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2024-06-22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共4篇)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篇1

《一起来笑吧》是由许多著名小品艺术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草根喜剧明星共同创作出来的语言类节目。它从中国传统喜剧角度着眼,以小品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出发,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

由于夸张的表演和语言的幽默,小品受到了观众的大力追捧。其呈现的语言现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由于小品算得上是中国“特产”因此对小品幽默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内,是从社会学语言学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是对语义理解十分全面灵活又极具解释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目前为止,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小品幽默进行的研究很少,本文就尝试用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最新小品节目《一起来笑吧》进行研究。

一、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莱考夫的体验哲学和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认知世界的分析方法。它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影响巨大并最终形成以莱考夫等人为首的“伯克利学派”。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体验主义所产生的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本的并通过概念化升华形成民俗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人类在认知环境下形成的定型的认知体验,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心智结构。人类的思维由复杂多样的认知模型组成,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联系与激活可以产生新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即人类理想化状态的思维模式。然而不同的人心智结构和各自的生活体验有所不同,其产生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也会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导致了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

理想化认知模型主要包括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四种模型。其中命题结构模型和意象图式模型解释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结构与基础,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是命题结构模型和意象图式模型的扩展机制。所以意象图式模式是基础和立足点,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是意象图式模式的手段和工具,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之间又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小品幽默

小品的笑点很大程度上是使用文字上的模糊性与不和谐性造成的。这种模糊与不和谐与观众的预期发生了偏差,偏差如果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就能起到幽默的效果。所以利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小品幽默是十分恰当而全面的。本文试着运用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来研究2015年2月5日12日26日和3月5日《一起来笑吧》中的小品幽默。

三、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

突显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由于对意象意义选择的不同而造成的。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认知体验选择不同的认知模型因而就激活了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即突显了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例1:

卜钰:开车吧!

何欢:去哪?

卜钰:东直门。

卜钰:你是不是有病吧?

何欢:咱们别去东直门了,咱们去西直门吧!

卜钰:为啥要去西直门啊?

何欢:王静家在东直门啊,我一去我就会想起她

卜钰:去东直门!

何欢:西直门!

卜钰:东直门!

何欢:西直门!

卜钰:东直门!

何欢:你为啥总要去东直门啊?

卜钰:我家住东直门呐!

何欢:王静家也在东直门啊!

卜钰:不是,你什么人啊?!

何欢:东北人。

卜钰是一名车主,醉酒之后要找一名代驾送他回家,何欢就是代驾公司推荐给他的一名代驾。何欢最近刚刚失恋,因前女友住在东直门附近,所以一到东直门就能想起前女友而感到伤心。但作为一名代驾,送乘客到指定地点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却沉浸在失恋的悲伤中不能自拔,令顾客卜钰感到十分气愤,说“不是,你什么人啊”。这句话明显是对何欢的所作所为的指责和控诉,此处的“你什么人啊”是谴责的意思。而何欢只从字面上理解,以为顾客在问他来自哪,激活了人来源的意义突显了人的类型模型,从而产生笑点。何欢和卜钰突显了不同的认知模型因而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并引发了笑点。

四、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过程。它们是从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而又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人们相对不熟悉抽象难理解的目标域中,并且通过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这种映射使人们能够对目标域有更好的理解。相似关系是源域和目标域发生关系的基础。

例2:

卜钰:喂,你为什么跟我分手?你是不是又跟那个男人在一起?好,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要好好选择,我可以当备胎,你别动,我现在就去找你!

选文中提到的备胎指的并不是车上携带的第五个轮胎。这里的备胎是一个由命题模型指向“具有备用性质的人”的隐喻映射模型。备胎和“具有备用性质的人”都有备用的性质。艺术家由备胎这个物体域的命题意义投射到了人的属性域,营造了幽默诙谐的氛围,引人发笑。

例3:

张泰维张小斐:停!我们不看了!

贾玲:你看不看《阿凡达》讲的也是两米七的大蓝人。我跟你说拿那个辫子跟那个马一接,我跟你说就对上,信号一模一样。

张泰维张小斐:这剧透太狠了!

潘斌龙:没错,我告诉你,新版复仇三部曲就是这种癞蛤蟆趴脚面上,不咬人膈应人。来,接着膈应他们!

在这个小品中,张泰维是贾玲的老公,在总监剧情反转之下变成张小斐的恋人。贾玲采取复仇计划,报复前夫和“小三”。选段的笑点主要在最后一句话的隐喻—“癞蛤蟆趴脚面”。这个词语的运用使人联想到实际蟾蜍趴在脚上的情形,进而心生厌恶与反感。利用这个词构建了由词联想到实际癞蛤蟆在脚面上并产生反感这一隐喻映射模型。它所传达的不是字面的意义,而是通过隐喻映射传达出来的引申意义,生动形象,让人爆笑不断。

五、修改某一模型

修改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某一个模型会产生偏离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表达。在小品中修改某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使其成为该范畴的非典型成员是一种制造幽默的常见手段。

例4:

方向:帮大爷拿着棍。

卜钰:好的。

方向:听说你找个成熟老练的司机。你看大爷够成熟不?

卜钰:大爷你都熟透了。你都这个岁数了还能开车吗?

方向:大爷的驾照啊明天才到期,也许你是我最后一个顾客了。

方向是这次卜钰找的代驾司机,是一名老大爷。卜钰很是担心他这么大年纪还能不能开车了。当方向问卜钰他够不够成熟时,卜钰说大爷都熟透了。众所周知,熟透了是指蔬菜瓜果已经完全成熟的状态,这里实际想说的是大爷年龄太大了太老了,并且委婉表达了大爷不适合代驾这份工作。熟透了在这里的用法使本该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人”成为认知领域中的非典型成员。小品通过修改认知模型,加强了喜剧效果,更加引人入胜。

例5:

张泰维:刚什么玩意刚?我刚刚弄错人了。这个是死刑犯,正儿八经要在你这住的是这个—进来!

贾玲:放开我!我自己会走。

张泰维:谁碰你了?

贾玲:我预防一下。

预防通常是指对疾病或大型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人们常说的预防流感,安全预防等等。贾玲所说的预防指的是防止男人碰他,显然是认知的非典型成员,是对认知模型的修改。贾玲这样的表达让人感觉她自认为很有美貌,引得观众阵阵发笑。

结语: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是对于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的高度概括,其重大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为我们的言语活动行为提供重要的参照,并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应该如何行事。本文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喜剧原创节目《一起来笑吧》中出现的小品幽默,发现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构建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以及修改某一模型是小品中常出现的幽默产生方式。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指导下,通过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构建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以及修改某一模型能够制造许多笑点。我们在生活之中也可以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从这三个方面制造幽默,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笑声与欢乐。

参考文献

[1]邓蓓,陈建生.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小品幽默话语的认知分析——以赵本山小品为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01,(3).

[2]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小品幽默言语解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8:150-152.

[3]杨光.用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对比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D].辽宁大学,2012.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空间认知模型 篇2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空间观念在俄语、英语的言语表述方式,找出空间框架制约言语表达的机制与规律,进而得出反映空间观念的语言认知模型在两种语言层面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关键词】观念 空间关系 语言认知 模型

【项目来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40510。

【中图分类号】P283;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9-02

认知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认知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欧美,俄罗斯(前苏联)等国家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向了关于意识,认知,知识等人类的心理过程。其中,美国A.N.乔姆斯基(1965)的转换生成语法对早期的语言认知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1989)提出的“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必须的认知能力”为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俄罗斯(前苏联)的学者开展了对空间以及空间关系的语义认知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论述语言世界图景中的空间范畴化等问题。

空间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有自己的结构和容量,其内部的元素共同作用在一个系统中。人类对空间问题的理解有两大基本阵营,一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为代表的实体论学派,他们认为空间是脱离于人的思维之外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实体,它好比一个舞台,生活中的人和事情都发生在这个舞台上,假设没有演员,没有戏剧,舞台照样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空间我们通常称为物理几何空间。另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物理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Г. В. Лейбниц),他认为空间只不过是客体和过程之间的某种关系,空间不可能脱离这些客体和过程而独立存在,或者说空间的独立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空间观念在语言学界称为符号空间(Хайруллин,1997,с24)。

语言学所研究的空间观念实际上是物理空间和符号空间的综合体,具有人类中心范式的典型特征,它结合了牛顿和威廉·莱布尼茨的两种空间模型各自的特点。换言之,语言学的空间观念反映的是作为思维和观察主体的“人”所处的环境和事实,是客体与空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观念包含两方面元素:一方面是人类在认知空间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画面,二是符合这些画面的空间符号。

语言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是人类感知空间在头脑中所形成的画面,具有一定的几何空间模型的特点,是稳定的思维框架模式,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间观念的语言学认知模型是人类对空间关系的认知与思考折射在语言符号中的产物,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型,由概念及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根据典型的空间场景,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头脑中的空间框架,形成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空间言语表述。

容器空间框架:是指客体A在空间参照物L的内部或外部等空间情景。俄语用в, внутри, вне 等前置词与L连用。容器框架被激活的情景可以是:

1)人创造的外部环境里;例如,在房间里(俄语:в комнате, 英语:in the room);在走廊里(俄语:в коридоре, 英语:in the corridor);在楼里(俄语:в доме,英语:in the building)。在街道上(俄语:на улице,英语:on the street)。英语和俄语在表达《在...里面》的时候,都会激活空间容器的框架,选用前置词《in》和《в》。

2)国家,省,市,地区等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俄语:в Китае英语:in China);在河北(俄语: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бэй,英语:in Hebei);在唐山(俄语:в городе英语:in Tangshan,);在岛上(俄语:на острове英语:on the island);在美国 (俄语:в США英语:in the USA),在日本 (俄语:в Японе英语:in Japan)。在国家、省、市以及地区行政区划中俄语和英语在表述客体A位于某个地区时都会观念化L为容器的概念,即容器空间框架被激活。

3)人将自身观念化为一种拥有“灵魂”,“智慧”和“心情”的容器。如, 在心里(俄语:в душе英语:in the heart)“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沉浸在某种情感中,如,他沉浸在悲痛之中(俄语он в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ли英语:he is immersing in grief)

4)某些抽象概念是被观念化为容器的形象:例如,在生活中(俄语:в жизни英语:in life);爱情中(俄语:в любви英语:fall in love);快乐中(俄语:в радости英语:in happiness);喧嚣中 (俄语в шуме英语:in hustle)。这些抽象的概念两种语言都无一例外地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

5)某些时间范畴可以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例如,在某年(俄语:в...году英语:in one year);在某月(俄语в месяце英语:in one month);一周有七天 (俄语:в неделе семь дней,英语:there are 7 days in a week);

6)自然界中的某些地形和某些现象可能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概念。例如:空气中 (俄语:в воздухе英语:in the air);水中(俄语:в воде英语:under the water);地里(俄语:в земле,英语:under the earth);火中(俄语:в огне英语:in the fire);天空中(俄语:в небе英语:in the sky);河里 (俄语:в реке英语:in the river);海里(俄语:в море英语:in the sea,);森林里(俄语:в лесу英语:in the forest);沙漠里(俄语:в пустыне英语:in the desert,)风里(俄语:в ветру英语:in the wind),雨里(俄语:под дождем英语:in the rain);雪里(俄语:в снегу英语:in the snow);雾里(俄语:в тумане英语:in the mist)。

7)社会团体,机关等组织机构被观念化为容器框架。例如,学校(俄语:в школе英语:at school);银行(俄语:в банке英语:in the bank),医院(俄语:в больнице英语:in the hospital)。

平面空间框架:是指客体A处在空间参照物L的表面。前面提到的高山,海洋,河流等自然地形地貌,在俄语和英语中既可以由容器框架,也可以由平面框架激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前置词。

自然河流,平原等地形,如河, 平原, 海洋等强调处于其表面,而不是在其内部。俄语和英语中客体A是否与参照物L的表面接触是选择前置词的核心问题。俄语中如果A接触到参照物L,用前置词на, 如果,没有接触到表面,则用前置词над表示在其上空,用前置词у或рядом 表示在其旁边、附近,英语亦是如此。

俄语、英语和日语对纸张,卡片以及人体的某个器官表面都观念化为平面容器。如:地图上(俄语:на карте英语:on the map);脸上(俄语:на лице英语:on the face);额头上(俄语:на лбу,英语:on the forehead);鬓角上(俄语:на висках,英语:on the temples)。

此外,平面框架还可以在下面情况下被激活:1)客体A在参照物L的正面,侧面。2)客体A贯穿参照物L其中。3)客体A沿着参照物L移动。

平面的空间框架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观念化为不同的框架,俄语中很少说“在门前”,而说在门旁边(у входа),这是因为俄语把门观念化为房子的一部分,是空间容器框架的填充部分。俄语中说一个人在书桌后写作业(за столом),而不说“在书桌前”,而英语观念化为书桌的“前面”。

空间观念是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框架作为一种观念的结构在空间关系言语的表述中体现出了制约性和稳定性。俄语和英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欧洲语言,它们在空间关系的言语表述中形成了A+V+r+L 动态语言认知模型。在现实的言语表述中空间观念反映在了不同语言代表者认知中空间框架结构中,包括容器的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总体来说俄语和英语的空间框架结构清晰,界限分明,对空间位置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它们的相似点较多。不同点在于两种语言在容器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观念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前置词的选用上。

参考文献: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篇3

生成语言学属于形式主义学派, 是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 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 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 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 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而且,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在批判旧事物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样, 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Goldberg的构式语法思想也是在批判传统语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确切地说, 是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 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方法,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通常被看做认知语言学的分支。当今语言学界被分成了两大主流: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Goldberg的构式语法属于后者。

一、历史背景

GeorgeLakoff的名字已为国内外语言学界耳熟能详, 从60年代至今, 他与J.McCawley一直是Chomsky形式语言学对立阵营中的领军人物。Lakoff于1972年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87年, 《女人, 火, 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 一书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此标志着认知语义学的创立。该书对于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可预估的, 被视为是认知语义学的奠基之作, 在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中, 其久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以Lakoff、Johnson和Fillmore等人为首的“伯克利学派”。

在认知语言学空前发展这一背景下, 基于对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反思, 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由格语法的创始者CharlesJ.Fillmore提出, AdeleE.Goldberg和PaulKay等广大学者紧随其后, 遂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研究, 进而开创了认知语法研究的新学派。在构式语法理论诸多丰硕的成果中, 其中尤以女性学者Goldberg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她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的高徒,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A 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 toArgumentStructure) , 经整理在美国出版后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Goldberg认为任何语法结构都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 而且形式和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直接从其他构成部分或者其他业已建立的构成部分中推出来。

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Lakoff于1987年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CognitiveModel, 简称ICM) 和Adele E.Goldberg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

二、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以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为代表, 认为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 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 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 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这是一种“身心分离”观, 认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 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 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 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得知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 确切地说是体验获取感知。例如, 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 通过不断地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于20世纪70年代,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第二代认知科学逐渐形成, 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 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的认知观, 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第二代认知科学批判客观主义认知观, 认为它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思维并不仅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 同时思维还受到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

无论是理想化认知模型还是构式语法, 都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范畴, 因而二者具有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的共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维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 非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进行思维的结果。

(2) 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

(3) 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 例如, 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4) 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 而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 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 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 即使想象力也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

(5) 语法、句法都不能独立存在, 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

三、Lakoff理想化认知模型基本观点

1987年, Lakoff在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CognitiveModel) 这一认知理论术语。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 简称ICM, 就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 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上的一种复杂完形结构, 并且这一结构具有格式塔性质。ICM是由许多CM组成的,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集, 许多认知模型集合在一起就可形成—个认知模型集, 又叫集束模型。ICM可用来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用来分析和理解语义也是一致的, 它同时也是语法规则。

首先, 模型是指某个事体的定型样式。认知模型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 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 由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人类认知模型中各类概念有层次之分, 模型又可包含若干分支模型, 从而组成了人类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形成知识系统的基础。CM包括基本认知模型和复杂认知模型, 前者指空间、时间、颜色、温度、感知、活动、情感等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后者指较为复杂的模型, 也可能是几个基本认知模型的组合。分类模型则是最常见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模型。组合后的复杂模型又分为两种:一种属于结构件组合, 其构件成分可独自存在。其结构整体的意义是其成分意义的减数;另一种是完形 (gestalt) 融合, 其构件成分一定都能独自存在, 整体意义不能通过构件成分的意义进行简单组合获得。因而, 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具有体验性 (在人类与外界耳动的基础上形成) 、关联性 (各构成部分相互激活, 填补缺省) 完形性 (不仅仅是由各构成部分组合而成, 而且也是一个整体结构) 、内在性 (是心智中认识事体的方式) 。

关于语言的现实运用, 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ICM理论, 由于其概念化的特征, 更能现实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Lakoff认为语义与人类的知识密切相关, 必须用百科式的语义分析方法。比如“母亲”这一概念, 根据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定义为生过孩子的女人, 可是我们清楚地感到这一定义并不能包括所有的情况。“母亲”是一个基于复杂模型的范畴 (ICM) , 并在这个基础上定义出的抽象概念。它融合了很多单个的CM: (1) 生殖模型, (2) 遗传模型, (3) 养育模型, (4) 婚姻模型, (5) 谱系模型。上述5个模型可以组成—个集束模型, 即“母亲状态的ICM”, 这是一个关于“母亲”的百科知识, 也是最典型的原型。但现实生活中对“母亲”的用法, 并不完全与ICM相符, 而是凸显某一模型。这也是Lakoff将ICM定义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原因。

从认知心理学上讲, 凸显的事物是容易引起人注意的事物, 也是容易记忆、容易提取、容易作心理处理的事物。现列举汉语中有关“母亲”的一些说法, 各种说法都凸显了某一或几个CM:

(1) 他长得一点也不像他妈。[凸显遗传模型]

(2) 她是他的亲妈吗?[突显生殖模型]

(3) 她哪像个当妈的?[突显抚养模型]

(4) 母校、母亲河[抚养模型的隐喻用法, 删除其他模

(5) 失败是成功之母。[生殖模型或谱系模型的隐喻用法, 删除其他模型]

(6) 这片黄土地如同母亲的胸怀。[生殖、抚养模型的隐喻]

(7) 母树、母体[突显生殖、谱系模型]

这些说法仅靠原来的传统语义分析法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 而只有运用上述的ICM分析才能有较为满意的解释。ICM是词义理解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倘若删除或修改“母亲”的ICM中的某个模型 (见上述例句1-3) , 就会得到这个范畴的非原型成员。这就形成了某—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差异。如果用可直接理解的ICM来确定词义, 这就是词语的字面意义或基本意义, 如:这孩子的母亲是谁?这可能就要涉及到上述五个CM, 这里的“母亲”就是范畴的原型用法, 也是ICM的样本。若通过隐喻模型或换喻模型扩展而得到的意义 (见上述例句4-7) , 这就是词语的引申义, 或可统称为广义的隐喻义。“母亲”的隐喻性用法, 是范畴的边缘成员, 它是后于原型才学得的, 只有通过原型加以理解, 并且其在认知处理上相对于原型意义要难, 所须认知加工时间也较长, 在理解时确实是颇费时间和精力的。因此, 当某一表达涉及到的模型越多, 它就越靠近原型概念范畴, 在认知的处理上就越容易, 所需时间就越少。由此可见, ICM理论充分考虑到了人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传统语言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为全面、灵活, 更具有解释力。

四、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基本观点

关于构式这一概念, Goldberg给出了如下定义:假设C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语法形式, 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 (Fi) 和意义 (Si) 的结合体, 且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的组成成分或其他既有构式中推知, 那么C是一个构式。

在构式理论中, 构式被认为是独立存在于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构式既表语义, 也表结构, 本身就含有语法信息。并非只有语法才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成性, 构式本身也具备生成功能, 即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块构成形式, 能大量生成若干同类结构。比如在aago结构中, 横线部分可以填入很多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词组, 如day, month, week, year, moment, longtime等, 生成许多意义相异的短语, 但它们共享同一个句法结构, 即共享一个构式构型。由此可见, 一个构式构型能生成一批具有相同构造、表示同样功能的构式。

构式理论主张构式具有生成性, 学习者只要利用这些构式就足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听懂或说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 从而消解了某些语法现象属于“语法”或者说“结构”范畴, 而某些语法现象则属于“词汇”范畴的情况。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 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 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在构式语法中, 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语义和语用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从句式这个平面说, 按照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 句式有独立的语义, 是一个“完形”结构, 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句式的整体意义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组合。由于句式是一个整体性的心理意象, 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 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 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 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再如, Goldberg举出以下例句说明了句式的复杂性:

(a) Anilsewedallafternoon. (不及物句式)

(b) Nityasewedasari. (及物句式)

(c) AnilsewedNityaasari. (双及物句式)

(d) Anilsewedthesleeveshut. (使成句式)

(e) Anilsewedabuttonontohisjacket. (引动句式)

(f) Nityasewedherwaytofameandfortune. (way句式)

在动词中心论的核心语法理论支配下, 关于句式, 一般倾向于认为一个句子的结构形式和语义解释都是由该句中的主动词决定的。比如以give, put为例, 指出 (a) ChrisgavePataball. (b) Patputtheballonthetable.对于这两个句子, 大多数现行语言理论都是这么分析的: (a) 句当中的主要动词是gave, 它有3个补足语:施事、受事、题元; (b) 句当中的主要动词是put, 它也有3个补足语:施事、题元、地点短语。但Goldberg提出了论元概念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说give和put两者都是三 (论) 元动词。论元结构, 简单来说, 是以句子动词为中心语, 动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关系。Goldberg通过引用以下例句进行说明这一概念:

(a) Heslicedthebread. (及物式)

(b) Patslicedthecarrotsintothesalad. (致使的运动)

(c) PatslicedChrisapieceofpie. (双及物式)

(d) Emerilslicedanddicedhiswaytostardom. (way构式)

(e) Patslicedtheboxopen. (结果式)

在以上这些例句中, slice可以和不同的补足语成分共现, 因而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块式。词汇层面的动词要跟论元结构块式结合起来才能理解, 而仅仅从动词的词义出发难于解释这种语句的多样性。

Goldberg力图由此澄清, 词汇层上的动词, 要跟论元结构相结合才能理解。Goldberg构式语法认为, 正是论元结构把表层形式跟一般性解释直接联系起来。一般性解释, 举例来说有如:某事物引起 (使) 另一事物移动;某人让某人接受某物, 使某物移到某处;某人使某物改变状况;等等。构式语法研究的都是具体的构式;构式只要不互相冲突, 它们就可以结合成更大的构式。日常生活中看见的句子, 只不过是种种构式的例示而已。

Goldberg构式语法将研究热点集中在词汇语义和不常用标记句式上, 认为对这些特殊格式所表达的丰富语义以及语用信息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语言普遍规律, 从而全面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传统语义学在分析语义结构时只分出施事、受事、夺事这样一些语义角色, “偷”和“抢”的语义结构是一样的, 因此无法解释以上现象。而Goldberg用“概念结构”取代“语义结构”, 用“概念角色”取代“语义角色”, “概念角色”有凸显与不凸显的差别。与传统语义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Goldberg构式语法对概念结构的分析注重概念角色或语义角色的凸显情况。例如, 汉语动词“偷”和“抢”都联系【偷窃者遭偷者失窃物】三个概念上的角色, 但它们凸显的情形不一样, 其中以下黑体字代表凸显的概念角色:

“偷”[偷窃者遭偷者失窃物 (凸显的概念角色) ]

“抢”[抢劫者遭抢者 (凸显的概念角色) 抢劫物]

对偷窃事件而言, 失窃物是注意的中心, 是凸显概念。一旦得知一个人被偷了钱包, 首先问他丢了多少钱。对抢劫事件而言, 遭抢者是注意的中心, 是凸显概念。一旦得知一个人在马路上遭到抢劫, 首先关心的是他的人身安全。可以说“他偷走我一分钱”, 但不大会说“他抢走我一分钱”, 因为失去一分钱不像是遭抢者的重大损失, 而“他抢走了我最后一分钱”就可以说了。这里的规律是, 就角色的隐现而言, 非凸显角色可以隐去, 即没有句法表现形式;凸显角色不一定可以隐去, 要有句法表现形式。认知上的理据是:看得见的东西比看不见的显著。

因此, 构式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不经过分析的学习” (learningwithoutanalysis) 。它提倡学习者把输入当做整体来接纳, 存储在自己的词库里面, 有需要时直接调用就可以了。构式语法认为, 人们以构式的形式习得语言。学习者首先以语块的形式接受输入, 然后对其模仿、套用, 等到具备了语法能力后, 就可以对语块结构进行加工, 最终能够进一步把较大的语块分解成较小的单位, 总结出规则, 从而对语块或填充, 或重新组装, 达到创造使用的程度。

五、结语

传统语义理论对现实中的某些范畴现象是具有一定解释力的, 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当用来解释更多的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现象时, 就显得苍白无力、漏洞百出, 在解释语言所反映的日常概念范畴时, 更显得力不从心。Lakoff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通过尖锐地批判了客观主义语义理论, 提出用ICM来描写范畴, 范畴结构和原型效应是通过ICM为结构来组织知识的结果。认知不可能不受到个人理解、社会情景、人际关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也不可能不涉及到百科知识。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之间不存在明确界限, 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离的, 这也就批判了乔姆斯基的“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的观点, 是对传统客观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的扬弃。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可更有力解释如所有格、词件划分、句法分析等, 这比原来的传统语义分析中义素分析法等理论更加进步。

同样, 基于体验的语言研究方法, 与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一脉相承, 认为形式和意义密不可分,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形式互相影响, 对语言的形式研究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 因而将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分析和研究非核心结构, 可以有助于解释那些边缘的、非核心结构的理论体系, 也可以解释那些非边缘的、核心的语言结构。构式语法理论构式语法既有一种开放的语言哲学观, 又具有一套严格的基于运算的形式表示方法。在构式语法中, 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语义和语用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Goldberg力图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描述和解释所有类型的语言结构,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所谓的“核心语法”中所定义的语言结构。

尽管Lakoff和Goldberg提出的两大理论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比如说Goldberg提出的构式的范围太广, 从语素到复句都是构式, 任何一种语言形式, 只要不能从其组成成分或结构中预测出意义就可以称为构式。如此一来, 语法就成为了构式的“清单”, 这样就等于取消了组合的规则, 但是, 总体而言, 由Lakoff和Goldberg分别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 主张把语法与词汇、语义、语用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这无疑是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仍是认知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创新。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E.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篇4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模型的相关研究

著名学者Carroll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四责任模型,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Caroll, 1979) 。在这一模型中经济责任是最基础的责任, 慈善责任是最高级的社会责任。学者Robbins把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分为三个阶段, 即前惯例水平、惯例水平和原则水平 (Robbins, 1997) 。在第一种水平下, 企业处于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当企业位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时, 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就是惯例水平时期;原则水平就是企业的发展位于成熟阶段的时候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我国学者陈志昂和陆伟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 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法规层级, 中间是标准层级, 塔尖层是企业战略区又称为道义区。

以上三种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以及相关研究只是单一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构架, 缺乏相关模型支撑和理论回应。Carroll的模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型, 因为每一种社会责任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也有不同侧重, 但是这种侧重只是企业社会责任横向上的挖掘, 没有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纵向角度对其进行思考。Robbins的企业责任道德水平理论是基于企业伦理学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它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下的非理性企业行为, 该模型只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伦理的范畴, 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也属于生命周期的理论范畴。我国两位学者认为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还是基础性都是从金字塔底层向塔顶层递减的, 也就是说, 企业的法律社会责任具有比道义区责任更强的外在法律强制性和内在基础性。该三角模型受到Carroll企业四责任模型的影响, 不仅认为法律责任是企业基础性的责任, 更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上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清晰的层次等级划分。但是其中不足的是两位学者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认清企业社会责任, 只把塔尖层的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游离于企业战略行为和道义行为的企业内部行动, 并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

虽然不断有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研究, 如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Preston, 1975) 、利益相关者理论 (Freeman, 1984)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 (Preston和Sapentza, 1990)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关系 (Matten, 200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李正, 2006)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的关系 (赵书华和娄梅, 2011) 等。但这些研究都存在一点不足, 即没有从宏观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如何与企业生命周期互动进行思考, 没有把企业看做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更没有从企业的完整生命历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究。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的构建

自Greiner于1972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来, 学术界就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阶段划分存在多种看法:Adizes (1989) 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应有三阶段、十时期, 我国学者陈佳贵 (1995) 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六个阶段。本文采用Balkin&Montenayor (2000) 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会存在生命周期长短的问题, 每个阶段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会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生命周期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的模型来表示。

图1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其中, a曲线代表企业生命周期曲线, b曲线代表企业社会责任周期曲线。n1、n2、n3、n4分别代表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期盼, 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意识。因此, 就有平衡公式如下:

其中, A代表某个企业的的社会责任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总量;B代表整个社会对某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需求总量;C代表企业基于自愿原则且在不损害自身长远发展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社会责任发挥总量;D代表在B和C之间存在的重合部分, 即企业基本责任下社会责任的维持。B来源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C来源于内部自我认识和责任自觉。B值和C值的多少与A值没有关系。不可否认的是, A值不是一个永恒定值, 而是一个动态定值。在A一定的时候, B值越大, C值就越小, B值越小, C值就越大。处理好B值与C值的关系就是协调好企业社会责任外部压力与内部自觉的关系:当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时,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范围就会被挤压, 内部自觉度就会降低, 必定会影响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积极性;当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太高或者偏低时, 理想状态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会存在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社会责任的内部自觉度就会提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 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会自觉加大。

1、企业创业期的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创业期n1中, 企业没有承担或极少承担社会责任, 在企业十分弱小的成立初期, 社会对这种刚成立的企业不存在很大的社会责任期望, 来自外部社会对企业要求的B值就会很小, “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自身的利润和为社会提供保证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层次的服务, 假如企业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没有达到, 那么企业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企业在创立初期不应被社会寄予太多责任期望, 反而这时的社会应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而不是夺取。加上此时的企业本身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发展还不够成熟, 企业自身存在很大的生存压力, 没有足够或几乎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生成, C值也会很小。“这个阶段的所有投入都入不敷出……基本上不可能盈利, 所以企业对经营者、员工、政府的社会责任是能够履行之前承诺的各种薪资待遇, 能够恪守各种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 在成立的初期, 企业在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土地、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享受了很大的优惠。这一时期企业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发展壮大自己, 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就是负的状态, 如上已论述的平衡公式中代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B值就会是负的状态, 代表企业责任自觉的C值几乎为零, 代表企业社会责任总和的A值就是负状态, 虚曲线b1表示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轨迹。随着企业发展壮大, 这两方面的企业责任得到很大的改观, A值将会增大, b点运功轨迹将会从m1点向O1点运动。

2、企业成长期的社会责任

当企业发展到成长期进入O1点时, 企业经济实力、社会责任意识都达到一定高度, 企业真正从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各个方面践行社会责任并迅速发展。此时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出于营造企业形象理念的内部责任压力开始逐渐部分代替外部要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 所以来自内部的责任动力C值会增大, B值会减少, 并且C值的增幅大于B值下降速度, b曲线在成长期n2阶段上升迅速。

3、企业成熟期的社会责任

成熟期的企业无论在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是企业品牌效益上都处于稳定而优势的地位, 无论在企业硬环境还是企业软实力上都表现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这时的企业对内规范管理, 重视员工福利, 提高利润效益;对外兼顾利益相关者权益, 加大社会公益投入, 关心社区建设、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等等。这些都极大提升了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单元的责任主体作用。b曲线在成长期n3阶段继续上升也体现了这时企业的发展水平。

4、企业衰退期的社会责任

由于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或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等原因, 企业会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状态。产品滞销、利润大幅度下降导致企业财务困难, 无法继续扩大前一阶段的非生产性资金投入, 维持或缩小用于社会责任的投入就是导致这一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曲线下降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理想状态中, 企业这个阶段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危险期, 企业管理者此时的管理重心是拯救濒临破产的企业现状, 这才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所以, 来自外部社会责任期望C值和来自内部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B值都会快速下降。

5、企业倒闭后的社会责任

当a曲线在O4点时表示企业破产倒闭, 但企业社会责任此时却不应该结束。代表社会对企业责任期望的B值仍然存在, 这部分期望包括倒闭后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以及基于一贯社会责任履行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平稳过渡, 也正是在B这样的期望下, 真正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们在企业经营不善、倒闭破产时不应忽视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自觉, 所以C值的存在有其社会需要和自觉需要。这不仅涉及到企业管理者个人的道德声誉, 更影响到再次市场的进入和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做好后期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也十分重要, 这种管理包括企业倒闭后员工的安抚、再培训和推荐再就业直到员工找到新的工作, 还有退休职工的社会福利、慈善责任的软着陆等等。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理想企业社会责任应包含五个阶段:潜伏期、起步期、高潮期、萎缩期和后生命期。

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是在“社会人”的理论假设前提下, 兼顾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周期问题的思考。不难发现, 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滞后性, 这是由企业经济能力和管理者责任自觉共同决定的。在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中, 企业经济能力和管理者责任自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缺一不可:有经济能力没有责任自觉, 企业社会责任也不存在;空有责任自觉没有经济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也形如空中楼阁, 缺少任何一个, A值都不会出现抛物线的理想运动轨迹。

企业能否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能力的体现, 而这种能力也是企业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在社会和企业之间架构了一道包容并进的桥梁, 为企业和社会的新型关系提出了新的范式, 既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合理规划构建, 又能在社会的发展模式上探索出一条科学的道路, 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企业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反哺企业生产发展。首先,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体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其次,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强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关系, 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最后,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能够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是一个包容性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的高低被纳入衡量企业发展好坏的因素范围中。理想状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就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晴雨表”, 它是多方面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度量因子, 所以更能反映并体现企业与社会融洽程度以及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可以预见, 未来的领先企业将会建立起一套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质量评估体系。

三、结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管理者还是没有从更高的层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责任认识不足, 缺乏科学的、合理的、战略性的认识是制约我国企业的本质性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的建立是在企业与社会长期价值共通的模式下的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探索, 为厘清企业责任履行与企业生命发展的内在联系, 乃至延长企业生命周期都提供了新的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企业的内生责任, 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是未来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和必循之路。企图通过政府和社会引导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方式不会持久, 肯定也会逐渐淡出历史的长河。只有企业自发自觉自动地结合企业实际, 努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 才能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陈志昂、陆伟: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J].经济与管理, 2007 (11) .

[3]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 2007.

[4]董志胜、向增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2) .

[5]欧阳润平、宁亚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相关研究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 2009 (2) .

上一篇:串/并联下一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