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论文

2024-10-26

心理素质论文(精选9篇)

心理素质论文 篇1

描写心理的话题作文:心理素质

常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职业行当,各具千秋,劳苦大众与大款富豪们共同组建社会形态。在这个唯利是图、唯钱是真的现实社会,攀比、炫富成日常生活中一大亮点,由此催生虚荣心膨胀、为钱为利可以抛开一切道德底线,“鸡”“鸭”见怪不怪,腐败从中央到地方,二奶三奶遍地开花……

钱啊,真是好东西,人们想尽办法不顾一切都为它!是否钱到手了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呢?是否有钱就一定幸福呢?

“鸡”“鸭”,以出卖肉体以青春色相换钞票的角色,也许她(他)们拿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年轻时身体的透支能不给日后的健康带来隐患?难以启齿的历史不会成为心里永久的阴影?

贪官,那个从家里搜出上吨的现炒的家伙,那钱有命享受吗?东窗事发,这不是贪来埋自己的吗?

那些二奶三奶的,总是藏在阴暗角落过日子的女人,像蚂蝗样吸附着有钱有家室的男人,使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不敢光明正大,过着躲躲闪闪的日子,难道不会心生愧疚吗?

……

真是吃饱饭操瞎心。鸡也好,鸭也好,贪官也好,二奶也好……,他们(她们)都是一群心理素质超好的另类!

一辆自行车后面放了几箱饮料,停在一辆货车跟前,只是主人暂时离开,人来人往,你会你也敢顺手牵羊搬走一箱饮料吗?绝大多数人是不敢甚至根本就没这年念头,可是就有人像拿自己东西一样顺手掂走了一箱,这种从容与淡定得需要多过硬的心里素质才做得到?

很记得曾经还在老家上班的时候,深夜班下班,我们几个女孩子,一起去吃早餐,现炸的油灯子,因炸不过来,一出油锅我们就拿的吃,其中一个家伙,我一个都还没吃完她已经吃完两个了,按正常量我们女孩子吃两个就够了,可是她还是一直接着吃,眼睁睁看着她吃了四五个,可是在大家都吃好了最后付钱的时候她说才吃了两个,理直气壮的付了两个的钱,这样的事饿死我都没胆做出来的,所以,虽时隔二十多年,那一幕犹在眼前。

心理素质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起关键性作用,而心理素质是以思想为前提的,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心里素质。地下党坚信共产党是正确的是人心所向的是会取得革命胜利的,所以,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人士,被国民党抓去,怎么样严刑酷打备受折磨都不会屈服;保险从业者,在内心坚定:我不是来向你卖保险的,我不存在有求于你买保险,我是来为你和你的家人还有财产免除后顾之忧的,防患于未然,你没想到的我先跟你考虑到了,我是来帮你的,所以,具备这种心理素质的、理直气壮的做保险的都成功了——这是正能量的心理素质。

负能量的呢?如上面所说:鸡呀鸭呀、贪官、二奶、偷盗、行骗及一切以损人利己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哪一样不要过硬的心里素质才敢拿出行动?得经得起羞耻,混得过耳目,得抛却良心,摈弃廉耻,得心狠手辣,居心叵测!

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你想要的人生?也许你想声名远扬,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千古?人生的正负两极并非互相吸引 ,而是朝两个相反的极端发展,不管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千古,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达到目的谈何容易,因为心里素质需要信心、勇气、无畏、野心来支撑。

心理素质论文 篇2

一、在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发展

实施心理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最终目的是通过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自助、自我调节能力,完善其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的配合与合理的补充,因此心理辅导应面向包括正常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其原则要求我们在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实践证明,具有坚定的自信心,会更多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易形成较多的责任感和进取心,有助于学业成功。相反,如果青少年学生缺乏自信而自卑,就会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心理是自我意识中的障碍,其关键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多方面。从客观上讲,自卑心理的产生是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师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方法不当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主要途径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用自身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如讽刺、挖苦、体罚等均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误地归因,即认为自己永远是失败者。因此,老师在加强自身心理学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和学生交朋友,使学生视自己为其良师益友,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和优良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沮丧,面对成功不骄狂,以自己的高度负责、积极进取的精神教育影响学生。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以“培养好习惯”、“尊重他人人格”、“情绪的自我调节”、“面对困难和挫折”、“广交益友”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同时丰富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开辟多种途径,让同学展现自己的才干。如:在班内开展演讲比赛、读书赛、唱歌比赛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在学生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尊重与理解学生

心理辅导之所以要遵循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首先是因为只有当教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关心自己的荣辱,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其次,在心理辅导中,学生如果被老师尊重和理解,就会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所以老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与理解学生,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三、在学生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必须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个别的身心条件,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如此才能奏效。而心理辅导比较重视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重视积累学生各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特殊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特殊的潜能,防止其人格发展中一些不良偏向的滋生。例如,我在知心小屋接待过这样一个女孩子,她是一位六年级的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班干部。她向我描述道: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周六和周末还要帮父母在路边摆的小吃店卖早餐,有一天她在帮父母的过程中遇到同年级的一位男同学经过早餐摊点,同学也没买她的早餐,等她同学走过去后,她一直担心这位同学会告诉他很多同学,然后大家一起来嘲笑她,所以每当想到这件事情连学习都没心情了。同时她自己的爸爸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叹气,说自己对不起孩子,她和姐姐都很心疼理解爸爸,知道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是为了家庭,所以有时间就去帮爸爸妈妈打理早餐店。可是每当想起这样会被同学瞧不起时她就很痛苦。她一边诉说一边掉眼泪。我问她:“你们班现在有人嘲笑你吗?”她摇摇头说:“暂时没有。”我问:“咱们六年级的同学你认识的人中,有谁是自己赚钱来上学的呢?”她说:“我认识的同学中没有这样的人。”我说:“如果你们班有一位同学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又不影响她的学习,这样的学生你会嘲笑她吗?”她停顿了一下,慢慢地摇摇头说:“不会。”我继续问:“你会佩服她吗?”这时的她已经停止了流泪,若有所思地说:“我会佩服她。”我微笑着说:“其实老师现在就很佩服你,你在为爸爸妈妈分担责任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你真的很坚强。”她羞涩地低下头笑了,说:“谢谢老师。”我又说:“你还是你们班的班委,你不但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在学校还为班级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其实我们大家真的很佩服你的。”她点点头说:“老师,谢谢你!”从她的话语中我读出了心情轻松的感觉。我问:“现在能轻松并专心去上课吗?”这次她用力点点头。从此我见到的是一位充满自信的一个阳光女孩。

心理素质论文 篇3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委和市进修学校的关心指导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率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深,逐渐形成了一种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思路。

一、加强“心育”环境创设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建校四年来,一直着力于美化校园环境,抓好学生常规教育,添置了各种现代的教学设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尊重学生,逐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改善了育人环境。去年三月,我校以高分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验收。为了进一步加强“心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育”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为手段,以科研为先导,组建“心育”课题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置心理健康知识专栏。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优化了“心育”环境。

二、重视师资队伍培训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以,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学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淡化自己优越的身份感,摒弃“师道尊严”思想,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心育”教材,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总结经验并撰写心育论文,现已有数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三、开设“心育”课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今年初,我校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每两周上一节,从班队活动中安排。这一学科的教学,由班主任老师担任,以便有利于促进和加强这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由班主任担任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能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以活动课为主,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心理和学习问卷调查》,同时在校门口挂起了“悄悄话信箱”。对学生反馈的问卷和来信,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类、整理,有些普遍性问题就在“心育专栏”给予解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做到教育与咨询同步,有效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注重德育、“心育”结合

德育与“心育”工作相结合,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今年初,我校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试点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些教育既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少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两者交叉结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有力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六、抓各科教学的渗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科教学的渗透,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在这一方面,我校特别强调所有的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渗透“心育”,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抓好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注重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善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七、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家庭心理教育,从“心育”的角度来说家庭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现实中,有些家庭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关心。心理专家对小学生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为了使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心理素质论文 篇4

南天湖镇中学 马世明

内容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新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小学心理健康的种种事情或行为,使我们感觉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又从四个方面阐述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本文充分论述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旨在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影响、教师心理、心理疏导、服务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很少注意。实际上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但在中小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疾患,据我们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是相当高的。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了解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一)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避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心理障碍和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所以家长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校教育不当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结构处在一种“金字塔”状的不合理状态。就业的竞争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升学的竞争。在这种升学竞争面前,我们教育的惟一选拔办法就是考试。而学校的优劣就是这培养的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的高低如何,为此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因此出现考试焦虑心理,争胜压力心理,自我预期心理等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这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些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上不去,经常被老师体罚或者心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三)社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冲击很大。首先,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使得现在的青少年一切都讲求享乐,吃喝讲排场,玩乐要尽兴,穿戴讲名牌,与异性交往讲求开放等。甚至有些青少年一味模仿。其次,黄毒祸水,传媒隐患,赌博之忧,白色幽灵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过渡时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学家霍林沃斯将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性断乳”5这时期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生理的迅速发育,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心理震荡,他们变得爱观察,爱反省,爱思考,也变得更加敏感。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愿望,无视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甚至发生冲突,以致影响中小学生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其次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显露出来,性机能的成熟加强了他们对异性的爱慕与渴望,为他们“早恋”提供了前提条件。再加社会文化生活中对性爱的描写泛滥,也加快了青少年“早恋”意识发展的步伐,这时家长与老师如引导不好,就容易犯不良的性行为。第三,从青少年一般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处于独立意识和反抗心理都比较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仅敏感,而且多疑。家长、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成为他们反抗的理由。况且,我们的老师与家长对“早恋”问题采取的是一味禁绝的态度,例如,有的家长对女儿与男生的交往盘根问底,处处限制,甚至偷听电话,偷看日记,偷看信件等侵犯女儿隐私的行为经常发生。有时不了解情况,便对孩子间的交往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和责备,或者对来访的男生横眉立目,严重伤害了孩子的情感,学校的一些教师对男女交往也采取了限制的对策,如公开批评和处分等。在高压政策下,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因此,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老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各种类型学生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呢?(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电视剧《我们这一班》观后感中有这么一段话:“教师对自我的接纳与肯定,同时表现出所居地位的尊严与充分选择自由。虽然不贬低自己的身价,但也不讳言自己的缺失,以及身为凡人的无奈与物质条件的平庸。” 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所应具备的特点。(2)学会工作与休闲同步。教师要学会张弛有度,合理地、有弹性地安排自己的休闲,如散步、听音乐、聊天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兴趣,还消除了由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与焦虑。(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弃权威的身份,平等、友好、和谐地善待学生,接纳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做到因个性育人,因性别育人,形成师生人际互助,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4)笑对人生。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在家庭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有时会陷入烦恼和忧愁之中。如果他们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调节、疏通,就可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并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教师只有以乐观的心态来笑对困难,对能有机会重新恢复心理的平衡,才不至于被红尘的烦恼所淹没,永远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通讯及网络交流,“学校开方日”等途径或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作为家长:第一,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应有自我完善意识,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这是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第二,走进青少年的知识世界。家长要做孩子终生学习的模范,要能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沟通,同步成长。根据父母对自身和孩子评价的态度,把家庭分为不健康家庭和学习型家庭两种,不健康家庭的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再注重自身的发展,甚至不看书不看报,只要孩子有出息,自己什么都可以放弃,甚至事业,在人生的道路上,父母成了旁观者,局外人。对孩子考试成绩期望值很高,而自己却看电视打打麻将。而学习型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互悦,成为朋友,在终生学习的道路上是共同学习的同学,不仅孩子能走进父母的世界,父母也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第三,用心陪着孩子向前走。所谓用心陪着孩子向前走,就是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并善意指导孩子。第四,培养健康情绪。众所周知,除了上学外,孩子绝大多数时间与父母一起度过,父母的情绪状态决定家庭的氛围。父母良好的情绪状态会形成友善、和谐的家庭气氛,这种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相反,则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人格。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学习存在惰性的特点,可以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第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可以开展“我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等,使学生互相关心帮助,以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做到:.平等、倾听、保密,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教育既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又是一种富有艺术的工作,学校应逐步建立起在专家和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职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忧怨,这样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智力和性格特点,正确评价自己,还可适当授予人际交往的技巧,使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设立一条专为学生服务的热线电话——学生心理热线。通过热线来电,可以解决中小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比如人际关系、考试与家庭、老师的矛盾、学习压力、学习成绩、升学择业等。在这里要注意对学生来电要能够耐心、细致、全面巧妙的给以回答,使学生对心中的困惑得以释放。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完整、系统、准确的心理健康档案包括:背景材料、学生在校表现、心理素质及教育和辅导措施等。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需要学校的各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使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扎实有效。还需要充分借助于社会力量和公共环境资源,巩固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让健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还要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教师的工作,还是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需要各方的合作,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2⑵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心理素质的教育研究中心编著。

怎么提高心理素质 篇5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提高方法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增强人的心理素质

生长在孤儿院里的一名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笑没有回答,取出一块石头让男孩拿到市场上去卖,条件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真卖。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里,意外地发现有好多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男孩高兴地向院长报告时,院长让男孩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结果有人开价比昨天高十倍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让男孩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身价又涨了十倍,由于男孩坚持不卖,一块石头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意义。大家能不能像这块石头一样,自我珍惜,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呢?心理专家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能够对心理产生作用,但是,一般性的心理活动不会给人的健康带来明显的影响,能让人察觉到的影响人生理健康的心理活动通常是强烈的、快速的或持久的。累了痛了哭了,是否能正确地感知并认识自己的心理,学会调节、释放和自我按摩,为自己做一次心理修炼?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用一串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有许多关于心理调节的方法介绍,大家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并经常为自己做做心理按摩。深呼吸是最快、最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而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心安理得、心旷神怡等最方便最见效的做法就是深呼吸,以此调气调息,摆脱情绪的纷扰,找到理性的回归。还可以采取音乐疗法、运动疗法、旅游疗法、艺术疗法、洗浴疗法等。“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这句话也许能让人们终生受益。

专家解说

邢根溪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我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的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

刘岸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除智力因素以外,决定和影响人活动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都可以称为心理素质,亦即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

无锡市中小学心理教育课题组研究认为: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

因此,对心理素质做如下界定: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王希永等人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

测试题

以下八道心理素质测试题,每题只能一个选择,然后根据括号内的分数累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心理素质和应付能力。

1.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叫住;后者知道你急着要赶路,却故意拖延时间,这时你———

a.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么办才好 b.十分友好地、平静地向警察道歉 c.听之任之,不作任何解释

2.在朋友的婚礼上,你未料到会被邀请发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

a.双手发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b.感到很荣幸,简短地讲几句 c.很平淡地谢绝了

3.你在餐馆刚用过餐,服务员来结账,你忽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此刻,你会———

a.感到很窘迫,脸发红 b.自嘲一下,马上对服务员实话实说 c.在身上东摸西摸,拖延时间

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车时忘了买票,被人查到,你的反应是———

a.尴尬,出冷汗 b.冷静,不慌不忙,接受处理 c.强作微笑

5.你独自一人被关在电梯内出不来,你会———

a.脸色发白,恐慌不安 b.想方设法自己出去 c.耐心地等待救援

6.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点也记不起他(她)是谁,此时你———

a.装作没听见似的不答理 b.直率地承认自己记不起来了 c.朝他(她)瞪瞪眼,一言不发

7.你从超市里走出来,忽然意识到你拿着忘记付款的商品,此时一个很像保安人员的人朝你走过来,你会怎么办?

a.心怦怦跳,惊慌不措 b.诚实、友好地主动向他解释 c.迅速回转身去补付款

8.假设你从国外回来,行李中携带了超过规定的烟酒数量,海关官员要求你打开提箱检查,这时你会———

a.感到害怕,两手发抖 b.泰然自若,听凭检查 c.与海关官员争辩,拒绝检查

教师心理素质 篇6

这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学校的体育工作,如制定计划和在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其特点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达到培养学生优良道德意志品质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体育教师是我从小的理想。我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我热爱那运动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平正确对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在工作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尽力与同志搞好关系,相互帮助,维护学校荣誉;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放松,树立体育教师的形象,规范衣着,普通话教学规范健康,举止文明有礼貌,严格要求,注重身教。对自己的要求力争达到最好。

心理素质论文 篇7

我们应知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 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但是, 由于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所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这是我们做好心育工作永恒不变的理念。因此, 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面积地科学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必须建设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对此, 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定期参加省、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2) 建立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策略;掌握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3) 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教师定期不定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自测, 并不断反思;

(4) 组织全员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 使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心理素质论文 篇8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心理素质论文 篇9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品质明显下降,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教育方法和社会家庭环境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学习竞争激烈,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过大。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很多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十分高,为了让学生学文化知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把学生置身于“题海”中,加大学习量,终日“考考考”,“分分分”,致使学生吃消不了,成天忧心忡忡,一旦成绩落后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学生心理负担重,或以为自己蠢笨,理想灰色,从此消沉忧郁,丧失斗志,破罐破摔;或选择过激行为,如自杀、杀双亲、杀师长、杀同学。

教育不适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响。学校教育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方面起主导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当学生需要爱心,理解、尊重时,有的教师反而冷言冷语,挖苦,讽刺、甚至让学生当众出丑,势必使他们难堪,甚至无地自容,更有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它会产生自卑、逃避、反抗、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一教师因某学生上课迟到,不仅责骂他,而且当众侮辱其父母,致使该学生对老师敌视仇恨不能自拔,最后走向杀师之路。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学生适应不良而成为心理问题。由于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社会,对目前社会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缺乏辨识能力。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而在学校所学习的社会科学又仅仅限于考试内容,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随意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填补空虚的心灵,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此外,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表现异常。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表现出家庭中的霸道作风,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容易产生痛苦、抑郁、脆弱、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打破了学生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致使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极大地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应从多方面做工作。

一、扭转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统一思想、统一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社会各方面不一定都完全理解支持,因而难度较大,社会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校长、教师、学生的考核体系,打破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枷锁,广大师生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彻底解放出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实际,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出自己的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大胆地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同时,要对现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必须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列入大纲,进入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分层分流”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有困难者,适当增加较实用的知识,帮助其学习一技之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成才和就业的渠道。

二、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有赖于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的条件下,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气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教师用美好的情感投入教育活动,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人格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智、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育中,更应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心理辅导,训练及心理知识的学习。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要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信任他们,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激发他们的进步、创新、求学的热情。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优势,首先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行为习惯上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制订短期强化训练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海市一中学确立以“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为突破口,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每一个方面为对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研目标,确立激发“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爱心、公正心),培养“八种精神”,训练“十二种能力”,形成“八种行为习惯”,从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其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介绍一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如情感宣泄法、情感转移法、自我安慰法、心理补偿法等)。通过各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教育情境,教师有针对性积极疏导,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教或互教,使教育在潜而默化之中形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再次开展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咨询诊断——矫正治疗——反馈养成”三个阶段实施,扫除学生原有的心理障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上一篇:家长会班主任经验的发言稿下一篇:酒店防火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