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1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总结一
20xx年,我院发展党员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圆满完成了发展计划,进一步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回顾全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20xx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1、党员队伍情况:截至2015年底,学院共有党员525名,男女党员各有282人、243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54%、46%);少数民族党员10人(占党员总数的2%);35岁及以下、36岁59岁、60岁及以上党员各有329人、179人、17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63%、34%、3%);本科以上、专科及以下学历党员各有418人、107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80%、20%);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新疆班党员各有448人、73人、4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85%、14%、1%)。
2、申请入党人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情况:截至2015年底,申请入党人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已达3427人,男女各有1554人、1693人(分别占总数的45%、55%);专科以上、高中及以下学历各有266、3161人(分别占总数的8%、92%);教师、学生各有266、3161人(分别占总数的8%、92%)。3、20xx年发展党员情况:2015,我院共发展党员126名,其中教师1名、学生119名、新疆班学员6名,男女各有72人、54名(分别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7%、43%),发展少数民族党员2人。
二、主要做法
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始终做到:主动培养,立足“早”;措施到位,注重“实”;保证质量,坚持“严”;思想教育,倾向“紧”;党务干部,配备“精”。
(一)主动培养,立足“早”。学院党委重视紧抓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工作,坚持早引导、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一是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强化前期培养、锻炼和考察,在学院党组织的感召下,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学生主动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二是及早选苗、育苗,对大一入校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入时转接学生党组织关系,摸清高中在读时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基本情况,做到培养教育及时衔接,及早选苗参加培训。三是对已提交入党申请的教师、学生分期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识,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并从中选取优秀分子作为党的发展对象。
(二)措施到位,注重“实”。为确保把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三落实、两定期、一保证”的工作实施方针。三落实:即发展计划落实、联系人落实、培养工作落实。各总支、支部依据学院下达的党员发展计划,统筹考虑,优先发展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好,工作表现出色的发展对象,并为发展对象确立两名联系人,依据发展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措施,以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两定期:指的是定期讨论发展工作、联系人定期考察帮助发展对象。各党总支、支部定期安排会议讨论联系人反馈回来的培养对象的各种情况,群策群力制订更合理的培养方案。一保证:即是保证发展质量,宁精勿滥,对每一个新党员的发展,都以其能否承担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取舍的标准。
(三)保证质量,坚持“严”。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为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学院党委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制订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在培养和发展党员过程中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的同时,注重一个“严”字,严把“三关”和坚持“六个不发展,严把“三关”(支部大会讨论关、党委审批关、预备党员转正关)和“六个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纯的不发展、未政审材料或政审材料不清的不发展、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未经团支部“推优”的不发展、未经党校培训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发展)。建立健全了组织发展制度,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四全程”(全程公开、全程记实、全程审核、全程问责)制度,严格掌握标准、严格推优制度、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使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思想教育,倾向“紧”。在对培养对象的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反复地强化党的宗旨、理想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党的要求规范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逐步完善持续性教育运行机制,营建多层次培养教育模式:第一层次,进行普及性启蒙教育,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教育;第二层次,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志,老党员及时引导,进行“党的系统认识教育”;第三层次,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和更严格的教育。重点进行两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入党前的集中培训;第四层次,对预备党员,防止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苗头,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
(五)党务干部,配备“精”。配备一支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关键,为提高我院基层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1年来,学院组织5期党务干部班,分层次对党务干部进行党务培训,组织到其他高校学习基层党务工作先进经验,汲取成功经验、祢补自身不足,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日常工作中,各基层党务干部能严格履行职责,坚持标准,对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和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地审查、把关,为学院党员发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5年底我院共有教职工787人,在校生已达15880人,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师生中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涌现出了大批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分子,我院党员发展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每年累计的入党积极分子达3400多人。但市委组织部下达给我院的发展计划相对太少,2015下达我院党员发展计划126名(含后续追加的6个新疆班学员计划),占学生总数的0.8%,全校449个学生班级,平均每4个班级1个发展计划,远远不能达到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四、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视野。增加入党积极分子源头,加强他们的培养教育。一要坚持提高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学生、对中青年教师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不求全责备;二要认真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在培养教育上,切实做到培养对象、联系人员、工作制度落实;在培训学习上,努力做到组织形式、内容、时间落实;在考察上,做到考察材料、内容、跟踪谈话落实。要重视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特别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实际,努力提高党课的针对性、时效性。
(二)“坚持标准,严格程序”。首先,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的党员标准教育。通过党员标准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务干部对新时期党员标准的认识。其次,在发展党员中,要求基层党务干部坚持用党章规定的标准衡量入党对象。坚持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审查,着重了解其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入党动机,重点是了解发展对象是否忠实于党的事业,能否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同时严格程序,在考察环节,特别是发展前,要拓宽考察面,对政治表现、思想意识、入党动机、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组织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了解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
(三)切实抓好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主要是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党组织要经常找预备党员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克服。要坚持预备党员汇报思想制度和考察制度,及时掌握预备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预备期满时,对照党员标准,进行全面考察;要坚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有意识地安排预备党员参加一些重大活动,分配适当的社会和群众工作,使预备党员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体验党的生活。同时要进行跟踪教育,预备党员转正后,党组织要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勉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点,及时改正缺点。
(四)积极建设发展党员工作的长效机制。良好的制度可以培养人。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制、发展党员培训制,以发展对象的合理结构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监督,扩大透明度。通过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进行,既保证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使党的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务干部对新时期党建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建工作的认识。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总结二
我校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1名,新培养党员发展对象1名。今年以来,在县直机关工委、县教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根据年初党员发展计划,认真做好了发展党员工作,圆满完成了本的党员发展任务。
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把此项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支部认为,学校党的组织要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必须不断地把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
今年年初,学校党支部专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要求各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党支部把发展党员列入的工作计划,深入了解入党申请人的各方面的实际表现,将政治素质好、工作积极、作风好、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学校党支部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对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通过培养联系人对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指导和培养。要求每个培养对象都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党章知识讲座、新党员入党宣誓、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专题学习,参加学校党校的培训,在学校党委开展活动时,也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同时,注意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在一些重大活动或关键时刻交给重要任务,在实践中考察其政治表现和工作情况。
三、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发展新党员。
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在培养对象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小组讨论、党支部审查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今年年初,我校吴俊玲同志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确定为发展对象以后,学校党委严格按党员发展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对其及时进行了政治审查,政审全都合格;二是安排她参加了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通过了统一考试;三是学校党支部对她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四是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他们的入党申请;五是学校党支部派人与她进行了谈话,使她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认识,端正了入党动机。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机关工委的意见及安排,一、对发展新党员进行了公示;
二、是学校党支部及时组织了入党宣誓大会。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2
一、当前高校院系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 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动机即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愿望和目的, 正确的动机是作出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使命, 肩负的是对党和国家的责任, 要始终对党忠诚, 积极工作, 为共产主义而奉献一生。然而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高校青年师生中, 有一部分人的入党动机是功利性的。有的为了满足个人的荣誉感和不甘落后, 有的为了踏上仕途, 有的为了就业……他们或许在有些方面是优秀的, 但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中国共产党, 没有真正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来提升自己。这一些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我们党的先进性乃至执政地位的巩固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 入党程序把关不严。随着学院不断扩招, 申请入党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发展对象的确定便会出现疏忽, 往往会根据学生的某一表现突出就确定为发展对象, 而忽视了学生的具体精神思想。在发展过程中, 学生的思想汇报也并不注重实际情况, 而是为了应付发展材料而草草了事。这样的后果一方面放任了动机不纯者进入党的队伍, 另一方面会对未入党者有错误的引导,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 青年教师发展发展力度不够。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是高校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在青年教师队伍中, 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他们入党的态度。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以及个别党员的先进性不明显也影响了年轻教师的入党积极性。此外,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吸引力不强也是影响青年教师入党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院系党员发展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校院系党员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 高校院系党务工作者应该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前途高度负责, 不断创新高校院系党员发展工作机制, 通过强化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训, 培养思想过硬、能力较强的党员队伍, 将高校院系党员发展工作推上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 健全机制, 把好关口, 强化党的基本知识普及和理论培训。
入党动机功利化在学生和青年教师群体中都有所表现, 虽然形式不完全一样, 但是共同点是他们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 把入党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敲门砖。现阶段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形式化的东西多, 联系实际解决思想问题少;集中教育多, 个别互动和深度教育少;入党前教育多, 入党后继续教育少。教育环节的薄弱与缺失是出现入党动机功利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当前入党动机功利化的情况, 端正入党动机、强化党建理论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 要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普及力度, 坚持理论教育和互动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 只有在有组织、有领导的正面教育中才能建立起对党的深度认知。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和党课也要结合新时代特征, 应该以宣传党的光荣历史, 宣传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宣传党员的标准和条件以及时事政治、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等为主, 开展老革命的言传身教、革命影片展播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互动活动, 让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走进党员集体,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而光荣的历史, 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 保持党在业务领域和思想政治领域的先进性。其次, 对于新党员也要建立长效的继续教育机制, 激励他们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正确对待各种思潮的影响, 坚持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 抓住关键, 提高水平, 培养思想过硬、能力较强的党务工作干部队伍。
高校基层党支部委员作为党支部的领头羊, 作为上级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沟通桥梁, 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纵观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现状, 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高校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考虑, 实行定编定岗, 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相对减少, 高校党务工作者数量不足与学生党员发展任务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可以适当增加党务工作人员。可以从高年级或研究生正式党员中, 选拔一批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同志兼做党务工作。各高校可为各班学生配备了班主任及其助理, 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助理的作用, 在承担班主任助理工作的同时兼任所负责班级的党支部书记。与此同时, 高等院校可定期组织党务工作培训, 通过与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专家互动交流, 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有利于各基层党支部协调工作, 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三, 健全机制, 规范程序, 重视党员发展、管理工作。
在高校院系发展党员的过程中, 对积极分子的考察主要以向党组织汇报学习心得为主, 与革命时代血的考验相去甚远。部分入党动机不纯的人为了所谓的好处, 抱着个人私欲混入党内。这就要求高校院系党支部要健全党员发展、管理机制, 把好入口关, 规范程序关。
科学、规范、完善的党员发展工作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保障。各高校院系党支部应严格执行和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 建立起推优——培训——考核——初拟——公示——预审——确定——纳新的工作流程和机制, 并且要把坚持程序落实在制度建设上, 尤其在一些重要环节上, 如培养联系人制度、上级党组织专人谈话制度和公示制度等, 避免表面化和形式化。在具体实践中, 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与本支部情况相适应的制度机制, 如注意导师意见、任课老师意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评议等机制。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 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评估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评价机制, 既要发现优秀典型, 及时奖励并推广工作经验, 又要发现错误给予帮助纠正。
三、积极对待青年教师党员发展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院系党委把发展青年教师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不仅有利于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和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而且能够能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扩大党在广大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的影响, 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首先,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倾向、入党愿望和动机等, 高度重视工作中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够、观念上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不够、行动上主动挖潜和群策群力不够等问题, 积极研究改进的措施, 为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 实行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目标化。以“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目标, 重视党员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 为他们创造条件, 有意识地将他们培养成业务精英, 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注意吸收业务素质较高的非党员青年教师,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对党的认识, 对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诱导、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帮助, 从各方面努力激发他们对党的热情。在履行发展青年教师入党的程序上, 要严格遵循“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的方针, 坚持入党程序中的各个关口, 努力做到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既不要“论资排辈”、“求全责备”, 也不能人为降低标准、迁就照顾, 确保发展质量。
最后, 高校党组织要大力开展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宗旨的“先锋工程”。通过树立“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科技创新”等党员典型, 感染和影响青年教师党员;通过在青年教师党员中开展“扎实工作比奉献, 立足岗位做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 激励青年教师党员成为顾大局、务正业、争上游的模范。使青年教师党员在实践工作中, 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实实在在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思想觉悟的提高化为具体的现实表现, 把实践中的感悟体验升华为理性的党性观念, 做到知与行的一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把认识与实践、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 统一于锤炼坚强党性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何良苏:《关于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对策探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92。
[2]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山东社会科学》, 2010 (9) :173。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发展党员;学习型党支部
如何以“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地发展大学生党员,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责任,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严格把好“入口关”
(一)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坚持抓早抓实
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三级教育网络,使发展党员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四早”(即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早发挥作用)格局。在新生入学开始。对他们进行全员系列党课教育,宣讲“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怎样申请入党”等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入党愿望,使低年级要求入党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
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认真进行考核、衡量和评议,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一律不列为积极分子,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要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和分层次培养,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分析整顿,落实分层次培养。对于违反学校纪律。在学风校风建设中表现不好的,及时调整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三)加强培养和教育工作力度,促使早日成熟
第一,普遍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时,对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提出入党申请的学生,由学生党支部指定培养联系人进行培养,党委党校进行党课系列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知识竞赛、参观学习、采访身边共产党员、参加接收新党员大会和入党宣誓大会等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着重解决学生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所遇到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大学生入党的意义。在学生党支部指导下,组织学生学习《入党须知》、《党章》、《共产党宣言》等理论书籍,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演讲会、“寻找共产党员足迹”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真理,启发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愿望。
第二,落实责任。对积极分子划分责任区,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在班级、寝室、教室的卫生分担区、学习成绩、安全秩序等日常工作情况负责,并把责任区工作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责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并且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锻炼优化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三,重点培养。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现苗子。及时进行重点培养。对于那些政治态度明确、思想素质好、热心为同学服务、学习成绩好和受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使之尽快缩短差距,对于某一方面有所不足的积极分子,有重点地进行工作,主动去引导、加强培养,找她谈话,启发他们靠近党组织,支部给他们落实责任区工作,并让他们参加学校的集中党课培训,加快他们加入党组织的步伐。
第四,严格考核。根据重点培养对象实际情况,按照党员标准,认真考核,严格掌握标准,对发展对象考核的重点:一是政治表现和政治素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把是否有共产主义信念、是否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是否具有正确的入党动机作为首要条件。考察入党对象,不仅要看工作的具体表现和政治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政治表现和政治素质。二是学习和工作业绩。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必须表现突出,关键时刻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参加培训有效期不能超过一年,否则要进行二次集中培训,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四是群众基础和学业成绩。群众基础好,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学业成绩要达到优良。
二、注重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
(一)加强培养教育,把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关”
1认真做好预备党员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
及时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并提出明确要求,做到三个不降低:工作责任心和业绩不降低,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不降低,综合测评名次不降低。指导他们制定和落实《进步规划》,并以此作为转正考核的指标。交给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党员责任区工作,党员责任区的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党员责任区工作。入党后教育往往是薄弱环节,要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坚决不放松,对预备党员进行系列党课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2认真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预备党员转正工作作为保证党员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认真履行转正手续,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考核《进步规划》的落实情况、党员责任区工作情况、现实表现情况、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及党员义务履行的情况。第二,严格执行党员标准,不迁就照顾,倾听群众意见,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确保转正党员的质量,在办理预备党员转正时,我们按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决不认为“该同学已经入党了。差不多转正就行了”及“只要没啥毛病就能转正”而降低党员标准。
(二)强化组织生活,把好正式党员的“后续教育关”
1加强管理——坚持组织生活制度
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加强管理,及时指导的有效途径就是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及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坚持定期的组织生活制度,在组织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达到了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提高党员后续教育的质量。
2重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落实责任区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党员的热情,掀起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开展重新入党宣誓活动,使党员重温誓词,牢记誓言,为党更好地工作;开展党员形象讨论活动和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三、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夯实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基础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积极研究探索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使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特色、有成效,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夯实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基础,是当前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保证。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顾名思义,学习型党支部,就是要把学习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就是要求党支部必须把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不断提高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就是要对支部内的大学生党员加强理论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坚定的、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宗旨教育,使他们自觉认清并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狠抓党的先进性教育,使他们成为自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4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发展党员工作抓紧抓好。多年来,省委教育工委对高校的发展党员工作非常重视。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也关系到高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和稳定工作。1995年我们制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设立专职组织员负责发展党员工作,本科院校设两名处级组织员,专科院校设一名组织员,以保证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2001年以省委名义制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对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5
高校在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列入课堂教学,并且普遍举办了大学生党校;三是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形成申请入党热潮;四是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多,并且保持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班风、学风、校风建设的模范,是应对校园各种突发事件和维护学校稳定、创建和谐校园的骨干,是毕业后社会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一些社会凸显问题也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大学生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功利化
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优秀的专业学习成绩,还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甚至把是不是学生干部作为衡量毕业生工作能力可否的一把尺子,把是不是党员作为衡量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更有的用人单位提出必须是党员的首选条件。这就使得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入党后在评优、评奖、当干部、德育鉴定方面占优势,能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增加砝码,从而把入党定位为提高地位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入党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实力的手段。
2.入党热情摇摆化
大学生入学之初,往往满怀热情和憧憬,很多人都希望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以至出现班级集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但是,久而久之,有的大学生觉得入党条件高,自己难以达到,入党与自己无缘;有的大学生受到个别党员不良言行的影响,看不到党员的先进性,认为党员还不如非党员学生;有的大学生面对社会上一些阴暗面的暴露,一方面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感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苍白无力;有的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崇尚自我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认为政治上的追求对于自己的发展无关紧要,只要专业学习好了、专业能力强了就行,一门心思追求专业的成功,走个人奋斗之路。凡此种种,导致大学生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入党热情降低。
3.政治理论模糊化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理想信念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政治学习没什么兴趣,对党的历史及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了解不多。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在入党前党组织与之谈话时,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还不甚了解,对我们党为什么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不知如何回答,对我们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不能作辩证分析,甚至对自身有哪些缺点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自我剖析了。
4.入党路线捷径化
有些大学生平时表现一般化,但为了早日入党,或是临近毕业时入党,以便达到个人的某些目的,就想方设法通过种种渠道寻找关系,联络感情,以种种方式博取领导和师生群众的好感,求取在入党程序的各个环节中大家投票通过,幻想走“入党捷径”。这种人,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为数不多,就其追求进步、要求入党本身来说,无可非议,但其动机不纯,行为不端,影响极坏,是社会不正之风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反映。
(二)从党组织工作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短期化
青年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争夺人才、争夺青年、争夺未来的一场持久战。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元化,专业设置社会化,学分制推行,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也随之复杂化。而我们有的党组织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的深刻认识,没有站在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觉得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往往容易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偏重于学生的工作能力,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次数等作为能否入党的主要依据。没能予以严查,甚至还会出现论资排辈,内定发展对象,以入党作为奖励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使有些被发展的学生在同学中威信不够高;或者认为大学生只要学习成绩过得去,行为上不捅娄子,毕业后能就业就行,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效果,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放松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更缺乏长远的、高层次的工作目标追求,使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陷入滞后状态。
2.党建政工队伍力量薄弱,工作力度肤浅化
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党的工作队伍在学生人数、要求人党的学生数剧增的状况下,很难从容应对,有时学生党支部面对几百个入党积极分子,往往陷入较被动的境地。由于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工作质量也就很难保证。同时,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入党,需要开展党课教育、团组织推优、个别谈话、征求意见、公示群众、审查材料、开会讨论、填写决议,等等,由于这些大量的工作必须按部就班完成,专职干部每天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业务提高,“充电”不够又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队伍存在着人员充实和水平提高的问题。
3.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简单化
部分学生党建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在对现代优秀人才的认识和培养上出现偏差,认为高校扩招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一届不如一届,而学校教育又与社会现实脱节,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难有新招、难有突破,因而缺乏作为。他们往往强调工作忙,对发展大学生入党只重视材料,很少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了解,或者是布置学生党员代劳,疏于指导、检查,这种工作方式往往造成缺漏或失误。他们认为只要是共青团员就要参加“推优”,还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和党校的培训,写思想汇报,参加实践活动,缺乏在各项环节中的实质性提升。他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往往采用“自学——上党课——看录像——听报告——写思想汇报”式的理论型、规模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满足于表面,缺乏创新,难以引发学生的心电感应,效果不甚理想。
4.教育培养工作不细致,组织考察形式化
由于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人数很多,而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人数少,有的党龄也较短,加上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实施教育培养缺乏经验,因此教育培养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不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同样,大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也呈弱化趋势。在发展大学生入党的组织考察方面,有的党组织单凭看学生的思想汇报材料,有的甚至只看思想汇报的份数。临到拟定发展对象时,开个座谈会听听意见,找几个支委、党员填写考察意见,考察工作就算完成了。由于缺乏平时的指导、培养,学生写的思想汇报内容也多是抄书抄报,真正写自己思想变化进步的不多。这样的考察完全是走形式,根本不符合发展党员的程序要求,也完全脱离了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起不到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作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出现新问题,而且新问题日益凸显,说明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工作,其中出现并且凸显的新问题与我们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某些特点有着深层的联系:
1.国际因素
国际社会的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冲击了整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存在方式。在这“三化”当中,科学技术信息化首当其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信息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技信息化必然加快经济全球化,这就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独立于世界之外。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与国际的交往必然日益频繁,不仅物质层面互通有无,而且意识形态层面也出现了十分复杂的交错、交流、碰撞的局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美、日、欧与中国发生的摩擦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一些敌对势力,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把中国的和平崛起看作是对他们的威胁和挑战,他们利用人权、台湾、西藏、新疆、贸易等问题,不断制造麻烦,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企图在中国引起一场东欧式的“颜色革命”。这种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其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使大学生坚定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必须正视的课题。
2.国内因素 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入了市场经济,这不仅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转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成就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诸多矛盾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来看,如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正处在培育发展的过程,它既推动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从人们的社会生活来看,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阶层出现了多样化,社会生活也出现了多样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加上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和规律,某些负面现象的出现及其影响不可避免。所有这些方面,都会造成人们思想状况的不稳定,导致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大学生们更是如此。
3.高校自身因素
高校当前正在经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创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奇迹,让子女上大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跟不上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在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学校定位与专业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促使着高校在办学模式、投资渠道、内部管理、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着相应的改革。这样的大背景使得高校不再是独立的象牙塔,而是社会化了的大学,其对大学生了形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一是昂贵的上大学费用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付出昂贵的大学教育投资,就是为了让子女专心吸收专业知识,争取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这就使得大学生一开始就背负起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其所作所为也就含有明显的个人实惠目的和功利色彩。
二是高校内部的管理改革使后勤逐渐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大学生生活区的主要载体也随之出现了等级区分区,有的大学生为筹集学习所需费用而不得不分出时间和精力去辛勤挣取,而另一些大学生却在课余过着惬意悠哉的闲暇生活。这无形中在某种意义上使社会贫富分化的事实在大学校园明朗化、具体化了,这就触动了大学生由于生活质量差异引起的敏感神经,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心理。
三是高等教育必须向社会拓展,向社会劳动力市场输送人才。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渗透大学,社会上的企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来到学校,互联网进入校园,网络信息进入学生宿舍,校园文化和交往价值也就呈现多元化,这就使得大学很难再用学科成绩这把单一的尺子去衡量评价学生,同时,也很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潭。四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入学的综合素质起点低,许多不良的习性和行为侵入校园,给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取某种资格证书或考试等级,不惜牺牲个人诚信,通过作弊手段去获取,破坏了教育公平法则,毁坏了人的诚信底线,贬低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信誉度。
4.高校党组织自身因素
一些高校党组织发展大学生入党的培养教育在思想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与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脱节。其表现为: 一是校园内的理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的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当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各种矛盾已经出现并为人们所关注时,当社会不正之风形成某些潜规则并为人们所深恶痛绝时,当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出现新面貌时,我们高校那些缺乏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理念、内容、方法,明显地陈旧、滞后,甚至空洞、呆板、苍白无力,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很难深入学生的头脑。应该说,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入党的激情和理性发生变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是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理论灌输教育多,深入接触社会少;集中上课开会教育多,个别谈话谈心教育少;道德规范教育多,理想信念教育少;教师说教道理多,学生发言少。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发达,获取信息方式多样,有时党建工作者自身获取信息的量和质还不如大学生获取的那么丰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党建教育的心理认同和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是大学生入党的政治价值部分地被异化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在任何一所高校里,学生党员和团员骨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队伍天然的重要的辅助力量,很自然地,他们与学生党建工作者也就建立了工作上的友谊,为了激发和强化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出于对他们的关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有意无意地满足他们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大学生在校期间入党,也被看作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优秀的一把尺子,并被社会所认同。无形之中,大学生入党的政治价值也就部分地被异化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为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四是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专职化、制度化建设。这支队伍更多的时候是被当成“救火队员”使用,哪个方面的学生工作吃紧就被派到那里去。我们的学生党建工作者终日忙于事务,很难有脱产进修、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应该看到,前面提到的党组织自身因素的三个方面,也都和这一点有着必然的关联。
5.家庭因素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的家庭教育趋于实惠型、功利化。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最直接因素,家庭对大学生个人观念的形成占据了根本性的地位,父母对子女有着最直接的最根本的影响。在现今上大学费用高而就业难的社会情况下,家庭教育也趋向实惠型、功利化,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走最短的路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有出息”。当子女向父母谈及远大理想时,父母往往告诫子女“要现实”、“讲实惠”,要打破那“不切实际的梦想”。父母教育的潜移默化,子女们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子女们便不再做那“不切实际的梦”而变得十分现实和实惠,也学会了做事情前先考虑对自己有多少好处,就是追求入党也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至少也要“公私兼顾”。
三、针对当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基于工作实际,我们要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综合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是多维度的、立体化的。1.注重理论研究,提高工作质量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主要侧重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今后,应越来越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要研究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问题仅靠单纯的、传统的工作方法已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要从实际中加以分析,理论上加以研究.工作中加以解决,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合格党员。
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素质培养,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合格的学生党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努力使学生党员走出校门后,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自律能力和抵制腐化的能力要重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还要解决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后的自我放松倾向,如“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放一放”的思想,表现为思想放松,学习滑坡,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学生党员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从长远看,更是我们党未来能否兴旺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故加强对党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的大学生,处在和平的政治环境中,入党前的培养时间较短,没有艰难困苦的锻炼,也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因此,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是党员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对学生党员必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宗旨和党的性质、党员义务的教育,通过反复学习,深入讨论,专题辩论和撰写学习体会以及研讨论文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党员认识到入了党并不等于理想信念十分巩固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的过程,使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党员要有超于群众的思想见解,要有为党和人民利益甘愿做出任何牺牲的政治觉悟。
2.加强思想教育,拓宽教育途径
(1)建立学生活动和党校培训相结合体系。院系党组织通过指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党章,学理论”等活动,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航向,在此基础上把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到党校继续学习。这种培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很多学生在接受培训前对党只有模糊的概念,通过党课的学习,使他们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信念更坚定,入党动机更明确。大量的事实证明,上过党课的学生比没有上党课的学生对党的了解更多。因此,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了解和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2)互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要收到良好效果,不是党组织单方面努力就可实现的,而需要学生群体的配合和努力。一方面,可以在加强对教师党员教育的同时,利用教师党员的工作优势来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普通学生的教育,使思想教育形成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使思想教育工作收到显著实效。学生党员联系人要定期找培养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培养对象要定期向培养联系人汇报理论学习、政治思想、学习、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
(3)灵活多样开展学习。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外,还应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如网络就是一种灵活便捷、效果易见的学习载体,利用高校优越的网络物质、人才资源,建立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主流意识,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思想武器,除疑去惑;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天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建立网上党建理论与实践研讨园地,搭建学生党员思想交流平台;建立网上党校,提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使同学们对党的知识有一个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
(4)大力开展实践锻炼活动,营造宽松的实践环境,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和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是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能力,使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信仰的必由之路。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人生经历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不足,看问题往往出现片面、偏激,思想波动较大。因此要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创设多层次的实践途径,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社团、各种科技运用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开展岗位锻炼活动,担任低年级班导生,或在校内校外协助各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践锻炼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起他们勇挑重担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定其对共产主义和对党的信念,增强和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深入工矿企业、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材料,写出调查报告。只有把理论和实践、外部的“灌输”和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得以消化和吸收,转化成自身的认识和觉悟。
3.把好发展关口,加强监督管理
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把好发展学生党员的关口,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要分层次加强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多元、文化多元的大潮中,会受到较多的外来思想观念影响.因而,对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强化理论教育。首先,要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人手,端正入党动机;其次,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这些理论武装头脑;再次,要引导学生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要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人。
(1)实行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对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可安排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把学习重点放在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上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可选拔素质较好的学生党员来承担具体任务,承担任务的学生党员可根据总的学习内容,由个人选题,分头准备,总支把关。这样的做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党员的能力,也可以检查他们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党员和申请入党的学生年龄相仿,思想容易相通,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在期末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留在本阶段继续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即进入学院邓研会等理论社团的理论开始学习,学习的侧重点应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教育和法制教育等等。学习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可以采取专题讨论、名家讲座、观看专题教育录像片、参观访问等。
(2)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主要是结合与依托团组织的推优环节来完成,是奠定党员发展工作的群众基础。对发展学生党员的三个环节实行公示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上党校前、发展对象预审前、预备党员转正审批前,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公示。建立推荐制度,落实民主推优入党。与班级团支部、系团总支、学校团委等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工作,大力加强推优入党制度建设,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充分与各位积极分子的辅导员老师及入党联系人协商,提出培养对象初步名单,分类建立档案,并进行重点培养。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较好的方式是以团支部为单位,结合综合测评工作对积极分子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公开。
4.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不断增加,要求入党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党的工作队伍的充实和水平提高问题迫在眉睫。(1)选拔配备好专职学生党务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队伍状况,应着重考虑专职人员的配备。一是在专职干部的配备上。可按照党委的有关规定和岗位职责的要求,个人自荐与组织审查相结合,遴选确实适合做专职学生党务工作的人选,从而确保选任出来的专职干部素质好、能力强、在党员群众中享有威信。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强化专职干部的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协调意识,能够形成党、政、团、学的整体合力。三是注重分管学生党员工作的党总支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对政工干部严格要求,压任务、压担子,锻炼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队伍。四是关心专职干部的切身利益,创造条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生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2)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组织形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公寓党支部和社团党支部,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覆盖面,应结合学生生活和课外社团活动,建立学生公寓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最基层的学生公寓中去。建立学生社团党支部,将党建工作延伸进第二课堂、“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中去。公寓党支部、社团党支部与党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组织活动延伸进学生公寓和社团、课外活动。把学生活动党支部建在学生公寓和社团的同时,还应在其中设立党员责任,丰富和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的工作手段。党员除了在班级中学习,大量的时间是在宿舍、社团活动中度过,而宿舍文化、社团活动往往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阵地需要党组织去占领,它是党支部建在班上的重要补充通过建立学生公寓和社团党支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使大学生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在这一工作环节上,选派政策水平高、与学生关系融洽、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务工作者进行指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
(3)建立和健全培养机制。培养机制的建立健全,关键是要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联系人制度。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所在党支部要指定党员与申请人进行联系和谈话,联系人要对其申请志愿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制定进一步提高的计划。二是建立培养工作制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是大量的、经常的,在安排培养人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党性强、工作负责、熟悉培养工作的党员。培养工作应包括定期同积极分子谈话,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地帮助他们以分析,启发他们主动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此外,培养人应经常深入积极分子所在的班级,广泛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班主任和群众的意见。尽量避免指导的片面性、主观性。三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要及时、实事求是地记载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行为奖惩、学习成绩等等,使积极分子的情况得到综合反映,便于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四是建立通报和激励制度。培养人的情况要定期在党内进行通报,并进行广泛的群众评议,有意识地在学习和工作中给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责任,压担子,使其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锻炼。加强党的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加强学生支部书记的理论培训,并在物力、时间和待遇上给予充实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党总支对学生支部工作的有效支持,不能只派任务,只看发展指标而不切实关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业务教师对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作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来关心、配合与支持学生党建工作。建立和健全机制,还要坚持全面考察。坚持全面考察包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也包括对预备党员的全面考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了解他们的政治品质、思想觉悟以及对理想、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的认识;了解他们是否热心于社会工作,能否热情为集体、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是否有较高的威信,了解他们是否遵纪守法: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成绩如何,考察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等。对于预备党员,还必须了解其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否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了解他们能否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等等,尤其要重视对入党动机的考察。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篇6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在理念、机构、教材、工作形式、学生社团活动、资源共享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473.8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创新 发展★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 关于电视台的广告现状与发展
★ 高校图书馆工作与教育发展
★ 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现状与发展的论文
★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 科技发展现状心得体会
★ 校友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7
高校作为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历来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造就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敢于和能够承担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共产党员, 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分布结构更科学、更合理, 从长远角度看, 也是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工程。
2004年,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通过几年努力使学生党员总数的比例在总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1]。因此, 做好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积极慎重地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是当前高校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为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任务, 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
2 当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必须冷静、清醒地看到, 还存在的某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给进一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仅谈谈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入党动机多元化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要一点就是要解决入党动机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 其入党动机也呈明显的多元化结构:有些学生入党是受到父母的压力;有些人是受亲朋好友的鼓动;还有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存在一些功利性思想, 把入党仅仅当成荣誉和任务, 或者是增强就业竞争力, 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捷径等。
广东工业大学教师陈良声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递交入党申请的大学生中, 认为“入党是为了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占61.47%, “入党是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就业增加筹码”占27.31%, “随大流, 别人申请我也申请”占7.85%, 还有3.37%是“老师发动, 师兄师姐劝说”。此外, 每年求职就业时, 也有2%的毕业生因用人单位要求是党员而提出入党申请[2]。由此可见,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还存在着功利性、从众性、被动性等多元倾向, 虽然这些思想在学生中占少数, 但如果不加以甄别和引导的话, 会严重影响发展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
2.2 入党培训形式和内容单一
目前, 高校的入党培训主要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 包括政治理论课、党课培训、党校培训等环节, 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么一种单向的灌输模式, 缺少思想互动和现实呼应, 不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也不能及时修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从培训的内容看, 比较注重对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指导思想等理论问题的阐述, 但对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如何理性看待党内的不正之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等容易困扰学生思想的问题, 未能结合实践紧扣学生的思想脉搏讲深讲透讲明。
2.3 片面注重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和比例
近几年来,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 学生党员的规模也日趋扩大。特别是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中, 对发展大学生党员在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高校为了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往往出现低年级还比较注重质量, 要求品学兼优, 而高年级在考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则更加侧重数量比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方式片面, 支部对学生发展对象的考察主要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表现, 但学生的政治觉悟、政治表现、入党动机却往往成了考察时的盲点, 从而忽略了那些虽然学业表现一般, 但入党动机端正, 思想追求进步, 存在较大潜质的学生群体。最终导致学生党员群体有一些重学业素质, 重社会活动能力, 却轻政治理论水平的现象[3], 使新发展的党员质量大打折扣。
2.4 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和管理力度薄弱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人数的逐年增加,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了“重入党前的发展, 轻人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4]。在发展前, 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 尤其是低年级的党员, 在新生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就渗透了关于党的知识的一些内容, 再通过支部培训、党校培训等学习, 提高其理论水平、增强对党的认识。但是一旦发展进来之后就以为任务完成了, 便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 疏于管理, 放任自流。这时, 部分党员思想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就暴露出来, 思想上麻痹, 行动上松散, 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现象, 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有些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类似问题, 将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党员程序上, 而忽视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重入党前的考察培养, 轻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对预备党员的转正考察有时疏于形式;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 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后表现退步, 道德滑坡, 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
3 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3.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端正入党动机
发展学生党员, 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不但使其在组织上入党, 更要使其在思想上入党。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因此强化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端正入党动机,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激发起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积极工作的热情, 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
要依据《党章》要求, 着重对照他们信念坚定不坚定, 解决其对崇高理想认识的问题;对照党的宗旨意识牢固不牢固, 解决其对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基本纲领认识的问题;对照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成功与教训, 解决其对党的领导地位认识的问题;对照自己思想政治修养高低, 解决对党性原则认识的问题;对照入党动机纯不纯、态度端正不端正, 解决其对党员的权利、义务认识的问题;对照自我约束严不严, 解决其对党的纪律认识的问题[5]。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为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又脚踏实地, 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主力军。
3.2 改革和创新培养模式, 促成思想飞跃
要造就合格党员,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 必须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促进和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实现质的飞跃。要坚持方向性原则, 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差异性原则, 要区别情况, 因人施教, 做到有的放矢;坚持循序渐进性原则, 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实施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结合, 把引导学生学理论、指导学生行为与检查学生言行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同时, 更新教育观念, 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创新教育形式, 突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 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扬民主, 将“灌输”与“渗透”结合起来, 平等沟通, 改变传统的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方式,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增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3.3 坚持质量标准, 实现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与量的和谐统一
要全面贯彻执行“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方针, 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 遵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试行)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 严格工作程序, 把好入党培养教育关、考察关、审批关, 严格履行入党手续, 特别要重视把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的表现、群众民主评议和团组织推荐意见加以综合考察, 坚持党校培训、入党公示、组织预审、预备党员转正等程序, 确保发展党员质量[2]。
同时, 在强调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必须注意保持一定的发展数量, 没有一定的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 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高校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党员工作的步伐, 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的原则, 保证党员队伍稳定发展。
3.4 完善基层党组织职能, 加大入党后再教育的力度
党建工作重点在基层, 基层工作关键在党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党的先进性的体现, 最终要靠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因此, 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是搞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 也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要逆转党建工作中部分存在的“重入党前的考察培养, 轻入党后的教育管理”现象, 进一步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的力度, 努力形成一个“领导支持、大家关心、立足基层、狠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要改革和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在充分考察青年学生思想现状和时代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突出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基层组织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 体现党的性质, 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为广大党员所接受、所欢迎;要创新教育手段, 把课堂教育和课外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把“两课”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有效载体和党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构筑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熔炉和战斗堡垒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 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 其中, 大学生党员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6]。高校党组织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 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应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 及时发现并改进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摘要:做好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是当前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为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 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高校,发展党员工作,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凌.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2) :22-23.
[2]陈良声.对当前高校大力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理性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80-81.
[3]王苗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理论学习, 2007 (1) :40-41.
[4]曲音.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88-89.
[5]张景奎, 张丽媛.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3) :36-37.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发展;思考
高校扩招以来,新生队伍逐年扩大,新生入党人数也相应增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如何看待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培养和考察时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有效保证高校新生党员的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解放思想,走出高校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总体的现状是高年级中党员人数较多,低年级中党员人数较少。一些高校忽视在新生中发展党员,甚至在思想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三种表现。
1.以考察期长短衡量新党员的质量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党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并规定至少一年的考察期,对保证新党员质量很有必要。但是,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却将考察期作为衡量新党员质量的主要标准,认为考察期短就没质量,考察期长就有质量,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借口培养和考察期短不发展新生入党。
2.将党员标准简单地等同于学业标准
党员标准主要是政治标准,即是否具备了共产主义觉悟。尽管在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时我们要看现实表现,要看学业,但这绝不是将学业视为吸收新党员的最重要的标准。然而,在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中,这种片面理解党员标准、重学业不重政治觉悟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着。这种错误认识的存在必然使我们放松对新生积极分子政治上的要求,容易把一些没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吸收到党内来,而把一些政治上成熟但学业不是最好的人拒之门外。
3.认为早发展不如晚发展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些人认为在吸收大学生入党的问题上早发展不如晚发展,其理由有二:一是考察培养时间短无法保证新党员质量;二是不利于调动新生入党后工作的积极性,因为有的人是“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这两种理由看似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要么误解了党员标准,认为考察时间与党员质量之间有必然联系;要么以偏赅全,把个别人入党后“松一半”视做普遍现象。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产生危害。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党建工作走出误区、走向主动。
二、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高校新生党员培养考察的新途径
入党前对积极分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是提高他们思想觉悟、保证新生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笔者认为,当前要搞好新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必须立足新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1.要处理好入学后培养教育与入学前培养教育的关系,搞好衔接工作
高校新生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课的学习、经过了一些培养教育,这给入学后的培养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对新生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时,应将入学前后两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入学前培养教育的成果。针对这些情况,学生党支部应在新生入校后,对高中时写过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考察。辅导员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工作,从中锻炼和发现好苗子,使这部分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有归宿感,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追求。因此,对新生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全面,既要看其入学后的现实表现,又要看其入学前的历史表现,只有把入学前后的表现统一起来审视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2.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以老带新作用,逐步完善对新生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机制
大学生党员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较高的威信,他们大多数在各种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中坚力量和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因此,高校在对新生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以老带新的作用。因为作为大学生,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可以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党支部要对老党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支部可将一些政治上成熟、工作能力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党员,指派到新生中去担任培养教育工作,使其成为联系新生积极分子与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支部应对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如定期为新生积极分子上党课,找写过入党申请书的新生谈心,解答新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等。
3.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作用,把党团组织的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刚入校的大学生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能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团组织共同培养的结果。党组织把启迪新生进步追求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团组织的活动中去,可以收到党团组织齐抓共管早培养教育、早启发引导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利于建立和扩大新生积极分子队伍并使早发展成为可能。高校共青团组织特别是班级团支部应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做好推优工作。对于要求入党的团员,团组织要按照党员标准培养教育他们,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根据团员青年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不断改进教育形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使团员青年乐于接受。
三、严格标准,确保高校新生党员的质量
发展新生党员,把那些经过培养教育确实已经成熟起来、表现突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新生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是高校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坚持质量建党的原则,切实做好新生党员发展工作。
1.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制订科学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这“十六字”方针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一大法宝,高校在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必须坚决加以贯彻,各级党委在指导发展党员工作时,必须通过制订和实施符合“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来检查指导党员发展工作,从而改变新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倾向,增强新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2.严格履行入党程序,严把入口关
新党员入党必须履行的程序主要有本人自愿提出申请、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委会严格审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派人谈话和审查批准、举行入党宣誓,成为预备党员后再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办理转正手续,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为正式党员。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发展新生入党时必须严格履行上述入党程序,把好新党员的入口关;同时要重点检查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检查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是否规范,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坚持质量建党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持质量建党、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的明确要求。当前,在对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高校更要从党的建设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新生党员的质量,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加强对新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端正入党动机。要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坚决纠正那种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的错误做法,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那些确实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学习中表现突出、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新生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10-1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09-15
X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专题调研报告05-23
高校改革发展06-20
发展需求高校12-07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07-18
高校督导制度发展05-25
高校教师自我发展06-03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06-21
高校体育社团发展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