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2024-07-23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共9篇)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1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需求

一、我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现状:

2、目前存在的问题:

(1)因为档案馆软件系统(C/S结构)服务器在档案馆内部,暂时没有联上校园网,所以各个学院、部门兼职档案人员不能在网上适时归档。在档案的归档程序中,移交档案目录时采取WORD、EXECEL等设计,然后统一移交到档案部门,档案馆工作人员再导入到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进行归档,这样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劳动,而且导入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

(2)目前档案馆不能进行网上查阅,用户要利用仍然限制在馆内,利用人员必须到档案馆,档案人员在软件系统里查阅出相关档案,然后进行原文借阅管理。现只进行到档案目录的数字化这一步工作。

(3)目前设计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没有和各个部门的子系统链接,信息不能共享。以前各种载体的档案没有数字化。

二、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

1、总体目标

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电子信息管理为重点,确保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安全地保存在档案管理部门,并为学校党政领导、广大师生和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利用服务。

2、指导思想

数字化档案馆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需求导引、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统筹规划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长期建设的大型系统工程。工程建设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

需求导引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库,除此之外,还涉及对档案资源的形成、整理、存储、检索、传递、保管、保护、利用、鉴定、统计等全过程的管理。其建设内容应适应学校的需求,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科技创新数字化档案馆工程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创新工程。它要

求采用海量存储与压缩,人工智能、自动标引、多媒体制作与传输、信息隐藏、不对称加密技术等,通过科技创新,保障数字化档案馆的不断完善。

持续发展数字化档案馆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纳入到学

校大力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同时依托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实

现持续发展。

三、对新档案管理系统的需求

1、总体要求: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档案馆。

(1)档案管理系统须满足档案业务全部流程全面数字化的需求,建议系统

架构为B/S方式,适应档案管理数据网络传输、共享要求,能够提供校园网、外

网不同层次利用者归档、查阅、档案业务需求使用。

(2)系统建立的数字化档案馆综合应用平台,应包括档案采集、档案管理、档案馆馆务管理、档案利用发布和安全机制等功能。

(3)与我校“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数据同步运行,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功

能。

(4)能够实现网上实时归档,即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在文件材料产生后直接

录入目录并将电子原文件传送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5)系统能够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形成的电子文件及时归档,使档案收集在时限上提前成为可能。通过与数字化校园各系统的无缝衔接,以及

对各学院、部门形成的电子文件实行实时接收,用数字化手段对档案业务各流程

进行管理,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极大地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水

平的提高。

2、具体要求:

(1)确保原来使用xxxx软件录入的信息,要全部导入到新系统中。

(2)系统能够实现:档案数据进行接收、整理、归档、鉴定、打印、统计、借阅、库房管理等一系列档案业务管理。

实现了对文书档案、教学档案、财会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多种类型的档案管理。

实现了对传统立卷、简化组卷等多种管理模式的档案管理支持。

实现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的接收和查询方式的数字化。

(3)系统应具有完善强大的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真

实及凭据性,确保电子原文被档案馆接收后,就不能再被更改。电子文件能够远

程、批量、高速上传,电子文件可以自动转换为PDF格式,自动提取PDF格式

电子文件内容。

(4)系统具有扫描识别功能,可直接连接高速扫描仪。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影像扫描软件与OCR模块相结合,可轻松实现文档的快速自动录入、数据

自动采集、相关图像优化处理及自动建立索引。可对扫描后电子文件进行OCR

识别形成文本文件,用户基于此进行全文检索。

(5)系统能够实现特殊字符录入,具有文件回收站功能,可实现数据的批

量修改、删除、替换、查重、恢复,著录界面自定义等功能。

(6)系统能够提供目录检索、高级检索、全文检索、跨全宗检索等搜索功

能,查询方式类似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可满足多种条件不同层次用户的查

询需求。

(7)系统能够完成《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及其任意字段、组合字段等

多种条件统计任务。

(8)档案整理能够实现计算机辅助立卷、提供条形码打印,并与校园一卡

通相连,实现档案借阅、归还自动化。

(9)档案接收、借阅等业务在登录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有接收或退回、同意下载等业务提示信息并能够设置下载权限、次数、电子文件加密等限制功能。

借出的档案,到期短信提醒,同时用户界面上能够自动提示。到期档案的信息提

示,为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提供便利。

(10)系统能方便设置档案信息发布权限、发布内容,提供网上查询、预约

查档或下载、打印原文。系统提供网页式的打印输出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打

印要求,调整打印格式。

(11)档案管理系统与OA链接,确保文件签发单、文件阅办单、原文等完

整、准确、系统、安全归档,接口能够自动归档,并提供方便可行的中间档案管

理等归类模式。

(12)系统具有实时通信功能,在线用户显示,方便在线传送文件,工作进

度实时统计并具有档案离线输入模块。

(13)系统具有在线编研功能。系统能够提供强大的文字编辑及插入图像、音视频、Flash技术,结合全文检索在线提取素材,主动、定向服务,减少专题信息整合在线编研发布。

(13)系统能够提供中英文成绩单管理模块,方便使用和网上查询。

(14)系统能够实现人员绩效管理、考勤、统计分析。

(15)系统具有单机版本,具有涉密档案解密后安全导入方案。

(15)系统能够进行数据远程备份与恢复。并根据检索条件生成脱机运行的数据光盘,并在光盘中提供数据检索及图像浏览功能。

(17)系统具有售后服务(以后的维护、升级、修改等)。配合系统建立符合标准的数字档案标准,当今后学校档案数据需要进一步与其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或开放时,该系统有进一步接口升级或扩展的空间。

字段权限身份证读卡

四、对项目承担公司的要求

1、必须是长期从事电子档案领域专业研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公司;

2、具有自主的电子档案成熟产品,具有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产品有大量成功运用的案例;

3、具有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档案管理软件通过国家档案局评测、鉴定;

4、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5、具有较强的档案软件产品研发规划能力。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2

一、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范畴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在生产、基建、科研、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对国家和企业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为对象, 应用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 提供数字化管理和电子网络查询的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内容安全、实体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管理安全。内容安全指档案信息系统内的电子文件是否被故意地或者偶然地非授权更改、泄露或者破坏, 造成内容失真、不可用和系统无法辨认。例如PDF格式的文件在一些档案管理系统中就无法辨认, 必须借助第三方软件或者插件;实体安全指系统的一些硬件设施, 包括电脑主机、线路、数据备份、电源等的安全, 防止它们遭受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系统安全指的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运行的环境,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服务器的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运行的网络环境是否安全, 是否存在漏洞, 有没有抵制病毒的能力,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不会丢失或者遭受破坏等等;管理安全就是对企业档案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的管理和人员管理, 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和处罚等。

二、影响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

影响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 也有外部因素;既有主观原因, 又有客观原因。具体讲, 影响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资金因素等。

自然因素,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和运用于自然界之中, 自然界的雷电、火灾、水灾、风灾、地震、强磁场、强电子脉冲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 直接危害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不符合有关标准会对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造成危害, 如档案信息网络控制中心机房场地和工作站的环境不合要求:电源质量差, 温湿度不适应, 无抗静电、抗磁场干扰和无防尘、防火、防水、防雷电、防漏电、防盗窃的设施和措施, 都会给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决定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本质因素。对于新型载体档案来讲, 载体的质量、计算机技术等决定了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如网络安全漏洞、计算机网络故障、硬件故障、软件系统缺陷或错误、电磁泄漏。

社会因素, 虽然现阶段社会稳定, 出现暴力、战争、恐怖事件可能性比较小, 但是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盗窃、破坏等也都可能危及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 各种敌对势力会利用互联网作为工具进行反动宣传活动, 另外, 利用互联网进行赌博、毒品贩卖、信息犯罪等行径也呈增长趋势, 这些情况西方发达国家尤为突出。“9·11”恐怖事件, 使国际很多知名企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2002年度的DTI信息安全入侵调查显示, 一年中有44%的英国企业遭受了至少一次的恶意安全入侵, 41%的英国企业遭受了病毒感染或者“拒绝服务”攻击, 19%的英国公司 (49%的大公司) 在雇员的Web访问中遭受过安全事故, 30%的公司 (55%的大公司) 遭受过电子邮件方面的安全事故。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人员的素质、心理、责任心。人是网络的建设者和使用者, 网上内容的提供者, 人、网结合是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本质特征。据统计, 我国公安部门破获的网络入侵案件中, 90%以上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避免。根据美国FBI的调查, 仅在美国每年因为网络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700亿美元, 75%的公司报告财政损失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造成的, 超过50%的安全来自于公司内部。资金因素,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直接决定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及系统的功能。如果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粗略, 设备简陋, 保管不利, 就会给档案信息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三、保障企业档案信息系统的策略

首先就必须要完善相关规定, 只有规章制度建立以后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上海石化制定了《上海石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管理办法》以便规范上海石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

其次要增强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的意识。只有当这些系统管理员重视企业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 才能从行为上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增加企业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

第三, 要有有效安全保障应急防范机制。因为有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是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一旦发生我们就必须要能够有效地恢复系统运行。例如, 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统计, 对系统的硬件环境要定时进行保养和维护等等。

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管理 篇3

[关键词]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管理

一、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

如图1中的大四方形描述的就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服务作业组织。而从服务者的角度看,这一组织也许是由几个部分组成,但用户却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之所以要把用户放进四方形,是因为信息服务组织的用户不像在制造业那样完全处于生产过程之外,用户是处于服务过程之中,并且和服务作用过程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用户实际上属于服务作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看相互接触部分。对于用户来说,他和服务组织发生相互接触的过程是他自己完全看得见的,所以这部分是用户看得见的服务活动,称其为服务作用系统的相互接触部分。它包括用户及用户直接接触的能够产生服务质量的资源。正是在这种用户与服务组织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形成了所谓的“关键时刻”。

1.介入服务过程的用户。用户是一种产生服务质量的资源,直接介入了服务作业系统。由于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用户不仅仅是被动的顾客,在他们消费过程中,用户必须为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服务人员的工作,才能获得优质服务。在不同的服务作用体系中,用户的参与程度会有所不同。如档案信息复制供应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用户参与多一些;有时用户参与会少一些,如单纯提供档案证明服务。

2.服务组织的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组织的经营管理体制与管理规章,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整个运行机制,包括行政管理、服务条例、工作章程等等,如档案馆中对员工的管理规章和对用户档案利用时的要求等。事实上,各个组织都拥有大量的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而且不少的管理规章与工作守则会影响用户对服务的消费,影响用户发挥协作作用。如果是正面作用,这些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就是服务导向型的,否则,如果是负面影响,就亟待加以改进。

3.各种不同的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对服务质量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因为用户要与经营体制、管理规章发生接触。如果他们对此感觉满意,就可以认为这样的体制和规章是服务导向的;而如果反过来,他们感到不得不被动地去适应这些东西,那就说明其中有弊病。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质量就会遭到经营体制和管理规章的破坏,至少也是损害。另一方面,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也对内部员工有着影响。如果员工认为某些制度、规定、章程已经过时,或是过于复杂繁琐,那就说明这些东西是非服务导向型的,履行这些制度、规定、章程的员工就会有不满甚至发牢骚,这当然对服务质量有着负面影响。

因为用户在自我服务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感到使用这些资源和设备的难易度,而给用户留下好的或不好的印象。另外,其他有些物质资源对功能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如档案信息服务环境会对人的心理带来是否舒适、美感、荣誉感等的影响。这样,一线员工、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物质资源和设备设施三者合为一体,就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完整可见的服务作业系统。当然,从现代档案信息服务组织的角度看,这个系统还应该包括用户。因为用户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消费者,只有服务者与用户实现互动,才能确保系统中的每一部分与整个系统相协调、相匹配。

其次分析后勤辅助部分。在接触档案信息服务组织时,用户极少有机会看见视野分界线后面发生的事情,他们通常不会想到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服务生产,而且是为自己消费的服务进行的生产。这对服务供方来说,至少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这条可见线之后发生的事,用户不是总能理解的,因而用户认识不到那部分服务活动对整个服务质量作出的贡献。不论在上一阶段如档案信息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等创造出何等优异的质量,如果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相互接触阶段的服务质量平庸或是低劣,用户就会认为整个服务质量不高,于是,在可见线后面创造的优质服务被在可见线前面表现的劣质服务败坏殆尽。

二、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

从服务理论来讲,在服务供需双方的相互接触中,用户是否愿意享用这项服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档案信息服务企业,甚至决定它的生死存亡。在服务供需双方的相互接触中,关键时刻将是至关重要的,应把档案信息服务组织的各种资源都加以恰当地组织和安排。为此,引入服务企业生产系统要素及其关系理论分析,来阐释档案信息作业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关系。首先看服务观念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档案信息服务组织通过调研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用户的需要及愿意接受的服务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织的服务观念。至于用户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需强调的是服务组织应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来参与服务作业过程。这是因为服务中的用户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前来消费服务的客人,另一方面他又是协助服务的半个主人。由于用户具有这种双重身份,因此,与用户保持不断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档案信息服务企业来讲,只有长久地把用户留住,甚至使其能不断地购买增值服务,并能从用户那里获取反馈信息,以便今后不断改进服务和增加新的服务内容。组织的服务观念应该说明用户如何参与服务生产,比如需要用户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自我服务,是否应该填写必要的表格,是否应该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用户参与共同设计或共同生产他们将要享用或购买的服务,从而成为服务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一旦用户完成了协作企业生产服务的任务,就应当对他们表示酬谢。

也就是说,档案信息服务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用户的“生产伙伴”和“兼职员工”的作用,来实现自己生产和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新兴.档案馆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姚红叶.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4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本文以某卷烟厂物流控制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为实例,探讨了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别论述了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计划实施,以及项目综合变更控制等项目整体管理过程,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其实施经验。在该项目中,本人以开发方公司副总工程师身份担任项目经理,负责了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控制。我们科学地运用了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一般理论知识及其指导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很好地满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预期期望。

[正文]

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是项目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项目整体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适当的时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顺利、成功地完成项目。这在本人所主持的某卷烟厂物流控制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项目。从技术实现角度讲,它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卷烟生产工艺、制造业物流技术、工业自控技术和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等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讲,它又涉及到作为需方的烟厂、物流设备供应商、工业自控设备供应商,以及作为信息系统集成商的我公司。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程度高、涉及面较广、实施周期长的综合项目。

面对这样一个项目,作为开发方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我受公司委托担任该项目经理,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整体管理上,科学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及其指导方法,做好项目的全局性统领工作,协调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人员、计划和工作,带领整个项目团队实现项目的顺利成功。另外,我也考虑到,除了项目本身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外,项目的相关利益者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是作为公司承担的一个对外项目,我们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独立性,但同时也是公司整个组织日常持续运作中的一部分,离不开公司的整个组织环境,而且公司也已决定将该项目作为业务延伸拓展的一个新的窗口,将其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该项目是需方烟厂整体搬迁重大技改项目的一个部分,其实施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等,受到来自其主管上级部门和烟厂新经营目标的严格要求和控制。此外,还会涉及到物流设备供应商、工业自控设备供应商等中标单位。所以,项目的整体管理显得是那么的重要、不可或缺。否则,稍有估计不周之处,都将会给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影响。

下面分别从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计划实施,以及项目综合变更控制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管理过程加以简要论述。

1、编制项目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系统项目尤其如此。只有站在统领全局、整体规划的高度,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周详的计划,预先制定一个用来协调所有其他计划、以指导项目实施和控制的文件,才能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最终取得成功。项目计划记录了计划的假设条件和方案选择,可以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参照,并确定了关键管理审查的内容、范围和时间,同时还为进度评测和项目控制提供了一个基线。

在该项目中,我们对项目计划具体内容的确定,结合项目的各方面实际情况,主要参照ieee1058.1中“软件项目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项目介绍、项目组织、管理过程、技术过程和进度预算等五个部分。在坚持科学、合理、全面、周详的原则基础上,还视部分具体的计划条款,详略得当。但所有的计划内容都必须是正确的、明确的、易理解的和可执行的,切忌未经确认、含糊不清、容易误解、难以执行的项目计划描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制定计划之前或在制定过程中,与需方烟厂、公司上层、其他设备供应商、项目团队各技术和管理小组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明确确定项目有关内容,如项目可交付成果、技术方法工具、组织结构、各工作包、资源要求、预算分配、进度计划等。

另外,因为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或超越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在项目计划过程中考虑利益相关者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宜将其作为项目整体计划的一个部分,最好把它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一个项目计划附件。该项分析的内容可以包含各利益相关者的所属组织、所处角色、项目利益、影响程度及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合适建议等。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花点时间来关注和利用这些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感觉是,在项目的日常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项目陷入某些困难的时候,这些分析结果常常会帮助我起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作用。

当然,项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也必须考虑和注意它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尤其是对于综合性的项目而言更加重要。由于项目复杂程度高、涉及面较广、实施周期长,所以其中的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烟厂项目局部需求的修改,或由于各方交流的失误等,曾经导致了部分项目内容的变更从而致使了项目计划人员和进度的变化和调整等。而且这种计划动态修订的次数还不止一次。所以项目计划制定以后并非一劳永逸,它与项目实施过程相互渗透,有一个动态的、灵活的修订过程。

2、关于项目计划实施

项目计划实施是指对项目计划中所规定的工作进行管理和实施的过程。项目产品主要都在项目实施阶段生产出来,所以项目的大部分时间和预算都花在这一阶段。在该项目中,我们的软件编程、与需方烟厂有关技术人员的具体沟通、与有关设备供应商的具体交流、阶段性调试,直至全套系统软件和技术文件的完成等,都发生在这一阶段。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项目产品,项目团队进行了大量反复的具体编程、学习、沟通、修改、软硬件安装和调试工作。

如前所述,该项目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卷烟生产工艺、制造业物流技术、工业自控技术和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等,我们项目团队不仅要从事熟知的信息技术工作,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了解烟厂具体的细节性的需求,学习卷烟生产工艺、制造业物流理念和常识、物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管理知识、自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管理知识等等,以及反复地和烟厂、相关设备供应商、公司上层等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作为项目经理,在此阶段主要的工作是要按照预先制定的项目计划,利用项目团队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领导项目团队开展各项工作,管理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成功地将项目计划投入实施。

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活动。在该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对于项目计划编制和实施之间的协调改进工作主要采取谁实施谁计划的原则。虽然项目经理负责整体项目计划,但编制该计划的大量基础信息均来源与各技术组和技术人员。事实证明,按照这一原则,项目计划的编制更加合理、可行,实施起来更加顺利。

3、关于综合变更控制

综合变更控制是指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对项目变更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工作,这也是项目经理及其项目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前所述,该项目的复杂程度高、涉及面较广、实施周期长,所以其中的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当有变更要求提出的时候,作为项目经理,我都会召集项目团队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讨论和工作安排。主要内容有:

a、对变更因素加以影响:通过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关键项目尺度的权衡,对促使变更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对策,确保变更对项目有利;

b、确定变更是否发生:在最终确定变更发生前,项目经理必须了解项目几个关键方面的状态。尤其是一些重大变更,项目经理必须与公司高管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

c、对变更加以管理: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行事,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的发生。但变更不可避免发生时,更重要的是对变更进行管理。

按照项目整体管理的指导方法,我们在变更发生时,要求必须输入项目计划、变更申请和绩效报告等重要内容,输出更新后的项目计划、纠正行措施和经验性教训记录等。通过这些做法,使我们的项目变更控制与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该项目顺利成功地实施完毕已经有一年多了。回顾起来而言,应该得益于我们在项目进行的最初期阶段就引入了项目整体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项目进行了科学、规范的整体管理。通过项目整体管理,使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适当的时间充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实施效率。

[老师评语]

本文基本达到了考试的要求。摘要和正文都写得比较流畅,给人的感觉思路清晰,层次感强。项目所述情况基本与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情况相同,给人以真实感和作者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的感觉。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5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串讲资料

第一章---第十一章

1、P2 最后一段 信息的含义(简答)

2、P3 信息的要素4个,信息的特征8个(单选/名词)

3、P5 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分类。(大题)

4、P7 最后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有5个,重点掌握前两个。(大题)

5、P9-10 第一段最后一句,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重点掌握概念结构和层次结构;理解图1-4和图1-5。

6、P15-16

(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整段,(三)决策支持系统阶段整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大题)

7、P23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整段;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有五大部分。

8、P24 第二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第三段运算器的主要功能。

9、P25 第二段存储器的第一句。

10、P28 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系统软件的含义和两大特点。

11、P30 第一段的第二句:高级语言的种类;了解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内容。

12、P3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大题)

13、P39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大题)

14、P53信息管理人文化的第一段第一句。第三段传统信息技术观点与“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方法之间的有八大差异。

15、P54 最后一段决策的含义

16、P55 第一段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第五段每个决策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7、P55-56 重点掌握决策的类型。

18、P59 企业流程再造的含义和组织运用信息系统获取竞争优势的整大块。

19、P67 第一段和第二段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

20、P69-7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4点,缺点有3点。重点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特点。

21、P72 顺数第四段 对象是„„(大题)

22、P81-82整一页(案例题)

23、P84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有6种。

24、P92 系统设计阶段有6个;重点看第三个正确性检验

25、P97

四、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分析(大题)。

26、P101 第二段的第二句、三句。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和目的。系统初步调查的调查内容四个方面。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大题)

27、P110 二.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

28、P119第三节 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整一节大题的出题范围)

29、P123图6-

530、P124图6-631、P126

(二)数据流程图的图例 第一段,第二段的第一句,第三段的第一句

32、P1306.只绘制所描述的系统稳定工作情况下的数据流程第二段第一句

33、P139图6-12,表6-834、P140表6-935、P142第二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各小点

36、P153-154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述顶头的第二自然段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六个方面

(一)-

(六)37、P154-155二.系统设计的步骤与任务第一自然段+

(一)总体设计阶段 五项(多选)+详细设计阶段4点(多选)+三.系统设计的方法 第一自然段

38、P157第二节 系统总体设计前三自然段

39、P166-167

(三)耦合与内聚1.耦合5小点

40、P167

(三)耦合与内聚2.内聚七类

41、P173一.代码设计的原则八个基本原则 + 二.代码的类别 三种

42、P175代码校验

(一)校验位可以检测出的错误类型 4点;

(二)校验码的设计(重点记住第二点)

43、P179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第一自然段+

(二)概念结构设计 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

44、P182

(一)数据组织的规范化形式第二,四自然段(其中第四自然段只需重点记住关系模式存在的四个问题,有可能出现在案例分析题中)

45、P186

(一)输入方式设计 第二自然段 3点

46、P188(6)逻辑校验

47、P1941.变换分析 第一自然段

48、P212-214五.结构化程序设计第三自然段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强调以下四点(其中第二点的所有小点也要记住)

49、P237-239五.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

(一)---

(四)(共4点)

50、P240一.系统维护原因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51、P258

(六)具有完整的安全性控制功能 段落的第二句

52、P262二.企业资源计划发展阶段

(一)---

(五)(共5点)大题

53、P270-273四.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技术 全部

54、P2762.数据挖掘模块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大题 简答)

55、P287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6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

建村函[2009]16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登录网址:http:// wfgz.mohurd.gov.cn.各乡(镇)场用户代码: 阿苇滩镇:65430102红墩镇:65430103切木尔切克乡:65430104阿拉哈克乡:65430105喀拉希力克乡:65430106巴里巴盖乡:65430107萨尔胡松乡:65430108 汗德尕特乡:65430109切尔克齐乡:65430110拉斯特乡:65430111一牧场:65430112二牧场:65430113各有关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加强对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管理,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建村〔2009〕84号),决定组织开展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

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制度,推进农户档案信息化,是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

工作。要通过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按户登记、动态录入危房改造农户数据,实现对危房改造农户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汇总数据的实时生成和有关统计指标的动态分析,及时掌握试点工作进展,有效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信息资源共享原则。中央和地方均可按使用者权限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快速查询、统计汇总和动态分析,各地不必再单独建设系统。

坚持格式统一原则。各地要按照全国统一格式填报数据,增强各级数据的可汇总性和可比性,确保相关数据的利用价值。

坚持纸质档案表与信息化需求相一致原则。纸质档案表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纸质档案表与信息化需求的一致性,减少重复统计、重复填报。

坚持实时动态原则。有条件的地方,要将纸质档案表实时录入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补充、随时完善,不必等项目竣工后一次性录入。

三、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制度

各地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要同步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公示、审批、协议等相关资料。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管理的实际需要和有关方面意见,我部确定了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需录入的35项数据,并据此制作了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纸质档案表样表(见附件一)及填报要求(见附件

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参照样表,按照只可增加、不可减少填报数据的原则(对于非建筑节能示范地区,建筑节能示范有关数据项除外),制定省级格式统一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并在危房改造实施中严格执行,确保全部危房改造农户及时、如实填报纸质档案表。

四、建立及时准确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

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化,我部已委托部信息中心,针对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必须包含的35项填报数据,开发操作便捷、具有快速查询、数据统计汇总与分析等功能的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设计完成并正式运行后,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组织和督促本地区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时准确地将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表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纸质档案表的信息化上报。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后,各地可按使用者权限使用查询、统计汇总与分析等功能。有关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通时间、录入、上报、使用、管理等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制度和建设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顺利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考核各地试点绩效的重要内容。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我部将组织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并委托部信息中心负责维护系统和提供相关技术咨询。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工作,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县级、地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指派专人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录入校核工作。

联系人:牛大刚,电话:010-58933186

传真:010-58933123(自动)

电子信箱:czbndg@yahoo.com.cn。

附件一: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纸质档案表(样表)

利用信息系统,做好医院档案管理 篇7

一、医院信息系统简要描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单位的信息管理, 通过对单位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 建立正确的数据, 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 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 不断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 不少医院都构建了自己的信息系统, 有效的将医院每个方面中的内容包含在内, 保障医院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 具有原始性和不可再生性。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其对于医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的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档案采集、整理、移交、归档、保管、开发利用、销毁等。从医院档案管理整体现状来看, 虽然大多数医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 并按照国家档案法规落实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取得一定成效, 但问题也很突出。如档案管理人员缺少档案管理意识, 管理思想落后;管理层对档案管理缺乏充分关注和支持;档案基础设施不健全, 档案管理手段滞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结构不合理, 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广泛运用, 医院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 不少医院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 信息量小, 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虽然一些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管理, 但多数仍停留在目录级管理档案上, 档案工作侧重于静态管理, 缺乏共享性及公共性。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管理方式显得十分落后, 严重影响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利用信息系统,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的信息化时代, 医院也逐渐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 其信息网络化、现代化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这种趋势正符合我国医院改革的需求。因为医院档案工作, 不仅面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 更要面对社会大众。如今, 越来越多的利用者要求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 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的低效检索状况, 显然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只有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逐步实施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强化档案信息资料服务能力, 提升医院档案的管理水平, 才能以更加快捷、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服务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医院内部管理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利用信息系统,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思维, 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 同时加强学习, 熟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复印机及数字图像扫描等现代化技术, 大胆探索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 建立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 掌握先进的档案信息加工处理、传播和检索技术, 以适应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二是加大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与技术运用。硬件方面, 配备数量足、高标准的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声像处理及联网设备等;软件方面, 购买或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符合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网络安全方面,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防病毒、防火墙、密码技术、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等相关网络安全措施。三是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质量。档案网站建设方面, 提供可开放的档案目录、部分全文、照片、多媒体档案查询及现行文件查询、综合利用及业务咨询等相关业务, 采用灵活、交互的服务方式,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四是要认真做好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医院档案应当做到标准化处理, 在医院档案管理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 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录入等工作都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 避免漏录档案材料内容, 保障档案的真实完整。同时还要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吸收相关行业的管理标准, 健全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制度、标准、规范。

总之,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 医院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工作量越来越大, 医院内部及公众对医院档案的利用越来越多, 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很难实现理想化的档案管理, 满足各方需要。信息系统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有效的将以往繁琐的工作流程简单化, 显著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强化档案信息资料服务能力, 还可从思想上提高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认识, 进而更好的为各方提供有效的服务。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8

前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等。这种容编码、识别、数据采集、自动录入和快速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性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产作业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各种应用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此项技术在国内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领域开始使用。

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档案编目流程繁琐低效、整理时间冗长

传统方式下,档案入馆后先需进行分类、排序,并去装订,然后由人工撰写档案盒的相关信息,最后手工抄写档案目录,并将目录连同档案一起封装入档案盒内。这种手工处理方式耗费大量劳动和时间,使得整个流程既繁琐又低效。

2.档案存放次序较易被打乱,档案查阅耗时长

虽然档案一般都分类存放,但是在档案存取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一旦档案存取时没有按规定存放在指定的位置,需要将所有的档案筛选一遍,造成查找困难。 3.档案的盘点操作不科学

由于档案数量众多,且档案材料都封装在档案盒内,每个档案盒内存放的檔案种类、数量均不相同,如果要拆开每个档案盒进行盘点,那将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员对档案的储存时间信息掌握很不准切,使得失效档案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形成大量冗余档案,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额外负荷和成本。

电子标签(RFID)技术

1.RFID系统技术原理

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和主机组成。电子标签放在需要被识别的物体上,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标签有内置天线,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天线完成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读写器可以发送和接收命令,并与主机通信,执行主机命令;主机发送用户命令和显示接收数据。RFID系统根据工作频段和工作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应用于不同场合。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工作场时,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RFID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RFID标签的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他操作。

2. RFID技术特点

(1)快速扫描: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受到扫描,而RFID辨识器可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

(2)抗污染能力强、耐久性好:传统条形码的载

域网或无线局域网覆盖,以进行数据传输。将RFID标签阅读器RJ45口与电脑网口相连接,从而可将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的数据通过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方式传回服务器。

(4)天线安装

为确保档案标签数据的读取,需要根据档案室实际情况,包括档案柜、档案密集架的尺寸样式、材料来确定天线布置,确保最佳读写效果,天线需要定制。

5.基于 RFID技术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流程

(1)入库

档案入库前,首先要根据档案的类别、年份和密级等相关信息对新建档案进行编目,并通过终端管理器写入RFID标签,生成的数字标签数据被传送到中心数据库里以备系统其他模块调用。档案入库的流程如图3所示:

入库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储位管理子系统发出入库指令,然后读取要入库的档案盒信息,储位自动识别模块与档案自动识别模块进行档案盒信息匹配,匹配后由储位自动识别模块分配该档案盒的存放储位,确认无误后,管理员发出入库确认信息,确认信息通过计算机总线传递至该档案架,储位指示点亮起,管理人员将档案盒放至指示点所指示的储位,按下储位上的确认按钮,指示灯熄灭,确认信号反馈回管理系统,入库结束。全部档案入库完毕后,在查询管理子系统中可对已入库的档案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实现对档案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2)盘点

由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查询子系统发出盘点指令,RFID阅读器立即完成对档案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应的储位信息的收集,并自动返回所收集的信息与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如对于不能匹配的信息,由管理人员持手持式阅读器进行现场核对,修改系统信息或现场信息,从而完成档案盘点。

(3)查阅

档案的查阅流程如图4所示。在查询相关档案时,管理员首先通过查询管理子系统查阅档案的编目号,系统将根据编目号提取中心数据库里所储存的数据信息,核对无误后发出出库指令,储位管理子系统中的档案自动识别模块将根据编目号映射其储位编号,找到该档案所存放的物理位置。管理员发出出库指令,储位指示灯亮起。当档案经过出库口时,出库口的RFID阅读器将读取档案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再次确认所查档案与所出库档案一致后确定出库。此时,系统将记录下档案的出库时间信息。如若反馈信息与查询信息不一致,监控模块将向警报模块发出异常警报。

(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子系统可实现对档案馆现场的实时监控与异常警报功能,以防止档案被毁、被盗等。

(5)防毁管理

每份档案入馆时先精确测量其重量、页码等物理特性, 并存入RFID数据管理系统, 由监控模块对这些信息进行监控。在档案被查阅后归还时,管理员对该档案的物理特性再次进行检测,并与档案借出之前的数据核对,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档案有没有被撕毁、缺失等。

(6)防盗管理

所有库放档案均处于阅读器的读取范围中。当档案被取出时,由出库口的RFID阅读器捕捉档案信息,并与出库指令信息进行核对,如果档案是未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发出出库指令而异常离开库位,监控模块会激活警报模块发出异常情况警报。

(7)销毁

档案的价值具有时间效应,对于失去存档价值的档案需要进行销毁处理,以减轻对档案管理资源的占用。当档案在入馆时,将保管期限写入RFID标签并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在保管过程中,当有档案达到保管期限时,销毁管理子系统将自动跳出档案失效提示,由管理员做出销毁或继续保管处理。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档案销毁管理子系统发出无线指令,由各档案盒上的RFID标签反馈回保管期限信息,实现对档案的有效期管理。

虽然RFI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但随着技术的成熟,标签成本的降低,行业标准的制订,这种现代化的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使其服务于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将解决很多用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为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游战清.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罗海勇.新一代超高频RFID无线接口标准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6(5)

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篇9

一、建设免疫规划系统是档案服务民生的迫切需要

免疫规划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自实行儿童免疫规划以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免疫规划档案信息工作与社会发展呈现不平衡的问题,大部分地区免疫规划服务和管理工作停留在简单、落后的手工登记、统计分析的原始手段上,其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传统落后的免疫规划档案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免疫规划实际工作的需要。流动人口的剧增,群众预防接种意识的增强,业务管理模式的不一致,数据标准、编码、接口的不统一,不能实现异地接种和档案信息共享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民众需求和免疫事业发展。如何建立动态监测的档案信息,提供科学严谨、及时准确的各类免疫规划相关数据,解决异地接种,实现数据共享,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成为免疫规划工作新的难点和工作重点。2005年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二、收集档案信息是建设免疫规划系统的基本前提

根据卫生部《关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疾控发[2006]512号)和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鄂卫办发[2007]24号)要求,湖北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信息化试点工作,将儿童接种档案的收集纳入信息化工作和免疫规划系统建设。

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面组织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档案的普查统计工作,组织数据录入,建立报告管理系统;

二是从2008年开始,完成平台权限开通工作,实现客户端系统市、县、乡镇三个100%覆盖,实现2005年以来出生儿童个人档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是2009年狠抓客户端数据的覆盖率和数据质量、增大经费投入加快省市两级平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录入的基础上,全面更新全省免疫规划信息化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加大系统维护经费的支持力度;

四是2010年重点抓好省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2010年6月,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开通并试运行,12月,全省全面启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接种点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2011年4月25日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式启动。

三、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提升民生档案服务能力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为基础,包括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免疫规划gis系统、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等五个部分,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儿童免疫防疫工作,服务民生工作。

1、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湖北省免疫规划之窗由首页、工作动态、免疫预防知识、接种门诊、接种查询、专家咨询、公众投诉等7个界面组成,以简洁的展示风格,紧握“实施免疫规划、保障和谐、促进健康的主题”。建设以事务链为中心的网站展示系统,体现服务型单位形象;整合网上服务项目,实现对人民群众的“一站式”服务,建立方便、高效的渠道,使人民群众能够获取相关信息知识,逐步实现单位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式交流。

2、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是解决免疫规划的业务应用平台,由新生儿接种、基本信息、常规接种、群体接种、免疫监测、疫苗流通等6个子系统组成。覆盖了省、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级预防接种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接种点等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收集免疫接种情况、疾病监测情况、单位情况、人员情况、辖区人口情况等基本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利用和深度挖掘,对全省的免疫接种、发病和疫苗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3、湖北省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湖北省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个人办公、在线交流、意见建议、工作动态、文件流转、工作任务、文档共享、车辆管理、会议管理、人员管理、网站管理、数据字典、系统管理等13个功能模块组成。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无缝连接各级下属机构;建成手段先进、反应灵敏、制度规范、队伍健全、运行高效的集档案信息采集、分析、交流、发布为一体的,满足对日常工作业务要求的系统信息化体系。同时以网络为依托,建立起符合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宏观决策体系。

5、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由最新通知、帮助中心、程序下载、联系我们等5部分组成,帮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及动态,发布软件操作指南,软件故障处理小教程,发布软件升级及相关升级用的软件模块,方便用户尽快的联系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及疑惑。

四、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1、在为接种机构服务中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全省近2500个接种点,分布在乡/街道、村/社区,利用pc机和读卡设备,使用客户端软件,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等功能。产科新生儿接种管理,完成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第一针接种管理和新生儿基本个人档案信息的采集。全省17个市州,市级应用覆盖率为100%;全省102个县(市、区),县(市、区)级覆盖率为100%;全省1300个乡镇(街道)应用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省1831个接种门诊应用覆盖率达100%;全省医疗机构产科1567个应用覆盖率达100%。

2、在为管理和决策机构服务中加大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免疫规划系统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建立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分析、决策。通过平台建立预防接种儿童个人档案,实现接种信息登记、通知服务。全省0~6岁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收集个案为4187259人,2005年以来个案覆盖率达98%以上;成人接种(特别是甲流应急接种)收集个案达430多万,覆盖率达85%以上。全省1745个接种机构,进行了异地儿童接种数据交换,交换儿童数达379478个。

上一篇:银行账户监管协议下一篇:第六册十六课威尼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