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24-10-20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1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工作总结

2011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我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教育局工作要点和我中心年初《工作计划》的要求,以搞好后勤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做好后勤保障,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生活为中心,积极转变工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全年工作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我办领导班子进行新老交替,新一届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积极创新,以“树形象,抓管理,谋服务”为我中心工作的总目标,以加强中小学后勤管理建设为要求,以加强后勤化管理,保障师生安全,保障师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开展工作,全中心根据工作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其目的就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指导,督促和服务水平,按照各项工作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工,量化考核细则,夯实责任,并提出实施措施,具体细化到人,保障全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工作重心

今年后半年,按照原市勤办和区教育局的要求榆阳区勤工俭学办公楼更名为中小学区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这一改革

意味着,我单位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榆阳区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是以搞好全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服务为中心的保障师生安全为重点,以服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开展工作。这一改革使我单位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更加具体详实。全体职工经过认真的讨论,明确责任,按照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和区教育局的要求具体分工,深入基层,做了充分调研,制订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实效,将对今后做为全区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基层搞调研,保障师生安全

后勤化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管理是满足师生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师生生活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区近年来在学校后勤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基础设施达到了改善,但管理水平良莠不齐,这些差异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师生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为师生生活的安全埋下了隐患,针对这一情况我办在配合教育局中小学安全检查的同时,对全区的后勤化管理情况做了全面的调研,依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后勤化工作的通知》,市《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标准化考核评比体系》和区《中小学安全检查提纲》的要求,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对后勤化管理工作进行调研、督促、交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后勤化管理在部分学校没有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后勤

化管理在部分校领导的心中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部分管理要求流于形式,如灶务人员不能持证上岗,不能着装上岗,生、熟食加工、贮藏不能分开,消防设施存在隐患等,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对师生的安全构成危险,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后勤化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提高管理水平的空间与日俱增,各级领导决不能对此项工作采取应付检查,姑息迁就,与过去对比乐于满足的态度对待后勤化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化水平,以达到不断提高师生生活水平,保障师生生活的目的。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国办教育大好形势的逐步形成,发生很大的转变,包括工作职能、工作性质、工作重心都发生了转变,这就要求我中心全体人员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因此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党支部的领导下,加强学习,完善各种制度,按照星

一、星五集体学习、平时自觉学习的要求,以学习几代领导人论述改善发展观为主线,结合落实“双创”要求,先后学习,省、市、区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重点学习了“双创”有关文件,结合建党九十周年举行唱红歌等活动,全体职工认真自觉学习,摘抄笔记,积极

撰写心得体会,学习制度得到落实,学习氛围逐步形成,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了为基层服务的能力,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

五、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继续搞好勤工俭学工作 我中心虽然工作职能和重心发生了变化,但搞好勤工俭学工作,仍然是我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俭学仍然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中心继续发扬区勤工俭学的优良传统,加强学农实践基地建设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品质,锻炼毅志、掌握技能,种养植(殖)业以及小加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保障。

六、构建安全网络建设,保障师生安全

建立校方责任险制度,是保障学生安全,减少风险损失,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一项惠民工程,我中心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积极宣传,按照交纳保费,协调各种关系,疏通理赔渠道,此次工程实施二年来受到了保险方和被保险方的一致好评,真正起到了保障学生安全,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分散风险损失的良好效果。

今后,我中心将按教育局和市中心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以加强后勤化管理为中心,保障师生安全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公共服务性,新公共服务理论,公众利益

我国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旨在建立非盈利服务性的后勤组织, 其基本功能是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立足保障师生的生活物资需求, 解决日益增长的师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 同时发挥后勤工作隐性课程的育人魅力。但目前中小学后勤管理社会化进程缺乏系统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具体规定, 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后勤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往往只关注消费者个人的选择自由, 而忽视社会集体利益。尽管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提出解决的方案, 但都侧重改革的工具性意义, 注重后勤管理民营化、市场化, 崇尚官僚专长式或管理企业家的精神, 而忽略了学校后勤公共服务性的内涵, 尤其是以公民权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教育行政中价值规范的承诺。

一、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性质

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性是指在教育价值观、政府公共教育职责指导下的, 学校后勤积极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服务于关乎社区福祉的公共教育, 打破学校后勤是经济思维产物的禁锢, 不仅要关注后勤工作满足师生需要, 还需要关注后勤工作基于公共利益的归属感、整合力和态度, 以及对待公众时回应力的建设。中小学后勤公共服务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小学后勤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本物质保障

教育组织作为增进社会公平与社区价值观的影响机制, 正如美国著名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恩所说, 教育超越人类其它任何方法, 是人类环境的伟大的平衡器, 即社会机制平衡之轮。教育公平是人发展机会的起点公平, 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公共教育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直接权益。后勤工作从教育教学中分化出来, 是提供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物质基础, 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 从本质上顺承了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属性内涵, 以及维护社会宏观层面上公平维度的责任。

2.中小学后勤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建设内容

在我国, 主要社会公共服务缺乏政府可持续财政的支持, 以及有效的分配和监管问责机制。学校后勤不仅仅是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 还应该通过德育理念的渗透, 发挥好后勤服务的育人作用。中小学校属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社会性需求的公共服务组织之一, “教育的价值基础决定了教育应当主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来实现它的功能”[1], 组织的公共性决定其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效率, 还有关乎社会公平的核心价值建设。学校后勤服务根植于校园文化中的广大劳动者, 他们为师生提供生活需要, 在最平凡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践行着为学校服务、为教育服务的育人精神。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者,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的“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行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它强调政府在公共领域中的服务角色, 而不是控制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政府追求的是建立在广大公民集体共享的公共利益上的协商对话, 而不是基于狭隘的社区观念;公务员是为公民服务, 而不是服务于私人利益追逐者的雇员;公共服务关注的不只是市场, 还应该是宪法法律、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重视人, 而不只是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中小学后勤公共服务在服务性内涵上具有相同的旨归, 它对于中小学后勤改革的启示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私人利益的简单叠加, 不能追求责任问题简单化。学校后勤服务于学生而不是顾客, 学生本质上不同于顾客, 要重视后勤工作政府教育的公共利益以及一些关于公正、平等、民众满意的价值观念的共建。

2.树立公共利益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 因为后一种管理者的行为似乎表明公共资金就是他们自己的财产。中小学后勤应该立足维护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公共利益理念, 关注整个教育治理系统中的竞争性规范、价值观、偏好等, 不能只关注唯效率崇拜和竞争性的方法或是模仿市场竞争的力量, 否则教育公平和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民主责任将会受到影响。

3.尊重公共服务理想, 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

公共服务不只是一个职业范畴, 还是一种态度、责任感。中小学后勤服务应该培养一种“公共服务的心境”, 其中的工作人员被公共服务的价值观所吸引和促使, 不把领导视为对人的控制, 也不是善用激励的手段, 而是集中精力和参与人员一起协同合作。加强后勤服务中的人员队伍的管理, 注重催化性领导的建设, 培养有责任心、公民意识、奉献精神的后勤服务队伍。

三、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

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是应然的趋势, 后勤公共服务性诉求也是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中小学后勤工作出现一些主要问题 (见表1) , 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 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角色中断与理念偏位, 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后勤人员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1.效率倾向导致角色的缺失

1992年《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规定了教育属于服务产业, 并且按照学校性质不同划分出了三种教育劳务, 包括公益性的教育劳务、非公益性的教育劳务、营利性的教育劳务。我国中小学属于公益性的教育劳务, 中小学的后勤服务兼具公益性与非公益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企业家式政府精神”, 强调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竞争性价值规范, 把后勤服务推向市场, 引入成本收益、效率监控的手段, 使学校有限的公共资源能够优化配置。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初衷是为了让学校从琐碎的后勤总务管理中抽出身来, 引入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学校提高优质的后勤劳务。后勤改革的效率倾向使得相关负责人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了后勤服务的教育本位, 后勤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学校后勤服务渐渐走入了利益膨胀的深渊。诸如各种学校食堂克扣学生营养早、午餐, 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人员肆意停电停水, 学生因不满服务而爆发的群体性事件[3]层出不穷, 不仅发挥不了学校后勤服务的感动育人的效果, 反而使得后勤服务充斥着利欲熏心的气氛, 后勤服务所扮演的公共资源管家、公共组织保护者的角色缺失。

2.伦理的缺失导致权力越位

学校是具有一定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公共服务类的事业单位, 后勤服务中领导通过权力寻租, 社会企业通过游说、行贿、拉关系、走后门等各种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获取黑色利润。中小学后勤由企业提供服务产品, 因缺乏有力的监督, 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例如, 个别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 故意设置障碍, 或者向某些竞标企业提供学校的标底;接受非法行贿, 向行贿人员提供行政审批上的便利;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与企业相互勾结, 从学校后勤服务中牟取暴利。这种领导权力的寻租, 一方面使得学校后勤管理中出现了远高于实际成本的租金, “搭便车”现象严重, 造成学校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权力的滥用, 学校后勤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管, 必然导致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出现问题。后勤人员追逐个人狭隘的私人利益, 把个人视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 违反公共组织的法律原则、民主原则。公共服务人员为了抓住一个机会直接采取的冒险行动的成本, 比单单以资源衡量的成本要大得多, 因为他失去的还包括公共组织在社会中民主、信任、平等、责任的价值成本, 而这些对学校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

四、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小学后勤工作模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后勤改革中具有公共服务的一些倾向, 但因为其理论基础的缺乏, 探索之路颇为艰辛。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组织中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和义务, 以“服务型的教育政府”[4]为导向, 学校和政府在改革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供求关系、利益分配、职责划分上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后勤工作模式, 明确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建立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内的学校后勤服务体系;深化学校后勤服务的责任意识, 建立有回应力和整合力的服务模式;注重人性原则的治理, 建立对话交往的感动后勤, 吸引与学校后勤工作相关的人员组织参与到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来。

1.树立公共服务观念, 建立学校后勤服务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

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的建立, 使得义务教育的经费得到了国家更高层面上的保证,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由原来高度分散转变为适度集中, 省和地市尤其是省负责制定中小学经费的支出标准。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是可以把原来分散的各学校自己摸索的后勤服务体系更好地联结在一起的, 由政府部门建立后勤服务中心, 统一负责辖区内的学校后勤生活需要的物资。中小学后勤服务基本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不再进行“产业化”发展, 不强制要求高中学校后勤服务完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 初步建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体现社会公共福利、让利于民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1) 大后勤管理中心, 标准化学校后勤服务

后勤工作改革应该“改变过去招商引资、股份制合作、银行贷款进行后勤建设”[5]的做法, 将后勤服务建设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责任和比重, 加强学校后勤与政府后勤服务中心的通联, 通过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学校后勤建设, 制定地区食宿政府标准, 改善学校自身经费不足的困境。例如江苏高邮市的学校后勤政府“集体运作, 统一采购, 营养配餐, 师生同伙”[6]的食堂运作管理模式。

(2) 政府与学校联袂, 保障校车安全[7]

政府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校车质量标准, 确定校车采购项目, 给予校车运营专项资金保障。学校与交通运输部门联手明确校车在交通运行中的优先权, 保证学生乘车安全。如果学生上学距离过远, 可以考虑适当进行寄宿制管理, 对于学生寄宿带来的费用由政府进行补助。

(3) 政府补贴, 提供免费午餐牛奶

政府主导, 财政补贴, 实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校长为牵头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 逐步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等相关管理制度, 加大对学生营养知识宣传和感恩教育, 倡导学生饮食健康教育。中小学食堂原则上应该全部收归学校自己管理, 不得再向社会招标, 食堂经营状况由学校和政府进行补贴。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企业的收益除一部分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之外, 主要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改善师生福利[8]。

(4) 创新物业管理, 创建绿色、节约校园

学校绿化、场馆设施, 可以适当地借鉴社会上物业管理模式和“第三方监管”[9]的方式, 与社区公安机关建立安全监控联络网, 引入数字化的安保系统, 共建警民安全校园, 加强与公安机关、消防机关、城市绿化环境部门的合作交流, 依法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建设平安的校园、节约的校园、绿色的校园。

2.建立对话交往的感动后勤, 具有回应性的后勤服务模式

社会系统学派切斯特·巴纳德将公共组织描述成协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系统, 扩展了关于组织机制运行的认识, 倡导组织的公共属性, 以及目标价值、尊重、交流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在学校组织中, 我们需要对后勤队伍加强培训, 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育人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公共行政践行“邀请”式的公民参与精神, 他们呼吁公共组织中人应该“必须愿意倾听, 并愿意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这些有限理性的人必须以新的和革新的方式主动出击, 理解公民正在关心什么, 必须对公民的需要和利益做出回应。中小学后勤服务应该明确社会服务的责任, 坚定教育公益性的立场, 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 实行柔性管理方法, 形成具有一定整合力的后勤工作模式。

(1) 注重后勤队伍人性化治理, 建设感动后勤

把后勤服务场所融入到建设温情的校园的一个环节中。学校后勤管理中也可以体现出育人的功能, 通过人性化的队伍管理, 温情校园建设, 构建“感动后勤”[10]。后勤服务工作同样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后勤工作人员也是学校整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对后勤队伍不应该仅用制度、规范来约束、驱使, 而应该善用柔性的方法, 通过人性化的关怀, 让后勤服务人员找到学校的归属感, 继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责任感、使命感。例如校园食堂的免费汤的供应、校园保安、“最美公寓阿姨”的评比, 让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有机会进入教室或是参加新生开学典礼,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到整个教育的园地里去。

(2) 明确个人的岗位责任, 确保教育培训理论课时, 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建立后勤服务问责机制, 及时回应师生对后勤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创新学校校园管家管理, 可设立长期校园监管首席代表, 监督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规范后勤财政管理的服务性收费。各学校食堂还可以展开后勤服务评比, 工作技能大赛等活动, 通过竞争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后勤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学校日常后勤管理中, 还需要对人员的教育观念进行专门培训, 确保后勤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课时, 并进行思想考核。

(3) 注重信息公开, 创新管理反馈模式

学校应该对进入学校后勤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 必须对其从事相关职业的执业资格进行认定, 把信息公开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 实行严格的人员流动监察机制, 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此外, 可引入电子信息公开模式, 对于员工考核需要实行岗位信息公示, 统一安排学校后勤工作的岗位, 确定岗位工作信息回馈任务, 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瞒报问题, 必须具体到岗位, 对个人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通过与师生互动, 学校后勤工作的内容得以公开, 使广大师生能够关注学校后勤工作, 能够及时了解后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敦促后勤人员改正。

中小学后勤服务工作改革不能邯郸学步, 后勤工作社会化的做法或许正是中小学校后勤改革与探索中苦苦追寻的“圣杯” (Grail) 。诚如有学者指出,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一定要坚持,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都不会等同于社会上一般意义的社会化改革”[11], 各中小学校后勤治理模式都不可突兀地相互移植。后勤社会化本身并不是学校群体性事件的症结所在, 问题在于学校后勤改革工作中对于后勤公共服务属性的正确把握, 创建新公共服务观念指导下的服务型教育政府, 解决好中小学后勤社会化中政府教育伦理和公共职责缺失的问题。政府应该重新定位在学校后勤服务中的位置, 明确服务性教育政府的公共职责, 寻求整个社会最广泛人群集体和共享利益基础上的民主谈话, 让公民能够以一种更饱满的姿态加入到关乎社区利益的建设中, 使得学校后勤工作能够更透明, 更公平、更民主, 促进中小学后勤服务中的尊严与价值, 并重新确立不言自明的民主公民权、公共利益成为中小学后勤卓越的公共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劳凯声.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教育研究, 2005 (2) .

[2]珍妮特.V.丹哈特, 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弋海.学生打砸食堂谁应担责.荆楚网, 2010-11-26.

[4]田华.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服务型教育政府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 2006 (8) .

[5]江芸涵.中小学食堂原则上不对外承包.四川日报, 2008-03-19.

[6]秦金星, 陈谷登.江苏高邮精心巧算“三本账”推进学校后勤改革.中国教育报, 2012-03-28

[7]南都社论.避免惨剧校车投入应纳入公共财政.南方都市报, 2011-11-17.

[8]西安市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http://www.snedu.gov.cn/jynews/sxjy/201312/17/39058.html.

[9]李小伟.观察:第三方托管能否破解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难.中国教育报, 2013-12-13.

[10]许晞初.中小学后勤管理改革面面观.中小学管理, 2011 (2) .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 公共服务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众利益

我国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旨在建立非盈利服务性的后勤组织,其基本功能是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立足保障师生的生活物资需求,解决日益增长的师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同时发挥后勤工作隐性课程的育人魅力。但目前中小学后勤管理社会化进程缺乏系统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具体规定,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后勤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往往只关注消费者个人的选择自由,而忽视社会集体利益。尽管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提出解决的方案,但都侧重改革的工具性意义,注重后勤管理民营化、市场化,崇尚官僚专长式或管理企业家的精神,而忽略了学校后勤公共服务性的内涵,尤其是以公民权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教育行政中价值规范的承诺。

一、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性质

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性是指在教育价值观、政府公共教育职责指导下的,学校后勤积极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服务于关乎社区福祉的公共教育,打破学校后勤是经济思维产物的禁锢,不仅要关注后勤工作满足师生需要,还需要关注后勤工作基于公共利益的归属感、整合力和态度,以及对待公众时回应力的建设。中小学后勤公共服务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小学后勤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本物质保障

教育组织作为增进社会公平与社区价值观的影响机制,正如美国著名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恩所说,教育超越人类其它任何方法,是人类环境的伟大的平衡器,即社会机制平衡之轮。教育公平是人发展机会的起点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公共教育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直接权益。后勤工作从教育教学中分化出来,是提供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物质基础,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从本质上顺承了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属性内涵,以及维护社会宏观层面上公平维度的责任。

2.中小学后勤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建设内容

在我国,主要社会公共服务缺乏政府可持续财政的支持,以及有效的分配和监管问责机制。学校后勤不仅仅是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还应该通过德育理念的渗透,发挥好后勤服务的育人作用。中小学校属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社会性需求的公共服务组织之一,“教育的价值基础决定了教育应当主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来实现它的功能”[1],组织的公共性决定其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效率,还有关乎社会公平的核心价值建设。学校后勤服务根植于校园文化中的广大劳动者,他们为师生提供生活需要,在最平凡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着为学校服务、为教育服务的育人精神。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的“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行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它强调政府在公共领域中的服务角色,而不是控制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政府追求的是建立在广大公民集体共享的公共利益上的协商对话,而不是基于狭隘的社区观念;公务员是为公民服务,而不是服务于私人利益追逐者的雇员;公共服务关注的不只是市场,还应该是宪法法律、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中小学后勤公共服务在服务性内涵上具有相同的旨归,它对于中小学后勤改革的启示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私人利益的简单叠加,不能追求责任问题简单化。学校后勤服务于学生而不是顾客,学生本质上不同于顾客,要重视后勤工作政府教育的公共利益以及一些关于公正、平等、民众满意的价值观念的共建。

2.树立公共利益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因为后一种管理者的行为似乎表明公共资金就是他们自己的财产。中小学后勤应该立足维护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公共利益理念,关注整个教育治理系统中的竞争性规范、价值观、偏好等,不能只关注唯效率崇拜和竞争性的方法或是模仿市场竞争的力量,否则教育公平和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民主责任将会受到影响。

3.尊重公共服务理想,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

公共服务不只是一个职业范畴,还是一种态度、责任感。中小学后勤服务应该培养一种“公共服务的心境”,其中的工作人员被公共服务的价值观所吸引和促使,不把领导视为对人的控制,也不是善用激励的手段,而是集中精力和参与人员一起协同合作。加强后勤服务中的人员队伍的管理,注重催化性领导的建设,培养有责任心、公民意识、奉献精神的后勤服务队伍。

三、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

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是应然的趋势,后勤公共服务性诉求也是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中小学后勤工作出现一些主要问题(见表1),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角色中断与理念偏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后勤人员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表1 我国中小学后勤工作出现的主要问题

1.效率倾向导致角色的缺失

1992年《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规定了教育属于服务产业,并且按照学校性质不同划分出了三种教育劳务,包括公益性的教育劳务、非公益性的教育劳务、营利性的教育劳务。我国中小学属于公益性的教育劳务,中小学的后勤服务兼具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企业家式政府精神”,强调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竞争性价值规范,把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引入成本收益、效率监控的手段,使学校有限的公共资源能够优化配置。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初衷是为了让学校从琐碎的后勤总务管理中抽出身来,引入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学校提高优质的后勤劳务。后勤改革的效率倾向使得相关负责人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后勤服务的教育本位,后勤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学校后勤服务渐渐走入了利益膨胀的深渊。诸如各种学校食堂克扣学生营养早、午餐,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人员肆意停电停水,学生因不满服务而爆发的群体性事件[3]层出不穷,不仅发挥不了学校后勤服务的感动育人的效果,反而使得后勤服务充斥着利欲熏心的气氛,后勤服务所扮演的公共资源管家、公共组织保护者的角色缺失。

2.伦理的缺失导致权力越位

学校是具有一定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公共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中领导通过权力寻租,社会企业通过游说、行贿、拉关系、走后门等各种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获取黑色利润。中小学后勤由企业提供服务产品,因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例如,个别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故意设置障碍,或者向某些竞标企业提供学校的标底;接受非法行贿,向行贿人员提供行政审批上的便利;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与企业相互勾结,从学校后勤服务中牟取暴利。这种领导权力的寻租,一方面使得学校后勤管理中出现了远高于实际成本的租金,“搭便车”现象严重,造成学校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权力的滥用,学校后勤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管,必然导致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出现问题。后勤人员追逐个人狭隘的私人利益,把个人视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违反公共组织的法律原则、民主原则。公共服务人员为了抓住一个机会直接采取的冒险行动的成本,比单单以资源衡量的成本要大得多,因为他失去的还包括公共组织在社会中民主、信任、平等、责任的价值成本,而这些对学校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

四、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小学后勤工作模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后勤改革中具有公共服务的一些倾向,但因为其理论基础的缺乏,探索之路颇为艰辛。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组织中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和义务,以“服务型的教育政府”[4]为导向,学校和政府在改革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供求关系、利益分配、职责划分上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后勤工作模式,明确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建立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内的学校后勤服务体系;深化学校后勤服务的责任意识,建立有回应力和整合力的服务模式;注重人性原则的治理,建立对话交往的感动后勤,吸引与学校后勤工作相关的人员组织参与到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来。

1.树立公共服务观念,建立学校后勤服务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

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的建立,使得义务教育的经费得到了国家更高层面上的保证,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由原来高度分散转变为适度集中,省和地市尤其是省负责制定中小学经费的支出标准。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是可以把原来分散的各学校自己摸索的后勤服务体系更好地联结在一起的,由政府部门建立后勤服务中心,统一负责辖区内的学校后勤生活需要的物资。中小学后勤服务基本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再进行“产业化”发展,不强制要求高中学校后勤服务完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初步建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体现社会公共福利、让利于民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1)大后勤管理中心,标准化学校后勤服务

后勤工作改革应该“改变过去招商引资、股份制合作、银行贷款进行后勤建设”[5]的做法,将后勤服务建设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责任和比重,加强学校后勤与政府后勤服务中心的通联,通过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学校后勤建设,制定地区食宿政府标准,改善学校自身经费不足的困境。例如江苏高邮市的学校后勤政府“集体运作,统一采购,营养配餐,师生同伙”[6]的食堂运作管理模式。

(2)政府与学校联袂,保障校车安全[7]

政府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质量标准,确定校车采购项目,给予校车运营专项资金保障。学校与交通运输部门联手明确校车在交通运行中的优先权,保证学生乘车安全。如果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可以考虑适当进行寄宿制管理,对于学生寄宿带来的费用由政府进行补助。

(3)政府补贴,提供免费午餐牛奶

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实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校长为牵头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逐步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学生营养知识宣传和感恩教育,倡导学生饮食健康教育。中小学食堂原则上应该全部收归学校自己管理,不得再向社会招标,食堂经营状况由学校和政府进行补贴。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企业的收益除一部分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之外,主要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改善师生福利[8]。

(4)创新物业管理,创建绿色、节约校园

学校绿化、场馆设施,可以适当地借鉴社会上物业管理模式和“第三方监管”[9]的方式,与社区公安机关建立安全监控联络网,引入数字化的安保系统,共建警民安全校园,加强与公安机关、消防机关、城市绿化环境部门的合作交流,依法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建设平安的校园、节约的校园、绿色的校园。

2.建立对话交往的感动后勤,具有回应性的后勤服务模式

社会系统学派切斯特·巴纳德将公共组织描述成协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系统,扩展了关于组织机制运行的认识,倡导组织的公共属性,以及目标价值、尊重、交流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在学校组织中,我们需要对后勤队伍加强培训,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育人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公共行政践行“邀请”式的公民参与精神,他们呼吁公共组织中人应该“必须愿意倾听,并愿意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这些有限理性的人必须以新的和革新的方式主动出击,理解公民正在关心什么,必须对公民的需要和利益做出回应。中小学后勤服务应该明确社会服务的责任,坚定教育公益性的立场,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实行柔性管理方法,形成具有一定整合力的后勤工作模式。

(1)注重后勤队伍人性化治理,建设感动后勤

把后勤服务场所融入到建设温情的校园的一个环节中。学校后勤管理中也可以体现出育人的功能,通过人性化的队伍管理,温情校园建设,构建“感动后勤”[10]。后勤服务工作同样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后勤工作人员也是学校整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对后勤队伍不应该仅用制度、规范来约束、驱使,而应该善用柔性的方法,通过人性化的关怀,让后勤服务人员找到学校的归属感,继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责任感、使命感。例如校园食堂的免费汤的供应、校园保安、“最美公寓阿姨”的评比,让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有机会进入教室或是参加新生开学典礼,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到整个教育的园地里去。

(2)明确个人的岗位责任,确保教育培训理论课时,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建立后勤服务问责机制,及时回应师生对后勤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创新学校校园管家管理,可设立长期校园监管首席代表,监督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范后勤财政管理的服务性收费。各学校食堂还可以展开后勤服务评比,工作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竞争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后勤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学校日常后勤管理中,还需要对人员的教育观念进行专门培训,确保后勤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课时,并进行思想考核。

(3)注重信息公开,创新管理反馈模式

学校应该对进入学校后勤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必须对其从事相关职业的执业资格进行认定,把信息公开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实行严格的人员流动监察机制,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此外,可引入电子信息公开模式,对于员工考核需要实行岗位信息公示,统一安排学校后勤工作的岗位,确定岗位工作信息回馈任务,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瞒报问题,必须具体到岗位,对个人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通过与师生互动,学校后勤工作的内容得以公开,使广大师生能够关注学校后勤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后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敦促后勤人员改正。

中小学后勤服务工作改革不能邯郸学步,后勤工作社会化的做法或许正是中小学校后勤改革与探索中苦苦追寻的“圣杯”(Grail)。诚如有学者指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都不会等同于社会上一般意义的社会化改革”[11],各中小学校后勤治理模式都不可突兀地相互移植。后勤社会化本身并不是学校群体性事件的症结所在,问题在于学校后勤改革工作中对于后勤公共服务属性的正确把握,创建新公共服务观念指导下的服务型教育政府,解决好中小学后勤社会化中政府教育伦理和公共职责缺失的问题。政府应该重新定位在学校后勤服务中的位置,明确服务性教育政府的公共职责,寻求整个社会最广泛人群集体和共享利益基础上的民主谈话,让公民能够以一种更饱满的姿态加入到关乎社区利益的建设中,使得学校后勤工作能够更透明,更公平、更民主,促进中小学后勤服务中的尊严与价值,并重新确立不言自明的民主公民权、公共利益成为中小学后勤卓越的公共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教育研究,2005(2).

[2] 珍妮特.V.丹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弋海.学生打砸食堂谁应担责.荆楚网,2010-11-26.

[4]田华.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服务型教育政府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06(8).

[5] 江芸涵.中小学食堂原则上不对外承包.四川日报,2008-03-19.

[6] 秦金星,陈谷登.江苏高邮精心巧算“三本账”推进学校后勤改革.中国教育报,2012-03-28

[7] 南都社论.避免惨剧校车投入应纳入公共财政.南方都市报,2011-11-17.

[8] 西安市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http://www.snedu.gov.cn/jynews/sxjy/201312/17/39058.

html.

[9] 李小伟.观察:第三方托管能否破解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难.中国教育报,2013-12-13.

[10] 许晞初.中小学后勤管理改革面面观.中小学管理,2011(2).

[11] 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4

“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的方案”的通知》(鄂教体艺〔2012〕5号)文件精神,切实构筑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平台,打造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品牌后勤,提升全县学校综合管理水平,今年将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顺利实施,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内容

“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加大学校后勤投入,完善生活设施建设与配套,确保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保障好”;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后勤工作“服务好”;加强“四个创建”工作力度,打造安全舒适环境,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质量好”;更新办学理念,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好”,让学校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做到“师生满意”、“家长放心”。

二、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后勤设施建设与配套,确保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保障好”。

1、加快学校后勤设施“十有八配套”建设。结合我县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多方筹措经费,力争实现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十有八配套”目标。

2、切实解决寄宿学校学生“五难”问题。通过抓好学校“五改五建工程”,着力解决好寄宿学生吃菜难、喝水难、就餐难、如厕难、洗澡难等关系学生生活与健康成长的“五难”问题。

3、结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科学制定学校食堂建设和改造规划,统筹、协调相关项目资金,将建设好学生食堂列为重点,本着“节约、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优先规划、优先建设。

4、加强学校后勤设施设备定期普查和检修,确保安全正常运转。建立学校后勤设施检修、维护、更新、销号制度,严格后勤设施设备的建、管、用,提高使用效益。

(二)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后勤工作“服务好”。

1、坚持以生为本,倡导爱心服务。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后勤服务工作氛围。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后勤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选送优秀农村中小学后勤校长参加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学习;积极开展后勤服务“比武练兵”活动,提升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

3、立足长效,建立完善后勤服务督导评价体系。以服务理念人性化为目标,以服务措施精细化为手段,以服务过程常态化为标准,建立健全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内容、服务措施、服务效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督导与考核,建立各具特色的后勤服务长效机制。

(三)深化“四个创建”,打造安全舒适环境,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质量好”。

1、以“四个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综合和单项达标,切实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2、以提高食堂伙食质量为重点,确保学生营养健康。规范食堂原材料采购、储藏、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确保学生伙食质优价廉。

3、切实加强学生宿舍安全保卫、防火防盗工作。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和养成教育,全面推行亲情化服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卫生与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学生宿舍(公寓)的文明程度。

4、以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为载体,抓好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工作,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整治校园卫生死角,预防流行性疾病在校园内传播,切实改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环境。

(四)更新办学理念,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好”。

1、建立和完善学生食堂“技能炊事员”、“卫生监督员”、“营养指导员”、“质量监督员”、“价格督查员”等“五员”管理制度,推进放心食堂、爱心食堂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

2、创新后勤管理理念,坚定不移地抓好“两个转变”。通过抓好精细化管理,实现人民群众对学生在校环境好、学习好、生活好、品德好和身体好的“五好”要求。

3、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形成自身特色,强化和完善管理措施,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创新方法,打造品牌,把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切实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4、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自主自愿的原则,采取预约征订的方式,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性收费政策,切实规范服务性收费行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五)倾注真情服务,确保安全为先,努力做到“师生满意”、“家长放心”。

1、抓住重点环节,强化食品卫生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配送等环节管理,建立大宗物资招标采购制度,食物索证、查验、记录制度;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制度;食物销售留样制度;餐具、厨具、加工场所消毒制度;饭菜质量价格监督制度等。加强校园超市建设和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减少和杜绝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

2、突出主要任务,切实改善学生营养。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切实提高学生营养和健康水平,把这项工作办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抓好学生安全教育,提高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学生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探索校车管理体制和学生上下学用车安全管理运营模式。

4、倾听社情民意,主动接受监督。坚持校务公开、公示制度,认真倾听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及时解决问题,对社会和家长反映的问题和投诉,要逐一调查核实,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究。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全县各学校要提高认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活动方案。把开展“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四项创建”活动的有效推手,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工作目标的主要举措。

2、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各学校要将开展“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与学校后勤管理日常工作相结合,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完善措施,落实责任,把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以生为本,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把社会、家长关注的焦点、热点作为重心,把群众不放心、不满意的地方作为突破点,通过此项活动,让人民群众、学生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的新变化。

4、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大力宣传“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的经验和成绩,让全社会关注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提升后勤工作地位,树立后勤工作的良好形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后勤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步骤和安排

1、宣传动员。4月上旬组织召开全县后勤工作会议,印发“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开展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制定活动具体方案,于5月10日前报县教育局备案。

2、组织自查。10月份各学校安排专人,对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就“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并形成自查报告报县教育局。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5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我校后勤工作根据教育科技局和学校对后勤工作的具体,结合学期工作计划和学校实际,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及配合下,通过总务部门全体同志尽心尽责、共同努力,克服人手缺、任务重等困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始终本着“全心全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财务财产管理、后勤常规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财务财产管理方面

财务工作在学校领导带领下,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教育经费的收支。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持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原则,用好学校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重大的资金使用上,学校通过行政会议讨论。具体工作如下:

1、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认真编制的预算经费。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编制好本的修购经费及房修费计划,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做好收费公示。在学生收费管理上,严格按照收费公示规定的项目、标准、范围进行收费,严格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做到了无乱收费、无乱摊派、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

3、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按规定的管理制度执行,做好财产记账和报损工作。除了切实做好教学的物资供应外,还要为教学提供的设施,更要管好、用好这些设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二、后勤常规管理方面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文明的象征。要树立一所学校的形象,反映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必须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安全、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为此,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品的分发工作。开学初,教学用品和学生的课本、簿册及卫生用品,按时无误地发到每个班级和师生手中,及时添补课本簿册,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的公开课、评优课、期终考试、升学考试等各项活动,后勤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3、做好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学校中需要小修小补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都能力所能及地加以好,总务人员本着节约的原则,自己动手做些小修理,如:门窗、门锁、电灯等,并做到随叫随到。

4、做好学校图书登记借阅工作。

三、安全卫生管理方面

学校安全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师生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从打造“平安学校”的高度,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的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全体安全保卫人员共同努力下,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保卫人员工作认真负责,遵纪守法,责任性强,能服从学校临时安排,失为学校的财产安全和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后勤人员定期对教育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后勤人员每天傍晚放学后坚持检查各教室办公室,发现问题,及时,并将检查作好记载。

3、各班主任及职能科室在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向学生宣传卫生小知识和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德育处、保卫处、少先队大队部,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4、加大力度对校园和师生个人卫生的管理,为教育教学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舒适的环境。并坚持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制度。定期检查学生个人卫生,使之形成的卫生习惯。

四、工作反思

1、在财产管理上,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下发的各类教学设备及用具不能如数上缴,设备保管、使用责任制没有落实,有必要在下学期加强管理。

2、在环境管理上,保洁工作虽然总体上有了提高,但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厕所卫生状况还没有解决,需加强学校卫生保洁工作的管理,强化明确,责任到位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卫生保洁工作,从而使校园常年保持洁、净、美,让师生在优美、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3、在安全管理上,还需加强工作,有条件的下,在德育室、大队部等支持协助下,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6

一、推进安全管理转型,配合百日安全生产活动

5月份,后勤服务中心把推进安全管理转型和保证安全生产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对职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安全管理转型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程措施,明确班组安全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同时,做好安全管理转型宣传工作,教育职工转变认识,安心工作,珍惜岗位。确保了全月安全生产无事故,积极配合了矿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

二、安全管理转型会议召开情况 1、5月15日,针对分口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召开了一次分口安全管理转型会议。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令责任人重新学习安全管理转型四项工作具体内容。此外,会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口内自主反“三违“制度和质量标准化精细化考评细则。要求各单位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保持客观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确保安全管理转型工作顺利开展。

2、召开队内自查自纠会议,针对自查自评打分过程存在不真实现象,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分管领导参与自查考评,严格监督。同时要求各班组参考管理转型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齐全各项制度细则。

三、扎实开展“六自主”工作

1、规范班前会、班后会的召开,严格按照“六必讲”要求落实到位。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操作能力、自保互保意识。提醒职工珍惜岗位、爱惜生命。此外还组织职工班前学技术、学业务,进一步提高了职工业务素养。

2、继续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五个一”工作。5月份全中心参学人数为162人,参学率达97.6%,参考率97.6%,及格率达96.4%,优秀率达72.3%。其中满分人数为12人,不及格2人。严格兑现考试奖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做好职工爱岗敬业教育和“两规范”的学习工作。一是结合“优组”工作,讲责任,讲形势,教育职工认清集团公司发展形势,安心工作,珍惜岗位,爱岗敬业;二是组织好“两规范”的学习、抽查工作,利用班前会指导职工熟练掌握“两规范”,同时对不同岗位、不同班次的职工进行了“一日一题”和“两规范”的抽查工作,被抽查人员全部能回答出所考问内容。

4、自主抓质量标准化

①在抓好质量标准化管理方面,重点是做好机电设备检修标准化管理,提前做好汛期设备检修,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特别做好茶水站外来工的责任意识教育。继续对4个专业组进行《质量标准化精细化及自主管理考评细则》的自查自纠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精细化要求。

②深化开展“文明窗口及文明泵站竞赛”活动,每周四进行全面检查、评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下达整改通知,逾期不整改,追究班长责任。

5、自主抓“十个统一”,自主反“三违”

①按时召开班前班后会。培训结束后各班组织召开班前会,并进行派活、互联保签字以及由队值班人员进行审阅班前会记录情况。

②制定自主反“三违”制度和台帐,落实责任,由各班班长负责查“三违”、反“三违”。到目前没有严重“三违”人员。

③规范管理,加大了检查、督查力度,严格查处十种低级错误,杜绝“三惯”做法,确保安全生产。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7

一、充分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工作和机制建设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机制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所有人、所有物。人们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更多是看它的细节工作做得怎样, 后勤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教职员工有没有积极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

由于学校各项工作向教学一线倾斜, 后勤工作在设备投入、人员配备、个人待遇上还不尽人意, 后勤职工思想业务素质、工作责任性等还有待提高。在这里, 高校后勤管理者应充分认识问题的复杂性, 既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 又要鼓励职工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对于出现的问题, 可以向学校反映改善条件, 也可以通过社会化改变现状。同时, 要实施民主管理, 使各项管理制度透明化, 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心情舒畅, 体会到人性化管理的温暖, 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从主观上形成浓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不遗余力的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落实责任, 是后勤保障服务的根本

不管是什么工作, 难免存在互相推诿或者是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员工对自身的工作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 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应该重视培养员工职业素质及其责任心。此外, 如果师生认为学校后勤服务没有落实到位, 就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信任, 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只有广大后勤服务者齐心协力才能切实保障后勤工作的质量。这样不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 各位后勤人员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明确的目标, 这是后勤工作顺利落实的前提。

三、服务育人, 是后勤服务管理的更高要求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任课教师的责任, 也是广大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后勤人员的职责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接触, 以自己的工作态度、服务理念、专业技能感化学生, 让他们注重细节工作;也可以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感染学生让他们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树立起全员节约的理念。这样后勤服务人员就真正做到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四、注重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重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始终坚持建立科学、有效的后勤服务质量体系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目标分解成三部分, 即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 为所有职工建立业绩档案, 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个人, 实行契约化管理, 努力打造顺应21世纪社会发展潮流的高校后勤保障系统, 并突出自己的管理特点。要想切实提高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可以对如食堂等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不仅能提升后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更加体现了后勤管理与校园文化的紧密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提供了保证。

五、利用数字化校园提高后勤职工的办公效益, 实现精细化快速反应

尽管我校的后勤公办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但传统后勤办公在操作方式上停留在针对办公中某个特定需求而开发 (如:收发文登记、人事记录、资产管理等) 。多数是单机操作模式, 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其所做的内容往往只是在系统中输入信息数据。再把这些信息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 (如word, excel) 保存或打印出来。而数字校园突破地域了时空的限制, 及时、快速地对信息给予反馈, 实现办公信息实时的获取、共享和处理;办公人员需实行网上办公, 在协同系统和虚拟的办公环境中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为精细化即时化公办创造了条件。因此, 我们应利用数字校园实现办公职能的转变, 实现从事务型向政务决策型的职能转变。利用OA后勤办公室调研、决策工作的权威性、时效性、反馈性得到提高, 既重过程亦重结果, 使得办公室工作性质由以往以事务性为主逐渐转向以政务性、决策性转变,

六、努力提高后勤职工的素质

对于提高员工素质的目标, 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方面:一是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加强员工的心理素质, 主要表现为针对高校后勤人员的心理特点,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 对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意在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例如, 经常组织后勤人员到社会或各大院校进行参观和学习;利用报刊橱窗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组织专家对后勤各方面知识进行讲座等。二是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高校后勤组织不光代表了部门形象, 同时也代表了高校形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仅仅体现后勤工作的服务性与保障性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教师, 乃至整个社会看到后勤工作在服务过程中, 对于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教育性。第三, 通过招聘、竞聘上岗等形式引进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来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工作优秀者进行相应的激励制度, 激发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问题。

七、注重高校后勤管理的文化建设

狠抓企业文化建设, 是提高后勤管理企业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文化设施的重要方式;是塑造高校门面和对外窗口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整体上提升后勤管理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后勤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不但可以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影响学生, 还能在提供服务的时候, 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气息。因此, 后勤管理部门的文化建设一定要被注重起来, 争取做到文明管理、文明服务、文明育人, 让在校师生充分体会到丰富的后勤管理文化, 感受到来自后勤团队的温暖与关怀。

如坚持以公平为基本准则, 一要做到价位公开、无利经营, 坚持以师生满意为衡量尺度;如坚持管物用心, 物尽其用, 管理校产要像管理自己的财产一样用心。只有用心管理, 才能节约物力, 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 提高财产的使用率, 延长其使用年限;只有用心管理, 才可少花钱用于维修校产, 解决教学急需;才能引导师生爱惜公物;如通过计量, 能够使使用者随时掌握水、电、气的使用情况, 从直观上树立“节约”意识, 杜绝浪费现象。

八、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改革

对于后勤工作实施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具有政治性的工作, 直接涉及到广大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立足于社会稳定, 着眼于社会发展, 正确处理好改革目标与实现策略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师生利益与后勤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 争取做到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的健康、持续和深入发展。后勤管理企业也应本着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坚持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的指导思想, 为优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而努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既有完全引起市场化的出租出售模式如学校学生宿舍、小卖部的管理, 也有以学校为主体对外承包经营的模式如食堂的经营等。具体视情况研究而定。高校后勤的改革要以充分认清自身现状为前提, 改革方案的制定应当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现下特点, 方案的运行与操作则必须循序渐进, 集目标性与阶段性于一体。

总之, 在今后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 只有不断继续深化改革, 强调人的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 以思想工作为本, 以业务提高为纲, 狠抓落实, 才能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发挥后勤工作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摘要:就深化专科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题进行了论述, 认识应强调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从后勤标准化、精细化、社会化等多方面来做好工作, 并强调后勤的责任心和服务育人功能。

关键词:专科学校,后勤管理,标准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李丹凌.浅析数字化校园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办公室职能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3) :32-34.

[2]宋梅.规范学校后勤工作,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3 (10) :120.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8

一、学校后勤工作要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狠抓常规管理

中心校的后勤工作比较分散且复杂,涉及方面比较广,可以说学校每天的日常工作都离不开后勤的支持与服务;离不开后勤的保障。因此做好学校后勤的常规管理与教学常规管理一样重要,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后勤管理人员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每天随意上班,可以晚来、早走,甚至可来可不来,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其实这种想法与做法是不正确的。有必要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后勤人员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关法规、法令,认真学习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学校工作管理手册》,做到工作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从而为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并热情为广大师生服务,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首先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账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工作心中有数,同时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由经手人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一些大型采购都由行政会讨论通过并派人购买;要严格学校财产的管理制度,对学校财产全部登记建账。实行出借登记手续和损坏照价赔偿机制,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一次电灯开关、电路、水龙头等设施。其次要继续实行班级财产的登记、管理制度。针对班级管理的漏洞,要求各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后勤人员根据班级桌椅板凳容易损坏的情况,本着修旧利废、节约资金的原则,实行早发现早维修,采取从报废桌凳中拼凑修复桌椅板凳的方法。虽然这些都是一般小事,可是能为学校节约一分一厘,也算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三要建立健全学校宿舍、食堂及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食、宿安全。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每所学校基本上能满足区域学生的食、宿,修建标准的学生宿舍,并配备标准化的学生食堂,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遵守学校或教育家及学校后勤管理中心为此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其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确保学生的食、宿安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后勤管理工作要做到“勤快”、“务实”、“细化”

后勤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体师生服务。

1.后勤管理工作要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主要职责是把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热情主动地帮助师生解决困难,及时提供必需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物质资料。后勤员工要从学校利益出发,时时处处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形成“勤快、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源节流,加强管理。全体后勤人员坚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深入实际勤检查,勤补缺,多督促;发现问题,听到合理化建议及时记下,坚持认真记好总务工作日志和总务处大事记;遇事办事坚持请示,事后汇报制度。

2.坚持每天检查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环境,检查卫生保洁,水电、厕所设施使用效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问题。重在自己动手,平时注重服务态度的转变,对待各方故障。公物损坏,维修及办公用品的提供,力求做到随喊随到,随报随修。同时配合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和社会活动,不断培养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超前意识,尽可能地把各项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考虑得周全些。

3.学生饮用的纯净水由专人负责收发,确保学生及时、安全、健康地饮用。

4.从校园环境入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后勤工作的主题。经过精心策划,采取树木与花卉并存的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每年投入资金采购花苗来点缀学校环境,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认真抓好环境卫生。后勤组与大队部对卫生齐抓共管,大队部天天查,后勤组重点查,每周公布各班卫生成绩,每周提出卫生要求,并将卫生成绩纳入教师考核中,使全校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

上一篇:生活在别处下一篇:保洁员仪容仪表及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