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理论(共12篇)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1
摘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发展, 意在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从意识形态方面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利用积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结合课题类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解题能力。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工程制图,课题类化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 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同教员的相同教授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 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 综合认知心理学机制为了尽快改善这种状况, 对机械制图专业突出强化认知心理学方面教学过程。
一、促进空间思维的能力发展, 构建理性思考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 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 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 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意象就是表象或映象, 是思维基础学习的过程, 是对事物认知的过程, 同时在心理学来讲也会起到微妙的影响。理性思考过程中这种规律显示尤其突出, 工程制图在侧重于图像与理解的认识里, 认知心理学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制图包括模型、教具, 书上的知识抽象, 无法让学生产生表象的认识, 想象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于工程制图模型的认识。善于想象, 建立起空间认识与空间理解才会从本质上理解与认识工程制图学的研究。头脑中形成丰富的想象空间, 对空间理解进行架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桥梁指引的作用, 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对学科的兴趣, 启发激励其想象力的树立, 在合理的教学计划中综合认知心理学, 促进学生构建想象力的开阔, 在模型与图像需要想象力的情景下增强思维指导作用。这种思维做指导让同学有意识的记忆各种基本投影图, 然后唤起表象更快的回忆起图像的情景, 储存的这些形体进行叠加、挖切等组合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整体形状。总之, 使同学头脑中反复出现物体——表象——物体的思索。除了完成正常的专业作业外, 随堂测验与自主设计锻炼思维能力的测试也必不可少, 随堂测验就是在课堂上随意给出物体的投影图。命题的结果不需要唯一, 意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认知心理学的机制下从意识形态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 让学生通过想象将图形信息组织成新的物体产生新的意识。建立空间概念, 完成由实物到图像, 由图像到实物, 由实物到实物的想象理解过程变化。
二、理解能力提升, 知识迁移的进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 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 去寻求发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理解, 发现问题的本质, 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如果无法将课题的重点内容抽取剥离, 无法将多种知识与现实相结合, 课题将变得毫无意义。同时, 假如课题不能类化, 也就无法通过知识的具体化来解决问题。
三、作业练习方法对比
分步练习有分步练习的巧, 整体练习有整体练习的好, 对比其相互的优缺点, 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在面对方法问题讨论的同时, 要综合思考锻炼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面对制图时, 一个庞然大物对其没有丝毫头绪时, 将其细分为若干个小的方面, 逐层理解, 各个击破, 从细小处入手, 逐渐组建其宏观的认识。例如, 虎钳按形体分析法拆成钳口、滑块、螺杆、标准件四部分。按实际位置画出投影图, 再对其进行组合。结果发现, 理解程度普遍提高, 具体化分析使问题变的简单明了。同时, 整体练习也必不可少, 整体联系会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宏观认识, 不会拘泥于小问题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宏观思维有宏观思维的整体认识, 微观思考有微观思考的细节严谨, 正如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
四、教学效果测评
积极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培养, 配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 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有显著的提升, 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能力与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构建想象力的空间, 综合发展图像与事物的认识联系, 从宏观与微观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图像, 理解问题, 课题类化的组建深刻的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综合性认识。
由上述可见, 以认知心理学为教学之本, 辅以有效的教学方案规划, 侧重于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想象力, 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可以达到更为突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3:20.
[2]王磊等.科学学习心理学.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0:79-81.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2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思想理论基础概论
1、关于学习的本质
行为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的观点并不是从学习的基本定义。关于学习问题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持有不一样的看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方法,针对某个组织或完全于作用环境的人,这种组织的万兴作用便是格式塔研究。什么是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自主独立积极地控制自己的`体验。学习就是一个接收信号和认知符号的过程,学习的抽象含义是获得,并不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环境符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行为心理学主张的是刺激反应的影响和行为活动的改变,就是根据外界的强化训练导致的行为变化,而这些变化一般都是由学习引起的,这一观点很明显是强制性的。认知心理学主张有机体对人的作用,指出学习是一种个人对场景的辨别,是组织外部的东西映射的后果,同时注重对内部的强化。因此,无论是在注重什么问题上,对学习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2、关于学习的内容
针对学习内容的问题上,着重点便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而认知心理学认同的是对过程的学习。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内容就是将习惯性表现出来,是由刺激反应组合而形成的。另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是细小和小单位的认知理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特殊情况下导致的特定学习方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理论系统的刺激,尤其是在动觉刺激行为序列中获取。而认知心理学一般则主张:学习内容就是对结构的认知结构和对变化的期望,同时主张整体性的学习。学习也是事物之间相关联的一个过程。很明显,这种注重完整性和关系性的过程,于细小和小单位学习的学习观点有明显的差异。
3、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行为主义主张的是学习的渐进性过程,学习行为是一个对过程进行尝试的理论研究。在早期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中,格式塔理论学派强调的是分析思维的创新、创造性和自觉学习。如科勒等人李察启蒙强调学习,就盲目的尝试但由于现场,洞察力和所谓的顿悟的成功,以自己的行动是一个理解为什么和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对象关系的情景无关。
4、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受决定性学习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义通常主张环境的影响作用,这里主要指感觉经验的影响。他们采纳了哲学理论家洛克针对教育的白板说,影响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是外部刺激的這一观点。如赫尔主张的观点则是:学习之所以进行的基础条件是在外在强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相近结果。认知心理学除了主张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外,还特别主张由遗传作用存留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另外也还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关于学习的作用
华生作为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主张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要做到一定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培训对人才进行教育。认知心理学家们应该认识到环境对它否认是否有遗传影响,但是又区别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们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不断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对以上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关于学习内容、方法、基本观点得研究。
二、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1、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学习理论一般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对内部的含义、目的和经验都比较忽略。在一些方面都可以体现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如强调细小和小单元的学习,在机械应力的形而上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另外普及环境教育是重点,一般则忽略了环境是有人控制的,这关系到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遗传作用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注意克服前者的弊端
借鉴以前的科学理论因素,还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及原则主张到底,造成了在理论观点上还存有一定的瑕疵。虽然两种学习理论存在着观点的异同,但两者竟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在组建学习心理学机制时,能够将两种观点的不合的理论因素去掉,吸收合理的因素,就能够组建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实际上本文针对的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两者优点的结合;找出两者所共同研究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存在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对这两种观点的讨论,无论是哪种观点和那种观点代表人物的主张,我们都应该以一颗辩证思维的心去理解和看待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还是强调和再一次证明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学习内容、方式、作用及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等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及主张。本文通过上述理论论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异同,帮助学生才心里成长和学习中的人之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莉,廖全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3:30-32.
[2]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03:68-71.
认知发展道德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 篇3
摘 要: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价值澄清是当代美国乃至全球最富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比较两者在理论来源、教育目的、研究内容和测量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其互补性,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改革提供诸多启示。
关键词: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5-01
在当代欧美甚至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道德教育领域,认知发展道德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是两大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德教育理论,它们对当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这两种理论并比较其异同,进而揭示其理论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两种道德教育理论简介
1、认知发展道德理论 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他提出了所谓“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们的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模式”理论。道德的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阶段的发展。柯尔伯格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诱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
2、价值澄清理论 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来自个人经验,经验的变化导致价值的变化,尽管价值观是不能教的,但是,基于一种“人性”的概念,有理智的人类应该而且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方法”,去达到最适合个人的价值和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价值澄清方法”。概言之,价值澄清理论倾向于研究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其关注的焦点是道德教育的方法问题。
二、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之比较
第一、从理论来源上看,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价值澄清学派虽然都以杜威的思想作为各自理论来源的一部分,但是两者对杜威思想的取舍迥异。柯尔伯格虽然接受了杜威关于德育过程和方法的思想,但更多地还是接受皮亚杰关于的儿童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有一条并行不悖的路线的思想,因而他的德育理论更具有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结构主义的特点。他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重视道德思维的结构的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着重发挥了杜威关于德育过程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相结合的思想,其着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澄清和实践个人价值观的能力。此外,价值澄清理论更多地涉及情感领域,其方法论的最重要部分是澄清情感,同样更直接地与涉及个人的行动或行为的问题有关,但忽视了如何提高道德认识水平的问题。而柯尔伯格则特别重视发展道德认识的能力,而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重视似嫌不足。
第二、从教育目的上看,价值澄清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整合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学习在未来对他们会有所帮助的技能。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理论旨在促使更多的人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逻辑思维。尽管道德的认知-发展目标与价值澄清的目标有所不同,它们并非互不相容。两者的目的都在于使人们对价值问题或道德问题变得敏感,并赋之以批判地思考此类问题的经验,促成判断与行动之间的一致性,增强自信以及相互信任的意识。价值澄清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接受自我,使他们能自由而认真地做出选择。道德认知-发展有助于人们根据道德观点批判地评价那些价值和选择,并使他们真挚地和合乎道德地行动。
第三、从研究内容上看,价值澄清更多地关心日常问题,诸如如何对待闲暇时间和与朋友的人际关系等。如你是否曾经有违反法律的冲动?当别人不厌其烦地帮助你时,你是怎么想的?而认知发展的德育理论相对而言更多地涉及基于假设的问题,如人们是否应该违反法律以解放奴隶,穷人是否应该去偷药来救妻子的生命?被柯尔伯格用来激发儿童的道德冲突的两难问题,大多是围绕一些基本的道德范畴或价值概念而被提出的,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被虚构出来的“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当然,有些道德两难问题源于政治、法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道德问题,诸如“水门事件”、越南战争、吸毒、堕胎等。
第四、从测量手段上看,价值澄清几乎不能利用书写测验来衡量学生的变化,它更多地借助于有关人员的主观测量,很少有制订得很完善的研究结果来指导和支持它的工作。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柯尔伯格所倡导的主要的道德教育策略——无论是道德讨论法,还是公正团体法,都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都是在经过大量实验和无数次重复性验证的基础上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而且,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非常注重用书写测验来确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
三、两种德育理论对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认知发展道德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作为西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德育理论,都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这与我国的德育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截然不
同的,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但是,由于道德是人类普遍的社会现象,道德发展的规律及德育方法又存在共同之处,这就为我们借鉴西方德育理论成果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上述两种德育理论的比较中,我们认为,如果说认知发展道德理论对于我国新时期德育内容与具体目标的确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么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上则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点上,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比较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次,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应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光靠理论教育,理性上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要注重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观点[A].苏崇德,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9-54.
[2] (美)路易斯·拉思斯等.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4
一、学前准备——激发学生回忆已学得的知识和能力
学前准备是使新学习成为可能的身心条件, 包括与新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及学习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和学习策略的发展。教师在上课之前, 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 只有弄清楚这个学生已经知道什么, 才能使学生复活对当前学习必需的以前学到的那些知识和能力。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教学。由此, 每节新的复习课开始之前, 应先通过习题, 定时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 并上交批阅后针对具体情况备课。新课讲解之前, 留出五分钟时间由学生复述上节内容和本节要学习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养成按时复习的好习惯, 使前面所学形成体系, 并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组织教学——提出适当的刺激、激化学生学习
充分的回忆一旦完成, 教师就应向学生直接提示要学习的内容, 用适当的刺激去激化学生的学习行动。高三虽然全部为复习旧的知识内容, 但由于学生学习时间较长, 遗忘严重, 复习时应立足基础, 突出主干, 避免细节过分冗杂。内容呈现要结构清晰、层次鲜明、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形成整体性的组织结构, 要使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富有意义, 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同时, 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以有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知觉。比如:在“二氧化碳性质”一节教学中, 可以将思维展开过程设计为“十次启发、步步为营。”在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兴奋状态之后, 不是平铺直叙的逐条介绍CO2的性质, 而是先向学生提供一组关于CO2的事实、试验现象和故事, 随后提出一系列启发思考题, 让学生自己结合事实和现象, 分析、抽象、归纳、概括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进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时, 首先通过对比复习氢气的结构、性质, 启发学生分析、推测、假设碳的结构和性质。然后再通过故事、实验、生活常识、科技事实等来验证自己所作的推论和假设, 进而再予以深入分析的阐述。
三、课堂反馈——学习效果的检测
为了确保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还应使学生将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外部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反馈。加涅认为, “学习的每一个动作, 如果要完成, 就需要反馈”, 所以, 反馈对于学习是必要的。一方面, 针对新复习内容设置难度适宜的相关习题进行当堂训练, 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内容, 通过实际演练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同时, 教师又能通过练习情况进而了解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 还应布置适当提高难度的课后练习题进行巩固。作业批改后, 教师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作业结果告诉他们, 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打分, 以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总结——课堂学习的概括和升华
教师在上完新课后, 需要对所教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又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课堂总结往往流于形式, 甚至直接是教师的语言概括, 学生的参与度很小。因此, 打破传统模式的的束缚, 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提高我们课堂总结的实效性, 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点:1.总结要全面。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面向全班所有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细心观察, 并熟记于心, 在总结评价时, 可以做到全面、客观、真实性和针对性并举。2.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要提高总结评价的效率, 教师必须留有充分的时间, 不能匆匆忙忙的几句话一带而过, 要让学生有个接受和吸收的过程, 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 并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3.总结时要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紧扣关键点。当然, 总结评价时,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而应有所侧重, 有所忽略。教师要对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 做到不偏主题, 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4.化学课的总结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化学课堂总结要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不要一味地让教师提纲携领地总结,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走上讲台,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当然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总结, 共同评价。这样的总结和评价就更有生机和活力。
漫谈公关理论“认知管理” 篇5
我还记得当时最常用的一句回答就是“公关不是三陪”。因为很多人,包括我的大学同学都一直在追问我的工作是不是原来电视剧里常常出现的,改革开放初期活跃在南方酒店的公关小姐,我猜大家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公关就是“把男的关起来,把女的放出来”的阶段吧。
再后来,我就会跟人家半开玩笑说,公关就是“发新闻稿“和“做脸”,因为公关的英文名称pr(“public relation”)与新闻稿(“press release”)的英文缩写是一样的。当时也是刚入行不久,很多工作是跟撰写和发放大量的新闻稿有关,而更为有意思的是,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中,我看到了在今天仍很盛行的对形形色色”做脸功夫”的盛行。
就在一年前,在历经了最大本土公关和着名香港公司的成长考验之后(做过数个国际大品牌it公司的公关,打了多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规模硬仗,虽付出了大量的血和汗,度过了n个不眠之夜,但传播效果非产成功,同时促进了我的职业发展),我加入了我现在供职的全球顶尖的国际公关公司。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与工作之后,我接触到了“认知管理”这个理论,它把我对公关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说得传统一点,“认知管理”就是一门“攻心”的艺术。
按名索义,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其概念无所不包。从国际战略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管理,再到企业生存发展,一直到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与前途,无处不需要和体现公关的影响力。从形式上讲,公关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仅以媒体公关为例,其包含了新闻稿,新闻发布会,媒体访问,文章发放,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等。随着科技与创意的不断发展,今后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各样手段出台。
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公关行为都是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渠道,为了改变或加强目标受众对某个组织,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认知,即消除或淡化受众对该组织的负面认知,或建立或加强目标受众对该组织的正面认知,而这种正面认知是需要与该组织对自身的正确定位相一致的。
认知管理应该是内部与外部认知管理的整合。其第一步就是需要了解内部和外部对该组织或其行为的认知,即通过调研,分析来搞清该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各是什么,然后以此制定并实施内部与外部认知管理的解决方案。这大慨可以称之为公关工作的核心部分。
我个人认为,北京申奥成功就是一个例子。中国政府先是做好内部认知管理(可以说是内部公关)。即协调处理好内部关系,通过各种宣传与互动活动,调动起全国民众的申奥热情,获得全民的鼎立支持。内部认知管理的成功为外部认知管理的实施打下了极佳的基础。我们看见的活动就有张艺谋宣传片,各式展览与文化活动,大型群众申奥活动,奥运明星助阵,外电昆玉河沟通会,政府高层倾情演讲等等,通过这些所有台前幕后的全民努力和举国资源的有力支持,将东方巨龙自信,开放,美丽,友好,文明,经济发展,和平崛起的新形象和“合举国之力,倾万众之情”来申办奥运的正面信息与诉求全面深入及时地传递给全世界,终于成功影响了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认知,获得了申奥胜利。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国际政治战略关系的合纵连横其实也是认识管理的重要体现。在我看来,2012年申奥的戏剧性收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2012申奥结果公布,伦敦中选而巴黎落败,令众人大跌眼镜。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谈到,“当贝克汉姆”在新加坡大出风头时,布莱尔秘密地为伦敦赢得了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在布莱尔7月4日下午抵达新加坡之后,就马上在他下榻的瑞士饭店的套间内同国际奥委会委员们进行了至少30次一对一的游说,总共同大约60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们进行了交谈。来自爱尔兰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帕特说,“如果布莱尔不来,这些票就绝对得不到。不只是四票,可能是六票或八票。巴黎的游说工作就不如伦敦的做得好。”可以说,伦敦的获胜至少要一部分要归功于布莱尔的高层公关攻势。相比之下,希拉克就比较郁闷,先输了欧盟宪法公投,又输了巴黎申奥,看来他需要马上做另一类内部认知管理了-危机公关。
从以上的例子还可以看出,在认知管理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软权力”这一我们在传统上称之为思想工作的作用发挥出了极大的效力。根据一位华南媒体大哥的提法,所谓“软权力”是与钢枪铁炮和经济制裁这种军事/经济硬实力相悖的理论。“软权力”是以重文化与价值观的理念传播方式来进行认知管理,影响受众。这个概念最早由肯尼迪政治学院的一位教授提出,是值得国内外厂商在塑造自身形象上来引以为鉴的。典型的案例是,二战以后,美国利用其影视文化作为其价值观的载体,影响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的青年对美式文化的热衷。
事实上,以上的例子仅是与大家共享在下对认知管理的粗略理解。我们平日从事的基本上还是媒体关系和分析师关系,还另有资深人士做政府关系。而我们服务的对象也一般是国际大企业或国内大企业。服务方面也大多是企业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深入的还会有政府关系这一层。我们的受众就是媒体,分析师,政府,厂商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称为产业链或狭义上的生态系统),和最终用户/消费者等等。
而媒体既是实施认知管理的首要渠道,又是我们的第一受众。如何通过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来成功实践对所有受众的认知管理,是很多企业与公关从业人士的挑战。媒体传播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抓重点,即20%的媒体代表了80%的话语权与传播覆盖度。并且,不同的宣传对象,受众,要与不同的媒体策略相配合。在完成比较复杂全面的传播目标时,媒体策略还要与分析师关系,行业关系,政府关系,学术界关系等覆盖整个“企业生态环境”的各种关系策略相配合。
做企业公关的目的一般是塑造或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支持企业的市场推广与销售,加强企业与最终用户的沟通,增强消费者满意度等等。最终的目的要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带来收益。对消费者而言,好的公关是会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刷新生活方式,提升生活满意度的。
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公关不是广告。笔者加入公关之前,也曾有四年时间在广告领域摸爬滚打的经历,觉得广告与公关的最大区别是:受众知道“广告”就是“广告”,要经过多次轰炸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诉求,达到认知管理的结果;公关则不同,除了极少数业内人士对媒体的报道有“免疫力”,相当数量的受众还是会直接相信代表公信力的媒体的报道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要尽量保持自己的公平与公正。(现在也有很多广告文章以公关的手法运做,大家还是不难分辨的)总而言之,公关是用来“攻心”的高深学问,是在不断创新与实践中发展的艺术。近年来,公关作为一个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比较发达的一个行业,也开始在中国流行并逐渐走向成熟。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6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心理学;思考
当前,在心理学以及认知学中,具身认知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现象,具身认知的主要思想理念是指大脑和心智并不是组成我们人类自身的两个独立存在部分,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大脑和心智是同人类整个身体相关联的,跟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随着具身认知思潮的越来越兴起,对具身认知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在心理学角度对具身认知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界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具身认知并没有取消行为水平的心理研究,所以不会损害心理学的特殊、独立地位,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具身认知也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一项讨论课题。
1 具身认知的概念
1.1 认知的意义
对于认知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解释方法也不同,有的学者认为人只是类似于计算机的某种程序,是一种对信息或者符号、文字的加工过程;有的学者认为认知可以脱离具体的身体,在计算机这样的物理载体上进行运行等等,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示,认知是做为一种精神智能存在的,认知的存在跟具体的身体没有根本上的关联和连接,得出认知是离身的概念。认知是离身的这种概念,不光主导着认知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在认知离身的观念影响下,大批人工智能机器和产业逐渐涌现出来,带给认知科学很大的研究成果。
但是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认知和心智在特性上与身体的物理属性有相关联,大脑在处理一些信息的时候对认知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身体的结构以及身体活动时候的感觉也在不断的形成高级认知过程,对认知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的高级心理过程是由身体或者是其他活动方式所创造出来的,而脱离具体身体的认知则是不存在的,所以就产生了具身认知的相关理念和概念。
1.2 具身认知的相关概念
对于具身认知的相关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首先,相关研究学者认为身体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认知的整个过程的进行,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心智从根本上是具身的,心智在一定程度上的活动过程不仅仅是以神经活动为基础,而且也跟知觉、运动系统产生相关联。另外,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以及运动在认知过程中形成以及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当人们的身体与外部环境产生有效的互动的时候,大脑就会通过这些互动产生感觉从而形成比较具体的心理状态,进而转化成为人们的认知。
2 具身认知与传统认知的区别
具身认知与传统认知存在一定的区别,传统认知上认为认知是脱离身体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精神存在,而具身认知则是强调身体的构造、状态以及感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综合产生对认知的塑造以及产生的相对应的影响力,具身认知是将认知放置在一个环境和身体的整体环境背景下,通过身体的感知能力从而产生主体认知能力。传统的认知强调认知的脱离身体,这一点与具身认知强调的离不开身体具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心理学家面对此类现象,将产生的这种心理现象归纳为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具身认知的产生使得心理学家不得不承认,具身认知是依赖于具体身体而存在和产生的。
3 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
心理学自建立以来,对产生的心理现象要找到一个相对符合的物质基础,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很多观点,有著名的心理学家将心理现象视为可以观察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能够被分解、刺激、和反应,对心理研究的分析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心理现象其实不是一种内在的实际存在物质,而是在人际交往和互动中产生的一种话语建构模式,心理现象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交流的,对此不同的心理学家解释也不同。
具身认知最主要的主张是心智的具身属性,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结构以及身体的一些物理特征来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力,在具身认知的研究过程中,要清楚掌握和了解神经系统和身体机制对具身认知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身认知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对具身认知的一系列研究过程中,相关学者将身体、行为、认知和中枢神经相关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宏观状态呈现出感知客体、语言、记忆力、推测力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心智变化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的越来越迅猛,导致心理学家开始逐渐证实这个问题,对具身认知的探究开启了崭新的研究道路。
从实践基础上以及实际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其实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一种互补存在的关系,不存在取代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在行为、认知以及神经这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在这三个方面上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的时候,对意识、认知、以及心智的发展过程的相关了解都是必须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具身认知不仅能够发现不一样的认知产生、发展过程,而且能够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对具身认知进行更具体、更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思潮现如今也面临着许多比较棘手的问题,具身认知研究思潮自身的零乱很散漫也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区别于传统的认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来思考和探究具身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具身认知自身存在的一些意义。
4 结束语
具身认知其根本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在认知过程当中对身体和环境的依赖性,一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行为主义,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研究任务,只有真正的分析和理解具身认知的真正中心思想,才能使得具身认知在强调身体认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10(07):55-62.
[2]张卫东,李其维.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46-55.
[3]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05):70-75.
作者单位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7
一、创设认知冲突, 形成认知结构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认识新事物, 通常不能一下子接受新的知识, 在很多情况下要经历认知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起初, 学 生对某一问题的系统认知处于一个较低级的发展水平的平衡状态, 继而, 学生觉察到与当前的系统相冲突的, 该系统不能同化或顺应的事物, 从而使认知处于某种不平衡状态, 最后, 学生通过修正认知系统以使原来感知不一致的东西可以轻易的加以同化, 从而使平衡化得以在较高层次上重新确定。这就是说, 认知的不平衡或者冲突状态是一种认知发展动力, 是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中学生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会经常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教学时我们应透过错误, 洞悉成因, 及时抓住错机, 加以利用, 创设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疑问, 构成认知失调, 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新知。
例如, 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候,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与新学习的知识 (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 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负迁移:“一个数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教学时, 可抓住这个契机, 引导学生进行举例验证, 引发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失调, 使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不能像能被2、5整除的数那样根据个位来判断,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让学生举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 当学生举出的数是个多位数时, 如“123”, 教师马上告诉学生其他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 如“132、213、231、321、312”等, 并请学生去验证。学生顿感惊讶, 纷纷质疑:“为什么老师看到123能被3 整除, 马上就知道132、213、231、321、312也能被3整除呢? ” “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应具有怎样的特征呢?”通过创设第二次认知失调, 不但使学生情绪高涨, 而且诱发学生进入了一个发现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情境, 为系统学习新知识, 形成认知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认知冲突, 完善认知结构
中学生的感知一般比较粗糙、笼统, 他们注意的范围狭小, 注意的分配能力、转移能力比较弱, 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再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 容易造成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这时教师就应创设有利于正确概念形成的矛盾情境, 引发认知失调, 使学生自发产生疑问和纠正“前概念”的内驱力。
例如,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是在被除数比除数小, 即商小于1的情况下引入、推出的。若就这样点到为止, 学生必定会产生这样的思维定势:只有当商小于1时, 才可用分数表示商。 这也就使得该知识不能被全面的掌握。事实也是如此, 教学此部分内容后, 对一些商小于1的算式, 学生们都能顺利地用分数表示出各式的商, 而当出现商比1大的算式, 并提出同样的要求时, 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了。这些题目的条件与学生的思维定势发生了冲撞、 产生了矛盾, 学生感到不可能、也不相信这种算式竟能用分数表示商。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在愕然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重新审视一下刚总结的知识, 学生就会对新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学生在认知失调的驱动下打破了原先的思维定势, 提高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程度, 进一步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当再出现商等于1的情形时, 这回学生没再茫然, 而是会比较迅速地给出正确的答案。在认知失调到形成新的认知协调的过程中, 他们已经全面、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完善了认知结构。
三、创设认知冲突, 深化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习得新的信息, 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 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和区别点, 顺利地完成正迁移, 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 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时, 可先引导学生计算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的面积, 再在这张纸的长边上依次裁掉5厘米、2厘米和1厘米, 请学生口头列式求每次剩下来纸的面积, 最后引发学生认知失调, 使学生看到最后一次求的实际上是一张正方形纸的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①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②刚才是如何求这张纸面积的?③应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通过学习实践, 产生认知失调, 建立新的较高层次的认知协调, 使得原有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四、创设认知冲突, 拓展认知结构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 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具体操作、采用电教化教学等手段, 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发现新的问题, 主动探索新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如面积单位的教学。这部分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 并能通过观察、重叠、划分方格这些方法比较出一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大小之后再进行教学的。教学前可先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纸 (4cm×6cm) , 分别划分出边长1厘米和边长2厘米的方格, 教学时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有两张纸, 在一张纸上划分了24个方格, 另一张纸上划分了6个方格, 哪张纸的面积大?”在学生回答之后, 出示这两张纸并重叠, 学生就会看到方格数量不同的两张纸的面积却是一样的。通过这样设置用不同方格度量面积的情境, 造成无法比较“围成的平面图形”大小的矛盾, 学生就会萌发统一方格的想法。于是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国际上已经统一了度量面积大小的方格, 这就是面积单位。然后再开展教学, 教授到家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样进行教学, 使学生经过学习后其认知结构自然地就得到了拓展。
综上所述, 利用知识的整体和局部之间、新旧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动机和欲望, 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理解并掌握知识, 主动完成将知识结构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强化应用意识, 应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数学教学, 以使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利昂·费斯汀格 (著) 郑全全 (译) 认知失调理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2]郑全全人际关系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8
一、努力打造优良的认知结构
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杰洛姆·布鲁纳认为, 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 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 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将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此, 我们应把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 教学设计策略不仅要考虑从宏观上对内容、情境进行设计, 还要考虑从微观———学生主体上进行设计。这些策略包括激活原有认知结构, 巩固新建认知结构, 促进认知结构条件化、结构化、整合化, 等等。具体来说,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 教材处理层次网络化, 形成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 建立单元标题的知识结构, 找出每单元的中心与各课的关系和线索;其次, 建立课标题与框标题的知识结构, 找出每框的中心问题与各目目录的关系;最后, 在全书内容讲授完后, 反馈到总目录标题, 建立单元与课标题的知识结构, 整理出全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线索, 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像修房子一样, “框架式”的知识体系比“垒砌式”知识体系要坚固、高效得多, 且便于学生站在源头纵览全局、把握规律。
在具体知识点学习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围绕主线索串联起来, 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形成知识网络。例如, 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时,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知识链: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链内的正迁移, 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 而且还可迁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内容上, 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 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
2. 板书设计组块化, 提高学生分类归纳知识的能力
板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载体, 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了达到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我们在设计板书时, 应先按照知识结构包括基本要素、因果关系等方面整理出知识的层次;然后, 加强抽象知识与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 由抽象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抽象, 用图表予以展示, 形成知识的组块和门类, 从而使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3. 提问设计拓展化,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广阔性、敏锐性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提问的方式和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治课教学的提问应做到“三性一化”:一是问题层次性, 由浅入深, 层层分析;二是问题系列性, 纵横联系和比较;三是问题综合性, 归纳和概括;四是问题拓展化, 由此及彼增强现实感。在目前教学中, 第四个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 我们在问题设计时特别注意把政治知识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知识 (如语文、历史、地理) 相联系, 使学生开阔、活跃思维, 感到政治知识的运用有广阔的天地。例如, 在分析科学发展观时, 笔者利用影像打出“梦回楼兰”的标题, 出示了三个供学生共同探究的主题: (1) 楼兰王国消亡的原因有哪些? (2) 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重塑“楼兰王国”?你觉得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如何治理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 (3) 如果在天山山脉挖掘隧道, 将北边伊犁河水系的水引入塔里木河, 使楼兰王国重见天日, 你认为它与发展当地的经济有何关系?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要运用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提升综合能力。
事实证明, 通过基本知识结构的建构:一是能帮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二是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不同的学科间迁移;三是有助于学生记忆一些有具体细节的知识;四是能有效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要遵循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来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讲清楚, 更要把书本知识组化成与学生头脑相适应的结构形态, 便于学生接受。
二、积极改善教学情境设计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激活状态, 为新旧知识提供接触点。在环境的设计上, 以布兰斯福特为代表的“抛锚式教学”主张把学生引入模拟的故事情境中, 在解决故事的问题时进行学习。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确实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还告诉我们:掌握知识要通过学习者认知、理解, 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索, 而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设计好学习的情境, 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探索找出结论、发现规律, 从而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是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的。例如, 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 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哲理小故事:传说孔子曾带领学生前去向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 正在闭目养神, 大概听到了响动, 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 老子才张开嘴, 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 静养去了。孔子立即告辞, 率领学生出来, 吩咐套车回家。学生们很奇怪:“你不是来求教吗?怎么还没有问什么就回家呢?”讲到这里, 笔者让学生针对孔子学生的疑问进行探究:孔子到底悟到了什么?这一探究性情境的创设,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 而且感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领略了古代思想家的睿智。
三、大力加强学生主体地位
认知心理学家始终提倡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涌动着活力、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 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并积极关注他们自身内在的知识建构, 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余地, 以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为起点, 以学生自主建构的良好认知结构为终点。具体讲, 在空间设计上, 注意广延性、开放性;时间设计上, 注意有弹性, 少讲多练, 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方法设计上, 注意以教法促学法, 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和策略;内容设计上, 注意循序渐进, 以旧知促新知, 让学生能够自主吸纳, 自主建构。
有调查表明, 在课堂教学中, 70%的学生认为经历、感受、参观、尝试很有价值;在课堂教学方式中, 40%的学生希望能较多参与讨论交流和参与探究。笔者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 事先创设了这样的探究题:“一架飞机因天气原因被迫在上海降落, 之后飞机上的80名旅客只能有60人优先搭乘另一架飞机飞往目的地, 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负责人, 可以采取几种方法来决定人员的分配及各种方法的利弊?”学生热情高涨, 课前积极准备, 上课各抒己见, 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抓阄最简单, 有的则提出用价格来调节供求, 还有的认为应用道德规范来解决, 争得不亦乐乎, 引出了一场大辩论。最后, 经过比较分析, 学生达成了共识。有了体验, 有了参与, 学生才能在问题情境、矛盾冲突、思辨碰撞中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和心领神会, 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此外, 现代认知心理学要求教学应以探究、实践为手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面对书本内的知识向书本外的知识拓宽视野;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轴心进行转变, 从而实现从认知到应用的心理和习惯的转变。
如在“银行和储蓄者”授课过程中, 笔者布置了相应研究性课题, 让学生在课外分组合作完成相关银行知识的汇集和拓展, 如最新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银行开征利息税有何好处, 电子货币时代的遐想。学生经对银行开征利息税有何好处的调查后认为:一是可以较多地增加国家税收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降低储蓄倾向, 提高消费倾向, 从而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三是有利于缓解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学生还对国内外利息税的征收情况进行了比较, 对当前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如了解当前存款中贫富差距悬殊情形, 70%~80%的存款为10%左右的个人所拥有等, 从而对国家税收政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认知隐喻理论综观 篇9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隐喻的研究进入认知阶段。现代认知隐喻研究者们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莱考夫所言, 隐喻无处不在, 人类百分之七十的语言表达是隐喻性的,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因此, 国内外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研究方兴未艾。他们一致认为, 相似性是隐喻重要的工作机制, 但对相异性研究甚少, 甚浅。本文简单回顾了Black的互动论,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 Honeck et al. (1985) , Honeck et al. (1987) , Hoffman和Honeck (1980) 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Lakoff的概念整合理论, 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理论对隐喻的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 指出认知主体对隐喻的建构和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 但相异性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最终理解是相似性和相异性的整合。
2. 认知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本节主要对Black的互动论,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 Honeck et al. (1985) , Honeck et al. (1987) , Hoffman&Honeck (1980) 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 Lakoff的概念整合理论, 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隐喻理解的分析进行回顾和评述。
2.1 Black的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Black的互动论是认知隐喻理论的转折点。他认为, 隐喻的载体主要用来为主体提供框架重构主体。但载体提供的框架必须与主体原有的框架保持一致。重构使主体看起来与载体相似。因此, 隐喻的相似性是主观创造的抽象的结构, 因为隐喻的载体为主体提供的框架并不是主体原有的构成部分。“隐喻利用载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异性为认识主体提供一种新视角从而在两者之间创造了一种相似性”。 (Black, 1962:41) 因此, 隐喻的理解在于它们之间各种特征的作用。
2.2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是新版Black理论。Indurkhya (1992) 将隐喻分为规约性隐喻, 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规约性隐喻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已经失去其隐喻性。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意义的转换是以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某种现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而所谓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指受众在第一次接触某一隐喻时, 感觉不到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任何相似性;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其相似性。Indurkhya同时指出, 规约性隐喻, 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
创造相似性隐喻或新鲜隐喻是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研究的重点, 因为他认为, 今天的规约性隐喻是曾经的新鲜隐喻, 对规约性隐喻的创造性研究可追溯到它的首次使用时期。Indurkhya指出, 在理解创造相似性隐喻的过程中, 始源域的结构保持不变, 受众用目标域的真实或想象经历示例这一结构从而重构目的域, 使目的域的图式与始源域的图式保持一致。因此, 尽管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原有图式并不存在相似性, 但隐喻使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新图式之间产生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新鲜隐喻创造了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是受众在第一次接触这一隐喻时, 感觉不到的;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
Indurkhya认为, 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 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也就是说, 隐喻意义阐释过程就是用目标域知识结构中与始源域相对应的元素具体说明始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
根据隐喻互动论, 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对相似性结构的提取, 隐喻的阐释起着重要的作用。Indurkhya指出, 在隐喻阐释的过程中, 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可能被用来保持认知关系的连贯性 (相似性) , 即保持人类固有认知图式和使图式产生意义的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连贯性要求图式结构和环境结构保持一致, 所以, 认知主体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调节认知关系的三要素, 即认知图式, 认知环境, 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如果认知图式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致认知关系就是连贯的。这时同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的结构不变, 改变图式的概念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起作用。实际上, 认知关系不总是一致的。认知关系有时只是暂时的在线的一致, 而从整体来看可能是不连贯的。这时一旦出现任何的不一致, 异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和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变从而改变认知图式的结构而起作用。
2.3 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与隐喻理解
创造相似性也是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的研究内容。根据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 概念基体具有生成力。“概念基体将一系列的字面意义或指称意义截然不同的事件或事例归为同一范畴。但从受众的视角来看, 这些事件或事例之间存在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 (Hoffman&Honeck, 1980:128) 因此, 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 隐喻的理解以“从抽象意义上相关联的, 带有文化色彩的一系列的事件或事例的范畴” (ibid.136) 为基础。
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声称, 隐喻的范畴化以相异性或创造性的心理相似性为基础。归约性的隐喻和新鲜隐喻都会产生新的范畴。归约性的隐喻产生的范畴是系统的, 并且深深植根于人类长期记忆中。而新鲜隐喻带来的范畴是非系统的, 临时且特别的。“特别范畴”这一术语是由Barsalou (1983) 提出来的。他指出特别范畴是人们在概念层次上而非事物本身临时建构的一种范畴。也就是说, 在特定的情形下, 人们可能将毫不相干的事物归为同一范畴, 而这一基于当时语境而临时建构的特别范畴与人们固有的知识结构相矛盾。Gluck和Keysar (1990) 称之为“缩影效应”, 即特征赋予, 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
2.4 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是在互动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Lakoff和Turner (1989) 指出, 客观的相似性不存在, 只有基于经验的相似性。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事物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事物”, (Lakoff&Johnson, 1980:5) 所以, 在用源域的概念构建目标域的过程中, 两事物才看起来相似。换而言之, 隐喻的理解是通过将源域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而得以实现的。实际上, 由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并不是目标域的构成部分, 但这种重构过程受目标域固有结构的制约。总之, Lakoff等认为, 隐喻的相似性是基于人类经验创造而来的, 因为这种相似性是人类看问题的新视角而并非事物的新特征。 (人们不能独立于概念谈论两种事物是否相似。)
Lakoff指出, 隐喻的投射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 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 (Lakoff, 1993.In Ortony (ed) ) 。Fauconnier (1994) 认为, 任何简单的隐喻性的单边网络都是以高层的被Lakoff和Johnson (1980) 称之为基本隐喻的归约性隐喻映射为基础。而这种映射是抽象的, 它必须和其他的更具体的概念投射一起构建隐喻意义。另外, 概念隐喻是基于经验的, 并且带有深厚的文化烙印。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隐喻模式, 不同的经验带来不同的隐喻模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隐喻范畴化的个性与共性并存。
2.5 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的单边网络模式及双边网络模式能清楚地解释隐喻理解过程。概念整合的单边网络和双边网络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统一体的一端到另一端, 隐喻的理解来自对越来越多的两空间相异性结构的提取与整合。具体地说, 单边网络隐喻推理直接源于相似性, 是一种同化融合的过程, 即类比推理以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 是源域的意象图式向目标域的投射, 并且与目标域的结构保持一致。因此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 但单边网络隐喻的最终理解来自于层创结构, 是相似性与相异性, 即两个空间共有结构及来自于目的域不同于源域的TS层面的结构的整合。而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更多依赖相异性, 因为第一, 根据人类共同的经验和知识结构, 两个输入空间因差异性太大而几乎无法提取相似性。即使存在共享结构, 不同于单边网络隐喻, 此结构本身也并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第二, 以个人经验或在线语境为基础的相似性对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起关键的作用, 是一种异化融合的过程。异化融合使目的域拥有了源域的某些特点, 而这些特征与目的域的固有结构相矛盾。因此, 类比推理以相异性为基础。第三, 此相似性本身也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 隐喻的推理及最终理解来自于此结构与目的域的其他结构整合形成的层创结构。整合空间的新结构与人们对目的域共有的知识结构相冲突。正是这种不协调诱发隐喻受众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获得了对隐喻的最终理解。显然层创结构实际上是基于人类共有的经验、知识结构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异性的整合, 即对来自于两空间相异的TF, TS, TI结构的提取与整合。第四, 有的双边网络隐喻完全以相异性为基础。并且,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 整合过程中的三种认知运作, 即组合, 完善及拓展以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为基础。因此, 整合运作过程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Indurkhya认为, 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Lakoff指出, 隐喻的投射, 即相似性, 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 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Hoffman和Honeck声称, 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隐喻范畴是“特别范畴”。Gluck和Keysar称之为“缩影效应”, 即特征赋予, 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隐喻的最终理解取决于层创结构, 即来自于基于人类共同的知识结构的两空间TF, TS或TI层面的相异性结构的提取和整合。此外, 以上认知理论皆认为, 隐喻的相似性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相似性, 并且相似性的抽取取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但不同的认知主体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因此, 在阐释同一隐喻的过程中, 隐喻的理解过程可能会因为隐喻受众的相异性而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并且, 隐喻的理解过程也是一种欣赏过程。古今中外的隐喻大师们从来没有否认隐喻的修辞效果。隐喻带来的生动的修辞效果来自于双重影像, 即两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相异结构的并置。两空间相异性越大, 修辞效果越大。
基于以上分析, 我认为, 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 但相异性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是相似性与相异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1]Barsalou, L, W., Ad Hoc Categories.Memory and Cognition, 1983, (11) :211-227.
[2]Black, M..Models and Metaphor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3]Fauconnier, G..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 1994.
[4]Honeck, R.P., Kibler, C., Sugar, J..The Conceptual Base View of Categorization.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view, 1985, (14) :155-174.
[5]Honeck, R.P., Kibler, C., Firment, M.J..Figurative Language and Psychological Views of Categprozation:Two Ships in the Night?In Cognition and Symbolic Structures:the Psychology of Metaphorical Transformation.Ed.R.E.Haskell, 1987.
[6]Honeck, R.P., Hoffman, R.R..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Hillsdale, NJ:Erlbaum, 1980.
[7]Indurkhya, B..Metaphor and Cogniti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8]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9]Lakoff, 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0]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or”.In Metaphor and Thought.Ed.By Adrew Orto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02-251.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10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努力做到: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倾向;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这一要求影响着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分析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可归结为以下问题:
(一) 单一地采用“讲解法”进行语法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
传统的英语教学常用翻译法, 它的弊端已被大家认识到, 目前, 实践性很强的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被广泛采用。使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 使得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生动有趣。在这其中, 一些教师很少讲解英语语法知识;但还有一部分教师仍单一地采用“讲解法”教学语法知识, 用例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讲解枯燥无味, 使得学生觉得学习无趣。
(二) 大班教学,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困难重重
大班教学, 学生人数多,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 “语法知识教学”与“用英语做事情”常常顾此失彼, 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语法知识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可以说, 探求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把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结合起来, 并把知觉作为认知的起点, 强调人的心智的内在系统的作用。皮亚杰 (Jean Piaget) 认为, 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不断作用的过程, 幼儿在最先建立的动作图式 (action schema) 的基础上通过同化 (as- similation, 新接收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后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 、顺应 (accommodation, 认知结构接受了新的信息自身作出的自我调整) 、调节 (equilibration,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调节, 表现为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发展, 进入一个新的水平) 的不断循环, 逐步发展了认知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 (J.S.Bruner) 认为, 人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而进行的。他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内在动机的作用。他主张让学生独立思考、 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学习的过程包括简单讲解后的归纳 (举出典型例子以得出一般结论, 举一反三) 和通过错误后不断摸索学习 (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和反复实践来学习知识) 。
笔者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获得如下启示:学习者是主动参与意义构建的个体, 其学习积极主动程度决定着语法教学的成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 不仅表现在学习情绪上, 更表现在激活原有的英语语法图式, 积极主动感知新的学习内容, “同化”“顺应”环节的思维活跃上。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在愉悦的情绪中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是开启、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其顺利地进入教学内容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教师要借用一切教学手段, 展示教学内容, 采用归纳、演绎、类比、运用等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规则, 逐步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析
笔者根据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发现学习法指导下, 探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把语法教学分为三步进行:课前导学, 鼓励学生“发现”语言规则;课堂创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掌握语法;课堂小测验,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课前导学, “发现”语言规则
语法的学习并非全部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完成, 40分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语法学习活动应拓展到课外。比如:组织学生课前看电影、学唱英文歌曲等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语法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设计语法课导学案,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语法规则。
1.“观影唱歌”学语法
在交际语境中的电影经典台词、英语歌词带给学生的不只是语言的魅力, 更多的还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布置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唱英文歌、收集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截取2分钟视频播放;解说经典台词;模仿电影人物的动作和语音、语调, 进行即兴课堂表演等, 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美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身试法”说语法
每星期选取两节课, 安排5~8分钟给学生上讲台说语法。学生将课余时间收集的谚语、成语等投影到屏幕上, 对全班同学讲解句子的含意、语法结构, 然后其他同学对讲授者进行提问、质疑。如果讲授者能及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质疑, 就算成功;如果不能及时解答, 则要受罚———唱歌或表演节目。笔者美其名为“以身试法”说语法。“以身试法”说语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用多媒体演示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 满足了表现欲, 激发了学习英语语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精心设计导学案
语法课前,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 研读教材, 分析学情后制定课前导学案。课前导学案包括: (1) 学习目标; (2) “语法观察室”, 即观察所给的几个句子, 归纳某些语法规则; (3) “牛刀小试”, 即尝试运用语法规则等三个部分。课前导学案对学生的语法学习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通过课前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和自学, 让学生自己去归纳语法规则, 其中涉及观察、比较、归纳、 回忆等加工过程,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 课堂创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掌握语法
课堂上, 教师必须设计和开展个性化的、多层次的学习任务,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实现语法知识的内化, 使语法学习成为一个梯级认知过程 (即观察、比较、归纳、演绎) 。学生要调动新的语法图式, 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 经过观察, 逐步推理出一些语法规则, 在反复运用后, 习得语法,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 听说结合, 重在流利
(1) 游戏激趣
游戏种类繁多, 一般持续10分钟左右。例如: 1可将学生分成两个队, 请一队学生模仿某一日常行为 (模仿开汽车、擦皮鞋、骑自行车、刷牙等) ;另一队学生运用语法组句猜测其行为。2把日常行为写在卡片上, 或给学生提供情景图片, 让两队学生运用语法组句、口头描述卡片或图片的内容。猜测与描述表达正确可得一分;错误的话则对方得一分。
(2) 操练个性化
操练 (drills) , 是一种集中、重复性练习的常见方式, 其目的在于通过习惯的养成使学生掌握目标语言。它的缺陷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如果我们把操练的内容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那么语法操练就会显得有趣。例如:操练不定式做表语, 要求每位学生站起来说My dream is, 注意不能重复前面学生说过的话。T代表教师, S代表学生。
T:My dream is to visit Mo Yan. (pause) S1
S1:My dream is to study in a university. (pause) S2
S2:My dream is to be a doctor. (pause) S3...
(3) 信息沟任务
为完成信息沟任务, 可将学生分成双人组或多人组来活动。每个学生接触不同的信息, 再将不同的信息集中起来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在这样的任务中, 学生自然能感受到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特定语法项目的区别。例如, 在学习语法项目“一般将来时”时:
每个小组若干名学生, 他们手上有两种不同的纸条, 相互之间必须使用一般将来时进行询问, 才能完成口头报告。纸条1:Jack and Tim like travel- ling, so they decide to visit an old temple.Jack will buy the food.Jack has a radio.The radio says it is go- ing to be rainy.
手里拿着纸条1的学生需要询问对方来了解以下的情况 (如表1所示) :
对方拿着纸条2, 上面写着:Jack and Tim like travelling.Tim will bring umbrellas and some water. They will start at 8 am. And they will meet at the No.2 bus station.他应要求需回答提问, 且要与别人进行对话了解更多的情况 (如表2所示) , 才算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口语互动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用到“疑问词+ will+ 动词原形”。语法教学中, 学生将熟悉的单词、 词组和结构用新的、不熟悉的方式重新组合,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与交际, 教师巡堂, 通过及时的指导, 使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规则, 使新的语法规则成为学生的语法图式。
2. 读写结合, 重在准确
语法对语言的流利程度和意义表达准确程度的影响, 在阅读和写作中更为明显。笔者认为, 以下读写活动能使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 不仅掌握语法的形式, 而且能关注到语法的意义及其功能。
(1) 完成对话
初中的起始年级我们从完成对话开始, 要求学生根据对话提示, 完成对话, 这有助于学生加强句子结构和单词的位置, 检验学生在对话语轮中运用语法, 以便做出恰当的表达。例如7上牛津版Unit 1语法:一般现在时。课本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2) 短文填空
短文填空有助于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辨别运用语法规则, 进一步熟悉语法的形式以及它的语境功能, 而不是孤立地进行无意义的单个句子的学习。例如:学习被动语态时,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篇短文填空:
It was a cold morning. A dog _________ (fall) into the gap near the road. “The dog ___________ (must/hurt) . He __________ (should/ take) to the pet hospital. Some doctors __________ (must/ call) .” said Mr. King. The ambulance came. “The dog___________ (need/not/send) to the hospital. Some food and hot milk __________ (should/ give) , it’s just hungry.”Mr. King __________ (tell) by the doctor. So the dog __________ (look after) by Mr. King and became his family member.
(3) 话题写作
话题写作要关注语法项目具有的功能意义。例如:学习一般现在时时, 它的基本用法之一是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我们给出一篇daily life的例文, 经过让学生阅读后讨论, 帮助学生从文中提取相关的句型和词汇, 分析需要何种语法表达形式, 熟悉本结构。写作过程中让学生经构思 (激发创意、记录创意) 、草拟修改 (反馈—同伴互评, 自我订正, 教师回应) 、编辑、终稿, 写自己的daily life。
训练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相适应。比如学生在写作完成后, 与同学的作文进行比较, 发现哪些句子写得好, 再对比修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实践证明, 读、写结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增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三) 课堂小测, 检测学习效果
为检查教学效果, 课堂小测是必要的。测验是复习功课的最好机会。从学生角度而言, 经过测验的考核, 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 可以明白学习上的得失, 成绩好的继续保持或求得更好;差的则希望迎头赶上或力求进步。这两种情况皆可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 尤其是成绩较好的, 对于知识的熟悉与成就的喜悦, 就是最好的再学习动机 (亦即学生获得了正面的加强) 。
从教师角度而言, 测验也能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显示一些值得参考的意义, 它可以澄清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可由学生受测的结果明了是否达成教学的目标, 教材是否选择得当, 施教的方法是否正确, 学生有什么学习困难等。教师至少在完成某一个教学单元, 或一学期的教学之后作适当的考核, 以改进教学过程中的缺失。
因为是大班教学, 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因此, 测试题需分为两层。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语法项目检测, 了解学生对语法要点的掌握, 以便做好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层次的检测题是单项选择题或者句形转换。侧重对语法形式的检查, 是全班学生的必做题。
例: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She does a lot of homework to help her mum. (改成一般疑问句)
______ she ______ a lot of homework to help her mum?
第二层次的检测题可以是较短的短文填空, 考查在上下文语境中对语法的掌握。学生根据完成第一层次题目的情况, 可以挑战冲刺第二层次的题目。
实施测验时, 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过多需要死记的知识, 注重思考与应用的问题;事先通知学生举行测验的目的与时间, 给学生有测前复习的机会; 尽快评定成绩, 使学生对自我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对策。
结束语
初中英语教师要分析讲解语法规则, 进行练习时侧重语言形式的正确运用。一旦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就会不自觉地退出学习主动者的位置, 被动地学习。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发现学习法运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创设学生熟悉而生动的情境, 开展游戏、交际等教学活动, 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起原有的语法图式, 进入同化、顺应等认知过程, 在互动合作中主动地感知、发现语法规则, 在运用中掌握语法规则。同时, 其认知能力可得到不断的发展。可以说, 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发现学习法给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新的理念与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陈琳, 王蔷, 程晓堂.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
韩新民, 王新谦.2001.外语教学法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32.
何广铿.2002.英语教学法基础 (第二版)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林立.2013.英语语法教学 (第一版) [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8.
王才仁.1996.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45.
姚锦斌.2012.“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 (4) :21-23.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理论心理学;复兴;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26—02
一、理论心理学复兴的局面
长期以来,心理学内部学派林立、各抒己见,重实证轻理论,学科内部出现恶性分化,使得当代心理学面临分离和破碎的危机。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由于其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范式而受到影响。心理学家们深刻反思到:心理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正是轻视理论心理学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加强心理学科研究的时代下,随着心理学自身分离破碎的危机和实证主义的动摇,出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和理论心理学的复兴。
近代理论心理学兴起的是源于科学哲学家库恩在1959—1963年主持出版的六卷本的理论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一门科学的研究》。这套丛书从理论探索的高度,对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方法论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67年,“理论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成立,它标志着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开始恢复它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1975年,美国学者J.罗伊思出版了一本专门讨论理论心理学的专著——《心理学的多元方法论:理论类型、特征与普遍性观点、体系和范式》,此书率先提出理论心理学是由元理论和实体理论构成的命题。库恩和波普在各自的专著中专门分析和讨论了心理学的科学历史发展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理论心理学研究还不够系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和研究气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北美、欧洲等地掀起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热潮。这一时期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研究力量,出版了专门的理论刊物,建立了理论心理学的国际组织。1984年,《心理学年鉴》开始出版,《理论与哲学学历学杂志》、《理论与心理》、《国际人格结构心理学》及《哲学心理学》等理论性杂志相继出版发行。1985年,“理论心理学国际协会”在英国建立,该协会成功地在世界多个国家主办了多次理论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并编辑了一系列的会议论文。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以大量篇幅刊登了谢里夫和威廉姆斯的文章《应该正式承认理论心理学为一门分支学科吗?》,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末以来,理论心理学更是方兴未艾,在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此外,理论心理学还加强了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学科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为其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不少。诸如,叶浩生先生的《理论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燕国才先生的《关于理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等研究都对理论心理学的体系,即对理论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性质、作用、地位等进行了阐述。他们各自的研究虽有特点,但基本的理念是大同小异的。以下是对理论心理学的大致概括:
理论心理学它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它能从宏观上对对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并使各分支心理学科在这种宏观理论的指导下获得更为有益的启迪。理论心理学是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理论心理学范围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元理论应该包括:(1)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方法论,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等。(3)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实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些特殊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实体理论包括:1)一般理论,例如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2)具体理论,如感知觉理论、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能力理论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相互结合,理论心理学的对心理科学发展有的极大的作用。理论心理学可以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和统一范式的建立。理论心理学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理论心理学采用的逻辑分析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理论心理学具有抽象和综合的功能。
三、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加强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问的融合。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对峙的局面会趋于缓和,表现出一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融的迹象。历史的经验告诉心理学家们,理论与实证心理学长期的对立与争论并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心理学家们似乎逐渐的意识到“没有事实基础的理论是沙堆上的建筑物,而没有理论的事实则是一堆再乱无长的资料,不能用于建设井然有序的科学大厦。”各心理学家已经能够承认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对立与统一、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即理论心理学为实证心理学提供理论指导,实证心理学又为理论心理学后者为前者提供素材。一切实证研究都以一定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同时,理论的建构又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离开了实证心理学,理论就成了纯粹的主观臆测,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了没有思想的空壳。目前,心理学工作者们倾向于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理论的修养,特别是对心理学元理论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科学技术学的严格训练和实证操作的规范化。有了心理学工作者这两方面的训练,就有可能实现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相当一段时期重实证轻理论的研究导向造成心理学头重脚轻、摇摇欲坠的严重后果,并开始关注理论心理学的建构。心理学家们开始了对心理学分裂局面的反思。诸如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之所以呈现一种分裂的不统一的局面,就是因为心理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缺乏支撑这门学科的元理论。想必在今后的心理学研究中,对元理论的研究应该是各心理学派共同关注的问题。元理论的研究就是从宏观上对心理学的整体把握,即对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的基本框架等问题的研究。
实证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的融合是心理学家的众望所归,也是心理学发展必然和不可阻挡的潮流。
2加强了对实体理论、分支理论的整合研究的趋势。理论心理学的各实体理论或亚理论的趋于整合。实际上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心理学不缺乏理论,而是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从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到近代的人本主义、认知学派,各家都有自己的理论。只是这些理论只局限于自己的框架里,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整合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上叶浩生先生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在各分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所建立的分支理论进行分析,找到各分支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并在次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形成一种能对各分支心理学均起指导作用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各心理学理论研究出现的汇合和交融,正是心理学分支理论整合趋向的一种表现。各种心理学理论由对立趋于协调、互补。心理学家们不再坚持用独家理论来结实所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事实,而是博采众议,兼容并蓄,相互承认。这样的趋向,当然有助于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和发展。各心理学家可以心平气和的对心理学的一些共同问题,统一范式进行共同探讨。
3采用新的科学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探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是理论心理学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将是理论心理学焕发生机的又一途径。现代理论心理学从传统的主观的、思辩的方法寻找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近年来,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理论研究探索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元分析技术就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结分析。元分析使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一些研究或实验进行定量化的总结,并寻找出相同内容的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这已成为理论心理学总结和评价研究的有效手段,是研究方法的重要革新。元分析步骤是由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对研究的分类和编码、对研究结果的测定、分析与评价效果四个部分,这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此外,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当前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质性的研究方法不同于旧的以四边推理和经验的常识性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而是从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来定义抽象的概念,从中分析出结构性的一般关系,然后再来建构理论。目前,质性研究已经在计算机上设计出了研究程序的软件,建立了效标。这种质性的研究方法使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进入规范和科学化的轨道。对理论心理学研究科学地和行之有效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正在推动正理论心理学迈向新的台阶。
认知心理学理论 篇12
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该系统的特征是用符号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 或表示内部的操作过程, 该系统能够对外部环境及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加工。从这一基本的理论框架出发,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这一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的各种加工过程的规律、特点和本质, 并以此加深我们对人类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的认识与了解, 进而利用这方面的成果更好地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突出地强调研究人类内部认知过程, 其基本思想还突出地体现了它将人脑与电脑类比, 将人脑看成是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一根本观点。著名信息加工心理学家纽尔和西蒙 (Newell&Simon) 认为, 人和计算机及一般的信息加工系统有着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 都是由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和效应器几部分构成的一个加工系统。其中, 记忆系统是信息存贮机构, 进行信息加工时需要某些贮存于其中的信息时, 系统就会从中提取出所需的以符号形式存贮的信息;加工器是一组信息加工过程, 如搜索信息、比较并评估当前信息或从记忆系统提取来的信息, 决定基本的信息加工序列或程序。整个系统的加工都是以符号结构为标志的。可以说, 人脑和电脑都有输入、输出、存贮机制并依据一定程序进行加工的符号操作系统。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中还隐含着一种根本看法: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采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就是说, 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中, 往往都要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 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加工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动的、有选择性的活动, 强调人类认识活动的主动性。由此, 认知心理学就非常强调人类在问题解决过程当中的认知策略问题。
二、个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 人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储存和加工、信息的提取和运用三个过程。
1. 获取信息的过程。
无论何种学科的知识、何种技能, 当个体要达到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知识和技能时, 第一步, 必须获取相关的信息, 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过程是通过信息通道进行的, 一个正常人主要的信息通道包括眼睛、耳朵、肢体, 借助视觉、听觉和肢体的感觉 (如嗅觉、触觉等) 功能进行工作, 获取信息后随即进行储存和加工。现代教育过程中, 学生获取信息 (知识与技能) 的途径较多, 如学生可通过语言交流、图书、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
2. 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进而熟练。
当个体获取知识或技能后, 要为第三阶段的“取和运用”做准备, 所以必须进行储存和加工, 否则后面阶段无法进行。储存实际上是记忆, 记忆又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重要的知识与技能要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比如, 重复, 在一定情境下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等。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设计出有效训练方法以期达到高效储存信息的目的。外语教学中的情境对话, 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解决, 工科教学中的模型展示以及模拟或实验操作教学等均为公认的高效储存信息的方法。
3. 对信息进行提取、运用进而创新。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知识和技能为我所用, 服务于社会进而有所创新。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 最终要检验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运用。考试、短期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均可检验出在校生对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效果。如果前两个阶段完成的不好, 个体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补充, 但这种对知识与技能的补充由于针对性很强, 往往效果非常显著。对所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诸多信息经过不断地运用, 大多会有创新的冲动, 或许这说明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需求。
三、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包含的层次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小学学生以强化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以升学为主要目的, 也有别于本科院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 (包括技能和知识等) , 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产业发展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据此目的,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有别于中小学和本科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主要应突出实用技能的训练, 即使在外语、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也应以突出实用技能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观点, 高职院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 有效的信息输入过程。
既然知识与技能最初会被学习者以神奇的编码和抽象的符号等信息加以储存以便加工和应用, 那么有效的信息输入和储存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和基础, 即学习者本人主动打开信息通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是关键。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动机、目标任务、适当的压力诸因素是个体进行有效信息输入的影响因素。因此,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这些因素。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演示、演板, 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均为这些因素的具体细化。
2. 高效的信息储存、加工方式。
知识与技能信息经个体吸收后经过加工处理才可成为长期记忆为将来提取运用提供方便。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就是“实际运用”训练, 无论何种学科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忽视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训练, 其结果只能是使知识被遗忘或使学习者纸上谈兵。因此, 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结合实际的训练以保证信息的高效储存。
3. 达到熟练地提取、运用信息的结果。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能熟练地提取和运用信息的结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形式进行检测。检测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 也可以随机抽查, 检测内容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力求以灵活运用知识为原则。若没有达到让百分之八十以上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基本问题的结果, 就应该反思前两个过程是否达到目标, 同时在设计下节课时应考虑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4. 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 修正教学策略。
通过对教学检测信息的反馈、反思, 重新修正自我的教学策略, 包括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信息输入是否有效?信息的储存、加工方式是否有效?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等做合理的调整或修改, 以便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准备。
四、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
根据以上论述, 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模式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五、目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就必须从能力本位出发, 彻底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 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目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和展现。
课堂教学大多表现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 对大部分学生实现有效的信息输入较为困难, 师生互动、模拟实际操作训练未成习惯。
2. 理论课和实训、实验课界限分明, 降低了高效课堂实现的可能性。
大多数工科学科教学过程中, 高效课堂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即时在实际情景下对理论知识进行加工、储存, 但实际教学往往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单独进行,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3. 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检测缺乏及时性。
及时检测教学结果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通过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及时修正教学策略, 完善教学过程和方法, 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必要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有期中或期终的考试检测, 学生突击过关、侥幸过关较多, 直接影响高效课堂目标的达成。
六、结论
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 个体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个体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有效吸收、储存、加工和提取运用的过程。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为原则, 实现有效的信息输入, 高效的信息储存、加工方式和熟练地提取、运用信息的结果为指导模式进行。
摘要:本文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了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有效的信息输入——因素为兴趣、动机、目标任务、适当的压力;高效的信息储存、加工方式——响因素为是否进行实际情境下的操作训练;熟练地提取、运用信息的结果——过检测知识、技能的基本运用情况获得;教师反思、修正教学策略。
关键词:现代认知心理学,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模式,结构
参考文献
[1]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程忠国, 等.职业技术教育[J].2010, (26) .
[3]戴士弘.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