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024-08-03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共9篇)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1

浅谈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论文关键词:感恩 道德价值 大学

论文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 “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

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

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阉割,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再次,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包含了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方面。作为美德的感恩就伦理关系而言,包含了人与

人、人与社会(组织)和人与自然三重维度。处在这三重关系中的恩惠有大有小,他人物质利益或精神的帮助是原始阶段,是小恩;社会的帮助,自然的给予,是大恩。小恩小惠容易识别,大恩大德反而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识“小恩”报“小恩”,更要认识到社会和自然的大恩,只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大恩大德”,才能识大局,明大义,对自然、社会、生命万物常怀感激之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才能使感恩教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作为道德境界要求的感恩包含了报恩和施恩两个层次。报恩是对他人的帮助给予回报,体现了受惠者的基本道义责任感。《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感恩的底线伦理。大学生懂得报恩的同时,还要善于报恩,即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要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谢意。这种谢意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行动,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也可以是无声的祝福,但求对方能体会到你的感恩之心。“接受恩惠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毫不吝啬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一个人接受馈赠的时候都毫无反应,谁还能指望接受之后心存感恩?”其二是提倡大学生追求施恩道德。

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只懂得识恩和报恩是不够的,还应提倡和鼓励他们积极施恩。施恩是主动地付出,相对于报恩是一种更高境界的道德行为。报恩是基于他人恩惠行为的道德回应,回报的是原施恩人,是对道义责任的承担,本质上是“自爱”,体现的是较低层次的道德价值。施恩是境界提升后的报恩,他回报的不是特定的施恩人,而是爱心,是一种开放式的报恩,本质上是“爱人”。所以,施恩应不求图报,它体现着个体的道德修养境界。“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1就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同时还应该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2

(一) 感恩的内涵。

“感”即感谢、感激。“恩”即恩德、恩惠。感恩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是对有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所有人或物产生的感谢之意、感激之情、报答之行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报偿性心理活动, 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的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情绪和感受。感恩的内涵包括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 是指人脑接受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输入的信息, 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 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 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就感恩而言, 认知层次是指受教育者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并于内心得以肯定的心理过程。二是情感层次, 俗话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感是发自于人的内心并以一定的身体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就感恩来讲, 是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受教育者生发出偷悦和温暖的情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 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体验。三是意志层次,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 是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就感恩而言, 意志是指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意志和活动, 并形成习惯的心理过程。在感恩心理活动中, 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二) 感恩意识教育。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 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教育素材和心理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感恩意识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 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 在认知基础上, 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 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 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 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并形成习惯, 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在大学阶段,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 他们生活经历比较短, 缺乏磨炼, 本身承受能力差, 可塑性很强, 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意识教育, 营造感恩意识教育环境, 强化感恩心理引导, 培养具有较高感恩意识倾向和积极心态的大学生不仅是当务之急, 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一)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认知。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 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 而只有建立了对事物的正确的认知才能确保我们行动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因此, 感恩的前提是对感恩的正确认知。对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是通过教育, 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感恩认知。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师长的教诲之恩, 朋友的帮助之恩,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恩。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才能让他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此外, 辅导员要把感恩意识教育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经常与学生沟通,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意识教育。师生之间的沟通, 可以缩小年龄差异的代沟、疏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增进友谊, 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之路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 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平和的施恩心态和博大的胸怀。懂得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做到施恩不图报, 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 才能真正地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

(二) 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建立和具备了正确的感恩认知后, 就需要将这种认知观念内化成思维习惯。而这种内化过程无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 才能在情感上受激发和启迪, 并得到升华。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和意志活动。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 并要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出其价值;同时,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 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历程, 发现并纠正各种消极的、错误的思想意识。这样, 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又能唤起其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 调动其丰富的情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恩意识的内化教育:一是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在进行有声语言教育的同时, 应注意发挥自己的身教示范作用, 实践证明, 身教是无声的教育, 也是最民主的道德教育, 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 而是通过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 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教师应重视自身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二是感恩教育是全员过程。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 但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全社会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 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 处处心生感激之情,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 我们的感恩意识教育才会更有效。三是感恩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障。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诉诸人的情感、意志, 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 感恩教育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应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情理交融, 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三) 开展大学生感恩实践活动。

实践是磨练人的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感恩意识教育中, 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责任心, 理解感恩的真正内涵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感恩意识教育应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回归生活世界, 在生活中体验感恩, 实践感恩。所以, 要善于引导大学生, 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 具备感恩之心, 养成感恩的习惯。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激发人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感恩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我们要化抽象为具体, 化说教为行动, 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让大学生从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记忆、思维等融合在一起, 进而在这种交融中丰富行为、发展感恩品质, 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三、结语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 是一种自立及自尊的责任意识, 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我们要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 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感恩意识、高尚的感恩情怀, 进而外化为他们感恩的行为, 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 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摘要: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 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形势下, 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 营造感恩意识教育环境, 强化感恩心理引导,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宁清平.大学生感恩缺失心理学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黎进, 曾强.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 2007

[3].孔令智.社会心理学新编[M].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3

一、培养学生感恩精神的重要性

1.感恩意识的逐渐消失

虽然现在社会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着,但是人们的精神品质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人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以往的那种感恩精神似乎也离人们很远了。在我国的社会中,无论是父母的恩情、朋友的帮助之恩,还是教师的培养之恩,许多的学生都会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接受。比如在现在的校园生活中,许多的学生买东西都是随心所欲,丝毫不会考虑到钱是怎么来的,他们会觉得父母有义务养育他们,对于父母的态度也不是特别好,经常会和父母吵架。学生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少会使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途中很不顺利,这种感恩意识缺乏的学生朋友圈也很小,心理上也会慢慢形成一种偏激的态度,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学生这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十分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所以应当积极地培养他们树立这种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今的社会中来。

2.我国传统教学的不足

我国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他们自身精神品质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使学生们不能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现在的社会不仅仅看重职员的能力,更加看重他们的精神品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优秀的品质。所以感恩意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国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精神上培养的缺乏,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上的偏差,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更是他们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在他们的人生途中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方向,使他们不会误入歧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感恩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下面为此提几个主要策略。

1.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地加入感恩方面的教育。举个例子来说,在向学生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如在讲解《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先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再让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全文,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可以了解到文中的父亲虽然生活十分的困难,但是却十分坚强地撑起整个家,为了让妻子儿女过上好日子,每天都辛苦地劳作。学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家庭不辞劳作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篇文章可以使学生联想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地赚钱让自己读书,自己却每天挥霍着他们的血汗钱,能够使学生们感到自责,使他们的感恩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这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很大程度地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培养。

2.将感恩教育融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仅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还能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这使他们更容易掌握文章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感受到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感恩意识。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演讲比赛,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学生在课下就会充分准备相关的文章。在演讲中,学生带着自身的感情去演讲,能够很大程度地感受到关于父母、朋友以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的恩情,使他们能够在演讲的过程中让自身的感恩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使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4

论文http:///:本论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本站仅作合理转载,原作者可来邮要求删除论文。论文秘籍网· 《灰姑娘》中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nbs· 正确认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手机媒介对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维护的正效用研· 人际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人际关系[论文作者:张立宏]一

当今的一部分中学生虽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与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虽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却大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失去了感恩之心呢?家庭、社会、学校都难辞其咎。

(一)影响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母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只有冷漠。家长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知恩图报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生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二)影响感恩意识缺失的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驱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中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三)导致道德缺失的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心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因此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他们觉得“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同时,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潮,不断侵袭着学生稚嫩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特别是学校应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育活动”。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矫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从认识方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

感恩意识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是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含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引导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例如:我校举行的以班级为主体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诸如举办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文化故事会,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电视,邀请家长召开别开生面的“家长会”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从情感方面陶冶学生感恩于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例如:在学校举办家长会上,我们组织学生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要求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感恩卡,写感恩信等: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公寓管理员、感谢校园清洁工。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师生之情在此时得到了升华。封封载满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迅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响。不少家长给学校打电话或者亲自写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谢学校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有位家长这样说:“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书信这种传递爱的方式已经很少了,我十多年都没收到书信,今天收到了儿子的信,真的太激动了。”还有一个家长拿着信到学校,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都不跟我们说话,前几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触很多,孩子在信中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处事做人等提出质疑,我们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抵触情绪,也认真地给孩子写了回信,现在我们沟通得非常好,衷心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三)从实践方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既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首先,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校园。其次,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恩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主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通过这些活动,一个个感恩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动人心弦的话语,一个个真诚会心的微笑,都成为“感恩”这首主题歌中最有力的音符。最后,学校还应成立环保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环保,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讴歌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之情。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5

数学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领着学生去观察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这样用的好处。有如教学“统计图表”后,让学生统计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同学们每天认真记载,再统计汇报,有的学生说:“真没想到,我一个月竟然用这么多钱?”既运用了数学的知识,加强知识的理解、巩固,又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又大大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我们身边,再我们生活中间,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6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大门镇小蔡胜忠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一次,我在教学“钓”这个生字,把“钓”写成“钩”,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问。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压式”的教学,几乎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7

如何让学生知道感恩, 这也是我们为师者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现在的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已成了普遍的问题, 这和家里长辈的溺爱有相当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 过的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是长辈的宝贝, 长辈对他们可以倾尽所有, 生怕有一点闪失, 从不让他们吃苦, 以至于他们觉得长辈的付出是应该, 是理所应当的, 从不考虑长辈的艰辛。养成了他们唯我独尊, 骄横的性格。再者学校教育有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引导和教育。

为此,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就要“育人先育德”, 要让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底线,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 又何谈爱同学, 爱社会。在思想政治课上要教育学生, 感恩父母就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少让父母操心。让他们知道孝顺父母虽然要付出代价, 但收获却是甜蜜的。感恩教育还要融入日常教学中,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 现在的中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 有的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感恩的氛围。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 利用教材, 拓展教材, 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常怀感激之情, 常为感恩之行!

通过感恩教育, 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知道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理解老师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从内心感激老师, 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笔者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搞卫生, 一起打球、聊天, 和他们成为朋友, 像朋友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笔者告诉他们, 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 相互关爱, 珍惜友谊, 共同进步。笔者还给他们看孙中山先生写的“博爱”两个字, 并告诉他们其中的含义。博爱云者, 为公爱而非私爱, 即如天下“有饥者, 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 由己溺之”之意。笔者还给学生讲, 学会感恩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 这是自然界的感恩, 但我们人类有时却忽视了这点。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身边的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习以为常, 无视他们一直为自己的默默付出, 或者忘掉了那些曾风雨同舟的人。学习中不要把师长的谆谆教导当作耳边风, 无视他们的付出, 无视他们每天那满身的粉笔灰。要知道丧失感恩之心, 必定不自知, 不自胜, 也就不厚道。知恩不报是忘本, 如同拔掉了人生之根。对学习, 要有感恩的态度和境界, 是学习给了我们智慧。只有学会感恩, 个人才有光明的前途, 才有踏踏实实的希望和未来。感恩无所谓大小、早晚、快慢与多少。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和细节做起, 把感恩之情说出来, 让感恩之举去感动更多人, 人际和社会才会更和谐,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温暖与美好。

开展感恩教育必须先尊重学生。现代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是合情合理的。关心学生, 学生才会将心里的话说出来。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要时刻做到尊重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避免侵害他们的自尊与自信, 否则感恩教育就成了空谈。在笔者的眼里, 没有好坏学生之分, 他们都是最棒的孩子, 都是祖国的未来。回答问题的时候, 回答对的学生笔者会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错的笔者会投去鼓励的充满期待的目光。只有融入了真正的情感, 和学生有了感情上的交流, 师生双方互相尊重, 感情才能通融, 内心才会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真正体会感恩教育。

实践证明, 要做一个好教师, 特别是一个好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 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有了浓厚的情感,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思想政治课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 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8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日渐缺失之际,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感恩”?

一、认识“感恩”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之城市居民流动性的扩大,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如何呢?他们又有怎样的情感需求呢?”对这些当今的孩子并不在意,他们更多的只是关心自己的快乐与否。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实践课请班中的学生对身边人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邻居老公公、老婆婆,特别要询问老年人是否有精神上的需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象,自主发问,真实记录情况。当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1)你家的老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和你们住在一起吗?若不是,他们住在哪里?(2)老人的居住环境如何?(3)你生活的小区周边是否有年老体弱,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他们是否有人照顾?(4)小区里的老人在家里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吗?这是为什么呢?(5)你是怎样对待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长辈的,有什么不孝之言行吗?(6)假如你老了,你希望过怎样的一种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探求问题的核心与主题,去亲身感受那些老年人的滋味。通过课堂反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为人“孝”字当先的可敬,认识到种种不孝行为的可耻,并把自己的所见与所感以墙报的形式表现出来,带回到家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边人受到一次灵魂的洗涤。

二、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在上好“感恩”教育课、开展好“感恩”教育主题班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多角度、多渠道获取“感恩”有关的知识。(1)聆听。请父母将自己小时候孝敬老人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去引导孩子。(2)交流。结合课本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的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摒弃什么。(3)互学。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感恩无小事的道理。(4)研读。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查阅、摘抄等形式来知晓前辈“感恩”的动人事迹。(5)赏析。通过收看“感动中国”等系列德育故事,让学生在视觉上受到震撼的同时,心灵得到洗涤。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何为“感恩”,如何做才是“感恩”,从而使学生从小体会“常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的重要意义。

三、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在感恩的活动中心灵得到震撼。如,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抓住不同的教育契机,组织学生搜寻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1)讲。结合“妇女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2)创办“感恩”的手抄报。通过搜集、组织材料,设计、排版等活动,表达自己对父母、师长、朋友乃至自然万物的感激之情。(3)设计“感恩”贺卡。在父母、朋友生日之际,自制贺卡并设计一句“感恩”词,用既真诚又不失幽默的创意去感染学生。

四、体验“感恩”

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1)结合“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感恩节”开展“我为母亲洗次脚”“我为父亲泡杯茶”“我为老师做贺卡”等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奉给父亲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献给老师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2)学做人母,体验辛劳。妈妈十月怀胎后才把我们生下来,那是什么滋味呢?我们请每个小朋友在腰上缠一个布袋,里面放一枚鸡蛋,在一天的学生生活中对它进行精心照顾,保证它不被磕到,从而体会母亲对腹中的儿女所付出的艰辛。(3)陪父母进行一次家务劳动,或者与父母进行为期一到两天的角色互换,从中体会一下父母的辛劳。(4)“重阳节”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在与老人的近距离接触中更真切地体会到老人们的孤独与需求。

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使学生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悲哀!让孩子们知晓“与人玫瑰,手留余香”所蕴含的处世哲学;让孩子们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荐) 篇9

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谭仕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素质教育日益丰满起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插上讨论、合作、探究的翅膀,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兴趣是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身的重大意义而产生创新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创新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创新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善于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其不断获得新知识,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如在预习《木兰诗》一课时,有同学提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怎么可能呢?不说别的,一洗脚就会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于是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中国妇女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脚的?‛大家很感兴趣,一致推选此问题为本次预习的最佳问题。老师则查阅了不少资料,即由此导入新课。告诉大家 1

据清代史学家赵冀考证: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五代,花木兰生活的时代,妇女尚不缠足,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二、创设教学疑问,是创新的起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问题—解答—问题—再解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对话,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而从有疑到创新也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有所创新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的一种宝贵品质,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当培养。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三是设疑要目的明确,科学合理,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启发。

如讲解《我与地坛》,在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你的理解?一句诗呢?一首歌呢?一篇文章呢?你能不能写一些你的亲身感受?‛

在提出问题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结果答案十分精彩:

从一句话的角度:有的概括为儿行千里母担忧,有的概括为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日日夜夜为我们操心......从一首诗的角度:有的概括为《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一首歌的角度,有的想到了《妈妈的吻》,有的想到了《妈妈,再爱我一次》,还有的想到了电影《少年犯》的主题歌......从一篇文章的角度,有的同学想到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还有的联想到了《背影》,还有的干脆写出了读后感......课后,同学们都说这堂课特别生动,激发起了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教学讨论,是创新的载体。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允许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合作伙伴‛,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可以无拘束地思考发言,构建师生、生生情感相融的场景。学生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小组交流中,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大胆发问、激情陈述、明辨是非、各抒己见,依靠自己的智慧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以往通常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偶尔由学生提问,教师捕捉合口味、能够纳入既定正确答案的问题。这种讨论,是‚注入式‛教学的变种。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耐心,当一时冷场或出现新分歧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做出‚贡献‛,给出统一答案而鸣金收兵。这种讨论,不是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因而与‚创造无缘‛。而那种华而不实的讨论,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点缀‛,就更与‚创造‛相悖了。

四、优化教学示范,是创新的动力。大家知道,创造源于模仿,示范是促成学生创新的动力。教师本身的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因此,学生学习上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教师教学创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无言的创造性劳动必然深深地激励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意识和品质。教师还要舍得把课上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是如何创新的,并给予创新思维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迸发出创造性的见解,得出创造性的结论,从而为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放飞学生想像,是创新的翅膀。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内涵。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勇于想象,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促进他们想象

力的增长;要注意扩大知识面和科学性,一个人知识领域广阔,表象储备丰富,他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要合情合理,不能随心所欲。如在《新型玻璃》对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玻璃的用途与特点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大胆想像:‚这些新型玻璃都是科学家们创造出来的,如果同学们现在就是科学家,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来造福人类呢?‛一语刚完,学生的表现并不是老师在教案设计是可以想得到的:各式各样的新型玻璃都有,防盗更利害的,不但可以报警还可以直接的拉住小偷还有能够救人的玻璃;还可以让这种玻璃放出七彩的彩色,让人住在里面如同在神境中一般……

六、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的核心。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鲜明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为核心目标,尤其应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多下功夫。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发展学生特长的主渠道。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整齐划一,对学生的要求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既要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社会活动,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生动的现实生活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上一篇:初中英语重要句型下一篇:对工作人员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