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精选9篇)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1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的专业介绍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二)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2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为例)
(四)考试科目
01)101政治理论
02)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0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长春师范学院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过程中,大家肯定会选择辅导班,关于报辅导班的问题我有几个特别的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导班,是有方法的。
方法1:了解这个机构历年考上的情况,有没有视频版的经验谈,考上多少人。这个得详细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机构情况怎么样。例如凯程,2013年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50%,名单和经验谈都在网站有公布,是非常可信。方法2:看资料,看看这个机构有没有配套的资料和课程,如果连讲义都拿不出来,说明他们没有开课经验。据我所知,凯程是有完整的配套体系的。方法3:实地去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正规的学校,有没有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设施。
方法4:和咨询老师详细沟通,看看是否专业。通过这样的几个策略,就基本能够搞定了。
考研全程复习安排:(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模拟考试
考研辅导班有用吗? 首先有用是肯定有用的,考研辅导班内部资料以及考研的程序,步骤,专家指导,押题,针对性教学还是比较不错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高水平的教练,而不是自己在家里训练,这是社会化分工,高水平的教练员能够让运动员快速提升成绩,少走弯路,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再加上运动员的刻苦训练
当然你报班需要找个比较靠谱的辅导班,这是很关键的,建议实地去考察一下,和他们的咨询老师聊一下.据我所知,凯程考研有自己的集训营,老师很认真很靠谱.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2
一、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技术代表一切”的观点在中职教育中甚嚣尘上, 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处于不利境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语文教学受到冷落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 专业课学习是教学的重点,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对中职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大都认为中职语文对专业发展没有很大的帮助, 这导致了中职语文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备受广大师生的冷落。
(二)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 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学好技术是他们升学的主要目标, 而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技术的提高没有直接的帮助, 再加上中职学生经过长期的文化课学习, 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严重的厌倦心理, 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三) 教师教学效率低下
由于中职语文教学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和具体的教学任务, 这造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积极主动地研究教材, 认真备课, 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很多教师大讲特讲与语文教学毫无关系的内容, 教学的随意性较大, 使得教师的教学深度不够、内容不全、效率不高。
二、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 课程整合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中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过硬、能力出众的人才, 虽然他们要想在社会上立足, 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但是语文学习绝对不可忽视, 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知识, 就不可能写出真实可信、文情并茂的简历, 更不可能在以后激烈的应聘竞争中将自己“推销”出去。因此,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 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二) 课程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中职生大都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他们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进行,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倦, 影响课堂效率。通过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 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也能够创新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 能够让语文知识有效地渗入专业课程中, 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互补, 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 也能有效增长专业知识。
(一) 突出专业特点
中职语文教学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能够很好地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服务功能, 成为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由于中职教育教学中设有诸多不同的专业, 不同专业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积极调整教学内容, 努力开发教学资源, 以此来适应不同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例如, 在语文的听说教学, 由于中职教育具有特殊性, 其目标是培养社会各行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他们大多要在企业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 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介绍”“解说”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征, 在语文听说教学中有效地补充和侧重相关内容的教学。
(二) 巧借专业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中考分流的学生,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对学习不感兴趣, 甚至是厌学。这部分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已经对其产生了厌倦心理, 这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但是, 这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对于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学习热情, 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实际状况, 把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专业知识, 让学生实现兴趣转移。
(三) 衔接专业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而且要把语文教材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相互沟通, 把语文教学内容延伸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中, 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对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由于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多元化,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 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 可以与不同专业的教师有效沟通, 把语文知识融入专业教学, 把语文知识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资源。
(四) 积极进行实践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而学生要想不断提高自身应用技能,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语文能力, 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
总之,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 中职语文教师要在坚持改革创新的基础上, 突出专业特点、巧借专业兴趣、衔接专业教学和积极进行实践, 从而不断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摘要: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要顺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努力与专业课程实现有机整合。新形势下,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 积极探索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专业课程,整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秀丽.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的构建 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构建
一、我国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在一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依托英语研究英语学科的教学。
二、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范围
英语教学是本专业的研究中心,但其外延远远超越了英语教学之上。笔者认为: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对英语教学各个要素的研究,包含教师、课程、语言本身、教学法、学生等诸多因素。从这个层面来讲,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个上义词,下设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发展
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对教学其他要素研究的心理准备。教师的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实际上,教师发展分为三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教师的心理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对于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研究也就是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的积累,作为英语教师要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丰富的英语国家人文积累,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感受语言,感受语言的形式美,感受语言背后的文化美,进而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培养文化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学会生活的课程目标。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定位在简单的“教书匠”,这样的教师生活是乏味的。苏霍姆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英语语言本体研究
英语语言本体的研究属于哲学的基础层次,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本质,语言系统,以及语言使用的规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中个体与社会,偶然与必然的主线贯穿其中。简言之,就是个体的实体言语和社会的抽象语言的关系。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也就是解决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中式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三、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中的科研方法
英语课程与教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只有实践中“量”的积累,“质”的理论才有可能产生。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推崇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者平衡发展,其核心是行动。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
目前,在国内外讨论行动研究的专著、文章中,有关行动研究的定义并未统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David Nunan论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即把“行动”和“研究”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研究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提高对大纲、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的更深入的发展。
王蔷在其著作《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中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在教学中开展研究的方式,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方式,它的结果是改进实践。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
王蔷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开放型和定向型研究过程。开放型研究过程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它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定向型研究的课题的确定来自于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或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并把这些想法或方法实施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最后撰写研究报告,讨论成功及不成功的原因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四、结束语
英语课程与教学硕士专业与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是有很大区别的。英语专业师范类方向视语言教学为一门艺术,更注重教学中的手段、技巧,注重教学实践。而课程与教学专业更加注重科研,把语言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它以真正的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Steven McDonough. 2009.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Jack C. Richards & 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5]王蔷.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4
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08.《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彭小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教学技能基础
0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出版。
03.《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0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05.《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彭小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06.《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李颖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07.《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蔡高才,袁光华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8.《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李冲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09.《教育实习全程解说》(师范院校学生读本),朱绍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语文教学案例基础
0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2.《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课例分析》王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4.《听袁卫星老师讲课》,袁卫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5.《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窦桂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6.《听韩军老师讲课》,韩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7.《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8.《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郭初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9.《听郑桂华老师讲课》,郑桂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语文卷),雷玲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12.《名师教学机智例谈(语文卷)》,雷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文心》,叶圣陶、夏丏尊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语文课读解学基础
01.《语文课读解学》蒋成瑀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2.《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名作细读》,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名作导读》,《语文学习》编辑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5.《鲁迅作品十五讲》,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6.《中学语文鲁迅作品赏析》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市鲁迅研究中心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7.《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孙绍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08.《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王丽主编,2006年版。
09.《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王丽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语文相关期刊杂志 1.《课程·教材·教法》;2.《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
3.《中学语文教学》;4.《语文学习》;5.《语文教学通讯》;6.《语文建设》
7.《语文教学与研究》;8.《中学语文》 9.《语文教学之友》;;10.《现代语文》
11.《阅读与鉴赏》;12.《名作欣赏》 13.《写作》;14.《咬文嚼字》;
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生必读补充书目(学有余力者选用)国学基本篇目 01.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02.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见附录),收录图书约190种,后来根据它修订精简成《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书目答问/张之洞九种《纪事本末》老子/老子墨子闲诂/孙诒让元曲选一百种/臧懋循缀白裘/玩花主人西游记/吴承恩淮南鸿烈集解/刘安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四书韩非子/韩非周礼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 阿弥陀经宋元学案/黄宗羲王临川集/王安石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章实斋年谱/胡适新学伪经考/康有为诗集传左传/左丘明乐府诗集/郭茂倩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法华经/鸠摩罗什译坛经/惠能明儒学案/黄宗羲朱子年谱/王懋竑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崔东壁遗书/崔述文选/萧统全唐诗/彭定求等宋六十家词/毛晋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水浒传/施耐庵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荀子集注 03.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钱穆先生所说前五书,是为国人学子必读书,也便是国学最低书目。
04.1930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12种: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生卒年不详)唐才子传/(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1874~1952)历代名人年谱/(清)汪镇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阮元世说新语/刘义庆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抱朴子外篇/葛洪论衡/(东汉)王充今世说/(清)王晫(1636~?)(说明:此多家书目中,于语文教育之精华当聚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学记》、《朱子语类》、《曾国藩家书》等经典中,故对此几种典籍,宜揣摩玩味至点滴于胸中为要。近引进台湾李鍌等主编《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由大陆新华出版社于2008年2月出版之《国学基本教材》,为任继愈先生鼎力推荐之作,或可一读。)语文教师修养要目 01.《接受反应论》,金元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02.《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03.《中国叙事学》,杨义,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04.《美辞论》,李廷扬,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5.《经典常谈》朱自清,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06.《语文常谈》,吕叔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07.《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08.《谈美书简》,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09.《美学四讲》,李泽厚,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4年版
12.《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4.《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3年版。
16.《文章作法》,夏丐尊、刘薰宇,中华书局,2007年版。
17.《文话七十二讲》,夏丏尊、叶圣陶,中华书局,2007年版。
18.《文章讲话》,夏丏尊、叶圣陶,中华书局,2007年版。
19.《怎样写作》,叶圣陶,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语文随笔》,叶圣陶,中华书局,2007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举要 01.《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2.《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03.《后现代课程观》[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04.《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05.《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著,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06.《言语教学论》,李海林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7.《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韩雪屏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08.《语感论》,王尚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9.《语文言意论》,李维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语文:表现与存在》(上卷)(下卷),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语文教育分类研究辑要 01.《语言学与语文教育》,倪宝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02.《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曾祥芹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03.《文艺学与语文教育》,王纪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04.《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庄文中 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05.《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庄文中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06.《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张田若、陈良璜、李卫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07.《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8.《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张鸿苓,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9.《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章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张隆华,曾仲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潘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潘新和,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潘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潘新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张志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8.《语文教材研究》,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编选体系的比较研究》,何文胜,文思出版社,2005年版。
20.《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语文教育名家要览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吕叔湘,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03.《语文教学论集》,张志公,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04.《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黎泽渝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05.《陈望道语文教育论集》,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06.《王力论语文教育》,王力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语文教育评判简录
01.《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02.《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摩罗、余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3.《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钟晓雨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4.《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孙绍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05.《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06.《对话语文》,钱理群、孙绍振著,福建人民出版,2005年版。
语文教学案例丛书
01.《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王荣生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2.《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黄伟、陈尚达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3.《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王志凯、王荣生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4.《初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黄余金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研制》,褚树荣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06.《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黄孟柯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07.《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新视点》李明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8.《文章知识新视点》,曾祥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9.《初中语文写作新视点》,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现代文阅读新视点》,周新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文学知识新视点》,刘贞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古诗文阅读新视点》褚树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语言知识新视点》,王荣生、韩雪屏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特级教师丛书 01.《于漪与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02.《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03.《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04.《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05.《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06.《于漪:追求综合效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07.《蔡澄清:点拨教学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08.《洪镇涛:打开语言学习之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09.《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魏书生中学语文改革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11.《赵谦翔讲语文/名师讲语文》,赵谦翔,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2.《蔡
明讲语文/名师讲语文》,蔡
明,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3.《胡明道讲语文/名师讲语文》,胡明道,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4.《余映潮讲语文/名师讲语文》,余映潮,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5.《程红兵讲语文/名师讲语文》,程红兵,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6.《李海林讲语文/名师讲语文》,李海林,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7.《褚树荣讲语文/名师讲语文》,褚树荣,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18.《黄厚江讲语文/名师讲语文》,黄厚江,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19.《肖家芸讲语文/名师讲语文》,肖家芸,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5
论测绘工程专业《空间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
文中着重论述了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发展与现状,探讨了<空间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其在测绘工程专业的地位与重要性,最后结合我校<空间分析>课程的.教学,总结探讨了教学过程中一些新思路与新的教学方法.
作 者:李光强 刘庆元 邓敏 朱建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矿山测量 英文刊名:MINE SURVEY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P20 关键词:空间分析 测绘工程 教学方法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6
1. 混凝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混凝土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混凝土专业课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课程, 在国外, 在高等院校中, 其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 混凝土的需求量和使用量都非常大, 混凝土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我国混凝土领域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当前我国在混凝土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上, 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该专业课程更多偏向于理论教学, 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同时, 混凝土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主要重点在于课程的设计,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建筑的结构设计, 在集中训练中, 让学生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认识。虽然学生可以完成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但是设计成果欠缺理想,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接触新的知识, 能够学习到更为实用的技术, 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 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把教学计划落实到实践中, 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性, 把实践教学和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融合, 彻底的贯穿实践教学到每个学习环节中。总而言之, 必须对混凝土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混凝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与提升
2.1 重视理论融入于实践中
多数人都认为混凝土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课程设计环节中, 而忽略了整个课程都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的重要意义。然而实际上, 在实践教学中, 课程设计只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实践教学应当贯穿于所有教学的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措施。一直以来, 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探索, 出了理想的实现理论教学目标意外, 必须注重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促进混凝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贯彻实施,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确保学生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当保证学生掌握好专业技术, 真正把握专业领域内的最先进的技术。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 应当课程内容的缺陷进行改进, 引入先进的专业知识弥补教材陈旧的缺点,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理论知识进行更新, 促使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相符合, 有利于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第二, 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对教学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合理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加强管理, 对教师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 进行严格的绩效考评。第三, 实践教学和教师的指导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教师必须在业务水平、工作经历以及实践经验上满足所规定的要求。对于缺乏足够时间经验的教师, 应当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和研究所、社会企业的密切合作, 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当中, 聘请混凝土专业的专业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或者报告,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展开积极的思考,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弥补实践经验的缺陷之处。
2.2 混凝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优化
2.2.1 必须重视所有章节的实践环节。
在混凝土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当中, 各个章节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环节, 必须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实施。例如, 在讲述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的章节当中, 通过话灯片给学生展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同时通过工程案例来为学生分析讲解混凝土的耐久型特征。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章节中, 使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梁筋的布置, 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关于截面设计的实践作业。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章节中,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 到工地观看车库顶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同时通过典型的案例为学生讲解如何应用混凝土专业课程的计算公式。
2.2.2 回访毕业生, 充实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重点在于完成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了改善这个缺点, 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回访, 通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发现工作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
2.2.3 重视对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进行加强。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 课程设计质量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必须予以重视, 必须对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提高课程设计规范性的时候, 应当对课程设计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完善, 包括了选题、指导书、任务书以及考评等等方面, 并且通过监督检查机制对课程设计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
综上, 在混凝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教学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 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对于混凝土领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中, 学生更多处于的是被动的位置, 为了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实际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实践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隆万容, 伍国正.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2) .
[2]何永佳, 吕林女.混凝土专业课程主动参与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
试论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篇7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经济类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这类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案例比较难找,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难以把握,尤其对于现在大班教学,老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受限的情况,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深入研究经济类理论知识或课程
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课程学习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前续课程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又决定了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熟悉所教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主线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学生快速接受知识的途径。同时,应以科研支持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或论文撰写对所授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把握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在讲授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时,由于之前主持过项目“中原崛起的财政金融政策匹配研究”、“河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效率问题研究”,发表了《我国金融民营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财务战略:中小企业经营制胜的关键》、《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新思考》、《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消费信贷》等文章,对这方面的问题研究得比较多,因而,在讲课时笔者能够抓住重点融会贯通,系统介绍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向学生介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水平获得一定的提高。
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过于注重思路、逻辑、条理,因而极易导致该门课程单调枯燥、缺乏生气。对此,可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图表直观教学法、录像、辩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许多深奥、难懂的知识是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类比和具体的材料来加以论证说明的。例如,在讲授经济学课程中关于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学生自己为例:替他们估算四年在校的家庭支出,其中包括他們极易忽视的因选择学习而放弃可能工作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成本,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以期付出的成本能够获得知识收益。
具体说来,在讲授需求与供给理论时,可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健定价问题,让学生了解底层民众对价格更为敏感,当价格上升时,他们本来就有限的医疗保健将更为减少。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同时还扩大了学习面,为进一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打下基础。
在讲授市场理论时,可通过相关案例,如德比尔的钻石垄断和“电影票和爆米花”的故事,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垄断市场和价格歧视的概念,知道老年人可以享受电影票的折扣并不是商家的一种慷慨之举,而是为了增加利润设计的定价策略的一部分。老年人对电影愿意支付的价格往往比其他人低,因此,电影院将消费者分为两个集团——老年人和其他人,并为老年人提供折扣。价格歧视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折扣,增加了电影院的利润。而与电影票不同,爆米花可以很容易地被转卖。如果老年人可以以正常价格的一半购买到爆米花,那么,很多年轻人就会请老年人替他们购买爆米花,这样以正常价格售出的爆米花的数量就会下降,价格歧视就无利可图。
而在讲授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中收入与人力政策的内容时,可组织学生举行辩论大赛,探讨学历与工资之间的关系,同等学历工资收入差别较大的原因等。这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非常踊跃地参与进来。同时,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不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也能摆正自己未来求职的心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会改善。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手段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课件制作要生动丰富
多媒体课件不是简单的windows文字内容的粘贴,而是要在powerpoint中加入自定义动画,随讲课的内容显示标题,这样就可以像板书讲课一样缩短老师与学生接触的距离。同时,可通过收集大量的录像、音乐、图片、视频等资料与pow-erpoint中的授课内容建立链接,将课本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的理论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增加有关动画功能,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主动地、愉快地学习。为避免大量文字的出现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多做几个文本框来替代单一的文字,为课堂教学展示新的天地。
(二)注重收集资料,补充新颖的、具有趣味性的材料
如果教学资料更新比较慢,数据对理论的说服力度不大,学生上课时就会容易开小差,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财政学这门课程比较枯燥,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尤其是国家的财政政策及预算管理体制等章节,仅仅只是理论的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此,可采取案例教学法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国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时,可从网上下载有关国家扩张财政政策在某一领域(提高出口退税的比例等)的实施及收到的效果等方面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数据及图片,力求是最新的数据,编成案例让学生学习或讨论,从而避免枯燥的课堂气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平时应注重收集资料,录制一些制作得较好的财经节目,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课件字体应与背景存在反差,且字体要有变化
有些教室的投影机亮度不够。课件字体和背景反差小,因而投射到银幕上无法生成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字和背景的深浅反差要以大、看得清为前提。课件字体要有变化,标题的字体和授课内容的字体和字号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起到强调和提示的作用,便于学生记笔记。
(四)采取活跃生动的形式
为避免画面呆板,同时使学生对讲课内容的逻辑关系加深印象,可采取动态式显示的做法。例如,在讲授“完全竞争市场”时,可在银幕上先显示“价格”,然后出现纵坐标,再出现“需求量”,后出现横坐标,依次出现价格线、平均成本线、边际成本线、平均可变成本线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厂商肯定盈利”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在一张幻灯片上添加许多文本框(分别写“价格”、“需求量”和“平均成本”等)和3到5个曲线形状,并对它们进行排序。可应用“自定义动画”工具中的“效果”项目,选择适合的动感效果,使画面显示更加生动。而各种线条,则可从进人选项中选择不同的效果,使之在放映时能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紧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取得比静态式显示更好的效果。
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除了长期的科研工作、认真地备课等必不可少的环节外,教师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也十分重要。课堂教学既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也是较强的体力耗费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带着不良情绪进课堂,因为教与学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精神状态不佳,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听课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而学生的不良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篇8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
1、课程与教学目标概念
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
美国学者艾斯纳认为应该确立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
(二)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1、行为目标的含义与功能
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2、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有关理论。
第一,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泰勒认为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主张用行为方式表述课程目标,把学生行为分解为细的行为,把课程目标分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他提出了确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主张用行为变化来确定课程目标。
例如,关于阅读可以规定“学生能用普通话郎读、不读错字,能比较流畅朗读,能在朗读时读出感情”等等都是具体的行为目标。确定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如流利地读),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一定的时间内),要有可接受的行为的标准(例如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加减法)。
第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各领域又分成各亚类。使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
3、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包括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以及系统化、层次化等几个环节。
4、我国对行为目标的研究
(三)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其理论源于美国杜威,认为课程目标不是先在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倡导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
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注重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表现。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它与生成性目标有密切关系。
(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
教材91页中写明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
可见,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体现在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课程与教学论 篇9
2.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A.教师创设问题情景
B.学生搜集资料,展开讨论
C.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归纳出初步结论 D.对结论进行探讨并引发出新问题 答案:A
3.儒家的创始人是(),他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夫之 答案:A
4.()创造了一种以对话为主的教学实践形态,一般称之为“产婆术”。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答案:D
5.通过教师对实物的模拟或现象的演示,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领会和掌握理性知识,培养学生A.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答案:B
6.学生独立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A.启发型 B.提示型 C.自主型
D.共同解决问题型 答案:A
7.()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A.道尔顿制 B.贝尔-兰卡斯特制 C.文纳特卡制 D.特朗普制 答案:D
8.()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裴斯泰洛齐 答案:B
9.()的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答案:A
10.1972年,西方学者()和韦尔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对教学模式这一课题进行了开创性A.乔伊斯 B.塞勒 C.辛普逊 D.托马斯 答案:A
11.“行为性目标”是对()完成后学生身心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的结果预期。A.教学活动 B.课堂教学 C.实践教学 D.活动教学 答案:A
12.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和哈罗出版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A.斯基尔贝克 B.塞勒 C.辛普逊 D.托马斯 答案:C
13.()系统地提出了使用行为术语称述教学目标的理论和方法。A.马杰 B.塞勒 C.辛普逊 D.托马斯 答案:A
14.()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A.教学评价 B.教学评估 C.教学监督 D.教学测量 答案:A
15.()评价是对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总体结果进行的评价,又叫终结性评价。A.形成性 B.总结性 C.诊断性 D.质性 答案:B
16.1984年,美国评价专家枯巴和()在《第四代教育评价》中指出:教育评价在80年代前曾经A.乔伊斯 B.塞勒 C.林肯 D.托马斯 答案:C
17.()是检验教学活动效果的尺度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A.目标 B.目的 C.学习者 D.内容 答案:A
18.()被认为是当今运用最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A.幻灯机 B.投影仪 C.电视 D.录象机 答案:B
19.()阶段,标志着教学手段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现代化阶段。A.高新技术阶段 B.直观教具阶段 C.视听媒体阶段 D.文字书籍阶段 答案:B
20.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三位教育家和哲学家中。A.弗洛伊德 B.苏格拉底 C.尼采 D.培根 答案:B
21.()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及身心发展顺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C
22.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开放课堂 D.班级授课 答案:A
23.()认为教学有四个基本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24.()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A.教材 B.课本 C.教学大纲 D.课程内容 答案:A
25.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答案:A
26.(),经过实验修改,把《教学计划》改名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答案:C
27.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答案:A
28.()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答案:A
29.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各门学科中的()、原理等组成的知识结A.基本知识 B.基本概念 C.知识点 D.知识要素 答案:B
30.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答案:D
31.课程评价的核心阶段是()。A.确定评价目标与对象 B.确定评价准则和指标 C.搜集评价资料 D.处理分析资料
E作出判断,报告结果 答案:C
32.(),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A.2001年5月 B.2001年6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8月 答案:C
33.()的课程实施把课程实施过程与预定计划的吻合作为衡量课程实施成功的标准。A.忠实取向 B.适应取向 C.得过且过取向 D.创生取向 答案:A
34.在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中,把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A.课程与教学问题 B.课程与教学现象 C.课程与教学规律 D.学校课程与教学 答案:A
35.必修课是指()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功而开发的课程。A.同一学校 B.同一专业 C.同一年级 D.同一方向 答案:C
36.课程组织就是在一定()的指导下,将各种课程课程要素合理地进行排列组合,以增进学习效A.教育思想 B.教育理论 C.教育理念 D.教育价值观 答案:D
37.我国学者()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A.陶行知 B.胡适 C.鲁迅 答案:A
38.()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倡导和实践了新的活动教学模式。A.奥苏贝尔 B.加涅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C
39.()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 答案:B
40.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答案:C
41.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A.工作分析 B.集体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答案:B
42.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答案:A
43.()又称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验成绩的一致性程度。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
44.永恒主义产生于(),起源于理论主义和现实主义哲学。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答案:B 45.程序教学的思想起源于()的联结主义和刺激、强化、反馈的原理。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答案:C
46.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
A.发展学生主体性,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B.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研究的习惯 C.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最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答案:A|B|C|D
47.古希腊教育分为两种类型,它们是()。A.雅典文雅教育 B.斯巴达军事教育 C.罗马军事教育 D.雅典思辩教育 答案:A|B
48.按照乔伊斯和韦尔的分类,以下教学模式中属于信息处理模式的有()。A.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
B.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C.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模式 D.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A|B|C
49.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划分,包括()。A.督导评价 B.同行评价 C.学生评价 D.教师自评 答案:A|B|C|D
50.教学的个人发展功能包括()。A.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B.教学突破了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学生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速度 C.教学能促进个人智能的提升 D.教学能促进个人人格的提升 答案:A|B|C|D
51.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答案:A|B|C
52.教学方法的特征包括()。A.多样性 B.综合性 C.发展性 D.可补偿性 E.替换性
答案:A|B|C|D
53.以下教学方法中,属于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是()。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参观法 答案:A|B|C
54.以下教学方法中,属于直观性教学方法的是()。A.演示法 B.练习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答案:A|D
55.课的结构指的是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A.顺序 B.时限 C.相互关系 D.组合
答案:A|B|C
56.依据教学工作的环节来划分,可以把教学管理分为()。A.教学准备过程的管理 B.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资源管理 答案:A|B|C
57.以下工作中属于教务管理的有()。A.招生 B.学籍管理 C.教学档案管理 D.教学资源管理 答案:A|B|C|D
58.处理教学疑难和失误常用的方法包括()。A.趁热加工法 B.冷却处理法 C.回避转移法 D.随机调整法 E.坦诚交底法 答案:A|B|C|D|E
59.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学生 D.教师 E.教学影响 答案:B|C|D|E
60.教学计划编写主要包括()。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内容计划
C.实践教学内容调查计划 D.课题教学进度计划 E.课时计划 答案:A|D|E
61.教育社会学的三大流派()从不同角度透析了学校的课程与教学。A.功能理论 B.冲突理论 C.现象诠释理论 D.重建理论 E.要素理论 答案:A|B|C
62.我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有()。A.主体性教学理论 B.要素教学理论 C.结构教学理论
D.“生命实践”教学理论 E.启发式教学理论 答案:A|B|C|D 63.西方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分为()。A.启蒙阶段 B.转折阶段 C.论争阶段 D.改革阶段 E.繁荣阶段 答案:B|C|D|E
64.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A.理论基础 B.教学目标 C.操作程序 D.教学策略 E.效果评价
答案:A|B|C|D|E
65.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A.完整性 B.针对性 C.操作性 D.开放性 E.实用性
答案:A|B|C|D
66.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理论基础 B.教学目标 C.运用策略 D.教学程序 E.评价体系
答案:A|B|C|D|E
67.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维度包括()。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性知识 E.实践性知识 答案:A|B|C|D
68.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A.动作领域 B.认知领域 C.情感领域 D.思维领域 答案:A|B|C
69.根据评价的作用和性质,教学评价分为()。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E.阶梯式评价 答案:A|B|C
70.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A.课程与教学设计 B.教师教的行为与质量 C.学生学的行为与成就 D.教学运行系统 E.教学评价
答案:A|B|C|D|E
71.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是()。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发展功能 D.调节功能 答案:A|B|C|D
72.以下著作中,作者是桑代克的是()。A.《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 B.《书法量表》 C.《第四代评价》 D.《教育评价的外貌》 答案:A|B
73.分析学习内容时,将其分为()。A.常识类 B.认识类 C.认知类 D.动作技能类 E.态度类 答案:C|D|E
74.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A.学习内容分析 B.学习目标的阐明 C.学习者分析
D.教学策略的制定
E.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 答案:A|B|C|D|E
75.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科学性、指导性、系统性、()。A.灵活性 B.操作性 C.预演性 D.创造性 E.反馈性
答案:A|B|C|D|E
76.教学设计的意义包括()。A.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
B.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C.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D.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
E.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案:B|C|E
77.学习目标中的“ABCD”编写方法是指()。A.目标 B.教学对象 C.行为 D.条件 E.程度
答案:B|C|D|E
78.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有()。A.调研分析法
B.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C.访谈法
D.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E.内外部结合学习需要分析法 答案:B|D|E
79.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原则是()。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E.健康和安全原则 答案:A|B|C|D|E
80.在技术改造方面,当前渗透到教学领域并影响着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技术主要有()。A.多媒体技术 B.网络通信技术 C.虚拟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答案:A|B|C|D
81.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是()。A.以儿童而中心 B.以课堂为中心 C.以经验为中心 D.以活动为中心 E.以教师为中心 答案:A|C|D
82.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具体是指()。A.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联系实际 B.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统一起来 C.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E.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A|D|E
83.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原则具体是指()。A.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联系实际 B.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C.要做到及时教学 D.努力改进教学策略
E.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B|C|D
84.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中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具体是指()。A.教学中要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 B.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统一起来 C.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E.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A|B|C
85.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和原则上,主要强调的教学原则有()。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的原则
C.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B|C|D
86.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包括()部分。A.前言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E.跟踪反馈 答案:A|B|C|D
87.课程的实践表现形式,包括理想的课程和()。A.正式的课程 B.理解的课程 C.运作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答案:A|B|C|D
88.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以及其他教学材料。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多媒体学习材料 答案:A|B|C|D
89.我国元、明、清时期的学校采用的主要教材是()。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答案:A|B|C|D
90.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儿童学习的教材的是()。A.《百家姓》 B.《千字文》 C.《千家诗》 D.《三字经》 答案:A|B|C|D
91.属于隐性课程的是()。A.师生关系 B.校风 C.校园环境 D.学习风气 答案:A|B|C|D
92.以下各国中主要采用地方课程开发模式的是()。A.加拿大 B.美国 C.澳大利亚 D.英国 答案:A|C
93.泰勒确定目标的理论学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来源”、“两个筛子”,其中“两个筛子”指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学 C.教学论 D.学习心理学 答案:A|D
94.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A.基本原理 B.基本知识点 C.基础公理 D.普遍性主题 E.普遍性知识点 答案:A|C|D
95.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有()。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答案:A|B|C
96.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是指那些最具(),并且是掌握一门学科最必需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学生A.迁移性 B.前瞻性 C.生成性 D.概括性 E.实用性 答案:A|C|D
97.()、()和()是影响课程发展最主要的内部因素。A.儿童 B.社会 C.知识 D.教师 答案:A|B|C
98.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A.结果取向 B.忠实取向 C.互相适应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E.跟踪取向 答案:B|C|D
99.课程内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具有()几方面的特征。A.主体文化 B.潜在文化 C.独特文化 D.教育文化 E.再生文化
答案:A|B|C|D|E
100.自我实现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元素应该包括接受自己、他人和自然界;具有自发性A.对不同于一般情况的经历持开放的态度 B.对不幸的人充满同情心 C.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D.认为个人要参与决策的制定 E.具有哲学家式的幽默感 答案:A|B|C|D|E
101.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C.学科的发展需要 D.教师的教学需要 答案:A|B|C
102.()强调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而()认为教育即生活。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A|B
103.程序教学的特点包括()。A.小步子 B.自定步调
C.主动积极的反应 D.及时反馈 答案:A|B|C|D
104.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了三大教育哲学命题,这三大哲学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C.教育即生活 D.教育即成长 答案:A|B|C
105.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A.社会需要
B.知识、学制、儿童和课程传统 C.课程理论
D.课程自身的辨证否定规律 答案:A|B|C|D
106.巴塔维亚制的特点是完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增设辅导教师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答案:对
107.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学习某以学程的学科内容而答案:对
108.有教师指导,是教学区别于一般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答案:对
109.从认知主体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均为认知主体。答案:对
110.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性善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观的改变。答案:对
111.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学科内容。答案:对
11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等同的。答案:错
113.西方学者把教学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如习惯和技能就属于最终目标。答案:错
114.表现性目标的缺点是编写的教学目标过于模糊,很难起到教学导向作用。答案:对 115.操作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对学生做出评价答案:对
116.学生对某位教师的议论也是评价,属于非正式评价。答案:对
117.泰勒被称为“教育测量之父”。答案:错
118.“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时又称为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答案:对
119.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工具或设备。答案:对
120.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可以多采用一些能够直观和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手段答案:对
121.每种教学手段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空间条件,只有在相应的空间条件下,教学手段才能发挥答案:对
122.教学手段现代化就是指技术的现代化。答案:错
123.17世纪的现实主义教学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答案:错
124.导生制的最大优点是既扩大了受教育的人数,又节省了师资和经费。答案:对
125.行为目标需要包含具体的课程内容,它只需要明确作为考生打到某种标准的证据的行为类型。答案:错
126.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是一个意思。答案:错
127.当前小学中开设的《科学》课程是一种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答案:对
128.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答案:对
129.课程内容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答案:对
130.由教育行政部门召集人员或委托专门机构来开展评价,目的是通过对正在使用中的课程的价值答案:错
131.“计划的课程”是课程实施的唯一标准和尺度。答案:对
132.国家课程是指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通过国家行政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答案:对
133.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答案:对
134.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答案:对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推荐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推荐10-23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11-2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12-02
课程教学论论文07-29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09-28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08-02
课程与教学论个人反思08-26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05-20
课程与教学论内容框架体系06-09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