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2024-10-22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精选8篇)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1

【编者按】

今天(9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理论版刊发《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一文,署名为洪亨武,作者单位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 ”。

文章指出,为了实现年龄结构上的数量指标,一些单位不惜搞破格提拔、改行提拔,出现“火箭式”的“娃娃干部”。年轻干部过早堆积,扰乱了干部队伍正常更替,既出现“年轻、老化,再年轻、再老化”的恶性循环,又增加官员数量,加大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官本位”愈益膨胀。

全文如下: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是我们事业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党性培养、作风养成、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可喜成果。可以说,实施干部队伍年轻化方针,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生机活力,提高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效能,确保了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但也应看到,干部队伍年轻化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需要我们科学把握。

当前,干部队伍年轻化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主要有:一是在任职年龄上搞“一刀切”,把一大批优秀人才拒于门外,人才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有的单位把年龄作为“硬杠杠”,简单地套年龄,以年龄上的择优替代素质上的择优,缩小了选拔干部的范围,造成符合年龄标准的干部并不是最优秀最称职的人才,而最适宜的人才由于年龄问题难以入选。二是不切实际地搞层层“减龄”,造成与干部队伍“四化”整体要求的割裂,扭曲了用人标准。为了实现年龄结构上的数量指标,一些单位不惜搞破格提拔、改行提拔,出现“火箭式”的“娃娃干部”。这实际上把“年轻化”当成了干部唯一标准,忽视了能力素质,导致一些干部缺乏经验专长和必备能力。三是“年龄是个宝”的效应助长了一些干部的投机心理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由于片面追求年轻化,领导班子调整加快,一些干部产生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大搞“形象工程”“作秀政绩”;有的干部为抢占年龄制高点,挖空心思谋划个人仕途;有的干部为使年龄不过“杠”,弄虚作假;一些被划在“年龄杠杠”之外的干部,工作缺乏动力,得过且过;片面追求年轻化,助长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恶习,败坏了用人风气。四是年轻干部过早堆积,扰乱了干部队伍正常更替,既出现“年轻、老化,再年轻、再老化”的恶性循环,又增加官员数量,加大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官本位”愈益膨胀。

干部队伍年轻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除了“官本位”的历史积弊和制度机制不完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干部队伍年轻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班子年龄越低越能体现改革步伐,以年龄降低比例评价干部工作实绩;二是认为干部越年轻越有活力有闯劲,以年龄优势取代综合素质;三是认为年轻干部更能承担重任、干长一些,以“年轻意味着接班”的思维定势取代正常更替。事实上,在干部选拔任用已经打破论资排辈旧习的开放环境里,干部选拔任用的最大瓶颈是质量。推行干部队伍年轻化,需要回归理性、走出误区、纠正偏差,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机制。

优化整体结构,把年轻化放在“四化”中全面定位。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其中革命化是前提,知识化、专业化是基础,年轻化是推力。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并不意味着提拔任用的每个干部都要年轻,也不是每个班子都要硬性配备年轻干部,更不是不同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年轻化在班子中的体现,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杠杠”来确定,而应老中青三结合,形成合理梯次。除了“老中青”这种最为理想的配备,还应允许存在“老中中”“老青青”“中中青”等其他优质组合。这符合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严格德才标准,在公平竞争中使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选拔干部、配备班子的视角要从突出选“年轻”转到重点选“优秀”,促进领导班子科学配备。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制度规定条件下一视同仁选拔干部。应把年龄优势与思想道德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结合起来衡量,合理确定选拔任用依据,打破论资排辈旧习,不搞年龄上的“一刀切”,在同一平台、同一机会中竞争择优,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不拘一格用人,在法定任职年龄范围内择优选“轻”。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应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年龄。如何把握年龄标准?就是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明确的任职基本要求,在法定任职年龄范围内不再划定年龄“杠杠”和结构比例。之所以强调法定任职年龄,是因为法律的设置已经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年轻化应放在法定任职年龄范围内,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任职要求,实行优中选优和优中选“轻”。

坚持群众公论,让年轻干部经受实践和实绩的检验。要充分发挥群众在年轻干部考核和任用中的主体作用、决定作用,让年轻干部在群众公论中经受实践和实绩的检验。实践检验,就是要经过必要的台阶,有基层履职经历和岗位历练,在特殊环境和与群众共处中看思想境界、品行作风、能力素质;实绩检验,就是在工作中看是否脚踏实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干部年轻化永葆生命力。一是导向机制。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破除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论资排辈和“铁饭碗”思想,最大限度地为年轻干部成长拓展空间。二是成才机制。建立从基层一线选拔年轻干部的机制,使年轻干部从基层和艰苦环境的实践锻炼中来,防止“带病提拔”“年轻德薄”“职高能低”。三是提名机制。健全提名制度,使年轻干部的选拔建立在组织、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坚实基础上,防止个人说了算。四是考任机制。完善考核任用,实行考任一致,重视能力、素质和作风考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识别评价干部。要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五是退出机制。形成正常退出机制,对不称职和有问题的要及时淘汰,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六是问责机制。对用人失察失误严重的,要实行问责,切实匡正用人风气。只有建立严格健全的制度机制,做到选有来源、任有标准、管有监控,才能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更替有序、继往开来。

(原标题:总政干部部:有单位为指标搞破格提拔,现火箭式“娃娃干部”)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2

1 当前高校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特点浅析

1.1 思想及心理特点。

这一代年轻辅导员思想开放程度较高且思想变化较快, 接收的信息量大, 个体意识很强, 主体的独立性、选择性和观点富于多样性。80后的年轻一代辅导员的心理特点是生理成熟期在前, 心理成熟期在后, 身心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现象比较普遍。

1.2 存在问题。

这一代年轻辅导员, 缺乏对重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政治自觉性、坚定性有待加强;缺乏远大理想, 他们往往用效益观念看待社会, 用价值尺度衡量效果;缺乏统一的认识识别能力和理性进步有限, 他们从小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满足, 关注自我感受, 自我评价大多高于社会评价;缺乏社会磨练, 坚强意识淡薄, 他们从小缺少挫折的心里和吃苦的磨练, 耐挫折能力、面对困难问题不能从容应对。

2 新时期加强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落实以人为本时代理念的需要。

以人为本, 促进年轻一代辅导员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使年轻一代辅导员的主体性得到加强, 个性得到发挥, 能力得到发展。目前, 在高校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依据年轻一代辅导员身心发展不同步, 要为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提供好的政策环境, 创造完善的年轻一代辅导员发展的措施和机制, 加强这支队伍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培训;另一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 是学生思想行为形成的“引路人”, 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奠基石”, 而在当今新时期, 面对队伍年轻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只有促进他们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能更好地提高年轻一代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水平,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

2.2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于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80后一代的辅导员在教育和引领80后或90后一代的大学生, 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 学生人数的增加直接带来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的增加,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年轻一代辅导员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要求高校必须树立“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教育理念。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之一, 必须能够做到倡导德治与强调法制的统一, 引导学生在“自律”与“他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因此, 高校培养和加强建设这支年轻的轻辅导员队伍十分必要。

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加强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

3.1 树立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对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提高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综合素质一定要树立好这个理念。“以人为本”已经进入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中。我们的目标是提高这支年轻队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素质, 同时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人是队伍建设的中心, 也是队伍建设的目的;人是队伍建设的出发点, 也是队伍建设的归属;人是队伍建设基础, 也是队伍建设的根本;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队伍建设核心理念。

3.2 更新培育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的教育理念。

以前我们对辅导员的教育和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传授前人知识, 而现代教育使命应该是给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 给他们开阔的眼光和视野, 给他们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美国物理学家劳莱给“方法”下的定义表述不规则, 但内涵很深刻, 他说:“方法就是所学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叫方法。”正像我国一位大教育家讲得:“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老师传授完知识你全忘掉但仍然留在你心中能够解决千变万化的新鲜问题的那种能力那种东西才是教育真谛。”

3.3 创新措施, 探索培育年轻一代辅导员的新途径。

高校要不断地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辅导员的有效新途径, 更新培育模式、组织模式, 最大化地利用社会资源, 加大对年轻一代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我们要不断提高轻一代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使他们明确政治方向, 坚持政治立场, 提高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我们要培养他们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大学生工作中要敢于创新, 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 高校加强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 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提升理念, 拓宽思路, 创新机制, 确保年轻一代辅导员干事有条件, 工作有平台, 发展有空间, 生活有保障, 使年轻一代辅导员爱岗敬业,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特别是在参与重大活动、维护高校稳定等关键时刻, 这支队伍冲得出、有威信, 成为高校促进和谐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要:年轻一代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 通过对年青一代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分析, 按照“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极探索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年轻一代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3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年轻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

1.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年轻干部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注重群众公认,要求年轻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在实践中强化群众观念,切实树立公仆意识,为群众谋利益,是新时期对年轻干部的基本要求。

3.注重工作实绩,要求年轻干部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思想解放、勤奋敬业。干部的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广大年轻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开拓创新、知难而进,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闯、大胆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工作政绩。

4.注重潜质,要求年轻干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较大发展潜力。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三要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水平。

二、新时期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

1.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最大外因。新的历史时期使年轻干部的成长呈现的个性化越来越强,但干部都不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努力外,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适时任用起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2.注重党性和自身品格修养是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必备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将市场当作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领导与被领导之间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对干部的非权力因素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注重党性修养和人格锤炼,就难以赢得群众的拥戴,继而难以履行好职责。

3.在实践中刻苦锻炼是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因素的日趋复杂以及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参政能力的提高,对干部的领导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年轻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和艰苦环境,通过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逐步积累经验,提高驾驭和决策能力。同时,通过投身实践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样才能在不断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4.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是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保证。源于商品社会中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很大冲击。在诸多的冲击和诱惑之下,一些头脑不清醒的年轻干部很容易形成心理失衡、价值尺度错位。年轻干部只有不断改造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前进。

5.丰富的知识积累是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坚实基础。在具备其他诸多素质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广博的知识面,包括较高的文化程度、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高科技知识,将成为新时期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特殊优势。

三、加快年轻干部培养的几点做法

1.要著力培养讲政治的意识。一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二要正确对待名利。三要正确对待得失。青年干部作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尽最大的努力成就事业,又要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坦然面对一切。

2.要着力培养学用一致的优良学风。青年干部要以学为荣,以学为乐,自觉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要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持之以恒。

3.要着力培养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4.要着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锤炼昂扬的正气,时时处处彰显创新的锐气。

5.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青年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用,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青年干部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以时不我待、重任在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

6.要着力培养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青年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要慎用权。二要慎微。三要慎交友。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4

村干部是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进农民福址的骨干力量。村干部年轻化是保持农村干部队伍活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目前,农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的现象比较突出,据反映某些乡镇村干部平均年龄接近50岁,甚至个别村支书年龄接近70岁。村干部年龄偏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为此,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村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一、思想观念上要有大突破。

用人思想上的瓶颈是阻碍选拔年轻村干部的主要障碍。为此,要做到三个“破除”和两个“坚持”。“三个破除”即: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瓶颈,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本事,大力选拔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乐于为群众办实事的年轻村干部;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瓶颈,不重资历看能力,不看年龄看素质,从发展农村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实践中考察选拔年轻村干部,对特别优秀的年轻经济能人,要打破条框,突破常规,大胆任用;破除重使用轻培养的思想瓶颈,一些乡镇在年轻村干部的使用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重眼前轻长远,重使用轻培养,只要年轻干部用起来顺手,就很少为年轻干部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致使一些本来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逐渐失去了优势。“两个坚持”即: 1

坚持对年轻村干部从生活上倾心关怀,从工作中悉心培养,真心关心帮助年轻干部,在他们遇到生活困难时积极扶一把,碰到工作难题时主动帮一把,诚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努力促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坚持公道正派,用人唯贤,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配备优秀年轻村干部。

二、选用机制上要有新突破

一要营造正确用人导向。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干事的、批评混事的、处理乱事的、惩治腐败的,引导广大年轻村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二要健全任用机制。我们既要反对用坐火箭的办法提拔年轻村干部,但也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建立一套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用一套规范的办法,保证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三要扩大选拔范围。不断扩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视野,着力研究并逐步完善从打工返乡人员、经济能人、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年轻村干部。

三、培养管理上要有新突破

一要加强素质提升。在加强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围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安排培训计划,注重对经济管理、政策法律、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学习教育。二是强化实践锻炼。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实行“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培训锻炼方式,把优秀年轻村干部选调到区级综合部门挂职,帮助他们

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5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现实的深切呼唤,也是对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引进工作,为我镇引入了许多年轻新鲜的力量。我镇非常注重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工作的生力军。目前镇全体干部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其中走上领导岗位占 %,在各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推动我镇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就我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合理评价,为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一是倡扬年轻干部优势,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生力军作用。年轻干部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于大多学历较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工作干劲足。对于年轻干部,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优势,我镇

思想活跃,敢想敢说,框框少,创新意识强,有梦想,对自己负责或分管的工作敢于担责,绝不推诿,更不会嫁祸于人——这是优势之二。

学历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在大学校园的几年间,“耳濡目染”,文化味道浓厚,暂无必要腾出大量时间补习文化课及相关基础课,相对发展时间多一些、空间大一些——这是优势之三。

工作热情高,目标明确,自信心强,看重自身价值,一旦思路清晰了,他们会“义无反顾,一路前行”,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们很少思前虑后、左顾右盼,机遇意识强,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超出一般人——这是优势之四。

熟练掌握、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多媒体在他们手中成了“驯服工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优势之五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重性,年轻干部也有这样一些先天的不足:一是缺乏党性锻炼。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现时的年轻干部成长过程大多是直线顺风式的,缺乏重大政治斗争关键时刻需要作出方向是非判断的考验。缺乏对党那种刻骨铭心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年轻干部稍不留心就容易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大喜功,导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重则沾染腐败堕落的“毒隐”。三是缺乏才能和经验的积累。一些年轻干部走的是“三门” 路线(即家门、校门和办公室门),很少深入群众,思维视野受到限制,由于缺乏对普通群众喜驽哀乐的情感体验,容易导致工作方法变得简单生硬。可见,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这些弱点、缺点或问题,并要努力去避免和克服。我想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变领导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变指令为交流,使干部把常人理解的“政治化” 身份着上生活中的“平民化” 色彩。所谓“平民化”,不是甘为平庸,而是平易近人;没有干部架子,而有一马当先的精神;没有权力的欲望,而有善于管理的心志。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沉得下去,才能坚持学习、厉炼自我、经受考验。

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创业平台

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制度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我国各地不断完善和建立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度的缺失和漏洞。目前年轻干部的选拔问题已经成为党内外关注的热点,任何制度设计上的疏忽与漏洞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人们在关注并思考,如何让制度环境更加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竞争性选拔制度。应当说,选拔年轻干部的制度规范,正如从中央到地方所普遍认知的那样,正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但同时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过快过急地大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年轻干部成长。“27岁的副局级干部”、“43岁的正部级领导”、“80后市长”,类似的话题总是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人们关心的是:年轻干部的“超常”提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猫腻”?年轻干部的竞争性选拔、破格提拔等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让公众不再对“最年轻官员”敏感,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

二是谨防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破坏。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反思年轻干

部腐败的案例时,人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制度规定的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却发现不了被选拔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潜规则冲击了制度规范,在“民意”、“公开”、“合法”的外衣之下,被选者体现的仍是一把手或少数领导干部的意志。

三是完善竞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考试也成为干部选拔、竞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好处是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舞台,也确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由此渠道得到提拔。但在充分肯定考试积极作用的同时,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现象也值得我们大家担忧:考试可以判断干部所掌握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年轻干部真实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6

贺国强同志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2010年度竞争上岗任职人员集体谈话会上指出:“年轻干部要修身、勤学、敬业、自律,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党的十七大以来,茌平县高度重视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着重强调提高年轻干部履职能力,通过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有力促进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县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心任务,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为适应新形势需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升年轻干部工作水平、推进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成为一项重点基础工程。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提高年轻干部履职能力的坚实基础。纪检监察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县为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纪检监察队伍,成立了纪检监察机关青年读书会,将35岁以下纪检监察干部纳入会员,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学习交流,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人格修养,号召年轻纪检监察干部重视学习、真抓实干、甘于奉献,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通过实践提高干部履职能力。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

担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神圣职责,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同时,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注重严于律己,通过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使其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唯有做到严格遵守纪律,慎独、慎微、慎情、慎友,切实把各项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动,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才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主体是党员干部。我县纪检监察工作,严格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广泛听取年轻干部工作思路,号召年轻干部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围绕纪检监察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同时深入开展我县作风建设调研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共谋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合力,高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我县必须坚持按照贺国强同志的要求,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修身、勤学、敬业、自律,以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促进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7

2009-04-21

——我县国税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国家税务局 叶明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税干部队伍是云和国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云和国税紧紧围绕“带好队、收好税”的总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国税为人、国税靠人的理念,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抓班子、凝聚人心,带队伍、强化素质等措施,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税干部队伍,为圆满完成各项税收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云和国税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云和县国税局成立于1994年,1997年8月机构进一步分设并开始独立运转,现内设8个科室,下设1个直属机构和1个直属单位,负责和主管云和县范围内中央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及国家指定税种的征收管理。

截止到3月底,云和国税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6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7人,股级干部18人;在职女干部职工15人,占总人数的25%;中共党员41人,占总人数的68.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6人,占总人数76.7%,大专学历8人,大专(含)以上学历人员占总数的90%;中级以上职称27人,占总人数的46 %;平均年龄为41.33岁;离退休干部13人,其中离休干部3人,退休干部10人。

机构进一步分设以来,云和国税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税收收入连年递增,12年来累计组织税收收入9.48亿元,2008年的税收收入已到达分设时的8.22倍。2009年1-3月组织税收收入4001万元,完成计划的25.25%。

在做好组织收入中心工作的同时,云和国税文明创建和争先创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 “文明单位”;被省、市国税局评为系统“文明单位”;被省国税局集体记三等功;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总支(党支部)”;办税服务厅连续4年获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办税服务厅被评为县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示范单位”。

二、云和国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实施国税党建工程建设,着力塑造先锋型堡垒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机关支部建设,加强学习指导和督查,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强化干部职工宗旨信念,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谈心谈话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深入实施国税人才工程建设,致力打造学习型集体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开展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选拔中层干部,激活用人机制。实施了干部岗位交流,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教育,增强干部职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突出干部能力和素质建设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教育培训规划,大力开展全员岗位能力素质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抓好干部轮训、“六员”培训和骨干培训,提高国税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深入实施国税文化工程建设,倾力打造和谐型团队

围绕“依法科学创新,致力聚财为国;团结清廉文明,构建和谐国税”的目标,大力推进国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规划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文明创建层次。充分发挥党、工、妇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了迎奥运职工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集体郊游,登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了理解,陶冶了情操,促进身心健康,营造出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

(四)深入实施平安国税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型机关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的责任、教育、制度保证、监督制约、惩治和评估预警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加大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两权”运行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短信、廉政格言屏保、向家属发放廉政倡仪书等共同构筑了有力的廉政“防火墙”。深化机关效能和行风建设,加强效能监督,建立个人廉政档案,积极推行科、股级干部和税收管理员述职述廉制度。在历次政风、行风评议中,一直名列前茅,实现国税干部连续7年来无人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

三、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云和国税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形势喜人,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使命感与责任心不强

部分干部安于现状,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少干部由于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和国税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自己肩负的重任认识不够,缺乏责任感,缺乏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

(二)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上不尽合理。在职干部职工虽然平均年龄只有41岁,但其中:30岁以下的只有5人,只占总数的8%,30-45周岁的40人,占总数67 %,45周岁以上的15人,占总数的25%,大部分干部年龄都达到了45周岁左右,整个队伍活力不够、冲劲不足,缺乏一种昂扬朝气、蓬勃锐气。

二是专业结构上不尽合理。80年代末以前,主要通过向社会招干、招工等方式进人,对专业性要求不高;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增加,主要增加的是财税专业人员,但法律、中文、计算机、涉外等相关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公务员制度实施后,实行凡进必考进人方式,才考虑按照专业需求招考录用人员,专业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整体专业结构仍达不到国税部门实际工作的需要。虽然有不少人员通过在职学历教育方式取得了财政、税收、财会、法律、中文、计算机等专业文凭,但事实上其专业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激励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考核体系不健全,个人的收入待遇没有与现实表现、个体能力素质紧密地挂起钩来,造成执行力偏弱,使部分制度规定徒具虚名,流于形式,因此也导致了部分人思想懒散、作风飘浮,工作绩效不明显。“干好干坏一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部的思想波动,难免产生一些思想问题和畏难、埋怨、失落等情绪,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干部选拔方式目前采取竞争上岗为主,民主推荐为辅的选拔干部方式,虽做到选拔上的公开、公正、公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以竞争上岗为例,未能与个人平时工作表现相结合,使一些潜心工作、甘于奉献、敢说敢管且工作能力较强,考试能力相对弱些的同志失去机会,这将挫伤一部分国税干部的积极性。

(四)经费问题制约干部队伍建设发展

目前经费来源主渠道为省国税局,由于省国税局拨付经费连续6年零增长,经费缺口较大,已严重影响了国税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受经费制约,难以提高干部的福利,这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形成鲜明反差,干部自豪感、自信心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持续不断地提高人的能力与素质放到第一位。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原则,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国税事业发展统一起来;三是强化时代意识,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立足实际,终身学习,积极进取,勇立潮头。

——当前,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持久开展解放思想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着力转变干部队伍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消除干部职工消极、畏难、埋怨、失落等情绪,增强干部职工不进则退的发展意识和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税收工作之中。

(二)建立和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在实际中往往又比较容易被忽视。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是保证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干部队伍工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有章可循。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人制度、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请示报告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表彰奖励制度等制度。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地税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培训作为激励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密切结合当前工作和干部队伍实情,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方案,下大力气抓好人员素质再造工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育培训方式,寓学习与工作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国税干部队伍。

(四)完善工作机制,激励奋发向上

只有健全完善激励、奖惩和保障机制,才能长期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

——推行和完善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双向选择、轮岗交流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竞争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体现“能者上,庸者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拔选用干部宜多渠道、多方式拓展。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方式中应增加并尽可能对大局意识、工作业绩、工作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确实把兢兢业业、品德高尚、大局意识强,具备较强组织、指挥、协调能力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

——建立奖勤罚懒的公平机制。完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考核合理、分配科学。应当允许奖金拉开档次,适当体现多干多得、不干不得、干好多得、干差罚得。从而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并实质上鼓励不干的弊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年轻化》 篇8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是谋划科学发展的智慧团体,也是推动科学发展进程的模范先锋。他们是否牢固树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是否具备推动科学发展的认知能力、实践水平和优良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因此,在新时期、新背景、新形势下,坚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创新思维重实践、弘扬正气谋发展,竭力造就一支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始终坚持把谋划发展思路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培养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能力

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能力是积极谋划发展思路的关键所在,而培养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思路,则是全面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根基。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实践动力和实践成果的过程,就是巩固和创新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成果、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倡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培养和提升认知能力是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的重要一环,他们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发挥着较好的表率示范作用,能够带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实际行动中去。

他们的思路是否清晰,决定着蓝图能否变为现实。而决定思路清晰与否关键在于思维是否科学、是否开阔。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思想根基,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矫正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建立起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定向思维和战略思维。一是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保持思维的转变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的思维定势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方式上来。二是注重培养系统思维,保持思维的统筹性。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科学发展,切实把局部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中谋划,把单项工作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中来运筹;把互相关联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酝酿和思考。三是注重培养定向思维,保持思维的专注性。要在发展面临的各类纷繁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善于看清和摸准牵动全局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推动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四是注重培养战略思维,保持思维的关联性。要全面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能力,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新要求、上级作出的科学发展新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起来谋划,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三、始终坚持把注重实践锻炼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只有党员干部具备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斗堡垒才会更加坚强,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得到有效激发;也只有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部署,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执行好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起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工作亮点,充分显现出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真理力量。

上一篇:石油工程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凯旋近义词及简单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