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共9篇)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增长,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十年”低迷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快速推进,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现在日本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经济贸易伙伴国。在这样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附属于经济发展的日语人才培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阶段日语人才培养已成为日语人才输出的最大、最基本的方式。但是,大学初级阶段的日语教学因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接受能力,日语的语言特征及其与其他语种的关系等,具有区别于英语教学、初高中日语教学的独特之处。这些特点对于大学日语教师的授课及学生的日语学习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掌握这一特点无论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大学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都至关重要。
一、教育对象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同其他科目的教学相同,着眼点永远都是被教授的对象。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大学初级阶段的教育对象即大一学生,年龄基本在17—22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 心智成熟,归纳理解力强,善于总结。语言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不断地练习模仿,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基本语法。在日语学习界有这样一句俗语:进来容易出去难。也就是说,日语的入门知识比较简单,初级阶段是非常基础且比较有规律的,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变形规律,以及体言、用言谓语句的时态、语态表达。所以用大量的会话替换练习尤为重要,一是可以在练习中掌握情景会话原则;二是可以在不断地替换模仿中总结最为基本的语法框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记忆力、联想力强,善于关联。语言的学习要不断地记忆单词、语法。记忆单词是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试想一种语言有成千上万的单词需要记忆,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恐怕是前记后就忘。日语单词虽不像英语那么有规律,比如可以通过词形变化从动词到名词再到副词,但是日语单词,尤其是名词词汇与汉字有关联,而汉字当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同音异形字,往往汉语的同音异形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也比较相似,所以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可以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记忆,同时学生也可以运用关联学习法掌握更多的单词。
3.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强烈了,一味地采取课堂教授形式会打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增强日语课堂的吸引力。通过多次在大一新生里开展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大学阶段选择日语的原因依次为:想要了解日本社会占25%,想成为中日交流的桥梁占23%,喜欢日本漫画占19%,仰慕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占17%,喜欢日本占9%,喜欢日语占5%,喜欢日本人占2%。可见单纯因为日语而选择日语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应“投其所好”,不仅仅要讲授日语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多给学生提供了解日本社会、经济、漫画等多方面知识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
4. 大学阶段的日语学生,不同于初高中日语学生,前者以面向服务社会、掌握职场生存技能为目标,而后者则是以充实头脑、升学为目的,所以二者的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材选择等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来把握。大学初级阶段虽然以打基础为主要任务,但仍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初步了解大学毕业后即将涉足的社会。
二、语言特征
1. 日语为典型的黏着语
日语中的各个词汇通过其后面的助词来确定它在整个句子中的语法成分,不同的语法成分后要使用不同的助词。日语组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主要是分析词的使用规则。因此日语语法的主要内容是词法方面的内容,其中助词、助动词的使用规则又是词法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在大学初级阶段基本要求是达到日语能力四级到三级之间,此时所要求的日语助词、助动词,数量少、用法简单、有规律,所以记住这为数不多的主要助词、助动词也是此阶段学习的重点和捷径。相较于英语初级阶段要记住其固定表达、固定句型,日语则要记住这些主要的助词,如は、が、を、です、ます等。
2. 暧昧的表达方式
日本式的默契、模棱两可、省略、委婉等特征,只有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才能心领神会,而学日语的外国人却难以把握。因此大学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者,除了要掌握好日语这门语言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日本人这独特的暧昧表达方式,尽量做到日本人的“以心传心”。
3. 话语格调下的敬体和简体
敬体和简体属于日语语体这一广义概念之中的一部分。日语语体的一大特点是根据话语格调的不同,即是否意识到交际者及交际者双方关系不同而区别使用敬体和简体。在日语中,敬体和简体等「文体」的选择是必须的,它和态、体、时、极性一样,属于基本语法范畴之一。所以,这门语言的初学者,尤其是在大学毕业后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最初级阶段就掌握使用敬体和简体的语境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一些教材在初级部分基本使用です、ます体,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无论在何种场合下,这样的表达方式都不会犯大错。
三、与已学语种的关系
1. 汉语
汉语比较强调主语,经常在句子中出现“你”、“我”等人称代词,但是日语则不然。日语句子不强调主语,特别是在主语是第一人称的情况下。如「明日公園へ行きたいと思います」,大一学生最喜欢说成「わたしは明日公園へ行きたいと思います」。虽然语法上没有错误,但是不够自然、地道。
任何外语的学习,都离不开我们所最为熟悉的母语,就像人们常说的:语言学习是相通的。中国和日本是邻国,在过去的历史里,中日之间有过交流、学习,也有过战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两国语言增添了新的生命力。日语的文字无论是书写还是读音都有汉语的影子,这对于初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但是,有些日语汉字虽然形同汉语,但是意思和发音却同汉语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在大学初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
2. 英语
虽然日语的假名要比英文字母多得多,但是日语发音却没有英语那么的灵活多变。可是对已经习惯于英语发音的大一学生而言,却经常将本不该摩擦、爆破的日语假名读得如英语一般,特别是日语“サ”、“タ”行假名。
英语和日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也不属于同一个语言类型。如果按照词的结构和词素的相互关系分类,英语属于屈折语,日语属于粘着语;按句中主要成分的词序分类,英语属于SVO型语言(按主动宾的次序排列);日语属于SOV型语言 (按主宾动的次序排列) 。大学初级阶段的日语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因为日语语序同我们已经习惯的英语语序大不相同,所以很多学生在做句子时比较容易出错。
但是因为学过英语,因此对日语的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掌握会有一定的帮助。日语当中的自动词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用法上,与英语当中的不及物动词非常相似,同理,他动词则和及物动词有相似之处。如果在教授自动词和他动词时将这一特征告诉给学生,就会省时、省力得多。
由于90%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的外语为英语,所以对于大一的日语学习者而言,头脑中充斥的都是英语句子和单词,越是想要用日语表达就越是会想起英语。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过去英语教学模式所产生的习惯。但这绝非易事,首先应该有一个阶段的缓冲,如在发音的学习阶段暂停英语学习。其次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多进行情景会话,多看日语教学片及日本原版的影像资料。
综上所述,大学初级阶段的日语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日语人才,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特点,并且要按照规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承德.中日经济关系新变化.北京:中国经济时报, 2010.
[2]皮细庚.日语概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曲洁.论日语暧昧表达的实现形式.济南:时代文学, 2010.
[4]翟东娜.日语语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2
一、总 纲
(一)大纲宗旨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以及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为制定高年级阶段的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测试评估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三、四年级)。大纲只对专业课提出要求。
(三)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对文科院校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要求,对高年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各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执行。其中主干课、必修课的设置应争取统一。教学质量应符合大纲要求,即继续锤炼语言基本功,提高日语实践能力,充实文化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为完成这一任务,应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稳步的改革。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应能很快地适应除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以外的各种口译、笔译及与日本研究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四)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高年级教学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即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每个学期平均周数为18周。其中第八学期即毕业前的半学年中,各院校安排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大纲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延伸,与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相衔接。在进一步练好听、说、读、写、译几方面基本功的同时,应注意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高年级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日语综合技能;
(二)日语语言学:
(三)日本文学;
(四)日本社会文化。
二、课 程
由于各院校的特点不同,开设课程的门类不同,课程名称及开设的时间、周学时数也不同。根据日语专业的基本特点,课程可分为主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几种。对此,本大纲不进行具体划定,而是从内容上列出四个方面必须开设的课程,每个方面的具体课型及教学时数可由各院校自行酌定,但应以达到本大纲提出的要求为前提。
(一)日语综合技能课
日语综合技能课是指用日语讲授的高年级日语(或精读)、泛读、报刊选读、日语写作、翻译等课程。其中高年级日语(或精读)每学期均应开设,其他基础阶段未开过或未开完的课程应在三、四年级补设。
1.目标
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应有广泛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关于日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
(1)日语(精读)课:是基础日语课的继续,但教学重点应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转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心理和语言的文化背景,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方面上来。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分析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实践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泛读课与报刊选读课:本课型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各种内容的文章,为适应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的需要,教材中科普性文章应占有一定比例,还应使学生掌握最新国际时事及相关词汇,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有关工作,同时还应使同学了解报刊语言特点等。这类课程的作业可采取缩写文章、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许多形式。
(3)日语写作课:该课型从应用文入手,讲授各类实用文体、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尤其应使学生掌握日语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要培养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无意的抄袭现象。此外,本课程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修改自己文章、利用工具书及其他参考书分析评论他人文章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应从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的正确使用入手,逐渐把重点转移到行文的得体和流畅及文章内涵上来。写作课的具体做法以课后写作、课堂讲评为宜。
(4)翻译课:翻译指口笔译两种课型,口笔译课又分为日译汉和汉译日两大类,一般先进行日译汉为宜。学时数及日译汉与汉译日的学时比例,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各占40-60学时为宜。本课程应通过各种文章体裁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及标点符号等方面对比汉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是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日译汉、汉译日的能力。
口译课要通过大量的汉译日、日译汉的听说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2.要求
高年级阶段结束既是大学本科的终结,因此,所要求的标准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标准。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专业工作,并能胜任外事、外贸等方面的口笔译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具体要求是:
听:①能听懂日本人用普通话以正常语速所做的演讲、谈话,反应快、理解正确,并能复述中心内容。②对电视节目、现场采访的广播及带有地方口音的日本人讲话,听后能抓住主要内容和重要情节。
说:①能用日语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自由交谈。②经过较短时间的准备,能用日语即席发言,或发表学术见解,或就熟悉的内容进行讨论和辩论,或就我国大政方针、国内国际问题阐述观点。以上表达均应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自然,表达通顺流畅,无影响内容理解的明显语法错误。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正确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尤其在词义的褒贬、敬语的使用及语气、色彩的把握方面基本无误。
读:①能读懂专业性很强的科技资料以外的现代日本文章,除了最新外来语流行语及个别生僻词汇外,基本上没有生单词;读一般性日语文章,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涵和意境;能较好地归纳、概括主要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文章结构、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②对于古文、和歌、俳句等古典作品或文章,借助工具书和参考注释能读懂大意。
写:①能用日语写出格式标准、语言基本正确、内容明了的书信、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写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论文。②掌握撰写毕业论文(学士论文)的基本方法,如选题、查找、整理、分析资料、做论文提要、最终完成论文等。③在构思成熟的前提下,写作速度可达每小时600~700字,语言基本上正确得体,无明显语法错误,用词恰当,简敬体使用正确。
译:①口译:在无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能承担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忠实原意,语言表达流畅,并能区别各种不同的语感和说话人的心态。②笔译:能翻译用现代日语撰写的各种文章、书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能翻译一般日文古文。汉译日时,翻译《人民日报》社论程度的文章,每小时能译400~500字(相当于1000日文印刷符号);日译汉时,每小时能译500~600字。翻译文艺作品时,作品的语气、意境及文体风格与原文基本相符;翻译外交文件、外贸合同及政治性较强的文章时,基本上忠实原文,重要内容正确。
上述课型除翻译课及其他课中的个别章节外,均应用日语授课。
(二)日语语言学课
作为统一要求,应包括“语言学概论”和“日本语概论”两大内容。有条件的院校可开设国情语言学、古典语法等日语语法及日本社会和语言文化方面的课程。
1.目标
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两者相辅相成。作为外语院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应初步了解一般语言的基础理论,还要从理论角度了解日语语言的特点,如音声、音韵、文字、词汇、语法、句法、文体等。要提高学生驾驭日语语言的能力,打好继续深造的理论基础。
日本语概论: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如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从理论上对所学过的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应学到的日语语言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并加以总结。
2.要求
此类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学基本知识。开设古典语法课时,简单扼要地介绍古典语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性古文,并能将其译成汉语。
(三)日本文学课
日本文学课是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至少包括2~3个课型,即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鉴赏等。
1.目标
通过文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1)文学作品选读:
通过选读、分析、鉴赏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思潮、流派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创作手法、创作技巧、语言特点和思想内容,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2)日本文学史:
通过日本文学史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日本文学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与日本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的联系,掌握日本文学史方面的基本知识。要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小说、诗歌、戏曲、文艺批评的发展史。作为日本文学史组成部分的古典文学史,可与近现代合为一个课型,也可分为两个,还可与古典语法结合起来开设。应使学生了解古典文学中的一些常识,如各时代的著名作品、作者及主要和歌、汉诗、俳句、民谣等。
2.要求
文学史最好能与文学作品选读同步,即教材配套,教师统一,进度基本一致。要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去讲授。
讲授日本文学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同时要理解各种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避免人云亦云,不加批判,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国外的所谓定论和观点。
讲授文学课的教师应有讲授基础课的经验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可借用语法和句法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文学作品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加深对文学意境的理解。
古代文学史课应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因古代文学的语言、内容难于近现代文学,一般应先开近现代文学史,后开古代文学史。
(四)日本社会文化课
此类课程主要包括日本文化史、日本概况、日本经济等课型,主要内容有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
1.目标
要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及政治、经济状况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要求
教师应用日语授课。突出重点,防止内容过细过深,避免专门化。讲授日本文化,应尽量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做到既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又要从学术的角度去大胆探讨、研究和介绍。
除上述的日语综合技能、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等四大类型课程外,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要,有条件的院校应开设经贸、旅游等涉外方面的辅修、选修课或讲座,创造条件开设日文打字、微机使用、文献检索等实用性课程。
三、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
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前,毕业考试合格者均应撰写毕业论文,参加毕业实习(各院校可根据情况酌情安排)。
(一)毕业论文
1.目标: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有一定独立见解,论文要注明所引用的观点和直接引用的词句的出处,文后要标明主要参考书目。
① 选题范围:在所学课程范围内选题。② 使用语言及字数:毕业论文原则上用日语撰写。论文字数为6000-8000字,并附10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提要。
③ 撰写时间: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应在第八学期完成。
④ 成绩评定: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不及格者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优秀:文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确,无明显用词及语法错误。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有独立见解、有说服力。
良好:文字层次基本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易懂,用词及语法错误较少。论点清楚、论据较充分。有一定说服力。虽无独特观点,但对现有观点整理归纳地比较系统,表明自己对已有观点的看法及其理由。
及格:文字有层次,结构像一篇学术文章,语言基本通顺,用词及语法错误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论点清楚、并有论据。虽缺少自己的观点,但资料翔实,是经过作者努力,认真独立完成的论文。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标准的论文,均评定为不及格。
⑤ 论文答辩:论文完成后,导师应在固定的论文评阅纸上写出评语,评定出成绩。对成绩评定为“优秀”的论文,原则上应通过答辩。
⑥ 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内容配备适当的指导教师。导师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根据需要,一名导师可指导同一方向的若干名学生。
(二)毕业实习
1.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切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强化课程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2.要求:
①实习方式与时间:各院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定。
②要求及成绩评定:实习成绩的评定应由实际工作部门和带队老师一起商定。把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实习报告等作为主要依据。
③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结束回校后,应提交实习报告,内容以实习总结为主。④带队教师:教师负责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沟通,指导学生做必要的心理、业务准备,引导学生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帮助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保证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测试与评估
(一)测试
1.测试是为了了解学生日语水平、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测试本身必须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2.测试内容应包括大纲规定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运用技能、日语交际能力以及有关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等。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测试不是期中考试、学期考试或毕业考试。测试只宜在必要时不定期进行。
(二)评估项目、要求、手段和评分标准
1.听
根据教学选择难度、语速与之相符的材料。材料的语音为普通话。
一次测试以30~40分钟为宜。内容可包括对话、电话交谈、新闻、解说等。要求学生听一遍后能基本把握大意,听两遍后能复述50%~80%的内容。
具体标准如下:
优:能正确把握所听材料的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复述80%以上的内容。
良:基本把握所听材料的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复述65%以上的内容。
及格:基本听懂所听材料的中心大意,复述材料内容不低于50%。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2.说
按照教学要求,可选定一篇短文,让学生听或看过后复述大意,也可就该文指定学生进行命题发言。复述大意或命题发言均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发言时间为4~5分钟。
复述大意时,可参照如下评分标准:
优:能正确抓住所听(看)文章的中心大意,复述80%以上的内容。复述时条理性强,语音语调正确,无语法错误。
良:基本把握所听(看)文章的中心大意,复述65%以上的内容。复述时条理性较强,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法错误较少。
及格:基本把握所听(看)文章的中心大意,复述文章内容不低于50%。复述时条理性较强,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标准。
指定命题发言时,可参照以下标准:
优:紧扣主题,材料组织得当,条理性强,用词准确,无语法错误,语音语调正确,发言流利,态度自然大方。
良:基本符合主题要求,材料组织较为得当,条理性较强,用词基本准确,语法错误较少,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发言尚属流利。
及格:能基本符合主题要求,材料组织中虽尚缺乏条理性,出现用词不当和局部语法错误,但大意表达基本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标准。
3.阅读
该部分可采取以下数种测评形式:
a.读音和汉字
测试以常用汉字读音、利用读音推导汉字的多项选择题为主,同时适当测试部分难读汉字。
b.认知词汇的测定
测试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力,以日语释义的多项选择题为主。认知词汇要能结合上下意思进行。
c.句子理解
测试学生对日语长短句的理解能力,这种测试以多项选择题型为主。
d.填空
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填上适当的词,以测试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测试提醒以多项选择题型为主。
e.改错
给一篇有语言错误的文章,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语法错误并改正之。测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正确程度。
f.现代文章阅读理解
主要测试学生阅读有一定长度和难度的、多种题材的现代文章。测试时可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作品风格、社会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入手,也可让学生联系作者生平等按教师要求发表评论。阅读速度应为每分钟100~130个单词。
g.古文阅读理解
主要测试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长度和题量不宜过大,难度也不宜过难。有条件的学校,选材时可尽量以日本古典名著中难度一般的内容为主。
上述各种测试形式并非同等重要,根据各项在阅读部分所占的分量,在测试时可参考下述比例安排考题。
a.5% b.10% c.15% d.10% e.15% f.30% g.15%
4.写作
写作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写作测试一般采用命题写作的方法。测试时,可只给题目,也可同时给出其他限定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命题写作的内容一般应为学生所熟悉、了解的内容。
测评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估学生的能力:
a.思想内容
b.文体,篇章结构
c.语言运用能力(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
具体标准如下:
优:思想内容正确,无政治观点方面错误。符合相应文体,篇章结构得当。叙述时富于条理性,说明时合乎逻辑。段落之间联系自然。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用词准确,无语法错误,能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文章流畅。良:思想内容正确,无政治观点方面错误。基本符合相应文体,篇章结构较为得当。段落之间联系较为自然。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用词较为准确,无重大语法错误,修辞手段应用尚好,文章较为流畅。
及格:思想内容尚属正确,无政治观点方面重大错误。篇章结构较为零落,叙述时条理性不足,说明时逻辑性不强,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不够自然。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之处,修辞能力较差。但文章基本上能勉强达到实际效果。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标准。
5.翻译
翻译分日译汉和汉译日两个方面的内容。
翻译测试的目的重点在于了解学生能否从一定的上下关系中掌握日汉语之间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在译文中使之体现出来。
为说明一个完整的情景,翻译材料可以长些,但只需让学生译出指定的段落即可。一般情况下,日译汉每小时400字,汉译日每小时350~400字(字数均以中文计算)。
翻译测试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优:对原文理解正确,原文内容在译文中充分得到再现。译文风格能与原文保持一致。译文通顺自然,有一定文采。
良:对原文理解基本正确,原文内容在译文中基本得到再现。译文风格能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译文尚属通顺自然。
及格:对原文内容把握不全,译文中出现个别重大遗漏,个别信息含糊不清,表达不够规范甚至出现选词和句式的错误。但总体上译文尚能勉强达义。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动机模式;目标效价;自我效能;教学设计
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愈加频繁,社会亟需不仅懂得日语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型外语人才。为了满足这一社会发展状况,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从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着手去提高水平,教学目的更加趋向于实用性发展,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导性成为日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第二外语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研究中,动机理论研究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动机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情感因素,它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被视为决定学习者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数年来,针对二语习得的动机,国内外学者从行为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至今为止,动机模式在二语习得的应用中主要有社会教育模式、学习动机过程模式、期望价值模式、神经生理模式、动机因果模式这五种模式。由于动机模式之复杂性,本文旨在探究社会教育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初级日语阅读》课程为例,通过日语教学实践,构建一个易激发学生动机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1 《初级日语阅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
《初级日语阅读》这门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既是大学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主干课程,极其重要。一直以来,我们日语专任教师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应对日语能力考试,把精力过分投入在单词和语法等知识点的讲解与结构分析,以及听力阅读等应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异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常常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不能根据对象及场合等灵活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甚至进一步造成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消极态度及厌烦感,使之缺乏兴趣动机深入进行日语学习。
2 动机模式理论-社会教育模式
在对日语学习积极性的研究方面上,Gardner团队[1]提出的动机社会教育模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他们指出,对目标语言持有肯定态度将对学习动机产生正面影响。其进一步提出的综合志向型动机[1]和工具型动机[1]理论,对后来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综合志向性是指为了融入第二语言环境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能接受一般异文化的开放性及其特征的能力;工具型动机是指用语言达到实际目的的学习动机。他们认为综合志向型动机整体上是优于工具型动机的。
动机本身是由语言学习愿望、语言学习态度和动机强度这三大要素构成。动机可以说是在二语习得中付出的努力及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态度。社会教育模式主要成分是目标效价、自我效能、语言态度、动机行为和学习成绩等。在此模式中,语言态度同时影响目标效价和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动机行为和学习成绩。
3 社会教育模式下《初级日语阅读》课程教学设计
3.1教学设计应该明确目标效价
在教学活动中,所谓目标效价是指学生对其学习成果的效用价值估计。学生期望在完成日语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对日文作品的阅读能力、与日语母语人士的直接交流能力等,进一步加深对日本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理解。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灌输语法等基本知识点,还需着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人群的交流能力。通过挖掘学生的综合志向型动力,全面培养其人文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效能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构成。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取得成就、获得赞许等方式,加强自尊,增强自信,提升求知欲,进而提高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开启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明确而合适的目标定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肯定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表彰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评价。
3.3教学设计应该丰富有趣
丰富有趣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的动机行为。因此,《初级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有多种形式:
1.对比讲解法:通过比较目标语言与母语的异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中日两国词汇既有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点,学生易混淆。讲解时可以采用词汇对比的方法,总结两国词汇的异同点,减少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干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能力展示法:采用口头演讲、分组会话、模拟语境等形式,通过对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提高学生对口语交流的兴趣,进而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及交流能力。例如,日语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含有大量助词、敬语与授受动词等表达形式,这与汉语大不相同,十分复杂,而且由于两国语言表达思维不很一样,学生常常误用敬语与授受动词等表达形式。针对这种表达的教学,我们日语教师可以模拟一些日语环境,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既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其含义,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文化驱动法:将日本文化融入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理解能力。二语习得离不开文化教学,中日两国历史文化发展既相似又不同。可以将文化课题引入教学单元,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和跨国文化的理解,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引导辅助法:学生学习日语的目的不尽相同,在基本教学任务之外,应该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知识教学和拓展训练的比例,做好教学者和辅导者身份的转换,将更多自主权分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
4 结语
动机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情感因素,它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被视为决定学习者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在对日语学习积极性的研究方面上,动机模式被视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动机模式中社会教育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目标效价,提升自我效能的教学设计方法,并以《初级日语阅读》课程为例,构建了一个以学生目标效价为中心,以对比讲解法、能力展示法、文化驱动法、引导辅助法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我效能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挖掘学生的综合志向型动力,全面培养其人文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Ames,C. & Arher,J.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students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260 - 267.
[2][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大学日语课基础阶段听力教学探讨 篇4
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大学,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日语是一门崭新的语言, 听力课程也是高中阶段外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很多学生对日语听力教学都很陌生, 刚开始往往会因为茫然而不知所措, 进而习惯性地依赖教师, 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正确认识日语听力学习、充分利用听力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 以及如何培养日语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等, 都是基础阶段学习过程中一直困扰学生的问题。
另外, 学生个体的学习认知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也会很快在日语听力教学初期就反映出来, 这种教学目标的日语水平不均衡性又给听力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缩小学生之间听力能力的差距或者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是听力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要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阶段日语听力教学在内容上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情况。针对学生在日语学习基础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以供大家探讨。
一、语音阶段听力教学以辨音、正音为主
正确掌握语音基础知识、了解语音学和音韵学基本规律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没有充分语言环境背景的情况下, “零”起点的语音阶段听力教学有一定难度。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日语时首先要过语音关, 学生自身发音是否正确、标准, 直接影响听力效果。由于日语语音的复杂特点, 语音阶段的听力学习必须加强辨音能力的训练, 如清浊音、长短音、平促音等都有区别词义的功能, 要在听力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听、反复练, 让学生区分、辨别, 直到掌握为止。通过大量音声的输入, 达到掌握日语语音特点和提高听音、辨音能力的目的, 同时可以在语音听力学习过程中印证自身发音是否准确。
可以说, 听音、辨音的过程也是正音的过程。基础阶段的日语听力教学要重视语音基础知识的听音练习, 因为这不仅为今后的日语听力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为将来能说一口标准的日语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
二、基础语法阶段听力训练以精听为主
进入基础语法阶段, 听力课堂上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和场景会话的听力训练。在精读课上, 学生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示范有针对性地掌握语音、语法、单词等, 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但在听力课上因为不具备足够的单词量、句型等语言知识, 以及文化知识背景有限, 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学生往往会觉得不知所云。此时, 教师就应加强词汇的分类、总结和练习。听力课上单词量的扩充不同于精读课上词汇的单纯记忆, 而是通过音声的形式表达出来, 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灵活掌握该类词汇。同时, 进行简短场景会话的听力训练, 将所积累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运用到听力学习中, 一方面可以验证自己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是否牢固、准确,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场景训练学习语言的具体生活运用。
基础阶段日语听力教学课堂上应以精听为主、指导泛听相结合, 课堂外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泛听练习。精听即分析性听力训练, 精选部分难易适中的听力材料, 要求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 并模仿其语音、语调, 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泛听即揭示性听力训练, 合理选用贴近生活、题材多样的泛听材料, 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 了解大概内容。泛听内容广泛、速度快。精听有助于泛听的提高。适当的精听训练之后, 听力的真正提高就主要靠大量的泛听获得。听力训练除课堂上用日语组织教学、听写、问答、对话等形式外, 还应该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利用广播、电视等加强听力训练。
在训练听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使用能力也是听力课教学的目的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听解的方法, 使他们走出教室后能够运用这些方法主动地去听, 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这样, 教师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 而且结合实际在低年级时就让学生接受听力训练。
三、综合提高阶段听力训练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进行现阶段同等水平听力训练的同时, 还要适当提供略高于当前水平的听力材料, 并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美国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在他的“输入假设”说中强调“i+1”的音声输入学说。“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 “1”指比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略高一级的内容。在听这些内容时, 学生可以根据语境以及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推测、检验推测、修正推测, 逐步达到理解的目的。适时、恰当地引入这种略高于现有水平的学习策略, 不仅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相反, 只要加以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 摆脱初级听力水平停滞不前的困境, 最终达到逐步提高日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2006年笔者在日本广岛国际交流中心学习日语教学法时, 交流中心的教师推荐了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听说学习方法———“影子练习法”, 即模仿听力内容, 在接受音声输入后, 马上把听到的内容像影子一样紧跟着复述出来。“影子练习法”对学生的听说复述能力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 在听到后即时复述, 不仅要求内容正确, 而且要求音声、音调尽量完全一样。在基础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影子练习”, 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快速提高听力水平有很大帮助。长期坚持进行“影子练习”, 不仅对训练学生的听力效果很好, 而且对提高学生日语发音、口语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语感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日语实际应用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外语听力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内容的语速学生无法控制、听到的信号瞬息消失、遇到不懂的词或语言片断来不及分析思索等问题, 往往会导致学生心情紧张、情绪焦躁、不知所措, 从而造成漏听、误听等现象。日语听力教学实践证明, 智力水平以外的非语言因素对日语听力学习效果同样起着决定性因素。学生心情的好坏、情绪的高低直接影响听力学习的效果。在听力学习过程中, 拥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和兴趣对听力内容的摄取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因素对日语听力学习的影响, 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日语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积极、主动的日语听力学习环境,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间接地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听力学习心理素质。特别要重视问题较多的学生, 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寻找根源, 解决在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日语教育急需培养实用型日语人才。日语听力能力是各项综合技能的集中体现, 日语听力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最适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学好日语, 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听力水平, 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尹松.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听力教学的可能性[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 .
[2]李明慧.浅论关于母语非日语教师的听力教学方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1) .
关于初级日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5
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习者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对于学习者来说,无论是今后的学习、研究,还是工作,掌握会话能力是很重要的。基于这一点考虑,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法,并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录音磁带的授课法。
首先,可以通过录音磁带进行日语发音练习。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对日语发音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学习者来说,发音练习也是最枯燥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发声练习歌,作为辅助手段,每节课进行练习,在进行发音练习的同时,也能掌握日语的节奏。
五十音北原白秋
あめんぼ、あかいな、アイウエオ。うきもに、こえびも、およいでる。
かきのき、くりのき、カキクケコ。きつつき、こつこつ、かれけやき。
ささげに、すをかけ、サシスセソ。そのうお、あさせで、さしました。
たちましょ、ラッパで、タチツテト。トテトテ、タッタト、とびたった。
なめくじ、のろのろ、ナニヌネノ。なんどに、ぬめって、なにねばる。
はとぽっぽ、ほろほろ、ハヒフヘホ。ひなたの、おへやじゃ、ふえをふく。
まいまい、なじまき、マミムメモ。うめのみ、おちても、みもしまい。
やきぐり、ゆでぐり、ヤイユエヨ。やまだに、ひのつく、よいのいえ。
らいちょうはさむかろ、ラリルレロ。れんげが、さいたら、るりのとり。
わいわい、わっしょい、ワイウエオ。うえきや、いどがえ、おまつりだ。
除了采用以上的发音歌进行练习外,为了巩固发音基础,采用日语绕口令练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发音练习阶段,也要同时教授一些简单的日语日常会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其次,可以通过录音磁带听日语歌,进行听力练习,记单词。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能够高效地记住新单词。与单纯地背、记单词相比,通过听歌学日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记住了日语。以“四季の歌”为例: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あなたと私、仲良く遊びましょう、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小さな栗の木の下、あなたと私、仲良く遊びましょう、小さな栗の木の下で。
通过这首歌学习者可以掌握,名词:栗、木、下、私;形容词:大きな、小さな、仲良い;助词:で。学习者不仅记住了单纯,理解了语句,而且可以通过日语这种语言,理解日本的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这样学习者掌握日语的能力不是更进一层了吗?
再次,可以通过录音磁带模仿日语会话,并进行背诵。正如“習うより慣れる”的日语惯用句所说的那样,抛开母语,抛弃语法,单纯地通过音声来学习,正如我们刚开始学说母语一样,反而更容易形成习惯。也就是,在每开始新的一课的学习的时候,首先让学习者听磁带,模仿,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时,再打开书,开始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通过实物、实际表演进行句型讲解的授课法。
例如对“~そらだ(样态)”句型的讲解。首先将接在形容词后的情况。一般接在形容词“美味しい”、“悲しい”、“嬉しい”时,形容词相应的变化为“美味しそう”、“悲しそう”、“嬉しそう”。讲解完具体的接续形式之后,接着讲解使用方法。以“美味しそう”为例。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巧克力,进行实物演习。如:
チョコレートは美味しそうです。
接着进行扩展练习:
美味しそうですから、食べてみしょう。
美味しそうなチョコレートを食べてました。美味しかったです。
この小説は面白そうですから、借りて読んでみましょう。
如上,反复进行口头练习。另外,要指出一些特殊的形容词如“ない”、“よい”,要变化为“なさそう”、“よさそう”,重点记住。之后,按照同样的方法讲解接在形容动词、动词后面的用法。如此讲解,就可以把机械的句型讲解转变为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利用录像带、电影等影像教材的授课法。
影像教材有亲临现场感,更有利于理解日本人的谈话、语调、表情、动作等。在我们学校有日语影视欣赏课,给学生介绍了《幸福的黄手帕》、《武士的一分》、《东京爱情故事》等日语电影和电视剧。通过这些可以加深对日语和日本人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世界闻名,有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在日语听力课程中,我给学习者播放了一些动漫片段,学习者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简单语言更加印象深刻。学习者会情不自禁地模仿主人公的语音语调和表情,通过这样生动的学习环境,掌握纯正自然的日语。
二、因材施教
之前也稍微提到这一点,应该根据学习者选择合适的授课法。无论是哪种语言的教授都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日语教学也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教大学生和研修生日语外来语时的不同授课方法。众所周知,日语的外来语中源自法语、葡萄牙语、德语、荷兰语等,大部分源自英语。拿日语中的イメージ一词的讲解为例。大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大学的,外语水平相对较高,所以讲解时可以直接解释为英语“image”,学生更容易掌握。而研修生的大部分是初高中学历,外语水平有限,所以在讲解时候,就不能直接用“image”来解释,应该用中文的“印象”来解释,学生才能明白。总而言之,要在调查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习水平之后,采取适当的授课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师应该在表演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研究,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在愉悦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目的意识,当学习者与教授者成为一体时,我们的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同时,教外语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同时也要教授他国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北原白秋.五十音.
[2]王婉莹.现代日语教学基础——为我国日语学习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6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促进学生理解、应用、表达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日语思维, 使其内在动力、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使苦学变为乐学的目的。因此,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尽量由课文知识延伸到相关情景, 让学生模拟其情景分角色表演, 将所学的有关的语句表达、寒暄语等运用到实际会话中,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模拟场景训练中, 加强课堂学习日语的氛围。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刺激学生养成听日语新闻的习惯, 教师要多听NHK新闻广播, 并有选择性地播报给学生, 要求他们仔细听, 复述或回答相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增加词汇量, 感受到地道日语的表达方式, 而且能锻炼其听说能力, 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课文的提问, 帮助学生理解段落内容及中心思想, 然后让学生把每段的大意串起来, 构成全文的总内容和主题思想, 通过这样的实践, 学生得到的是整体的东西, 而不是孤立的只言片语。
按不同教学阶段, 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以集体形式为主的多种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指导形式多样, 以通俗、风趣的语言进行几分钟的开场白, 自然导入并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还可以进行一些比如个人自由对话、对话接龙、短剧表演、游戏、猜谜、唱歌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话题补充新知识, 增加信息量, 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精读的教学质量,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利用多媒体将网络上的资料采集、下载到教学材料中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同时借助图片、实物、指示关键调、做图示、降低难度等, 强化其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得更透彻, 记忆得更深刻, 使教学方法及方式多样化, 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 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枯燥的, 教师如果只重视讲解语法、句型等知识点的话就很容易陷入灌输的状态。给学生灌输知识, 不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去探索知识。
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尝试每次课前让1~2名学生进行简单的演讲活动, 话题不限, 可以是自我介绍, 有趣的故事, 日本人文、风俗等内容,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准备的习惯, 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组织和写作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开口说日语的胆量和自信。同时, 课上教师还要避免“一言堂”的状况发生, 积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 讲解《面接》一课, 就可以先让学生思考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比如个人自我介绍、性格、兴趣、爱好、家乡, 为什么选择日语, 为什么选择本公司等一系列可能遇到的问题, 并准备好如何巧妙地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模拟面试现场, 让学生有较真实的体验, 再讲授面试时的礼节, 比如坐姿、站姿, 进出门的必须用的敬语, 面试结束的惯用语等。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从而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教师在课堂上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的互动方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及时给予协助和指点, 最后师生共同评价结果, 及时总结。这样, 学生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 从而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三、利用文化背景导入知识, 注重实践教学, 强化技能学习, 做到学以致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 文化习俗, 每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只有了解了这些, 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教师利用文化背景导入日语知识, 势在必行。笔者每日都会浏览《朝日新闻》。以便即时获得有价值的最新信息, 充实讲课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报刊杂志, 或通过网上阅读等形式, 留心积累日本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知识方面的材料,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非常有用。
然而, 任何语言的学习仅靠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是不现实的, 应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社会需要的日语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实践教学, 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 可以多向学生讲授有关日企的礼仪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到日企参观一下, 感受一下日企的工作氛围, 让学生利用假期到日企实习, 通过现场操练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另外, 定期举办日语文化周, 日语沙龙、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语诗朗诵、日语写作比赛, 编导日语短剧, 日语配音等活动, 创造日语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使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这些形式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强化学生的日语技能,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 我们可以在一年级时举行朗读比赛。将每课的序号写在纸条上, 让学生抽取, 朗读抽到的课文。可先在班级内部进行比赛, 然后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年级比赛, 并评判出名次, 给予一定奖励。以同样的方式, 二年级可举行演讲比赛, 教师给出几个题目, 让学生自由选择, 自己写出演讲内容参加比赛, 可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 高职高专基础日语教学, 应顺应潮流, 适应社会的需要, 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唤起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勇于去探索、去尝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应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技能学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综合日语基础课程, 是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是日语专业的入门课、基础课。而日语的基础教学就是为日语初学者引路和打基础的工作。基础阶段日语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是否顺利入门日语, 更关系着学生的将来。因此, 如何培养日语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很好地引导他们入门, 是综合日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近五年的工作经验, 试从引导培养日语学习兴趣, 启发创造性思维开展日语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基础日语,兴趣日语,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华.对基础阶段专业日语精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 .[1]孙华.对基础阶段专业日语精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 .
[2]管秀兰.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2]管秀兰.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
[3]李玉花.创新思维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5) .[3]李玉花.创新思维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5) .
[4]万雪梅.浅谈基础日语教学方法.科技信息, 2011 (2) .[4]万雪梅.浅谈基础日语教学方法.科技信息, 2011 (2) .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7
关键词:非专业日语教学,复合型人才,师资力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沿海开放城市相继涌现出众多的日本商社、日资企业、日本银行等, 伴随着外资的发展、壮大, 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现地化管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人才需求从过去单一的“日本语言研究人才”向“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转变。那么, 肩负高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院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成为高等院校非专业日语教学普遍关心的问题。
1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以往大学的日语教学, 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较多, 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单词-语法-课文-练习”型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1.2 师资力量薄弱。
高等教育包括“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就非专业日语教学而言, 学生将来大多面向日企,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熟知“日企文化、日企各工作流程中地道的口语情景表达、专业术语……”等方面的教师队伍相对于专业日语的师资力量而言, 还是比较薄弱的。
1.3 公共外语课的课程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训练。导致毕业生步入社会后, 无法在日资企业自由会话。社会交际能力的低下是目前公共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 扩大投资规模, 中国各开放城市在引进外资时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使
3.1 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
通过对在校生的案例调查得知, 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在日企就职, 并在工作中与日本人自由交流。可见, “日语国际能力测试”等级证书的取得已经不是当代非日语专业大学生的唯一目的了。
3.2 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途径。
鉴于非专业日语的学生另有其主攻专业, 在日语课程设置上, 通常只有4-6学时/周的日语课。由于时间短、内容多、进度快, 再加上几乎是零起点的学生, 所以, 以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在非专业日语课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也是非日语专业学生学习途径相对较为狭窄和单一的主要原因。如何在课内、课外导入外来信息, 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日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成为非专业日语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
4 对非专业日语教学的几点设想
4.1 看准市场需求,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根据不同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 及时调整骨干学科、以及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这样, 既可以扩大生源, 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的“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 完成高校的社会使命。
4.2 生动丰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大量收集课外知识点, 特别是与当今国际形势接轨的专业前沿信息,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教师灌输知识点, 促使学生在课外能自觉地走进图书馆、阅览室, 或网上查询相关的世界前沿信息,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 强化学生在听力、会话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4.3 整合教师队伍。
目前,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对于任课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通常情况下, 普遍要求为博士毕业、或者教授以上职称。毋庸置疑, 这样对于“学术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大有必要的。但是, 鉴于上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教学现状、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以及注重实用性教学的公共日语类教学的特点, 建议降低公共日语课高校教师的门槛, 从外企中广泛招募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外语人才, 以改善和提高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不同情境下的交际日语、社交礼仪、文化禁忌、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 我认为, 作为培养“学术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 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应该及时进行市场调查、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交际能力、强化主攻专业、优化教师队伍……等等, 这是中国大众化教育阶段, 非专业日语教学中刻不容缓、亟待整合的教育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桂春.高等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曹大峰.日与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桂春.高等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8
民办高校初级日语学习者在进行日语写作时经常受到汉语的干扰, 即负迁移。本文将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日语作文课的作文中随机抽出50份作为调查资料, 围绕初级日语写作中易出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 分析学生作文的病句中负迁移的类型, 探讨其原因, 并提出教学对策。
2. 负迁移现象的主要类型
被调查的50份作文中, 错误共计820处, 其中属于汉语负迁移的错误为156处, 占错误总数的19.02%。负迁移类型主要分为:词汇选用错误60处 (38.5%) 、第三人称谓语错误33处 (21.2%) 、名词修饰形错误25处 (16.7%) 、汉字书写错误21处 (13.5%) 、语序错误17处 (10.9%) 。以下将对每种错误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词汇选择错误
词汇选择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 选择的词汇为纯汉语词汇, 在日语中不存在。例如“一个人” (正确说法为“一人”) 。第二, 选择了汉语翻译相同而实际意义不同的词汇, 例如“発見” (日语中的“発見”表示的是重大事物的发现, 使用范围比汉语的“发现”小。) 第三, 日语近义词的选择错误, 例如“楽しい”和“嬉しい”都表示“开心”, 前者侧重于过程的“开心”, 持续时间短暂;而后者属于前者状态的延续, 持续时间较长。
2.2 第三人称作主语时句子谓语的特殊性
汉语句子中谓语不受主语人称影响, 当句子的主语为第三人称时, 可以说“他很高兴”和“他看起来很高兴”;而日语句子中的谓语受人称影响,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时, 必须将“他很高兴”翻译成“彼は嬉しそうです”而不能是单纯的“彼は嬉しいです”。由于汉语经常省略“看起来”的说法, 不少学生受汉语母语的影响, 容易忽略句子中谓语的表达方式, 会直接选用后一种说法。
2.3 名词修饰形错误
名词修饰形式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助词“の”的误用。动词修饰名词时不需要加“の”;数量词修饰名词需要加“の”。这种错误源于“の”等于“的”这一理解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 所以学生在日语写作时也认为凡是汉语中有“的”的时候就需要加上“の”, 而忽略了日语形容词、动词等连体修饰的形式, 例如:“开心的时候”就会翻译成“嬉しいのとき” (正确说法为“嬉しいとき”) , “回来的时候”就会翻译成“帰ったのとき” (正确说法为“帰ったとき”) ;相反学生认为如果汉语中没有“的”的情况就不需要加上“の”, 而忽略了日语中数量词修饰名词时需要加上“の”, 例如:“三个苹果”就会翻译成“三つリンゴ” (正确说法为“三つのリンゴ”) 。
2.4 汉字书写错误
汉字书写错误主要体现在用汉语简体字代替日语中的汉字。例如“买う”、“场合”、“音乐”等 (正确写法为“買う”、“場合”、“音楽”) 。
2.5 语序错误
语序错误主要体现在使用的词汇为日语词汇, 而谓语和宾语的语序仍然保留汉语的语序。例如翻译“没人知道她和谁一起生活”这句话的时候, 有些学生会翻译成“誰も知らない彼女は誰と生活している”, 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彼女が誰と生活しているか誰も知らない”。
3. 导致汉语对日语负迁移的原因
首先从语言本身来看, 日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日语属于典型的黏着语, 而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 导致日语需要通过变化词形、而汉语需要通过添加其他成分来实现同一句话的语法功能。由黏着语和孤立语原因导致的最显著的负迁移现象就是主语为第三人称时忽略句子的谓语的特殊性。另外日语和汉语的汉字以及含义有些是完全相同的, 也有些是不同的, 导致词汇选择错误以及汉字书写错误的发生。最后由于日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 无法适应日语语序的学生往往会颠倒语序。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 学习积极性较低, 对日语的掌握水平也较差。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积极性很低、成绩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遇到生词时懒得去查, 直接用汉语代替了日语单词, 而且对日语的语序还没有适应, 有些句子甚至直接通过网上的翻译软件进行翻译, 体现在这类学生身上的汉语负迁移主要表现为用汉语简体字代替日语汉字;用纯汉语词汇代替日语词汇;盲目相信翻译软件, 用汉语的语序代替日语的语序。第二类是积极性稍微高一些、中等成绩的学生, 这些学生遇到生词会主动查询汉日词典, 然而由于字典本身的一些翻译方面的缺陷, 学生无法选择正确的日语词汇, 体现在这类学生身上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为使用了不恰当的日语词汇。第三类就是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学生, 虽然掌握大量日语词汇, 但是对日语词汇的理解不够深刻, 汉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日语的近义词无法进行正确的选择。
最后从教师角度来看, 由于民办高校学生日语水平较低, 教师在授课时无法自始至终单纯使用日语教学, 往往导致汉语教学, 或汉语日语混杂教学, 尤其是一句话中既有汉语又有日语,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汉语和日语的区分意识变得淡薄, 是导致学生日语写作时汉语负迁移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4. 针对负迁移现象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容易出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点入手:
4.1 针对不同问题, 分节着重练习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如果每次上课都是广撒网式地纠正每篇作文中的各类错误, 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麻木, 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将各类错误分开来纠正, 每节课都只集中练习一个错误类型, 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4.2 正确使用字典, 分清汉日区别
鼓励学生使用字典查单词, 但是不能盲信汉日字典, 因为汉日字典经常会有汉语翻译相同但实际含义不同的情况发生。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查过汉日字典之后, 再查该单词的日语解释, 真正理解词汇含义。
4.3 杜绝网络翻译, 加强自主能力
随着网络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翻译软件, 学生利用这些翻译软件来翻译单词很方便, 然而其加大了学生的惰性, 而且网络的翻译软件并不能做到正确翻译句子, 更多情况下是按照汉语意思翻译成日语单词, 再将这些单词按照汉语原来的语序串联成句, 误导学生。因此想要纠正学生语序错误, 必须杜绝学生依赖网络翻译软件的现象的发生, 加强培养学生自主翻译的能力。
4.4 增加上课频率, 及时反馈错误
目前多数高校的作文课一般为一周两课时, 学生在第一周写的作文要在第二周才能再次看到, 有一些学生甚至忘记自己写了什么, 这十分不利于知识的巩固, 及时的反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笔者建议增加每周作文课的频率, 这样才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 并做到及时修改。
4.5 规范课堂语言, 避免教师误导
教师授课时应当注意自身用语, 尽量避免日汉混用, 如果用日语授课就全程日语, 不要在其中掺杂汉语;相反, 如果用汉语授课就要全程汉语, 尽量不要在一个句子中既有汉语又有日语。这样做可以避免教师用语不规范对学生的误导。
4.6 加强学科联系, 实现共同进步
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功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写作课应当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 尤其综合日语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和保障, 日语作文授课教师应当增加与综合日语授课教师的交流沟通, 了解课程进度, 并在作文课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使用综合日语课中学习的语法和单词, 有利于巩固综合日语所学知识, 也有利于日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结语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 篇9
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转化思想”, 所谓的转化思想, 即在处理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手段对问题进行转化, 使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一步进行解决, 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思想在分析日语句子结构时极为重要, 下面我们举几个具体例句来进行探讨。
例1.李さんを休ませてあげてください。请你让小李休息。
在一般的教科书语法解释中会做这样解释:动词使役形加てあげてください, 请对方允许第三者做某事。往往解释到此为止, 而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 单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语法的话是没有效率的。而且随着接触语法的增多, 必然有将相近语法混淆的现象。如果尝试对语法结构进行转化分析, 使其简化, 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会大有帮助。
这是一个“使役”加“授受动词”句子, 对于初学者往往容易混淆这句话的动作方向问题。如果将这个句子分解来看的话就一目了然了。在这里我们尝试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去分析这个句子, 首先这是个复合句, 我们要首先把它转化成最基本的文节单位。
使役态李さんを休ませる
授受关系 (1) てください。
授受关系 (2) てあげる
经过对句子结构的拆分之后, 先前一个较长的句子已经被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文节, 这就是转化思想的结果。即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可以用最简单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使役态, 即“允许小李休息”。此时我们进一步对“休ませる”进行活用, 将“てあげる”再加上去, 根据日语语法, 要对其进行活用“休ませてあげる”。动词连用形加“てあげる”的意思是“说话人主动给说话人以外的人做某事”或者是“第三者主动给第三者做某事”。根据例1, 显而易见是后一种情况, 即“第三者主动给第三者做某事”。然后我们再把“休ませてあげ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此时的“休ませてあげる”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复合下一段动词”而已。此处正是对转化的思想的最好运用, 将新形成的一个复合词划归到我们最熟悉的一段动词里。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一段动词的活用规律来对这个词的变化加以分析和把握。最后再把“てください”加到“休ませてあげる”这个一段动词后, 就变成了“休ませてあげてください”。而动词之后加“てください”就变成了“请对方为说话人做某事”。然后再结合使役态的语法, 这句话就变成了“请你让小李休息”。最后通过对这三个基本成分的分析和解释, 再进行逆向解析, 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一个句型形成一个较深的理解。逐渐形成一个“由复杂到简单, 由简单再到复杂”的思维方式。正所谓理解才是牢固记忆的基础, 而通过对句子进行简化分析, 正是加强理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句。
例2.おいしそうなパンです。看起来很好吃的面包。
对初学者来说这个句子似乎无从下手。其实这也是一个包含复合语法的句子。我们再用转化思想来对其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这个句子所包含的语法信息。即组成这个句子的最基本的文节。
(1) 样态助动词そう;
(2) 形容动词的连体形;
(3) 名词句。
首先我们分析“おいしそう”这个是“形容词词干加そうだ”, 表示“看起来的状态”。这个语法很简单。但是对“形容词词干加そうだ”后形成的新文节如何去看待极为关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联想到“形容动词”。我们可以把“形容词词干加そうだ”所形成的这个文节当做一个新的形容动词。这样又把问题进一步转化到了形容动词的活用上去, 这样理解的话便豁然开朗起来。而“パン”是个名词, 形容动词后面要接名词的话就得把“だ”换成“な”, 这样一来, 便形成了“おいしそうなパンです”这句话。还是通过一个“由复杂到简单, 再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
【大学初级阶段日语教学】推荐阅读:
初级日语教学08-03
高校初级日语教学工作09-09
初级日语量词的教学方法初探10-23
日语初级教材05-14
日语初级助词小结06-05
老年大学智能手机初级教程08-08
初级日语学习教材12-17
日语初级学习者11-23
北京自考初级日语真题05-25
标准日语初级上册单词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