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日语第二课

2024-10-26

大学日语第二课(通用8篇)

大学日语第二课 篇1

第二课 日本语的表情

融入生活的语言

日本人是不愿意把什么事情都讲得一清二楚的,这种倾向己经变得像生活原理一般正广泛渗透融入到日本人的语言生活当中。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首先,是“京都茶泡饭”这个词。不过这并不是指有名的高级日式餐厅的茶泡饭,而是指语言方面的茶泡饭。家里来了客人,因临近用餐时间客人欲起身告辞,此时京都人会挽留客人说“我这里什么都没为您准备,但至少请吃点茶泡饭之类的”。如果即使这样客人仍执意要回去的话,他们甚至会哭着恳求你说请留下来,哪怕吃碗茶泡饭也好。一旦客人盛情难却打算接受对方的款待说“啊!既然如此…”,那可就麻烦了。主人就会慌慌张张地叫外卖什么的,开始做准备,并且客人还会给人留下不懂礼仪的坏名声,很久很久也挽回不了声誉。客人应该不论主人怎么说都要回答“下次吧”或是“是吗?尽管您特意准备了但…”,然后告辞,这才是符合礼仪的作法。以上说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京都的茶泡饭”。总之,对方拜求你做的并不是他真心想要你做的(因为并非真情实意的恳求),因此不知道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用法,不了解是不行的,但有时是即使了解了也不一定知道个中原因。假设就某事进行交涉时听到京都人或大阪人回答说“那件事,请让我考虑一下”。那么,这句话的含义与“考虑中”这种表面意思相反,是表示拒绝的回答。但它却让听者觉得讲话人将给予慎重考虑,并期待之后或许会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东京等外地人事后催促他们给予答复时,有时会因“不对,我很早以前就答复你了”的回应而气愤不已。凭借让对方抱有某种期待,以令对方不当场受到任何伤害,或许这句话确实缘于这种良苦用心,但同时的确也是一个极其棘手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误会的说法)。英语中也有let、me、thank、it、over这样的表现,在表示委婉的拒绝时经常使用。另外,去购物时让对方拿来各种各样的商品给自己挑选,然后回答说“要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所以…”。这种说法就等同于说不买。难以启齿时的心理,确实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但也许是大同小异的。

“向前看”“妥善处理”

作为“认真考虑”的共通语,有必要提一下“妥善处理”这种表达。这个词在日美纺织谈判中成了问题,在国际上出了名。在佐藤•尼克松会谈上,佐藤首相就纺织品出口问题回答说“妥善处理”,而美方将其理解为已经达成协定。之后,佐藤坚持说不记得做过承诺。对说与没说的争论经过调研后才明白,原来美方把佐藤所说的“妥善处理”认为已经达成了协定。不知道我们首相在美国国会上有没有说过“以积极的姿态处理” 总之,他就是想要“妥善处理”。即与“认真考虑”相同,完全没有要做的打算。可能他当时确实抱有“我们会尽力而为,但并不保证” 这样的善意吧。我不知道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不过它却像“京都的茶泡饭”一样容易引起误会。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就以这样的解释不了了之(得到了解决)。

话虽如此,但是听详细凋查过此次会谈内容的人说,在与尼克松会谈时,我们佐藤荣作首相情绪异常高昂,除了表示“妥善处理”外,好像还反复多次说了“我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之类的话。如果录音资料留下来也许就会酿成大问题,但为了避免到底说没说的无休止的争论,最后按惯例(官方)给出了一种善意的解释,那就是在“妥善处理”一词在翻译上产生了误解。

另外,佐藤首相的儿子佐藤信二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父亲的政治信念是什么” 的问题时,回答说“是克服了日本人遇事总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坏习惯,他没有那样做。”日本人的特点是不喜欢黑白分明(语言模棱两可、暧昧不清),这正如大家在本章中详细看到过的一样。但是,世上还是有些人相信日本人有喜欢黑白分明的习惯。这是错误的,也许佐藤荣作正向他儿子评价的那样是个任何事情都不明确表明态度的人。如果这就是作为首相长期在政坛如鱼得水、与各方保持平衡距离的秘诀的话,我们日本的政治就会到处充满“京都的茶泡饭”“认真考虑”“妥善处理”这样的想法和语言。据说在日本国会进行辩论的要领就是不要被人抓住话柄。因此,回答得模棱两可或是莫名其妙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才能。在这点上,佐藤首相或许正如他儿子所言,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口无遮拦)

另外还有,当你去催促对方想要他还钱的时候,会说“有事到这附近,所以顺便过来看看你。”当你想要别人还书时,就会说“孩子写作业要用…”像上面这样,想让对方返还东西时,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这成了一种合乎礼仪的表达方式。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想法原封不动老老实实地讲出来,就会被批评为“不懂人情事故的说法”“傲慢无礼的腔调”“呆板拘谨的语气“不懂含蓄的口吻”“直言不讳的讲话方式”等等。也有可能对方会挑衅似地和你争吵道“你说得再直截了当不过了啊(”“你说话可真够不客气的啊”)。“说得清清楚楚,有什么不好呢”,这样认为的人通常会被冠以讨厌鬼、直言居士(炮筒子)、大久保彦左卫门等绰号。

对普遍性价值观的敬而远之

这种“不喜欢事事都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倾向,不仅仅只表现在语言上,与对政治、宗教等普遍性价值观敬而远之的倾向也关系密切。

经常有美国人问我:“神道,佛教的经典好不好懂?”,基督教的圣经由于经过多次改写,语言浅显易懂,所以只要是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教义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姑且不论,书的内容肯定是能读懂的。日本这方面的情况怎样呢?“我认为佛教的经典即使是大学毕业的普通知识分子读后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神道的祈祷文,如果你仅知道文语语法也是理解不了的。这一类的东西,只有专家才明白。”听我这么一说对方便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才更难得呢,试图了解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神秘的、宗教性的感动。”我这么回答后,对方越发显得一头雾水

并不仅仅是经典, 学园纷争盛行时的立式标语牌也是相当难以理解的。据说,大多数人看不懂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好像连写的人本身都不明白它的意思,有点像是恶作剧。听我这样一解释,就会有人用因费解而求助的神情看着我,接下来我又补充道:“我觉得宗教、政治之类,就该是这个样子。在美国,那是哪年来着?哈佛决定毕业证书不再沿袭原来的拉丁文而改为英语。学生被激怒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政府出动了警察,发射了催泪弹,参加的学生大概有两千名。对了,在同一天,还爆发了反对肯尼迪进攻古巴的示威游行,但参加者只有四百名。果然还是读不懂的拉丁文更难得、更重要。总而言之,不是自我夸耀,普通的日本人就该读不懂经典。

远离政治•远离宗教

在日本有“不触犯鬼神,鬼神就不见怪” “秀才遇到兵, 有礼说不清” 之类的远离政治•远离宗教的传统。《年轻人》(石坂洋次郎)作为昭和十年~昭和二十年间的青春小说异常畅销。在这部小说中,关于主人公间崎远离政治的描述,有下面这么一个场景。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个性是有各种原因的,家庭过于和睦也是其中之一。

兴奋、感动、独自天真幼稚地深入思考,一直以来我家里是没有类似这样的独处时间和环境的。在我不经意间兴致勃勃(饶有兴味)地开始某个学术性话题时,妹妹们就会立刻对我冷嘲热讽地说:“快听、快听,哥哥又有高论!”这并不是开玩笑或是兄妹间的相互骄纵。我们各自钻研自己的学业,有时也会用闲聊似的口吻来谈论各种严肃的问题。但是一旦情绪严肃激动起来(谈及政治、宗教)的话就不行了。她们当中就会有人摆出一副告诫的冷淡模样,或是露出嗤之以鼻的不屑神情。

在30年前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这样的氛围是很常见的。对于国家、社会和人类来说重要而且深刻的问题,不管你懂也好不懂也好,在交流中一般都不会被提及。提出这种郑重其事的话题是幼稚,俗气(不入流、不通人情世故)的行为。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自由被独裁剥夺也就不足为奇了(理所当然了)(被人这样说也没办法,被说成这个样子也只能认可),不仅如此,正如本章所写的一样,那种遇事不想辩明是非的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语言表现也就宿命般地(注定会、必然)具有这种倾向,而且,这种倾向或多或少也表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

美国也有“灰色区域”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这一类问题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例如,最近在美国,关于限期退休制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企业方面对于废除限期退休制度反应冷淡(热情不高、不感兴趣、并不赞成)。理由有很多,其中经营者最讨厌的理由是他们必须劝人退职。如果允许职员无休止地工作下去,总有一天体能会达到极限。如果本人意识到这一点,主动提出退职的话还好,但也有不少是由经营者劝退的。也就是说,在日本所说的“辞退”不得不由经营者来做。经营者们不愿意经常去做这样不愉快的事情,这是他们不赞成改制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虽然他们表面上对此事显得很理智冷静、满不在乎,但实际上还是把能避则避的心态放在首位。而且,教导人们在拒绝对方时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方面的书也曾一度畅销。“遇事不究死理”的心理,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印证。

无独有偶,我的孩子在骑自行车时被推倒,脚骨折了。这是一个住在附近的与我儿子同年级的顽皮孩子做的。当时,劝我请律师起诉要求赔偿的全都是日本人。我的邻居夫妻二人都是律师,在法律事务所工作,而且因为他家也有和我家同龄的孩子,所以我们关系很好。但是他们却全然没有劝我起诉索赔。我考虑到对方就住附近,而且医药费又有保险公司交付,所以并没打算要求他们赔偿。其结果是最后我终于明白,在美国邻里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是不会随便(轻易、胡乱)去讲理的地方讲理的(付诸法律、分清责任、辨明是非),这样的心理美国人也是有的。如此说来,那些劝我聘请律师索赔的日本人是不是变得太美国化了呢?现实生活中,我所认识的日本人经常因为车子问题起诉邻里谋求赔偿。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美国化太过机械、太过表面了,这主要是贸然断定美国是不管任何事情都要弄得是非分明的结果。(注:美国人、日本人都有辨明是非的心理要求,但美国也不是不管任何事都这样做,也有取舍,归根结底是程度问题。)

英语中也有灰色地带这么个词。介于白与黑之间的灰色部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点上任何地方都相同。其大小或者对此的心理强烈程度,会因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即便是在律师比日本多很多倍的美国也不胡乱地滥用法律。这些虽然是极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还想在这里补充说明。

大学日语第二课 篇2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思维的误区

作为学生, 一味仅仅考虑怎样拿到就业所需要的N1级证书, N1级考试中并没有口语考试的部分, 因此, 学生们相对地更加注重“听、读、写、译”的练习, 在“说”上所下的功夫远远不到位。在越来越注重实践的社会中, 一般的面试更看重“说”的能力。在这方面, 俄语专业考试中就有口语测试的部分, 无形中也成为学生们注重提高口语的一个动力。

1.2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

语言的学习同艺术的学习有相似之处, 每个学生本身学力的强弱是有差异的, 当然, 这种差异也是随着积累的程度在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 语言是个积累的过程, 底子厚一些接受起来也更快一些。同样的一篇课文, 同样的一部电影, 给同样的时间进行背诵, 或是同时观看, 其结果是不同的学生所收获的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也应适当的考虑到因材施策。

1.3 对日语学习兴趣的差别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于自己要学的专业本身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换句话说, 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因为喜欢日语而学习的, 其中一部分学生会在慢慢学习中渐渐地提高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但不是所有的学生即使是高校毕业了也单纯地把本专业看成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这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果要长久的应用并且用好它, 其中还需要兴趣的支撑, 因为一旦到了工作岗位上想要继续提高专业水平且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当然, 工作单位也会给予一定的深造的机会, 更重要的还是自己有动力来主动地学习, 这样才是长足之策。

1.4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不够紧密

高校第一课堂中设有口语课, 大部分的口语课也都是外教教授, 但真正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外教更注重的是语音语调, 即使课堂上改正了, 有些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仍然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在第二课堂中多加练习, 改变以前的发音习惯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而高校中的第二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己进行组织, 也就是说形式和内容同第一课堂也是有差别的, 无法举一反三地练习第一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所以即使第一课堂上纠正了错误, 如果没有巩固的过程也是没有什么太大效果的。

2 解决的方法

2.1 口语训练需与文化相结合

没有文化背景的口语训练是不完整的, 口语训练的内容也和文化紧密相连。包括电影, 歌曲, 新闻, 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其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日语歌曲的重要性, 日语是有音节的语言, 歌曲中的节奏能够培养学生对日语中“拍”的感觉。同时, 也要时刻关注自己所感兴趣方面, 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或是历史等等。只有这样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才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只有有了话题才“想说”, 想说才能“敢说”, 敢说即是说错了也得到了锻炼, 加深了印象。

2.2 口语训练需与听力相结合

要想说地道的日语就一定要多听, 听得“准”才能说得“准”。特别是一开始接触日语的时候, 更应该从标准的音听起, 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最好是跟磁带学习标准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自己听磁带后都能发出标准音, 每个人的音感是不同的, 因此也需要老师们的指点, 多让外教参与其中。换言之, 就是要学习模仿, 也要善于模仿。

2.3 口语训练需与阅读相结合

练习口语除了要敢说, 说得准确之外, 还要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这就需要“胸有点墨”, 即是需要单词的积累。多读既可以积累单词, 也可以巩固语法, 增强理解能力, 还可以把平时总结的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用到会话和写作中, 一举多得。另外, 不要仅仅拘泥于课本的内容, 也要经常在网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小说下载后阅读, 无论读什么都是很好的积累的过程。

2.4 口语训练需与兴趣相结合

在组织第二课堂时要分重点、分年级、分快慢、分层次。每个学生所掌握和所关注的“话题”不同, 因此要分重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 因此要分年级。同一年级的不容学生的学力不同, 水平也有差距, 因此要分快慢、分层次地参与到不同的适合自己水平的第二课堂中, 这无形中也给学生们一个前进的动力, 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扩大其视野, 也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现有的实力, 激发其斗志。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不应为学而学, 应该为兴趣而学, 根据自己的喜恶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口语训练。

2.5 录音法

针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集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可以采用录音法, 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可以把自己所说的或是他人所说的内容整体录下来, 自己再听一下, 如果有不确定的语音和语调部分, 可以到第一课堂上请教外教, 找到问题所在加以解决。外教也可把错误点在第一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指出,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亦可达到训练的目的。

综上所述, 学习语言要时刻牢记听、说、读、写、译不能分开的原则。有些学生喜欢交流, 经常和日本外教在一起, 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 但其效果并不理想, 那就是因为本身没有注重其他几项的积累。因此, 学习也应该掌握平衡, 不可以“偏科”。同时, 改变学生的口语习惯还需要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们要在尝试中不断前进, 积累经验, 从学生的反馈中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即使理论上明白应该怎样做, 最重要的的还是怎样坚持并且有效地实施, 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讲, 无论在第一课堂中还是在第二课堂上, 都应该时刻鞭策鼓励学生, 在精神上予以支持鼓励。

当然, 提高口语的训练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如学校环境、师资等等,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全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力改善不足之处, 相信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 提高口语的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

摘要:高校中所设立的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使学生更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个空间扩大了学生锻炼日语口语的机会, 但实际实施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第二课堂,日语,口语

参考文献

[1]屈原.谈大学日语口语教学[J].语文学刊, 2010 (9) .

[2]张晶.如何提高学生日语口语能力[J].科技信息, 2007 (33) .

关于大学生第二课堂 篇3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库尔特汉斯创立了海上訓练学校,通过海上模拟训练,旨在锻炼受训者在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时坚强的意志力和无畏的勇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体验式培训逐步发展为素质拓展训练,广泛地被各用人企业应用,也更加注重培养人们的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和管理技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共青团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一项旨在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性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

一、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和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法,亲身体验同时加以反思总结,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劳动技能,下面将进行详细阐述。

如果将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分类,主要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三方面(见表1)。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信任背摔,该项目使受训者站在高处,背对前方,队友在下方负责接住背摔者。拓展训练活动的项目中,有很多是专门针对心理素质提升的。这对学生的勇气、心理素质以及对队友的信任程度等都极具挑战性。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素质提升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反馈,发现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吸收的教育效果更主动、更有效。这也是素质拓展训练在举办之初的理念。

同时,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拓展训练活动很多都是站在户外进行,在引导学生远离网络游戏、呼吸新鲜空气的过程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模式。

素质拓展训练除了对学生在心理、身体素质方面有很大帮助以外,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其他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训练项目训练的能力都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在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项目中,同时对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帮助。

二、目前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在学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在2013年开始筹办拓展训练活动,并于2013年10月举办第一期“彩虹风暴”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0余期,参与受训人员达1500多人,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第一,其形式较为新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改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为课堂教学、单独说教等,是一个缺乏自主探究性、思维拓展性、灵活处理性的规范式程序,学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带有抵触情绪,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活动这种新颖的教育模式已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学生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在实践中认知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这种改变与提升是主动的,积极的。

第二,“彩虹风暴”拓展训练活动中的项目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制定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有的已举办过的活动中,组织策划者均为学生,学生在参与训练他人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身不足,在锻炼他人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有认知、思考和改变。

我们对于开展“彩虹风暴”拓展训练活动后,根据对受训者的跟踪调查,详细了解受训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统计拓展训练活动本身的优缺点,将优势继续保持,将不足进行改良;另一方面,也对他们自身的问题解决程度加以强化,以保证训练结果的可持续性。

三、关于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研究显示, 素质拓展训练是实现学生素质培养、进行自我检测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将素质训练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目前素质拓展训练仍旧面临挑战,在高校推广素质拓展训练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队伍以及拓展基地建设。成功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需要专业的训练师以及功能健全的训练基地。训练师的专业程度直接决定训练活动的效果。一个专业的训练师知道受训者在项目强度的拿捏、项目针对性的设置等,这对于训练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是拓展基地,现有的学校资源不允许我们建立实际的基地,在結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拓展训练的道具就十分关键了。专业有效的道具不仅对学生的安全有保障,同时对于训练结果也会有明显效果。

2、建立安全系统,防止突发情况。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作为体验式培训,其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自我突破、自我认知,在较为逼真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在项目设定上会有高难度的项目,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建立安全应急系统,防止突发情况是重中之重,且要做到万无一失。在咨询专业训练团队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医护人员在场值班等都需要添加到安全系统中去。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是十分必要且对于培养人才是行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并不是一场游戏,相反是一套完整且复杂的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各项资源,通力合作,共同打造高效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艺农,刘雯.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培养学生中的作用及其推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6):58-61.

[2] 陈斯祁.关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5):85-87.

[3] 刘妍.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培育创新型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69):34-35.

大学日语第二课 篇4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构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按照《贵州大学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要求,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按内容分类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筑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奖、求学深造、就业推荐的重要标准。

第三条 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的素质拓展记录将装入学生档案。

第四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20分);

第二类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20分);

第三类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20分);

第四类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15分);

第五类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15分);

第六类 技能培训及其它(10分)。

以上六类总分100分,修满60分即可向贵州大学素质拓展中心申请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颁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同时学生可自主申请由贵州大学素质拓展中心颁发的素质拓展等级证书(70分以上为良好级、80分以上为优秀级、90分以上为特忧级)

第五条 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单位:贵州大学素质拓展中心办公室、各学院素质拓展办公室。

第六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证程序见《贵州大学素质拓展工作流程》。

第二章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第七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一、参加党校、团校培训成绩合格(2分/次),“优秀学员”(2分/次);

二、参加各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道德修养主题教育获得表彰的(最高分5分;1分/次);

三、参加团组织生活(最高分15分;0.2分/次);

四、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向党组织做思想汇报(最高分3分;0.5分/次);

五、个人获得党内、团内的表彰(院级2分/次,校级3分/次,省级5分/次,国家级8分/次)

六、有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行为并受到一定企业、事业单位、党团组织等表彰(3分/次)

七、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类得分超过20分按20分计算。

第三章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第八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个人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一、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3分/次);

二、组织或参加其他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须事先向相关素质拓展办公室申报),并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心得体会或图片资料(最高分8分;2分/次);

三、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总分8分;2分/次);

四、个人参加义务献血(2分/次)、义务劳动(每次劳动时间3小时以上)并有相关证明的(最高分8分,0.5分/次);

五、参加以上活动,获院级表彰(2分/次),获校级表彰(3分/次),获省级及省级以上表彰(5分/次),获国家级表彰(8分/次);

六、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得分超过20分按20分计算。

第四章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第九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栏,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一)学术研究:

1、学术竞赛活动

参与学院组织的学术研究活动并提交学术论文(1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3分/次,二等奖2分/次,三等奖1分/次,三等奖以下0.5分/次);

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研究活动并提交学术论文(3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4分/次,二等奖3分/次,三等奖2分/次,三等奖以下1分/次);

参与省级学术研究活动并提交学术论文(5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10分/次,二等奖8分/次,三等奖6分/次,三等奖以下4分/次)。

参与国家级学术研究活动并提交学术论文(8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20分/次,二等奖15分/次,三等奖10分/次,三等奖以下5分/次)。

2、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发表在省级核心期刊上(10分/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国际级学术期刊上(20分/篇)

(二)科技活动(包括“挑战杯”、数学建摸、电子设计大赛等):

参与学院组织的科技活动(1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3分/次,二等奖2分/次,三等奖1分/次,三等奖以下0.5分/次); 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内科技活动(3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4分/次,二等奖3分/次,三等奖2分/次,三等奖以下1分/次);

参与省级科技活动(5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10分/次,二等奖8分/次,三等奖6分/次,三等奖以下4分/次);

参与国家级科技活动(8分/次),作品获得奖励(一等奖20分/次,二等奖15分/次,三等奖10分/次,三等奖以下5分/次)

(三)参与学术讲座(最高分10分;0.5分/次);

(四)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得分超过20分按20分计算。

第五章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第十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栏,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其他经历。

(一)文化艺术活动:

参与学院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1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3分/次,二等奖2分/次,三等奖1分/次,三等奖以下0.5分/次);

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3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4分/次,二等奖3分/次,三等奖2分/次,三等奖以下1分/次);

参与省级文化艺术活动(5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10分/次,二等奖8分/次,三等奖6分/次,三等奖以下4分/次)。

参与国家级文化艺术活动(8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20分/次,二等奖15分/次,三等奖10分/次,三等奖以下5分/次)

(二)体育活动:

参与学院组织的体育比赛(1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3分/次,二等奖2分/次,三等奖1分/次,三等奖以下0.5分/次);

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3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4分/次,二等奖3分/次,三等奖2分/次,三等奖以下1分/次);

参与省级体育比赛(5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10分/次,二等奖8分/次,三等奖6分/次,三等奖以下4分/次)。

参与国家级体育比赛(8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20分/次,二等奖15分/次,三等奖10分/次,三等奖以下5分/次)

(三)知识竞赛:

参与学院组织的知识竞赛(1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3分/次,二等奖2分/次,三等奖1分/次,三等奖以下0.5分/次);

参与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3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4分/次,二等奖3分/次,三等奖2分/次,三等奖以下1分/次);

参与省级知识竞赛(5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10分/次,二等奖4分/次,三等奖3分/次,三等奖以下2分/次)。

参与国家级知识竞赛(8分/次),获得奖励(一等奖20分/次,二等奖15分/次,三等奖10分/次,三等奖以下5分/次)

(四)素质拓展课程:

参加学校开设的各种素质拓展课课程学习、成绩合格(2分/门)。

(五)完成指定参考书目的阅读,并亲笔撰写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经相关素质拓展办公室认可的(最高4分,0.5分/次)

(六)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类得分超过15分按15分计算。

第六章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第十一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

(一)参加学校(院)社团组织一年以上,遵守社团章程,并积极参与该社团活动(2分);

(二)参加学校艺术团任期满一年(团长、副团长5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4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3分);二年及二年以上(团长、副团长10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8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6分);参加学院艺术团任期满一年(团长、副团长4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3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2分),二年及二年以上(团长、副团长8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6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4分)

(三)学生干部参与学校或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任期满一年(校、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5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班长、团支部书记4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3分);二年及二年以上(校、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10分,副部以上学生干部、班长、团支部书记8分;副部以下学生干部6分)

(四)所有任期满一年的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获得表彰(院级2分/次;校级3分/次;省级5分/次;国家级8分/次);

(五)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类得分超过15分按15分计算。

第七章 技能培训及其他

第十二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技能培训及其他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未能被前五栏所包括的其他重要经历或成果也可在这一栏里填写。

(一)在英语、计算机、钢琴等技能方面获得相关认证证件或过级证书(3分/门);

(二)参加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组织的各类户外训练课程并获得结业证书(4分/门);

(三)其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起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或成绩(2分/次);

(四)技能培训及其他类得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算。第十三条 上述六栏中,同一论文、作品、比赛、活动多次获奖,只计最高分,不交叉、不累计。

第十四条 上述六栏中,获国家级重大比赛一、二、三等奖者,可破格申请素质拓展良好级证书;获国际级重大比赛一、二、三等奖者,可破格申请素质拓展优秀级证书,由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办公室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破格。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贵州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大学日语第二课 篇5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课堂第二课堂 开展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

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3.结语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的进行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边

实践边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相结合,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把实践中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经常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及效果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我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大学日语第二课 篇6

基于动态匹配的大学生第二课堂经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动态匹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经历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课堂经历满意度对就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因而动态匹配对就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独立学院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中,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

作 者:王林祥 吴剑 沈雁飞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动态匹配 第二课堂 满意度 就业 核心竞争力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构建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逐渐得到了英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式。下面, 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考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努力建构具有生态特征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从而改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环境,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1 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由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提出。从此, 教育生态学开始成为研究教育现象的新视角。“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教育与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还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 (活动) 、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1]”它“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 强调教育与环境、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2]”

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教育生态学。目前, 国内有几本关于教育生态学的专著, 如曾供职于台湾教育部的李聪明于民国78年出版了《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一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教育生态学的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吴鼎福教授在1990年与诸文蔚一起出版了《教育生态学》, 这是我国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专著;1992年任凯、白燕一起出版了《教育生态学》;2000年范国睿也出版了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中的《教育生态学》分册。此外,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论文也层出不穷, 如郑珺、洪世梅、张天保、赵攀等学者纷纷发表相关论文。

2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3]”“大英语第一课堂的主导地位勿庸置疑。但是课堂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 它需要英语第二课堂作为其延伸和补充, 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提供一个重要平台。[4]”所以,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际上是大学英语第一课堂的延伸。但是, 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导致第二课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目前, 许多文章主要从学生和老师这两个角度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存在的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 这样的分析不够透彻, 因为课堂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 还涉及到各类生态群体之间的动态组合和互动。所以, 从该角度来看, 第二课堂活动的举行不仅仅涉及到学生和老师, 还涉及到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没有其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不能顺利地举行的。下面, 我们从学生、教师、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等展开阐述。

3.1 学生参与比例小, 受益人数少

学生是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主体。但是目前, 大一新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大二学生有少部分参加活动;大三大四学生由于忙于专业课的学习和实习, 基本上是踪迹难觅。此外, 由于大部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性质的限制或比赛名额的限制, 只有少部分学生有资格、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去, 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观众, 望洋兴叹。

3.2 英语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 影响第二课堂的长期开展

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者, 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目前, 很多学校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老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老师只是出于对学生及工作的热爱才义务参加活动。但是, 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活动, 光凭老师的热情是不够的。因为, 作为大学教师, 教学及科研任务繁重, 老师只能抽业余时间参加学生活动。由于没有具体的鼓励措施, 参与与不参与学生活动并没有什么不同。长久下去, 常义务参加学生活动的老师就会产生疲劳感, 其积极性就会被挫伤。

3.3 教务和学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

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应受到教务和学生主管部门的关注。但是, 长久以来, 在教务和学生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位置难觅。由于教务主管部门的缺席, 导致第二课堂活动举行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限制。一旦第二课堂活动与教务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发生冲突, 第二课堂活动只能让位, 另择时间和地点;而学生主管部门, 长久以来仅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学生业余活动的一部分, 不把它视为学习的一部分。长久下去, 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的热情就会受到抑制。

4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构建

“生态系统论认为, 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 与外界的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 这个系统才是有活力的, 才能不断发展。[5]”因此,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必须突破学生与教师这个封闭的圈子, 把学校这个大的生态环境考虑进去, 构建一个有活力的生态模式。

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中,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应是一个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英语教师为指导的, 学校各部门一起周密部署, 有计划举行的并有相应的评价模式的动态模式。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生态模式应以学生干部、英语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学生干部负责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英语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指导;教学、学生及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从日程安排、用水、用电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这个合作小组应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4.1 举行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受益人数

为避免第二课堂活动成为少数英语优秀学生的独秀舞台, 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可充分考虑各类型学生的英语水平, 举办多样化的活动, 如英语话剧比赛、英语阅读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听力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 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展示舞台, 提高学生的受益人数。

4.2 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认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 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 (即第二课堂) 上下工夫, 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6]”这说明,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能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 有必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 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 如:给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一定的平时成绩, 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给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师一定的课时补偿或指定专门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 肯定教师的热情。

4.3 学校相应部门统一思想, 认真安排、配合第二课堂活动

在思想上, 学校各部门如教务科、学生科、后勤部门等, 都应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达成共识, 对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教务部门应把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正常的日常教学, 对第二课堂活动作出整体的部署。学生管理部门及后勤部门应统一协调安排第二课堂具体活动, 对用水、用电、卫生、场所安排等方面给与积极的配合。

5 总结

综上, 教育生态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 为大学英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能根据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处理好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帮助构造一个和谐统一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模式。模式构建之后是需要具体实施的, 因此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老师应不断尝试, 不断创新, 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珺.教育生态视野中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

[2]陈春燕.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建构[J].语文学刊, 2011 (1) .

[3]李明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圈, 2007 (20) .

[4]余祖英.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11 (9) .

[5]孙丹, 殷际文, 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5) .

在第二课堂中拓展大学英语学习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 第二课堂 拓展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1.1 理论依据

第二课堂活动基于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Jonassen(1995)指出建构主义核心内容:人的知识是由个人构建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1]。在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都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核心作用,教师是有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主动参与所给信息的诠释与理解,从而实现意义构建的过程。

1.2 必要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大班制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学生在有限课时内很难有机会得到锻炼。为此,课堂学习之外,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更有效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构建多样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很有必要。

2 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2.1 组织管理和教师指导

大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热情很高,但缺乏自主管理和自主组织活动的经验,有必要给予组织管理方面的指导。比如,我们将第二课堂拓展性活动纳入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实践项目中,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调下,成立协调小组,有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门指导和协助开展,下设大学英语社团组织安排各项活动。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计划、目标和实施步骤,每一项活动都安排教师给予指导。

2.2 第二课堂形式及实施

第二课堂实行层次化、多样化、自主化的英语教学扩展性活动。主要有:(1)英语联欢活动或校园巡游活动(Campus Tour)。每学期初,由学院英语社团组织英语联欢活动。由一个系或多个系或班级中的英语爱好者组成,根据所学课本内容,自编自演节目(英文歌曲、戏曲、课本剧、话剧等)。同时,开展校园巡游活动,由任课教师负责,各系高年级班级组织,可以小组活动形式带领新生参加,介绍校园设施、院系学科建设等。(2)英语比赛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比赛,分为院级和各个系内部级别和班级级别三种,例如口语比赛、听力比赛、词汇比赛、课本剧大赛等形式,以调动大家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知识讲座或学习经验交流会。根据学生需要,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例如学生社团策划组织选取高年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介绍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经验等。(4)兴趣小组。以班级为单位,按自愿组合和协商调配的原则,组成多个兴趣小组(一般6人)兴趣活动形式可以戏剧表演、角色表演(role-play)、即兴表演、情景模拟等。例如,大学体验英语College Life一单元中,可以小组形式设计话剧“My College Life”。(5)电台及网络交流。针对很多大学生听力比较薄弱的情况,学院建立“英语广播电台”,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段播放三次,可以使VOA/BBC片段截取,或由学生自己选取和广播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利用好网络优势,例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教师建立公共邮箱、博客等,进行活动交流、信息分享或网络辅导。

2.3 活动评估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结合新教学模式的特点,确定了评价内容和方法,将课堂和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2]。我们将评价内容量化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操作是百分制中平时成绩占50%,和50%期末卷面成绩。50%的平时成绩主要是评价课堂活动占25%和第二课堂活动25%,将第二课堂按百分制最后取25%的比例分值。学生自选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联欢节目、校园巡游、英语比赛、经验交流、英语比赛、知识讲座、小组活动等,对参与策划、组织、展示的学生按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评估,

评价方法多样,但其共同点都是为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至少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情感指标、语言指标和文化指标,具体指标细节不赘述。根据不同活动形式,采取不同主体评价,主要有两种:小组活动形式: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本组自评和其他各个分组评价相结合,去掉评价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均值,即为该小组成员的评价分值。个人活动形式:由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评相结合。对学生第二课堂表现的最终评定,教师可以根据活动表现对定量数据做出调整,最终按量化成绩计入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对具体的活动评估应该建立在以分数+评语之上,并挖掘学生的长处,给以

鼓励[3]。

2.4 实施保障

(1)教学设施。专门设有大学英语活动区域,增设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台设备及计自主学习中心等。(2)教学材料。采用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及配套的网络教学系统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发的大学体验英语网络教学和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系统。(3)经费保障。一是将拓展性第二课堂英语学习活动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中,争取教改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学生组织活动获得资金赞助。

3 结语

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参与、组织和展示语言活动,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实践也证明,第二课堂活动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

能力。

参考文献

[1]Jonassen,D.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M],New York: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

[2]高艳.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外研之声,2008(5):27-30.

上一篇:全市城建工作现场会议的主持词下一篇:中学生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