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防治知识(通用11篇)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篇1
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
姓名: 身份证号:□□□□□□□□□□□□□□□□□□
住址: 镇(街道)村(社区)号
一、你认为下列哪项是宫颈癌的症状(5)
1.外阴长结节 2.腹痛 3.腹部有包块 4.月经量多 5.性交后阴道出血
二、你认为下列哪些行为与患宫颈癌有关?(1)
1.过早性行为 2.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3.生育一个孩子 4.经期清洗外阴 5.结婚过晚
三、你同意“绝经后,就不会患宫颈癌了”这种说法对吗?(2)1.同意 2.不同意 3.不清楚
四、你认为健康妇女应至少多长时间接受一次宫颈癌检查?(3)
1.每年一次 2.2年一次 3.3年一次 4.4年一次 5.5年或更长一次
五、你知道下列哪项是筛查宫颈癌最主要的方法(4)
1.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2.B超 3.血常规化验 4.定期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5.检查阴道分泌物
六、你认为宫颈癌能治好吗?(4)
1.不能 2.不太了解 3.能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 4.早期发现能治好 5.病情发展到任何时期都能治好
七、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不能预防宫颈癌?(2)
1.性生活前双方都要清洗外阴 2.经常吸烟 3.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4.预防性传播疾病 5.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
八、你认为下列定期宫颈癌筛查的目的哪项最正确?(1)1.为了早期发现宫颈癌或宫颈病变 2.为了发现晚期宫颈癌
3.为了及时治疗宫颈糜烂 4.主要发现与宫颈癌有关的危险因素 5.主要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
九、你知道患生殖道感染最可能出现哪种症状?(2)
1.阴道分泌物越来越少 2.外阴、阴道搔痒 3.不明原因阴道出血 4.腹部出现包块 5.月经不规律
十、你知道定期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可以发现哪些疾病?(5)
1.阴道炎 2.子宫肌瘤 3.宫颈癌 4.盆腔炎 5.以上几种疾病都可以
— 1 — 附件乳腺癌防治知识问卷
姓名: 身份证号:□□□□□□□□□□□□□□□□□□ 住址: 镇(街道)村(社区)号
一、有关乳腺癌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1)
1.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 2.是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3.是妇女很少见的恶性肿瘤
二、下列哪一个年龄组是乳腺癌的好发年龄组:(1)1.40-60岁 2.20-30岁 3.70岁以上
三、女性乳房有下列哪类表现时要找医生:(5)
1.在乳房或腋下及其附近有肿块 2.在乳房或腋下及其附近有厚的或坚硬的组织 3.乳头溢液、压痛、紧缩或内翻 4.乳房发痒或皮肤颜色变化 5.以上均是
四、下列哪类妇女易患乳腺癌:(5)
1.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2.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者 3.肥胖妇女 4.年龄超过40岁仍未婚、未育、未哺乳的妇女 5.以上均是
五、乳房自查方法正确的是:(5)
1.脱去上衣,两臂自然下垂,对镜观察双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2.两臂上举抱头,再观察双乳是否对称,有无肿块或皮肤陷窝
3.仰卧,肩下垫一扁枕头,将手指伸直平着触摸乳腺各区域,再用伸直的手指,摸查腋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4.用指压乳晕区,观察乳头有无液体流出 5.以上均是
六、乳腺癌预防方法正确的是:(5)
1.发现自己患有纤维囊性乳腺病应立即治疗 2.哺乳期妇女在每次哺乳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排出乳汁
3.戒烟和戒酒 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除了坚持自我查体,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较全面检查 5.以上都是
七、下列有关乳腺癌防治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4)
1.早期发现是控制乳腺癌发展的主要有效措施之一 2.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技术较成熟
3.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 4.乳腺癌即使查出来也是不能治愈的
八、乳腺癌自我检查间隔时间应是:(2)
1.每半月一次 2.每月一次 3.每2个月一次 4.每3月一次
九、在月经周期中最适宜的乳腺癌自我检查时机是:(2)
1.月经来潮的第1-2天 2.月经来潮的第10天左右 3.月经来潮的第20天左右 4.月经来潮前1-2天
十、下列哪项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3)
1.乳腺肿块 2.单侧乳头溢液 3.以上两者都是 4.以上两者都不是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篇2
关键词:宫颈癌,预防,治疗
2009年9月对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服务辖区1000名30~69岁妇女进行了普查, 发现30~45岁年龄段患慢性宫颈炎合并纳氏囊肿发病率较高, 宫颈重度糜烂发展成CIN者有45例 (活检确诊) ;60~69岁发现了15例CIN病例, 患者均无明显接触性出血和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 肉眼见宫颈光滑, 有出血点、阴道粘膜潮红, 易与老年性阴道炎混淆, 在阴道镜可见到分化异常的细胞分界线, 对可疑病变行活检确诊。从癌前病变到宫颈浸润癌, 一般需要8~15年, 有的甚至可以是20年, 故做好妇女病普查显得尤为重要。
1 宫颈癌的病因
迄今为止, 宫颈癌的病固尚无定论, 医学界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的危险因素较多, 其中与患者初次性交年龄和性伙伴的性伴侣数量最为相关。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是一种部位特异性的DNA病毒, 在上皮及粘膜表面复制增殖, 目前已分离出70多种亚型, 常发生于有性生活的妇女外阴, 肛周及下生殖道, 分为低度或无致癌危险病毒。很多慢性宫颈患者都可以查到HPV, 但HPV感染恶变为宫颈癌者只有2%~3%, HPV6、11、42、43和44一般伴随尖锐湿疣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极少引起浸润癌;高致癌危险病毒包括HPV16, 18和31, 通常并发CINⅡ、Ⅲ和浸润癌;此外, 还有中度致癌危险病毒、包括HPV33、35、39、51、52和56, 目前已能够检测体内HPV的亚型 , 研制了预防宫颈癌HPV疫苗, 对宫颈癌的预防, 治疗及筛查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特点
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由癌前病变衍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 即由宫颈的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 最终发展为浸润癌, 因此, 将所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宫颈病变统称为宫颈癌前病变, 移行带区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 (特征是细胞内有糖元合成) 对致癌物的刺激相对不敏感, 但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 在一些物质 (例如精子、精液蛋白, 阴道毛滴虫, 病原体, 单纯疱疹病毒以及人乳头瘤病毒等) 的刺激下, 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 排列紊乱, 核深染, 有丝分裂增加, 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根据异型细胞占据宫颈上皮层内的范围CIN分为:CINⅠ级, 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CINⅡ级, 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2/3;CINⅢ级, 异型细胞几乎累及或全部累及上皮层, 即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机会越多, 当宫颈上皮化生过度活跃, 异型细胞突破上皮下基底膜, 累及间质, 则形成宫颈浸润癌。
3 宫颈癌前病变的症状和转归
宫颈癌多无明显的症状, 部分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 , 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体征, 主要为宫颈糜烂, 据我国资料统计:不典型增生中, 50%以上的病例均有宫颈糜烂, 原位癌中则有75%~85%具有这一体征, 所以筛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据统计:如不经治疗, 40%以上的病例将发展为浸润癌, CINⅠ CINⅡ进展为CINⅢ需3~8年, CINⅢ发展为浸润癌需10~15年, 35岁以下患者病变进展的机会明显增加。
4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
(1) 宫颈细胞学涂片;
(2) 细胞基液检查;
(3) 阴道镜下行醋酸白试验、碘试验对可疑组织行活检确认;
(4) 对于鳞柱交接部内移, 可疑病变累及宫颈管以及可疑腺癌的病例应诊刮送病检确诊;
(5) 宫颈锥切是确诊CINⅢ和浸润癌的金标准, 对阴道镜下不能观察到鳞柱交接, 即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 宫颈管诊刮报告CINⅡ、CINⅢ、可疑腺癌、活检诊断微小浸润癌均可行宫颈锥切病检确诊。
5 宫颈癌的治疗和随诊
要依据CIN级别, 参照HPV检测结果, 明确诊疗目的, 使治疗规范化。
对于CINⅠ同时HPV阳性者应于治疗。对CINⅠ、 CINⅡ主要应用物理治疗, 如:微波、微光、冷冻等;CINⅢ则使用宫颈电切 (CEEP) ;锥切术可以治疗CINⅢ、宫颈原位癌以及Ia期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适用高鳞状上皮内瘤变, 无浸润癌, 无生育要求者。对所有宫颈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均应定期随诊, TCT和HPV检查, 如果随诊过程中发现异常, 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诊断处理。
6 宫颈癌的预防
针对其发病因素, 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普及防癌知识, 提倡晚婚, 少育。
(2) 提倡健康卫生的性生活, 不要过于频繁, 杜绝经期性交, 性伙伴要稳定, 不易多个性伴侣。
(3) 防治妇科炎症, 积极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 同时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 丈夫有包皮过长时及时早手术治疗。
(4) 定期检查:30岁以上的妇女, 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基液等细胞检查, 一般情况下每1-2年检查一次,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 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已研制HPV疫苗用临床来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国楠.子宫颈癌的术前动脉化疗[J].实用妇产科, 2005, 21 (4) :199-201.
[2]陈春林, 谭道彩, 梁立治, 等.动、静脉灌注化疗子宫颈癌组织药物浓度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 1995, 30 (5) :298.
[3]牛书怀, 王争国, 宋藏珠.晚期子宫颈癌动脉与静脉化疗的效果比较[J].中华妇产科, 1996, 31 (7) :429-430.
必须了解的宫颈癌疫苗知识 篇3
现有的宫颈癌疫苗主要针对HPVl6和HPV18两种类型,所以还不能预防全部的宫颈癌。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尚未感染HPV的女性而言,现有疫苗在预防宫颈癌、癌前病变以及其他生殖器疾病均显示出长期高度的有效性(>95%)。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上市的疫苗都是预防性的,不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对于已经感染了HPV病毒的女性来说,打疫苗并不能消灭HPV病毒。大部分HPV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且并无治疗HPV的特效药物,所以一般HPV感染无需治疗。
接种过HPV疫苗依然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建议年龄在3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已有性生活或HPV感染的女性更应重视。
超过适应年龄还能接种宫颈癌疫苗吗?
据葛兰素史克公司消息,“希瑞适”在中国注册用于9岁到25岁女性的接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来说,还没开始性生活、未感染HPV病毒的人效果会更好。不过,年龄限制并不绝对。香港卫生署于2010年将四价疫苗的适用年龄由9岁到25岁放宽至9岁到45岁。世卫组织认为,能获得HPV疫苗保护的人群年龄为9岁到26岁,而最适宜接种的年龄为11岁到12岁,但具体还应以医嘱为准。
怀孕女性不应接种宫颈癌疫苗(图/摄图网)
疫苗上市后是否马上就能接种?
虽然希瑞适已经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上市许可,但在中国大陆注射使用HPV疫苗最快也得等到明年初。
正式上市后,各地疾控中心还需要经过招标等程序,发往各地接种站点才能接种宫颈癌疫苗。HPV疫苗通常分3次给药注射,共需要6个月左右完成。
接种宫颈癌疫苗贵不贵?
目前,宫颈癌疫苗刚刚在国内获批,价格暂时未知。但参考香港的价格,疫苗本身的费用大约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且很有可能作为二类疫苗在市场上销售。相比其他疫苗而言,消费者或将支付较高的费用。专家预计,随着更多宫颈癌疫苗产品在未来获批上市,价格一定会越来越便宜。
宫颈癌疫苗是否安全?
由于使用时间较短,副作用是否与疫苗本身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委员会在2014年发表声明:会继续关注HPV接种的安全性,对现有证据进行认真评估,目前仍认为HPV接种的获益-风险比很乐观。但也强调近年接种副反应事件有所增加,不过大部分未经证实或缺乏证据。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2年11—12月间邯郸市某社区30~59岁妇女500例进行问卷调查。全部为已婚女性,30~44岁312例,占62.40%;45~59岁188例,占37.6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5例,占27.00%;初中文化245例,占49.00%,高中及以上120例,占24.00%。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5 000元的有22例,占4.40%,5 000~1万元的有195例,占39.00%, 1~2万的有235例,占47.00%;2万以上的有48例,占9.60%。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宫颈癌相关知识,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一对一方式访谈并填写统一调查表,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样本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宫颈癌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仅为41.18%, “保持性生活卫生能预防宫颈癌”知晓率最高,为74.80%;“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有关”知晓率最低,为15.60%。见表1。
注:HPV—人乳头瘤状病毒。
2.2 不同特征的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被调查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年龄组较高年龄组高(P<0.01);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P<0.01);家庭年收入越高,知晓率越高(P<0.01);在不同职业女性中知晓率亦有差异(P<0.01);5年内参加过筛查的妇女比未参加过筛查的妇女知晓率高(P<0.01)。见表2。
2.3 不同特征的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情况分析
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以低年龄组、高文化程度组、高收入组筛查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以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组中筛查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不愿参加筛查妇女原因分析
妇女不愿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最多为“没有症状不愿意检查”,其次为“不知道筛查的好处”和“检查费用高”等。见表4。
2.5 社区妇女获取宫颈癌相关知识及途径
99.00%的被调查妇女有想获得宫颈癌相关知识的意愿,仅有5例表示无所谓或不想知道;宫颈癌知识获得途径:45.00%的人通过电视和广播获得,21.00%的人通过亲戚、朋友和邻居获得,15.00%的人通过医生获得,10.00%的人通过社区宣传获得,9.00%的人通过其他形式获得。
3 讨论
3.1 调查发现该社区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
总体知晓率为41.18%,此结果与周婧雅等[2]调查结果相似,高于郑霞等[2]及刘金荣等[3]调查结果,说明我国各地对宫颈癌认知状况不均,但总体水平偏低。调查显示宫颈癌与性生活的关系认知情况较好,对宫颈癌早期阶段及癌前病变阶段知识认识不足,尤其对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知晓率仅为15.60%,这还需要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形式普及宫颈癌相关知识,使广大妇女了解宫颈癌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认识到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宫颈癌筛检率。宫颈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发展相对缓慢,存在一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阶段,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从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10~15 a时间,宫颈癌早期阶段及癌前病变阶段预后与宫颈浸润癌预后相差甚远,患者如能在此阶段被发现并加以治疗,对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调查显示,99.00%的被调查妇女有想获得宫颈癌相关知识的意愿,而通过社区宣传途径获得知识仅占10.00%,通过医生获得知识仅占15.00%,这也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加大适龄人群健康宣传同样重要。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社区宫颈癌普查中能明显增强女性依从性,有效提高宫颈癌的筛检率[3,4,5]。因此,以社区为基础,根据社区人群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社区人群防癌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当务之急。
3.2 不同人群特征对宫颈癌的知晓率不同
本次调查显示,年龄较低组、高文化程度组及高收入组宫颈癌知晓率高于年龄较高组、低文化程度组及低收入组,5年内有筛查史者知晓率高于5年内无筛查史者,不同职业知晓率亦不同,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较其他组知晓率高,这与周婧雅等[2]、郑霞等[3]、于晓等[6]、阿依努尔·买买提等[7]调查结果一致。因此,年龄较高、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无宫颈癌筛查史者以及无职业人群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提高此人群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普查率,从而有机会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3.3 不同人群特征参加宫颈癌筛查率不同
调查显示,宫颈癌的筛检率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职业有关。低年龄、高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人群较高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人群筛查率高,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筛查率较个体、无业人员高,这与郑霞等[3]调查结果一致,这与高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及无业人群接触外界相对较少、获得信息渠道少、因经济原因放弃就医等有关,此人群承受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亦相对偏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政府资助显得尤为重要。调查表明,低收入人群参加政府组织免费宫颈癌筛查意愿明显高于高收入人群[3]。宫颈癌的防治必须是有一定人群覆盖面的健康人群普查普治,筛查中覆盖面比人均筛查频度更为重要[8]。如果全体适龄妇女终生进行1次宫颈癌的普查,就可使子宫颈癌所致的死亡下降50%[9]。深入调查分析影响宫颈癌筛查的相关因素,提高人群接受筛查的依从性至关重要[10]。此调查显示,不愿参加普查的原因中“没有症状不愿检查”,“不知道筛查的好处”及“检查费用高”居前3位,可见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保健意识差、经济原因直接影响宫颈癌的筛查率。因此,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完善的筛查制度在妇女的普查普治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更多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得以发现和治疗,从而最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邯郸市某社区30~59岁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1—12月在邯郸市某社区30~59岁妇女中随机抽取500例采用现场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500例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1.18%,其低知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及5年内宫颈癌筛查史有关;宫颈癌筛查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被调查的妇女宫颈癌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高年龄、低文化、低收入等群体应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以提高其宫颈癌知识知晓率及筛查率,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关键词:宫颈癌,知晓率,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5.
[2]周婧雅,邱立平,刘丽,等.北京市大兴区2000例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2):94-97.
[3]郑霞,宋雅娟,刘结华.深圳某社区育龄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280-1281.
[4]刘金荣,张志辉.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社区服务中心对宫颈癌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117.
[5]徐旦.健康教育在社区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8-19.
[6]于晓,刘玉玲,李晓莉,等.河南省新密市2143名农村妇女子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2):335-338.
[7]阿依努尔.买买提,米合日尼沙.买买提,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等.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维吾尔族女性对宫颈癌知识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80-5984.
[8]董志伟.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17.
[9]苏光,李明艳,孙鸿博,等.宫颈癌医院机会筛查与社区筛查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6):429-431.
防治宫颈癌:避免走人三个误区 篇5
确诊的宫颈癌病人发病年龄大多在40~50岁,30~40岁占15%,50岁以上者占20%。尤其是宫颈癌年轻化的趋势显而易见,最小的宫颈癌患者才18岁。宫颈癌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但是,女性朋友在防治宫颈癌时,要避免走入3个误区。
1.误当“宫颈糜烂”
30多岁的王女士,长期受白带多的困扰。在一家医院当作“宫颈糜烂”断断续续诊治两年,因自觉症状加重而前来就诊,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C2)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发现是宫颈原位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症状与老百姓讲的“宫颈糜烂”症状相似,如果不做进一步检查而盲目进行治疗,反而会延误病情;有些严重的“宫颈糜烂”是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造成的,需要观察治疗,预防发生病变。值得注意的是,轻、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癌的最大隐患之一,但是因症状不明显、不影响正常生活而容易被忽视。一项调查表明,宫颈炎转变为宫颈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倍。因此,对“宫颈糜烂”要查清病因,进行正确而规范的治疗。
2.不重视筛查
一位40多岁女干部,在单位妇科体检进行宫颈癌筛查时,显示液基细胞TCT检测结果异常。由于她未给予足够重视,忙于工作未去医院及时治疗,6个月后再次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已是宫颈癌晚期。
TCT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TCT加HPV—HC2检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女性宫颈癌筛查方法。因此,对于TCT检测结果异常,不可掉以轻心。定期检查,早确诊,早治疗,是防治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
3.过度清洗
30多岁的杨女士,发现感染上人乳头状瘤病毒后,变得特别爱干净,购买了阴道冲洗液每天进行反复冲洗,由于冲洗液浓度高未经稀释,冲洗次数过于频繁,反而造成阴道的表皮脱落、粘连和损伤。黏膜表皮破损后,容易被病毒侵入。反复清洗导致阴道内环境破坏,病毒更易生根。反复冲洗的结果,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
其实,宫颈癌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癌症和治疗癌症的技术不断提高,宫颈癌可以有效预防。定期检查,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进行治疗,宫颈癌是可以被遏制的。
有研究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我国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为4%~15%,预防和及时治疗HPV感染,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还与吸烟史、产次、使用避孕药、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过多、有其他性传播病史和免疫抑制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预防宫颈癌要提倡性卫生和晚婚晚育,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每次同房前后,养成清洗习惯。认真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或妊娠分娩,刺激或损伤子宫颈,增加HPV感染机会,致使宫颈上皮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发展为宫颈癌。特别是每年常规进行的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从而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刘宁春 整理)
子宫颈癌的预防 篇6
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的恶性肿瘤,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40岁以后,以55~65岁妇女发生率最高。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建国以来广泛开展了宣传工作和普查工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了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早期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多数宫颈癌可能开始于不典型增生(又称癌前期病变),经过若干年逐渐进展成为癌。这个过程一般稳定在7~16年。
宫颈癌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其关键还是在预防。
子宫颈癌如何预防呢?一是要了解子宫颈癌的好发原因,二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发生子宫颈癌的原因
子宫颈癌的确切原因目前虽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性生活过早、早婚、早育、多产、密产、多个性伴侣等是子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性生活过早是指18岁以前已有性生活。早婚是指20岁以前结婚,故《婚姻法》从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出发,规定女性年满20岁才能结婚。早婚就可能早育,第一次生育过早,下生殖道尚未发育成熟,对致癌因素比较敏感,加上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就容易发展成宫颈癌。多产、密产可使宫颈多次裂伤,如果合并慢性感染的刺激,则容易引起宫颈上皮的异常增生。多个性伴侣或多次结婚的性生活刺激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2.宫颈裂伤、宫颈糜烂等,如果合并慢性感染,即会刺激宫颈上皮异常增生,宫颈癌的发病率会高得多。
3.丈夫包皮过长,由于包皮垢的慢性刺激,妻子就容易患宫颈癌。
4.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有宫颈癌的男性是高危男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
5.某些病毒,如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样病毒或人巨细胞病毒等,通过性交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6.性激素失调、精神创伤、遗传因素、经济状况、种族或地理环境等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病也有关系。
子宫颈癌的预防
宫颈癌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过程,而且多数宫颈癌在患癌之前,宫颈上皮还可能有一个呈不典型增生过程。由此看来宫颈癌的预防,要重视高危因素的防范并做好健康保健。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肿瘤防病知识及性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注意性生活卫生,丈夫包皮过长应作手术。
2.定期作妇科检查,每1~2年作一次妇科检查,30岁以上妇女还应常规作宫颈刮片检查,有异常者还应进一步处理。对经济收入较低及性生活频繁的妇女尤应注意。
3.据统计,患有慢性宫颈炎者,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无慢性宫颈炎者的4~7倍。故应在积极治疗中,重视慢性宫颈炎,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4.有接触出血或绝经后出血要及时检查,及早治疗。
5.有宫颈不典型增生病变(或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者应及早治疗,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并发症的防治 篇7
1 常见并发症
1.1 术中出血
较常见,主要见于电圈移动过快,电凝不彻底,切除范围过宽,过深。可通过控制电圈移动速度,彻底电凝止血,局部压迫及局部喷洒止血剂等减少出血。必要时可行宫颈缝扎止血。
1.2 术后出血
常见于术后第二周创面脱痂期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多,偶有大出血者。可局部压迫或局部喷洒止血剂止血。一般不用电凝止血。偶有术后24小时-7天内即出现大量出血者,多为术时止血不彻底,须立即电凝止血或压迫止血。术后3-4周出血者首先要排除月经来潮。
1.3 术后感染
较常见。
1.4 宫颈口狭窄或粘连
常见于绝经期女性及月经周期长者。与术后创面感染,术后出血时间长及锥切深度有关。
1.5 宫颈内膜异位症
发生率约为1%。认为与月经周期过短,手术时间长,切除范围过大,术后脱痂期出血时间长,创面感染等因素使创面愈合时间延长有关。
1.6 宫颈口外周红线反应
1.7 组织热损伤
常见于电切功率太高及电圈移动太慢。
1.8 手术副损伤
主要指损伤阴道壁,膀胱,直肠等。较少见。主要见于阴道壁膨出,宫颈糜烂面积太大及病人突然活动,手术操作不当等。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美国阴道镜与子宫颈症理学会(ASCCP)2001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的Bethesda城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会议以最新的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重新修订了对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异常与经组织学活检确诊为CIN妇女的统一管理规范。该规范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诊治管理宫颈癌前期病变的临床处理指南。该指南推荐用LEEP或激光锥切或冷刀锥切对符合切除指征的CIN实施宫颈锥切术,并对其手术指征规定如下:(1)组织学活检为CINⅠ、阴道镜不满意者。(2)组织学活检为CINⅠ、病变持续存在达一年以上者。(3)组织学活检确诊为HSIL(CINⅡ、CINⅢ和CIS)者。(4)三阶梯技术的诊断结果不一致者。(5)ECC提示宫颈管内病变阳性者。(6)锥切标本切缘阳性者(首选4-6个月的阴道镜随访或ECC,也可重复性锥切)。(7)妊娠期高度怀疑宫颈浸润癌者。
2.2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月经周期,生育史。
2.3 手术时机选择
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为宜。
2.4 术前阴道准备
术前排除生殖器炎症,如有炎症者先抗炎治疗。术前3天可用3%的双氧水冲洗阴道或碘伏棉球擦洗阴道。
2.5 电刀功率的设置
电切的功率设置在40-60W,电凝的功率设置在20-40W。也可选择BLEND(切、凝混合)档,功率设置在50W。选择较低的功率设置可将组织的热损伤降到最低,有利于组织学标本的评价并可减少病人的疼痛。如果功率过高,组织标本将被炭化并在电极接触组织表面时产生电火花,反之如功率太低,电极将在移动时对组织产生撕裂的碳化,并使电切环粘上组织碎片。
2.6 加强术后随访
术后组织恢复正常状态约需8-12W,故术后须禁性生活3个月。术后两周随访一次了解创面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及宫颈管粘连情况。术后3个月行阴道镜检及HPV-DNA检测。以后每3-6个月检查一次,2年后可一年随访一次。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加强患者的术后管理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妇科学新进展子宫颈病变的防治[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83.
[2]黄志欣,吴秀霞.LEEP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15(2):2143-2145.
[3]曹华,周昌仙.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56例随访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43-44.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 我院门诊共诊治宫颈粘连患者11例, 年龄18岁~35岁。人工流产次数:首次2例 (18%) , 2次4例 (36%) , 3次及以上5例 (45%) , 其中近期人流5例 (末次人流与倒数第二次人流相距时间≤6个月) 。发病时间:人工流产术后27 d~40 d.症状与体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下腹疼痛;1例同时有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感;2例周期性下腹痛较剧。妇科检查:2例患者宫颈举痛明显, 3例后穹隆有触痛, 2例查子宫体饱满, 所有患者子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1.2 辅助检查
B超检查都有宫腔积液, 3例有不同程度盆腔积液;4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β-HCG均为阴性。
1.3 诊断与治疗
凡有吸、刮宫等宫腔操作手术史, 发生闭经、经量减少, 并伴有周期性下腹痛、肛门坠胀等主诉, 应首先考虑本病的可能。所有患者行宫腔探针检查, 至宫颈内口处有阻力感 (如为黏膜间很易探入, 如为肌层阻力较大) , 加压后有突破感, 同时可见有暗红色黏稠血液自宫颈流出, 再用扩宫器由小到大逐渐扩张至6号。术后给予抗生素口服3 d~5 d预防感染。
2 结果
所有病例经治疗后, 周期性下腹痛减轻且逐渐消失, 治愈率100%.
3 讨论
文献报道人流术后宫颈粘连的发生率为0.4%~1.9%不等[1,2]。宫颈口是子宫最狭窄区, 内膜组织薄弱易损伤, 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是造成宫颈粘连的主要原因[3]。因为术者操作较粗暴, 宫颈管处反复吸刮, 或带负压反复进出宫腔致宫颈黏膜受损, 形成创面;另外, 子宫、宫颈、阴道局部炎症, 或手术时无菌观念不强, 或术后过早性生活均可继发感染, 也是导致宫颈粘连的重要原因;此外, 近期人流宫颈管黏膜尚未完全修复, 再次手术又受到损伤, 也可增加宫颈粘连的机会。
为避免宫颈粘连每一个计划生育工作者都应该严格掌握各种宫腔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扩张宫口时动作要轻柔, 按号递增, 禁止带负压吸头反复进出宫腔, 禁止吸宫时负压过高、过频吸刮。术前子宫、宫颈、阴道局部炎症控制好, 术后预防感染, 禁盆浴、性生活1个月。同时做好避孕宣传工作, 本病的发病率可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何彩娣.人流术后宫颈粘连28例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 1998, 3 (3) :56.
[2]王世阊.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 (4) :253-254.
确诊子宫颈癌的方法 篇9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应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10%的假阴性率,因此,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
2.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宫颈及穹窿,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3.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以上涂片,但宫颈活检为阴性时,应在宫颈鳞—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活检,或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及可疑癌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片检查,或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4.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但阴道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也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分组:
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 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 采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截至2014年7月, 实验组共纳入46例患者, 对照组纳入75例患者。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NCCN指南宫颈癌诊断标准, 患者术前病理结果提示早期宫颈癌, 病理分期为ⅠB1~ⅡA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年龄25~70岁; (4) 无心、肺、肾、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和精神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试验药物评价的疾病或因素。
1.3 排除标准:
(1) 近30 d内接受过妇科手术并引起并发症; (2) 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影响泌尿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患者; (3) 孕妇、哺乳期妇女, 依从性差; (4) 近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手术的患者。
1.4 手术方案:
入选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宫颈癌根治术, 实验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保留神经手术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手术范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保留神经手术的关键步骤是: (1) 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下方找到子宫深静脉, 有膀胱中、下两条静脉汇入, 上腹上丛及两侧直肠旁间隙与直肠平行的腹下神经。 (2) 清扫盆腔淋巴结后, 分离直肠侧窝和膀胱侧窝宫旁结缔组织, 明确主韧带、宫骶韧带、膀胱宫颈韧带的界线, 钳夹、切断、结扎子宫静脉, 掀起断端, 下方便为盆丛, 辨认出盆丛发出的膀胱神经支和子宫神经支。 (3) 钝性分离切断宫骶韧带, 保留外侧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起始部;主韧带下部含有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 以及脂肪、淋巴、血管和致密的结缔组织, 将盆腔神经丛的神经纤维显露并保留;在子宫深静脉下方可找到盆腔内脏神经的一个分支, 沿分支游离其周围结缔组织直至下腹下丛水平。 (4) 打通输尿管隧道, 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下推膀胱宫颈间隙, 切断子宫膀胱韧带前叶。仔细分离子宫膀胱韧带后叶, 钳夹、切断、结扎膀胱中静脉和膀胱下静脉。保留膀胱下静脉下方由下腹下丛发出的膀胱支。 (5) 于阴道穹隆水平盆腔神经丛神经进入膀胱三角区, 游离阴道穹隆侧壁下腹下丛分支至阴道切除水平。
1.5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手术前后血色素变化情况; (2) 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指标:术后7 d以及14 d残余尿,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 (3) 两组患者的韧带情况 (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 、阴道情况 (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 、淋巴结切除情况; (4)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病死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组进行分析,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基线比较:
保留神经组共纳入46例患者, 非保留神经组纳入75例患者, 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P>00..0055) 。见表11。
2.2 术后短期泌尿功能评价:
相比较于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术后7 d以及14 d残余尿方面明显减少, 此外在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方面亦明显少于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 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术中切除韧带、阴道、淋巴结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闭孔淋巴结切除个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3。
2.4 手术结局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5 手术相关并发症: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
3 讨论
20世纪初Wertheim提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随着多年的推广及发展, 渐渐成为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损伤面大、术后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功能失调等泌尿系并发症和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并发症很多, 此外还可能引起性欲低下以及性交痛等。近年来保留盆腔神经的手术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妇科肿瘤专家冈林首先提出了保留神经的手术技术, 随后这项新技术理念开始被日本妇科医师所熟悉并由日本东京大学的Kobayashi进一步改良了该术式。该手术观点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为基础, 分离神经束和血管, 达到保留神经的目的。盆腔自主神经系统, 又被称为植物神经或内脏神经系统, 主要分布于盆腔膀胱、输尿管、子宫、阴道和直肠以及相关腺体, 建立相关神经反射, 调节排尿、性兴奋和排便等生理功能。虽然理论上,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占了优势, 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疑虑, 目前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
研究的结果提示, 手术后, 保留神经的实验组患者泌尿系功能恢复更快, 术后7 d残余尿和14 d残余尿均明显少于非保留神经组,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也明显减少。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血色素、术中输血率等方面并没有差异。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妇科宫颈癌的根治术中保留神经。
此外本实验的也有一定局限性, 在手术前, 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泌尿系功能检查, 包括残余尿、尿流率、初感容量、最大灌注量、最大尿流率是逼尿肌压力、膀胱压等, 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均没有差异, 基线水平良好, 我们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 对数据分析以及数据采集者使用了分配隐藏和盲法, 更好的保证了本研究的基线平行。然而由于本实验研究时间不长, 尚不能对所有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跟踪, 对于保留神经对患者泌尿系功能的长期影响结果仍然不能做出确切的评价, 本研究将继续随访患者, 对手术后6个月以及12个月的患者检查泌尿系功能, 包括残余尿、尿流率, 初感容量、最大灌注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膀胱压等, 以其可以进一步评价保留神经对患者泌尿系功能的长期影响。
摘要:目的 对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与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临床比较, 探讨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在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纳入121例宫颈癌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 (n=46) 和对照组 (n=75) , 实验组采用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对照组采用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对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保留神经的实验组患者泌尿系功能恢复更快, 术后7 d残余尿和14 d残余尿均明显少于非保留神经组, 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也明显减少。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组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组患者在手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之间并无差异, 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并未增加手术中损伤旁边脏器以及大血管的概率, 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两组也没有巨大差异, 两组均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死亡。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和常规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血色素、术中输血率等方面并没有差异。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妇科宫颈癌的根治术中保留神经, 相对于非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泌尿系功能恢复。
宫颈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11
摘要:目的 探究宫颈癌的具体护理方式,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随机从我院救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45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结果 早期患者有效率为88.2%,晚期患者有效率为72.2%。 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改善宫颈癌病情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因此宫颈癌的护理应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基础上。
关键词:宫颈癌;护理;妇科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从我院救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45例,患者年龄在53-65岁之间。其中早期患者34例,晚期患者11例。患者均出现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流血症状。
1.2 护理方法
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进行具体护理,同时辅以健康指导。
1.2.1常规護理
护士应该向病人介绍诊治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有效的应对措施,让其了解各项操作的目的、需要的时间、可能的感受等;介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及膀胱功能恢复后尽早拔除尿管的重要性,护士要注意多与病人沟通,了解不同病人所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1],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医护人员应与家属配合,使病人感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术前准备
由于病人阴道排液的症状,术前需为其每天阴道冲洗2次,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肠道按清洁灌肠准备[2]。
1.2.3术后护理
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术后反应也较大,尤其是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者。护士应为病人术后0.5~1小时观察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液体出入量并记录,平稳后改为4小时观察一次。护士还应注意观察病人双侧腹股沟区有无淋巴囊肿,如出现淋巴囊肿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4健康教育
护士有责任积极宣传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宫颈炎,早期诊治CIN,阻断宫颈癌的发生。30岁以上的妇女定期防癌普查,一般1~2年普查一次,常规做宫颈刮片,有异常者进一步作阴道镜和病理学检查。尤其重视接触性阴道流血和绝经前后异常阴道出血者,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广泛宣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护士还要在出院前与病人及家属商讨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以保证出院计划的可行性。
1.3 护理评估
有效:没有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
无效:患者出现严重不适或其他并发症。
2结果
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缓解,但对于早期患者效果更佳。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80%~85%,该病早期一般无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癌晚期会出现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当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3]。由于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耽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需及时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
宫颈癌的治疗需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此外,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宫颈癌患者的护理,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在本文中,45例宫颈癌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显示,其中34早期宫颈癌患者中有30例无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11例晚期患者中8例无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宫颈癌病情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合理、细致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仕秀.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探究 [J].现代养生, 2014,07:271-271.
[2] 韩晋霞,刘宽荣. 子宫颈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 [J].临床医药实践, 2014,23(02)147-149.
【宫颈癌的防治知识】推荐阅读:
宫颈癌的综合治疗10-10
宫颈癌的临床护理10-25
子宫颈癌的介入治疗01-14
宫颈癌术后的护理分析06-20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07-31
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08-01
宫颈癌术后的辅助治疗10-11
宫颈癌的治疗新进展10-12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12-14
宫颈癌围手术期的护理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