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精选8篇)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篇1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摘要:
在维护财产私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将资本的租金变为国家的税收DD本质上属于资本的社会化连续租赁方式,从而实现资本或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操作上,首先股份公司应作为企业的法定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以公司股份的市价总值为税基,按全社会统一的税率进行征税。税率具有客观性。
关键词:公有制,私有制,资本,效率,公平,垄断
--------------------------------------------------------------------------------
每个人得到的应该等于他所创造的。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个人利益只能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不能凭借垄断甚至特权而坐享其成。只有这样,每个人才会认同他人利益,才会体现出真诚与友爱,才会全身心地从事于社会的进步事业。从而使社会体现出和谐,使经济体现出效率。公平与效率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不应该是某些人纷乱虚妄的主观情绪。经济效率也不应该与生产效率相混淆。在合理的制度与操作机制下,公平与效率应该具有量化的客观标准。
官僚特权所造成的不公平远过于资本垄断。这是对金钱利益直接的强占豪取,甚至不需要任何资本转换过程的掩饰,当然更不以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前提。不仅如此,特权的存在会引发人们的不正当竞争行为DD在中国还有个专用名词叫“挂靠”。出现为谋取或维护特权利益而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等丑恶现象。这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无为浪费,更严重的恶果是人性的扭曲与社会公德的沦丧。
社会的边际成本等于社会的边际收益,绝非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让某种投资的规模达到追加的单位投入与由此增加的产出相等,则此时的边际收益率必然为零。那么与其如此,不如将部分资源转投到边际收益率更高,更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上。毕竟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本创新的空间却相对是无限的。就劳动创造而言,资本的边际收益率越高,说明资源的使用效率越高。
私人对资本的所有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资源从低边际收益率向高边际收益率流动。当某些人的利益来源,逐渐从资本创新演变为资本垄断,他们也就逐渐从开明的创新者蜕化为保守的垄断者。垄断者掌握了资金,也就掌握了资源。既得的垄断地位,决定他们的资源投向,更具改良性而非革命性。正因为如此,那些对现存资本具有毁灭作用的高新技术,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大多不能得到及时的实施。
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以至环境恶化,市场价格的非确定性以至经济不定期的膨胀与崩溃,等等诸多无效率现象,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公平的资本私人所有制。
私有制社会的不公平,决不在于私人能够占有那些纯粹是自己劳动创造的,或以此等价交换的`他人劳动创造的产品。创造归创造者所有,天经地义。这是道德与正义的准绳,法律与秩序的基础。是保证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存续的最基本的原则。个人财产无论多少,无论是消费性的或是生产性的,只要不是用作剥削他人利益的资本,就神圣而不可侵犯!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设想过于天真了。
经济史实表明,私人资本的数额差别,自身具有正反馈作用,可以不断加大这一差别。在私有制社会里,贫富的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公有制理念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其实,共产主义者之所以憎恶私有制而主张公有制,正是因为那些在现有科学水平下社会还无法扩大供给DD甚至根本不可能扩大供给的耐久
[1][2][3][4]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篇2
一、公有制是一种理论形态的所有制理论
高度重视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显著特征。在马克思那里,所有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基本范畴,是指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来看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所有权的有机统一,是生产关系和法权关系的统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公私混合所有实质上是前两种形式的不同比例、不同方式的组合。公有制和私有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应着不同的生产力、社会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从理论上看,公有制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提出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理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是由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我们通常称之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源上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私有制以后建立起来的。马、恩设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将在最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诞生,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将建立起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社会全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社会发展趋势上看,公有制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它适合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需要,应该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好更快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未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所以,公有制应视为一种理论形态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能够真正确立,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飞跃。
从实践上看,马、恩设想的公有制在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无论是前苏联实行的公有制,还是以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公有制,都不是马、恩所设想的公有制。他们所设想的公有制,是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而不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但是,20世纪的“东方社会主义”是在未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跨越”式地出现的,是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因而是在生产力不发达或很不发达基础上建立的公有制。而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仅有所有制的变革,是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这便是公有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实际运用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后来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各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运动必然造成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全面素质极大提高, 直接形式的劳动将不再是社会财富的巨大的源泉的未来新社会到来时, 市场经济将被全社会的有计划生产所取代。西方学者通常是在两种情况下谈论市场经济,一种情况是在讨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时涉及市场经济概念,另一种情况是在进行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比较时使用市场经济的概念。国外学者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即社会以何种方式来使用或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西方学者认为,资源的配置通常有三种解决方式,即传统的或自然经济的解决办法、命令的或计划经济的解决办法、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解决办法。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完全由市场调节或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经济。这实际上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再有一种就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就历史演变来讲,市场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完全对立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米塞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一文中说:“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是不可能人为仿制的。问题仍然是二者必居其一,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市场经济。”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大多数西方学者都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从实践上看,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经阶段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实际运用。无论是将市场经济视为资源配置方式,还是市场调节方式,甚至就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都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并被视为一种经济制度而实际运用的。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运行过程中,虽然在其间也经历过“黑暗”的时期,但经过二三百年的实践,特别是一系列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国家从国内到国际都建立起了成熟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经济仅仅是刚刚起步,离成熟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初步证明是可以成功的,但还没有被实践所充分证明。充分证明的标志应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中明显地发挥主导作用,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三、现实形态的市场经济应与现实形态的经济体制相统一
历史表明,市场经济总是和一定的经济制度相结合的。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理论, 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学术界也纷纷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关系消亡理论进行重新认识,从必然性和适应性上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对立, 可以相互兼容且可以相互促进。有的文章说,市场经济解决效率问题,公有制解决公平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似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制度和最好的经济体制。
但是,无论从经济学说史,还是从经济发展的实践上,市场经济都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联系的。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应当与私有制相结合,西方社会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相结合,而坚决否认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的可能性。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大论战”中,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米塞斯和哈耶克断言,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只能建立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而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马克斯·韦伯更指出,公有制经济模式在其运行过程中难以与市场经济相兼容。他们认为市场机制只能是以独立的私有产权为基础的企业经济活动的自然协调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典作家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更是对立和否定的。马克思从纯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在之后的时期里,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公有制的对立面,并在实践中实施这一观点。由此可见,尽管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者观点相去甚远,但他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认为市场经济是不能与公有制相兼容的。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实质上并不是两者能否相容的问题,而在于公有制建立的前提和实行的基础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着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问题的实质其实非常明显,无论是作为经济制度的公有制,还是作为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两者都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们都受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阶段, 私有制失去存在的条件,没有需要了, 公有制才得以真正确立,计划经济也才能与之发生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是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落后是基本事实,这是无法跨越的。选择市场经济正是为了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需要,这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就是指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的新社会的水平。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那么,作为生产关系最重要方面的经济制度的选择就更应该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来, 通过对“传统认识”的否定, 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问题上, 多持“兼容”主张。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现实形态及其实践却变得日益复杂, 实践中也遇到诸多深刻问题。公有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形态而非现实形态, 现实形态的市场经济应与现实形态的经济体制相统一, 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关键词:公有制,市场经济,现实形态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A].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 (第九辑) [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60-67.
[2]黄范章.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计划经济问题的论战[A].黄范章选集[C].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5.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互补性研究 篇3
[关键词] 公有制 私有制 互补性
在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公有制也有私有制, 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公有制私有制不可分,探究其内在的必然性,是处理好二者关系所必须的。尤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在攻坚,无疑是在公有制私有制关系问题上把握不准。其实公有制经济也要私有制经营,这才是改革的出路。当然私有制企业也要有公有的成分,其经营状况才更好。探究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应当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内容。
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现至今仍存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其客观现实性是任何人不可改变的。在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国家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公有制也有私有制, 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公有制私有制不可分,探究其内在的必然性,是处理好二者关系所必须的。尤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在攻坚,无疑是在公有制私有制关系问题上把握不准。其实公有制经济也要私有制经营,这才是改革的出路。当然私有制企业也要有公有的成分,其经营状况才更好。探究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应当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内容。
一、公有制与私有制作为人的意识的互补性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公有制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就有公有意识和私有意识的存在,所以现在的人是公有意识和私有意识的复合体、矛盾体。公有制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头脑中的公有意识,是社会倡导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现实基础,对个人形成科学的、进步的、积极上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头脑中的私有意识,导致人形成私有思维、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人自身的客观本能需求,至人的私有意识更加根深蒂固。私有意识是人个体存在的需要,公有意识是人种群存在的需要,两者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互补性。人的两面性并且现在私有意识是占上风的,这一认识应当是我们思考问题的现实人的基础,解决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应该忽视这一点。
二、公有制与私有制作为手段的互补性
根据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如何做到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是人类长期的课题。就所有制形式来说,公有制、私有制是人类的创造,对生产力的发展都曾经、正在起积极作用,恐怕未来也会如此,就看人类怎么认识并使用,不能贸然的彻底否定公有制、私有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二者的互补性突出。
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内在机制的互补性。 公有制经济适应于大规模经营、高度工业化社会化、全局性整体性的经营行业和部门,对小规模、个体劳动、局部性个体性的经营行业和部门实行公有制,会极大地扼杀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阻碍经济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与经济上的一大二公有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有一种内在的机制,适应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既适应生产力的不发达阶段,也适应生产力的发达阶段;既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部门和行业,也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高的部门和行业。其内在机制包括:一是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劳动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中间环节,其作用是既为所有制关系培植占有者,又为所有者规定占有对象,劳动方式有大小之别,小规模的就是个体劳动的方式,正是这种以个人或家庭成员为主的个体劳动方式,决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二是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环境是私营经济存在的社会基础,而私营企业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天然素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与市场经济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在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才能长久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只有在非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长久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三是应从产业性质的角度探讨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问题。由于一国生产力的载体是产业,生产力的结构状况具体表现为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不同经济成分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配置以实现所有制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前提,就是存在多元的所有者主体;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如果社会上不存在多个所有者主体,就没有相互交换各自所生产的产品的必要,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的市场经济。
2.实行公有制在社会公平分配、社会责任承担方面优势明显,阻力不大,但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方面动力不足。公有制也有两面性,其负面作用也应看到,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国家或集体只能通过人来控制公有财产,而其所有者没有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在私有观念主导人的思想的状态下,一方面,公有财产会成为直接控制者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手段,也助长他们私人欲望的膨胀;另一方面,真正的所有者对公有财产失去了实际的控制权,甚至沦为实际控制者的雇佣者,而实际控制者,甚至比资本家更黑,因为他们扳着不疼的牙,有可能在不可预测的任期内,尽力捞取私利。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而私有制的长处我们也应当看到。私有制下,经济效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直接挂钩,顺应了人的需求规律,能充分调动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力。从社会与个体全面分析,两者有互补性。“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们经济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3.公有制的宏观效益比较好,私有制的微观效益比较好,两者结合整体效益最好。从社会角度看非公有经济,一方面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生产上的盲目性、经营上的投机性、逐利上的自发性、分配上的剥削性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消极作用而从社会角度看公有经济,一方面,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主要是经济组织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出现大锅饭等;另一方面,能遏制微观市场主体生产上的盲目性、经营上的投机性、逐利上的自发性、分配上的剥削性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消极作用。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需要两种效益共同得到提高。
4.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公有制的私营模式、私有制的公营模式应是科学的经营模式。公有制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公有制经济是需要经营的,而经营者一定是人,而现实的人都是私心占优势的人,无论谁来经营都不能摆脱这种现实,顺应他,对公有经济实行私营模式,是不错的选择,是能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和经营者优势的最好模式。公有制与私有制不是绝对不可以结合的,事实上,公有制总体上可以体现私人利益,而私有制总体上也可以出现某种形式与程度的公有成分,在公有、私有问题上可能还存在某种中间状况,对大公来说带有私的性质,对小私来说又带有公的性质。股份制是集体每一成员因投入份额不等的资产所形成的共有资产,它兼有私有制和公有制的优点而克服了两者的缺点,是亦公亦私、非公非私的所有制形态
三、探讨公有制与私有制互补性的对我国改革思路的启发
1.在认识上,对私有制,肯定私有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消极作用。肯定它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它的积极作用。避免两种现象的出现,一种是片面强调私营制的积极作用,主张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其消极作用,主张多加限制,暂时利用。
2.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应保证公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而所有制结构是一个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量或比重问题。公有制为主体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宏观上讲,就全国和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主要体现在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从量上看不是绝对数而是相对数,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来说占优势,并不要求其在所有行业中占绝对优势,只要能凭借其主要行业的优势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起导向作用就可视为公有制为主体。第二,从宏观上讲,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排斥在某些行业和某些环节的公有制的非主体地位。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应是导向型。最后,从微观上讲,公有制经济适当让出一些地盘,只要不影响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问题时,确实有个质和量的关系问题,但这个量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量,而是相对量,如果单纯强调数量,不注重质量,那种没有质量和效益的数量越多,比重越高,国家背的包袱就越多,越重,这不仅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运动的低效率,而且事实上国家管不了也管不好如此庞大的国有企业,还使政府陷入对数量越来越多的亏损企业的解救的困境中,而且最终会损害公有制。相反,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整体控制力和导向作用加强了,其数量和比重减少一些,甚至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50%,也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以,从实际出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存在人为的适度问题,而应放手发展按邓小平指出的生产力标准去衡量客观社会生产力,坚持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经济成分,包括私营企业,就要坚定不移地快速发展,凡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经济成分,包括公有制经济,就要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
3.私有制有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一系列作用,有其长期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整个制度仍在不断变革和有活力,我们应当给予重新认识和制定正确的政策,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其内涵及表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发生着变化。公有制和私有制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它们的好坏只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当时要求所决定的,适应生产力水平要求的公有制好,不适应生产力水平要求的公有制就不好,反过来也一样。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来说,所有制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适应不适应之分。就同一历史阶段来说,只要不是人为强制,一定的所有制的出现只能服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因而,所有制,特别是某种性质的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分,而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即使有高低之分,也只能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特定的国情和区情为衡量标准。所有制的结构是变动不定的而不是固化的,竞争决定所有制格局的变动,机制不顺,缺乏竞争力的所有制形式将在竞争中被淘汰,新的有竞争力的所有制形式将在竞争中被创造,如此交替反复,促进着所有制形式完善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一定的国情特点的所有制结构。同一所有制具有容它性与排它性特点,各种所有制因其属性与存在形式不同而各具特点。正确地认识这些特点,对于不同领域重点发展,发挥不同所有制及其优势有重要指导、操作意义。
4.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资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私营经济本来就是资本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也采取了资本运作方式。江泽民认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集体资产以资本的形式运营;公有资本是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公有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经营都具有必然性,而且,由于国际私有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长期性, 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与建议 篇4
1、突出一个重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对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排队、分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明确民营化改革的时间表,限期民营化。万富油脂、信啤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已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瞄准两个市场:即国内和国际市场。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沿海的经验告诉我们,非公经济的发展必须同时瞄准两个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东西都亮财源旺。我们在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上,凡有条件出口创汇的企业,应加大扶植和支持力度。3、做好三个对接:发展非公经济一是要对接区域优势,二是要对接资源优势,三是要对接科学技术。这三个对接关系到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基础、方向和水平,无论是对外招商,还是启动本地民间资金上项目、办企业,都要做好引导工作。4、培育九大产业板块:一是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业板块。这个板块应重点围绕茶叶加工、粮油工业和畜禽加工业做大做强。茶叶加工销售,全市已经涌现了一批 1000 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如:浉河的五云、文新,平桥的卢氏绿眉,新县的新林公司,光山的辰龙公司,固始的仰天洼茶场,潢川的凌集茶厂等。粮油工业,现有年加工销售收入 2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 5 家,如万富油脂 22665 万元、蓼风食品 4060 万元、丰茂花生加工 4060 万元、健康食品 2358 万元、欣源米厂 2080 万元;销售收入 1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 11 家,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 22 家,加上各县区几十家国有粮油和饲料加工企业,这一块的基础和潜力很大。如果尽快将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还会催生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畜禽加工业,我市目前重点集中在生猪屠宰和鸭鹅加工方面。市区两个生猪屠宰厂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 2 亿元,但是乡镇较为薄弱,潜力尚大。鸭鹅加工重点集中的潢川、固始。综观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和发展前景,十五末,不算华英集团、万富油脂销售收入完全可以突破 6 亿元,同时亿元收入的企业应该达到 5 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应该实现 25 亿元以上。二是民营制药业板块。信阳市现有 10 家制药企业,除海天和信药属民营企业,其它均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但这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除已上市和有望上市的羚锐和华英外,其它均可进行民营化改革,而且越快越好。以援生为例,如果美国许玉官先生的合作投资到位,该企业就成了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了。该企业董事会的目标:十五末销售收入 10 亿元,2010 年达 50 亿元,2020 年突破 100 亿元。罗山药厂的民营化改革正在进行,信生和龟山应加快步伐。到十五末全市制药业销售收入应该实现 50 亿元,2010 年超过 100 亿元。同时中成药的生产还可以带动一批药材种植专业户(退耕还林坡地种中药材效益更好),形成新的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经济链条。三是民营非金属矿业板块。信阳非金属矿产加工主要是珍珠岩、膨润土和沸石(不包括河沙和石材),开采加工单位 500 多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 家,其它均为民营。上天梯管理区有开矿加工企业 450 余家,销售收入 3.5 亿元,税收 712 万元,但该区无龙头企业。天梯矿是该区的国有矿,去年产值仅 800 多万元,新上的国有控股企业科源公司试车后没能发挥效益。几家初具规模的企业均在平桥区,如广厦公司、中南助滤剂、八达研磨、华希公司、信华保温等。目前,全市非金属矿业的销售收入不足 6 亿元,税收不足 1500 万元。非金属矿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各方面工作运作的好,到十五末,其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元,2010 年达 30 亿元,是应做到的。四是民营食品及化学工业板块。民营食品工业主要是啤酒生产和小型的食品加工及饮料生产。目前这一块的发展态势良好。以啤酒为例,随着金星在潢川的落户,维雪啤酒在固始的投产,我市的啤酒生产能力已经突破 40 万吨,到十五末应该突破 60 万吨,2010 年达 100 万吨。化学工业,淮滨合谊化工厂,生产石墨乳,属高科技企业,也是高税利企业。该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列入市重点支持项目。弘昌集团的甲基氯硅烷项目正在运作,除此之外,尚无大个头的民营化工企业。但我市该行业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任务很重,如化工总厂、磷肥总厂及有关县区的化肥厂等,如运作的好必将催生一批民营化工企业。五是民营建筑建材业板块。信阳的建筑公司,基本上都是民营公司。2001 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根据小康标准的人均居住面积和旧房改造,城区扩建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市到 2020 年概算投资 8000 亿元,其中建筑业将占较大比重),建筑业的发展将持续走高。建筑业带动建材业的发展。目前,信阳建材业主要是水泥生产、水泥预制和沙石经营为主,而水泥生产又多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多年来一直发展的不快。应借鉴金龙水泥和盛华建材公司的做法,加快国有水泥企业民营化的改革。有几家龙头企业作支撑,加上铺天盖地的水泥预制和沙石经营,民营建材业的板块就能做大做强。六是民营服务及民营事业板块。民营服务业涉及的领域很多,但重点是培育和发展民营商业
加入WTO与非公有制经济 篇5
在产业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在国有企业垄断的产业和部门以外的产业和部门存在和发展。这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完整的畸形的产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分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约占四分之一,其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1.32p第二产业47.8p第三产业50.84。在这些产业和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分布与国有经济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没有了非关税保护p大大降低了关税税率p给予外国企业以国民待遇,在我国处于弱势的部门,例如,农业p汽车业p银行业p保险业p证券业p电信业等,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国企业的强大竞争。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很低,所以它受的冲击可以不计。(关于农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一般都认为农业是集体所有制的,实际上,除土地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是农民自己所有的,究竟如何认定农业经济的所有制这里不谈)。而在我国居弱势的其他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受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冲击比国有企业小得多,而在那些由国有企业垄断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则完全不受冲击,这自然是指直接冲击,间接冲击多少还是有的。在我国处于强势的部门,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部门p家用电器制造业部门p商业和餐饮业部门p建筑业p各种非金融服务业部门等等,正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多的部门,它们受到的冲击较小。相反,在加入WTO后,外国的市场对我国的产品也更加开放了,那些我国具有强势的部门将可扩大出口,获得进一步发展,由此非公有制经济也将获益。而且,在与有些国家的协议中就明确规定在从该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中我国国有进口企业的进口额将逐渐降至50,也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不仅可从事农产品进口,而且其进口额应占到一半。因此,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使得它受到加入WTO的不利影响较小,而得到的好处则更多。这只是概括而言。实际上,当然还得按部门仔细地分析。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方面,在非金融服务业的有些中介服务业,如独立的律师p会计师服务业,在部分涉外业务上非公有制经济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在规模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很小,大企业很少,规模大有利于经营的一些部门,在与国外大企业有竞争的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处在不利地位,例如,在零售业方面,外国的一些很有实力的大型商店p超级市场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商业,包括非公有制商业,构成了威胁,我国的非公有制商业规模很小,直接与其抗衡是很困难的。但是,非公有制商业正因为其规模小,可以广泛分布,灵活经营,外国大型商业企业不可能取代它们。
在技术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低是其很大的弱点,在那些技术水平有决定影响的部门,如制造业部门p新经济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往往也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如果说我国加入WTO,在利弊权衡上有利有弊p利大于弊的话,那么,与国有经济相比,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利更大,弊更小。
二p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面临的形势t
那么,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呢t这里提出几点。
第一,扬长避短,有进有退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篇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解决劳动就业以及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经济组织体量和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中所吸纳的党员人数也呈现逐步增多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特点,突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在这一领域的有效覆盖,对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坚持加强领导,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把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作为抓好组建工作的基础。严格实行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目标列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各自工作职责,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抓组建的工作格局,为更好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结合走访企业活动,按照党性强、作风正、有经济头脑、熟悉党务知识、有一定沟通协调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继续做好从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宣传引导和发展党员工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
2、坚持创新服务,把凝聚作用做到位。组建党组织不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才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坚持服务企业增活力。建立党组织直接参与决策机制,推广企业经营管理层与党组织领导班子交叉兼职,党组织负责人列席企业决策层会议和党员列席企业管理层会议等有效做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及时将党组织和员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馈给经营管理层,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二是坚持服务员工聚人心。从关心关爱员工入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篇7
私有制企业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单一化的私有产权基础上, 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全部归于资本所有者。雇主的这种所有权优势和策略优势, 能够保证他在与雇佣劳动者的谈判中自由地选择更有利于他的契约形式及实施特征, 并采取单方的合约机制, 形成“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分配格局, 资方利益增长速度呈现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 而劳动者只能获得由资方决定的工资收入, 其权利与利益却逐渐被边缘化。劳资利益分配的失衡容易导致劳资矛盾和冲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1~9月, 全国因收入分配引发劳动争议案51.9万件, 占全部劳动争议案的36.4%。而集体争议案件则有89.4%涉及劳动报酬、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等。与此同时, 当资本的过度剥削超出了劳动者可以忍受的极限之后, 由于缺少有效的企业内部劳资对话机制, 致使他们只能以集体行动的形式将企业内的劳资矛盾外部化, 以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与政府的关注。例如, 2008年重庆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 2010年广东南海本田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出现的“停工”事件等等。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 近些年来, 由劳资矛盾引发的劳资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激烈程度、涉及的劳动者人数、冲突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引发的社会效应, 都要远远超过以往类似事件。
激烈的劳资利益矛盾不仅对企业的直接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而且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长期以来, 劳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解决方式仍旧集中在政府公权的事后介入和干预, 缺乏真正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和劳资对话机制。这套以“外部维权”、“事后救济”为基本内涵的机制, 并没有扭转企业内部劳资力量严重失衡的局面。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停留在“外部维权”和“事后救济”这一机制上。当前, 劳资矛盾和冲突的化解, 应该在劳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形成自调节、自平衡的机制。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劳资双方有效的自平衡机制?考虑到劳动关系博弈的长期性、多次性和动态性, 本文在劳资双方能够有效进行反复讨价还价的假设下, 运用博弈模型论证双方在动态的利益博弈中是如何实现双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 这对于保障劳动者利益诉求的实现, 避免双方的利益失衡和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劳资双方的利益博弈模型与破解双方“利益困境”
根据前面的分析, 劳资利益分配失衡是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和群体性事件不断的根源所在。因此, 在单个劳动者不具备讨价还价能力的情况下, 具有绝对谈判优势和“自利性偏向”的雇主也会拒绝他们的各种要求, 这就迫切需要通过自身团结的组织形式———工会来与资方进行博弈, 而工会参与到博弈中来就意味着工会将行使集体谈判权与雇主协商谈判决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这一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中, 双方的博弈能力和策略选择直接影响了利益分配格局。当工会有较强的谈判能力时, 谈判区间的低端向高工资水平移动, 工人获得较高的工资;反之, 当资方有较强的谈判能力时, 谈判区间的高端将向低工资水平移动。在这里我们根据Rubinstein (1982) 的轮流出价模型, 分析不同博弈主体的最优策略及其行为选择, 通过求解博弈均衡解, 以破解双方的“利益困境”。
(一) 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第一, 工资合约由劳资双方协商决定, 劳资双方轮流对既定经济效益的分配 (即x值的确定) 轮流出价, 资方首先出价, 工会接受或者拒绝, 如果接受, 则博弈过程结束;反之, 工会出价, 资方可以接受或者拒绝;这样一直继续下去, 直到有一方接受另一方的出价。第二, 资方第一次出价x1, 1-x1则为资方的收益份额;工会第一次出价1-x2, x2则为资方的收益份额。第?三, 资方与劳方在不同博弈期的时间贴现率分别为δ1、δ2, 0、≤δ1、δ2≤1。由此可知, 如果博弈在t阶段结束, t是参与人i的出价阶段, 则此时资方的分配结果为δi1t-1Xt, 劳方的分配结果为δ2t-1 (1-Xt) 。
(二) 双方利益博弈均衡解
在双方无限反复的讨价还价博弈中, 即t→∞当时, 不存在最后一个阶段。根据Shaked和Sutton (1984) (转引自张维迎, 1996) , 从参与人1出价的任何一个阶段开始的子博弈等价于从t=1开始的整个博弈, 那么则可以使用有限阶段逆向归纳法的逻辑寻找子博弈精炼均衡。假定在时期t≥3期资方出价, 资方能得到的最大份额是A。工会知道在t-1期的任何x≥δ1A的出价被资方所接受。因为对于资方而言, t期的A等价t-1于期的δ1A, 所以工会的出价δ1A, 资方则得到1-δ1A.同理, 资方在t-2会出价x1=1-δ2 (1-δ1A) , 此时工会的份额为δ2 (1-δ1A) 。由于从t-2期开始的博弈与从期开始的博弈完全相同, 资方在期所能得到的最大份额一定与其在t期所得到的最大份额相同, 因此有x1=A=1-δ2 (1-δ1A) :, 解得。
设1在t期的最小份额为a。因为t期的a等价于t-1期的δ1a, 2在t-1期最多得到1-δ1a。因为t-1期的1-δ1a等价于t-2期的δ2 (1-δ1A) , 因此1在t-2至少得到x=1-δ2 (1-δ1a) , 于是有x1=a=1-δ2 (1-δ1a) , 。
通过以上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贴现因子会改变博弈参与人的潜在收益, 从而对博弈参与人的策略及博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贴现因子可以看作是双方在利益博弈中的耐心程度, 而耐心程度反映谈判势力大小。如果某方谈判势力越大, 其越具有耐心程度, 持久谈判对其越有利, 所能分享的利益份额就越大。在私有制企业中, 处于绝对优势的资方具有较强的耐心和心理预期, 在利益博弈中, 将选择侵占劳方利益的行动策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 使劳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在极端的情况下, 当资方的谈判势力无限大, 即=1时, 资方占有企业所有利益。然而, 这种短期内资方单方面的利益增进将会直接降低劳动者一方的合作偏好和合作意向, 同时也意味着“合作博弈”下建立起来的那种利益平衡机制遭到破坏。当劳方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超过了某一临界点时, 就可能会导致劳资矛盾的产生甚至引发更激烈的劳资冲突。因此, 从长远来看, 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是劳资博弈的发展趋势。但是, 在当前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劳方合理的利益诉求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从理论上讲, 利益诉求的实现只能依靠劳资双方的谈判能力, 其利益的实现是建立在劳资双方是否具备平等的谈判权利和对等的谈判能力基础上。所以, 要缩小劳动者利益分配中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必须对我国私有制企业的工会职能和谈判能力进行重新审视, 建立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相适应的劳资博弈范式, 并重新诠释中国工会在博弈范式中的策略选择, 以博弈制衡实现劳资关系协调发展。
三、增强工会集体谈判力量是构建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关键
由上述的博弈模型可知, 工会的博弈能力和行为决定了劳资合作博弈的均衡结果及劳资关系的走向。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 工会在利益谈判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谈判势力对比的悬殊形成了资方侵占劳动者利益的格局, 致使双方利益失衡和冲突频发。因此, 在现阶段, 增强工会的利益谈判功能是构建私有制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关键。本文将从加强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等问题入手, 探讨如何增强工会的组织效能和利益谈判功能。
(一) 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独立性和代表性
理论上, 劳方 (工会) 要想从工资集体协商中取得最优工资合约, 必须具备均衡的协商力量。但现实的情况是, 劳方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 资本话语权空前增大, 工会依附于企业, 其组建率的高低都与劳资力量的均衡和劳动者权益的改善无关。Clarke (2005) 提出, 工会的非独立性, 特别是在企业一级, 工会依附于管理者的地位, 使集体协商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 在私有制企业中, 要使工会真正担当起维护劳动者的责任, 当务之急是确认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工会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工会与资方的关系问题。工会的代表性决定了工会与劳动者在集体谈判中的关系和地位。工会是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工会应当站在劳动者的这边。只有加强工会的独立行和厘清工会的代表性时, 工会才有可能在与资方的利益博弈过程中争取到合理的利益份额。那么, 当前怎样才能增强工会组织建设呢?具体可以从完善外部法律约束机制和内部工会制度安排入手, 以此为工会的利益谈判功能提供相应的体制内的制度安排, 使工会有足够的能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第一, 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工会在这些维权机制中的地位和职权, 改变其附属于企业的被动地位。2003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工会章程》规定, 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定为“工会的基本职责”, 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工会从以政治团体为主转变为以职业团体为主, 以期发挥工会组织维权作用。这一规定为制度化协商机制奠定了前提条件。此外, 还要从立法上明确规定工会不履行其职责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工会的“不作为”形成一定的外部约束。第二, 从企业工会内部的制度安排来看, 工会的运作应当独立于企业的管理、独立于地方行政权力, 以客观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而对于这一改革方向, 工会组织尚需在经费来源自主化、基层工会直选等方面予以落实, 使工会有足够的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成为劳动者的代言人。从长远来看, 工会组织的独立运作、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才是其根本效用之所在, 也是吸引更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的企业加入的重要砝码。否则, 即便私有制企业成立工会数量比例再高, 空壳化的“影子工会”也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 同样会出现其组建率的高低都与劳资力量的均衡和劳工权益的改善无关。
(二) 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组织效能
在大多数国家里, 工会是集体谈判的合法组织代表, 我国法律也直接规定了工会享有集体谈判权, 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工会的集体谈判资格。在集体谈判中, 工会的组织效能十分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集体谈判的实践效果。组织效能是指工会能及时地反映工人的利益诉求, 有效率地通过谈判和集体行动来成功地争取劳动者的利益。然而, 在我国现实的劳资关系领域中, 工会的组织效能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谈判环节缺位, 集体协商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工资水平主要通过政府的最低工资政策以及国家的工资指导线确定, 而非工会与雇主订立的集体协议。二是所签协议雷同,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据统计, 大约有4000万劳动力被涵盖在一份集体协议之下。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效能缺失, 首先来自于工会在集体谈判中角色的缺位、错位, 这一问题在上文中做了相应的分析。其次, 还来自于我国工会立法的不完善, 没有赋予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劳动争议权。我国的集体谈判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的集体协商制, 所遵循的理念通过建立三方协商机制实现劳资利益平衡和劳资合作, 法律尚未赋予工会罢工权。从市场经济中劳资博弈均衡的协调机制来看, 劳动者由于不享有集体争议权, 在集体谈判的过程中对雇主的拒绝谈判和不诚实谈判缺乏制约手段。作为劳资自治的一种形式, 集体谈判能否进行或成功, 关键的问题在于劳资双方的实力对比, 而集体争议权是工会迫使雇主接受谈判的最主要的手段。
当前, 为提高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组织效能, 首先, 必须承认和维护劳动者的三项集体劳动权利, 特别是集体争议权。在工会没有组织罢工的权利的时候, 集体谈判权是无法得到实现的。因此, 必须从法律的角度界定好罢工的边界和有效程序, 如罢工的申请、审批机构及期限, 工会的职责, 罢工期间及事后有关费用的承担, 违法责任的追究等。其次, 逐步推进行业、产业集体谈判。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 在鉴于私有制企业工会力量弱小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推广集体谈判的范围, 实行适度“扩展原则”, 突破企业集体谈判的范围, 促进区域性和行业性的集体谈判, 实现集体谈判的“规模效应”和“累积效应”, 提高集体谈判的效率和功能。同时, 要明确规定集体谈判中雇主的责任和双方的违约责任, 建立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和违约处罚的司法制度。在这方面, 德国工会的集体谈判层次和扩展效应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最后, 我们也应该看到, 提高工会的组织效能需要一个有效的制度平台。当工会代表劳方与资方进行协商谈判时, 并非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劳资双方协商解决, 对于双方未能解决的问题, 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嵌入和制度安排来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防止矛盾的激化, 将劳资冲突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控制在制度承受的范围内。
摘要:私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 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 加剧了劳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当前, 应全面探索建立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双方利益合作。基于此,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论证双方在动态的利益博弈中是如何实现双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通过对模型的分析, 认为, 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关键是增强工会的组织效能和利益谈判功能。最后, 本文就如何提高工会组织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劳资博弈,会力量,集体谈判
参考文献
[1]任小平、许晓军.劳资博弈:工资合约中的制度救济与工会行为[J].学术研究, 200 (92) .
[2]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 2007 (10) .
[3]郭英.科学管理、劳资博弈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模型建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 (89) .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5]刘金石等.构建出租车公司与司机方合作博弈基础上的利益协调机制[J].财贸经济, 2010 (5) .
[6]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其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 2004 (6) .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篇8
关键词:公有制;股份制;性质
中图分类号:F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22-04
在有关公有制的理论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只注意从财产(或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上研究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认为财产为社会(国家或集体)所有就是公有制。财产为个人所有就是私有制。近些年来一些人提出股份制也具有公有性。也是从股份制的股份由许多人提供而不是个人提供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这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的真正目的。社会财产(或生产资料)以何种形式为社会占有并不是私有与公有的根本区别,判断私有与公有的关键是看这种占有是否适应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某种社会形式占有财产(或生产资料),这种形式实现的既可能是社会目标,也可能是个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目标,这说明具体占有(或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因此,需要分析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与实现目标之间的矛盾,找出二者融合与统一的模式。
一、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
实行公有制,将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设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模式的主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之前的公有制虽然在形式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相似之处,但没有社会主义整体目标的追求,因此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区别。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追求的是社会主义整体目标,财产所有可以有各种形式,但判定这些形式是否具有公有性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就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公有制消除了竞争,不以获利为目标,可以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公有制可以使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既不同于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也不同于雇佣劳动,而是转变为自主联合劳动。由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行直接结合,劳动者之间本质上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第三,消除了剥削,实现财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分配。公有制的这三个目标承载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追求,既有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有社会进步、人的全面解放的要求;既有政治目标。也有经济目标。但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更加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政治目标只是经济目标的必有之义,政治目标不是首位。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认为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却有不尽相同的论述。既论述过社会所有制。也谈过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恩格斯也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由社会占有全都生产资料”。马克思还讲过,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和个人劳动联合制,但是社会占有和新的个人所有制在社会实践中需要具体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比较明确表述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有制,因为在国家没有消亡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最为典型的只能是国有制,其它形式的公有制如集体所有制和合作制等只能是公有制一种不充分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此表述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坚持国有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国家里,国家所有制可以较为充分地体现公有制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
当然,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最终可以向全民所有制或真正的社会所有制发展,但国家所有制本身不等于全民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而是全民所有制从产生到发展成熟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在实践中虽然也采用过全民所有制的称呼,但全民所有制在历史与现实中存在过的具体形式就是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回归为国家所有制形式不过是一个“正名”过程。
在国家所有制之外,社会主义实践中还产生了其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集体所有制、合作制、工人自治、股份合作制乃至股份制。这些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生产资料或社会财产不归个人所有,而是由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所掌握。因此被称为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是相通的,许多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后往往演化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工人自治或股份合作制都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在本组织范围内的直接结合,工人不仅是劳动者而且还是所有者,因而这些形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公有制性质的认可。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其股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或国家所有,因此许多研究者也将其作为公有制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说明,公有制各种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公有产权制度演变的结果。在现实中不存在某种固定和绝对的公有制形式,也不能人为地设计公有制实现形式。一些研究者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社会所有和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思想,人为设计了一些所谓能够体现马克思思想的公有制形式,这些形式只能存在于研究者的思维中,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长期存在。
二、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
公有制超越了私有制从个人私利出发的目标,而是以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但追求社会主义目标的公有制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矛盾。
首先,公有制内涵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公有制要求生产资料为社会所有,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资料不为某个具体组织占有、控制而偏离公有制目标。但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生产资料必然会由某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占有与使用,公有制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的组织形式,马克思所讲的未来社会个
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在现实中必须要有—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但具体的实现形式只可能在一定程度和某一方面体现公有制内涵,不可能完全体现公有制要求。每一种具体形式都很难完全体现公有制的三个目标,这就可能出现在名称上是公有制。而实际上却是异化为非公有制。因为三个目标本身也存在着矛盾性,难以在一个具体形式上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如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具体形式以经济目标为主,而劳动者成为主人则是主要是一个政治目标,财富的社会分配既有政治目标也有经济目标,是由生产方式而不是简单地由所有制决定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旦出现,就可能偏离公有制根本目标和要求。以社会占有程度或公有成分最高的国家所有制为例,虽然国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社会,但国家所有制受到国家性质、各级政府具体目标和政治家自身目标的影响,国有制与公有制目标也不能完全融合。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国家所有制,不过,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私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虽然也有一定的社会目标,但总体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说明,国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公有制,国有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但也只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国有制本身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问题。国有制企业有的处于公共产品领域,有的处在市场竞争领域,所处的领域不同,承担的目标也不一样。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目标之外如果过多地融入政治目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将被削弱,最终无法与其它形式的企业进行竞争。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国有制存在这样的矛盾,公有化程度低的公有制的其它实现形式与公有制内涵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现在一些研究者将股份制直接说成是公有制或新型公有制,他们没有注意到股份制与公有制所追求的三个目标存在矛盾。股份制是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股份制企业中每份股份应该是平等的,不管这个股份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股份制企业的目标应该体现所有股东的共同意志,是为了实现股份资本共同利益而存在的。股份制企业的直接目标是经济目标,要实现社会政治目标需要通过社会途径,需要环境和相应的制度保障。脱离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是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分的混淆。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但股份制与公有制目标之间的矛盾不能忽视。
其次,公有制统一性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矛盾。社会主义要求所有的公有制组织只能有一个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解放。整个社会的公有制组织在实现运行必须和严格的条件和环境约束,即实行计划体制。在统一的计划约束下,各种组织的目标才能融入社会目标。这就要求公有制组织只能是单一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行计划。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曾经追求过“一大二公”不是没有原因的,对单一的公有制组织形式可以进行有效地管理。如果每种实现形式都有着自己的财产或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对财产或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不同,最终收益的使用不同,这些多样化的具体形式将使社会经济生活过于复杂,社会计划无法实施,也就不可能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实现形式自身目标与社会目标的背离。由于每一种实现形式的具体组织都有自身目标,在允许各个组织相互竞争的情况下,这种自身目标还会进一步强化。由此必然出现组织目标与公有制社会目标的背离现象。这说明,要想全面实现公有制的社会目标,应该取消公有制具体形式的自身个性和追求,但这样做在现实中又会阻碍这些组织的发展。如集体所有制,虽然从占有形式上说不归个人所有,但是集体目标既不同于个人目标,也与社会全体成员的目标不一致。如果认可每一个公有制组织对于自身占有的生产资料有支配权和收益分享权,这些所谓的公有制组织也会演化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性质的企业,公有与私有之间的区别也就模糊了。国家参股的股份公司也是企业法人,有自身独立的法人地位,可以对法人财产进行处置,追求的目标是整个股份资本的收益。股份制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相互竞争,不能用所有制归属来进行区分,这些企业的目标与社会目标会出现背离。
三、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推崇公有制,而是将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在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人类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时候才能实行全面的公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追求。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不能唯公有制论,一说公有制就是好的,也不能说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不管公有制何种形式,公有制的社会目标与实现形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无法回避的现实。
为了克服公有制目标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公有制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即在生产力发达的前提下实行计划体制和产品经济。计划体制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实现形式主体自身目标与社会目标背离的矛盾,使各种组织不再追求自身利益而出现过度竞争和浪费。产品经济使人的劳动产品不需要经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社会化,根除了组织追求自身目标的可能性,提供了产品实现社会分配的可能性,使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既不能全面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也无法彻底实行计划体制和产品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需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扬弃。正如私有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扬弃自己的形式一样,公有制也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扬弃自己的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乃至股份制。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这些形式与公有制根本目标之间既有矛盾,也有部分融合之处。为了社会主义整体目标,国家所有制是最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运用国家政治权力和掌握的生产资料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但并不是说国家所有制越多越好,国有制组织要围绕公有制的三大目标展开。在公共产品领域是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在市场竞争领域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可进可退。要将国有制组织纳入社会主义整体目标的要求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国有制的公有制性质。集体所有制或合作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集体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和成果的共同分享,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存在和发展。股份制作为资本社会化的组织形式,集中了大量社会资本,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收益又按股份多少实现了社会成果的分享,使个人与社会加强了沟通与联系。虽然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出发点是个人利益,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发展,增进了个人与社会联系。虽然不能简单地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但这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公有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实现形式,国家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更是国有制形式的一种扬弃。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大量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目标的公有制企业影响下,股份制企业甚至资本家企业都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整体目标发挥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可以为公有制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这些都说明。在坚持公有制追求的目标下,公有制的各种实现形式可以与目标实现融合与统一。人为设定公有制的标准形式,既违背了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对经济组织形式的客观要求,又无法真正实现公有制目标。因此,可以容许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允许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扬弃。集体所有制企业可以演进为股份制,国有企业也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有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公有制目标。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推荐阅读:
公有制基础10-11
公有制实现形式08-12
生产资料公有制09-07
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07-28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08-19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05-22
土地公有11-17
公有经济12-02
公有制经济06-29
公有制经济改革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