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化圈再探

2024-06-16

罗文化圈再探(共6篇)

罗文化圈再探 篇1

“罗”文化圈再探

陈大远

在一个农耕文化的研讨会上,我的论文《“罗” 文化圈——岭南溪峒农耕文化试探》首次提出“罗”文化圈的命题,也引起岭南学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罗” 文化圈有了更多的新的见解和认知,“罗” 文化圈内有着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罗子国乃商周时僮(今为壮)族的一个小国,原是一个善捕鸟捉雀的罗部落。《左传》:桓公十二年,罗人欲伐楚,楚文王徙罗子于南郡枝江(西汉置枝江县,今属湖北宜昌市),史载罗国初都湖北宜城县西,后徙湖南平江县南,最后徙湖南长沙。罗子国传为祝融氏吴回的孙子陆终的第六子季连所创,是芈氏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楚国同祖。罗是芈氏部落的分支,罗子灭国后改姓罗。楚的前身是芈国,商朝芈国不知都何处,罗子国又属苍梧族。据此,罗是受楚文化影响的僮佬族。

罗以国为姓,罗姓多为南方罗子国后人,今桂西土官姓罗的甚多,罗就是佬。清徐葆光送陈曾起宰荔浦诗:“木巢竹屋满山城,罗女蛮童椎髻迎;岁晏柴香输税罢,家家赛腊弄匏笙”。佬是僚,今以罗字冠首的地名多集中在岭南西南二江地区,与西汉时期僚族的崛起有关。故今“罗” 文化圈内,传承有楚文化遗风,更多的是僚文化。

两广所有罗字冠首的地名,未必都与罗国有直接的关系,但罗字出于僮语则无可疑。在僮人语言,罗字比其他文字的使用,意义稍为复杂,它有一小部分与“那” 字通,即田字的意义,有一大部分与“六”字通,即山地的意义,又有一部分乃指姓氏上的罗姓,更有一部分等于僚字。此外,罗与逻相通,又有时与乐字通,有些地方还与拉字通用。

“罗” 文化圈是以罗为冠首字地名划定的,应以罗字地名使用的稠密度确定它的中心地域,罗字冠首地名在罗定的南部罗太盆地和中部罗平、围底等东水河流域较为多,且这区域都是唐以前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所以,罗定的地方文化可以作为“罗” 文化圈的代表进行研究,恰巧,罗定的姓氏的构成、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演化、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的多元性等等正好对应印证了中原民族和岭南百越多民族融合的全过程,是中原礼制文化与土著百越文化长期交汇融合和演化的结果

“罗” 文化圈的姓氏构成和演变:

1、以颜色为姓,黄色为梁、良、龙;黑色为乌、林、覃;白色为高(泰语的白字)。

2、以国为姓,罗(罗子国);芈(楚前身的芈部族);土佬亦有译作佬字为刘姓或留姓;覃姓,一部分改为谭。3,、以居处为姓,如黎(山坡地)、利、俚等。

4、以职业为姓(象马援、羊牯、牛僧一样),韦(以养牛为职业),莫(以牧养黄牛为职业,僮人呼水牛为怀,黄牛为摩)。

5、以君主和中原性氏为姓,宋朝,有土著改姓赵;侬智高战败,有改姓侬;马姓为马援后人;黄姓土人,称远祖黄万定,曾随马援南征;褟姓,远祖褟纯旺亦马援将士;覃姓,有说为狄青军中谭三耀之后;勇姓,先祖勇获为吴王夫差的大夫。

6、其他如梁、蓝、兰(兰就是屋,干栏式建筑)等等。今已无芈姓,但在罗定的几个大姓氏陈、黄、刘的族谱中都记有芈氏太祖婆。证明了他们先祖曾 与当地土著原住民婚配的事实,芈姓往往成为罗定土著原住民性氏的代表。

罗定方言的构成,主要为白话(粤语),◆古话、客家话。◆古话是中原古汉语与土著僮藏语系交汇融合而产生的古粤语,可与白话直接交流,罗定的◆古话在广西昭平一带称地古话,在封开称标话,语音大致相同,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罗定多佬》,2001年收入我的《龙乡夜话》一书中,内容讲述罗定人不但自称为佬,对人亦称之谓佬,所有男人,不论什么人,除了当官的外,皆可称佬,这是当地僚族人遗留下来的一个奇特现象。后来封开县的一位同行将该文抄去,将罗定两字换成封开两字,变为《封开多佬》,以论证封开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封开是粤语的诞生地。广东省文史馆郑佩瑗专门研究了罗定的的粤语,她的论文《罗定粤语的研究是南江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已被《罗定春秋》一书转载。除了语音的研究,她举出罗定话中存有不少古汉语书面词语和罗定方言中有不少独具特色的词语。比如称女人为乸,妇女称夫乸,老妇称婆乸,母亲称老乸,恶妇称老虎乸或霸王鸡乸,小女孩称夫乸仔。甚至雌性动物也称为乸,如鸡乸、猪乸、狗乸、牛乸等。男人称为佬,但雄性动物却不称佬而称牯。广东是个开放的地方,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地方方言日渐边缘化,粤语也一直在演化,只有在罗定、香港九龙等地理环境较特殊的地方,很多古粤语词汇才会得到保留。

榃字作地名在罗定的使用甚多,甚至超过罗字地名,榃字在唐代就已出现在岭南唐代《澄州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刻中(碑在今广西南宁上林县);荏苒一词,最早是以“奄延”写法首先出现在罗定现存岭南第一唐刻—《龙龛道场铭并序》中。在龙龛岩唐刻还发现100多俗写字和13个武则天创制的文字,说明汉语语言和文字自汉唐以来在罗定地方一直在发展演化。罗定人呼鸟为郎,读音为(罗康切),如白头郎、顶(读东)髻郎、钓鱼郎等。其它如,洗一帕面,服事老人,一只人等等土音土语和称呼。至今罗定词汇中常见,除了榃,■、◆、等很多字词在辞典里找不到。读音变化也多,如埇字不读(涌)而读(冲)。罗定的语言和文字是“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从事专门研究者不多,只要深入研究,必有大的收获。

罗定双阳驸马的故事是一个凄美的传说,讲述的是一个中原汉人与土著原住民婚配的故事,尽管故事里男女主人公角色转换,但民族融合的主题不变。双阳驸马的故事留下的是神滩庙和将军庙、大人庙。神滩庙是全国非常罕有,仅见于罗定的神庙,大人庙也有几种讲法,并且而融入了传说故事中。在僮语,大即是泰,泰即是地,大人即地人,罗定特有的大人堡、大人庙也可以认作为纪念当地土著主人(地人)的庙宇。

罗定的泷江(又称南江,今称罗定江),南往北流,北接西江,南通高梁,居两广之中,自古称为“全粤要枢”(旧称广东为东粤,广西为西粤,合称为全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边城烽火,血雨腥风,历代战争频仍,然而,民族之融合,从未间断。自明万历罗定建立直隶州后,成为开放之区,募民占籍,更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由于开放,土客族人能够相互包容,文化更趋多元化。广西历史上曾发生长达数百年的土客之争,而罗定原住民的旧图和客家人的新图却各自相安无事。

醮会是罗定现存最古老的文化遗存,醮会最常见的跳神来源于古代的巫傩文化。巫傩文化,实为祭祀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共有的文化现象,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及精神寄托。人避难称“傩”,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巫傩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楚国的传统文化是巫官文化,炎黄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史,苗黎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巫。苗黎族为盘古后裔,巫傩文化源于盘古文化,祭祀时使巫觋作乐,以歌舞娱神,包括有祭天、祭雷神、雨神、风神和祭祀开天辟地的盘古,尤以十月溯日祀五谷神,俗称“跳神”、“ 跳香”。罗定习俗于秋收后举行禾谷醮,其中的跳禾楼为跳神的一种,由巫师头戴女巫面具进行歌舞娱乐,分为请神、酬神、娱神、送神等,关于罗定“调禾楼”、“ 跳神” 的内容,我在《南江文化析疑》一文中作过详述。但由于近年一些人将带有现代色彩的“禾楼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义“ 打造” 成古代“调禾楼” 品牌,使其失去了原真性,原本的巫傩文化色彩及其本义发生蜕变,今日罗定民间醮会,多以马上饰游神、祭神等为主导,锣鼓齐鸣、炮统喧天的狂欢热闹场面依旧,家家户户宴请亲友,相互祝福,感谢神恩赐福,祈求神灵庇佑,明年再赐吉祥、五谷丰收,全村平安幸福。

罗定乡村俗例,尤重神社和祠堂,各乡村都有社坛和祠堂,每逢喜庆事都要到社坛和祠堂拜祭。社坛祀土地和五谷之神,是村民生存的根基,其次是水井,立有井神,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要饮用井中水,便有了户籍;祠堂是为纪念远祖而立,中间用族谱将两者串联在一起,其迁徙的路线图记载在族谱之中。

民族融合后的各种文化已融入当地多元文化之中,我在《龙乡夜话》一书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述,如婚嫁时,女儿家出嫁前有哭嫁习俗(俗称唱字眼),到了男家时有“数嫁妆”和“振夫纲”习俗;丧葬时,有路祭、夜祭,路祭时有担幡买水、沿途鞭炮鼓乐齐鸣,谓之风光大葬,夜祭时整夜超度,鼓乐伴唱十二奶娘、行花街等等;葬后有偷山习俗,或将尸骨存于金斗放置于地头屋角,树根竹头,待风水先生选好风水宝地后再进行二次葬。此外节气及农耕习俗,各种忌讳习俗繁多,需作进一步的整理发掘。这是罗定地方文化的大概,从中可以看出“罗” 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它的文化源流。

罗文化圈再探 篇2

2011年3月8日, 中国教育报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考能力》为题刊载了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改成果, 重点介绍了其“两纲一模”的生本教学和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做法。文章发表后一年间, 来自辽宁、河南、河北、山西、湖南、吉林、内蒙古等九十多所学校共四千多位教师前来观摩学习。四月, 学校承办了辽宁省新课程改革高中校长会议, 约两千人参加了会议;十月, 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八十位教师专程坐飞机前来学习……此情此景,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学校为什么来?来学什么?无疑, 他们都是冲着“两纲一模”来的, 正是课程纲要、导学纲要和生本教学模式, 引领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课改之路。

经过一年的洗礼,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两纲一模”有没有深入?他们的课堂又有哪些变化呢?当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时, 正巧遇上了前来取经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一行人, 该校许校长告诉笔者:“我们走了很多学校,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确实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 ‘两纲一模’的实施,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做法, 让我们觉得心服口服,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程改革已经由表及里, 深入骨髓。”

课程纲要“立体”了

“两纲一模”中, 课程纲要是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教学蓝图。再次看到课程纲要时, 笔者发现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显著的就是其中的双向细目表变成了三维细目表。

据俞万祥校长介绍, 高中一直被视为课改的“禁区”, 课程改革不能回避高考, 高中教学更不能回避高考, 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学、考的关系。原来的课程纲要重点研究新课程标准, 形成了以知识点和知识要求为横纵坐标的双向细目表, 解决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但学校深入对教材、《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后发现, 课改后高考测量目标更强调以知识为载体, 检测学生的能力。于是考什么的问题更加清晰了, 所以必须将知识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机联系在一起, 三维细目表应运而生。

这一年, 学校的课程纲要深入研讨就围绕一个核心——能力。首先将《考纲》、《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能力目标要求进行总结归纳, 如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分别是4项大能力、12项子能力, 将这些能力目标要求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个知识点。同时让师生共同研究解读各学科目标要求, 一名高二文科学生对政治学科能力目标要求的解读与示例, 居然比老师的解读还细致, 令老师赞叹不已。学期末的教师业务考核题目也是“结合2011年高考解读各学科能力目标要求, 并分别举出一例”。最后在模块命题细目表中以能力作为统领进行细化来指导命题。

一位老师感叹:“教了多年高三, 一直都是围绕知识点来进行教学、复习, 考前反复训练、押题, 结果很多时候是事倍功半, 尤其是课改后的高考, 考得太活了, 学生不适应。根源在哪儿?都是能力惹的祸呀!”目前, 学校正在将课程纲要与导学纲要进行整合, 撰写《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程实施指南》。三维细目表的诞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知识点“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现了由单一知识教学向知识能力三维立体教学的转变, 这既是高考测量目标,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课程改革促进高考成绩提高, 这已从几届高考成绩得到佐证, 走进课改就是走进高考!

导学纲要“简单”了

一年中, 改变的不仅是课程纲要, 当笔者走进教室, 仔细翻看同学们的导学纲要时, 发现它比去年更为简单了。以语文为例, 高二 (下) 《劝学》的导学纲要上只有两个问题:1.给文章断句;2.给文章设置问题, 分别从实词、虚词、文章理解和分析、文章鉴赏四个方面作答。

自从有了导学纲要,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堂就变成了一场“导游参与的自助游”。现在的导学纲要为何变得这么简单呢?一位语文老师向笔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思维规律来设计导学纲要。刚入学, 我们利用小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 问题自然就减少了。导学纲要是引领学生由‘上道’到‘悟道’的渐进过程。问题越来越少, 学生思考的越来越多, 最后迈开步子, 自己去跑。”原来如此!

为了让导学纲要系统化, 学校按照“从有到少到无”的规律, 制定各学科不同课型、不同阶段的导学纲要, 每个阶段的导学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不同的梯度。比如, 语文学科将高中文言文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按照文言文的基本流程教学, 教给学生方法;第二阶段, 学生按照思维流程, 从作者、实词、虚词、文化现象、内容理解等方面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老师只做适当提升;第三阶段, 当学生阅读了大量文言文, 有了一定的语感之后, 将文言文的标点去掉, 让学生阅读断句, 再从理解和鉴赏等角度研究文言文的设题, 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命题思维;第四阶段, 学生自行断句, 自行设题。到了高三, 学生可以评价题, 可以改编题, 可以充分地设题。从解决一个小问题, 到宏观上鉴赏一篇文章, 再到高屋建瓴地把握所有问题, 这, 就是思维能力的递进!

下午, 笔者聆听了几堂不同学科的课, 出乎意料的是, 课堂没有以前那般热火朝天了。现在不是每堂课都有小组讨论, 但每次讨论前, 同学们一定会有几分钟自主思考的时间;每当自主学习时, 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此时, 笔者恍然大悟, 原来, 随着导学纲要的变化, 课堂的热闹已经从表面形式深入到了思维内部, 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暗流涌动。现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紧紧把握一个核心——思考。一堂化学课上, 导学纲要只有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产出物和现象是什么?起初, 教室里出奇地安静, 同学们都在沉思, 而沉思过后就是爆发的时刻了!“我知道, 产出物是铜和硫酸钠。”“钠太活泼了, 可以跟硫酸铜溶到水”……一番唇枪舌剑之后, 老师说:“现在, 请大家设计方案, 验证你们的假说是否正确。”刚刚沸腾的教室立刻又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思考、讨论、研究方案, 有条不紊地开始做实验。实验产生了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黑色固体物质。此时, 新的问题又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大家又提出了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仅仅一个问题, 就引导学生从当年科学家发现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进行研讨, 而同学们出众的思考能力更是显露无遗。这样的课堂, 自主与合作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尽管每个孩子性格不一、基础不同, 但他们都在思考, 在碰撞, 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越来越惊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学会思考, 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传统教育中, 老师把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样子, 现在, 当老师把手放开, 他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成为了他们自己的样子, 这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如今, 学生自己出作文题, 自行推算公式, 自主设计实验, 考试和竞赛中30%的题目都由学生自己命题, 这些做法从更深层次转变了学生观念, 教学也由原来的考试文化转变为合作、探究文化。这种转变不仅不影响学生的成绩, 而且呈现出先慢后快、厚积薄发的优势, 上学期期末考试, 二十中学的成绩在联考学校中排名首位, 并且高二年级优势更为突出。

教学模式“消失”了

再次走进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真正的学习乐园!走访中, 笔者有幸和齐齐哈尔中学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学校化学组备课集备。6位老师分别拿出了准备好的6份导学纲要, 每个老师都讲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什么问题、如何使思维灵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等。互相交流之后, 又进行了精彩的评论, 实现教学思维“杂交”, 最后确定了适合每个人特点的导学纲要。备课的过程气氛热烈, 无不闪现着老师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因为有了思考, 老师们的备课更为深入, 老师们不断产生新点子、新碰撞。整个教研活动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强大的思考场, 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羡慕不已。

当然,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还是课堂, 只要在这里的课堂上待几分钟, 目之所及, 心之所处, 无不洋溢着青春的蓬勃、生命的激情。而每一堂课又是那么高扬个性, 绝无模式的束缚和羁绊。很显然, 新课改的思维已经深深融入了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每个师生的心中。而这, 就是学校的文化。俞校长常说:“坚持就是创新。”八年课改, 八年沉潜, “两纲一模”改革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再指导实践,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并逐步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 教学模式已经从“硬模式”走向了“软模式”。就像法制会内化为人的行为一样, 生本教学模式也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目前, 学校越来越淡化教学模式的定时分步, 完善管理指南和各学科的课程实施指南。俞校长说:“参加各类会议, 一看会议指南, 就知道什么时间开会, 在哪儿休息。同样, 学校的两类指南将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 充分体现管理的科学性, 其本质是激活人的潜能。”

其次, 教学模式实用高效、神形兼备。如果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神”, 把达到这一目标的教学形式作为“形”, 那么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在经历了从“形”入“神”之后, 已经步入了神形兼备、心领神会的境界。校领导基本拿起导学纲要和老师聊几句, 就能判断出老师的水平。上课时, 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形散神不散”, 紧紧围绕培养思考能力的核心不动摇。此外, 教学模式进入了新习惯状态。各类型课老师凭着思维习惯就可以设计出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或许, 他没有将导学纲要打印出来, 但这些早已印在他的脑子里, 融在他的血液中。目前, 学校90%的老师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他们的自信心非常强大。今日的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不再依靠制度管理, 因为老师们潜心课改的氛围已经形成, 这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扭转的。

对基础教育的一些启示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之际,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凭借自己的创新与坚持, 走出了一条鲜活而成功的课改之路。或许, 她的经验可以给人们点滴启示: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改之所以成功, 在于他们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尊重了学习的规律。“两纲一模”生本教学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课程纲要解决了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问题, 大大增强了教师对课程的宏观把握能力, 从更高处审视课程改革;导学纲要从微观上解决了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的问题, 使教师从更广阔的空间驾驭课堂教学;而内化的教学模式从思维层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使优质变为常态。“两纲一模”突破了国内课程改革中“教师先划道, 学生按线跑”的状态, 变“让麻雀在笼中飞”为“让鸽子在蓝天飞”, 架起了自由自在教学与学生优质发展的成功桥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改之所以成功, 还在于他们摒弃了功利心, 真正去发现和总结, 真正去感悟学生的点滴变化。这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 随着学生思考能力的增强, 他们迎来了金色的丰收。而这个过程, 就是他们的底蕴。正因为如此, 他们的课改没有模式化, 他们真正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考能力”这一本质, 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思考成为师生共同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一种品质。这种思维理念具有极大的传播价值。

教育应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当前, 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 教育应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 那便是:让学生具有思考能力,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通过课改,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开启了师生的思维之门, 引领他们走向了自主学习、文化自觉的状态, 这是他们对生命的负责。同时作为示范高中, 二十中学敞开博大的胸怀与兄弟学校交流, 通过公开周、接纳观摩、讲学等形式示范理念, 示范实践, 发挥辐射作用, 这也是他们对时代使命的回应!

罗文化圈再探 篇3

一、理论与文本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理论问题的开拓和深入探讨离不开对文本的研读。理论必须以文本阅读为基础,理论结合文本,才能做到内容详实,不流于空泛。针对很多文学评论者文学作品阅读量少,重理论轻作品,生搬硬套西方文论、文化研究,以为证明其理论为放之四海皆而准的神话就是所谓的“问题意识”的现状,张的专著强调文本细读,将细读法作为其文学批评始终坚持的准则,抵制理论阐释凌驾于甚至代替文本细读的不良倾向。文本细读有助于弥补当前读者文学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所谓细读法,是指研究者把作品文本视为一个有独立生命的对象,通过文本的详细读解,对文本结构、意象、语义等细致精到的剖析,实现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这种细读文本,自然摆脱了教条化或理论化的解读方法,易于提出新颖独到的看法。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细读文本的目的在于通过细读,逐渐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重想象、重创新的阅读技巧。专著中涉及德里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部作品,结合当代文学理论、媒介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对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这样一来可以对读者文学理论知识做出有益补充,开阔其学术论文写作的视野,二来可以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寻找切入点。当前,很多理论书都堆满了西方的学术名词,对西学的借鉴和引用发展为硬性“移植”学术术语,造成了读者的接受障碍。张的专著成功地避免了这种情况,虽然文学评论范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只要细心阅读,便会发现专著的语言并不晦涩,每篇论文都援引中外经典评论作为分析的辅证,分析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和借鉴,并能够在阅读中提升理论素养。如对《白噪音》一文的解读,同类文章有很多,但该论文的优势在于用一半篇幅对媒介文化概念进行理论介绍和评述,另一部分则是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德波的景观社会学、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凯尔特的媒介奇观的理论不着痕迹的融入文本解读之中。对于该文的阅读和借鉴不在于其结构安排,而是要认识到“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批评理念,这是一种入门式的写作训练方法,有利于培养习作者的理论功底和文本细读技巧,值得初学文学评论写作者尝试。此外,该论文对于媒介文化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历时的、系统的梳理,叙述清晰,对理论的探究与阐释十分深沉,可见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二、内容与形式统一,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文学批评不同于街头巷议,而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探寻、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做出判断和评论,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实践活动。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位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应当尽量保持客观公正。优秀的文学评论,既要对文学的审美形式作出评判,又要对文学形式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做出客观评价,而且要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升华。目前大多数文学评论仍旧侧重于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文学性探讨,而忽略具体写作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思想,造成外国文学评论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的困境。张的专著不仅介绍了作家生平、作品,而且详细评述了作家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义,给了作家作品以科学的总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随后就众多研究者的选题立意、结构形态、表达方式、审美特征和学术价值进行释疑和分析,并对德里罗小说中凸显的媒介主题与当前媒介文化批评理论的契合之处以及媒介理论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说明,简单地概括和总结了其要点,富有思想性和创见。这样的写作可以让读者对作家作品有更清晰地理解,进而展示了批评理论的灵活和深入应用以拓展文学挖掘的空间,为多角度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更多言说的可能性。张的专著以媒介主题作为切入点,以多元化的视角和不同的当代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来评论作家、作品、流派和文学现象,写法各具特色,结论颇有见地,为当前的文学评论提供了范文。这种文本分析突显了作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该专著脉络清晰地分为历时与共时结合,又分别从历时与共时结合、历史与想象结合、现实与幻想结合三个角度细读文本,拨开层层迷雾,从文本的细枝末节中寻到作品最为隐蔽的主题,只有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能触及文本的艺术内涵,否则很难发现隐藏在曲折的情节和无数的细节中的真正创作意图。该专著对作品的评析,以文本阅读为基础,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内容具体,理论有据,注意整体结构与各部分的结合,环环紧扣,同时通俗易懂,避免了概念化、抽象化的毛病,是在不可多得的优秀范例。

三、理论联系实践,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文学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作家个人才能的体现,但这种才能并非凭空而来,仍旧是社会历史化的产物,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个体认识。因此,任何文本中故事与情节的架构、语言技巧和叙述模式的创新,都不可能成为对于小说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和阐释的单一标准,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样要有赖于作品本体意义上所折射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小说不仅要反映时代变化过程中的民情风俗和人的生活状态,紧扣时代脉搏,还要揭露和呈现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各种问题,引发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和价值考量。文学评论既要关注文本的架构、语言技巧和叙事风格的演变,又要探析和释疑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建立关联,揭示人类对所处境遇和时代发展的深度思考,以反思过去、观照现在、预设未来。张的专著在方面的分析和指射具体详实,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确实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再探月球背面 篇4

从外表上看,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这两个半球差异明显。月球正面布满大型“月海”(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平原,“月海”一词是早期天文学家的说法,他们误以为那些平原是月球上的海洋):月球背面密布陨击坑,看上去伤痕累累,平原(月海)数量则很少。月球正面的31.2%都被月海覆盖,而月球背面的这一比例仅为2.5%,

为什么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差异这么大?最可信的一种解释是:与月球正面的生热元素含量较高有关(这已被美国的“月球勘测器伽马射线光谱议”获取的月球地质化学数据所证实)。有人会说,海拔高度、地壳厚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玄武岩的喷发,从而影响月面地形。但是,用这些因素却不能解释月球背面的南极艾肯环形山——这座环形山是月面海拔最低的,那里的月壳也比较薄,但那里的火山活动却不如月球正面的“风暴洋”(月球正面西边的一个巨大月海)活跃。

探测器“看”到的月球背面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月球背面都所知甚少。虽然月球天平动(见背景知识)使得人们可以周期性地从地球上一瞥位于月球背面边缘的地貌,但由于观察角度比较低,观察精度也不够,即使是区分一个陨击坑和一座山脉都很困难。所以,对于82%的月球背面,那时就连天文学家也一无所知,他们只能对月球背面的特征做出大量猜测。

1959年10月7日,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拍摄了首批图像,其中18幅可以分辨,它们反映了从地球上不可见月面中1/3的情况。在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后,苏联科学院于1960年11月6日发布了首幅月球背面地图,其中包括500个明显的地貌。一年后,基于“月球3号”探测数据制作的首个月球仪(比例尺为1:13600000)在苏联发布,上面标注了多个从地球上看不见的月面地貌。

1965年7月20日,另一艘苏联探测器“火箭3号”发回了25张月球背面的高清晰度图像,它们的分辨率大大高于“月球3号”拍摄的图像。尤为重要的是,“火箭3号”发回的图像显示出长达数百千米的陨击坑链。1967年,基于“火箭3号”探测数据制作的月球背面地图的第二部分在苏联出版,上面标注了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地貌。也是在这一年,首幅“完整月球地图”(比例尺为1:5000000)以及经过升级的“完整月球仪”(比例尺为1:10000000)在苏联出版,上面准确标注出了至少多达95%的月面情况。

随着月球背面的大量地貌被苏联太空探测器首先揭示,苏联科学家理直气壮地为它们进行了命名。但这引起了一些争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保留了其中许多名字,但后来承担了为月球背面地貌命名的责任。

月球背面首度被人眼直接观察到是在1968年的“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由此开始,参加“阿波罗”8号、10号至17号任务的宇航员都亲眼目睹了月球背面,多个月球探测器也相继拍摄了月球背面的图像。不过,从月球背后经过的飞行器都会暂时失去与地球的直接无线电联系,直到从背面飞出来后才能恢复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波罗”系列任务中,有一次,飞船在位于月球背后时,其服务舱的主引擎突然失灵,使得地球上的任务控制中心大为紧张,以为飞船完蛋了,幸好飞船后来重新出现并安然无恙。

安放望远镜的好地方

正是因为发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在月球背面会被屏蔽,因此有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是安装射电望远镜的好地方。就像在波多黎各安装“阿雷西博”望远镜一样,月球背面的碗形小型陨击坑也是安装望远镜的理想地方,它们能为望远镜提供天然的保护。如果要安装规模大得多的望远镜,那么,靠近月球背面中央、直径达100千米的代达罗斯陨击坑不失为一个好地方,其3000米高的边缘将有助于阻挡来自轨道中人造卫星的偏离信号。在,月球背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射电望远镜的安装地,这就是萨哈陨击坑。

要想在月球背面部署射电望远镜,必须首先克服多个难题。比如,细小的月球尘埃可能会污染设备、月球车和宇航服;用于制作碟形天线的导电材料必须仔细保护,以抵挡太阳耀斑的影响;为了防止其他无线电波的干扰,月面望远镜周围区域也必须得到保护,等等。

部署未来射电望远镜的另一个地点是地一月系统中的12拉格朗日点,它位于月球背面上空大约62.8万千米,被考虑作为未来射电望远镜在拉格朗日点附近采用李萨育轨道的地点。李萨育轨道是一种准周期性轨道,一个物体在李萨育轨道中可以围绕一个三体系统(例如地球、月球和射电望远镜)的拉格朗日点作无须任何推进的运动。

美国宇航局正在考量的月球探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背面的南极艾肯环形山(盆地)发送取样回归登陆器。这个盆地地貌是一次大撞击事件造成的,其宽度接近2400千米。那次撞击的规模之大,在月面上刻下一道深深的烙印,也撞出了月球内部的物质。因此,在这个地方提取地质样本并送回地球作深入分析,就有可能获得有关月球内部情况的信息。

月球正面因为得到地球的保护而免遭部分太阳风的袭击。据此看来,月球背面月海中的氦-3同位素含量有可能是整个月面上最高的。这种在地球上相对罕见的同位素在未来极可能成为核聚变反应器的燃料,难怪一些主张建立月球定居点的科学家把氦-3作为建设月球基地的理由之一。

再探月球另一面

从美国宇航员在1968年的“阿波罗”任务中登陆月球至今,40多年已经过去。如今,科学家打算再度运用载人航天器探索月球的另一面。

2010年11月,美国航天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属下的工程师们表示,希望将宇航员送至月球上空的静止轨道,以进一步探索这颗地球的卫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打算,用载人飞船释放遥控机器人到月球表面收集样本,并探测月球背面的南极艾肯环形山,这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陨击坑之一。

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希望此举将作为对未来的载人火星之旅的一次可行性测试。根据美国宇航局目前的规划,载人前往火星需要6个月时间。这项任务最终是否实施,要看相关的设备和宇航员究竟能否胜任长时间的太空旅行。而此前美国宇航局预估,一次载人往返火星任务需要大约一年时间,其中有几个月是让宇航员在火星上收集样本的时间。

从地球前往火星,需要让飞船飞出地球轨道进入火

星轨道,然后再逐渐下降到火星表面。但要想采取这种方法,就必须等到地球和火星在各自轨道中都处在正好合适的位置,而这样的发射窗口差不多每25个月才出现一次。以现有的技术为前提,采用这种方法往返火星实际上可能需要16个月时间。不过,假如采用核火箭(这方面目前尚有难度和争议),这个时间就可以减少到4个月。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运用地球与月球的合并引力来确保载人月球飞船在同一地点(所谓拉格朗日点)盘旋,从这个地点能同时看见地球和火星。该公司打算采用“L-2(拉格朗日点)背面任务猎户座”飞船来完成这项工作,这艘飞船上将同时搭载宇航员和月面探测器。在这项载人月球任务过程中,将重点观察人体对长时间深空辐射的反应,由于载人火星之旅更为漫长,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长时间远离地球究竟会对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因为火星比月球远得多,飞船返回时重入地球大气的旅程累积速度也会快得多,必须想办法把重入速度降下来,而载人月球飞船的返回将提供研究机会。

1968年,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的宇航员代表人类首次亲眼目睹了月球背面。但自那以后,对月球背面的探索一直很稀疏。月球背面十分荒凉,“阿波罗8号”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对此做了最好的总结:“月球背面看上去就像是我家孩子玩了一会儿的沙堆。它(指月球背面)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只不过是一大片肿块和洞洞。”

一旦得到美国宇航局批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首先研发重型运载工具。假如一切顺利,“L-2背面任务”最早有望在2016年实施。

背景知识

潮汐锁定当引力梯度导致一个天体的一面总是朝着另一个天体时,就被称为潮汐锁定。所谓潮汐力,是指引力的次级效应,潮汐现象的起因就是潮汐力。一个物体施加在第二个物体每单位质量上的引力沿第二个物体的直径并不是一个常数,例如第二个物体靠近第一个物体的那一面所受引力大于其远离第一个物体的那一面,二者之差就是引力梯度。

最有名的潮汐锁定例子就是月球的一面总是朝着地球。被潮汐锁定的天体(例如月球)的自转速度与它绕着伴侣天体(例如地球)运行的速度相同,这种同步转动导致前者的一个半面总是面朝伴侣天体。通常情况下,任何时候都是卫星(例如月球)被锁定在伴侣天体(例如地球)周围,但如果两个天体之间的质量差别不大,两者间距离也不大,那么它们就可能被互相锁定,例如冥王星和卡戎星(两者都是矮行星)之间就是这样。在技术上,这效应被运用来稳定一些人造卫星的姿态。

新月和满月新月和满月都是月相术语。所谓月相,是指观测者(通常是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的月球被光照亮的部分。随着月球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不断改变,月相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半的月面总是被太阳照亮(月蚀期间除外),但观测者可见的被照亮的半个月面比例则可能从100%(即满月)到0%(即新月)。明、暗月面之间的界线就叫做明暗界线。

月海所谓月海,是指月面上由远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大型的暗色玄武岩平原。由于月海富含铁,所以它们的反光性弱于月面上的那些“高地”,凭裸眼看上去月海就显得暗淡一些,难怪早期天文学家会误认为这些平原是月球上的海洋,因而把它们称为“月海”。月海占据月球表面积的大约16%,但大多数月海集中于从地球上可以看见的月球正面。月球背面为数很少的月海大多规模小得多,位于很大的陨击坑中,而这些陨击坑的冲蚀程度很低。对月球的传统命名中也包括“月洋”(月球海洋)、“月湖”(月球湖泊)、“月泽”(月球沼泽)和“月湾”,其中后三个的规模都小于月海,但自然特性与月海并无两样。

南极艾肯环形山南极艾肯环形山是月球上的一个巨大的陨击坑,其直径大约为2500千米,深度为13千米,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陨击坑之一,也是月球上已知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之一。在“南极艾肯环形山”这个名字中,包含了两个分别位于月球两端的地貌:位于北端的艾肯陨击坑和位于南端的月球南极。从地球上看去,这个盆地的外缘就是位于月球南沿的一个巨大的山脉链,有时也被称为“莱布尼兹山脉”,不过这个名字尚未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考虑采纳。

根据早期的探测图像(分别来自苏联的“月球3号”和“火箭3号”探测器),天文学家早在1962年就怀疑月球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盆地(环形山)。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月球轨道器”发回月球全景照之后,地质学家才认识到这个盆地的巨大规模。在“阿波罗”15号和16号任务中由激光测高仪获取的数据显示,这个盆地的北部很深。但因为这些数据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这个盆地其余部分的情况一直不明朗。

1978年,美国地质勘测局发布了显示月球南极艾肯环形山轮廓的首张完整地质图,但此后科学家对这个盆地的研究并不多。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伽利略号”飞船和“克莱门廷号”探测器造访月球,它们获取的多光谱照片显示,这个盆地包含的氧化铁和氧化钛数量都高于典型的月球高地,因此这个盆地看上去更加灰暗。“克莱门廷”还运用测高仪数据和立体图像分析技术等首次为这个盆地绘制了完整的全方位地形地貌图。最近,由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者”探测器(1998年1月7日发射)上的伽马射线光谱仪获取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月球南极艾肯环形山的细节。

天平动在天文学上,天平动是指在两个相互环绕的天体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所发生的摆动,例如月球相对于地球的晃动,又如特洛伊群小行星相对于木星的晃动。由于潮汐锁定的缘故,月球面向地球的总是同一个半面。不过,由于月球天平动的缘故,从地球上可以看见略微超过一半(大约59%)的月球表面。从地球上看去,月球一直在缓慢地前后摇摆,这就是天平动,它使得地球上的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能看见略微不同的月球半面。

《荷塘月色》主题再探 篇5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自诞生以来,散文文坛就为之“颇不宁静”。八十多年来,解读者、分析者、质疑者、争辩者热闹非凡,尤其是对《荷》的“不宁静”情愫的探讨,莫衷一是。许多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荷》的真谛,有社会学的,有心理学的,有伦理学的,甚至涉及到意识和潜意识等问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人们大多都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对此,我经过反复研读和分析,无论是联系时代背景,还是从文章本身来说,我都觉得“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这一说法不妥。我认为:第一。《荷》一文作者所抒之情是“愁”情,而非“喜”情;第二,《荷》一文所抒之情不是“淡淡的”而是“浓浓的”。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层面对以上两个方面作阐述。

一、《荷》一文所抒之情是“愁”,而不是“喜”。

先打个比方:一个人口袋里分文没有,他说我要去用钱,你能相信吗?他又拿什么来用呢?那么说朱先生《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喜悦”,那他的“喜”又从何而来呢?他的心中有“喜悦”之情吗?

首先,从时代背景看。《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由于“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从家庭环境(父子关系紧张)来看,朱自清内心深处只有“颇不宁静”,而非“喜悦”。

其次,从文本的层面分析更是一目了然。且看《荷》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谓卓然醒目。读者首先触摸到的是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不愉快——烦恼。难道能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理解为因喜悦而激动不已吗?而这句恰恰是“文眼”,也为全文定下了“忧愁”的感情基调。既然基调如此,那在“忧愁”的基调上又来抒“喜悦”之情,岂不荒唐!

作者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喜悦”之情呢?顺着作者的思绪,跟随其行踪,寻找其心理变化,我们就不难发现:朱先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先生到荷塘去的目的应该是十分清楚的——散心。“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受用”二字来看,这好像就是今晚来荷塘边的目的所在——观赏荷塘月色。作者接下来以优雅浓情的笔墨,描绘出了朦胧幽雅而冷静的荷塘月色。许多读者都体会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之情。但细想一想,这种“喜悦”却不是作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而是观荷塘之景所产生的,是作者沉浸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物我无两忘的超出现实世界时的短暂的“喜悦”。它让作者的内心的“不宁静”得到短暂的安宁,是暂时摆脱烦恼时的喜悦,也是“刹那主义”的喜悦,更是其表面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作者用来对抗内心深处的“颇不宁静”,平衡“颇不宁静”之心的。“荷塘月色”实为排遣忧愁的道具——如酒一般——借酒消愁。这时,我们就发现朱先生在“受用”前加个“且”字的妙用了——“且受用”是姑且、暂且、暂时抛开其他(烦恼和忧愁)而不顾,全身心投人荷塘,“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期摆脱愁苦,安宁心灵。“荷塘月色”越美越能令人陶醉,越能令人忘“忧”,使那颗不堪重负的“颇不宁静”之心得到一点点的喘息。荷塘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幻化出来的美景(荷塘月色完全有电脑合成的美人的特点——太完美了)。描写“荷塘月色”所透视出的“淡淡的喜悦”并非作者所抒之情;排忧解愁才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真正目的。

同理,我们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忆江南”中,仿佛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但它们同样是作者用来排忧忘忧的工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情绪再理一理,就再清楚不过了。作者到“荷塘”为了排遣烦恼和苦闷,把“荷塘”写得如诗如画,让自身沉浸其中,可以看作是作者情感对忧愁重围的第一次“突围”,虽然力度很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把他从“另一个世界”吵醒的时候,他发出了最无奈的哀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美景中走了出来,无比的失落和伤感。他却不愿善罢甘休,说得确切一点。他不愿自己马上又回到现实的烦恼和苦闷的重围之中,于是就来了第二次“突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的故事,美好的遐想给作者带来了又一次的“忘我”,但这一次他的“突围”的力度要小得多了,最后又是失败——“我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去,眼前只有烦恼和忧愁。但可怜的作者,并不甘心,他还要往外突——“又记起《西洲曲》”。这第三次的“突围”,从时间和力度来看,都远远不如前两次,结果当然是失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最后的一招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铭刻着他许多美好的记忆。他本可以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来,让自己云游江南,但高明的作者在此却十分无情。没有让思绪再往前多挪动半步,也没有给读者留下半点余地。“惦着江南”才开头,就“猛一抬头”到了“自己的门前”,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也让一切美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作者到此,再一次高妙地把心中的“愁”绪满满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抒情达到高潮。但作者并没就此而止步,“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进入到一个无声的寂寞的世界,而且是无人诉说的苦闷世界。到此,我感觉到,朱先生把他的一腔愁绪洒泼得满纸都是,连空气里也弥漫着愁苦,让敏感的读者,每一个感官里都充满了愁的滋味。作者的抒情也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自清先生的《荷》一文,所抒发的情感是“愁”而非“喜”。“喜悦”之情是朱先生用来冲淡心中忧愁和苦闷的工具,是用来平静“颇不宁静”之心的“良药”。同时,从表现手法来看,短暂“喜悦”之情的表露,一方面侧面表达了朱先生内心对“宁静”的渴求,从而表达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朱先生幻化出来的荷塘月色的美景,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喜悦”,正好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化解不开的“忧愁”。因此,《荷》一文中的“喜悦”之情是作者“找乐子”找来的,而非作者心中固有,是暂且用来冲淡惆怅排遣郁闷的;“荷塘月色”也就成了朱先生精神的“世

外桃源”。同时,“喜”与“愁”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衬托关系;美景和“喜悦”都是朱先生用来消愁的——借景消愁愁更愁啊!可谓用心之良苦啊!

人们习惯地把“景”和“情”紧密相连,“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确不错。一切文学作品的“景”都是为主旨服务的,都是作者用来表“情”的道具。但《荷》一文的写景应是个特例,它不同于一般文章的写景抒情。第一,《荷》一文的写景只是文章的局部而非文章的整体。第二,写景的目的——表面看是以美景抒“喜”情,但“喜”情却为了衬托“忧愁”,排忧解愁才是写景的真正目的。“美景”犹如一杯“酒”,酒可以表达喜悦之情毋庸置疑,但“酒”也是人们常用来消愁的好东西——《荷》之“美景”——消愁之工具矣。

二、《荷》一文所抒之“愁”是“淡淡的”吗?

“淡淡的哀愁”之说由来已久。这是人们喜欢把“淡雅的景”与“淡淡的情”连在一起的结果:认为“淡景”抒“淡情”。乍看有理,实则无理。前面已经说过,《荷》之“美景”是文章的局部而非整体,是作者感情“突围”的第一步,而非抒情的主体。作者在《荷》一文中,所抒之情是“愁”。“愁”和“淡雅”的“荷塘月色”之美景不直接关联,即以局部的景的“淡雅”推出全文的“淡淡的哀愁”之情,是没有道理的。

《荷》一文所抒之“愁”不“浓”吗?文章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如果说“心里不宁静”是“淡淡的愁”还是可以的,但加了“颇”还说是“淡淡的”就有点偏颇了。“颇”是“很”意思,“很不宁静”都不“浓”,那怎么才算得上“浓”呢?也许是作者用了否定句的缘故。“颇不宁静”与“十分烦恼”“十分痛苦”这样的肯定句比起来的确语意上轻了些,但《荷》一文是朱先生之文——清秀淡雅的文人之笔。朱先生能像一介粗汉来喊出心中的“愁苦”吗?“文人”是讲究“文气”的——文雅。况且朱先生是有儒雅之气的。说起话来,为起文来当然要讲究一个“文”字——“颇不宁静”说得很文雅,但它却是文人发自内心的最强音,而非“淡淡”之语。

再看,朱先生一出门就有“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感慨。稍有一点安宁之处,就有如此强烈的感觉,我觉得朱先生好生可怜——简直像一个久在牢笼里的囚犯,稍有自由就激动起来。朱先生“平常的自己”就可见一斑了——不自由!不开心!朱先生内心的愁云密布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当朱先生慢慢地从“荷塘月色”中退出来,被“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吵醒的时候,那声无奈而失落的哀叹——“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是何等的锥心刺骨,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朱先生的“愁”还“淡淡的”吗?

第四,“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给了朱先生的第二次“平静”,采莲“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令人无比神往,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是何等的遗憾。“无福”即是当前的处境。自叹“无福”,又把美好的一切都一扫而光,只剩下现实的苦闷与忧愁了。

第五,“于是又记起《西洲曲》”,“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故乡江南有着许许多多让他怀念回忆的地方,可以让他的思绪飞得更高更远,忘却烦恼与忧愁。可行文到此,朱先生没有让自己的思绪再往前飞出半步,而是“残酷”地把自己逼回到现实——回到痛苦和苦闷之中。朱先生为了冲淡心中的忧愁,排解心中的块垒,冲出愁苦的包围,想尽了一切办法,可还是“出不来”。残酷的现实又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无法可想,只有硬着头皮“向前走”,“什么声息也没有”——沉寂得有些怕人,“妻已睡熟好久了”——无人理解也无人诉说心中之苦。到此,朱先生今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应该是肯定的了。

《荷》一文,从开头第一句,到结尾的最后一个字,满纸就一个“愁”字,无处不在,浓密不化,挥之不去。

再探手术戒毒术 篇6

当日,共有3名戒毒者进行了例行随访,自2004年11月原国家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的临床服务后,唐都医院获准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并分两批次对10名成瘾患者进行了DBS手术戒毒治疗。

“戒断后复吸是目前成瘾治疗的难点。”唐都脑科医院院长高国栋告诉记者,2000年唐都脑科医院首创了NAc(伏隔核)毁损治疗吸毒成瘾,历经15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了攻克吸毒成瘾这一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的新技术。

《2015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手术戒毒能否从临床研究走到临床治疗,仍待观察和研究。

成瘾是病

社会对“吸毒成瘾是一种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通常认为“吸毒是一种社会行为异常”,归为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对应的治疗往往是“强制戒毒”、“精神心理咨询”。

“首次吸毒是社会问题,成瘾之后就是生物医学问题。”唐都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王学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王学廉说,毒品种类虽然多样,但本质上都是刺激人产生大量的多巴胺。“患者吸毒成瘾后,会引发‘毒品记忆因子的产生,这种奖赏机制被记住了,就会绑架患者的行为决策,以后就反复重复、强迫使用而难以自拔”。

所以,成瘾是一个从“偶发吸毒”到“习惯吸毒”再到“强迫吸毒”的过程,是一种慢性疾病。

目前成瘾治疗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脱毒治疗,二是预防复吸。第四军医大学陈磊博士向记者介绍,目前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成瘾者对毒品的躯体依赖,但均不能有效地降低成瘾者对于毒品的心理渴求、防止“复吸”,导致半年内的复吸率高达97%。

吸毒者大脑内形成的“病理性快乐中枢”,给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基础。高国栋告诉记者,1998年唐都脑科医院通过大量动物试验验证了这一理论,并在2000年首次进行探索性临床研究,初步确定了伏隔核的手术坐标。

由于伏隔核从未作为立体定向手术靶点,而且其最长径仅为10mm,位于大脑深部,紧邻脑干,如何准确定位是首要难题。

陈磊解释说,通过解剖学初选、影像学定位、电生理微调、脑功能验证等手段,建立了伏隔核多元间接定位技术,实现了该靶点的精确定位并通过射频热凝技术精确毁损。

换而言之,“毁损术”将吸毒者大脑内的“病理性快乐中枢”进行定点毁损后,消除“心瘾”,使吸毒者从毒瘾痛苦环境中解脱出来。

创新争议

据统计,在2004年11月原国家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临床服务前,唐都医院用“毁损术”治疗患者272例,术后随访期1年以上,其中无复吸高达189例。

国内曾有近20家医院开展了类似的“毁损术”戒毒,但戒毒手术疗效良莠不齐,最终导致叫停。

唐都医院对外公布研究结果后,2004年初国内近20家医院开展了类似的“毁损术”戒毒,半年内做了1160余例。

高国栋对记者表示,各医院一哄而上开展手术戒毒,手术适应症的把关不严,毁损靶点的个数存在差异,戒毒手术疗效良莠不齐,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最终招致叫停。

叫停风波之后,唐都医院被允许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2009年唐都医院牵头对手术戒毒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随访研究。

从122名随访到的患者中发现,未复吸患者75名,被认定复吸患者47名;术后复吸主因是生活负性事件、缺乏社会家庭关心,次因是对毒品持续存在的心理渴求(毒贩引诱、无法摆脱原有吸毒环境),最后是躯体因素影响。

这次随访研究后,2012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审定并通过了《药物成瘾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认为:药物成瘾外科治疗的长期操守率(即未复吸率)远高于目前任何一种常规戒毒疗法,是防复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伏隔核(NAc)是戒断后防复吸有效的手术干预靶点。

虽然效果得到肯定,但陈磊也指出,“毁损术”毕竟是一种不可逆的有创手术,在毁损靶点的同时,也可能影响该核团及其周围脑结构的正常功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在医学伦理学上有一定的争议。

多靶点刺激

能否既不破坏伏隔核的结构,又能有效防止复吸呢?近年发展起来的脑深部电刺激(DBS),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我们将DBS用于成瘾治疗的探索,在恒河猴实验中取得良好疗效,并于2011年开展DBS戒毒的临床研究。”陈磊说。

第一批纳入临床研究的2例患者,成瘾多年且尝试多次戒断但均复吸,利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植入美国美敦力公司制造的用于运动障碍疾病治疗的电极和刺激器。

结果是1例术后半年内复吸,1例至今保持操守。课题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成瘾刺激模式与运动障碍刺激模式有区别,运动障碍的刺激电极触点较小,导致刺激范围有限,患者术后复吸可能与干预强度及范围不足有关。

2014年4月,唐都医院重启DBS治疗吸毒成瘾临床研究项目,第二批纳入了8例患者,植入产品采用了苏州景昱医疗器械公司研发的戒毒型DBS电极和刺激器,并以伏隔核(NAc)为基础进行脑内多靶点联合刺激。

景昱医疗董事长宁益华告诉记者:“根据医院临床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并创新产品功能,也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目前,1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失访,其他7例均保持操守。其中,5例患者术后找到了兼职或全职工作;2例患者的妻子术后成功受孕,有1例已健康生产。

上一篇:拜佛烧香的礼仪下一篇:甜言蜜语恋爱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