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精选9篇)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篇1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A05010440 课程名称:土地管理法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预修课程:民法、环境法
课程简介:土地管理法是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土地形势非常严峻,而现行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又相对落后,分布比较零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基础,同时还包括《民法》、《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推荐教材:
刘光远、王志彬主编:《新编土地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目:
[1] 刘新华主编:《新土地管理法全书》,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2] 鲁伯霖主编:《土地法概论》,百家出版社1994年版
[3] 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课程总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制度、土地法律关系和土地产权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土地这一重要财产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解决有关土地纠纷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掌握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特征、渊源;了解土地资源国情和土地管理实情;理解土地基本国策的内容和主要精神 重点:土地基本国策 难点:土地法的调整方法 作业:
1、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及特征?
2、我国确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什么?
3、试述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土地制度概述(4学时)
了解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掌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重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作业:
1、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2、为什么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如何划分? 第三章 土地法律关系(2学时)
掌握土地关系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了解我国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及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基本要求
重点: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难点: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作业:
1、简述我国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3、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特点及保护的机构。第四章 土地产权法律制度(6学时)
了解土地产权的结构;掌握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及其他土地他项权的法律规定;掌握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重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难点:地役权 作业:
1、试述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法律规定。
2、我国法律规定的土地他项权有哪些?其概念分别是什么?
3、简述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特征及处理程序。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制度(6学时)
掌握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转让、入股、合营、出租和抵押的法律规定;了解土地使有权转让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及程序 重点:土地使有权的出让制度;土地使有权的转让方式
难点: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规定 作业:
1、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让和划拨的区别。
2、试述国企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和程序。
3、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租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4、我国土地使有权抵押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效力如何? 第六章 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2学时)
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土地承包经营主体资格及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重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难点: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作业: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2、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如何规定?
3、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 第七章 耕地保护(2学时)
理解和掌握耕地保护的含义和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了解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涵义、内容和有关法律规定
重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难点:土地复垦 作业: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3、什么是土地复垦?法律上对土地复垦作了哪些规定? 第八章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4学时)
掌握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掌握法律有关宅基地使有权和土地征用的相关规定;了解土地所有权划拨的范围和收回的条件 重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难点:土地征用的适用范围;土地征用的补偿规定 作业:
1、试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范围和原则。
2、现行法律对农民宅基地使有权如何规定?
3、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哪些法律规定的条件?
4、法律规定对被征用的土地如何补偿? 第九章 土地行政执法(2学时)
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概念 重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 难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效力 作业:
1、试述土地行政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简述土地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条件和程序。第十章 土地法律责任(2学时)
掌握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土地违法行为的构成及土地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掌握土地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 重点:土地法律责任的形式 难点:土地违法行政责任 作业:
1、试述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作用。
2、土地行政责任的调整及其责任的形式。
3、土地违法犯罪的种类及其处罚。
四、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为开卷。
五、成绩评定
考试总成绩构成: 出勤 10% 平时成绩
20%
期末考试
70%
教学大纲执笔人:诸江
教学大纲审定人:雷
鑫
教学大纲修订时间:2010年5月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篇2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长期以来, 我国的土地科学发展滞后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土地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地位进一步增强[2]。《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懂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知识和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该课程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2013年教育部更新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 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教学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在人才素质的培养方面强调宽基础、强能力, 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 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3]。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各级国土、城建、规划、农业、水利、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规划设计企业对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专业技术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上的急需人才。在这种新形势下, 对《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时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迫切需要加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实践教学, 最终形成自主培养的土地利用规划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队伍[4]。
二、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广州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 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广州大学于2002年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同时还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 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土地管理人才。虽然办学时间短, 尚未形成教学模式的长期经验积累,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广泛吸收和参考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 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土地科学发展趋向上看, 应不断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与配合, 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并得到有关专业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持, 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并不符合当前土地管理的发展趋势。例如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资料经过努力从无到有基本已具备, 但随新的法律法规, 相关规程体系的出台和变更、教材的不断更新对原有的这部分资料都需要及时地加以更新和充实;教学手段方面还需要新手段和新技术[5]。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以教学视频或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发展的必然。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 可实现从感官、计量和逻辑上对显示空间进行模拟, 对各类信息变化进行仿真, 模拟自然过程的演变等, 这是其他教育技术所不能实现的。现有实践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培训学生多种实验技能”。因此将GIS技术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 增加该课程GIS数据库、演示的范例和课后实践练习操作等环节, 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 形成与学生的轻松灵活互动交流, 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 印象深刻, 知识记忆更加牢固[4]。
现有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置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建议,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 但在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及具体操作上未作深入探讨。基于此, 今后该课程的改革方向将探索利用GIS技术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方法, 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 对学生将GIS技术运用到《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跟踪调查与评价分析, 通过构建课程数据库、增加演示范例和课后练习实践题库等手段, 分析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成效, 为建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体系和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设计系统提供思路。通过旨在加强学生规划技能的锻炼,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使他们树立整体的规划思想, 从而达到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教学目标。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文主要从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方向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GIS技术,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1-5.
[2]吴次芳, 潘文灿.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12.
[3]张晓平, 刘红芳, 邹自力等.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1 (6) :175-177.
[4]梅臣, 王金满, 王户军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07, (3) :88-92.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旨在探讨政策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战后,政策科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了解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策科学过程方法,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更加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加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土地政策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 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作为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和公共责任的伴生物,自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产生起,公共政策事实上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1]。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政策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哈罗德·D·拉斯维尔(H.D. 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 K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政策科学研究者托马斯·R·戴伊(T. R. Dye)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者詹姆斯·E·安德森(J. E. Anderson)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我国的政策科学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2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可和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加快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学科化步伐。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在对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行之有效的法令、策略和办法的总称[2]。
90年代之后,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建立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的科研教学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其他专业名目下,招收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政策科学培养人才。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也在党政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政策科学的课程[3]。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已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在政治学、行政学或其他专业范围内招收政策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政策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教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政策系统篇、政策过程篇和政策分析方法篇四大部分。(1)导论:主要讨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包括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的“范式”,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方法,以及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建构等主题。(2)政策系统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工具四个主题,涉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划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政策行动者以及思想库,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等内容。(3)政策过程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过程的概念框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五个主题,涉及政策过程研究的各种途径,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阶段,中西方政策过程的差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经验等内容。(4)政策分析方法篇:这部分内容涉及政策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政策分析的各种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政策分析过程各种常用的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内容。最后是对这门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讨论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问题。
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国内不同大学根据其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起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结合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共政策范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决策方式、实施手段等内容,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土地管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5]。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首先,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土地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要回答土地宏观调控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政策为什么能够参与宏观调控;二是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三是土地政策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操作模式以及提高土地调控有效性的具体路径,从而构筑比较系统完整的土地调控理论体系。
其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理论难题,包括土地调控的理论框架、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操作模式、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搭配应用等都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配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策略等。
再次,实践中在研究土地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措施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土地调控政策措施。
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要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特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讲授政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及政策分析方法,同时针对目前土地管理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总结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外的土地政策,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文献阅读、案例教学法、对比法、自学指导法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和启迪学生学好这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3.1 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教师应承担“传知识、教做人”两大任务,首先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把教师培养成为学者、教育者、交往者和决策者,要使教师成为土地科学领域的专家,这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推进教学改革,除了有赖于教师个体素质的增强,更有赖于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和成长,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辨证、睿智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具备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要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中进行锻炼,通过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把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等灵活应用到具体实践环节中。
3.2 努力优化教学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一个“用”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适当引进新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把土地供应、土地征收和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主要政策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调查等工作环节充实到课程讲授中,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授课时,结合各章节的内容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并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和报刊。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多途径丰富教学方法
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等有机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色。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进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尽量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公共政策学在每一章的课堂教学中,均围绕各章的核心内容,可以设计一些有较强针对性、关联性、概括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引导等方式,吸引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回答问题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章节的关键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
政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为讨论法授课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讨论式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自学、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基本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对现行土地政策进行思考的学习阶段。这种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3)案例教学法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在保留传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土地供应、土地征收或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土地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现行土地政策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情景模拟、辩论会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紧紧围绕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展开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
可以采用对比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授课教师再进行归纳。这样举一反三,反复对比,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通过对比法讲解,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能够收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5)自学指导法
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内容非常丰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讲清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如《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科学》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读书报告,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感受到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要善于将政策科学理论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并加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结合现行的土地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利用寒署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学习政策经验,增强政策科学课程的现实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从中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训练和提高科研写作水平。
总之,政策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教学必须采取与现实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公共政策学的课程特色,在传授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土地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公共政策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吴江.国外政策科学研究与我国政策科学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30—33.
[4] 胡伟艳,蔡银莺,彭开丽,张安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2—45.
土地资源学课程论文 篇4
班级:三班 专业:土管 姓名:王小董 学号:20106439
-013)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土地供应能力,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从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出发,合理确定城乡、区域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空间,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加大对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利用目标
1)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加大农田整理和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新技术,不断推进农用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城乡和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布局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
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
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后备耕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
5)土地退化和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进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在保证农田产量的同时,严格控制耕地减少,1)适当增加园地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篇5
注意:有计算题,考试时请带计算器。
A、名词解释
教材上的主要名词,阅读计划中的规程“术语和定义”
B、简答题、问答题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试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之间的关系。《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关系作了什么具体规定?
2、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规定,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如何定位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方针是什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按行政区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其中省、市、县和乡(镇)四级规划各自应当重点突出的侧重点分别有哪些?
3、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中提出了哪些在规划修编前期调研需要重点研究的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你认为相关专题应从哪些方面展开调研和论述?
5、你认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哪些问题?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6、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关键内容?
7、什么是土地供需预测?如何进行土地供需预测?(步骤与方法,见作业三)
8、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之间有何区别?
9、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依据有哪些?具体有哪些方面的目标?
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 1
整有何原则和次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各形成哪些成果表格?
1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土地利用结构表等规划成果表的填写方法,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见作业四)
12、什么是土地利用分区?它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其目的有何不同?分别适用与哪些层次的规划?
13、乡级规划编制中可结合实际划定哪些土地用途区?
14、什么是用途管制制度?它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何关系?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基本农田的管制规则主要有哪些?
15、什么是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哪些土地原则上应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的内容有哪些?
16、《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基本农田调整与布局的原则与要求有哪些?
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空间管制要素有哪些,相关管制区各有哪些管制规则?
1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规划文本和编制说明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规划主要图件有哪些?
2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中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空间参照系统、比例尺、内容、表达、种类做了哪些规定?
21、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修改与修编有什么区别。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分为哪几种类型,其条件有何不同,分别由哪些机构行文与审批?
23、如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及其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及其实施影响评估报告一般应从哪些方面论述?
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
2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关系?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有哪些类型,主要内容分别有哪些?
25、基本农田划定有哪些工作任务?
26、基本农田划定有哪些要求,即哪些基本农田可以继续保留,哪些基本
2农田不得保留,哪些耕地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
2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28、土地整治包括哪些类型,有何联系与区别?
29、《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提出了哪些规划实施手段?(示范省、示范区、示范县、示范区(片),重点区域、重点工程)
30、什么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挂钩项目区的设置有哪些要求,挂钩周转指标和项目区的管理应遵循什么原则,挂钩试点工作有哪些规划成果?
31、如何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及实施规划?
32、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7号文、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下达的224号文中明确了哪些增减挂钩试点条件?
三、规划实施
33、什么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有何积极作用?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应当提交哪些材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审查哪些内容?
34、什么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具体包括哪些计划指标??它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何关系?
35、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主要包含哪些空间要素图层?
36、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有哪些要求?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学案范文 篇6
徐州沛县城镇中心小学 赵明
【教学目标】
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3、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能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4、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教学过程】 活动
一、问题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活动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观察出示的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学生观察了解实验装置。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小组交流。
3、汇报小结。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活动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活动四:检测反馈 判断:
1、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壤被侵蚀程度有关。()
2、在同一地区,土壤坡度的大小不会影响侵蚀的程度。()
3、降雨量越大,土壤被侵蚀越严重。()
4、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5、泥石流是土壤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6、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现象的发生。()
教学目标:基于学,为了学 篇7
“以学定教”, 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不过通常对“以学定教”的理解局限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予以施教。我以为, 拟定教学目标同样要遵循“以学定教”的理念。对“以学定教”中的“学”, 应当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即“学”应当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情, 二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基于学, 即基于教学的内容, 基于学生的学情。拟定教学目标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要注意的是, 单纯地将“学”定义在学生的学情上是很难正确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活动始终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学情深入了解, 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准确把握。
一、基于学习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 但教师往往较难把握目标表述所涉及的宽度和深度。所谓宽度, 是指授课内容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里需要学习到哪些方面, 即通过考虑内容的容量来把握横向的宽度问题。所谓深度, 是指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中曾经学习了什么、今后将要学习什么, 这节课学到怎样的层次与程度, 即通过对整个内容体系的把握来确定一节课内容纵向上的深度。
按照教学内容的范围, 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级。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编制者制订的, 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通常由教材编写者设计, 教师在此基础上作适度加工调整, 而课时教学目标, 则由任课教师制订。
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所谓长期目标, 是学生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所要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 也就是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是相对的。如相对于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来说, 单元目标是短期目标;相对于课时目标来说, 单元目标又算是长期目标。
制订短期目标, 要在长期目标的统领与关照下。长期目标一般比较概括,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总的长期目标是基本相同的, 做到“保底不封顶”, 保底, 即学生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短期目标, 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 要将长期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下面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 说明如何以宏观视角、全局意识, 基于学习内容拟定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 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它属于“图形与几何”第二学段的内容。学段目标中, 与圆相关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几个方面的目标: (1) 探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观察图形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2) 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3)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限于篇幅, “问题解决”目标未全部摘抄, “情感态度”目标暂未摘抄) 由此可以看出, 学段目标比较笼统、上位。
单元教学目标对学段教学目标进行了具体化。“圆的面积”是“圆”这个单元中的学习内容。“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面积公式, 并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学生“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 而且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这部分内容, 又是后继学习圆柱、圆锥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圆”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 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学会用圆规画圆;第二段,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三段,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由此, “上呼”学段目标, “下应”单元学习内容。“圆”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 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 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增强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文化,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4) 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圆的面积教学通常安排两至三课时, 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据此, 从单元教学目标中细化出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提高操作能力, 获得数学探究的经验和成功体验。
任何课时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 它的制订必须从整体上着眼, 牢牢把握住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以单元目标为依据, 把课时教学目标置于前后连贯一致的内容体系中加以认识。需要指出的是, 短期目标并不是对长期目标的简单分解, 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的达成, 并不是每一课时目标的简单相加, 而是每一课时目标的有机结合, 以螺旋上升的方式, 经过长期积累, 最终实现学科的长期目标。
我们知道, 知识范畴的教学目标, 可以具体到每一课时, 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目标, 能否具体到哪一个课时完成到怎样的程度呢?前者可称之为显性目标, 具有直接、可观测的特点;后者则为隐形目标, 看不见, 摸不着, 隐藏在知识体系之中。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情感态度的发展不是外在的, 而是和学生所进行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 是数学学习自身所固有的, 浸润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通过某一课时就能落实到位的。即便未能细化, 相对于纠缠如何表述并写在纸上, 我们更需要的是切切实实地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地落实。即, 数学学科情感态度的发展应当有“数学味”。而在教学目标中拟定“学会细心思考”“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发展合作精神”“形成创新意识”等, 我们要理析的是, 这不仅仅是数学学科所要帮助学生达成的目标, 而是各个学科拟定教学目标时都需要考虑的。而作为所有学科教学的常规任务, 这些目标是否需要特别以教学目标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有一份资料, 介绍英国律师至今要在大学中学习许多数学知识, 并不是律师工作要多少数学知识, 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 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和严谨的学术品格。数学教育给人的影响, 不是在数学考试中获取一个高分, 或是凭借数学的高分进入一个比较好的高一级学校, 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领会、数学精神的熏陶,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以数学为终生职业, 但数学时刻在我们左右, 伴随我们一生。苏联数学家辛钦说:“数学教学一定会慢慢地培养青年人树立起一系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征, 这种特征中包括正直和诚实。”
二、基于学生学情拟定教学目标
无疑, 仅仅根据学习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那是片面的。拟定教学目标, 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要求, 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情。
有效的教学活动, 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对教学, 我们有着多元的理解。把“教学”理解为“教是为了学”, 这是对教的目标定位;把“教学”理解为“教学生学”, 这既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也是对教学目标的期待。教的目标, 更多的来自课标、教材的预设;学的目标, 更多的是考虑学生发生的变化。泰勒指出:“鉴于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在于要教师从事某些活动, 而是要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发生有重大意义的变化, 因此,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学校目标的任何陈述, 都应该是陈述要学生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是“学的目标”与“教的目标”的有机整合, 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身心发生的变化或已经达到的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 是对学生“将到哪儿”的筹划。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所认为的, 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 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事物”。那学生现在在哪儿呢?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 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 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 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 心理机能正在趋于成熟的发展水平, 是儿童有可能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 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成人的帮助, 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 解决问题。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称为最近发展区。学生现在在哪儿, 将到哪儿, 这之间的距离与空间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拟定目标, 我们不能只照顾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 也不能保护慢者, 约束快者。每个学生的目标应处于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 对每个学生都富有挑战性, 促进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过渡。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在于能否激发、启动那些正在成熟的心理机能。挑战性的目标,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一样的, 因此挑战性的目标必然是照顾差异的, 反过来说, 照顾差异的弹性目标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构成挑战时才是有意义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是最低要求, 还是最高限度, 还是平均水平?
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 应通过课前调查、分析、观察等确定班级的课时教学目标, 对起点比较高的班级目标可以适度提升。反之, 教学目标就要做适度下调。即使在同一班级,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是有差异的, 为所有的学生制订统一的目标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了”, 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吃不饱”。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全体学生, 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 不能“一刀切”“齐步走”, 对于不同学生, 应体现差异性的要求, 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差异性与弹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个体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指在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层次与水平。如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 全班学生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部分学生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部分学生则在一一列举方法的基础上, 发现用“大数翻倍”的方法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总之, 基于学情拟定的教学目标, 应当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是有弹性与差异的。
教学目标的差异, 不仅表现在认识发展水平方面, 还表现在情感态度的发展水平方面。在认知发展方面, 我们允许差异, 在某种意义上由于“保底不封顶”的落实还造成了学生之间差异的增大。在情感态度发展方面, 我们则要注意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数学学习的成绩可能有差距, 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差异应尽可能小。
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的“金土地” 篇8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周的时间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自行搜集相关资源和信息。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收获颇丰:房屋的金字架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蜻蜓和蝴蝶都是轴对称图形,粮仓涉及到圆锥及圆柱体的相关运算,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能估计出渔塘中鱼的数量,李子树高与年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来分析……教师选取其中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同学生一起解决。
课堂活动步骤(以函数问题为例):
1展示生活事物,激发学习兴趣。
小月家养了24只鸡,爸爸想用一个长12米的铁丝网在院子中央围成一个矩形鸡圈,如果每只鸡的活动范围需要05平方米,那么爸爸围的这个鸡圈能适用吗?
2鼓励自主交流,形成数学问题。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教师整理为以下问题:
(1)设矩形一条边长为x米,面积是y平方米,求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是多少?
3解决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实际。
(1)y′-x′+6x;(2)当x=3时,y的最大值是9。(解答过程略)即:当一条边长为3米时(此时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鸡圈的面积最大,达到9平方米。如果每只鸡的活动范围需要05平方米,那么24只鸡需要12平方米,因为12>9,所以这个鸡圈比需要的面积小,不适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同学提出把鸡圈围成圆形。但是这个提议遭到另一个同学的质疑,因为他计算得圆形鸡圈的面积约为1146平方米,所以24只鸡在里面生活有些“委屈”了。
4运用实践经验,发展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鸡圈通常是建在院子中央的吗?
生:很少有在院子中央围鸡圈的,一般都是靠着院墙或者栅栏。
师:对,这样既合理利用空间,又节约材料。那大家想到了哪些围法呢?(教师可适时引导并加以补充)给学生3、4分钟思考时间。
生1:如果墙足够长,可以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设较短边为x米,鸡圈面积为y平方米,则有y′-2x′+12x。经计算围成的最大面积就是18平方米。
生2:两面靠墙,设一边为x米,鸡圈面积为y平方米,此时鸡圈的最大面积就是36平方米。能养72只鸡呢。
生3:我有办法让面积更大。把铁丝网围成圆的形状,大家可以算算它的面积……
师:同学们经过分析、画图、计算,设计出了这么多方案,太精彩了,这回小月和爸爸可以根据家里的实地情况重新设计鸡圈了。
本次数学活动,通过展示生活事物,激发学习兴趣;鼓励自主交流,形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实际;运用实践经验,发展创新意识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经过探索、交流、运用、反思,解决实际问题。
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9
《国土面积》一课是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授多位数的比较大小。
一、知识迁移,有效获知
学生对与数的比较大小并不陌生,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比较已经熟悉,本节课,我出示万以内大小如何比较,学生能够很快的说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位数多的数比较大,第二钟是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学生举例说出两种情况下数的比较后,出示国土面积,让学生读一读,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所以上课开始,我举了具体的例子比较45000、4000和45600的大小。接着出示国土面积,询问如何比较上面三个省份的面积大小,学生1:可以将他们一个一个分级读下去。学生2:可以肉眼看出他们的大小,这样想法也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然而,方法具有局限性,面对面积接近,就不能使用了。因而,面对万以上的数的比较,学生通过数位比较比较,也提出了数位多的数比较,很好的进行知识的迁移。
北师大教材淡化概念,在课本上没有概念、方法性文字出现,所以教学中,我有时也疏忽这面的锻炼,在今后备课中,我会参考人教版教材,使新老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知识点。然而,在优化设计中出现概念化的语言,学生的准确率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读题能力有待加强。
二、有效思考,提升认知
在这堂课,在讲多位数比较大小时,我告诉他们先分级,位数多的数,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时,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这个数就大。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三、四个数在一起比较时,学生就错。我以为是学生马虎,我还不停的在课上强调要注意比较的方法。
下课后我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后来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学生先把要比较的数分级,然后再标上序号。根据题要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再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连接起来。学生掌握这个方法后,真的很少出错。
在解决万和亿为单位的改写上,学生很好的进行整合,万后面有一个单位级,一个单位级是4个0;亿后面有2个单位级,那么就有8个0,从读法上也可以发现,万代表4个0,亿代表8个0,在这边的学习上,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也出现学生没有看题,不数0,而是不管后面不管多少个0都去掉直接加亿或者万,使得准确率较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自己的语言过多,提问的技巧不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篇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1]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张 ?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准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复习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认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一举两得。“平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设计了“快乐的二选一”环节,让学生在从今天学习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总体来说,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设计和上课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中间包含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入浅出的学习,厚积薄发的教学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我觉得本课我上得很成功。篇三:《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原来在旧教科书中是在五年级教学的,由于市制单位已经废除,土地面积大大简化,只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单位间的进率比较有规律,因而进行了提前教学。而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有关间的换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新理念的要求,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勇于创新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探
究学习的经历,从而了解到了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一、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意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的知识背景,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 际大小。
二、活 动中探索与感受数学知识。
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教师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去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亲身经历的,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操场上亲自站一站、看一看、估一估、测一测、围一围、想一想等活动,实际感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配角”,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组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取得真正的结论,完成知识的构建。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多巡视、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刘学忠? 篇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和其他多边形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样也应当应用于生活。上课伊始,通过创设解决两块土地的面积哪块大这个问题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想到运用原有的“数格子”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学生也体会到了计算它的面积的用处,这就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结合求面积的实际操作性,进而引发学生猜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推导。
二、鼓励猜想,引导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由学生独立数格子,填表格,观察发现,开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提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猜想。接着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整个推导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三、拓展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教学时,以学生的验证推导为主,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想办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学生探究出了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多种方法,并通过操作和多媒体课件加以演示推导,也为以后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
篇五: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福州市凤乐小学 陈静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准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复习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认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一举两得。“平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设计了“快乐的二选一”环节,让学生在从今天学习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游戏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