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教学说课

2024-07-05

随文识字教学说课(共11篇)

随文识字教学说课 篇1

随文识字教学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四个字“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教学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一)随文正音

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就能解决老师们提到的识字教学中识字与学文的关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学生在一段一段文字的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完整的链条。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倒心中有数。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二)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孩子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发现了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了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也变的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的两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就成为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级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

更重要的是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同样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新字的再现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我曾经一味的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其实识字教学中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要舍得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标志,画记号帮助学生朗读。

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文识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随文教学的一般课时安排方式:如课文篇幅较长,识字量较大,分成两课时完成的话,应依据课文内容合理的将文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随文识字,而不是一节识字,一节学文,识字学文两者不可分割。

2.准确把握“认识”和学会的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

随文识字教学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初读感知课文,圈画生字3.随文识字4.巩固识字5.指导写字

随文识字教学说课 篇2

一、在音、形、义结合中彰显汉字情理

识字就是对汉字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的结合与统一。教学要做到随文识字, 边学文边识字,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学习的始终。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与铁罐》一课教学片段:

1. 揭示课题 (陶罐与铁罐) 。

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陶罐与铁罐》, (齐读课题。) 谁有办法记住“陶”字。

生:陶左边是耳朵旁, 右边把句子的“句”里面的口换成这个 (学生不会读) “缶”。

师:“缶”字很有趣, 读“fou”, 缶代表器皿。陶罐就是盛东西的一种器皿。 (课件演示:“缶”字的演变过程, 并随机出示与“缶”字有关的词语, 学生读。)

……

2.“住嘴, ”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住嘴”这个词语在生活中的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 别人会对我们说出这个词?

生1: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的时候。

生2:妈妈批评我, 我顶嘴时妈妈会说:“住嘴。”

师:每当“此”时, 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嘴巴少又小。 (老师边说边范写。) 口字旁的“口”字, 一般情况下写得小一些。 (学生书空, 描红, 书写。)

师:谁能说出与“嘴”有关的成语? (生:七嘴八舌、龇牙咧嘴、笨嘴笨舌、尖嘴猴腮……)

大部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都有着紧密联系, 而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情理。教师只要将汉字分解成看图理解 (如“陶罐”的“陶”字) 、说话激趣 (如“住嘴”的“嘴”字) 或者动作体会等, 让学生把字理与句子蕴含的情感融为一体, 并结合语境让学生体会字词蕴含的情感, 学生不仅学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还能彰显博采众长的识字兼容性, 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还帮助学生理解字与部首、字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在读、记、写、扩中追求识字效率

在随文识字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建立字意的表象, 把生字的读、记、写、扩有机结合, 落实到阅读教学全过程之中,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课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一只古代用的木桶, 桶壁上写有醒目的“水桶”。)

师:谁来拼读桶上的这个词语?

生: (师指图) 水桶。

师: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水桶的“桶”字?

生:“桶”是左右结构, 左边木字旁, 右边是“甬”。

师:你用部件相加的方法记住“桶”字, 是个好办法。“桶”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呢?

生:因为这只木桶是用木头做的。

师:对,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 (课件演示:“拎”字自桶内缓缓上升。) 问:谁来拼读这个字? (学生拼读) 请大家做一做“拎”的动作, 谁到讲台上来做一做“拎”的动作? (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拎”的动作。)

师:对, 弯下腰, 使劲往上提, 这个动作就叫“拎”, 这个动作还叫“提”。是啊, 拎和提都离不开我们的手, 所以这两个字都是——— (生:提手旁) 。在写“拎”字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生:右边不能少写一点。

师:老师这有满满一桶水, 谁来帮老师拎?

生: (众多学生举手, 一名学生跑上去拎水。) 水桶很重。

师:水桶很重, 谁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明水桶重?

生:沉甸甸。

师: (课件演示:“沉甸甸”词语从水桶里溢出, 随后又慢慢落下。) 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指导学生读好“甸”的变调。

师:怎样写好这个字?请大家跟我书空写。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甸”字, 学生书空。)

师: (过渡) 瞧, 三个妈妈正拎着这沉甸甸的水桶向我们走来。 (课件出示课文中插图) 她们正在说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请在文中找出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 找出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师:请看。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都比不过他。”指名读。) (课件再出示“聪”字, 并从句中凸出来, 变大。) 请听, 这个字宝宝要说话啦:我是个人人喜欢的字宝宝, 你们仔细看看我, 猜猜大家为什么都说我聪明?

生1:你的耳朵会听话。

生2:你的小眼睛会观察, 小嘴巴会说话, 心还会想, 所以大家都说你聪明。

师:聪明的孩子们跟老师写一写“聪”字。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聪”字, 左窄右宽, 重点强调耳朵旁的“耳”当作为偏旁时第六笔的横变为提, 学生书空。)

三、在理解与运用中帮助学生内化识字

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识字的规律, 让随文识字不仅在“随文”中摆脱集中识字的弊端, 又不将汉字游离于语境孤立起来进行机械识字。如“与其……不如……”这组关联词的教学, 应结合文本中的具体语境进行认读, 从认读中理解字词, 在此基础上“由仿到用”,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实践平台, 促进字词的内化。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和时间赛跑》一课教学片段:

师:爸爸妈妈看到“我”如此悲伤, 他们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用“______”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生1:他们对我说实话, 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生2:他们欺骗我, 外祖母睡着了。

师: (课件出示: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同桌讨论:文中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能谈谈你的理由吗?

生:他们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我才问:“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你是一个会联系上下文读书的孩子!那爸爸妈妈欺骗“我”了吗?

生:没有。

师:嗯, 当在两件事之间, 只能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 只能选用一组关联词, 你找到了吗?

生:与其……不如……。

师:非常准确, 一般情况下, “与其”用在不要的那件事, 不如用在选择的那件事。

师:在生活中, 我们也常常会碰到遇事难于抉择, 这时, 当你只选择一件事时就可以用“与其……不如……”这组关联词。 (练习:1.放学后, 我们 () 在学校里玩, () 赶快回家做作业。2.下课了, 同学们 () 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 静心看看书。3.星期天, 我 () 在家玩电脑, () 跟妈妈学做家务。)

师:谁还能用“与其……不如……”说句子?

……

四、在学生课外生活中培养主动识字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课文中学到的字词提出相关要求, 让学生养成在课外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如:让学生去看草地上的温馨提示、宣传标语, 了解同学的姓名, 学写家人的姓名与学写家具的名称等;在校外学写广告、购物商标、店名上的某些字词等, 并在班上定期举行“课外识字比赛”, 检查和评价学生的识字效果,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随文识字,让识字教学更有效 篇3

一、弹性预设,捕捉动态的生成契机

识字教学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在字音上要适当整理,分类实施;在字形上要善于利用造字规律,帮助记忆;在重点上要以点代面,把握细节;在方法上要因人而异,因字制宜。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留下一定的弹性预设的空间,这部分的教学生成是未知的,也是动态的,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随机去决定的,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灵活运用生成的资源,收获意外的教学效果。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对于学生读错或者读得不够准确的字确实需要指出纠正,并在全班强调提醒,因为一个孩子的错或许代表着一群孩子共同的问题,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灵活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教学是想当有效的,但是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实施教学,或许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为教师需要指导的重点并不正巧总是学生的错误,有时教师可以设下陷阱或圈套,引诱学生上当,然后引导他们自己寻找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尤其必须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学生读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轻声读得不到位,混同于第一声,针对这种随机生成的现象我临时调整,二次预设,对轻声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扫除障碍,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心中有案,行中无案。

二、串字成文,建立牢固的情境堡垒

随文识字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识字情境,帮助学生增强识字的效率。《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小学学习阶段应掌握的一类字和二类字在数量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在掌握程度也作了清晰的表述,总体而言是分学段逐步提升的,而根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这些生字被分解到每册语文教材之中,除了一二年级安排了单独的识字单元之外,一般情况生字都是伴随着课文出现的,这为我们随问识字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但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相当灵活的,如果我们只是将随文识字的情境锁定于教材,锁定于课文,那么势必有些机械,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串字成文的做法,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或者课堂上要学的生字进行重组和关联,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造出一句话或一段话,从而为孤零零的生字各自安了家,并建立起牢固的情境堡壘,以后学生一旦忘了某个字,便会立刻想起它的家,自然也会想到这个字。例如《升国旗》一课中共有14个生字,为了巩固识字的效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我让小朋友们尝试着利用这些生字来练习说句子,比一比谁一句话利用的生字最多,所说的句子既完整又有趣。孩子们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完全跳出了课本,甚至跳出了课堂,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语言基础,奉献出许多得意的“作品”。

三、选择书写,披上直观的形体袈裟

俗话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充分说明,写有助于记忆,因此随文识字教学切莫忽视了书写这个环节。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安排适当的书写时间,通过书写指导的各个环节来提高识字的效果。首先要重视观察习惯的培养,观察生字的部件构成,观察生字的间架布局,观察生字的所占位置,观察生字的点睛之笔等等,观察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做好事的根本,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观察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其次是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坐姿是否到位,握姿是否正确,运笔是否流畅,速度是否适当;最后还要重视循序渐进和精益求精,欲速则不达,写字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追求无止境,写字更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超越。事实证明,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非同一般。例如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表中的“出”、“面”和“气”三个字,我先在黑板上范写,提示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学生描红、临摹、仿写,巡视后指出问题进一步练习,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展示他们写的字,最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并进行扩词竞赛,将课堂推向高潮。

随文识字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学生读与写中所出现的差错,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很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让语文课堂更为有效,更加精彩!

《称象》随文识字教学设计 篇4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

重点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

教学用具:多媒体生字卡片

一、导入:

出示一杆秤。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

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称象(板书:称)

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

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

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过渡:这么大的象,你说有多重呀?(指着一名同学问。)你问一问;另一位官员。官员们在做什么?(议论)

2、出示:议论。什么叫议论?(讨论)刚才我们就是在议论。议论离不开语言,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言字旁。

3、齐读议论

官员们又接着议论了。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5、官员们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说)

拿着板书指名读:砍一棵树造一杆秤

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们用来砍树的斧头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

这种方法行吗?

6、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宰割

啊?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送来的大象宰了?还要用这么锋利的刀个割了。读

读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这种方法行吗?

7、谁想出办法来了?(曹冲)板书:曹冲

8、谁愿意把曹冲的方法读一下?(指名读)

9、看课件(咱们把曹冲称象的过程来看一看好不好?注意在看时,一定要用心去听,一会儿,老师让你来说)边看教师边叙述。(注意用:首先然后接着直到为止最后)

10、指名到前面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适当给予指点)

11、曹冲真聪明,造不出大秤,可以用一艘大船来代替,船舷就相当于秤杆;不能宰大象,就用石头代替,他们想出了连大人都想不出来的方法,真了不起。我想咱们班的同学更聪明,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12、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一看,咱们黑板上还有哪两个字长得象?

注意秤和称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同。读。

13、记住这个聪明的孩子,(曹冲)他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咱们班有姓曹的吗?((预设:如果有就说:你一定也和曹冲一样聪明,同学们一定早认识这个曹字了是不是?如果没有就说,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这个曹字。跟老师读)

14、说到曹冲,希望你也要记住另一个名字曹操,以后咱们会学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

操字,咱们经常用,就是我们每天伸伸手,弯弯腰做的早操的操。

四、巩固识字,借助板书讲故事。

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曹冲。下面,谁能借助老师的板书,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复述课文。

五、文章升华、拓展。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小礼物了,想不想要?咦,怎么锁上了?怎么办?哎呀,还有拦路虎呢!我们开火车大声喊一喊它们。

出示儿歌。自由读。一齐拍手读。

儿歌内容:

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

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

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

先宰再割分成块,活活大象要送命。

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

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注意大家听。

一艘大船停水中,大向稳稳站船中。

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

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

随文识字教学说课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生字“说、朋、春、高、友、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学准备:课文挂图、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创设学习情境。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柳树醒了

3、读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醒(xǐnɡ)”。

二、自由读课文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进行拼读,要求读准字音,并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邀请同桌给予评价。

3、和学习伙伴展开比赛:谁读得最美?

4、交流:怎么把课文读好?

三、朗读与识字

1、课件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3、分小节朗读课文。

4、老师范读第一小节课文,学生模仿,重点指导读好第一小节课文。

5、全班齐读第一小节课文,2——5小节课文可以让学生自由练读,师稍加点拔。

6、师问:“你们认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呢?”让学生自由交流识字方法。

7、师检查学生识字效果,出示: 枝、梳、梢、耍、醒、雷、澡、软

(让学生完成连线作业,并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8、给生字扩词,能够口头说话的就口头说话。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讠”的写法。

2、指导写好:说话。

3、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认读词语)醒了、软件、树枝、雷雨、树梢 醒 软 枝 雷 梢

睡醒、松软、枝叶、雷电、竹梢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二、朗读与背诵

1、小组进行朗读,师巡视、指导。

2、分组分节朗读课文,分男女分节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背不出的地方可稍加提示。

4、让能够背诵课文的同学上台背诵,并让其说说背诵的方法。

5、自由背诵课文,师巡视、指导。

6、检查背诵情况,并表扬背诵快又好的同学,鼓励还背不出的同学继续背诵。

三、指导书写

1、指导写好“朋、友、春、高”。

2、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五、拓展与延伸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醒了。

随文识字教学说课 篇6

《称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

重点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教学用具:多媒体 生字卡片

一、导入:

出示一杆秤。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实物识字)

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称象(板书:称)

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

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

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过渡:这么大的象,你说有多重呀?(指着一名同学问。)你问一问;另一位官员。官员们在做什么?(议论)

2、出示:议论。什么叫议论?(讨论)刚才我们就是在议论。议论离不开语言,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言字旁。(情景识字)

3、齐读议论

官员们又接着议论了。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5、官员们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说)拿着板书指名读:砍一棵树造一杆秤

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们用来砍树的斧头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形象识字)

这种方法行吗?

6、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宰 割

啊?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送来的大象“宰”了?还要用这么锋利的刀 “割”了。读

读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这种方法行吗?

7、谁想出办法来了?(曹冲)板书:曹冲

8、谁愿意把曹冲的方法读一下?(指名读)

9、看课件(咱们把曹冲称象的过程来看一看好不好?注意在看时,一定要用心去听,一会儿,老师让你来说)边看教师边叙述。(注意用:首先 然后 接着

直到 为止 最后)

10、指名到前面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适当给予指点)

11、曹冲真聪明,造不出大秤,可以用一艘大船来代替,船舷就相当于秤杆;不能宰大象,就用石头代替,他们想出了连大人都想不出来的方法,真了不起。我想咱们班的同学更聪明,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12、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一看,咱们黑板上还有哪两个字长得象? 注意“秤”和“称”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同。读。

13、记住这个聪明的孩子,(曹冲)他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咱们班有姓“曹”的吗?((预设:如果有就说:你一定也和曹冲一样聪明,同学们一定早认识这个“曹”字了是不是?如果没有就说,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这个“曹”字。跟老师读)(联系生活激趣识字)

14、说到曹冲,希望你也要记住另一个名字——曹操,以后咱们会学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操”字,咱们经常用,就是我们每天伸伸手,弯弯腰做的“早操”的“操”。

四、巩固识字,借助板书讲故事。

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曹冲。下面,谁能借助老师的板书,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复述课文。

五、文章升华、拓展。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小礼物了,想不想要?咦,怎么锁上了?怎么办?哎呀,还有拦路虎呢!我们开火车大声喊一喊它们。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随文识字 篇7

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谜, 所以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在教学中, 却发现存在着这些问题, 如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 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 低年级的识字量是很大的, 但是课时却是比较紧的;再如.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 很多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难度大, 所以记得快, 忘得也快。

针对这些问题, 如果上成生字专题的形式, 是很单调乏味的, 没有意义。因为识字教学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 即使教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 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这样的识字方法与课改的新精神相违背, 背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那么, 怎样才能让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又富有童趣呢?我觉得随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随文识字”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由字到词, 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 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 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法的音、形、义面面俱到的精华,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 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 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随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随文识字”作为一种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它具有突出的激趣高效性。它迎合了儿童好动、好奇,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其认知多来自于感性和期望的这些心理特点, 把学生带入了感性情境中, 并以此为契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习兴趣, 达到在愉快氛围中识字,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弊病。课文的故事情节即语言环境, 也充分调动了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 具体的语言环境又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思维与想象的发展空间, 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形成鲜明的个性。实践证明, “随文识字”教学法, 环节简单, 方法平实, 结构紧凑, 它紧扣兴趣激发, 重在能力培养, 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特别适合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施。

一、随文正字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 在低年段教学中, 必须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随文正音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 随机抽出孩子们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 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 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例如, 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 我让孩子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 要听准生字的字音, 然后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试着自己读课文, 再与同桌合作, 互相纠正、帮助, 读通课文。接着我便将课文中的难点生字词“司马光、大水缸、慌了、使劲、砸破”提出来, 多读几遍, 突破了这个难点再往下学习。

二、随文记字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 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 也不科学, 更会让孩子们厌倦学习汉字, 失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 降低识字的难度, 鼓励孩子们自主采用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年级下期, 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不少识记生字的方法, 如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猜谜语、编故事等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喜欢让孩子们一边学课文一边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 我是这样来教学“狮”字的:

师:小朋友们, 我知道我们104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动物, 今天张老师就特意请来了林中之王。瞧, 知道它是谁吗? (出示狮子图)

生:狮子。

师: (出狮子卡片, 谁来大声读读它的名字?)

随机点评:狮的翘舌音读得不错;好响亮的声音;狮子的子是轻声, 你读得很到位……)

师:谁有好方法记住这个狮字?是的, 很多兽类动物都带有反犬旁, 跟老师齐读反犬旁。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呢?

随机点评:大家的课外识字量真丰富。

师:在这里, 反犬旁告诉我们狮子是兽类动物, 右边老师的师则表示读音, 所以他是一个形声字。来, 让我们再来高兴地叫叫这林中之王的名字。齐读:狮子。

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中, 趣味是只嫌少不嫌多的伴侣。哪里有趣味, 那里就会有愉快的劳动和创造;哪里有趣味, 那里就会有人生的一分乐趣和温暖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三、随文解字义

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 除了读准其音、认清其形, 还得理解其义。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要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必须要将字词放回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 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词、做动作、想象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下面是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中的教学“刻苦”和“懒洋洋”这两个词的片段:

师:这个小朋友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这两只小狮子, 看来他故事听得非常仔细。

板书:刻苦 懒洋洋 (将两个词语贴在黑板上) 。

师:请刚才发言的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师:读得挺好的, 谁还想读?

重点指导:懒洋洋

师:懒是前鼻音, 洋是后鼻音, 谁能把它们读好? (请生读——开火读)

导语: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一只是勤劳刻苦的小狮子, 一只是懒洋洋的小狮子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准字音, 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圈出生字, 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出哪个自然段写到一只是刻苦的狮子, 一只是懒洋洋的狮子。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 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

生自由朗读。

师:你找到了第几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里有许多生字。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把字音读准了。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请生读。

随机点评:第一次读可以读得这么流利, 真好!

师: (出示两只狮子的图片) , 这哪一只才是那懒洋洋的小狮子, 谁来?把他贴到懒洋洋这个词语旁边。

师: (生贴好之后) 提问:你从哪里知道这是那只懒洋洋的狮子呢?

总结:他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一看就知道他是那只懒洋洋的狮子。那这一只肯定就是那只刻苦的狮子了。

师:请小朋友看看, 第二自然段中那个句子写出了这只小狮子的刻苦?

课件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非常刻苦。

师: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把小狮子的刻苦都写出来了, 请小朋友找出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和图的结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懒洋洋这一词, 同时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在黑板上贴一贴, 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师:这些生字当中, 你觉得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 你来提醒一下大家。

生随机说, 教师准备卡片

学习“整”, 师:它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你来教大家读读。 (请生读——开火车读)

出示卡片:整天

师:整天这个词语, 谁明白他的意思?

点评:你能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个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齐读:整天

师:小狮子为什么要整天练习滚扑撕咬?你觉得小狮子都是在什么时候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的?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每天清晨, 天还没亮,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 ) , ( ) ,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 ) , ( ) , 小狮子还在练习滚、扑、撕、咬。

过渡:这只小狮子就是这样“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指名朗读句子。

想像说话:在小狮子整天练习本领的过程中, 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引导: (下雨天, 太阳很晒, 冬天下雪, 受伤了……)

引读:下雨了, 他怕淋湿吗?他还在整天练习……

受伤了, 他怕不怕?伤好了以后, 他又整天练习……

冬天下大雪, 冷得发抖, 他怕不怕?他还在整天练习……

夏天天气这么热, 他怕了吗?他还是整天练习……

师:真的是非常刻苦的一只小狮子呀!谁来读读?指名读, 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会小狮子在练习本领过程中的不容易, 同时利用这个说话训练点, 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赞科夫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还是比较喜欢随文识字的, 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识字变得轻松, 与集中识字相比, 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难度, 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我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识字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负担, 而是一件既快乐又轻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绪莲.浅谈《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3]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4]赞科夫新学体系及其讨论.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篇8

关键词:低年级 课堂教学 随文识字

(2011版)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识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不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在平常的教学中,在识字教学方面,许多教师都爱采取的方法是,一节课用来识字,一节课用来阅读。这样教学在无形中把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起来,不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笔者认为,鼓励学生随文识字就很有必要。随文识字就是指在教学中边识字,边学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识字任务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之中。这样教学,润物无声,可以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更加有效。下面笔者就随文识字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随文正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在低年级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入手,让学生读得准确,读得流利,为提高学生识字效果奠定基础。

1.边读边画,圈出生字

不动笔墨不读书。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课后的认读字与生字,在课文中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的随文识字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这一课中要求会认的字有“笋、唤、柔、漆、轰、扭、钻、唠、辫”等,要求会写的字有“冈、轰、喊、世、笋、呼、界、芽、唤”等。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字;然后,让学生结合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不同的符号圈起来;最后,再让学生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这样一来,学生对要掌握的生字心中有数,为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学生初读课文环节,教师不光要重视学生阅读的情况,还要把握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与了解情况,注重让学生读准字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随文识字更加有效。

2.出示卡片,随文正音

在学生初读课文、圈画多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拿出本课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然后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及时进行正音,以避免学生形成惯性,帮助学生做好生字学习基础,不输在生字教学的第一步。

如在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在认读字“自、己、吧、您、带、吗、深、学、会、那、景、美”等生字的学习时,笔者主要采取了借助卡片来识字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主要让学生在圈出生字的基础上把生字多读几遍;当学生能够熟练朗读的时候,教师再把这些生字以卡片的形式认读,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识字时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做好正音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读准字音,从而为提高识字效果打好基础,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二、随文记形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许多形近字、同音字等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学习困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生字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规律,记住字形特点,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生字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1.找出特点,记忆字形

对于识字教学来说,要想使学生对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找出字形特点,记忆字形起着重要作用。在随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以达到提高学生识字效果。

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在认读字“胖、喜、张、刚、贴、墙、替、拖、鞋、帮、等、变、情”的教学时,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有学生用猜谜语的形式记住了“胖”字,谜面为“一月一半”;有学生用“弓长张”记住了“张”字,也有同学通过“百家姓”的形式记住了“张”字;有同学用“钢、刚”对比的形式,很快就记住了“刚”字;有同学用“青”加形旁的形式记住了“情”字。就这样,在教师充分放手的前提下,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找出了规律,记住了字形,学习效果显著。

2.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中,记忆字形除了让学生找出特点规律的方法识记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指导学生书写入手,让学生真正记住字形,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时,本课的生字主要有“生、连、定、唱、远、向”这几个,在指导学生记住字形时,由于“连、远”两个生字比较特别,是学生重点应该掌握的汉字。因此,在教学时,笔者主要就“连、远”两个生字的“走之底”的写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明白“走之底”应该分三笔写成,另外在书写这类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时,一定要先写里面的后写外面的。如此教学,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字形的特点,而且还牢牢地掌握了生字写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果。

三、随文解义

在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以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大致了解生字的意思。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字义并不是指高年级词语解释里字义的意思,而是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字义,明白生字的大致使用范围。

1.结合语境,感悟字义

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生字所在的句子指的就是当前的语境。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明白生字的大致意思,只有音、形、义相结合,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习“沿”字时,笔者按照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然后让学生记住字形,知道了这个生字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三点水旁”。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个字的音、形、义,笔者让学生找出“沿”字所在的那句话来理解,这样一来,结合原句“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很快明白了在这儿“沿”指的是“边”的意思。就这样,随文识字,结合文本语境,学生不仅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还了解生字的意思,把识字教学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2.生字开花,丰富字义

生字开花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随文识字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在教学时,当学生对生字意思感到模糊不清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生字开花的形式,以帮助学生丰富字义,提高识字效果。

如在《一分钟》一课的教学时,对于生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这些生字来说,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文本语境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然后,为了帮助学生丰富字义,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又采取生字开花的形式说一说“包、钟、闹”等字还可以和哪些词语组织在一起,这样就有了“包子、书包、包会”“钟表、时钟、钟声”“闹钟、热闹、闹心”等词语脱口而出,不仅丰富了识字教学,而且使识字课堂更具活力。由此可见,在随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学会一个、会读一片的识字目标,让学生尽可能多识字,才能使学生的随文识字更具成效。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教学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孤立学字的弊端,可以使识字与阅读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识字,又学文,从而使识字学习不再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并为全面提升学习效果服务。

随文识字读书心得 篇9

高主任指出,在低年级的识字课堂中往往出现识字和阅读分离的情况。识字教学的语境很重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随文识字教学是把要认识要掌握的汉字放到课文中,准确地把握字义词义。字义要在随文的过程中把握。联想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巧在这方面犯了错误,通常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然后通读课文,有不会的字词,单独挑出来解释意思,进行词义分析,忽略了字词在文本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意义。

高主任还强调,随文识字要先让学生读懂字词音,了解读音,把要求认识的字与自己不认识的字相对照,读准字音,小组讨论交流。其次,要求学生会认生字后,随文理解字义词义,读熟课文,词语连贯,句子通顺。在此基础上,分段落读课文,体会汉字在文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字词,不是所有都讲。含有生字的词语,其他难懂词语,放到句子中读懂,语境识字。有些学过的字,词语是新出现的,也要放到词语中懂得。

这次随文识字与阅读培训,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完全颠覆了以前的教学步骤和重点,强调随文识字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过多解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文中的个别难懂的字词,一定要放在文本中进行指导。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字词积累阶段,我将改掉以前将课文解析作为重点的习惯,注重识字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结合文本进行讲析。利用这次培训中提到的反复识字法指导学生。先让学生尝试拼读,多次复现,读准生字,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再进行更正和指导。在识字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播,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可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的识字。

这次培训,还有一项内容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指导学生的书写。在日常教学中,我在讲解生字的时候,会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指导,出现错误较多的生字会写到黑板上,让学生们更正。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这一环节,因为在更正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成就感。而高主任在培训中明确肯定了这一做法,强调了书写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教师要不断练习和提高书写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随文识字观课报告 篇10

孤山学校 谭桂玲

随文识字是一种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在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研活动中,聆听了四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分别是杨东升老师和陈钰晔老师执教的《浅水洼里的小鱼》,孙娇老师和孙媛媛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听完四位老师的课受益颇多。

对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识字,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如:课文《乌鸦喝水》里有“喝、渴、找、怎、么、办、法、高、想”等生字,教学中我一边指导学生学文、读文,一边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生字。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的记住,不易混淆。“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老师做看的动作,用字理讲解生字“看”,形象的帮助学生识记“看”字。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此时出示“办”,对“办”字做了这样的强调: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力字旁的两点千万不要丢了。老师一边讲一边问,学生边学课文边答问题,边认识生字,兴趣盎然,一点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二、在朗读中反复认读、识字。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随文识字的优势。既然有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就自己能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所以,我认为学生进入课文阶段,教师先不要范读课文,因为教师一范读,学生凭借临时的记忆,大部分字就顺下来了,那么学生真的解决了生字问题了吗?未必。这样学生在自学生字的时候,就忽略了很多本来不认识的字。如果教师没有范读,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这里也可能出现以前学习过又忘记的字)。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经历了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如孙娇老师在《纸船和风筝 》的教学中,他就通过学生自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形,初步感知字义。

三、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如杨老师在上《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在教学“蒸”字时,通过字理给学生进行分析,运用了汉字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博大精深。经过这样的字理分析,帮助了学生深刻的体会了字的含义,达到了“以识促读”。

四、随课题识字,分散难度。很多要求认识的汉字,在课题中就出现,因此,教师可以在揭示课题时,就让学生识字。如,两位孙老师在出示课题时都用了纸船和风筝模型让学生认识生字。

五、注意识写结合:写字也是对生字的巩固,教学时不要为了写字而写字。教材关于写字的安排,有的字是本课出现的新学的字,有的字是以前课文出现的学过的字。那么对于学过的字,孩子是不是就记忆扎实了呢?这也不一定,所以即使学过了也要注意复习巩固,可让学生说说,这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牢记字形,还要懂得意思,所以,对这类字,教学时应该拓展一下,如组词,说话等。写字指导要严格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找规律,以及提出注意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度的点拨,讲解。一定要注意结构、笔画、笔顺、起笔、收笔等。教师的范写很重要,每一笔要让学生看清楚。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老师往往忽略写字过程的指导,盲目地操作,比如,有的学生根本就没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还有的老师站的位置不对,写字时挡住了学生的视线。有的甚至用课件代替写字。教师要注意学生写字卫生习惯的养成,要经常地提醒。每个字写字数量不易多,但要有质量,也就是写一个像一个。几位老师都在课堂上安排了合理的写字时间。

随文识字实现识字与阅读的双赢 篇11

先识字后阅读的做法源于苏联的阅读教学法,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把生字作为阅读的障碍,认为儿童要阅读先得“扫除障碍”。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生字新词不能“扫除”了事,而需要吸收和内化。随文识字是我国自创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斯霞老师等,都习惯采用随文识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一、二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加大,平均每一课要学10个以上生字,与此同时,课文的篇幅也加长了。于是,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先识字后阅读的做法。

怎样在阅读课中有效提高识字效率,达到识字与阅读双赢?我们重新学习了前人的经验,走识字与阅读整合之路,把识字贯穿在导入、初读、感悟、提升的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境导入,以境引字

课堂上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情境创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形象的板书等方法导出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1、课题识字

教学《两只小狮子》,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请来了林中的大王,你们看!(出示威风凛凛的狮子图片)谁跟他打个招呼呀?就在孩子喊出名字时,“狮”的音也随之引出,与此同时出示生词卡片,用多种形式认读“狮子”一词,强调读准翘舌声母。学习新偏旁“犭”,结合狮子的形象自主识记“狮”字,拓展认读偏旁是“犭”的字,最后正确读课题。在孩子的世界里,动物是他们的朋友。我们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记住了“狮”的音、形、义,还拓展认识了一系列与“狮”相关的字,达到了触类旁通、多识字的目的。

2、导语引字

《葡萄沟》新课导人时,教师播放了一段葡萄沟的录像,再配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教师顺势说了一句: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并出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将句子中“疆、鲁、番、沟”4个要认的字凸现出来。孩子们记牢这几个生字,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直观导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引出生字,使得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生字,效果明显提高。

二、阅读为经,识字随文

识字学词是第一学段教学的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是说整节阅读课都要进行识字教学活动。因为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了识字教学任务,还担负着朗读、积累语言以及培养初步理解能力的任务。为了提高阅读课中识字的实效,随文识字是个好办法,但要进行巧妙设计,避免为识字而设问,造成“费时低效”的现象。

1、整体感知,文意引字

在阅读课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是教师们导入新课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教学中,若能抓住文脉特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学习生字,做到感知与识字并举,可以事半功倍。

《画风》一课耍认的生字有7个,其中6个都藏在人名中。有心的教师便会抓住这一特点来设计,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说了哪几个小朋友画风,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图文并茂地板书这几个人物的名字,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跟故事中的小朋友打招呼,这样一来,要认的字趁势解决了,课文的脉络也理清了。

2、读悟引字,积累运用

教师还可以抓住那些藏有生字并承载着品读任务的关键词句,组织孩子读读议议、练练评评,让孩子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的同时学习字词,反过来,字词的学习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画家与牧童》,引导孩子探究戴嵩面对牧童批评时的态度,读悟中必然涉及“和蔼”和“惭愧”这两个关键词语。对这两个既是生词又需要理解的重点词,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1)“和蔼”是生词,谁来读一读?(2)老师来做两种表情,你们看哪一种是和蔼的表情?(3)让我们读出戴嵩“和蔼地说”的语气。(4)“惭愧”两字都有个什么偏旁?为什么用“竖心旁”呢?(5)戴嵩为什么感到惭愧?(6)从大画家戴嵩说“惭愧”,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这位教师将“和蔼”“惭愧”等字词的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通过演示、联系上下文理解“和蔼”的意思:通过字形观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记住“惭愧”一词。这种将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感悟”的做法,不仅有效地完成了识字任务,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总结回顾,整体巩固

1、在资源拓展中巩固

一位教师教《两只小狮子》,最后呈现了一首自编的儿歌:“小狮子,懒洋洋,做事慢吞吞,整天晒太阳。小狮子,快练习,滚扑撕咬应刻苦,将来才能靠自己。”让孩子反复诵读。一首儿歌,让学生再次体验文章讲述的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并把14个生字进行了重现与巩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纯机械地复现生字,儿童记忆的效果比较差,如果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现,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同时提高了阅读能力。

2、在词语盘点中巩固

人教版课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的栏目。“词语盘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把这种方法引入低年级,在阅读课结束前也来盘点整篇课文的词语。

一位教师教《小动物过冬》,最后设计了“串读词串,回顾故事”的环节,让孩子们一起来读黑板上的词串,一边读一边回忆这则有趣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感受“青蛙、燕子、蜜蜂”三个好朋友那份美好的情谊。11个词语的盘点巩固了要认的生字,也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中动人的故事。

上一篇:建筑学自我鉴定下一篇:服装跟单员需要掌握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