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共11篇)
宫颈癌筛查 篇1
宫颈癌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女性恶性肿瘤, 在临床医学上,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根据临床调查发现, 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 其致死率仅次于乳腺癌, 且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在临床中, 对于宫颈癌的检测缺乏有效性, 通常情况下, 宫颈癌被确诊时已为晚期, 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从而加大患者的致死率[1]。目前, 临床中宫颈液基细胞筛查是最为常见的宫颈癌诊断方法, 但仍然存在诸多弊端, 如阳性率高等。为此,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细胞筛查的患者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筛查在宫颈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细胞筛查的患者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48岁, 平均年龄 (39±3.4) 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宫颈液基细胞筛查, 且均具有性生活史。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排除急性阴道炎、妊娠、子宫切除术等, 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 方法
1.2.1 采集标本
所有患者在标本采集前24 h内无性生活, 取膀胱截石位, 借助宫颈刷、窥阴器等临床工具, 将患者宫颈暴露, 利用棉球将子宫表面的分泌物和血迹擦拭干净, 同时在宫颈内插入特制宫颈刷, 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5周后, 迅速取出, 将搜集到的细胞放置于特定的保存液中[2]。利用标准的试管将经过漩涡震荡处理后的细胞搜集, 同时在试管外壁填上具有患者个人信息的条形码。将采集后的细胞液进行程序化处理, 制成细胞涂片, 同时使用医用酒精固定和巴氏染色, 进行细胞学诊断、封片、阅片和出具诊断报告。所有上述流程均严格按照TBS报告方式进行。
1.2.2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 借助全自动超波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进行宫颈液基细胞筛查, 筛查工程中按照TBS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细胞分类诊断系统出具报告, 其中包括评估标本的满意度, 重新取材不满意标本。其中满意标本是指细胞涂片具有5000~8000个清晰可见的鳞状细胞, 且不少于10个保存完整的鳞状化生细胞或宫颈管细胞[3]。按照TBS国际癌症协会的分级标准, 将满意标本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 其中阴性是指标本中不存在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细胞;阳性是指按照由高到低的分级标准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 (SCC) 、LSIL、鳞状上皮高度病变 (HSIL) 、ASCUS。
1.2.3 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
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出的异常细胞患者, 均在1周内接受阴道镜检查。将3%醋酸和复方碘液涂抹在子宫颈上, 如在阴道镜检测出镶嵌、异型血管或点状白斑结构, 且在患者复方碘液试验呈现 (-) , 则表明细胞异常。对于阴道镜检查呈现异常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宫颈活检主要针对阴道镜图像异常部位, 且进行多点活组织检查, 其中阳性是指宫颈活检报告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不低于Ⅰ级;阴性是指患者活检报告显示为湿疣或慢性炎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检验,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经统计发现, 1180例患者中涂片满意1103例, 满意率达到93.5%, 其中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出异常涂片147例, 异常检出率为12.5%;在147例异常涂片中, ASCUS 98例, LSIL 26例, 人乳头状瘤病毒17例、HSIL 9例、SCC 3例;另外还包括细菌性、念珠菌、放线菌、滴虫等微生物感染73例。147例异常涂片标本中, 接受宫颈活检126例。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和阴道镜活检共同检测下, 总符合率为81.7% (103/126) , 其ASCUS、LSIL的符合率分别为82.8% (72/87) 、83.9% (26/31) 。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和乳腺癌均为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 且在女性群体中呈现出多发趋势。而定期进行宫颈筛查, 做到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5]。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患者缺乏对宫颈癌的认识和筛查, 一旦发现患有宫颈癌, 通常被诊断为晚期, 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通过本文研究发现, 宫颈液基细胞筛查在宫颈癌的检测过程中, 能够有效提高涂片质量。涂片制作过程中, 细胞液取自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内细胞, 细胞均匀分布在涂片上, 提高了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效果, 从而有效进行宫颈癌筛查。随着宫颈液基细胞筛查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宫颈癌在早期发现后, 可通过早期治疗, 降低宫颈癌、宫颈浸润癌等疾病的发展, 从而降低死亡率。本文研究发现, 在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和阴道镜活检共同检测下, 总符合率为81.7% (103/126) , 其ASCUS、LSIL的符合率分别为82.8% (72/87) 、83.9% (26/31) 。由此可见, 宫颈液基细胞筛查结合阴道镜活检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检测率,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赖玉琴, 黄少娥.宫颈脱落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诊断的评价[J].广西中医学院院报, 2010, 13 (2) :37-38.
[2]黄斌, 李瑞珍, 乌兰娜, 李鹏, 汤惠茹, 杜辉, 等.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杂交捕获二代HPV检测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5) :1-3.
[3]刘建彬, 邱森灵, 钟伟娇, 等.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 27 (6) :617-618.
[4]梅天琼, 郑丽波, 郭玲.宫颈液基细胞筛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7) .
[5]李伟, 宏郭宇, 凌奕.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中不同细胞组成对筛查宫颈癌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7) .
宫颈癌筛查 篇2
宫颈癌筛查对象:年龄在20——65岁的女性工作者
筛查项目:HPV病毒23分型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
优惠额度:HPV病毒23分型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150元收费
地点:长安镇卫生院
庆三八“HPV+TCT联合筛查宫颈癌”优惠活动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但它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及时发现并恰当的处理,治愈率达90%以上。宫颈癌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是晚期,治疗效果不良。但如果行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则可查出98%以上的病人,包括无症状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是目前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好方法,且这种检查方法基本无痛无损伤。
为了女性的健康,海宁市妇联与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合作推出“HPV+TCT联合筛查宫颈癌优惠活动”。
活动时间:3月份
收费:200元/人次(日常二项收费:328元,试剂成本200元)方式:自行联系医生前往即可。
联系方式: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陈佩飞87224539
宫颈癌筛查三阶梯 篇3
王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对于晚期卵巢癌化疗耐药亦有独到见解。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对女性来说,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目前已经明确,子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它的致病元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如HPV16、18、33、54型等。
从感染高危型HPV至宫颈癌的发生,通常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一般要经历持续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简称CIN,即通常所说的癌前病变)、子宫颈癌阶段,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为子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如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就可以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率。
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可将宫颈癌前病变尽早筛查出来,对有异常结果的妇女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癌症早期。筛查子宫颈癌的措施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最好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检查下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一般地说,经过细胞学检查(或加上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这三步检查被称为宫颈病变诊断的三阶梯。
阶梯一:细胞学检查+HPV检测
细胞学检查有巴氏涂片、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等。巴氏涂片的应用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为子宫颈癌的筛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精确地筛查出宫颈癌,人们发明了更先进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大大提高了检查速度和诊断准确性,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这就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LCT、TCT等。
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结合起来,是筛查宫颈癌的合理方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筛查方案是液基细胞学检查加 HPV检测。对于HPV检测阳性和细胞学检查提示可能或已有病变者,应进一步作阴道镜检查。
HPV检测不但可与细胞学检查一起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方法,而且还可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不明的病例进行分流、预测发展和预后,以及对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
阶梯二: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以将宫颈病变区域放大5~15倍,不同程度的病变,阴道镜图像也不同。阴道镜结合醋酸试验和碘试验,可指导医生确定活检部位,从而大大提高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阴道镜检查效果不满意者,还需进行宫颈管诊刮或者宫颈椎切、电环椎切(LEEP)等,通过病理学检查以最后确诊。
阶梯三: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金标准。宫颈活检组织一般要送到病理科,由病理科医师做出诊断。最后,由妇产科医生根据病变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专家提醒: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子宫颈癌高风险人群,如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社会经济状况较差、营养不良、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等,一定要重视子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筛查现状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站对2744例来诊妇女 (其中大部分为健康查体人员) 进行了检查, 首先对2744例全部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 (TCT) , 第2步对其中TCT阳性者146例进行HPV-DNA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HC2检查, 第3步对前两步检查均为阳性者49例给予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
1.2 方法
1.2.1 TCT及诊断标准
使用一次性标本采集刷 (天津伊诺新康) , 将采集刷中央刷毛插入子宫颈管, 使较短的刷毛能够完全接触到子宫颈口, 按同一方向转动采集刷4~5周, 取下刷头在固定液中快速搅动几次, 将刷头留在固定液中, 拧紧瓶盖, 送检。采用TBS标准诊断: (1) 鳞状上皮分析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包括微生物感染和反应性细胞改变非典型鳞状细胞包括不能明确意义的 (ASCUS) 、倾向于上皮内高度病变 (ASC-H) 、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 、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 、鳞状细胞癌 (SCC) 。 (2) 腺上皮分析。阳性诊断为ASCUS及以上病变。
1.2.2 HC2、HPV-DNA检测及其诊断标准
标本采集使用专用的DIGENE HPV采样器 (含试剂, 可抑制细菌生长, 保持DNA完整性) 。同一方向旋转3圈, 停留10 s。采样前3 d内不要阴道用药或冲洗, 避免经期采样, 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同时检测13种经WHO确认的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临床判定标准: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1.0 pg/ml (相当于5000拷贝/次) 为阳性结果。
1.2.3 阴道镜下定位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
经醋酸试验后在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行病理检查, 诊断标准为:慢性宫颈炎,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CINⅠ) 、CIN2级 (CINⅡ) 、CIN3级 (CINⅢ) 、癌 (SCC) , 见挖空细胞, 角化不良细胞提示HPV感染。病理诊断阳性为CINⅠ以上病变,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
2 结果
2.1 TCT检查结果在2744例TCT检查结果中 (1) 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者占94.64% (2597/2744) 微生物感染占9.66% (265/2744) 反应性细胞改变占84.99% (2332/2744) , 其中重度炎症占1.20% (28/2332) ;中度炎症占25.99% (606/2332) ;轻度炎症占72.77% (1697/2332) ;萎缩上皮占0.47% (11/2332) 。 (2) TCT结果阳性147例, 占总数5.36% (147/2744) 。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65例, 占阳性例数的44.22% (65/147) , 占总人数的2.37% (65/2744) , ASCUS 60例, 占阳性总数的40.82% (60/147) , 占总人数的2.19% (60/2744) ASC-H 5例, 占总阳性数的3.40% (5/147) ;占总人数的0.18% (5/2744) ;上皮内低度病变67例, 占阳性总数45.58% (67/147) , 占总人数的2.44% (67/2744) ;上皮内高度病变14例, 占阳性总数的9.52% (14/147) , 占总人数的0.51% (14/2744) ;癌1例, 占阳性总数的0.68% (1/147) , 占总人数的0.04% (1/2744) 。1例癌及时转诊。
2.2 对TCT结果阳性中的146例进行HPV-DNA (HC2) 检测, 结果高危型HPV阳性者49例, 阳性率33.56%。
2.3 对以上两项同时阳性者49例进行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阳性46例, 阳性率93.88%。其中慢性宫颈炎3例, 占总数的6.12% (3/49) ;CINⅠ9例, 占总数的18.37% (9/49) ;CINⅡ18例, 占总数的36.73% (18/49) ;CINⅢ15例, 占总数30.61% (15/49) ;SCC 4例, 占总数的8.16% (4/49) 。3
3 讨论
彭芝兰[2]报道, CIN约10年发展为原位癌, 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需3~10年, 而CIN发展为浸润癌可能需要10~15年, 并且CIN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也会持续存在。因此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及早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是阻断宫颈浸润癌发展, 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手段。WHO建议年龄在25~65岁发生过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的筛查。
TCT是宫颈病变的筛查手段。对于来诊的子宫颈病变者, 单凭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异位 (即所谓的宫颈糜烂) 是一种生理结构而并非病理改变, 在女性一生中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宫颈的鳞柱上皮交界会发生移动, 在生育年龄鳞柱交界往往移至宫颈表面, 使柱状上皮暴露在宫颈阴道部形成柱状上皮异位, 当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 鳞柱交界向颈管深部上移, 宫颈表面变得光滑。另一方面, 宫颈表面这种鲜红色充血表象也不能排除有潜在病变的可能, 甚至是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所以应先行细胞学筛查, 倘若细胞学阴性就只需常规筛查就行, 细胞学异常应进一步检查处理[3]。本研究中无一例孕妇参加检查。目前在国内, 宫颈细胞学检查已被广泛用于孕妇产前检查, 对于异常细胞学检查结果, 阴道镜检查和活检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点同非孕期妇女的宫颈病变筛查是一样的[4]。
本研究中HPV阳性率为33.56%。分析原因, 与HPV较高的自然感染率有关, 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 一般在8~10个月可自行清除, HPV感染通常比形态学改变早[5]。宫颈癌的发生从正常宫颈、CIN发展到浸润癌是一个连续而漫长的过程, 只有持续性感染并在其他诱导因素 (吸烟、性行为、口服避孕药等) 作用下才会导致CIN或宫颈癌, HPV感染平均8~12个月, 可以导致CIN发生, 经过8~12年发展为浸润癌[6]。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 持续性HPV DNA阳性的女性中15%~28%在2年内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 而阴性者只有1%~3%[6]。有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的12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HPV (HC2) 检测技术来检测CINⅡ、CINⅢ比传统巴氏涂片绝对敏感度高25%~30%, 但特异性低8%~10%, 正是由于HPV检测特异性低及造成假阳性妇女过度治疗的风险使其单独应用于宫颈癌的初筛收到限制[7]。
本研究TCT与高危型HPV两项同时阳性者和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3.88%, 可见TCT与HPV-DNA联合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互为补充, 符合率高, 漏诊率低。CINⅠ反应HPV感染, 大部分将表现为病变自然消退和逆转, 主要以随访检测为主。CINⅡ、CINⅢ则是真正的癌前病变, 应积极干预处理[8]。
从本站筛查情况看, TCT筛查阳性者147例, 阳性率占5.36%。以上结果排除取材不满意情况, 导致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因为查体期间工作量较大, 特别TCT取材适应证掌控不好等) 。其次, 明显受到经济条件制约, 群众早防早治观念意识不强, 有相当一部分结果异常者未接受进一步诊治而失诊, 成为宫颈癌潜在的危险。对此, 提高广大妇女对宫颈病变警惕性和筛查意识非常重要。另外作为临床医生要做好宣传教育, 使宫颈病变患者及早得到诊治, 防止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CA Cancer J Clin, 2005, 55 (2) :74-108.
[2]彭芝兰.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命名分类病理及转归.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8) :454-456.
[3]钱德英.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过度与不足得失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7) :517-518.
[4]汪希鹏.宫颈病变与妊娠晚期出血.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6) :429.
[5]高娜, 姚嘉斐.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传统涂片及液基制片法的比较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857-859.
[6]Eileen, MB.Human papilli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Clin Micro Rev, 2003 (16) :1.
[7]吕伟国, 谢幸.宫颈癌的筛查.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1) :8-9.
宫颈癌筛查 篇5
【关键词】宫颈肿瘤;诊断;阴道内窥镜;癌前状态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但早期癌肉眼难以辨别, 常规的宫颈4点活检准确率仅为50%, 阴道镜下定位使活检目标更具准确性, 可提高活检阳性率。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386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及阴道镜检查,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妇检发现宫颈不同程度的糜烂,或疑有恶性病变的患者386例进行妇检时宫颈细胞学涂片及阴道镜检查定位后行宫颈组织活检, 年龄22~64岁, 平均37.5岁;其中344例有白带增多, 或血性分泌物或接触性阴道出血等。
1.2 檢查方法采用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LC-2000A型阴道镜。于月经干净后2~7d行阴道镜检查。取膀胱截石位, 纱球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 观察宫颈阴道部情况;循序观察转化区、上皮、血管, 并于宫颈上依次抹3%冰醋酸20~30s后, 观察鳞、柱状上皮及转化区的颜色、形态、血管变化, 然后涂碘液再次观察, 寻找异常图像, 则于异常处取2~4块组织;若未发现可疑病变, 则在移行带3, 6, 9, 12 点取活检, 同时行宫颈管搔刮术, 分瓶送病理检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阴道镜检查结果: 正常转化区或醋酸白色上皮呈半透明状, 无血管异型, 拟诊为慢性宫颈炎310例;阴道镜下见针尖样或极小菜花样白色上皮, 拟诊为宫颈湿疣21例, 其中2例活检结果为宫颈癌;阴道镜下见醋酸白色上皮, 或与点状血管或镶嵌同时出现, 拟诊癌前病变 CIN 49例, 伴猪油状改变拟诊宫颈癌3例。
2.2异常涂片的检出情况: 386例细胞学检查发现慢性宫颈炎378例, HPV 感染8例, 而阴道镜指示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HPV感染21例, 阴道镜对HPV感染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 。
2.3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CIN 46例, 宫颈鳞癌5例, 宫颈湿疣19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1%, 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1%,细胞学诊断符合率和阴道镜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4颈管搔刮检查结果: 366例慢性宫颈炎, 22例颈管粘膜病理诊断为CIN I~Ⅱ, 其中3 例宫颈光滑, 4例绝经, 6例宫颈物理治疗后, 9例重度宫颈糜烂伴接触性出血。
2.5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宫颈病变比较: 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10例, 宫颈湿疣21例, CIN 1级~2级42例, CIN 3级7例, 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6例, 宫颈湿疣19例, CIN 1级~ 2级35例,CIN 3级6例, 宫颈癌5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 也有宫颈光滑及轻度糜烂者, 但多见于中、重度糜烂, 常伴接触性阴道出血, 故宫颈中度以上糜烂, 应定期复查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
3讨论
目前对宫颈癌常用诊断方法有5种: 筛选高危人群、阴道镜检查、TCT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HC2(高危型HPV-DNA检测)及宫颈组织活检。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诊断已成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和早期宫颈癌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早诊技术之一。
阴道镜可将观察部位放大6~40倍, 并借助醋酸及碘试验对病灶细微结构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对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提高早期宫颈癌诊断。本组386例检出5例宫颈癌6例CIN Ⅲ, 均无赘生物可见。本组资料显示:①细胞学检查阴性, 但临床检查可疑的病例, 阴道镜可提供可靠的活检部位, 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本组病例诊断均为宫颈癌Ⅰa 期以前的病例, 细胞学检测仅1例可疑癌。②阴道镜检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2.1%, 与徐蕾等报道的93.70%相似, 但阴道镜检查不能检测到宫颈管内的病变, 若需排除宫颈管病变, 可加做HC2或宫颈管诊刮术以助确诊。③对绝经前后和反复发作宫颈炎患者, 阴道镜与颈管搔刮术联合应用可发现癌前病变。本组病例中有2例宫颈CIN 3和1例原位癌患者宫颈表现为Ⅰ度糜烂, 阴道镜对接触性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但宫颈光滑或轻度糜烂的患者也能及时发现早期癌变。因此, 除常规指征外, 出现以下情况也应行阴道镜检查: ①临床症状、体征与其他检查结果不符;②反复发作的慢性宫颈炎,再次宫颈物理治疗前;③宫颈外观正常但有接触性出血者。
总之, 阴道镜检查可用于有性生活史的患者, 能迅速识别肉眼不易辨别的宫颈病变, 在直视下活检, 及时发现CIN 或宫颈癌;且操作方便, 具有非损伤性及可重复性的, 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辅助确诊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方辉,戎寿德,乔友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23(6):30.
[2]张淑增.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4): 326.
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篇6
关键词:子宫颈癌,宫颈癌筛查,阴道镜检查,TCT
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 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据统计, 2002年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有493, 000例, 我国的新发病例约占据为1/5, 大部分新发病例分布于农村及偏远山区[1]。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缓慢长期且可逆的变化过程, 平均约历时5~10年, 早期子宫颈癌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五年生存率高达100%[2], 为临床普及筛查且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行性, 因此加强子宫颈癌筛查, 不但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子宫颈癌, 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镇平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入选患者的自觉症状包括以下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接触性出血、宫颈糜烂及有宫颈癌家族史、HSV、HPV感染史和有肉眼可见的可疑病变者共计326例。年龄为20~71岁, 平均年龄为41.7岁。排除子宫切除、宫颈锥切及放化疗病史后入选。
1.2 筛查方法
(1) TCT检查:对194例患者行TCT检查, 采用英国珊顿公司生产的Shandon PapSpin液基细胞涂片检测系统, 专用取材器取材并将刮取的脱落细胞全部洗脱到细胞固定液中, 制片后专业医师阅片 (对有异常改变者复查一次) 。按2001年修订的TBS系统作出诊断。 (2) 阴道镜及定位活检:对所选患者采用日本产SILKA阴道镜成像系统进行检查, 观察宫颈变化, 分别作醋酸试验及碘试验。采用阴道镜RCI评分方法, 对病灶颜色、边缘、血管及碘试验情况给予每项0~2分的评分, 4项相加为RCI总分。0~2分为CINⅠ级或HPV感染, 3~5分为CINⅡ级, 6~8分为CINⅢ级。宫颈活检采用5点法, 即3、6、9、12及可疑病变处。
收集2010年1月份在我院行子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并随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 主要方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 和阴道镜检查两种方法, 共筛查326人, 其中TCT检查194人, 阴道镜检查202人, 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40岁, 其中30~34岁为47人, 占14.44%;35~39岁为58人, 占17.79%;40~44岁62人, 占19.02%;45~49岁56人, 占17.18%;50~54岁46人, 占14.11%;55~59岁为57人, 占17.48%。
2 结果
2.1 TCT检查情况
在194例宫颈TCT检查的患者中, 其中168例良性反应, 3例细胞学标本不满意 (取材不满意, 细胞数目较少) ;21例不良反应TBS诊断如下:6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6例鳞状细胞癌 (SCC) 。年龄分布, 见表1。
2.2 阴道镜检查结果
按RCI评分标准检出异常图像15例, 其中, CIN I4例, CINⅡ3例, CINIⅢ5例, IC3例。年龄分布, 见表2。
3 讨论
关于子宫颈癌病因的研究, 1842年Rigoni Stern等最早提出性传播疾病感染与子宫颈癌的相关关系推测。经历一个世纪后, 直到1973年, Zur Hausen才明确提出病毒感染引起宫颈癌的观点, 并最终于1976年首次成功地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状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 研究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着潜在的病因关系[3]。在此之后, 人们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观察HPV感染患者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最终发现HPV感染者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减低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好的办法应为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控制HP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要数HPV疫苗的应用, 但在目前HPV检测费用比较昂贵, HPV疫苗尚未普遍应用之前, 做好大面积人群的筛查仍是预防和控制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1981年Ottaviano和LaTorrer最早描述了醋酸、碘染色实验, 最初应用的目的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项目, 用以降低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率[4]。醋酸、碘染色用以筛查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96%和49%~98%;同时, 该方法快速简便, 易于观察及应用, 费用低廉, 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些关于醋酸、碘染色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作为子宫颈癌有效的筛查方法, 因此在进行普查及大面积调查时应用具有可行性, 特别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更合适[5]。
宫颈癌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大量早期宫颈癌患者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 但出现临床症状后进行检查诊断后一般均处于中晚期, 给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 同时预后明显较早期癌差, 本研究中, 9例宫颈癌患者均无症状, 无任何不适, 仅在常规的普查及时发现,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 定期行宫颈癌筛查不但能节约大量的治疗费用, 同时还可以明显减低子宫颈癌的病死率。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定期妇女病普查普治不但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同时还有效控制了晚期宫颈癌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过去几十年里, 由于广泛开展了宫颈癌的普查, 许多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持续性下降。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英、美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却观察到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不明显或有上升趋势[6], 我们此次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子宫颈癌高发年龄为51~55岁, 癌前病变的年龄为36~40岁。因此我们建议, 子宫颈癌的筛查对象为30岁以上, 有性生活达三年的女性, 应常规进行子宫颈癌的普查, 普查的方法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支付能力自主选择, 而对于普查的建议频率为1次/1年, 如果连续3年无异常者, 可以改为1次/3~5年。只有对广大的女性群体进行广泛的普查, 才能最大限度的减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我国的子宫颈癌防治工作才可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早日实现杜绝晚期子宫颈癌的目标。
对绝经后的筛查对象和围绝经的者, 鳞柱交界内移, 肉眼观察效果欠佳, 上述的筛查方法较不满意, 主要原因是宫颈转化区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绝经后宫颈萎缩, 因此生育期人群的筛查效果要好于绝经及围绝经人群。有研究显示, 鳞柱交界因萎缩而内移的子宫颈检测到癌前病变的机率约是鳞状交界位于子宫颈外口者的2倍, 故不能因鳞柱交界内移表现为光滑的宫颈而误以为是正常宫颈。而对于绝经人群的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I, Devesa SS.Ccancer burden in the year 2000.The global picture[J].Eur Cancer, 2001, 37 (8) :S4-66.
[2]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CA Cancer J Clin, 2002, 55 (2) :74-108.
[3]Furumoto H, Irahara M.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cervicalcancer[J].Med Invest, 2002, 49 (3/4) :124-133.
[4]OttavianoM, La Torre P.Examination of the cervix with the nakedeye using acetic acid test[J].Am J Obstet Gyneeol, 1982, 143 (2) :139-142.
[5]杨玲, 章文华.山西子宫颈癌筛查方法比较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肿瘤, 2000, 9 (1) :91.
宫颈癌临床筛查联合方法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982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 患者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 (42.83±8.57) 岁, 孕产次0~4次, 平均孕产次 (1.36±0.42) 次。本实验入选标准: (1) 存在性生活史; (2) 非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 (3) 无宫颈活检史; (4) 子宫完整, 无子宫切除手术史; (5) 无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 (6) 无宫颈手术史; (7) 排除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 (8) 患者自愿接受检查, 参与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法
(1) 检查前72h, 停止阴道冲洗、阴道置药等治疗手段; (2) 检查前24h内, 禁止性行为; (3) 受检者检查体位为膀胱截石位, 利用阴道窥阴器将阴道撑开, 充分暴露宫颈, 用棉棒依据逆时针方向旋转3圈, 短暂停留约10s后, 将棉棒放置到专用送检试管中; (4) 另取棉棒擦拭宫颈表面分泌物, 待擦拭干净后, 在宫颈鳞柱交界处, 倾斜放置刮宫板, 依据顺时针方向旋转刮拭3周, 将标本涂在载玻片上, 放置在95%酒精中持续作用30min, 以进行巴氏染色。
1.2.2 阴道镜检查
检查仪器为深圳金科威公司生产的SLC-2000B电子阴道镜。方法: (1) 患者摆好膀胱截石位后, 对宫颈进行充分暴露, 宫颈表面及阴道分泌物需用干棉签擦净; (2) 5%醋酸棉球均匀涂抹宫颈处, 并且充分湿敷1分钟; (3) 利用电子镜观察阴道内宫颈上皮、异型血管、典型镶嵌以及病变所在位置等情况, 在图像异常区取局部活体组织, 送病理科检查; (4) 宫颈碘染色, 观察宫颈颜色变化。
1.3 结果判读方法
1.3.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依据巴氏5级分级法评价宫颈刮片细胞学结果: (1) Ⅰ级:未找到异型细胞; (2) Ⅱ级找到异型细胞; (3) Ⅲ级找到可疑癌细胞; (4) Ⅳ级找到高度可疑癌细胞; (5) Ⅴ级找到癌细胞;阳性=Ⅲ级、Ⅳ级及Ⅴ级。
1.3.2 阴道镜结果
参照文献报道的改良Reid评分法[4]对阴道镜结果进行评分, 分为炎症、轻度病变、重度病变和宫颈癌。重度病变和宫颈癌为阳性。
1.3.3 病理检查CIN分级标准
参照文献报道[5]依据细胞异常程度分为3级: (1) CINⅠ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 (2) CINII-III属于高度病变; (3) 浸润癌。
1.4 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计数数据处理为χ2检验, 若P>0.05, 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 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本实验中, 应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结果:炎症940例, 癌前轻重度病变40例, 宫颈癌2例, 其检出结果与病理学检出结果比较,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不同检查方案的结果比较
不同方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比较, 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改良Reid评分结果, 联合阴道镜检查炎症检出率显著低于单纯阴道镜检查,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阴道镜检查,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病理学诊断阳性结果 (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作为阳性结果) 作为标准, 联合检查方案的阳性检出率高达37.68%, 显著高于单纯阴道镜及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妇科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近年来, 其发病率显著增高, 目前已经位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6]。宫颈癌癌前病变持续时间长、具有可逆性, 早期筛查宫颈癌, 对于改善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临床检查技术的发展, 目前宫颈疾病筛查手段多种多样, 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主要有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测。虽然每种检测方式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但是也具有某些缺点, 例如液基薄层检查价格昂贵、活检病理学检查具有创伤性等。临床筛查宫颈病变的普及, 需要制定准确性高、敏感性强及价格低廉的检查方案。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作为目前宫颈癌早期诊断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的优势, 是大范围普及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案。康爱琴[7]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巴氏涂片和宫颈病变检出率高达3.97%, 巴氏分级越高, 阳性检出率越高, 巴氏涂片诊断宫颈病变敏感度为74.00%, 特异度为94.86%, 提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检查手段。阴道镜仪器的探头具有高倍放大效果, 图像显示清晰明了, 尤其是对于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小病变, 能够通过放大40倍而清晰显示, 在微小癌前病变及微小宫颈癌病灶的发现中具有重要意义。GoldieS.J等[8]认为应用阴道镜检查对妇女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 能够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具有高检出率, 成本低效益高, 适合发展中国家普及推广。单纯阴道镜检查或者是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都存在局限性, 易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目前相关研究认为, 阴道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有机结合, 能够优势互补, 宫颈刮片细胞学利于大范围初筛, 对发现病灶进行引导, 阴道镜有利于可疑病变区活检取材, 在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同时减小创伤[9,10]。
本研究中, 全部982例宫颈疾病患者在采取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同时均选择进行阴道镜检查, 将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通过回顾性比较不同检查方案的诊断结果, 发现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检查方案中, 癌前病变检测情况最接近病理学检出率 (P>0.05) , 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及宫颈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阴道镜检查及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P<0.05) , 提示联合检查方案具有协同作用, 突出优势、弥补劣势, 在宫颈癌筛查中两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率。综上所述,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宫颈癌筛查水平, 建议临床继续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982例宫颈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 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 分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准确率、单纯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联合检查的结果显示940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症、40例患者诊断为癌前轻重度病变、2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癌, 与病理学诊断情况相比较, P>0.05,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联合检查准确率为37.68%, 单纯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为29.63%, 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29.89%,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高, 重复性好, 创伤小, 是宫颈癌临床筛查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宫颈癌
参考文献
[1]Syrjanen S, Shabalova IP, Petrovichev N, et al.Human papilloma virus testing and conventional pap smear cytology as optional screening tools of women at different risks for cervical cancer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J].J Low Genit Tract Dis, 2002, 6 (2) :97-110.
[2]Bello BD, Spinillo A, Alberizzi P, et al.Cervical infections by multipl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genotypes::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the risk of precancerous epithelial lesions[J].J Med Virol, 2009, 81 (4) :703-712.
[3]金晓蓉, 周春地.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60) :71-72.
[4]许敏, 余倩.分析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8) :866-868.
[5]姜华.TCT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23) :2940-2941.
[6]张秋霞, 刘俊茹.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32) :4786-4787.
[7]康爱琴, 陈爱霞, 顾建.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4) :5627-5629.
[8]Goldie SJ, Gaffikin L, Goldhaber Fiebert JD, 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five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 J Med, 2005, 353 (20) :2158-2168.
[9]于春梅, 郝凤艳, 沈迎健.宫颈刮片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妇女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2) :3493-3494.
文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参加宫颈癌普查12002例已婚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 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 (41±3) 岁。所有妇女都通过知情同意并完成专门设计的问卷, 取样前窥阴器不使用任何润滑剂, 3天内无性生活, 检查时无妊娠, 人流后月经未来潮前不取样, 受检前48小时内不做阴道冲洗及任何阴道治疗。
1.2 方法
1.2.1检查内容
(1) 对全区35~70岁、有三年以上性生活史且自愿接受检查的农村妇女询问病史, 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2)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再做阴道镜检查; (3) 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1.2.2 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方法
将专用刷子平行插入子宫颈口内, 两边较短刷丝抵住宫颈粘膜面。然后将宫颈刷向同一方向转2~3圈, 不要太用力或转得过多以免出血冲淡细胞, 并使用恰当的力度保证取到更多的细胞。分泌物太多时要用干绵签擦干净后再取。宫颈糜烂严重的旋转不要超过3圈, 以免出血。旋转时向同一方向, 不要来回转动以免加大创伤引起出血。将刮出物涂在玻片上, 用95%酒精固定后送检。
1.3 统计分析
细胞学阳性诊断是指ASC-US及以上病变, 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2002例宫颈癌普查对象宫颈细胞定量分析检测中, 检查出细胞学阳性者780例, 占总人数的6.5%。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06例, 占总人数的5.05%, 占细胞学阳性人数的77.69%;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 LSIL) 96例, 占总人数的0.80%, 占细胞学阳性人数的12.31%;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 72例, 占总人数的0.60%, 占细胞学阳性人数的9.23%;鳞癌 (SCC) 6例, 占总人数的0.05%, 占细胞学阳性人数的0.77%。
对780例细胞学阳性诊断者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 其中炎症585例, CINⅠ114例, CINⅡ45例, CINⅢ30例, SCC6例。细胞学阳性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分别为:LSIL 84.2% (96/114) , HSIL96.0% (72/ (45+30) ) , SCC 100% (6/6) 。经过x2检验LSIL与HSIL比较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学和阴道镜活检对照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宫颈癌是在全球妇女中发病率第2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对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病变定期筛查, 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 是宫颈癌防治中最有效的措施。通过筛查发现, 文县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1.57%, 宫颈癌发病率为49.99/10万。而美国6.6/10万, 北京市宫颈癌发病率12.21/10万。6例宫颈癌患者中, 2例肉眼可见宫颈已有菜花样病变及溃烂, 说明我县妇女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均高, 这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 经济收入不高, 缺乏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 对宫颈癌筛查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导致发现时已为浸润性宫颈癌。
在下一轮的项目实施中, 要提高文县农村地区的知晓率, 需加大经费投入, 采用不同的语言, 开发适合文县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宣传材料, 选择合适的时间, 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进行宣传, 尽可能覆盖广大群众。其次, 对于宫颈癌检出率的提高, 需要借鉴已有的筛查经验, 增加项目经费的投入领域, 如加强卫生服务提供者的业务培训, 提高诊疗水平, 提高筛查质量; 采用更科学更实用的诊断方法, 以便准确、完整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加强与妇联、计生等部门的合作, 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作用。
摘要:目的:了解文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实施现状。方法:采用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 对细胞学诊断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筛查对象中细胞学诊断阳性者780例, 占总人数的6.5%;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1.57%, 鳞癌6例, 宫颈癌发病率49.99/10万。结论:筛查工作顺利完成, 但知晓率、检出率相对较低, 应增加经费投入, 加强培训, 加大宣传及健康教育力度, 采用科学的诊断方法, 提高知晓率和检出率。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农村妇女
参考文献
[1]张文华, 赵新辉, 盖莉莉, 井明霞, 周建林.2009~2011年新疆各试点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03:332-336.
关于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疾病调查的适龄妇女9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对象均采取自愿原则。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38.9±5.6) 岁;其中20~30岁159例, 31~40岁368例, 41~50岁298例, 50岁以上75例;所选对象中均无宫颈手术史与子宫切除史, 均未进行过癌前病变筛查[2];均为已婚女性, 孕次1~4次;产次1~3次。
1.2 检测方法
先行HPV-DNA检测, 将标本采集刷置于宫颈管中, 旋转几圈后再置入缓冲保存液内, 将瓶盖盖好, 并储存于4℃的环境中, 后进行反向杂交信号扩大检测[3], 分别对高危型与低危型标本进行临床检测, 并将高危型的检测结果纳入统计范围内。
液基细胞学 (LCT) 检测:采用特制的毛刷沿着顺时针方向从研究对象的宫颈与宫颈管连续旋转5圈, 并将采集的标本置于细胞保存液内, 在常温条件下对标本进行保存, 并送往上级医院进行临床检测, 诊断范围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正常与炎症、高度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4]。
检测完成后对高危型HPV与细胞学呈阴性的检查对象进行为期3~5年的疾病复查, 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需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HPV-DNA检测的阳性率比较
年龄年龄越大时, 感染阳性率也随之下降, 其中20~30岁、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的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3.84%、11.96%、10.74%、9.33%。见表1。
2.2 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当液基细胞的病变程度加重时, 高危型的HPV-DNA检测阳性率也随之增高, 两者之间联系较为紧密。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报道[5], 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各不相同, 其中14~49岁的妇女的感染率为25%~30%, 感染率较高的多集中于14~24岁, 且性活跃期妇女对HPV较易感。本次研究结果同样表明, HPV感染率最高的为20~30岁的妇女, 其阳性率为13.84%, 且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 阳性率也逐渐下降。
目前, 临床上已确认导致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相关因素为感染高危型HPV, 且后者是前者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有关学者[6]研究报道, 将近99%的子宫颈癌患者被判定为高危型HPV感染。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HSIL、LSIL、ASC、正常或慢性宫颈炎发生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88.00%、29.69%、6.97%, 提示当患者宫颈细胞病变越严重时, 其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发生率则越高, 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且进一步说明了对于宫颈癌疾病开展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若初步筛查有问题, 可进行电子阴道镜和宫颈活组织检查确诊, 且宫颈癌确诊必须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综上, 妇科疾病普查作为维护女性健康的一项重要检测手段, 可以及时有效的预防各类妇科疾病, 并对疾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数据,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从而有效保障女性健康, 提高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 应用价值显著。
摘要:目的 探究对子宫颈癌开展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的适龄妇女9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给予液基细胞学 (LCT) 与HPV-DNA联合检测, 对子宫颈癌开展早期筛查, 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筛查对象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5例, 阳性率为11.67%;且随着研究对象年龄的增加, 感染阳性率也逐渐下降。结论 对本地区适龄女性开展子宫颈癌早期筛查可以尽快明确高危人群, 利于子宫颈癌的早期防治。
关键词:早期,筛查,子宫颈癌
参考文献
[1]吴瑞芳, 刘植华, 周庆芝, 等.深圳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现患率调查及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评价[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 (1) :90-95.
[2]费华丽, 程易凡, 程晓东, 等.五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筛查中的准确性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5) :309-312.
[3]马莉, 顾晓芬, 赵方辉, 等.深圳市社区人群子宫颈癌CIN现患率及子宫颈癌认知水平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1) :25-28.
[4]吴玉萍, 王国平.液基细胞学和HPV原位杂交检测及其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 26 (4) :402-406.
[5]彭宏伟, 彭颖, 谭丽, 等.长沙市2009~2012年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成本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7) :4373-4375.
宫颈癌筛查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99-01
为普及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防治知识,全面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两癌”防治模式,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自2010年开始,县政府将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为全县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檢查。为稳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制定下发了《垦利县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制订了规范的工作流程,选择了县妇幼保健院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配置了相关设备。现将我县此次两癌筛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前期准备工作
11 高度重视,职责明确 卫生局和保健站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两癌筛查”工作组织管理机构,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工作模式,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一是设立多个实施小组:分为检查领导组、检查协调组、检查查体组和检查资料组。二是各组职责明确,保证“两癌筛查”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与各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协商,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加大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县财政先后投入100余万元配置了乳腺检查便携式彩超2台及宫颈检查专用TCT设备,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加大宣传,营造浓厚两癌筛查活动氛围 一是做好前期准备。妇幼保健院对筛查技术人员进行了筛查流程的培训,向适龄妇女发放《关爱女性、远离乳腺癌》及《关爱女性、远离宫颈癌》等相关资料20000余份,充分做好筛查前的准备工作。二是统一要求,规范流程。对“两癌筛查”的具体要求、表格填写、标本采集、信息上报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三是宣传到位,提升知晓率。充分利用单位网站及各镇、街道、村的板报阵地、宣传橱窗、喇叭、悬挂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向适龄人群发放宣传品20000余份,并在查体过程中细心讲解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好处,让群众真正明白这一惠民政策,同时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争取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
14 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一是设立标识。门诊大厅、登记处、妇科检查、乳腺彩超检查处设立提示标识,在大厅醒目的地方摆放“两癌筛查”工作流程,保证了参加检查的妇女,体检程序流程化,做到井然有序。二是记录规范。乳腺彩超检查登记清楚、细致、具体、规范,每日数字汇总及时。三是沟通及时。利用电话信息资源,由相关科室直接和妇女进行沟通,对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各镇、街道对参加筛查妇女,按妇女人数进行安排,使筛查工作不扎堆、不拥挤秩序井然。四是严格操作程序,避免交叉感染。对检查科室的空气、一次性物品和器械的使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保证体检妇女的安全。
2 筛查程序
21 现场筛查程序 一是知情同意,所有参加筛查的群众都必须参加知情同意程序。向参加筛查的对象,宣讲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参加筛查的获益和可能的风险,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二是流行病学调查,统一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三是临床检查,宫颈癌受检对象由妇科医生用窥器检查子宫颈部,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送交液基细胞室检查。乳腺癌由外科医师对全部筛查妇女进行乳腺视诊和触诊,记录乳腺大小和硬度。特别注意乳腺出现的一些不被重视的症状和体征,然后统一进行乳腺B超检查。
22 异常人员筛查程序 对检查出的异常可疑人员有专人负责通知,并及时转诊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23 热情周到,优质服务 此次工作中,在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相关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科室人员都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精神、积极的服务态度、服从全局的观念投入到这次工作中,服务人员在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检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两癌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体工作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加班加点,吃住在乡镇,克服了种种困难,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在筛查工作中,除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外,还耐心向广大妇女解释检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手把手地教她们乳腺的自我检查,得到了广大妇女的普遍赞扬,赢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
3 筛查结果
自2010年6月7日在永安镇启动该项目以来,截止2011年8月31日,共筛检36476人,查出生殖道感染7457人,子宫肌瘤521人,妇科其它良性疾病3824人次,乳腺良性疾病6895人,其中宫颈癌可疑者241例,乳腺癌可疑者95例,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发现宫颈癌前病变26例、宫颈原位癌65例,乳腺癌14例。各项病例均得到及时的转诊治疗。
4 结果分析
乳腺癌、宫颈癌都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平均有120万新发乳腺癌和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每年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两种癌症都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达到完全治愈的。乳腺彩超、钼靶检查诊断乳腺疾病有较高的阳性率;防治“两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积极治疗宫颈疾病、乳腺增生和生殖道感染可以降低“两癌”的发病率。
41 筛查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是加强政府领导和行政支持是完成该项目的必要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同时更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投入,只有资金及时到位,各项设备、一次性耗材等才能充足供应,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二是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率及对“两癌”的重视度。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使广大育龄妇女提高了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度,营造了良好的关注自身健康的氛围,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三是探索科学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筛查工作的开展,将一系列有关宫颈癌、乳腺癌的健康信息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了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自觉参与早期筛查,最终使广大妇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管理模式。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 篇11
1 宫颈细胞学检查
1.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应在宫颈移行带区取材, 行染色和镜检。凡婚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常规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5级分类法虽然简单, 但各级之间的区别无严格的客观标准, 并受检查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不能很好地反映癌前病变。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1.2 液基细胞学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由于漏诊率较高, 为了及早发现宫颈上皮病变, 一种新型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产生了[7], 也就是T C T。多项研究表明, 与传统巴氏涂片相比, T C T可减少6 0%的漏诊, 明显提高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由于液基细胞学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开展较困难;且机械化液基细胞制片也存在一些缺陷, 如病变细胞数量较少时不易寻找, 因此影响诊断。C e lik等[8]认为液基细胞学对异常宫颈上皮的检出率并不优于巴氏涂片。目前T C T检查仍不能完全替代巴氏涂片法。
2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宫颈细胞学发现异常 (巴氏分类Ⅱ及Ⅱ级以上或T B S中有异常上皮细胞) 应行阴道镜检查, 进一步明确诊断。阴道镜将宫颈阴道部粘膜放大1 0~4 0倍, 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上皮结构与血管形态, 以发现与宫颈癌相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9]。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表面病变状况, 注意宫颈移行带区内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异型血管及镶嵌结构, 在可疑病变区行活组织检查, 根据病理学明确诊断定位活检, 提高诊断准确率, 满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5.3%, 不满意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2 3%。虽然宫颈内病变易漏诊, 但对子宫颈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阴道镜设备昂贵及检查医师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普查工作。
3 H P V检测
目前认为, 高危型别的持续性感染, 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病因[10]。H P V为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A亚群, 是一类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双链D N A病毒[11]。目前已发现1 2 0余种H P V亚型, 其中近1 0多种亚型与宫颈癌发病有关。H P V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主要包括H P V 6、1 1、4 2等亚型, 常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的H P V病毒主要包括H P V 1 6、1 8、2 6、3 1、3 3等亚型, 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 I N) 及宫颈癌相关。目前认为, 低危H P V亚型一般不诱癌变, 高危H P V亚型产生E 6、E 7癌蛋白, 癌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周期调节蛋白p 5 3、R B等相结合, 导致细胞周期控制失常, 从而发生恶变[12]。宫颈癌致癌机制被认为是持续性H P V再加上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与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因素使H P V D N 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脆位区并表达E 6、E 7癌基因, 逃逸正常免疫监视和抑制细胞凋亡, 而最终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而成为癌变细胞[13]。
研究显示[14], 对于间隔1 2个月两次H P V检测阳性, 并且检测出属于同一型别才能确认是H P V持续感染。高危型H P V的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 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大概需要1 0年的时间, 大致可经历四个阶段:H P V感染期、低度上皮内瘤样病变 (C I NⅠ) 、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 (C I NⅡ和C I NⅢ) 和宫颈癌[15]。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宫颈癌的管理与预防上已经开始使用H P V的检测, 由于它的灵敏性远高于细胞学, 因而在分诊、初级筛查以及治疗后检测上更有意义。H P V D N A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 (H C-Ⅱ) 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H P V检测技术, 快速导流杂交芯片技术可进行H P V感染的分型。I n v a d e r te c h n o lo g y等[16]研究表明, 其中H C-Ⅱ和快速H P 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普遍。H P V分型检测能将众多A S C U S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性质未定) 和低度病变进行准确的风险分类, 避免细胞学和其他检查的漏诊。
如果及时发现H P V感染和C I N、给予适当的阻断治疗, 对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因此, 在各种宫颈癌筛查方案中都强调了H P V检测的意义。H P V检测虽提高了筛查的敏感度, 但特异度有所下降, 且H P V检测成本高, 实验室设备要求也很高, 不适合大规模筛查[17]。
4 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确诊的依据。宫颈无明显癌变可疑区时, 可在鳞-柱交接部的3、6、9、1 2点4点处取材;为提高取材准确性, 可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 所取组织应包括一定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 以减少漏诊率, 提高诊断准确率。若宫颈有明显病灶, 可直接在病灶区取材。阴道镜辅助下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内瘤样病变与早期宫颈癌的金标准[18]。杨晓东等[19]对6 5 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 结果认为电子阴道镜在C I 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达9 5%以上。宫颈点式活检的优点是取材较方便, 但钳取组织受限, 容易造成微小病变的遗漏。当病变较小没有取到病变组织时无法做出诊断, 再者, 宫颈活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出血比较多, 不易止血。有研究表明[20], 宫颈活检与细胞学及H P V检查联合可以降低漏诊率, 但是对于宫颈管内早期的病变, 因难于暴露宫颈活检漏诊率较高。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 但该检查有创, 同时活检对病理诊断技术有一定要求, 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