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考核

2024-06-16

教学质量考核(精选12篇)

教学质量考核 篇1

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其科学与否是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核心, 也是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 目前部分院校大多还在采用单一的实验考核模式, 这种考核模式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精神的培养。因此针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 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实验考核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实验考核方面都开展了积极的研究, 提出了多种考核模式和方法。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累积评分制。武汉大学在《分析化学》这门课程中, 曾提出了“累积评分制”的考核模式, 其具体的思路为:将整门课程的实验总成绩计为100分, 然后按照实验难度将分值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项目, 每个实验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 实验态度及遵守纪律占20%, 要求实验人员操作严谨, 爱护仪器, 文明整洁, 不迟到, 不早退; (2) 预习占20%, 包括预习报告、预习提问等, 要求能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3) 实验操作技能占20%, 包括称质、定量转移、定量移取、滴定等; (4) 实验结果及报告占40%, 要求数据真实、阐述清楚、分析结果符合要求。

2.“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宁波工程学院针对传统的“实验报告分数+期末考试分数”的实验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 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提出了“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 其中“二元”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共同影响实验的参与主体, 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实验结果;“四阶段”是将考核覆盖实验的主要过程, 即进行预习考查、实验操作考查、实验报告师生评价和试卷测验。实验考核覆盖了实验全过程, 避免了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

3.分布式考核体系。解放军理工大学在《网络攻防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 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三类, 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75%, 由作风成绩、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3部分组成, 根据考核项目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 各部分所占成绩的比例不同。作风成绩主要是对出勤率、提交报告等内容的考核;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主要是通过不同内容的实验项目, 完成对应考核项目的考核, 单个实验项目比重可根据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设定。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25%, 选择一项综合性实验作为考核内容, 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为操作, 重点考核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从目前国内在实验考核方面的研究来看, 大部分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但以上实验考核方式大多针对的都是实验课程, 对于某些专业中大量存在的课程实践或实践课程, 如何进行考核, 还值得商榷。

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实验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是单独的、割裂的, 其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实验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能让学生只追求一个分数。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要能够对与课学生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元实验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定量化。针对整个实验课程的各个环节要求, 细化考核标准, 在各方面进行量化, 并依据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设定权重。

2.合理性。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以假定学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为基准, 合理的安排其能够接受的考核体系。

3.基于过程。摒弃传统“重结果, 轻过程”的观念, 基于实验的整个过程设置考核体系, 覆盖实验课全阶段, 做到让学生感觉“每次都是在考核”。

4.多元化。考核不能只关注学生一个方面的能力, 而要体现出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提高的理念, 避免院校教学脱离任职实践。

5.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与实验报告型式外, 还可以通过知识和操作竞赛、演讲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考核, 在巩固加深知识的同时,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以“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为例

1.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目的。中定剂是双基药、三基药及改性双基推进剂使用的一种安定剂, 由于中定剂能消除酸性氧化分解物的产生, 能够阻止硝酸酯的加速分解, 从而保证了火药在长期贮存中有较稳定的化学安定性。通过中定剂含量的测定, 可随时掌握中定剂含量的变化情况, 从而为确定火药的下次复试期, 为火药的长期贮存和质量等级评定提供依据。此实验适用于弹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对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推进剂性质、贮存要求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并通过直接的动手操作, 增强对“国军标”标准实验的了解。

2.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教学设计。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由理论讲解、动手实验、总结考评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图。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课程实施的主线是火药中定剂含量国军标测定实验的重现, 其基本流程为:实验基本理论知识 (讲座) →实验失败可能性预测 (分团队讨论) →国军标中定剂提取实验 (项目团队式自主实践:以组为单位进行, 团队配合操作, 严格执行实验操作流程, 记录测定结果并进行含量估算) →总结与考核 (传统实验报告形式与小组结果汇报答辩形式相结合,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

3.“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旨在根据实验 (实践) 课程或实验项目的特点, 分门别类构建对应的考核模式与方法, 形成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 改变实验考核“一刀切”的传统模式, 提高实验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满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需要, 也满足教学主体共同评分的要求, 其体系如下图。

(1) 实验报告 (20分)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仍然包含有实验报告的撰写, 其目的是保证标准实验流程的完整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但不对字数进行要求, 突出对实验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自我发现实验与部队实践的关系, 为任职打下基础。

(2)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操作 (30分) 。此处应作为重点考察, 对学生执行“国军标”标准实验操作规程的能力进行评估, 要求严格、过程严谨, 充分体现对火炸药相关实验的严肃性, 以及对于国家军用标准的理解。

(3) 汇报答辩 (20分) 。实验课的最后阶段以实验小组为单位, 选出代表在其他小组面前进行汇报答辩, 主要陈述本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小组的最终结论、并分析结论误差的原因等, 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 随后由其他小组共同评分。

(4) 自我评价 (10分) 。让学生对其在实验课的各个阶段表现进行自评, 要求给出自评分数的理由。

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中, 由于部分专业教学和课程性质的原因, 目前专门的实验课程比较少, 许多实验内容都是以课程实验 (实践) 形式存在, 因此使得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把实验内容作为考核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或是将实验考核统一为理论考试;有的实验考核过于注重实验结果, 忽略或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考查, 使得部分学生对实验草率应付;有的实验考核干脆以实验报告或学生考勤情况与课堂表现给出成绩。因此, 根据各专业课程实验 (实践) 教学的特点, 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考核体系, 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满足部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要求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蔡丽玲, 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 2002, 14 (6) :6-64.

[2]王桂仙, 张启.化学实验考核评价的系统研究[J].广东化工, 2012, 39 (12) :178-179.

教学质量考核 篇2

为继续保持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奖励制度。

一、毕业会考成绩位居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教师,分别给予500元、200元的奖励,语文、数学、英语均按单科计算;在毕业班中单科总分位居第一名的教师,在原奖励基础上再奖励100元。

二、凡参加市、区期末统一检测的年级,按单科计算,在本校本年级位居第一名的教师,奖励60元。

三、凡参加上级要求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的获奖教师,每篇论文分别给予市级一等奖60元,二等奖40元,三等奖30元;省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国家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60元,三等奖120元的奖励(同一篇文章获奖多次,奖金额不累计,以最高奖额计算;不同的文章获奖,奖金则可以累积计算)。

四、凡代表学校出外赛课的获奖教师,分别给予市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省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和三等奖均120元;国家级一等奖4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20元的奖励(同一堂获奖课奖金额不累积,以最高奖额计算)。

五、凡指导学生在正式发行的杂志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的老师,给予每篇文章40元的奖励(必须出示已发表文章的刊物原件,并印有指导教师的姓名)。

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教学有关论文每篇奖150元,省级期刊发表教学有关论文每篇奖100元,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有关论文每篇奖60元。

以上奖励均以荣誉证书及书面材料为准,并将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每学期末时均以现金形式及时兑现。

教务科

教学质量考核 篇3

关键词:公安实践;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构建;探索

公安学校有别于常规的高等学府,其旨在培育社会公共行业开展理论研讨、科技研发与服务民众、维持公共安全的各种公安方面的栋梁之才,其专业性较强,对实践教学的需要程度更为迫切。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可以被划分成内部实践学习以及外部实践学习两个层面。内部实践学习包含典例分析、现场虚拟仿真练习、专业教程综合实践等;外部实践学习通常包含公安实习与毕业实践两个版块。内部实践学习倾向于公安业务能力以及基础素养的培育;外部实践学习则是让学生尽快进入公安方面角色的有效渠道。

一、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的指导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说,一个组织以质量为核心,以全体参加为前提,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与本机构全体成员、社会受益而形成长时间成功的管控理论。在全面质量管控内,质量这一定义与整个管控目的的达成相关。“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代公司管控的关键理论。由于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管控本质上就是全流程的质量管控,以达成实践教学人才培育的目的。当中,实践教学的整个运转流程被视为过程质量,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是服务质量,学生培育的成果为商品质量。这与公司的运营管控大同小异。所以,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对比,有着以下特征:

(一)教学所要用到的资源繁多,投资的人财物都较为庞大。例如必须有专业的实践场地、实践器械,还要配置专业的实践课老师等;

(二)约束实践教学质量的元素繁多,牵涉范围宽广,有主观的要素,教师质量等,亦有客观的要素,例如设施等;

(三)实践教学内容繁复,流程也极为繁杂,能够控制的元素不多。

面对实践教学的这类特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应充分发挥全面质量管控理论的功效,形成全方位性以及多元化的管理。

二、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专业性、层次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

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应分工清楚、构造完善。融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制度构建情况,构建三个级别的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最为科学。三个级别是指,学员、教学系部以及教学研究室。第一个级别是学院,该级别是质量评价与考核的中心,管理层的关注会让系统的运转更为顺畅。所以,在学员级别上,应组织一个管理团队,专职质量评价与考核工作。最佳的模式是由管理教学的责任人充当组员,如此方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团队应集中审核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的准则与实际预案,研讨并化解质量评价与考核阶段的难题。学员还应建立教学督导团,聘任校内外的专业人士,整合教学资源,摸清老师的实践教学状况,将遇到的困难回馈给老师、教学系部,对一部分关键性难题应回馈给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依照回馈的信息,聘任专家研讨并化解实践教学中遭遇的困难。

第二个级别是教学系部,教学系部能够凭借系部主任或同领域聆听课程的模式,引出实践教学中留存的困难,系部还应组织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研究与讨论,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设计、改造以及健全。

第三个级别是教学研究室,教学研究室应定时举办教学研讨会议,团体备课,全方位提升实践课老师的教学水准。

评价与考核系统在运行阶段,应保证信息的通畅与第一时间回馈,指令应第一时间下达,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二)构建实践教学流程各版块的多维度评价与考核系统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全过程的考评系统,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各版块的教学力度。例如教科书、教案、试验、实操、实习与考评等多维度的监督,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间的紧密联系。从点上保证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实践教学的品质。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有着多层级、多元化的特征,应把多主体、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当成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的关键点。

1.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允性,要使用“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含学员、同领域人才、领导者与老师。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有利于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的讲课情况,包含教学形式是不是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教学观念是不是及时更新、教学效能是不是达到最佳等。通过评价,让老师从不同的视角掌握自身的教学状况,第一时间修正教学中的漏洞。

2.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倾向于流程性、成果性评价,而并非武断性、成果性的评价。在考核评价模式阶段,应重视平日的考评、时段性考评以及实践综合练习考评等多类模式融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应偏向于实际操作技能、学识利用技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

3.由单一维度的教学质量管控过渡到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综合管控。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管控,通常是多方面、多板块的管控工作。其偏向于宏观调控与过程保证相融合,凭借学院、系部、教学研究室三层的督导,使用诊断型听讲、教学专题研究、演示课等模式构成目的性明确的质量管控。重视各教学版块的监控,能够实现分段式的教学检测,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终极阶段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规划的履行、实践教学内容的展开、实践教学流程中留存的难题等实施动态评价。

4.将传统的、密闭的、非动态的管理过渡为凭借互联网公开、动态的监管。互联网的便利性为质量考评提供了有效平台,通过打通老师课程教学质量“网络考评”的途径,达成教学考评、成果统筹和检索的互联网化,老师能够实时检索到自身的教学回馈信息,并依照学生与专业人士的回馈信息调节教学版块或模式。学院还能够凭借数字化教务管控媒介,公布教务讯息,搜集教学动态,及时把握教学一线的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质量考评的时间与空间的约束。

(三)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评系统

教学质量考评的目的是确保教学效果,而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来映射的。所以,在完备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系统内,应构建全方位、合乎标准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形式与模式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所以,在教学评价层面应呈现出实践课教程的特征,公平的、全方位地映射实践教学的质量。

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评要秉承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融合的原则进行。以往的测验方式,是以分数来论英雄,这其实是一类定量考评模式。定量考评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的映射出教学功效,然而公安实践对公安学校的毕业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大部分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情况无法通过量化的模式予以评价。例如动手操控技能、学识利用技能、逻辑解析技能等。所以,在公安实践教学阶段,应注重定性的考评模式,定性考评并非使用数学思维进行评价,而要依照考评人对考评对象平日的表现、状态等实施观测与归纳,直观地对考评对象给出定性的结论。

通过学生的课堂行为、随机测验、口试、实际动手能力等评价级别,可以较好地映射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就是说,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融合是考评实践教学成果的前提。

另外,还应使用实践教学动态考评的模式,以培育能力为中心。实践教学的中心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专业学识的具体应用能力,对能力的考评应使用一类持续的、动态的考评办法。评价在学生实践学习阶段应一以贯之,实效性强的、动态的回馈考评信息,方可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的状况。

而且,还要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的信息回馈体制以及激励体制,信息回馈体制有利于搜集到各类讯息,第一时间找到漏洞,给出整改的建议。而激励体制能够发挥引导功能,强化老师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程度。

(四)构建公安法学实践教学体制的保障系统

体制构建是法学实践教学标准化的保证。保证法学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就需要配备一套卓有成效的系统化体制。体制是实践教学展开的基础,卓有成效的体制能够推动法学实践教学在公安学院的进步。

笔者的意见是:在学院实践教学管控的前提下,设立法学实践教学管理科,构建与其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管控体制,其包含法学实践教学案例分享、档案分享、办公分享、教学经验分享、值班管控、教学网站管控等;并由有关科目的老师编纂法学实践教学管控指南。管控指南应由四个版块构成。其一,是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简要介绍;其二,是管理中心的内部规程体制;其三,为全部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表格格式以及阐释;其四,为注意项目以及附加法则、法学实践教学管控中心的联络形式、教学网站、实践基地等。从第一学年度伊始,就发送到参与法学实践教学课的学生。这类方略让体制更加标准化与公开化。

三、结束语

综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公安学校的首要任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也是保证公安人才储备的必经之路。使用全面质量管控理论,融合公安教学实践,提升公安实践教学质量,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管浩生.警务协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安实践——关于警务协商机制建设的初步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2):18-20.

[2] 钟琳.公安学术期刊发展的特色求索--以《江西警察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J].辽宁警专学报,2015,(4):101-107.

[3] 张福成.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四个维度——基于学校内部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2-57.

[4] 徐镇强,何彩英.基于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建设水平管窥——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为研究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2):128-136.

[5] 张弛.公安英雄模范培树机制研究——基于湖州市公安局英雄模范培树实践的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25(4):106-111.

[6] 石建华.用文化育警新机制破解队伍管理难题——以蚌埠铁路公安处警营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为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25(1):121-124.

教学质量考核 篇4

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 是高校组织的中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创造性地构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是学校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 是教学业绩和教学效率的统一体, 是保证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看。具体细化指标如下:

(1)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及考核

从量的方面来看, 对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培训进修和其他教学工作量, 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备课、上课、答疑、作业批改、监考、出试卷、批改试卷等;实践教学又包括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教学额定基本工作量测算办法和具体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及考核办法。在具体工作量计算办法中, 为保证办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按照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的不同, 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课程难度系数、课堂系数、作业和答疑、自编讲义、出卷与试卷批改等各方面的工作量。

(2) 教学工作质的考核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 建立了由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的分阶段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模型主要由自评、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和跟踪性评估四个阶段构成, 其中过程性评估又包括初评、专项评估和综合性评价三个方面, 终结性评估又分为专家评估报告和质量评估等级两个方面。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效度和信度, 根据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象的不同, 分别设计了教师自评表、学生评价表和专家评价表;同时,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和方法不同, 分别建立了理论课、实验课、外语课和体育课四种不同质量评价表。从质的方面来看, 对课堂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特色教学项目五个方面。

从质的方面来看, 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条件及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特色教学项目六个方面。

二、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

高校人才、资源和设备既服务于教学, 又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两者综合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是科研活动的基础, 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与科研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科研工作成果的多少和质量高低是检验教师科研工作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一个高校整体水平高低的体现。教师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著作、教材、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等。

三、素质能力的绩效考核

教师素质指标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三部分。职业道德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思想水平等指标;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指标;专业技能素质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指标。具体指标内容细化如下:

摘要:本文结合各项指标细化表, 从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以及素质能力的绩效考核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张喜爱.浅谈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办法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学术版) , 2006 (z1) .

[2]、王仁蓉.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量化评估的再思考[J].科技与管理, 2005 (5) .

小学教学质量考核方案精选 篇5

(一)评价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评价意义

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将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落实自治区、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提出的教育教学任务;有利于依法规范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内涵发展,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投身课改,形成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高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以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系统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引导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由原来的“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传统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变;教育教学工作由原来的重“智育”,轻“德、体、美”向“全面发展”转变;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学目标由原来的重“知识灌输”向“知能并重”转变。

(二)综合性原则

坚持“全面评价、全程评价、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初中毕业班的学业考试成绩和高中毕业班的高考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对小学的各科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评价,对初、高中非毕业班学科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也要进行检测评价;不仅要对中小学的学科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还要对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评价;不仅重结果,还要重过程。

(三)实效性原则

坚持做到“查实情,重实效”。依照《通辽市普通中小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标准》,定期系统收集信息,然后进行详细的归因分析,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及时将结果反馈给被评价对象,以期改进工作。

三、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为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根据管理层级、权限,实施市、旗县、校三级评价。

(一)市级评价范围

通辽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对各旗县市区小学、初中进行抽测。旗县普通高中由市、旗县两级联合评价。

(二)旗县级评价范围

旗县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旗县所辖的小学(含教学点)和初中。同时与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评价旗县所辖高中。

(三)校级评价范围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教学点由所辖中心校进行评价)。

以上三级被评价的学校均包括蒙古语授课的学校。

四、评价内容

(一)学校管理。主要包括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学生依法入学、在校生巩固等。

(二)德育管理。主要包括德育工作目标的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__年修订)》、《教育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教育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落实,德育课程的建设,德育活动的开展等。

(三)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规程》(内教基字〔20__〕18号)、《通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情况。课程改革方案的落实、课堂教学效果,学科考试成绩、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生的作业量等。

(四)队伍建设。主要包括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__年修订)》情况,学校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的措施、班子建设情况,干部教师的学历达标情况,教师任课尤其是高级职称教师任课情况,干部教师参加自治区、市组织的进修和教研情况,校本研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情况,蓝青工程、名师工程的实施情况,名师工作坊的建设与作用发挥情况等。

(五)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使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使用等。

(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掌握,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措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经验总结。尤其注重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七)特色办学。主要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办学的可行性方案、立项、实施过程和被上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成果。

以上七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见《通辽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标准》、《通辽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标准》和《通辽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标准》。

五、时间安排及方式方法

(一)时间安排

终结性评价,以一学年为一个小周期,一般安排在下个学年初,形成学年评价报告;以三年为一个大周期,形成三年评价的结论性报告。过程性评价,一般安排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

(二)具体方法

主要采取听、看、谈、测的方法进行。

听,即听工作汇报、听课。

看,即看资料、看教师的备课教案、看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

谈,即座谈、访谈。根据设计好的访谈问题或提纲,通过与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座谈,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测,即测评。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六、评价结果的产生及运用

(一)评价结果的产生

按年度开展评价工作。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逐一量化,给出结论,分析诊断,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评价报告。对市直中小学和旗县高中,直接反馈给学校;对抽查的旗县小学、初中,以旗县为单位反馈。

(二)结果运用

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颁发“教育教学质量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予以批评,限期整改。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通辽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评价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协调组织整体评价工作。各旗县市区、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评价领导机构,确保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有序进行。

成立专家评估组。市、旗、校三级都要成立相应的专家评估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专业化的评估,确保公平、公正、客观。

(二)强化经费保障。

为确保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顺利、持续和有效开展,根据评价工作需要,由市、旗两级财政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专款专用。

(三)加强宣传力度。

教学质量考核 篇6

[关键词]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党员;高校党建

一、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就必须坚持以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高校学生党员是未来党组织的主力军,学生党员的素质以及模范作用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未来建设。本文作者实地走访市内几所高校,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发现各校整体评价效果较好,但依然存在些许不足。

1.考评体系缺乏科学性,党员评比考核标准不够清晰,规则有待明确。具体为:在考评过程中参与考评的群众人数过少;部分监督考核人员在考评中不够严肃,未能客观评分,难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同时党组织未大量参考学生任课老师的意见,缺乏群众监督的力量,难以给出最公正的评价。考核评价缺乏透明度,部分考评内容未向主体参与者公开,导致部分党员存在异意,引起不良舆论。

2.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有待调整,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伟大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更应以此为根本,在生活中的点滴便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在党的大团队中,需要无数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奋斗,大学生党员应当存谦逊之心,学会奉献他人。当前部分学生党员受现代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功利化思维较重。此类学生党员顺利入选积极分子后,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在组织工作方面有所懈怠,思想觉悟降低,放松了对自己的行为约束。然而评价指标中,学习成绩往往占到较大比重,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等考核指标形同虚设,导致学生党员只注重学习,其他方面都在走下坡路,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党员整体质量。

3.评价缺乏连续性,随机性。学生党员自积极分子开始至成为正式党员的整个过程中,需经历多次质量考评。各高校往往将各次考评结果独立出来进行单一分析,以此评价该生近期思想动态及行为是否符合共产党员要求。这种做法削弱了时间尺度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可能,没有将学生整体发展视为可变量,在纵向层面综合考量其个人成长。此举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况:学生历次上报材料几乎相同,评委会依据恒定标准考量个人成长,结果是学生党员每次都顺利通过。其中不乏一批入党后不思进取的学生,在各方面均没有更优表现,仅凭最初“临阵磨枪”得到的突击结果应付考评,蒙混过关。同时,历次考核的时间点过于固定,一些本不符要求的学生提前准备,甚至出现编造材料、捏造事实,将团体荣誉归于自身等恶劣行为,在考评中拉拢评委关系,明知故犯。

4.评价程序传统守旧,流于形式。笔者经歷多次党员考评,发现高校党员考评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具体考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自述自评、群众发言、评委考评、考核材料等内容,评价体系缺乏深度,不能很好地发现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有碍学生成长。更有甚者,会出现走过场,表里不符等情况,形式上考评党员,实则空耗时间。

党员考核评价中,高校应真抓实干,用心用力做好每一项考评工作,确保考评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合理化。

二、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自身属性及其特点

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包括:规范性、长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执行该评价体系的同时,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做实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完善该体系不容忽视。

1.考核体系有利于学生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员考核体系是党员管理工作中的必备环节,部分高校重视教学而忽视了对党员质量的管理,出现“入党前紧,入党后松“的现象。学生党员在未来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目标,取决于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就要对学生规范化管理,才能在未来成就大事。

2.考核体系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为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及管理,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依据考核体系,评选出优秀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严肃处理不按章行事的党员,真正做到使考核体系成为激发和鼓励党员更进一步的推进器。

3.考核体系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质量。为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保质保量的发展学生党员,应坚持对学生全面考核。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健全完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刻不容缓,越发健全的体系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有益于发展更多优秀青年入党。现针对笔者观察到的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1.丰富考评系统内容,将思想政治、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及课外实践几大部分细化到每一个得分点,优化考核系统评分制度,使成绩变得明朗,反馈更加清晰。综合了解对象的全面信息,采取全方位考评方式,参照日常表现,任课教师评价,群众投票意见,定量与定性结合。丰富后的系统标准需更加严格,为党组织择优从而选出更加有示范性的党员。同时需创新评价体系,发动同学监督,参与评价人员覆盖面广泛,既要保证人员质量也要保证数量,将同学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给出全面恰当的真实评价。我们要将监督评价的结果公开,可采用匿名方式,保证公平公正,监督人员全程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因素,客观评价杜绝虚假事实及人身攻击。被监督者需摆正心态对待监督,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达到评价监督的意义,更好地完善自我。

2.科学分配各项权重,将学习成绩有机融合到第二课堂的表现中。适当增加活动参与、日常表现及社会实践的权重,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建立淘汰制度,将一定比例的入选学生暂缓入党,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待进行下次考核后方可通过。以这样的方式,给所有学生党员敲响警钟,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步。

3.为每名学生党员建立评价考核表,每完成一次考核后,将相关材料归档保存。进行下一次考核时,结合两次材料,对比其中相关数据,观察有无进步及进步幅度。在学习成绩、思想政治、教师综合评价等方面同步比对,一方面了解学生党员在两次考核中的思想动态和成绩等变化,另一方面杜绝学生照搬照抄历次数据,糊弄了事。此外,要将考核评价学生党员的时间点保密或增强其不确定性,可进行突击检查,要学生做到随时准备好迎接检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党员标准,有效规避小动作,方便客观评价。

4.活跃考评方式,避免因循守旧走程序。我们应发展新模式,抛下旧观念,订立新规则,实现新气象。可利用大事件观察学生,可组织大型活动,安排相关学生负责策划及操作,在活动中体现学生党员的积极性、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实践中了解学生。此举既能丰富团学活动,促进团队建设,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鼓励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四、结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国家未来发展的蓬勃新生。大学生党员,更是整个国家体系建设中一枚枚重要的螺丝钉。吸引发展更多优秀青年入党,是我党一直以来的战略性任务,是继续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则是我党做好做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不言而喻,

本文从高校党员考核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为高校党员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可靠参考。我们应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客观务实地选拔推荐优秀青年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队伍中,为高校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为国家人才储备添砖加瓦。我们应在不足中寻求突破,不断改进完善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展现杰出学生的引领导向作用,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落实到位。

通讯作者: 王红琳

邮箱: wanghonglin@dlou.edu.cn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大连地区高校为例”(GXDJ2015-C008)

教学质量考核 篇7

一、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公平原则

设计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假设, 就是人人平等。一是所有教师平等, 无论是哪个层次教学班的授课教师, 只要去努力去拼搏, 都有可能在教学质量上获得较高考核分, 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困扰许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只有高层次教学班的授课教师获得较高教学质量考核分, 而其他平行班授课教师怎么努力, 在教学质量考核得分上不能有合理的体现的问题。避免调动了少数, 打击了多数的问题出现。二是所有学生平等, 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发展困难学生, 人格都是平等的, 都是我们的学生, 教师就有责任帮助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借读生、插班生等现象暂时难以消除, 每个班都有学习基础薄弱学生的存在, 每个班都有发展困难学生。要促进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在设计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时, 应将一个班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二) 坚持可比性原则

一是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 不可能寻找到一个适用于不同年级、文理科组、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直接对比的指标。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存在测量不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一把尺子, 但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又要求我们对所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排序。经过深入实际研究, 我们认为分年级分文理分层次同一学科进行对比, 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在坚持这一可比性的前提下, 相互不挤压教学质量考核得分的情况下, 再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保证每个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客观、公正、可比的。

(三) 激励性原则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每一个教师, 无论他在哪个年级、从事哪个层次的教学、带哪门课, 只要取得比较优秀的教学业绩, 那么相应的就会获得一个比较高的教学质量考核分。

(四) 文理并重原则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在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 必须坚持文理并重的原则。对文科理科教师的劳动成果能做到同等的重视, 对在文科组带理化生的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在理科组带政史地的教师的劳动成果同等的重视。能较好地体现文理并重的原则。同时, 也为新高考制度做好接轨准备。

(五) 可操作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 只要能获取各班各学科的成绩, 就能直接计算出该班该学科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得分。具有原始数据获取直接, 计算过程简洁, 计算结果便于复核等优点, 具的较高的可操作性。

(六) 以单个教学班为基本计算单位原则

选择以单个教学班学科均分作为计算考核分的依据有以下理由:一教学班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 以单个教学班学业成绩为基本计算单位, 能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二是鼓励教师对自己授课的各班都同样的重视, 避免厚此薄彼;三是能解决教师教学质量因跨年级跨文理组教学班级不可比的难题。

二、对教学质量考核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不是一份协议书, 不是各科教师讨价还价后达成某种平衡的结果。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也不是一块橡皮泥, 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它必须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必须为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 必须为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对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依参考标准的不同从根本上讲有绝对评价方法和相对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方法, 能根据课标对教学质量进行精确计量和评价, 但是受试题质量、卷面分数设置等影响大。用这种评价方法获得的考核分, 在同级同组同层同科内有意义, 但在不同级不同组不同层不同科之间没有可比性, 况且各科试题质量难以准确把握。

相对评价方法, 虽然不能根据课标要求精确的计量和评价, 但在同级同组同层同科内依据最高班级均分为标准能区分出教学质量的高低, 再计算出相应的考核得分。这个考核得分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 且教学质量考核的权重一致, 因此用这种考核办法计算出的考核得分在不同级不同组不同层不同科就有了可比性。适合于各学校的实际,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且有利于鼓励各年级各层各科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方法设计上, 在遵循有关原则的前提下根据以上思路, 在同年级同学科内先按相对比较的办法确定参照标准 (如最高班级均分) , 并赋予最高考核分。再根据其他班的班均分与最高班级均分的离差, 计算出相应的考核分。是一种大相对小绝对的综合评价方法。如果各班均分与高级班级均分离差不大, 考核得分差距也不会太大。如果各班均分与高级班级均分离差拉大, 考核得分也将相应拉开距离, 鼓励所有教师向最高目标看齐。

三、关于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具体探索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是一所独立高中, 该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经过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反复探索, 根据以上原则和思路方法建立了分年级、分层、分文理科组的大相对小绝对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公平、不全面的问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同年级同组内所有教学班同学科中, 学科成绩最高均分的教学质量考核分赋为最高值, 同学科其他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赋分, 可浓缩为以下公式:

教师所代班级教学质量考核分=教学质量考核最高赋分- (班最高学科均分-其他班学科均分) *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的确定应根据同年级同组内所有教学班同学科班级均分的上下限确定, 能较好地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适当拉开档次, 又不过分悬殊) 。

某教师最终教学质量考核分=所代班级教学质量考核分总和/所代班级数目

每学期有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共四次质量监测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 以保证这种教学质量考核既是结果性的也是过程性的。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在备课强度、作业批阅、课外辅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 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工作中又难以精确量化, 只能以教学质量结果好坏来评价。但可通过从高一到高三一个大的教学周期内的教学循环, 基本能保持公平。

摘要:为适应我国教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建立健全更加全面简洁公平高效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迫在眉睫。本文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应该遵循原则、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以期为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制度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核,理论依据,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林赛, 等.教育公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教学质量考核 篇8

关键词:综合考核,教学质量,护理教学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护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护理专门人才。护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因此单一的理论考核或技能考核都不能客观、全面地衡量护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要实现培养目标, 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的考核办法。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多维度的考核方法对护理系94名中职护生、278名高职护生的护理基本知识、护理技能及应用知识的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既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避免其重理论轻技能的学习倾向。护生的护理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级高职护理1、2、3班, 2005级高职护理4、5班共278人;2004级中职护理1班, 2005级中职护理1班共94人。

1.2 方法

(1) 平时作业占20%, 作业的布置应具有科学性, 应是归纳性、知识性较强的综合应用型题。 (2) 技能考核占20%, 采取必考和抽考及以问题为中心的技能考核法的方式进行。 (3) 理论考核占60%, 题型按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要求出题, 在学期末由学校组织统一考试。

2 结果

护生重理论轻技能的学习倾向得到了较好的纠正, 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护生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提高。

3 讨论

(1)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但传统的考核方法单凭一张卷子来考评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客观、全面的。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的护生, 护理技能方面不一定是优秀的;而理论考核不优秀的护生, 有时在护理技能方面的表现却很好。带教教师反映他们勤快、灵活、独立工作能力强等。这就说明, 以单一的理论考核作为评价护生学习情况与教学质量的手段有时并不全面, 尤其对于实践性、理论性均较强的护生, 理论考核成绩的优劣与护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存在绝对正比关系。用传统的考核方法评价护生易导致其重理论轻技能, 即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护理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2) 作业评判可以及时反馈护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督促护生课后及时复习。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1], 要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做到及时复习, 及时强化记忆。经常布置作业, 并纳入考核极大地增强了护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加护生对作业的重视度, 这样对所学知识就会增强记忆效果。但是, 布置的作业要具有科学性, 要能够反映综合知识的应用。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综合分析性强的作业题, 如患者, 男, 62岁, 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血压186/110mmHg, 遵医嘱给予吸氧 (浓度50%) , 现氧气压力表指示压力为95 kg/cm2, 请问: (1) 该氧气筒能供多长时间使用? (有计算过程) (2) 氧疗属何等浓度, 能否产生氧疗副作用, 为什么? (3) 该患者属于几级高血压? (4) 该患者给哪种饮食? (5) 对患者进行氧疗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这样的作业题即涉及饮食护理知识, 又涉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抢救技术的应用, 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护生需要将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才能完成。科学的作业涉及的知识面广, 综合性较强, 不仅考核了护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同时又避免护生相互抄袭作业的情况, 促进了护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其创新精神, 锻炼了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 实践技能考核是促进护生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多偏重于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临床第一线需要的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因此, 单一的理论考核模式已不适应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在护理学基础中, 操作技能训练在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 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考核, 既是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常用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实践技能考核分为必考和抽考。必考的项目在该项操作实习结束后进行, 抽考的项目在实践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进行。主考教师根据技能操作考核的项目、护生的人数及操作要求设计考核方案, 包括设定的知识、态度和技能3项目标质量评价标准和时间要求, 设置考场, 聘请并培训考试教师。护生先抽签决定考核项目和顺序, 然后到准备室自己准备物品, 最后到指定的考场, 由项目主考教师负责考核, 考核结束后对护生的操作进行讲评, 及时指出护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出分数。此种考核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及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又避免了护生在学习中重理论轻技能的学习倾向。

(4) 以问题为中心的技能考核法的应用。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好病例, 针对病例提出问题, 将病例制成小签。把护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1组选1名护生代表本组抽签, 护生抽签后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根据病例要求设计情景进行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操作完毕后, 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评、互评, 教师最后作点评并进行打分, 评分项目包括护生的仪表 (走、站、持物姿势等) 、对患者的态度及沟通能力、用物准备及整理、操作程序与熟练程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6个方面。例如, 教师在讲授、演示完卧位与安全的知识后, 设计病例:某患者, 女, 45岁, 家庭妇女, 1小时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而急诊手术, 在脊髓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作为病房护士如何护理患者, 请设计情景演示。患者术后第一天给患者安置什么体位?患者担心家人生活, 该如何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又如:某患者, 情绪激动, 烦躁不安, 打人毁物, 家人没有办法将其送入医院, 患者入院后不听医务人员劝告, 为了防止患者他伤和自伤, 应如何护理患者?请设计情景进行演示。现在该患者的家属很着急, 对家属该怎样护理?在考核中2组护生都选择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演示, 在第一个病例的演示中, 护生为患者准备了麻醉床, 患者回病房时给患者取去枕仰卧位, 术后第一天给患者安置半坐卧位。在第二个病例的演示中, 护生用固定带固定患者。考核的结果出乎教师的意料, 很多护生说“老师我感觉不是在考试, 就像身临其境地在病房护理患者。”因为成绩要记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分数, 所以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 扮演护士的认真负责, 关心、爱护患者, 扮演患者的形象逼真, 体现了护生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这种考核方法, 促进了护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活跃了课堂气氛, 融洽了师生关系, 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利于护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5) 理论考核是考核护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由学校在学期结束时组织统一考试。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那么, 护理教育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要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来认定。因此, 笔者在期末考试试卷制作时, 严格按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制订, 有单选题和多选题。内容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均为历年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 。这样严格的过关考试, 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3级护生毕业后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护理学基础知识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高。同时, 也促进了教师知识的更新, 教师只有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不断学习, 掌握护理教育新动向, 才能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需要。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高职护理教育增加了很多辅助课程, 各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增强, 而且国家相关部门没有指导性的教学文件规定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教学大纲, 所以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减少了。加上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护生招生人数的成倍增长, 造成了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护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 要让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所有的护理基本技能是很难做到的。建议有关部门组织护理专家对护理教学进行讨论, 制订适应现代护理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大纲指导各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 同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增加实践技能考核, 这样可以促进各学校对护理学科的建设。

综上所述, 知识综合考核的基本特点是考核形式多样, 考核过程中有的考理解与记忆, 有的需平时上课注意听讲, 有的需平时多练习, 有的需归纳整理、鉴别分析, 克服了单纯理论考试中只偏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等现象, 同时克服了单纯操作考核不注重与患者沟通的现象,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突出了护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互动, 激发了护生的思维能力及实验的积极性, 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考核 篇9

一、课程的性质决定教学方式的适应性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精神, 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策略, 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 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目前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是缺乏相关人才。Pro/Engineer (简称Pro/E) 软件以其具有强大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分析与制造仿真功能, 广泛应用于机械、航天、建筑等领域, 因此, “Pro/E应用技术”课程成为高等院校培养机械制造信息化人才必修课程。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是一门工具应用性课程。其应用性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中, 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至关重要。而多元过程性考核强调学生学习过程, 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效保证学生坚持学习的持续性和主动性, 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这种以人为本、有效建构个体发展的教学方式, 为提高“Pro/E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多元过程考核在“Pro/E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Pro/E应用技术”课程工具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制定了如表1所罗列的过程考核项目。

由于“Pro/E应用技术”课程学习需要计算机与相应的Pro/E软件, 只有多媒体机房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 同时也决定了该课程不具备理论课的可突击性学习特点, 保证学生出勤率至关重要。同时强化出勤考核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守时守纪的良好品德与职业素养。

在学习Pro/E软件操作过程中, 一个零件的设计可能涉及多个工具指令及其多种组合、多种路径来实现, 这为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提供可能。把班内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一小组选派一位组织者, 上课时同一小组学生坐在一起, 以便于相互探讨。对参与教学任务分析与讲解的学生和团队给予奖励, 对于给予有机会却不参与或消极对待教学任务的学生和团队进行惩罚。该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培养了其表达能力, 团队意识等职业综合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工具指令操作及组合应用能力, 通过自选创意作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 强化教学内容掌握。对定期提交创意作品的学生给予奖励。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教学积极性, 学校每学期均举行企业冠名的“机械制图”大赛, 竞赛内容包含2D绘图及3D造型。各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 竞赛结果作为本班师生的共同荣誉。该活动为过程考核提供依据。

产品设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个完整产品的零件三维设计及结构运动仿真, 同时提交一份简化设计说明书。该任务在课程刚开始时就已经布置, 以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目标, 并有深思熟虑的过程, 主要考核学生对机械设计理解及Pro/E软件的综合应用, 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效果分析及存在问题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每年有4-6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该课程, 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经过两年实施, 尽管学校近两年招生分数逐年降低, 但教学效果提高很明显。期末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左右提高到40%左右;同时, 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等级及人次数也获得极大提升;学生发明专利获得零的突破, 两年来共有18项学生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这些成果证明, 采用多元过程考核, 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因为平时成绩比重的提高, 更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的结果。由此可见, 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

“Pro/E应用技术”作为一门工具应用性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 持续性的坚持和主动性的学习才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构建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 提高过程考核所占分数比重, 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通过阶段创意作品及产品设计考核, 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摘要:工具应用性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 持续性的坚持和主动性的学习才是提高该性质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探讨在“Pro/E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 构建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 提高过程考核分数比重, 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过程考核,Pro/E应用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凤翔, 蓝洁.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互动机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8) .

[2]刘艳.过程性考核对高职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10) .

[3]孙伟, 王芬娥, 黄晓鹏等.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在PRO/E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 (15) .

[4]张挺.基于TRIZ矛盾矩阵法对提高Pro/E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 (4) .

教学质量考核 篇10

药理学是一门医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学科, 国内外的医、药学院及有制药工程专业的各兄弟院校都开设药理学这门课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包括病原体) 之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而药理学实验的开设目的是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不良反应,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为开发研究新药提供实验资料,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并初步具有开发研究新药的能力。

一、以往药理学实验考核方式的弊端, 改革的必要性

药理学实验是对药理学理论课的重要补充, 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 从以往几届本科生的实验情况来看, 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同学的积极主动性, 但取得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药理学实验大多为动物实验, 有不少同学由于怕脏等原因, 往往不愿意或不敢动手做实验, 这种情况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态度是极为不利的。

究其原因, 主要是药理学实验的考核方式不合理所造成的。以往的实验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评分标准, 实验内容多是对药理学理论的一些验证性实验, 因此, 学生即使课前未做文献调研, 实验方案设计等实验准备工作, 只要在实验课上按照实验指导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 就能顺利完成实验, 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便可获得好成绩, 导致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屡见不鲜, 体现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也导致了药理实践中, 部分同学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因此, 应该对以往的药理学实验课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多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 并且把课前文献调研, 实验方案设计等纳入实验课成绩的考核中来, 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参与到整个实验的始终, 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科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药理学实验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施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培养“应用型、精英式”人才的教学方针, 探讨一种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记忆, 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药理实验教学考核方式。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探索, 将药理学实验考核重点落在实验预习、操作评估以及开设考查性实验等环节, 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仅如此, 还通过药理学实验操作评估及考察实验,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今后从事新药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后的实验考核体系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 实验预习 (10分)

结合实验教材以及理论课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通过实验课前提问来抽查同学的实验预习情况, 并通过请同学讲解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环节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误操作, 预先讲解,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犯错。

(二) 实验报告 (40分)

实验报告是学生巩固学过的课堂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 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检查自己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通过批改实验报告, 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弥补和改进。因此, 实验报告在药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并占有很大的分量。实验报告重在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合能力。为了培养同学的科研意识, 在实验开课之初, 就明确给出格式范例, 并详尽讲解各部分的意义、具体要求和常见错误, 引导同学按照科研报告的形式来写出实验报告, 锻炼其写作科研报告的能力。

学生做完实验以后, 对于验证性实验, 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 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 或与预期有差别的实验结果, 同学往往会感到很迷惑, 例如, 在进行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对兔的降压实验时, 每个班都会有1~2组的同学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后, 发现血压与给药前相比, 没有明显变化, 有的同学就会盲目地加大几倍药量, 或者简单地认为是由于药物失效导致的, 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学生, 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推断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有条件的情况下, 指导学生重新理顺思路, 重新进行一次实验, 这时, 同学就会对实验有更深的感触, 学到的东西也更扎实一些。如上述例子, 学生出现这一问题, 教师要适时引导其分析出原因, 并做出示范, 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更认真、积极。

(三) 实验操作 (20分)

对实验操作进行考核能更充分地体现实验教学的地位, 扭转药理学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局面。实验操作评分主要依据以下两点:

原始记录 (5分) :应包括实验题目、分工、步骤及现象观察、原始数据和结果记录等。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完成, 现象观察包括用药前观察和用药后观察, 包括观察时间和现象描述等 (原始记录原则上不得进行改动, 改动处必须向教师说明, 由教师签字后才可实施) 。原始记录必须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对比性和针对性原则。通过强调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并对同学的原始记录进行监督、批注后, 同学的原始记录记得更加详尽, 并且用词口语化情况减少, 所用的专业术语更加准确, 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同学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

实验过程 (15分) 实验动物捉持和给药操作规范;实验仪器使用规范。分工明确, 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遵守操作规程, 集中精力, 注意观察, 认真分析、思考, 详细记录, 实事求是地填写原始记录:实验操作流程熟练, 在实验过程中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学的相关要求, 爱护实验动物, 不做与实验无关的动物操作。学生首先通过视频或教师演示来学习关于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再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 而且对于学生操作规范性的培养也起到一定作用。

(四) 考查性实验 (30分)

为了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我们在实验当中增加了考查性实验, 并将其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计入到实验分数当中。在第一次实验课上, 就对学生布置出考查性实验的可选题目, 并讲解药理学实验设计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识。以后, 同学进行充分文献调研, 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 自行提出实验方案来检测未知药物的药理活性 (10分) ;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检查批准后, 进行实验 (15分) ;实验后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5分) 。

在进行考查性实验之前, 教师对学生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 如实验对象、实验仪器、观察指标以及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等知识进行培训, 并且对实验的目的、要求作出具体要求。同学每3~4个人为一组, 组中每个人都要查阅文献, 结合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 写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然后组内讨论, 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最后确定出正式实验的执行方案, 并且要求对正式试验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作出估计, 并作出应急解决方案。全组讨论通过后, 由指导教师参与讨论, 确定方案的可行性。由同学按照最后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逐步实验, 最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交出实验报告。

全班同学的考查性实验都完成后, 要求各组同学先对各组的实验进行组内讨论, 总结实验结果, 得出实验结论。对未得到预期结果的同学, 先由老师与组内同学共同讨论, 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过程, 可能产生的失误等进行探讨, 找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可能原因, 并当堂初步制定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由同学组内分工, 在课余时间继续查阅文献, 对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实验方案完成后, 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根据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再次实验。

通过考查性实验的实施, 同学们对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 以及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写出科研型论文的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而且,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独立操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与经典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相比, 考查性实验不仅使学生综合运用前期理论和实践中学到的各方面知识, 将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环节完整的串联起来, 而且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药理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特别是其中考核性实验项目的实施, 同学对药理学实验课提高了学习兴趣, 独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以及论文写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对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学生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及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考核 篇11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向好。2012年,全国蔬菜、畜禽、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9.7%和96.9%。但是,我国农产品生产小、散、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形形色色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消费者对此还不满意。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的出台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力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去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两部门负责。随后,国务院印发文件,对地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转、机构改革、能力建设、责任落实等提出了统一要求。

这位负责人表示,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由于经营主体数量庞大、分散,生产环节多、链条长,监管难度很大,而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此次印发《通知》,就是要在地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立部门间无缝衔接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越往基层力量越弱。新的职能调整后,现有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不适应的问题更突出。《通知》对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为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指明了方向。今后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此,《通知》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总责,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

我国农产品品种多、种类丰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供应链条长,运用技术复杂,加之农产品品质和规格不易统一,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必须找准关键节点,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形成全程监管链条。该负责人分析说,《通知》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出发,按照农产品生产经营链条,从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必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键要从生产抓起。多年来,农业部门坚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带有方向性的工作予以推动。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22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基本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力度,将安全控制措施转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我国强化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这些“治本之策”的实施,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通知》还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设施设备。

绩效考核护理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12

通过我院的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及不断完善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在近几年的成效中, 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致使奖罚管理机制也从中得不断的改进。

一、制定医院成效的考核方案及其实施

绩效考核, 是医院成绩和成效的综合体现, 是医院管理体系中的重点, 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在全院的每个科室及其纵向横边都会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保障绩效考核能够缜密的涵盖全院, 没有疏漏。

在根据医院整体水平的衡量中, 规范医院各个科室管理职能的考核任务, 制定绩效考核体系的责任核心, 以医院绩效的总体考核精神, 对其各职能部门自己先制定出对自身的考核内容及保准, 让院务会进行讨论, 经过审核后, 让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及绩效考核实施的细则编辑成案, 打印后颁发于职代会各个领导干部参考讨论, 通过后令全院实施进行。

绩效的考核应用全院整体水平进行统分, 满分为一百, 根据各个职能性质不同的科室占据不同的考核分值。护理的考核由护理部自行负责, 分值为十分。全院各个护理单元的考核计划按每月不定期进行动态抽查, 再于月底把考核结果及其下月考核目标同时上交, 让院绩效考核的小组按效益进行工资的奖惩。

二、绩效考核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总结, 较为集中表现的护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无菌物品、药品管理不到位

无菌物品、药品的保管存储一般还好, 但绩效考核时还是时有发现无菌物品过期、药品过期, 无菌物品在保存过程中被污染的现象。这说明我们有的护理部门还存在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和不足。

(二) 常规操作中护理的技术缺陷

护理人员在操作中, 有时未对无菌技术遵守操作原则, 未严格按照规范去认真执行护理操作的查对制度, 未规范其操作流程, 按情况随意简化操作步骤, 对操作常规进行忽视处理。

(三) 护理文书报告不规范

对于护理记录文书, 是病人的病例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根据其病例记录, 才能按病人的情况进行施药, 是重要的医药证明、法律证明。鉴于其重要性, 我院在做绩效考核时, 经各职能部门同意, 全程实行质量监控管理, 但在月末, 经考核成绩后, 问题和缺陷依旧未能避免。

1、文书中护理记录的缺陷

记录中存在护理人员主观臆测的资料。主观分析评价多, 具体措施及处理写不具体。如褥疮护理记录文书中写病情无进展, 而对于病情的状况无详细描写, 如受压部位有无水泡、红斑, 溃疡是否依旧出现等。

2、文书中护理记录部分内容不实

在一些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缺乏认识和了解, 导致对护理记录不够完整, 一些部分则用自己的语言或意向进行修改, 使护理记录文书虚实参半, 令医生无法对病人的病情有个直观的理解。如多用专业术语讲究字数、对测量的疏忽、拒测生命体征, 为了文书规范在记录体温时出现漏写、自行描绘。以其他医疗记录照搬, 因防止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同造成纠葛, 护理措施执行后仍抄医生病情记录。另外模仿他人签名、代签, 一人字迹不同班次记录等等。

3、护理记录准确性缺陷

医护记录与护理记录的时间不符合、不一致。像病人入院的时间、医嘱的时间和首次护理的记录时间不一致。以及手术护理中护理记录文书的出室时间比手术执行的时间大等。

4、护理记录的时间不连贯

由于护理人员的缺失, 在目前日常呼市工作中, 对于各种医嘱、护理、常规治疗等不能完全以文书记录病情的变化及其护理活动, 经常是临时自行的将大概的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记录, 导致记录失真, 过程有遗漏。

5、护理记录完整性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上班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下一班无观察及评价。护士做了的大量护理工作而记录内容往往为生命体征、生理状况, 而忽略疾病转归的特征性指标和心理活动。

(四) 对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为了表面美好而去完成任务, 缺乏了个性教育, 对于健康教育过程不能在适当的时期进行, 缺少对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强化, 缺失护理、护士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互动。

(五) 护理时的差错及其投诉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 护士工作中缺乏责任感, 未对制度进行查对, 出现差错、失误;护士与病人出现纠纷, 病人对护理情况不满意, 对其医院发生投诉。

三、对原因进行解析

(一) 工作制度没有务实执行

在各种护理操作常规和各种护理操作制度都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它能令护理工作的操作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但不仅只有对护理制度严格执行的护理人员, 也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只能怪对制度和操作常规进行忽视, 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 一味强调时间不够, 没有严格对制度进行执行或对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处理, 造成工作产生瑕疵, 使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导致下滑。

(二) 职能科室对护理工作质量没有很好的自检能力

各科室干部对护理部检查和考核过度依赖于“纸上谈兵”, 没有实行突击检查, 按护理操作实践情况进行审核, 一旦发现问题, 科室干部也没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直接对犯错的责任人进行大力度的严惩, 致使科室自检能力不高, 缺少认真查探态度, 没有质量管理的意识, 发现出来的问题护士长没有及时的总结分析, 加以调节, 奖罚制度不够完整。

(三) 护士长对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护士长总把自身当成一名普通护理人员, 其工作内容就是协助护士做一些护理工作或在其一旁进行指导, 没有以身为管理人员的身份去管理科室。致使工作重心发生偏差, 缺乏计划策略、没有合理的对工作进行安排。工作没有强调核心重点, 缺乏对护士管理的责任心, 护士护理质量逐步降低。另外护士长对科室出现的问题没有以正确、端正的态度去解决, 对查出的护理问题千方百计的找客观理由, 不从自身查问题, 对接触措施没有一套有效的改进方法。

(四) 护士对责任心不够重视, 缺少团队精神

一些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强, 缺少自觉性, 主要是因为工作负荷大, 工作压力增加以及一些社会原因, 其主观的自觉性没能调动出来, 被动行使护理操作, 从而让有些护士在工作中没有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自做自的事, 不能对工作漏洞进行互补, 对问题的出现相互推卸。

四、护理策略

(一) 对职能管理进行提高

1、对各职能进行有效的提高

在正常情况下各个职能部门应对临床的服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当出现异常情况, 要对临床护理进行监督检查。护理部各个管理人员应经常到各科室突击了解问题, 切实目标, 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改善建议, 在一旁指引、辅助为主, 积极调节各科室实际的难题, 是职能进行务实处理。对管理职能应认真的执行, 按照考核的标准, 进行有计划抽期检查, 准时的反馈意见, 限期让职能部门改正。对特殊部门、重点工作作为重点监控。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 逐步让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2、对护士长队伍加强建设

护士长队伍是评定护士护理质量的主要群体, 是普通护士护理的管理人员, 具有沟通和调节科室内外的管理人员, 是背负着普通护士及科室的管理、护理直接引导者, 对医院全面提升护理水平有着关键的作用。护理部门应尽力让护士长得到学习的机会, 提供护理信息互相交流、沟通讨论医疗操作的平台, 让她们视野更加开阔, 能在互相讨论学习中, 取长补短, 进而提高整体水平。

3、对护士技术操作进行加强培训与考核

重点对护士的基础进行加强培训, 要落实, 并密切结合工作实践中的需要, 有目的、有方法、有措施培训目标和重点培训护理人员, 培训方式可以对专项的集中进行指导, 也可对基本技能进行分散的培训。对于基本的公共内容由护理部门对普通护理职工进行统一培训, 专业内容由各个科室研究人员进行负责组织培训, 并对培训内容加以考核测试。

4、统一护理文书的书写, 规范其书写的质量

统一对护理记录书写进行规范, 对书写的质量完善处理, 杜绝书写不规范的地方, 把问题出现较多的地方作专项整改, 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护士长应对患者临床进行总结, 并在一旁指导护士对临床病情如何做出观察记录, 监督护士勤巡视, 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来对资料进行收集, 对护理记录质量加强管理。每天护士长必须抽查各班护士护理记录, 当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改, 对共性问题的存在进行集中指导规范的书写。定期护理部质量监控人员对院质监控病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对护理记录不完善、漏写、用词不当等进行重点分析, 加强整改措施, 组织讲座等等形式, 灵活应用, 加强书写规范管理。

5、对安全、法律意识的加强教育

基于护士的医疗安全、法律意识教育都十分重要, 能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育现今尤为必要和重要。院里要定期开展相关安全专题授课, 召开安全护理讨论会, 护士护理操作问题分析会, 通过对特殊案例的措施的经验汲取, 提高对医疗安全意识的加强, 让护士能够掌握相应的法律规范, 提升对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以此来减少避免护理事故和医疗差错。

(二) 对科室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监控

1、护士长需认清职能, 监督落实各项制度规范

在管理中, 护士长对管理者的职责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多辅助, 多抽查, 勤监督, 适时总结反馈问题, 学会用医院制度管理普通护士, 用医院制度去约束比较个性化的护理人员, 从而做到在制度规范前人人平等, 注重考核的加强。

2、在管理中, 护士长应与时俱进, 加强学习

护士长应与时俱进,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管理能力, 以自身为榜样, 带动护理人员,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改革。规划性工作, 抓关键, 保障科室护理操作质量。

3、提高科室自控能力, 强化质量的提升

科室应根据实践中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自检, 提升质量意识, 把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其中, 对质量层层把关, 自我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让自身去查找不稳定因素, 能根据自身实地分析来判断解决问题。

4、提高团结精神, 激发护士对医院的凝聚力

在护士护理工作中, 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护士与病患之间的沟通、护士与护士之间的沟通都非常关键, 沟通是人与人为善的桥梁, 可以让不必要的麻烦解决减少, 建设和谐美好的氛围, 让工作充满愉悦、轻松、积极的环境氛围。护士与护士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能够密切提升工作的合作能力, 减少差错的发生, 从而令工作质量得以提高。在于平常工作指导中, 医院应常常提倡团队精神的发挥, 对护士进行正确的引导, 用人性化的管理, 激发护士间的沟通, 进而提升工作热情, 为医院的护理工作做出一个有效的全面提升。

通过近几年医院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不仅要看到成绩和进步, 也看到不足和问题。按照我院对绩效考核的整理总结, 并对问题加以分析归纳, 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和制度, 经医院的相关工作会议上进行总结, 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 使全院的护理工作不断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护理质量不但提高, 护理工作呈螺旋式上升。

摘要:目的研究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和规范实施的措施, 对近几年来绩效考核中发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研究对策, 落实整改。结果实施的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护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解决对策, 加强考核, 加强培训。提高质量, 提高自检自控力,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结论绩效考核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是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保证, 对护理问题发现和护理质量提高有着十分重要和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群, 论当代护士长的管理职能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4) :222-224.

[2]、李丽传等主编, 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61-229.

[3]、刘玉惠, 张爱哲.护理记录单的综合管理[J].护理研究, 2004, 18 (4B) :732.

[4]、胡正洁, 王雪.提高法律意识,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J].护理研究, 2003, 17 (8B) :985.

上一篇:软实力下一篇:文档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