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2024-12-17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共13篇)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1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张姝丹1,姜 凌2

(1.四川省石棉县七一中学;2.四川省石棉县新棉镇小学)

人类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形式之一是说话,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树立师生“听说为先”的学习理念,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任何语言的学习,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英语也不例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老师教学目的仅是为了应付笔试考试。教师大多认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浪费时间,许多老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了考试而教学,结果使活生生的语言天堂变成了死沉沉的“无声世界”,学生只会看,不会听,只能写却不能说。因此,要培养好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该树立老师和学生“听说为先”的基本教学和学习理念,应当充分认识到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巩固和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在教和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学生是否愿意开口说,开口是否有内容说,是培养学生口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教师既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练习氛围,更应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表达情景。

1.通过鼓励表扬,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学生在口语训练过程中不免出现焦虑、害怕的情绪,怕开口说,更怕开口说错。这时,教师就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并热情鼓励、善于引导,多表扬、少批评,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由不说到少说,再由少说到多说。

2.创设口语训练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说”的条件和环境。此外,创设英语口语练习环境的方法和经验还有很多,比如,组建学生英语对话小组,建立学校“英语角”,每周英语交流活动日等,这些方法和经验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细化教学环节,提高口语训练效率

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口语能力得到应有的训练,这对于教学环节中的`操练和对话步骤设计的细致程度和合理性提出了高的要求。

1.开始时,全班大声说,这可以增强大家的自信心,鼓励人人开口。

2.先让一部分学生跟着说,然后让另一部分学生跟着重复说,在这个步骤中要注意角色的调换。

3.让排、行或小组重复。

4.最后,让个别学生单独说。

5.传话操练。此方法带有游戏性,老师先小声对第一个学生说一个句子,接着挨个直行往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出传至的句子来。然后用此方法抽几个直行比赛,对能将句子正确传至最后一个学生的直行给予表扬或发给小奖品。

山区中学英语教师应认清英语口语训练的奠基作用和重要性,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和活动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好习惯,让山区中学英语课堂真正实现由“哑”变“响”。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 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强调通过学生参与动手动脑活动, 学习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探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提高科学能力, 发展科学态度。因此, 在日常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对此作探讨。

一、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的。各能力相辅相成, 协同作用,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可供探究的问题, 或者直接给出要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探究。

2.建立猜测与 假设 :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 作出猜测和假设, 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3.制 订 方 案 :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 , 设计实验方案 , 包括选择实验器材等。

4.收集事实与 证据 :收集并整理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以及其他与猜测假设有关的资料、信息等, 为验证猜测与假设做好充分准备。

5.解释与评价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 得出事实证据与猜测假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到结论。

6.合作与交流 :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 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时, 敢于发表观点, 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 能与他人进行讨论, 不断反思, 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 教师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 通过分析、归纳, 自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

2.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培养合作能力。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改变课堂中“没有学生”的现象 , 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广泛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 积极探索转变学习方式的新途径。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创造, 非你在用脑的时候, 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非用脑去想不可。”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手、脑及各种器官协同作用。教材中有些实验装置不够完善, 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有些实验设计不够合理。通过各种探究活动, 师生共同改进实验原理和装置, 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有助于提 高学生对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 , 发展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它强调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 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和科学各领域共同的教育功能、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它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相互渗透, 科学学习能丰富其他学科的内容, 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科学学习。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论的总结体现了学生语文文字的表达能力;五下的第一单元《沉和浮》涉及体积大小, 要用到数学知识等。虽然小学生的知识有限, 但在实验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探究, 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1) 科学课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在小学阶段把语文、数学和英语视为主课, 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重视。科学课是副科, 在绝大部分山区家长和老师的思想里学不学都没关系, 只要把语文、数学和英语学好就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不重视科学课。 (2) 教师资源比较缺乏: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比较少 , 基本由其他非专业老师兼任。 (3) 学生科学素养有待提高:山区小学生知识面狭窄, 获取信息途径匮乏, 动手操作能力差强人意, 对常用实验仪器使用不规范,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鉴于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提高山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精 心设 计 趣味实 验 , 激 发 学 习 兴趣 , 培养 科 学 探 究 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唯有学生爱上科学课, 才会有持之以恒的求知兴趣, 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精心设计趣味实验,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水到渠成。因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思考, 有思考就会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就会探究。问题是一切探究的伊始,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

在《磁铁有磁性》这节课上, 我利用小游戏“钓鱼比赛”导入, 结果一名男同学将所有的“鱼”都钓走了, 女同学空手而回。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 同时让男同学公开获胜秘诀是钓鱼竿下有磁铁, 就此引出磁铁的性质, 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本堂课的探究学习。类似的趣味实验还有很多, 如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让套在锥形瓶口的气球鼓起来;让“无字天书”显现出字, 等等。

2.保护好奇心, 引导学生探索,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用眼看、用脑想、用嘴说、动手做,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 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让学生自己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和建议下, 学生自己观察、提问、动手实验、搜集证据、验证结论。

《点亮小灯泡》的引入环节是我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根未经处理的导线。刚开始时都不能点亮小灯泡, 在我的引导下, 慢慢有同学成功了。让他们上台展示述说, 两名同学合作, 将导线的截面分别紧贴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 结果灯泡亮了。在他们的示范下, “亮了, 灯泡亮了”的欢呼声越来越多, 待导线收上来时, 部分导线的两头已被学生剥去了“外衣”。看到此现象, 我非常欣喜, 虽然课时数由1课时变成了2课时。

3.利用教材中的活动, 设计多种参与方式,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通过自学、讨论、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 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 多让学生各抒己见, 倾听学生意见, 与学生配合, 引起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金属热胀冷缩吗》这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 , 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该如何操作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而是向学生抛出了三个问题: (1) 该活动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 这个活动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先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行阅读思考, 接着小组讨论, 再汇报交流, 最后动手操作。一系列环节下来, 实验效果非常好, 学生印象深刻, 知识点掌握牢固。

4.变“扶着学 生走”为“让 学生自己走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实验内容学生仔细听, 教师提问学生答。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我们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 自己确定实验步骤,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

在教学《简单电路》这一节内容时, 根据山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情况, 我将一课时的课拆成两课时上。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材料包里的材料, 连一个简单的带灯座的电路。最先连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述说连接过程, 连接好但不亮的学生寻找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再根据全班情况, 教师讲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接着让学生继续连, 还不会连的同学可以向同小组已连接成功的同学请教。第2课时的内容是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4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并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灯泡亮起来。在此活动基础上, 将1节电池变为两节电池继续连。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激发了学生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要上好每一堂科学课, 就要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出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一定的探究思维方法, 感受探究的乐趣, 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山区高中 英语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25-02

一、山区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

阅读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七级标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30万字,八级(高考)是36万字。要达到此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读懂供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但由于农村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利用频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且难以控制等诸多原因,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速度不足已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制约着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限制着他们未来的成长和成才。因此,培养农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相关因素,如学生的语言感、智力水平、心理因素等。在山区高中英语课堂中,老师们目前只能让中学生接触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二、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的要求

关于阅读,新课程标准中谈到,高中阶段必须达到七级,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而七级要求是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

三、提高山区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策略

1.阅读课文教学中正确设置问题(读前、读中、读后)

第一,创造情景,培养思维积极性。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设计一些与语篇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自然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设定具体要求。在阅读前,教师们可根据学生的基础,预先设定一些目标,要求学生读完应达到哪种结果,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不能让学生拿到材料感到迷茫。

第三,多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速读、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科学地提高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必须多引导学生,与学生多沟通,让他们积极学会各种阅读方法,应对各种阅读文章。

第四,阅读中多设置任务型活动。阅读中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以理解课文意义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也不过是利用速读、跳读,理解课文,理清脉络,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以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6 unit 5 An exciting job为例,就任务型活动课设计如下步骤:

Task: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es a volcanologist do?

(2)Is the work interesting?

(3)Why is the lava that flows on Mount Kilauea more dangerous than the actual eruption?

(4)What caused the writer’s bedroom to become as bright as day even though it was night?

(5)Why did the scientists have to get close to the volcano after it began erupting?

(6)Why was it difficult for the writer to walk towards the edge of the crater?

通过此任务型活动,可让学生获取一些课文信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意。这类活动也可用于判断句子正误或提供有选项的阅读理解题等。

第五,正确运用生词。

2.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

(1)建议学生读适合自己的书(建议学生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书)。当今社会,书籍已远远超过我们能读的范围,作为中学生也丧失了理智,对于所有的书籍他们失去了很多正确的选择。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只读英语课本,也不仅仅是阅读英语读本,学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书,多阅读、多积累,对英语阅读大有裨益。

(2)要求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完善阅读心得。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长效阅读,应要求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可以是一周的,也可以是一个月的,无论哪一种都要求学生按自己的计划,努力去实现。而阅读计划应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有灵活性。读的内容也可以是几页、几章,或是按时间规定,如每周四篇等。

为了监控学生的阅读情况,应鼓励学生做阅读日志,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进步,从而提高他的信心和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记下大概内容,以监控大概理解情况。

3.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尽量让学生涉及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风土人情和历史;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电影,阅读杂志全方位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4.注重细微处

提高阅读理解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题的准确度,但做阅读题时除了有以上的方式,还需要注重细微处,这就要求,在平常的训练中学生应该注意词、标点、语法、章法、各种连接词等,还要教学生从六个角度找角度,即what/who/when/where/how/ why。教师在平常应让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的词汇加强理解,从各种细微处,理解文章,获取信息,让学生提高阅读解题能力。

总之,由于山区高中学生阅历与生活经历受限,导致他们无法准确理解一些文章的信息,提高山区高中英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刻不容缓。相信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 张献臣.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J].中小学英语,1999(11)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 廖惠兰、徐慧芳.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5 郝国强、刘爱玲.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3)

6 韓银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整[J].教学与管理,2004(16)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4

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information)和思想(idea)来作文,亦称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而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中文式英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必须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

一、掌握写作技能,知道该怎样动手。

写作和其他笔头练习,如造句、填空、改错等有根本的.区别。写作要求表达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写作涉及的问题很多,除了语言各方面的问题外,还有思想内容和所用材料、组织条理、书写格式等,都需要仔细考虑,认真对待。

1、掌握各种体裁文章格式

(1)记叙文(Narration)

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写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1〉交待要素,即人、时、地、事。〈2〉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完整、具体。〈3〉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记叙文所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原则上通常用过去时态写。

(2)说明文(Exposition)、描写文(Description)

这是英文常见的两种文体,以解说和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3)日记(Diary)

这是把自己当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见闻或感受记录下来的书面形式。文体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称写。

格式如下:

a.Oct26,WednesdayFine

ItistwomonthssinceIbeganthisdiary…….

b.

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目的。《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和交际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才能扩大知识面, 丰富语言知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进行任务型、研究型学习打下基础。

一、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中,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只有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四个方面平均使用力量, 不同的阶段应各有侧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升学要求, 初三、高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特别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阶段, 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渴望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 除了“听”之外, 更需要“读”, 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渐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也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二、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就必须加强英语阅读教学

1.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 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 从根本上废除应试教育, 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把压在教师和学生心头上的大山搬掉, 还学生本来应有的阅读空间, 让学生有时间去阅读英语书, 看英语报、说英语话, 看英语电影、电视,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更新英语教学观念。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 把教学视野从书本上解放出来, 把教学空间从课堂上解放出来, 把时间从45分钟解放出来, 让学生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阅读大量的英语读物, 并把英语用于生活和学习, 加强英语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要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进行指导。作为英语教师, 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英语阅读介绍好的报纸、刊物、书籍, 使学生的志趣、视野投向一个新的、宽广的领域。另一方面, 在学生中有组织地开展课外阅读, 在学生阅读英语书报刊的基础上, 开展英语小故事会、英语演讲、英语朗诵、英语表演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让学生不仅会认、会读, 而且会说。有条件还可以评选出“最佳故事员”“最佳演讲员”“最佳播音员”“最佳表演”等,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4.举行专题英语活动, 将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如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 可以举行主题班会;可以在班上举行英语辩论比赛, 并评出最佳辩手;也可以在课堂或课外, 创设英语活动情境, 让学生投入其中。比如, 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一个风景区, 让一些学生当“导游”, 由“导游”用英语向“游客”介绍风景名胜、风俗人情, 而“游客”则用英语向“导游”提出一些自己想知道和想了解的问题, 由“导游”用英语来回答。还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店、旅店、餐馆等场所, 由一些学生充当服务员或售票员, 一些学生充当外宾, 双方进行有关的交流, 从而达到训练、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

5.是以疑激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 唯一的能源就是学生在劳动中吸取成绩的快乐和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欢乐, 是激发求知欲的重要源泉。教学中多设疑, 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 是挖掘这种源泉的有效方法。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 充当知识的传递者, 将课本中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告诉学生。这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例如上Unit Ten The Secrets of a Very Long Life时, 我是这样上的:Do you want to know the secrets of a very long life?Can we be healthy 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What shall we do if we want to lead a longer life?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疑, 到具体的落实任务, 使每位同学“跳一跳, 都能摘到桃子”,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另外,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合,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从而达到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 自由向上的学习氛围, 最终使教学取得高效。

三、实效训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根本

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1. 解释性练习。

教材中的课文有许多是原文摘录的段落或者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设计解释性练习, 以阅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学生既阅读了文章, 又丰富了知识。例如, 在学A holiday journey时, 我找来Hyde Park, Big Ben, Buckingham Palace Tower Bridge英文简介, 提前分发给大家, 学生非常感兴趣, 认真阅读,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巩固性练习。

对于语言点较多的文章, 教师可以选一定的段落让学生背下来, 或背诵其中的句子。教师可以找同类或与此文相关的文章, 介绍给学生, 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例如在学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时, 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文章My teacher (by Helen Keller) 和The story of Thomas Edison等文章,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把握人物的思想动态, 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3. 提高性练习。

在教授完课文以后,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达到基本的能力培养目标, 还要进行提高性的练习, 让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再快一步。例如, 复述练习, 培养学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仿写练习, 在学My hometown and country时, 我让学生Write a passage called My hometown and country, Use Tony’s passage to help you.写完后学生间进行交流, 既巩固了文章内容, 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6

一、消除中学生的胆怯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中学生在某些方面爱面子,总是怕表达错了,同学们笑话、教师批评,许多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既想说又怕说错,或说不清楚。所以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消除学生的怯场心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表扬,对于说不出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引导;对于紧张的学生,可以用诙谐的语言缓解紧张的气氛或用一些小笑话来活跃氛围,建立民主气氛,消除学生紧张感。而且班级中还会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这时,教师一定不要大声训斥学生,而是要委婉地对学生说,“你说的很好,但是如果你的声音要是再大点就更完美了。”另外,教师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的知识整体来说简单、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口语练习要提高关注,贯彻英语的交际性原则。

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七年级的时候我多半是用来听写昨天所学习的单词和句子,八年级以后,我把这项工作放在了晨读,用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做一个口语练习,可以读课文、讲故事、讲笑话、绕口令、表演情景剧,或者是任意一名学生对另一个学生的即兴提问或一个简单的闲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这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对学生说:“I am happy to see you!How was your weekend? Happy singles day!…”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话题,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听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

要把英语学好,首先就是听,只有先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置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中学生的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在出现较难的听力题时,教师可加上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一定听的能力才能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积极地用语言提问,展开交流,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对于七年级的知识,许多学生却不以为然,觉得初中的知识太简单,小学都已经学过,从而产生一种不认真,不求甚解的态度。殊不知,小学三年的英语学习在中学只是半年的课程。而在八年级的时候,课程却有了一个很大的跨度,一下子变难了,知识点变的多了。一些学生变得不知所措,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开始降低了,从而不再自信了。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不再是仅仅限于讲知识,而是给学生予鼓励,让他们每节课都充满兴趣,乐观地学习英语。我想,他们如果态度端正,那么对于英语学习也就信心百倍了,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我的做法是把语言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以及学生周围的事情。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对英语有一个背景知识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也加强了口语交流的顺畅性。此外,还应该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的竞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竞赛,多种形式的竞赛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参与性,也增加了他们口语交际的机会。

口语交际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与体现,在日常的训练中要让学生多训练,在生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7

一、更新观念,彻底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使学生能在初步具备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口头语言,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中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以及文明的交际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等。随着社会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对交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搞好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却一直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并且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听、说、读、写四方面中,听、说是最基本的,听、说的能力强了,读、写就容易了。学生只有提高听、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看,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听与读是获取和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不准,听不清,会造成误解和曲解;说与写是输出和表达信息的主要途径,说不清,写不明,会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应在训练学生“读”的基础上将“说”作为突破口,并加强“四结合”。

要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凭几次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口语训练,使读写与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教师就可先让一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曾游览过哪些地方,那些地方都有些什么景点,然后再让别的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这一环节可以放在学文本前进行,也可以放在解读文本中进行,还可以放在学文本后进行。不管在什么时候进行,教学的目的都应是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切实的训练和发展,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注意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从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中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能说会道”的学生。

二、转变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努力实现听说读写互动

要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把听说读写训练植根于实践当中,让听与写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能力。小学生毕竟小,最初的写作能力只能来源于听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科实际,争取做到听得正确和说得有序。学生只有从听和读中学习词汇和语法,再通过说和写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交际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等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准探究方向,然后再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完成。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听、说、读、写、记、思的工作,并突出听写互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解构与重组都是通过交流、汇报来实现的。在交流和汇报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进行阅读和思考,其次是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记录,然后才是学生个体汇报。在这一教学流程中,听、说、读、写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并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兴趣入手制订口语训练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最终形成较强的交际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教师只要利用好这些规律,并将之融入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听说习惯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作了如下明确的规定。

低年级:认真听别人的说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并能复述出基本内容;能学说普通话,把一段话或一件事说连贯,说清楚;

逐步培养愿意与别人说话的习惯,并做到态度大方和有礼貌。

中年级: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边了解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坚持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交流,能清楚地陈述一件事情;参加讨论时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不清楚的地方能向他人请教,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和别人进行商量或简单辩论。

高年级: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意思和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清楚明白地口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能稍作准备就能围绕一个主题当众发表两三分钟的演讲;能做到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能主动积极地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有序则顺,无序则乱。因此,教学中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新世纪的合格小学生。

四、领悟课标精神,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听说环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中说的“有意识”,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力度地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教学开放性很强,可开发的空间也很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8

桑植县陈家河中学廖云

对于“语文”,张志公先生为其作过精辟、科学的解释,他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可见,要学好语文,口头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功课应当教给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中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训练,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交更加频繁和扩大,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善听、能说、会读、擅写的新一代。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相成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均穿插安排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在各单元中,如提问、讨论、朗读、背诵、复述、演讲、辩论、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新教材更把口语交际作为单列内容从阅读和写作中突现出来。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自我介绍与提问,要求用普通话,做到清楚,连贯;第二单元是:采访任课老师,要求口齿清楚,说话提问围绕中心„„教师应当对语文课本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1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课内的口语训练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但大量的口语实践则是在课外。因此,要保证口语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的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启发、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内训练之所得,广泛应用于课外学习活动的口语表达之中。如:组织学生举行诗文朗读会、背书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经验交流会、轮流主持班会等,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听报告来强化口语训练,纠正口语表达缺陷。

二、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两者兼顾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往往把精力和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尖子生身上,而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口语能力的培养应当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即使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口语能力差别也可能很大,因此,口语能力的培养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一些思想性格比较活跃的学生往往跳跃举手发言,表达完整而有文采;一些学生课间也能说会道,但真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意见却又没有勇气,即使回答提问也是言不尽意,甚至顾左右而言他;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就寡言少语,疏于表达,课堂上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手发言了。因此,教师一方面注意提问那些积极举手的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带动周边的学生,另一方面要鼓励那些平时很少举手的学生大胆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讲,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肯定的评价。对口语能力不理想的学生,更要多给他们几次机会。

三、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双管齐下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读、写、听、说四项训练。”读写通过书面语言进行,听说通过口头语言进行。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发展的基础,读写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课教学的。

四、专门指导与阶段测试互相配合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自身必须有这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作支撑。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鼓励说、训练说、灵活说、强化说,使学生能够说响、说通、说美,并且敢说、想说、会说。通过教师的研究指导和示范,学生的口语能力一定会有飞速发展,教师可适时采用计分、竞赛等相应的方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测试,重点考察语音是否标准、语汇语法是否规范、言语是否自然流畅、说话心态是否平定从容等,通过测试,尽量给学生以肯定、褒扬和鼓励,让学生信心十足地学好口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教材,除了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可用外,亦可尝试把普通话考级用书作为参考。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测试,可参照普通话考级测试方式进行,或组织单项竞赛进行,如:讲故事、背书、演讲、辩论等。

口语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活泼、规范、有序地对中学生进行口

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9

在平日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当具有的作用。教师不是把英语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就是与其相反,把阅读教学变为课外阅读,解释一下生词,划划词组,对对答案。这样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扩大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英语教学的现状,下面结合本人十几年的英语教学,浅谈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精选阅读材料

1.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而它又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阅读材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恐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阅读教学造成障碍。我们首先挑选的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新环境中理解体会。随后,生词量一点点递增,使学生逐渐能阅读3%-5%左右生词量的阅读材料。

2.练习适宜,形式丰富

目前的阅读材料可谓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练习却少有突破,比较单一。一般都只在内容和词汇两个层次上做阅读材料,其形式也是以是非题,选择题,问答题为主。其实把篇章知识纳入阅读课教材的练习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其种类和形式亦是多种多样的,不必拘于单一。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

1.精读、泛读相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一定的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新台阶。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知识和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教师应该做到精泛结合,使之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训练机会,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材料,不论从题材的选取,还是基础知识,词汇的覆盖面都是最理想的。所以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单靠我们的课堂内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我们就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周两篇阅读材料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半月挑选出一、二篇较好的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要求学生复述和背诵。

3.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相结合

英语的阅读能力包括快速的浏览能力,巧妙的猜词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及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阅读中会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对于中学生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亦是不容忽视的。

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词语积累的方法

积累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多读,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扩大词汇量。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要解决词汇贫乏的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教学生多进行词语的积累。

其次就是多记,对所选材料先进行泛读,根据上下文猜测其中生词的含义,然后查阅词典,核对自己的猜测,再对这些单词进行记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在阅读中猜词的能力,又能扩大词汇量。

作为教师,平时要多注意对学生的阅读和记忆进行检查,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恒心和毅力。对一些信心不足的学生要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他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日积月累,厚实的词汇基础就会显现出功效。

2.整体理解的方法

我们自己在阅读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得懂,但读完后对阅读材料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扯到对阅读材料内容和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学生也会遇到此类问题。那如何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主题展开的。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是该段的结论句。

3.提问互动的方法

从教育学普遍原则的观点出发,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单向的,它也可以是双向的。它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般以“Wh”问题为主,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4.读诵结合的方法

阅读材料的理解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适度的朗读和背诵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篇10

一、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

我执教的班级,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原因很多,主要有两个。一是害羞,不好意思,怕说错了或说不好被别人嘲笑。二是觉得缺少说英语的环境,觉得课堂或我创设的情境不适合说英语,所以没有“开口”的欲望。针对第一点,我的做法是:一边鼓励学生要勇敢,不要怕说错,不要怕说不好;一边把说话题目分出层次,最初级也是最常用的层次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比如天气晴朗还是下雨、家庭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和朋友见面怎么问候以及聊些什么,等等。针对第二点,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在课前征求学生意见,看看我创设的情景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平时的活动,寻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并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课堂运用情境的情况,总结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寻找能让学生“嗨”起来的情景。总之,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二、营造让学生“敢开口”的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开口”的欲望之后,出现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出于种种原因,不敢开口。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很想开口表达,但是就是不举手,我点名之后,也嗫嚅不敢言,但是私下里,他们却敢说。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从营造课堂气氛入手,努力营造让学生“敢开口”的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What's colour is it?》一课时,我先展开调查,看哪些学生对颜色感兴趣,看哪些学生会用颜色单词较多。之后,在课堂上,我初期有意识地用明显以及不明显的方式让这些学生发言。由于他们要么对颜色感兴趣,要么掌握了较多关于颜色的单词,所以基本上都“敢开口”。这样,在这两类学生的带动下,气氛被营造出来了,课堂中后期,其他同学基本被调动起来了,都“敢开口”说上几句。

三、创设让学生“有话说”的情境

从营造让学生“敢开口”的课堂气氛上,我获得了启发,那就是想要学生开口说英语,那最好让学生“有话可说”。无论是对颜色感兴趣,还是掌握了较多关于颜色的单词,都让学生在颜色上“有话可说”,所以他们即便怯场,也敢开口。于是,推而广之,我意识到,哪怕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学生中没有人掌握较多的相关知识,我其实也可以通过创设让学生“有话说”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敢开口。所以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时,我精心设置了几个情境:一个看书的情境,一个公车上让座的情境,一个吵架的情境,一个问路的情境。这些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所以学生不愁没话说——至于不会翻译成英语来说?那没问题,我给他们设置了“求助链”,即可以一层层向别的同学求助,在三次求助无果后,就该我出马了。这样,学生“有话说”,课堂就活跃了。

四、通过活动巩固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解决了学生“敢开口”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巩固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怎么巩固呢?我的心得是:通过活动来巩固。为什么说开展活动能巩固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呢?因为,巩固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其实就是巩固学生的英语口语知识,之友学生彻底掌握了英语口语知识,他们最初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巩固,否则,后续缺乏口语知识,那么最初的说的兴趣必然无法持久。而要巩固学生的英语口语知识,毫无疑问,核心就是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大量运用刚刚学到的相关英语单词和句型,只有学以致用,只有大量训练,他们才不会遗忘所学到的东西。可是训练不能枯燥,否则训练本身就是对他们兴趣的冲击,大家可以想象,当你被要求枯燥地反复做一件事,甚至被强迫去做这件枯燥的事,那时候,即便这件事是你兴趣所在,估计要不了多久,你也会再无兴趣的。所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大量训练英语口语知识,不能硬来,不能蛮干,而要软来,要巧干。开展活动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比如,开展一次关于“我的家庭”的演说比赛;又比如,排练一个学生间闹矛盾、吵架、和好、相互理解的情景剧;再比如,安排一次简短而又简单的英语原声电影片段观赏,然后让学生用英语分组讨论剧情等等。总之,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那就OK了。

五、把“说英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巩固了学生说英语的兴趣之后,关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问题,就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把“说英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因为,要想掌握一门语言的说的能力,仅仅课堂上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仅仅是一个引入的契机而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说英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意识,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有开口的欲望,敢于开口大胆说英语,还要让学生在课堂外,在生活中也敢于开口,也有话说,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口语能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这种延伸是无限的,无止境的,教师不可能包办,不可能设想到每一个环节,不可能时刻盯着学生完成这个延伸。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引导。比如,在课下师生间、生生间相互问候,鼓励说英语;在校外特定场景,人员也合适时,建议学生尝试用英语交流;引导、鼓励学生寻找有外国人的场合,大胆用英语去和外国人对话等等。总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对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要求非常高,这时候教师不大可能时刻盯着,教师能做的,是尽量引导。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要从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入手,要营造让学生“敢开口”的课堂气氛,要创设让学生“有话说”的情境,要通过活动巩固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要把“说英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强

不少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可有可无,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根本不开设口语交际课。由于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训练没有明确的细化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学随意性很强。

2.口语不规范,不流畅,不会运用态势语

小学生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语音和方言词搀杂其中。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特点,由于是边想边说,会出现想说跟不上说的停顿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口语的规范和流畅程度。此外,大部分小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态势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3.心理障碍影响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

有些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怕说”的心理障碍。

4.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

浅谈山区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篇12

秦皇岛市卢龙县下寨小学马艳秋

经过课堂的阅读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课文阅读能力,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的阅读补充。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生处理文字信息的自动化和丰富大脑知识库都是必不可少的。

1.选材类型:阅读图画,阅读文字,阅读图表,阅读图解,阅读插图等。例如:小学生最初学英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读懂图意,认识字母和单词,学会单词。当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时,便可以开始阅读句子,阅读短文。通过读懂字词,读懂句子,读懂短文,提高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能力。

2.阅读技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为此,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掌握所读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之间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点拨学生进行预测、推理。

在理解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扩展或建立理解所读的篇章知识。当学生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知识而不能理解阅读内容时,比如由于对北京文化不了解,造成阅读理解障碍时,或由于不认识单词,导致不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时,或由于不认识单词,导致不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时,可以教学生利用英语词典,自己认读生词,或鼓励学生一阅而过,学会通过上下文的线索猜测词义或句义,抓住关键词,判断句义,解决阅读困难。

3.选材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选择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选用一些趣味故事、童话、幽默小品。还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

另外,选择的阅读题材和体裁要多样性,如叙述性的故事,对话性的小剧本,简单的说明文;或涉及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卫生环保,休闲旅游等热门话题的文章。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浅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13

一、创设环境, 激发情趣说话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愿说、乐说, 就要调动起学生说的兴趣。因此, 我们非常重视营造愉快和谐教学氛围, 创设多种说话条件, 使儿童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注意让他们学得轻松自然, 寓“学”于乐。譬如,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结合教材内容与形式, 设计欣赏声乐说话、观察形色说话、实验操作说话、想象情景说话、模拟表演说话等教学活动, 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说话水平的机会和锻炼的场合, 让动人的情景触动儿童发自内心的表白, 而自然地表现出说话的态度来。此时, 对于进步的学生必须给予鼓励和表扬, 促使他们在成功体验中, 主动地追求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说话,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想说的强烈欲望, 提高教学效率。

二、借助图画, 鼓励学生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口语交际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小学低年级课文配有大量生动形象、风格新颖的图画。它们形象地表达了课文内容, 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训练观察能力, 进行回答问题, 联想和对话练习, 编故事等说的训练是非常有利的。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 指导学生观察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结果怎样,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像小壁虎的尾巴会再生?学生仔细观察, 打开思维的闸门, 张开想象的翅膀, 说出小壁虎如何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可都没借到, 结果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学生还列举八角蛇、蚯蚓都会再生的现象, 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 怎么想就怎么说,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

三、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师生互动

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是“双向互动”。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 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使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主要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果局限在教材的情境中, 训练空间就很有限, 只有丰富充实教材内容, 才能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的交流的需要。如《买玩具》一课, 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活动课, 教学时我采取现场模拟, 在讲台上摆上一些文具用品。首先, 请一个学生来当顾客, 老师当售货员, 师生一起进行买卖文具的现场表演, 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该怎样买文具的口语训练, 再让学生分组自由组合进行“买卖文具”的口语交际活动, 让每位学生都来体验当“顾客”和“售货员”。活动中师生交流是互动的先导, 通过师生回答, 师生表演等形式,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 在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中学生知道, 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辨质量, 还要有礼貌。大家就在这样的情境中既分享乐趣, 又自然地得到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四、模仿片断, 应用语言说话

小学一、二年级课文短小精悍, 示范性较强, 对于爱模仿创造的小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用课文语言文字, 模仿精彩片断练习说话。如《黄山奇石》一课具体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的四个自然段结构都相似, 颇具示范性。而且课文最后一段列举了“仙女弹琴”等三种奇石的名称。于是, 在讲完全文之后, 我们让学生仿照课文中介绍奇石的方法,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说话, 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又如教学《狼和小羊》, 我们紧紧围绕狼想吃小羊而“找碴儿”, 抓住“故意”“气冲冲”“不想再争辩”的“龇着牙”“逼近”“扑去”等刻画狼蛮横的神态、动作的词语,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议论, 深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通过说理, 形象而完整认识狼的蛮横、不讲理和小羊的温和善良的不同本质, 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 总是找借口做坏事, 它们是不讲理的。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回忆经历过的、书报上的或影视上的所耳闻目睹的事情, 模仿课文片断, 模仿课文语言说话。果然, 课堂表现得十分活跃, 他们纷纷争着发言, 有的还边说边配合演示着有关动作, 表现出情态。不用说, 像上面那样的练习, 易于成功, 学生自然喜欢。这就充分发展了学生运用语言完整地叙事的能力, 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也增强他们从小留心观察生活和积极认识事物的意识。

上一篇:性感个性网名下一篇:乒乓球运动员注册登记表填表要求及照片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