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精选8篇)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1
第二次作业
题目:请举例谈谈您在备课的时候,是怎样进行分层设计,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的。
分层备课教学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操作模式的统一体。分层备课教学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是启动学生参与意识的较好方法;是发展个性的良好途径。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正是“因材施教育”、“因时施教”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较好的结合;是班级教学,小组学习,师徒结对子学习的有机组合;是根据各类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制定教学目标,适合各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各类学生能接受掌握规定内容,达到各自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愉悦、成功的体验,变老师逼着学为学生主动学的质飞跃。“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言,本身就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差异制定的,符合学生实际,能促进各类学生发展。
在备课的时候,我经过教学实践,按以下的步骤进行分层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分层备课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首先要准备提升全体学生知识能力的“双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我称之为“桌餐”;其次,要为优等生的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餐后有些诱人的“水果”,“水果”虽然诱人却不容易吃下去,必尽是在餐后啊!第三要为那些学困生准备一些具体实例,如我们讲运算法则时,并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出发,然后总结法则和意义。让他们能够借助这些“点心”的补充,将基本的知识巩固,并求取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同一个教室里,三种层次知识的讲授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隔开来的,只不过需要老师心里有数,哪些知识是为哪一类学生准备的而已。一句话,备课时先得心里有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分层备课,前提在于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新接手一个班级,应当尽快地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不仅要了解该生对小学数学知识掌握的状况,还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优点特长都有所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可以通过考试试卷和作业得以了解外,还应当通过个别交谈来加深了解。因为熟悉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尤其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缺陷,我能及时并坚持为他们设立各自的“知识能力可发展档案”。在教学、批改作业、考试时发现的问题,就会在各自的”知识能力可发展档案”上留下痕迹,结合教学辅导寻求修补的途径。通过师生双方结合,使存在问题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促使班级整体情况不断优化。
三、分层备课,要把握小学数学的以下特点:
(一)小学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数学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而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数学课堂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
(二)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
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看,数学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中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任何一个活动场所都应该作为数学学习的课堂。校外的买卖活动、房屋的建造备料、面积的估计测量都含有丰富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而非精英数学
大众数学的理念首先是:数学教育必须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以促进全体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其次,在数学学习中,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他所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数学水平,构筑不同的数学世界。数学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满足全社会各领域的人对数学的不同水平的需求。
从以上三个角度看小学数学,实质上是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数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各种生活化的活动,启迪和诱导儿童的多种智能,为今后在不同领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准备。
四、分层备课,要正确处理构思与成文、材料与专教法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心理准备与文字准备之间的关系。将备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进行构思,这是心理准备;将备课的内容在备课笔记上写下来,这是文字准备。心理准备、文字准备之间应当是互补关系。备课光想不写,容易导致虚浮;光写不想,容易流于形式。要使分层教学有成效,就应当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想出新的措施,而不能固守成法,要坚决杜绝“吃老本”的现象。
正确处理材料准备与教法准备之间的关系。材料准备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而教法准备要注意教学实施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教法。要充分调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我就不要包办代替。课堂互动时,既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又不能让课堂全部成为他们表现的舞台。凡是学困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中等生和优等生去解决。要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充分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发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2
一、学生分层,激发探究兴趣
高中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初中,他们接受的基础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智力、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相互督促对方努力学习.
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老师一定要慎重考虑.在讲授数学知识之前,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小测试,对同学们的数学基础进行摸底.例如,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会出现一个知识断层,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跨越这些障碍,但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知识断层对他们而言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断层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我们可以挑选一些经典的函数问题、几何问题以及计算问题,分别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通过相关题目的设置,我们可以分析学生的空间形象力、分类讨论能力以及耐力等.就以函数y=为例,有的同学可能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够得出函数的图像,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分析出它的定义域,更不用说讨论值域了.这就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根据测验结果,我们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三组,A组同学基础知识牢固,创造力强;B组同学只是学好了基础知识,对于拓展问题则无能为力;C组同学基础知识较差,不能够完成基本数学问题.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对同学们进行了分层,但这并不是对学生的区别对待,只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老师可以将自己分组的意图告知同学们,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备课分层,发挥独特强项
由于学生进行了分组,所以老师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案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各个层次的同学能够有效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也要做好备课分层,充分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同学的差别.
在分层模式教学下,老师就要做到备课分层,虽然会有些麻烦,但是老师一定要坚持,为了学生能够学好高中数学,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老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每一组学生精心设计相应的授课内容.例如,当我们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这一节内容时,就必须要做好备课分层.对于C组同学,我们要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即向量基础知识,如点积、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等,这些都会对立体几何中的相关知识学习有所帮助.对于B组同学,我们则不要那么详尽的进行讲解,只需要用语言描述一下即可,唤起学生对向量的思考即可,然后我们就可以直接步入主题,讲解如何利用向量法求解线面夹角、点到面的距离以及二面角等直观基础问题.而对于A组同学,老师则需要多费心思,由于他们的基础较为牢固,向量基本不需要复习,老师可以直接讲解本节知识,必要时还可以穿插一些延伸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老师可以通过一道习题,使学生对向量的用法更加熟悉.
分层次备课需要老师细心研究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确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握好课上的每一步进展,让学生接受恰当的良好教育.
三、练习分层,推动自主研究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每一节课的必要环节,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是有讲究的.老师要做出改变,不能像之前的教学模式一样,只留一份作业,让所有的学生练习,作业的形式也要发生改变.
在分层模式教学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分别为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当我们学习完“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章内容之后,老师都会给同学们留下大量的题目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对圆锥曲线知识的认识.圆锥曲线知识分为三节,分别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对于C组同学,我们布置的习题同样要以基础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这部分习题要大部分以单节知识为考点,如仅仅考察椭圆或者双曲线,使学生单向解决独立问题.对于B组同学,老师可以为他们挑选一下相对简单的综合性问题,如两节知识复合的问题,尽量不要以难题为主,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A组同学,当然要以难题为主,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地升华自己,将自己的数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练习分层,要使各个组的学生的知识都有所长进,要起到促进的作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系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不断的尝试新的授课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努力与关怀,享受到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益处.总之,分层教学的模式让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水平最终都达到了大纲要求,让同学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去面对复杂的高考.
摘要: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成多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进行有效教学.在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分层、备课分层、练习分层等方面因素.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关注,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水友.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其案例分析[J].家教世界,2012(12).
[2]魏怀芳.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5(02).
实施分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分层;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分层施教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核心,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与新课标“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适合自己的数学”等观点不谋而合。要想得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这一目标,教师对教材的恰当处理是关键,没有恰当的教材内容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一切都是空谈。而新课标之教材内容三级管理制度,和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目标,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组、变动教材内容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们要突破禁錮,解放思想、开放教材,大胆地选择、增、删教材内容,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分层教学的实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据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高科技发展将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达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创新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需要,教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教育观上来,从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看,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此,基础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把创新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不只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对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不可能采用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为了探索一种适应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连续几年进行了“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验,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当前数学教学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只注重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学生成绩及各方面能力分布极为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三是教师教学不甚得法,课堂总体效率不高,忽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四是学生负担过重,个性受到压抑,某一方面的创造天赋得不到发挥,甚至被埋没,部分学生丧失信心。
针对以上现实,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在分层的前提下,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创新能力均得到体现和提高。
一、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我们通过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潜能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好的,B层为中等,C层为差的。这个层次划分并不向学生公布,教师只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主要有两个作用:(1)作为组织创新合作小组的依据,引导、支持学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和创造,养成学生群体协作精神,调动创造潜力能。(2)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但因人而异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通过科学而高效地教育,使学生形成创新素质,并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但应注意: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要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C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备课分层
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筛选不同的创新训练题目。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当教材内容的难易适度,不必作升降处理时,我们可以从数学生活化的观点出发,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从此情景中发现与教材原定内容类似的数学问题,在顺其自然地进入新授阶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如此作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能通过探究似学习的再创造过程,锻炼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考虑学生实际和分层施教的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难度作一定的调整,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让稍次的学生有内容可学;中等的学生学得充实;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nlc202309081446
三、教学分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體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微型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类生,中等问题则可由B等生来回答,这样每个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非无法,贵在有心。我的经验是多设计深层次启发式提问,把“灌输式”的“这样做”变成“启发式”的“怎么办”;把“浅层次”的“是不是”变成“深层次”的“为什么”;把“单向思维”的“用什么方法”变成“多向思维”的“有多少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真理,把学生思维引入求新、求异的天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欲望。
四、测验分层,精选训练题目
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考试试题,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计分方法,使各层次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另外,测试题中,充分利用“选做题”、“一题多变题”、“一题多解题”、“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等最能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题目,使学生受到发散与聚合、直觉和分析等各方面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五、练习及作业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同时也避免了抄袭现象。对练习内容的处理也很重要。新授过程结束后,进入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此时,教师不注意对练习巩固的教材内容作一定的增删,往往会出现:对A层生过于简单,或对C层生过于困难,或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目标对练习作灵活的处理,以适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辅导分层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且重点是中等生,两头学生则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我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小组中兼有A、B、C类学生。A类学生在小组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可相互研究、探索,经常会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的个别辅导也是不可替代的。在辅导的过程中,让C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A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此外,注重各层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学习中的操作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操作,但以有别于纯实验操作。例如我在几何实践活动课中常用画图、剪贴、测量、推理、计算器、计算机等操作方式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光顾学习优秀的学生。因此实施分导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均得到提高就有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分层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只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多数学生发展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创新意识都等到培养和提高。
综上可见,分层教学与创新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教育实践中的两个过程,它们相互交融在一起。创新教育过程中分层教学更加明确了创新教育的层次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均得到了培养,二者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利用新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4
尖子生培养计划和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修订稿)
校委会充分认识到尖子生的培养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尖子生的培养问题是制约学校五年创名校奋斗目标的瓶颈。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实施分层教学,作为本学年及今后工作的中心,特别是作为九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亲自参与制定培优计划,校长亲自参与、段主任全权负责培优过程,关注培优结果,重奖培优先进个人。培优成败关系到我校是否能打出品牌问题,乃当务之急,为完成县局制定的2017年中招620分以上2人、600分以上2人的奋斗目标,经研究制定以下工作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学校成立‚培优‛工作领导组
组 长:贾秀华(校 长)
副组长:王学忠(业务校长)
袁志愿(教务主任)
王建怀(教务处副主任)组 员:赵建光 刘智慧 杨康 司素萍
各班班主任
二、摸清底子,确定‚培优‛对象
以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9月15日、七八年级9月28日)成绩为参考,级段前20名照彩照,布置宣传栏,晒出尖子生的座右
铭和中招冲刺分。召开月考总结会,确定班级誓词,级段誓词。确定各班前20名为尖子生培养对象,要求九年级班主任与校长签订《尖子生培养目标承诺书》,全体任课教师填写《尖子生培养目标责任书》,(贾秀华校长负责)张贴公示,并复印收集存档。要求每位教师从各班月考前20名中选择6名该科偏科同学作为培优对象,即除班主任外每个尖子生确定一名专门导师,建立“导师承包制”,定期进行尖子生教育教学“会诊”,导师们针对问题研究对策,切实做到辅导有针对性,方法有实用性,讲解有启发性。辅导老师要科学调节尖子生的心理状态,确保尖子生满怀信心,保持积极心态投入紧张的学习。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制定出《尖子生培养计划》,(段主任负责)明确责任,学校加强监管,公示县局确定的600分学生培养对象达到的学科底线分数:语文103、数学
110、英语108、物理63、化学
45、政治60、历史43。
三、持之以恒,关注‚培优‛过程
建立《尖子生跟踪管理档案》,(袁志愿负责)。学校领导组、段主任每周对各班及各位任课教师培优情况、做法、效果都有过问,每月召开一次尖子生代表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期中考试后召开尖子生培养经验交流会,先进教师交流培优经验,巩固培优成果。
四、奖励先进,注重’培优‘结果
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期末对本期在尖子生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学校设立培优成果奖,每段奖励两名教师,同时有赵
建光负责制作“培优明星”光荣榜,加大宣传,树立典型让老师们学有先进,赶有目标。
五、制度保障,确保‚培优‛务实高效
学校召开专题会,明确学校培优制度,要求全体任课教师思想重视,培优措施得力,不流于形式,不图虚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尖子生,有信心、有耐心、有决心、有恒心做好这项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精彩完成这项事关学校发展成名的工程,确保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全体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帮助尖子生树立远大理想
具体措施:(1)推荐有关名人的传记读物,使其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认识自己的使命,帮助尖子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动力,激发无尽潜能。10月份业务校长王学忠负责举行《阅读伴我成长》征文。(2)榜样示范。以古今中外的伟人为榜样,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以历届优秀毕业生为榜样。2017年元月份请考入北京大学读博士的原我校毕业生邓玉颖、南开大学学生邓亚杰回母校给学生作报告。(3)目标公开。将所有优秀学生的近期目标与远期志向公开张贴在班级或年级宣传栏,让所有学生作为监督的对象。(4)结对竞争;尖子生之间展开挑战、应战,(各班主任负责)同级段班级之间尖子生展开挑战、应战,写挑战书、应战书。九年级学生在课桌上张贴《励志表》。(5)定期表彰奖励。学校要求班主任每两周要对班级前20名的学生谈话一次,期中考试后校长与尖子生照合影像。不断给尖子生加油、打气、鼓干劲。
2、关心尖子生之间的互相促进
在座位上照顾尖子生。学校建议水平基本上相近的学生同桌,前后座尽量安排相对后进的学生;个别尖子生虽和水平略差的同学同桌,但前后座尽量另有尖子生。这样或许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励和借鉴;对后进学生来讲,平日学习不会过于焦虑,同时不影响他们课下请教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其他尖子生提供激励和借鉴的条件,并要求他们多相互交流,提出和分析问题,互相取长补短,营造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共生效应”。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班级的“共生效应”,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3、关心尖子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创造并科学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取得成就感。成就感越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越强,二者相辅相成。尖子生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其独有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质,他们的学习应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思维“最近发展区”的认识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尽可能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尖子生的学习上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主学习时间这两个问题很重要,引导尖子生注意的问题一般就是:你觉得哪些科目相对还比较薄弱,存在什么问题,你准备怎样操作,你每天完成作业之后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时间都做些什么,等
等。有的学生可能说没什么自主学习时间,一般就是完成作业,他们主观上还缺乏尖子生的身份认同,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各任课教师更要不厌其烦的向尖子生讲:自主学习和自主意识对各学科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尖子生们肯定会认同,更重视,在帮助尖子生创设宽松学习环境方面,在时间安排、作业安排、课下指导等多个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无暇顾及、力不从心等一些问题,学校要求各位教师多做探讨,提供帮助。
4、关心尖子生的薄弱学科
在学习方面,尖子生几乎都有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语文,或数学,或化学,等等。有些教师认为某些偏科几乎是不能扭转的,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或者是少是完全值得去努力尝试的。教师们要勉励和指导他们注意均衡发展,才能取得更高好的效果。对待尖子生的薄弱学科,关键是转变他们对学科认识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这科重要,而且提高这个弱科对他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关键是转变他们对学科认识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这科重要,可以多和老师交流并从中得到指导。只要思想问题解决了,这一门课的学习问题例如习惯甚至兴趣等往往也就会得到解决。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利用饭后课余时间对偏科生开小灶,实行“加餐”,加大试题难度,一对一辅导,保证补差科时间(段主任检查)。
5、培养尖子生的自我约束力
尖子生也会犯错误,包括与一般学生一样和不一样的错误。一般来讲,尖子生是更能听从老师教导并遵守纪律的,是能更严格要求自
己的,但是这不是绝对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变化的。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有必要找个别谈话,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让尖子生懂得约束自己,才会管理好自己并保持严谨作风和不断进步,才会更有榜样作用以激励班级,才会不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鉴于许多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学校要求班主任对尖子生应该首先在理念上保持清醒、公平和严格,并在行动上予以及时、具体严厉的指导和要求有时需春风化雨,有时需暴风骤雨,必须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
6、开展赛课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确保九年级课堂教学体现“有效教学六要素”,确保九年级教师“人人会上高效课、节节要上有效课”。开展赛课活动,确保人人课堂模式过关。领导组加大对九年级巡课力度。尖子生不是托出来的,不能脱离班级教学环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学习是学生成绩稳定而拔尖的根本保证。所以,正常上课时间,尖子生在各班级学习,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化典型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提问尖子生,重视对尖子生个别点拨、辅导、激励,使他们“吃得饱,消化得了”。每位任课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树立“培优”观念,养成“培优”习惯,无论是备课、授课、辅导、测试都必须首先考虑到尖子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开绿灯,实施分层教学,对尖子生建议采用推荐性作业,严格控制量而提高质,题目要典型,有针对性、提高性和系统性。使得该学科成绩能稳定而拔尖,至少不拖后脚,教师要有培优教
案,对尖子生的作业、试卷要尽可能多的面批面改。各科教师要相互协作,集中火力,共同做好尖子生培养工作。体育教师也要把“培优工程”放在本职工作的首位,体育加试考什么项目,平时体育课就练什么项目,确保尖子生中考体育加试得满分(体育老师负责)。
7、加强考试管理,确保考试题优质、反馈到位、补救精准。充分利用考试结果,加强配套管理,每次考试后都要有试卷分析会,积极寻找尖子生分数增长点,保障对偏科生及时补救。
8、推进九年级尖子生作业改进行动方案
必须实施限时训练,必须抓好“题组训练”,必须抓好学生“错题集”和“一周错题回眸”。要求学生有文科错题本和理科错题本。
8、在期中考试后(11月份)召开尖子生家长座谈会、学生评教会
建立家长联系档案,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会上对尖子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评价与点评,指出整改方向,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形成合力。(王建怀负责)
六、认真贯彻实施分层教学(业务校长王学忠负责)
1、充分认识到班内实行分层教学的好处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我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校委会认为在我校实施分层教学十分必要。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7
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归纳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有:
第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第三,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2、我校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学生分层
七年级:全面开展培优和补缺工作,同时培养发现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打好基础。
八年级:以普通班、英语特长班、数学特长班为大框架,对入学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开学进行初步分班分层。其后根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建立分层初步档案。
1、继续进行培优与补缺,适当进行层次交错,对部分学生层次进行调整。
2、在八年级下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对薄弱学科进行基本定位。每周利用课外时间,对差科进行分层辅导。
九年级:
1:实行“辅导班制度”。对于部分基础较差学生作出针对性较强的培养策略。根据部分学生差异,安排分层辅导。
2:根据各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任课教师合议后继续进行分层,从教学策略出发,分出好、中、差三种类型(以月考成绩及摸底考试成绩)。此信息只为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单向掌控。
3:在期中考试后,从个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标地确定偏科类考生,进行科目分层指导。
分层教学计划与目标
教学计划
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讨论制定各学科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A.学科教学责任制,责任到人。
B.明确各层次相对应的目标,总体按照“十八字”模式。
目标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过程分层----根据分层对象细化过程,关注各自状态,借助各层本身 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练习分层——将平时练习与月考结合起来,根据对应目标进行学习和操练。采用“三层”模式,“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考试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周练、月考、年级统考等环节,合理设计试题,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
评价分层——包括对平时练习、周练、月考、统考成绩等评分,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各层的评价方法应该不同,多激励学生,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积极肯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的知识。C、辅导分层
依托学校的“德育导师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强调基础差的班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而中等班级要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反馈;对基础较好班学生定期定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和设计试验的探讨和研究。班主任工作
1、分层后继续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开学第一周对第一层即分班的同学,第二层次的部分同学进行逐一家校联系,通过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2、密切配合任课教师,了解、反馈教学及管理情况,分析、掌握本
班学生的思想情绪及学习状况。
3、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加强行为规范管理,保证分班后形成的新集体快速进入状态。
工作的侧重点
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环节:
1、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每周有教学研究,大家共献智慧,轮流出卷,材料共用,经验共享,难题共解,互相帮助。
2、课堂观察
备课组老师研讨分层教学要求,深入课堂观察分层教学现状,指导分层检测和反馈。
3、练习、作业工作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同时教师辅导、批改作业体现不同的方式。
处理好几个问题:
1、真正落实分层,一要计划制定,二要具体落实,还要定时检查和督促分层教学,需要形成一个机制,用制度来保证。
2、学生的分层以什么标准分层,才是更科学和更合理,时间多长调整层次,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调整层次后让学生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师的不同授课方式和方法。
3、分析调配师资时,将教师安排在一个层次同一时间进行教学,虽
可集中精力。但同课的教师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4、分层次上课,可能产生学生的有序流动,很可能有相当的学生不能得到班主任或自己任课老师授课,这样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5、依靠家长,鼓励学生,学生思想工作要反映及时、耐心细致、后继追踪。
6、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7、碰到困难矛盾,要以集体的力量来化解,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管理工作
1、及时检查,注重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例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评价分层教学。
2、多渠道获得学生反馈,掌握现实资料与信息及效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整方案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3、年级部、教导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学校要求:本学年教师们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尖子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尖子生的内在潜力,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激活尖子生的思维灵感和竞争意识,千方百计促进学生拔尖。力争把尖子生的成功培养作为学校的亮点特色之一。坚决完成2017年中招620分以上2人、600分以上 2人的尖子生培养奋斗目标。
姚集二中教务处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5
Lym
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只有民主宽松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了。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说:“同学们,在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思考,努力解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问班上的同学,或请教你们的老师。”
二、善于创设疑惑情景,才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儿童有了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留够充足的思考时空,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问”,起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例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了一元的硬币、象棋子、在纸片上画出的圆、细绳和直尺等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给学生留了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学生想了一会,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用什么方法测周长?用什么工具呢?”当学生用细绳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时,感到不方便,学生便疑问顿生:“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怎么测呢?”有的几个学生自成小组共同讨论,有的学生还勇敢站起来问听课的老师。
四、因人而异灵活施教,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质疑能力
“问”,因人而异。由于学生认识结果、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例如:一道工程问题的练习。题目: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_____________?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再添上其他条件提出问题。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
五、不断创设互动情景,才能培养学生共同质疑的能力
“问”,要表于言。无论哪种形式的提问,都是某一命题的疑问形式,对小学生来说,还存在着语言表述障碍。创设小组互动情景,意在消除这种障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例如:在巩固练习时,提供的材料是:(课件出示)老虎裁判请乌龟和兔子 重新比赛,兔子的比赛路线是 从A点出发,沿三个小圆的周长经B点回到A点;乌龟的比 赛路线是从A点沿大圆的周长 经B点回到A点。根据情景,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学习)经过短暂的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兔子和乌龟比赛的路程相同吗?谁是冠军?如果他们
同时到达,谁跑的路程多?谁又是冠军?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去请教你们的新朋友——听课的老师。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共同质疑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六、敢于创设反思情景,才能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能力
“问”,更终于省。我们的学生天天解答一道又一道习题,天天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却很少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很少写学习心得,很少给自己提出学习的目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总是在原地踏步。为此,我们提倡学生要对自己的每一次数学活动反思:一道题做完了,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一节课听完了,静心沉思,我学到了什么?老师讲的都对吗?一星期,一个月学下来了,理一理所学的数学知识,哪些还不懂?该怎样去掌握它?然后对这些数学活动中的得失进行归类、取舍,考虑下一次再学习类似的内容时该如何做?写出再学习的过程设想。这样,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才能扬长避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数学学习天天有新的收获,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气氛、留下自由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境,因人而异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才能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6
职高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江苏 张家港 张玉华
摘要:职高数学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是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职高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职高数学教学;培养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在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其理论、内容、方法、结构思维方式及其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数学的观念系统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意义
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高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械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高级编程等专业无不体现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优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数学素质”,使学生有意识、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着眼于现代化,以适应21 世纪教育教学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是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基本数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后续课程(物理、化学、电工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课)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新型的科学技术知识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1.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分别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面,具有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的特点;“形”侧重于研究物体形的方面,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数”和“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代数、几何各自的优势,使数量关系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结合、数形互化,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比如教材中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就是借助于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来定义的;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也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
2. 函数的思想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函数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函数思想是与变量对应的一种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换问题和解决问题,包含集合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方面广,利用函数可以研究代数式的值、方程、不等式,使这些内容统一起来。例如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或不等式等知识,将方程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转化成函数问题来解决。
3.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分类讨论思想是指根据所考虑的一些对象的某种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它们分类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逻辑方法,也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分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概念进行分类,比如绝对值函数在讨论时进行分类;一种是分情况讨论问题,主要是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
4. 转化与化归思想
化归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数学思想的精髓。数学的研究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化生为熟,化繁为简”的指导思想,再复杂的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转化与化归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换元法、消去法、求值求范围问题都体现了转化思想方法。
四、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进行空洞的说教和讲解,“思想”要融入内容和应用中才能成为思想,对思想的渗透、展现是借助于数学知识、技能这些载体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数学活动,是不可能向学生传授思想方法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呢?
首先,教师要有广博的数学教育理论和高深的数学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掌握职高数学教材中各章节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课程编排模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共同解决问题,之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求解题思路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并作出新的更深一步的判断,提炼出问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思想方法清晰地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注意。
最后,数学思想方法只有为学生掌握,灵活驾驭,才能提高他们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不同层次的活动、习题来复习巩固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职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以后从业的技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晓丽。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N].读书时报,-10-18.
[2]藏雷。试析数学思想的含义及基本特征[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5)。
(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分层教学,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但是, 传统的英语教学很难让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 要想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相当的难度。比如, 班级内部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距大, 这种局面势必给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一、分层教学赋予了自主学习新的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罗杰斯 (C. Rogers) 认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势。这一点对语言教育工作者有莫大的启示: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 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 接受学生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语言学习和终身的英语学习创造最佳条件。我们学校的英语分层教学就是从这一契合点出发,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 综合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 进行走班学习。
英语学科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划分了A、B、C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分设三个班级。对一个年级的每一个层次都先制定好学习的主要目标。每个学期开学伊始,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上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情况 (主要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老师的评价建议) 选择新的层次的班级或留在原来的层次。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每日的课堂学习, 有助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每一个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使分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后, 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辅导学生的时间变少了。一个班级一天仅有40分钟授课时间, 教学一结束, 学生就回到各自原来的行政班, 学科知识传授的时间变得捉襟见肘。这样的困惑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得到了释疑。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成了开启分层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初中阶段是英语基础知识入门和英语思维能力形成的阶段, 也是学生自己英语学习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没有老师的直接引导下, 也就是课堂之外, 学生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学习?这就涉及到英语自学策略的培训和指导。
三、在分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指导
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 (metacognition) 概念可以对学法指导的价值作一个解释。元认知是个人在自身思维过程中,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对主体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所以开发元认知, 对语言教学, 特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元认知需要在后天习得, 同样, 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需要接受培训。但是一种自主学习策略不可能适合每个学习者或者可以用来完成每项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策略培训和技巧传授过程中, 要重视分层过后学生的多层次性。
1.明确动机, 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明确的学习动机是开展好自学的动力。在每一次重新分班过后, 我们会帮助每一个班级来确定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在A层次的班级, 许多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很低, 对所学内容、要到达的目标更是一无所知。所以, 老师就会来给学生指出一个阶段的目标, 如:在期中考试前要按照四会要求掌握课本前三个单元的单词, 并完成相应的练习。目标确定下来, 老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 只要大家在老师的方法指导下, 下定决心, 一定会实现这个“跳一跳”, 就能“够得到”的目标。
2.学会预习, 让每个学生都会使用工具书
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我探索语言材料, 尽量在词典、参考书、磁带等辅助手段的帮助下, 熟悉教学内容, 并预设问题, 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对于C班同学, 由于他们学习能力较强, 对教材上的内容基本能理解掌握, 并自律完成书本练习。老师的自学指导主要是让他们学会用查词典和语法书来掌握书本上语法或语言点的多种用途, 学生查阅后, 进行摘录, 以供在课堂上的提问, 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对比。
3.及时复习, 让每个学生当日消化巩固新知
实行分层教学以来, 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课堂知识, 学校在课后都安排了一节二十分钟的自学辅导课。这节课上, 主要是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练习, 全面自我检查前一堂课的学习情况。A层学生语言知识巩固的主要方法是单词的记忆, 老师传授一定的记忆策略, 如:根据读音规则来拼读、通过短语搭配等变式来加强记忆等。
4.自我评价, 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多少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主性, 有效地培养其元认知策略, 在很多教学环节中我们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评价手段。学生自评 (Self-assessment)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或语言表现做出判断。例如, 在B层次, 学生每天都要进行英语课堂默写, 在默写过后, 通常学生是在老师的讲解下自我批改和打分的, 在这个过程中, 评价和复习旧知识同时进行的, 节约了课堂时间。
5.广泛阅读, 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英语的魅力
从所周知, 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文及课堂上教师传授是难以实现的, 还应该在课外扩大阅读量, 拓宽视野, 这就依赖于学生课后自我阅读。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教师要关注材料本身是否有利于阅读技能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训练。对于C层, 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后继学习的能力和跨文化的视野, 所以我们还开设了QuickReads课程, 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和自然人文, 并扩充词汇量。
6.参与活动, 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强化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英语活动中品尝到学习英语的成果, 实现成功的愿望, 增强自我效能感。每次的书写比赛是A层次同学获得奖项的好机会, 培养好A层次同学英语的良好书写习惯是此项活动的目的之一, 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了热情。
四、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 是为了用不着教。当今社会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交给他们一种终身的能力。总的说来, 我们通过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创新, 根据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 努力地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指导方法, 始终怀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理想, 将知识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成为他们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为分层教学开启新思路。
参考文献
[1]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 篇8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分层教学 学生能力
班级学生的能力高低不同,分层教学要求任课老师真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等信息,从而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调控课堂教学环节及课后的教学反馈中,都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实现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一、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进行分层
1.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进一步提升各层次学生能力。
物理教师要从物理教学的每一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每一个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不同表现,针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按照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如教师把学生分为学优生(A层次)、中等生(B层次)和学困生(C层次)。教师把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到相应不同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层次不同的学生组合到同一个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可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按照4至6人的形式组合,同组异质指的是合作小组中要有A层次、B层次、C层次的学生,教师不能将同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完全放到同一个合作小组中,同组异质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2.根据物理学习目标不同,设定不同教学任务。
因为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同一堂物理课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经过努力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如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让学生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和物体内部结构的知识点解释有关热现象,引导学生对蒸发和沸腾进行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根据数据作出物理图像,并引导学生学会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原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学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根据数据作出物理图像;而针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懂得基本原理就行。这样的教学安排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教学安排,就会不断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分层教学
1.巧用多媒体课件,完成不同教学任务。
学生学习物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各有不同。在物理学习中,可能A层次的学生很顺利地接受到老师的要求学习的任务,而B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却感觉到看不懂,更不用说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是口授,学生之间接受学习任务的差距会更明显。因此在信息化教学已经走入初中课堂的前提下,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PPT显示教学目标、展示教学中各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突出学习重点。如在《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可分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通过PPT按先后顺序播放。对于学优生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进行推理获得结论并运用到生活中;对于中等生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课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且自己总结得出相关实验结论;而对于C层次的学困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探究结果就可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得到增强,有利于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解析教学重点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不同的单元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难点重点,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的地方。为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根据自己的接收能力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在备案教学内容时可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设计。且当口述并不能更好地讲解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在有限能力范围内接受到最大值。如在《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弹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并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用途,这些基础的教学知识是需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而在使用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A层次学生掌握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引导B层次学生掌握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知识点并学会构建知识图,而对于C层次学生可以让其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就可以。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在这一教学环节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设计,帮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每一堂课中所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分层教学。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分层教学
1.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巧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同一堂物理课上获得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其实质是另一种方式上的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每个教学方法都不是独立,彼此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小组中,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比例分配组合,能更好地收到学生间互帮互助的效果,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轻松,促进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如在《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验操作的环节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可选拔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实验小组长,组织本组4至6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本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指导。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拓宽了教学空间,而且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更好地获得操作能力的提升。
2.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很多物理课堂上,学生选择的座位不是插秧式的座位,而是小组围坐式的座位。在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环节,围坐式的座位会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小组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容易获得来自其他同学的思维的展示,而且会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语言交流中,更好地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实验后,需要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尽管物理思维比其他的同学强,但是并不表示这样的学生就一定会比其他的学生更好更早地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合作,思维的碰撞越激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思维的拓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同一组的学生得到共同进步。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分层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上获得相同的物理成功学习的体验,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玲,张军朋.目标导向式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加涅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原理[J].物理教师,2014年08[2].
【数学教学要分层培养】推荐阅读:
数学分层教学05-28
大学数学分层教学05-29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07-01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11-16
职高数学分层教学01-04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06-02
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10-28
实施分层数学教学12-02
怎样做好数学分层教学05-26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