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操作流程(共14篇)
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1
留置针技术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
上层:液体、注射器、药物、砂轮、茂康碘、2条输液器、留置针连杆素冒、透明敷贴、胶布、2个弯盘、棉枝、止血带。手套、垫巾、输液观察卡、快速手消毒液、手表。
下层:弯盘、锐器回收盒、感染性废物、生活垃圾。
二、操作程序:
1、查对医嘱、患者。
2、评估:(1)患者的病情、年龄、周围血管及病情情况。(2)问睡眠、过敏史、大小便。(3)患者对使用留置针的认知及合作程度。(4)药物的性质及量等。
3、准备:(1)洗手、戴口罩、配药---推治疗车到病房---对床号、姓名、药液、输液卡。(2)环境:符合无菌操作、职业防护要求。(3)患者:按需要取舒适体位。(4)在透明敷贴上写日期和时间。
4、实施:(1)选择静脉---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松止血带。(2)将套管针接输液管并排气---扎止血带---再次消毒皮肤(3)穿刺置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以30-40度角刺入---见回血后降低角度15-20度角---针芯引退出0.5cm---连针带管送入血管中---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流速---撤出针芯,用透明敷贴固定。(4)用消毒液消毒手---取下口罩---调节滴速。(5)查对、签名---再次核对---挂输液卡。
三、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输液滴注速度及大约需滴注时间。
2、留置针的位置不能浸泡在水里、留置针的肢体不能提重物并避免长时间下垂、敷料松脱或潮湿应告知护士给予更换。
3、不能随便调输液滴注、输液完、液不滴、局部如果出现红、肿、热、痛、或管子堵塞、滑脱告知护士。
4、告知药物的主要作用及不良反应。
5、护士巡视病房。
四、整理记录:
1、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2、整理床单位、用物分类处理。
3、记录有关内容。
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科住院抢救的80例2岁以内患儿, 随机分为2组, 即传统组和改进组, 每组40例。传统组男21例, 女19例, 内科33例, 外科7例。改进组男28例, 女12例, 内科38例, 外科2例。两组性别、病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操作方法
材料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24 G封闭式套管针。传统组:用备皮刀自穿刺点周围2.5 cm剃除毛发, 暴露穿刺点, 穿刺者左手中指与拇指绷紧皮肤, 食指示引静脉深浅及走向, 右手拇指和中指捏紧针芯手柄, 使穿刺针与头皮静脉水平, 穿刺进皮时针尾与头皮约15°~20°, 进皮后与头皮静脉平行穿刺, 见有回血时右手握持针柄固定不动, 左手食指与拇指捏持套管针柄轻轻推进, 推进套管针长度的2/3即止, 此时左手捏住套管针柄固定, 右手轻轻退出针芯, 调节滴速通畅后用贴膜固定[2]。改进组:方法同上, 进皮后与头皮静脉平行穿刺, 穿刺时切忌过速, 进针宜轻、稳、慢, 特别对血管显露不明显, 见有回血时左手握持针柄固定不动, 右手将连接液体输液器的活塞完全打开, 将液体快速滴入血管内, 稍等数秒钟, 使其血管内充盈, 饱和后, 再将软管顺静脉平行推进0.05 mm, 右手固定针柄, 左手将连接留置针的针头后端的细软管挤压后放开, 如挤压时见回血, 放开后回血迅速进入血管内, 表明软管已进入血管内, 左手作固定, 右手再沿血管的走向缓慢推入软管, 直至将软管完全推入, 左手迅速将针芯取出, 调节滴速通畅后用贴膜固定[3]。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置入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后保留的时间及其他因素拔管的原因。
1.4 判断标准
静脉留置针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判断标准:静脉穿刺一针见血, 外套管置入顺利, 点滴通畅, 局部无渗出。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进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 (38/40) , 传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5% (10/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传统组留置针保留时间2~3 d, 一次性穿刺成功共10例, 因堵管拔出的5例, 胶布过敏拔管的2例, 患儿哭闹自行拔管的1例, 自行脱落的2例。保留2 d更换6例, 保留3 d更换4例。改进组留置针保留时间5~7 d, 一次性穿刺成功共38例, 因堵管拔出的3例, 胶布过敏拔管的5例, 患儿哭闹自行拔管的4例, 自行脱落的2例, 成功保留7天拔管的24例。留置保留5 d更换14例, 留置保留7 d后更换24例。
3 讨论
对于危重抢救患儿, 头皮血管细小不充盈, 循环障碍等紧急情况, 采用传统方法, 穿刺成功率极低, 由于患儿血管条件差, 时间紧急, 头皮静脉纤细, 不同的病情影响静脉充盈, 易造成置管失败。采用改进方法, 进针见回血后, 打开输液活塞, 让液体迅速进入血管内, 顿时让近端血管内充盈, 软管经液体将血管冲开后, 顺血管走向缓慢推入软管, 直至将软管完全推入, 利于外套管的送入, 成功率大大提高。实验证明, 改进组成功率远远超于传统组, 能及时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 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 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减少患儿痛苦, 减少护患纠纷, 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4]。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之一, 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量。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因此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 将是护理同仁继续探讨的课题[5,6]。
参考文献
[1]蒋冠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护理, 2009, 7 (12A) :3136-3137.
[2]胡洁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新进展[J].全科护理, 2009, 7 (10A) :2605-2606.
[3]游淑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J].家庭护士, 2008, 2 (6) :423-424.
[4]郝守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3) :284-275.
[5]高红梅.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入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04, 18 (11) :2042-2043.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 篇3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保护患者的静脉,同时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现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 对操作者的要求
1.1 静脉穿刺技术 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操作者应认真学习外周静脉解剖部位、走向、穿刺首选静脉的结构特点,并通过看、摸、具体感觉血管的弹性、硬度、脆性及血管固定与滑动的区别等,提高感性认识[2]。从理论到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平时善于总结穿刺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使静脉穿刺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心理素质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患儿的恐惧、哭闹、躁动,家长唠叨、对操作者缺乏信任等可影响穿刺成功。因此,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并在操作时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集中注意力,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2 操作注意事项
2.1 充分做好穿刺前准备
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患儿血管粗细选择型号相符的静脉留置针。仔细檢查针尖是否带钩、弯曲堵塞。转动针芯,检查是否易于退出,检查针栓及软管部分是否漏液、漏气,避免穿刺成功后影响使用。要让患儿体位舒适,便于操作固定,操作者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姿势。重心稳定便于穿刺成功。
2.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1岁以内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可选用颞浅、额、耳后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不影响患儿活动,易于固定。较大患儿可选用大隐静脉、手背及肘正中静脉,选择明显且直行的静脉易于穿刺及保留。急救危重患儿、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可选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留置。
2.3 正确的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后,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操作者站于穿刺侧或头侧,穿刺点选择血管远端。穿刺前旋转肝素帽,将头皮针接输液器刺人肝素帽旋。松动并取下针尖保护套,排气后,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持针翼,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退出针2 mm。再沿血管走向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左手固定接口,右手撤出针芯。 穿刺成功后留置针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将透明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使其最先接触留置针部位,最后分别向两边按压推开。尽量使敷贴紧贴皮肤,使其之间少存空气,留置针固定更为牢固。然后,将肝索帽端反折固定于头部,将输液器针头用胶布固定在前额皮肤上。输液管可固定于近侧耳廓。嘱其家长加强看护,防止患儿活动时导致连接部脱离。
3 护理心得体会
①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延长了静脉的穿刺间隔时间,有效的保护了静脉,同时也减轻了病儿的痛苦。
②使用静脉留置针,保留了一条静脉开放通路,保证了危重病儿的合理用药时间。
③减少穿刺局部的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留置针的套管由先进的塑料材料制成,管壁光华平整,不易刺穿血管壁而引起渗漏,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④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陈显春,封月,宋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18):43.
静脉留置针操作手法探讨 篇4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徐玉铭
【摘要】
目的:探索更好的应用于围手术期病人的浅静脉留置针应用方法。方法:通过对59例手术病人进行留置针操作,总结其护理操作方法。结果:穿刺成功率提高至94.91%,送管成功率提高至98.30%操作时间缩短为平均46s。结论:通过比较分析,新的经验和手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操作的成功率,节约护理资源,减轻病人痛苦。【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套管针;围手术期;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中。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套管柔软不易穿破血管壁的特点,避免了手术病人因体位改变,穿刺地位置移动,液体外漏等现象,能够保证手术中、术后患者的随时用药和快速补液、输血的要求而被常规应用于手术科室。但如何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减少病人痛苦也是目前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现将我科对59例病人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2月—2009年3月手术病人60例,除去大面积烧伤皮肤疤痕挛缩1例,入组病例均无血管病变,共59例,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9-65岁。2.护理经过
2.1血管、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进行静脉留置针置入操作时,我们一般选择血管粗、直、富有弹性、无静脉瓣,血流量丰富,易于固定的静脉。同时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臂、腕和肘窝的静脉。选择在不影响手术操作、且穿刺方便的周围静脉。穿刺部位无感染、疤痕等。一般选上肢的头静脉、贵要静脉、颈部的颈外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首选上肢的头静脉,头静脉在上肢的前臂及后臂均有分布,前臂血流量<95ml/min,后臂血流量在100-300ml/min,均可满足术中输液要求。中应根据术式、输液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选择留置针。选用留置针的原则:在满足输液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短、最小型号的套管针。
2.2术中留置操作 2.2.1留置操作
穿刺前检查静脉留置针,选择血管后用碘伏消毒,消毒面积8cm×8cm,左手拇指在穿刺部位的下方(消毒范围外)稍稍用力将皮肤往下拉紧,右手持留置针的蝶翼以15-30度角穿入皮肤,进针速度宜慢,在潜行过程中密切观察回血腔,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顺血管走行再进针稍许(0.2cm),穿刺成功后有四种送管手法:
第一种用于Y型针和直型针,笔者通过临床试验和摸索总结出一种新的送管手法,如下:右手手指固定针芯,同时用掌根的大鱼际部固定、绷紧皮肤,左手完全脱离,将外套管旋转送入。然后把针芯拔出。此种手法掌根的大鱼际部固定皮肤,避免了皮肤和血管的移位,同时左手完全脱离将套管旋转送入,使送管动作更为精细和专注,提高了成功率而且操作手感方便、流畅。
第二种Y型静脉留置针:左手固定皮肤的手不松动,右手拇指放于静脉留置针小叉内,向前用力送入软管,食指放在针柄的前面向后用力,使针芯退出,注意拇指和食指用力要同时进行,速度要均匀,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把针芯拔出。[1] 第三种、直型针:右手固定针芯不让其前行或后退,左手将套管沿针芯缓慢旋转送入血管后,此时针芯仍留在套管内1/2的位置,双手可完全离开,右拇指与食指握着已排气的输液管,左中指轻压套管尖端稍上0.1cm处的血管,左拇指与食指固定针翼,右无名指与尾指取出针芯,手部做逆时针旋转把拇指与食指握着的输液管顺势连好。接管前可将按压针尖的左手中指稍放松,使血液回流至接口处立即接上输液器,这样可以使套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尽,又做到滴血不漏。
第四种、用于Y型针和直型针:先拔出针芯连接输液器之后,打开输液器开关,利用液体对套管壁的侧压力及前冲力,保持内套管的形态,同时向前旋转送入内套管。此种方法适用于管径较粗的14G、16G、18G、20G套管针。方法实用简便易行。2.2.2固定
使用3M透明胶贴作封闭式固定,另用胶带固定延长管。留置成功后应重视留置针的固定。因手术病人常需要高速体位,以适应手术需要,同时病人的躁动了可以使留置针脱出或断裂。特别是与没有连接扣的输液器连接时,还有三通的前后连接处,秘要时用胶布盘绕固定,以防止改变体位的时置管滑脱。安置体位前后应注针头进行输液。3.护理效果
新方法 旧方法 穿刺成功率 94.91% 91.52%
送管成功率 98.30% 95%
操作时间*平均46s平均51s *指由系止血带到穿刺成功后调整好滴速的时间。4.讨论
新的送管手法,用右手手指固定针芯,掌根的、大小鱼际部绷紧固定皮肤,保持了血管穿刺时绷紧血管的流线形态,减少了皮肤和血管对套管的阻力,提高了送管时的通畅性,同时左手完全脱离专注于送管,更加保证了送管的成功率,操作流畅且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与送管成功率均较以往有所提高,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篇论文对围手术期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手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操作手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归纳使临床护理人员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留置胃管操作流程 篇5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温开水、胃液包、弯盘、听诊器、石腊油、棉签、胶布、一次性胃管、10毫升注射器、皮筋、速干手消毒剂。
静脉留置针技术 篇6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治疗本、输液巡视单、碘伏、纱布、胶布、输液器、棉签、套管针、贴膜、止血带、垫巾、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小塑料桶、洗手液、剪刀、锐器盒
患者准备:了解输液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排空大、小便,卧以舒适体位,穿刺肢体保暖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三)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1、准备:(1)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2)洗 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核对、检查:准备药液;核对药液的药名、 剂量、浓度;检查药液质量将;输液卡贴于输液袋上
3.再次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自我介绍, 核对床号、姓名及药液 4.告知:(1)患者/家属输液目的及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 5.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用 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2)患者肢体活动度、接受配合程度
6.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选择穿刺部位
要点与说明
遵循查对制度,防止差错 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操作前查,遵循查对制度,双向核对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套管针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选择合适静脉。一般选择粗、直、弹性好并避开关节的静脉
8.手消毒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9.排气:(1)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拉 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开输液袋上的输液管封口,将输液器针头插内 入。输液袋挂到输液架上
(2)打开调节器,使液面达滴管的1/3-1/2 输液前排出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防止后,使滴管稍倾斜,液体缓缓流向输液管过发生空气栓塞 滤器接头处停止排气
(3)关闭调节器:滴管下端无气泡,针头处 保证输液装置无菌 无液体流出。将针头挂在输液架上 10.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环形消毒直径>8﹡10㎝2遍,待干 11.再次核对 操作中查对
12.静脉穿刺(1)打开透明贴膜置于治疗盘 连接时勿污染
内,打开套管针接头皮针
(2)在穿刺点上方6-10㎝处扎止血带
(3)再次检查滴管下端有无气泡
(4)嘱患者握拳
(5)取下套管针保护帽,打开调节夹,排除 排出液体少于3滴 套管针内空气,检查无气泡后,关闭调节夹
(6)左手绷紧穿刺部位下端皮肤,右手持套 进针后注意观察血管有无痉挛 管针针翼,针头斜面朝上,成15-30 °角直刺静脉,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左手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右手推出针芯 13.三松:松开止血带、松开拳头、松开调 节器
14.观察:观察局部皮肤、滴注是否通畅
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全身反应 15.固定:(1)贴膜固定导管,(2)延长 减少血液回流 管用纱布包裹并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套管穿刺端
16.操作后处理:
(1)安置患者:取出止血带和垫巾,协助患 强调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
(2)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取处
(3)观察:①听取患者的主诉
确保输液安全
②穿刺局部有无渗液、红肿及全身反应 ③观察液体的滴数
④液体是否滴完并及时更换液体 17.手消毒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40~60gtt./min,儿童18.调节滴数: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 一般成人节输液滴数 20~40gtt./min 19.记录:在贴膜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 穿刺时间不超过72小时 名;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数、签全名 20.再一次核对 感谢患者配合 操作后查对 21.整理用物 将生活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22.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原则。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
4.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穿刺时间不超过72小时。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无 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8.采用有效的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五)结果标准
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肝性脑病病人,其中男82例,女18例,年龄18岁~45岁,平均35岁。病情诊断标准均符合“2014慢性肝病肝性脑病实践指南”[2]。按入院顺序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用药、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所用药物均为脱水、抗昏迷、保肝等药物。
1.2 方法
1.2.1 穿刺前的准备
两组操作前先进行环境评估,环境必须宽敞明亮,符合操作要求。评估病人的病情,躁动严重时需准备约束带,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两组均采用美国公司生产BD-Y型静脉留置针22G、24G型的单翼性留置针,3M防汗敷贴。
1.2.2静脉选择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相对丰富、走向清楚的血管,避开关节和静脉瓣,首选双上肢前臂静脉,此部位易于固定,不易因病人躁动不安引起脱管。
1.2.3 操作方法培训护士熟练掌握单双手静脉留置针的操作。
1.2.3. 1 观察组操作方法
采用单手操作穿刺法。操作前先予病人舒适体位,要固定穿刺肢体,以防进针过程病人过于躁动引起穿破血管及脱针等情况,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在血管穿刺点上6cm处扎止血带,用5%碘伏溶液消毒皮肤2遍,待干。取出留置针,用可来福替换肝素帽,连接输液器接头,排尽空气,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使套管在上,针翼在下;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住导管座和针翼部分,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常以30°~45°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与静脉平行再进2mm;左手固定穿刺部位不动,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指腹置于Y型柄处,固定好Y型软管座,右手中指放在针芯柄处,用中指的力量退出少许针芯(约0.5cm),拇指和食指持Y型柄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用左手拇指固定留置针Y型软管座,右手将针芯全部取出,确定外套管在血管内,松止血带,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观察有无肿胀、不滴等情况,再用胶布固定在软管座上,放开左手,用敷贴覆盖留置针眼处,固定好留置软针,标明留置时间,穿刺者姓名。最后给予弹力绷带加强保护性固定。
1.2.3. 2 对照组操作方法
采用双手操作穿刺法。体位、选择血管、消毒范围、进针角度等同上,见回血后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拇指、食指持软管将外套管全部送入后,右手拔出针芯,观察回血情况,确定外套管在血管内,之后方法同上。
1.2.4 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进行比较。
1.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救治中操作简便,便于穿刺固定,且固定时间较长,可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3]。临床上采用双手进针手法之所以穿刺失败的原因,由于肝性脑病病人意识不清,出现躁动不安,不配合双手操作法,在左手送套管时左手不能固定穿刺部位,病人躁动易致血管移位,针芯易穿破血管造成置管失败。采用单手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左手可以始终固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皮肤绷紧,从而使血管活动性降低,可以减少因活动过度致皮肤皱褶和血管弯曲[4],也可减少导管与血管壁的接触,从而减少进针的阻力,使送管顺利又安全;防止意外脱管,提高送管成功率;操作简单,一名护士就能单独完成操作,节约了人力。应注意的是操作前应拔出留置针针芯少许,确定针芯与外套管无粘连,避免因留置针外套管与针芯粘连造成的置管失败。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护患沟通是保证置管成功的前提。在穿刺前操作者应调整好心态,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保持沉着冷静,充满信心,做出正确判断。向病人家属讲解操作目的、注意事项,耐心与病人家属沟通,取得信任与合作,使其主动配合护士进行操作,从而提高留置针成功率。
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可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并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护理人员可避免因反复穿刺产生的意外针刺伤,减轻反复穿刺的工作负担,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使抢救护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5]。对不合作病人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采用单手穿刺置管可提高不配合病人及危重病人的穿刺成功率[6],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平.不同退针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8):5584-5585.
[2]Vilstrup H,Amodio P,Bajaj J,et al.Hepatic encephalopathyin chronic liver disease:2014Practice Guideline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and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J].Hepatology,2014,60(2):715-735.
[3]李慧梅.两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急诊患者应用中的对比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76-78.
[4]张立新,李兴霞.小儿静脉留置输液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97.
[5]李玉凤.浅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应用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8):78.
留置针采血体会 篇8
关键词 留置针 手背 颞浅 静脉采血
由于小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长期以来,临床上均采用股静脉采血法,其并发症多,不易固定,不易止血,易造成皮下出血,按压时间长,现已很少采用。为了能更好地配合诊疗、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对近年来在我科住院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在手背、颞浅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不仅可以提高采集血液标本成功率,而且还可以防止在采血过程中发生凝血、溶血、血标本量不足或过多浪费等现象;特别是其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损伤小,采血后还保留静脉通路,一管两用,避免了重复穿刺的痛苦,也保护了血管。对儿科工作的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均能独立完成此操作,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标本。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收治患儿4485例,其中男2349例,女2136例;年龄1小时~14周岁;病种以儿内科为主;男、女性别无差异。
操作方法及操作中注意事项:①采用手背静脉穿刺法:一人操作即可,其方法简单易操作。首先,准备好用物,同一般静脉输液用物:包括2.5%碘酒、75%酒精、棉签、小儿留置针、留置针专用透明敷贴、有刻度的试管、注射器(5ml),注射器抽有生理盐水备用。应选择相对粗直的手背血管,在其上方5~6cm处扎止血带,常规严格消毒手背皮肤,待干后操作者用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沿血管方向平行进入2~3mm,退出针芯,把套管沿血管方向送入,用留置針专用透明敷贴固定好,迅速将留置针的肝素帽取下(存放在无菌盒内),并将已准备好的试管置于留置针接口端,使血液一滴一滴的滴入试管,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可更换下一支试管,采集完标本后,操作者松开止血带,迅速用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进行推注,以防血凝固(如遇到血流较慢时,操作者可提前松开止血带,用左手有节律地轻轻挤压小儿手腕部,血管受到有节率的挤压后可使血液缓慢滴入试管)。完成后取出肝素帽拧紧,可以开始接上输液,也可以暂时夹管备用。②采用颞浅静脉穿刺法:最好两人操作,也可以请家长帮助固定小儿头部。用物准备同上。需要说明的是,选颞浅静脉的原因是该静脉在小儿哭泣时很充盈,有经验的儿科护理人员都知道采用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剃去穿刺部位头发,常规严格消毒头皮皮肤,其穿刺方法及采集血标本方法同上,区别是如采血不畅时可刺激小儿哭泣,方法用弹足底或耳垂,可顺利完成采血。此方法应用于新生儿效果尤佳。
结 果
对在我科住院的948例2~7岁小儿应用此种方法采血,1次穿刺成功920例,成功率达97.04%。对在我科住院的1085例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采血,1次穿刺成功1033例,成功率达95.20%。
讨 论
留置针的护理 篇9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一 置管前前准备: 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二 穿刺:
穿刺时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三
护理(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准确,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日推注5~10ml等渗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应向肝素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内注入2~5ml肝素液封管。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可避免血液反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
(4)并发症的处理:①静脉炎。尽量选用较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速减慢。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h内冷敷,24h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②当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金黄散外敷[3].③若留置针置入2~3天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④堵管。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 篇10
1.行留置针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留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合作。
2.操作技术要熟练,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留置针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留置时间不得超过96小时,儿童外周留置针可在严密观察下不常规拔管。
4.留置针透明敷贴更换1次/周,纱布敷料更换1次/2天,敷料污染和潮湿时及时更换。
5.对使用套管针的患者应加强巡视,进行床边交接班,日期模糊不清者重新写日期,密观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使 “高举平台法”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
7.冲管及封管:冲管液通常为生理盐水,采用脉冲式冲管方法,外周留置针可使用5ml注射器进行冲管,封管时将针头留在肝素帽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药速度大于拔管速度),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使导管内无药液或血液。
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11
1 选择血管时要选粗直的静脉
头部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 其次是手背静脉, 同时避开关节血管, 保持套管进入血管长度, 送管时动作轻柔, 减少来回移动。
2 剃头面积
在剃头发时, 面积尽量大点, 约8 cm×8 cm, 和贴膜大小相等。
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固定针芯保持不动, 再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持套管外端“Y”处, 轻轻将部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见液体点滴通畅后, 左手将针芯全部拔出。
4 穿刺成功后的固定
因小儿在扎针时哭闹, 容易出汗, 使透明膜粘贴不紧, 应在穿刺前用碘伏消毒皮肤, 穿刺成功后, 再用75%乙醇脱碘, 因为乙醇挥发性较强, 短时间内穿刺部位皮肤即可干燥, 使透明膜粘贴紧, 固定好针头, 延长留置时间[2]。
5 正确的封管方法
当输液完毕时, 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 将针头与肝素帽分离, 消毒肝素帽, 用抽有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内, 先缓慢推注2 mL封管液, 边推余液边退针头斜面至肝素帽内使其充满整个管腔及肝素帽腔, 再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关闭夹在靠近“Y”接上端关闭, 拔掉针头。
6 持续热敷穿刺肢体
因热疗可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血回流, 有助于血管创伤的修复。
7 减少自行拔针
为防止小儿自行拔针, 采用外科用的网膜, 以固定留置针, 大大减少了自行拔针的现象。
8 加强宣教
告知家长留置针的好处和保护方法, 如睡觉时不要躺于扎针侧, 喂奶时不要摩擦家长身体。保持留置针局部清洁、干燥, 防止穿刺点感染, 避免洗头、洗澡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月英, 孙秀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8, 22 (3A) :589.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篇12
①静脉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Vialon制成的,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漏液率在13.8%以下。
②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③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④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新生儿、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篇13
【摘要】 静脉留置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能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减少输液渗漏等优点,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资料与方法;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93-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方便,及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这种技术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2013年,我科为1351名患者使用了静脉留置针输液,其中穿刺一次成功为1284例,成功率为95%;穿刺失败67例;失败率为5%。
1.2 方法
1.2.1 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的特点及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合作与配合选择血管:选择触诊柔软富有弹性、走行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避开静脉瓣、关节、神经、手术同侧肢体血管及皮肤感染部位。
检查留置针: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检查留置针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在有效期内。备好输液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
1.2.2 穿刺的步骤:操作者洗手戴口罩,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碘伏消毒皮肤直径约8cm,打开包装,检查针芯与套管针衔接是否紧密。连接输液器,排尽空气。除去针尖保护套,手握针柄,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度,刺入血管,见回血针芯回退0.5cm,降低角度与静脉平行继续进针,将导管送入血管足够长度后,缓慢退出针芯,套管针留0.5cm于血管外,用无菌透明贴固定针柄,标明穿刺日期及时间。留置针若有污染应立即更换。护理要点
2.1封管方法
2.1.1 肝素钠盐水封法:生理盐水100ml+625单位肝素钠配制成肝素封管液。在4℃冰箱内可保存24小时。输液完毕,用无菌注射器抽吸5ml封管液携至床旁。碘伏彻底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插入肝素帽内,以正压封管的方法推注,然后边推边退针。退针过程中,导管内保持正压状态。余1ml时,一手继续推注,一手将留置针的夹子关闭,推不动时,拔出针头。
2.1.2 生理盐水封法:用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缓慢正压注入,间隔6-8小时再封管一次。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血栓形成,适用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功能不全使用肝素的病人。
2.2 护理:
留置针留置期间,应随时巡视观察有无局部红肿、渗出、污染,留置针有无脱出。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留置针处关节或肢体,必要时,可用护腕包裹固定。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每日更换输液器,当敷贴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每周更换肝素帽或可来福。输液时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防止液体过空;堵管时,可用注射器抽吸凝血块,不可推注生理盐水或挤压输液管,以防静脉血栓形成。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最长不超过7天。拔管时,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同时按压针口保护棉及附近范围,压迫5分钟后无回血方可离去。体会
3.1 留置针的优缺点: 留置针的使用打破了以往输液每次穿刺的常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抢救工作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从繁重的打针输液的治疗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好生理、心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但留置针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留置针价格高,是普通头皮针的20~30倍;且容易引起并发症。同时,要求穿刺血管要粗,弹性好,负责穿刺成功率低,在两次连续穿刺2次以上,导丝针尖部易折勾,导管软管曲裂,仅可作一次性穿刺,要求一次成功。
3.2 评估穿刺部位: 若把握不大,不可能一次穿刺成功的就放弃,重新选择穿刺部位。对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护士自身是否镇静,情绪是否稳定,否则护理人员先做深呼吸休息片刻再进行穿刺。作为一名执业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充沛的精力,还有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掌握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3.3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方便手术用奥,建立术前有效的静脉通道,方便手术中及时用药,补液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14
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现状
2006年以前, 国内外对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颇多, 有研究[3]通过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观察, 总结认为留置时间最长27d最短2d, 平均留置时间为8~9d[4]。 有报道说[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超过96h后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提高, 机化血栓也明显增多。 有研究[6]发现静脉炎发生率与液体渗透压密切相关, 建议输入高渗液时留置时间最多不超过3d。 如果病情需要可在3d后更换到其他部位, 就会减少留置部位局部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有研究[7]通过对2005年1~10月应用的浅静脉留置针的研究, 用细菌学方法初步确定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 结果是留置时间7d以内是相对安全的时间, 9d则不可取。 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INS)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 、 美国BD公司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合理留置时间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更新, 20世纪90年代, 美国INS[8]将留置时间规定为3d。 目前, 美国BD公司依据INS发行的2006 年版 《 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 》 和美国CDC的标准, 将其留置时间统一为72~96h。 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 建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应严格按照美国输液治疗学会标准, 留置72~96h。
2.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大量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诸多因素有关, 其影响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不同的留置针, 由于其质量不一, 同样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在面对各类穿刺对象时, 其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也将出现异同。 有研究发现导管直径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情况下, 选择留置针以细、短为宜, 因相对较小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 可减少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 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形成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9]。
2.2静脉留置针留置穿刺方法
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作用, 体现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提高工作效率, 为临床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 研究表明, 采用创新的穿刺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延长留置时间[10], 目前采用如下方法: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 进皮肤后降低度为10°平行进入血管约4~6mm见回血, 继续进针5mm左右, 左手推进外套管, 右手持针芯后退, 继而再向血管走向进针2mm, 如此反复至外套管全部针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内, 左手固定外套管针尾, 右手取出针芯, 松开止血带, 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此方法由于减少了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 避免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进而能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相对延长。
2.3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式
留置针的固定方式或手法将很大程度地决定其留置时间的长短。 传统方法是直接用透明服帖, 或先固定分叉处再用透明敷贴等方法固定。 有研究表明[11]先用输液贴固定分叉处再用透明敷贴固定的方法比传统的直接用敷贴固定留置时间更长。 留置针固定不牢固, 易导致其移位, 部分突出或全部突出从而影响留置时间, 也可以在穿刺成功后将套管针延长管向上反折, u型固定, 用透气性好、黏度高的敷贴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平稳贴, 同样可以很好地延长留置时间。
2.4静脉血管的选择
血管的选择很大程度地决定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好的血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不良的血管选择与局部渗液、静脉炎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维护静脉通路和延长留置时间, 选择相对粗、直、富有弹性、循环丰富的血管, 同时注意避开关节、神经、肌腱、患病肢体等方法值得采取。 常用穿刺部位有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避开下肢静脉。 尽量选择近心端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 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2.5输入药物
输入药物的性质、输注速度、输注部位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应当根据患者情况、药物的性质或特性调节输注速度, 对于浓度高或者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当选择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输注药液。 高渗性、高刺激性、高浓度、 高分子药物的化学作用引起的静脉炎也是影响留置时间的常见因素, 临床应用甘露醇、营养液、含钾药物、抗肿瘤药物因其对血管刺激性大而导致静脉炎, 从而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2.6患者的基本情况
血液黏稠度及血脂浓度对留置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血液黏稠度异常病人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血液黏稠度正常的患者[12], 另有一些研究者发现血液粘稠度与血脂高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比正常患者的时间明显缩短[13]。
2.7封管技术
选用封管液不合适、封管方法不合理、在输注一些黏稠度高的液体或血液后未能及时冲管, 护理方面的疏忽导致导管内回血都会导致留置时间缩短。 为此, 首先封管液的选择可以考虑肝素液进行封管, 稀释肝素液封管堵管率低于生理盐水封管, 其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大剂量优于小剂量。 封管液浓度过小, 剂量不够, 不能彻底冲洗血管内的药液常导致堵管。 其次进行正压封管,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 边推封管液, 边退针, 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时即可拔出针头, 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14]。
2.8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时间有关
影响浅静脉留置时间重要的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穿刺技术不熟练, 反复穿刺, 造成血管损伤; 穿刺操作时无菌消毒不严, 造成细菌性静脉炎;输液速度过快, 大于血流速度, 增加血管壁侧压力, 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增加;留置针型号与所选血管不相称;输入药物的浓度、p H值、渗透压等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 控制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延迟静脉炎的发生可以相应延长留置时间。 具体处理方案为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 在留置过程中应对穿刺点进行密切观察, 保持敷贴的黏性和清洁干燥, 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 及时拔针, 给予局部热敷等。 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 即穿刺前消毒, 穿刺后消毒, 拔针前消毒, 这样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同时应当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 以免血管壁损伤, 局部血栓形成。
2.9自然环境因素
夏天天气炎热, 出汗多, 易致敷贴脱落, 留置针被动带出或穿刺处感染;冬天寒冷, 且输入低温液体可引起血流速度减慢, 药物对于血管壁的刺激时间延长, 引起局部疼痛, 麻木容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 在临床工作中, 可以通过科学地改变环境, 例如使用空调, 夏天用温毛巾擦拭汗液, 并及时更换敷贴等, 冬天适当热敷输液侧肢体, 促进血液循环, 这样可以起到延长留置时间的效果。
2.10其他因素
穿刺部位皮肤过敏或者局部炎症, 留置针局部渗液;患者自身体位不当或者着装影响留置针的畅通。 置管后护理不到位, 如敷贴脱落、局部消毒不严、健康教育不到位等。 患者自身的因素:合作程度, 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了解程度、患者的病情、留置对象等因素有关, 患者及家属如果对留置针缺乏了解, 以上这些因素就可使留置时间缩短。 在穿刺前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使其了解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活动。 清醒患者, 争取得到患者的配合;但是昏迷躁动或精神失常的患者, 则争取得到家属或看护人的合作, 避免患者自行拔管。 留置后的护理措施同样关键, 凡放置留置针的患者应加强巡视, 进行床头交接班, 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疼痛或青紫等现象,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滴速宜慢, 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洗,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结语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受上述诸多因素影响, 临床工作中很多因素会导致静脉炎发生、堵管、脱管等情况, 所以不得不重新置管, 在临床工作中, 只有加强原因分析, 从细微处做起, 做好各项护理, 减少影响因素,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摘要:为了总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本研究通过查阅维普、万方等期刊数据库, 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 发现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受到留置针自身、穿刺技术、患者血管、后期护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能够长期保留是其最大的优点, 但是并不是留置时间越久越好, 只有做好静脉留置针各项护理, 减少影响因素,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