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

2024-10-26

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通用11篇)

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 篇1

转眼间我来到学校已经两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校安排培训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两个多月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新老师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学习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让我掌握了更多课堂上的技能。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听课到交谈,还是从所听到所闻,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不同工作岗位的新老师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老师,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通过系统地学习,让我强化了在中职任教的意识,同时让我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到在中职任教所必须的知识与能力。总的来说,各位老老师们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基本理论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这一次培训的时间为期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里面,我一有时间就去听课,同时,我自己也担任了12级模具2班的班主任,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我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如何与学校良好地沟通;如何把握赏罚制度等等。每当我遇到这些自己不能善于处理的问题时,我都会向教学部中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虚心请教学习,在徐勇军老师和刘新举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这次培训的意义所在。当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也担任了两个班的《电工基础》的科任老师,可能一开始对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够熟悉,以至于上课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方面,我正在慢慢的完善自己,尽量让学生能听懂,能学会。

这次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实践,都让我从没个角度获得了知识,感谢学校给了我们新老师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保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纪律上、工作责任上始终保持一个新老师的先进性,用一份做人的真诚和爱心、一份责任心完成好学校交代的每一项工作。

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 篇2

在当前教师教育的改革探索中, 滋养教师的智慧品性, 塑造教师的智慧形象, 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 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要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这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 教育智慧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但并不是不可追求的。对一个有准备的教师而言, 教育智慧不会永远都是一个“彼岸性”的问题。教育智慧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教师。要迎接教育智慧的到来, 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准备:教育学理解、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机智。

1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具有三个特质。

1.1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发展性理解

发展性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前景、潜能和向上的积极态度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发展性理解是基于对儿童的“向善”和“向上”的发展方向的认可, 把“发展性”始终置于教育行为方式的首要位置。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于在复杂的真实的冲突性的教育情境中保护并激发儿童的“向善”和“向上”本性。

只有具备发展性理解, 教师才有可能时刻把握教育过程之中、教育情境之中、教育内容之中的发展性元素和发展性价值。教育智慧不是用来装饰教育过程的, 而是用来促进学生发展的, 这就是教育智慧的价值优先法则。

1.2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分析性理解

学生具有“未完成性”或“未成熟性”等特点, 他们总是天真的、善良的、纯洁的, 这种天性是需要教师理解和把握的。面对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和冲突, 教师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负面的理解, 把学生的不良行为理解为邪恶、卑鄙和不道德, 并进而产生憎恶、不满和简单的谴责, 相反, 教师应持有的教育学理解态度会引导教师去分析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实际情况。分析性理解不是武断地对学生的行为简单地下负面的判断, 而是认识到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学生逐渐地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克服自己的缺点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智慧便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不足, 明确自己言行错误的原因, 并及时更正。

1.3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教育性理解

教师的教育智慧乃教育之需, 因为教育是一项智慧型的事业。“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智慧的人, 只有智慧的老师, 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既需要教师对儿童的“未完成性”或“不成熟性”给予“同情”的理解, 更需要给予其“移情”的理解。同情是一种谅解、包容、怜悯, 而移情是一种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远离了“移情”理解, 教师的理解对学生来说也可能仅仅是居高临下的。教育学理解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创造基础。教师要具有“教育学理解”的能力。

2 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

智慧与人的知识能力、德性品质、态度倾向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说:智慧使得一个人能干并且有远见, 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 并对事务专心致志。怀特海则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 它涉及知识的处理, 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 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 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3]总的来说, 智慧是指人们运用知识、能力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教师在复杂的教育场景中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管理, 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局限性, 从而产生组织更新知识结构的愿望和行动。一方面,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新的知识;另一方面, 激活不同类型的知识, 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创造, 充分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育场景中应对复杂问题的作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 发挥知识的智慧价值。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构不成智慧, 陈旧的、残缺不全的知识形不成智慧。

3 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仅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教师智慧生成的条件。教育机智总是与特定的教育情境有关, 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面对复杂而微妙的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迅速地、准确地、灵活地、恰当地采取行动的能力。

首先将教育机智作为一个教育问

题来讨论的教育家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 8 0 2年, 在他的首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 他对教师们说, “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他认为教育机智, “介乎理论与实践之间”;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作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的过程中自然地展现出来;“机智是一种行动方式, 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捷性, 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机智对情境的独特性非常敏感”。赫尔巴特关于机智的论述告诉我们, 教师的机智尽管不是计划性的, 但却是可以准备的, 是以教育学理解、教育信念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 (加) 马克斯·范梅南[著], 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13~128, 169.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 2005 (2) .

农村基础教育需教师创新 篇3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呈现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困难重重,使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试科目占据课时大部,少许所谓的“副科”甚至不开设;师资力量薄弱,一人兼多职且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更好地更新,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的机会少甚至没有;学生学业成就不理想。尽管农村学校采用的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与时代感,但对于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却因缺乏生活体验而显得十分遥远,不可理解。同时,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未考虑到农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可以说,新课程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忽视城市与农村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此段话引自《农村基础教育的缺陷现状研讨》一文,也是笔者切身体会和想要谈的问题。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基础教育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使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混乱”,笔者作为农村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百感交集,深思后便得出本文的主题《农村基础教育需教师创新》。在改与不改间、在混乱中,最需要冷静的就是一线教师,同时农村教育的改进也需要教师,为此笔者也呼吁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教师们的创新。

一、农村教师要认真自学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目前的基础教育仍然呈现薄弱的局面。就其师资力量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的情况对于现在所提倡的新课程改革来说,已经显得非常落后,急需改变。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很多农村教师由于个人能力、信息来源闭塞等,还是秉承着传统的理念和模式。

在农村教育中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来讲是比较薄弱的,农村大部分教师没有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尽管如此,农村教师完全可以依靠现有条件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学科内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年级科任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不同学校间的教师相互交流与研讨寻求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新课程改革在农村教育中能否实施,本质上要求教师对新课程进行“知识”和“观念”的自我建构与组织。教育的进步体现在学生的进步,而学生的进步依靠的就是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因此,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二、教学方法要创新

“拿起教材就上课”“照本宣科”“你听我讲”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农村教学,没有“吸引力”的教学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虽然在农村的诸多学校没有硬件配备,没有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电教平台等,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比赛活动、游戏活动或自制模型等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兴致参与到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要大胆创新

1.大胆研发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实践课,打破传统固定课堂的“课室内”教学的模式。新课程教材内容偏颇城市已然是事实,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也给了教师教学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研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可以让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因此,作为农村基础教育完全可以根据农业实际研发农业实践课,使课堂走出教室,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自然。通过农业实践课让学生了解农业小知识,通过一些竞技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将学科恰逢时机地进行内容整合,可谓一劳多得。

2.开发乡土教材。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文物资源和自然环境、民俗和民间艺术开发乡土教材,使教学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乡土教材教学既让学生了解、学习了民间的传统技艺,继承了民俗民艺,又弘扬了热爱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比如,在笔者的教育工作地就有着浓厚的民俗风味,秧歌、民间剪纸等甚是盛行,这些都是教师研究的良好项目。

3.课本内容研发。农村教师的课本观念意识要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课本内容是固定的,但课本要用“活”,不能用“死”,课本需要教师进行“咀嚼式”的使用,达到去粗取精,使课程内容真正意义上适合学生的需求。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种种问题和不合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存在着极多的不适应。农村教师安于现状,一味抱怨,没有任何意义。与其抱怨不如做力所能及的改变,倘若在每个农村的学校都能学习吉林抚松县,教师能致力于农村的教育事业,我想“让乡村教育苏醒”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幼儿教师礼仪基础》教学总结 篇4

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陈芳

本学年担任 《幼儿教师礼仪基础》课程教学,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新课程,仍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习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师礼仪基础》课程在职中的重要性。一学年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工作中有许多感想现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再加之中职学生学习纪律不好。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 指使学生把地上的纸捡起来,放入纸篓。学生就是,你让我捡我就捡,你不吱声我也看不着,没有一点儿积极主动性,这时我就开始思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关心班级,人人讲卫生呢?从这以后,我一到教室,首先环视一下教室,发现地上有纸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我及时的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班上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并马上要求他捡起来。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先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我都会微笑的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校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对于学生,我也会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字眼。每次大扫除后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

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习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习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训练的基础上开好主题班会。召开了次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懂礼貌、讲文明的一代新人,使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在人 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重在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言谈举止等细小方面做起,做文明小学生,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班会上,有的同学举手发言,阐述生活中的礼仪;有的同学表演情景小品,告诉人们不懂礼节的危害;有的同学配乐朗诵,向人们发出了“讲文明、懂礼貌、做文明人”的呼唤。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 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校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在哪儿见到客人、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或者行鞠躬礼,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安县英语教师基础能力培训心得 篇5

安县黄土仁和学校蒋小聪

安县英语教师基础能力培训已经举行了四年时间了,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与创新,培训方式也是丰富多彩。有高级老师授课,讲授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传授基本的学习理念;有外籍教师授课,让我们感受离别很长时间的正宗“外国理念”;更有学校间、教师间的互相听课评课,扬长补短。可以说这些形式通过我们自身的加工,并且充分发挥到自己的教学上面去,对所有老师都有着不少的提高。

首先,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可谓是通过每一年的培训、学习,都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要转变角色,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过去,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多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甚至把学生当作记录教师讲授内容的录音机。而现在素质教育的精神则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我们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利用师生互动课堂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其次,在知识结构上的变化跟我们作为学生的时候是有点不同的。就像在国培上面我的作业写到的一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就是基础的东西,而我们年轻教师可能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将我们所学到的关于这堂课的所有东西争取全部“倾倒”给学生,那肯定是不行的,学生也不可能接受那么多。所以,培训中也告诉我们,让我们充分理解到“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再次,对于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感受文化是很重要的。去年的培训方式有了更新,就是将外籍教师请入学校,请入课堂。这对于学习一门外语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提倡的更先进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学”学生没体验什么是“外语”。就像我们如果要给学生介绍动作片电影,不可能就老师在上面一个劲的跳,那样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这个形式我觉得应该更普遍的走进学生的课堂,哪怕一周一个年级一趟课,至少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 篇6

学科教师是新课程和新教材实施的主力军,切实加强学科教师新课程的培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和新课改工作的核心,为此,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任务与目的在培训结构和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的“校本培训”,通过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与参加本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自主研修、分组讨论、课题研究等),使广大教师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进一步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要重点学习新一论课改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加强实施新课程等自觉性和责任感。

2、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3、认真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教材,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训的形式与手段

1、聘请余文森、方元山、叶水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课改专家到学校作课改专题报告。

2、根据课改要求和本校实际,拟定本校课堂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项目“创境激情,导学启思,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与学方式有效整合”。从起始年段选择实验班级先实施,再逐步扩大范围。

3、要求教研组、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学科课改精神的贯彻与研讨。每个学期学校全面组织一次课改工作实施情况的检查、交流与表彰。

三、保证培训经费

浅谈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7

而我认为作为教师, 应当树立起角色意识, 明确角色定位, 确立角色形象, 实施角色行为, 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应当成为学生人格的尊重者

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完全鲜活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 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需要, 都应该得到人性化的尊重与接纳。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小乌鸦爱妈妈》时, 向学生讲述了音乐所反映的故事内容后问学生:“小乌鸦的妈妈为什么躺在家里?”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 有的说是睡觉;有的说她是懒惰;……对于离题的回答, 教师若马上给予了否定, “乌鸦妈妈老了, 飞不动了。”这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老师若允许学生们众所纷纭, 并肯定学生的回答,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生活中人的赡养问题方向转移, 也就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正是这种和谐、真诚和宽松的课堂氛围, 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完善个性, 尊重人格, 崇尚自由”的教育氛围。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就能充分发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自主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 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 进而朝向自我人生的完美发展。这样也就真正达成“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远景, 也就实现了教育极力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共鸣者

教育家夏丐尊指出:“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就不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所热切呼唤的教育真谛之一便是“爱的教育”。更具体而言, 是人性深处的情感教育。

教育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 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只有老师“蹲下来看待我们的学生”, 积极寻找师生二者情感世界的情感域、升华点、共鸣圈, 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 也才能做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师生情感与心灵深处达到最微妙的相互融合与共鸣”。惟有饱含师生情感共鸣的学习, 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才会最高效、最富生命力, 才最有意义, 才能同学生自身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独立去获取知识, 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其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当学生迷路的时候, 教师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 教师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 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 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 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 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 学生仍然不能知道, 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 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 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 哪怕是一分钟, 都是有效的。

师生间是一种携手并进的关系, 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协作者或者说是伙伴、朋友。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 在当好导演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于“学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完全是学生主体“自抉”的过程, “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与灵魂,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四、教师应当成为评价学生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沟通与交流。教师要乐于放下架子, 走下“神坛”, 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 参与讨论,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评价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发展、个性特征等因人而异进行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 坚持评价的民主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等多种形式, 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约束感, 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正确评价还将会使学生对探索知识的信心更坚定, 同时也更能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师基础教育培训总结 篇8

关键词: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60-04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

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間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

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

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

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

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

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

调查显示,普通小学99.9%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93.5%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

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

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

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

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

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

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

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

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點,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

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

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Johnson,R.K.(eds.).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ambridge: CUP,1989.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赵平.新微观经济学——基于投入—产出比效率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重构/高校社科文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 篇9

新基础教育课程已于秋季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试行,并将于在全国全面实施。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政策的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教学活动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已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研究者。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在教育领域,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体现着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同时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方向。以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仅仅关注认知性目标,教师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结果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而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见,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指引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这是因为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特别是在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科技竞争已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且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因此,当代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

这是传统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病。所谓重结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

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篇10

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理论界,无论是把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还是把教学视为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抑或把教学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还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等,但把教学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导途径是共同的。这一点似乎是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在这个似乎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前提下,人们往往把教学仅仅视为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从而关注教学的科学性或有效性,至于教学本身的目的或价值的合理性常常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了。因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已经被置换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就是教学目标了。既然如此,教师关心的当然应该是如何才能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为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这样,教学便蜕化为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而对这种活动也就只能用科学性来衡量了。所谓科学性即有效性,自然地,科学化便成为教学的追求目标。因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的当然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强调的当然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学方法的伦理性,衡量的当然是学生的终结性的结果而不是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这无疑是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此,我们可以提出犀利的批判,也可以将其视为社会上的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可是,我认为,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恰恰适应了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或者说,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恰恰孕育了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在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广大教师无权干预课程和教学评价制度,只能在既定的规范钳制下忠实地向学生传递既定的课程内容,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极具创造性的教师,充其量是在教学方法上作些文章。所以,虽然改革开放20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活动的机械、被动性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随处可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以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显然,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但是,教学改革决然不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附属,应该看到,没有相应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就很可能流于教材的更替。因此,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并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促使新课程与新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如果抓住这次课程改革的契机,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将会焕发教学活动的生命活力,进而重塑自己的教学生活。 毫无疑问,教学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对于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需要建基于对教学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但是,对教学的科学认识本身又是深深地蕴涵着教学的价值认识的。因为,教学认识本身是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的统一,或者说,教学认识本身也就是教学价值认识,而教学价值认识本身就是教学人文理解的产物。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的狭隘理解,认为科学是绝对客观的,是价值无涉的,教学理论要追求科学化,当然就要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任何价值因素的渗透。可以说,要求教学活动全面科学化的教学理论,造成了只见教学事实的人,进而成为现实中教学工具价值观的认识论根源。实际上,只要承认科学是人为的,是为人的,就应该承认科学也是人文的。人为的并不是纯主观的,为人的并不是纯功利的。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的途径在我看来是对科学的人文理解。相应地,我们需要思考人类何以有教学这种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人为设计,内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是为人的,因而也是人文的活动。如果纯粹把教学作为一种工具,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强调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并不否认科学发展对教学的意义。我们只是表明,科学决不会解决教学的全部问题,试图这么做就误解了科学,也误导了教学。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弘扬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展现教学的意义,我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有启发性的。 教学既然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就要追寻这种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并不是空闲的游戏,它需要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这种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是否值得?这决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因为,假如我们(教师)不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真实的情感,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教学生活的成功。失去了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可悲的;对学生来说,他用最宝贵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如果从来就没有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遗憾的。教学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这一点上说,教学不仅仅是手段,它本身更是目的,是与我们生活的幸福密不可分的。如此看待教学,我们便能给教学一种内在的保证和快乐,努力提高人的品性,超越对人性的一切贬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愿意为之付出真诚的努力。正是在我们对教学付出真诚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摆脱教学工具价值观的羁绊,真正体验到教学生活的幸福。 当课程由“集权”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仅仅是由规定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构成的文本式课程,而更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和生成的体验式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成了课程的主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权和教学自主权。相应地,教学改革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我认为,克服教学工具价值观,确立教学的生活价值观,是保证教师自身教学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因而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基本理念。 正当我们束缚于教学活动的机械和被动,迷茫于教学理论的空洞和乏力之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作为一个实际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同时又作为一个教学理论研究者,怀着激动,带着憧憬,便有了如上的理解。这种对教学的理解也许带有相当多的理想色彩,可它同时也指明了新的前景。借用胡塞尔的话说,我不想教诲,只想引导,只想表明和描述我所看到和体验的东西。我将尽我的知识和良心首先面对我自己但同样也面对大家来讲话。我们的评判标准主要取决于旧的思维,我们的事业则主要取决于新的思维。最终我们将选取何者?我们能否用丰富的、令人满意的内容来填充我们心灵的空虚?新世纪教学的生命活力维系于此,新世纪教学理论的命运维系于此,新世纪教师教学生活的质量同样维系于此。

高素质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 篇11

1.教育职能的本身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这三个要素。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的内容应当让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而选择内容时,离不开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种种成长条件的深刻洞悉。一位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别人,同时他也必然是一个了解科学、艺术、伦理和整个文化发展的概貌,并对所教学科有系统了解和研究的人。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这三者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教学过程才会生动展开。这三者中教师是关键因素,他是教学的承担者,是教学的中枢。一方面,教学是科学的,它受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内在特点和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艺术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2.培养新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增强国力,迎接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这些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和人才资源的竞争。而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一项战略任务。

3.保证教育全面开展需要高素质教师

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时,必须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身心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而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的教育,不能仅强调学生考试的能力,或者只注重学生的应试水平,必须改变那种以智力培养为唯一追求,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观念。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在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外,还必须改革一切不适合于开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教材及教育教学评价模式,而其中对学生素质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

4.落实素质教育目标需要高素质教师

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教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贫乏、有心理缺陷的教师,能够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心理健全的学生来。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至少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不少教师也还缺乏市场经济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合作协调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抗拒挫折的能力等。这就必然要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策略

1.坚持在实践中自主建构、自塑自律,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基于伦理道德因素在塑造有智慧人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伦理道德修养,它包括着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伦理道德。它涉及教师的思想、理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所有这些都会对外部世界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德高才能为师,但教师的这些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自主建构才能获得的。自主建构是在确立一个理想的前提下自我设计、自我筹划与创设自我的实践活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是他的知性与德性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归根到底是自组织、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就要求他们要十分重视自塑、自律;特别是道德行为上的自律,更是重中之重。

2.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

提升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提升认识,更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教师对于教师职业内在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整体智慧水平。师爱是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情感智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缺少这样一种情感,即使有再深的理性认识,教育的高素质也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由此看来,对教育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责任与关爱是构成教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

3.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师的学历达标之后,教师从业素质中最缺的可能已不再是专业知识,而是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虚”了。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今天,优秀学校与一般学校,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这里。

4.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具有精湛的业务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

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提高综合学养。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师终身学习、终身进取密切相关,教师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书本的学习,也包括实践中的学习,经验中的学习,以及向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学习等。教师个体素质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来积累,需要在综合学、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来提升。另外,只有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师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地生成新的素质。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网络文化的形成,对加强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5.在解放教育中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就必须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即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开放性启动教师的解放教育。这种解放教育所要求于教师的是通过终身学习而学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包括:

(1)学会如何学习

教师要懂得应该获取什么信息、从何处去获取这些信息,同时知道怎样运用这些信息去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的情况下,教师是否具有选择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他甚至是教师职业生涯能否持续下去的前提。

(2)学会独立自主

如果教师要叫别人学会独立思考,首先自己就必须能够独立思考。选择了当教师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同扼杀教师独立判断的清规戒律作斗争。因此,教师要学会行使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如教材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作业的评估等,同时参与学校的管理。只有当教师充分发展起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时,才能真正得到解放和自由,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3)学会革新创造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自己也必须先具备这样的意识和精神。因为,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不是由外在决定的,而是来自于内部,来自于教师每日每时都在从事着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当教师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具有提出创造性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的能力时,他才是具有了个体的创造性品质。

(4)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认识他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21世纪的教育更强调对全球合作精神的承诺,强调团队精神,这便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这一品质。此外,教师个体在与其他教师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时时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学生带来影响。

上一篇: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下一篇:为实现中国梦书写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