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

2024-09-15

教学质量(共8篇)

教学质量 篇1

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加强教学管理经验材料 一直以来,@小学坚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硬指标”的思想,全方位打造育人平台,营造育人氛围,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稳步、健康发展。现将我校加强教学管理的经验跟大家交流如下。

一、狠抓队伍建设,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水平一流、能力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懈的追求,也是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势所在。我们积极创设比、学、赶、帮,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协作中成长。

1、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学校注重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创建学习型队伍,打造学习型学校。从考评方案、奖励政策、评职晋级、常规检查、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制定措施、政策来鼓励教师学习,使全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首先,注重校本培训。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其次,重视经验交流。我们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参加培训的教师以汇报、讲座、公开课等不同形式对其他教师进行再培训,使更多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3、提升教师基本技能。积极开展多项基本功比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开展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并给予优秀者适当奖励。除了在校内开展竞赛活动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竞赛活动,教师通过参加活动,既获得了成就感,也为职评晋升等积累了硬件资料,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有制度可依。同时还建立了各种奖励制度,并制订了各种制度实施的细则,成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每项都有专人负责并抓落实,保证各种制度的正常运转,教研组、教导处每周抽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学校每月由校长牵头,全面检查各种制度落实情况,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通报、小结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每种制度的执行都有人抓、有人管,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岗位责任制

一年来,我校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总务工作、班主任、教师等岗位责任制。为了促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我身先士卒,从自身做起,亲自制定自己的岗位责任制和具体要求,把工作置于教师监督之下。在执行岗位责任制过程中,排除一切干扰,坚决执行,而且一视同仁,不管是领导还是教职工,奖罚分明,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符。

3、严格课堂教学督查管理

为了使制定出来的制度能落实到位,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执行措施。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这样避免了教师工作的随意性,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4、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民主管理

学校安排各班级的学习委员负责记载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星期五上交到学校,更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习行为。

5、全面检查教学常规工作

学校每月定期检查两次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对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公示,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严格按照管理措施和评价考核方案实行处罚。我每月亲自不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抽查,对做的好的教师和存在问题的教师均以文字形式与教师交流评定,对整改不力教师实行约谈,限期改进,确保常规教学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6、重视学生考试工作

学校除统一组织每学期的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外,还注重不定期抽考。抽考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抽考时同年级两班或三班相互交叉,间隔编排,校领导直接到班级进行监考,考试结束马上进行流水式阅卷(同年及教师不参与),由我亲自计算出综合指数。考试后,及时召开了抽考质量分析会,制出抽考成绩统计表。从抽考相关数据的不同角度,对抽考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优点,找出差距,正视不足。并实行奖罚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比教学活动常态化

“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校领导率先参加,主动代课,经常深入课堂,研究教学,主动讲示范课。同时坚持每天听课、评课,并积极指导,参与教学案编写。在我们的示范影响下,全体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学校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备课组建设有机结合,让教师集思广益、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让比教学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将“课内比教学”活动与“创名师”相结合,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以评审组为单位,相继开展“写课”、“说课”、“评课”、“讲课”等四项教学比武活动,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过程评价,评选出教学大比武优秀教师。纳入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

2、结队帮扶同提高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步入角色,让老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加快教师们的成长步伐,实现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教学时间短、教学能力弱的教师结对子。每周互听一节课,交流一次体会。在办公室里,经常可以看见几位教师坐在一起或讨论怎样上课、或互学课件制作、或坐在电脑前查找资料。他们中间有的满头白发,有的年富力强,有的略显稚嫩,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透出一股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上进精神。这就是学校开展的结队帮扶活动。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研课、上课,青年教师交给中老年教师操作电脑,制作课件,运用优课资源。结队帮扶小组经常到一起探讨,共同商讨每节课该如何上,各环节都一丝不苟。同时学校还建立结队帮扶“捆绑”大练兵制度。开学初,学校上报帮扶名单,大比武中,结队帮扶的教师同时参加“赛课”,这组的两个人的平均分就代表结队帮扶的成绩。表彰时,同时奖励的是帮扶小组。此举促进了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王久群老师说,我在刘平老师的帮助下,很快适应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了。

四、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为创建书法特色的品牌学校,在学校橱窗内张贴了许多书法知识及作品,专门配备了写字展览室,把书法课纳入常态授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

1、课堂内外结合,提高学生书法素养。学校规定每周三、周五中午为集中练字时间,由语文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作品每周一交一评,营造了浓郁的练字氛围。每周五上午第二节课为全校集中的书法课,由校内有书法功底的教师辅导学生,保证书法课的教学质量。抓普及、促特长,使学生真正能提高书法素养,学以致用,学有所精。第二课堂书法教学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2、搭建艺术舞台,展现学生才华。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各科作业展览比赛,评选书法小明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锻炼少年儿童的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重视写字教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学习,生活习惯。促进了我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低分率明显下降,及格率和优秀率稳步上升。

百舸争流千帆进,乘风破浪正当时。@小学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课改,齐心协力破解课改难题,全体教师以昂扬的锐气、蓬勃的朝气在课改的大潮中兼容并蓄,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争做德艺双馨教师,勇做学者型教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学生得实惠,教师得提高,学校得发展。

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质量监测,教学质量,目标

质量监测是指动态、定量、定期和多次进行检查和验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活动。所谓教学质量监测, 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 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监测和调控, 对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以确保教学的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或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在全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全市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而且,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高, 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质量低, 则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科学、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基本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 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 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学质量监测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测, 而是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行为的监测。

2. 全员性原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人人都是质量监测系统中的一分子, 学校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和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3. 系统性原则。

教学质量好坏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条件, 同时取决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理念, 是一个系统中所有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必须从教师、学生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地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

4. 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 教学质量监测应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做到事先监测准备过程, 事中监测实施过程, 事后监测整改过程。

二、教学质量监测的目标

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包括教学决策与执行、教学监督与管理、教学评价与分析、信息交流与反馈、教学纠偏与考核等监测与管理程序。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体系, 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程序和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 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长对教学质量要实行全面监测

校长对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主要有:对教学环境质量的监测, 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测,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测等。一是校长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学校校长要坚持每天参与行政值日, 有教育管理思想的校长会坚持经常提醒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办公时间多钻研教材, 多批阅作业, 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课要搞好组织教学, 落实有效教学和有效训练, ……。有了好的教风, 好的学风, 当然就有了好的校风, 校风好了, 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二是培养中层干部队伍, 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监测。校长主要负责对中层领导的管理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每次的行政会议, 教学工作应成为会议的必要议题。校长先要总结前一段时间各部门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的工作情况, 查缺补漏。然后, 校长再把当前一段时间教学工作的要点列出清单, 以便各部门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教, 及早安排, 按时落实。对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大家共商对策, 对难以解决的问题, 校长会给予指导, 出谋划策。

四、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的形式

1. 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要落实全程监测。

教务处具体负责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并对教学质量按教学常规实行全程监测。要对教学常规工作实行全程监测, 首先必须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一是落实教学计划。教务处要依据预设的教学进度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进行检查监测, 确保每位教师按期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严格课表管理。为了维护课表的严肃性, 教务处应规定未经教务处同意, 教师不得私自调课, 否则, 对课表中该次课的教师予以旷课处理。三是落实有效训练。教务处检查学生作业时, 先检查教师作业, 既保证了作业质量, 又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提倡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发展。对于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 要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记载、有谈话、有通报、有处罚。四是严格考试评价。考试是对教学质量较客观而又有效的主要监测手段, 教务处严把考试关, 以考风促学风, 以考风促教风。学校在安排安排和组织期末考试时要做到“八严”:制度严、组织严、管卷严、监考严、考风严、收卷严、阅卷严、分析严。这样做既维护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又便于教务处实施监测, 科任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教科处要健全教研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以制度推进教学研究, 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有效机制和模式, 增强教师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互助意识、专业意识, 创新教研形式, 提升教研水平。各教研 (或备课组) 要依据“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好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做到重心下移、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力求实效。学校应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积极承担和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协作体活动。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每两周至少一次教研组活动和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要有来自教学实践中的主题, 有中心发言人、有完整的活动记录, 做到人员到位、时间保证。鼓励教师即时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后记等。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立足以“真实的课例”为载体, 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原则,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课、磨课、说课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切实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做到活动不走过场、形式不搞花样、内容不脱离教学实际、研讨不流于形式、学习不空谈理论, 力戒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学校对教研活动的监测理念应该是:数量不可少, 质量更要高。

3. 班主任、科任教师对班级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测。

班主任要对班级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测。一是时时监测。学校要提倡班主任在早、中、晚三段时间多进教室, 维护班级秩序和学习环境, 监测班级的学习状况和质量状况。二是做好学科协调。班主任对各科检测成绩都要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如果学生或学科出现了弱势学科, 班主任应对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干预、监测, 与科任教师共同商量对策, 保证班级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均衡提高。三是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培优辅差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 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任课教师要拟定辅导措施, 想方设法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了这样的负责精神和温馨氛围, 班级教学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测是一个探索无止境的话题, 学校要力求做到全面细致, 注重过程, 讲求实效, 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监测无盲区。充分发挥领导、师生在监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调节、改进的动态过程, 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著《教育碎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2]何光峰, 国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特点分析[J], 教学与管理, 2005年22期.

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思考

目前中职教育的规模已经走出困境,短短几年中职规模与普通高中齐平,但是中职教学的质量却令人担忧,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是中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面临的紧迫任务。怎样才能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呢?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内涵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就业能力,然而,将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确保中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中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质量目标,国家对中职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其质量目标核心内容是把“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指标,建立中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一、建立中职教学质量体系

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有:生源素质、教师队伍、专业定位、教学计划、教育管理和评价等,中职学校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

准。而从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素质来看,中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基本的教育质量体系。

1.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较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获得中职毕业(结业)证书。

2.基本技能方面

学生较熟练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获得中(初)级技能等级证书。

3.基本素养方面

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如礼仪、应聘、法律、安全、生活的常识;具备就业的基本能力,如普通话、交际能力、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等;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道德规范方面

学生具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就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规范。

5.就业与升学方面

学生根据自愿升学或就业,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校升学与就业率高。

二、建立中职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

根据中职教育质量体系,建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才能保证中职教育质量。

1.中职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应该在国家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中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体制,分工合作对中职教育质量体系的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

2.对基础知识的监测和评价应该采用同普通中学一样的方

式,由各级教科所组织实施,定期按照中职教学大纲标准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保证中职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达到毕业水准。

3.对基本技能方面的监测和评价应该由具备检测专业技能资格的人员对学生逐项考核检测,达到行业标准,方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在基本素养和道德规范方面由学校学生主管部门严格考

查、考核,使其达到专业技术人才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道德规范。

三、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的措施

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是国家、地方和中职学校的共同责任,应当分工负责、互相协调,做好工作。做好中职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监测。

1.加强中职教学过程的监测

正常的教学秩序、完美的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应当根据目前中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加强监测。

(1)现在有些学校随意缩短文化课教学时间,节约教学成本,还美其名曰:“加强实习。”其实是减少了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时间,其后果是学生该学习的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学到手,有些中职学生成了新“文盲”;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规定学校开学、放假时间,加强检查,明确规定各个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及其课时数,明确实习的时间长短。

(2)有些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课堂上应付,不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教学,而是用吹牛谈天消磨宝贵时间。不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而是埋怨学生基础差、无法实施教学,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上课玩手机、打电话成了常态。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走进课堂,督促检查,对违纪师生批评教育。

(3)有些学校专业技能课无师资、无场地、无设备或虽有但不能满足教学必须。其后果是学生毕业不具备专业必需技能,难以适应工作。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当按照专业配备教师,建立规范场地、购置满足教学必须的设备,如若不达标,就不能招生,取消办学资格。

(4)有些学校追求办学经济效益最大化,随意延长学生实习时间,有些实习期达到一年以上,甚至有的入学缴费后几周就派出实习,实际上是为学校打工赚钱。也没有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其后果是影响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业水平完全不达标,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国家应该明确中职各专业的实习时间,禁止随意延长实习时间,中职院校应配足实习指导教师,并排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指导。

2.加强对教学结果的监测

(1)有些学校的各种考试检测流于形式,课程结业、学业水平、技能测试不按教学目标、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降低标准,迎合学生,考场上作弊成为常态,其后果是想学、好学者没劲,有文凭没水平。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国家应制定中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地方的教学质量检测部门组织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

(2)有些学校滥发毕业文凭,由于中职生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业水平没有国家的统一测试,都是学校自测,因而有些学校发文凭的标准是缴没缴清学杂费。其后果是学生有文凭,没有符合标准的水平。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中职的文化基础课应该由国家制定标准,地方统一进行考试。专业技能也应如此,统一测试,学生的品德行为、职业道德经学校和实习单位考核,经过考试、检测,合格者才能发给毕业文凭。

(3)有些学校忽视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和发展状态,因而也不知道自己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如何。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3~5年的跟踪服务,解

决学生就业或创业上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上的表现情况,为学校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提供

经验。

(4)有些地方还没有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资质进行评估,也没有进行规范办学的检查,或者没有对不合格的、不规范的办学行为督促整改。其后果是使中职办学声誉严重受损,威胁到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各地应该进行严格的中职办学资质的审查,不合格者坚决取消办学资格,停止招生。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定期对中职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评估,对不规范办学行为限期整改,严重者限制招生,对规范办学优秀学校大力表彰奖励。

只有这样,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对中职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才能使中职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师教学有目标,才有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和动力。才能保证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胥洪树,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初等教育学院科研处主任、高级讲师。

教学质量 篇4

对于教学质食的提高问题,目前高校纷纷实施各种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如实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有的高校还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休系。但怎样才能切实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充分发挥此项工作的应有作用,仍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现就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及结果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目前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缺陷及其改进

l、学生评价:当前高校在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很重视学生评价。因为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感受者,通过课堂的直接接触,应该对教师的授课有全方位的客观评价,但在实际运作中又出现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同年级学生打分的准确程度不相同,即使同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打分标准也不同。有的学生“更注重教师授课的外在表现,如教师的表情、语言、音调、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评价则较为浅显……,个别学生不加考虑随便填涂,有的学生感情用事,出现了要求严格的教师得分低的现象,也有的学生,心理负担较重,”(《中等医学教育》1999年2期,张秋雨等“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址信度的分析”)使评价信度受影响。针对学生在质评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首先,应加强对质评意义的宣传,让学生明确质最评价对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直接效果,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采取无记名方式保证对其个人评价成绩的保密性;其次,分析评价标项的主次项目.介绍各位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另外,还可由校方抽取思想品德好、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偏上的同学来单独测试,学生名单由教务处根据学生成绩和团委学工部门的评优名册随机抽取。

2、评价内容上:现行各种形式的评价指标大体上包含如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系统,因而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追求其完整性,在评价实施中还应注意其连续性,只有从学期初到学期末的连续评价。才有较客观的评价效果。对教师某堂课的评价结果不能作为教学质量考评的基本依据,某一节课的讲授难免有偶然性和局限性,倘以一节课的状况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难免片面,这就需要多方位的和多次的评价与综合。此外,评价指标还应是动态的,因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手段、师资配备是动态的,因而评价指标也应是动态的。但在评价指标的更新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包括教学的态度、内容、目的、方法等,还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改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提高。

其次,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操作、分析问题能力的强弱,这不仅要着优等生,更重要是看全体学生的水平,以此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项重要指标。

第三,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称的教师,分别使用不同侧重点的指标体系。因为不同的教学经历和经验都会导致质评结果的差异,应该对年轻的、经验少的教师的每一点进步和优点都在指标中体现出来并给予充分支待。

第四,对不同年级也应使用不同的测评指标。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认识上有差异。同时高、低年级所开设的课程有专业基础课和选修提高课之别,这两种课程在学习的程度和授课深度及方法上也有不同,因而使用同一指标侧评也有其不合理性。

第五,对教学质量应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是一项综合活动。其言行、举止都影响学生的发展,因而对教学质量的评介不应只停留在“教书’上,既教书还要育人。不教好书固然不是好教师,教书而不育人同样不是称职的教师,学生的思思品德和学习态度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指标体系中应有“育人”的内容。

3.在结果测算上: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如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领导评价等,如何根据这几种评价结果测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呢?目前,各高校较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以上各种类型的评价分别进行,然后不同程度地分别反馈;二是注重学生评价其他形式的评价只作为参考意见。这两种做法都没有对一个教师教学质量以综合的相对全面的定量评价,所以我们设想:如果将这几种测评结果分别加以权重,就可以给被测教师以相对全面的定皿评价,当然权重分配合理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一般认为学生的评价比例应占大一些,可以占60%左右,同行评价、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和教师自评等可分别占10%左右,最后将几种评价结果的权重得分相加即可得出该教师教学质皿的定量成绩。

4.评价的具体操作上应进免简单化。对于学生评价的组织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如教学秘书等),由专人发收测评表汇总到统一的部门(如教务处等),利用现代技术测算,以保证其公正性,任何当事人(如任课教师等)必须回避;对于专家评价,应由专家组自主且不定期组织随堂抽查,不通知教师本人,当堂评议当堂打分,这里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以保证其公正性,对教师教学中的成绩和缺点当场明确,真正达到测评的目的。校系领导等听课的操作也同专家组听课一样操作。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月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质评,首先对教学的过程、方法、成就等进行价值评估,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以鉴定,使其对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以克服和矫正,使教师真正认识到不仅要干好,还必须干出点成绩来;其次通过质评,使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分类,不仅使指标参照系的项目细致,更更要的的是给教师的教学以一个看得见的具体量化标准,使教师自觉按标准要求有步骤地去实施并提高教学质量。以上这两点目的的达到和效果的取得,就关系到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如何处理和有效使用。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的教学质皿评价工作都在做,但对评价后的结果反债、使用工作都很有欠缺。每次为评价工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评价表从教务部门发下去然后收回来,各系、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对评价成绩知之不多,这样以来教师就不可能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进什么,重复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在评价时也就不再认真了,有的甚至胡乱评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没有了。之所以出现这种“评而未果”的现象.是因为从理论上讲。教师教学质量是由诸多因米决定的,现行的质量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评价的行为和方式也不尽规范,因而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客观性还是有商量余地的。那么是否就此来否定质量评价工作呢?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就现行的评价工作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尽可能合理有效地做好评价后的反馈和结果使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此提供儿点参考意见供大家讨论

首先,对质量评价的结果必须反馈,而且要及时。这样做一是对教师本人是一个触动,二是对学生评价以明确回应,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至于反价的方式.可以采取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如山专人负责个别谈话等,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并给以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也是较明显的,因为高校教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很强,采取个别谈话等方式不是对其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遮掩,而是对其自尊心理的保护,他们会心存畏念,会在今后教学中去改正自身不足,为提高教学质且而付出百倍的干劲。同时,由主管部门将每次评价的共性问题,通过各系反馈到教研室.并责令有关系、室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处理方式是将个性和共性的存在间题都落实到了不同的点,容易使各系、室重视,也使教师本人清楚,在“合力”的作用下会取得较好效果。如果简单地将每次质评的结果全校张贴公布,从表面上看是实事求是,评价公开,但实际上对某些年轻或正在改进方法的教师积极性可能会带来挫伤,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其次,作为对上述措施的补充,可以由教师本人组织所在班级学生对本人的教学质公进行自测。评价采取无记名方式,其结果只由教师本人知道,这也有利于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自率”,这种质评可以称为是“私评”,相对的由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评价可以称为“.公评”。“私评”只能作为“公评”的补充,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有正确认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公评,结果的理解和接受。

第三、试行将评价结果同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如同教师的晋级、提职、津贴挂钩。目前的教师教学质皿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行为和评价的方法也许还有许多不完善.但随着教育评价理论的深人和质评实施的开展,质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会越来越科学,其结果也会越来越准确和客观,其评价结果也就自然而然同教师的利益挂钩。因为利益的原则是根本原则,是长期驱动教师进取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仅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特别是评价的准确皮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的情况下,将更能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皿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推行评价结果同教师利益的挂钩,可以参考一下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法仪(《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2期,刘俊霞“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评价简介”),他们将教师分作五个等级,即“优秀”、“很能干”、“显著地超过要求”、“超过要求”、“完全满足要求”等五个等级,教师的晋级提升就依据这五个等级。我们可以依据质量评价的结果将教师分出若干等级,将教师的利益分配与等级挂钩,会更有利于质量评价工作的实施。

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篇5

在前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针对这些矛盾我从以下几点教学原则出发,进行反思工作。

(一)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不能只看教学方案上的“菜单”,不看对象:或者只知道教动作,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落实到我的教学上,我面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要针对一二年级的不同年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二)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精讲多练,精讲巧练”:反思我的教学训练,在训练中抓不到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主干教材不能贯穿始终,就会使训练走过场,达不到水到渠成的训练效果。所以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重在消化。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篇6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陈蔚华

近年来,新组建的或新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高校扩招来势凶猛。促进了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或创新。但是,也使本科院校面临诸多的发展问题,导致一些高校办学思想、学校定位出现了偏差或不适应,一些高校注重学校规模扩大,却忽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充实;注重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却忽视一线教师管理和激发,出现了教学质量短期滑坡现象。而恰恰从根本上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质量问题,各大学院的种种行为多少有点舍本逐末的嫌疑。

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在现阶段,我们应该针对自身实际,在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抵制盲目借鉴跟风,结合我们口腔医学院学院小、学生数目少的特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通过教学奖励,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改进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等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守成和创新并举,传承和创造并重,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所谓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第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以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动力并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力资本需求提供服务;第二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营造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环境,为多样化、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开展创造性、思想性工作提供保障,创造条件;第三是高等教育的绩效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非物理性、外部性和历史性;第四是高等教育发展依赖思想传承和文化传统。

在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学院准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软件方面

(一)积极挖掘引进人才,培训现有师资,完善教育教学人才梯队 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充分发现发掘培养人才,组建和完善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是提高学院教学综合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和基础,为此,我们定期对现有师资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在保证现有师资力量不断巩固和强大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对外引进高素质人才,扩充教学师资队伍,完善人才梯队,当然,这些还是不够的,一个固步自封的学院就犹如井底之蛙,永远也不知道井外的世界,为此,我们与其他各大传统老牌本科院校也进行着密切的学术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成功经历,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横向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借助交流的机会提升师资水平。

(二)、设立教学优秀奖,鼓励教师教学争优创新

医院是一个及教育教学、医疗与研究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而医院的医生也同时肩负着教学、医疗等多方面的任务,但是相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科研工作和成果具有外显性特点,很容易形成轰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因而其对学院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常能够起到“明显的”积极的推动和宣传作用。而教学工作由于自身工作长期性、内隐性特点的限制,则很难像科研工作一样出现轰动性效应,加上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因素依然普遍存在,同时,晋职晋级方面对科研的过度倾斜等政策与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使得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很难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之中。基于教学工作所具有的厚积薄发的特点及其对于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急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成长,更好地凸显教学工作的业绩。因为只有教师的成长和付出,才有学生的成长和提高,只有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和思想性得到充分的认可,才有可能使学生的造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也才能促使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学院有必要给予“教学学术”以高度的重视和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教学成绩优异、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重奖,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精神,鼓励更多的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奖励不是唯一的目的,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杠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只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建立合理和长效的教学奖励机制,使关心教学、关注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流,那么可以肯定,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支持教学交流和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们学院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广阔的学术视野、占据学术前沿和教学制高点的领军人物并不多,而新进的大批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亟待提高,这实际就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这种现实状况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改变单兵作战、画地为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和高效的运用。而为了尽快突破教学质量的瓶颈,可以采取的一个积极措施就是集中学校的优秀师资,建立“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一流、教学研究突出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形成一支在教学方面能起到领军和示范作用的团队,其对医学院整个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极为特殊和重要的价值。现在,学院中有为数不少的青年教师,相当多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此外,由于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很多青年教师仓促上阵,缺乏有效和高水平的教学指导,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达不到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青年教师成长的信心。而如果有计划地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培养,青年教师就可以看到、听到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所呈现出的最真实的教学场景和风貌,汲取极其有益的营养,有助于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必将是很大的。

(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学教学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仅凭良好的意愿和勤奋的工作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教学意愿、态度、知识、技能和方法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其中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诉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强烈。为此,教学方法改革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现在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知识面和信息接受的能力都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社会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和期望。这种期望的实现首先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程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独立自主、自我约束的学习者,需要从目前的学习制度、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改进。

因而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培植“三超”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改变教学的“三抄”(备课抄教材、讲课抄教案、上课抄黑板)现象,培植 “三超”新理念,即做到“备课超(越)教材、讲课超(越)教案、上课超(越)黑板”,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教案内容,实现备课(教案)超越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授的对象不同、时间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事先备好的教案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及时的更新和充实,使教学内容新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教研,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综合性、复合性,是复合型、外向型的人才。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探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从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发展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研讨相关学科的分工合作、内容的交接与扩展,在教案编写时处理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避免相关内容,你依赖我,我依赖你,导致最终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3、讲究教学方法,实现共同愿景

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技能,既“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倡导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性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营造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学习潜能,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愿景。

4、丰富教学手段,适时适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上课超越黑板

上课超越黑板,要求教师上课不是单纯地把教案的内容“抄”上黑板,学生上课不是埋头“抄录”黑板的内容,教学手段要超越“板书”,灵活应用教学手段,适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形像、直观、高效、生动,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科知识面、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但,满堂的多媒体教学,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听觉下降、反应迟钝,效果降低。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黑板,进行疑点、难点、重点、要点的诠释、演练、注解、归纳、强调,并促进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引发教、学互动,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把老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演化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课堂的组织者。

二)加强师生合作沟通,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大学学习从学习的性质和特征来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和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个人的学习是没有办法打开自己的学术视野的,也谈不上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因此大学的学习应该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一个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相互信任之间得到沟通和反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学习的低效性。

作为一个医学类专业,我们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改善传授知识的方法,又要把指导学生运用、发现、创造知识视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有鉴于此,从我们学院07级同学开始,我们开始实行了PBL课程,把学生们上课的的地方从教室移到了寝室,变大教室时老师漫灌式教学到寝室的小范围内针对性教学,老师和同学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可以更直接更及时的向老师反映学习中碰到的问题,PBL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课后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示赞同并接受,并提出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在改进教学思想和方式过程中产生的实例之一。

二、硬件方面

人才软实力和设施硬实力是衡量一个学院强弱与否的标准和基础,我们在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我要严抓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完善的教学硬件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学生们想要取得相同的学习成绩需要他们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们在付出更大的努力地时候能够取得的是更好的成绩,好的硬件设施也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我们不强调教学完全依赖硬件设施,但是我们强调好的硬件设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当我们在大力提升学院软实力的同时,我们也要不遗余力的发展学院的硬实力,作为南昌大学这样一所综合实力已经很强,教育教学活动设施应经相当齐全的大学的一个学院而言,相应的基础设施应经相当完善,我们唯一还存在的一点不足是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实验室还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全部需求,这与教学质量调查显示同学们普遍反映实验室以及实验设施不足的问题是一致的。

从往年企事业单位到我院招聘情况来看,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是事业单位十分强调的一项技能,医生生本来就是十分看重操作的,特别是口腔医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比其他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精细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现在的矛盾是学生们对操作动手能力训练的需要与医院所能提供训练机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光靠临床训练很多同学更得不到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实验室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所以加紧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的完善是口腔医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变掌握的理论知识成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关键。

为此,我们准备在现有实验室和实验设施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继续完善实验室的设备,使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充分进行临床实践操作,保证每一名在我们学院完成学业的学生上到临床以后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教学质量 篇7

一、质量标准设计原则

1. 采取全面质量管理。

(1) 全方位。制订实验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要从教、学、管三方面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 以实现各种软件、硬件、潜在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全程。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涉及课前准备、课上指导、课程考核、教学效果四方面, 教学条件、教学准备、态度方法、实验讲解、课堂指导、教学组织、实验报告、实验考核、实验效果等九个环节, 教学资料准备、师资配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安全教育、讲解示范、实验辅导、学生操作、实验验收、教学进度、课堂秩序、撰写报告、批改评阅、考核办法、考核结果、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等二十项指标。 (3) 全员。实验教学主要参与人员有实验中心负责人、教学 (研) 部负责人、主辅任课教师、选课学生、同行专家 (督导教师) 、管理人员 (校院两级) 。

2. 导向科学兼具操作性。

(1) 课堂标准遵循教育法律法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高校教学管理各种办法和规范等。 (2) 课堂标准重过程、强规范。对教师教学强化责任, 注重规范, 对于学生学习注重规范、鼓励创新、锤炼品行, 对于管理人员要有抓手、可操控。 (3) 标准可用于评价体系构建。不同人员可依据标准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可以自评教学、可以评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自评学习效果、可以评价教师教学, 同行专家可以评价课堂教与学, 管理人员可以评教和学。

二、质量标准构成元素

1. 实验准备是实施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

实验准备主要包含教学资料准备、师资配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等内容。教学资料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物质保障。教学资料基本要素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 (或指导书、讲义) 、仪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教学资料准备的基本要求是大纲科学, 教材 (或指导书、讲义) 适用, 设备完好, 耗材充分。师资是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人的因素, 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子。师资配置就队伍而言要注重结构合理和搭配协调, 就个体而言要注重师德表现和业务水平。可根据师资队伍和课程性质, 采取主辅双师 (即采用从事实验教学专职人员作为主讲教师, 从事理论相关教学教师作为辅助教师同堂开展实验教学) 、课程教师组等方式配置教师。专、兼职教师遴选要注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一经确定严禁更换, 严禁研究生作为主讲教师代课。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 (团队) 为教学而进行创造性工作。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指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设计。设计要求, 一方面要保质保量:与大纲要求吻合, 与理论课内容互补, 课堂任务量适中 (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要重创新性:综合、设计类实验项目比重, 基础课≥30%、专业课≥80%;实验内容年更新率, 基础课≥10%、专业课≥20%。备课是教师依据大纲要求和课程特点,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备课应达到项目开出率100%, 熟练掌握实验内容和技术, 教案翔实, 教学过程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效学习, 布置明确具体的预习内容和要求。学生预习效果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课前应按预习要求熟悉实验内容、步骤、设备, 初步预测了实验结果, 有疑有惑, 有预习报告。

2. 课堂教学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教师教学态度决定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对待教学要态度端正, 知行统一, 实践育人;讲究方法、因材施教;严谨笃学、求真务实;遵规守纪, 认真负责。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实验中注重教师示范与学生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相结合。实验讲解和学生操作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之一。讲解实验内容首先讲安全事项, 课堂指导强化安全排查, 做到安全实验有保障, 安全隐患有预案, 安全事故处理得当。其次, 教师对实验内容熟悉, 讲解条理清晰, 技术娴熟, 示范到位, 报告撰写要求明确。再次, 教师课堂指导耐心细致, 认真观察指导操作, 耐心答疑解惑, 重规范, 鼓励创新。实验验收求真务实, 对原始数据记录进行验收, 禁绝虚假数据记录;不符合要求的, 给予重做。最后, 学生仪器摆放有序, 安装连接正确, 步骤明确, 操作规范, 记录实事求是。教学组织是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师生遵规守纪, 不离开实验区。实验、值日分组合理, 考勤记录规范, 实验区干净整洁。教师教学进度掌控适度, 课堂时间饱满 (90分钟/次) , 分配合理 (t讲:t做≤1/3) , 课程进度与课表一致。

3.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障因素。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 实事求是, 数据处理正确, 问题分析到位, 无抄袭。实验报告, 批改率100%, 评阅标准明确, 打分合理, 讲评及时 (最迟在下次课前) 。实验考核办法科学规范, 独立设课实验 (≥16学时) 进行实验理论和操作考核;随课实验 (<16学时) 每个实验随课考核。结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及考勤评定总成绩。实验考核结果真实反映教学效果;80%学生能正确设计方案、规范操作仪器、正确分析结果、规范撰写报告;总成绩成正态分布。

4. 实验效果是实施实验教学的成效体现。

教学效果内容设计有吸引力, 指导有启发性;实验中新现象、新问题发现、研究和解决有助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师生互动良好。学习效果表现在学生兴趣浓厚,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明显, 愿意并能够进行深入学习。

三、质量标准优化使用

1. 质量标准使用的再优化。

在师资配备上、教师备课、教学态度、安全教育方面达不到要求, 出现问题或教学事故等异常情况需备注。采取一票否决制, 该项记为零分。在实验验收、报告批改、考核结果方面严格要求有重做、不合格情况需备注。采取一票进优, 该项记为满分。

2. 评价指标选取有所侧重。

学生、同行专家主要针对质量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自评、评学, 管理人员侧重教学准备、学生考核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需要针对同一指标内容, 可从不同角度评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 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本文对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进行了完善与优化, 对实验教学管理进行了规范, 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提升, 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实践教学中设计类课程、实习实训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研究, 将另文刊发。

摘要: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渠道。加强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研究,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从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的设计原则、构成元素、优化使用等方面, 探索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重构、优化及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和规范。

关键词: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优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 中国古代哲学 “进化角”

经常听到Only Westerners believe that God created man. Our ancestor was the ape-man. Man has evolved from the ape. 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发表的著作中均未发现有人类来源是猿猴。传统文化只有人类有。正视传统不是复古,而是为了民族尊严。以下转载我国古代名言和科学实验结论。人的祖先是有尊严的原始人,非动物,国人不可妄自菲薄或欺师灭祖。

一、古训名言

公元前11世纪以前殷商时代甲骨上记载主宰万物的是天(或帝、上帝、天帝、天地、老天爷等)。《诗经》中“玄乌”与“履帝武敏”显示“道”的间接作用;“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 德 。”(《诗经·大雅》)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精即灵,形为形体。“天乃道”、“道生万物”(《老子·道德经》);“夫天者,人之始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二十六章》);“天能生物”(《荀子·理论》);“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一。’”(《许慎·说文》);“惟人万物之灵。”(《尚书·秦誓上》);“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天者,万物之祖”、“天地之精所以生万物者,莫贵于人。”(《董仲舒·春秋繁露》);“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神灭论》),神即灵;道造成男、造成女,分称乾、坤。(见《易经·系辞》),道应为始、为一。综上可知,人类的祖先是人,不是动物,人不可有兽行。“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何以得德,由乎道也。”(《老子·道德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德为本”(《庄子·天下》))、“天道之道,圣人之德”(《庄子·刻意》),“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淮南子·人间训》),“德比于上,故知耻。”(《荀悦·杂言下》),“弃德崇奸”必失民心(《左丘明·左氏春秋》)。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德”是由“道”而来,不是 politics, 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等等,也无相应的英文单词,应以英文拼音加引号“Te”表示。敬“天”重“道”,突出“德”与“爱”是我国古训的根基和传统,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人类生存在“道”场,“道”与人类沟通决定了人类与它类的区别。人应知传统、守规范、循天道,管理好一切动、植物。人应当尽力奉献,不求名利,不图索取,则无争鬥。

二、科学结论

在对人直立行走起关键作用的人和多种动物膝关节进行科学实验和得出的“进化角”实验数据及结论可知:人与现有高级灵长目动物(Gibbon, Orangutan, Gorilla, Chimpanzee)的“进化角”相差甚远不属于一类,而却与低等灵长目动物(Monkey)的“进化角“相似。也就是说,人与低等灵长目之间不存在中间过程,没有中间过程就不存在同一物种的进化演变,进化演变要有中间物质。存在决定认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各从其类产生了智慧、劳动、自由自觉活动、关系等等差别,不是进化演变幻想出的。同样,在一颗树上放上各种动物只是不同物种间没有中间过程进化演变的幻想。同一物种出现分支和所有中间过程的动物都已灭绝的猜想均毫无科学依据。人与猿猴在骨骼、生理、血液等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早在十六世纪吴承恩的神幻小说中就已编造出戴緊箍的猴变人和动物。人人都可以幻想,但是,如果以科学包装,则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要用科学数据下结论。不能以超抽象想像画出根本不存在的“类人猿”,基因也要先区分标本是否是同一物种。

三、结束语

我们绝不可将洋人奉若神明,数典忘祖;绝对不可隨心所欲认祖、认父;牧人或被牧(父与牧不可滥用)。更不可自暴自弃以有兽类基因而自意妄为,灭绝人性或反对“有物有则”和“德畜之”而荒淫无耻,无所不为,以己所欲施于人或尽己能取己需,从而失去人性、作奸犯科。对“不王不禘”(《礼记·大传》)的限止和逆天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天人关系是主、从关系,人应当顺“天”意。人类应当敬“天”、循“道”、尊祖、重“德”和“爱”。逆“天”者迟早定会有报。外语工作者尤应重視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维护民族尊严。

引用古训如有误,请以繁体文言古籍及原著为准。当否则见仁见智,本文仅供选择参考。

参考文献:

[1]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2015,11.

[2]张人骧.人体膝关节运动轨跡的研究[D].北京钢铁学院,1979.(中美生物力学学术交流资料).

[3]Zhang Ren-x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Joint[A].Proc.of the Third ICMMB,1982:169-170.(Compiegne,FRANCE).

[4]张人骧,兰祖云,张鸿姿.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Ⅰ[J].力学学报,1982(3):308-310.

[5]Zhang Ren-xia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uman Knee Joint[J].Acta Mathematics Scientis,1984,4(2):139-145.

[6]Zhang Ren-xiang,Lan Zu-yun,Qu Wen-ji.Acta Mechanica Sinica,1986,2(2):178-184.

[7]Zhang Ren-xiang,Yu Jie,Lan Zu-yun,Qu Wen-ji,Zhang Hong-zi.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 Ⅳ.[A].SPIE Proc.,1990(1380):116-121.(Massachusetts,USA).

上一篇:储运部单证管理制度下一篇:读《下雪了,天晴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