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共8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策略
一、知识产权对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是和跨国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必须依靠知识产权的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不仅是大企业的法宝,同样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品附加值指通过智力劳动(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人工加工、设备加工、流通营销等创造的超过原辅材料的价值的增加值,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与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皆为产品附加值的一部分。其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指智力创造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主要比重,具有较高的价值增长与较高经济效益,商品拥有高额利润。
(2)抢占市场份额,确保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企业不仅要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进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维护自己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3)维护经营安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任何一项知识产权都要耗费企业大量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的大量时间、精力,通过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竞争对手对知识成果轻易的模仿、抄袭和无偿使用。
(4)拓宽融资渠道,夯实企业资本实力
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市场保证的技术,为了保证企业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购买专利。近年来,我国不断修改相关法律,放开技术入股的比例。随着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同时银行的专业性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作为资产可以抵押贷款,使知识产权可以直接实现资本化。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能享受到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所以,中小企业都想尽办法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我国修改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办法规定:一个发明专利或六个实用新型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一百分中的三十分,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利几乎是没有机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
二、如何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1、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对于中小企业,虽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但也应有专门的人员或由其它人员兼职从事这方面的管理工 作,当然也可聘请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提供这方面的法律服
务。
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即制订商标、专利或商业秘密等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分别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侵权监控、权利保护、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规范化。
3、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专利战略以其具有技术性特点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有着独到的功能和作用,也显示出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紧密关系。
4、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以随时跟踪和补正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投资入股、交易转让、许可使用、法律争议情况以及相关信息。
三、实践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1、在进行新的项目研发之前,最好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利数据库,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 和分析,确定研究开发方向,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利用国家最新发布的专利及技术信息及时制订和修改市场战略。专利文献的分析 和利用可避免企业的重复开发,同时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起点。
2、通过检索和对比分析,确定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项目,及时的将自主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之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可以避免该技术落入竞争对手手中,造成竞争中的被动局面;
3、通过知识产权专家的指导及时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分析和预判,制定预防和保护措施。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技术进行保密,在申请专利之前不要公开销售、展览和以论文等形式发表。否则,该技术将无法进行专利保护,成为公知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4、确立品牌的全面保护意识,通过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检索商标数据库以避免使用已有商标,并在启动使用新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之前查询和注册商标,通过商标注册有效的防止侵权和假冒,并逐渐确立本企业的品牌优势。
5、对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及时建立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措施,与相关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与商业伙伴谈判和共享信息时,应在适当的时机起草保密协议。
6、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企业的产品如果进入国际市场,则首先考虑在拟出口的国家及潜在的出口国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申请专利或注册商标。
7、可以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转让或许可,创造直接的利润。
8、及时跟踪市场并确定你的知识产权是否被侵害,如果发现你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可以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2
隐性知识的概念, 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 年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类型的知识, 一种是显性知识,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而与之相对的, 则是隐性知识, 即潜意识的、难以被表述的知识[1]。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背景下, 企业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在经济价值的创造过程中怎样最有效的收集和运用知识。企业知识是“相关的, 可行的, 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这暗示了一个企业的知识积累是通过其员工的认知和行为过程来实现的[2]。但是, 不应该将知识和事实混淆, 事实没有洞察力而只是简单的数据, 而知识则不然。知识涉及对人们的行动和决策的解释, 并且代表了对数据的应用。与此同时, 新知识也随着对数据的解释和应用得到了开发。例如, 研究和开发活动通常不仅仅需要诸如技术手册类的显性知识, 也需要隐性知识来应用显性知识。因此, 获取员工所有形式的知识等同于企业财富的保留, 而且很多的理论家已经认定企业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
2 企业隐性知识的定义及作用
2.1 企业隐性知识的定义
企业知识有两大类组成:可以明确表达出的显性知识和主要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非显性的隐性知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事实知识”和“过程性知识”, 而企业中“过程性知识”可以使“事实知识”转化为行动。显性知识得到详细的说明和记录, 因此比较容易与他人共享, 但显性知识的一个缺陷是其更容易被竞争者复制, 而只有当它们被保护时才能提供一些竞争优势 (比如通过专利) 。而相对的, 隐性知识不太可能被复制。
综上所述, 企业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和行为中难以用语言来表述、难以用文字言传, 属于直觉、经验、诀窍、灵感、智性直观的那部分知识, 具有高度个体化和难以形式化的特点[3]。
2.2 企业隐性知识的作用
2.2.1 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决于隐性知识的积累
企业隐性知识主要从实际工作中获得, 它包含了对各种问题的感知和直觉, 以及对这些问题极其丰富的思考和判断。一旦这些观念和想法得到启发, 并且通过某种机制在员工之间得到流动和转移、交流和分享, 将会变得更为清晰和丰富, 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知识。在企业研发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通常很难表达出自己为什么会选择特定的而非其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然而在他们发现、发明和创新的过程中, 这些说不清原因的选择通常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4]。我们一般将这些隐性知识称为“直觉”“灵感”“智慧”或“经验”。
相比于显性知识而言, 企业隐性知识的价值性更为明显。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之源, 它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 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5]。
2.2.2 隐性知识是形成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对企业的发展而言, 技术创新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它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和物质载体,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然而只有具备较高技能、潜力和心智水平的人才能实现技术创新。从如何促进个人创新能力形成的角度来说, 提高技能和潜力不仅需要对科学知识进行持久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也需要创造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使自身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换言之, 除了必备的显性知识以外, 深藏在个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构成了其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它包括了作为开拓者的精神和应对挑战的勇气;保持不断探索方法和技术创新的习惯;敏捷的思维和想象力;对激情的控制力和平和的心态;坚定的意志力;此外, 还包括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并能够妥善处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2.2.3 隐性知识的教学和传承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使用“老手带新手”的方法来培训新人。新进员工和研发人员在年复一年的“跟随导师”和担当其“助理”的过程中学习专业技术和方法。通过长时间的静授方式, 专家可以对年轻员工传授自身拥有的隐性知识。因此,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言传身教”的作用往往比“说服”更大。
3 隐性知识的共享
3.1 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方式
在企业中, 隐性知识是人们工作场所行为的智慧源, 也是企业的一个有价值的竞争优势资源。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交互和转换, 以及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来驱动, 而这些是企业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由于它难以表达的特征, 因此其传播范围有限, 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3.1.1 与专家一起工作
一般而言, 企业通常采用“老手带新手”的传统方式, 通过亲身体验来观察专家的工作过程和分享专家的经验, 年轻的员工可以获得专家的工作实践、技术诀窍、心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老手带新手”也是非常有效的共享隐性知识的方法。在专家的指导下, 受训员工的心智模式将日益清晰。此外, 专家有机会纠正受训员工错误的思维模式, 通过增加场景的复杂性提高其灵活性。
3.1.2 试错法
隐性知识是个体特有的, 需要个体亲自参与实践的知识。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是理解和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不断被丰富和提高。年轻员工只有积极参与工作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 才能积累自己的研究经验, 进而逐步丰富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
3.1.3 通过非正式组织交流获取隐性知识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组织, 这些组织是员工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 他们经常会自发地聚在一起来讨论一些事件, 沟通观点、分享经验、共享知识, 企业应该支持这些非正式组织, 积极推动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3.1.4 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隐性知识
毋庸置疑,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在某一领域有独特优势的员工把个人创造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形式为其他专业人员所了解和掌握, 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工作和重复错误, 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同时也达到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潜力的目的, 进而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
因此, 隐性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 能使已有的知识得以巩固和丰富, 并从中得到启示。此外, 隐性知识的共享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合作能力, 使成员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共同拥有知识。
3.2 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3.2.1 个体动机
理性行为理论假设一个人要想从一个行为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那么他就要在这项行为中投入更多的意愿。根据这一假设, 如果员工可以获得更多的与知识共享相关的组织奖励、乐趣和互惠性, 他们将会更加倾向于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因此, 员工共享隐性知识的意愿依赖于这样的个体动机[6]。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 基于个体的理性选择, 当他们的利益超过成本时, 他们就会愿意进行知识共享。从这个观点来看, 员工共享知识的意愿是通过一种收益与成本最终导致知识共享的机制来实现。
3.2.2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由结构、认知和关系维度组成。先前的研究已经指出, 社会关系、共同目标和社会信任维度的构想设计分别代表着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和关系维度。因此, 员工的社会关系、共同目标和社会信任对他们的知识共享存在共同影响[6]。
3.3 促进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
3.3.1 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共享隐性知识的环境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源自于创意和创新火花的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 而是依赖于拥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以及不同社会阅历的人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隐性知识, 通过个人知识的扩展以及创造新知识方面的交流提供技术创新的灵感。由此可见, 企业不仅要关注学术讲座、案例讨论和学术活动, 而且还要重视非正式交流的重要性, 比如员工借助网络或在他们之间日常的交流互动过程中, 通过聊天可以实现彼此间经验和工作灵感的共享。
3.3.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知识共享是由员工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 这种交互作用又受到员工间的人际关系所影响, 员工之间的信任、合作和互助构成隐性知识分享的基础。
由于隐性知识的私有性和高度个人化的特点, 使其难以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在组织内得到交流和分享, 因此,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为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创造有利条件。
3.3.3 创建创新项目团队
企业应通过团队创新机制为团队的成果和发明创造机会, 团队创新机制是使一个项目或目标为核心, 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过程中, 旨在让更多人分享隐性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促进人才的培养、创新理念的传播, 也可以避免因少数人垄断企业的专有知识而造成的损失[7]。
3.3.4 建立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虽然有研究指出, 外在的物质奖励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作用并不是那么重要, 甚至可能阻碍知识分享的态度, 但其又是知识共享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当员工意识到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成正比时, 他们才会产生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从某种角度而言, 企业对知识持有者知识分享行为的肯定体现在对他们给予物质补偿或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晋升机会。企业要确保对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 形成有利于知识分享行为的良好衡量标准, 要重点考虑员工知识共享的成果和贡献, 而不应以他们是否掌握独特的知识为衡量标准, 进而影响员工的价值判断。因此, 为了使员工形成对隐性知识分享结果的良好预期, 增强其隐性知识分享的态度, 进而增加隐性知识分享的意愿和积极性, 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4 结语
隐性知识是当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对知识的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的竞争优势, 并且当这些知识转化为组织能力时, 在市场中也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协同优势[8]。此外, 企业的知识是一种并不会随着使用而减少的资源, 相反, 知识得到更多的使用, 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根本的源泉, 因此企业应注重增加企业整体的知识、企业间知识的分享, 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可创造共同利益, 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当然,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企业以及员工长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晔武, 朱文峰.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转化及管理研究[J].情报方法, 2005 (3) :96-97、99.
[2]杨楚欣.高新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4 (1) :15-16.
[3]李倩, 程刚.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1) :100-104.
[4]毛荐其.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流转[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 (6) .
[5]刘志英, 王晓东.论隐性知识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 :194-197.
[6]周婷婷.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管理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营销, 2015 (4) :40.
[7]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 (2) :129-1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 篇3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企业要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创新基础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产权是知识创新所取得的结果,是知识进行物化以后进入市场形成的专有权利。
一、企业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要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这也是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目的。企业要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是从较低阶段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向较高阶段的市场竞争优势进步,通过劳动力成本低廉、价格优势等获得得市场竞争的份额是较低阶段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额的基本依靠,因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的优势是很有限的,也就不能掌握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发展空间有限,我国大部分的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基本属于这一类。通过客户关系的长期稳定积累、品牌效应和技术创新,通过高附加值无形资产的价值来实现的现代企业竞争模式,是较高阶段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中,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尤为突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把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与管理和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法律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让企业赢得的优势和主动权。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例如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组织管理能力和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从而促进掌握市场的竞争优势,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正因如此,知识产权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专利战略的制订、评价、实施、调整等四个阶段,首先摸清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现状,拟定专利战略目标;对企业主要产品、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企业目前拥有专利的类型、数量及布局情况,核心专利的稳定性,主要技术研发人员等研究分析;积极挖掘专利文献及相关科技文献中的有用信息,分析竞争对手专利等知识产权状况和动向;研究分析行业技术发展路线与趋势,研发热点与空白点,竞争对手关键技术的掌握与保护状况,市场发展动向,国内外专利布局,提出专利申请、运用、保护的思路,制定相应的策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的制定可借助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和手段展开,与专利数据库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专利专题数据库,进行全面的专利信息分析,汇总本企业全面的信息,形成科学、有效的战略报告。建立企业的预警信息发布信息化平台,随时跟踪、动态发布,并建立完善的预警评价分级标准。
二、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通过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企业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企业的自主创新正是智力活动创造的过程,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就是这种创造的过程和成果。工业产权中的专利制度予以保护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等;著作权法予以保护技术创新中设计的设计图纸和软件文档等;创新出来的成果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涉及到企业商标的保护,需要加以商标战略。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
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能够提供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的依据;其次能够创好产业的环境造有利于新技术的成功地应用;第三有效提供吸引引进技术和外资制度化的结构;第四促进新技术得到广泛传播;第五鼓励研究开发新的技术。
现代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着力培育和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把企业发展规划与知识产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带来的市场竞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持续动力,包括品牌(商标)、专利和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只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把知识产权保护做好、用好,才能求得生存与持续发展。为此,现代企业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的专利战略:第一步,扩大专利申请量,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知名度;第二步,以专利产品树立企业品牌,占领竞争激烈的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第三步将专利战略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去,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创造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方向,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专利工作体系和相关制度,提高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及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把专利工作融入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开拓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开发专利技术产品,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通过技术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本身是一种法定的垄断权,是一种对市场控制的无形财产权,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财富和无形财产。[1]知识产权是知识进行物化以后进入市场的专属权利,以利于保护知识创新的成果。现代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必要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知识产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竞争构成,以企业无形资产的方式转化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战略性资源。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就是战略性资源,所谓的战略性资源具备不可替代、稀缺的特点、并难以模仿。知识产权完全具备战略性资源的条件和特点。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逐渐超越了有形资产的价值,成为了企业最有价值、不可替代、最重要的财产。有资料统计,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占其全部资产的比例,在1982年、1992年和2002年分别是38%、62%和87%,[2]因而作为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价值的知识产权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已越来越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
OPPO作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中的代表品牌,高瞻远瞩,为了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持续发展,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在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合同管理保密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覆盖到顶目或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到2013年,OPPO所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两千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78%,实用新型申请为22%,在智能机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国内所有企业中名列第八位。OPPO通过专利申请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已形成了小规模的专利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的具体目标是将新开发的技术近一步优化,通过专利申请对企业的核心技术形成以点带面,纵横交错形成有效的专利保护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通过建构知识产权优势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达到最终目标的必要手段。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与识产权战略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可见现代企业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当今实现国际竞争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知识产权已成长为生产的必备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依靠获得知识产权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知识产权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参见冯晓青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4
请欣赏:《试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与会计发展》
产权经济学认为,由于经济资源稀缺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由指导和约束人们经济决策与行动的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来解决,这种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即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企业主制、合伙制、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以及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虽然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而言,会出现几种产权制度同时并存、但以某一种产权制度为主的情形,这并不妨碍上述划分。
正如Coase所认为的,“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R.HCoase,1990)。事实上,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直接决定着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及其趋势。分析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对正确认识现代会计的发展规律、把握会计的发展趋势、发挥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主制与会计
企业主制是一种盛行于商品经济萌芽(封建社会后期)和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简单的产权结构安排总是与简单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对应。在企业主制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时代,会计只有简单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其目标在于向业主提供所需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向业主提供有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信息,帮助业主加强经营管理,一种能够反映资金来龙去脉的复式记账法得以产生。然而,当时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确立,会计的一个特征是报告业主的所有私人事务和营业事务。当时的财产清单“包括现金、贵重物品、衣服、家用物品以及业主拥有的其它财产”(参见E.S.Hendriksen《会计理论》中文版1987)。由于业主可随时结束企业,会计持续性概念并不存在,并且由于企业由业主亲自经营,所以没有定期计算和报告利润的需要,只要在企业终结时一次性计算整个存续期间的经营利润即可。当时的会计还由于缺乏单一而稳定的货币单位,没有共同计量标准,而使复式记账法应用起来十分麻烦。在企业主制单一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产权关系及保护产权主体利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也不明显,有时为了节省会计核算费用,会计只需向业主作简单反映即可,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二、合伙制与会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单靠一个业主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由企业主制向合伙制产权结构的过渡。所谓“合伙制”,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企业。“由于合伙制需要在两个以上合伙人之间就共同履行监督职能并分享剩余等方面达成协议,所以会面临合同上的一定困难”(张军,1994)。并且,由于是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行使监督权,只要每个合伙人的努力不易被视察,或者监督合伙人的行为要付出较大代价,此时在合伙人之间就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Alchian,1950和Demsetz,1972)。由于自己的监督努力会给其他合伙人带来好处,所以合伙人会萌生“偷懒”动机和出现“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则合伙制产权结构势必瓦解或作出调整。在仅有少数几个合伙人的情况下,各合伙人对努力监督和偷懒的选择是一个重复博奔过程,其纳什均衡结果将是各合伙人都选择努力监督。而随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加,“偷懒”动机将会得到加强,从而使努力监督的纳什均衡结果难以达成,这就是合伙制企业不愿随便扩大合伙人规模的原因。在该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各产权主体关系,保护和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并进而减少交易费用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合伙制产权结构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各合伙人的经济实体,明确区分企业经济业务与合伙人家庭的经济活动和私人收支,从而“会计主体”概念得以确立,同时,随着合伙制的发展,短期的合伙已日渐减少,更多的企业都是以长期持续经营为目的,从而要求会计在每年年终而不是每次短期合伙终了来结算损益。因此“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得以初步确立。并且,由于统一货币单位的出现,“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实务所接受,因而大大推动了复式记账法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一种体现业主(合伙人)产权意志、保护业主产权利益的“业主权益会计理论”得以确立。此时的合伙制会计亦十分重视利润在合伙人之间分配的核算,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减少合伙人之间的交易费用。这个阶段会计的作用初步得到了发挥,会计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但是,此时会计信息只是一种“私人产品”,会计信息产权属于业主,会计信息的供给仍然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标准和可靠性。
三、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与会计
由于合伙制企业内各合伙人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且经营责任连带,没有单一的合同代理人,几个合伙人都能彼此代表他方签约。而一切责任(包括债务)要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承担,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责任,这就使得合伙制企业可能存在严重的合同纠纷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引起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产权结构创新使企业以脱离业主的法律形式而存在,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和经济主体,可以诉讼和被诉讼,从而解决了合伙制企业的合同纠纷问题。而且,业主(所有者)仅按其投入资本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就减小了投资于企业的风险,从而使人们愿意为企业提供资本,并且由于企业仅以其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企业经营者也愿意向外举债,这些原因也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限责任公司对合伙制企业的继承就是对自由转让股权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得公司所有者数目仍然有限,因而这样的公司可能仍是一种家族式企业,经理从所有者(家族成员)中挑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监督权和经营决策权并未真正分离,经理目标和企业所有者目标一致,经理人员和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达到了经济利益上的“激励相容性”,这就使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富有效率。这种新的企业产权结构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首先,已经存在于合伙制企业的“持续经营”概念进一步得到明确,“会计主体”概念也得到加强。并且,由于所有者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责任,使债权人失去了对业主私人资产的要求权,从而债权人要求得到其对公司资产要求权的保护。由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债务偿还的最有力支持,所以对债权人资产要求权的保护便通过不得以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名义来返还投入资本,保证所有者投入资本完整性的规定来加以明确,这就导致了收益确定上的“资本保全观”的形成,也就有了在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投入资本和经营收益的需要。并且,也产生了正确区分收益性
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在确定收益过程中计提适当折旧准备的必要,这又促进了折旧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由于在这样的企业产权结构下经理同时又是企业的业主,拥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大量信息,并且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这就使债权人产生了对企业会计报告的迫切需求。为了缓解业主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成本(交易费用),会计除了向业主提供信息外,还要定期向债权人提供会计报告,这导致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的形成,William.A.Paton教授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对“企业实体理论”作为精辟概括,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法人概念”。并且“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主体应该向其业主进行会计报告,就像受托者报告受托管理资产责任一样。同时,由于债权人处于与权益所有者相同的地位,所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地向他们提交财务报表”(William.A.Paton,中文版1989)。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实体理论”要求会计能体现业主和债权人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充分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以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总额。在这样一种产权结构下,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俱乐部产品”(club-goods),其产权属于由业主和债权人所组成的俱乐部的每一个成员。但会计信息供给仍旧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会计实务仍具有一定随意性。
四、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
由于股权转让受到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者数目有限,导致公司规模的扩大也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其采取家族式管理,从而排挤了那些在管理企业方面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士,阻碍了专业经理阶层的形成,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最终导致了这种产权结构向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变迁。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票持有者手中,并且可通过买卖股票的方式实现自由地转让与流动,因而这种产权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分散的剩余索取权通过民主程序,由股东代表大会来履行和保障。股东代表大会选举出董事会来代表全体股东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董事会任命支薪经理来行使对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监督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可见,这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的复杂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最终解除了对企业规模的限制,有利于由成千上万人协作生产的大规模企业的出现。并且,由于启用专业的支薪经理阶层,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使对大规模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有效监督和协调成为可能。然而,该产权结构也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抑制经理阶层的“偷懒”动机和阻止其“为所欲为”的行为。由于剩余索取权的日益分散导致了对经理阶层监督的弱化,从而为经理们的“偷懒”和追逐个人目标大开方便之门,出现了由于经理目标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所导致的“X―非效率”现象(张军,199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一套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的机制就变得格外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完善的经理市场上的竞争以及有效证券市场上并购行为对经理阶层替换的威胁外,还采取让经理人员拥有企业部分剩余索取权(即经理人员持有部分企业股份)及给予经理人员企业股票购买选择权(即可在未来一定时点以一定价格买人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利)等制度来促使经理阶层努力达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以克服“X一非效率”现象所带来的困难。随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产权结构下,企业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所有者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成为企业的“外部人”,从而所有者与经理阶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局面。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所有者投入资金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为了减少与投资者达成协议的契约费用,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具有向所有者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会计信息的内在动机。同时,由于经理阶层的努力程度无法直接观察和计量,为了解决经理阶层的偷懒和道德风险问题,基于经营成果的激励合同就成为最佳选择。而经理阶层只有定期向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激励合同才可以顺利履行,从而经理阶层具有自发向投资者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同时,由于企业剩余索取权极其分散,并处于高度流动状态,使得绝大多数股票持有者丧失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动机。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投资者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用脚表决”,卖掉所持有的股票,收回投资。所以,投资者具有对能支持自己决策的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这就导致了会计的目标从向管理当局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转变到向投资者(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但是如果没有会计准则的外在约束,经理阶层的信息披露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他们只会提供信息披露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量。这里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指个别企业的私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收益会大于私人边际收益(主要是由于真实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能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外部经济性所致),从而使社会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披露量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信息量。许多信息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然而经理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只会选择少量披露甚至不披露,从而损害了社会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经理阶层“偷懒”动机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即经理阶层会操纵会计信息生成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从而自发披露的会计信息在“质”上也不符合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可见,对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决策权不加限制的结果必然会损害信息需求者的信息使用权和收益权。因此,在这一企业产权结构下,一方面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社会公众,一旦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将导致严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否提供、如何提供、何时提供以及提供多少等的决策权属于经理阶层,二者的矛盾使明确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确立会计信息供给的统一标准成为必要,这就导致了会计制度(包括法律、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出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界定就主要是对信息决策权即对信息供给者的权利提出限制,要求其只能在某一给定范围内选择会计程序和信息披露时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包括哪些内容、会计信息披露要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所披露信息要达到怎样的质量特征等。
由于股东进行投资决策所重视的是年度经营收益信息,从而使会计报告的重点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收益表。作为价值陈报的资产负债表在重要性上降低了,仅被视为两张收益表的中间环节。收益表的重要性和收益概念的统一得到了强调。同时,还要求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使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并利用财务报表附注来充分揭示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并且会计报告的客观性、一贯性和稳健性也得到强调,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后来,实证会计研究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与股票价格同投资者决策更为相关,这就导致了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向现金流量表的过渡(Wattsand
Zimrnerman,1986)。可见,在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一种侧重于保护股东特别是普通股股东产权利益的“剩余权益会计理论”得到确立,并随股份有限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取代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居于主流地位。该理论认为与普通股相关的财务信息才是企业会计关注的核心,企业会计报告要朝着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决策信息需要的方向改进。另外,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还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从而使控股公司得到发展,这又促使合并财务报表在会计实务上的应用以及合并报表理论的发展。正如E.S.Hendriksen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所指出:“合并财务报表的采用,被誉为会计向适应投资者需要方向前进的一个确切明显的步骤。”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因而未来企业产权结构将更趋复杂,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其它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产权主体都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会计将越发显得重要。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现代会计应能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关系,保护与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一视同仁地向各产权主体提供会计信息。以体现企业对全社会所负的责任。通过分析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朝着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而日臻完善。(作者: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谭劲松、邱步晖)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5
大学校园是人员聚集场所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无辜的学子伤亡或者科研资料毁于一旦,这不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秩序、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所以说,掌握消防知识,常备不懈,确保安全,也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鉴于此,学院学工办计划在“消防活动月”内在学院范围内举办“校园消防知识讲座”,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 时间:2010年11月15日(周一)晚
二 地点:生科院三楼报告厅
三 预请嘉宾: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消防支队消防宣传员,生科院学工办老师(或师大保卫部处长)
四 参加对象:本院系10级新生
五 主持人:待定
六 各部室任务:
办公室:负责主持稿的书写 礼仪 文艺部:音效控制 纪保部:维持秩序 学习部:通知各班参加 生活部:后勤工作
志愿者服务部:照相 写活动总结
七 活动流程: 学工办老师介绍到场嘉宾,致开幕词 2消防宣传员讲授消防知识
3学工办老师向新生介绍历年消防安全事故 4学生对消防知识的提问 5新生代表致辞 6学工办老师做总结
7举行以“建设平安校园”为主题的签名活动 8散会 八 注意事项
1收到通知后,各班需提前入场,不得迟到。
2讲座期间需保持现场纪律和卫生,认真学习,不得喧哗。
3讲座后两日内以宿舍为单位,每宿舍上交一封对于此次讲座的感受以及个人对消防安全的建议看法。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6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分课题实施方案
2002年9月
一、立题背景
“九五”期间,为了推动全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在各地遴选的基础上,批准了962所中小学校作为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启动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程。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工程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己具备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探索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和条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活动。美国于1996-2000年成功地实施了面对信息素养挑战的五年计划,目前已制定了本世纪前十年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新一轮规划,力图实现数字化内容与课程的整合。1995年,日本开始实施“百校计划”,日本有111所中小学参加了基于网络的学校间的共同学习计划,为创造全国性共同学习和由各个地区或学校产生的自发的共同主题学习提供保障。此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国内,我国已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平台。全国有近万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国家也正在大力推进“校校通”工程。但从目 1
前开展的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看,还没有真正发挥技术的潜力,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和学习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追求的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口大国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应用情况的比较性研究,面向世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应用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地方实际需要实行本土化,对于跟踪国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有效性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内、外中小学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方式、效果差异,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解决方案,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开展学校层面比较和借鉴国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功模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合学校实际形成本土化的新型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重点是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的研究,使一批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跟踪国际发展趋势,起到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评
价的标准、原则和可操作方法,为“校校通”工程的评估验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三、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本课题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子课题。
理论研究按不同发展水平的三类国家,即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 新兴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香港;和世界人口大国,如印度,埃及,巴西等三类开展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内容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着重对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开展比较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配置政策,通过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教师继续教育政策,课程改革与信息化的关系,农村中、小学作为信息中心为当地社区服务的实践比较,教育技术服务机构或主要执行机构的职能和运作模式比较等。微观层面着重对各国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的比较研究,筛选出代表国际发展先进水平,又切合我国实际的成功模式,为在学校层面开展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实验研究重点是开展国际成功学习模式在我国学校层面移植、筛选、改造,最终实现本土化的实验研究。根据预研究的成果,第一批确定的实验专题是:
网络环境下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实验研究;
国外研究性学习模式比较实验研究;
理科互动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实验研究;
网络环境下互动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录像研究)。
四、实施方法
(一)由上海教科院,北师大等单位的有关专家主持课题的研究设计,并承担理论研究任务。
(二)国际国内专家与实验学校相结合,开展国际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功模式的筛选、借鉴、评价和实验研究,形成一批实验案例。
(三)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APEC国际组织合作,聘请外国专家,并与我国专家相结合,通过开展参与式培训及现场指导,在实验学校培养一批能独立承担本校实验研究的学科骨干教师。
(四)课题研究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相结合,课题组将委托上海市教科院等有关单位开发一批反映国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新进展的教育信息资源提供给实验学校,作为课题研究的信息支持。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2年1月--2002年 8月
1.制订总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实验学校审定并批准实验子课题;
3.组织开题和培训活动。
(二)研究阶段:2002年8月--2003年12 月
1.2002年底提交宏观比较研究报告,完成应用模式初步筛选工作;
2.实验学校按照子课题方案,全面开展实验研究;
3.开设本课题专题网站(或频道),实施实验研究的网络管理,并对实验学校提供在线培训和资源支持;
3.有目的地组织各种研讨、交流、培训、评估等活动;
4.组织专家现场指导课题学校的实验研究活动。
(三)、总结阶段:2004年 1月--2004年 6月
1.组织验收子课题实验的成果,对子课题开展结题活动;
2.总课题组总结本课题的最终成果,形成比较研究最终报告和实验案例研究报告,接受课题下达单位的鉴定、验收;
3.宣传、推广比较研究的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包括宏观比较研究报告与实验案例研究报告,并正式出版;
2.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3.编辑在线研究简报和论文、报告摘编;出版专著和有关论文、报告集
七、课题组组成人员名单
课题组长:郑大伟,蒋鸣和
课题成员:由我国现代教育技术专家、中央电教馆有关部门及有关省、市、自治区电教馆负责同志、部分实验学校校长组成。
八.研究经费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主要由各研究单位自筹解决。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7
一、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智力劳动者对其智力活动取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
国防军工企业承担着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其知识产权不仅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还包括主导产业产品研发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专利(含国防专利)、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商标、反不正当竞争等。
二、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特点
由于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直接涉及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既要遵守一般知识产权的界定和管理规则,又要按照军工科研生产的特殊性进行界定和管理;既要保护智力成果创造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又要最大限度满足国防科研生产的需求以及维护国防利益。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产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投资。二是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大多数具有高科技特征。三是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相当一部分属于技术秘密。这些特点决定了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归属、国防专利的实施、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实施转化等方面亟待科学、有效地研究。
三、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知识产权是高附加值商品,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防军工企业作为国防知识产权的获得、积累和使用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以国防专利申请为例,2014年受理国防专利申请过万件,其中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截止2014年底,维持有效的国防专利两万余件,其中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国防军工企业在决策单位发展方向、战略部署以及具体经营活动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作问题。在国防军工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通常表现为下面三种形式:一是设置在科技管理部门;二是设置在经营管理部门;三是设置在基层部门。第一种设置形式将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管理衔接起来,虽然重视程度较高,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大多为兼职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附属物,效果不尽理想。第二种设置形式从职能角度不够顺畅,无法把知识产权真正落实。第三种设置形式会因为基层部门缺乏管理职能,而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弱化。由于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单位顶层决策,或者知识产权管理意见和建议难以为领导决策所参考采用,导致知识产权管理难以助推单位的整体科研导向和经营管理。在激励机制方面,不少国防军工企业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或重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核心,尝试突出系统性、多层次性的奖励机制,在对于员工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经济化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经营要素、经营方式的转变方面还与国外知识产权强国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四、创新驱动发展新形势下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知识产权管理的新理念。纵观世界强企的发展之路,优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比例显著提升,无形资产已上升为主导企业发展的核心财富。海尔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好的家电企业,在2012年揭晓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连续11年蝉联榜首,其核心经营理念即以品牌划分市场版图,以标准圈定技术版图。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形势下,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树立全新的企业价值理念,推进以知识产权强企、打造优质企业品牌的新理念。不断建立以竞争制胜战略观念、跨越式发展创新观念、知识产权创造核心财富观念为核心的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新思想。
(二)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经营思路。以创新企业经营要素变革、经营方式转变、优化完善经营机制和经营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促进国防军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企业经营要素变革方面,通过整合优化物质资源要素配置,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主导,逐步调整企业从以有形物质资源要素经营为主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非物质资源要素的转变。在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方面,构建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通过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形成知识产权、拓展市场、持续创新、培育优质品牌、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经营模式。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方面,逐步建立全方位知识产权化经营机制,包括经营要素、竞争要素、品牌培育、过程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在经营提质增效方面,构建优化的企业知识产权布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附加值,发展知识产权产业,促进知识产权产业链升值,以国防军工企业高新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推广为抓手抢占和巩固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国防军工企业无论是产业结合型还是产研融合型,都需要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打造核心竞争力。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模式,以知识产权运营为主导,构建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等经营手段,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途径。国防军工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包括专利、商标、版权信息以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全世界每年发明创造成果愈九成以上都体现在专利信息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能够节约大量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国防军工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平台方面,可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采取如: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专利池或同领域知识产权联盟、创立知识产权孵化器、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平台、委托知识产权交易托管机构、借助知识产权高端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国防军工企业在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应遵循市场规律。在经贸活动中,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与估算,其评估价值作为进行知识产权交易的主要计价依据。评估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项知识产权资产对外质押、转让、许可或投资交易时的价值评估;另一类是企业重组中对整体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价值评估。通常评估标的只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以及商誉、荣誉、资质等。国防军工企业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的法定使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其次,在知识产权的约定使用中,做好许可使用、转让和质押工作的同时,应当强化保密管理。在知识产权投资方面,合理选择投资方式,做好投资管理工作,充分实现知识产权的现实使用价值。
(四)建立健全新形势和结构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保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知识产权强企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国家层面,一批国防知识产权法规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武器装备采购供应法》已立法起草,《国防专利条例》正在修订,《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军用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办法》等正在起草,《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承研承制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范》等正在拟制。国防军工企业应当抓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发展实施的战略机遇期,在知识产权管理贯标、预警机制、战略引导机制、借力服务机制、管控机制、奖励机制等方面务实做好知识产权机制的创新工作。
五、结束语
在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高水平国家建设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国防军工企业开展产研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完善科研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防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建议树立知识产权管理的新理念、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经营思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新形势和结构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对国防军工企业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伟仁主编.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实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李立.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冯晓青.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篇8
关键词: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生产现场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40-2
当今衡量企业成败的尺度是企业的创新能力。由于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快速变化,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企业能对外部环境做出快速反应。不仅要生产知识产品,而比要生产消费对象、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创新成了企业的灵魂。如何全方位地开展创新,保持一个稳定的长久的创新行为,是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一系列只有实施了知识创新与管理的企业才能回答的问题。
1 知识、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研究综述
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根据皮亚杰的思想,我们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一般而言,知识内涵由于本质上的差异,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另一类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一般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一般是指比较复杂,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的独特性知识。
Nonaka和Tadeuchi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以Nonaka的“场”的概念来说,知识是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以及内隐化的过程,产生知识类型的转变。
知识管理活动是围绕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知识转化导致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部化尤其重要,只有当隐性知识显性化,继而显性知识内部化之后才可共享,从而形成知识。
2 面向生产现场的企业知识创新与管理的研究
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手段是革新与改善,实质就是知识创新。根据知识螺旋原理,只有经过多轮的完整的知识螺旋才能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知识。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要实施生产现场的知识知识创新与管理,有以下几个措施。
(1)企业实行准时生产,以准时生产思想作为现场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2)组建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为主体,实施知识创新与管理。通过知识螺旋的社会化和结合化过程,以团队协作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实现广泛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使某项隐性知识不再仅仅为单个员工所拥有,而是被团队成员所共有。
(3)在企业推广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是一种工程技术,在今天它对人们研究与开发的若干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持功能。
(4)构建知识管理平台。知识管理平台从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过程的系统支持,主要就表现为以下几点:具有支持内部与外部信息、知识资源获取的通道;具有存储知识的知识库;具有支持获取、提炼、存储、分发以及呈现知识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识工作者进行知识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工具。下面将对各个措施进行具体叙述。
2.1 以JIT作为现场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JIT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产现场控制技术方面,JIT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时生产。它将传统生产过程 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但JIT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可见JIT的实际应用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内容,从实施手段和工具的角度也因企业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而不同。但从JIT的核心思想出发,为了达到降低成本这一基本目标,对应于上述基本目标的三个子目标,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也可以概括为下述三方面:
2.1.1 生产流程化 即按生产汽车所需的工序从最后一个工序开始往前推,确定前面一个工序的类别,并依次的恰当安排生产流程,根据流程与每个环节所需库存数量和时间先后来安排库存和组织物流。尽量减少物资在生产现场的停滞与搬运,让物资在生产流程上毫无阻碍地流动。
2.1.2 生产均衡化 生产均衡化是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前提条件。所谓生产的均衡化,是指总装配线在向前工序领取零部件时应均衡地使用各种零部件,生产各种产品。
2.1.3 资源配置合理化 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最终途径,具体指在生产线内外,所有的设备、人员和零部件都得到最合理的调配和分派,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及时的方式到位。
2.2 创新团队为主体
创新团队是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它是由若干成员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群集合体。
创新团队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机制是对知识进行重构。知识重构是指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创新团队成员将通用性的专业技能与特定基于情景的知识相结合,经过反复的诊断、推理、应用和反馈活动,将知识个体间离散的、无序的知识、技能片段整合成有机式、互嵌式的团队知识系统,以形成团队核心知识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团队成员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相互协调。
团隊结构是指团队成员的组成部分,包括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性格结构、知识结构及观点、信念结构等。一个管理创新团队的结构,应该是这些结构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创新团队成员的搭配问题。各种人员搭配得当,能促使团队协调一致,取长补短,紧密团结,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团队的创新力。反之,则会使团队产生内耗甚至冲突,降低团队的效率,使团队失去应有的创新力。
管理创新团队主要是由企业家、内企业家和知识员工这三部分所组成,并各自在管理创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功能。
2.3 在企业推广工业工程技术
工业工程是一种工程技术,在今天它对人们研究与开发的若干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持功能。如:灵捷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精益生产系统等,都需要工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这些先进制造模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工业工程发展紧密相关的。它们不是单纯依靠技术进步而成功的,更重要的是依靠管理进步,特别是工业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调整部部长中山清孝指出“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工业工程在丰田公司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工业工程是丰田生产方式实现的支撑性技术体系,特别是改善活动依托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工业工程。
2.4 构建知识管理平台
要剖析知识管理系统,首先还要从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过程的系统支持,主要表现为:具有支持内部与外部信息、知识资源获取的通道;具有存储知识的知识库;具有支持获取、提炼、存储、分发以及呈现知识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识工作者进行知识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工具。
从以上几点出发,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模型,它包括3个层次:知识应用层、知识生产层以及知识资源层。
3 结论
在知识转化导致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部化尤其重要,只有当隐性知识显性化,继而显性知识内部化之后才可共享,从而形成知识的螺旋上升,才会创造出新的知识,真正扩展知识储备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挖掘以隐性知识为核心的所有知识,使之显性化成为人人共享的资源,而推动和运作这一管理行为就是知识管理。
根据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内涵,提出了实施面向现场的知识创新与管理需要进行的几项措施:以JIT作为实施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创新团队为主体;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工业工程技术;构建知识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尹成湖.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
[2] 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4.
[3] 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荣彬,顾新建.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工程[J].工业工程,2001,4(4).
[5] 卡尔·斯威比.知识型企业的管理[M].海洋出版社,200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推荐阅读:
以创新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07-06
中小企业管理发展与制度完善07-31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方案06-09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创新10-14
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05-12
运用IT技术全面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11-08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及创新路径11-2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10-27
中小企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10-24
企业文化与创新发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