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2024-09-24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精选17篇)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篇1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将以“营造大家共同读书”为思想主线。本学期,我们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将加强社团成员的自主化管理,争取在扎实做好经典诵读社团的基础工作,使之成为我校社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校诵读教学研究一个闪光点,成为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的一个舞台。通过经典诵读社团以点带面,影响全校学生,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为书香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欣赏经典作品,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作品,感受作品的情趣。

2、掌握朗诵技巧。

3、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具有诵读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通过朗诵,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趣味性。

5、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6、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

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

四、活动地点:电教室、会议室或校园

五、实施对象:

八年级部分学生

六、活动实施:

1、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学生自由选择教材,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古诗文经典的诵读。

2、“经典诵读”将会一直贯穿于我校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3、此活动由经典诵读辅导教师实施。

4、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文学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5、可以在每天晨课的前10分钟,每天午自习前时间10分钟,课间操带回教室的队伍时间3分钟时间等,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时间。

6、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

7、举行古诗文黑板报或者手抄报活动等。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篇2

中华经典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最深厚的软实力”。这就需要我们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2009 年由教育部牵头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正式启动,并迅速得到响应。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桥头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走进校园有利于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浓厚爱国情操。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不足。其主要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首先,当前社会快餐文化盛行。大学生习惯性消费快餐文化,不再有足够的耐心沉淀自己,诵读一些中华经典的诗文,而是选择娱乐新闻、八卦新闻等等。从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审美情趣不足,人文素质缺失。其次,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使当代大学生降低了阅读的深度。新媒体的发展,使图像阅读变得流行,例如:电影、电视、游戏和动漫等,娱乐化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经典阅读的习惯。最后,学生就业压力大。当前许多高校学生认为上大学仅是就业的敲门砖,因此更愿意选择有实际效应的内容阅读,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经典诵读可以带给人们心理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然而却被大学生忽视,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亟待建设成为品牌项目并再高校中大力推广。

2013 年到2016 年本校举办本系承办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着重从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而高校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好利用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诠释。诵读的内容为中华经典的诗文,可以包括唐诗宋词元曲,也可以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篇章,或是现代经典诗词节选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道德追求等来武装自己。

2、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仅仅会读文字,不代表理解其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识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诗文只是文字性的处理,而不知道其所处的背景、环境及人物的性格,自然无法掌握诵读的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对诗文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掌握和理解,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朗诵《琵琶行》时,掌握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白居易遭受贬谪后在浔阳江头偶遇一年老色衰被抛弃的歌女,结合自己的遭遇创作而成。就会深刻理解诗文所表达的内涵,也就能够诵读出诗词中蕴含的愤懑之情。因此,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3、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部分高校教育只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个人修养的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言论,而进入公开场合,面对众多陌生观众时,却无法流利的讲话,这种情况与现在大学的教学形式相关。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主动发言和上台的机会,也就缺乏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学生利用诵读经典,不仅接触了传统文化,而且将经典语句潜移默化的转化为个人的表达,既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化修养。

三、品牌建设及推广的思路与方法

1、开发阅读资源,拓展诵读范围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因此,学生在选择文章时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内容很容易重复,例如,第二届大赛初赛时有4 位学生同时选择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缺乏对诵读核心精神的理解,诵读的内容应该更为广泛。“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经典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当代散文,供给学生的选择范围应该是广阔的。在品牌建设初,咨询相关专业教师,列出参考书目供学生选择。通过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广泛阅读的平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参与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活动的组织的成功,一部分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活动前期,就需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此外就是加大力度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包括展板、海报宣传,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网络进行宣传。诗文朗诵活动不单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专利,而应该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重新阅读经典,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人文素养。通过提高全校学生的参与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开展相关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竟可能的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热爱祖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实现中国梦。诗文诵读活动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加以呈现,更能烘托出语言的感染力。此外通过前期开展的读书小组活动、语文读书竞赛活动为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阅读经典,更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

4、诵读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指导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需要一批专业性强、责任性强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硬的师资力量,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本项目教师均为普通话测试站成员,属于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学生的语音语貌可以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纠错,部分专业教师对于学生诵读的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有助于诵读情感的表达。此外,学校可以以诵读活动为平台推荐相关指导教师参加国家或省语委的专业培训,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从而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学校整体诵读水平,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创造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和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需要高校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才能顺利实现品牌的创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危玉然.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

[2]赵先锋.论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出版广角,2015.

开展古诗文诵读,与经典同行 篇3

一、消除畏难情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面对《中华经典诵读本》这么一本厚厚的读物,学生们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一开始,我就告诉大家,每周背出一首古诗就行了。这样一来,学生的信心一下就来了。然后我又使出了激将法,问学生:“现在还有谁对付不了一首小小的古诗?”结果当天就有许多学生背出了这首古诗,在两天内,学生都完成了背诵任务。我大大地表扬了学生,说他们真了不起,全班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规定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学生当然个个都很开心,很多学生还纷纷要求增加背诵量。慢慢地我由每周一首到每周背两首再到每周背三首等。当然,我还根据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五言到七言,由描写景色到揭示人生真理,由绝句到律诗到词。我还注意归类学习,举一反三,如学了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我就推荐学生诵读他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在感悟了他的以上两首清新婉约风格的词作以后,我又带领学生领略了他的豪放派代表作《破阵子》。因为训练有坡度,再加上触类旁通、以点带面,而学生又普遍都有迎接新挑战的好胜习惯,所以学生诵读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随着量的积累也逐渐有了质的飞跃。

二、多种方法,激发背诵兴趣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减少、扫除记忆的障碍,我总是利用晨读课等时间向学生讲解诗词的意思;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介绍诗人的生平,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联的一些资料等。古诗是一件件艺术作品,它们的表现形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述方法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帮助学生拉近与经典的距离。

另外,古诗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在古代拿来谱曲即可开口唱出来,学生在随着音乐演唱时,多了一种趣味,多了一种激动,也可以记忆得更深刻,更经久不忘。现代,我们已经在唱岳飞的《满江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月满西楼)、《临江仙》(《三国演义》主题曲)等等。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谱曲子把一些比较长的作品唱出来记忆,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能轻松地记下来了。如此一来,学生就不把背诵当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

三、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背诵

有了竞争就有了动力,有了成功就能产生催化作用。由于我对经典诵读非常重视,经常督促、抽查,不断鼓励、表扬背诵情况好的同学,因此全班逐渐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诵读氛围。后来的早读课上,只要我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群学生拿着《中华经典诵读本》涌过来,并马上在我的左右两边各排起了一条长龙,原来他们是要到我这里来接受检测呢!这是我的一个新的激励举措:学生每背完一首,我就在他的书相关的篇目旁写上一个鲜艳醒目的“背”字,并郑重其事地记上年、月、日。几次下来,我发现学生们又纷纷在比谁书上的“背”字多了。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影响下,学生的背诵热情大为高涨。此时,背诵也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乐事了。此外,我还经常给学生新的激励和刺激,如:定期进行“古诗擂台赛”“挑战极限”等活动,评选出古诗之星和优胜小组,并颁发奖状或一些小小的学习用品作为鼓励。

四、重视教师的范读

在引导学生背诵经典的同时,我除了讲述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资料之外,总是和他们“同甘共苦”:有些作品我已经会背,就先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地背给学生听,如《爱莲说》《陋室铭》《满江红》等,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就是跃跃欲试,想背熟练了也能与我一争高下;有的作品比较晦涩,我也是初次接触,如《箜篌引》等,我就和学生约好一起背诵,并且进行比赛,虽然这样的作品比较拗口难背,但是学生的劲反而更足了,因为有老师和他们“有难同当”呢!结果,有许多学生先于我背熟,我当然是他们的最大支持者,对他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辞……我想:我们学生对背诵古诗文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是来自于我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吧。

五、进行启发熏陶,提升精神,塑造人格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文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修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一生中受用不尽,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我注重进行启发和熏陶,抓住时机引用古诗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面对生活磨难的勇气、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他人宽容的态度和胸襟等等。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用古诗文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如秋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登上电视塔顶时随即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同学时,就引用上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参加活动比赛时,“天生我材必有用”便脱口而出;读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家不在大,温馨就行”便在同学们中间广泛流传……古诗文常常从学生口中涌出,着实叫人高兴。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才会形成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之路走得更加幸福。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计划 篇4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极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文化瑰宝。中学生每天诵读经典古诗文,通过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浸润于经典诗文的光辉之中,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一、活动目的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

2、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习惯。

3、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活动内容

经典诗文诵读,它可以提高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根据我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我校初步拟订了本学期以《弟子规》、《中华经典诗文》等为主要诵读内容,这项计划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作出适当调整,实行分层教学。以达到此项活动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背诵中华经典,积累民族文化底蕴,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四、活动口号

诵千古诗文,做中华赤子。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五、具体实施办法

1、每日吟诵、确保时间。每位教师要要充分认识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高度重视诵读课程,坚持常抓不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诵读,与学生一起真心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真切感受诵读带来的生命的律动与成长。

2、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对于经典古诗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重在让学生熟读成诵,就如种下一颗颗充满生命潜能的种子,在特殊的情境里自然会发芽成长,“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与时俱进、发展继承。经典古诗文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六、具体要求

1、“晨读”:按一早到班就读书的要求,利用早晨时间,大声诵读5分钟,早读老师带领。

2、每节课上课前诵读古诗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每周利用班会课进行集体诵读,并组织每周总结,班主任负责。

4、办一期“经典诗文诵读”为主题的黑板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经典诗

文诵读比赛。

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 篇5

县教育体育局: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为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进一步推进我镇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情趣。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根据《商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举办全县中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的通知》(商教发„2011‟259号)文件精神,我镇小学于10月13日举行了金丝峡镇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管理

古诗词的诵读重在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我镇于9月中旬下发了《金丝峡镇中心小学关于举办经典诗文诵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的通知》(金小发„2011‟160号),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尤其是各村完小校长、中心小学各小组辅导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着重指导,并利用早读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力倡导经典诗文的吟诵

了自己的特色,一批选材贴切、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经典诵读节目脱颖而出。节目内容有诗有文,形式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高潮才艺和对中华经典的热情。选手们的表演声情并茂,背景音乐更是锦上添花,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为强劲,给整场比赛留下靓丽的一笔。

课前经典诗文诵读指导计划2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雅情趣 营造诗意校园,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诵读内容

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主,包括:文化积累、道德培育、精神锤炼和行为表现四个层次的内容。本学期重点以《三字经》《千字文》为基础,熟读背诵其它经典诗词。

三、具体措施

(一)诵读时间

1.加强教育,学生应该在课间就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每节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帮助安静气氛,上下午课前十分钟为诵读时间,要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2.加强诵读指导,开展小型而活泼的诵读活动,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督促,确保每天诵读时间的充分利用,并提高诵读实效。

3.经典诵读要与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使古诗文诵背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积极开展诵读活动

1.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重视诵读活动的研究工作,要求学生都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举行班级诵读“小小擂台赛”、“古诗文知识竞答”、“班级诵读比赛”、“诵读表演唱”、“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开展班级诵读交流活动。与同年级班级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展示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诵读活动得以深入实施,取得一定的实效。

(三)加强检查督促,采取齐诵、个人按篇目表抽签诵读等形式开展诵读比赛。

(四)工作设想: 1.确定诗文诵读教材,确定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2.利用阅读课,加强对学生读书进行指导。3.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计划地将读书、日记写作活动与语

应用数字资源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7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 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 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 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 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 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六、结束语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篇8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经典歌曲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歌曲。再如国学在经过了100多年的沉沦后,现在正在以崭新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文化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髓。在当前这个特定的时代,我们确实要以自己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因而教师要在传承经典中要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把人类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代地传下去,让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源远流长。这既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二、搭建好经典诵读平台,开辟古诗文教学新途径

近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悠久灿烂文化、搭建经典诵读平台、做好经典传承人,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注重平时的经典数量的积累

经典传送首先要积累经典的数量,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校本老师需要抓在平时,练在日常,要不断搭建起经典诵读平台。

2、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古诗文课堂内容

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要经常搞一些经典诵读活动来不断丰富古诗文课堂内容,比如经常用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中华古诗词经典》等进行诵读比赛。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本地人文素养、风土人情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撰写出适于学生发展的乡土教材,如《陇东风土人情》、《文化礼仪》、《二十四节气与当地农事》等,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汲取生活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

3、充实经典传送的表现形式

经典诵读可以以歌舞、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成功学习经典知识的喜悦,唤起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并使这种热情经久不衰。比如去年我校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令全场来宾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节目演绎出从远古的周朝、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唐宋、明清到近现代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台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节目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不仅教育了广大师生而且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得校园文化得到积淀,文明得到发展。

4、整合古诗文的经典范文,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学课本所选的两百多篇文章中,不乏传统教育的经典范文,每篇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将古诗文经典整合为:(一)传统美德篇:如《论语》中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爱国主义篇:《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三):传统人生观篇。《陋室铭》中有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爱莲说》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桃花源记》有陶渊明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四):古代政治文化篇。《孟子》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古代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政治思想。《出师表》、《曹刿论战》宣扬纳谏、用贤以及取信于民的为君之道。……在课堂讲解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阅读、朗读、默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哲理,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准则,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营造持续学习经典的氛围,延伸经典古诗文课堂

经典的学习不能只靠课堂45分钟时间,学习古诗文也如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经典的平台,营造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氛围。比如每天在黑板角抄一句经典佳句,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诗词;每周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板报、文化长廊、墙壁、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传播传统文化,特别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总结

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文档 篇9

中华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师生对祖国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于2011年9月8日开展全校性经典诗文诵读选拔赛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召开语文教师会议,商议诵读篇目和选拔赛活动方案。活动先由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在班上指导学生朗读,在班上先进行选拔,然后推荐1名优秀学生参加全校性选拔赛,获第1名者推荐参加县级比赛;参赛教师先与教研组长王朝忠老师报名,诵读后由评委教师无记名投票举荐。

在学校的支持和全体语文教师的热情组织下,这次“中华经典诵读诗文”选拔赛活动成功举行,于2011年9月8日在多功能教室圆满结束。虽然这次活动不是室外大型的开展,但教师学生个个态度认真,充满自信地展示了自己,能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吴春祥老师还给全体师生讲解了一些朗读技巧并做了示范诵读。

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篇10

活动总结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传统经典的哲理光芒。在本次全乡组织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中,我校根据上级关于开展“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于六月份开展诵读一篇经典诗文的指示和部署,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诵读经典诗文比赛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安排有计划。

为了使活动开展有条有理,制定了本次诵读比赛活动方案。在方案里,拟定了活动主题,活动时间,规定各班比赛的人数,同时对指导教师作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二、各班主任重视对学生的辅导。

接到任务后,各位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作诵读指导,并从班里选出优秀选手在规定的时间里上报学校参加比赛。

三、活动开展准时。

在计划时间里,我校开展了本次活动。学生在比赛中大放异彩,从中涌现出了蔡金涛、苏满、曾祺麟、班国妹等优秀选手,为下一步参加乡组织的诵读比赛作好充分准备。存在问题:

诵读经典诗文 打造书香校园 篇11

一、营造走近经典的环境文化

学校把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借助新教育实验的良好势头,在认真总结过去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新教育实验活动计划、组织机制等。学校投资数万元购买了新教育实验文库推荐的经典图书,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各楼层流动书箱、各班图书角。学校悬挂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诗文经典,打造诗意校园”、“人生因读书而精彩,生活因读书而充实”等充满睿智与聪慧的读书标语,表达了师生读书的信心与决心。为了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寄寓诗意,学校将格言牌匾布置在教室、过道、走廊上,把名人诗句运用到草坪、花圃的自我介绍牌上。学校橱窗、板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书香小报、名人名言、经典诵读征文、经典书法作品展、“小书虫”简介等,吸引学生、教师、家长驻足流连。学校建立了“小螺号”广播台,开设了每日一诗、名著推荐、美文欣赏等栏目,每周还播放一首由古代诗歌谱写的歌曲。诗歌、散文等经典作品,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让经典载着学生穿越历史,犹如在他们的心田播下美好的种子,使其终生受益。走进洋口小学,这里溢满书香,你仿佛在经典图书的殿堂中徜徉。

二、构造品赏经典的教研文化

为了切实推进新教育实验,引领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学校注重经典诵读的教学研究,以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首先,建立经典诵读的组织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语文教师为成员的新教育实验研究组织。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经典诵读的组织安排,确保说课、上课、评课正常运行。

其次,构建诵读经典的教学模式。学校为了打造经典诵读高效课堂,构建了经典诵读“四激”激趣、激疑、激活、激智的教学模式。此次活动以校本教材《大海的变化》一文中的《观沧海》和《春江花月夜》两首古诗为内容开展教学研讨。先由执教者在全体语文教师面前试讲,然后对他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执教老师再重新设计教案,正式在学生面前将教师集体教学智慧形式丰富、充满活力的经典阅读课呈现给学生。

第三,开展诵读经典的同题磨课。教师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诵读的氛围,引导他们人情人境,将经典与图画、音乐有机结合。低年级老师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配上乐曲表演,这样既增进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又促使他们背得快,记得牢;高年级老师还采用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对学生已熟练背诵的古诗还要求默写,并评选“诵读之星”予以鼓励。灵活的诵读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诗文诵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突显诵读经典的活动文化

自从新教育实验启动后,学校搭建了诵读经典的活动平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做到课内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塑造了学校品牌形象。

1.“三板块”诵读活动:

板块一:学生阅读。学校统一安排阅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古代诗歌作品,并要求他们记好读书摘录卡。通过阅读,让童心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板块二:教师阅读。学校运用制定计划自主读、交流共享展示读、合作探究深入读、撰写体会实践读、网络推荐共同读、聘请专家引领读、评估导向激励读等形式诵读经典,提升了教师的理念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板块三:亲子共读。学校要求星期日、节假日开展“一日三读”活动,即晨读古诗、午读经典、亲子共读,从选书一直到读后交流,形成一个“选书——读书

聊书——再选书——再读书……”立体循环的过程。家长与孩子一块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

2.中队主题诵读活动:学校各中队以“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化”为主题,以学校“一月一节”活动为契机,开展读经典、说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等主题中队活动。活动开启了学生心灵之窗,增强了读书活动的效果。

3.“晨诵、午读、暮省”诵读活动:新教育提倡每一个学生养成“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幸福的、完整的、有效的生活方式。每天早晨、中午行政人员轮流巡查各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每月学校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使诵读经典活动正常有序。

4.“海娃读书节”系列活动:为了加速新教育实验进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使之进一步领略中华经典的魅力,4月8日,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海娃读书节”活动。主要内容有经典诵读比赛、书签制作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明星”小报展示等。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也推进了书香校园建设。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篇12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中小学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据调查, 目前我市的中职学校90% 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活动。中职学校虽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浅, 而他们三年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 而岗位职业素养是要求从业者在“做人”中“做事”, 因此, 人文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

我校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 大多数同学把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用来收看电视节目、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流行歌曲, 学生精神萎靡, 上课昏昏欲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 有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 侵蚀着这些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还比较粗浅的中职学生。为此, 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活动, 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典作品选读原则

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唐诗宋词》等启蒙学读物,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 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 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 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首先我们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 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 选取比较简单的, 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对于读经活动来说, 要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 就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可读性, 要有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那些缺乏文采、说教性太强的内容我们可以不选取。

二、学科整合, 融为一体

(一) 诵读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每次语文课前的3 分钟, 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读经诵典, 一年后可积累160 多首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全诗慷慨豪放,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歌感情跌宕起伏, 大开大合。如果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 学生是不会精准地把握这种感情基调的, 如若配上音乐背景, 学生就会读得酣畅淋漓, 同时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根据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的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上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 学习积累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 诵读与艺术课的整合

古贤圣人的经典名篇, 虽然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历史久远, 离学生生活太遥远, 单纯的背诵记忆, 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怎样让学生爱上枯燥乏味的经典作品呢?将经典的古诗词插上音乐艺术的翅膀, 如演唱岳飞的《满江红》, 李白的《将进酒》……还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改编成街舞的说唱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舞蹈中积累了经典古诗文, 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的完美结合。

(三) 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班队会活动并非常规的课堂教学, 它的关键是“活动”, 而经典诵读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拥有常规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除了在实验班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 还融入了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我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 引入《三字经》部分内容:“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替父亲暖被窝, 中职生更应懂得感恩父母,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谅父母, 少让他们操心, 多为他们着想, 多与他们沟通, 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体会父母的艰辛, 尊重父母的劳动, 做到不浪费, 不乱花钱, 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感悟中华国学经典的同时, 领悟做人的真谛, 这比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中空洞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 且更有说服力。

三、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诵读经典名篇, 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的号召, 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这一平台, 每周二诵读《三字经》, 每周四诵读《弟子规》, 并先后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系列特别专题栏目, 其目的就是营造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育人氛围, 让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情辐射到整个校园。

四、教师文化涵养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诵读、监督、评价过程中, 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不是追求一种时尚, 也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理念。

经典诗词已经犹如一条河流浸润在学生们的心田,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一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从而全面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韧, 师钦, 曾佐希.高考考点突破——古诗词鉴赏强化[M].北京/兰州:中国书籍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教师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致辞 篇13

射阳外国语学校邹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射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一年一届的教师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如期而至。本人很荣幸能受邀参加这次活动,并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参加活动的感受。可以说,此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亮点闪烁、异彩纷呈:一是作品的主题鲜明,所有作品围绕“爱的颂歌”这一主题,或赞美教师,或歌颂祖国,或抒发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或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作品意境宏大,抒情性强,能够打动听众。二是诵读的形式多样,有独诵、有组合、有配乐、有演唱,增强了观赏性和艺术性,令人耳目一新。三是参与的面较广,参与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近100名教师,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所有学科,全面的展示了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师的风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活动总结 篇14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们:

首先我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校可以说是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已落下帷幕。本次诵读活动从前期策划到具体实施,都得到了语文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这一周来,早晚我们都能听到同学们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夜色降临后,也能听到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领读声。今天的经典诗文诵读现场展示活动,掀起我校诵读经典的高潮。

每一次大型活动,都是师生体现素质、展示风采的平台。通过本次诵读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学校有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有一批积极参与、在班级内勇于争当“小演员”、为班级争光争荣誉的优秀学生。正是由于你们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在教、学任务如此繁重情况下的辛勤付出,本次经典诵读活动才能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年级特色,一批选材贴切、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经典诵读节目脱颖而出。三年级的《三字经》,选材于中华千古流传的著名诗词,结合年级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以唱诵结合的形式展现出了磅薄气势。三年级组的《童话伴我成长》,创意独具匠心,准备充分,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实属精品。学前班的积极参与,使得全校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诗的启蒙和经典的种子。

通过本次诵读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对各年级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选材方面。有些年级的选材与“经典”这一要求还有差距。我们举办诵读的目的,就是将五千年的中华经典文化代代传承,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悟历史、拓展思维,升华生命。六年级的选材非常贴切本次活动主题,但有些年级组的选取的材料还算不上经典。

其次,创意方面。比起上学期“七一”的诗歌朗读活动已有很大突破,诵读成果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仍有个别年级的展示还停留于齐背诗文,形式上略显单调。

第三,指导方面。如果教师们对学生诵读技巧指导更到位一些,更细致一些,有些节目的展示效果会更好。

第四,参与方面。学校的每一次大型活动,是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希望大家能给每一位学生上台的机会,参与的范围更广一些,参与的时间更长一些。为了我校的经典诵读具有长效性,为以后的经典诵读与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可行的现实的基础,我再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思想要领先,行动要迅速。经典诵读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的。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在今天的经典诵读后,我希望语文教研组抓住这个良好的机会,借鉴本次活动的经验,组织语文组成员尽快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当中去,分年级规定了各年段保底的诵读篇目,并要求人人过关。态度决定高度,希望语文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立足实际,精心部署,做到思想领先,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做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我校要坚持“人人参与、普及提高”的原则,积极组织多种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健康发展。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要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认知的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地确定阅读内容,实现经典诵读的课程化、系统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保证诵读效果。要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经典的育人功能。将来要在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接受经典的熏陶,体味经典的无穷魅力。

古诗文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篇15

一、读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古诗文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欣赏一首诗,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抑扬顿挫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才能再现人物和意蕴,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的哲理,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朗读

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可以体悟古诗文的含义、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在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朗读时如果再选用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学生不仅会产生新鲜感,而且能在音乐或雄浑激越或婉转悠扬或幽怨低沉的乐曲中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把握文句所传达的情意。

(二)品读

在古诗文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品读, 可以继承传统的“老夫子”读法,摇头晃脑,忘乎所以,“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在反复品读中,感知诗文节奏、韵味, 体味语句中的含义,咀嚼文字中的意蕴,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思情。另外还可以把两首艺术手法、风格流派相同或相反的古诗文放在一起对比着读。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 《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让学生思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时的哪些要素 ? 这对于表达词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习《陋室铭》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刘禹锡不愿意与白丁来往呢?简单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在思考时体会诗人的感情。这样深挖内容,积极思维,自然就可以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悟

诵读的过程也是赏文析字的过程。教学古诗文,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文的内在涵义。

(一)感悟关键句

解读文本时要抓住诗眼分析关键句。关键句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情思,余味无穷。如鉴赏张先的《天仙子》,只要抓住“云破云来花弄影”这一句具体感悟,作者运用拟人修辞,将云、月、花人格化,用“破”“来”“弄”等动词,写出了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 抒发了作者伤春、孤寂之感。又如,《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 但只要抓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关键句, 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二)感悟关键词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词。例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碧柳、春色、黄鹂本是春光美景; 但这些表达美景的词汇前,却明明白白地嵌着“自”“空”等字眼, 点出其景色虽好,却无人踏赏,写出了英雄的寂寞,更写出了诗人的孤愤。感悟古诗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三)感悟关键意象

意象是诗歌最为基本的元素,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歌作品。如陶渊明的《饮酒》 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意象,将菊花素雅、 淡泊、超凡脱俗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的联系在一起。

四、想

吟读古诗文,进行联想、想象具有帮助学生生成形象、深化形象,深刻感受诗文的意蕴,体会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展开大胆、合理想象,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的形象画面,体味诗情画意,感悟作者的情感。如诵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时,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这样一个景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一道孤烟直直升起,长练般的黄河托起一轮圆圆的太阳,这横与竖,直与圆,线条单纯,相互映衬,使画面变得那样雄浑开阔, 和谐明快,光彩夺目,此景被誉为“千古壮观”。 而诗中一个“圆” 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把诗人出使边塞途中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了。

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童年 篇16

关键词: 诵读经典 固本强源 童蒙养正 诗词曲赋 文化根基

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发表了发人深省的宣言: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但是,当今时代,人们似乎更追逐一种时尚。古典文化的那一方天空逐渐被信息、技术等“一日千变”的“实用主义”所替代。“经典能适应时代潮流吗?”“少儿读经,是倒退还是创新?”这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认为少儿读经不是创新,更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必需。

首先,它是固本强源——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五四新文化救亡运动,当时提出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从那时起,孔孟之道、老庄哲学从小学语文课本里绝迹,而小华、小明、小英的白话文则承担起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学生学习状况如何?有一学生500字的作文竟用了64个“死了”,由此可见思想之颓靡,语言之苍白。因此,我们要培养熟悉中国文化经典的一代人,找回打开这个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

其次是童蒙养正——打好做人基础的需要。经典中的“天下为公”的理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这些都是教学生做人的最好教材。 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童蒙养正——打好做人基础的需要。

经典也是浸润一生——点亮智慧人生的需要。我国历代大师无一不是因诵读奠定文化根基;数学家苏步青具备雄厚的国学底蕴;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自小开始背诵中国文化经典;海尔集团总裁靠研读《孟子》、《老子》增进经营才干。正如铁凝所说:经典能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能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能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阅读经典可以点亮学生的智慧人生。所以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阅读经典。

我们诵读的目标有两个:(1)积累——丰厚底蕴,传承文化,培养谦谦的文化小巨人;(2)熏陶——陶冶性情,健全人格,培养彬彬的有礼小君子。我们诵读的方法有四个:(1)人人“入芝兰”。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我们首先得让学生爱上经典。我得到各科老师的配合,让音乐老师教古诗词歌曲;让美术老师教学生诗配画;让书法老师教孩子们临帖,字帖就是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听百家讲坛;自己每天捧一本经典书籍,读到精彩处就给学生来上一段……这样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动手接触的都是经典,人人都进入经典的“芝兰”之室,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2)颗颗串成珠。诗词曲赋,浩若烟海,灿如星辰,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学的时候可以它们将连串成珠,形成主题式教学,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到诗海中‘饮酒作乐”这个主题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古之送别有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古之相思有酒,“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古之忧愁有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古之壮怀也有酒,“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学生还知道很多与酒相关的故事: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卓文君当垆卖酒……学生徜徉在中华民族独特的酒文化中,“沉醉不知归路”。另外,“千里共婵娟”的月亮文化,“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杨柳依依”的送别文化……都能串起无数的经典诗词,让学生在吟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处处妙解用。“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经典源于生活,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妙加解用,看似平常的夕阳芳草就会成为教学的源头活水。比如欣赏着绵绵春雨,让学生学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便有了感性的认识;爬到山顶,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多了分理性的思考;站在浦阳江边,看江水流淌,吟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一刻,他们和孔子的情意是相通的……回归生活学经典、用经典,让学生明白,无须仰视,经典俯首皆是,是亲切可触摸的。

(4)常常加点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典诵读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要常常加点鲜。我常用的保鲜剂有三种:一是吟诵翻新意——或吟或唱,或带读或接龙,或加补白或表演,让学生百读不厌;二是激励多样化,评诵读之星,发喜报,奖班级购书券等,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吊足学生的胃口;三是活动形式多:诵读“擂台”赛、才艺大比拼、师生之间“不送贺卡赠诗词”的特别行动……让学生好之乐之。

少儿读经的成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是隐性的,但我们还是欣喜地发现学生变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中,随处可见他们手捧经典诵读的身影,经典诵读成了一种时尚;篮球赛上,我班男生输得很惨,裁判让对手放一下水,他们说我们不吃嗟来之食,接着他们以“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自勉,终于反败为胜。

经典诵读给了学生美的眼睛、想象的翅膀、诗意的生活。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篇17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1.集体赛

时间:11月下旬 地点:会议室

2.个人赛 时间:12月上旬 地点:会议室

具体时间在教工会议上通知。

四、比赛形式

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自选和抽背的形式进行。

五、比赛内容

一年级:下发的诵读教材中的前40首古诗。

二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40首古诗。2.《三字经》1-47页。

三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50首古诗。2.《弟子规》1-40页。

四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60首古诗。2.《千字文》1-47页。五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论语》1-47页。六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2.《笠翁对韵》1-41页。

六、奖励方法

1.每个年级评出集体一等奖一名,颁发奖状。

2.每个年级按参赛人数的40%评出“诵读小状元”,颁发证书。

3.获一等奖班级的班主任在岗位责任制中加3分,其他班级加2分。获“诵读小状元”的学生给班任加2分(可累计)。

七、评委

王秀娟 孙中成 高春来 韩中梅 杨秀秀 张海侠 张辉

八、其它要求

1.各班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辅导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及竞选“诵读小状元”选手名单于比赛前一天上报到教导处。

附页一

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内容: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内容均选自本学期学校所发的经典诵读内容。自选内容各班根据全班都能背诵的古诗文在比赛前一天上报到教导处。

二、比赛方式

1.分年级比赛。

各年级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评分标准见下文)

2.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其它艺术形式。(2)抽背:在经典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三、评比细则

1.自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5分钟内。(2分)(4)附加分: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抽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7分钟内。(2分)

3.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8分起评,评分保留两位小数。自选内容总分为12分。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项得分汇总得出集体总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每个年级评出一等奖一名。

附页二

经典诵读活动个人赛细则

——暨“诵读小状元”评选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各班按学生数的15%选派诵读小明星参与比赛。

2.内容:均出自本学期学校经典活动内容。

二、比赛方式

1.各年级参赛选手一起到场。选手按年级次序依次抽取上场顺序号。

2.每位选手自选一首,随机抽取一个诵读内容。3.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每个年级按参赛人数的40%评出“诵读小状元”。

三、评分细则

比赛评分标准细分为5项,每项2分,满分为10分,比赛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具体要求为:

1.仪表:衣着得体、精神饱满、仪态大方。

2.内容:正确无误,能脱稿朗诵。

3.形式:形式新颖,令观众耳目一新。

4.普通话: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上一篇:土木与交通学院分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新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如何实现化学知识《燃烧和灭火》教学价值的最大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