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生产管理

2024-07-04

服务业生产管理(共8篇)

服务业生产管理 篇1

讨论:什么是服务,什么不是服务

第一章 服务及服务特性

一、服务的概念

(一)服务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服务提供者(供方)的活动和活动产生的结果。

(二)概念的理解

1、指出了服务目的 【 满足顾客需要】

2、指明了服务的条件 【必须在供方与顾客接触中进行】

3、指出了服务内容 【服务活动和活动产生的结果(顾客对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二、服务的特性

服务是一种过程或行为,他并不像商品交易那样会发生所有权的转让,消费者能带走的是服务的体验。

1.服务的无形性

2.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易逝性)

3.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性

4.品质差异性(服务人员、消费者、环境、互动)

5.顾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

第二章 服务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一、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

(一)服务业概念

是从生活和生产领域独立出来的,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提供无形性产品为主的行业。

(二)服务业分类

1.三分法(为个人服务的消费者服务业、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为社会服务的政府服务业)

2.辛格曼分类法(生产者服务业、流通性|分配性服务业、个人|消费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

3.联合国统计署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4.北美产业分类法NAICS

(三)世界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

1、世界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体增长不均衡

2、服务业直接外资止跌回升,跨国并购上升明显

3、生产性服务业支柱地位上升,国际大都市形成产业群

4、制造与服务融合日益深入,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增强

5、服务外包稳定增长,精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6、总部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四)现代服务业的含义和特征

1、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中国现代服务业的两大来源。

①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又称为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②分类:资本、会计、信息服务类,经营组织类、研发技术、人力资源、法律服务

③特征 与消费者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聚集、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业

知识性、创新性、专业性、国际性、协同性

2、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组织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其中,新兴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代表,改造后的传统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素质人才、高集群性

二、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1、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3、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第三章:服务业管理原理

一、人本管理原理及其应用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原理

1、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主要是指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资源之一,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2、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把人看做组织管理的中心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所谓品质卓越的服务,就是了解客人的“事前期待”通过标准化和差别化的服务,满足并超越客人的“事前期待”,让客人感觉“物超所值”

坚持卓越服务,加强服务管理,让酒店程序和和员工服务由“标准化”提升到“无可挑剔”,进而发展到“超越期望”(满意加惊喜的`精致服务)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们留住客人的唯一办法就是为得来不易的客人提供品质卓越的酒店产品和服务。

第四章:客户与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的概念

客户:是指通过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某种需求的群体,也就是指个人或企业有直接经济关系的个人或企业。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

(一)定义

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1、CRM是一种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

2、CRM包含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3、CRM意味着一套应用软件系统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1.保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2、利用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客户进行整合营销的过程

营销重点从“客户需求”转移到“客户保持”

3、视客户资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

客户资源主要指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客户的经营发展战略、销售收入、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原辅料需求、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研发能力、服务水平与发展瓶颈

(三)现代服务业的CRM的实施流程

1、收集客户信息(服务对象识别、区分、预测),发现市场机遇

2、制定客户方案,实施定制服务

3、实现互动反馈,追踪需求变化

4、评估活动绩效,改善客户关系

第五章 客户期望值和满意度

一、客户期望值

是指顾客根据过去的经历、口碑及个人的需求对所接受的服务定下的一个基本目标 (期望值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二、客户满意度

1、涵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客户的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是客户对服务的事前期望与实际服务后所得到的实际感受的相对关系。(客户满意是客户对企业忠诚的基本条件)

2、衡量标准

感知的服务>预期的服务:超出满意

= 满足期望

< 不满意

3、提高满意度的途径

降低期望值 提高满意度

讨论: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第六章 服务接触

一、服务接触概述

1.服务接触概念

大多数服务企业的特征是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发生接触,这种决定顾客头脑中对服务质量优劣评价的交互作用称为服务接触,也称关键时刻(真实瞬间)

服务接触,是指消费合作者与服务企业的员工或有形实体要素发生直接接触或相互作用的过程。

讨论:服务利润链模型的启示

“服务利润链”是表明利润、顾客、员工、企业四者之间关系并由若干链环组成的链。 “服务利润链”告诉我们:利润是由客户的忠诚度决定的,忠诚的客户(老顾客)给企业带来超常的利润空间,忠诚的客户是靠客户的满意度取得的,企业提供的服务价值(服务内容加过程)决定了客户满意度,而企业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服务价值。所以得出结论,企业的利润最终是由员工的满意度决定的。

“服务利润链”启示:提高内部服务质量,增进员工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促进员工忠诚度

员工忠诚度是工作效率和服务价值的保证

高服务价值导致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导致客户忠诚

客户忠诚导致企业获利性与增长

自身领导素质――员工高度忠诚――员工优异表现――卓越服务价值――高度满意的客人――企业长期增长效益

第七章:服务质量管理与改善

一、服务质量概述

1.服务质量的定义

在服务业中,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质量

对服务企业而言,质量评估是在服务传递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的顾客接触都是一个使顾客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机会。服务质量是顾客对特定产品和服务所感知中的质量。

2.服务质量的构成

①技术质量

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它是服务生产过程中的结果所形成的,也称“结果质量” ②功能质量

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他与服务接触中的关键时刻紧密相关,他说明的是服务提供者是如何工作,也称过程质量。

技术质量表明“顾客得到了什么服务”

功能质量表明“顾客是如何得到服务的”

顾客通常会采用主观的方式来感知功能服务质量

3、服务质量维度

①可靠性(按照承诺行事) 指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服务的能力

②响应性(主动帮助顾客)指帮助顾客及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柔性和能力

③安全性(激发信任感) 指员工的知识和谦恭态度,及其使顾客信任的能力

④移情性(将顾客作为个体对待)指企业给予顾客的关心和个性化的服务。

⑤有形性(以有形物来代替服务)指有形的工具、设备、人员和书面材料的外表 讨论:如何理解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第八章 服务补救

一、服务承诺

(一)服务承诺的内容

1、服务质量的保证

2、服务时限的保证

3、服务附加值的保证

4、服务满意度的保证

(二)实现服务承诺制的措施

1、制定高标准

2、不惜付出相当的赔偿代价

3、特别情况特别处理

4、提供简洁地保证

5、简化顾客申诉的程序

6、将顾客满意度列入企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讨论:如何理解服务补救对于服务企业的重要性

第九章 提高服务质量的人力资源策略

1、招聘正确的员工

2、培训人员,保证服务质量

3、提供所需的支持系统

4、通过内部营销策略,保留最好的员工

5、授权给员工

讨论: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提升服务质量起支持保证作用

第十章 :服务文化

一、服务文化的类型

1、市场导向性 强调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

2、创新型 核心是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敢于承担风险

3、家族性 强调员工忠诚度,传统习惯和内部稳定

4、等级型 强调稳定性,一致性

前两种都强调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都能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营成绩,后两种强调内部管理,忽视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企业经营成绩一般

第十一章 生产能力和需求管理

一、生产能力的限制

(一)限制生产能力的因素

时间、劳动力、设备设施、资金

二、生产能力和需求的平衡

(一)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关系组合

1、需求过剩:需求超过最大能力,部分客人离开

2、需求超过最佳能力

3、需求与供给在最佳能力上平衡

4、能力过剩:需求低于最佳能力

(二)改变需求以适应能力

在这一战略下,组织将使顾客尽量避免需求超过能力的时间,尽可能使其在需求较低的时候接收服务。在需求的低谷,组织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使用其生产能力。

1、需求太高时的对策:

增加时间、劳动、设施和设备、交叉培训员工、雇佣兼职员工、要求员工超时间工作、租用或分享设施、订立契约或进行资源外助活动

2、需求太低时的对策

进行保护、创新、安排休假、安排员工培训、解雇员工

(三)改变能力以适应需求

1.扩展现存能力

2.延长时间

3.增加劳动力

4.增加设施、设备

5.在需求低谷期间安排修复时间

6.交叉培训员工

讨论:服务企业如何做到生产能力与需求的平衡

第十二章 收益管理

1、招聘正确的员工

2、培训人员,保证服务质量

3、提供所需的支持系统

4、通过内部营销策略,保留最好的员工

5、授权给员工

讨论: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提升服务质量起支持保证作用

第十章 :服务文化

一、服务文化的类型

1、市场导向性 强调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

2、创新型 核心是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敢于承担风险

3、家族性 强调员工忠诚度,传统习惯和内部稳定

4、等级型 强调稳定性,一致性

前两种都强调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都能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营成绩,后两种强调内部管理,忽视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企业经营成绩一般

第十一章 生产能力和需求管理

一、生产能力的限制

(一)限制生产能力的因素

时间、劳动力、设备设施、资金

二、生产能力和需求的平衡

(一)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关系组合

1、需求过剩:需求超过最大能力,部分客人离开

2、需求超过最佳能力

3、需求与供给在最佳能力上平衡

4、能力过剩:需求低于最佳能力

(二)改变需求以适应能力

在这一战略下,组织将使顾客尽量避免需求超过能力的时间,尽可能使其在需求较低的时候接收服务。在需求的低谷,组织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使用其生产能力。

1、需求太高时的对策:

增加时间、劳动、设施和设备、交叉培训员工、雇佣兼职员工、要求员工超时间工作、租用或分享设施、订立契约或进行资源外助活动

2、需求太低时的对策

进行保护、创新、安排休假、安排员工培训、解雇员工

(三)改变能力以适应需求

1.扩展现存能力

2.延长时间

3.增加劳动力

4.增加设施、设备

5.在需求低谷期间安排修复时间

6.交叉培训员工

讨论:服务企业如何做到生产能力与需求的平衡

第十二章 收益管理

一、收益管理的涵义

这种通过综合需求管理(通过价格诱导)和供给管理(通过控制能力供给)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新方法被称为收益管理或收入管理。

收益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提高企业的能力利用率,同时也尽可能通过价格诱导等手段设法调节市场需求的波动。

二、收益管理的三类决策

(一)价格决策

价格决策时收益管理的中心,其出发点是借助价格策略增长服务机构的收益。其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的条件下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实现能力和服务需求的平衡。

1、预定时间不同条件下的价格决策

2、服务时间不同条件下的价格决策

(二)服务能力再分配决策

服务能力再分配,是指一类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服务设施,在确定各个等级始出分配方案后,随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调整的过程。

初始比例的确定和服务能力的再分配必须以服务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三)超额预定决策

超额预定决策,是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预订数量,使预定出的数量大于实际可以提供服务的数量,以保证在一部分顾客未履约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利用率。

超额预定决策的关键是确定超额预定的数量范围,即到底预定的数量以超过服务能力多少为宜。

解决超额预定的数量界限,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运用统计决策的方法确定超额预定数量范围。

讨论:服务企业如何有小弟运用收益管理策略?

服务业生产管理 篇2

一、服务业生产运作的经济环境

服务企业通常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生产运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总体进入壁垒较低:服务创新没有专利保护,在许多情况下,服务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创新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2)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客户必须亲临服务设施所在地或服务人员上门与客户接触。这种必要性限制了市场范围,导致经营场所规模较小。(3)不稳定的销售波动:服务需求每时每刻都在随机变化。与购买者或供应商交易时,在规模上没有优势。许多小型服务企业在与有实力的购买者或供应商讨价还价时处于劣势。(4)客户忠诚问题:现有企业凭借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起忠诚的客户群,从而为其他新的服务企业设置了进入壁垒。通常,客户在创造这个服务产品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改变服务生产过程的性质通常会影响客户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人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在高度接触的服务业中,客户不仅同服务人员发生接触,还可能同其他客户发生联系。因此,客户在许多服务行业中,就成为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服务企业没有固定的客户群就相当于没有立足的根基。(5)退出障碍:少数服务企业可能在低盈利甚至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经营。因此,利润驱动的竞争者会发现,他们很难将那些不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生产运作目的私人企业逐出市场。

此外,技术进步、政策法规、能源价格等对服务业的影响很大。这些外部因素往往能改变一个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提供方式及其规模结构。

二、服务业生产运作存在的障碍

(1)组织障碍:从以前时代继承下来的组织结构可以轻易地破坏优质服务和针对服务文化的合理变革过程。如果变革的方案没有把改革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包括进来,那么为取得成功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组织一旦不再适合服务,它就成为了变革的障碍。(2)系统和制度障碍:尽管大多数员工都愿意善待他们的客户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如果管理制度、经营或行政系统、使用的技术与优质服务截然对立,员工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发展组织的服务文化时,若只把培训作为主要的手段,而忽视了对由制度、系统和技术构成的基础设施进行变革,往往会产生上述障碍。(3)来自管理者的障碍: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员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组织的客户。如果变革过程主要集中在一线员工和支持员工身上,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置身局外,那么一线员工的上级主管就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员工与客户的这种联系,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和管理真实瞬间。这样,发生错误的风险就太大了。(4)战略障碍:如果缺少明确易懂的服务概念,组织就会发生混乱,制定和执行计划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战略观点必将成为变革的障碍。(5)决策障碍:如果组织推行新的观点和合理的计划时,没有必要的决策、信心和力量,细致的分析和周到的计划都是毫无价值的。换言之,薄弱的决策管理总是变革过程的一大障碍。(6)质量控制障碍。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到达客户那里之前,可以根据质量对它们进行检查。但是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这样,错误和缺点就很难掩盖,而服务人员和其他客户的在场又引入了更大的可变性,这些因素使得服务性组织很难控制质量和提供始终如一的产品。

三、服务业成功生产运作的对策

首先,发展和维系良好持久的客户关系。不仅客户关系中服务要素的重要性在增加,而且客户要求从服务提供者中获得灵活机动的服务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果服务企业的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对工作和客户具有服务导向的态度,再加上企业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竞争力的话,那么获得市场成功则是水到渠成的事。必须发展和保持良好和持久的客户关系。

其次,有效地管理务。需求服务是直接向人(或组织)提供帮助,或者向人(或组织)所有的设备提供服务。在生产和交易服务时,一线员工和客户直接面对面地接触,没有其他人可以对客户需求和愿望突然的变化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一线员工必须立即做出决策,采取必要的行动;或者根据客户行为所透露的信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当然,采用市场调研的标准方法能够事先测算出市场需求,这一点仍然要继续做。因此,与客户接触并生产服务的员工必须自己分析在服务生产和消费的那一瞬间客户的需求和愿望。

再次,做好服务营销工作。服务竞争中,市场营销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尽管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诸如市场调研、广告、专业销售队伍进行的推销和促销活动,仍然像以往那样重要,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市场营销开展的惟一活动了。营销职能比以往更加广泛,贯穿于整个组织之中。当维系或强化持久的客户关系时,常规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为了确立新的客户关系。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已存在的客户关系,商品、服务和信息的交换以及金钱利益和社会关系的交换都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构建组织、技术和管理支持。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支持客户导向和高质量服务的经营,那些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创造服务的一线员工或部门,在组织中却各自为政。为了把服务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便使组织——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支持员工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应该指出的是,服务经济中技术的重要性并没有比以前降低,相反,它甚至是更为重要了。一项技术措施或物质资源如果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愿望,或者适合所使用的环境,它会大大提高服务质量,经常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让员工创造出更好的服务。此外,强有力的管理支持,也是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丽文.管理的特殊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5-47.

[2]朱沆,汪纯孝.服务质量属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1999,6:88- 90.

[3]孟宪华.顾客参与的服务作业系统的集成化设计[J].人类工效学,1999,2:26-27.

[4]关舒华.抓服务管理的“关键环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77-79.

[5]卫越男,林德煌.论真实瞬间的服务质量控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54.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3

面对这样的形势,纺织企业须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应对诸多不利因素,保持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生产装备智能化有重大突破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形势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中,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紧张,贷款融资困难,导致信息化投入也有所减少。但是必须看到,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需求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劲。其特征是在决策项目上更加坚决,对合作开发商和产品选择更加成熟和理性,要求越来越深入,态度越来越务实。

2012年,由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协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目前纺织生产装备已经形成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优势,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工业化的硬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并且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形成信息化的软优势。信息化技术与生产装备的深度融合在2012年有了重大突破。

引人注目的是杭州开源公司的印染MES,近年来已被多家印染企业应用,平均可提高机台生产率5%-15%,降低回修率10%-15%,减少年均能耗5%-8%,工艺达成率在98%以上,对于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工艺、促进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应用了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通过对不同布种在机台上水、电、汽等数据的采集,核算单位能耗成本,具有自动采集、运算、分析、管理、优化和诊断功能,对企业节能降耗和管理水平提高具有示范价值和促进作用。

印染行业处于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中端,是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是需要重点突破和急待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今年印染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幅增加也印证了这一点。

物联网渗透各个领域

中国纺织工业在2013年尽管可能面临较大困难,但仍然具备产业体系完整和成熟的竞争优势,与目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比较,中国多数产品在品种、质量方面仍有较为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趋紧的外部环境将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带来新一轮行业调整,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因此,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仍将保持2012年的水平。而各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将对行业信息化发挥拉动作用。

物联网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技术密切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纺织装备自身的自动化水平,加强了机台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连接,而且提升了生产线整体上与互联网融合的能力。

MES是物联网中RFID技术和其他传感技术的用武之地。它在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应用可以达到实时的信息管理、灵活的生产调度、准确的跟踪,实现对MES的有效支撑,从而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延误和损失,很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车间的管理效率。

将物联网扩大应用到生产线之外的仓储和物流系统,可以大大提高ERP的效能,帮助企业减少短货现象,缩短交货期,实现差异化生产,准确跟踪物流信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RFID的全面应用,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

进一步扩大应用到纺织服装上下游企业后,可以在产业链上构建及时准确的信息链,从而精确跟踪和追溯产品信息,如产品安全性、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实现全面价值的可追溯性,强化和保护品牌;在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共享信息,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加快市场反应和服务响应,有助于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云计算应用前景乐观

未来,广大小微纺织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能力,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资源,必须获得新的技术和运营模式的支撑。云计算的兴起,相关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必将会提供新型的运营平台和更多、更灵活的资源。云计算将大量IT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各种服务,实现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解决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的众多客户使得云计算有了更多的应用和内容。另外,大型企业集团的私有云建设也将提上日程。

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一直是纺织信息化的难点问题。开发适合纺织行业应用、具有行业特点的各类软件,成为许多行业“十二五”规划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软件服务模式SaaS开始在纺织行业出现。可以预计,随着客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存储和带宽等基础资源就会逐步成为发展的瓶颈,对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自身计算机设备的性能要不断扩充升级,云计算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商如果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开发,就可以不在服务器和带宽等基础设施上耗费自己的资源,而更加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应用,为大量的用户群提供更为稳定、快速、安全的应用和服务,并逐步发展,形成行业化的云服务,即许多人所期望的“行业云”。

尽管当前云计算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融合日益深入,尤其是和物联网技术的密切结合,必将在纺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越来越乐观的前景。

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方向

信息化建设在纺织行业开展多年,以前的主流提法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但是力量不集中,方向不确定,一直未能出现相对成型的产业。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潮流,信息化建设应该认准生产性服务业的方向,把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纺织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有高新技术引领,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的应用,完全可以发挥对整个行业服务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从更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的结果,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

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纺织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各种业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策的支持,是形成制造服务化的基础。服务面逐步扩展,向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等领域延伸;服务功能将日益深入,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对象将更加广泛,通过信息网络辐射到跨地区的企业。逐渐形成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行业化公共服务网络,可以覆盖重点行业和纺织业集中的地区,成为纺织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骨干和重要力量,为将来纺织工业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深圳) 篇4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规范家庭服务行为,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求,维护家庭服务消费者、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和家庭服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服务,是指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家庭护理、婴幼儿看护等家庭日常生活事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由家庭服务经营者提供的营利性服务活动,包括居家服务(保姆)、钟点工、计件工等。

本办法所称家庭服务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是指依法经工商注册登记,以家庭服务为经营范围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家庭服务的经营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以基层街道、社区为依托,以满足社区成员生活需要和扩大就业为宗旨的社区服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家庭服务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守法、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和安全、方便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家庭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和社区服务协调发展。

第六条 市、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家庭服务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家庭服务经营者的登记注册和家庭服务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民政、公安、教育、卫生、商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家庭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是家庭服务经营者的行业组织,依法行使行业代表、自律、服务、协调职能。

家庭服务经营者可以加入家庭服务业协会,行使会员权利,履行会员义务。服务企业约束制度

家政服务经营者

第八条 从事家庭服务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家庭服务,并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经营。

经营者以职业中介形式从事家庭服务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有关证照,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

第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并落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安全生产、卫生知识等岗前培训制度。提倡经营者招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国家规定持证上岗的岗位,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定期为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提倡经营者为从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三条 经营者不得招用下列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一)未满16周岁的;

(二)不能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的;

(三)患有不宜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传染病、精神病和其他疾病的。第十四条 经营者招用从业人员可采取员工制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

经营者对从业人员实行员工制管理的,应当与从业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法约定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及违约责任等事项,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经营者采取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应当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协议。第十五条 鼓励、支持经营者招用失业人员从事家庭服务。

招用失业人员的经营者达到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的工作档案,全面记录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和评价记录。

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跟踪追查制度,定期了解从业人员服务情况。

经营者了解从业人员的服务情况时,不得对家庭服务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不得侵犯消费者的隐私。

第十七条 经营者在家庭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或抬高价格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二)未按家庭服务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三)指派未经培训或不具备相应技能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四)发布虚假广告或隐瞒真实信息,误导消费者;

(五)利用家庭服务之便,强行向消费者推销商品;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如实向经营者提供本人身份证明、教育状况、身体健康证明等有关资料,并向经营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从业人员因提供虚假证明、隐瞒真实情况或恶意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给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经营者不得扣押从业人员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原件。

第十九条 从业人员有权要求经营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享有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家庭服务合同的内容,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和家庭服务合同约定的待遇和条件。经营者和消费者变更家庭服务合同内容或者消费者要求提供约定之外的家庭服务的,应当征得从业人员同意。

第二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和经营者的各项管理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服从经营者的正当工作安排。

第二十一条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应当举止文明,语言规范,尊重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提供服务,不得对外泄露消费者隐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过程中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的,应当及时向经营者反映,不得擅自离岗。

第二十二条 消费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业人员可以拒绝提供服务:

(一)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工作条件的;

(二)强迫从业人员提供合同约定以外的家庭服务事项的;

(三)对从业人员有虐待行为的;

(四)严重损害从业人员人格尊严的;

(五)要求从业人员从事可能对其人身造成损害的行为的;

(六)要求从业人员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

家庭服务消费者

第二十三条 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提供家庭服务的,应当提供身份证件和真实住址,如实填写登记表,并与经营者签订家庭服务合同。

消费者或其家庭成员患有传染病、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消费者登记时应当告知经营者,并如实登记。

第二十四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如实提供被指派从业人员的教育状况、职业技能、相关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个人资料。

第二十五条 消费者应当尊重从业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和服务环境,不得要求从业人员超越合同约定的内容提供服务,不得让从业人员违规作业,不得虐待从业人员和危害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消费者对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向经营者反映。

第二十六条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者应当即时通知经营者和有关部门。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发生意外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消费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经营者支付服务费用,不得与从业人员恶意串通,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

家庭服务合同

第二十八条 家庭服务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家庭服务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名称、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二)服务的内容和项目;

(三)服务地点、方式和期限;

(四)劳动条件;

(五)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六)服务费及支付形式;

(七)违约责任;

(八)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履行家庭服务合同约定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消费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一)采用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

(二)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经协商后在约定期限内仍不能履行义务的;

(三)从业人员有偷窃或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消费者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或者未如实提供身份证件、家庭住址的,经营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第三十二条 消费者、经营者在家庭服务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

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协商;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家庭服务业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请求调解;

(四)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服务质量保证制度

第三十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家庭服务业劳动用工、参加社会保险、促进就业等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其职权范围内及时查处未经登记从事家庭服务经营活动和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五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建立行业诚信评估制度。家庭服务业协会应当指导、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开展行业培训,提供咨询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行业检查、评比和市场评估,并可向社会公布检查、评比、评估结果。

第三十六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对会员的下列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采取通报、警告、同业制裁、除名等行业惩戒措施: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规定的;

(二)提供的家庭服务达不到行业服务标准的;

(三)在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中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四)损害家庭服务消费者、从业人员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危害行业整体形象的。

家庭服务业协会对会员在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建议并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附则

服务业生产管理 篇5

拒绝服务器重新启动

一般情况下,在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中安装完补丁程序后,系统总会提示要重新启动一下服务器。可是许多朋友往往无法容忍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慢吞吞”的启动操作,于是希望打完安全补丁之后服务器不再重新启动。其实,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是否会重新启动,跟当前的系统补丁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对于那些强制需要系统启动的安全补丁,一般是无法让服务器拒绝的;但对于那些没有强制要求系统启动特性的补丁来说,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在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系统桌面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随后打开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cmd”,单击“确定”按钮之后,将系统工作模式切换到MS-DOS状态下;

2.在DOS命令行中,通过“cd”命令将当前目录切换到补丁程序所在的目录,然后执行“aaa /?”字符串命令(其中aaa就是当前需要安装的系统补丁名称),在其后出现的提示界面中,检查一下当前补丁是否带有“-z”参数,要是带有该参数的话,就表明当前补丁在安装完毕后可以不强制要求系统进行重新启动;

3.接着在DOS命令行中,再输入字符串命令“aaa -z”,单击回车键后,该补丁程序就会自动安装到系统中,并且不会要求服务器系统进行重新启动。

取消对服务器的限制访问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单位最近打算把Windows 2003终端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向每一个员工进行开放,但考虑到安全性,网络管理人员仅为所有员工提供了相同的一个帐号来登录Windows 2003终端服务器。可是员工们在用该帐号登录终端服务器时,发现同一时间内服务器只能允许一个人登录进服务器,而且后来的员工一登录进服务器后,前一个员工就会“被迫”退出终端服务器的登录,

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有没有办法让所有员工在同一时间内,使用同一帐号都能顺利登录进行服务器呢?

其实上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Windows 2003终端服务器在默认状态下,启用了“限制每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个会话”功能造成的,取消其就能解决问题。

1.“开始”菜单,依次执行其中的“设置”/“控制面板”命令,然后双击其中的“管理工具”图标,进入到终端服务配置窗口;

2.在该配置窗口中,用鼠标双击一下“服务器设置”处的“限制每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个会话”选项,在其后出现的选项设置对话框中,将其的复选框取消选中,“确定”。并重新启动一下服务器系统,这样员工们日后使用相同的帐号,就能同时登录进Windows 2003终端服务器系统中了。

远程查看服务器日志文件

网管完全可以利用服务器的日志文件,来实现保护服务器安全的目的。不过,服务器的日志文件通常只能在服务器本地查看到,可是万一网络管理人员出远门,该如何保证远程察看?Windows 2003服务器提供了远程维护功能,不过默认状态下并没有开通,需要手工启动。

1.检查一下Windows 2003服务器是否已经安装了II6.0组件及其相关组件,要是还没有安装的话,必须先要这些组件安装到服务器中去;

2.“开始”菜单中,依次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添加或删除程序”图标,接着单击其后界面中的“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并在弹出的组件安装向导窗口中,把“应用程序服务器”复选项选中,再单击一下对应窗口中的“详细信息”按钮;然后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复选项,然后继续单击对应窗口中的“详细信息”按钮;

3.在出现的向导设置窗口中,选中“万维网服务”项目,并继续单击一下对应窗口中的“详细信息”按钮,在弹出一个向导界面中,再把“远程管理(html)”项目选中;单击“确定”按钮,并把Windows 2003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光盘放入到光驱中,然后系统会自动完成剩余的安装设置任务。

青海省服务业资金管理办法 篇6

青海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加强和规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若干经营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意见的通知》(青政〔2012〕4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指省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支持我省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有关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专项资金的管理,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商务厅另行制定。

第三条 引导资金由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管理。财政部门为资金主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发展改革部门为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支持重点,印发项目申报指南,审定申报材料,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监督。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坚持市场主导、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科学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1- 第二章 资金支持方向和方式

第五条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第三方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生产性服务平台等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以及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发展的服务业新兴业态;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国家安排的服务业项目配套;服务业前期项目及开展服务业检查工作经费等。

第六条 引导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后补助和股权投资等方式。

(一)贷款贴息。对以银行贷款投资为主的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支持。贴息资金实行先付后贴的原则,根据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及贴息率计算确定。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5%,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二)后补助。对符合投资补助条件的项目,根据其申报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采取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等确定拟补助金额,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项目实施期,预拨不超过该项目拟补助金额30%的启动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先行投入资金组织实施,按规定程序通过审核、评估和验收后,根据项目实际指标完成情况再拨付剩余补助资金。

(三)股权投资。专项资金中不低于30%的资金采取股权投 -2- 资方式,具体额度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确定。申请资金额度在100万元以上且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应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具体按照《青海省省级财政支持产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青财建字〔2014〕1852号)执行。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定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服务业项目支持方向;

(二)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在青海省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

(三)企业管理规范,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信用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等级;

(四)项目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均已落实,一般能在当年启动,并在2年内建设完成;

(六)同一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和一种支持方式。已在其他省级项目管理部门申报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第八条 项目申报材料。

(一)项目单位按照第七条要求报送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一式

-3- 五份;

(二)引导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年限、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2、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3、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4、项目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上一审计报告,新注册者提供验资报告;

6、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土地证;

7、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书;

8、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9、项目单位所在开户行出具的银行存款证明;

10、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州(市、地)以上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或签订的贷款合同文本;

11、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1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材料。第九条 项目申报程序。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国家和我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制定项目申报指南,明确 -4- 引导资金支持方向、支持方式、申报条件和程序。

(二)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州)发展改革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和申报条件等要求,对属地企业项目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筛选,汇总后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省属出资企业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申报。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 项目审定程序。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对拟支持项目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公示期间如有举报,经核实后确有问题的,予以取消。

(二)省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计划,省财政厅依据项目计划,按照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将资金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应按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截留或挪用,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规定使用管理及进行财务处理。

第四章 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建设内容进行实施,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对确实无法完成或需要变更实施的项目,需提出申请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必须专款专用、-5- 专账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不得违规提取现金。

第十三条 各地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项目监督检查、绩效评价、验收等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负责全省项目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验收等管理工作,必要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协助进行。

第十五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并对项目实施单位三年内不再安排资金计划,对所属地区暂停下一年引导资金的申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青海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青政办〔2013〕80号)同时废止。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篇7

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引发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理论成果出现。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其定义主要是针对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功能进行的,但是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1966)在研究服务业及分类时提出。此后,一些经济学家从功能角度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进一步明确了它的概念。

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但是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众多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界定还存在一些分歧,各国政府部门也未颁布统一的标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大多都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种是从社会需求和行业的内在属性角度,另一种是从服务的对象和服务活动的内容方面。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满足外部企业和组织机构的中间需求,以完成进一步的商业运作和生产而不是主要用于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

具体而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行业分类应包括:(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代码为F,简称运输仓储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代码为G,简称信息服务业);(3)批发业(代码为63,或称批发商业);(4)金融业(代码为J);(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代码为L,简称商务服务业);(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代码为M,简称科技服务业)。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系统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助推器的功能越来越得到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增加,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其迅猛发展。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005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1%,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总的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逐年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仍需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较少,其在这方面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总体来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就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加值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有产业增加值的较大份额,约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42%;金融业、信息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作为为生产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行业在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迅猛;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行业、商务咨询行业作为产业中新兴行业,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对GDP贡献很小。但是随着社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整个行业会向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

其次,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人数来看,其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也不合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最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为最少。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金融业、科学研究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对人才要求较高,人数自然就少,而另外一些缺乏技能的人员只能选择对知识,学历要求较低的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

(二)国际竞争力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在增加值方面,我国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1551.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占GDP比重等于19.6%。根据《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4版)的同类数据计算,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6.07%,占GDP的比重等于51.07%。此外,从不同学者们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的研究也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就业人数方面,根据2008年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中国与美国、日本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和占总就业比重两个指标上都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2327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8%;200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2260.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7%,2006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5295.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6.7%,日本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247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8.7%。由此可见,2006年美国和日本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是我国的十多倍。

(三)生产性服务业呈集聚发展特性但分布不均匀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由高到低的态势,即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分行业来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发展与省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有很大的相关性,呈现出从辽宁省到江苏省的北部沿海和南部广东省的弧加点状分布;金融、保险业在东部大城市发展较快,且地区金融中心的产业实力远高于周边地区,呈现相对独立的点状分布。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首先,应该加快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制造业应将企业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专注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实行专业化经营。其次,应该加快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连接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的桥梁,在企业内部,要将信息技术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后,将营销型和策划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引入产品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明确划分,分行业制定行业发展规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优先重点的发展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但要快速发展,更要有序发展。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提供无形服务,服务的标准很难量化衡量,这样容易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摩擦。及时规范行业秩序,量化服务标准,能够形成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要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和提供税收优惠。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政府应该给予一些政策优惠措施。如:增加信贷支持,优化税收政策等。此外,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集聚特性,在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越多,政府可以让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或高科技园区,为其发展提供地域上的支持,这样可以使地区范围内的规模经济提升。

(三)因地制宜与借鉴交流相结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资战略 篇8

一、战略目标

(一)总体战略

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高度依赖于人才和知识,而对能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低于制造业,并能为制造业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促进制造业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以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造传统工业,支撑现代工业,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发展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类似的阶段。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党的“十七”报告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结合国际经验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趋势,未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5%。

二、战略重点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认为以下行业应是我国未来投资战略的重点:

(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体系中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但我国目前科研和技术服务现状却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许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而制造业和企业需要大量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又一时得不到满足,导致我国的制造业和经济竞争力难以提升,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经济增长中有60%已上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我国经济增长中仅15%左右依赖技术进步。当今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制造企业都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有些甚至逐渐放弃其原有的部分制造业环节,集中资源和优势于研发、技术环节。如著名的IBM放弃了Pc硬件制造环节,将这部分业务转让出售给联想公司生产,而IBM自己却集中精力投入科研、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及技术维护。

现实国情和世界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迅速赶上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步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了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并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这意味着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18000亿元。从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看,基本上维持在17%左右,按这一比例推算,到2020年时这一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未来投资的重点是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和科研手段,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研究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通过加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研发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

(二)金融业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经济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有力支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金融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金融体系掌握着国际资源的价格及其在全球的配置。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影响力弱、覆盖面不够以及较大的脆弱性和风险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外资在金融领域的过度进入对未来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并不是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而是金融体系的健全、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提高。而在未来投资战略选择上,应重点加大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信息化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力度,开放金融投资市场,支持和鼓励民间资金投资金融服务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尽管是相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但在我国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重点是加大铁路、中西部地区公路干道、农村公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快交通建设和投资市场对民间资本的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建立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的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倾斜力度。

(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代表性支柱产业,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尽管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在产业起步上抓住了难得的机遇、落后并不太多,发展相当快。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674.2亿元,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而在第三产业14个行业中居第二位。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

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历史机遇,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未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重点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突破口,抓住契机,集中力量支持关键软件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能力,加大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的力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型信息化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未来投资重点应是继续强化信息传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一代移动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投资力度。

(五)商务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会计与审计服务、市场调研、广告与营销策划、评估咨询、会展服务等,专业技术性强,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商务服务业是增长快、就业广、生产率高的行业之一,体现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强积聚性与辐射性。从现代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看,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三个环节中,生产制造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而研发、销售及服务环节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的绝大部分。目前我国贴牌代工的加工制造产品,其总价值中加工制造环节的价值只有大约一成左右。在香港,专业服务的平均附加价值占到产业产值的66%,一般工业附加价值占产业比重却只是30%左右。我国目前的商务服务业从整体和分行业来讲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在许多领域无法与外资机构进行竞争,难以对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但是,近年来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按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482.7亿元,超过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而在第三产业中居第三位。

对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会展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相对较高外,其他行业主要是以人力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为主,因而未来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培育市场主体尤其是本土民营企业,通过对内开放市场、通过消除政策歧视、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措施,扶持国内商务服务企业成长、壮大;通过培育市场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加快市场信用建设,以提高商务服务的产品质量、扩大商务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一)转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观念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并且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促进其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长久以来,消费需求以物质需求满足为主,在政策设计和思想观念上都对制造业生产部门非常重视,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服务业以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会挤占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有对服务业的歧视政策。近些年虽然对服务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更多地关注于消费性服务业和部分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等,认为这些服务业能极大的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见效快,有利于短期的GDP增长。从而造成对这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为此,必须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

一是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对交通、电信、金融等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成本,扩大市场供给,满足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在不影响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为目标,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三)协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键

从发展时顺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应从政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之间及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对生产环节和业务重新进行分工、组合,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利用外包、模块化生产等方式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进行外包以促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四)优化生产布局

从国际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北京和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进行区域规划,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政策,以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依托制造业集聚区、高等院校集聚区等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创业基金的退出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护自主创新。

(六)优化外部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保障,尤其是良好的诚信体系作保障。与实体产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许多生产企业之所以不进行服务外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不诚实经营,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生产企业不得不自我提供。如物流业中,寄送物品被盗、损毁破环,不能按承诺时间及时交送货物;会计、审计业中,经营发生假帐现象;一些行业垄断经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霸王条款”、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企业之间诚信缺失,又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生产性服务业必然难以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打破行政垄断,形成多元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整顿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严厉打击违规、失信的不良行为,大力倡导“规范服务”和“诚实守信服务”,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全国性互联、互能的征信系统,加强对企业生产、交易履约情况的监督,形成全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管体系。

(罗松山,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杨宏,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投资系研究生)

上一篇:鲁垛财务清理工作汇报下一篇:威海定远舰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