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通用8篇)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篇1
浅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恩施电力建设在这几年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恩施电网构成了以500KV网架为依托,220KV为送电主网架,以110KV和35KV为配电网架的供电网络,使恩施电网成为布局合理、结构坚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灵活运行的现代化电网。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电力工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
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 质量管理 内容 因素 发展 创新近几年大批的电力基础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群众负担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电力发展的缺口较大,从立项到设计、施工、运行一系列工作出现了不够慎重、仓促的现象,工程的建设质量、工期、安全,以及超概算问题时有发生,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立项上和竣工决算上,放松对中间建设过程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建设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投资的三大目标之一,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我国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事后的实物质量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然后到ISO9000的标准化管理的一个过程,但是电力工程质量事故依旧时有发生,电力工程质量问题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对此,我们就目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浅谈谈几点看法。
一、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电力工程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电力工程的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电力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后者是目标。我们通常所说的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使二者都在受控的状态下实现建设工程的目标。电力建设工程有别于其他行业,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质量安全要求高、配套设备多、协作单位多、建设周期长、建设项目规模小而分散、施工单位素质参差等。
二、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工程,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几个因素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人是电力工程项目建没的实施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它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2.材料。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对于电力工程,材料种类多,用量大,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3.机械设备。机械是指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
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做到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施工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等,都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目的,严加控制。
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根据电力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三、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建设一支优秀的施工人员队伍。现代化的大生产必须依赖于群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对管理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培训,以提高他们素质。这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提高其技术素质。
3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4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四、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施工措施
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作为施工单位,在承揽到电力工程任务后,要与业主一起做好对设计文件的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图预算及技术资料的准备等工作。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建立施工个单位认真的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几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抓住两个重点即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能存在家族式缺陷和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经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事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技术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圈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性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技术,指导施工活动,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损耗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体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目的。再就是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其质量和具体做法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是评定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和工程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在维修与扩建、改建以及管理方面的重要技术依据。在许多输电线路工程的验收中,曾发现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欠缺,给运行维护带来很多的麻烦,可见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管理系统。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有与建设活动有关的单位都要在此时参与质量形成的活动。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根据施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上述三个阶段的系统过程中,前二个阶段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所投入的物质资源的质量控制对最终产品质量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中,无论是对投入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的控制,都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完善施工日志,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
3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也称质量竣工验收,是电力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验收。验收合格的条件有五个: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应该合格,并且有关的资料文件应完整以外,还须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不仅要全面检查其完整性(不得有漏检缺项),而且对分部工程验收时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这种强化验收的手段体现了对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视。此外,对主要使用功能还须进行抽查。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的综合检验,也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竣工验收时再作全面检查。抽查项目是在检查资料文件的基础上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商定,并用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法确定检查部位。检查要求按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最后,还须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往往难以定量,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由个人的主观印象判断,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最终确定是否通过验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两个方面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
综上所述,由于电力工程项目不同于普通产品,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强等特点,造成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要素,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因素,保证重要分项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得到可靠保证。一个企业的经营只有不断创新,赋予企业管理新的活力,才能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要根据自己的施工特点,人员结构,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则,制定符合本项目的管理和严谨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创出企业的品牌。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篇2
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开展较难
市政建设与一般建设项目不同, 它的建设就是我们身边进行,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时可以在我们身边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所以市政工程具有施工周期短, 且施工开工急等特点, 由于这些特点, 使得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与一般工程相比, 其施工安全的控制较难, 很大程度上对于其工程管理难度较大, 工作困难。
1.2 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市政工程包括公路建设、桥梁建设、地下管网以及排水等, 由于其工程的特点, 其施工所在地一般都是狭窄的, 且地下管网的施工也是比较复杂的, 这些市政工程施工时的特点导致了市政工程施工时容易产生一些突发性的情况, 必须周边复杂的环境都会对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产生影响, 影响到市政工程的正常施工, 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时的安全管理是时, 必须实行严格有效的措施。
2 现状
2.1 施工水平较低, 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
一些市政工程的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责任设置上没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于责任合同的签订也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 对于其中的一些漏签与错签现象严重, 对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没有落到实处, 而且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不文明的现象, 其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较多, 这对于市政工程周边的环境造成了许多的影响。这种现象发生以后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从自身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而且一味的进行利益的追逐, 长此以往, 市政工程的不文明施工由此而成, 使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下降, 其安全事故频发。
2.2 作业不确定因素较多
市政工程所包含的种类较多, 其因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涉及的人员复杂, 导至了政府进行监管时没有有效的控制其中的一些变数, 而且市政项目在进行建设时由于受到来自于大环境的影响,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推进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市政工程只能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对这些情况进行避免。
2.3 人员安全知识匮乏
现在我国的工程操作多是收农民工进行的, 市政工程的施工也是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民工人员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缺乏一定的经验, 其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并且在进行施工过程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控制较弱, 群体的流动性较大, 对于安全保护制度的约束较低, 所以这类人群中比较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所以市政工程在施工前期在进行岗前作业的安全培训, 其中对于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人员,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员, 还有参与施工的人员等共同的进行培训。
3 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时材料的质量
市政工程是一个分支多规模大的施工工程, 其进行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较多, 所以市政工程施工时其材料的质量与施工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工程用品设备等施工材料物资, 一方面属于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通过作业人员的劳动最终转化工程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 如果这些物资材料的质量, 如脚手架承重水平模板支撑的钢管, 扣件质量等, 都会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在我们进行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时, 我们必须遵守工程质量检测的要求, 保证其质量。
3.2 施工设备因素的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杂使用设备多, 其中具有一些专业的设备, 主要有垂直运输和起重机械, 土石方机械, 混凝土施工机械检测检验和计量工器具等, 这些设备的有机、有序、协调和可持续使用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工具保障。但是从另一方面说, 我们还是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使用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操作技术水平, 保证在施工前期的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的具体的型号与规格进行确定, 对于设备的调用与其采购工作开始, 并且根据试行中对于设备的具体要求进行设备进行场前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检测, 对于设备进行作业时的参数进行确定, 保证其设备的在进行施工时的精度与作业时的安全。
3.3 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市政工程的施工具有时间长、地域广等特点, 其施工的环境受其他因素影响比较多, 其中即有环境所产生的因素还有些后发的环境因素, 在其市政工程开始施工以前就存在的环境因素也较多, 其主要是指施工地域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气候、周边的建筑等不同的方面, 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也是难以有效的进行避免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以前对于这些因素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提前的考量, 做好施工前的地域勘测工作, 保证其后期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其次就是后发环境因素, 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 如, 风、雨、雾、雪、雷、热、冷等, 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 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 强化施工措施, 或者落实人员器材, 各方面做好防范, 消减消极环境影响, 以免产生事故此外, 不能忽视对施工现场的封闭, 避免市民因出行习惯而进入施工现场, 造成安全隐患。
3.4 维护与激励安全管理人员
市政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其原因是安全管理的难度大责任重, 一些人员不愿意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而且现实的情况上一些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境地较低, 一些市政施工企业一定在对自身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要地位与权利的维护, 消除他们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担扰, 使用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手段, 使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保证其工作时的态度与执情, 从根本上增强其对工作时的责任, 有效的保证其施工时的安全管理水平, 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4 结束语
根据我们对上面的研究我们得知, 市政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建设项目, 我们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 与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严格的控制, 对于进行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时对于其不同的施工情况使用不同的管理手段, 对其进行工程管理时所使用的方式进行选择, 必须认真切实的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提升, 才能有效的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榆凯.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分析[J].科学之友, 2010 (08) :69-70.
[2]孙晓君.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3]胡绍儒, 李景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及对策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3 (04) :79-81.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篇3
关键词:市政管理;工程管理;监理;质量
1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市场管理不规范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多数由政府投资建设,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一律由政府承担。施工单位只负责工程的承建。由此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工程的整体进度上,在工程质量上往往采取推卸责任的施工方式。甚至一此施工人员在面对工程质量时,将责任推卸到监理人员身上,由此可见,在市政工程管理中,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漏洞。
1.2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存在的问题
(1)质监站的人员编制普遍少,在工程建设项目大量涌现的今天,质监站的少量人员无法对所有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覆盖。
(2)有些地区的质监站在质监工作方而还未形成完整与成熟的质监管理体系、程序、制度,以及具体的细则,工作缺乏持续性、程序化和规范化。
(3)大多数质监站缺乏与履行职责相匹配的设施、经费和控制手段。
1.3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1)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素质普遍较低。目前的市政工程监理单位多,监理人员鱼龙混杂,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很少。有很多监理人员不是想方设法抓好工程质量,而是挖空心思搞些歪门邪道,腐败和违规情况严重,潜规则很多。此外,监理费用明显偏低,工作难度和工作责任却很大。监理机构在聘好人、管好人、用好人等方而难度很大。监理人员的不稳定,工作的不稳定也造成监目内部管理难度大,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困难。
(2)监理机构管理混乱、作风较差。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所以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现场监理机构的权利有限,且责任大,能力不足,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
(3)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环境和工期紧的原因,另一方面与监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关。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常规的工序报验程序施工单位经常不遵守,监理也不能有效控制这一局面,而工序检查验收制度是监理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监理在质量和工期两个方面往往不能做好平衡,有时会在业主的进度要求压力下不得不牺牲质量保工期。
1.4工程质量意识薄弱
随着近几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承包商为了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不惜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一些开发商在使用施工材料时,甚至出现“以次充好、以坏充次”的情况,为工程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此现象,都是工程缺乏完善管理的体现,在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容易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1.5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工程监理体系。在我国整体监理行业中,基于监理市场水平参差不齐,低收入竟争比较激烈,所以在大多数的中小监理单位中对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就会相对较差,并且严重缺乏质量控制的规范制度和正常程序等。
2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合理措施
2.1强化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意识
一是必须增强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政工程事关百姓民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出行,施工单位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严抓工程质量。二是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工程质量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三是借鉴反面教材,常敲质量警钟,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理念,自觉齐抓共管工程质量。
2.2强化监理公司监理职能
一是要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市政工程监理队伍。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二是要有适应市政工程质量监理的仪器设备。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主要是靠先进的设备,是靠人与仪器、设备有机的结合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因此监理公司要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使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器械结合起来,使检测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从而增强监理公司的质检实力。
2.3加强政府质监部门的监督力度
一是要充实质监部门得人员设置、完善质监仪器的配备。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大力推行不定期、不告知的随机巡查。对经过查证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处理。三是在巡查工作中,应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按规定进行公示能够有效保证巡查的效果和权威性。
2.4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在强化工程质量意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应与一此市场信誉好、工程质量意识强的施工队合作,以便从根本上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铺垫。其次,制定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针对工作负责、管理到位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而针对玩忽职守的管理人员,则给予严厉的惩罚。再次,在强化工程质量意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在购买材料之后,对施工材料进行及时的检测,同时派遣专业人员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避免因材料出现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强化工程质量意识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
2.5建立科学、完善的市政工程管理体系
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要求应该有统一的领导和分级的管理,责任和权限应该相统一,但是建设和管理应该相分离,充分的运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互补充的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明确各部门管理工作和市政建设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和业务来专门的制定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体质,使工程建设单位和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形成责任明确层次分明和并然有序的管理制度网络。通过这样科学、完善的市政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来达到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目的。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越来越完善,同时也可以满足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和质量提升的需要,更好的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
结语:我国的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的脚步在逐渐加快,人们对市政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处于市政工作发展的基础阶段,各项工作均需要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且市政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以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对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畅.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科学之友中旬.2009(7).
[2] 邹效喜,邹瑜.关于如何实现加强市政工程的管理及措施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0,(6).
[3] 巩长喜.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J].路桥科技,2011,(10月下半月刊).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篇4
关键词:
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
1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分析
市政工程用的管道,根据管道材质不同可分为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包括钢塑复合管)四大类:
1.1钢管:钢管一般分为灰口铸铁管和焊接钢管;
1.2铸铁管:铸铁管按材质可分为铸铁管(亦称普通铸铁管)和延性铸铁管(亦称球墨铸铁管);
1.3混凝土管:混凝土管一般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CP),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SP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混凝土管(GP)和钢筋混凝土管(RCP);
1.4塑料管:塑料管一般分为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玻璃钢夹砂管(FRP)管。
目前,我国市政管道品种多样,改变了以往只用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灰口铸铁管和钢管等少数几种管道的局面,如城市供水管:管径小于600mm的有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白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管、PVC~U管、PE管等;管径在600~1200mm的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钢管、FRP管等;管径在1200mm以上的有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FRP管和钢管等。近十几年来,随着塑料管的原料合成生产、管材管件制造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塑料管在市政管道工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2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2.1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
2.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能否正常开展工作,施工前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已经全部落实。
2.3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需要断路时,应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道路上,几个施工单位在若干处开挖管沟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
2.4凉水塔安装施工要以防火工作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2.5总承包单位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100mm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一个。
3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与编制
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或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将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有关内容具体化。
3.1审批制度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编制好的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或施工方案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填写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报审表提交工程部、质监站和监理部会审。
3.2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制度依据行业有关设计监理的规定,为把好工程设计图纸关,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前,设计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正式施工图纸后,分专业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阅审,并提出书面意见。
3.2.1图纸会审。监理工程师以施工图分册为单位,由设计、土建施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对与该分册有关的图纸进行内部阅审,阅审结果填写“阅审记录单”由监理部签发(重要分册的图纸“阅审记录单”需经项目副总监或总监签发),送交工程部及有关参加审查图纸的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纸后,现场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该项目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阅审图纸,提出问题清单。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施工有交接的图纸先由土建与安装单位分别进行各自图纸审核,后应由土建监理组织对施工图纸进行联合会审,参加人员为土建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土建监理、安装监理、设计代表、质监站、工程部。
3.2.2设计交底。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时,设计单位必须派该项目主要设计人或了解设计情况的工地代表出席,开工前在施工现场进行。
3.2.3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程序。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由设计监理主持。工程部、计划部、物资部、质监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工地、班组直接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亲自参加,以便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并审查其可操作性。
4试验与验收管理
工程施工后期总承包单位应邀请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积极参与工程收尾工作。
4.1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管段与管段相互联结的焊口和管段与管网联结的焊口,在无法做强度、严密性试验时,必须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验,以确保联结焊口的质量。
4.2铸铁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试验时,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分界线附近井下临时封闭管口,首先从排水管网中管底标高最高处井口注人水。打开相邻施工单位分界处井下被封闭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网全部试验合格为止。
4.3各施工单位在管线试验期间,应设专职人员设置、记录和拆除管线临时盲板。
4.4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管网水冲洗,应与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各种水泵试运转相结合,使两项工作同时进行。
4.5排水管线冲洗时,在注水的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冲击处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
4.6循环水管道的大口径管段,在进行人工处理时,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不允许单人进入管道。
5市政排水管应用趋势分析
未来市政排水管应用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5.1往柔性接口型式发展用平口管安装成管道,用水泥砂浆封缝或用套环连接防不了污水外溢,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必将被淘汰。未来发展趋势是使用柔性结合的承接口式排水管。
5.2大口径、多品种化发展趋势自离心工艺的最大管径2000mm企口管诞生后,目前可生产到2800mm。生产300OmmF型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也成为可能,未来越来越多的直径2000mm以上排水管都将被采用。
5.3低压力排水管发展趋势带低压运行的排水管不仅是设计需要,而且可以减少内壁腐蚀的出现。低压排水管可以用压力管的生产工艺来生产。综合成本可以与排水管同比接近。
5.4绿色混凝土管发展趋势在排水管的混凝土中可以应用很多有利于环保的工业废料,从而促进绿色混凝土在排水管材中的应用。
5.5高耐久性方向发展趋势我国使用排水管时间不长,在其设计寿命的验证方面尚缺少数据,但污水对混凝土管的腐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排放有腐蚀介质的管道,普通生活污水管也存在耐腐蚀问题,而耐腐蚀管的生产技术关键是突破以往水泥作为混凝土胶凝材料的观念,通过掺合料来改变混凝土的生成产物从而达到耐腐蚀的目的。这种排水管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广排水管的应用领域。
6结束语
浅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论文 篇5
投资决策阶段关系着后期阶段能否有效地进行控制,所以,造价人员必须要对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优方案,以便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造价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认真调查清楚工程项目实质所需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并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预测前,必须收集好有关工程材料采购地、主要材料与设备及其价格、施工用水与用电设备等基础资料。
第三,根据相关的行业资料及国家、政府的规定,进行有效的市场预测与投资估算,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一些必要依据。同时,在完成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例如,对工程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时,要确定项目的`主要风险源及抗风险能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要根据市场预测和投资估算进行项目决策。
最后,为了防止盲目投资,在进行决策时,通常采用“集体决策制”,或投资方、决策人与专家组三者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注意技术、经济、实际与设计的关系。而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所以为了实现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建设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积极配合,避免出现设计和施工脱节,或施工时出现大量设计变更等问题。因此,为了控制好设计阶段,一般有这三个方向需要注意。
首先,利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工程造价低的较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其次,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评价,选取相对合理的方案。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篇6
夏智渊
(泰顺县水利局)
今后四年是全面解决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键阶段,现结合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水质未完全达标、工程验收进展迟缓、建后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山区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泰顺县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现状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最南部,面积1761.5平方公里,其中90%是山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总人口35.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2万人。由于境内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加上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欠发达,农村饮用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相当突出。
为了改善农村群众吃水难的状况,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全面铺开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2007年,县委、县政府又把农民饮用水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在全县打响了农民饮用水攻坚战。按照《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建设实施方案》、《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泰顺县2010-2013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等相关规划有序实施,积极推进。通过6年的努力,2008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入8830万元,新增农村供水规模4.72万吨/日,受益行政村168个,总受益人口16.43万人。
1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为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仍艰巨繁重,据调查,截止2008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中约有15.77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49 %,农民长期饮用不安全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质不达标,二是水源保证率低,三是用水量达不到标准。四是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另一方面在工作层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少数乡镇领导对农民饮水安全缺乏应有的紧迫感。二是各乡镇之间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集镇快、山区乡慢”的现象。三是水质监测没有正常运行。相关水质监测部门每年仅监测少数供水工程水质,绝大多数供水工程都没有被监测过,水质得不到保证,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也存在失管现象。四是少数饮用水项目存在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主要是乡、村擅自变更设计方案。
二、影响泰顺农村饮用水困难、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性缺水。由于绝大多乡镇处高山地带,乡镇人口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且各乡镇间距离长,高差相差悬殊。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导致了难以形成骨干的引供水工程,统一引供水,造成资源开发利用之足,乡镇广大农民饮用水难以保证。
(二)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年省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泰顺欠发达山区的扶持力度,但是县乡村三级财政困难,且地势落差大,地形复 2
杂,使工程建设投资很大,建设项目又多,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泰顺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瓶颈。以致大多数农村不敢启动饮用水工程建设。
(三)供水水质完全达标尚有差距。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尚未摆到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给予研究,保护区划定,警示标志、巡查监督等措施不到位。农民和基层水利部门往往把水源水质或地表水水质达标论同饮用水水质达标,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农村供水设施的消毒设施不配套或有消毒设施不规范使用,存在直接供应原水现象。
(四)验收工作进展迟缓,供水管理不善。由于农村供水用水量少,供水费偏低,而工程管网长,由当地农村自主管理养护的山区分散式供水工程运行管养费用高,缺少运行管理主体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供水工程经营效益差,以致不能自我维持。按建设时间要求,我省2003-2007年下达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理应全部竣工验收,而实际完成验收工程不多,存在重头轻尾现象,重视立项争取资金,重视开工建设,对工程竣工验收不重视,验收工作政绩显现不强。
三、对泰顺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规划,循序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乡镇政府要在《泰顺县2010-2013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基础上,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3的水质安全问题,优先改善水资源相对较好的村镇饮用水条件,优先建设一批工程小、花钱少、见效快的饮用水工程项目。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县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计划。整合各部门力量筹集建设资金;在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对山区村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用水要通过组合包装给予一定倾斜,使山区也能得到更多的扶持和补助。三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和经营,采用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各受益乡镇、行政村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争取工商企业赞助等办法筹措工程资金,形成各界合力办水的有效机制。
(三)强化服务,严格管理。一是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可由受益乡镇组建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尝试通过竞标投资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等形式,将农村饮用水的产权制度、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保证农村饮用水正常运行。二是由民间资本或股份制修建的工程,由受益户代表建立管水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是由村集体、村民筹集资金修建的工程,要落实村一级专人管理制度,参照企业化经营模式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转,努力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与建后管理承前启后的 4
重要环节,是工程能否长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必须尽快进行。
(四)防治污染,保护水源。一是水利部门要从便于水源保护的角度出发规划各供水工程取水点,县环保部门要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地,界定保护区域。二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水源涵养。在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旅游和水产养殖活动。三是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四是结合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
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篇7
近年来, 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 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 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 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 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 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 (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 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 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 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 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 费用较紧。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 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 费用比较紧张, 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 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 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2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 不允许分包, 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 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 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 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 敷衍了事, 如仓面清理不彻底;
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 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 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法制建设, 强化法制意识, 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 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 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
3.2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 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 层层落实责任制, 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 出现质量问题, 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 都要追究责任, 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 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 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 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 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 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 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 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 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 更应严格控制。
3.4 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1) 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 (2) 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 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 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 (3) 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 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问题, 就可及时纠正, 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 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 (4) 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 做到心中有数; (5) 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 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 要有专人进行复核, 防止偏差, 纠正错误, 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 (6) 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 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以确保施工质量; (7) 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 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 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直到工程结束, 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 如实反映情况, 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 不可擅自修改、增补; (8) 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 尤其是隐蔽工程, 完成一项验收一项,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 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5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 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 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 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摘要: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 论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措施。
浅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7-0091-02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1.1全面对待质量的观点
旧的质量观点,只是从产品本身的质量特性来认识质量问题,是一种狭义的质量观。全面对待质量就是要求从广义的质量概念出发,除看产品本身的质量外,还要特别重视成品质量、技术服务质量、工期质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把产品质量建立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用高效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这是新的科学质量观。
1.2为顾客服务的观点
为用户服务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观点,体现在施工质量上的高标准和工作质量上的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只能高于而不能低于部颁标准和国家标准,在每一道工序中都要做到凡是本工序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在本工序内发现和解决,不给下道工序留麻烦。要把用户和下道工序的要求尽快地搜集和反映到本工序上来,加以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改进操作规程、修订质量标准,以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做到用户满意。
1.3预防为主的观点
工程质量是设计和施工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要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机具、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手段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工程质量都会随之波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在竣工检查把关中,把好质量关只是一种被动的事后把关,很难预防质量不佳和某些不合格工程的发生。
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去进行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运用科学手段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各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进行预防性的质量控制。
1.4文明施工的观点
尊重科学规律,按工程建设工序和施工程序办事,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首先要有整套经过技术会审的设计图纸,还要有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保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其次要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要有明确的技术操作规程,要实行生产计划、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以正式下达的施工任务书为依据;最后还要认真的做好现场消防设施和冬雨季节施工技术措施的完备,保护好工程成品,以免乱撞乱碰。
2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阶段8个步骤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可归纳为4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循环,叫做PDCA循环,它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提出。计划阶段及时工作内容的制定和规划,研究问题、找出问题、拟定对策和措施;在实施阶段就是将制定工作内容按计划去实施执行;检查阶段,就是对执行结果作必要的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肯定成功经验;在最后一个处理阶段,就是把经过实施检查之后的各种问题逐一处理,正确地加以肯定,总结成绩,编制标准。
PDCA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比喻,它好像一个前进的车轮,不停地向前运转。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转动,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优质进行。在这四个阶段中,可以分8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措施。
第五步:即实施阶段,执行实施。
第六步:即检查阶段,检查计划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措施,制定标准,形成制度。
第八步:提出实施中发现的新问题或尚未解决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
在PDCA循环中,处理阶段是关键,重点在于制定标准,其中包括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没有这些标准就不可能使整个PDCA循环在新的基础上继续转动,质量也不会再提高。
3做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3.1质量观念教育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的质量观念比什么都重要。人的质量意识决定了工作的质量,而工作的质量又决定工序的质量,并最终决定产品工程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对我国一些公路施工部门来说,还是一种新鲜的事物,需要重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
3.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
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是个广义的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的标准化,它包括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两大类。技术标准包括:产品(包括材料、半成品、工具设备等)质量和规格的细则、经济定额、机械编制、信息传递、报表等。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标准化具有更积极的含义,是随PDCA不断地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化水平就提高一步,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标准化过程。同时,这种标准化使得企业处于稳定管理状态,是使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的基础。但质量管理标准要科学、合理、实用,尽量简化,要根据质量由低向高前进过程进行定期修改。
3.3实现检查工作计量化和责任制
产品质量检查是通过计量工作所提供的技术数据来实现的。没有标准的计量数据,就根本谈不上正确执行质量标准。只有搞好计量工作,才能正确评价工程质量或者质量达到的技术标准程度。搞好计量工作,主要是将各种施工生产中所需的量具配备齐全,制定科学的计量方法,采用先进的计量手段,提高计量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监管部门要实行责任承包制,如:对施工人员实行“一定四包”责任制,“一定”即定项目,“四包”即是包质量、包效益、包工期、包安全,另外抓住几个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确定明确的职责,如制定了“进场材料验收制”,对一切原料、半成品进场都要进行检验收,对不合格的材料杜绝进场,对路基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分层压实,以免路基成型后达不到弯沉值这一综合性指标,灰土底基层重点控制含灰剂量,灰碎石基层重点控制标高横坡度,以免造成面层不必要的浪费,面层要求的各项指标是工程检测的主要部位,各项工序实行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按照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表格,并设专人检测,实行以质量与效益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促使从自觉执行,层层狠抓落实,保证了工程质量。
3.4做好质量信息工作
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及时掌握大量准确而又齐全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信息、用户意见反馈以及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质量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路施工部门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质量问题,及时有效地采取改进措施。质量信息工作除必须做到系统、全面、准确和及时获取外,还必须对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必要的质量卡片和档案,这样才能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5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建立QC小组是实现全员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可在施工企业按专业工段或施工班组建立QC小组,经常性地针对所参加的工程项目或工序操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公路施工企业必须为攻关活动提供条件以组织竞赛和经验交流,奖励成果突出者。例如:工地质量管理小组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高价材料开支”为课题,通过认真分析、模拟计算,通过对路基标高和路面基层平整度的严格控制,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提高,减少了沥青砼的消耗量,使以往的沥青砼消耗量4.95 %降到0.92 %(统计数字)。
4结束语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对质量通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相对应的组织措施、激励措施和技术措施,在时间、投资限制条件下克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要通过组织措施主落实技术措施去解决。树立精品意识,沿着质量第一与质量改进的途径不断努力,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大控制力度,特别是从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工艺、检测技术上下功夫,质量的满意程度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军智.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广东省长大公路有限公司
2 陈先继.高等级公路大修工程影响进度的原因及对策探讨,2008
3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 周 军、胡 鑫.对高等级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认识.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12)
Talk Abou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the Highway Simply
Li Wenhui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capital construction, this needs a set of effectual office procedures, it is a kind of effectual management method to pursue the tot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should pursue the total quality control, manage the whole course, the personnel participates in managing.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推荐阅读: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09-28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07-26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05-13
项目资料管理市政工程06-30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08-18
施工质量控制市政工程08-26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研究10-01
市政工程质量提升措施06-09
市政工程管理措施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