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2024-07-30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精选10篇)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1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1~3]。目前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以前下降, 但发病年轻化却呈上升趋势。防止子宫颈癌发生重在筛查。筛查对象主要为无症状的、有患子宫颈癌风险的妇女, 其目的是将癌前病变尽早筛查出来, 对发现有异常结果的妇女, 进一步检查治疗, 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癌症早期。筛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细胞学检查 (最好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阴道镜检查下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还需进行宫颈管诊断刮宫、宫颈锥切、高频电刀切除 (LEEP) 取材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确诊。其中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查, 也被称为宫颈病变的三阶梯筛查。

1 宫颈细胞学检查

对于来医院就诊的30岁以上已婚妇女, 1年内未行防癌涂片者给予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实现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第一道关, 其检查质量非常关键。宫颈细胞采集应避免在月经期, 如果在采集标本时发生出血应将颈管擦拭干净后再采集, 采集之前24h内不能同房、用药, 不能阴道冲洗, 宫颈细胞刷在宫颈管和宫颈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轻轻刮一圈。

1.1 巴式涂片细胞学检查

1943年细胞学家Papanicolaou推出巴氏涂片, 半个多世纪以来, 全球一直应用宫颈癌巴氏涂片进行筛查, 使子宫颈癌下降了70%~80%, 但子宫颈癌发生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研究中发现巴氏涂片取材方法使80%的细胞丢失, 加之涂片常混有白带和血细胞等, 使得涂片背景不清晰, 阅片困难, 阅片者眼睛易于疲劳, 影响诊断, 目前应用已逐渐减少。

1.2 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1996年, 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TCT) 诞生, 该制片技术是将采集细胞的小毛刷在细胞保存液中充分漂洗, 送细胞病理实验室应用自动制片机制片, 该制片后可使细胞分布均匀, 滤出血液、乳液等杂质, 背景良好, 细胞保留全面。TBS分类方法使细胞学的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术语一致并与临床处理相结合, 大大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现采用的是TBS2001系统。具体分类如下: (1) 鳞状细胞: (1) 不典型鳞状细胞癌 (ASC) :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 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细胞 (ASC-H) ; (2) 鳞状上皮内病变: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 (3) 鳞状细胞癌 (SCC) ; (2) 腺细胞: (1) 不典型腺细胞 (AGC) ; (2) 倾向于肿瘤的不典型腺细胞 (AGC-favor neoplasia) ; (3) 颈管原位癌 (AIS) ; (4) 腺癌。

2 病毒学检测

随着分子生物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 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密切相关。临床资料表明, 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均伴有HPV感染,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标本中, 都可以检测到有HPV病毒的存在, 而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4]。

高危型HPV包括16、18、31、45、55、58型等[5~7], 低危型包括6、11、30、40、42、43型等, 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低危型HPV常在湿疣患者中发现, 通常HPV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 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对感染者进行监测, 高危型HPV阳性人群是宫颈癌的高风险人群, 对其监测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 有多种方法可进行HPV-DNA的检测, 其中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法对高危型HPV检测灵敏度较高, 有较宽的HPV检测谱, 可同时检测出13种高危型HPV,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85%[8,9]。

3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是从组织学和形态学上确定宫颈状况, 全面观察鳞-柱交界处和移行带, 评估病变, 确定活检部位, 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宫颈细胞学异常包括ASCUS、CINI高危患者、肉眼观察可疑癌, 临床可疑病史包括有接触性阴道出血, 持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应该行阴道镜检查, 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10]。做阴道镜检查前24 h内禁止同房、阴道用药, 不能阴道冲洗, 禁止妇科检查,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阴道镜和细胞学是互为补充的两种诊断技术, 但阴道镜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应严格加强阴道镜医生培训制度, 保证阴道镜检查技术质量,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如在阴道镜下不能见到全部鳞-柱交界的转化区, 或交界部位位于宫颈管内, 即为不满意的阴道镜, 此时应用颈管搔刮取材, 或应用宫颈锥切、电圈环切术 (LEEP) 取材, 送病理学检查, 以免漏诊。

4 宫颈活组织检查

一般来说, 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 但有时出现与细胞学及阴道镜诊断不一致或呈假阴性的现象。为提高活组织检查病理的准确性, 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细胞学报告, 阴道镜检查要规范, 对于细胞学阳性病例, 应于阴道镜下多取点活组织检查。

5 宫颈锥切术

虽然阴道镜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 但阴道镜并不能代替宫颈锥切, 对于宫颈管病变需行颈管搔刮及宫颈锥切以明确诊断[11]。宫颈原位癌多为多中心性, 而阴道镜取材时可能会有遗漏, 故对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宫颈刮片为CINⅡ, CINⅢ;细胞学、阴道镜和活检可疑浸润癌及多次细胞学检查阳性, 活检为阴性者;疑为子宫颈腺癌;宫颈管搔刮结果异常或不能肯定者应行宫颈锥切[12~14]。宫颈锥切多主张冷刀锥切 (CKC) , 对送检组织病理结果没有影响。宫颈锥切应于病灶外0.5cm, 或给予涂碘后在不着色区以外0.5cm, 锥高2.5cm左右, 根据患者年龄不同, 其鳞-柱交界位置深浅不同, 锥切时应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 老年妇女的鳞-柱交界向宫颈管内移, 锥切应深, 妊娠妇女的鳞-柱交界向宫颈管外移, 锥切可浅, 还要注意病变部位, 如在颈管内, 切除就狭而深;如在宫颈表面, 切除宽而浅。切除的标本在12点处系线作标志, 做连续病理切片共约24~36张, 病理结果应注明切缘、腺体等累及情况, 对指导是否再次手术以及手术范围, 判断残留和复发都有意义。

总之, 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可以得到60%~80%的筛查率, 但需要有经过规范训练、有经验的细胞学医师检测, 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高危型HPV方法检测可以得到98%以上的阴性预测值, 但由于价格昂贵, 使用有一定局限性。阴道镜检查对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约85%, 特异度约70%。如果直接用阴道镜检查, 代替三阶梯筛查, 在一些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中, 容易漏诊。另外, 我国阴道镜虽已广泛普及应用, 但急需对其规范化, 提高诊断水平。综上所述, 在我国尚不能以单项检查取代三阶梯筛查。若条件允许, 在进行细胞学和HPV检测后, 阴道镜下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有了明确诊断后, 再进行治疗是恰当的。

基层医院推广宫颈病变筛查新技术 篇2

子宫颈病变进展缓慢

通常情况下,多数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发展缓慢,且有一定的渐进性,甚至消退或可逆。从

CINⅠ→CINⅡ→CINⅢ→CC(浸润癌) , 要经历几年,或十余年。CIN发展为CC的总的风险几率是15%,CINⅠ、CINⅡ、CINⅢ进展的几率分别是15%、30%和45%;其持续稳定状态的几率分别是37%、35%和56%;消退的可能性则分别是47%、43%和32%。这说明,CIN的级别越高,其消退和逆转的机会越小,明显地提示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影响子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是HPV感染的状态。HPV的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多数可以清除,平均时间是8个月。只有持续地HPV感染才会发生CIN或CC。平均感染8~24个月,可发生CINⅠ、CINⅡ、CINⅢ;再经过平均8~12年可发生浸润癌。所以,要重视HPV感染和消退状态。总之, 可以认为, 医生和病人都有大约10年的时间可以发现、治疗CIN, 以阻止其发展为浸润癌, 这正是子宫颈病变防治的重要意义所在。

建立和实施宫颈癌筛查制度和方法

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筛查策略十分重要。①筛查的目的是识别和检出有CIN的患者,而不是为了识别浸润癌,后者多半有症状。为什么有的浸润癌在癌前期没有被发现,事实是没有进行筛查或检查,报告说明1/4患者从未行过细胞学抹片检查,并且几乎1/4患者在浸润癌前5年内未进行过细胞学检查。②筛查或细胞学检查的质量至关重要,包括巴氏方法本身以及细胞学检查技术人员,假阴性亦然是重要问题。重新复习诊断为癌的患者的以前的涂片,会发现约有1/5是异常的,包括癌前病变。这一点在腺癌患者尤为突出。这涉及检查方法和检查者水平,质控以及随诊、处理。所以,要推行TCT及TBS, 加强细胞学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及资格准入制度等。③筛查的起始年龄和间隔时间的确定也非常重要,这涉及到筛查工作的基础。这一点在考虑筛查间隔时,重点要注意高危人群的筛查,而不仅仅是次数。高危人群的筛查起始要早,终止要晚,甚至需要终身检查随诊。医生应该有一个理念或习惯,即对所有到妇科门诊就诊者(只要有性生活,不一定是宫颈病变)和各种体检者,都应建议她们做细胞学检查,有高危因素者尤应行检查、处理及随诊。

加强信息科学和公众教育

信息和教育很重要, 妇女需得到以下的信息:①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理解;②对细胞学、筛查和检查的理解;③对HPV致癌,HPV感染与消除,HPV随诊的意义的理解;④对治疗及随诊的理解;⑤其他更多知识和信息。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宫颈癌的期别可能越晚,说明不仅发现要早期,教育也要早期开始。据估计,每年1次的细胞学检查,使一位妇女死于宫颈癌的可能性从4/1000降低到了大约5/10 000,可见妇女对于筛查、检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子宫颈病变防治的几个问题.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3

1 宫颈癌的病因及发病过程

有关研究表明, 宫颈癌的出现与患者性生活过早、混乱以及卫生习惯较差相关, 但是病毒感染, 尤其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 已经明确是宫颈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表明宫颈癌属于感染性疾病能够, 能够预防且治愈。也有学者认为, 疱疹性病毒也可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病, 只是尚未有明确的定论[2]。

子宫颈指的是子宫下部约3cm左右的窄长圆柱体, 由于该部位阴道的上皮细胞为鳞状上皮细胞, 而颈管内部是柱状上皮细胞, 两种细胞在该处相互移行, 就容易受损、发炎以及病毒侵袭, 因此该处就会由于感染HPV病毒而形成增生, 进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成为宫颈癌。

2 宫颈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1928年阴道涂片首次应用于宫颈癌诊断中, 随后在临床中进行改进, 采用液基细胞涂片替代了常规涂片, 将取出的标本放入保存液中, 不仅能保证其完整性, 还能避免过度干燥导致的假象, 有提高了细胞阅片的质量和效率。目前, 各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流程包括: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测、HPV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活检以及组织学检查等。其中HPV检测和LBC的应用, 使得98%以上的宫颈癌早期患者能够检测出来, 有效提高了疾病识别的敏感性, 减少假阴性,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诊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HPV疫苗的问世, 使得宫颈癌有望成为首个能够通过计划免疫、筛查和诊治来达到消除目的恶性肿瘤[3]。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医疗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HPV病毒检测只能在疾病诊断后期或组织学检查后都有可能, 这就失去了HPV检测的优势。

3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治, 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提供疾病治愈率十分重要。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病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如何避免病情的发展, 采取行之有效的筛查手段, 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笔者将根据疾病的三级预防模式, 就宫颈癌的预防措施归纳如下:

3.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综合预防, 其关键在于通过对易患群体的健康教育, 来减少疾病的发生。首先进行癌症知识的教育, 包括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好发因素、预防措施以及筛查手段等, 加强广大妇女的自我安全意识, 促进晚婚、晚育、少育;广泛宣传HPV病毒的相关知识以及其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性, 还有涂片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性;争取政府支持, 加大财政对于宫颈癌筛查、妇女保健的支出, 加强筛查队伍建设, 在各地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普查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还有HPV病毒疫苗的应用, 由研究表明, HPV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8%, 这就为HPV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3.2 二级预防

疾病的二级预防关键在于“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其中宫颈癌的普查工作是重中之重[4]。

3.2.1 醋酸筛查法

目前临床为提高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多在阴道镜下进行。该实验流程是将浓度在3%~5%之间的醋酸用消毒棉球均匀涂抹于患者的宫颈表面, 密切观察上皮组织的反应, 通过对醋白反应的薄厚、轮廓以及消失速度等来判断实验结果。该方法优点在于快捷、简便、价格低廉, 缺点是准确率不高, 是一种传统的判断癌症早期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3.2.2 碘筛查法

该方法是将5%的碘溶液使用消毒棉球涂抹于宫颈部, 在阴道镜下立即进行观察, 根据病变部位着色情况来判断, 如不着色、着色较浅或芥末黄色, 此法能为宫颈锥切或活检提供范围依据, 避免盲目性, 其缺点在于准确率不高, 或结果具有差异性, 因此仅供辅助筛查。

3.2.3 巴氏涂片

细胞学检查仍然是我国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 而宫颈细胞学的涂片制作主要是巴氏涂片, 并根据巴氏分级报告, 有效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在70%左右。巴氏涂片目前作为宫颈细胞学的代名词, 其优点在于细胞较为集中、简单方便、操作性较高、利于诊断且价格低廉。

3.2.4 HPV检测

目前进行HPV检测主要通过细胞学检测、荧光免疫法、多聚合酶联反应、原位杂交法、斑点印迹法、杂交捕获法等方法, 敏感性较高。HPV检测是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检测HPV病毒感染的敏感性高达88~99%, 能有效帮助筛查宫颈癌的好发人群, 帮助宫颈癌早期诊段。

3.2.5 组织学检查

在阴道镜下对疑似病变取活体检查是宫颈癌确诊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其结果能够用于检验其他检查方法的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石蜡切片能够提供病因学和免疫化学检查结果, 并为临床进行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3.2.6 液基细胞说与宫颈锥切术

液基细胞说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自问世以来, 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很多研究报道提示, 液基细胞制片能够有效提高HSIL与LSIL的检出率, 且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法。

宫颈锥切术是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随着阴道镜的广泛应用, 单纯以诊断为目前的宫颈锥切术较为少见, 主要因为阴道镜下活检取代了大部分的宫颈锥切术。宫颈锥切术在区别CINII和CIN病变, 发现浸润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癌方面也有较高的疗效, 是阴道镜检查无法做到的, 这就进一步说明了阴道镜检查的必要性。

3.2.7 相关基因检测

(1) HPV16:有关研究表明, HPV16在宫颈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准确率为45%, 有望在宫颈癌筛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FHIT:是近期发现的关于宫颈癌的抑癌基因, 在临床中已有应用; (3) TERC基因:该基因在癌前病变的分级方面有着一定的意义, 其鉴别概率高达90%以上。

3.3 三级预防

就宫颈癌的三级预防来说, 主要在于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工作, 从而切断癌症持续发展的过程。

3.3.1宫颈癌的治疗措施

目前,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以及身体状况等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主要以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 化疗为辅。其中手术治疗适用于宫颈癌的早期患者, 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选择术式;放射治疗则应用于宫颈癌中晚期的患者, 或者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化疗则主要应用于宫颈癌晚期或者癌细胞转移的患者, 也可用于手术的辅助治疗。

3.3.2 预防措施

HPV感染已确认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HPV疫苗的单独或联合应用, 将有望成为宫颈癌预防的重要措施。目前, 已有研究报道证明, 通过计划免疫的实施, 不仅能有效防止HPV病毒感染, 还能避免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

宫颈癌是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因此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诊治工作尤为重要, 使得该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5]。宫颈癌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性行为、沙眼、疱疹、吸烟、影响不良以及卫生条件等等密切相关。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有腺癌、鳞癌以及腺鳞癌三种, 其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可有阴道出血、恶性白带以及便秘、尿频、尿急、下肢肿痛等临床症状出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检查有: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活检、组织学检查以及宫颈刮片等, 如何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简便、有效、经济的筛查以及为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这也是今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摘要:宫颈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仅次于位居首位的乳腺癌, 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不同于其他肿瘤,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较为明确, 具有较长的癌前病变期, 若能及时诊治, 预后效果将十分良好。因此目前如何对宫颈癌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和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就宫颈癌的病因、好发部位、发病机制、病变筛查、DNA定量分析、HPV检测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关键词:宫颈癌,病变筛查,三级预防

参考文献

[1]贾震, 宋艳波, 段仙芝, 等.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重要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 41 (3) :332-335.

[2]李双玲.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与预防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 (8) :117.

[3]吴蓓, 贝国珠, 朱伟政, 等.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10) :6094-6095.

[4]刘晓明.200例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浅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 :169-170.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疾病的特点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以在我站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期妇女53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妇科健康检查的1245例正常非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方法进行宫颈疾病检查。结果:研究组TCT检查宫颈病变总发生率为17.84%(96/538),对照组为10.04%(125/124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宫颈感染性病变发生率为12.83%(69/538),对照组为5.46%(68/124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为5.01%(27/538),对照组检出率为4.58%(57/1245),两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T检查时宫颈出血率为2.6%(14/538),对照组宫颈出血率为0.4%(5/124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26,P<0.01),但均经局部压迫5min左右出血停止;对妊娠期存在宫颈上皮性病变的妇女在产后进行再评估,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交的12例中,6例病变程度降低,6例病变程度无进展。结论: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妊娠期宫颈病变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妊娠期;宫颈病变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5

关键词:醋酸,碘,宫颈病变

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三阶梯技术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标准程序,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作为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已经作为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治疗前后的疗效判定和随访指标。但由于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liquid-based thin prep cytology test, TCT) 和HPV的检查及设备昂贵, 在我国很多偏远及经济落后地区尚不能普及。为此我们对山西大同县人民医院妇科患者采用醋酸和碘实验进行宫颈病变筛查, 以期研究醋酸和碘实验在经济落后地区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宫颈疾病就诊于山西大同县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患者382例, 年龄19~74岁。临床表现:白带异常173例, 接触性阴道出血24例, 下腹坠痛79例, 不规则阴道流血 (包括绝经后阴道流血) 106例。

1.2 方法

患者于月经净后3~7d进行检查, 怀疑恶性病变者, 非经期均可检查。检查前24h内禁止性生活及妇科检查。通过5%冰醋酸和Lugol碘溶液实验观察宫颈转化区内上皮及血管的变化进行评分。颜色:宫颈颜色从半透明白色、稍暗白色到污浊灰白;病变边界和表面轮廓:病变边缘从模糊、锐利到卷曲;血管:血管从细小均一的点状血管、镶嵌至厚的醋酸白上皮表面缺乏血管至粗大点状血管或镶嵌;碘染色:病变从阳性吸碘到部分吸碘到阴性吸碘, 分别评0、1、2分, 最后以4者之和作出诊断。评分0~2分为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 3~4分为CINⅠ或CINⅡ, 5~8分为CINⅡ~Ⅲ。在可疑病变区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 计算并比较醋酸/碘实验和标准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度。

2 结果

382例门诊患者进行醋酸和碘实验。拟诊CIN共175例 (CINⅠ139例、CINⅡ25例和CINⅢ11例) ,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127例 (CINⅠ103例、CINⅡ16例、CINⅢ8例) , 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5% (127/175) , 见表1。

3 讨论

3.1 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筛查的必要性及价值

研究表明, 宫颈癌是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 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宫颈癌是从宫颈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漫长持续发展过程,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因此, 及时高效筛查和正确处理宫颈CIN和早期癌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宫颈细胞学检查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普查的重要手段, 但敏感性不高, 假阴性率达10%~20%, 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阴道镜作为一种内窥镜, 直接观察宫颈病变, 迅速鉴别良、恶性病变。经过大量的对比性研究, 人们认识到细胞学与阴道镜是互补的两种检查方法, 细胞学为实验室诊断方法, 阴道镜是临床诊断方法[2,3]。本组资料显示, 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诊断CIN的准确率达到99.2%。可见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 尤其是诊断CIN和宫颈癌,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2 HPV DNA检测的主要用途

宫颈癌是一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性疾病, 目前公认HPV DNA的作用主要有: (1) 决定筛查方案:细胞学和HPV检测均为阴性者, 发病风险极低, 可以适当延长筛查间隔;细胞学阴性而HPV检测阳性者近期内发病的危险较大, 此类人群应定期被筛查。 (2) 对ASCUS人群进行再分类:HPV检测阳性者需阴道镜检查, 阴性者建议细胞学随访。 (3) CIN病变治疗后的监测:宫颈CIN病变在治疗后HPV检测呈阳性可能意味着病变的残留, 这有助于评价疗效及预测复发。本研究中采用HPV DNA的检测配合宫颈细胞学检查筛选阴道镜检查的对象, 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减少了漏诊率。

3.3 醋酸和碘实验在经济落后地区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宫颈细胞学配合HPV DNA的检测筛选阴道镜的对象, 对阴道镜下可疑病变区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宫颈癌筛查的标准程序。但由于TCT和HPV的检查及设备昂贵, 在我国很多偏远及经济落后地区尚不能普及。本研究中对经济落后的地区采用醋酸和碘实验筛查宫颈病变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对382例门诊患者进行醋酸和碘实验。拟诊CIN共175例,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127例, 诊断符合率高达72.5%。这一结果虽然低于标准三阶梯筛查的诊断符合率 (99.2%) , 但对于经济落后尚不能采用三阶梯筛查的地区有较好的临时替代作用。醋酸和碘实验试剂配备简单、价廉, 操作简单易学, 值得在基层卫生所推广。本研究中在经济落后地区宫颈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北京地区, 可能与当地经济落后, 医疗资源缺乏, 人们的预防保健、疾病筛查观念缺乏有关。通过简单的醋酸和碘实验初步筛查宫颈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和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文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检查和治疗:初学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8-109.

[2]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科杂志, 2002, 37 (3) :129-131.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筛查, 160名女性年龄在25~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8±6.5) 岁, 所有女性患者均无急性阴道疾病、宫颈及子宫切除。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性检测, 以作为评价标准。

1.2 方法

1.2.1 细胞学检测

对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女性患者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又称TCT检查) 方法进行检测, 将宫颈刷采集的宫颈细胞处理后制成宫颈薄层细胞涂片进行检测, 诊断方法采用TBS分级诊断方法 (ASCUS, LSIL, HSIL) [2]。

1.2.2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

在细胞学检测的基础上,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所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并分析, HPV DNA大于或等于1.0 ng/L为检测阳性的标准。

1.2.3 病理学检查

在电子阴道镜下对组织细胞进行活检, 为诊断结果提供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 以表示计量资料, 应用t检验, 以病理性检测作为评价标准, 比较细胞学检测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诊断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结果

病理学诊断患有CINII 23例, CINIII 50例, 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 比较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病变 (以ASCUS, LSIL, HSIL为分界点, 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 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 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由结果可知,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病理性检测结果更为接近, 远远高于单纯用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见附表。

3 讨论

3.1 细胞学检查对于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

大量研究显示, TCT检查能够识别宫颈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 是一种较为高效和方便快捷的筛查方法[3], 能够实现对宫颈病变早发现的目标。本文中显示LSIL的检出率为99.52%, HSIL的检出率为99.31%, 说明细胞学LSIL对宫颈病变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 但对于LSIL以上的患者要进一步检查, 防止出现漏诊, 造成严重的后果。

3.2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的意义

细胞学检查与HPV高危型别检测均是临床常用的筛查方法, 都有一定准确性, 但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对筛查宫颈病变最为经济有效。我国曾提出3种筛查方案来适用于各类不同经济条件和对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人群[4], 通过对比, 医生把HPV高危型别检测和细胞学检测联合使用确定为最优方案, HPV高危型别检测和细胞学检测联合使用大大提高识别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检查出高风险人群和减少漏检率都十分有利。本研究中把HPV高危型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 敏感度都高于单一使用细胞学检查方法或HPV高危型别检测方法, 但特异度并没能提高。综上所述, HPV高危型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对早发现早诊断宫颈病变十分有效, 对医生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通过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 研究分析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筛查, 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 比较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病变 (以ASCUS, LSIL, HSIL为分界点, 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 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 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结果 通过运用细胞学检测与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 比较CINII、III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的预测值, 可知虽然细胞学检查对筛查宫颈病变有一定识别度, 但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病理性检测结果更为接近, 远远高于单纯用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结论 利用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 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重要意义。

关键词:HPV高危型别检测,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筛查

参考文献

[1]Walboomers JM, Jacobs MV, Manos MM, etal.Human papillomavirusis a necessary cause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J].JPathol, 1999, 189 (1) :12-19.

[2]Solimin D.Bethesda system 2001, Acta Cytologica, 2001, 46:6-7.

[3]乔友林, 章文华, 李凌, 等.山西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 24 (1) :50-53.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7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2143例TCT结果显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及以上级别为研究对象, 最小23岁, 最大52岁, 平均年龄 (36.3±1.6) 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接受TCT、HR-HPV基因检测, 排除有子宫切除史、宫颈癌病史患者。

1.2 方法

TCT细胞学分类, 根据伯赛斯达系统分类标准, 划分为五类, 分别为良性细胞改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 及磷癌。同时, 利用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检测HR-HPV DNA。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143例患者, 2012年2月~2013年2月, 异常宫颈涂片607例, 其中ASC-US465例、LSIL185例、HSIL49例、鳞状细胞癌3例;2013年2月-2013年2月, 异常宫颈涂片784例, 其中ASC-US407例、LSIL227例、HSIL138例、鳞状细胞癌12例;2014年2月-2015年2月, 异常宫颈涂片1391例, 其中ASC-US764例、LSIL487例、HSIL129例、鳞状细胞癌11例。

注:与ASC-US患者相比, *P<0.05。

3 讨论

本组探讨了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 其结果为本组2143例患者, 2012年2月~2015年2月, 异常宫颈涂片2143例, 其中ASC-US1627例、LSIL899例、HSIL416例、鳞状细胞癌16例。将异常宫颈涂片患者进行选择性送检, 患者HR-HPV检测率为68.07% (292/429) 。TCT结果显示LSIL、HSIL及浸润癌患者的HR-HPV检测率分别为70.3%、74.0%与38.5%;HR-HPV (+) 检出率分别为82.1%、81.5%与100.0%, ASC-US患者的HR-HPV (+) 检出率明显低于LSIL、HSI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LSIL与HSI患者的HR-HPV (+) 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7341例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Cervical liquid based cytology, TCT) 检查者中2143例TCT结果显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 及以上级别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143例患者, 2012年2月2015年2月, 异常宫颈涂片2143例, 其中ASC-US1627例、LSIL899例、HSIL416例、鳞状细胞癌16例。结论 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采用宫颈TCT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 检测, 保证了筛查的准确性, 同时, 规范了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流程、重视ASC-US以以上级别患者的干预, 进而控制了宫颈癌的出现,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妇科,宫颈病,筛查,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敬民, 邹辉, 时畅, 等.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4, 10 (6) :787-792.

[2]唐雪莲, 梁绮文, 王芳, 等.深圳市社区妇女与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癌认知及筛查情况调查[N].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2 (4) :449-452.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15日至2010年11月30日在我们两所医院正规接受产前检查孕13~25周的378例孕妇常规进行TCT及HC-Ⅱ检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对经活检组织学确诊为CINⅡ、CINⅢ的孕妇, 在产后2月进行复查。孕妇年龄最小20岁, 最大39岁, 平均年龄27岁。

1.2 方法

细胞学检查方法采用液基超薄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标本采用专用颈管刷收集子宫颈外口、宫颈管的脱落细胞, 然后将含标本的刷子浸入有保存液的样本保存瓶反复搅拌, 将含标本的保存液送至广州金域检验中心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描述性细胞学诊断分级报告方式。

1.3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检测

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检测, 测定2种高危型HPV即16、18型。

1.4 宫颈活检

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孕妇由经验丰富的妇科主治医师, 采用电子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活检, 活检结果划分为:CINⅠ、CINⅡ、CINⅢ或原位癌及浸润癌。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

2 结果

2.1 妊娠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发生率

378例孕妇中细胞学检查异常者51例, 发生率为13.49%。其中ASCUS 36例, LSIL 13例, HSIL 2例。

2.2 HPV感染情况

378例孕妇中HPV感染者129例, 感染率为34.13%。51例细胞学异常的孕妇HPV检测发现有36例HPV阳性, 感染率为83.72%。378例孕妇产后2个月复查HPV感染者71例, 感染率为18.51%.产后与妊娠期比较有显着意义 (P<0.05) 。

2.3 宫颈活检结果

妊娠期妇女患宫颈病变的发生为CINⅠ28例, CINⅡ17例, CINⅢ1例, CINⅡ、Ⅲ共18例, 暂未发现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在产后2个月复查, CINⅠ~Ⅲ与妊娠期检查结果比较疾病无进展。2个时期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大部分妊娠期的宫颈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仅仅在做例行孕期普查而确诊, 国外有学者统计, 大概有30%~60%妊娠合并宫颈癌无明显症状[2], 这个结果更让我们意识到孕期宫颈病变普查的重要性。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1998年及2002年先后2次提出1年内未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孕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行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 而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疾病的有效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宫颈可发生以下与CIN相似的生理变化: (1) 膜腺体的变化:腺体数目增多, 粘膜增厚。 (2) 鳞状上皮的变化:基底细胞增生, 可有核分裂相。 (3) 间质变化:血管增生扩张、水肿, 可见蜕膜反应。这一些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送检时应注明妊娠期。有报道, 妊娠期宫颈疾病的细胞筛查阳性率在8.72%~16.47%[3,4]。本研究妊娠期细胞学筛查异常者51例 (13.49%) , 且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进一步检查。

全球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超过95%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 所以HPV感染呈阴性的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妊娠期间, 由于母体的生理变化, 性激素增多及免疫机制受到抑制, HPV感染较非孕期有增加趋势。妊娠期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在某些方面表现的选择性抑制, 一方面保证了胎儿在体内的生存,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孕妇机体抗病毒感染的能力[5,6]。本资料HPV感染者129例, 感染率为34.13%, 细胞学异常病例的HPV感染率为83.72%, 细胞学异常病例的HPV感染率明显增高, 但产后HPV感染率逐渐下降, 本研究产后HPV感染率为18.51%, 明显低于妊娠期。

阴道镜检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曾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金标准。本资料对所有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孕妇均在阴道镜下行了宫颈活检, 暂未发现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 所有患者妊娠期均采取保守处理, 产后2个月复查与妊娠期比较疾病无进展。子宫颈病变筛查及处理指南也提出由于妊娠对CIN病变的进展及预后影响不大, 可延迟治疗, 但需密切观察。因此建议对妊娠期发现的宫颈疾病应以随访为主。另外, 由于妊娠期的改变, 宫颈活检易至出血, 需要延长压迫时间。本资料无1例发生阴道大量出血及严重的并发症, 姑妊娠期宫颈活检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 妊娠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 378例孕妇无1例发生产科并发症, 宫颈病变筛查对妊娠是安全可行、可靠、可重复、简单易行、易于接受。

摘要: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对妊娠期常规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2008年6月15日至2010年11月30日在我们两所医院正规接受产前检查孕13~25周的378例孕妇常规进行TCT及HC-Ⅱ检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术。结果 378例孕妇中细胞学检查异常者51例, 占13.49%, 其中ASCUS 36例, LSIL 13例, HSIL 2例;宫颈活检结果CINⅠ28例, CINⅡ17例, CINⅢ1例;高危HPV检测阳性129例, 占34.13%。结论 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宫颈疾病, 细胞学筛查及宫颈活检对孕妇是安全、可行、必要的。

关键词:妊娠,宫颈疾病筛查,宫颈病变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793.

[2]李莉, 张佳佳.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治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12) :723.

[3]贺桂芳, 卞美璐, 刘军等.5296例妊娠和产后妇女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随访[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 20 (1) :13-16.

[4]闫立青, 明含昕.妊娠期液基细胞学检测的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7, 28 (9) :710-712.

[5]Sridama V, Pacini F, Yang SL, et al.Decreased levels of helper T cells:a possible cause of immunodeficiency in pregnancy[J].N Engl J Med, 1982, 307 (6) :352-356.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9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子宫颈癌;HC2检测的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88-02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系统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10000例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9.8%。而且其中78%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4。近年来我国宫颈癌患者的数量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已经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大约是10年时间。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可以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从而对于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具有重要价值。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密切关系。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及预防,是本文的主要综述。

1HPV的分子生物特性及致癌机制

1.1 HP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HPV是一类特异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具有很强的嗜上皮性,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宿主特异性,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HPV-DNA编码5-8个开放阅读框架,依次为E6、E7、E1(E8)、E2、E4(E3)、E5。具有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等功能,E1涉及HPV-DNA的复制, 在病毒开始复制中起重要作用。E1的突变能够导致病毒基因组织的破坏。E2涉及病毒DNA转录的反式激活。E4与病毒成熟胞质蛋白有关。E5编码一种与细胞转化有关的小蛋白。E6蛋白在E6相关蛋白的介导下与P53蛋白结合,导致P53降解失活。E7与Rb蛋白结合使其失活。E6和E7蛋白与HPV致癌的关系极为密切。

1.2HPV的致癌机制。

HR-HPV E6,E7基因编码的E6,E7原癌蛋白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HR-HPV E6蛋白通过E6-Ap能特异性结合P53蛋白,促使P53蛋白降解失活,启动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使细胞过度增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E7蛋白与Rb蛋白结合使E2F和Rb复合物解离,从而使E2F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转录CA期进入S期所需基因,使细胞周期失控而发生永生化。研究发现,HR-HPV E7蛋白同Rb的结合能力比低危型HPV E7蛋白高5-10倍。

2HPV型别与宫颈癌的关系

从20时纪70年代Zur.Hausen教授提出HPV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的设想后,研究表明99.7%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存在HR-HPV。而在HPV感染的人群中,仅有2%的感染者最终发展为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被认为是持续反复的HPV感染并合并其他因素的结果。HPV持续感染,能够提高宫颈癌风险的250倍。

HPV是人类致瘤病毒中最具多样性的一种。其中发现有35种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约20种与肿瘤有关。生殖道感染的HPV,根据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类。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 等13种型别被认为是HR-HPV(高危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HPV16 和HPV18型。而HPV6、11、40、42、43、44等是低危型。低危型与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及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相关。对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HPV16 和HPV18型感染率最高。HPV58.52在中国妇女中检测率最高。1999年由LABC组织在10各国家进行了针对引起浸润性宫颈癌的HPV类型的调查,组织学确诊为宫颈癌的1035万例中,由99.7%发现HPV-DNA阳性。其中HPV类型主要是HPV16(53%)和HPV18(15%).几乎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数据均表明,HR-HPV与子宫颈癌高度相关,是子宫颈癌的发生的首要病因。

临床敏感度的验证。采用不同研究设计和临床终点指标,在发现与HR-HPV有关的临床感染,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方面,大量研究都证实了HC2方法的敏感性。还有些研究采用各种不同的,以PCR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与HC2检测直接进行比较。但通过26个已有研究的比较结果,可以明显看出,HC2方法在临床敏感度的优越性。因为有临床验证的阳性判定标准,在癌前病变方面,HC2方法的平均敏感度高达94%。而PCR方法的平均敏感度只有82%。HC2这种稳定的临床敏感性,使其不仅适用于分诊时的风险评估,同时适用于宫颈癌的初筛。

5临床判定标准帮助癌症风险的评估

作为一个检测方法,必须有一个可靠临床制定标准,用以发现能够引起临床高度病变的HPV感染。而不是单纯检查HPV -DNA的存在。HC2以5000个病毒DNA拷贝为临床判定标准,大于这个拷贝含量的定义为阳性。意味着有临床病变存在的可能。而PCR方法缺少这样一个阳性诊断值。因为高危型HPV感染能否导致宫颈癌,除了与病毒持续感染有关,还取决于病毒DNA的含量。临床上,一过性HPV感染或病毒含量过低不足以导致细胞发生改变,这些患者使用PCR方法检测的结果很可能为假阳性,进而造成临床上的“过度治疗”,如不必要的诊断性锥切术。

另外,除了能客观诊断真正有罹患宫颈癌可能的高风险患者外,HC2方法的优势还在于其阴性结果的准确性, HC2 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NPV)100%。如为阴性,在检测的时候及随后的几年内,其罹患感染高危型HPV而引发的宫颈高度病变的风险几乎为零。

6总结

事实和数据都表明,采用HC2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用于宫颈癌的初筛和分流具有显著优越性,而且HC2方法是常规高危型HPV诊断的世界标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但是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公众关注的焦点过度集中于两种HPV疫苗,从而忽视了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包括在健康策略的探讨中。但是,即使疫苗能够广泛使用,也应该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因为我国目前接受宫颈癌的初筛人群比例还很低,而且较多还采用巴氏涂片进行早期筛查。巴氏涂片检测的敏感性只有50%左右。所以,如何提高HC2预防性筛查中的使用,将会给广大妇女健康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姜敏,于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刊.2011,38卷第四期.

[2]程国梅,李肖甫.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卷04期.

[3]王步军,郑飞云.HPV检测,TCT及宫頸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8,23卷05期.

[4]周玉球,李文典.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分子诊断和基因分型.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卷06期.

[5]朱一剑.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HPV16亚型L1,E6和E7基因的克隆和需类分析.四川大学.2007

[6]赵燕.人乳头瘤病毒渔宫颈癌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26(6:319-322)

子宫颈病变筛查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2008年6月, 在我院行LCT检查的6 7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各年龄组患者妇科检查情况见表1。

1.2 方法

采用特制的宫颈刷沿宫颈及宫颈管内顺时针旋转5周, 将收集到上皮细胞的毛刷头即刻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 小瓶经Thinprep2000程序化处理后制成直径为13 mm的薄层涂片。在全自动制片过程中同时完成细胞染色, 然后送有经验的细胞学医生进行统一阅片诊断。发现细胞学异常者, 由熟练的妇科医生负责做阴道镜检查。先用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作初步观察, 然后做3%冰醋酸试验, 使用绿色镜观察血管形态, 将碘溶液涂于宫颈处, 检查宫颈是否着色, 于不着色区用活检钳取少量宫颈组织镜下观察, 若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部位, 则常规在宫颈3、6、9、12点处做活检, 用95%的酒精固定后, 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TBS标本质量的评估标准及内容

按刘树范、冼美生提出的“宫颈及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方式的建议”标准[1], 除正常细胞外, 还有以下几种异常情况: (1) 感染; (2) 反应性细胞改变; (3) 鳞状上皮异常, 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性质未定 (ASCUS) 、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可疑鳞癌、鳞癌; (4) 腺上皮异常, 包括不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 (AGUS) 、轻度不典型增生腺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细胞、可疑腺癌、腺癌; (5) 激素水平异常; (6) 其他。

2 结果

2.1 制片质量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见表2)

2.2 各年龄组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 (见表3)

2.3 LCT阳性与宫颈活检结果 (见表4)

3 讨论

(1)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不仅与阅片技术有关, 还与涂片制作的质量有关。LCT因其无痛无创、取材方便, 制作的涂片细胞数目多、清晰均匀, 明显提高了涂片质量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已成为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

(2) 在6 764例中, 发现宫颈细胞异常者837例, 异常细胞的发现率占12.37%。因LCT不仅提供了足够量的标本, 而且还改善了涂片质量, 使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很容易被辨认, 所以大大提高了其阳性诊断率。

(3) 本组中740例LCT阳性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LSIL中为73.58% (78/106) , 在HSIL中为92.77% (77/83) , 在宫颈癌中为97.37% (37/38) 。对于宫颈低度病变, LCT有一定的假阴性, 而在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中, 其符合率明显增高。

(4) 在ASCUS的590例中, 结合临床或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或积极消炎治疗3个月后复查, 如涂片转为正常, 仍定期随访6个月后复查, 连续2次正常后, 每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 如仍为ASCUS者或患者要求, 再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 本组有493例接受活检。其中宫颈细胞内瘤变 (CIN) 占17.44% (86/493) , 慢性炎症占82.56% (407/493) 。虽然此类患者病理学结果属良性者居多, 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不容忽视。同时,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 (ASC-H) 具有比ASCUS更高的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其中CIN占77.78% (7/9) , 宫颈癌占11.11% (1/9) 。因此, 临床筛查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以免延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 出现漏诊。

(5) L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 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 应作为宫颈癌的普查初筛方法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移动代理系统综述下一篇:住宅楼等电位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