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

2024-10-09

基础教育学(精选8篇)

基础教育学 篇1

美国基础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的比较

教育资源的比较: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一直是世界经济超级大国,自然对于教育的各种投入是中国所不能比拟的。美国也实行班级制,然而为了使教育能落到实处,普遍班员较小,一般二十人左右。这必然有利于老师的管理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的发展自己,实现个性的张扬。而在中国,人多一直都是个大问题,可能经济发达的地方情况还好,然而在落后的地方,则是十分的令人头痛。记得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班级人数一般为七八十人,在我上学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人数更是破天荒的到了一百一十八个人,不觉感到差距好大啊。且不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中国国内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匀,这种问题在各个方面无不的体现出来。这让人觉得,这人一生下来就被划分为三六九等,现在在社会上更流行着这样的口号,不通过高考,你将如何拼得过富二代,可见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在美国那种教育体制下,几近做到了平等,人人生而平等。

当然现在这些问题正逐渐引起关注,政府也在想办法去尽量解决。

老师选拔的比较:当然因为一些限制,这必然是中国所不能比的。美国基础教育对老师的选拔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遍要求有教育硕士学位,而且老师的聘用必须经过校长的检验。方法上大体与中国相同,然而教师的水平应该相差还是比较大吧。而据我观察,在落后地方的很多老师由于条件有限,也干脆破罐子破摔,课程内容的比较:众所周知,中国推行的更多是属于应试教育。高考成了众多学子鱼跃龙门的希望,所以对高考的重视高于一切,其它一切皆可抛。所以孩子们都放弃了很多,努力突击高考,家长也为了孩子的高考,而特别让路,让孩子可以有不用做事的特权,只要分数就行。当然说得未免严重,不过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少。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成了缺少生活经验的书呆子,这必将有碍于孩子们对社会的适应。而在美国,这种情况就不存在,学生们人人得到完备的教育,学校还开有各种技能课程。如维修,烹饪等,方便为生活服务。

当然啦,美国教育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这也是需要改善的。而中国的教育需要来个大换血,工程量比较大啊,困难重重。

总之啊,中国之教育不足很多啊,就目前而言,只能是一步一步来吧,操之过急反倒不好,希望更多的老师拿出自己的责任心来教育孩子,来等待新教育的到来。

基础教育学 篇2

按学段分,我国教育主要可分为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即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属学历教育,重在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教育和培养。基础教育属一般公民素质教育,重在各种学科知识的传播与基本求知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为,它无可替代地成为学习者升入高一学段———初中和高中学段甚至大学阶段———的奠定知识储备与基本学习能力储备的前提性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方式的选择、生命质量的高低将打下不可忽视的基础和不可磨灭的烙印。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在师资配置方面,这些国家大都会把本国最优秀的教育师资配置在小学阶段或较低的学段。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做法似乎正好与他们相反。

那么,小学教育究竟应该为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就被视为完成了任务,尽到了责任了呢?

一是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就是我们传统说法中的“双基”。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双基”是学生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性基础。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要求,绝对不是对“双基”目标的淡化和否定,而是对教师在“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教学”基础上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的强化。

二是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这正是求知过程中最为宝贵也最为必要的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如果学到的知识一时间不足量,并不要紧;但如果是丧失了求知的兴趣和愿望,那就是致命的失败。

近日,我去参加区域教研活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听了不少。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小学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初中的课堂学生发言者寥寥无几,高中的课堂气氛沉闷让人感到压抑。由此看来,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学习习惯真的是任重道远。

培养良好的心智,训练良好的习惯,保护可贵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都应该成为小学段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三是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而初步形成的比较全面而健康的政治、文化、心理、体能等综合素质的基础。

四是在前三项内容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学生特色、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的兴趣与爱好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四个方面认真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理想化的结果应该是,为中学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硬,学习习惯良好,政治、文化、心理和体能四项素质均能达标,又具有个性化特长的小学毕业生。要完成这四项内容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靠各基层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的监控与指导;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夯实教师专业素质基础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上下工夫。

作为小学段的教师,大家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而他们知识的基础、性格的底色、素质的底子都将由我们来确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塑造学生未来、塑造民族性格的神圣使命。要完成好这项使命,我们必须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真正宽容和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的艺术才可能得以升华;同时我们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适应工作并不断创新,特别是为小学生未来可持续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础 篇3

以上本文写作当月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可能是学者们的“行为艺术”,有些则确实是缺乏常识。然而无论如何,这些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拥有名校专家教授抬头的基础性出格举动绝非偶然。

当我们为华人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而自豪,甚至自诩基础教育“赢在起点”的时候,如果经过冷静分析不得不承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越来越不是我们这个60多年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我们面对的更加残酷的现实也许是: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公民、专家、教授所犯的错误越来越“基础”,越来越远离常识和应用。也许在信息压力面前,人容易体现出来的素质不是他受到多少优质的高等教育,也许基础教育的底子,更能够本能地表现出来。

有些人生阅历的中年人都会体会到,一个人,在不同的压力面前,所体现的道德水准和选择是不同的。信息社会,面临不同的信息压力信息工具,接受过不同基础教育本质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能力与情商也是不同的。有的时候,任何人之间的差距在信息压力面前会顷刻被打回基础教育的原形。

对于中西的基础教育的看法,即使是名人名家,看法也大相径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2011年6月22日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地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打下的‘底子’要比国外扎实。”而菲尔兹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邱成桐在2006年11月却给中国的基础教育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对于这些现象,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红在通过对范德堡大学的合作以及中美校长9次互访的系统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更犀利的说法是资中筠女士在香港表达的:“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那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的信息压力面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能力和什么样的情商呢?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教育背景下孩子,就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说确实比同龄美国孩子要好。如果进入中小学的课堂我们会发现,美国8年级的程度,还不如国内小学5年级。正是由于这个事实存在,我们很多人认为:“我们虽然输在终点,但是我们曾经赢在起点。”

事情果真如此吗?

我自己的女儿就在美国读高中,初中毕业来到美国上课的第一天就遇到巨大挑战:没有班级和固定的课堂,小班的教学更是探究性的学习,刚来的中国孩子与其说不能融入美国课堂,更应该说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

美国的高中就有经济学和微积分,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使用的问卷处理方法和软件,是我在国内的研究生毕业时还不能掌握的东西。到了考试,确实是华人孩子沾光,多数公立学校的华人的孩子分数很高。但从以上事实我们看出,我们陶醉于的基础教育优越,也许是源自于华人和东方文化对分数的重视而已,而信息社会真正的基础,是这些分数吗?

卡内基梅隆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和决策管理专家赫伯特·西蒙密不可分,西蒙说:“什么地方都有两种人,一种是博学的人,一种是有想法的人。”西蒙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在校期间,西蒙的分数只有一门A,而且这一门还是拳击。但西蒙代表了美国很多人的学习思路。而2011年在美国也引起巨大反响的“虎妈”,是典型东方式的学习思路。

在过去的100年,东方的思路和西方的思路各有千秋,做出科学巨大原创性贡献的更多的是西方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而支撑这种科研的更加“基础”的人员,却离不开大量的华人、印度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如果今天的美国大学把以上的东方人撤离,大学也许不是今天的样子。然而,“基础”的作用,在信息压力时代,还是一样的吗?

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红教授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生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而是“强”。

王红说得极对,如果从信息压力的角度进行补充的话,在过去如果掌握基础知识的人在团队中还有“基础性”的作用的话,在信息社会中,这种“基础性的作用”很快就会被网络和云(采用应用程序虚拟化技术的软件平台)所替代,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东方式的“基础科研人员”,将逐渐退出美国的高校和研究所,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之说并非危言耸听。

举一个能力的实际情况。目前中国有很多的留英大学生,然而申请到美国的著名高校就不那么容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美国没有完全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但社区志愿活动、科研等都纳入各个大学的录取考量指标,因此中国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比较难进入美国高校。我认识一个美国的高中生,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去到农场收集芦荟、到化工厂去加工,到实验室去分析,写出试验报告,应用效果。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呢?说来好笑,是《证明在家里面也可以制作美容保健产品》。这个学生最后被一个学科排名很靠前的生物学专业全额奖学金录取,比的并不是SAT成绩,而是高中期间的交流和面试活动。

锻炼什么能力

我自己的女儿在国内很好的一个外国语学校读初中,到美国上课。作为家长很快就能发现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中西差距。

女儿就读的是一个私立高中,美国的10年级对应的是国内高中二年级。上课一周后,我发现,原本担心的语言问题和课程都不是问题。上第一天的数学课,女儿飞快地口算出来了类似(1-0.627)的数学题,而美国的孩子还没有打开计算器。数学老师拿女儿的例子告诉全班:“你们不要自己算,只要会算就可以了,把这些事情交给计算器。”转而对女儿说:“下次课你一定要带一个图形计算器,很多功能都要交给计算器的。”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的高中数学作业和考试根本不会像国内一样手算,复杂一些的公式全部交给图形计算器。女儿对我说,美国的作业不像中国,能够做的图形老师都凑成整数。美国的作业经常会有根号10.74这样的题,不使用工具图形很难画,客观上训练学生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看着这个复杂的和电脑有接口100多美金的TI-84计算器,我才明白了国内一直在练学生的算盘能力,而美国训练学生使用工具和原’始创新能力。

轮到第二天的《经济学》课程(我们的大学生也未必学经济学),女儿下课后花了3个小时询问我家庭开支的问题。原来她有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举五个自己家中的“机会成本”的例子,并撰写论文。

我又想到了孩子最喜欢的历史课程,课堂几乎是玩,课下的作业却是要求学生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相关论文。

最让人吃惊的是私立高中竟然没有体育课,然而体育馆却是非常奢华的,教练和学生也是专业级的,如果你不选和没有达到一定量,那就真成了冷板凳队员了。因此,美国的孩子课外班一点也不少,但几乎都没有补习课上的内容: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志愿者,孩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仅仅是学习好,那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信息社会,信息工具的使用(比如知识和计算器)比会算重要得多,把有限的时间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其他交给机器吧”,也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而本文开始所列的误区,恰恰都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该人做的最基础和最常识的东西出了问题。

如果回到本文的主题,基础教育的比较和发展,在美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学校采取的是鼓励教育和个性发展,既培养出类拔萃的精英,也培养出经过10多年教育后高中毕业加减乘除一塌糊涂的大量学生。鉴于此,美国前些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教育学基础 感想范文 篇4

有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即使是孪生姊妹。这不仅仅是说他们在外貌上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在性格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不同。一个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但为什么个个性格迥异,追求各异呢。从古至今,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个体发展的差异,有实验法,有调查法,有走访法。最终也总结了许许多多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也许我觉得这些理论都太过于空洞了吧,总觉得这些理论夸大了这些影响因素,但是回想起从小学至今,种种的影响因素都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一个个体的发展,只是我们并未过多的关注罢了。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要求。

家庭环境,是一个很至关重要的因素。我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一家四口,父母、我和我妹妹。虽然家住农村,生活不是很富足,但是一家人和和睦睦,也很欢乐。我很健康,没有身体或者心理缺陷。每当看到新闻上报道说又有畸形儿,智障儿或者是一些先天疾病的人时,我都倍感庆幸,因为上天给了我健康的身体,不会让我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于别人。在学校,班上很多同学常常因为身体不好就请假看病,这样一是拖垮了身体,二是耽误了学习。当他们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们却在奋笔疾书,这样无形之中就拉大了大家的差距。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影响个人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它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做什么都要以身体为支撑。试想,如果都没有健康的身体,又何谈好好的发展呢。

除了健康的身体,家庭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对他们品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所受的教育少,不是因为他们不热爱学习,而是在他们那个年代,能够有饭吃已经是头等大事了,能够有余钱去送孩子上学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缺少了深造的机会,而等着他们的也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学生不仅仅受人尊重,而且还吃着国家饭,也不用辛苦的劳作。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生不逢时,时代的错。想想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我不仅上了小学、初中、高中,而且也进入了梦中的象牙塔,而这一切都赋予了我知识分子的象征,也让我以后有更高的追求,更好的发展。家庭条件饿提高,不仅仅让我们的生活提高,也会让我们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也就有可以靠知识转变命运的机会,也会让我们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另外,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穷人家的孩子比较独立,比较包容,比较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因为他们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困境,因此他们有更大的毅力,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抱负去创造不一样的人生。富人家的孩子因为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父母的溺爱,更加可能会依赖别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当然,我并不是说穷人的孩子一定厉害,而富人的孩子无所事事,做什么样的人也是在于自己的。

当然,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人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在学习上,父母对我是很宽容的,他们说,只要我愿意读,能够读,就算砸锅卖铁也会让我继续读书。我爷爷是一位很重视教育的人,他很愧疚没有让我的父母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以后好好读书,做国家的栋梁之才。爷爷每天晚上都会和我聊聊他们过去的苦日子,然后总是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走出这座山。爷爷对我的影响很深,很大程度上我努力学习都是为了不让他失望。因此,每当从学校拿奖状回家,他总是细心谨慎地把它贴在墙上,仔细看着。每当看到爷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微笑,我原本疲惫的心又开始充满活力,我想不为自己,也得为我爷爷好好学习。在高三快要高考时,突然接到爷爷病危的消息,我完全无心学习。几天以后,爷爷离开了我们,我感觉我的人生失去了风向标,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那段时间,我不思学习,上课走神,自甘堕落,成绩一落千丈。一天晚上,父亲坐在我的身边,低声对我说“爷爷虽然走了,但是他对你的期望还在。”我猛然惊醒,我不能辜负爷爷的期望,就算他现在看不到,但我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只要我好好学习。凭着那股劲,我考了华师,而我也即将成为一名老师,这也是我爷爷所期望的。除了对学习的影响,我觉得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睦快乐的家庭,孩子也会健康向上,对生活也很积极,这无疑对一个人的发展很有裨益。而那些充满暴力,父母离异,风气不好的家庭,孩子会很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甚至演变为心理缺陷,最终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电视上经常报道犯罪事件,而相当大的部分犯罪分子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从小在心里留下阴影,以至于造成人格缺陷,做出不法事情。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都没有树立好的榜样,又怎么期盼孩子的成功呢。由此可见,家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两年以后我将站在讲台上成为一名人名教师。我之所以会成为一名教师,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国家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很犹豫也很迷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要填报什么专业。后来听说了免费师范生政策,父母觉得一个女孩以后成为一名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工作稳定也不辛苦,再加上学费全免和生活补助。本着这一原则,父母就让我填报了华师的英语专业,这也就决定了我成为一名教师的人生定位。从小到大,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费减免,社会各种资助等等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出生于农村家庭的我是有很大帮助的,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学费的压力,因此我也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再想想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他们可能就不能上学,不能接受教育,而等待他们的也是一条的不同的,或许更加艰辛的人生道路。

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一直不错,每学期都会捧着奖状回家。在小学,我是班长,很调皮,很活泼,但是老师都比较喜欢我,成绩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当我进入初中的时候,凭着小学的实力,初中也一直名列前茅。而且,进入初中以后,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我的性格也变得很文静,很少说话,只知道埋头学习。因为这样,我高中考到了县重点,但是我却去了另一所学校。当时,他们都觉得很可惜,但是我觉得上了县重点高中高手如云,竞争力很大,如果承受不了压力可能就半路夭折了;如果我去另一所高中,不仅学费全免,而且有机会名列前茅。在学校,如果成绩一般甚至很差,老师是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的,相反成绩优秀,老师就会经常关注你,同学们也会尊重你,自己也会觉得学习很有动力。三年高中,结果也如我所料,在县重点和我同一水平的同学高考都不理想,而我幸运地考上了重本。他们说,县重点压力大,成绩一般老师不重视,加上学校爱玩的风气,使他们慢慢地开始堕落。学校的环境,老师的重视程度,以及自身是否努力,对以后个人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说,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的确如此。正因为对待学习态度的不同,所以人生的道路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们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迎接他们的是更高的人生目标。而那些无心学习,或者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有的是上一个三流大学混日子;有的放弃学业,外出闯荡,或许会丰富人生经历,闯荡出一番事业;还有的已经成家立室,过早地担当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在我的同学之中,有已经成家立室的,外出闯荡的,也有继续读书的。同学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所以说,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也决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性格和追求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会影响他的人生目标,会影响他以后从事的职业。我性格比较内敛,做事踏实,坚持知足常乐,喜欢埋头学习,因此不敢挑战自己。大一因为室友们的鼓励,我上台演讲竞选,成功当选班长。一年下来,经历很多困难曲折,虽然学到很多,但是后来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担任干部,于是就放弃了二次竞选。而我的室友积极进取,追求很高,从大一的年级主席再到现在的学院主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为全院的风云人物。性格的不同,追求的不同,导致了我室友成为风云人物,而我却还是默默无名。不过,性格没有对与错,追求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是却可以引导个体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5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发展基础 篇6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27所中小学先后展开。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教育改革,却触动了基层学校最敏感的“神经”,经历了“碰撞”、“认同”与“内化”的本土化过程,成就了一批校长、成就了一批老师,最终让学生受益。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解读 叶澜观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轨迹

1999年成立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同年实验扩大到十七所学校;

2000年上海市教委认定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同年实验学校扩大到27所;

2001年闵行区获第二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同年中国教育学会认定闵行区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主要探索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问题。

为转型性变革铺路 经典提要:实现基础教育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认定“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引领闵行区学校实现转型性变革的选择,则是闵行人的慧眼与胆略。

有人说,选择一种理论就是选择一种变革的方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力图“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这种“生命激活”理论正是闵行人多年求索的。认定了“新基础教育”就是要仰仗“新基础教育”来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于是,成立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设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组建新基础教育的指导与管理队伍的“铺路工程”在闵行区有序地进行着。

形式多样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宣讲活动在闵行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长、书记到三大主任(教导、政教、科研)及三大组长(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地毯式的“硬培训”,让基层学校的领导与教育教学骨干走近“新基础教育”,了解“新基础教育”;同时按自愿参与的原则招募实验队伍,实现“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在闵行的“软着陆”。

变革学校先变革校长

经典提要:“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学校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变革的水平。因此,抓好校长这支队伍,致力于校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强化校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成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与拓展性研究的重要策略。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校长要带领老师搞新基础教育,自己先要读懂新基础教育,没有这一点,实验是搞不好的。于是,该区成立了由实验学校校长及分管实验的副校长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一方面解读新基础教育理论,使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说课、评课,看班级建设的状态,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现场研讨。

为期一年的校长研修班使校长们获益匪浅。这种在专家引领下的学校校长培训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教师在实践中变革自我

经典提要:五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引领下学会了反思与重建,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有趣的变化是“源性”之变。以往,每当出现问题时,总是校长怪老师,老师怪学生,这叫从“校源性”到“师源性”再到“生源性”,现在正好反过来,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校长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备课、讲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了这样的思考,老师看待学生的眼光也就温柔了许多,师生关系自然紧张不起来。

一天早晨七点多钟,一位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的青年老师来找推广组的同志,说要她开一堂新基础教育的研讨课,心里实在没有底,怕搞砸了。说着就流起了眼泪。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向课堂推进的初期,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一次。在超越自我、变革自我的过程中,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的专家,会同闵行区教育局领导及区教科研人员“相约星期二”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现场研讨,叶教授把它称为“号脉与捉虫”。刚开始,实验教师很不适应,专家评课直捅人的痛处,有时甚至忍不住要哭。于是星期二便成了“黑色星期二”。随着研究的进展,老师们感到专家的剖析入木三分,心服口服,当时虽然“很痛”,但过后却会产生豁然开朗的快感,让你思路更为清晰,人也更为自信。于是一些老师便开始“渴望星期二”。有一位老师原来要去医院动手术,听说叶老师要来学校指导,她手术也推迟了,一定要上一堂研讨课让叶老师指导。

三大承诺为变革之路护航 经典提要:闵行区在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他们提出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与“经费保证”的三大承诺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重要保证。

闵行区自上而下纷纷成立了推广“新基础教育”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与实验班子,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持系统。

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与科研、师训、专家组协调行动,落实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时间。

五年来,闵行区各实验学校为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投入了500多万元,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与新型学校的创建来实现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一举措对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实践

“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新基础教育”始终把课堂与班级作为其转型理论论述的重要基点,并在实践层面给予高度关注。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参与实验的先驱们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为实践者设计了“双七条”,即课堂教学七条与班级建设七条。

课堂教学七条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是: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判断的准绳。有的老师说,过去谁也不承认自己上的课是传统的,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陈旧,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参照的尺子。“双七条”的具体条款今后或许会变,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思路不会变、也不该变。

听课评课新变化:听课听学生评课评老师 “新基础教育”的听课、评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星期二”是“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日。叶澜教授去实验学校听课,总是坐在教室前面,面对学生听课。新基础教育的听课,是听学生,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听课“听老师”的传统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多评老师的缺点少评优点,而且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动态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教师“会教”和学生“会学”和谐统一发展,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是阳光:教师职业是尊严与欢乐

多少年来,教师的形象就是《烛光里的微笑》,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悲壮而无奈。可如今,闵行区华坪小学的教师们,却自豪地宣布:“我们不是烛光,而是灿烂的阳光!”

年轻校长王叶婷认识到:“只有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才能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他们进行了“营造师生发展空间”的课题研究。原来冷冰冰的管理变得亲切了,开会不再是布置任务,而是有效对话;校本培训成了“大家教大家”的小团体互动;教导处鼓励教师自主听课、自设研讨课、自报“三格杯”竞赛;科研室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变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校长信箱”“BBS”开通了;“华小之窗”改为可互动的电子版;“周末课堂”的读书会、拳操队、旅游团,还有“阳光书吧”“心语静室”„„浓浓的大家庭式和欢乐的氛围,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人意识。新教师顾燕红在读书笔记《“夸父逐日”新解》中写到:新时代的夸父们,除了坚韧不拔地按预定目标追逐太阳以外,能否改变思路,去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呢?或者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发光发热的“太阳”呢?青年人大胆的思考,震撼了大家的心: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信地宣布:“我就是太阳!”这才是学校的真正成功。

于是,他们大胆地改革原有的“宝塔式”奖励制度,创造了“阳光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以“绿荷、蓓蕾”——“绿叶、剑兰”——“星光、阳光”教师来命名,阳光教师为最高层次。这样,每个教师都有“光环”与“台阶”,有了自信与追求。

后生不畏权威:学生向老师“叫板”

这是一堂小学语文的“新基础教育”研讨课。老师在讲到船过闸道时人会有一种“飞天”的感觉,这时有一个学生问:“飞天”是什么意思?老师随口答道:“飞天”就是飞向天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老师,你说错了,“飞天”是敦煌壁画上的仙女。不是飞向天空的意思。老师很高兴地说,让我们为这位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同学鼓掌,紧接着老师又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那个学生自豪地说,是在网上。老师又让大家为他能利用网络学习鼓掌。面对学生的“叫板”,老师表现出一种高兴的神态,并给学生以鼓励,这正是“新基础教育”历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而充分利用这种动态生成来开发教育资源,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我们的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老师的学生观,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是“新基础教育”所期望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为了这一点,教师有时还要特意地设计“破绽”来诱发学生的“叫板”意识和能力。

日本教授感言:学习,何必舍近求远

随着“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深入开展,一批批考察学习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到闵行,想对“新基础教育”看个究竟。他们下教室、进课堂、翻阅实验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新基础教育”给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所注入的活力惊叹不已。

一个香港教育代表团的领队说:过去,我们一提起外出学习考察,那必是非英国莫属。现在看来,真是有点舍近求远了。其实从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来比较,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绝对不比英国逊色。

“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两届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当作为东道主的孙联荣校长向大会作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报告,当听了学校三位老师开设的开放题研讨课后,数学开放题权威、日本横滨大学的桥本吉彦教授兴奋不已,他惊诧于五年来实验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诧于这里的师生展示给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的生命状态。听完课,他激动地说:“我听的课不算少了,但在‘新基础教育’听到的课,可以说是一流的,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都可以看出你们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要以一个专业学者的身份,把你们在新理念下进行开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到日本数学教学的权威杂志,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这样一所学校,知道你们为此所作的努力。”

是“新基础教育”让这里充满生机!

大会操:教学状态优化了

4月6日星期二,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参与第一批实验的10所学校向全区的中小学开放,没有参与实验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语、数、外教研组长分批就近参加了现场研讨活动。

听课、说课、评课、校长汇报,看似一样的程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位五年前曾听过新基础教育研讨课的老师说,与开始相比全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的教学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校长说,现在看来,当初没有参加“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不明智的。

基础教育学 篇7

一、政府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3月,上海市17个区县同时通过教育部督导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一是建立了市级统筹、区县为主管理,各级职能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制度,成立了副市长任主任,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保局、市建交委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教育督导委员会,使政府主体责任制度进一步得到细化和落实。二是上海市确立了“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坚持自主发展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三是确立了市级督政与区县政府自主改进相结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以上三项措施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创新机制,缩小校际、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

上海市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教育发展差距的问题,一种是“委托管理”新机制,政府出资购买专业服务, 委托优质学校或教育中介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另一种途径是创新学校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新机制;第三种途径是加大对口支援力度,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合作。上海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与新城区和大型居住社区的学校实施捆绑办学,建立对口合作交流制度,城乡结对联动,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三、师资保障,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队伍

为保障区域间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上海市出台了倾斜政策,针对郊区县人口大量流入、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实际,各区县编办、人社部门逐年增加教育单位的数量和编制总量,优先保证教师招录。同时出台了“骨干教师奖励基金”“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农村任教教师津补贴”制度,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同时,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刚入职教师、5年期青年教师和10年期成熟型教师分别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着眼于全面提升郊区和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

四、全面育人,引导学校、社会、家长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上海市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和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构建了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即绿色指标,从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以及学生跨年度进步指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以学生幸福成长指数为标志,真正实现“各级政府不以考试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依据,校长不以班级考试排名作为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教师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的价值追求。

五、内涵发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近年来,上海市集中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引导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就近入学。为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和内涵发展,推出了65所“新优质学校”。这类学校最重要的特点是:不挑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从而引导每一所学校创建品牌和特色,多种举措把推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理念落实到位。各校从实际出发,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一校一品”,打造特色学校,体现了上海对教育公平的深层次追求,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交口称赞。

【启示与思考】

面对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勇于创新的上海基础教育,我们一行人多次陷入深思:结合运城教育的现状,如何有效吸收先进经验,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魄力、更快的速度助推全市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1.政府主导统筹,勤政务实是关键

这是上海经验中最关键的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大命题,是事关民生的重头戏。特别是面对薄弱的小学教育,只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谋良策、肯作为,集中财力、物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均衡发展之路。要充分用好对县级政府督导考核等各项政策和即将实施的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计划,制定和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条件,谋良策、肯作为,真抓实干。

2.学习上海教育审时度势、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

上海教育固然得益于大都市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深厚背景,但更离不开上海教育人审时度势、智慧理性的创新精神。面对城乡学校的巨大差异,他们在小学和初中大胆探索“委托管理”制度“、联盟校”制度“、对口支援” 制度,结合实际通过多种途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薄弱校办学水平。面对越减越重的学业负担,他们及时抓住“牛鼻子”,稳妥推进“学业绿色评价体系”。面对错综复杂的择校纠结,他们智慧回应百姓诉求,创建“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让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面对现状,我市正在实施的义务教育“对口扶持校”“捆绑发展制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一度的教育质量督促评估等,与上海教育的多项政策不谋而合。

3.学习上海教育全面育人、内涵发展的敬业精神

我们考察的几所学校各具特色,但核心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不同学段的学校都从实际出发,把课程改革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引擎,把学校作为改革的策源地,把课程研究和学生主体摆在改革的核心位置,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变化,以鲜明特色的办学造就富有个性的学生,在专业成长中提升教师的价值,在内涵发展中提升学校实力与品牌价值。相比而言,我市个别学校仍侧重于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个别地方评估学校仍以学业成绩为主的做法亟须纠正。教育部门和学校校长、教师必须真正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合理引导,张扬个性,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之才。

4.学习上海教育系统校长群体的专业素养和管理经验

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专业素养决定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价值。此行参观的上海六所中小学校校长的专业素养令人叹服,他们共同具有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外国语学校林敏校长集中外教育之长,整合核心课程,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组织能力培养等方面独具特色。该校的选修课程达300余种,社团29个,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选修课和社团活动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践,真正做到了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价值,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价值,使教育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上海的校长们因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不为经济发愁,学校的场馆建设与设施设备增添,全由上级部门安排,学校的招生也全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校长的职责是全心全意抓管理、抓质量、抓特色、抓品牌。可喜的是,我们全市如上所述的校长正越来越多,校长的整体素质在市、县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在校长自身的追求过程中越来越好。

基础教育学 篇8

摘要:本文基于CSSCI(1998-2012年)的数据,对《中国教育学刊》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

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趋势,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

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

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本刊研究的热点问题;引文来源注重基础

理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基

础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经

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刊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

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

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统计研

究与分析,例如黄友初利用《中国教育学刊》

2010-2011年刊载的642篇论文,分析了其载文基

本信息、栏目分布、作者和引文情况。但尚无学者

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

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该刊代表性,

本文将对该刊1998-2012年所载的3436篇论文、

791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作者、关键词、

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

谱,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

从中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

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研究方法

所谓知识图谱,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

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

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

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

学交流及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

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

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

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本文利用陈超美

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共

现和引文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

图谱。由于目前CiteSpae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

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

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

格式,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

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教

育学刊》的3436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

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基

本指标之一。研究发现,《中国教育学刊》近几年来

所刊载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峰值,之

后又稍有回落。

二、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

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可以清楚地

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主

题和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

CiteSpace软件对《中国教育学刊》刊载的论文进行

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

谱。经统计,1998~2012年间共有7911个关键词,其

中出现10次以上的有130个,出现20次以上的有

59个。

根据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

键词,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

题。知识图谱表明,“素质教育”(213)是最大的节

点,除此之外,“课程改革”(193)、“教育改革”

(147)、“课堂教学”(142)、“基础教育”(122)、“教

师”(121)、“教学改革”(99)等也都是《中国教育学

刊》此间的研究热点。“基础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

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

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

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的结果可

以聚为五类:分别是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

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

课程改革、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5年间出现的关

键词有近八千个,设定阈值后能够在可视化知识图

谱中显现出来的关键词也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这

五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1998~2012年间基础教育

学科的研究热点。

1.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

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包括“素质教育”“教

育公平”“义务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

关键词。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口

号,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

两大问题。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

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素质教育

这一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并及时指出素质教育

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学者张旺认为教育目的功利

化、课堂教学灌输化、评价标准唯一化、教学活动无

机化、人才培养同一化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

五个重要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地解决这些问题,才

会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则是人类

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理念,但其也与素质教育密不可

分,“只有做到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行;

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到教育公平。素

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互动性与互补性,而

对这两个方面《中国教育学刊》也给予了及时的跟

踪研究。

2.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中小

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等关键词。基础教育是

本刊的主要研究领域,且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

要的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和回应社会

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转型,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的

研究兴趣,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农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愈提

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

诸如农村教育观念、经费、师资、课程、教育结构、体

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解决,而学者对农村教育的

调查报告和个案研究逐年增多,体现了学界对农村

教育的重视。

3,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教师”“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

展”“教师发展”“教师素质”等关键词。20世纪80年

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

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教师

发展是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也

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教师

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

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因而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两

者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联系,此类研究对保

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与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有重

要意义,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

4.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聚类

教育改革聚类凸显出来,说明了该刊具有较强

的时代特色。这一聚类包括“教育改革”“课程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关键词。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

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

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而剖

析中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与对策,助力推进教育改革

也是学者和期刊的责任。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

一场改革,其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

的行动方式,同样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

础教育建设工程。而《中国教育学刊》对教育改革

与课程改革这两项关乎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重要

研究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5.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了“教育研究”“教学实践”“教育

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学策略”“语文教

学”等关键词,从对我国教育研究30年来发展历程

的回顾,到对基础教育研究导向的政策建议,再

到对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质化及量化等分析方法的

研究等均表达了国内学者对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等基础研究的关注。这也说明教学在基础教育当中

的关键作用,而在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当中,

大学教学的关注度并没有如此突出。

三、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

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

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研

究趋势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建设的研究以

及教育均衡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

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

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

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

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

时的”。有效教学也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中小学

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

来,虽然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

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

惑,教学低效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学校建设研究

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曾对中小学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发展“特色”,二是着重“创新”。而学校文化是

承载“特色”、凸显“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文

化竞争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在中小学

学校建设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但当

前,很多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

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因而,如何继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便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

现特色发展和增强创新氛围成为了众多学者现在

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3.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均衡是首要问题,基础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给教育本身,而且对社会

都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

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

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

总结经验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重点、因

地制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

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

础。《中国教育学刊》十五年间刊载的3436篇论文

共有10266篇有效参考文献,经统计被引次数≥2

次的参考文献有336篇,≥5次的有72篇,≥14次

的有10篇(如表3)。这些文献是1998~2012年间

《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多数

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章或著作。

教育部的两部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

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被引34次和20次,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课程改革的关注。

两个“标准”分别论述基础教育中语文与数学的“课

程性质与地位”、阐明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制定其

“课程目标”并介绍了一些可行的课堂建议与案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多样

性,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此两部《课

程标准》颁布起,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都在

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为我国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由钟启泉、崔允潡、张华等人合著的《为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从“课程改革的目标

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

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

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解读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

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

。对此类著作的高频引用也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学

者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视。

叶澜、白益民、王栅、陶志琼编撰的《教师角色

与教师发展新探》从教师的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

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作了新的论释。从“教师德性

论”到“教师审美论”再到“教师发展论”,多角度地

分析与论证了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

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并将重点放

在了一直被人忽视的“教师该如何育己“这一话题

上,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而推动我国基

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表3还表明,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2000)、

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1993)、教育部颁布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佐藤学著,钟

启泉译的《课程与教师》(2003),以及钟启泉的《新

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003)也是《中国教育学刊》研

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这些

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政策、课

程改革与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1998~2012年间,《中国教育学刊》紧密围绕我

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

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

时,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并在“素质

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

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

论与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

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中国教育学刊》

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

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中国教育学刊》进行文

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1998-2012年间的

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

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管窥《中国教育学刊》的部

分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

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

上一篇:十八以来家乡的变化下一篇:高考诚信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