法制中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本质上就是用法律规范来调整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也就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制约,使其达到动态和谐。其次,财政转移支付法可以有针对性的消除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例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等等,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财政转移支付法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来解决。再次,财政转移支付本身就体现了财政民主精神,即,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现代法治国家都十分重视和强调财政的民主基础,确立了“人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对重大财政事项的决定权”这一核心原则。财政转移支付法强调程序化、透明化,保证了人民能够更好的行使财政指出决策权,这是对财政民主尤其是财政支出民主的最明显落实。

但是,在转移支付制度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规定,一旦发现挪用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将酌情扣减下年度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无疑是属于一种法律责任的规定,却无法归入任何一种传统法律责任形式,比如,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但如果没有责任要承担,这种协议就不会产生约束效果。要解决这一困境,就需要我们在法律责任形式上加以创新。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具体用途、监督形式、处罚规则等,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下来。

其次,纵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无一不是以中央拥有较大财力为基础的。如美国联邦政府掌握了全国财力的60%,日本中央政府集中了63%: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掌握了70%。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名义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0%以上,但由于大量的税收返还,中央财政实际可支配财力增量打了折扣。许多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等)的有效解决,也都有政府财力不足的制约。因此,扩大转移规模,减少财政转移支付中间环节,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基数法,缺乏用“因素法”核定财政收支的数据和经验,加上对统计资料的不重视,使得基础性数据残缺不全、可信度低。今后也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增强民众的信心,构建良好的政府信用形象。

三、财政税收制度与民生的广泛关系

中国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但是税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税收,国家就没有财政这个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税收的合理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总体税负适当、税率设置科学,也就是不能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而税收公平是指纳税人之间税负公允,即消除经济特权,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又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缓解收入差距,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税收与“民生”息息相关。

中国的财政目的是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经济福利和效用最大化。这是中国的财政制度的根本原则。人民的钱还是要用在人民身上。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财力支持。不断深化税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税收制度安排。完善税收政策,积极助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在促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超过合理限度。在当下的中国,占社会20%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占国民财富的60%,甚至更多。而对其他80%的人来说,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是生活中每天都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当今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贫富差距之大,并且有拉大的趋势。如何动用税收杠杆来尽可能的达到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是如今政府的主要议题之一。

从经济总体来说,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关于税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税收对一个国家来说的经济效益巨大。税收在经济方面有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可以在社会资源公平分配上发挥该有的效果。税收对劳动供给者、居民储蓄者、投资、社会公平分配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并且将各种具体的制度都结合和谐民生的背景加以考虑,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企业基本理念 篇6

金塔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金塔县辖5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5万人。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甘肃省人口计生委和香港乐施会确定在我县金塔镇边沟村、中东镇三湾沟村实施的“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中引入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项目。2009年,我们又将项目拓展到了全县。项目实施拓展以来,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组织支持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一、主要做法

1、认真分析研究,确定实施方略。在兰州项目启动会和金塔培训班结束后,我们按照《项目文本》和专家们授课的体会,认真研究确定了结合我县实际的项目实施目标和方法。并按照理论倡导、能力建设、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对计生工作人员提出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计生模式、构建和谐计生的目标;对村民则提出了推动性别平等、弘扬婚育新风、共建文明新村的目标。把培训引导和小组活动作为项目的主要载体和方法,通过逐级培训传播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活动丰富社会工作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有关理论书籍、专家讲授文稿,将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概括为“以人为本,男女平等,助人自助,构建和谐”四句话,并在培训和实践活动中宣传倡导,努力使社会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2、精心制定计划,积极开展活动。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对人员培训、小组活动和项目拓展分别制定了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要求及具体内容。在整个项目实施拓展中,首先我们组织开展了培训。县项目办先后举办了3次大型培训活动,培训骨干160多人,参加培训的人员由原来两个项目村扩大到全县的计生干部。通过培训,使基层计生工作者基本了解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民主、诚信、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理念,并自将这些理念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其次,成立了妇女小组。妇女小组活动是项目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核心内容,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只有通过小组活动才能付诸实践,发扬光大。试点村金塔镇边沟村和中东镇三湾沟村,刚开始分别成立了4个和2个妇女活动小组,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小组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也逐步扩大。我们顺应广大群众需求,及时扩大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了小组活动内容。两个试点村分别由原来的2个和4个妇女小组扩大到了4个和6个妇女小组。再次,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内容由关爱女孩小组、生殖健康、意外怀孕小组扩展到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养殖、婚育新风进万家小组等。在具体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听到并看到不少感人的故事,也欣喜地看到纳入性别敏感的社会理念核心元素在逐渐呈现。

3、融入计生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我县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县、乡、村、组计划生育工作者,他们既是项目工作的实施者,又是计划生育的具体工作者。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大计生工作者也受到了一次社会工作理念的大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大洗礼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日常工作中。在技术服务设备购置、安装和使用时,充分考虑服务人群的需求和群众满意程度;在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时,充分考虑对象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个人意愿;在入户访视时,既了解育龄群众环孕情情况,又了解群众的其他需求;在做群众工作时,更加注重理解对方,而不是操纵或说服对象。

4、强化督查指导,确保项目效果。在整个项目的选点、启动、培训、组织活动等各个环节,各级领导和专家始终参与其中,亲临

现场,强化督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计生委国际合作司汝小美司长、中华女子学院李洪涛教授等项目专家多次来到金塔倾心项目工作,传授社会工作理念,督导各项活动的开展。省、市计生委领导同志多次督查项目工作进展情况。专家、教授、和领导的亲临现场,悉心指导,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规范了动作,化解了疑虑,鼓舞了信心。我县的项目实施拓展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县乡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为村级妇女活动小组的建立和开展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人口计生社会工作新格局。

二、初步成效

——转变了思维,社会工作核心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项目实施,我们体会到: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受助人的需要,强调“以工作对象为中心”,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要把满足妇女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帮助她们解决最紧迫、最需要、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我县计生系统工作人员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觉地运用社工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性别平等,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多考虑换位思考,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社会和谐;项目乡村的妇女包括男人也开始从不同角度思考,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作用,增强了自信,激发了活力,促进了个人潜能的发挥和文明新村的创建。

——锻炼了队伍,一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基层社会工作骨干队伍不断壮大。随着项目成果的凸现和影响力的扩大,社工队伍由最初的试点乡村十几个人,扩大到全县计生系统各级干部;由试点村妇女小组成员扩大到全村乃至全乡妇女;骨干队伍也由几个人,上升至近百人。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骨干队伍定会扩大到各个行业,各个乡村,乃至全县城乡。

——促进了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逐步完善。我们将社会工作理念贯穿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当中。通过参与项目工作,广大计生工作者分享了社会性别平等促进领域的最新理念和相关工作经验,从关爱生命、关注人生的人文关怀出发,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以群众需求为本,管理与服务并举、惩罚与奖励并重、稳定与统筹并行、健康与和谐并存、维权与自治并抓的新型计生工作模式。在宣传教育上,将过去冷漠强硬的标语口号改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宣传方式,通过设立宣传牌、设置公益广告、电视媒体开设专栏、印制各种宣传品、编排演出文艺节目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工作理念、人口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深化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了依法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违法生育查处、社会抚养费征收、服务机构依法执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执法程序,促进了依法管理的和谐;进一步深化了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计生委制定的《村民自治规范》,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规范了民主监督程序,扩大了政务公开项目,加快了计划生育自觉、自主、自治进程;巩固扩大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拓展服务内容,在做好查环、查孕、查病等“三查”服务的同时,增加了优生五项检测、优生优育优教指导、生殖健康咨询、预防艾滋病等服务项目,提升了服务品质;不断加强政策推动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从2008年起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奖励优惠政策,实现了城乡居民优惠奖励政策均等化,全面落实各项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使计生家庭在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地位;完善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机制,组织部、宣传部、财政、教育、民政、发改、妇联等部门,从宏观政策上积极推进男女平等和关爱女孩行动,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输出、春蕾计划、单亲特困母亲援助、幸福工程等活动中,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形成了全社会关心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局面。

——达到了目的,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与技巧充分应用到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在政府和百姓中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干部能够深入到群众之中,切身体察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群众能够积极参加到人口计生工作之中,自由表达个人的意愿和诉求,为管理和服务工作献言献策,提升了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工作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几点体会

1、转变理念是项目的灵魂。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受助人的需要,强调“以工作对象为中心”,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要把满足妇女的需要放在首位、从农村妇女最需求、最希望解决的自身发展、家庭邻里团结、夫妻婆媳关系等问题入手,为妇女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打好基础,广大妇女发挥在项目中的主体作用,踊跃加入村里的妇女小组,并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各次妇女小组活动,保证了项目的成功。

2重心下移是项目的亮点。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心下移到乡、村一级,县、乡人员放下身段、虚怀若谷,从找思路、点子、求办法出发,在广泛征求妇女群众基础上,和她们一起设计工作方案和小组活动,并积极投身到小组活动中。

3、具体服务是项目的归宿。项目的实施,转变了群众生育观念,提高了计生工作者、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如:在入户访视和做群众工作

中,更加注重理解对方,而不要操纵或是说服对象,如:你必须怎样,你不能怎样等;在活动中不提供让对方带有压力的建议,如: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要为服务对象承担责任;在小组活动中多鼓励,不说“不对”、“不是”等话语,不断思考,求同存异。

大安全理念构建和谐街道 篇7

大南街道是沈阳市第一轮城市改造地区, 辖区内人口密集、小规模生产经营商业网点众多, 濒临五爱市场、南塔鞋城, 安全形势比较复杂。在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中, 大南街道并没有简单地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准则机械地开展工作, 而是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实现创建理念的本土化。在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中,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把维护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工作中, 不断创新工作理念, 把安全和健康看作社区群众的第一需求和根本利益, 看作社区和谐的首要条件。

根据沈阳市、区安委会关于安全社区的创建要求, 街道确定了以安全发展为指导, 以安全促和谐, 使大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和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和提升, 进一步预防各种事故与伤害, 让人人参与其中, 实现全民共享安全的创建目标。全街树立“大安全”观念, 确定了先期试点、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全街上下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整合调动全街优势资源, 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力度, 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

一、建立健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机制。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建立了“政府引导、整体规划, 资源整合、多元参与, 社区主体、特色带动, 目标定位、长效运作”的工作机制。街道成立了大南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 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 街道各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 促委会成员单位包括地区公安、消防、安监、交通、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驻街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部门。促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共同制定、实施地区伤害预防计划;按照安全社区创建的标准和要求, 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分计划、分步骤进行了详细规划, 决定先期以红巾社区为试点开展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在成功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的基础上, 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 保证创建工作能够发挥持续作用, 真正为居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经验, 导入国际先进理念, 通过创建安全社区, 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促进自身的发展。街道一方面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韩国、香港、北京、大连等地学习考察, 借鉴先进创建经验,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专家指导街道创建工作。

二、树立“大安全”观念, 形成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 加强安全社区创建的工作力度, 街道在全街积极倡导树立大安全观, 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各项工作多管齐下、全面发展。一是促进委员会下设交通、家居、消防、治安、学校、工作场所和弱势群体 (包括老人、儿童、残疾人) 等7个安全促进工作组, 形成了创建全覆盖、参与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和整体规划、跨部门合作、多元参与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二是各部门多角色参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 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实行多元参与运作。调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发挥优势, 全力提供多方位支持, 全面介入到安全社区的创建中来。

三、以安全推广项目为助推, 全力打造安全社区。大南街道结合自身实际, 开展了7项安全推广项目, 即伤害预防计划, 包括:交通伤害预防计划、家居伤害预防计划、火灾伤害预防计划、工作场所伤害预防计划、暴力伤害预防计划、弱势群体伤害预防计划和学校伤害预防计划。

居民参加灭火演练活动

交通伤害预防方面, 地区幼儿园专门建立了儿童交通安全模拟场地, 寓教于乐, 做到了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家居伤害预防方面, 街道设立了两处家居安全培训基地, 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家居安全常识培训;火灾伤害预防方面, 街道联合社会消防安全知识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同时与地区公安派出所紧密合作, 加强对地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 及时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工作场所伤害预防方面, 街道制定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 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人。实现了社区内每栋楼有人管、每个角落有人管、每家单位有人管的管理格局;暴力伤害预防方面, 街道通过“技防、人防、物防”三管齐下, 有效预防了地区暴力伤害事故的发生;弱势群体伤害预防方面, 街道围绕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如:开展“金手杖工程”活动, 修建智残青少年“阳光之家”, 对地区幼儿园、学校进行全方面、人性化的安全改造等。实现人的安全与健康正是建设和谐社区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也符合街道“创建安全社区、建设和谐家园”的工作主题,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街道定期开展各类安全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图为大南街道举办的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培训班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专家观摩幼儿园儿童交通安全模拟课

把握人文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篇8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脑力劳动处在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校体育就有任务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这是我们新课程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二、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

曾几何时,体育课程改革变成了不要运动技能的自由活动课,结果几年的学校生活一结束,许多学生什么运动技能都没有,运动兴趣从何谈起,靠什么去终生体育?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以后,运动技能的学习终于又被重视了起来。现行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理念,也就是说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体质的增强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即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体育课程如果没有技能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最终丢掉学生的健康。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常这样说:“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因为很多体育课让他们觉得单调、枯燥、无趣。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造成的。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所以,教学改革一定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到科学、合理、、新颖、有趣等,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的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

四,创建和谐课堂,培养优质人才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确实,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课堂上,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欣赏、关怀和理解。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教与学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讲与练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和谐课堂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故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等各种和谐关系,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综合起来。教师应真情、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创造和发挥。体育课的讲解,力求语言简明准确,声音洪亮,生动有趣,幽默风趣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上得以充分地发挥。

上一篇:4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下一篇:2024入党动机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