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2024-10-10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共8篇)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篇1

在快速浏览个人简历的情况下,想要提高通过率基本的信息符合最为重要。在众多的个人简历中有的是条件符合人,那么那些条件不符合的则就会在第一时间淘汰掉。因此,个人简历中的基本信息上一定要符合对方招聘的条件要求。

在高竞争中往往能够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浏览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第一印象来选拔。个人简历从整体上来说排版要非常的明了,能够让人清晰的看出简历上的信息。当然也需要字体以及自号来灵活使用,从而可以吸引到对方。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账务会计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关注(/jianli)。

个人信息

姓名: yjbys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广东省身材:160 cm 48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3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百货/连锁/零售服务类:美容专柜销售员 前台/接待/礼仪 公司前台文员 行政/人事类 旅行社秘书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均可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5-2007.7 南湖国旅 前台文员及销售

2007.9-.2 广之旅 国内组团销售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7-06-01

所学专业一:旅游管理与规划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9-2007.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旅游管理与规划 大专

.4 二级A英语

.12 计算机一级B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详细个人自传

易于沟通,适应能力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团体精神。对工作热心负责同认真。

拓展阅读:简历制作的关键

简历的关键点

简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简历要针对你所应聘的公司和职位;二是你的简历要针对你自己,写出自己在大学的亮点。

写简历前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社会工作和生活仔细回想一遍,写下有亮点的事情。

如成绩优秀,获得过奖学金或者获得过什么竞赛奖励等;如参加过学生会工作、学生社团工作,到哪些单位实习过,组织过什么活动,取得什么业绩等;如自己在大学里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等。找出自己如众不同的地方,找出能反映自己良好素质的成绩或实践活动。

然后根据所应聘的岗位和公司进行一定的筛选和修改。

打个比方,如果是应聘技术型的工作,重点是要突出你的专业成绩、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简历上应该体现你的专业成绩,曾经做过的与应聘岗位有关的项目及所取得的成绩,或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另外,也可以稍加一点你参加的社会活动,表现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是应聘销售类的工作,重点要突出你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简历上应体现你的社会活动业绩,你曾经做过的兼职,以及你因为坚持和毅力取得的`成绩。

简历的主要要素

HR在筛选简历时一般会重点注意几项内容:

应聘者的期望;公司招聘岗位所需素质相关的表现,如学习成绩,社会工作经历,体现个人优秀素质的独特经历;另外,也注意教育背景,学历,专业,毕业的大学;如果需要面试,应聘者的一些基本信息不可少,姓名,联系方式等。

由此可见,一份简历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应聘的岗位或求职希望;

2、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和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件);最好留下手机并保持手机畅通。

3、教育背景:最高学历,毕业院校,专业。

4、与应聘岗位需求素质有关的表现、经历和业绩等,最好主题突出,条理清楚地写下来。

5、最后,可以附上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获得奖学金、优秀干部、实习鉴定、专业资格证书和发表过的论文的复印件。

简历的形式

形式上要整洁、美观。

一般不需要太多,关键要突出重点。上述的1-3项内容最多只能写2页A4纸,一般要打印出来,字体为五号或小四号。

简历有没有封面没有关系,很多HR并不希望有封面和塑封的简历,看起来要抽出其中的简历比较费时间。

一般岗位的简历需要太花哨,关键要有内容。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如设计类,公关类,策划类的岗位,简历形式可以做得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篇2

1 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

洈水风景区的地域分属洈水水库管理局,北大山林场、大岩咀乡、庆贺寺乡和西斋镇,开发建设中涉及到土地征用、水面使用、劳力调配及封山育林、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

(1)设置洈水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统一管理风景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管委会机构独立,直属县政府,配置5~7人,负责日常工作。风景区范围内的各项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矿山开采、林木砍伐、公路建设、土地征用等,必须事先经管委会审查批准后,方能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未经管委会同意,一律不得动工。

(2)洈水水库管理局管理的大坝、电站、万亩柑桔园等有旅游价值的设施由水库管理局独自或与开发公司联合,按照管委会统一规划,进行配套建设,开放经营。水面的使用,亦由管委会统一管理。

2 制定保护法规,力求整体、深层次开发风景资源

为使洈水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进行,避免开发中的盲目性,保持景区的自然特色和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保护好景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由管委会组织力量,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景点建设详细规划,制定具体的保护和管理办法,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2.1地貌保护管理

严禁在景区内自行开石、掏砂、取土,建筑开挖出的砂石土方要堆放在指定地点,确保山体地貌、河谷溪流、森林植被不受破坏。

2.2防火管理

依据防火规划,配专业人员,实行火种管理,进入景区,室外禁止抽烟。分区制订有“扑火方案”,实行周边联防。

2.3古树名木管理

分株建立技术档案,记录生态环境、消长情况和落实植保、扶壮措施等。实行专人看护、冬防支架等保护措施。

2.4景区管理

规范了景区管理秩序。为改善景区内的旅游交通环境;在旅游服务和管理上,对景区讲解员和驾驶员实行岗前培训,并可请省旅游局对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要求景区从业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文明用语、挂牌服务。在旅游安全上,健全并落实各种规章制度,防火、防盗、救护设施配备齐全,危险地段设有明显标志,特殊地段实施专人看守,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更加完善。热线景点单独出售游览证,控制客流量;疲劳景点实行封闭轮休,让其休养生息,恢复小环境自然生态。对建筑过多的景区,实行细则管理,撤除违章建筑。在景区外建居民新村,迁出景区内的全部居民,恢复景区自然风貌。

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

游游业开发项目多,资金投入量大,单纯依靠本县财力,不能形成规模,必须引进资金。为吸引国内外资金,在土地使用、税收、人事管理及各项管理费用等方面制定政策,给投资者一定的实惠,逐步积累资金,逐步完善,滚动发展。

4 加强宣传工作,扩大景区知名度

风景区游客的多少,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景区的知名度关系颇大,因此,必须加强洈水风景区的宣传,扩大景区知名度。

5 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管理制度必须切实可行

洈水风景区公安、护林防火、工商、环卫等室外工作人员,他们要都能恪尽职守,在各自负责的路段来回巡视。禁止游人在禁烟地段吸烟;路旁要设置足够的石砌垃圾箱防止垃圾遍地或满溢;并设置工商投诉点监督,个体商贩欺诈游客或纠缠游客强卖商品。这样分段到人,职责明确的管理方法,以及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明显的管理效果。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固然是管理好风景区的重要保证,但更重要的是应持之以恒地将管理制度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可将风景区分段落实到人,谁管理的地段出的问题,就由谁负责。管理人员应该走出办公室,在负责管理的地段来回巡视,防患于未然,并及时处理各类事件。

6 结语

风景区不同于城市,又有突出的个性,因此,净化景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旅游环境,任务重、困难多,单靠教育、疏导的行政管理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要以“保护第一、满意游客,依法管理、富山富民”为指导思想,广泛向群众宣传,坚决取缔非法经营,限量控制;同时还对景区的交通车辆、临时用工、外来人口等进行综合治理。现在洈水风景区已经成为荆州古城、长江三峡、张家界3个旅游区中的一颗闪光的新星,正在被愈来愈多的游客看好,洈水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正充满着蓬勃的朝气,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世界资源研究所等编 (王之佳等译) , 世界资源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综述 篇3

关键词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集保护、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在环境问题愈加严峻的今天,不断受到人类的关注。“生态旅游”一词起源于1965年,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是Hetzer 提出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思路。随后,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áin 首次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这也是第一次将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独立术语应用于该领域。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02年估计,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生态旅游”冲破了传统旅游发展以经济增长作为目标的旧模式,将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不再是单方面以发展为目的,变经济增长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1.生态旅游的发展

1.1 产生阶段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第一篇有关“生态旅游”的重要文献。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少数旅游经营者逐渐看到了潜在利润点,发展生态旅游,会成为下一个经济爆点。我国有关生态旅游的起步也在此时,虽然也提出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发展,但国内这个时期有关生态旅游的文献极少见,所以导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了解不透彻。总之,在这一阶段“生态旅游”应属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创新理念,有待完善。

1.2初步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生态旅游”的初步发展阶段。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潮的深入和国外一些国家对“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也从基本的描述性逐渐深入走向分析性、探索性的领域;除对概念的探讨外,还加入了生态旅游与道德、社会发展、教育、资源等领域共存的新内容。1991年美国成立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ES);1992年日本旅游业协会(JATA)发布《生态旅游的指导方针》;1990年肯尼亚生态旅游收入占其外汇总收入的34%;1992年泰国政府出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政策。我国在1994年底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1997年在北京举行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199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研讨会等。这一个时期的国内外会议及研讨会的召开,全面推动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1.3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举足轻重,中国名列国际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尽管我国生态旅游态势喜人,但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后,我国召开过两次重要的生态旅游会议,会议目的是讨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会议对促进和推动了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总之,新千年后,国内在借鉴国外优秀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也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意义的成果。

2.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当时人口剧增,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篇文章的问世后,学术界紛纷响应,随后出现了一批与生态经济相关的多本著作。我国的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发展较快。生态经济学是人类在探索生态经济问题中,研究其产生、发展、解决措施中形成的。具有研究内容综合性,角度战略性、结果使用性的特点。它的研究对象包含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大系统,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生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还包含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和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2.2 生态美理论

生态美是美的一种形式,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在美学领域的集中表现,是生态学和美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自然生态美和人文生态美是生态美的两大分支,美的创造都需要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和原则上进行,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生态旅游是21世纪普遍被人们认为能较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途径之一。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它以可持续为基础、发展为目的,是总结发展与环境两者关系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观点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旅游与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生态旅游发展起到了规划指导作用.也将生态旅游规划的重点明确,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及严格管理的措施进行规划。

3.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

生态旅游规划理论

旅游规划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旅游规划的观念已经被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所重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业开始进行全面发展阶段,旅游规划开始逐渐走向“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生态性等特点为导向,并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承载力控制原则、文化教育原则、法制监督原则为准则,保证生态旅游在社会大背景下健康发展。

4.结语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查阅的文献情况,笔者认为目前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较零散,针对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不强;定量研究少,实证研究较少。未来发展中,应更注重在实践性的创新上,以生态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兼容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美学等。如何解决目前生态旅游中的各种问题,让生态旅游成为未来的主旋律,也将成为我们生态工作者、旅游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康云海,宁苹. 论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J]. 生态经济,1997,06:36-42.

2胡序威. 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 城市规划,2000,01:16-20+64.

3 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5,02:228-232.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篇4

专业建设规划(2012-2017)

一、专业概述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对高尔夫运动、游艇等旅游休闲行业具有较强认知,具有服务意识、管理潜质和创新能力,能从事高尔夫服务、游艇服务、俱乐部管理与服务、休闲产品营销、休闲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及现代服务业经营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高尔夫及游艇企业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牢固掌握高尔夫球童、旅游休闲企业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本专业于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到2017年底,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高,产学合作密切、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重庆市和高尔夫、游艇等旅游休闲行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示范性专业。

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基础,开办集高尔夫教练方向、高尔夫营销方向、高尔夫球童服务方向、游艇管理、游艇驾驶、游艇营销等定单班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申报高尔夫专业,形成以高尔夫专业为核心专业群,实现规模扩张。

通过积极地校企合作,与国内知名高尔夫和游艇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并创新合作模式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高尔夫和游艇学院。

三、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规划

(一)人才培养建设

1.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

育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教学要突出实用性与技能性操作的要求,针对高尔夫和游艇相关岗位操作强的特点,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把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

2.以订单培养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和不断改进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充分贴近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

3.要不断总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规范教学文件,力足专业实际,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度,规划专业与学科发展;要大胆进行观念创新,紧紧围绕社会对高尔夫、游艇等职业人才需求的现实,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技能训练等环节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不懈探索,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院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1.培养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和编写工作,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带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积极申报院级、省级教学科研课题。在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方面带头做出成绩。

2.培养3—5名骨干教师。着重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使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3.完成5-10名兼职教师、企业导师的聘用和培训工作。利用企业行业 的优势,建立一支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队伍。经过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4.派遣专任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每年每人不低于1个月的时间,使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5.通过有计划接收应届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团队,平均每年补充1-2名左右,到2017年末,按生师比16:1,教师数量达到10人。引进博士研究生参与到教师团队,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6.“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到2012年末,“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7.积极鼓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和申报教学科研课题,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力图在五年内使本专业的教师科研团队能获得1-2项市教委的课题,3-5项院级课题;论文总数超过10篇;社会服务项目不少于5项.(三)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积极向学院申报,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于2017年12月之前完成校内的高尔夫实训场地和游艇实训室的建设,以及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在未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之前,通过采取采购简易的高尔夫教学设备和设施,利用学校的活动场地,初步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1.建立高尔夫练习场。主要为满足高尔夫运动技能、场地服务技能等课程和科目的教学。练习场应配备打位10个左右,并配备适量的练习杆、练习球、打击垫、分隔挡板、球网、球靶等设施。

2.建立高尔夫实训室。主要是满足高尔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实训室主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尔夫球场沙盘、练习果岭、高尔夫套杆、高尔夫基本器具、高尔夫文化墙等主要设施。

3.建立游艇实训室。主要是满足游艇基础知识学习和游艇服务技能训练 的需要。主要设施有游艇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游艇服务所需的器具和设施等。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立足于使由于校内条件无法训练的科目能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得以完成,另一方面在于通过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平台。要以订单培养为切入点,通过采取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在5年内建立3-6个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跳出地域的限制,要敢于将校外实训基地设立在高尔夫和游艇行业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地区,跳出地域的限制。

(四)教学模式改革

要以创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教学目标体系,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依据高尔夫和游艇服务和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与要求,改革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突出基本技能知识的要求与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要使课堂讲授与开展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一步搞好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贴近高尔夫和游艇服务行业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门专业课程的每一项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实践技能,提高服务职业能力。

3.要进一步加大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比重。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直观化,便于理

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与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

4.要强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模拟教学等方式。教师要注意收集教学案例资料,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编写有针对性的案例素材,指导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要求校内外专家和行业精英,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专题讲座,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信念,引导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五)课程资源建设

1.教材选用方面,要更加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主要选择优秀教材,使教材的选用范围逐步趋于稳定,避免在教材使用上的随意性,保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优秀的教材。同时,可使主讲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学习优秀高等院校在教材建设上的先进观念和先进经验。

2.积极鼓励教师独立或与企业行家合作编写教材。使教材能够符合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能够体现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学院特色。计划在2017年之前,出版1-2本的专业教材。

3.建立课程资料库和教学辅助资料。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包括教学视频、企业培训资料、教学案例、行业企业数据的专业资料库。组织教师编写一些实用的与主教材配套的如“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和“教学案例”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在5年内,以高尔夫和游艇方向的主干课程为基础,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设1—3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申报1-2门市级精品课程。

四、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促进改革发展

专业建设应该着眼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关键环节,充分突出各专业特色和优势,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根据本院专业特色定位,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群,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应该首先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入手,扶持和培养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优先配置优秀师资,并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走“精品课程,名牌教师”之路。

(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带动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促进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横向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在动态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环境中接受熏陶、经受锻炼的机会,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职业属性和行业属性。专业教师也要通过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指导专业实习等方式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五)以科研为动力,促进专业建设

科研工作和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促进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篇5

【发布日期】2000-11-08 【生效日期】2000-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000年11月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安全、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 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 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 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 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 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 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 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 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 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 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度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 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 旅游发展规划经批复后,由各级旅游局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纳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二十五条 旅游规划的培训教材、宣传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规划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2 篇6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涵义

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饭店设计等学科的发展,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也逐渐见诸文献。在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领域,近年来对城市标识系统、环境解说系统的研究形成前沿问题,可以视为与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形成的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相呼应的姊妹学科。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深入到微观领域,如对牌示的设计、材料、颜色,解说牌大小、设置高度,甚至文字的大小、字体、字间距等的深入研究。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对解说科学十分重视,设有专门的解说专业,还有相当系统、规范的学术文献资料。相比之下,我国国内对解说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解说系统的论文、著作罕见,研究人员极少。理论的匮乏影响到实践,表现为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单调、薄弱,在机场、车站、景点等对外服务的“窗口”,各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使用很多不符合国际规范,使外来旅游者感到非常不便。要改变旅游解说系统落后的现状,一方面需要科学的研究和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旅游管理、技术监督、环境卫生、城市建设等政府机构加强管理力度。“解说系统”的涵义,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助理教授、环境解说博士吴忠宏认为“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服务,目的在于告知及取悦游客并阐释现象背后所代表之含意,藉着提供相关的资讯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与好奇,同时又不偏离中心主题,期能激励游客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新的见解与热诚”。还有学者认为,通过解说的独特功能,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NPS,1907)。一个完整的解说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其中服务和教育是最基本的两种功能。

一 是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以简单的、多样的方式给旅游者提供服务方面的信息,使他们有安全、愉悦的感受。

二 是帮助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旅游区的资源及价值。向游客提供多种解说服务,使其较深入地了解旅游区的资源价值、公园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旅游区在整个国家公园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

三 是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通过解说系统的揭示和帮助信息,使旅游者在接触和享受旅游区资源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并鼓励旅游者与可能的破坏、损坏行为作斗争。

四 是鼓励游客参与旅游区管理、提高与旅游区有关的游憩技能。为旅游者安排各种实践活动,在解说系统的引导和帮助下,鼓励游客参加旅游区适当的管理、建设、再造等活动。学习在旅游区内参与各种运动及游憩活动所必需的技能,如滑雪、户外生存、登山等技能。

五 是提供一种对话的途径,使旅游者、社区居民、旅游管理者相互交流,达成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旅游目的地的良好运行。

六 是教育功能。向有兴趣的旅游者及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解说服务,使其对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它的科学和艺术价值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充分显示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

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两类。向导式解说系统亦称导游解说系统,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双向沟通,能够回答游客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由于导游一般掌握了较多的专业知识,向导式解说系统的信息量一般非常丰富,但它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确定,这要由导游员的素质决定。一般情况下,旅游解说系统都是指自导式解说系统。

它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它的形式多样,包括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像带、幻灯片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但由于受篇幅、容量限制,自导式解说系统提供的信息量有一定限度。从另一角度看,正是由于这一限制,使得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解说内容一般都经过了精心地挑选和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旅游者获取自导式解说系统提供的信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体力自由决定获取信息的时间长短和进入深度。自导式解说系统容易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无论旅游解说系统采用何种介体,它们都必须依赖特定的语言。一地区或一领域内解说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有机组合就是该地区或该领域的解说系统。旅游解说系统存在语言选择。对于外国旅游者经常到达的地区来说,外语解说显得极为重要。

二、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和教育系统

设立美国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一是保护公园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二是向公众提供游憩机会。这两种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解说系统的支持。因此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在每个公园内都规划设计了功能完备的国家公园解说和教育系统(In-terpret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s in NationaI

Parks)。旅游区内的解说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经历,借助于各种表述媒体,在使用当地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当地景物的意义和其间的关系。每个国家公园的职员都有义务保证旅游区的解说功能发挥和高质量的服务。国家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编制有严格、规范的要求。每一个公园都要向旅游者提供良好的解说服务和解说设施。解说系统规划编制的依据包括关于国家公园的法律、管理条例、公园管理规划、资源管理规划、解说条例等。解说规划的编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对当地的历史、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有深入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对旅游者对公园的需求、期望和行为进行科学地研究。编制时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如游客的使用程度、景区资源的特征、公园管理的目标等。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规划还设立了园外解说、环境解说和遗产解说功能。所谓园外解说就是在公园的边界以外建立宣传和说明系统,作为园内解说系统的补充,以增加公众对景区景点的了解。环境解说目的是向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一般在于介绍自然史和自然资源的知识,如生态系统、地质现象、以及与二者有关的人类活动。遗产解说的目的在于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包括增加游客对文化景观、历史建筑、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类活动的了解。环境教育和遗产教育一般与当地学校的师生、社会教育机构、专业团体结合进行,对社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应该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这些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儿童、老人、国际游客等。这些人群与一般公众对旅游区的解说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残疾人需要更加方便的设计、专门化的媒体形式;而国际游客需要公园向他们提供翻译成他们能够阅读的文字的解说服务。为了保证解说系统的质量,国家公园管理部门负有指导、监督、评价所有解说服务的责任。

三、香港和北京旅游解说系统的比较研究

1997年和1998年间,我们分别考察了香港、北京两地的旅游解说系统。比较两地的解说系统,发现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有明显差异。这里我们主要从交通导引、接待设施和物业管理、景点、以及印刷物、双语解说等5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交通导引解说系统:香港的道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导引系统,要实现交通畅通是不可能的。在道路两侧、路面都设有明显的导示标志或汉语、英语文字说明。除规范的公众信息提示外,其它如路口提醒、地铁无人售票的使用说明。乡野地区的木制路牌等设置,都从公众和游客需要角度加以设计。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的巴士服务也有详细的车次通告牌。北京的交通导引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较集中,如东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二环、三环、四环、机场高速等干线,中文和交通符号设置较好,但在一般道路上显得不足,在外语解说方面更显欠缺。接待设施和物业管理中的解说系统:包括旅游者入住和到访的各类宾馆、旅馆、餐饮设施、旅游购物等场所。香港、北京二地的调查表明,上述接待设施的解说系统,其中包括英文解说系统,两地都比较完善。可以说不存在大的差别。但在物业管理方面,北京的差距较大。如香港的物业管理公司将“此地区由警犬巡逻”、“小心楼梯”、“小心地滑”、“小心看管你的财物”、“私家宅外人勿入”等提示告知住客和游客。同时对附设的设施的使用方法、位置、预订等配置清晰的说明。景区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系统一般由软件部分(导游员、解说员、咨询服务等具有能动性的解说)和硬件部分(导游图、导游画册、牌示、录像带、幻灯片、语音解说、资料展示栏柜等多种表现形式)构成,这里主要分析一下硬件部分。无论香港还是北京,景点的解说都分为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等形式。如香港九龙公园入口设有“九龙公园指南”平面图,北京圆明园的入口处绮春园宫门,也设有“圆明园遗址公园导游图”,在游径沿途还分别设置了若干处“圆明园开放区导游示意图”。京港两地的景点牌示都有说明单个景点的性质、历史。内涵等作用,以体现解说系统的教育功能。但香港的景点牌示更强调环境教育意识,如渔农处在海滨设立“保护海洋生态,切勿使用炸药或毒药捕鱼”牌示;九龙公园设立的“在春秋雀鸟迁徒的季节,你可能在这里看到美丽的寿带乌”则向游人介绍了观乌的景点。印刷物解说系统:这类解说系统旅游者可以随身携带,是重要的自助旅游信息。与香港比较,北京在机场、车站、宾馆、景点等游客集中流动的地方,可供免费取阅的出版物解说系统明显不足。双语解说系统:中国大陆在地理上远离欧洲旧大陆和美洲新大陆两个西方文化中心,在那里英语是十分通行的国际交际语。汉语本身与英语等拉丁语系诸语言截然不同,西方旅游者对汉语感到极为陌生。他们来到中国首先感应到的是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从而感到缺乏他们在欧洲或美洲那种熟悉而又安全的旅行环境。因此如果没有英语解说系统的帮助,西方旅游者在中国的旅游历程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同时,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交际语言,一些母语不是英语的旅行者也常常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用来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交流语言。因此,英语旅游解说系统对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种语言上的障碍,使香港旅游业

北京占有更大的西方市场优势。北京目前设立的解说牌示中,大量存在以汉语拼音代替英语的现象在这里,汉语拼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国内人不会去看拼音,外国人则看不懂,使其信息传输效率低下,对外国游客失去解说效果和导引意义。

四、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几点建议

以上分析反映了目前中国大陆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和管理方面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对这种差距人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多年来我们过惯了“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身处不便而不知不觉,缺少与国际水平看齐的意识。即使是旅游规划和政府专业管理机构,对解说系统的认识也还停留在一般的水平,未能落到实处。旅游区缺乏系统、规范的解说规划的设计,普遍存在管理力量薄弱、信息内容不充分、主题不突出、文字错漏、语句呆板设施缺乏艺术性、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现对今后我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解说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解决观念问题并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协调工作。第二,在规划文本中以规范形式增加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求。第三,加强研究队伍建设,要有专业人员从事解说系统的研究,并指导实践工作。第四,加强解说系统中软件部份的建设,提高旅游信息服务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National Park Service.NationaI Park Policy.A document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l997

本文作者: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金 华 荏原北京事务所;北京,东三环北路发展大厦1707室,100004

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篇7

一、我国旅游规划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规划中计划的施行性不强,导致执行力度不够。旅游规划的计划在设定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然而,目前许多旅游规划的计划的设定完全是为了迎合部分官员或者政策而设定,没有明确目的和含义,难以真正实现核心利益和价值。

(二)旅游在开发带过程中不考虑实际问题,导致最终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计划。就目前部分景点的规划来说,大部分都是对于一些热门景点的相关设计生搬硬套,最终不能够凸显出自身的特点和热点所在,使得旅游规划进行的不伦不类。

(三)旅游产品的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和形象设计急需加强。资源是规划的基础,规划是产品的基础,产品是促销的基础,促销是效益的基础,这里既有链条环节不可倒置问题,又有操作时序不可互换问题。而连接链条的主线则是旅游形象问题,有了形象即使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短缺,亦可弥补,比如资源是规划的基础,但是如果有了市场,也可以人为地创造资源。

(四)旅游附加产业链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专业化。资源乃规划之

本,规划乃产业之本,产品乃促销之本,促销乃利益之源。这种链条式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同时,在这个链条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存在差错或者没有做好,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最终利益的不断缩水。例如,深圳作为一个旅游规划进行的较为完善的城市,其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旅游资源,然而在正确的旅游规划下建立起了锦绣中华等相关的旅游经典。最近几年深圳旅游收入高达300亿元,成为了增长城市GDP的不可或缺的助力。深圳旅游规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城市中的部分资源整合起来,并且形成其独一的产业链,最终使得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进行城市旅游规划时,能够对其资源进行正确配置和分配,也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对策

(一)因此,旅游法制建设必须加快完善。对旅游规划进行规范化和合理化,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法律措施。现在我国关于旅游规划方面的法律文件主要为《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设计办法》两部规章制度性的法律。这两部法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在旅游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然而却存在着根本的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例如《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在进行旅游规划的措施实施前必须对旅游规划进行专家评定和审核。但是该法中没有明确指明旅游规划出现问题后应该如何进行处置,没有指明要确切追究的法律责任,这显然是不利于规范化的管理的。

(二)建立起完整规范的监督体制,对整体旅游规划全程进行监控。无论是个旅游规划计划的提出还是规划的实际编制,都应该纳入监督的范畴,每个步骤必须公开透明,防止出现“虚”“软”问题的出现。对于较为重要的旅游规划,更是在监督方面下苦工,对于不合格的旅游规划项目一律持驳回和抵触的态度。建立起完整的、专业的监督调控系统,对于旅游规划的实现极为重要。

(三)要注意旅游规划项目的实施后的效果来确定旅游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对于一个旅游项目的实施,不能够只顾将其推上旅游规划大潮,同时,还有建立相关的专家组对其后续发展情况进行追踪和观察,分析其相关旅游规划措施的可行性和效益性,并根据其实施情况制定出下一步情况。如果旅游规划项目的收益不甚理想,那么专家组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处理该规划项目,同时,分析该项目失败的原因,避免下次在同样的地方出错。

(四)对于旅游规划的领导团体要科学化。旅游规划并不是一个单一而独立的项目,它的实施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联合作用,例如旅游、环保、交通、治安等各个部门,因此,在谁是“老大”这个问题上更是不能够犯决策性的错误。要科学分析其中的主次关系问题,确保整个规划中的中心地位和主要角色的问题,并将一切其他部门等建立起以该部门为中心的系统,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四川山地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 篇8

关键词:四川山地;旅游资源评价;资源开发;千佛山生态旅游

一、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基本现状及开发优势

四川的山地资源以全省面积49.8%的比例多分布在四川的西部高原和盆地边缘处,作为四川特色旅游资源之一,其具有景点多、功能多、山地资源类型多、地形复杂、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垂直差异明显、冰川规模极其壮观等特点,因此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整体面积达到122平方公里的千佛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绵阳的西北部,以千佛山的山地资源为核心向周围绵延开来,位于成都到绵阳到九寨沟再到黄龙寺的黄金旅游线中,并与白水湖、罗浮山及龙泉砾宫多项生态景区构成绵阳的内环旅游线。

千佛山的山地资源具有幽、险、奇、绝、秀等特征。千佛山每年11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之间的积雪期间内龙洞沟、淋冰崖、海子沟等冰凌高挂最高达到300米,冰雪世界的瑰丽与王家药场的林海雪原,可为渴望北国雪原风光的游客带来了新的体验。

从千佛山山地资源的表现特征来看,千佛山山顶具有一览众山小的优势,东侧坡型具有多层次和柔缓性,西侧绝壁刚劲壁立,千佛山独有的天门洞、云岩、盘龙石及形态美好的蘑菇石、石笋、巨幅白岩等,与清丽的水景联袂,从色、形、光、声多方面体现出千佛山山地资源独特的观赏价值。千佛山在多种动物和植被的聚集下,具有着独特的动态美、形态美、声音美。

千佛山龙洞沟拥有高度160米、水幅在3-7米之间常年不断的多级性瀑布,单级瀑布高达66米,在千佛山特有的山地地貌特征下,单级落差额度高于300米的淋冰岩和珍珠滩季节性瀑布以其灵气足、观瞻性强和规模大对游人极具有诱惑力,丰沛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决定了千佛山多样化、优秀的生物圈架构,景区的物种基因库极为丰盛,成土母岩主要为灰岩、片麻岩、千枚岩,在成土因素多样化的作用下,土壤垂直带谱的分布更为明显,腐殖层深厚及ph值稳定的前提下,区域中现有名贵中药材含贝母、天麻等50余种,脊椎动物68科,珍稀动物如金丝猴、大熊猫、云豹等,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相应成趣,气候宜人风景诱人。千佛山生态景区以气候、生物、水文、地形、土壤等的复杂多样,以及山地特殊气候所孕育的生态资源种类的丰厚性等为千佛山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二、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条件及问题

1、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条件

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高开发价值主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古寺古庙古钟的悠久传承,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的奇妙,革命遗迹和佛学文化的人文特性等。从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区域型特色和景点分布情况来看,从拥有珙桐林、海子、峭壁绝壁、瀑布等的龙洞沟景区上行可抵达千佛山的顶景区,云海、佛光、日出自成一景,天门洞、云岩、望香台、蘑菇石、盘龙石、杜鹃林、易家大坪等的景点空间较为紧凑,集中开发的过程中,更有利于进行旅游线路多样化的设计。千佛山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千佛山与成都间车距小于1.5小时,临近北川、绵竹、德阳、绵阳等,景区规划时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景点之间的紧凑性对旅客的集中景点观赏及旅客资源的带入等具有良好的促进性。随着千佛山山地旅游风景区的逐步开发,在九寨沟被列为黄金旅游景点后,千佛山区域的旅游客源极为丰厚。

2、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天然优势在缺乏有效开发的前提下并不一定能帶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由于地处在内陆,受到开发理念、原则等较为落后的前提下,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开发中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山地资源本身作为生态型可持续资源,对其进行经济和山地自然的结合型开发可作为千佛山山地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开发中受到观念落后、技术和操作水平低下等的影响下资源破坏和浪费极为严重,比如千佛山在前几年旅游发展极为火爆时,游客众多导致环境承载力趋向极限,景区内来往车辆的不断增加为千佛山区域水源、土壤、大气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市场定位角度来看,山地资源和景观旅游市场主要以欧美市场的客源为主,但是目前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开发主要以国内市场的客源为主要定位,西方游客市场的开发力度不足,作为内陆的区域,四川千佛山与山地旅游主要客源市场间的距离也造成了国外游客数量受到限制。作为典型的山地旅游资源,四川千佛山在开发中在硬件设施部分需要极大的投入,但是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覆盖区域极为广泛,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区域在吃、住、娱乐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设施,接待能力不足的前提下,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不足则被放大,很容易造成游客的不满和投诉。四川千佛山山地旅游资源的当前项目开发,除个别的区域如千佛山本身外,相邻区域的山地景点也仅能提供观光旅游服务,特色旅游和度假旅游服务相对较少,四川千佛山山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尚未挖掘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发展。

三、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的科学型开发规划

1、重新调整客源定位,构建大旅游精品环线

正如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中对客源定位与实际山地旅游客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四川千佛山山地开发规划的调整需要以市场真正发展为前提,按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种趋向,立足四川千佛山山地的区域特色和交通环境特点,分别进行客源市场定位的规划。如国内市场以德阳、成都、绵阳作为一级市场,重庆和附近区域作为重点开拓市场,东南沿海、天津和北京区域列为机会市场。国外市场同样分为三类,亚洲短程和九寨的环线作为基础市场,澳大利亚、北美和欧洲则作为开拓市场,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区域列为机会市场。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的绿色、生态型开发需要,结合山地资源开发产业链延展的需要,可从食、住、行、娱、游、购对四川千佛山山地生态旅游进行特色性规划,比如旅游的主干线方面则可设定双河口——宝藏寺——龙洞沟——盘龙石——易家大坪——杜鹃王——千佛顶——衫板王爷——白岩——茶坪——双河口。针对千佛山周围一区一景,景色的空间性联系紧密的特色,在构建大旅游精品环线的原则下,可以开发多元化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多样性生态观光景观、疗养避暑、健身旅游等精品旅游服务。

nlc202309020718

2、利用地理景观特色变化,合理设计开发布局

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主要以其丰厚的天然资源、人文景观的悠久神秘、生态环境的良好性等为开发基础,由于山地四季的变化程度不同,其景观特征、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化可以配合人工景观的培育,作为不同季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以降低山地旅游淡旺季的经济收入差。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需要,在旅游服务中心方面可按照地理景观分布的特征来进行三级旅游服务中心的区分型设置,如白岩千佛广场接待中心和宝藏寺海龙接待中心可作为一级旅游服务中心,千佛山顶设立二级旅游服务中心,三级旅游服务中心则按照不同景点的分布状态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和设立。景区开发方面可设定四个重点开发区域,如包含日出、佛光、云海、佛教、云岩和天门洞的千佛山顶景区;包含蘑菇石、佛祖庙、杜鹃林、壶嘴和石笋的白岩景区;包含山地混交林的生态系统、海子、绝壁、珙桐林、峡谷等在内的龙洞沟景区;包含杜鹃、悬崖、高山阔混交林的生态系统、绝壁等在内的衫板王爷杜鹃走廊——易家大坪——盘龙石。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可持续性开发规划

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减少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方面逐步完善现有如景区内外所需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项基本服务设施,严格控制山地旅游区域的覆盖性面积,比如避开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珍稀动物的日常生活区,对主景区的規模和景点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强化景区外围的开发,以此来降低主景区的旅客压力。在景区开发之前,从规划角度立足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来制定四川千佛山山地旅游规划方案。合理测算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旅游容量,明确需要保护和开发的区域及项目,按照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遵从规划落实需要来编制详细执行规范。考虑到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的保护评价管理需要,可引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步构建和完善四川千佛山山地资源开发所需要的旅游信息系统,并从多渠道来争取开发的资金。

【参考文献】

[1]杨光.山东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4(04).

[2]毛国栋.福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D].四川农业大学.2012(06).

[3]涂琼华.GIS在山地旅游管理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

上一篇:[feiq]外语学院早自习考勤制度下一篇:研究生英文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