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2024-12-01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共8篇)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1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

2009年是苏联帝国瓦解18周年。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 而且重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也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 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是很难避免。从战前三个五年计划实行的情况看, 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在量上有了提高, 但农业情况十分糟糕。战争的爆发使前苏联工业化进程中断。战后,前苏联继续推行这一战略已经失去了这一前提及这一合理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严重破坏了工农关系, 动摇了国家的政治基础, 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和社会主义事业失败。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 一是要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处理好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的关系。作为与俄国一样, 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整个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农民是我们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最重要的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要从政治的高度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对待“三农”问题。要顺利地完成工业化,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问题。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只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三位。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市场活力的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就是在这种历史性的跨越中,使社会主义更能体现出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过去有一段时间,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从封闭保守到对外开放并走向世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可以说,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市场活力的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就是在这种历史性的跨越中,使社会主义更能体现出中国特色。

这些年来,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不搞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更主要的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伟大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要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战略上的重大突破,是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从1994年开始,在计划、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得以初步建立。

总之,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找答案的旧框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一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由此说来,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纯主观的选择,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性的选择。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坚持改革开放相联系的。正是在这个充满荆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避艰险,率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这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实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劳动、心血和经验,是我们自己的独创。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形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

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1982年党的十二大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初主要是作为一种观点、一种理论出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是对最初几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初步概括总结和理论上的结晶。当然,改革开放也是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实践。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

“文化大革命”中,原来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人们要求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然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般的理论,它必须具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具体内容,即中国特色,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特殊的革命道路,从而取得了胜利。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停止对这种特色的探索,只是在这种探索中有得有失,有前进有后退,还发生过“文革”的大破坏。改革开放再次开始了这种探索。这种探索性的实践虽有一般的理论指导,但还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出现,标志着能够具体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的诞生。它是总结建国以来的正反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改革开放经验的初步结晶。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特色不一定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所独有而其他国家都没有的特点,而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能够推动整个国家又好又快前进的特点。它可能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只要适应中国国情,也是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革,发展

2012年7月2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只有坚持不懈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利益和体制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们党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商品经济相结合的途径, 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短, 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并且发展中不断岀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而深化改革是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根本。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结构

(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

所有制性质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 所有制结构决定市场经济的结构。当前, 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有制优势, 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国有经济必须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支柱作用, 这才能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其次,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是国有经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不平衡可以由市场进行调节, 但是全局不平衡, 市场则无能为力。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控制力势必降低, 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提高它的控制力、竞争力和主导力,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最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发展的必然性。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搞活流通、克服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 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在金融上、市场准入上、税收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 在社会形态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商品经济为主导、产品经济为辅共存并发展

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自古以来是相对应的, 远古至中世纪, 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到近代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和。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经济形式, 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共存发展, 也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存发展, 但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 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充分发展, 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 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更高级的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社会主义阶段还不能忽视产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三) 在经济运行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

有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两种运行手段, 即要坚持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

计划主导与市场自由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 社会主义有市场自由,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市场自由调节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手段, 有力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推崇倍至, 而国家管理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仅被视为社会经济的“守夜人”。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使社会生产力出现大倒退, 使世界经济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为了将社会经济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 产生了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和干预的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计划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可见, 市场自由与计划调控不是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 更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两者都是实现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的手段。为此,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作用, 并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所以,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将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结合起来, 在运用市场手段时, 需注重宏观调控, 综合运用计划、预算、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在运用计划手段时, 要以市场为基础, 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划, 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运用。对企业来说, 既要自由配置资源, 更要计划管理, 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和获利。

(四) 在分配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并允许按资分配

在我国, 公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公有制企业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鼓励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其他私有制企业实行按资分配方式, 但要避免两极分化, 要把按资分配与按劳、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要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才能调动积极性,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多, 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 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决定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其主要依据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因此, 在分配制度上, 也就理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五) 在组合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把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统筹协调, 合理配置

当前我国经济组合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 从需求结构看, 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

多年来, 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 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 投资率偏高, 消费率偏低。据测算, 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 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左右下降到48.6%。消费不足又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相关,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为此, 我们首先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立足内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其次, 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增加投资要适应扩大内需的需要。

2. 从产业结构看, 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调整产业结构, 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场需求, 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努力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快速变动和升级的时期。居民消费正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 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这就要求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 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加强和改善供给, 扩大就业, 拓宽服务消费,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 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 环境压力加大, 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 是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我国要继续调整和优化要素投入结构, 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 从我国国情出发, 应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从需求一侧减缓对资源和要素的供给压力。最后, 要健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体制。财政税收具有直接、定点调控的特点, 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深化财税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制度, 更好地发挥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调节收入分配上的作用。

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也是发展的制度条件;从国内来看, 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继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否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全面私有化。然而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充满灾祸的失败之路。私有化导致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基础结构被严重破坏, 经济发展大幅倒退, 社会秩序剧烈动荡, 失业率不断攀升, 人民生活深陷困境。同样, 上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奉行西方新自由主义而进行全面私有化改革,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后果, 也印证了全面私有化的巨大破坏作用。从根本上说, 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为了实现劳动人民共同富裕利益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以至政治目标而存在的, 这就是公有制经济必然存在的根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有保障国家安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重大国计民生目标、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和基本民生需要以及增强战略性产业国际竞争力等重大国家意志目标。因此,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意味着, 我们在初级阶段既不能搞传统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 也不能效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新型所有制结构。此外还要积极创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推进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当前, 收入分配改革牵动发展稳定全局,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表示, 今年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近年来, 我国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上持续发力,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如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提高扶贫标准等。但也要看到,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甚至还很突出。比如, 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又如, 一些行业收入过高, 行业间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仍高达3.13∶1;尤其在居民收入增长仍相对较慢与社保体系尚不健全并存的背景下, 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国民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 据报道, 7500富人居然占有7万多亿国民财富。收入分配改革关乎我们的发展大计。一方面, 收入分配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另一方面, 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 也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收入分配改革, 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 需要多方努力, 形成立体的、多层次的机制。

(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它的产生, 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对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都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 这导致很多居民不敢消费也不愿消费, 这也是导致我国内需不旺的原因之一。我国下一步完善社会保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 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 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三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四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还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 发挥商业性保险的作用, 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 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 (庄园经济) 为主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既运用计划运行手段, 加强了国家规划与预算及其宏观调控作用, 又运用自由运行手段, 增强了经营主体的自主权, 使其有计划按比例、有秩序、有效率地发展生产经营, 既激发了国家和社会的活力, 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是, 我们还须高度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实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当前, 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是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视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市场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作用的过程, 更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 今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方向应该向以共同富裕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回归。实现共同富裕, 需要党和政府更加坚定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也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早在1985年他就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 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不是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严重的历史教训表明, 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就会动摇。离开公有制为主体, 就不称其为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资本主义复辟了, 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 实现既包容又创新性的发展

改革30多年来, 中国实际走的是注重GDP总量和增长率的狭义的发展之路, 是唯生产力论的实践。所以, 我们以资源、市场换增长, 中国因此也快速成长为低附加值产品的全球加工车间。中国的环境、自然资源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既包容又创新性的发展是建立一个平等基础上发挥人们创造精神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的发展。既要开放发展机会, 并保证人人能公平地参与创新和发展过程, 并从中受惠。在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人的发展与发展共享性,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增加社会财富, 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 以公为准,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 注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再到欧洲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以沉重打击, 也直接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虚拟经济的发展决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否则很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德国在欧债危机中一枝独秀,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制造业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 也没有离开过革新创造, 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比较到位, 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所以它的经济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近些年,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贷款难及成本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赋比较重, 资本的逐利性致使许多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 流向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 产生了许多“经济泡沫”。这些都是我国在未来若干年需要破解的难题。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资金投向实体的要求, 并强调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 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这是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得出的结论, 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较慢、部分资金从实业转向投机市场现象作出的明智而重要的部署。

参考文献

[1]萧绍良.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转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J) .财会研究, 2004 (12) .

[2]毕吉耀, 张一, 张哲人.“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2) .

[3]张志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 (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 .

[4]卢中原.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J) .当代经济, 2011 (5) .

如何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3

关键词:改革;评价;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进步性;人民性;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16—02

说到改革,要讲的话很多。我们在此讲一点,简称三个三:

三个三是——三论、三个有利于、三性。

这一点是讲如何评价改革,也牵涉到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认识我们走过的路,以便走好将来的路。人们一般会认可这个道理:对理论的检验靠实践,对实践的评价看目的和效果。自改革以来,虽然后来邓小平提倡不争论,但实际上观点的交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两个凡是”与“实践检验”、改革还是保守、姓“资”还是姓“社”、左右之争、郎顾之争、崇毛与非毛、反思改革,历来有不同的观点。

一、三论,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

有一部分人对邓小平搞改革有着不正确的看法,说搞改革靠的是三论:一是“猫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二是“摸论”——“摸着石头过河”;三是“灯论”——“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着走。”他们说:“猫论”是实用主义,“摸论”是经验主义,“灯论”是机会主义。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邓小平理论是一个思想体系,它强调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强调生产力、强调协调发展,对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长期指导作用。即使三论真的反映了改革中的部分现实,我们也要从正面去理解:正如人们所说,“猫论”有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优点,“摸论”有大胆探索、知难而进的可贵勇气,“灯论”也有抢抓机遇、灵活应变有益的一面。怎样改革?——“摸论”、“灯论”,如何评价改革?——“猫论”,效果检验实践。

二、三个有利于,这是邓小平对改革评价的标准

从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这是认识的深化。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谈话时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邓小平在前两个有利于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前加上定语“社会主义”意味深长。以下我们谈一下对此的理解。

三、三性,这是我们的解读阐释

(一)进步性

这是说,改革的效果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是否有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了多少!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正确定位。

改革不是目的,是手段,发展进步才是目的。

改革为了发展进步,发展进步需要改革。只改革不发展,改革就无意义。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消除制度弊端和体制上的障碍,它只是为发展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创造条件。改革是为了人、为了发展,它本身不构成最终目的,也不能把它当成任何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认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就是讲它的进步性。改革,搬掉了应当革除的障碍,就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人民需要,就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发展,就具有进步性。

(二)人民性

这是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多数人还是少数人,实施的结果看广大人民是否从中受益。

改革发展目的是造福于民,否则改革还有什么意义?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也要搞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二者区别何在?就在于我们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前加上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为此就要体现人民性,促进社会公正,只发展进步不公正不行。公正发达是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追求,只发达不公正或只公正不发达都不是现代社会主义。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二是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他说如果改革导致富了少数人的两极分化,那改革就算失败了。社会主义改革是为多数人谋幸福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我们要坚持崇高的理想,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不为民,方向就有问题。改革是改革掉“苏联模式”而不是改革掉社会主义,改革要使社会主义更有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改革永远为人民谋幸福,集中体现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符合党心民心就是讲它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历史上的“变法”、“新政”,不能只是为了统治者江山永固,不能变成少数人的空忙,要避免曾经出现过的历史上改革的悲剧。社会主义改革是千百万人参加的为了千百万人谋利益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做到无往而不胜。虽然历史上的改革都有自上而下推动的特点,但我们进行了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起步于顺应民意拨乱反正,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基层民主的很多举措都是中国的农民伟大创举,它既不是产生于领袖的大脑,也不是产生于秀才的文章,而是社会基层土生土长的结果。

对今天的现实,改革要保持正确的方向,避免政策在某些地方实施时变形,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一个单位来讲,要防止借改革之名权力自我强化自我逐利的现象,有权的越有权、无权的更无权,领导人不受群众监督,它可以决定谁有“饭碗”、不服从者不得食,那是日趋官主而不是民主,就会助长特权和滥权,不能说符合人民性的要求!改革要避免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结局,就现实情况看,国企改制在一些地方造成少数人暴富、国有资产流失、工人下岗,被人们称作“掌勺的人私分‘大锅饭’”;聘任制试点在一些地方变成长官意志、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公有制单位领导可以自定高出员工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收入;领导动用公款用作炒股等弄得血本无归的多起事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事例从反面给我们以启示:没有民主,所有者和支配者、公仆和主人就会发生角色错位,公有制就会有异化为“官有制”、“管有制”的条件与可能。改革自上而下、权力主导下运行的方式最忌讳出现:脱离群众、少数人去主导改革, “官本位”体制和观念会异化改革,反过来又会强化浓重的“官本位”体制和观念,背离人民性的要求。如果说改革当初是为了让人人吃饱肚子,那么现在的改革就应当是使人人吃得更好,决不应当搞成改革别人不改革自己、或改革的结果是“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少数人拿天价年薪与多数人形成鲜明反差、自己是唯一实在把别人改成说不上话任人摆布的“打工仔”,丧失改革的正义性。有人提出,中国的改革既要防止发生贫富悬殊、矛盾激化、弊病丛生的“拉美化”现象,又要防止发生官商不分、权钱一体、权力致富的“权贵资本主义”或“民国化”。这是值得重视的。解决的办法就是使改革符合人民性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三)历史性

这是说,改革不仅要经受一时一地实践的检验,而且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为了说明问题便于理解,我们先讲两件事。第一件,我们的邻国不丹四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治国有方,臣民拥戴,2008年他自废王位改行民主制,国王的理由是:我是一个好国王,我不敢保证以后的国王都是好国王。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从长计议。第二件,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已经显得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生命危浅了,危机孕育了改革,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大见成效,而德意日三国则把法西斯主义当作了救命的稻草。以德国为例,人们对旧的魏玛民主制厌烦了,国家社会主义反倒倍受青睐,希特勒顺势崛起,取消了其他政党,建立了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强制实行舆论一律和警察高压统治,兴办国家工厂,加强军事工业,把青少年纳入各种组织进行训练和强迫灌输纳粹思想,这样,就制止了通货膨胀,消除了失业,迅速增强了国力,然后,吞并捷克、奥地利、入侵波兰、比利时、荷兰、法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一时来看,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确实显示了比魏玛民主制更高的效率,它使很多德国人欢呼雀跃,把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及其主义看作是拯救德国、洗刷耻辱的救星,法西斯主义见效于一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饮鸩止渴:二战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德意日的失败和德国被一分为二,德国人方如梦初醒。这是求一时之效。这一段历史人们不应忘记 [1]!它使人感到:看国运岂在朝夕!办事情要有长远眼光!

改革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能看短期效益。改革发展不是吃“速效救心丸”[2]所为见于当今,功过留于后世。我们衷心祝愿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日益兴盛、万古流芳。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认为,这是符合事实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黎鸣.中国的危机与思考:第1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416.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4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负担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的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的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5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无一不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实践创新,无一不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动变化的实践是理论发生、发展,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 源泉,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辛探索,终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创立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理论根据、历史根据,又有现实根据,其现实根据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据,那么,这一理论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如果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 义历史提供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那么,这一历史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 以继续做下去的。但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要 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国有企业改制,从计 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崭新实践提供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深层的根据,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正是在这样伟大而富有成效的实践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 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充满创新智慧的重大思想理论,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新鲜内容。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人类实践总是一定思想指导下的物质性活动。理论的创新必然导致并且指导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坚持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也就是说,我们党坚持理论指导但不教条化地对待理论,总是踏着时代的节拍,以符合实际的创新理论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党 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发展中国、赶上时代,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 能照搬“苏联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经验总结中,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呢? 邓 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一,就是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四个重大 历史关头的考验。一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考验;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后,面临着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 考验;三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后,面临着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四是进入21世纪,面临着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抓住战略机遇期、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 实现奋斗目标的考验。这四大历史关头之所以称为“考验”,一是因为它们涉及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等重大问题;二是因为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 时,党内外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不同倾向或不同声音。“考验”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就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实践中面临的四次重大选 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就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因此,党的思想解放历程实际上就是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重大历史关头、四次重大选择中,坚 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程。我们党在这一系列思想解放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这 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经验。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二,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崭新的实践,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包括政治方向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把它作为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防止改革转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遇到的考验,既有来自“左”的,也有来自右的。因此,邓 小平同志总是告诫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既勇敢 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又防止了改变社会主义方向即把改革变为“改向”的错误,就在于 我们党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只有真学、真懂、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坚持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推动者。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 义。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一个永无 止境的历史过程。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因此,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又是这个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从纵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横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研究、分析和吸取 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 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改革开放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思考 篇6

作者:谭中和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大胆创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正规就业人群到城乡全体居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升为法律保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保障范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架构。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按照到2012年前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覆盖全体居民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一是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围;二是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三是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四是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和实践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制度和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机制逐步健全,成效显著。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几十年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制度运行总体平稳。

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9年试点以来,截至2010年12月,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截止2010年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36亿人,参合率为96%。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于2007年建立以来,其覆盖人口迅速扩大。

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方财政对个人缴费提供不低于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提供,其标准不低于55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政府财政不断增加补助力度。医疗救助方面,2009年,全国累计救助贫困农民4789.1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59.1万人次,人均资助25.9元。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08年的每人每月82.3元,提高到2010年的117元。2010年全国五保集中供养175.9万人,平均供养标准2951元/年,供养水平逐年提高。

在农村建立了一支社会保障管理服务队伍,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适应新农保试点工作,各地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队伍。2010年,新增农保经办机构188个,新增农保工作人员3048人。试点县所属15209个乡镇均配有工作人员,试点县各行政村均配有协管员。以“金保工程”为骨干的社会

保险计算机网络,正在向农村延伸,开始发行社会保障卡。农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等获得社会保障信息、领取社保待遇等。

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2003年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小。随着新农保和新农合覆盖面扩大,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体来说,农村社会保障不论从体系建设、覆盖面还是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巨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49.68%。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到达60%。这种快速变化的格局,凸显了现行社会保障的制度缺失:一方面,大量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许多人还没参保,有的参保的也存在春节回乡时“退保”。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到城镇就业,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孺,“空巢化”状况严重,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如何既体现公平普惠,又适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财政支撑能力各不相同、个人缴费能力差异大等现实状况,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探索的过程。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现行城镇职工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总体上,这

一制度框架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一方面,是适应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在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正是出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出台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因而也带有各个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还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痕迹。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都在加速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无时无刻不需要社会保障的今天,对社会保障进行系统的框架设计和长远的考虑安排,势在必行。城乡社会保险关系不衔接,跨城乡转移接续难。不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城乡制度之间缺乏衔接通道。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不同的制度设计,缴费和待遇水平相差悬殊,养老保险关系在两个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方面,也缺乏转移衔接的通道。

农村社会保险实际覆盖面不高,城乡覆盖面存在差距。随着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目前我国针对各个群体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可以说,全民医保和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制度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未保人群,他们没有任何老年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多数农民还没有加入进来。

统筹层次低,基金不能保值增值。一方面,新农保和新农合大多以县级统筹为主,统筹层次较低,影响了在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共济和风险共担,也不利于制度统一和降低经办成本,提高经办效率。而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未来参保者的待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和保值增值的情况。但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平均收益率不高,农保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运营效率低,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增长,面临更大的贬值风险。随着新农保制度的扩大试点和推广普及,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和运营所筹集的新农保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机制和体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保障项目比较齐全,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二是待遇水平适度,能够有效保障基本生活;三是管理服务健全,能够保证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全的服务;四是制度能够定型,资金长期平衡,实现可持续。五是保障方式多层次,以满足农村群众更高需求。

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尚处于中下等国家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改变。立足这个基本国情,农村的社会保障应定位于基本保障。同时,根据城乡、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制度设计不搞“一刀切”,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当的制度模式和待遇标准。二是坚持社会保障为主,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在保障模式上,坚持以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体,以非缴费型福利项目为补充。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待遇水平,适当缩小与城镇的待遇差距,让城乡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和制度创新都要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由点及面,渐次推进改革。

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超过13.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将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意义

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应坚持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中的现实突出问题,在不断改革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兼顾,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7

一、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过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是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的。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首先,邓小平同志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团结了全党,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再次,在总结新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理论概括。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且对它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做了科学的阐述,特别是提出并阐明了这一理论核心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他反复强调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明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思想,反映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这一理论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他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新的实践和解答新的历史课题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阐述,对我国现阶段诸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经济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阐明。这些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反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真理性认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继承、发展并成功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了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续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构建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主线,贯穿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在认识上,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在实践上,体现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今天,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将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概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明确界定了作为我们今天的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完善,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前进了一步。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体现了在贯彻落实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主线。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拓、展开并越走越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逐步形成、拓展、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越吹越响亮的胜利进军中高高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本动力仍然在改革开放。十七大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把改革开放的号角更加响亮地吹了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高地举了起来,这不仅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及逻辑结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7, (5) .

[3]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6:112.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篇8

关键词 行政体制 文化体制 体制改革

一、相关概念

(一)行政与行政体制的含义

行政:所谓政府行政就是指政府部门组织为了实现公共的利益和目标,以公共权利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活动的服务活动。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包括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四个方面。本文是指狭义的行政体制。

(二)文化与文化体制的含义

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这里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体制:所谓文化体制,是指文化领域内各种文化组织所赖以设立及运转的具有特定内在逻辑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文化政策法规系统和文化组织系统两大部分,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结构化表现形式,是执政党意志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二、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历程

按改革进行的时间特特征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很相近,改革的内容相关性也很大。说明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文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从以上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来看,两者的改革相生相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行政体制改革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在不间断的进行,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文化体制与行政体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悄然生长。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变革,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不同的行政体制运行下产生迥然不同的行政文化。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成功迎请荷兰执政者威廉与玛利亚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没有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文件,因此为了巩固新生的制度和保障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限王权和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文化体制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时候,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撑还要“软件”的指导,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件”,而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正海能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内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行政环境。简单的说,行政环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总合。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会的、自然的;还有国际的、国内的。它们共同影响并制约着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认为: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同时产生,并相互消长,随着矛盾的消长,事物也随之不断变化。行政体制进行变革的时候会带动落后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变革,当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先进的思想理念时,行政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也要跟上潮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可以说文化体制的变革促使行政体制的转变,而行政体制转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体制。因此,可以认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又彼此消长,不断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涓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86-87.

[2]邓凡.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加强行政文化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18-19.

[3]傅才武,陈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路径与理论模型[J].江汉论坛,2009(6):112-118.

[4]于飞.新时期中国行政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上一篇:青春涌动作文下一篇:描写思绪的唯美散文