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2024-10-30

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精选7篇)

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篇1

内容 提要:2002年银行保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寿险公司重要的销售渠道,并为整个寿险市场格局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银行保险在各家寿险公司全面展开,银保合作日渐深入,但是繁荣的背后也暗藏着产品单

一、服务滞后和短期经营等危机。随着监管制度的修改以及银行和客户对银行保险认识的加深,银行将会主动地把银行保险纳入自身的 发展 战略规划,加强对银行保险的系统化管理;寿险公司也将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改善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使银行保险业务继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2002年银行保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异军突起

(一)2002年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概况

2002年是我国保险业加速发展、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的第二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0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2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占总保费收入的74.5%。

如果说在这一年人寿保险市场有什么绚丽风景的话,那么最出彩的莫过于“分红保险”这一险种和“银行保险”这一新兴销售渠道的异军突起。尽管团险、个险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比起银行保险拉起的一根近600%增长的阳线而言显然不再抢眼。全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388.42亿元,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7.08%,尤其是从第三季度开始,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全面超过团险保费收入,从而使寿险公司形成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三大销售渠道的架构。

2002年银行保险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1.银行保险业务全面展开,但收获不一。国内各家寿险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把银行保险作为2002年新的业务增长点,银保合作此起彼伏。如表1所示,各家寿险公司都分得了一杯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成立的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其依仗工商银行的背景收进了近12亿元的银行保险保费,该收入占其全年全公司保费收入的70.57%,占比超过了 目前 银行保险发达的欧洲诸国。

2.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大。目前全国大约有银行网点13万个左右,加上邮政储蓄网点也不过18万个上下,但是已经和寿险公司签定协议代理其业务的至少已经有近8万个,银行保险在网点上的覆盖面可见一斑。银保合作除表现在银行代理寿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之外,还在帐户与结算、协议存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发行等诸多方位展开;更进一步者,银行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资本介入拥有寿险公司的股权,为银行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激烈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2002年各公司银行保险业务比较

3.产品同质化明显。目前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银行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平安公司率先推出的“千禧红”的基础上模仿和改良的品种,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突破,保险责任也都是生死两全外带分红。

4.寿险公司表现出更注重短期竞争利益的行为。虽然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有不同缴费年期的保单,但是实际在市场上五年期趸交方式已成为各家公司大力发展银保业务的主旋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而且对保险公司而言,也只适用于短期突击,不利于长期持续经营。

(二)银行保险异军突起的市场成因

国内已经有学者对于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 理论 成因作了充分的阐述,而2002年 中国 银行保险的异军突起还有其直接的市场成因。

首先,必须明确在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的银行保险的合作关系中保险公司是主动积极的需求方,银行是相对被动的供给方,目前银行保险合作关系内部是供方市场。

其次,在2002年及其之前使寿险公司困惑的主要 问题 有:

1.个险营销陷入迷茫。前些年风光无限的个险营销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营销员队伍的建设扩大越来越难、产能越来越低,但是由于寿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花在他们身上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同时,社会 舆论因营销员的品质对寿险公司施与越来越大的压力;投资类产品的超常抄作以及投资回报的低迷更使寿险营销如履薄冰。

2.团体保险困围难破。曾为寿险公司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团体保险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营销的少:公司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手段越来越有杀伤性;中介机构或个人索要的手续费越来越高;公关手段“创新”带来了费用的不断加码;保险费率能低就低,管理费能少就少、能免就免,还传闻产险公司在已经以责任险的方式介入 旅游 险市场的基础上将要全面参与意外险市场的竞争,等等。

3.业务成本不断提高。如前所述,竞争的焦点和手段造成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业务投入不断加大,而效果却不甚乐观。4.诚信危机。由于在产品销售上出现的误导以及客户服务方面的欠缺,特别是理赔客户的不满意,客户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保险公司的诚信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怀疑。

面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寿险公司在积极找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 方法 的同时也在迫不及待地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规避上述问题的方法。不可否认,银行保险在国外、尤其在欧洲的成功经验让国内的寿险公司找到了方向,也不可否认,正是上述的问题背景以及为问题找寻出路的动机,酿就了2002年中国寿险市场银行保险的大发展。

此外,银行保险的示范效应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以平安公司为代表的公司率先开辟银行保险领域并从中获得了利益,成功的经验无疑加大了银行保险对寿险公司的吸引力以及寿险公司对银行保险的信心。

(三)银行保险对保险市场的促进以及对市场格局的 影响 尽管2002年全国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为388.42亿元,仅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7.08%,但是它对于全国人寿保险市场格局依然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扩大了市场规模。2002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388.42亿元,有效地增加了寿险保费总收入,并有效地拉高了寿险保费增长速度,使该寿险保费增长速度达到 历史 新高。

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篇2

1.1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成果

政策上, 中共中央于2003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之后, 又连续六年出台了6个涉农“一号文件”, 逐渐加大对政策性农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最近的一次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 增加险种,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实务上, 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在上海、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开展试点以来, 保费规模和保险覆盖面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2007年, 中央财政首次对其进行补贴。2008年, 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 (2007年的3倍) 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试点工作由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 参保农户9000万户次, 实现原保费收入110.7亿元, 支付赔款70亿元, 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 分别同比增长了130%、80.7%、112.5%、110%和113%, 受益农户1098.7万户次。

1.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农业保障和保险公司盈利之间的矛盾

农业天生具有弱质性和外部性, 农民的收入又相对较低, 如果保险公司制定正常的符合精算基础的费率, 农民买不起;若收取低费率, 保险公司又会赔钱。目前在维护农民利益和保险公司利益的权衡问题上, 农民明显处于劣势。今年年初的特大旱灾就是一个例子, 在十多个遭受旱灾的省 (市、区) 中, 只有安徽省明确将旱灾列为政策性农险的保险责任, 而其产生的旱灾赔付款目前也只有2.4万元, 其他地区均未赔付。

1.2.2 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之间的矛盾

我国目前对农业保险名义上采用自愿参保原则, 但在一些上级政府的文件中又要求参保率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实际操作上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运用行政手段对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产品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做法, 使少数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意见。

自愿原则极易使农民产生逆选择问题, 对保险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极为不利。但是, 目前也没有强制投保的条件。首先没有立法保障, 其次实施起来也不现实。不同的农民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要求他们全部投保势必会增加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负担, 与推行政策性农险的初衷相悖。

1.2.3 政府主导性与发挥保险公司积极性之间的矛盾

农业保险低收费、高风险、高赔付率的特点, 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积极性。据调查, 人保财险安徽省临泉县支公司理赔一头猪平均出险里程为20公里, 平均出险成本为30—40元, 按规定, 保险公司只能按保费收入的15%提取管理费用, 获益可能性很小。所以目前政策性农险以政府的作用为主要推动力。

但是, 如果政府主导性太强, 势必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山东省某些试点县在承保公司的选择上, 采取行政指定而非公开招标方式竞争产生, 使得承保公司没有竞争压力, 更没有动力去优化保险条款, 降低保险费率, 扩大保险责任, 提高服务水平。

1.2.4 农业巨灾风险存在与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缺失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 农业生产受自然天气条件和病虫害影响严重, 引发的农业灾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巨灾性倾向。2008年初的雪灾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01亿亩, 绝收1628万亩;2008年安徽省颍上县母猪保险保费收入190多万元, 而蓝耳猪病已使能繁母猪赔付率高达94.7%;2009年初旱灾使我国北方超过3亿亩耕地遭害, 其中重旱4996万亩, 仅中国夏粮的主产区、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等省就有1.5亿亩农田干旱, 其中重旱4879万亩, 干枯394万亩!

农业灾害损失之巨大让人触目惊心, 但与此相对, 至今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仍没有应对巨灾损失的有效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这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政策性农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

2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借鉴

从20世纪30年代起, 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先后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验。目前,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综合来看, 国外政策性农险的制度模式主要有5种,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

近几年, 中央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中央提出的四项直接补贴预计会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但来自基层的声音显示, 中央目前的补贴力度还不够,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某些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不够。以北京市平谷区的大桃为例, 每亩保费最低90元, 除去市区各级补贴67.5元, 农民需负担22.5元/亩, 仍觉得有点高, 影响了农民投保积极性;二是由于低保费限制使得某些险种的保险金额偏低。三是某些地方政府无力承担政策性农险配套资金。安徽省阜阳市就因此只能选择颍上县和颍泉区进行试点。

加大补贴力度,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中央直接增加补贴额度;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从目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看, 财政资源的配置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三是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担保等其他方式间接达到补贴效果。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探索, 比如陕西省的“安贷保”业务。

3.2 实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投保方式

国外的政策性农险普遍采用强制投保和自愿投保相结合的投保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投保率, 又能因地制宜, 灵活的发挥农业保险应有的价值同时兼顾一部分农民的实际利益, 从而达到使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实际操作上, 最理想的做法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本地区的投保方式。但这样做的灵活性太大, 效果不好把握, 所以国家也不能将权利完全下放到地方, 可以制定一个总政策实行全局性规划和引导, 并对此政策保留一定程度的伸缩性, 允许各地方进行限定范围内的调整修正。

3.3 发挥政府主导性与保险公司积极性相协调

由于农业保险本身的性质, 政府主导性必不可少。国外大部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中都设有国家专门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国家保险公司, 可以更专业、更有效率地执行其政策导向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有创设国家性保险机构的优势, 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但在现阶段, 政策的最终落实者——商业保险公司的行动尤其重要。从国际经验看, 只要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足够的支持, 商业保险公司仍然乐于开拓农业保险市场。至于具体的支持措施则有很多, 比如目前学者热烈讨论的“以险养险”机制, 实行保费 (纯保费和经营保费) 补贴, 税收优惠, 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更多的保险公司承保, 支持多种形式的保险主体形式, 督促奖励保险公司进行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条款设计等。

3.4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我认为长期来看,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可以按照“大数法则”原理, 把重点放在原保险业务本身,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实现。首先在空间上, 中国地域广阔, 虽然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一旦发生可能造成大面积出险, 但是对比全中国广大的投保范围, 赔付的地区毕竟是少数, 这时可以从承保公司在其他省份的分公司处调拨资金支援;其次在时间上, 发生特大灾害的年份也在少数, 可以利用多年积累下的滚动准备金进行赔付。

但是仅仅依靠原保险业务是不明智的, 为了以防万一, 有必要适当进行农业再保险。美、加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差额补贴”制度很值得我们借鉴。

3.5 制定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

制度是最重要的。因为农业保险的特殊性, 《农业法》和《保险法》等其他法律对其皆不适用, 所以国外对农业保险多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以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 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保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正常有序进行。

在2009年两会期间, 刘京生、王玉佩、吴焰、任建国等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委员们提案尽快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民建中央党派也在提案中表示应当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管理。由此可见, 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规的制定已经得到中国领导层的重视, 在不久的将来可望实现。

参考文献

[1]保监会.2008年我国农业保险结余40亿元[N].经济参考报, 2009-2-30.

[2]梁敏.我国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从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分析[J].保险研究, 2005, (12) .

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与建设 篇3

【关键词】:保险中介保险中介市场监管

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保险安排、财产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机构或个人。从上述定义可以了解到,保险中介是连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桥梁,满足双方相互了解信息,—方面,保险中介机构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信息渠道,另—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保险中介机构了解更多的保险公司的产品。

一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保险中介在世界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的保险中介始于1999年,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至今也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市场规模。我国的保险中介机构是在有了保险公司之后,在保监会的积极稳步推进下,才逐步创建、发展的。这一点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存着本质的不同,发达国家在保险业出现之时,销售环节就由保险中介公司来做,也就是说,保险中介市场是与保险市场同时产生、共同发展起来的。基于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特殊性,它必然也舍存在较之国外中介市场相对更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我国保险中介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选择的是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体的中介制度模式,但该模式却导致了我国保险中介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首先,个人兼业代理人快速超长发展,而专业代理人却发展缓慢,其次,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发展相对缓慢。使我国的保险中介市场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严重阻碍了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融通作用,进一步也阻碍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2我国保险中介监管不力

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的成立,才宣告保险中介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向专门监管机构的转移。短短10年的发展使保险中介监管存在着严重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当等问题。例如中介监管资源相对于现行的中介监管方式明显缺乏,中介监管干部基本上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缺乏精力深入市场,发现风险,掌控全局,监管法规不完善,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钻法规的空子以逃避监管,监管法规的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经营规则虽有规定但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相对应,导致保险中介公司即使犯错也没有遭受到处罚,也就起不来以法律法规来约束保险中介行为的目的。

3保险中介诚信缺失问题严重

作为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行业而言,保险中介之所以出现投保人和保险公司都不信任的地步,诚信缺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欺骗、误导客户,挪用、拖欠、侵吞客户保费,违规操作、违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客户普遍对保险从业者缺乏信任感,也造成了保险业构成体之间的互不信任。这既是我国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缺失,也是我国保险中介监管不力的表现。

4保险中介市场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不强

根据保险中介的定义可知,保险中介本该是连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纽带,能够为双方交易提供便利。但现今的保险中介人只集中从事一些无意争力的保险业务,加上保险中介人根据自身的信息优势,对保险公司和授保人进行双向欺骗,既伤害了保险公司又伤害了投保人,使投保人宁可舍近求远,直接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而避开与中介入胎作。

二对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建议

1创造适合保险中介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为保险中介公司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企业积极投资设立中介公司,鼓励现有中介主体向中介公司少的地区开设分支机构,促使各地域的协调发展,在维持保险代理人发展的前提下,鼓励保险中介人,保险公估人更为迅速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介公司联合,兼并和上市;鼓励国内中介公司与国外中介公司的良性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业务水平。

2加强保险中介的监管力度

保险中介的监管,既包括保险中介监管机构的监管,也包括保险中介机构自身的监管。就保险中介监管机构而言,应该提高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准入要求,制定一系列可行的保险监管法规,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就保险中介机构自身而言,要建立起适合公司需要又适合市场需要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监督。

3提高保险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

提高保险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主要体现在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上。保险中介机构应该建立严格保险从业人员筛选制度,提高保险中介从业门槛。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灌输客户至上思想。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保险中介行业中来。以高质量的服务吸引顾客,树立保险中介机构在市场中的信誉。

4加强诚信建设,获得社会认可

保险中介机构要想发展并且发挥其在保险市场中应有的作用,就应该取信于人。加强诚信建设,应该加强对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让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树立人无信不力的观念;应该要针对诚信问题制定专门的惩戒制度,对失信行为的责任人要严惩不贷,最后,积极配合监督机构的监督,并且时时应该以监督准则规范自己。

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篇4

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加强

一是《保险法》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后的《保险法》着重突出了对诚信原则的保护和运用。在总则中增加了一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第5条;在分则中也对保险市场的各行为主体围绕诚信原则进行了规范。二是相关法规充分体现了诚信原则。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不得对客户进行欺骗、误导和故意隐瞒”;《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规定,高管人员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投保人、被保险人、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等等。保险信用法制建设的加强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2003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2.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

3.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4.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2002年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车贷险”骗赔案使财产险公司蒙受了巨大

1损失;而在寿险方面,一些边远地区的保险公司被迫停办医疗险正是因为无力解决投保人无病却常年称病住院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征信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用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户就会被夺走,从而造成遵纪守法却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在广州的“车贷险”骗赔案中,曾经发现一家保险公司的6个支公司同时为一部车办理了保证保险。广州保监办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车贷险”骗保之所以能够得逞,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各保险公司尚未共享有关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及汽车经销商的信息,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给投保人骗贷或一车多贷以可乘之机”。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且不论这个指标是否经过科学测算,是否实事求是)不但有物质奖励,还可能加官晋爵,否则,就会遭到惩罚,甚至丢掉“乌纱帽”。同时,基层公司可支配的费用也仅仅唯系于保费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这种政策导向驱使基层公司以保费规模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的构想

(一)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强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北京、上海、深圳、福建等省市正在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可以说,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保险业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保险信用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高度保护诚实守信行为,严厉惩戒毁约失信行为。要在保险业内逐步形成“有信者昌,无信者痛”的氛围。保险监管部门要统筹全行业的信用法制建设,并制定具体措施促进落实。现阶段,应尽快出台《保险违规行为处罚办法》、《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保险信用管理办法》等法规。

(三)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1.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在制度建立上,某寿险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公司明确规定营销员不得收取客户的现金作保费,必须由客户将保费存入银行,公司直接与银行结算。这种做法从制度上保证了收费环节的诚信行为,大大减少了营销员挪用、诈骗保费的可能性。

2.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对投保人信息的采集及披露,可以参照英国做法,由行业协会进行。在投保人投保时,保险公司有权通过行业协会获得该投保人的资信状况、履约守诺及遵纪守法情况。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征信数据的管理制度,现阶段可由行业协会采集投保人的投保及理赔记录。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除在指定刊物上定期详细如实公开其经营管理状况外,各保险公司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平台,如专线服务电话、专业网站等,对投保人提出的有关公司的任何问题,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均应如实全面解答。

(四)改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动力

经济主体只有考虑长远利益,才有积极性建立一个不欺骗的信誉。而要使经济主体重视长远利益,必须有明晰的产权。因为产权制度直接决定着信誉的收益权,如果收益权归别人所有,没有人会为别人的未来收益而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所以,可以把经济主体建立信誉的积极性归结为产权问题。当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决策者的利益无关时,作为“经济人”的决策者没有理由重视企业的信誉。因而,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企业运行机制是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动力所在。

(五)完善保险营销机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增添活力

浅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篇5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1958年和1978年两次作了修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职工工资分配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养老保险制度作相应改革。十多年来,对养老保险制度已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些年来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1.实行职工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即职工在职时,由职工本人和企业按一定比例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在职工退休时由社保局统一向退休职工发放退休金,统一管理。退休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的改革措施,初步缓解了新老企业之间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保证了退休人员的生活,增强了企业活力,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特别是在1996年后的3年治理整顿期间,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发挥了重要作用,凡是参加了劳动部门组织的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企业,不论退休人员有多少,企业是否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基金,退休人员不受企业经济困难的影响,基本上都能从社会保险机构按时、如数领到基本养老金。

2.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项规定,决定国营企业新招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国务院在《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规定了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保险办法,企业按照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退休养老保险基金。到1998年底,有近2500万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了退休养老保险,并积累了近120多亿元养老保险金。少数到达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劳动合同制工人解除了后顾之忧,年老退休后的生活有了保障,对于巩固和发展劳动合同制起了积极作用。

3.实行了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是每个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权利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改变职工养老完全依靠国家与企业的观念,树立社会保险参与意识,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负担,以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负担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广东、江西、吉林、四川、山西、河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进行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部分企业实施了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北京、四川、福建、浙江、湖南等省市都有一些企业进行了试点,邮电部、中电联已在全系统实行。

5.为保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套自下而上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到1997年底,全国已建立了归口劳动部门领导的省、市、县三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3900个,配备社会保险专职干部39000多人。总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1.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较窄,且不够统一。目前我国法定的基本养老保制度,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城镇区、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执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上还没有实行法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和集体企业中的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工,以及区县以下集体与私营企业、新产生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劳动者,至今没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办法。

2.养老保险待遇层次单一,缺乏活力。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受统包统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企业经济效益好坏,收人多少,均实行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这种待遇结构与活跃的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一方面不利于控制待遇水平,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窄,国家和企,业包得过多。目前,养老保险费用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缴费很少。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费用的过快增长,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影响经济的发展。

4.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不适应工资制度改革的形势。现行的基本养老金是以标准工资为计发基数,随着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化,原有的标准工资逐渐淡化以至取消,而且国家统一标准工资占全部工资比重仅55%左右,以此为基数计发的养老待遇偏低。但是由于企业有了内部分配自主权和退休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业在职工退休时千方百计加大标准工资份额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又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另外,现行办法待遇结构亦不够合理。

5.社会化程度低。养老保险在近几年虽然实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体的改革,但是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保障功能弱。一是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发放,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企业为主,社会保险的功能未能够充分发挥;二是国营企业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但全国2/3以上的省、自治区仍是以市县为单位统筹,基金分散,调剂范围小,保障功能差。

6.管理体制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改革的进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养老保险上形成了多头、分散、交叉管理的局面:按照国务院的分工,劳动部负责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人事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人民保险公司目前还继续办少数市县的一部分集体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业务;全国总工会与劳动部在退休人员管理上也出现了“割江而治”的形势。另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与体改委、计委、财政、银行、税收等部门关系紧密。由于各部门所处角度不同,以及利益机制的作用,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在社会政治、经济中地位的提高,矛盾将会愈益尖锐。

三、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的国情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要受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招用人员和劳动者自主择业都通过市场进行选择。正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劳动力吸引到效益较好的单位和岗位上,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活力。这种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劳动力管理方式,可以使各类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合理地流动。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重新选择职业以及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将十分普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类职工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城镇所有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目前,养老保险已覆盖全部职工的90.7%,只有不到10%的私营企业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职工还没有养老保险。在区县以下集体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是回城知青和保留全民或区县以上集体职工身份,他们已经实行或参照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从数量上分析,建立统一的保险制度是可行的,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若干年后这个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统一制度难度会更大。

2.采取多层次的退休养老保险措施。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的国情出发,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宜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适用于城镇各类职工。第二层次是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即根据单位的经济实力确定待遇水平和发放方式,经济效益好的多补充,以体现不同单位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第三层次是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根据经济能力和不同需求自愿参加,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引导,在储蓄利率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可以适量控制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水平还很低,与此相适应,养老保险待遇的水平不可能很高。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可以使职工在整个工作期间逐步积累基金,以保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又使基本养老金水平得到控制。二是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平等竞争,单位之间经济条件的差别是必然结果,单位为了增强凝聚力,吸引优秀人才,除了对在职期间给予优厚报酬之外,还会靠长远的吸引手段来稳定所需人员,手段之一就是为职工举办补充养老保险。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激励职工多做贡献。三是可以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大多是完全积累的方式,一般储蓄数十年后才支付,这一方面可以抑制消费基金的膨胀,另一方面可形成一笔数量可观的长期可运用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3.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实行个人缴费,是深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个人缴费已有所认识,考虑到这一制度的实施与职工直接的利益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在国家统一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的所有职工都应实行个人缴费制度。目前,各地在试行个人缴费过程中,只在企业职工中进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实行,这一做法,已引起企业部分职工的抵触情绪。为了避免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出现不平衡,机关、事业单位的个人缴费应尽快实行。二是考虑到目前职工的工资收入还不高,开始时可以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实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三是个人缴费要进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调剂使用,否则就不能体现三方负担,起不到个人缴费应发挥的作用。

4.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重点,带动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发基数;二是计发标准。随着经济体制和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的确立,出现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打破了以标准工资为主体的等级工:资制的分配格局,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已成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原则:一是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定的养老保险,必须实行统一的计发基数、计发标准。因此,选择的计发基数应适应各种工资分配形式。二是要全面客观地反映职工一生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三是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差别过大和不公因素能够尽量缩小,以利于生产,保障生活。

5.确立退休人员部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调整机制。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金在职工退休时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受物价的影响很大,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逐年下降。为解决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生活下降问题,国家采取定额物价生活补贴方式。从实行的结果看,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了社会。但这种办法利少弊多,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价生活补贴不规范,补贴额度随意性强,而且往往滞后,群众意见大。二是各种补贴名目繁多,执行起来十分困难,不同时期、不同金额、不同名称,人们很难分清楚。三是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由于各项补贴都按人平均发放,表面上看很公平,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合理因素,基本养老金低的成倍增长,基本养老金高的补贴量相对不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一些退休时待遇较高的同志反映强烈。四是补贴量相对偏低,赶不上物价的增长水平,更无法解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问题,形成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下降较多。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财政收入情况的不断好转,建立正常调整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调整参数,则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论证的重要问题。从目前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看,可以作为调整的参数有三种:第一种是零售物价指数;第二种是职工生活费指数;第三种是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

目前,建立退休人员部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调整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调整参数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调整参数确定以后,这一系数就成为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刚性指标,因此,在开始实行时,无论选择哪种参数挂钩,都只能采取部分挂钩而不宜全挂,以防止过快过猛。譬如零售物价增长不超过3%时就不进行调整,只有超过一定数量时才开始进行调整的措施,就是防止调整过频、数量增长过猛。

(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离退休人员到1999年已达到3900多万人,对他们的管理服务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认真对待。近些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进行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以“官方”管理服务为主体的模式不断强化,离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的机制难以形成。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问题是以国家为主体完全包起来,还是靠社会和退休人员进行自我管理,是管理服务首先应解决和明确的问题。(2)各类人员之间的管理服务水平差别较大,矛盾很多。就目前来讲,对老年人的管理服务可以说是分门别类,界限分明。

管理服务最好、档次最高的是离休老干部;其次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第三是全民和大集体企业的退休人员;第四是小集体或其他所有制单位的退休人员。这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上的差别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系。(3)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未形成较规范的社会化体系。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实现社会化管理,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初步设想是:

1.建立以社会化管理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离退休人员与原来工作单位脱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要以社区服务为核心。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以自我管理服务为主体,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由“官方”主办改为“官方”协办,民间组织管理为主。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两个系统,一是生活管理服务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服务体系相一致的同时,重点发展适合于老年人特点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并且根据老年人经济负担能力和不同需求,分别建立消费型和福利服务型两类服务项目,既保证老年人生活、娱乐、保健等的需要,又可以筹措部分经费。二是政治权益保障系统,以解决老年群众的政治生活权利,保障其社会地位和自身利益,并且发挥其政治成熟和稳定、影响力大的作用。

论我国保险专业中介集团化发展 篇6

近年来,专业保险中介依托其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逐渐发挥了其作为保险产业链中的优势,但是在资本实力、经营管理、后援支持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销售服务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专业保险中介公司身处市场一线,市场化程度高、更加贴近客户,了解各行业对保险的需求,信息灵活、反应迅速,具有“船小好调头、经营转型快”的特点。自2002年实行市场化准入标准以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发展态势迅猛。2005年至2010年这6年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增长了41%,代理保费增长了362%,2008年行业实现了整体盈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以市场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专业化为发展方向的保险专业中介代理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推动保险专业中介行业的发展,中国保监会在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了“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中介机构实施集团化改革”。同年11月保监会发布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试行)》,可以说为推动整个中介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的发展。

二、发展战略选择

从资源组织形态与资源集约形态来看,目前我国保险专业中介的集团化有三种发展战略模式:集团裂变模式、全领域规模化模式、专业内部大中介模式。

(一)集团裂变模式

集团裂变模式打破了寿险、财险的分业经营界限,按照寿险、意外险、医疗健康险、车险等板块成立专业业务经营部门,实现了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在这种模式下,保险专业中介集团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客户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发展战略,实现保险业务的交叉销售,发挥信息优势,增强信息资源的深度与广度。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端。由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没有设立风险防火墙,一旦风险积累容易造成损失的扩散与蔓延。

(二)全领域规模化模式

该模式是在一个专业中介母公司的统领下,下设若干代理子公司、经纪子公司、公估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经营集团业务。母子公司在结构上相互联系但是在法律上却有不同的限制,如图1所示。在全领域模式下,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公估公司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法人主体,这就为不同子公司之间设立的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在不同子公司之间传递的可能性,便于母公司对整体中介集团的风险控制,也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这一模式可能存在的隐患在于,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务有全面的控制权,造成一些公司盲目投资新设的子公司成为母公司填补内部亏损的工具,其子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不能健康发展。

(三)专业内部大中介模式

专业大中介模式是以中介集团为中心,下设多个代理公司、经济公司、公估公司等金融机构,它们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共同置于中介集团之下,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各个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业务渗透的方式实现交叉控股,但是经营的业务上是彼此分离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决策方面都需要以集团公司为中心,这样的控股公司模式可以在客观上降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减少内部风险的传递。

三、创新经营途径

(一)股权结构多元化

相对于大多数小型专业保险中介公司而言,专业中介集团公司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在规模化还是差异化,无论是渠道建设还是平台建设,无论是信息处理还是风险管控,都能依靠自身积累实现规模化效应,但资本的扩张必然导致原始股权结构的变化。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是促使专业中介公司由弱转强走向现代化集团企业的必然趋势。、

(二)行业分工深入化

在推动行业分工的深入化的当下,不再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获取佣金,而是全面承接保险公司的销售和服务外包职能,凸显产业链专业分工的价值。保监会2010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已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专属代理关系和销售服务外包模式,通过专业保险中介渠道逐步分流销售职能,集中力量加强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资金运用,走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鼓励保险公司投资设立专属保险代理机构或者保险销售公司。”、

(三)销售渠道专业化

营销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保险中介的一项历史包袱,操作难度较大。保险中介集团化建设,将提高专业中介渠道保险销售的承接能力,促进专业化销售网络的建立,为营销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创新平台。对于专业保险中介集团来说,选择正确合适发展的领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通常有以下几种渠道:第一,贷款类业务。第二,代理类业务。第三,电子商务类业务。

(四)产品服务差异化

由于保险专业中介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拥有技术专长等优势,中介集团可以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提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下有三种措施可以借鉴:其一,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设计开发新型产品。其二,在服务提上方面,除了传统的保险中介业务外,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可以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咨询、损失评估和分析、索赔处理等服务。其三,不断提高保险中介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摘要:保险专业中介作为保险产业链的重要主体, 其生存发展对于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保险专业中介的发展现状, 研究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探索集团化发展的创新途径等三方面, 展望未来中国专业中介集团化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保险专业中介,集团化,经营途径

参考文献

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供给约束 篇7

【关键词】保险供给 保险需求 供给约束

一、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 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 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二、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一)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二)保险服务质量较低

保险商品具有无形性,而且是以消费者现在的货币支出换取未来一定时期内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由保险人进行赔偿或给付的服务性承诺,这种承诺具有非及时性。保险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保险的信任度,而且一些人和企业之所以购买保险,就是为了享受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及其效率,因而,服务是保险业的生命,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保险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服务意识,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意识到服务对于保险这一无形商品的重要性;二是保险公司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没有将维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三是保险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消费者难以从保险公司享受到高效、专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延伸服务。此外,保险业务手续繁杂,消费者获取相应的信息以及保险索赔较为困难等都是保险服务质量低的表现,较低的保险服务质量制约了保险需求的增加。

(三)保险定价机制不灵活,价格与保险责任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

保险定价机制上存在问题,价格缺乏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的对应关系,甚至有些险种仍然是实行严格的费率监管体制,保险费率难以适应不同风险和经营成本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这就导致保险费率与保险责任相比存在畸高畸低的现象,如一些险种赔付率长期仅为30%以下,个别险种甚至多年来不到10%;而另一些险种却严重亏损,难以为继。价格是影响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定价的不合理无疑阻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

(四)保险销售过程中问题较多

目前我国保险消费过程中的误导行为较为严重,营销员整体素质较差,行业形象受到影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保险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涉及到大众的分散性业务,如个人寿险、机动车辆险、家财险等方面,由于宣传不到位或宣传不当,甚至是误导等原因引起的投诉纠纷正呈上升趋势,行业整体信誉也面临考验。一些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过程中,过分注重保险功能和好处的宣传,甚至产生误导行为,目的是怎样把保险产品推销出去,从而忽视了保险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根源在于保险公司缺乏真正的市场意识,只从自身的市场规模和保费收入而不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存在着“营销近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在风险处理方式上对“保险”的选择。

三、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的良性互动

(一)以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加强产品创新,调整销售策略

“市场需求胜过十所大学”。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消费者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明确目标市场,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只有着眼于需求的销售策略,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形成“有效供给”。结合我国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事件所导致的人们大量安全保障的需要,保险产品创新应该以保障型产品为核心,真正满足人们的安全保障需要,从而解决保险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对保险销售过程的管理和引导,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素质,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介绍保险理财知识,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保障需要的保险商品和适量的保险金额。同时,也要详尽介绍客户所购买的保险商品的基本功能、属性特点及其对消费者的保障作用,认真讲解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使消费者明确自己有了什么保障,能得到什么服务,买保险后自己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保险业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约束的问题。

(二)增加保险业资本总量,提高保险承保能力

保险业资本总量的大小对于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保险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存在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偿付能力监管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十分重视,因而,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保险业的供给能力更容易受到其资本的限制。我国保险业目前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造成的。因而,增加保险业的资本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采取上市、增资扩股和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募集资本。除此之外,增加我国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目前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不仅限制了有限的保险供给资源的合理流动,也限制了保险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保险市场主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将巨大的社会资本引入保险业,不断充实、提高保险业的承保能力。

(三)不断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激发和引导保险需求

首先,是要调整服务策略,真正将消费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如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层级客户的特点和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策略。再如,根据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化、广泛性服务的原则,在营销渠道上加强与相关交通部门以及银行、邮政等部门的合作,在最大程度上方便消费者;在营销方式上,除在公司成立集咨询、投保、核保、理赔、出纳等服务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全体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务外,还应当积极发展网上保险、电话保险等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新型营销方式,提高自动化服务水平和效率;在理赔服务上,应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等。

其次,提高保险服务的技术水平是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核心。一是要强化保险公司在防灾防损、保险理财等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化和技术优势,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风险管理和理财服务,营造专业化、可信赖的形象。二是要提高保险精算技术水平,在细分保险责任、降低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保险费率畸高畸低的现象,使之与承担的风险责任对应成比例。三是要提高保险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和便利化。

(四)进行保险制度创新,促进有效保险供给的增加

制度创新可以为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的保险消费环境。保险业属于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一个行业,特别是普通消费者与专业化的保险公司相比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这就要求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特别是保险监管机关要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有关保险产品和定价的信息,还要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信息;不仅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还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公布渠道。此外,还要注重对保险投诉的监管,将保险企业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

同时,也要加强保险评级制度建设,通过保险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功能,将普通客户难以理解的财务信息等复杂指标转化为易于理解、一目了然的指标,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在高透明度下高效稳健经营,而且可使保险消费者及时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有关情况,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之后,做出理性选择。保险评级机构还能为监管机构提供资料和政策建议,为其客户提供保险咨询和顾问服务,起着信息传递的媒介作用。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保险法律法规,为保险需求和消费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不能为人们的保险消费提供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保障,还不能提供人们放心消费、甚至敢于超前消费的完善的法律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需求。因而,应该加大以《保险法》为核心的系列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并适应新的法律的颁布实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修订原有规章的同时制定新的规章,充分发挥完善的法律环境对保险需求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华林.中国保险需求到底有多大[N].中国保险报,2005-04-08

2 蔡秋杰.美国保险供求互动关系的一般特征及其启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2)

3 何培香.我国居民保险消费市场探析[J].消费经济,2000(2)

上一篇: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张说,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的意思,赠下一篇:读《恐龙科普立体书》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