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2024-09-23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精选10篇)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1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Lakoff,Langacker,Jackendoff,Talmy是当前认知语义领域的`代表.Lakoff侧重于隐喻的研究,而Langacker则注重认知语法的架构.两位学者从宏观上对语义进行认知研究,Talmy则注重具体概念的分析,为认知语义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可供借鉴的模式.Jackendoff则企图探求一种与生成语法相协调的认知语义研究模式.

作 者:张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H0关键词:认知语义学 认知研究 理论联系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2

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教育心理学应该如何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联系对这两个学科领域而言是相互促进的。

2. 认知神经科学的历史回顾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结合的产物。上世纪70年代, 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兴起,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一直是相对独立的。直到80年代, 二者才逐渐合而为一, 1991年由欧洲认知科学界35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发展预测和评估委员会 (FAST) 倡导出版的《认知神经科学》标志着该学科作为脑科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得到认可。这一学科的研究任务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大脑机制, 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 包括分子, 细胞, 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 这是认知神经科学回答的基本命题[1]。虽然这门学科的历史十分短暂, 但它却将是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国际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 这一学科领域将会和基因工程, 纳米技术一样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3. 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关联

事实上,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重视脑的研究并不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提出的新观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桑代克就已经意识到了人类大脑的生理机能, 这是他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桑代克用大脑的研究去构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最终导致了联结主义的产生以及过分强调训练和练习的结果。从1960年代起, 认知心理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开始逐渐加深, 但大脑的研究并未在这场革命性的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中也很少有描述神经结构或者大脑结构的内容。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 (Mayer, 1998) , 在“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这本国际上最权威的教育心理杂志上, 从1990年到1997年间, 文章的标题和摘要中并没有出现“脑”一词;Berliner和Calfee (1996) 撰写的“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一书中, 在超过1000个项目的主题索引里也没有“脑”或者“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词汇出现[2]。

直到1990年代末, 新兴的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该学科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上来。其中, Byrnes和Fox (1998) 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教育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这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目前的研究, 包括注意、记忆、阅读和数学等方面, 并且探讨了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3]。值得一提的是, 在“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这本权威杂志中, 1998年第四期辑专集讨论了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至此, 这两个学科领域的联系引起了众多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

4. 认知神经科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4.1 语言

语言为人类所独有, 尽管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人类可以说话, 而黑猩猩却不能。认知神经科学对婴幼儿的研究发现, 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0~5岁。1岁以内的婴儿会辨认口语中的单词和其他较小的语言单位, 并对母语的韵律产生敏感;6~9个月的婴儿能对语言输入的特征进行处理;9个月的婴儿能关注音位顺序;12个月左右的婴儿可说出最初的词汇[4]。所以, 在敏感期内适时地给予幼儿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刺激, 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

此外, 在对正常人的研究中发现, 语法加工更多地依赖于左半球的前额区, 而语义加工和词汇学习在大脑中的活跃地带则是处于两个半球的后外侧区。ERP研究指出, 如果小时候听觉被剥夺或者后来移民到英语国家才开始学习英语的人, 其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速度会减慢, 或者不能达到常人水平。

4.2 阅读

认知神经科学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 让教育心理学家看到了阅读的生理实质。在用f RMI或者ERP测量字母或正字法加工时发现, 这些加工主要与枕叶, 颞叶和顶叶区域相关。枕叶—顶叶区域在视觉特征加工刺激下最为活跃, 其次才是形状和正字法。用180毫秒的电生理分解词语和非词语时, 下枕叶—颞叶区域活跃起来, 这说明这些表征并不完全是视觉的, 其中也有语言的建构。另外, 颞叶—枕叶区域的活跃水平是随阅读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 有发展性失语症的儿童, 在这一区域的活跃水平较低。

4.3 数学学习

神经成像在数学学习中的研究表明, 顶叶—运动前区在数手指和计数时最为活跃。这一神经区域的活跃对教育心理学的启示是, 数手指对儿童的大脑发展十分重要, 学校教育应该认识并重视这个问题。此外, 神经成像也用于计数困难儿童的研究。通常情况下, 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也伴随着计数困难。如果阅读障碍有一个语音表征基础, 那么这些儿童在用言语来数数和计算时将会受到影响。针对这类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要制定干预计划, 改善其学习过程与效果。

4.4 大脑的可塑性

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很强。以发展性阅读障碍为例, 小脑缺陷论认为个体在认知加工活动中, 小脑对语言, 程序记忆有一定的作用, 并对身体平衡, 运动协调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由于小脑的缺陷不利于个体自动化能力, 运动能力的发展, 造成注意力分散。用PET技术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进行习得和新习得的手指顺序运动过程中小脑左半球的激活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读者。鉴于大脑的可塑性, 对这类儿童采取补偿性策略则可以推进大脑功能, 从而减缓阅读障碍。

除此而外, 特定的经历也会塑造儿童的大脑。用f MRI在研究熟练的钢琴家大脑皮层时发现, 多年的演奏经历拓展了其听觉皮层的区域, 尤其表现在琴音方面。在对盲人进行ERP研究时也发现, 熟练的盲文阅读者与常人相比较时对触觉信息更为敏感, 并且这种敏感已经拓展至所有的手指, 而不仅仅是拇指。

成人的大脑同样也具有可塑性。例如, 快速眼动期通常被认为是与做梦有关的, 然而研究发现, 这一时期对学习和记忆也十分重要。事实上, 在睡眠中, 大脑的枕叶和前运动区被重新激活。快速眼动期要么能够巩固记忆, 要么遗忘掉一些没有意义的材料 (或者二者兼有之) 。记忆的巩固是靠突触间传递增强, 并最终增加突触密度来实现的。这一研究的意义旨在说明学习是一生的任务, 而并非局限在童年和青年时期。

5. 加强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联系的途径

5.1 教育心理学家应丰富认知神经科学的知识

Byrnes和Fox (1998) 提出, 教育心理学家应该是懂得“两种语言的” (“bilingual”) 人[3], 即是说教育心理学家除了对专业领域里的知识有所了解外, 还要了解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知识。将两者合理联系, 并应用到教育心理学领域, 才能促进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以阅读障碍为例, 仅仅从心理水平上分析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是不够的, 这不能完整地描述阅读障碍儿童信息传递过程的机制。这就要求教育心理学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去了解阅读障碍独特的认知过程。语音意识表明阅读是通过集中于颞叶-顶叶结合区域的语言和语音加工而实现的。那些有语音障碍的阅读障碍儿童在判断不同字母是否有相同的音律时, 在上述脑区的活动水平下降。然而对这类儿童进行补救性措施则可以提高该脑区的活动水平。又如, 许多信息加工理论假定信息加工过程是继时性的, 然而学习这种信息的加工过程是复杂的, 且加工过程是同时性的。也就是说, 当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时, 有几个信息加工是同时产生的, 这可能包括神经的加工, 个体对学习的评价以及还可能伴随着满意感的体现。

由此可知, 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尤为重要, 它有助于我们从脑的角度去丰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5.2 加强一线教师培训, 提高其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目前, 人们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的理解还存在差异, 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结果曾多次被大肆吹捧, 使得一线教师对其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指导上出现滥用的情况。如上世纪90年代, 风靡一时的“男性脑”和“女性脑”说法就是没有根据的推论。人类大脑有性激素的受体;老鼠大脑的尸体解剖显示其具有雌雄异型的特征。对于脑的研究, 出于伦理道德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是对动物脑的实验, 所以像这样的研究结果能否被推论到人脑上还有待考证[5]。因此, 对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联系要持科学而谨慎的态度, 否则就会造成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比如2002年的OECD报告中列举了三个“神经神话” (neuromyths) :第一, 半球差异 (如“左脑”学习vs“右脑”学习) ;第二, 大脑发展存在“关键期”, 一些特定信息的学习只能在这个时间段学习, 所以教育必须在这一“关键期”予以干预;第三, 突触发生时期的教学干预是最有效的。

Goswami U (2004) 对以上“神经神话”予以了一一驳斥:首先, 信息加工不存在半球差异, 这是不专业的说法[6]。神经成像已经表明, 每个认知任务在加工时都涉及到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 包括语言和面孔识别任务。其次, 对大脑“关键期”的说法并不准确, 敏感期则更能代表大脑在某一时段的发展状况。“关键期”暗含了错过这个生理时期就不能再有机会学习的含义。例如, 第二外语的学习敏感期在幼儿时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年后就学不会第二外语。最后,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特定的环境刺激都会引起大脑内神经元之间的新链接。如, 熟练的盲文阅读者对触觉信息更为敏感,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可以将敏感拓展至所有的手指上, 而不仅仅是拇指。

仔细推敲为什么会出现滥用的情况?这与教师对认知神经科学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有关。关于性别脑的说法, 更多的旨在说明男女认知风格上的差异, 而并非生理上的差异。补充教师对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在教学中将脑的研究成果正确运用到教学实践中。[7]

5.3 提倡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双向互动

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联系是双向的, 这两个学科领域可以相互影响[8]。在注意, 记忆, 阅读, 数学技能等方面的认知神经研究有助于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类高级认知过程的理解。反之, 当认知神经科学家具有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时, 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目前, 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需进一步开拓, 认知神经科学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结合还不够紧密。事实上, 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指导, 有助于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 早期诊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监控和比较各类教育措施对学习的影响, 深入理解学习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以及了解与不同学生相匹配的最优教学方法等。但是,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还没有直接研究教学, 对有效教学所导致的心理过程与推理变化并没有深入分析。同时, 不同的教学方法, 或者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特性是否会引起特定的神经回路尚需要进一步研究[9]。总结认知神经科学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能力和学习。在能力方面, 多集中于语言、阅读的研究。在学习方面的研究, 认知神经科学则为该过程提供了更为直接而确凿的证据。其研究领域多集中于思维, 记忆, 问题解决等方面。以上领域皆和认知学习有关, 然而, 对社会规范学习, 情感学习, 审美学习等方面的神经机制研究较少, 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 加强认知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心理学家之间的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双向的交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认知神经科学家要走出实验室, 去了解现实世界中有关教育的各个方面, 包括教育实践和教育过程等内容。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与一线教师的交流。这些都有利于认知神经科学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与思路, 让研究成果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服务。第二, 教育心理学家也应走进实验室, 了解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动态, 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教学实际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

由此可知, 建立两个学科领域的双向互动关系可以促进其共同发展, 互为对方提供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共同致力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5.4 注重教育神经科学的桥梁作用

教育神经科学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是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结合的产物, 这一新兴学科对加强认知神经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联系可以从两方面得以体现:第一, 从自上而下 (top-down) 的角度, 它会影响教育的理论与哲学体系;第二, 从自下而上 (bottom-up) 的角度, 它将会影响教师如何教学和教育如何进行[10]。这和一百多年前医学的改革相似, 对医学的基础研究影响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教育神经科学作为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桥梁可以串联起这两个学科领域。因为神经学上的假设和理论需要在课堂和临床上验证和运用, 而来自课堂和教育研究中的知识需要反馈给神经科学家以修正神经科学理论。

6. 总结与展望

虽然, 目前对认知神经科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个学科领域的联系尚有不同的看法, 如Bruer (1997) 认为神经科学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还太遥远[11]。又如, Ralph Schumacher (2007) 认为, 对某些认知概念的心理学解释是不能还原到认知科学中的[12]。但是, 可以预见这两个学科领域的联系是十分有价值的, 并且有利于对方的发展, 这不仅仅体现在实证研究能互相给予对方新的思路与方法, 还体现在对两个学科领域理论的补充上。正如, Geake和Cooper (2003) 的一篇文章中说到:“……只有当教育者与认知神经科学家对话, 共享其专业知识时, 我们才期望教育能构建出一个可以相互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型”[13]。

对未来两个学科领域联系的展望, 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教育心理学观点。例如, 如何认识由认知心理学所引发的内隐学习?几乎所有的内隐学习都是运用知觉任务作为行为测量刺激;而几乎没有研究指出, 可以用内隐学习的方式来习得对学业成绩起重要作用的各类认知能力。再如, 如何认识动机?认知神经科学家以动物为实验对象, 发现与动机有关的脑部位涉及两个, 即需求系统和意愿系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教育心理学重新审视与学习有关的动机概念和观点[9]。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心理学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它让教育心理学家以一个更为直观的视角加深了其对人类高级认知的理解。因此, 建构两个学科间的联系, 也应该从实际出发, 结合教学实践, 深化已有研究, 开拓新的领域, 最终实现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3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 认知研究 理论联系

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如今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以美国学者的研究最为突出,而Lakoff, Langacker, Jackendoff, Talmy等学者的认知语义研究成果则更为引人注目。我国学者曾对他们的认知研究成果分别作过评价,并对其中有些学者之间在哲学基础、理论假设、描写工具、研究目标等方面的异同进行过分析。但要全面把握认知语义理论,不仅要分清这些语义理论的异同,更为重要的是要搞清相互之间的联系。本文将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尝试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加强对认知语义学理论的认识。

一、认知学者的理论共性

应该说,其相互存在联系的基础就是他们之间的共性。有学者曾经将他们的共同点归结为: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假设、共同的研究目标。在赞同他们的观点的同时,根据学者们对认知语义学的阐释,我们对其共性做以下补充。

这些学者的语义理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论前提: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是被思想编码的信息结构。语义结构是概念结构的形式;话语的阐释,即话语的意义存在于大脑中。而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客观语义学的观点明显对立,后者主要坚持语言的意义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世界。他们还认为,意义决不能理解成为决定语句真值以及名项指称的内容,而是被说话人变成言语且报道给受话人的内容。Jackendoff指出:“说话人能够报道的信息应该与它们对世界的建构有关,而建构则是符号和能够从内部表征它们的手段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都深信,语言参照的是我们的世界概念化,所以指称意义和世界的真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全方位视角来看是不恰当的。

他们还坚持这样一个共同取向,与坚持概念范畴取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经典范畴理论不同,他们认为,概念范畴具备一些使其接近原型的特征,若其中的许多特征得到体现,那么与其他个体相比,该个体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在语义学认知理论中,原型概念反映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本能,而感觉识别则是外界输入信号与赋予大脑结构的现行原则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认知语义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根据我们的理解和认识,Lakoff ,Langacker, Talmy三位学者之间联系较强,可以将他们归为一组进行分析,然后再论述Jackendoff与之的联系。

1. Lakoff 与Langacker的联系

对于Lakoff ,Langacker两位学者研究的异同,魏纪东曾经指出: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语言学支派,两者的学术定位、理念、所用术语存在差异。比如,前者特别强调隐喻的作用,而Langacker则侧重于认知语法的研究,似乎两者之间相距甚远。其实,只要探寻其中的联系,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共同支持的。首先,两位学者都不赞成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其二,尽管Langacker曾经对Lakoff的隐喻研究提出过批评,但是他也承认“隐喻实质上在科研的所有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在语言学方面比在其他领域可能更加明显”。其三,两位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借用对方的理论,来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Langacker就曾针对Lakoff隐喻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所谓“建筑架隐喻”。而Lakoff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借用了不少认知语法的概念和方法,他运用认知语法的空间概念理论对时间的前中后等顺序的表达作了经典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2.Lakoff 、Langacker与Talmy的联系

关于Talmy的认知语义观,胡琰等曾经做过详细描述。其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别也就是前者的研究是从语言走向认知,而Talmy的研究则是从认知走向语言。相互之间研究的侧重点、所使用的术语等也存在着不同,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Langacker等提出的只是一个宏观的构架,而Talmy更像一个具体的实施者。尽管Langacker认为对个别词语进行如此详细的分析还为时尚早,但他在具体例子分析中已经充分展示了他所赋予的认知过程所起的作用。

3.Lakoff 、Langacker、Talmy与Jackendoff的联系

与Lakoff 、Langacker、Talmy不同的是,Jackendoff坚持这样一种认知语言学观点:语言表达的意义包含在概念结构层面上的内部表征之中,并将这种研究角度称为“概念语义学”。尽管Jackendoff反对范畴结构的确定要依靠充分必要条件,但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范畴具有辐射结构的假说上。他似乎在探求一些条件来确定范畴成员的典型性。条件之一就是“渐进条件”(graded condition),比如,颜色词。颜色的名称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心色,而某种颜色内部的差别则是渐进的。条件之二是“典型条件”(typicality condition)。这个条件表达的是对于该范畴成员而言典型的特征,但并不排除例外。比如,四条腿狗的是狗,但三条腿的狗仍然是狗。

与Lakoff,Langacker不同,Jackendoff指出,自己的概念语义使用的是与充当生成句法和生成音位理据并行的第一性原则。因此他依然坚持“‘X’-theory”,“次范畴规则”,“主题角色”理论的立场的。他认为在普遍的本体范畴集合(它们构成了概念结构的最小单位)与句法范畴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并依此来创建他多命名的“概念结构的句法”。Jackendoff还坚持认为,语言首先是一个演算系统,它实现“演算大脑”其中的一个能力。

Jackendoff与其他认知学者之间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与他所宣称的“主题关系假说”有关。三位学者都赞同一个语言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场(空间场,时间场,拥有场,因果场等)。但Lakoff,Langacker等认为,空间场是初始语义场,其它语义场则是通过隐喻转义的方式来形成。Jackendoff对我们用于不同语义场的专门的抽象结构进行了争论。他写到:“假如空间场具备某种第一性,这是因为它受到非语言意识的强力支持”。这种观点与Johnson的观点,即意象图式对我们而言自然充满意义,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我们的身体经验基础上的。

三、小结

通过分析,我们对几位认知学者的认知语义研究之间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Lakoff、Langacker、Talmy等人的语义研究完全脱离了转化生成语法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这种类型的认知语义学对语义领域的对应关系给以很大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有限的个别句子的表征和规则。其中,前两位学者注重框架的构建,Talmy则将注意力放在概念的具体分析上。

第二,Jackendoff的尽管也曾讨论不同语义场之间的关系,但他研究的重点却是以句法形式对直接成分结构的语义/概念结构进行阐释。可以这样认为他将研究的一只脚踏入了认知语言学,而将另一只脚还是在生成句法的传统之中。

认知语义学最终目的要做到对语义结构进行认知性的精确描写。而要到达这一目的,正如Langacker认为,“必须依靠更为广泛的侧面化研究,以及依靠对认知过程的研究”。(Langacker,1988b:56)

以上学者的研究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必将有利于我们对其认知语义成果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胡琰,苏晓军. L. Talmy的认知语义观评述——兼与Langacker和Lakoff理论的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12-14.

[2]魏纪东. 认知语义学与认知语法:差异与同一 ——兼与Langacker和Lakoff最近在中国的学术演讲[J].外语学刊,2005,(1):51-55.

[3]JackendoffR. Semantic and cogn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4]JackendoffR. Conceptual semantics[A].// U. Eco, M. Santambrogio(eds.) 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s[C]. Bloomington, 1988.

[5]JackendoffR. Semantic structur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设计院之间的工作联系函 篇4

XXXX设计研究院:

贵公司与我公司在XXX项目合作上有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特出此联系函,以便于双方公司的合作。

业主、监理、审图公司对贵公司的施工图纸(特别是结构图纸)非常不满意:设

计团队的基本水平偏低、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良好的制图习惯、没有专业的审图素质、办事拖拉更是让业主恼火。

业主提出了七条XXX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1.只修改整套图纸中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不做修改;

2.修改后的图纸中找不到索引的图号及内容;

3.桩基、承台标高不一,没有参照标准;

4.设计说明、标注、尺寸、比例与图纸对不上号;

5.大样图不做修改直接复制粘贴后使用;

6.前几轮已经被删除的部分依然在修改后的图中出现;

7.每次修改后的图纸都会存在一些影响施工单位施工的问题。

我公司为了解决图纸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这些问题对我公司的名声、信誉、口碑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希望贵公司务必对该项目加强重视,提高施工图的质量及后期服务,充分发挥设

计团队的优势,更多地展现设计团队的实力,以便于该项目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早日取得回款。

此致

顺祝商祺

XXX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5

“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它的提出,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从而使课程与教学育人主阵地的形成成为可能。“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从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

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但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出现了“假装学习”。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孩子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不脱离情景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学科活动的真正价值。

3.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情景的学科活动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时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启幕。但如何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呢?我们认为,课程、评价、教师素养与培养、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不可或缺的五根支柱。其中,课程是灵魂,评价是关键,教师素养及培养是保障,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中心环节。基于以上认识,采取“四大举措”努力让核心素养从理念走向行动。

4.探索教师培训改革之路

在我们看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从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开始;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始;全市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从培养种子教师开始。而开展课题研究、成立课题联盟,是提升教师素养、培养种子教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5.探索教学方式改革之路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6

摘要:法理学与法哲学间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议, 尤其是在我国法治道路刚刚起步时常常混用, 严重阻碍我国法理学发展。面对此种现状, 须从各种理论学说着手, 厘清两者的区别, 以期对其进行精准的理解与划分, 促进两者的发展。

关键词:法理学; 法哲学; 学术观点; 区别;

一、学术观点

我国法理学与法哲学关系的争论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形成了四种理论学说。

(一) 法理学即法哲学

我国之所以出现此种学说, 一方面是受外国学者影响, 国外些许学者、着作对两者并未加以区分, 将两者等同看待。另一方面, 我国学术水平有限, 接纳两个学术概念时受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影响, 且未对两者进行深思, 将两者混合使用。

(二) 法理学并非法哲学

此种学说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不同的学科, 不能混同。首先, 两者的目的不同。法理学以法律和法律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但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哲学, 其目的是借助哲学这一桥梁打通法学的道路, 以研究法律现象与法律现象以外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目的。其次, 两者研究的态度不同。法理学不具有批判性, 多为叙述性的态度, 重在探讨叙述法律现象和研究法律的目的;而法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法律进行评判, 具有批判性。

(三) 法理学包含法哲学

有学者认为法理学的外沿广于法哲学, 法哲学是法理学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两者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此种观点多是受到苏联国家的`影响。据探析, 形成此种学说的原因是我国最初社会主义道路时借鉴苏联模式, 受到苏联学者的影响, 致使此种学说出现在中国。

(四) 法哲学包含法理学

这种学说与上一部分阐述的学说恰好相反, 将法哲学定位在法理学之上, 认为法理学是法哲学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对象不应否定》一文中鲁平珍、文正邦对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定位。究其缘由, 大概是学者对两概念的不同认识导致, 在此, 笔者不再赘述。

究其缘由, 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概念。“法理学”源于英国, 为英美法系国家接受, 而“法哲学”源于德国和欧洲大陆国家, 为大陆法系国家接受。自民国西方文化传播以来, 其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出现混用, 导致各种学说出现。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别

面对现今两个学术概念混同阻碍学术进步的现状, 笔者认为区分两者的不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 性质不同

法理学实质上是法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 研究法学最根本问题, 从其本质而言, 应将其性质定性为法学性质。而法哲学研究的是法律哲学, 应为哲学性质。有学者认为法哲学属于法学与哲学间的交叉学科,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任何一种事物必须将其归为确定的一类, 方可进行深入的探讨, 法哲学亦是如此, 尽管法哲学既有法学的因素在里面亦有哲学的因素掺杂其中, 但从其根本来说, 法哲学的最终定位应该为哲学。

(二) 研究对象不同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及法律现象的最基本的一门学问, 专门研究法律现象的发展规律和法律的共性问题, 其是众多部门法的基础, 规定了法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是其他部门法的基石。相较而言, 法哲学是研究法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问, 其专注于法的理念, 其根本立足点为哲学, 主要探求的是方法问题。

(三) 研究方法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分析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历史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等;而法哲学大研究方法多为抽象的, 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是对法律现象中结论的再思考、再加工。

(四) 研究目的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透析各种法律现象, 使得法律的基本原理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运用, 为立法、执法、司法提供一套明晰的规则体系, 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 人们权利义务的平衡稳定;但法哲学是探索法的本质问题、法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给与法学研究更高的理论指导。

三、总结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将法哲学视为法学与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然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学术概念, 并非等同, 正如考夫曼所言, “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而不是法学的子学科。但人们也不可将法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特殊种类。”法哲学更关注内容, 法律理论更注重刑事, 两者均不拘泥于现行的法。故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来, 明确两者之间的不同, 对其进行新的界定将有助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学术发展, 对法学、法学理论、法学问题的解决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坤。部门法哲学还是部门法理学[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1) .

[2]倪正茂。法哲学、法理学:合流与分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3) .

[3]万胜。法哲学与法理学词源发展与关系浅析[J].法学研究, (7) .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7

语言学家们一直对广告语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论是从最初局限于对广告语言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的概括描写, 还是后来对其符号、社会、语用功能以及系统功能的研究, 都很重视广告制作者的语言策略研究, 并对此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他们却忽视了消费者心理。当今的商业广告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说服潜在客户购买其产品, 更重要的是它要说服人们接受它的观点, 熟知其品牌文化。因而, 在广告活动中兼顾消费者心理视角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消费者到底是怎样理解广告?他们是通过什么认知机制解读出广告语言背后更为深层的东西?

解读广告这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需要不可见的、无意识的智力运作。随着认知研究的发展, 我们发现由Fauconnier和Turner创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探索和解读广告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 广告读者心理过程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即通过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整合, 激发消费者的联想, 从而形成“层创意义”, 刺激其情感和内心的购买需求, 最终导致其购买行为。

本文将首先对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做简要的介绍和讨论, 然后用单域型整合网络对选取的广告文本进行分析, 进而发现其广告解释中的认知机制, 以及广告投放者是如何根据概念合成理论设计其广告策略的。一方面, 本研究会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广告解读这一认知心理过程, 从而有益于作出更好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 帮助广告策划者更多地了解消费者在解读广告时的内在心理机制, 有助于促使其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广告作品。因此, 本研究对于消费者和广告策划者均具启发和有益作用。

二、理论框架

(一) 心理空间理论

Gilles Fauconnier曾两次给出了定义:心理空间可以被认为是种临时性容器, 其中储存某特定域信息。 (mental spaces can be thought of as temporary containers for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a particular domain.) (Coulson&Fauconnier1999:144)

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 (它们) 运作于工作记忆中, 但是它们的建立, 也部分地通过激活长期记忆中已有的结构。 (mental spaces are small conceptual packets constructed as we think and talk, for purposes of local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Fauconnier&Turner 2002:40, 102)

一个新的心理空间是空间构造语 (space builder) 与基础空间 (base space) 通过可及原则 (access principle) 构建而成。在此, 基础空间指语言所指的现实空间;空间构造语是指“打开一个新空间或将注意力转移到现有空间的语法表达式” (a grammatical expression that either opens a new space or shifts focus to an existing space) (Fauconnier 1997:40) ;可及原则用Fauconnier (1997:41) 的话来说, 就是:如果两个语义项a和b通过连接词F (b=F (a) ) 相连接, 那么可以通过命名、描述或指向a来确定b。 (If two elements a and b are linked by a connector F (b=F (a) ) , then element b can be identified by naming, describing, or pointing to its counterpart a.)

Fauconnier (1997:38-39) 认为语篇中意义构建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心理空间的过程。由于心理空间的建立不是一个分散的独立的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也就是说心理空间在语篇中具有动态性, 同时, 基础空间、视角和焦点在语篇中不停地转换, 也具有动态性, 因而动态性作为心理空间的一个显著特征, 使得心理空间理论在语篇分析中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二) 概念合成理论及其工作机制

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 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 (汪少华, 2001) 。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 Fauconnier进一步提出并发展了概念合成理论。在《我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心智背后的复杂性》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2002) 一书中, Fauconnier和Turner深入探讨了不同心理空间的内在联系和多重心理空间的网络化运作机制与制约条件, 借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 该理论模型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 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对应连接, 类属空间包含由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形成普遍结构。在概念整合中, 并非输入空间的所有要素都被投射到合成空间, 选择投射 (selective projection) 起了重要的作用。合成空间包含的成分主要为这三类:类属空间中的普遍结构;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的特定解构;合成空间本身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而建立起的新创结构。

新创结构不存在于原来的输入空间中, 是以组合、完善、扩展三种方式产生的。组合过程比较直接, 由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向整合空间映射;完善过程是指当两个输入空间映射而来的结构与人们的长时记忆相匹配时, 会在整合空间中激发出特定的图景内容;扩展过程也称为精细化过程, 是指人们无限期在合成空间中对事件进行的模拟心理活动。在这三个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其他空间所不具备的新的内容, 因而体现了概念整合的创造性。

(三) 广告中的概念整合

概念合成同样适用于许多非语言领域的人类活动, 比如:宗教仪式, 艺术活动,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等。因此概念合成不仅仅对解释语义构建有重要意义, 也是“一项重要的有关人类思维和想象力的基本认知操作”。 (fundamental cognitive operation that is central to the general properties of human thought and imagination.) (Evans and Green, 2006)

精心策划的商业广告不仅是为了说服潜在客户购买其产品, 更重要的是它要说服人们接受它的观点, 熟知其品牌文化。广告效应是否达到, 就取决于认知活动对潜在客户注意力的吸引以及情感的唤醒程度。因而, 在策划广告时, 除了注重语言策略的研究外, 就更应从消费者心理出发。

解读广告这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需要不可见的、无意识的智力运作。随着认知研究的发展, 我们发现由Fauconnier和Turner创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探索和解读广告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 通过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整合, 激发消费者的联想, 从而形成“层创意义”, 刺激其情感和内心的购买需求, 最终导致其购买行为。

三、案例分析

童话故事往往能唤起人们对美妙人生的期待, 因此用童话主题作为传播产品相关信息的有效载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告商运用。由于选取的童话大多为人们所熟知, 这样的整合, 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达到促销的持续性, 更重要的是能使人们将产品信息与童话素材产生联系, 达到传播企业文化背景的效果。

《格林童话》中的《不莱梅城的乐师》, 讲述一群被遗弃的小动物从残忍的主人手里逃出来后相遇, 立志成为不莱梅的乐师, 并在前往不莱梅的路途中一同历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有驴、猎狗、老猫和公鸡。可怜动物们都由于年迈无法工作, 先是受到了主人的冷漠, 之后又被遗弃。遭遇相同的它们, 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都期望能够成为不莱梅的乐师。于是, 它们怀着共同的梦想, 向往着不莱梅。在途中, 它们饱经风霜, 饥寒交迫, 直到遇到了树林里的一伙强盗。它们用自己的智慧, 团结协作, 共同把三个强盗赶出了强盗窝。故事的结局很美好, 四个小动物就定居在树林里的“新家”, 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土耳其担保银行的广告商受到这则童话的启发, 在2011年播出了一系列标语为“担保银行, 担保每一人” (we think everyone should have Garanti) 的创意广告。标语中银行的名称“担保银行” (Garanti) 与担保 (guarantee) 谐音, 传播出此项服务面向土耳其社会的所有阶层。其后通过不同卡通形象与不同人物形象的对话, 透露出广告活动的特别受众为受扰于当前世界和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对银行的信任度降低, 同时又身陷于财政问题中的中低阶层, 例如办公室新职员、家庭主妇、退休老人、零售店商贩等。猫在土耳其文化背景中代表一些诸如忘恩负义的负面信息, 有可能给银行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因而, 广告商选取鸽子作为替代, 来契合银行的期望:给人们传递信息、带来希望。同样, 用母鸡取代了童话故事中的公鸡, 也是由于在土耳其的文化背景中, 拟人化的母鸡形象往往被赋予更多的诸如诚实可靠等人类的正能量, 因而更易于将其与银行的形象产生联想。

在广告中, 存在着一个单域型整合网络, 输入空间Ⅰ含有《不来梅城的乐师》及其相关元素:四个动物的个性特质、年龄特征以及共同遭遇, 动物们团结合作时产生的魔法效应, 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态和挫而不弃的勇气等。输入空间Ⅱ含有担保银行及其相关元素:银行的各项信贷业务、条款条例、服务人群以及机构的服务性质等。类属空间是抽象的特性、风险、期望、代理人等概念。跨空间映射在《不来梅城的乐师》和担保银行的广告活动中, 动物的经历和银行的业务, 以及与其各自相关的元素都建立对应连接。输入空间中的各元素又通过选择性投射进入合成空间, 例如童话故事中动物们的生活遭遇、奋斗经历, 担保银行的服务项目、服务人群都被投射进入合成空间, 而故事中公鸡与猫的形象、强盗的形象等没被投射。该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得到的层创结构里是不同动物形象代表的银行业务;通过完善得到的层创结构是四个新的不同于《不莱梅城的乐师》中的动物形象:驴、狗、母鸡和鸽子。这四个新的动物形象象征着积极的文化含义:团队精神、睿智、信赖、决策力、监督、忠诚等人类的特性。输入空间Ⅰ的组织框架“不莱梅音乐家的故事框架”也被投射, 并经过扩展形成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 通过扩展得到的层创结构就是运用此组织框架的结构, 该运用大大丰富了合成空间的内容, 最终在合成空间产生了广告效应:不论人们生活得如何艰辛, 只要拥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心, 担保银行都能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项目, 使其财政状况得以改善;担保银行是人们值得信赖的代理机构, 是人们睿智的选择。

四、总结

概念合成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概念整合看做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概念整合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 它对不同的语言意义如何构建及理解具有很大的阐释力。本文正是在概念合成理论的视角下, 分析并呈现出一则格林童话故事与银行商业广告整合的有效运作机制。

在这则电视广告中, 跨空间映射在《不莱梅城的乐师》和土耳其担保银行的广告活动中, 童话故事里动物的经历与担保银行各类型的银行业务内容, 以及与其各自相关的元素都建立对应连接, 输入空间中的各元素又通过选择性投射进入合成空间, 通过组合、完善、扩展方式使担保银行在层创空间里能被理解成具有魔法特效的银行, 其魔法功效在于能帮助人们缓解经济压力。

广告的设计者有效地运用了著名童话故事里生动的动物形象, 使其作为沟通工具去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以便取得促销的连续性。由于土耳其的社会道德准则在此广告中得到了正确的解读, 使得通过动物形象传达的信息易于与银行机构形象产生关联, 从而在得到预期正确识解的同时, 使得广告让传统土耳其电视受众记忆犹新。

摘要:本文旨在加深对概念合成理论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解, 选取一则设计灵感来自《格林童话》里《不来梅城的乐师》的商业广告作为文本, 通过单域型整合网络模型分析概念合成理论在此广告宣传中是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一方面, 本研究会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广告解读这一认知心理过程, 从而有益于作出更好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 帮助广告策划者更多地了解消费者在解读广告时的内在心理机制, 有助于促使其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广告作品。因此, 本研究对于消费者和广告策划者均具启发和有益作用。

关键词:商业广告,概念合成理论,单域型整合网络模型,格林童话

参考文献

[1]Coulson, Seana and Gilles Fauconnier.1999.Fake guns and stone lions:Conceptual blending and privative adjectives.In Barbara Fox, Dan Jurafsky and Laura Michaelis (eds.) , Cognition and FunctioninLanguage, 143-158.PalaAlto, CA:CSLI

[2]Evans, Vyvyan and Melanie Green (2006) ,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Fauconnier, Gilles and Mark 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Youk:BasicBooks.

[4]Fauconnier, Gilles.1997.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5]F.Ungerer,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008

[6]Joy, A., Sherry, J.Deschenes, J. (2009) , Conceptual blendinginadvertising.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 62.

[7]格林兄弟.格林童话[M].施种, 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8]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9]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 2001 (3) .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8

在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中产生的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仅存下来的文化体系,它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遗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至今,对何为“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现象,我国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各界人士都致力于研究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量的著作、论文来立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甚为热门。不过我认为要想研究好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通过对一些专家学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我是收益匪浅,富有启发性。在此,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中的“中国”这两个字眼来看,“中国”指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形成的摇篮。在古代,中国与“中华”、“中夏”、“中土”、“中州”含义相同,最开始是指天下之中央,后逐渐延伸为统治所及的区域。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所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中国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汉族文化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尽管在当时看来不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还是中国汉族文化都分别视彼此为异质文化,但他们在冲撞中不断的交融与同化,共同成为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战国时赵武陵王效法“胡服骑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汉族文化自始至终都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仍然保留并继承着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收、同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忽略它。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还包括像佛教文化这样的异质文化等,关于这一点后面会有涉及。

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这两个字眼来看,所谓“传统”,如果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度规范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国世代相传,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必须是因其有价值,具有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化,并不是在历史上出现过所有的文化都称之为传统文化。春秋时期,文化、思想发展的是虎气腾腾,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可流传下来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又剩下哪几家了呢?可见那些在古籍中记载,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的文化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历史学的角度诠释,“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基础上稳定起来,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但他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毫无改变的保存着并传给子孙后代,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传统是需要在稳定中延续的,不过没有发展与变迁就谈不上传统了。不论在哪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吸收当时文化之精华,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就如袁行霈老先生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吸纳支流,或直或曲,或急或缓,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是典型的例证。在两汉之际,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时期的排斥、磨合、同化,最后在中国扎下根,为广大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传统”与“现代”是相对应的。不过有一些人还没有把传统与现代化衔接起来,总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是不相干的,互不干涉甚好。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极为不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砍掉了一个民族的根,还如何枝繁叶茂?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牛顿所说的“巨人的肩膀”,我们要想看的更远,做的更好就必须站在这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肆意的践踏巨人的肩膀。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些糟粕,比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不重视时间和效率问题等;但同时传统文化中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整理,使之成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益资源。就如《甲申文化宣言》中提到:“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是放射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所以我们决不能做到像民间流传的那句话“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况且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个消灭一个,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必须是新的文化注入,过时的文化淘汰,有一个扬弃的过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关键所在就是要自觉的主动的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调整和摒弃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从而建设起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文化。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9

校服与中学生形象之间的联系

(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6)班)

指导教师:李建雄

活动小组活动时间: 2011.10-2011.12

活动形式: 上网调查访问

⒉ 上网查找资料

⒊ 咨询学校与家长

⒋ 数据处理

主要渗透学科:政治﹑计算机

1、活动目标:

1.1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调查校服的变化,国外校服的对比,明对我们学生生活方面等影响,提出看法与建议.1.2学会对自身做为学生应当拥有的精神面貌有清晰的认识

1.2.1认识到校服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1.2.2学会利用上网﹑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获取所需资料

1.2.3应用调查资料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原因,后得出结论

1.2.4学会信息交流与分享,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课题选择的由来:

在当代,校服款式﹑质量﹑颜色等方面问题上,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校服成为了当代学生的热门话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了校方在选择校服时的一个困扰„„为了了解当代学生对于校服各方面的认识与选择,校服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精神面貌及形象的影响。便以“校服与中学生形象之间的联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希望可以借此对当代学生校服整改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给当代中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3、课题研究资料整理与分析:

课题的定位是分析贵定高中生对于校服选择问题的看法,因此必须有大量的调查研究。首先通过随机给学生发配调查问卷,随机走访部分家长和教师进行咨询,其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收集数据资料;二政治进行分析。

4、活动设计:

4.1准备阶级:制定楷体报告书。

4.1.1确定课题研究日程,首先从给中学生发配调查问卷入手,了解同学们的看法,查找相关图片及其文章,确定研究的方向。

4.2 实施阶段:

4.2.1设计并制作调查问卷

4.2.2发配调查问卷

4.2.3上网调查找相关图片及文字

4.2.4收回调查问卷

4.2.5收纳数据﹑整理及分析

4.2.6进行总结,写出调查报告

4.2.7讨论﹑修改调查报告,形成结题报告。

4.3 课题资料整理

结题整理小组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及个人体会文章。参加课题结题答辩等。

4.4 成果展示

讲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后展示,同时准备参加结题辩论。

5、主要活动流程

5.1准备和组织

5.1.2开办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习方法指导培训

5.1.3搜集有关资料,每位参加者引出课题

5.1.4筛选课题和确定课题

5.1.5课题组长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

5.1.6课题组长完成各题组的建议

5.2深化研究

5.2.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5.2.2课题研究方法与高中生校服问题探究方法指导

5.2.3网络调查与社会调查

5.2.4问卷设计与统计方法统计

5.2.5“课题周记”评计

5.2.6提交初步研究报告

5.2.7收集整理前阶段的研究数据

5.2.8课题实施过程评价与指导

5.2.9开展各类问卷调查与调查结果统计

5.2.10课题研究中有关争论问题的辩论赛

5.2.11提交初步论文﹑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据材料

5.2.12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误和教训,进行课题总结与论文写作

方法指导

5.2.13完美各种课题研究材料,相交流探讨

5.3 全面总结

5.3.1全面统计并调查与研究材料及数据,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5.3.2提交研究论文﹑研究心得﹑体会,图片与视频素材等

5.3.3对所有参加学生课题研究态度﹑体验﹑技能﹑实践﹑成果﹑

评价的赏论性评价

6、重要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咨询,得到当代中学生对于校方在选择校服方面的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看法和意见,处在新世纪潮流中的中学生对于自身形象还是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形象对当代中学生的学生生活和精神面貌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和一定的影响。通过把当代中国普遍中学生校服与国外普遍校服相比较,国内中学生更为喜爱国外的校服,春秋两季不同款式,色彩较为中性和柔和,让人感觉更为精神和乖巧,而家长和校方则表示,选择校服对应选择更具实用性的﹑保暖适用各种气候的,更为实惠的。因为,我们认为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会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7、优秀优化方案

通过研究与手头资料上的对比,得出关于中学生与家长﹑校方对于校服各方面问题的原因:①对于款式的选择②对于色彩搭配的选择。解决的方法:设计多款符合校方与学生要求的校服供学生选择。

8、评价:

结合中学生的立题,深入调查研究,把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该活动,从中体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教师反思: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兴学科,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教师在其中充当的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我们认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的、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9.1组织要严密,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应有非常明确的计划

9.2指导要合理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篇10

——探析文字与美术之间的融合

宗洁 王丹凤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一员,同时作为从古留传下来的古建筑与古服饰艺术,同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这三者或者说这两部分艺术(古建筑、古服饰与古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方面,寻找这其中微妙的那个角度,发掘这古树上的一抹翠绿,是新时代下需要的精神,是本研究的灵魂所在。关键词:时代精神;古典文学;古建筑;古服饰;微妙视角

引言:书此论文之所以用“浅谈”二字,并非研究项目浅显,而是内容谈及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在其中任何一方面,没有亲身经历只是研究,恐是研究一生都仍认为知之甚少。我辈处在这断代的文化中,只能积极研究追溯不敢懈怠,以继承这华贵的珍宝。

一 探寻古文化的时代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建筑不像基本以石材为主的西方国家,至今保留着的建筑形态基本仍是历史中的模样,而是当中出于一些舒适度和其他方面的考虑,建筑多采用木材,因此保留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服装除一些少数民族外都已普遍国际化,没有古服饰传承下来的特点了。弥留至今的“国宝”已经越来越少,我们要做到继承就要去深入研究每一个方面,才能去其糟粕,汲取它的精华的部分,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引用与创新。本项研究即是在阅读研究古文学作品中,从一个美术的角度,观察古语言下当时的建筑与服饰是怎么展现在字里行间的。它综合了文字与图画的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文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寻沿点。本项研究在全面探寻各个角度的中国文化,从而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并发扬与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发展到当下的时代中,愈走愈有中华味道是本项研究最初的一个期许。

“让历史文化走向大众”,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通过解读文学著作寻找语言中建筑、服饰美学方面与艺术的契合点,以权威的著作为基点用己有的想法对文化现象做具有世界视域的现代人的解读。让广大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更方便、更便捷、更正确的了解建筑、服饰语言的基础知识,从而在慢慢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过程中时产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读者追寻中华文化的兴趣就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宗旨。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一员,将古典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当之无愧。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部文学类作品,或是一个读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阅读一本文学作品,它的启迪在多方面是迥异的。

同时作为从古留传下来艺术的古建筑与古服饰,与古文学作品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这三者或者说这两部分艺术(古建筑、古服饰与古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寻找这其中微妙的那个角度,发掘这古树上的一抹翠绿,是新时代下需要的精神。

二 文学、建筑、服饰之间的美学所在

本项研究致力于通过代表性的专业文字与术词的整理(通过部分画面再现)让读者在当阅读文学作品时,无论是哪个类别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在阅读有自己感想的同时也能扩充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将中国文化一步步的传承下来。

我们通过《尔雅》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建筑的古代专有名词解释,翻览纵观此书,现实让我们为后知后觉感到惭愧,这众多的古知识吾辈却一直误解、不知一二。读到这部所释大量表名物的专用名词的百科性名物词典,阅读下来感念它的全面性,终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想。

(一)“墙”之美

感受纵多,应着眼于当下,这次研究最大的特性就是书与书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古研究方面的相互性居重。比如《尔雅·释宫》中言:”墙谓之墉。疏云:‘墙者,室之防也。名墉。李巡曰:谓垣墙也。’所谓“垣”,依《释名·释宫室》“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而墉的意思,即是“容”,而容即是障隐。综合而得:墙壁具有隐蔽风寒,一组,援卫的基本功能。另外,像墙壁在古代的称辞,其他著作中亦有写到。在《诗经·小雅》中“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诗经·大雅》中有一段描写周王朝营造宗庙的情景写到:“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家室。”《尔雅》解释‘司空’是古代建筑中管理木工的,又称‘司工’;司徒为管理古建的木工。进而写到的一部分是古建筑的筑墙之法:“其绳则直,缩版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其中“缩版”在《尔雅》中解释为:“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即筑墙的大版称为业,筑墙时用绳子扎住筑墙版,称为缩。《诗经·大雅》这一段中的“堵”即是墙壁。墙有大小之分,其建造高度在《诗经》有云:“一丈为板,五板为堵”;《春秋传》记载“五板为堵,五堵为雉”。另有“女墙”。在李渔的《一家言·居室部》中谈及“女墙者,城上小墙,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予以私意释之,此名甚美。”什么样的墙可以成为“女墙”,李渔又写到“似不必定指垣,凡予以内之及肩小墙,皆以此名之。羞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至于墙上嵌花或露孔,是内外得以相视,如近时园圃所筑者,益可名为女墙,盖仿睥睨之制而成者,其法穷奇极巧,如园圃所载诸式,殆无遗义矣”。

(二)“屋顶、梁”之妙

在中国土木建筑中,最符其特点的莫不过建筑的屋顶了。它特有的反宇飞檐在《诗经·小雅·斯干》中被形容为“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在《楚辞》中形容屋顶是“筑石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般的美妙。再者就是古建中特有的“梁。《尔雅·释宫》部分讲到:“梁,疆梁也。”疆有疆界的意思,这说明梁是屋架中的一种横跨构件,与立柱成垂直角度。从文字的角度解析,“梁”字从水,从木,原为驾凌小河的木桥,即所谓的河梁。疆者,强也,因此“梁”的功用为承受由上部桁檩转达的屋顶重载,再下传到立柱于地基上。梁作为建筑构件,不但在建筑功用中发挥甚者,从它的文字美学的赏味角度看,它也为文人雅士提供了抒发人文情怀,发挥了寄情于物的功用。比如杜甫“江山扶绣户,日月近雕梁”,郭璞“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等等古今盛名的诗句。

(三)“窗、门”之丽

谈到窗户,它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事物,我们现代将它理解为一个整体,然而在古代,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窗,即是窗子。在古建中对各个位置窗的称呼也是不同的,室和堂之间的窗子叫做“牖”;室北面的一个窗子叫“向”(《诗经》中的“塞向墐户”便指此);上古的窗子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窗子的美,王国维的《扶南曲歌词》中间接表达了出来:“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窗在这里的使用增添了惬意秀境的美好状态。而“户”则是门,《尔雅》释户为室两旁的单扇房门。《论语·雍也》中的“谁能出不由户?”即是这个意思。《诗经》中“庶人,摹户”,指的是一般老百姓的门,以荆竹编扎,亦可称为“柴门”。柴门时候是成为山野村夫,贫寒之士家的象征。唐代杜甫就有形容,《羌村三首》之一云:“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宋代叶绍翁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柴门”一次在句中有清静高雅的点睛之笔,可见在文学中建筑及其构件所体现的美给人一种别有韵味的享受。

门作为屋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古建中有很多的称谓。《尔雅·释宫》中有关门制有颇为丰富的解说,“閍谓之门,正门谓之应门,观谓之阙。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衖门谓之闳。柣谓之阈,枨谓之楔,楣谓之梁,枢谓之椳。枢达北方,谓之落时,落时谓之戺”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代宗庙的门成为閍。王宫的正门叫做应门。宫门之外有高台,高台上有望楼称为观,观就是阙。而宫中的门自然比整座宫城的们小,这宫中的门成为闱(“闱”是宫城中供皇族女眷所居宫殿的门),比闱门更小的是闺门,比闺门更小的是閤。其中阈是门槛,门限;楔是门两旁所竖立的木柱,即门框。梁是框上的横木,实际指门楣。门上有转轴叫椳(“椳”是支撑门中转轴的门臼),落时又名戺,是宫室撑持门枢之木。

(四)“门外”之秀

门外有柱有栏杆,《淮南子·说林训》言“山云蒸,柱础润”,这种浸人心田的画面:远处虚景的山云和近处实景的柱础相得益彰。栏杆又名“勾阑”(也作“勾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写到“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的莲华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里的“勾栏”是宋元时期百戏杂剧的主要演出场所)。栏杆的秀姿在文学中甚多。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中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在诗文上,被称作“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写《拙政园梦隐楼》中“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惟是暮色苍”,作者忧国情怀,抒发感伤的脆弱在“倚栏”处得以尽显。

(五)“瓦”之锦

另外与屋顶紧密相连的毋庸置疑则是“瓦”了,“瓦”的种类有很多,在文海的深处有各种关于“瓦”的阐述与描写。《唐书·宗室传》“齐物子复字初阳,为岭南节度使时,教民做陶瓦”,此处的“陶瓦”是“泥瓦”。《绀彩集》中“虢国夫人,夺韦嗣立宅,以广居室,皆复以木瓦。后复归韦氏,因大风折木坠堂上,不损。视之皆坚木业。”此乃“木瓦”的写照。更有一些悉数罕见的瓦是现代我们闻所未闻的,像《明一统志》中的“庐山天池寺,洪武间敕建。殿皆铁瓦”;《天中记一》中的“西域泥婆罗宫中,有七重楼,覆铜瓦”;《唐书·南蛮传》“王居,以金为甓,覆银瓦(《尔雅·释宫》中言“瓴甋,谓之甓。注,甋,甎也”,这是四个关于砖瓦的古字)”;另有“竹瓦”在《南征八郡志》中有:“岭南峰州冀令县,有大竹数围,任屋梁柱,复用之,则当瓦”;甚至有“布瓦”,《汉武帝故事》中说到“武帝起神明殿,砌以文石,用布当瓦,而涂漆其外,四门并如之”。相比之下,琉璃瓦便耳熟一些了,《谷跖集》“琉璃瓦,名缥瓦”,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

(六)“礼节”之慧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礼仪的要求遍布各处,房屋亦然。在古文学中有系统阐述古学者对住宅缜密思考的理论。北宋司马光所书的《涑水家仪》其中一篇有关居家杂仪的文章即是很显著的由重生活礼仪而考虑建造住宅的,“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女仆无故不出宫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它在现如今徽派的中型以上的住宅中有明显体现;或是南宋袁宷的《袁氏世范三卷》中记述的治家和住宅兴造方面的篇论,如其中的“盖起造之时,必先与匠者谋”,或是“人之居家,须令墙垣高厚,藩篱周密,窗壁门关坚牢,随损随修”,或是“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居止或在山谷村野僻静之地,须于周围要害去处置立庄屋,找诱丁多人居之,或有火烛窃盗,可以相救应”等等。

在住宅形制方面,清代的林牧在《阳宅会心集》上卷“恪式总论”中言“屋式以前后两进两边作辅弼护屋者第一,后进作三间,一厅两室......以作主屋,中间做四字天井,两边做对两廊,前进亦作一厅两室”,这即是四合屋。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记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又无尺寸隙地”,这里说的是台

院式的两层(或两层以上)楼。

(七)“服饰”之隽

像这种文学作品中侧面或者微角度表现建筑的还有者甚多,服饰也是同样的。中国服饰渊源流长,着装除了实质性的遮蔽和保暖作用外,在何时于何地着什么样的服装同样也是礼仪的一种体现。

帝王家的服饰在礼仪方面的体现是最为显著的。比如《周礼·春官》中提到了天子穿的六中冕服代表性的诠释了这一点。《周礼·天官·司裘》:“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云:“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质”,《孔子家语·郊问》:“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衮象天,乘素车,贵其质也”,《周礼·春官·司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这里的大裘冕服是六种冕服里最复杂的一种,其玄衣上面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玄衣上绣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衣服上共有的图案就有十二种,相当繁琐了。“大裘”除了表面释义,在古代亦被诗者文人象征化为功能性强大的物质或精神表态,比如在唐代白居易的《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写道:“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或是清代唐孙华的《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之三中:“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绠千寻援溺人”等等都是表作者心中情思以寄托情感的代表。

这里的大裘冕服是天子祭祀时穿的,而随着天子所要做的事情的改变,相应穿着的衣服随之变化。比如在《周礼·司服》中提到的天子祭祀先王时穿的:“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周礼·司服》。司农注:“衮衣,卷龙衣也”。这里的衮冕服指的是衮衣和冕,即是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说文解字》解释到:“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幅一龙,蟠阿上乡(向)”。衮衣的玄衣详细覆有龙、山、华虫、火、宗彝,纁裳绣有藻、粉米、黼、黻共九章的图案,而古代上公穿的礼服,绣有龙纹。龙首向下,与天子礼服有别。后世称三公为衮服衮而朝(见《后汉书·张衡传》)。“享先公飨射则鷩冕”,鷩冕是天子在打猎的时候穿的,衣服上覆有七章图案(华、火、宗彝、藻、粉米、黼、黻);“祀四望山川则毳冕”,这是天子在祭祀天下名山大川时所穿的“毳冕”,其上共有五章图案(宗彝、粉米、藻、黼、黻);“祭射击五祀则絺冕”,絺冕是天子和诸侯在祭祀天地神、谷神、门户井、灶、中霤诸神所穿,上着粉米、黼、黻三章图案;“祭群小则玄冕”,玄冕这六种冕服中是最简单的一种,它是天子和诸侯在祭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时穿着的,其上玄衣没有绣着图案,纁裳只有黼一章图案。

古服饰除了规定场合方面的礼仪制度外,其不同种类衣服的做法也是礼仪方面的一个体现。比如《礼记·深衣》中“古者深衣盖有制度,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片”,这句话指的是袖口圆如规,领口方如矩,象征君子行为规矩方正,合乎礼仪。《觚不觚录》(明朝,王世贞)中言袍子的形态:“腰中间断以一线横之,谓之程子衣,无线道者谓之道袍,又曰直缀”;衫由袍演变而来,最大的特点是衣身和袖子都很宽阔长大,袖口敞开无袪,这一特点在《宋书·周郎传》中“凡一袖之大,正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处尽的体现。在古服饰中仍有无袖种类的衣服,比如《事物纪原》中提到的“隋大业中,内宫多服半臂”,这里的“半臂”指的是无袖的外套;另有《元史》中记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绊,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这里的“比甲”值得是无袖长外衣;再如《尚书正义》中的“甲胄”,“甲胄,秦世以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而因以作名也”。这些服饰的命名或是由来是有着社会性与历史性的,不同朝代,或是同一朝代不同等级阶层给予其命名或规定是不同的。

随着研究一步步深入,该项目点最终页豁然开朗了。在众多古文学作品中,或是记人或是叙事,在古建筑或是古服饰方面或大或小的角度透露着该时代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特征。大角度指专门叙述解释建筑或服饰方面的书籍,比如建筑方面的《尔雅·释宫室》、《一

家言·居室部》、《涑水家仪》,服饰方面的《礼记·深衣》、《尔雅·释衣服》等等;小角度则是文学典籍里面侧面带出的有关建筑或服饰方面的关键字词,这方面在众多古文学作品中均有体现,凡是记述人物、地点等或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等方面均会提到古服饰或是古建筑的某个构件。

像此类的角度比比皆是,项目的研究意义便是希望通过此切入点学习得到的结果激发对古文化感兴趣的志同道合者,使他们在阅读之时去感受文学和艺术相映成辉的趣味,将自己的现代之情融合至古文化中,不畏芜杂,但求情之所至。这将是一个“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的滋味。

参考文献:

[1]《尔雅》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2011.02 [2](清)方玉润,朱杰人 《诗经·大雅》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06 [3] 李渔(清)《一家言·居室部》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010.01.[4](汉)朝许慎撰,(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 中华国图书出版社

上一篇:老师给不善言辞学生的评语下一篇:第一次家长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