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认知模型

2024-07-26

理想化认知模型(共7篇)

理想化认知模型 篇1

近年来, 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国际语言学界非常兴盛的一个语言学学派, 在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下, 语言结构是多层的, 可以生成, 结构无意义;而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结构是单层的, 语言是合成的, 结构也有自身的意义。

生成语言学属于形式主义学派, 是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 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 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 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 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而且,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在批判旧事物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样, 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Goldberg的构式语法思想也是在批判传统语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确切地说, 是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 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方法,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通常被看做认知语言学的分支。当今语言学界被分成了两大主流: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Goldberg的构式语法属于后者。

一、历史背景

GeorgeLakoff的名字已为国内外语言学界耳熟能详, 从60年代至今, 他与J.McCawley一直是Chomsky形式语言学对立阵营中的领军人物。Lakoff于1972年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87年, 《女人, 火, 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 一书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此标志着认知语义学的创立。该书对于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可预估的, 被视为是认知语义学的奠基之作, 在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中, 其久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以Lakoff、Johnson和Fillmore等人为首的“伯克利学派”。

在认知语言学空前发展这一背景下, 基于对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反思, 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由格语法的创始者CharlesJ.Fillmore提出, AdeleE.Goldberg和PaulKay等广大学者紧随其后, 遂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研究, 进而开创了认知语法研究的新学派。在构式语法理论诸多丰硕的成果中, 其中尤以女性学者Goldberg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她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的高徒,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A 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 toArgumentStructure) , 经整理在美国出版后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Goldberg认为任何语法结构都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 而且形式和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直接从其他构成部分或者其他业已建立的构成部分中推出来。

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Lakoff于1987年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CognitiveModel, 简称ICM) 和Adele E.Goldberg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

二、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以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为代表, 认为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 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 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 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这是一种“身心分离”观, 认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 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 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 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得知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 确切地说是体验获取感知。例如, 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 通过不断地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于20世纪70年代,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第二代认知科学逐渐形成, 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 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的认知观, 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第二代认知科学批判客观主义认知观, 认为它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思维并不仅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 同时思维还受到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

无论是理想化认知模型还是构式语法, 都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范畴, 因而二者具有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的共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维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 非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进行思维的结果。

(2) 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

(3) 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 例如, 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4) 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 而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 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 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 即使想象力也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

(5) 语法、句法都不能独立存在, 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

三、Lakoff理想化认知模型基本观点

1987年, Lakoff在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CognitiveModel) 这一认知理论术语。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 简称ICM, 就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 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上的一种复杂完形结构, 并且这一结构具有格式塔性质。ICM是由许多CM组成的,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集, 许多认知模型集合在一起就可形成—个认知模型集, 又叫集束模型。ICM可用来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 用来分析和理解语义也是一致的, 它同时也是语法规则。

首先, 模型是指某个事体的定型样式。认知模型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 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 由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人类认知模型中各类概念有层次之分, 模型又可包含若干分支模型, 从而组成了人类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形成知识系统的基础。CM包括基本认知模型和复杂认知模型, 前者指空间、时间、颜色、温度、感知、活动、情感等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后者指较为复杂的模型, 也可能是几个基本认知模型的组合。分类模型则是最常见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模型。组合后的复杂模型又分为两种:一种属于结构件组合, 其构件成分可独自存在。其结构整体的意义是其成分意义的减数;另一种是完形 (gestalt) 融合, 其构件成分一定都能独自存在, 整体意义不能通过构件成分的意义进行简单组合获得。因而, 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具有体验性 (在人类与外界耳动的基础上形成) 、关联性 (各构成部分相互激活, 填补缺省) 完形性 (不仅仅是由各构成部分组合而成, 而且也是一个整体结构) 、内在性 (是心智中认识事体的方式) 。

关于语言的现实运用, 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ICM理论, 由于其概念化的特征, 更能现实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Lakoff认为语义与人类的知识密切相关, 必须用百科式的语义分析方法。比如“母亲”这一概念, 根据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定义为生过孩子的女人, 可是我们清楚地感到这一定义并不能包括所有的情况。“母亲”是一个基于复杂模型的范畴 (ICM) , 并在这个基础上定义出的抽象概念。它融合了很多单个的CM: (1) 生殖模型, (2) 遗传模型, (3) 养育模型, (4) 婚姻模型, (5) 谱系模型。上述5个模型可以组成—个集束模型, 即“母亲状态的ICM”, 这是一个关于“母亲”的百科知识, 也是最典型的原型。但现实生活中对“母亲”的用法, 并不完全与ICM相符, 而是凸显某一模型。这也是Lakoff将ICM定义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原因。

从认知心理学上讲, 凸显的事物是容易引起人注意的事物, 也是容易记忆、容易提取、容易作心理处理的事物。现列举汉语中有关“母亲”的一些说法, 各种说法都凸显了某一或几个CM:

(1) 他长得一点也不像他妈。[凸显遗传模型]

(2) 她是他的亲妈吗?[突显生殖模型]

(3) 她哪像个当妈的?[突显抚养模型]

(4) 母校、母亲河[抚养模型的隐喻用法, 删除其他模

(5) 失败是成功之母。[生殖模型或谱系模型的隐喻用法, 删除其他模型]

(6) 这片黄土地如同母亲的胸怀。[生殖、抚养模型的隐喻]

(7) 母树、母体[突显生殖、谱系模型]

这些说法仅靠原来的传统语义分析法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 而只有运用上述的ICM分析才能有较为满意的解释。ICM是词义理解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倘若删除或修改“母亲”的ICM中的某个模型 (见上述例句1-3) , 就会得到这个范畴的非原型成员。这就形成了某—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差异。如果用可直接理解的ICM来确定词义, 这就是词语的字面意义或基本意义, 如:这孩子的母亲是谁?这可能就要涉及到上述五个CM, 这里的“母亲”就是范畴的原型用法, 也是ICM的样本。若通过隐喻模型或换喻模型扩展而得到的意义 (见上述例句4-7) , 这就是词语的引申义, 或可统称为广义的隐喻义。“母亲”的隐喻性用法, 是范畴的边缘成员, 它是后于原型才学得的, 只有通过原型加以理解, 并且其在认知处理上相对于原型意义要难, 所须认知加工时间也较长, 在理解时确实是颇费时间和精力的。因此, 当某一表达涉及到的模型越多, 它就越靠近原型概念范畴, 在认知的处理上就越容易, 所需时间就越少。由此可见, ICM理论充分考虑到了人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传统语言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为全面、灵活, 更具有解释力。

四、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基本观点

关于构式这一概念, Goldberg给出了如下定义:假设C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语法形式, 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 (Fi) 和意义 (Si) 的结合体, 且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的组成成分或其他既有构式中推知, 那么C是一个构式。

在构式理论中, 构式被认为是独立存在于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构式既表语义, 也表结构, 本身就含有语法信息。并非只有语法才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成性, 构式本身也具备生成功能, 即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块构成形式, 能大量生成若干同类结构。比如在aago结构中, 横线部分可以填入很多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词组, 如day, month, week, year, moment, longtime等, 生成许多意义相异的短语, 但它们共享同一个句法结构, 即共享一个构式构型。由此可见, 一个构式构型能生成一批具有相同构造、表示同样功能的构式。

构式理论主张构式具有生成性, 学习者只要利用这些构式就足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听懂或说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 从而消解了某些语法现象属于“语法”或者说“结构”范畴, 而某些语法现象则属于“词汇”范畴的情况。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 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 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在构式语法中, 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语义和语用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从句式这个平面说, 按照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 句式有独立的语义, 是一个“完形”结构, 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句式的整体意义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组合。由于句式是一个整体性的心理意象, 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 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 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 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再如, Goldberg举出以下例句说明了句式的复杂性:

(a) Anilsewedallafternoon. (不及物句式)

(b) Nityasewedasari. (及物句式)

(c) AnilsewedNityaasari. (双及物句式)

(d) Anilsewedthesleeveshut. (使成句式)

(e) Anilsewedabuttonontohisjacket. (引动句式)

(f) Nityasewedherwaytofameandfortune. (way句式)

在动词中心论的核心语法理论支配下, 关于句式, 一般倾向于认为一个句子的结构形式和语义解释都是由该句中的主动词决定的。比如以give, put为例, 指出 (a) ChrisgavePataball. (b) Patputtheballonthetable.对于这两个句子, 大多数现行语言理论都是这么分析的: (a) 句当中的主要动词是gave, 它有3个补足语:施事、受事、题元; (b) 句当中的主要动词是put, 它也有3个补足语:施事、题元、地点短语。但Goldberg提出了论元概念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说give和put两者都是三 (论) 元动词。论元结构, 简单来说, 是以句子动词为中心语, 动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关系。Goldberg通过引用以下例句进行说明这一概念:

(a) Heslicedthebread. (及物式)

(b) Patslicedthecarrotsintothesalad. (致使的运动)

(c) PatslicedChrisapieceofpie. (双及物式)

(d) Emerilslicedanddicedhiswaytostardom. (way构式)

(e) Patslicedtheboxopen. (结果式)

在以上这些例句中, slice可以和不同的补足语成分共现, 因而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块式。词汇层面的动词要跟论元结构块式结合起来才能理解, 而仅仅从动词的词义出发难于解释这种语句的多样性。

Goldberg力图由此澄清, 词汇层上的动词, 要跟论元结构相结合才能理解。Goldberg构式语法认为, 正是论元结构把表层形式跟一般性解释直接联系起来。一般性解释, 举例来说有如:某事物引起 (使) 另一事物移动;某人让某人接受某物, 使某物移到某处;某人使某物改变状况;等等。构式语法研究的都是具体的构式;构式只要不互相冲突, 它们就可以结合成更大的构式。日常生活中看见的句子, 只不过是种种构式的例示而已。

Goldberg构式语法将研究热点集中在词汇语义和不常用标记句式上, 认为对这些特殊格式所表达的丰富语义以及语用信息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语言普遍规律, 从而全面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传统语义学在分析语义结构时只分出施事、受事、夺事这样一些语义角色, “偷”和“抢”的语义结构是一样的, 因此无法解释以上现象。而Goldberg用“概念结构”取代“语义结构”, 用“概念角色”取代“语义角色”, “概念角色”有凸显与不凸显的差别。与传统语义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Goldberg构式语法对概念结构的分析注重概念角色或语义角色的凸显情况。例如, 汉语动词“偷”和“抢”都联系【偷窃者遭偷者失窃物】三个概念上的角色, 但它们凸显的情形不一样, 其中以下黑体字代表凸显的概念角色:

“偷”[偷窃者遭偷者失窃物 (凸显的概念角色) ]

“抢”[抢劫者遭抢者 (凸显的概念角色) 抢劫物]

对偷窃事件而言, 失窃物是注意的中心, 是凸显概念。一旦得知一个人被偷了钱包, 首先问他丢了多少钱。对抢劫事件而言, 遭抢者是注意的中心, 是凸显概念。一旦得知一个人在马路上遭到抢劫, 首先关心的是他的人身安全。可以说“他偷走我一分钱”, 但不大会说“他抢走我一分钱”, 因为失去一分钱不像是遭抢者的重大损失, 而“他抢走了我最后一分钱”就可以说了。这里的规律是, 就角色的隐现而言, 非凸显角色可以隐去, 即没有句法表现形式;凸显角色不一定可以隐去, 要有句法表现形式。认知上的理据是:看得见的东西比看不见的显著。

因此, 构式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不经过分析的学习” (learningwithoutanalysis) 。它提倡学习者把输入当做整体来接纳, 存储在自己的词库里面, 有需要时直接调用就可以了。构式语法认为, 人们以构式的形式习得语言。学习者首先以语块的形式接受输入, 然后对其模仿、套用, 等到具备了语法能力后, 就可以对语块结构进行加工, 最终能够进一步把较大的语块分解成较小的单位, 总结出规则, 从而对语块或填充, 或重新组装, 达到创造使用的程度。

五、结语

传统语义理论对现实中的某些范畴现象是具有一定解释力的, 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当用来解释更多的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现象时, 就显得苍白无力、漏洞百出, 在解释语言所反映的日常概念范畴时, 更显得力不从心。Lakoff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通过尖锐地批判了客观主义语义理论, 提出用ICM来描写范畴, 范畴结构和原型效应是通过ICM为结构来组织知识的结果。认知不可能不受到个人理解、社会情景、人际关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也不可能不涉及到百科知识。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之间不存在明确界限, 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离的, 这也就批判了乔姆斯基的“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的观点, 是对传统客观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的扬弃。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可更有力解释如所有格、词件划分、句法分析等, 这比原来的传统语义分析中义素分析法等理论更加进步。

同样, 基于体验的语言研究方法, 与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一脉相承, 认为形式和意义密不可分,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形式互相影响, 对语言的形式研究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 因而将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分析和研究非核心结构, 可以有助于解释那些边缘的、非核心结构的理论体系, 也可以解释那些非边缘的、核心的语言结构。构式语法理论构式语法既有一种开放的语言哲学观, 又具有一套严格的基于运算的形式表示方法。在构式语法中, 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语义和语用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Goldberg力图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描述和解释所有类型的语言结构,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所谓的“核心语法”中所定义的语言结构。

尽管Lakoff和Goldberg提出的两大理论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比如说Goldberg提出的构式的范围太广, 从语素到复句都是构式, 任何一种语言形式, 只要不能从其组成成分或结构中预测出意义就可以称为构式。如此一来, 语法就成为了构式的“清单”, 这样就等于取消了组合的规则, 但是, 总体而言, 由Lakoff和Goldberg分别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 主张把语法与词汇、语义、语用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这无疑是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仍是认知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创新。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E.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6]王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 2002, (1) .

理想化认知模型 篇2

【关键词】转喻翻译 理想化认知模式

转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喻的研究不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转喻的认识和应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认知视角下的转喻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中,从而提高了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增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过程的认识与理解。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转喻翻译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目前大部分的转喻翻译研究基本都是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进行研究的。

一、转喻的定义

在传统修辞学的研究中, 转喻被看作是一种发生在语言层面的修辞格。韦伯网上词典(Merriam Websterps Online Dictionary)对转喻做的定义是:转喻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关系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这也就是说,转喻(Metonymy)是指当某一种事物和另外一种事物不相类似但是却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用另外一种事物的名称来取代某一事物,转喻就是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这个时候,转喻所侧重的就不是在“相似”的问题,而是“联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转喻又被称为是借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更多的是将转喻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他们认为转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重要的是,转喻可以作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Lakoff认为,转喻是处于相同认知域的两个概念实体之间的映射过程;Croft认为,转喻是对认知域矩阵中某个认知域的突显;Langacker认为,转喻既是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活跃区现象;Gibbs指出,转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倾向于用事物某个易理解或感知的方面来指代事物的整体;Radden & K?vecses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即某个概念实体(喻体)为处于同一认知域或者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内的另一概念实体(喻标)创造心理通道。在国外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作出阐释的同时,国内也具有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刘焱认为: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或者是相似的概念,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往往属于同一个认知框架)之间的过渡形式,是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始源概念)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喻(即“认知转喻”)不同于传统的修辞学意义上的转喻(即“修辞转喻”或“借代格”),因为认知语言学范畴内的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工具和概念化方式,而传统修辞学范畴领域内,转喻则指的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转喻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指出,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二、转喻的分类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根据转喻是一种思维过程,可以根据能否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转喻形式,将转喻思维分为两种,可以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的和不能从语言表达方式中辨认出来的,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的转喻是属于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的,例如,“黄头发进来了”中的“黄头发”指代的是“黄头发的人”。这种转喻也属于是指称转喻,但是,大部分的转喻思维方式都是不同于指称转喻的,它更多的存在于非指称转喻之中,不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语言激活了相关的部分认知模型整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因此,人们可以用组成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代替,或者用整体中的组成部分相互代替,所以,认知转喻实际上包括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代替和同一个整体中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互代替两种关系。

三、理想化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一种模式,它是由概念及其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lakoff在1982年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 Cognitive Models),即ICM,用来说明人类范畴化的问题,同时也解释语义的范畴和概念结构问题,所谓IC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些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也是一种复杂认知模式。理想化认知模式具有六种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灵活性、体验性、关联性、完形性、开放性、普遍性。

四、转喻翻译与理想化认知模式

翻译实质上是以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在译者兼读者透彻的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或者是传递出来的各种意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其在目标语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尽可能的传达出作者所想要表现出来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是所有翻译活动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活动质量的一种体现。所有翻译活动中的转喻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从认知的观点来看,作者使用转喻这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客观世界中的存在物为基础的,他们的目标是借助转喻的代指特性反映出自己的认知世界,传达一些特殊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点态度。

源语和译入语的认知主体都是人类,人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着,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是必然现象,从而对于周边事物的认识也会必然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一些相同的转喻方式就会被不同的人们所共享,同时,由于地球上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自然就产生了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或许会用采用不一样的转喻方式认识相同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一种语言现象,有些转喻方式是某些文化中独有的,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这种转喻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的缺失,从而,增加了翻译活动的难度,因此,源语的读者能明白的转喻思维方式,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就需要加入某些信息,使得译入语者能够理解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理想化认知模式下转喻的翻译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直译。直译就是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ICM。源语语篇中的某个ICM或者CM用一些语言符号来代替,当源语语篇的读者在读到这个语篇的时候,这些语言符号就会激活他们脑海里的ICM或CM,使得源语读者能够理解语篇所要传达的意思,在转喻翻译中,当这些符号在译入语中同样能够起到一样的激活目的时,译者只需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CIM,从而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透彻理解和体会源语的内涵意思,例如: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翻译成:The green is getting thicker;But the red is getting sparser.”这里的“绿”、“红”都是按照直译的方法,能够充分的给读者发掘诗意的空间。

2.直译加解释性词语。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CIM,标识出源语隐含的ICM或CM。对于一个同样的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知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差,虽然有一些ICM是不同文化共享的,但是,在不同文化当中,他们的CM或者ICM都是有一点差别的,存在一种现象,当源语中的语言文化所代表的CM或ICM移入到译入语中的时候所激活的ICM或CM出现了同中有异的情况,即两种文化中的转喻方式是部分对等激活而不是完全重合的,此时,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在对应的CM或CIM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来指出这些CM或ICM所代表的ICM或CM。例如:王维的“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中的“My gown is moist with drizzling green.”这里的“湿”是指“衣服湿了”所以不能直接翻译成“moist”,而是采用了“is moist with”的翻译方法,这就可以充分表示“弄湿”这一含义。

3.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虽然很多不同的文化会共享CM,但是不同的文化中他们的CM是存在差异的,同时,在源语和译入语中,转喻的运行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以不一样的形式来表现的,某些转喻是通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某个CM激活整个ICM的方式进行的,可是在译入语中,却可能是通过另外一个CM激活同样的ICM完成转喻的功能,这时,译者需要使用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达到对等激活,例如:张祜的“一声何满子”就翻译成“S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就不能够表达出源语的真实含义,不能实现激活对等的目的,然而,在英语中有一个典故,就是说天鹅一般不会唱歌,只有在快死亡的那一刻才会唱歌,因此用“swan song”来解释“何满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4.意译。意译指的是源语与意语有比较大的文化差异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例如:秦观的“杜鹃声裹斜阳暮”翻译成“To hear the cuckoo cry-‘go home’.”在古诗词中“杜鹃”所代表的是一种悲切的哀嚎,诗中是指“流离失所、思念家园的人。”在翻译中没有相关的ICM来表达这一意义,因此翻译的时候使用了“go home”这一形式来激活源语的ICM。此时,这种意译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源语的深刻含义。

五、结语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转喻本质的研究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把认知语言学引入对转喻的翻译研究,帮助加深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认知的视角看待转喻翻译,旨在正确认识转喻的本质特征,转喻是认知机制的一种,译者正确的发现源语的认知机制是翻译的关键。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研究了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转喻翻译,从而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应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并且在目标语中尽可能找到概念和形式相统一的转喻,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从而为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84, 207,208.

[2]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85.

[3]邓宇.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探要[J].广州大学学报, 2011(4):76-81.

[4]邓国栋.转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75-77.

理想化认知模型 篇3

由于夸张的表演和语言的幽默,小品受到了观众的大力追捧。其呈现的语言现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由于小品算得上是中国“特产”因此对小品幽默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内,是从社会学语言学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是对语义理解十分全面灵活又极具解释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目前为止,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小品幽默进行的研究很少,本文就尝试用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最新小品节目《一起来笑吧》进行研究。

一、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莱考夫的体验哲学和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认知世界的分析方法。它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影响巨大并最终形成以莱考夫等人为首的“伯克利学派”。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体验主义所产生的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本的并通过概念化升华形成民俗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人类在认知环境下形成的定型的认知体验,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心智结构。人类的思维由复杂多样的认知模型组成,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联系与激活可以产生新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即人类理想化状态的思维模式。然而不同的人心智结构和各自的生活体验有所不同,其产生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也会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导致了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

理想化认知模型主要包括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四种模型。其中命题结构模型和意象图式模型解释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结构与基础,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是命题结构模型和意象图式模型的扩展机制。所以意象图式模式是基础和立足点,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是意象图式模式的手段和工具,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之间又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小品幽默

小品的笑点很大程度上是使用文字上的模糊性与不和谐性造成的。这种模糊与不和谐与观众的预期发生了偏差,偏差如果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就能起到幽默的效果。所以利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小品幽默是十分恰当而全面的。本文试着运用莱考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来研究2015年2月5日12日26日和3月5日《一起来笑吧》中的小品幽默。

三、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

突显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由于对意象意义选择的不同而造成的。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认知体验选择不同的认知模型因而就激活了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即突显了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例1:

卜钰:开车吧!

何欢:去哪?

卜钰:东直门。

卜钰:你是不是有病吧?

何欢:咱们别去东直门了,咱们去西直门吧!

卜钰:为啥要去西直门啊?

何欢:王静家在东直门啊,我一去我就会想起她

卜钰:去东直门!

何欢:西直门!

卜钰:东直门!

何欢:西直门!

卜钰:东直门!

何欢:你为啥总要去东直门啊?

卜钰:我家住东直门呐!

何欢:王静家也在东直门啊!

卜钰:不是,你什么人啊?!

何欢:东北人。

卜钰是一名车主,醉酒之后要找一名代驾送他回家,何欢就是代驾公司推荐给他的一名代驾。何欢最近刚刚失恋,因前女友住在东直门附近,所以一到东直门就能想起前女友而感到伤心。但作为一名代驾,送乘客到指定地点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却沉浸在失恋的悲伤中不能自拔,令顾客卜钰感到十分气愤,说“不是,你什么人啊”。这句话明显是对何欢的所作所为的指责和控诉,此处的“你什么人啊”是谴责的意思。而何欢只从字面上理解,以为顾客在问他来自哪,激活了人来源的意义突显了人的类型模型,从而产生笑点。何欢和卜钰突显了不同的认知模型因而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并引发了笑点。

四、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过程。它们是从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而又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人们相对不熟悉抽象难理解的目标域中,并且通过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这种映射使人们能够对目标域有更好的理解。相似关系是源域和目标域发生关系的基础。

例2:

卜钰:喂,你为什么跟我分手?你是不是又跟那个男人在一起?好,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要好好选择,我可以当备胎,你别动,我现在就去找你!

选文中提到的备胎指的并不是车上携带的第五个轮胎。这里的备胎是一个由命题模型指向“具有备用性质的人”的隐喻映射模型。备胎和“具有备用性质的人”都有备用的性质。艺术家由备胎这个物体域的命题意义投射到了人的属性域,营造了幽默诙谐的氛围,引人发笑。

例3:

张泰维张小斐:停!我们不看了!

贾玲:你看不看《阿凡达》讲的也是两米七的大蓝人。我跟你说拿那个辫子跟那个马一接,我跟你说就对上,信号一模一样。

张泰维张小斐:这剧透太狠了!

潘斌龙:没错,我告诉你,新版复仇三部曲就是这种癞蛤蟆趴脚面上,不咬人膈应人。来,接着膈应他们!

在这个小品中,张泰维是贾玲的老公,在总监剧情反转之下变成张小斐的恋人。贾玲采取复仇计划,报复前夫和“小三”。选段的笑点主要在最后一句话的隐喻—“癞蛤蟆趴脚面”。这个词语的运用使人联想到实际蟾蜍趴在脚上的情形,进而心生厌恶与反感。利用这个词构建了由词联想到实际癞蛤蟆在脚面上并产生反感这一隐喻映射模型。它所传达的不是字面的意义,而是通过隐喻映射传达出来的引申意义,生动形象,让人爆笑不断。

五、修改某一模型

修改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某一个模型会产生偏离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表达。在小品中修改某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使其成为该范畴的非典型成员是一种制造幽默的常见手段。

例4:

方向:帮大爷拿着棍。

卜钰:好的。

方向:听说你找个成熟老练的司机。你看大爷够成熟不?

卜钰:大爷你都熟透了。你都这个岁数了还能开车吗?

方向:大爷的驾照啊明天才到期,也许你是我最后一个顾客了。

方向是这次卜钰找的代驾司机,是一名老大爷。卜钰很是担心他这么大年纪还能不能开车了。当方向问卜钰他够不够成熟时,卜钰说大爷都熟透了。众所周知,熟透了是指蔬菜瓜果已经完全成熟的状态,这里实际想说的是大爷年龄太大了太老了,并且委婉表达了大爷不适合代驾这份工作。熟透了在这里的用法使本该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人”成为认知领域中的非典型成员。小品通过修改认知模型,加强了喜剧效果,更加引人入胜。

例5:

张泰维:刚什么玩意刚?我刚刚弄错人了。这个是死刑犯,正儿八经要在你这住的是这个—进来!

贾玲:放开我!我自己会走。

张泰维:谁碰你了?

贾玲:我预防一下。

预防通常是指对疾病或大型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人们常说的预防流感,安全预防等等。贾玲所说的预防指的是防止男人碰他,显然是认知的非典型成员,是对认知模型的修改。贾玲这样的表达让人感觉她自认为很有美貌,引得观众阵阵发笑。

结语: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是对于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的高度概括,其重大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为我们的言语活动行为提供重要的参照,并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应该如何行事。本文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喜剧原创节目《一起来笑吧》中出现的小品幽默,发现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构建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以及修改某一模型是小品中常出现的幽默产生方式。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指导下,通过突显不同的认知模型,构建某一模型的隐喻模型以及修改某一模型能够制造许多笑点。我们在生活之中也可以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从这三个方面制造幽默,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笑声与欢乐。

参考文献

[1]邓蓓,陈建生.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小品幽默话语的认知分析——以赵本山小品为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01,(3).

[2]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小品幽默言语解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8:150-152.

理想化认知模型 篇4

近年来作为对抗固定分配信道使用不足和有效提高无线频谱资源使用效率的关键技术[1],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感知环境和调节发射参数来利用已被授权给主用户的频谱进行通信。但是,由于认知用户和主用户是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频段进行传送,因此认知用户势必会对主用户的通信产生干扰。所以,为了量化和管理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干扰,人们提出了干扰温度线这个概念[1,2]。所谓干扰温度线就是当认知用户和主用户同时接入授权频段时,主用户能够接受的来自认知用户干扰的一个最大限度,即一个干扰最大门限值。如果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门限,认知用户就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传输功率甚至停止传送。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技术,协作通信可以有效的减小信道衰落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高系统吞吐量。中继通信是用户协作通信中最普遍有效的一种协作方式,Laneman[3]对多种中继模式进行了讨论,其中利用平行编码的译码-转发(para1le1DF)策略可有效改善系统性能,提高信道容量。目前,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4],人们提出了认知中继的概念。认知中继的主要思想就是让认知用户作为中继节点协作源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将协作分集技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认知中继系统中,利用在源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5,6,7]。例如,在文献[5]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中继协作方案,通过动态分配每一个网络节点的传输时隙和传输功率来达到最小化中断概率的目的。遗憾的是,这种方案的实施需要节点在任意时刻都能够获得完全理想的信道状态信息,而这在实际情况往往是不能实现的。文献[8]研究了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普通协作通信网络的性能。该文章通过源节点中继和目的节点发送训练序列来获得任意时刻各个信道的状态信息。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基于DF中继模式的认知协作中继系统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 系统模型

本文考虑了一个主用户干扰受限的认知中继协作通信系统。该系统由主用户网络和认知网络两个部分组成。假设认知源节点与目的节点,认知源节点与中继节点,认知节点与主用户节点以及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信道为相互独立的类似静态瑞利衰落信道,且衰落系数都服从正态分布。其模型如图 1所示。

各个信道的功率增益服从指数分布,这里表示为:

undefined

其均值表示为:

undefined

认知中继系统通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信道估计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假设源和中继使用相同的传输功率。信道估计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系统的功率分别为Pt和Pd,且Pt+Pd≤P,P为系统总功率。在信道估计阶段目的节点根据源节点发出的已知测试序列[9,10]来评估信道状态,并将得出的信道系数反馈给源节点。系统中继采用DF(decode and forward)模式,整个协作数据传输也分为两个阶段,即源节点广播阶段和中继转发阶段。1)源节点将自己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广播,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对其进行监听,能够正确解调源节点所发信息的中继节点ri,将构成中继协作域R(N);2)从R(N)中选择最佳中继将解调的信息重新编码后再发送一遍,目的节点此时将两个阶段的信息进行最大化合并(MRC)。

3 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的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3.1 信道估计

对于单天线系统,在信道估计时需要发送至少一个测试序列来评估信道系数[10]。在测试阶段,认知源节点广播一个测试序列,中继和目的节点根据监听到的测试序列分别对源节点到中继节点hsr,源节点到目的节点hsd的信道系数进行估计。中继和目的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为:

undefined

xs表示认知源节点广播的测试信号,nd和nr都是满足方差为N0且相互独立的高斯白噪声(AWGN)。这里假设节点都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的方法进行信道估计[7]。因此,信道系数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i为信道估计,undefinedi为错误估计。hi为相互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且满足均值为0,方差为σundefined的正态分布。可以知道undefinedi为复杂随机高斯变量,且undefined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不难发现当测试功率Pt趋近于无穷大时,信道错误评估就会趋近于0,因此理想的信道系数估计就可以被获得。以hsd为例,可以得到:undefined。为了书写方便把接收端的干扰噪声记为undefined,其中undefined为信道评估错误因子方差。由此推出undefined服从参数为undefined的指数分布。

3.2 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设定主用户网络中存在一个主用户p。认知网络由一个源节点k1,一个目的节点k2和M个潜在的认知中继节点组成。其中认知用户通信时产生的干扰不得超过主用户设定的干扰门限,在这里定义为干扰温度线Q,即:pdhsp≤Q。认知用户可以允许的最大瞬时传送功率为Q/hsp。所以,源到认知用户接收端的接收信噪比SNR:

undefined

假设信道系数服从指数分布,分别为Γsd,Γsp,Γsr和Γrp。由上可得:undefined。可以得出认知用户接收端信噪比SNR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为:

undefined

累积密度函数(CDF)为:

undefined

假定R(N)为在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时隙能够成功对源节点广播信息进行解码的中继的集合。协作域R(N)是所有中继节点Srelay的子集,在这里定义为:

undefined

其中所有的对数函数的底都为2,R为认知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能够正确解调源节点广播信息即成为协作中继节点的概率:

undefined

其中Γsri和Γsp分别为源节点S到第i个中继节点和到主用户的信道增益系数,Nsri为第i个中继节点处的干扰噪声。

定义系统中断概率Pout为互信息I小于认知网络的需求传输速率R,即P(I

undefined

在上述约束条件下每个潜在的协作中继节点能否成功解码并转发源信息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各信道之间的状态系数也相互独立。可以得出构成任一中继协作域的概率为:

undefined

由此,考虑协作域R(N)中认知中继对目的节点的协作,在认知网络一次完整的传输过程中,经过最大化合并(MRC)后目的节点接收到互信息量为:

undefined

γrid为第i个中继节点到认知用户接收端的接收信噪比。当R(N)≠∅时认知系统的条件中断概率可表示为:

undefined

由(3)可得:

undefined

这里,设定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即:每个中继节点到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信道状态参量相同。将(6)式和(9)式代入(5)式就可以得到认知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

undefined

其中Nr为参与协作的中继数量。

4 仿真和性能分析

在仿真中设定各信道都为瑞利衰落信道,且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σundefined=10dB,R=1bit/s,Pt=Pd=0.5W。图 2仿真的是在不同干扰温度线下认知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性能,结果显示随着干扰温度线Q的增加,系统中断概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这是因为,干扰温度线Q的增加也就意味着认知用户在利用主用户空闲频谱进行通信时可以采用更大的传输功率,从而降低中断概率,提高认知系统的性能。另外,从图中不难看出随着协作域中中继数量的增加,认知中继系统可以获得更高的分集增益。

图 3比较了在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相同的情况下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与存在评估误差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之间系统的中断概率。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系统的中断概率曲线更加贴近实际。

5 结束语

本文在考虑了认知无线通信网络干扰受限问题的情况下,建立了贴近于实际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仿真证明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的表示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性能。同时比较了不同信道状态信息下系统的中断概率。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通过中断概率性能的变化所反映出的系统分集增益会随着参与协作的认知中继个数的增加而提高。此外,还可以得出,在频谱共享环境下,增大主用户的干扰门限值,可以有效地提高认知网络性能。

摘要:本文针对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分析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的性能。建立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认知中继系统的性能较理想状态有所下降,但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认知中继,中断概率,信道估计,误差

参考文献

[1]S.Haykin.Cognitive radio:Brain-empowe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J].IEEE.J.Select.Areasin Commun.,vol.23,no.2,pp.201-220,2005.

[2] Y.Xing,C.N.Mathur,M.A.Haleem,R.Chandramouli,andK.PSubbalakshmi.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with QoS and interference temperature constraints [J]. IEEE Trans. Mobile Computing,vol.6,no.4, pp.423-433,2007.

[3]LANEMAN N.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wireless network:algorithms and architectures[D].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eptember 2OO2.

[4]Hongbing Cheng.Cognitive-Relay-Bas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J].IEEE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vol.59,no.4,pp.1901-1909.MAY 2010.

[5]D.Gndz and E.Erkip.Opportunistic cooperation by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J].IEEE Trans.WirelessCommun.,vol.6,no.4,pp.1446-1456,Apr.2007.

[6] N.Ahmed,M.A.Khojastepour,A.Sabharwal, and B. A azhang. Outage minimization with limited feedback for the fading relay channel[J]. IEEE Trans. Commun,vol.54,no.4,pp.659-669,Apr.2006.

[7]T.T.Kim,G.Caire,and M.Skoglund.Decode-and-forward relay channels with quantized channel state feed-back:an outage exponent analysis[J].IEEE Trans.Inf.Theory,vol.54,no.10,pp.4548-4564,Oct.2008.

[8] Shaolei Ren,K.B.Letaief ,Jose Roberto B.de Marca. Outage Reduction in Cooperative Networks with Limited Feedback[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vol.58,NO.3,pp.748-752.MARCH.2010.

[9]S.Bhashyam,A.Sabharwal,and B.Aazhang.Feedbackgai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J].IEEE Trans.Com-mun,vol.50,no.5,pp.785-798,May 2002.

[10]J.Zhang and M.C.Gursoy.Achievable rate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ies for imperfect-ly-knownfading relay channels[J].submitted to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ol-ume 2009(2009),Article ID 458236,16 pages doi:10.1155/2009/458236.

理想化认知模型 篇5

理想化物理模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 即忽略物体本身的次要因素, 突出主要方面, 便于研究.如中学物理中的以下模型:质点、刚体、轻弹簧、轻杆、轻绳、单摆、弹簧振子、理想气体、点电荷、点光源、原子模型等.另一类是忽略物体所处外部条件或物理过程等次要因素, 将研究对象的条件与过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如光滑接触面、绝热变化、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研究物理问题, 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模型, 再分清变化过程是什么模型, 然后运用恰当的物理规律解题.下面就一道高考题举例说明.

2006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Ⅰ) 第20题: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 经△t时间, 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 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2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2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错误的分析与解:此题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应用动量定理可直接得出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v+mgΔt, 学生很容易做出, 只是在地面对运动员是否做功的问题上出现分歧:若视地面为弹簧模型, 运动员为质点模型, 那么在下蹲状态时,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受重力mg与支持力 (因视地面为弹簧模型, 故支持力满足胡克定律) , 处在平衡状态, 设此时地面形变量为x, 则支持力大小为kx, 由二力平衡有:kx=mg, x=mg/k.

当运动员身体伸直并以速度v刚好离开地面时,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与地面只接触无形变, 只受重力, 即此时地面的形变量为零.在向上起跳的过程中, 运动员所受弹力方向向上, 位移方向向上, 弹力对运动员做正功, 但此过程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为变力, 应由动能定理求解.

设此过程地面的弹力对运动员做功为W, 则由动能定理得:W-mgx=mv2/2, 即W=mgx+mv2/2.因x是微小形变, 故忽略mgx, 则地面弹力对运动员做个功为mv2/2, 有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因此选 (A) , 导致失分.

错误原因分析:在此题中, 地面不能视为弹簧模型, 在运动员向上起跳过程中, 地面确有微小形变, 但此微小形变远小于运动员重心升高的高度, 即地面弹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远小于人体内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地面弹力对运动员做的功不是主要矛盾, 可以忽略.对运动员而言, 向上起跳过程中, 因为他的运动不是平动, 不宜当质点或质点系处理, 而动能定理适用范围为质点或质点系, 故此时用动能定理也不合适.另外, 因为运动员的运动不是平动, 他重心的升高也就不是x, 即重力做功大小并不为mgx, 而是远大于mgx.

正确的分析与解:因题中地面的微小形变不是主要矛盾, 可以忽略, 应视地面为刚体模型.既为刚体模型, 在运动员向上起跳过程中, 地面对运动员有力无位移, 所以地面对运动员不做功.因此应选 (B) .至于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 那是因为内力做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结果.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理想化模型与建立理想化模型同样重要, 在做题过程中, 若理想化模型选择不当, 将导致做题失败.同一物理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理想化的方法不同, 某一因素在一种情况是次要因素, 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是主要因素, 如研究火车从乌鲁木齐到武汉的时间, 火车的形状是次要因素, 可以忽略, 火车可以当质点处理.但在研究火车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时, 火车的形状不再是次要因素, 不能忽略, 不能当质点处理.如, 同样是微小形变, 在研究打台球时, 杆对台球所产生的形变是微小形变, 杆的弹力对台球做功是主要矛盾, 不能忽略;而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时, 产生的形变是微小形变, 地面弹力对运动员做功是次要矛盾, 可以忽略.

摘要: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研究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好理想化模型的“建立”与“选择”.本文举出实例进行具体的剖析, 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便于学生的掌握与应用.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 篇6

一、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概念是什么

认知模型这一概念起源于计算机术语,指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用来模拟人类问题解决和心理任务处理的一种方式。认知心理学将这一概念简单描述为与人的认知加工过程相一致的一种计算模型,用以帮助人们有效预测和解释问题并解决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为首的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对于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研究,尝试将数学问题的解决分为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和回顾这四个步骤。

二、建构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意义

1. 学习者:小学生学习特点决定的

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表露出了鲜明的直接感性经验特征。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习惯于依据直观形象经验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教学的直观性是引起学生关注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建构,能帮助学生建立由抽象数学概念到形象直观情境问题的联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数学:数学学科教学规律决定的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具体知识或者是与具体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长,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那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将普遍不同的抽象概念以相通认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扩大数学知识容量,实现数学学科教育功能。

三、应用认知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步骤

例1: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一个高9厘米的圆锥体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1. 理解问题

学生看到数学问题之后,经过对问题的感知、编码活动激活长时记忆知识对问题展开分析这一过程为理解问题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所给出的内容,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在大脑中形成一定图式,就已知数据是什么、未知数据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实施方案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展开分析。以例1为例,对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圆柱器皿底面半径为6厘米、铅锤高9厘米这两个明显的已知数据,未知数据为铅锤的体积,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铅锤的底面积。

2. 拟定方案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分析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或者回忆以前求解过的类似问题,拟定解题方案。在例1中,正确对“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一信息进行分析是拟定解题方案的关键。我们分析可以发现:铅锤从水中拿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意味着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0.5厘米的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公式=(1/3)底面积×高,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即可获得更多有效数据。

3. 执行方案

根据拟定的解题方案,我们将同一时间内得到的已知数据一一代入方案进行解答,可以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πr2h=3.14×6×6×0.5=56.52(立方厘米)。圆锥体积公式=(1/3)底面积×高=(1/3)πr2h=56.52,已知圆锥高为9厘米,所以铅锤表面积为56.52×3÷9=18.84(平方厘米)。

4. 回顾

回顾有助于反思解题过程,来检验方案执行的结果是否正确,从系统的角度归纳解题思路,培养数学解题能力。将18.84重新代入原题中进行验算,我们可以得到契合原题意的数据,说明方案执行没有问题。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建构,学生能深入理解学习的过程,提高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当前的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建构存在发展经验不足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学习愿望、数学问题解决非线性过程对学习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建构质量,仍需要众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继续探讨。

摘要: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就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概念内涵、建构意义以及具体建构步骤等问题,做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认知模型,概念内涵

参考文献

[1][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泓,冯承天,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空中交通管制员认知模型初探 篇7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情景意识,心智模式

在空中交通管制这项高风险、高强度的脑力工作中,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一切正确决策的保证。管制员的工作是以认知为主导的, 信息的接受、信息的选择、信息的查寻、信息的综合化、决策、信息的沟通和提供反馈是管制员任务的基本元素。理解管制过程中涉及的认知过程是管制员工作任务分析, 选拔与培训以及人机系统研发的基础。管制员认知模型研究的目的是提出管制工作的一个全面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 我们可以了解管制员工作的基本过程, 了解管制员认知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从而应用到管制员的选拔, 培训和人机系统的研发中去。

一、认知科学的理论指导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 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 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 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空管工作要求管制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的收集、分析、预测, 需要进行大量的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 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理论发展、假设形成、假设检验等。可见,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管制工作进行分析, 建立空中交通管制认知模型能够有效地从理论角度指导管制工作, 从而促进提高管制工作效率。

二、管制工作中的认知能力

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识是做好管制工作的前提, 同时也是认知能力在管制工作中的主要体现。情景意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感知, 理解它们的意义, 并且反映它们未来一小段时间的状况。管制员通过从各种各样的显示器和通讯渠道等环境要素中感受到的信息形成基本的情景意识。管制员建立的情景意识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制员自身的能力, 接受的训练, 经验, 预测与实际正在进行的任务的工作负荷。

建立准确的情景意识是管制员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与决策又是相互独立的, 决策是未来所有任务的基础。管制规则和程序执行的是否合适取决于管制员建立的情景意识的质量。即使是受过很好训练或者是很有经验的管制员, 如果他的情景意识不完全或者不准确, 他们也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相反, 一个没有经验的管制员会意识到周围将要发生什么, 然而, 他们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由于这个原因, 将情景意识和决策以及执行阶段分开考虑是很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扩展上面的定义, 情景意识可以被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感知环境要素。

达到情景意识的第一步包括感知环境中相关要素的状态、特性、动态。管制员需要准确感知它所管辖区域内每一架航空器, 以及他们的特性, 包括:身份识别、空速、位置、航路、飞行矢量、高度, 天气, 管制许可, 紧急信息, 和其它相关要素。这就体现了认知科学中信息的接受、选择和查询。

第二级:在合成第一级中不连续的信息的基础上, 理解实际情况。

第二级在第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周围情况的认识, 即依据管制员目的对周围重要要素的理解。在第一级要素认识的基础上, 将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 一个整体的环境图示就形成了, 它包括对一些重要信息和事件的理解。管制员需要将不同的数据组合起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一架航空器的飞行状态, 了解航空器与预期或者允许状态的偏差会对其它航空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个新手管制员可以达到与一个经验丰富的管制员同样水平的第一级, 但在整合数据的能力和按照自己的目标去理解当时的情况的能力方面就不如经验丰富的管制员了, 这就体现了管制员信息综合的能力。

第三级:预测未来情况。

情景意识的第三级也就是最高级能预测对未来环境要素情况的对策, 至少可以预期下一个行动。通过对当前有关状态的认识、对当前状况要素动态发展和当前情况的理解 (对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理解) 达到情景意识的第三级。如, 管制员通过三架飞机的径向线了解在未来一段时间它们是否会产生冲突, 判断哪条跑道空闲, 决定航路, 确定潜在的顺序。这给管制员提供了确定最有利的方案的知识和时间。

尽管情景意识可以说是在给定时刻管制员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我们应当认识到它较高的时间特性。它是瞬时获得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立起来的。基于对过去行动和条件要素的动态探索, 管制员能够预测未来环境的情况。接班管制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建立适当的情景意识, 为他的工作做准备。此外, 需要提到情景意识高度的空间特性, 除了要考虑航空器、地面、天气类型、风、跑道等等之间的空间关系, 还要考虑空间和目标决定的规范, 他决定了环境中的那些因素对于现在工作中的情景意识非常重要。如, 扇区边界划分了管制员的责任范围, 然而, 在管制员的责任范围中又按照区域对情景意识影响的大小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区域。

三、管制员认知模型

管制员工作时, 空中实际情况通过雷达屏幕由管制员的视觉系统反馈到人的大脑中, 形成实际情况的点对点的映射, 即心理图式。这种心理图式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同时, 存储在管制员长期记忆中的处理问题的固定思维模式也被调用出来。最后, 将由通讯回路获得的有关航空器状况的信息与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 通过处理控制系统综合处理, 分配注意力资源, 关注实际情况, 并且不断的进行评估和自我监控, 从而不断更新心理图式, 保持情景意识, 达到对全局的掌握与控制。如8400米和10800米高度层同时有两架向西飞行B737-300飞机, 前后间隔不足20公里, 10800米飞行员报告有晴空颠簸, 请求换一高度层飞行, 管制员收到这一信息后, 依据自己的知识, 10200和11400为东向高度层, 而由于B737-300的飞行性能限制, 达不到12000的高度, 所以只能飞9600、8400或以下西向高度层, 而记忆中8400米同时有一架向西飞行的飞机, 综合几种信息, 经过不断的监控、比较建立与实际相符的情景意识, 做出决策, 该飞机只能换到9600米飞行。

四、结论

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管制工作经验, 通过建立认知模型的方式, 深入研究了管制员的认知方式, 对于管制员的选拔和培训均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EATC H IP.M odeloftheC ognitiveAspectsofAirTrafficC ontrol, 1997.

[2]R obertJ.Sternberg, 杨炳军, 陈燕, 邹枝玲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数字媒体专业下一篇:常规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