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精选8篇)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1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从知识积累与心得感悟两方面进行突破,为此,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指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网络环境 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
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无论在哪一学段都发展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保证数学学科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够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向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比较复杂,难度也更大。学生不仅要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学习技法与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式,而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教师与学生本身。
1.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
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既要满足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又要促使课程内容实现戏剧化生成,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虽然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让教师的思想有所转变,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仍被教师占据着[1]。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的练习,教师始终站在俯视的位置上,带领学生学习,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偏离的行为,这都是对学生能动性的遏制,在弱化学生地位的同时也弱化了课堂互动与生成的效果,让学生更为焦虑,对于学习内容也产生了难以接受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
2.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双重惰性
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发展都是一个主动接受与探索的过程,轻易得到的知识只是暂时填充了学生的储备,并不能得到质的飞越,所以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长时间的牵引性学习已经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惰性,这种惰性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思想上,放任不顾只会让局面更为严峻,而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亟待我们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价值
1.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背景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对于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教学知识,提升教学的互动性,丰富内容的具体性和层次性,具有显著的功效。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体系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借助自主学习,进行数学教学的互动与沟通,帮助学生形成教学的认同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提升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营造起立体化、互动式的数学教学环境,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2.丰富内容的认识与积累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一蹴而就,在网络环境下更是如此,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离不开大量素材的积累。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通过资料的整合与应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始终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运用,那么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便可以有效打破这一局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积累,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与认识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策略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助合作模式,提升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视频,让学生主动探索测量面积的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讲解,达到教学的目标[3]。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延伸拓展练习,既然已经知道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了,那么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可以以操场、玩具、艺术作品为例,引入相关的拓展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拓展教学深度。
2.重视任务的设定,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发展都有较好的帮助作用,那么如何用好自主探究学习的利剑也是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学习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点,对于教学也是一样,那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要权衡利弊,思考这一目标是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只有在教学之初制定好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才能保障课程的有效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研讨教学内容的基?A上,找准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才能保障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切实有效[4]。
3.重视网络素材的使用,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积累数学素材不是简单的搜集与整理,而是要通过创新整合的方式,将高质量的网络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素材,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记录下自己的数学学习感受,为网络素材的进一步应用打好基础。此外,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将知识和生活相互结合,这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在教学实践中,让网络体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多的体悟,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将网络当作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延伸。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满足考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自身的要求,成为思想与情感的有效载体,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探究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甲娥.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1):329.[2]王芳.试析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7(51):283.[3]胡国红.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7(39):92.[4]刘月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280.[5]谭祈英.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8(14):105.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2
1.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网络环境中, 小学数学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得到了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掌控教学的节奏, 学生会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数学知识。 而在网络环境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指导,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分析、猜想等环节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利的[1]。 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需要重视的科目, 是为之后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的保证, 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环境下, 自主探究性数学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首先,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问题, 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并最终找出解决方法。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 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网络中会有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知识,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就会主动学习, 在信息收集、分析, 直至最后的验证环节, 会获取巨大的成就感, 从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最后, 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 传统的数学教学局限于课本知识, 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网络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学生一旦利用了这些资源, 学习空间就更大了。
2.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方法策略
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做出总结这几个环节来实现的。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册) 课本中的《认识物体和图形》为例。
2.1创设情境
网络对于学生而言, 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教师可根据这一点, 在课前导入部分应用网络技术,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要通过掌握数学规律解决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因此,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模拟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小学生进行几何图形学习的基础, 学生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基本物体的特征, 并可以自行分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当 (播放视频)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投入学习中。
2.2构建知识
在创设情景完成后,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 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探索学习的基础, 当中会涉及数学的规律和概念等, 是为之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依据。 在构建物体和图形的知识框架时, 为学生提供一些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等物体, 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表象。
2.3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可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 教师提出假设,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验证。 在此期间, 要注意两点:第一, 限定小组讨论的时间。 对于较简单的问题, 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就不宜过长, 否则会造成课堂混乱。 第二, 在方案选择时, 教师不能自行选择, 要通过分析汇总, 并与学生进行沟通筛选方案。 为了验证问题, 学生要通过实践验证最初假设的问题, 并且要确保计算和证明方法的有效性[3]。《认识物体和图形 》在此阶段, 要让学生对已有的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等物体进行分类,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评价学生的分类是否合理。
2.4做出总结
总结归纳是最后一个环节, 即对整个课堂学习做个概括, 便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通过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等环节, 得出最终的结论。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完整的思考方案和解决流程。 《认识物体和图形》在总结环节, 通过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说出每一种几何物体的特征, 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这节内容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 在网络环境下,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转变, 自主探究的形式让教学效果更突出。 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环节中, 要通过创设情境, 构建知识,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做出总结等一系列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小学数学学习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中, 必须构建新型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 才能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新的教育体制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已经不适应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探究,小学数学,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 2014, 17:28-29.
[2]管珏琪, 苏小兵, 郭毅, 祝智庭.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3:103-109.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起点;材料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仍停留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层面上,便于小学生浏览的数学学习资源相当缺乏,约束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作者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作具体说明。
一、呈现起点,明确目标
本节课一开始,老师就呈现了画四边形的一幕:连接4个点,形成一个任意四边形,然后点击“保存图片”即可。保存之后学生很快发现在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画的四边形,每位学生可以看到全班36位同学画的36个四边形,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也让学生知道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肯定和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这种快速交互的功能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
二、利用材料,沟通联系
学生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四边形,教师就从全班同学所画的四边形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以下几个图形:
你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几个图形分一分类吗?而以往的教学中学习材料都是由教师剪好提供,并且学生也没有动手分一分,只是看着老师贴在黑板上的图形在脑中分一分,诚然学生就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因此,这一环节通过网络技术处理是非常到位的。有的学生按照是否有直角来分,有的学生按照是否凹、凸来分,也有的学生按照平行线的组数来分,分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和对边没有平行的一般四边形。无论哪一种分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是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已。
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如何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获取它们之间的联系呢?老师又为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将各种图形的名称拖到相应的圈内,如果拖正确了,将出现“恭喜你,成功了!”拖对之后,再点击“巩固练习”完成练习。
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各种已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包容关系,建立完善的认识结构,形成完整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脉络。而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得的,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交互学习,探寻规律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设置了运用Flash制作的三个动画,可以移动的铁拉门、可以拉动的用小棒做成的平行四边形、无论怎么拉也不变形的三角形,学生通过移一移、拉一拉,在留言列表中写出这样的发现:
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化,三角形不容易变化,具有稳定性。
生2:平行四边形是易变形,三角形不易变形。
生3:平行四边形没有三角形牢固。
生4:三角形不会变形,三角形稳定性很强……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仅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是远远不够的,而在这样的课堂里模拟现实世界情境(提供真实的铁拉门移动、真实的拉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了条件,很好地突破了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
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网络上设计了三个操作:点四个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选四根小棒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选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点击专题网站中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他们通过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以下特征:(留言列表)
生5: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
生6:我用量角器量了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生7: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也相等。
生8:两个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较好地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和特性,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规律。
四、巩固练习,交流反馈
在本节练习中,老师充分体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思想。学生做完练习之后,可以马上校对答案,及时发现自己做得对还是错,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查看正确人数的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错,让“错误”马上消失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延伸课外,拓展提高
课堂是师生学习的主阵地,而单凭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那如何拓展学生学习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呢?教师还设置了拓展题,包括选择题、拼图题、研究题等,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扩充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4
[提 要] 所属立项课题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用建构主义理论、发展教学理论、主体教育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而网络教室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的优点,更加突出 “一切为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及“信息技术教育要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如何建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2、任务驱动,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3、提供“能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带来便利。
4、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成果”交流,开放评价,教师总结。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表明了观点。
[正 文]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浅析
过去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而多功能网络教室是网络教室与传统教室的最佳组合,能看、能听、能动手操作, 还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它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的优点。教师在做完演示或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最佳时间配比。教师在安排网络教室的学习任务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以灵活定制教学计划,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学生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为辅的学习乐趣。因此如何建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首歌、一幅画、一段动画、一篇精美小文等现成的作品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如在《太空探险》一课中,我所设计的现成的作品,就是课前先在教师机上用一张太空的美景图设为Windows2000桌面墙纸,并以“飞越星空”设为屏幕保护程序。课中首先利用网络向学生广播演示教师机的桌面墙纸及屏幕保护程序,当神奇的太空美景及神秘的星空先后展示在学生眼前的时候,全体学生都“哇”的一声,接着便不由自主地议论纷纷。这一幕充分地体现了这张美丽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而神秘的“飞越星空”屏幕保护程序对学生们来说更是一种奇迹,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了“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得学会为自己所用”的探求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任务驱动,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没有目的,就算激情万分,也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后,要抓住时机,立刻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听到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正好是他们想跃跃欲试的有趣活动,从而稳住了他们激情的同时,也就充分地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
3、提供“能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带来便利。
所谓的“能源”是指教师为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的必要手段和相关的资源。“能源”一 ——教材。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教师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教材,搞清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到达的目标。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教材内容,为实际操作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能源”二——课件。利用书本获取知识去指导操作学习,固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手段,但是学生群体中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爱看书或不一定能看懂书里的内容,但总不能以此而影响他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生动有趣的学习帮手——课件,对学生的帮助显得相当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们准备Flash课件是非常重要的,生动的画面详尽的解说,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身心,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能源” 三——“人力”。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使教育资源全球化,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便利。然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不能忘了“人力”的运用——通过学生帮学生、协作性学习,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在摸索如何尝试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互帮互助,自由结组一起探索的方式。这种协作性学习就是“人力”的很好表现。
4、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比作是“旅游观光”的话,那么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能源”就是“旅游观光”所需要的“车”和“交通手册”。具备了动机及实现动机所需要的条件,接下来就应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而又有目的地“驾车”去“旅游观光”,从而为学生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巡视指导,循循善诱,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和启发。
5、“成果”交流,开放评价,教师总结。
小学生具有好表现的天性。抓住这一点,在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协作性学习后,利用网络转播学生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他人的创作结果,并加以评价,这正合他们的心意。在这过程中,“成果”展示者沾沾自喜,观看者乐于中肯评价。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提出意见,使别人得以修正;有的看到别人做得好的懂得不吝称赞,还迫切地请教别人,为自己找到了修正的途经。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创作,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优缺点、评价作品的能力。通过“成果”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优点与不足之处。这一环节对于“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二、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不等于什么都由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师整堂课就可以袖手旁观。教师还应该根据学习内容恰当地采用其它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应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有自主学习的内容,又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比例适当,两者相辅相成,通过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自主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起到了快马加鞭的作用。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能过分依赖网络。网络上的信息虽然浩如烟海,学生关于不懂的问题也许能从网络上找到,但对没有掌握网络知识的学生来讲,就可能望尘莫及。就算会运用网络知识找资料,也可能要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我们的课堂所不达到的。
3、Internet资源 自主探究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信息技术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学生的自主性强,因此很容易形成学生放任自流的局面。教师必须在内容安排、方法运用和过程组织等方面做文章,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要注意巡堂观察,加强管理,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防止学生偏离学习方向,如上网去玩游戏、浏览不相关的网站内容等,从而浪费了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篇5
保德县第二小学
王玉珍
网络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数学课堂,悄然改变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如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又切实可行的全新教学方式,那就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那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哪些优势呢?
一、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网络中的资源丰富多彩,各种信息以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呈现,形象逼真,生动新颖。这些外部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动画设计四个动物举行自行车比赛,画面上小猴子的车轮是方形的,小猪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狗、小兔的车轮是圆形的,让学生猜猜最后谁能得第一?为什么?(小狗,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它得不到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轮车轴不在中间)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诱发出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
运用网络环境新颖的视频动画展开课堂教学,能较好地突出知识的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学生通过最直接的感性材料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丰富的感性认识往往会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实现,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只是单纯的讲解,学生并不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真正含义。所以,新授部分可以利用计算机操作平台,形象、具体地把“什么是余数”这个难点展示给学生。“国庆节到了,学校组织做纸花庆祝国庆节,高年级的同学共做了20朵漂亮的纸花,要把这些纸花平均分给我们低年级的一些小朋友。如果让你分的话,你打算平均分几份?”学生上机操作,选择不同的份数,计算机就会相应地演示出分纸花的不同过程。最后屏幕中能够显示出多种不同的分法,便于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下一个问题的环节,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大了教学密度。
三、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把网络教学引进数学课堂,能改变“教师演示多,学生自主少,不管会不会,大家齐步走”的现象。利用网络创设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适应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学生的个别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学习。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在网络中设计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罂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各自在电脑前回答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对于设计方案更是热情倍增,发表出不同的见解和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利于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
学习“空间与图形”一课时,在学生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后,可设计一组选择题“猜猜它们的名字”,检查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特征掌握的情况。每完成一次选择后,屏幕立即显示全班每个学生的选择及正确率统计。学生看到的是成绩,体验到的是成功;老师看到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过程。学生还可以在谈论模块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发表出来。教师可以当堂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也能够当堂解决困难,掌握新知。教师还可以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既面向全体,又因需施教。
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机整合,利用网络创设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情境,与传统课堂教学形成强烈反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练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王
玉
珍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6
1、具有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
2、师生和生生之间借助计算机,可以实现实时、非实时、实地、非实地的有效便捷的沟通和交流;
3、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凝聚人心,增进认识和理解;
4、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反省,通过积极参与和角色转换等方式不断提高协作沟通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5、网络环境为合作学习提供了特别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的平台,学生借助于网络环境能够进行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效果都出现了崭新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最突出的特征。由于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同步工具和异步工具,如音频会议、网络会议、视频会议、聊天、及时消息、白板、讨论板、BBS讨论系统、学习日历、各种链接、小组公告、Email、调查和测验、内容集成、课件、流媒体、幻灯片、电子书等都可以成为课堂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基于网络档案管理功能所构建的学习资源库、版本跟踪和控制、基于许可的网页访问更是给合作学习提供了浩瀚的学习资源。在新课程所提倡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我认为网络学习协作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以下三点:一是该合作模式如何应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二是这些学习活动又如何提高学生之间、学生群体之间以及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水平和交流质量的;三是学生使用该合作学习设计模式中的反应如何,并附学生在网络课程中实践该模式后的反馈情况。内容可分为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评价方案、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设计网络学习环境等等。
在英语教学中,我尝试做了以下几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2、“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3、教师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7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因此,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有效地学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的和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Little, 1991;庞维国, 2000)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个性化学习的效率高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简言之, 就是使大学生具备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对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主要是培养他们自己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 是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文秋芳根据她所进行的一系列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指出:在同等学习条件下, 影响英语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学习策略;有意识地调整学习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学习有法, 但无定法, 策略因人而异, 因时而变 (文秋芳, 2003) 。
在语言学习中, 学习者通过主动去发现去创造所进行的学习, 要比被动地去记住去重复所进行的学习更容易、更有效。在语言教学中, 学生对老师的过分依赖会阻碍其学习进步, 导致其逐渐丧失发觉自身学习潜力的能力, 最终养成学习的惰性。解决方法就是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老师则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 掌握学习策略等。
因此, 老师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时, 一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 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个人学习空间, 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信任, 逐渐培养其学习的自觉性, 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第一步转变, 并进一步使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怎样学。
2 在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所谓网络教学, 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 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呈现在屏幕上, 然后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 使学生在优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王志强等, 2002) 。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动画、声频以及视频等领域尖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 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对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教学实践了建构主义的观点, 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中心,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生自己, 教师仅是个督促者和组织者。那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 在网络辅助教学中, 要转变传统的“重教轻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点的课堂教学,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角色
在网络课堂中, 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在精辟简练的讲解和指引后, 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如果学生能利用网络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语言情景, 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和交流, 对主题或专题进行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那学生就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自己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2 教师除了指定的学习教材外, 还可以让学生学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把握学习的进度, 以便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在网络辅助教学中, 教师不仅可以开发课本的内容, 还可利用已开发出的有关语言学习资料, 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等外语资料, 使课堂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 (例如能力起点不同, 认知方式不同, 学习风格不同等) 来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达到目标的学习路径, 从而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如原版电影、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等素材。文字、声音、背景图像等方面视听结合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变得多渠道、多元化, 可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这样, 学生就会自觉而有计划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3 充分利用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要善于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开发其自主意识;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使其被动地跟着教师走。可以将学生的双人活动或小组活动作为主要语言实践, 开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 鼓励学生自始至终用英语进行交流。
3 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形式
3.1 语音语调的训练
标准的语音、语调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方面, 是提高听力技能的基本前提。网络技术应用于语音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感知、分析、比较、演绎和归纳。教师可以利用Power Point演示文稿, 介绍语音学原理, 传授语音基础知识, 从发音原理到语调升降曲线等进行系统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讲课的节奏, 减少板书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压缩教师的讲述, 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从而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模式 (管振彬, 2005) 。
3.2 听力的训练
传统的听力训练基本上都是采用播放录音带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不足, 如录音带经多次播放变得音质模糊, 不利于语音资料的保存。另外, 录音带的资源毕竟有限, 有时不能满足听力训练的需要。
但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听力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可以应用的资源也不再仅限于录音带, 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教学软件以及因特网上的各种其他资源极大丰富了听力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因此, 如何有效地利用如此繁多的听力教学资源成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3.2.1 听力训练设计以音频资料为主, 辅以图片、视频资料
利用网络设置语境进行听力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心理学资料表明, 认为视觉对信息的吸收率为83%, 而听觉的吸收率为11%, 两者相加总吸收率是94%。因此在教学中重视视觉的作用, 利用视觉对听觉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听力训练的重点是对音频信息的吸收, 视频信息只是一种参考。实验表明, 学生如果过多的关注画面而不是声音的话, 视频信息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制作听力课件时, 在听力训练开始之前可以引出内容的背景图片或视频信息,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为下面将要进行的听力训练设置语境作铺垫。在进行听力训练时, 学生只能听到声音, 看到教师提出的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吸收音频信息上。
3.2.2音频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听力训练需要的音频资料主要来源于广播、录音带、CD/VCD/DVD光碟, 还有因特网。从广播、录音带上获取音频资源, 可以使用普通音频线完成。用音频线把收音机或录音机的输出孔和电脑声卡的Line In孔连接起来, 利用Windows系统“程序”中“附件”的“录音机”功能, 按下录音机的录音键就可以开始录音, 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脑的硬盘上, 录音完毕后另存即可。这个过程也可逆向操作, 即把电脑或因特网上的语音资料转录到磁带上。
从CD/VCD/DVD光碟上获取音频资源, 可使用金山影霸 (Kingplayer) 自带的音频转换器, 操作方便, 速度较快。
听力课件一般使用一种听译格式的音频文件或常用的某几种格式, 如:WAV, WMA, MP3, RM等。这就涉及音频格式的转换问题。进行音频转换有多种软件, 较方便好用的两种是Awave Studio和Streambox Ripper。
3.2.3其他形式的训练
利用网络教学可以使听力课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课件中补充电影片段赏析、名人演说、歌曲诗歌欣赏等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除欣赏外, 教师还可设计多种练习形式, 比如听歌填空练习, 学生可以边欣赏歌曲, 边将挖掉关键词的歌词补全,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练习了听力, 而且也可领略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以上谈到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仅限于课堂上进行, 另外通过网络, 教师可以将与学生的交流扩展到随时随地。如通过将课件发布在校园网上, 或是上传到教师为班级设置的公共邮箱中, 或通过BBS论坛、QQ等方式, 达到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 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做到自觉自主的学习, 同时也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结束语
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进行的大学英语听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对学生来说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课件, 科学地安排课堂活动,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的优势, 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模式, 进行更多更新的尝试,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近年来,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 尤其对于英语听力更是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在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以及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听力课程教学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技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美华, 邵争, 郑玉琪.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12) :19-23.
[2]李玮, 杨晓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 (1) .
[3]王笃勤.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5) .
[4]高鹏, 张学忠.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外语界, 2005 (1) :33-39.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8
关键词 网络环境;小学数学;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19-02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通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探究教学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探究能力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也是学习自然学科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生探索问题和自主创新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探究作为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生存方式,对于构建“自主学习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教学的特点
所谓探究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需要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1]。在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之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将这一教学方法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为实施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的提高十分明显。比起填鸭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探究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是更适应这一快速发展的时代的新型教学方式。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加上十分抽象且非形象化的数学知识,仅靠教师表述的数学术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认知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在解释理解起来难度较高的概念或定理时,设置问题和有趣的情境,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置身于更加直观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激发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欲望。
问题引导,掌握动态 使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同时对学生探究问题进行适时引导,把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出来,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分层练习,及时评估 抓住网络交互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学习,同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习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的层次划分,为学生设计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计划,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发展需求。网络能够很好地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的具体信息,方便教师进行监督与指导。
素材多样,开拓思维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带来远远多于以往的信息,可以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素材也很多,丰富的素材可以很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知识层面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好处。
参与讨论,交流分享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角度和学习进度,而且课堂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对于所学所想的交流与探讨也很重要。而网络给予学生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与他人的讨论与分享,这对拓展思维、提高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及时评价,提高效率 网络环境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就都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对于一些答案确定的客观题的填写,机器可以及时给予正確的答案,这比传统课堂中单纯由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反馈的效率高出很多,让学生可以得到更高的关注度和满足感。
资源共享,寻求最优 课堂可以有多种演绎方法,但对优秀的课件和教学思路的分享仍然很重要。教师可以从所有的资料中寻求最优秀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从他人的教学经验中进行反思与思考,对于这些教学活动的分享可以使得更多的教师的教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而网络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技术支持。
2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策略有三种,分别是“课堂探究”子模式、“综合与实践探究”子模式、“课外探究”子模式[2]。这三种子模式都是两种以上的教学策略的较优结合,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作用,构成探究教学的整体。
“课堂探究”子模式的应用策略 “课堂探究”主要用于平时的课堂中,是探究教学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目标是: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现实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等。教学内容的深度包括知识点掌握的深度、练习的深度和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深度。
“课堂探究”涉及情境问题创设、知识探索、交流分享、开拓思维和总结深化等教学策略。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我们的鞋码——统计”时,教师应当首先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穿多大的鞋号”这一问题为这一节知识的引入,对于不知道的学生要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对鞋子的观察或询问父母来进行作答。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大家可以对自己的鞋号进行分享与交流,探讨哪个鞋号的人多,哪个鞋号的人少?男生和女生之间的鞋号是否完全一致?鞋号的大小与身高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对父母的鞋号进行调查,一并加入统计对象中来。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探究,加深学生对于统计这一概念的理解。
“综合与实践探究”子模式的应用策略 “综合与实践”是以某一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一方法选用的重点应该是在对已有知识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拓展和发散。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去姥姥家——混合运算”时,就需要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前提下进行混合运算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二则混合运算开始,渐渐将难度提高到三则混合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难度,但对于数学题答案的得出过程,应当由学生自主完成,要避免因教师参与过多而限制学生思考的机会。
“课外探究”子模式的应用策略 “课外探究”子模式的应用是将重点放置于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方式。它与前两种教学模式极为不同,但在主体与知识点上又保持很高的相关性。这种教学方法灵活性极高,很难提出固定流程来局限它。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自行去观察生活中流通的纸币与硬币,认识其所具有的特点与各自之间的不同,在父母的监管下使用人民币去购买一定的物品,从而加深对数字、币值及商品价值的理解。这些过程都不适合在课上进行,因此被放入课外探究内容较为合适。
3 结束语
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向多样化与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带来更好的培养环境。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最为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在探究教学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能力与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姝,陈玲,陈美玲,等.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9-95.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推荐阅读: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09-25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08-31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08-26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08-18
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07-13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06-13
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09-26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08-26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