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经济

2024-12-02

公有经济(通用12篇)

公有经济 篇1

摘要:通过分析经济转型中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要素结构转型, 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提出解决转型中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政府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最后总结给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便开始了转型。资源配置由政府占主导地位,转变成市场占主导地位,而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也展现了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效率。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内部,也面临着由粗放式经济增长向集约式经济增长的转型,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便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一批处于产业链低端,依靠老工艺、生产老产品或者靠仿造贴牌经营的企业,大批停产,濒临倒闭。而这批倒闭的企业中,几乎全是非公有制企业,他们由于资本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结构不丰富,市场调整能力不强,死在了危机的第一线。作为为我国GDP增长贡献60%,解决了80%就业的非公有制经济,如何认识经济体中各个结构的转型,根据经这些转型做好企业自身的转型是屹立于转型经济过程不败的王道。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要素结构转型中,而非公有制经济在认识和处理这些结构转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直接导致企业转型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能否把握转型经济的关键,实现突破和发展。因此充分认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遇到的问题,是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瓶颈的前提。转型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需要转变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

1 需求结构转型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目标市场转变

众所周知,需求结构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又包括消费与投资。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消费、出口共同驱动,其中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的是国内居民的消费。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主要靠投资和外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较大,内需严重不足。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2%,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左右。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这必然带来经济比例关系失衡,影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行,主要是出口急剧下降,国内主要是沿海城市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所致,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四万亿”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民生工程等,内需的持续加强,加上外贸恶化状况的缓解,我国经济才实现“保八”目标。

需求结构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中很大一部分还是面向国外市场出口加工型企业,面对需求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将目光转移到国内市场,寻找国内消费者的市场空白,而不是单纯的将出口创汇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

2 产业结构转型要求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升级

2010年世界杯赛场上闻名的“嗡嗡祖拉”在国外市场上售价为每个54元,它们基本全部由中国浙江和广东的生产商生产,而生产商每个毛利仅2毛。今年大卖的iphone,售价为4000元左右,而作为其全球唯一生产商的富士康,每部手机毛利仅74元。中国制造在世界产业分工中,承担着最为低廉的工作,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制造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且,在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全世界主流选择的今天,只要产业升级才能保护日益脆弱的地球,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三是继续巩固和提高农业现代化。国家提出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既包含传统重工业,如钢铁、汽车、船舶、石化、有色金属,也包括纺织、轻工等轻工业,更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这种高新技术产业,而作为现代服务业代表性行业的物流业,也加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行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从来没有忽略。在这样的国家层面的产业调整中,非公有制经济应该将目光提高,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过去的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在40个工业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行业中的比重已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占到70%以上。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体地位。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在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私营企业。但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在部分行业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链高层的企业并不多,抓住当前国家产业调整振兴,以及国家进一步对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准入条件放宽的机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整体的产业升级是转型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3 要素结构转型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科技水平

经济增长和发展依靠的主要是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才能。在过去的经济增长中,我国企业过多的依赖物质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消耗,走的一直是粗放式经营的道路,在资源日益枯竭、劳动力成不日益增加的环境下,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在当前市场约束进一步强化,资源争夺更加激烈,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竞争成败关键因素的情况下,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才有可能真正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非公有制经济一是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和提升企业的研发机构,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意识,积极转化企业创新成果。二是倡导政府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供应渠道的创新,这就需要政府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充实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用多种手段鼓励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争取尽快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三是要重视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需要在技术、管理、资本运作方面积累人才,建立人才梯队,为自主创新源源不断提供动力。

综上所述,转型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目标市场改变、产业升级压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垄断高利行业准入条件较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等内外部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是靠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积累,转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适合现代经济发展,能够进行资本运作的企业结构,同时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科研投入,提高企业在产业链中层次,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和利润;二是要靠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放宽垄断高利行业准入条件,推进市场经济法制,同时,加强融资渠道建设,提高风险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地位,建立与企业相匹配的全方位立体化融资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菲.厉以宁:把脉中国民营经济[J].今日中国论坛, 2007, (1) .

[2]吴光玲.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3) :54-56.

[3]张岳嵩, 金融危机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制约瓶颈及有效对策分析—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5-6.

[4]张秀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历史变迁[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1) :27-31.

公有经济 篇2

荣兆梓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无非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系仍然以公有制为核心。文章讨论了公有制不同实现形式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及其总体的潜在效率,认为在继续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效率会有更加充足的信心。文章在市场正义与公有制正义相互叠加的理论基础上,讨论了二者的关系,认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在发育过程中,必将形成以劳动平等为核心的,比私有制市场经济更高程度的公平与正义。文章最后指出,按照公有制的发展逻辑,中国的经济模式必须超越“政府主导”,在人民群众的自主参与下提升社会主义的制度正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效率;公平;信念体系 作者 荣兆梓,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无非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他比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公平。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这不仅是对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认识,对世界百年社会主义制度演化的理解,而且也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信念。这一信念体系的核心就是公有制。我们相信: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蕴含着比私有制更高层次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在相当广阔的经营领域中具有优于私有制经济的微观效率。唯其如此,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才有可能从宏观经济绩效与社会公平正义两个方面,全面超越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

苏东事变以后,世界上有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彻底失败。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认为,历史终于证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替代物,社会主义是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发展研究(07AJL011)阶段成果。行不通的。而许多曾经 的社会主义者也承认失败,以戈尔巴乔夫式的优雅向西方资本主义投降。这两部分人对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有着几乎同等程度的坦率,但是认为,苏联模式的失败已经证明,没有任何更好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因此历史到此而终结。别无选择是他们相同的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可能是少数的例外,他们在事件之后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苏联东欧的事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集权式计划经济的失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以其内在的逻辑,不可逆转地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转轨。苏东事变更加坚定了中国人告别计划经济的决心。

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的先例。早先的社会主义者曾经讨论过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的关系,在实践中认识到即使计划经济也不能消灭个人消费品的市场交换。计划经济的失败进一步证明,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市场交换同样不可避免。市场经济的逻辑必须覆盖全部物质生产过程。尽管如此,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与劳动力市场仍然顾虑重重。中国的实践表明,资本与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尽管在理论上达成共识时间较晩,但是实践中,国有经济的公司制改造,证券市场的创建与发展,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都在九十年代大体完成。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中,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必然趋势,私人资本的存在,阶级的划分和收入的差异不可避免。甚至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可能置身国际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之外,我们只能按市场规则行事,并从中寻求发展的机遇。

那么,这还是社会主义吗?我们的答案很简单: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即公有制数量上的相对优势和以质量取胜的控制力,我们的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明显标志,把社会主义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区别开来的,而且因为,以此为基点,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产生比资本主义更多的公平、更高的效率。社会主义就其本来含义,无非是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的更优越的制度选择。我们曾经以社会主义的名义,选择了消灭市场经济、消灭等级制度的目标,但终于发现,这个“二位一体”的伟大目标不可能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我们接受历史的结论,但拒绝“无可选择”的逻辑。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清 2 楚的认识到,历史的最新阶段,是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它能够实现我们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理想1。因此,我们愿意为之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与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相比,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区别显然要小。从表面现象看,区别甚至只是体现在数量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是产权形式的多元化,在私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国家所有制和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宏观经济的有计划调控也在发展2。社会主义在这两个方面与资本主义的区别,首先都表现在数量上。正是这些量的差异,决定了两种市场经济制度的质的区别。也许这正是辩证法量变到质变规律的一个新的例证。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我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仍然与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本不同。社会民主主义满足于在执政期内推行社会主义政策,包括制订社会发展规划,在要害部门推行国有化,实行高标准的社会福利计划和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收政策等等。但是,它不会提出改变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从宪法层面上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将建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全面有序地推行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执政党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一些左翼朋友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疑虑,首先是怀疑其纯粹性,其次是担心其稳定性。这些疑虑并非完全没有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立在一个长期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基础上。静态地比,她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效率上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矛盾突显期,也加深了人们对其社会公平性的怀疑。有人甚至认为,“市场社会主义不是 1“邓小平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又说‘基本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就‘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刘国光: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高校理论战线》(京)2007年10期。)以至于有人将日本的经济模式称作“计划理性的资本主义发展型国家”。参见[美]禹贞恩编:《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擤,第2页 个稳定的形态,它的内在逻辑会促使社会主义式微,有利于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完全复辟。”3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迅速演进中,只有正确理解这一制度内在的演进逻辑,建立起对这一制度演进趋势的坚定信念,上述疑虑才有可能消除。当然,信念要建立在对历史事实与现实状况的深入观察与深刻理解基础上,而理解的关键则在于科学理论的逻辑力量。

二、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效率

我们关于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经济效率的讨论,建立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以及不同产权形式与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下只有相对效率优势,这样两个设定前提下。公有制不是一个笼统概念,它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没有一个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普遍适用的有效形式。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交易环境高度多样化,不同的交易环境对产权制度和企业形式的要求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有制本身的内在矛盾,其劳动平等的本质特征只能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从不同角度得以体现。因此,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绝对的效率优势,它的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只有被置于适当的交易环境,才会表现出优于其他产权形式的效率。例如:垄断领域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国家独资和控股的国有企业,而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经营的竞争性领域,有效率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则是各种公有资本参股的股份公司,这里不仅有国有资本,还包括社会所有的信托资本,如社保基金或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甚至还包括各种形式的集体资本。小规模生产经营领域有效率的公有制形式,主要是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劳动者自主治理的集体经济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仍然在探索中,但那种追求“一大二公”单一目标的公有制发展模式,已经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而终结。

中国的国企改革,正是循着这一思路逐步展开的。一方面,国有经济通过公司制改造,找到了在市场经济下适合于自己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国有经济通过调整与重组,逐步从小规模生产经营领域退出,集中力量去做大规模生产经营领域中适合于自己的事情。这既有利于公有制经济自身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国 3 《中国与社会主义——市场改革与阶级斗争》,马丁.哈特-兰兹博格〈Martin Hart-Landsberg〉与保罗.柏克特〈Paul Burkett〉著,原载美国《每月评论》2004年78月号合刊,郑国栋译,转引自乌有之乡—文章中心—思想碰撞,http://。民经济宏观效率的优化。从单一模式全覆盖的国营经济,一直到以控制力为标准的国有资本重新布局,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同志和朋友对此有疑虑是正常的。但是,新自由主义者把结构调整中 “国退民进”的暂时现象,曲解为以私有化为目标的“改革”过程,甚至试图将“国退民进”作为既定的改革方针强加于我们,这是完全错误的。近几年,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改革初见成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效率与竞争力有所回升4,这本来是改革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但一些人却夸大其词地抱怨“国进民退”。事实上,从1998年到2008年的数据看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只是近几年下降速度有所减缓而已。在我们看来,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下降趋势缓解,甚至未来出现“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两种现象经常性地交替,这些结果都是预料之中的。这证明了,而且将继续证明,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有相对优势,能够在与其他经济成份的平等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但是我们还做得不够好,公有制经济的潜在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我们没有认真实行垄断领域与竞争领域分类管理的方针。国资委用同一标准去监督管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导致两类国企的改革目标都不能充分实现。一方面,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政府规制不到位,企业内部人利用市场与行政的双重权力谋取经济利益,挤占了竞争性领域的利润,形成行业间收入分配的极大差距。所有这些都削弱了宏观经济的效率,影响了国有经济的声誉。另一方面,竞争性领域大量公司制企业的国有股份资本,仍然有政府机构持有,其最大的最终的持股人就是国务院直属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委员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目标未能达成,并且在大国资委体制,或者国资委加国有控股公司体制下也不可能达成。政府公共目标的多重性及其行政化的行事方式,都影响公司治理,削弱公司效率6。我们主张用各种社会所有的信托基金形式,改造竞争性 4 李融荣: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x8, 2008.6;贺聪、尤瑞章: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8 5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43.8%。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卷,2009年卷。6“经过20多年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整个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有经济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不少弊端,活力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张宇: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理论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6年7期)领域国有资本的管理体系7,以“去政府化”的思路将国有经济更加深入地推向市场8。

其次,我们在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方面成效不佳,公有制经济建立在劳动民主基础上的优越性还远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城乡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市场经济各国,甚至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公有制经济大体还是靠国有经济一根支柱支撑9。这可能与我们的体制改革路径有关。但是这一体制缺陷对于公有制经济的总体效率,肯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这方面的工作能有效推进,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效率就会有更加充足的信心。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观

关于公有制蕴含着比私有制更高层次公平与正义的信念,建立在市场正义与公有制正义同时并存,相互叠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10,完整表述了这种体现商品等价交换的法权观念。自由,因为人人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包括自己的劳动力;平等,因为大家是同等地位的商品所有者,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每个人都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并且承认对方的相应权利;边沁,因为这里只涉及私人利益,双方都算自己的账,全体的事业,共同的利益则由市场看不见的手关照。

必须承认,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观,对我们这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农业大国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质,并且实现这一历史进步,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建立起初步的市场规则,制定一个完整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系是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已经为之工作了30年,但离目标的达成还有相当距离。而真正困难的是,让自由平等的法权意识,平等交换,诚信原则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社会大多数人自觉遵守的道德准绳。社会道德氛围不是靠理论宣传自上而下地灌输,而是靠全体人民在日常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学习,因此,它事实上是与市场制度建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这其中,社会精英阶层的率先垂范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一个腐败、欺诈和巧取豪夺的上层社会,对市场正义体 78 荣兆梓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荣兆梓:《国有资本管理“去政府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0期。9 荣兆梓:推进新形势下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8.4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67页。系的建立具有破坏力。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在初创期,在完成这一历史进程之前,中国社会的市场正义还难免会落后于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

但是,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商品流通领域的法权关系,通过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必然产生直接生产领域资本与劳动两个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11;商品交换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必然会转化为对他人无酬劳动的占有规律12。如何限制阶级剥削,防止两极分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的确是严重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必须在社会正义体系中得到体现。当代社会的公有制,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平等劳动的生产关系13,由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阶级的对立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复存在,平等劳动是劳动者阶级内部的生产关系,是按劳动能力分工,按劳动贡献分配,劳动者平等决策,同等发展的和谐关系。发展这种生产关系,自然是限制了阶级的产生,防止了两极分化。它适合工人阶级“消灭阶级”的平等观14。

劳动平等与市场经济的平等观能够兼容。首先,劳动平等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基础性法权观念,它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在法权层次的表现,包含着承认劳动能力差异是“天赋权利”的事实上的不平等15。商品交换一开始就是在独立手工业者平等劳动基础上的平等交换。资本主义“对他人无酬劳动的占有”,是对“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平等劳动的扬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劳动关系,是否定的否定,使历史又一次回到平等劳动的基点,当然这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对劳动平等的回归。它没有超出市场经济的历史界限。

其次,劳动平等是市场经济要素平等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商品流通的表面,市场平等表现为要素所有权的平等,资本权利的平等、土地权利的平等和劳动的平等。“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反应了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的公平观,同时也掩盖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实质不平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平等不否定按要素分配的形式,但从根本上改变了按要素分配的实质;公有制条件下与要素所有权对应的阶级对立消失了。劳动平等“源 1112 同上。

同上,第639页。13 荣兆梓: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14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页。15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2-30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于市场而高于市场”,当它成为一种占主体地位的法权观念,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它就不再单纯是市场经济要素平等的组成部分,而成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核心。

当然,理论上兼容的可能,实践中还需要实现的形式。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终于找到的市场正义与公有制正义沟通与融合的平台。在这里,要素的所在权扬弃了阶级的对立,公有资本的权利表现为劳动者共同利益的实现;劳动平等的主体地位在公有资本与劳动力的市场交换中完成,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在市场经济中张扬。它从整体上弱化资本的社会力量,加强了劳动的社会力量。以此为支点,劳动平等向全社会多种经济成分浸润,成为“普照之光”而影响与提升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最根本的理由。

但是,我们还做得不够好,公有制公平与正义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似乎公平是公有制的天赋特权,不需要人们用心呵护。改革的实践使我们逐步认识,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效能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认真解答16。要推进国有企业的劳动民主,使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在改善企业劳动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领先和示范作用;要改革国有垄断企业的分配制度, 实行更加严格的政府规制,遏制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改善国有垄断企业的形象;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者合作经济,确立劳动者自主治理的制度框架,提升劳动平等的社会氛围;要加快推行各种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中的份额。围绕劳动平等的核心内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一开始就以消灭阶级为目标,并且在提高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计划经济的社会公平仍然有严重缺陷,它限制了人民的自由选择权利,尤其是未能有效地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事实上,这是一个超越了历史阶段的、不可能持久的社会公平体系,注定要为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所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与市场正义相容的公平正义体系,它现在还很不完善,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 16 荣兆梓:推进新形势下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8.4 础上,它在发育完善过程中,必将形成以劳动平等为核心的,比私有制市场经济更高程度的公平与正义。

四、公有制为主体与政府主导

一般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它以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快速工业化为目标,以地方政府的增长竞赛为动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有人认为,政府主导是三十年“中国奇迹”的主因,更有人将其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甚至主张将之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政府主导”是否三十“中国奇迹”主因?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发展型国家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如日本、韩国和巴西等。但是,并非所有强势政府都有能力成功推进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其中正确的发展战略与政府能力是更加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中国持续三十年平均两位数的经济增加,已经超过上述发展型国家的记录,获了独特的经验意义,因此而需要进一步的独立解释。中国在快速增长过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发展政策,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整个发展进程中持续地、以渐进的方式,向着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推进。

其次,“政府主导”显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更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相对于公有制为主体,政府主导是经济运行层面的特征,二者并不在同一分析层次上17。由于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政府在经济运行层面的作用更强,地位也相对突出。但这种“政府主导”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前提下的“主导”,准确说只是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对较强。它不应该妨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在政府作用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是我们的体制优势。但是我们从来不认为政府规模越大越好,政府作用越强越好。关键是,政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防止缺位又防止越位。

17“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体制。这样一来,就把经济管理体制的表面形式(不同内容可以有相同的形式)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经济制度混淆起来,分不清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否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本质规定。”(何干强: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经济学思考,《当代经济研究》(长春)2006年12期)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经济资源高度集中,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增长竞赛,政府规模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扩张;民间组织发展滞后,社会动员机制单一,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显然不是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也并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应当超越“政府主导”,政府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步伐。

一方面,政府要精简机构、控制规模,各级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权力必须受到有效限制。任何科层等级组织,都有其合理规模的上限。我们的政府机构要保持高效与廉洁,显然也不能无限扩张。中国政府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政府,不仅绝对规模庞大,而且扩张速度迅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精简机构已经进行多轮,但是,政府总规模膨胀的趋势从未得到遏制。究其原因,政府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过多,并且其行政权力很少受到约束,才是问题的关键。必须提高预算的法律效力,从源头上遏制政府机构自我扩张的刚性需要。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目标要尽快从偏重效率向公平与效率并重转移。要改变政府考核制度,遏制其以GDP为单一目标的增长冲动,要限制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滥用,更多利用资源市场价格完整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弱化政府直接参与增长竞赛的能力。要改革国有资本的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管理的“去政府化”;尤其要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制度安排,深化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维护城乡居民的土地权益,遏制地方政府的圈地冲动。要使各级地方政府从增长竞赛的主角逐步淡出,承担起更多社会公平的责任。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指数,引导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事业中。政府要加快实施一系列有关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工作,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理解与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搭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桥梁 篇3

在下一步继续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摸索并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微观运行载体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就在于中国拥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监管模式:国资委体制。

在认清国资委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首先要区分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下我国政府的双重职能以及相应的职能承担者。

在目前的体制下,我国政府具备市场经济间接调控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监管者)的双重职能这一重要特征。

一方面,政府的市场经济间接调控者职能是由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规范决定的,该职责的行使者有如工商局、税务局等政府部门;另一方面,政府的国有资本所有者(监管者)职能则是我国公有制市场经济中保留“国家队”的现实体制所决定的。该职能下,由国资委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者职能。

认清到中国政府目前的双重职能,并明确将其不同职能赋予不同的政府部门,有利于在尊重中国国情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各部门在各自领域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够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改革。国资委就恰恰承担着连接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桥梁职责。

目前社会上对于国资改革有普遍流行的错误分类:即将国企进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划分的国企分类方式。且不论,理论上公益性与竞争性并不对立,相反的是公益与营利相对,竞争与垄断相对,将二者混淆的分类不仅没有解决公益性国企该不该营利的问题,而且将现实中竞争性与垄断性的界限模糊,自然垄断行业国企的类别归属难以界定,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竞争性国企的提法,其目的是营造逼迫国企与国资全面退出竞争领域的理论,最终否定和取消国资委代表的中国国资改革创新模式。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模式下,要对中国国企应进行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科学分类。

第一类公益性国企。特点是采取国有独资形态,不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家是公务员。这类企业以提供公共物品和接受公共补贴的企业为主,主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充当社会公共物品提供方的角色,在国家出资企业的数量上应只占极少数。财政部基于其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对公益性国企进行监管。

强化公有企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 篇4

一、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

1.加强经济管理, 可以使每名工作人员增强经济责任感, 从思想、行为上对经济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主动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爱惜物品, 从各个方面节约资金。

2.通过加强经济管理, 可以提高公有企业的服务质量, 企业相关工作人员, 能够强化其自身的工作意识以及能力。

3.加强经济管理, 可以使领导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资金情况, 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 保证资金能够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并且有利于对资金的日常控制。

二、公有企业经济管理情况分析

1.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经济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经济正常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 目前部分公有企业的许多工作人员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 认为只要安分守己的工作就行, 根本无需花费时间和经理去管其他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至于经济管理问题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 平时工作很少考虑经济因素, 不注重工作效率。

2.经济管理人才缺乏。许多企业在人才的引进上, 偏重与对技术型人才的引进。而忽视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的引进。以致于在经济管理方面人才极度缺乏, 内部懂专业医学业务的人多, 懂经济管理的人才少。不重视对人员经济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 大部分人员对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都不明白。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3.经营思想陈旧, 制度不规范。现在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 与市场经济的管理很不相符。没有形成现代化、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方面没有设立独立的部门, 对项目的投入没有经过周密的考察, 以致于负债经营。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局限在只重视营业收入的增长, 而忽视净利润的数值, 许多企业总收入虽然增加了, 但是由于经营成本的提高, 净利润反而下降了, 有的还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效益。

4.没有独立的经济管理机构。实施预算和进行成本管理需要相应技术人员的配合和操作, 实施过程中由于方案本身的局限性, 预算资料的不完整性以及预算人员素质的不一致性, 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

5.没有建立内部约束机制。现在一些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 没有充分发挥内部经济管理的作用, 创造经济效益。对经营性损耗及各项费用支出没有进行认真的核算, 使核算流于形式。公有企业的内部没有建立财务的监管部门, 对财务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许多财务预算都没有经过审核, 减弱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显得更为明显。

三、强化公有企业经济管理策略

1.加强预算管理。若要管理好企业的经济, 预算是关键。通过预算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 控制好各项财务支出。通过预算可以使管理层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经济上合理性的论证, 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投资, 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为领导的资金使用提供依据。为加强公有企业的预算管理, 每个企业都应设立一个单独的预算科室, 科室人员由经验丰富的预算人员组成, 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好预算科室的工作。各个部门每季度都要制订一次办公费用使用计划, 计划制定好后, 报预算科室审批, 经预算科室批准后, 才能执行。通过让各个部门制定费用使用计划, 可以增强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 使部门的每个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具有成本控制的观念, 自觉维护本部门以及企业自身的利益。在平时工作中以提高本部们的经济效益为工作目标, 处处为本部门的利益着想。使大家明白只有降低消耗, 厉行节约, 增加企业的总体效益, 才有可能增加个人的收入。预算管理科室每隔半年需要编制企业的整体预算计划, 以使医院的人、财、物得到合理的使用, 避免财务浪费与设备闲置现象。

2.建立现代化经济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新的经济形式下, 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应向现代化迈进, 力求与国际接轨。将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引进来,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一把手应当亲自抓经济管理, 在内部制定各项经济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 并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设立财务监督部门及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以加强对财务方面的约束。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每年年末要进行内部各个部门的经济评比活动, 评选出为创造经济效益较多的部门和个人,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 造成经济损失的部门和个人也给予一定的处罚, 使大家都能自觉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3.引进与培养经济管理人才。人才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经济管理型人才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应当制定引进经济管理人才的具体措施, 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 例如对外地来企业工作的人才给予适当的住房补贴、提高引进人才工资、人才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应及时给予奖励等, 使引进的人才能安心在企业中工作。

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 企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班, 由内部有丰富经济管理经验的人员任教, 或聘请外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任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加强公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找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科学合理地调配各项资源。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更加先进, 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公有经济 篇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近,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作 者:周叔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1刊 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年,卷(期):“”(2)分类号:F04关键词:

公有经济 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分配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经济成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劳动力市场,就必须要对不同经济成分下劳动力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确认,才能正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分析

1.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包括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和合资企业以及个体经济。在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从总体和主要方面来看可以称之为商品。但是必须看到,这里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劳动者们虽然受本国企业主和外国资本家的剥削,但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对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仍享有一份所有权。第三,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国家的主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劳动力从总体上看可以称作商品,但具有一些非商品因素,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劳动力,则一方面具有非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商品属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也具有双重属性。

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仍然具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私人资本占有、支配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消除,劳动成为基本谋生手段,按劳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以宏观社会经济制度为前提的私有权关系。这种私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权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采取了类似的表现形式——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差异,默认劳动力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存在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每个公民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然而真正与生产资料结合则需要一个中介,即一定的生产组织。劳动者需要进入一个生产组织,才能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否则就意味着失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生产资料数量上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一边是代表国家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企业,另一边是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等待企业的选择。这就需要公有制企业与个人劳动力发生联系,而劳动力的买卖是实现这种联系的惟一现实形式。

二、以勞动力商品属性为基点,改革现有公有制经济分配制度,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无太多的争议。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有制经济内部仍然是以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为出发点制订的收入分配制度。显然,这种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分配制度,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得以提高,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笔者对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工资就只能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而不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货币就不能转化为资本,从而不仅劳动力市场不能培育起来,就连资本市场也无从谈起。所以,在劳动力是商品的条件下,工资只能按劳动力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能按劳分配。只有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才能按公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才能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为此要求一切资源或生产要素都必须成为商品,而生产要素成为商品,就必定具有价值和价格,就必须有偿使用,这就必然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究竟获得多少收入,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其价值和供求状况。如果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大,价值高,供不应求,则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就多,反之就少,如果没有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卖不出去,就得不到收入。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正是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来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如果个人收入不按生产要素分配,即生产要素不有偿使用,那么生产要素就不是商品,从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无从谈起。这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公有经济 篇7

一、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观点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认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在他们看来, 公有制、非商品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 是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

二、西方学者的观点

西方学者冯.米塞斯提出:一个理性的经济组织, 在没有自由市场的前提下, 从逻辑上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因为西方学者的基本命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由于私有产权的消灭, 就不会有真正独立的企业, 而市场机制是以独立的私有产权为基础的企业经济活动的自然协调方式。既然没有独立的私有产权和企业, 从而就不会有合理的市场机制, 进而也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哈耶克在《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说道:高度集中的, 否定竞争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 限制了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力, 因而对于充分灵活地满足丰富和多变的社会需求来说, 集中决策必然是低效率的。而社会主义学者兰格等人则认为,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虽然由于私有制的不复存在而不会有自由竞争的市场, 没有市场活动的真正主体, 即独立的企业。在那里, 基本的生产资料属于社会所有, 不存在企业独立的产权和独立的利益;价格由中央部门规定, 但这种计划价格的决定过程是根据对市场的模拟、经反复试验实现的。因而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可以取得市场竞争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中国学者的观点

中国学者胡永明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取决于公有产权实现形式本身的改革。市场机制协调资源配置之所以有效, 就在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可以自动地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 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必须是企业的决策权独立和利益独立, 否则, 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独立的决策权和独立的利益又是由独立的产权决定和制约的, 是独立的产权派生出来的。产权独立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地支配资产, 自由地转让、出售资产和享受资产收益。产权独立是企业决策权独立和利益独立的基础, 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必要条件。没有独立的产权, 就不可能有真正独立的企业决策权和独立的利益, 而产权独立所决定的企业决策权独立和利益独立又是市场主体形式从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这里应该明确的是, 产权独立并不是意味着就是私有企业中的私有产权。私有企业也无疑是产权独立、自负盈亏的, 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市场竞争机制。胡永明认为, 私有产权只是产权独立的一种形式, 在公有制条件下, 通过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改革, 同样可以实现企业产权的独立。现代西方的公司制度中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借鉴。在现代公司制度中, 企业法人并不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 但它却掌握了企业的产权, 可以自主支配和转移资产。国有制企业也可以按照最终所有权和法人产权分离、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建立独立的法人产权制度, 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在企业之间建立起竞争机制。企业独立的法人产权制度的建立, 使公有制与市场机制衔接起来, 找到了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 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的问题。

四、我国市场经济的实情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社会经济学的影响, 人们总是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把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不可兼容的两极, 认为, 计划机制, 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调控机制, 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机制则只是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调节作用, 以弥补计划机制的功能欠缺, 目的在于使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其实,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 无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单一的计划调节或单一的市场机制都不能有效地解决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协调运行问题。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有市场, 从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没有哪一个国家实行完全市场调节的经济或纯粹由计划调节的经济, 都存在着两者在某种程度或某种形式上的结合。

邓小平同志经过长期的实践, 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论述, 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 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作了一个清楚、透彻、精辟的总回答。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分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至今,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完善,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并非不可兼容的。我国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正趋于和谐发展。

五、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处在特定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若要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 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

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程看, 一方面, 纯粹的公有制和统制经济是根本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科学规律的, 政府权力和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难以避免腐败和经济绩效低下情形的出现, 它确实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不适合资源集约化使用的需要, 不能满足人类个性解放和创造力充分释放的要求;另一方面, 只要谈到以公有制为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对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偏袒与或多或少的行政干预以及对其它经济形式的限制, 进而导致公有制强权的形成并进一步影响到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再者,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政府实质上也采取了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承认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格局存在的局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一国的经济运行已经远远地越出了国内市场的范围, 国际大市场已经成为各国多种经济形式竞争与发展的平台, 那种封闭式的、狭隘的经济运行模式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唾弃, 而且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定位必须满足新时期国家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 清除那种陈旧的与经济发展格格不入的传统理念, 促进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与共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现阶段, 必须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从根本上改变行政统治经济的方式, 使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市场环境公平化, 以利于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市场来展开, 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体需要通过市场来满足。

(二) 严格规范政府的行为

建立市场经济, 改变旧式行政统制经济模式的关键是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各种经济形式的关系问题。政府部门不应该直接参与经济运行过程, 国家必须对各类市场主体给于平等的国民待遇, 允许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经济企业以平等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按市场法则自由进入和退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对于一个真正的完全市场化的国家而言, 在充分实现资本高度社会化的时期, 只有那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竞争力强大的经济实体才可能生存下去, 而政府则根据市场规律导引经济实体的投资行为和生产行为, 显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同时政府还通过税收和投资行为来显示国家对经济实体的服务和调节关系, 在第二次分配过程中政府尤其应该发挥对收入均等化的促进作用, 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力争促成公平和效率的相对平衡, 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科学合谐平衡的发展。

(三) 规范公有制与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问题上, 政府应该持一种公平的态度, 既要尊重市场运行法则, 鼓励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与共同发展, 而不是根据政治偏好有倾向、有偏见地保护或限制哪一种经济形式。又要防止政府官员运用其所掌握的利益分配权以及对社会的政治影响力来干预经济, 避免政治官僚与企业主管 (部分公有资产和私有资本的代理人) 通过相互勾结而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营过程来盘剥经济资本。

(四) 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 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

国有企业一度作为国家行政权力附属物的现实状况存在了很久, 国有企业内部确实缺乏制度的制衡与约束机制, 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经济实体, 具有创造性和竞争力。一是要在确立企业产权、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彻底分离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 实行以股份制经济为代表形式的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不断强化公有经济的所有权强度约束力, 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按照科学方案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改制、改组和改造, 使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包容性、多样性, 并进行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制度创新, 组织创新, 使公有制和先进的技术, 管理方式、组织方式、优良的制度结合在一起,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加大对侵害国有资产行为的惩处力度, 对那些侵权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以增强公有资产的绝对排斥力。

参考文献

[1]金雪军.现代政治经济学案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萨谬尔森.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5]周小川.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健康发展[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公有经济 篇8

《辞海》中对改革的定义为:改革即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部分, 常见的如技术改革、文字改革、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等。刘永佶在其所著《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一书中对改革做过如下论述:改革是实在的活生生的人所构成的不同社会阶级、社会势力之间的一种斗争形式, 是新势力发展壮大并抑制和克服旧势力的过程。它表现为制度、体制、结构及其机制、经济管理、对外经济关系等多层次的变革。改革是有阶级性、方向性的。劳动社会主义所倡导之改革是向前进的, 它的方向便是人性的升华。读完该书, 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种对立的改革观:一是由新的、集合了现代劳动者利益和意识的劳动社会主义引导的社会变革;二是旧势力代表人物所倡导的改革, 内涵在于维护旧势力, 增强旧势力。

以上所提之改革观, 第一种能真正体现人性的升华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所需之改革;第二种改革企图改掉那些有利于劳动者的法律和规章, 削弱乃至消除劳动者权力。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的经济改革正是新的改革观与其作斗争的过程, 这种旧的改革观所引导的“改革”在短期内也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增长成绩但是不能发展经济, 更不能促使公有制向高一阶段的转化。这种改革的结果只能是使少数既得利益者在获得更大利益的同时, 为进一步巩固其势力而削弱劳动者权力, 从而导致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进一步下降, 进而淡化和消磨劳动者主体意识。

中国初级公有制的局限在于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相对低下, 其缺陷则是虽对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有所原则规定, 但并没有完全落实于权力体系上。所有这些不仅是劳动者较低劳动素质技能的表现, 也是残存的行政集权体制作用的结果。中国的改革, 是劳动者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素质技能总要求的集合, 也是人性升华的大趋势。初级公有制的局限和缺陷,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突破和克服, 其要点在于明确和强化劳动者的劳动力和对公共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劳动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再次证明, 只有第一种改革观才是真正的劳动社会主义的改革观。劳动者是中国的社会主体, 这是中国革命过去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果, 也是当前中国改革的根据所在。中国的强盛和发展, 就在于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而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唯一的途径就是确立其社会主体地位。

二、确立并保证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 抑制与克服官僚资本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行政集权制对公有制经济的约束, 到官僚资本的再生并成为危害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对立的矛盾方面, 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正如刘永佶在书中所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主要障碍, 不是来自美国的资本垄断与“和平演变”, 而是来自中国国内的官僚资本。这是中国历史传统下来的官文化在不得不保留的行政集权体制中作用的体现, 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公有制经济与官僚资本作为中国经济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 其本质性的要素, 一是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二是行政集权所滋生的“公仆变主人”。发展公有制经济, 主体内容就是在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高其素质技能, 但这并不等于官僚资本自然而然的被抑制和克服。这里, 必然也必须有劳动社会主义势力对官僚资本的主动进攻。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在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和素质技能的同时, 将抑制和克服官僚资本作为主要对象。民主法制此时就成为劳动社会主义势力与官僚资本斗争的战场也是主要武器。民主法制不仅是一种关于政治体制的理论界定, 更是现实的由经济政治矛盾的斗争而形成的制衡社会关系的制度和体制, 它必须有厚实的社会基础。劳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在当今中国是具备这个社会基础的, 但要实行起来却也有相当的困难。

三、明确代表中国劳动者提高社会地位和素质技能强烈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前所述, 劳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在当今中国虽具备一定社会基础, 但实行起来绝非易事。对于当前的劳动社会主义者来说, 对付官僚资本能够采取也是必须采取的方式便是完善民主法制;在确保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同时, 对官僚资本进行抑制和克服实质就是现代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如刘永佶在书中所说“是一场真正的利益和势力的较量”。

公有经济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公有制经济,问题研究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理论的逻辑发展起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公有制理论起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经济关系理论发展体, 主要包括两层经济关系, 第一层是物质经济关系, 第二层是社会经济关系。在这两种经济关系的共同作用下, 人类社会逐渐由以物的依赖和以人的依赖的经济关系社会发展到人的解放的最高形式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摆脱了经济关系间性, 实现了人类社会三种依赖的发展, 逐渐演进到五种社会形态的最高层次共产主义社会——即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意义的公有制社会经济形态。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的历史发展路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的社会形态主要有两条历史发展路线, 一条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内核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社会形态发展路线。另一条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路线。无论马克思经济学公有制理论的内核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但其最终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趋势是实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实现由物质资料匮乏到物质资料丰富的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形态的发展, 实现劳动者由生活强迫劳动到内心需求劳动的生活方式的改进。马克思经济学公有制的发展要结合内核制度发展路线的优势, 不要偏激, 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吸收借鉴生产资料私有和生产资料公有的两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发展路线。

2.1 资本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历史发展路线

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内核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社会形态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个人私有制发展阶段、企业私有和国家垄断私有制发展阶段、国有化所有制混合经济发展阶段、共产主义公有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公有制阶段是血淋淋的带有剥削性质的, 由不断扩大的个人私有到企业私有, 最终到资本主义暴力统治机器的国家私有, 层层剥削的一种艰辛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其马克思公有制的发展必然要触动其资本主义国家的产权制度, 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公有制体系发展的羁绊。而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由垄断私有向国有化发展的转型阶段, 这个阶段要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资料扩大生产达到物质资料的丰富、劳动成为人民所需的共产主义公有制发展路径要更加艰难。

代表国家: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2.2 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历史发展路线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阶段、物质资料扩大化公有制发展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为手段的物质需求发展阶段、共产主义公有制发展阶段。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发展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贫穷不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公有制要完善资本的积累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其资本积累不足, 要完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 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就需要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发展,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既要体现宏观调控、又要体现市场自由调节、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公有制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其公有成分占比多少不是衡量的主要标志, 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国家的政体、国体上, 只要坚持基本的公有制原则, 同时结合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产权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选择, 也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发展道路上的必然发展之路, 这是合乎公有制发展历程的合目的、合规律性的最佳选择。

3 产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的核心动力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所决定的, 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所以产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的核心动力。产权是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设的原动力。“产权是一种调节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的手段, 不具有阶级性、剥削性, 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发展可以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也可以借鉴。”产权制度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如中国的收地、分地等诸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 其内在的根本发展动力就是产权这个作为所有制核心的一种经济发展手段的动力因素。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发展一定要重点发挥出产权的核心动力作用。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的两个理论层次支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层次的理论支撑, 一是本质层次的公有制经济制度, 主要为社会经济关系性质的定性理论支撑。另一个是经济运行层次的公有制理论, 主要为公有制资源配置以及公有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外在层次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定量性质的理论支撑。

4.1 以公有制生产关系性质为主的内在本质层次理论

对公有制生产姑息性质为主的内在本质层次的公有制经济制度理论主要有两种视角下的理论分析:第一种是马克思经济学公有制内在经济关系本质演进的五种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即有原始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理论。第二种是马克思公有制内在经济关系发展历程上的三种经济关系依赖性的公有制发展理论。即由物的依赖到人的依赖再到共产主义公有制下的人的自由解放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在这两种视角下理论发展层次的现实体现, 其公有制的发展在道统与法统这两种社会经济机制下的一种矛盾辩证的公有制经济发展, 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4.2 以公有制资源配置方式和公有制经济运行机制为主的经济运行层次理论

公有制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公有制经济关系的经济运行层次的一种理论。主要是一种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机制下各种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间性发展下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方式, 这种资源配置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性的人的经济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 是公有制经济运行的保障。此外, 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机制的理论, 主要以公有制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社会经济形态为基础。以公有制经济的良性运行为目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运行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运行形态。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理论层次的研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发展的实践应用, 是公有制本质层次理论发展真理性的唯一检验途径, 其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内在本质和外在机制理论相互促进, 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发展。

5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马克思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主要为以下三点: (1) 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 (2) 对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控制力。 (3) 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并不是指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只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此外, 国有、集体成分的比重大小并不能决定是否为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决定是由最终控制力所决定的, 其最终发展态势的控制力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决定力量。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阶段的主要体制表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有制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体质表现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独资企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等, 在经营方式上可以是租赁或承包。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4.

公有经济 篇10

在历经30年改革开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后,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体之一。中国企业在很多行业正在进入国际竞争的前沿。需求的增长吸引着无休止的新的公司登记及其产能的扩张。然而有些人担心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会使国有企业减少并出现大幅度私有化现象。在二级市场确实是这种情况, 因为市场准入较为容易。然而, 当我们调查广义的国有企业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 会发现, 公有制企业的份额并没有大幅下降的趋势, 而且基本稳定在工业增加值1/3的水平, 并且近些年似乎还在或多或少地增加。甚至在一些竞争性的二级市场, 比如消费品部门, 仍然有一大批国有企业成功地活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看似矛盾的现象中, 挖掘政府在重组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 尤其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命运很可能对所在地经济和连带二级部门甚至整体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困境或者是基于政治经济或者纯粹是经济而非政治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成功地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初期,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 国企改革着力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自主权, 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授予企业本身管理决策权, 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管理。与此同时, 国企早期改革也伴随着日益出现的乡镇企业的竞争。毫无疑问, 这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除了有限度效率改善之外, 这种着重管理自主权改革也催生了新的困境, 也就是管理自主权和国家作为最大股东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负责监管国有企业的政府部门有义务指导监督以阻止管理松懈或者以管理自主为借口而私自挪用国有资产;然而过度干预也会影响企业效益的改善, 这导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迅速恶化。我们不可能在正当性监管和过度政府干预划出一条线。这样, 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的这种局限性导致了中国必须进入第二阶段的改革:中小企业私有化和大型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

(一) 中小企业私有化

当中央政府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 第一个转折点到来。这也就意味着全面转向规范市场经济, 国家只控制重点部门。至于企业改革, 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去试验各种办法包括直接卖掉小型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体制在这个时刻发生深刻变化, 地方政府看到, 在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下, 那些在他们管理下的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剧烈恶化。这直接引发严重的预算危机, 尤其是依靠国有企业税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级以下政府。随着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有企业改革新政日益明确, 地方政府基于摆脱经济负担考虑, 开始整体卖掉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小型国有企业。

私有化和其他改革形式兼并抑或股份制被当作进行资产重组的一种形式。近年来, 财政部和国资委逐步公布了一些官方数据以反映私有化进展或者甚至是资产重组, 这些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在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1978—2008:财政部;2008:国资委。

在他们当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年财政部出版的国有企业的数量。这次统计不仅包括传统国企, 也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后者称为国家控股企业。我们称此两类为广义的公有制企业。

数据显示, 从1998-2007年国企数量急剧下降, 这种趋势至今依然未发生改变, 近10年间国企数量几乎减半。但到2003年仍然有超过10万的中小型国有企业, 尽管当地政府很有激情地进行私有化改造, 全部私有化或者清偿比传统预测的时间要长。

私有化进程中的摩擦争端会引起中央政府的干预, 以规范中小企业私有化潮流。地方政府经常会避免让公司倒闭以避免随之带来的失业增加政府负担。然而,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信, 从长远看, 留下这些已经亏损数年的中小企业远比私有化或者休克疗法花费得多, 而且中小型国有企业私有化趋势已不可能逆转。

(二) 大型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本性质的独立存在为前提的, 是要利用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是为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增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时候国家依然是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 而且国家趋向于把不盈利的行业私有化, 把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积极吸纳市场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 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必然,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的体制转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股份制作为具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企业体制, 在当前和未来将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从原来的国有及非国有厂、矿、以及《公司法》正式实施前设立的“公司”等转变成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称为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

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中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公有制, 除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外, 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所有制;既存在社会主义所有制, 还存在非社会主义所有制, 如个体所有制, 私营企业, 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虽然公有制企业数量相对减少, 然而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显著得到提高, 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力得到有效增强。

(一) 传统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处于支配地位

在中国各行各业中, 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各不相同。就拿工业部门而言, 国有企业首先在重工业行业保留主导地位, 因为这个行业入口需要的最低投资是非常大的固定投资。由于国有股份在非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持续下降, 资本密集度与国有股份联系愈来愈紧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在煤矿、石油化工、铁矿和非铁矿金属、以及运输设备产业仍然难以撼动。在这些行业竞争还是存在的。很多私有企业日益壮大正在对现有企业造成威胁。然而, 由于现有国有企业的规模远比后来者大, 至少依据中国经济竞争环境标准, 市场依然是垄断的。

2007年1-11月, 经过股改的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有139家, 占90.8%;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8家, 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盈利大户的分布, 由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扩大到船舶、汽车、航运、冶金等行业。交通运输、冶金、汽车、设备制造、商贸5个行业企业的增利额共计681.1亿元, 占中央企业总增利额的30.8%。

(二) 国家是厂长经理负责下的国有企业最大控股者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数据下降数量惊人, 全资国有企业是下降的重点。当然也伴随着全资国有企业产值的锐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广义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未显示明显的下降趋势。直到2002年, 这个份额一直徘徊在34%-36%。在2003和2004年略微上升, 然后又回到先前的水平。

在国有企业所占份额看似矛盾的稳定性中, 毫无疑问的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增长份额弥补了全资国有企业的亏损。尽管当今中国的国有企业趋向多样化, 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存在的两种显著不同的案例。一方面, 工业行业准入资金是非常大的, 国有企业至今未受到挑战, 国有企业在垄断市场中仍然控制着已经确立的地位;另一方面, 甚至在一些竞争激烈的领域, 仍然存在众多国有企业活跃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他们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幸存并发展取决于具备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的精明管理。

在股份制改革中, 国家在确保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基础的同时, 积极利用反映市场经济先进性的股份制这一新型融资渠道, 拓展国家在重点行业的支配地位。例如社保基金入市, 社保基金控制的股份属于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保基金通过购买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股份, 既可以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 又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 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汇金公司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不是财政拨款, 而是一种资本金投入。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作为出资人, 将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力争使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

四、改革开放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 国家能否保持清醒头脑,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

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壮大, 利用经济全球化之机, 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要点就是企图通过西方资本的进入挤压中国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公有制经济遭到削弱,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牢, 就会使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立足不稳。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不仅涉及经济成分的比例、结构问题, 还直接关系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政治主权与经济安全。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全社会提供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反映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也是维系国家统一安定的政治基础。有了共同的经济、政治基础, 有了共同的理想, 全国人民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同舟共济, 乘风破浪。

摘要:近30年来, 中国面临着中小国有企业私有化上升趋势, 国有企业数量大幅缩减。然而,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广义上的国有企业中, 国家所占份额却没有下降趋势。本文透过国企改革过程中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来分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 深刻理解并坚定公有制主体地位, 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公有制,股份制改革,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中央企业有关数据、中央企业重要生产经营数据[EB/OL].http://www.sasac.gov.cn/n1180/n1566/n259730/n264243/3685450.html, 2007-1-11.

[2]顾钰民.科学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1) .

[3]周德海.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EB/OL].http://www.econ.shufe.edu.cn/cn/conference2/paper/13.

公有云,然后呢? 篇11

当左侧的一块大屏突然打开,微软全球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面带微笑,从显示屏后走出来时,场下众多合作伙伴、用户代表,以及微软员工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微软的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正式在中国落地了。

“现在Windows Azure在中国已经满足了技术上和监管政策上的要求,终于可以成为第一个将公有云落地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到6月6日,中国用户将能开始注册由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 Azure。”在宣布这个消息时,鲍尔默不时地摆动双手,表现得非常兴奋,因为,为了这个结果,微软已经努力了整整18个月。

据了解,2011年,微软首次和世纪互联接触,世纪互联所拥有的IDC执照、ISP执照等,都是微软公有云落地必不可少的东西,这让微软看到了希望。

不过,对微软来说,Windows Azure在中国落地只是一个开始——公有云来了,然后呢?所有人都在等微软的答案。

微软做“局”

2008年10月27日,前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Ray Ozzie在洛杉矶举行的专业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微软的云计算战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微软为云计算专门推出的平台Windows Azure——它被认为是继Windows NT之后,微软16年以来最重要的产品,关乎微软的未来。

从那时起,微软就开始为公有云市场布局了。

按照微软公布的数字,在全球范围内,Windows Azure正在按照微软的意愿顺利发展——目前Windows Azure已经覆盖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的用户,提供超过200项全球性云服务,已有20多万家付费企业用户。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Windows Azure为微软贡献了超过10亿美元营收。

但是,当Windows Azure在全球快速发展时,这里面却几乎没有来自中国市场的任何贡献。这成为鲍尔默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因为,只要Azure缺席一天,就意味着微软“云+端”的战略在中国市场永远不完整,而这个巨大的市场,是微软绝不肯放弃的。

2010年,微软在上海成立了云计算创新中心,不仅仅是像微软高层所说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服务,帮助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提高竞争力,迎接全球市场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寻找Windows Azure入华的可能。

2011年中秋节,微软中国团队赴美国总部探讨Azure入华的问题,当参会的微软员工吃着月饼,畅想着Azure在中国落地的“团圆”,决定把推进Azure落地的计划命名为“月饼计划”。

此后,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和微软中国Windows Azure事业部总经理严治庆进入了18个月的紧张忙碌状态——见客户、寻找合作伙伴,与中国各地政府积极沟通。

“当时很多国外的著名公司也与世纪互联接触过,微软也是其中一个主动接触了世纪互联的。我们公司当然也非常乐意。”世纪互联总裁萧尚文告诉记者,“不过,在中国市场想跟微软合作的公司很多,有七、八家公司来竞争微软云的项目,谈判、竞标的过程长达18个月。”

直到2012年10月,微软才最终敲定,由世纪互联作为Azure在中国的运营实体。2012年11月1日,微软和世纪互联签署协议,将向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的服务。微软终于找到了突破政策监管的路径,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提供公有云服务的跨国企业。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5月22日Azure落地的发布会上,微软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由某一位负责的高管进行详细的介绍,而是在简单的开场白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用户。对此,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COO费高敦表示:“这样的设计,就是想突出Azure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云平台,让用户体现出技术的价值。此外,对于正在转型过程中的微软来说,我们必须强调,Azure平台不仅提供微软自己的云服务,同时还有一些第三方服务。”

抢得先机

对微软来说,5月22日的发布会很特别,不仅仅因为微软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在和竞争对手的赛跑中,微软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难得的先发优势。

尽管如此,在全球公有云市场,目前有20%的企业级用户使用微软的Windows Azure云服务,但71%的市场份额仍掌握在亚马逊的手中。尽管在过去6个月内,Azure的服务增长了48%,Forrester Research也乐观地认为一年内微软将占据35%的市场份额,但与亚马逊的距离仍然不可忽视。

而此前,2012年的最后几天,亚马逊云计算产品AWS中文网站就已经悄然上线,也因此,业内频传亚马逊公有云服务可能很快进入中国。

为此,能否抢得中国市场,将直接影响微软在公有云领域的话语权。据悉,Azure中国团队挑选了包括车联网、视频、游戏、ERP,甚至还有电影特效制作等在内的10个重要领域,在微软看来,如果能把这几个领域的生态系统搭建起来,那么就可以在中国占据非常大的市场。

而在中国市场,微软有着先天的优势。

“金蝶和微软的合作有必然也有偶然,偶然是因为金蝶在开放K/3 Cloud时,采用的是‘NET’技术架构,而这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选择和微软合作,做基于Windows Azure的公有云应用。”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雁飞谈起与Azure的渊源时说。

对此,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宇杰表示:“这就是微软一个很大的优势。目前国内的SaaS应用不是基于.NET,就是用Java开发的。而对.NET架构的应用来讲,基本上可以说是被Azure平台锁定了。”他说,.NET应用可以平滑地迁移到Azure平台,但如果要迁移到其他平台,很可能要重写代码。

nlc202309011828

IDC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246.7亿元,其中在企业最需要的云服务类型中,平台即服务PaaS的需求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占比为36%。“而微软的强项正是在PaaS层面,相比亚马逊,Azure更加符合中国用户的口味。”业内人士称。另外,按照微软透露的数据,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超过一半已经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也有可能成为快速转向Windows Azure的公司。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微软已经进入中国超过20年时间了,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生态圈,而围绕微软生态圈中的大量ISV也面临着向云计算转型的挑战。“ISV和微软的需求可以说是互补的,ISV可以通过Windows Azure便捷地开发、部署、拓展、管理Web应用程序,快速实现业务模式的变化;而微软也需要众多ISV转型为云应用服务商。”

“瘸腿”的精彩

据谢恩伟透露,微软在全球运营Azure的4年中,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成绩:和亚马逊比,Windows Azure的增长率至少是它的两倍;Windows Azure有2650亿个认证,平均每秒约有1000万的活动目录在云平台上;从整个数据的运载来说,Azure有4万亿的存储对象,数据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个PetaBytes,而且每6~9个月,存储量就会翻一番。

不过,对微软整体的“云+端”战略,或者说叫“设备+服务”战略而言,Azure的精彩并不足以弥补微软在终端上的缺失。

IDC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手机全球出货量为700万,虽然位列出货量第三,但仅有3.2%的市场份额,而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仍被安卓和iOS主导。而在中国市场,国内最大通讯连锁迪信通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进入5月后,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仅占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1%。

而另一方面,微软市场和财务主管Tami Reller在最近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了Windows 8操作系统失败,存在对零售人员缺乏培训、潜在顾客教育不足等问题。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一个Win8更新版,将对“核心元素”进行更改。

对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表示:“我对我们的产品没那么担心,因为产品是可控的,新产品会不断补齐微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模块,无论是消费者产品还是企业级应用,都会有。但比起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并且将它们送到消费者手中,重新构建与这些产品相关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他坦承,“如果哪件事让我晚上睡不着觉,那就是生态链的问题。”

张亚勤看来,在PC时代,微软有成熟健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拥有大批忠实的开发者,但进入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在微软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开发者转向了开源,“开发者原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现在也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为了巩固对开发者的影响,2012年7月,微软还启动了对开发者的创业孵化器“微软云加速器”,为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导师资源以及计算资源,帮助他们把业务部署和迁移到云平台上。目前已经开展了两期项目,总共有30多家企业获得了微软的扶持。

在新业态下,苹果和Google是目前最成功的生态链,但它们都只占硬件或互联网的一个方面,而微软所要搭建的生态系统则大得多,不仅要有云,还必须有终端,因此,微软面临的挑战也更大。W

公有经济 篇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判断, 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现了改革开放, 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页,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从本质上看, 我国目前仍属于不发达国家, 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 尚未完成工业化目标, 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实现工业化, 就要达到以下标准: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 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而我国目前在基础工业和规模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但是在高新技术和高端技术产业领域仍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占有很大比例。

第二,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目前现状来看, 我国农村和城市的收入仍然差距较大, 而且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水平上来看, 农村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 农民不但收入增长趋缓, 而且生活成本也在相对增加了, 东、西部的情况也大体类似。政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使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第三, 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 据专家估计, 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而农村经济仍以典型的小农模式为主, 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 人均消费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 这种现状既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 也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第四, 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 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 仍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与整体收入相比, 人均收入才能真正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2 如何界定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主体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我们党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正确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四条要求: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3 如何更好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3.1 全面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

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这种优势不单指量的优势, 更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革命一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不可否认的真理。而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坚持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 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才能走向共同富裕,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转变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思路我国的国有经济的

数量底线既不能以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的“国际经验”为依据, 也不能凭主观好恶为尺度。而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理论研究工作, 以我国的国情和为基础, 以严密的理论研究为指导, 必须严防凭借某些领导人的主观臆断作为国企改革的依据, 而应该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制度。

慎重对待垄断国有企业的改革。从近代市场经济兴起来的经验来看, 垄断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是经济的畸形产物, 对健康良性市场的形成产生严重危害, 从长远来看,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手段, 尽量避免国家企业垄断局面的形成, 但由于国家垄断的行业都是经济命脉, 所以要慎重, 既要避免垄断, 又要将这些行业掌握在政府手中。

对于现有国有资产的管理, 也应该进行改革, 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隶属从中央到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 应该归属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样可以加强广大职工在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与监督作用,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4 深化公有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4.1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指出, 发达的社会主义要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也只是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公有制。我们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以当前的经济建设为中心, 着眼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 大胆地对我们原有的公有制结构进行改革, 允许多种所有制同时存在和共同发展, 同时着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2 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 面对单一的公有制并不能迅速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充分认识到, 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 多层次而且分布极不平衡, 应建立多种所有制而不是单一的公有制, 但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化的程度和范围也非越大越好, 应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4.3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0世纪八十年

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 在当代中国, 不仅要继续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势作用, 而且也要调动非公有制的积极性, 才能在竞争中共赢, 在共赢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5 结语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对所有制矛盾统一体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就是坚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公有制,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 在公有制主体范围内,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也最能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2002年22期.

[3]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J].中国检察.2008/14.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下一篇: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