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

2024-06-12

宫颈癌放疗(精选10篇)

宫颈癌放疗 篇1

摘要:体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技术, 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体外照射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弥补腔内治疗的不足, 增加A点以外的宫旁浸润区和淋巴转移区的剂量。现就宫颈癌体外照射情况做一综述。

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患者首先在CT或MRI模拟定位机下进行治疗区域的扫描, 由临床医师确定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的范围、预期的照射剂量, 然后将图像传输到逆向计划系统, 由计划系统优化射野参数以达到理想的临床目标。不仅能使射线束在三维空间形态上与靶区形状一致, 而且在计划优化的条件下能实现靶区边缘被90%等剂量曲线包绕, 很好地满足临床剂量等要求, 符合肿瘤放疗生物学原则, 不受病灶大小和形态的限制, 适应证范围较广。3D-CRT在给予盆腔不同区域和淋巴结引流区足够剂量的同时, 比常规射野更有效地减少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受量[1~2]。

2 调强放疗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调强放疗强度可调的适形放射治疗过程采用反计划, 首先由医生根据射野内的肿瘤的形态和性质给出处方剂量分布, 这个处方剂量包括肿瘤的照射剂量和关键组织的限制剂量, 然后根据肿瘤和关键组织的位置、组织的不均匀性、射野数目等因数由计算机经反复迭代运算得出每个射野的最佳射束强度分布, 使得实际在体内形成的空间剂量分布与医生的处方剂量最接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MRT, 简称调强放疗) 应用于临床仅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却引起肿瘤放疗界广泛的重视, 并用于宫颈癌治疗[3~4]。IMRT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势, 被认为是21世纪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趋势和方向。

3 四维、五维照射技术

四维照射技术是在三维照射技术的基础上加上时间概念, 主要包括适时照射和自适应照射即在治疗的前5次每天行1次影像学检查并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确定其计划靶区, 然后综合分析这5次的结果确定最终的计划靶区。

五维照射技术是在四维照射技术的基础上将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因素考虑在内。这需要在细胞生物学和放射生物学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指导临床确定最佳分割照射时间。

4 重粒子束高线性能量传输射线放疗 (Heavy particle Beam-High Linear Energy Transfer Radiotherapy)

最近研究表明, 快中子线、质子线、负π介子线和重离子线等重粒子束拥有优越的肿瘤物理剂量分布和良好的生物效应的双重优势, 近年来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发展迅猛, 被国内外放疗界称作是21世纪放疗技术的最前沿和真正的高线性能量传输 (linearenergy transfer, LET) 放射线治疗。

5 结语

相信随着放射物理学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 放疗将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随着放射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Portelance L, Chao KS, Grigsby PW, et al.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reduces small bowel, rectum, and bladder dos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eceiving pelvic and para-aortic irradiat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1, 51 (1) :261.

[2]Roeske JC, Lujan A, RotmenschJ, et al.Intensity2modulated whole pelvic radi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with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J].Int J RadiatOncolBiol Phys, 2000, 48 (5) :1613~1621.

[3]Wang SL, Liao Z, Liu H, et al.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12 (34) :5501~5508.

[4]van de Bunt L, van der Heide UA, Ketelaars M, et al.Conventional, conformal, an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of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The impact of tumor regress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6, 64 (1) :189~196.

宫颈癌放疗,需要性生活帮忙 篇2

刘老师错在哪里呢?因为宫颈癌病人放疗后,很容易发生阴道粘连,最佳的预防办法是适度的性生活。性生活的作用有:

1.阴茎的冲击可以起到扩张阴道的作用。

2.性交中,阴道、宫颈分泌物及男性精液的润滑、营养,加上局部的充血和适当摩擦,有利于阴道黏膜早日恢复正常,这与外科手术后尽早下地活动以避免肠粘连是一个道理。

3.性生活使患者精神、躯体愉悦,而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激发,同样有利于性器官康复。阴道冲洗器虽然可以伸入阴道直达宫颈,但因这种器械进入阴道的部分较细,无法起到扩张阴道的作用。

医生进一步解釋道,只要性生活时动作适度与注意卫生,就没有必要担心感染问题。不过,对于老年女性,由于宫颈可能有些萎缩,阴道壁比较脆弱,所以性生活时动作更须轻柔、缓慢。一般宫颈癌放疗后一月余即可开始性生活,每1~2星期一次。性生活开始前,夫妇双方都应该用温开水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时动作应轻、缓、柔,适可而止,忌猛、急、过强与“失控”。若遇干涩不适,可润以乳脂或专用栓剂或膏剂。平时清洗阴道可用硼酸溶于热水,或温开水加煮沸后的米醋,但不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高锰酸钾属碱性,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引发感染。

宫颈癌放疗 篇3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放疗

在妇产科中, 宫颈癌为常见恶性肿瘤, 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达50多万, 其中20万患者因病死亡[1]。宫颈癌被发现后, 大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 临床治疗方法是以放疗与化疗为主。放疗对于该病患者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对该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据临床相关研究证明, 单纯放疗对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 复发率高, 该治疗难以满足满意生存率, 使其并发症发生率异常升高[2]。近年来, 为解决这一问题, 有学者提出放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临床效果理想, 有利于放疗敏感性与疗效的提高。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 针对患者给予放疗与新辅助化疗的联合疗效与单纯放疗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 作为该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n=40) 行以单纯放疗方法治疗, 治疗组 (n=40) 则行以放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 (52.3±7.2) 岁, 组织病理学分型:15例腺癌, 5例腺鳞癌, 20例鳞状细胞癌;12例低分化者, 11例中分化者, 17例高分化者;临床分期标准:24例ⅢA期, 6例ⅢB期, 8例ⅣA期, 2例ⅣB期;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年龄 (51.5±8.1) 岁, 组织病理学分型:10例腺癌, 14例腺鳞癌, 16例鳞状细胞癌;11例低分化者, 22例中分化者, 7例高分化者;临床分期标准:12例ⅢA期, 13例ⅢB期, 9例ⅣA期, 6例ⅣB期。两组患者年龄、组织病理学分型等资料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术前于患者髂内动脉途径给予灌注化疗, 药物为博来霉素 (国药准字H20055883) 8~12 mg+氟尿嘧啶 (国药准字H31020593) 1 g+顺铂 (国药准字H37021358) 60~80 mg等, 腔内给予高剂量药物的放疗处理, 放射源为铱192, 每周2次, A点的放射剂量是每次5 Gy, 总剂量需满足15~20 Gy。对照组行以单纯放疗法, 其使用剂量及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实体肿瘤的疗效作为评价标准:肿瘤消失, 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 完全缓解;最大径缩小一半以上, 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 部分缓解;出现新病灶或者最大径增至25%以上, 进展;介于部分缓解与进展之间, 稳定;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百分比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 表示, 行以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7.50%, 经对比,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治疗组不良发生率为12.5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 经对比,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3, P>0.05) 。

3 讨论

妇产科中, 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 近几年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并向低龄化发展, 对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3]。淋巴结转移与直接蔓延是宫颈癌主要的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是比较少见的。宫颈癌的发病原因较为明确, 其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就是鳞癌, 然后是腺癌[4]。局部晚期宫颈癌从广义上定义包括Ⅰb2期~Ⅳb期, 从狭义上定义为局部的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 cm早期宫颈癌。该病不易被控制, 极易发生转移, 预后较差, 5年生存率比较低[5]。

该研究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给予单纯放疗法与放疗及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00%,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结果有大量参考文献所得结果一致[6]。足以证明, 该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确切。

该治疗方法不是单纯将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进行相加, 而是通过化疗药物对放疗起到增敏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放疗放的临床治疗疗效。当细胞周期不同时, 放疗与化疗会发挥其互补性作用, 不会影响治疗时间[7]。癌细胞通过化疗可与放疗敏感周期同步, 即缩小了肿瘤细胞, 也促进了放疗敏感性的提高, 有利于减小宫颈癌发生转移的几率[8]。

4 结语

对于患有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以放疗与新辅助化疗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莺, 张庆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6) :445-446.

[2]杨晋蓉, 张英, 谢珊莉, 等.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 2012, 24 (3) :582-583.

[3]欧丽红, 李琼珍, 陈中文.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 2012, 7 (1) :101-103.

[4]王俊.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9) :142-143.

[5]王彬, 赵洪亮.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13) :29-31.

[6]陆向东, 张汀荣.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 2014, 40 (16) :1936-1938.

[7]杨琳琳, 杨宏英, 杨谢兰.两种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3) :6020-6021.

2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4

方法:对27例宫颈癌放疗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2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全部完成放疗计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加以精心护理,使患者以放松的心情接受治疗,减轻放疗副反应,促进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 放射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1-01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以体外照射配合腔内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确切。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宫颈癌放疗病人27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3歲,全部有病理学诊断。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配合高剂量近距离治疗机腔内后装放疗。体外照射方法: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全盆腔和宫旁照射,一般每次2Gy,1次/d,5次/周,共15-20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方法:采用高剂量近距离治疗机行近距离腔内放疗,一般每次6—10Gy,每周1次,总剂量为30—40Gy。

1.3 结果。27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体外配合腔内放射治疗的方法,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及指导后,全部完成放疗计划。其中有3例发生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1例出现放射性膀胱炎,2例发生放射性皮炎,经积极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不适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大多数思想压力较大,不清楚自己的疾病,对放射治疗不了解,担心放疗的效果,情绪低落,表情痛苦,护士要同情、关心、体贴患者,向其介绍有关宫颈癌治疗信息、放疗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思想压力及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决患者患病后出现的情绪低落、绝望,无助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同时多和家属交流,和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及家庭的温暖,增加其生活下去的勇气[1]。成功案例的现身说法明显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了因恐惧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2]

2.2 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合理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其多进食,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为主,如鱼、虾、肉、蛋、豆制品、牛奶、香菇、黑木耳,新鲜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为宜,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放疗过程中应多喝水、饮料、汤汁类。

2.3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嘱患者注意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划线部位清楚,照射野皮肤禁用手抓、挠,沐浴时宜流水轻轻冲洗,禁用肥皂沐浴露等擦洗,避免冷热刺激,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以及各种护肤品。

2.4 阴道冲洗的护理。宫颈癌患者绝大多数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随着癌组织破溃,大量组织脱落坏死继发感染。阴道冲洗的目的是清除坏死脱落组织,避免阴道粘连,减少阴道感染,同时能清洁阴道,清除坏死组织,提高放疗的敏感性。冲洗方法:治疗期间每日用生理盐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阴、阴道冲洗,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冲洗压力适中、温度要适宜。

2.5 并发症的护理。

2.5.1 骨髓抑制的护理。放射线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故放疗期间应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注意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当白细胞低于1×109/L时应给以保护性隔离,做好病房消毒,限制探视,给予升白药物治疗,并嘱患者加强营养,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2.5.2 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发生机率可因治疗方式及放射总剂量不同而有差别,轻者可适当调整放疗计划,减少直肠的辐射剂量,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对急性直肠炎且症状较重者应停止放疗,密切观察大便的性状、腹痛的性质等,遵医嘱给予止痛、止泻、止血等治疗,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5.3 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放疗可引起膀胱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溃疡出血,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因此在放疗前应指导患者排空尿液,减少辐射量。行腔内后装放疗时,应在在阴道内填塞纱布,减少膀胱损伤。患者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日量1500—2000ml,促进排尿,每次排尿后注意外阴及尿道口清洁,防止逆行感染。症状较重者,给予膀胱灌注治疗。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较多,不良反应较重,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经过精心护理,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减轻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使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了治愈率,提升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宫颈癌术后心理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10(3):137—138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宫颈癌患者26例, 年龄24~75岁, 平均52岁,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 其中磷癌23例, 腺癌3例。本组患者大多数为中晚期宫颈癌, 5例为宫颈癌术后患者。

1.2 方法

本组26例宫颈癌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配合高剂量192铱近距离腔内照射。剂量:体外照射一般每次2 GY, 每日1次, 每周4~5次。腔内6~10 GY, 每周1次。腔内放疗的当天不做盆腔外照射。

1.3 结果

26例宫颈癌患者在接受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 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放疗的全程护理, 顺利完成放疗计划, 提高治疗效果。5例发生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 1例发生放射性膀胱炎, 经对症治疗后, 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 在心理、精神上压力很大, 对疾病产生恐惧感和自卑心理, 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对新入院患者要热情接待,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介绍治愈病例, 请患同种疾病的痊愈者者给患者说亲身感受和经验, 为患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减轻患者思想压力及恐惧心理,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提高治愈率。

2.2 做好放疗前的健康教育指导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对“放疗”缺乏正确的认识, 治疗前应详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放射治疗的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签署《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 使她们在放疗前对放疗有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2.3 饮食指导与护理

放疗期间应指导患者饮食合理搭配,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渣饮食, 避免食用产气、油腻、辛辣、制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若放疗期间白细胞下降, 可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枣米粥、骨头汤。

2.4 阴道冲洗的护理

①阴道冲洗的重要性及目的:本组26例患者绝大多数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都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 晚期癌组织破溃、坏死脱落, 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因此正确及时的阴道冲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 提高治疗效果。阴道冲洗的目的:清除坏死脱落组织, 减少感染,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避免阴道粘连, 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退;同时能清除放疗后坏死组织, 提高放疗敏感度, 预防盆腔腹膜炎[2]。②冲洗方法:本组一般患者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阴、阴道冲洗1次, 对分泌物多、异味浓的患者, 上午、下午各1次;对大出血的患者暂停冲洗, 给予阴道填塞压迫止血。冲洗要充分、彻底, 防止引道粘连, 预防感染。

2.5 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3],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等, 可遵医嘱给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口服, 腹泻次数多者, 口服易蒙停, 增加肠内容物的停留时间。必要时行药物保留灌肠, 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 (0.25%普鲁卡因200 m 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 地塞米松10 mg加1%肾上腺素1~2 m L) , 早晚各1次。严密观察大便性质, 严重腹泻者, 应暂停放疗, 给予消炎、补液,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6 放射性膀胱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放射治疗可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指导患者在每次盆腔照射前, 排空小便。为避免膀胱受损, 增加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 实施腔内放疗时, 在阴道内填塞纱布。指导患者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在2000 m L左右, 保持外阴及尿道口清洁, 预防逆行感染。

2.7 照射野皮肤护理

放疗前应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爽, 保持照射野定位线的清晰, 如果定位线不清晰, 应找主管大夫及时划线, 以免影响放疗效果。指导患者穿柔软、宽松透气的全棉内衣, 减少衣物摩擦, 禁用肥皂擦洗照射野皮肤。如果发生放射性皮炎, 指导患者不要搔抓, 给予1%冰片滑石粉外涂, 减轻患者的痛苦。

2.8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转移和复发。坚持半年以上每日1次阴道冲洗, 保持外阴清洁。放疗半年内因创面未愈合, 禁止性生活。指导患者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避免重体力劳动, 参加一些适宜的运动, 提高抗病能力。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我国妇女的健康。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治疗周期长, 患者的思想和精神压力很大, 因此护士认真、细致地了解病情, 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放疗的全程护理, 使宫颈癌患者消除恐惧和自卑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顺利完成放疗计划,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病例诊断为宫颈癌患者26例, 在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 给予相应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26宫颈癌患者经体外+腔内放射治疗及护理, 局部肿瘤得到明显控制, 减轻了并发症带来了的痛苦, 使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周期。结论 宫颈癌患者放疗同时加上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轻并发症, 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3版.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898.

[2]胡显玲.221例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 2005, 27 (1) :155-156.

宫颈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宫颈癌患,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岁,均有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鳞癌54例,腺癌6例;手术治疗28例,未行手术治疗32例。

1.2 不良反应

1.2.1 全身反应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疲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1.2.2 局部反应

(1)皮肤反应分干性和湿性反应两种,干性反应表现为:红斑、痛痒、色素沉着及蜕变,并能产生持久性浅褐斑;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湿疹、水疱、严重者可造成糜烂、破溃等。

(2)盆腔放疗反应盆腔放疗可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病人表现为里急后重,肛门附胀,水样便及便血等;盆腔放疗还可引起放射性膀胱炎,表现为尿急、尿频、血尿、排尿困难等。

(3)口腔粘膜反应

1.2.3 血液系统反应

放疗可引起骨髓抑制反应,出现白细胞下降,甚至引发感染而引起高热等临床症状。

1.2.4 其他反应

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出血,腔内放疗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最常见的主要有恐惧心理:有对疾病不明确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患者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患者遭受着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这就更要求医护人员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如何做好心理护理,要求我们按心理护理程序,掌握各环节特点,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康复期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癌症病人的特殊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有效地抓好四个环节:前提、基础、关键和核心。前提是融洽的医患关系;基础是医生、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关键是充分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核心是帮助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充分的认识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有利于激发患者生存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抗病能力,从而使患者身心状态达到最佳。同时和家属沟通,和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其感受到社会支持和家庭的温暖增加其生活下去的勇气,利用成功病例现身说法减轻其不良情绪,增强战胜自身疾病的信心[1]。

2.2 饮食护理

宫颈癌要做体外放疗和腔内照射,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放疗前向患者讲解饮食对疾病的康复的重要性,应忌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同时补充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在出现不适症状后,鼓励患者应少食多餐,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还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呕吐较重者遵医嘱正确使用止吐药物。有严重腹痛腹泻者,要考虑暂停放疗,有电解质紊乱者及时补充水、电解质。

2.3 阴道冲洗的护理

阴道冲洗的目的是清除坏死脱落的组织,减少阴道感染,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和损伤的愈合,避免阴道粘连,提高放疗敏感度[2],是放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冲洗方法:用生理盐水或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日1-2次,直至放疗结束。但有阴道大出血者则禁止冲洗,同时给予阴道填塞,注意填塞纱布渗血情况,每日更换纱布,并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输液等治疗。

2.4 皮肤护理

放疗前向患者说明保护皮肤照射野的重要性,划线前先用肥皂水清冼局部皮肤,放疗期间保持划线清楚,不能随意改动,告知患者衣服要柔软,宽松,以减少因摩擦引起的疼痛,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到一忌:忌用肥皂擦洗,二不:不涂抹刺激药物、不吃刺激性食物,三禁:禁注射、禁热敷、禁自行用药,四勿:勿用抓搓、勿穿化纤维内衣裤、勿强烈阳光下暴晒、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严重感染者暂停放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

2.5 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大多出现治疗中后期,或者放疗后半年左右出现,有的可达数年之久,有轻、中、度之分,轻度表现为便血和腹部不适;中度表现为反复多量便血及粘液便;而重度可形成溃疡、出血,甚至穿孔形成瘘管。本病重在预防,避免直肠过量照射。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血,止泻及保护肠粘膜,进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在放疗中出现较严重放射性直肠炎,应暂停放疗,遵医嘱给予治疗。[4]

2.6 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

在放疗进嘱患者排空膀胱,放疗后多饮水,重度膀胱炎可进行药物膀胱冲洗:庆大霉素12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加入生理盐水50升,每天1-2次。

2.7 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

放疗期间可引起骨骼抑制,主要是白细胞减少,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应每周查血常规一次,根据不同症状及时对症处理,保持放疗正常进行。

3. 讨论

放疗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同时也有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减轻了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皮肤反应,胃肠道等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首先了解宫颈癌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对策,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对6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的身心等综合情况观察,统计其治疗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积极、主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的措施,把放疗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使患者的放疗能够顺利进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明显心改善。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不良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高秀杰,崔丽欣,施淑萍,等放射治疗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20:217-218.

[2]李惠年,黄霞,罗予玲.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10,20(3):55-56

[3]候兴兰.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3):268-269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4月湖北省肿瘤医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住院治疗的82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高危因素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且已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补充放疗的患者;无听力或沟通障碍的患者;同意参予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有智力或认知障碍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伴有合并症者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82例患者为Ⅰb~Ⅱa期,年龄27~63岁,平均(40.8±6.9)岁。所有病例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Ⅰ级11例,Ⅱ级40例,Ⅲ级14例;宫颈腺癌14例,腺鳞癌3例。术前治疗情况:对于巨块型宫颈癌(直径>4 cm)先行静脉新辅助化疗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1~2个疗程,待局部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调强放射治疗组(实验组)40例,普通放射治疗组(对照组)42例。两组年龄、病理类型、髂总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化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普通放射治疗

普通放射治疗均采用等中心照射,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全盆腔放射治疗,分为前、后野组成,下界为闭孔下缘,上界为第4腰椎下缘至第5腰椎上缘之间,两侧为真骨盆最宽处外1.5~2.0 cm。照射处方总剂量(DT)为45 Gy,1.8 Gy/次,每日1次,5次/周,共25次。其中病理证实髂总淋巴结转移需同时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扩大野),给予处方剂量DT 39.60 Gy,每日1次,1.8 Gy/次,每周5次,共22次。

1.2.2 调强放射治疗

患者平卧位,双手抱头,用真空垫固定下腹部、盆腔、股骨上部,以尽量减少每日摆位误差。定位之前患者膀胱要求适当充盈,排空直肠。然后用CT模拟机增强来扫描定位,扫描之前2 h服用造影剂,扫描的范围从隔顶直至坐骨结节下缘下5 cm,层厚5 mm。CTV包括阴道残端、上段阴道、宫旁,及相应淋巴结引流区(闭孔、骶前、髂内外、髂总淋巴结),其中病理证实髂总淋巴结转移需同时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扩大野);与此同时需要勾画出包括脊髓、肾脏、小肠、结肠、直肠、膀胱、盆骨,及股骨头等危及器官(OAR),扩大野调强放疗中需在上述危及器官基础上再勾画肝脏。放疗计划的制订与优化、放疗计划的验证与实施等步骤,均由放射物理室及临床医师共同完成并实施照射治疗。治疗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7~9个等角度共面射野,处方剂量95%PTV≥45 Gy,1.8 Gy/次,每日1次,每周照射5次,共计25次,靶区的最大剂量不超过处方剂量的10%,最低剂量不低于处方剂量的10%。对危及器官的剂量控制为:膀胱V40<50%,直肠V40<50%,结肠V40<50%,小肠V40<50%、最大剂量50 Gy,肾脏V20<20%,股骨头V50<5%,脊髓最大剂量<40 Gy,OAR最大剂量均不超过处方剂量。

1.2.3 腔内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治疗中后期均采用阴道双球施源器行阴道残端高剂量率内照射,参考点位于阴道黏膜下0.5 cm,驻留1.5 cm,3 Gy/次,每周2次(或者阴道黏膜下0.5 cm,驻留1.5 cm,7 Gy/次,每周1次),DT 21 Gy,腔内治疗当天不行体外放疗。

1.2.4 同期化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均进行同步化疗,化疗的方案为顺铂(40 mg/m2)(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20110911),每周1次,共5~6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参考RTOG急性放射损伤及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级方案,主要观察泌尿系反应(放射性膀胱炎)、血像变化、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定期进行血SCC、胸片、盆腹腔超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TCT)和妇科检查,如发现SCC升高或超声发现异常,则进一步行MR或CT或PET-CT等检查,如发现HPV、TCT异常则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若SCC升高并且影像学发现肿瘤和/或病理证实则考虑诊断为复发。

1.4 随诊方法

治疗期间每周对患者的胃肠道及泌尿系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并定期进行血常规复查。放疗结束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通过查询门诊复查记录及电话随诊获得患者放疗后慢性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随访截至2014年6月,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1年随访率为100%。实验组3例治疗结束1年内复发,均为远处转移(2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对照组4例治疗结束1年内复发,其中3例远处转移(1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中心性复发(阴道复发)。实验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2.5%,对照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的近期不良反应中,实验组骨髓抑制、肠道反应、泌尿系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治疗后的晚期不良反应中,实验组肠道反应、泌尿系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术后补充放疗可降低复发,改善预后、疗效是肯定的。然而补充放疗正常组织不可避免会受到射线照射,如果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大,必然会造成功能改变,甚至会发生器质性改变,即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有报道表示在照射剂量45~50 Gy的常规照射中,严重的小肠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5%,在采用更高的照射剂量或者患者消瘦、或者有盆腔感染等病史时,放射损伤的发生率更高[3,4]。而且手术所导致的解剖改变、肠道粘连等限制了放疗的剂量,从而增加了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1,5,6]。膀胱、直肠是盆腔内位置相对固定的器官,也是盆腔放射治疗时受影响最大的组织,尤其是在普通全盆腔放射治疗中,几乎所有的膀胱和直肠均受到处方剂量的照射。

目前,宫颈癌发病趋向于年轻化且治疗后生存期较前延长,这使得我们将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估作为评价治疗方法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7]。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关于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逐渐增多。既往较多研究已显示出宫颈癌术后全盆腔调强放疗的剂量学优势:调强放疗可减少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的受照剂量[8,9,10,11,12,13];临床疗效上,与常规放疗相比减少了急性胃肠道、泌尿系,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1,8,12,13,14]。但既往不少研究随访时间较短、病例数较少,且大多为回顾性分析,特别是国内更是鲜见前瞻性研究报道。

本研究前瞻性对比研究了82例术后具有不良因素需要补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放射治疗组(对照组)、调强放射治疗组(实验组)。实验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2.5%,对照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9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3]。

本研究重点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的近期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在实验组22例(55.0%),对照组38例(9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反应在实验组19例(47.5%),对照组34例(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泌尿系反应、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调强放疗能明显降低骨髓抑制、肠道、泌尿系近期及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Van de Bunt等[15]对14例首次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该研究显示调强放疗可以明显减低患者直肠、小肠、膀胱等正常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Mell等[16]在37例宫颈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及同时进行顺铂周疗的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接受>20 Gy剂量照射的骨盆体积是预测血液毒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当骨盆V20>75%时,Ⅱ级以上的血液毒副作用会明显增加。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症治疗后缓解,没有患者因骨髓抑制影响治疗进程,但是常规照射组与调强治疗组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6.7%与4.8%,常规照射治疗组发生率显著增高。

Warren等[17]应用调强放疗技术,在剂量≤45 Gy、照射25次时,与传统放疗技术(2、4个野)比较,明显降低了膀胱、小肠和直肠的受照剂量。Mundt等[8]对40例接受调强放疗治疗与35例接受传统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急性肠道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处方剂量均为45 Gy,分次剂量均为1.8 Gy/d。治疗中,并将急性肠道反应分为4个不同等级。无是0级;轻微,无需治疗是1级;中度,需药物治疗是2级;重度,需药物治疗并中断或停止放疗是3级。Mundt等[8]发现接受调强放疗的患者中,PTV受量平均为98.1%达到处方剂量,甚至其中PTV中受量为110%处方剂量的区域占9.8%,115%处方剂量区域占0.2%,但是调强放疗治疗组没有患者发生3级毒性反应,2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仅为60%,而对照组2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仅为90%,两组患者不需要使用止泻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5%、34%。此外Mundt等[18]将36例接受调强放疗治疗的患者与30例接受传统放射治疗患者进行远期消化道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晚期胃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1.1%及50.0%(P=0.001),其中接受调强放疗患者的1、2、3级晚期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8.3%、2.8%及0%,普通组患者的1、2、3级晚期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则分别为30.0%、16.7%及3.3%。

宫颈癌放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86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接受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共463例。年龄25岁~73岁,中位年龄49岁,36岁~60岁393例,占85%.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52例,Ⅲ期394例,Ⅳ期16例。分型:菜花型347例,结节型30例,糜烂型47例,溃疡型39例。所有病例均经脱落细胞和病理学检查,均为鳞癌。

1.2 治疗方法

1.2.1单纯60Co远距离外照射266例:(1)全盆2野照射,每日1野,每次300 c Gy,肿瘤总量50~66 Gy;(2)全盆4野照射:每日1次,每次每野250 c Gy,前后交替;肿瘤总量50~66 Gy;(3)6野外照射(前后中心野加前后两侧小野):中心野每日1野,每次300 c Gy;侧野每日2野,每次每野250 c Gy,中心野照射20次后改为侧野照射;肿瘤总量58~68 Gy.

1.2.260Co远距离外照射加镭腔内照射70例:(1)全盆2野外照射:每日1野,每次300 c Gy,肿瘤总量40~66 Gy;(2)镭腔内照射:内照射1~4次,总量12~58 Gy,内照射当日停外照射1次。

1.2.360Co远距离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127例:(1)全盆外照射,每日1野,每次300 c Gy,肿瘤总量50~66 Gy;(2)192Ir腔内照射:内照射1~6次,照射总量12~66 Gy,内照射当日停外照射1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至2008年6月,1,3,5,10年总生存率为82.1%,47.1%,36.2%,25.7%.不同分期和不同放疗方法生存率比较见表1.

注:※为Ⅱ、Ⅲ期比较的χ2值。

本组死亡372例,其中5年内死亡294例,5年~10年内死亡48例,存活10年以上死亡30例。复发转移343例,并发症死亡13例,食管肿瘤死亡2例,意外死亡5例,其他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死亡9例,死亡病例中生存年龄达65岁以上者44例。现存活91例中,年龄达65岁以上的31例,生存时间最长达20年者3例。

3 讨论

体外放疗结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是公认的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张新[1]报告低剂量率后装腔内加体外照射治疗Ⅱ期、Ⅲ期5年生存率为85.9%和55.5%;日坛医院报告镭腔内加体外照射Ⅱ期、Ⅲ期5年生存率为83.4%和66.8%;本组Ⅱ期、Ⅲ期5年总生存率为40.4%,37.1%,镭腔内加体外照射Ⅱ期、Ⅲ期5年生存率为81.8%(9/11),51.7%(30/58)。

孙建衡[2]认为一些人工同位素虽已取代了腔内放射源镭,但并未提高生存率。本组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5年总生存率为33.1%,比镭腔内照射5年生存率的57.1%为低。Ⅲ期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的5年生存率为41.4%,比牛书怀[3]报道的Ⅲ期5年生存率的50.0%为低。

近20年来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徘徊在30%~50%之间[4],且多以局部复发或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本组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7.1%,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占73%.复发2次放疗7例,均在2年内复发,平均存活2年2个月。从分期比较可以看出生存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下降。

三种治疗方法比较,3,5,10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镭腔内加外照射最优,192Ir高剂量率内照射加外照射次之,单纯外照射最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以内照射和外照射结合治疗,除非患者条件不允许,则不应单纯外照射。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照射、体外照射配合腔内镭疗、体外照射配合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1986年—1997年我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463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47.1%,36.2%,25.7%.Ⅱ期、Ⅲ期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0.4%,28.8%和37.1%,26.4%.三种治疗方法比较3,5,10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存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下降。镭内照射加外照射优于192Ir高剂量率内照射加外照射和单纯外照射。

关键词:子宫颈癌,放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生存率,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新,王伊洵,王慧明.宫颈癌低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94-296.

[2]孙建衡.子宫颈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2):159-160.

[3]牛书怀,李魁秀,翟福山,等.宫颈癌外照射加腔内加速照射的远期疗效[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0,12(4):248-249.

宫颈癌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篇9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 护理 宫颈癌 依存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9-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和放疗为主,但手术主要用于早期,放疗可用于各期侵润癌,而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表现为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病程长,恢复慢,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常被迫中断治疗,严重制约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因此做好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减轻症状,可增加患者坚持治疗的依存性,使患者治疗得以正常进行。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患者40例,全部为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患者,年龄30~69岁,体重40—63kg,均采用60Co外照射,盆腔大野(15~18)cm—(12~13)cm,DT25~30Gy,盆腔四野(15~18)cm—(7~8)cm,DT20—25Gy,192铱高剂量腔内后装36—42Gy/6—7次,A点剂量60—65Gy,连续5—6周。

1.2 结果。给予相应护理措施,38例患者放射性直肠炎治愈,占95%,1例因多脏器衰竭自动出院,另外1例不能耐受放疗副作而做其他对症治疗。

2 护理

2.1 放疗前护理。为了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减少直肠受量,照射前要告诉患者排空大小便,腔内后装治疗前一日晚温生理盐水灌肠。每日要做阴道灌洗,体温监测,穿柔软的棉质内衣,调整好饮食、睡眠。

2.2 心理护理。患者本身患癌症,思想极度紧张,恐惧、焦虑,加上放射性直肠炎腹痛难忍、恶心,不思饮食,会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要多开导患者,耐心解释放射性直肠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告诉患者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继续治疗宫颈癌,并将放射治疗后肿瘤改变的正面信息反馈给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3 饮食的护理。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少渣半流质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饮食。如:吃一些稀粥、藕粉、蒸蛋羹、面糊等,食物温度40度左右,鼓励多饮水。

2.4 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灌肠前嘱病人上厕所,排尽大便,告知保留灌肠的目的和治疗作用,取得病人合作。方法:注意遮挡病人,戴手套,臀下铺治疗巾,查看病人肛周情况,将思密达10克、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10毫克、利多卡因5毫升与100生理盐水混匀,温度37~39摄氏度,用灌肠器接一次性导尿管,用无菌石蜡油纱布润滑导管,左侧卧位轻轻插入肛门10~15厘米,缓慢滴入药液,完毕后用卫生纸保护肛门拔出导管,协助病人仰卧、腑卧、左、右侧卧位,使药液充分接触肠壁,尽量多保留一些时间,一般睡前灌肠较好,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可根据病情给予1~2个疗程。

2.5 肛周皮肤的护理。由于多次腹泻的刺激与擦拭,肛周皮肤红肿疼痛,所以要用柔软的卫生纸擦试,用一次性毛巾蘸洗热敷,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帮助清洁肛周,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注意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性质、量,遵医嘱送便标本。

2.6 环境要舒适,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每次入厕后马桶冲洗干净,清洁工定时消毒、刷净马桶,避免异味刺激引起恶心等不适。

2.7 病人输液卧位舒适,随时观察腹痛情况,根据医嘱给予解痉止痛消炎药物,多与病人交流,关心体贴病人。

3 体会

放射性直肠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腹痛、腹泻,不思饮食,夜间入睡困难、从而引起焦虑、抑郁、悲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给予了相应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够从悲观绝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解除焦虑,抑郁,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护理增加了机体对应状态;根据医嘱药物灌肠有效的控制了放射性直肠炎症状;肛周、环境护理使患者舒适,建立了护患信赖关系,增加了患者坚持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38例宫颈癌患者直肠炎治愈,宫颈癌的放疗计划得以继续进行,体现了护理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对宫颈癌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峰.肿瘤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现代护理.北京:卫生科技出版社,2007.3:323-324

[2]王小五.肺癌放療致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8(27):41

宫颈癌放疗 篇10

琼梅.体外放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的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子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展中国家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子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全世界总数的1/5。其发病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 已严重威胁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若经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5年生存率接近100%。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中, 惟有子宫颈癌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 (FLGO) 临床分期, 并根据临床分期指导治疗选择。Ⅰa期宫颈癌为病理镜下组织学诊断;Ⅰb期及Ⅱa期临床检查则行阴道检查、触诊及阴道镜下取样等;Ⅱb期则以三合诊检查宫旁组织有无增厚, 触诊为依据, 在制定期别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按FLGO分期宫颈癌治疗方式选择原则为Ⅱa期以前多选用手术治疗, Ⅱb期以上则多选用放射治疗, 或先放疗后再手术。为探讨临床Ⅱb期宫颈癌的诊断与实际病理诊断是否相符合, 及其指导临床治疗选择的意义, 本文对我院一组术前经放射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有随访结果的43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放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0年1月—20011年12月收治晚期宫颈癌患者43例, 年龄26岁~68岁, 中位年龄56岁。所有病例宫颈局部肿瘤直径≥3 cm (3 cm~8 cm) , 其中宫颈鳞癌31例, 腺癌4例, 腺鳞癌8例;根据FLGO分期法分期, Ⅱa期17例, Ⅱb期26例。

1.2 方法

放射治疗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盆腔外照射加内照射, 全盆腔外照射总量30 Gy, DT180~200 Gy/20次, 直肠挡铅双侧宫旁加量至DT 47.5 Gy/23次, 内照射DT 3~4 Gy/1~2次。放射治疗结束后3周~5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病检评定标准按放疗反应分级标准Ⅰ级为轻度反应, Ⅱ级为中度反应, Ⅲ级为重度反应。放射治疗前后宫颈局部变化:肿块缩小95%以上为完全缓解 (CR) ;肿块缩小50%以上即明显缓解 (PR) ;肿块缩小不足50% (Lmpr) ;肿块大小无变化 (NC) ;肿块增大 (P) 。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依据上述评定标准于手术切除标本结合显微镜下观察肿块的形态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CR 12例、PR 24例Lmpr 7例, 有效率 (CR+PR+Lmpr) 100%。其中CR 12例中肿块完全消失, 病理切片镜下无癌细胞残留, 宫颈为炎性肉芽组织替代;PR中24例在炎性肉芽组织中仅剩少量残留变性坏死的癌细胞, 淋巴细胞灶状浸润, 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 毛细血管扩张;Lmpr 7例中癌细胞变性坏死也比较明显, 因癌细胞浸润颈管组织较广泛, 宫颈局部肿块消退明显, 但侵及颈管内的癌细胞对放射反应不明显。

2.2 术前放疗患者的筛选

预估手术难度大, Ⅱa期阴道侵犯较多, 宫颈有较大的外生型肿瘤, 病理学分级在Ⅱ级以上者, 均适合术前放疗[2]。

2.3 术后病理

所有病例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合, 43例行术前放疗者中有11例盆腔淋巴结阳性, 转移率为25.6% (11/43) ;3例阴道切缘阳性, 切缘残留率为0.7% (3/43) ;卵巢转移 (单侧) 率为8% (2/26) ;侵及宫旁及主韧带2例, 发生率0.5% (2/43例) 。

3 讨论

晚期宫颈癌患者因其局部肿瘤体积较大, 淋巴结转移率高, 单行手术治疗常不能得到满意的手术切除率, 且远期疗效较差, 术后易复发。术前放疗可有效地缩小局部肿瘤的体积, 从而减少切除范围, 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 其次术前放疗可有效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的生长, 从而改善预后[3]。

本组CR 12例放疗后肿块全部消失, 病理组织切片均未检到癌细胞, 局部为炎性肉芽组织所替代, 间质中少量纤维组织增生, 尚未形成纤维化, 这可能与放疗周期较短有关;PR 24例中, 呈中度放疗反应的病灶中病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 液化, 部分仅残留癌细胞坏死影;Lmpr 7例中因癌组织侵及颈管较深对放疗反应不明显, 但瘤体明显缩小, 此7例中有4例为宫颈腺癌, 3例腺鳞癌, 这可能与组织学类型不同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近几年, 宫颈腺癌及宫颈管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其预后较鳞癌差, 在选择病例时应引起注意。

本组临床晚期宫颈癌一般局部病灶较重, 癌肿真正累及宫旁及主韧带仅为0.5%, 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5.6%, 说明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本组手术标本阴道残留率为0.7%, 与术前阴道浸润较多和手术切缘切除不够有很大关系, 如术中结合切缘冰冻切片可大大减少切缘癌组织的残留。本组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常规行双侧卵巢切除, 术后发现有2例发生了卵巢转移, 转移率为8%, 值得引起重视。

本组资料观察晚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放射治疗后局部肿物缩小较明显, 放疗后休息3周~5周后给予手术治疗, 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 术后淋巴结转移, 宫旁及脉管受侵等情况也明显低于单纯手术者。宫颈癌的扩散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 (1) 原发瘤大小; (2) 癌细胞浸润深度; (3) 血管侵犯; (4) 癌组织学分级等。因此临床分期与宫颈癌的预后相关, 病理分级越高其复发和病死率也随之上升。宫颈腺癌多呈内生性生长, 易于向宫颈深层浸润, 可较早发生转移。宫颈腺癌较鳞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 易发生转移。组织学分化越差放疗效果越好, 病变缩小越明显, 但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比分化高者明显增高。

对于晚期宫颈癌往往将放射治疗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放射治疗能明显地缩小肿瘤, 清除亚临床病灶, 减少术中的医源性播散, 手术可以切除对放射线不敏感的癌细胞, 提高癌肿的切除率, 将临床上认为“潜在可切除”的病例转变为实际可切除。

综上所述, 术前放射治疗对肿瘤的局部控制有肯定的作用, 这一点无可置疑, 对术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病例再辅以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摘要:目的 观察晚期宫颈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手术切除率及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情况。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术前放射治疗的4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 放疗结束后行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36例局部肿物基本消失 (CR+PR) , 宫颈仅呈糜烂状结合病理组织学观察, 镜检发现绝大多数癌细胞变性坏死, 部分仅残留癌细胞坏死影, 效果十分理想。结论 晚期宫颈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术前辅助放疗能有效地提高手术切除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侯琼梅.体外放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的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2) :299-301].

关键词:宫颈癌,晚期,辅助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马代远, 杜国波, 谭榜宪, 等.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Ⅱ期宫颈癌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17) :1693-1695.

[2]高永良, 马胜林.常见肿瘤的诊疗手段与评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84

上一篇:现代企业会计模式下一篇:音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